自主高效课堂实施计划(通用10篇)
自主高效课堂实施计划 篇1
常丰镇中心小学 高效课堂实施计划
为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矫正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形式轻内容、重数量轻质量、重教法轻学法、重训练轻反馈、重进度轻效度等偏差和不足,真正实施“高效课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已牢记在每一位教师的心中,为此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既要师生互动起来,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提高课堂的实效,就是在课堂40分钟获得最大的效益,让每一位学生都收益,达成教学目标即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有不同的收益,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的主阵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和程度决定了课堂实效,做为教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是要实现学生在课堂上思维总量的最大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对一节课的教学的前前后后做一个完备的统筹安排。为积极推进“高效课堂”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努力达到教学高效率与高效益的有效结合,现就我校高效课堂推进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全面分析、准确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强化校本研修为主要抓手,着力解决教师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课堂教学效益,努力促进教改工作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目标
构建促进“高效课堂”建设与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评价机制;落实“巩固、树优、提质、指导、培训、纠偏”十二次方针,探索信息技术下的高效课堂模式;打造一支“理念超前、师德高尚、教艺精湛、成果卓著”的名师团队;创建一批意识现代、管理高效、文化先进、特色鲜明,质量优异的星级学校。
三、实施原则和策略
1.转变教学观念,实现师生互动。
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充分、高效互动是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课堂弊端的出路。课堂教学中的单调(听→讲)、单项(师→生)、单一(教材)、滞后(反馈不及时)、被动(老师逼迫学生学习)的境况限制了学生的手脚,扼杀了学生的思维。教师要秉承“通过学生、为了学生、围绕学生、激发学生、服务学生”的宗旨,通过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两个前置(问题前置、学习前置)、三种方法(自主、合作、探索)、四种形态(展示进行交流、点拨实现提升、纠错进行落实、开放实现拓展),实现教师真正地关注学生,与学生互动共成长。
2、明确教学目标,落实“堂堂清”。
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做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达成为核心。由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人人学会是目标。揪住一个知识点“无限”放大,四处出击。每个老师都要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解放学生,解放自己,降低课堂精力流失率,提高学习效率。让课堂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学生的身动、心动、神动和肯学、想学、会学成为课堂的基本元素。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落实“堂堂清”。该掌握的要当时掌握;该会运用的,要当堂运用;该检测的要当堂检测。
3、改进教学方法,打造“生本课堂”。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改变学生学习行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重在引导学生小组学习,做到独学,对学,群学,鼓励学生独自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质疑。通过展示实现交流、通过纠错实现落实、通过点拨实现提升、通过开放实现拓展,教师在教学互动中,要充分实现师生之间的预习交流、分配任务、合作探究,展现拔高、穿插巩固、达标测评。教师课堂教学中要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参与;二看学生参与的质量,语言表达是否通顺,态度是否积极认真,情感是否投入,精神是否饱满,板演书写是否整齐工整,词、句符号、公式的使用是否正确;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检查“预习”情况,以便教师可以根据学情适时导入下一个环节,准确做好课堂决策。通过“三看”,关注学生的自主程度、合作效度和探究深度,致力于高效课堂。
4、加强课堂管理,拓展“课堂空间”。
高效课堂中,教师是引导着、策划者、合作者、服务者、开发者,加强教学管理特别是课堂管理是实现有效教学,进而达到高效教学的基本前提。课前教师要认真备课,编制导学案和改写导学案,让教学案成为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学生课前要进行充分的预习,师生由此构成相同的经历,有备而来。课中教师要重申目标,达到具体、明晰,老师要进行学情调查、问题汇总,解决互动的针对性问题,根据问题在讲解,直击问题,精讲点拨,在关键时刻点关键问题,要当堂检测。课后教师要做好课后反思,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学生要做到课堂问题的堂堂清。对解决不了的问题、疑惑,首先要求教于同学,其次求教于老师,落实学习目标,完成堂堂清任务。
四、实施措施:
1、各科教师根据本实施意见,广泛学习,统一思想,加深对实施高效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2、教导处和各备课组及时制订与高效教学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是常规管理制度和评价激励制度,高效运行,确保有效教学顺利推进。
3、各教研组实行集体备课,统一教案,各班结合本班实际灵活运用教案。
4、要求教师熟悉教材,学会整合教材。
五、具体要求:
1、课堂要求:①文本挖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否深刻,是否有自己的认识、观点;②寻求方法,发现规律,总结特征,概括重点;③举一反三,拓展演绎,深化提升,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2、课堂形式:①合作学习,气氛浓厚,人人踊跃;②个体展示、分析、表达精辟,语言通达流畅,声音洪亮,无语病;③版面设计精彩、美观、规范、横平竖直、作图科学、重点突出、图文并茂;④点评恰当,突出要点,重在本质规律,纠错及时;⑤每节课要有总结、反思、测评。
3、课堂流程:①预习交流,确定目标;②分配任务、立体教学;③完成任务,合作探究;④展现拔高,师生互动;⑤穿插巩固,全面掌握;⑥达标测评,检查验收。
4、课堂气氛:做到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表现自我,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人人参与、紧张活泼的氛围,使读、说、议、评、写贯穿始终。
我校积极响应高效课堂要求,不光盯着知识点,还看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学习、勇于表现,最重要的是对学习的热情。“参与就是快乐,自信就是成功” 我的课堂我做主,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地在这个精彩的舞台演绎自己的人生。
自主高效课堂实施计划 篇2
活动单导学模式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形式, 以“活动单”为媒介,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发展”是“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根本思想。
一、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思考提出反问
