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

2024-09-26

“高效课堂”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共11篇)

“高效课堂”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 篇1

***初中“高效课堂”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

根据《义乌市中小学“高效课堂”创新年活动的指导手册》文件的精神,为扎实开展 “高效课堂”创新年活动,便于各学校和教师把握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工作重点,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宗旨,以创新学校管理方法、教师教学行为前提,以深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为目标,切实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教学工作的“轻负高效”,不断提升教学品质。

二、总体目标

在总结“高效课堂”规范年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精细化管理水平,创新教学管理方法,拓展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以思维品质培养为中心,以过程训练为主线,突出以学定教、以教促学、以学评教,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研究,抓实校本研训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

1.创新教学管理

创新教学管理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管理理念,管理过程中做到尊重人、关心人和依靠人。

创新教学管理机制。改革学校传统教学管理制度,在确保“三条底线”,落实“六项规定”的原则下,变“刚性”较强的管理制度为灵活的、人文的,适应多种需求的弹性教学管理制度,体现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尊重师生个性发展。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激发潜能的激励导向机制、合理适度的教学竞争机制和科学规范的质量评价机制。具体内容如下:以“三提高一发挥”构建“有效备课”督查机制

(1)提高教学案的编写质量,努力使新授课学案和复习课教学案分别成为“先学后讲再做”、“先做后批再讲”的有效载体。

(2)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集体备课以教学案的审议和完善为主要内容,明确分工,严格程序,确保质量。

(3)提高个人二次备课的质量。根据学情、班情,依据学案设计教学流程和板书框架。

(4)发挥学科骨干的引领作用。各备课组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高级教师应充分发挥要备课中示范带头作用。

以“两实五抓一中心”构建“高效课堂”运行机制

以“两实”为风格,贯彻落实“高效课堂”的“五个抓手”,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研究探索课堂教学课型模式。

“两实”风格:

扎实——扎实的课堂是高效的课堂,即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清晰扎实,基本能力培养有素到位,所有学生特别是中下游学生、跟踪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产生积极的学习状态,激发进一步学习的要求。

平实——平实的课堂是常态的课堂,不要花拳绣腿,也不准粗放经营。应追求把平时的每一节课都上成有效率的课堂,在不断反思中积淀有效、累建高效。

“五个抓手”:

一抓“问题”:以有效问题统帅基础知识、统领教学过程,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抓“梯度”:问题的推进要循序渐进,低起点、小步子、高效率,能保证学生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抓“过程”:课堂要善于集中并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力,要善于呈现思维过程,突出方法规律的揭示和感悟;

四抓“反馈”:要保证课堂训练到位,每堂课至少有10分钟用于当堂训练或检测。五抓“手段”:用好教学案和多媒体,讲究教学材料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取舍,优化教学的节奏和效益。

“一中心”: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中心。五个“抓手”的实质,就是既要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又要提高学生思维品质,追求课堂的高效和教学的长效。

以“六个必须”构建“有效作业”机制

(1)作业的设计必须符合新课标、新课程教学要求,扣住能力,瞄准重点,突破难点。

(2)题目的选择必须精益求精。每个知识点都要覆盖,每道题目都要有思维价值,对重点、难点内容要强化训练。

(3)作业的难度必须控制,不同学段必须形成梯度。

(4)作业的题量必须适当。根据不同时段课时设计的不同规定,合理确定作业量,试验后控制到题数和题型。要确保学生每天总体作业量适当,确保学生有一定的思考、归纳、感悟的时间。

(5)作业的布置必须分层,批改必须及时。批改要有记录,主要是记载学生成绩、答题中的亮点、不足、暴露出来的知识薄弱点。

(6)作业的评讲必须有针对性,评讲的起点是学生易错、易混的题目,评讲的重点是要让学生充分暴露错误的思维过程。新授课作业评讲要简练高效,坚决反对面面俱到。以“四精”要求构建“有效测试”机制

“四精”要求——精选、精测、精批、精评。

其中强调上好测试评讲课。评讲前做到“一统”“二查”:“一统”即统计错误点;“二查”即为查学生错误原因(查知识漏洞,查能力缺陷),查教师教学偏差。评讲中做到“三归纳”:为归纳疑难易错考点,归纳错误偏差原因,归纳解题方法和技能规律。评讲后做到纠错巩固,总结提高。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要在一定的时间长度内,以不同的形式进行纠错巩固。创新教学管理手段。学校建立信息化网络系统的现代教学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能,实现教育信息的分散采集和集中管理、资源共享和综合利用。