倾听是入耳又入心的生命活动。倾听必须集中注意力, 并且要让听到的内容与自己的认识进行比照, 这样别人的讲话对听者才有意义。为了训练学生的注意力, 让他们学会倾听, 课堂上, 我经常请学生重复一个学生的回答, 并追问:“你想的是不是也是这样的?”“你有没有什么问题想问他 (第一个回答的学生) ?”例如, 教学电气控制电路这一节时, 许多学生觉得很难, 我们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理解只有由“简单”才能组成“复杂”的电路, 我们要教育学生学会把复杂电路“分解”成“简单”电路, 这样由部分到整体就可完成。例如, PLC编程, 一个个简单的小程序组合成一个更大的程序, 使训练学生消除畏惧“复杂”的心理障碍, 解决“复杂”的问题, 并运用将复杂变简单的基本思想。
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改写, 给每个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改写好了, 同桌互相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改写, 教师应主动指导学生挖掘教材的重点内容, 弄懂、弄透, 真正从教本中学到电子线路知识, 形成一系列的知识体系, 并学会用电子线路的视角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另外, 教师要注意精选浅题, 对困难生布置典型基础习题, 使他们学会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 尽可能少做无用功, 减轻差生的负担, 让他们尝试到用电子线路知识解决实际难题的乐趣。
二、引导学生学会说解题方法并说明理由
1. 认识自己的能力
许多中职学生的学习缺乏信心, 也有许多成功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 有必要帮助他们正确分析自己的能力, 可以选择一系列的简单电气电路或大量的混合成分电路, 布置给学生在可行的时间内完成背、默、分类工作, 在很短的时间内学生感到无法完成这些任务, 但只要努力就能在可行的时间内完成。
2.“过于简单”也是一种技巧
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常常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对一些简单操作, 认为无需培训。因此, 你会看到, 他们放松训练。因此, 一些“简单”的操作培训, 如剥离导线, 教师可以选择一种剥离数毫米的线头的方法, 让学生重复操作, 一般来说没有必须的培训, 他们是剥离不好这些线头的。此时要更多地加强学生思想工作教育, 改变学生的思维, 使学生了解即使是“简单”的剥离工作也必须经过多次训练, 经过各种剥离技术的培训, 才能完成, 并且这样完成得质量还会有好有坏, 让学生改变这一“过于简单”的剥离问题。
3. 胆量的训练
学生在做电气控制操作训练时往往有一种恐惧感, 主要原因是电气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高 (220 V, 380 V) , 学生对触电、短路比较恐惧, 这不利于学生的技能训练, 只有启发学生:有这些想法是好的, 操作会更小心, 更安全可靠等, 这些相当于安全措施的保险丝。我们设置了电源线, 漏电保护器, 所以要求学生胆大心细, 就可确保在一些培训中大胆实验, 如熔断器、漏电保护器跳闸、触及带电和不带电的金属体。这些训练可以使学生提高安全意识, 勇气增加, 无心理疾病地操作。
4.“懂”→“会”→“精”
在实际的电路连接时, 学生都认为连接电路只要认识电线的电路图就可以了, 我们知道操作和能够操作是有一定距离的, 只有理解电路图的实际操作, 才能掌握电路图, 原因是物理中电路图和PLC编程的电路图是不同的, 与电路拉丝线实际连接有差异, 通过比较性指导, 一些简单电路连接就正确了。使学生了解电路图之间的物理连接, 理解实物连接与电路图的区别与联系, 从而实现由纸上的懂转化为实物电路的“会”操作。通过对教材灵活的处理, 制订不同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进度, 基本上能适应各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 数学在学习中由于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 同时也促进了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针对职中学生的特点, 也可编写一套适合职中学生学习, 且在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后直接用得着的校本教材。教材是对初中的数学知识和职中数学教材进行分析, 整理和筛选, 把对学生后继课程和专业需要的知识选择出来, 大胆删除一些繁、难、杂的内容, 使教学内容简洁实用。同时, 在教学中要因人制宜, 不能一个标准, 应尊重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不能追求过分的统一。
教学中如何实施自主高效课堂 篇3
自主高效课堂的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这并不是说明我们的教师可以靠边站了,任务可以放轻松了,相反的这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首先,教师不仅要备好教材,更要吃透教材,因为我们不知道学生在课堂上会冒出什么样的问题,不知道他们会拐到哪个知识点上,这就要求教师备课必须有一定的高度,在课堂上会指导、能引导,更能适时追问以挖掘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其次,教师还要备好学生,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历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否则你设计的活动学生不喜欢、没兴趣,或根本不知道,那么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精彩、生动,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融入不到教学中来,这样的课都是失败的,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低效的。
二、课前要思考“教什么”和“怎么教”
课前要思考教材,思考教法,思考学生。要心里非常清楚,目的非常明确,绝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突出学科特点,虽然现在提倡目标多元化,但也要主次分明,不能喧宾夺主,学科味道还要占主要地位。要在课前认真琢磨教材,最好把教材前后内容进行通读,把握本次教学内容在整个单元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结合本班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基础思考合理的教学方法,设计科学的问题,确定简洁明快的教学目标在高效的前提下先开展有效的教学,避免让学生吃夹生饭。
三、继续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自主高效活动开展以来,确实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课堂上能够让孩子们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否定的少了,激励的多了,这是好的现象,但暴露出的弊端是孩子们都急于展示,而很少倾听别人的意见,在很多班级里看到最多的就是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自顾自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说完就算完事,缺乏真正的交流、思考,所以学生真正的思考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这应该引起教师的重视。真正有能力的孩子是善于倾听,善于思考,善于吸收的孩子。
四、感悟课堂,及时反思
把每堂课的整个过程回忆、再现,对其中达到目标的环节和教学行为进行思考,是否已经事先预设,是否还有更好的设计和教学操作;对没有达到目标的环节和教学行为进行认真分析,是个人备课时的疏忽,还是课堂教学的灵活性不够,还是因为个人教学知识和能力储备不足导致;对课堂中生成的内容进行总结,生成的内容中合理的部分是什么,不合理的是什么,今后在课堂中是否会有类似的生成,如果有,如何把握,发挥其最大教育意义等等。还可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本身进行思考,发现其中蕴涵着怎样的教学思想,这些思想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还有没有应试教育或传统教育的影子,有没有自己独创的教学思想火花闪现,如果有,记录下来,与经典教学理论相比较,自己的思想有什么特点,能否有新的发展等,反思能促进我们更快地成长。
五、加强小组学习的目的性和实效性
高效课堂实施工作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为更好地落实高效课堂的实施方案,扎实推进新课程改革,实现我校教学工作由经验型向科研型再向智慧型的战略转变,全面深化素质教育,快速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将坚持“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围绕“构建高效课堂”这一主题,以实际教学为切入口,以教学常规管理为抓手,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素质的提升,从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各个课堂要素的作用,真正让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提高课堂效益。