2.创新教学方式

转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观念。学校有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路、方案和措施,建立创新基本课型(新授课、复习课和讲评课等)教学的具体操作办法。

强化学校的实践过程。创新教学方式,在七年级中两个班大胆地改革教学方式,以“杜郎口”模式为蓝本,不断加入学校特色元素,努力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提升实践的成效。基本构建践行 “先学后教”教学策略的“一校一品”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学校课堂教学特色,教师、学生反映课堂教学模式有明显变化。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3.创新学习方式

创新师生关系。构建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激励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主体精神的发挥、主体人格的完善、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

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学生全面、积极、专注地参与课堂学习,真正成为课堂主人;改变教师教学模式和教学行为,带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以科研实验为先导,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促进学生新型学习方式建立,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科学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学会学习,树立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协作共享的团队精神,提高学生探求未知的学习能力。关注学习成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独立、体验地学习和有意义创造性地学习,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4.创新教学评价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学校制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对教师、学生、课堂教学、课程评价等新课程背景下的评价标准。

开展教学评价的创新实践。按照“调查研究-实施评价-反馈调整”的工作思路开展教学评价的创新实践。

关注创新评价后的成效。采取过程评价和终端评价、个体评价和团队评价相结合,以评促教,实施发展性的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学校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5.创新教学研究

营造学校教研氛围。学校建立校本教研活动的思路、方案和措施,教研活动时间保证、主题明确、形式多样。

创新教学研究。组织开展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教学型”教研,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研究型”教研,以互动学习为载体的“学习型”教研,在实践过程能把三种基本教研类型有机整合,创新和实践校本教研;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研方式的创新实践。

四、活动安排

(一)组织动员阶段(2011年8月—9月初)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信念,达成构建高效课堂的共识。

2.健全组织,制定方案。一是各学校要成立创建高效课堂活动领导小组;二是制定学校《高效课堂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

(二)试点探索阶段(2011年9月—2012年4月)

1.七年级中两个班大胆地改革教学方式,以“杜郎口”模式为蓝本,不断加入学校特色元素,努力探索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

2.积极开展小课题研究,根据个学科的特点,围绕试点班向学校申报小课题。

3.加强研究反思。学校要围绕高效课堂实施策略开展扎实的校本研究活动,要将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变成校本研究主题,注重研究的过程,注重研究的深度,确保研究的实效。要求教师们认真做好总结反思,积累经验,为教学研究积累一手经验。

(三)反思深化阶段(2012年5月—2012年8月)

1.总结反思。学校要分学科召开教师、学生、家长代表等座谈会,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和提升;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研究和探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2.形成长效机制。在总结、反思、研讨的基础上,调整完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方向和目标,制定出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深化高效课堂构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制度和措施,实现高效课堂常态化,形成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高效课堂”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 篇2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其出发点在于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来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增强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审美能力。为此, 美术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要以“学生发展为本”,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积极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努力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创作欲望, 并成为学生学习美术的引导者、帮助者和合作者, 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师生共同发展。

二、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评价观是教育观的直接反映, 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评价观。小学美术教师应树立这样的评价观:要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作为评价基础, 从以往那种过于强调专业技能的评价转向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评价方式要从单一性转向多元性和交互性;评价的角度要从终结性和过程性转向发展性;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 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情况, 又要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唯有树立这样的评价观, 美术教师才有可能通过评价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进而提高美术教学质量。

三、制定科学化的评价标准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 美术教学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价。在实施评价之前, 教师要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及打造高效美术课堂为出发点,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水平与生活经验, 制定多维、多级的科学化的评价标准:把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结合起来;把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把纵向评价与横向评价结合起来。以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水平学生的美术学习需要,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四、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1. 学生自我评价。

在重视教师与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 美术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带有浓厚情感体验的自我认识活动, 其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美术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应通过他们的自我评价来了解其学习态度、学习特点及学习中的需求, 发现学生的潜能, 从而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 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学生自我评价, 可以采用语言描述及问卷形式, 也可以采用建立学生学习档案的方式。