二、构建高效课堂领导小组 组
长: 卢景红 副组长: 汪春华
组员:
陆国明
董利
王娇娜
卢忠赢
三、具体措施
(一)开展多元化校本教研,提升“构建高效课堂”研究活动的科学层次。1.强化专业引领。利用各级各类教研培训及网络资源,对教师进行专业化成长方面的引领,同时将我校教师外出学习的收获与我校实际相结合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让全校教师共享。
2.更新教研形式。一是以常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广泛开展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校本教研活动,优化示范课,充分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在此基础上细化过关课,实现新教师的迅速转型;在平时的教学中强化推门课和交流课,在交流和对比中锻造、夯实每位教师的教学基本功。
3.加强学科调研。教导处潜心研究学科教学的课改理论与实践经验,深入到教师、学生、课堂中进行深度调研,通过听课、问卷、晒作业等形式摸清学科教学的实情,确定学科教研思路;在调研与教学指导中,重点研究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问题,解决当前制约学科教学成绩提高的关键性问题,给教师提供有效指导、引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4.开展草根式课题研究。树立“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的教育科研新理念,按“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提倡教师搜索自己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追问式的研究,从最基本、自己最熟知的自己的课堂开始进行草根式研究,在此基础上,召开课题组会议,确定研究的方向,并在学期中对课题进行过程性 指导、检查,力争把课题研究落到实处。
(二)实施精细化过程管理,促使“构建高效课堂”研究活动规范运行。1.加大教学工作调控力度。把教学质量分析纳入教学常规,根据各种检测数据,对当前教学工作进行深层研究,总结经验,找准问题、研讨措施,对教学工作进行宏观调控。
2.狠抓教学常规管理。细化要求,狠抓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学生辅导等教学环节的落实。课堂教学做的“三讲三不讲”,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学生已学会的不讲,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作业布置做到“三布置三不布置”,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的作业,布置课外研究性作业,力求做到认真批改、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在训练测试中,采取多元化、发展性评价标准,对学生智能发展情况、问题解决能力、自主性等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定,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加强质量分析,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矫正认知偏差。
二年级语文高效课堂实施计划 篇5
张营小学 赵新社
为有效提高我们二年级语文的整体水平,我将严格按照普会寺中心校和学校相关活动方案,落实“五个一”,努力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高效课堂。通过近期研读教材、新课标、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和了解学生,我特制订了以下高效课堂实施计划。
一、教师方面
1、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课标》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对照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按照“跳一跳,够得着”进行设计。其次,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再次,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依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此外还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在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体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之处,重点加以突破;合理地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
2、活跃的课堂状态
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总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我认为,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育情景,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在组织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教师要时刻牢记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课堂教学的效果,最终要体现在学生身上。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彻底改变“注入式,满堂灌,教师讲,学生听”,把知识强行“塞入”学生大脑的传统教学模式和观念。教师要由“演讲者”转变为“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中学的情景,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当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学生双基的掌握,更要在课堂中以幽默风趣、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及事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促进三维目标的全面达成。
3、科学的学法指导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
我们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的教学方法要有根本的改变。我们要让学生先学,让学生按照老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在导学提纲的指导下进行看书、自学。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自学的情况进行下一步的“教”。在这个“教”的过程中,教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此过程中教者要针对学生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引导,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
4、适当的激励机制
课堂要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工作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补差,首先是“治懒”,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原因首先是“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家庭作业拖拉等。针对以上情况,分别要施之有效的措施,在课堂中加强“快速提问”,增加提问的密度,把一些略简单的问题请差生回答,让他们形成一定的自信心;二是给他们板演的机会,让他们养成良好的练习习惯;三是课堂作业堂堂清,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抄袭的机会;四是不能让他们有拖拉家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
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成绩的进步,更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作准备。
二、学生方面
1.课前预习习惯