2. 学生相互评价。

美术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 教师要科学处理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探究, 利用学生彼此之间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的特点, 让他们进行相互评价, 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学生主体性实践, 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主动性, 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有利于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学生相互评价既可以借助语言表达, 也可采用相互写评语的方式。

3. 共同评价。

建立以美术教师自评为主, 校长、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是美术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式, 其旨在帮助美术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反馈信息, 进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如, 美术教师可以根据美术可视性的特点, 利用“家长开放日”、“庆祝‘六一’儿童节”等时机在校内或校外举办学生美术作品展览, 让校长、其他科任教师、学生家长等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还可将学生的美术作品拍下来或印成画册, 让一些专业人士进行评价,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高效课堂”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 篇3

一、设计“学生活动”,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1.转变教师观念,设计“学生活动”

在传统教学中,许多教师是知识的权威和知识的传递者,教师讲学生听,我讲了,你听了,但忘了。而在新课程的理念中,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此我们必须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而“学生活动”的安排对每一个教师都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克服“单方面教”的痕迹,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观察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方式,更多地把教学设计的重点放在学生活动的设计上。

“学生活动”使学生能自主学习,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收集和处理信息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促使情感和态度的发展。

2.转变课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

高效的科学课堂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关注情感与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学生活动的有效设计和进行充分体现学习的主体性和个性的发展。

例如:在“观察蜗牛”中,针对学生盲目无序兴奋的观察,引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蜗牛,并有学生提出问题:

蜗牛的外部形态是如何的?

蜗牛是怎样运动的?

蜗牛有哪些感觉?

蜗牛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

看看谁观察得更加仔细!激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从课上一开始就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充分“动”起来,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出结论。在这一活动中教师始终处于一个指导的位置上,而课堂上产生的效果却是最佳的。

3.养育创新意识,设计“学生活动”

课堂教学的高效必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能够逐渐地不惟书、不惟上,能够用心观察与分析,合理表达,逐渐树立创新意识,在加强创新实践中锻炼才能不断积累和提高。

例如:“怎样使鸡蛋浮上来”的活动,教材中设计的实验是:老师给出一定量的盐、烧杯、水,使鸡蛋在水里浮起来,方法是加水后往杯中加盐,结果实验的过程较长,效果不明显。引导学生评价:实验时间长,效果不明显的不足有什么改进方法吗?经过小组讨论、实验探究,学生们的做法是:先将盐倒进杯中再加适量的水,实验现象很明显。进一步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两种实验做法虽然看起来他们只有很小的差别,而且都达到了目的,但是为什么现象差异却如此大?这不仅总结了:食盐溶液密度变化的由小到大和由大到小对实验现象的影响,更反映出思维方式是不一致的。正向与逆向的思维方式训练在科学教学中极大程度上渗透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二、实施“学生活动”,注重科学探究学习

1.“学生活动”使探究学习更加具体,能够落到实处

学生活动需要注意探究活动的深度、广度要适当,让学生对于每一个活动做细、做深、做透,活动设计切忌大而空。同时让学生有时间质疑探究方法的差异,更要引导学生关注探究未成功的实验,从实验原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的信息收集与处理、结论的表达等过程反思活动的成功与不足。

2.“学生活动”要“放”得到位

教师要真心地相信学生,真心地放手让学生思考、讨论,而不是定好框架,备好资料,让学生按老师的意思去做。

如:“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教学,常规的做法:老师提供学生酒精灯、碟子、铁制瓶盖,酒精、水、扇子等,要求学生:(1)把同质量的酒精滴在碟子和瓶子中,比较它们的蒸发快慢;(2)把水滴在两个铁制瓶盖上,一个用火烤比较它们蒸发快慢;(3)把酒精滴在两个碟子上,用扇子扇其中一个,比较它们蒸发快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只是操作工。

有一位教师的设计是:给学生提供蜡烛、扇子等,还准备了许多学生可能会用到的器材。如电吹、海绵、衣服架、夹子等,要求学生尽快把一块叠放的湿毛巾弄干。因为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学生的方法很多,有用火烤、用扇子扇、用嘴吹、用力甩、用力把水挤出来,有用衣服或海绵把水吸出来,有的多种方法同时用上,各组分工合作,齐心协力,争取尽快把湿毛巾弄干,他们做得很投入,实验结束后,同学们汇报成果时讲得津津有味,教师只是引导学生把各种方法进行归类、分析、综合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预设框架,让学生自由地发挥创造性,我认为这样才是“真心实意”地放。