预习不止是把书本看看,还要思考一些基本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行吗?跟以前的知识有什么联系?等等。这样,听课就有的放矢,会抓重点,攻难点,课堂自然就有效了。
2、课堂学习习惯:
上课要做到“声声入耳、字字入目、动手动脑、用心学习”。要端坐在凳子上,听课时目视老师,重点内容课本上有的要勾画,没有的要记在课本的空白处或笔记本上;老师板书时要目视黑板;老师提出问题时积极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明白的问题要及时问老师;回答课本上的问题时将书捧在胸前,声音要宏亮;书写时执笔要正确,要认真,书写解答过程要规范,写在规定的位置,不写错字、别字,要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讨论问题时要主动参与,积极发言。要集中精力紧紧围绕老师的讲课思路用心学习。
3、课后巩固习惯:
自主高效课堂实施计划 篇6
在这新的一年中,我校将根据上级教育的部署深入做好“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工作。现计划如下:
一、统一思想,统一计划:
1、2011-2012学年,我校仍然从四到六年段实施先学后教,参加的学生有624人。参与教改的教师数有44人占55%。
二、具体实施情况:
1、实施阶段一:同一年段的老师提前一周集体讨论研究备课,收集各种资料,选择相应的练习,讨论本课的重点难点,上课的各个具体环节,并写成导学案的形式,提前发给学生。学生课前完成导学案,发现问题。老师上课前几分钟进行检查,并了解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哪些会了,哪些还不理解,还存在什么问题。课堂上,小组合作,把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或存在的疑问提出来,让小组内成员解答。如果在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汇总,然后在全班寻求答案或解决方案。全班无法解决的问题再有教师解决。最后,老师进行补充、梳理与总结。
2、实施阶段二:在推行“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按照“边实验、边总结、边推广”的整体思路,做到定期交流,协作攻关,交流探究,反思总结,突出解决推行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效地把握“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自主互助议学,展示学习成果,当堂训练,反馈小结”等课堂教学六环节,3、实施阶段三:(总结表彰阶段):期末,学校将对参与教改的教师集中安排教改汇报课,并将对本次的教改汇报课进行交流、评议、评选出了等级。同时也将召开“先学后教 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专题研讨会暨推行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总结经验,表彰典型。
三、加强管理,深化改革:
1、学校“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教学模式改革工作指导组、业务培 1
训组等成员要深入第一线开展指导工作,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研讨会,交流推行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解决困难。
2、端正心态,做好教育:一是要有开放的心态,要敢于善于接受新事物:二是要有进取的心态,不能安于课堂现状:三是要有探究的心态,要勤于探索思考,勤于学习实践,面对现实,认识自我,直面课堂现实问题,不推脱,不逃避:四是要有创新的心态,即结合现实,善于从现状深层挖掘问题。
3、坚定地走课改之路。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大胆实践,持之以恒,不搞形式。比如在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中,学校要求参加“先学后教”的课改教师制定出本学期班级教研课题,采取哪些措施,期望取得什么成果。
4、积极稳妥推进。通过对教师的调查问卷、学生的抽样调查问卷及家长对课改认识问卷,学校对课改要求做进一步的调整。使之更符合小学生,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5、加强教师的培训学习,提升业务素养。
6、优化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自觉、主动、高效地学习,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
6、加强制度建设,为“先学后、自主互助”工作保驾护航
吉阳中心小学倪荣旺
吉阳中心小学实施“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模式总结(2010-2011学)
在这一学年来,我校依据上级教育的部署重点做好“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工作。现小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统一计划:
2010年9月份初,学校统一我校从四年段到六年段同时开展实施 “先学后教、自主互助”。参与学生数有622人。参加实验的教师数有42人。点全校总教师数的53.75%。
二、具体实施情况:
1、实施阶段一:推行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导学、导教、导练”三个环节,并通过听课、评课等形式进行相应改进。学校“先学后教,自主互助”教学模式改革工作指导组、业务培训组等成员要深入第一线开展指导工作,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研讨会,交流推行过程中的经验和做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校解决困难。研究讨论阶段。通过集体备课活动,结合“先学后教”理论,借鉴“先学后教”课堂教学模式,考虑我们的学情,教情,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的学习能力将班级分成A、B、C、D、E、F六个层次的学生。A是学习成绩最好,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F是学习成绩最差,学习能力也最弱的学生。依此类推,再把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个人。每组里面都有A、B、C、D、E、F六个层次的学生。选定一个综合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为大组长,再分设5个小组长。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小集体,他们将同荣辱、共进退,因此他们必须团结、互助、合作。
3、实施阶段二:同一年段的老师提前一周集体讨论研究备课,收集各种资料,选择相应的练习,讨论本课的重点难点,上课的各个具体环节,并写成导学案的形式,提前发给学生。学生课前完成导学案,发现问题。老师上课前几分钟进行检查,并了解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哪些会了,哪些还不理解,还存在什么问题。课堂上,小组合作,把自己不理解的内容
或存在的疑问提出来,让小组内成员解答。如果在小组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汇总,然后在全班寻求答案或解决方案。全班无法解决的问题再有教师解决。最后,老师进行补充、梳理与总结。
4、实施阶段
三、在推行“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针对出现的问题,按照“边实验、边总结、边推广”的整体思路,做到定期交流,协作攻关,交流探究,反思总结,突出解决推行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有效地把握“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自学、教师巡视,学生自主互助议学,展示学习成果,当堂训练,反馈小结”等课堂教学六环节,5、实施阶段四(总结表彰阶段):期末,学校对参与教改的教师专门集中安排开设了教改汇报课,并对本次的教改汇报课进行交流、评议、评选出了等级。同时又一次召开了“先学后教 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专题研讨会暨推行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总结经验,表彰典型。与会教师汇报了初级阶段各自取得的成果,并上交了数十篇相关论文。
6、实施阶段五:在教改过程中学校充分以冯泉清老师的教改经验为突破口,大力宣传中年教师依然是先学后教,自主互助的急先锋,在本校多次开展个人经验小结报告会及课堂示范课,并代表吉阳中心学校,在全市“先学后教自主互助”一周年的会议上作经验介绍汇报。
三、实践之困
我们学校每周三为教研业务学习,有一定时间专门对“先学后教”在实施中遇到问题,提出质疑,当大家一致认为有价值的问题便进行探讨,以下是教师实践中的困惑:
1、是否每一课都给予目标,会不会把学生的思维框进了问题(目标中)而影响学生思维的扩展
2、自从“先学后教”上级似乎强调“秧田式”的课桌摆放,以至于一些后困生经常会偷偷影响其他优等生,老师时常关注不到,桌椅怎样摆放的?如何更有效的做好学生的思想?
3、分组合作、交流、讨论,学生分成6个小组,每组6人,四向黑板。课堂氛围就象“教育超市”,感觉很“乱”,但也很“活”如何评价
学生的学习行为怎样?
4、“先学后教”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师有些担心,怕实施时因为需要更多的注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学生也因多思考而导致知识点掌握的不够多,而暂时影响期末成绩,毕竟目前学校从学生考试成绩来量化的来评定教师占的份量更大。
四、着手研究并解决的问题:
1、端正心态,做好教育:一是要有开放的心态,要敢于善于接受新事物:二是要有进取的心态,不能安于课堂现状:三是要有探究的心态,要勤于探索思考,勤于学习实践,面对现实,认识自我,直面课堂现实问题,不推脱,不逃避:四是要有创新的心态,即结合现实,善于从现状深层挖掘问题。比如针对是否每一课都给予目标,这个就由任教教师灵活的根据实际情况去把握,而不是按上级相关文件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再如,对于学生组成小组围绕而坐,学生较容易做小动作,有时注意力不集中,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学生,时常做思想工作,注意重点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同时经常开展小组学生纪律等竞赛,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学生的无组织无纪律观念。再有,对于班级分组,考虑到有的班级学生数多,教师也采取了较为灵活的座位安排方式。
2、淡化以语数质量为主的评比方式:采用综合评价教师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给老师的担心,吃了定心丸。
自主高效课堂实录 篇7
在上课前, 笔者先与“导生”充分交流, 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作为学生代表的导生必须知道老师要怎样做, 才能让学生在新课堂上自主思考、 自由发挥, 获得知识。而我认为落实“高效课堂”, 就是为学生营造公平、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实践证明, 只有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 学生才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探究状态。只有在这样的课堂状态下, 学生的激情才能发挥到极限;只有在这样的课堂状态下, 学生的潜力才能发掘到极致;只有在这样的课堂状态下, 学生的才华才能得以展现。
基于此, 笔者认真准备了导学案, 设计了以下几个重要环节:“词汇大冲关”“短语大盘点”“口语听力大挑战”“语法大梳理”和“话题大回顾”, 并且精心设计了三个“展示单元”。正是由于导学案准备充分, 才使两次课堂教学内容扎实、学生受益匪浅。 正如刘兆义老师所说:备好课或做好教学设计是获得“成功课堂教学”的前提 (刘兆义2013) 。英语老师只有依照教学设计的三个要素———目标、过程与方式、评价, 认真在备课中落实:“Where to go? How to get there? How to know whether students have get there?”才能使“成功课堂”的基本条件得以落实, 并成功实施课堂教学。
当然, 笔者也没有完全依赖导学案。崔允老师曾指出:“教学准备后的实施不是贯彻计划, 而是要根据课堂情景进行调整。导致调整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课上学生的反应。研究表明, 教案过于详尽的教师在上课时对学生的反应反倒不敏感, 较少鼓励学生谈自己的看法和进行讨论。相比于准备计划简略的教师所教的学生, 准备计划详尽的教师所教的学生在学习态度上的表现要差些。这就说明, 如果教师不随机应变, 过于详尽的教案就有可能起副作用。教案毕竟是带有主观性的设计蓝图, 在实施时的灵活性非常重要, 新手教师与专家教师的差别往往也就在于此。” (崔允2009) 笔者还就会出现的可能情形准备了相应的方案, 做到心中有数。
在整个课堂中, 贯穿了“五步三查”模式。开始课堂教学时, 笔者把自己的语言压缩到简短的提示性导语式, 退居为“导演”的角色, 并且整堂课全部使用英语教学, 同时要求学生尽量用英语交流和回答问题, 这样不仅提升了自己, 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在课堂上“, 导生”担当了主持人的角色, 带领学生“独学”“对学”和“群学”, 进而展示、质疑、 评价, 教师尽量从讲台上走下来, 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与学生一起交流, 与学生一起活动, 与学生一起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气氛。整堂课师生合作, 最后达到了学生心领神会、融会贯通的目的。
首先, 笔者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新颖的图片内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顿时感受到凸显的知识点。可见精心备课, 梳理知识点, 为学生提供清晰的课堂切入点是课堂高效的重要基础。
在学生“独学”时, 笔者则把注意力集中在留心观察学生“独学”的状态是否投入, 是否入情入境、 入心入神上, 以此作为分组评价打分的依据, 并在学生中营造“比学”的氛围, 激发他们用心学习的“斗志”和“争胜心”。在跟进学生“对学”和“群学”时, 继续使用打分评价的方法, 不断刺激学生求知比拼的欲望,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对学”“群学”的过程, 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 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 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笔者把整班分为6个组 (在庞光初中分为4组) , 学生为了本组荣誉, 都积极参与、踊跃讨论、表现活跃, 笔者欣喜地看到学生在这个环节非常投入, 明显有了“乐学”的感觉。也因此充分认识到, 人的心灵只有处在高度自由的状态中, 才有可能是思维敏锐的、活跃的, 才有可能具备创造力。学生展示环节让我充分感受到这一点。
在学生展示、质疑环节, 笔者结合打分累计, 并适时评价的方法, 再次调动课堂气氛。笔者认为, 评价应注意情感效应, 对学生而言, 不管是教师的评价, 还是学生的互评, 他们都渴望得到一定的认可, 获得成功感, 因此, 评价应以激励为主。例如, 当学生的想法有道理, 但表达得不够清楚时, 千万不可全盘否定, 可以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 老师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 如果说得更明朗些, 那么大家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 试试看。”如果学生的想法完全错误, 也应用委婉的口气说:“看得出, 你正在积极思考, 但这种结论是错误的, 没关系, 再想想。”如果有的学生的想法出乎老师的意料, 但又有道理, 教师可以欣喜地说:“好!有创新, 老师也从你的想法中长了见识。”当然, 激励的语言要注意恰到好处, 千万不要言过其实, 给人带来虚假的感觉, 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单调枯燥, 机械重复一些套语, 如“你真棒!”“好的!”“很好!”等等, 让敏感的学生也能感受到老师的真诚。这种赏识学生的方法, 在课堂上激发了学生的进取心, 强化了其优良行为。学生表现得积极主动, 课堂不断出现精彩的场面。实践证明, 在这样一种人人都得到了尊重和认可、人人都积极参与的状态下, 学生的充分发展将不再是个空想。
在这一部分, 笔者的经验是, 一定要注意言辞。 因为在比较开放的教学环境下, 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较积极的状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同想法, 对学生各种想法如何评价, 直接关系能否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恰当的评价将是“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催化剂。
李炳亭老师指出: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 是一把“金钥匙”, 千万不可看轻展示。另外, 展示还是学习成果的最直观暴露, 是教师进行学情调查的直接途径, 是教师课堂决策的依据, 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发源地, 是学生获得学习情感支持的化学分子, 是课堂抵达“知识超市、生命狂欢”的保证 (李炳亭2010) 。所以, 在两次课堂展示环节, 尤其在“口语听力大挑战”展示单元中, 笔者注重引导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TV show”文化内涵, 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个人爱好。学生在这单元的表现极为积极, 畅所欲言。后来还有个意外收获:有学生主动提出要为同学们唱一段英文歌曲, 课堂气氛得到进一步活跃。在出现精彩对话和质疑时, 不时出现整齐的掌声和赞叹声。
另外, 笔者认为, 教师虽然放手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但也要随时做好补充、纠正的准备。 在教室巡视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学情观察, 一是掌握好课堂节奏, 既不能过于拘泥于纪律的约束, 也不能任由散乱无序, 要充分利用分组, 形成优生引领中等生, 兼顾到差生的模式;二是当发现学生出现错误时, 及时跟进纠正, 在学生展示不完善的地方, 做好补充。
总之, 笔者在这两次课堂上, 遵循“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的理念, 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加强理解动词不定式作宾语等重点知识, 实现了解决知识与能力结合的难题, 把时间和能力还给了学生的目的。课堂, 让学生做主, 最终收到了超出预期的好效果。
参考文献
崔允.2009.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J].人民教育, (7) .
李炳亭.2010.高效课堂概述[DB/OL].http://blog.sina.com.cn/libuqima.
自主学习,促生高效课堂 篇8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备课时必须准确把握教材主旨和精神实质,领会编排意图,把握教材的结构体系和逻辑联系。教师要找准知识的重点、难点、疑点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连接点,引导学生尝试自主学习,引发生成环节,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
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上课伊始,教师先出示一组口算题:2.8÷14,0.45÷9,32÷80,5.4÷1.8。当学生看到5.4÷1.8时,全都愣住了,思维陷入了停顿。此时,教师提问:“这道题会口算吗?为什么?它与前面学过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很显然,以前学过的除数都是整数,而这道题的除数是小数,所以学生有点束手无策。这便找到了新知识的生长点。于是,教师因势利导,抛出一组除法计算题,引导学生观察、判断、思考,以做铺垫:
①3.5÷7;②35÷70;③350÷700;④0.35÷0.7。
1.观察:这几道题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判断:不计算,判断上面哪几道题的商是一样的,并说明理由。
3.思考:应该怎样计算5.4÷1.8?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对学生来说却是个难点。有了上边的铺垫,学生经过探究,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很快将5.4÷1.8转化为54÷18,问题得到了解决。这样,引导学生抓住商不变的性质这个旧知识,再由旧知识同化新知识,充实、扩大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而商不变的性质正是联系旧知与新知的桥梁,也是新知的最佳生长点。
二、动手操作体验,促有效建构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数学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把数形知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从数的方面用分析的方法进行抽象思维,从形的方面进行形象思维。适时加入学具的操作,可促进这一过程的完成。
例如,教学“20以内数的加减法”(十几加几、十几减几)时,对于11+2,学生难以理解其中的算理,自然就不会顺利地抽象出算法。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完全可以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进行尝试探究。当然,学生的操作不是盲目的、随意的,教师要给出具体的操作建议,为学生的活动提供一个支架:
1.先拨出11,想一想十位拨几颗珠子?个位拨几颗珠子?
2.再拨出2,应该拨在哪一位?现在一共有几颗珠子?
3.请你完整地说出拨珠的过程。
学生很容易知道操作的意义:先拨出11,十位上拨1颗珠子,个位上拨1颗珠子。接着拨2,就是再在个位拨2颗珠子。现在个位上有3颗珠子,10和3合起来是13。
在拨珠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地引出加法算式,同时体会到个位上的1和个位上的2相加得3,随即运用数的组成算出得数,渗透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为后面学习笔算加减法做好铺垫。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明白算理,教师及时抓住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抽象出算法,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较为深刻地理解算理,而且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调发展,在操作体验中促进知识有效建构。
三、合作交流,促有效参与
数学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认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在交往互动的过程中,促使学生多思索、多实践、多表达,在听取别人意见的同时,不断修正完善自己的见解,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积极为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搭建平台,促使他们不断地自由参与,自主学习,尝试交流,让数学课堂呈现出活泼生动的喜人场面,使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由于学生已经理解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那么把一个整体平均分,虽然书上没有学过,但对于一个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应该不是一片空白,在以往的生活经验中应有所认知。因此,教师组织学生分组选一种或几种学具,自己动手操作,表示出分数1/4,理解1/4的实际含义,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表示。对于“把8个面包平均分4份,每份是这个整体的几分之几”,一些学生产生了疑问,因为从直观看起来每份是2个面包,不能联系到与分数的关系。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辩论、交流中,学生逐步对分数的意义有了明晰的认识,知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4份中的一份,用分数1/4表示。在上面的学习中,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和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了愉快的情感体验。
注重自主学习成就高效课堂 篇9
——浅谈初中历史课中建构性预习
垫江第五中学校:游绍中
余登清
在当前规范教学行为、追求课堂高效的教育背景下, 我校大力推行“先学后导、问题评价”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前预习作为课堂教学的序曲,已经被我校高效课堂模式强力纳入到课堂教学的统筹安排中。然而,要发挥两者的最大合力,预习就不能仅立足于知识的理解和学习,更要侧重思维的创设与建构,要通过“将死的知识转化为活的思维”的活动,从而激发学生预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和创造性。
预习,是指学生在教师讲解之前,先对某些未知的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和感悟,并形成个性化认知的学习行为。学生根据需用自主展开的学习过程,实际就是学生的一种自学行为。它的主要目的是在接受老师的授课前,依据学习目标,对将要新课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学习和理解。
它能培养学生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它能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整体结构以至优化课堂细节的作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相吻合,就有了成功的快感;或者看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无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理解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看什么、做什么、学什么都要心中有数。变“老师要我做什么”为“我要做什么”。通过预习,学生不仅可以了解下一阶段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也可以了解到自己在什么地方有疑难和问题,从而确定自己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在听课的时候就会更有针对性,更容易集中听课的注意力。对更好地掌握该阶段的学习内容有积极的帮助。
我校“453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倡导下的建构性预习已经实行了一年多,然而我在历史教学中发现学生预习环节还存在许多问题。如:学生不知怎么预习,盲目应付;预习方式过于简约,多数学生只完成预习评价单的所谓“填空”内容就了事,根本没有认真看历史教科书,或者由于时间短促,采取“快进”式的方式来应付,对未来的课堂内容作了浮光掠影式的了解,对于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不能做恰当的估计和确定;许多老师认为预习只是学生们的事,对学生预习的指导和落实关注度不够;师生缺乏恒心,不能坚持;有效性差等等。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历史教学中学生预习的有效性呢?
首先,一张好的历史“预习导读评价单”是高效性的前提。教师设的评价单必须体现以下原则:先将知识预习转变成活动探究,再将活动探究转向问题解决,最后将问题解决上升为思维的主动建构。因此,评价单要有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难点等栏目。要设计关键知识回顾,能体现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更要设计有围绕重难点的填空题、判断题、知识连连看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以便学生变式参与学习,“横看成岭,侧看成峰”。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梯度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做到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评价单的设计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它是整个课前预习尝试的核心,既是老师的指挥棒,也是学生的领路灯,又是老师和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一张高质量的预习导读评价单,才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建构性预习。
其次,学生掌握良好的预习方法是关键。要看、思、做结合,三位一体。认真学习,认真思考,适当地做些习题和实际操作。看,首先是把历史教材新课内容通读一遍,然后用笔勾划出书上重要的内容(包括历史事件背景,时间,地点人物,结果影响等),需要查的要查,需要想的要想,需要记的就记。做,在看的过程中需要动手做的准备工作以及做做本课后的练习题。思,指看的时候要想,做到低头看书,抬头思考,手在写题,脑在思考。预习以后,要认真做好笔记,包括重点结构或提纲、摘要,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有关内容的摘抄,心得体会等方面的内容。从而使自己对新教材的“初步加工”有深刻印象。
再次,有着较充裕的预习时间和老师的督导落实是保证。最好前一天晚上预习第二天要上的新课,这样印象较深。新课难度大,就多预习一些时间,难度小 2
就少预习一些时间。应选择那些自己学起来吃力,又轮到讲新课的科目进行重点预习,其它的科目大致翻翻即可。某些学科,也可以利用星期天,集中预习下一周要讲的课程,以减轻每天预习的负担。即使时间仓促,也要利用课前几分钟来预习。教师要落实历史课代表课前检查,以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预习应在当天作业做完之后再进行。时间多时,就多预习几门,钻得深一点;否则就少预习几门,钻得浅一点。切不可每天学习任务还未完成就忙着预习,打乱了正常的学习秩序。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四个环节组成了每课时的一个圆环,只有当前边一圈滚过之后,方能滚入下面一圈,不能因重视一个环节而打乱了圆环滚动“轨迹”,影响其它环节的运行。
最后,必须强调的是,根据学习的惯性理论,在各门学习成绩都很好的情况下,有特殊原因,时间太紧,对于自己擅长的内容可以不预习或花少量的时间预习,对不是重点、难点和关键的章节也可以不预习。思路照样联系得上,好像铁轨上留有缝隙,火车照样通过一样,但是距离不能太远,否则就会造成“翻车”。
构建自主高效课堂的教学反思 篇10
孙平
物理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提倡以学生的自学和探究为前提,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和探索的乐趣。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真情引领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必然会引起学生爱的反馈,因为学生感受了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产生了愉快的情绪体验,对老师就会更热爱更信赖。学生就自然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吐露秘密。师生心灵相通了,彼此就像有了一座无形的桥梁,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就畅通无阻了,师生关系就会越来越密切。教师要放下架子,融入学生之中,给人一种亲切感,师生良好合作程度能够从课堂教学中反映出来。如果学生怕答错问题被老师批评而不举手或站在那里有话不说,那么这常常是由于教师居高临下,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而造成的,这必然会妨碍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如果任课老师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多几句鼓励的话语,多主动与学生进行沟通,坚持“无错原则”,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展了良好的情感关系,教师关爱学生,学生尊重自己喜欢的老师,情感促使他将这种感觉迁移到教学上,学生爱屋及乌就特别喜欢这位教师的课,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内在的心理潜能,使学生的认知变得敏锐,记忆获得增强,思维变的灵活,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发挥其创造能力。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
1、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从兴趣培养入手,使学生“乐学”、“想学”。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每章都安排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初中学生好奇心强,利用有趣的实验能增强学生好奇心;鲜明、生动的物理实验,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小实验“制作针孔照相机”,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验证了小孔成像的性质,通过鲜明的感官认识,印象深刻。小实验可以起到“引导”、“解惑”的推动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降低学习难度,通过对实验的制作、研究、讨论、改进和提高,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会大幅度地提高。
重视生活体验,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物理的潜力。物理新课标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利用身边的器材做好生活中的物理实验,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在平凡的生活中感受物理知识,意识到物理并不难学,从而激发进一步学习物理的动力。
2、充分运用网络搜索引擎的作用和丰富的网络资源。
学生在课余自学时,经常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时,我要求他们自己利用网络搜索相关知识,使他们感受到学习方式的多样性,肯定他们的成果,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如在学习《电流的磁场》一节课后,很多学生想知道磁带式录音机是怎么工作的,教材和大纲没做要求,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建议他们上网去搜索相关知识,结果很多学生都去尝试,获得不错的效果。还可以利用近代的物理知识的“新”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利用高温超导、磁悬浮现象、纳米技术等,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他们树立献身科学的理想。
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过:“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而是教学生学。”目前,在物理学科的教学中重教轻学现象还很严重,教师只顾埋头教书,而不去指导学生如何学,致使学习效率低下,且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效率很低。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当前,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实施高效课堂的背景下,积极推行小组互助式学习制度,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带动小组成员整体前进,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关注学生个体发展差异,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
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必需。
五、及时反馈矫正,注重课后反思。
教学是一门永远没有完美的艺术,教学活动是一组没有底片的照片组成的,及时的反馈矫正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进一步的学习提供依据;及时的反思能让我们在失败中前进,能锦上添花。反思的重点是: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否科学,课题的引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概念的形成与分析是否准确、透彻并利于学生理解,定律、公式的概括与推证是否简明、严谨和具有启发性,实验操作是否清晰可信,例题的选取是否具有代表性、能否突出本课重点,学生练习题的份量、难度是否适当,小结是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再结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审视和修订,扬长避短使之更科学、更完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自主高效课堂实施计划】推荐阅读:
高效课堂自主学习11-05
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07-07
自主高效课堂教学课题总结08-26
昌乐二中自主高效课堂学习心得08-09
学习“自主高效课堂”专题讲座的点滴体会08-15
小学语文自主高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08-16
构建小学英语自主、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05-24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高效管理08-03
初中语文自主教学更加高效的教育方式论文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