3.“学生活动”要“放”得实在

教师要把开放的思想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把开放的做法体现在学生的每个环节上,这样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会思考,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学生方能在实践中体会开放的愉悦。

如教学“水的密度”内容时,课前向学生公布探究课题:“测一长方体小铁块的密度,你有几种方案”。进行设计实验方案以及自制一些实验器材,课堂教学开始,让学生展示课前设计方案,在全班交流,经过评价、筛选,提出合理的方案如:(1)用天平和量筒;(2)用天平和弹簧测力计;(3)用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4)用弹簧测力计和量筒;(5)用天平;(6)用弹簧测力计等。课堂上老师要求被选中的方案由学生说明实验步骤。有的还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去发现创造,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这样的创造工作。

把科学学习由课堂向课前开放,这样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把课堂教学向课前延伸,拓宽了学习渠道,为人才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三、反思“学生活动”,实现教学螺旋式上升

1.“学生活动”的自然收尾

收的自然才能达到放的效果。有些设计得很好的实验,学生做的正兴致,思维刚打开,在这个时候如果教师为了赶时间,急于收场,学生不能尽兴,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既达不到开放的原来目的,又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压抑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在教学《常见的植物》一节时,先通过让学生比较一株南瓜和松树的异同点引出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校园里的绿色植物进行观察和辨认,并进行登记。时间大概过去25分钟,发现每组学生都已经仔细观察了校园里的植物,对他们的观察结果进行交流和评价。学生可以大概指出哪些是被子植物,哪些是裸子植物。活动时间也许稍长,但做到了收的自然,学习活动也达到高潮。

2.“学生活动”的反思提升

学生活动必须注重活动后的总结与反思,总结实验原理、实验结论,反思实验过程的得与失,只有不断总结反思才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位老师在教学“沸腾”时做得比较好,利用学生实验,用酒精灯给试管中水加热,当实验一开始陆续报告观察到的现象,如“水面有波动”,“听到声音”,“试管底有水泡产生,水泡上升后变小,后来没有了”,“温度计的示数上升”,“当水的温度升到100摄氏度时,我们再加热温度再也不上升了”,“我们的水温升到99摄氏度是再也不上升了”,“我的试管口冒烟了”,“我的水面上升了”等,老师把学生观察到的现象都记录起来,当学生试管中的水都沸腾起来后,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对观察到各现象进行分析,这已经到了水到渠成的时候,把学生的思维概括起来,把看到的实验现象提升到理性的认识。

总之,学生活动是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学习方式,能使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上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学习过程的帮助者、引导者,通过有效合理的学生活动使课堂教学发生“质”的改变,才能真正培养学生思维的活性,在科学教学中全面养育学生的科学素养。

构建高效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篇4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镇广大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有了根本性的变化,课堂教学面貌明显改观,为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全面提高全镇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彻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经研究决定,在全镇中小学开展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我镇的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创教师幸福家园、建学生成长乐园”为办学理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以细化解读课程标准为基础,以优化课堂结构为核心,以大力开展教改、校本教研为载体,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保障,借鉴先进学校课改经验,坚持“全面分析、准确定位、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确保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师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要求

(一)构建民主、和谐、开放、富有活力的课堂。认真贯彻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做到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和有效参与。积极建立民主平等、充满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构建宽松和谐、友好公平的课堂氛围,关注每位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尊重,获得自信,获得成功。适当拓展课程资源,开放教材内容,开放学习形式,开放学习时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

(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以高效课堂教学环境为依托,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着力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努力使课堂达到“轻负、优质、高效”。

(三)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以创建高效课堂为契机,促进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实现“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的育人目标。促进广大教师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的提升,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四)提高教研活动的深度、效度。在研究探索高效课堂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教研活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教研活动的有效性,在全镇中小学掀起教学研究的高潮。

三、具体措施及要求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为加强对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实施的组织领导,保证高效课堂教学活动取得实效,中心学校成立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实施领导小组和指导工作组,各中小学也必须相应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构建高效课堂工作领导小组和行动小组。

1.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实施领导小组:

长:某某某 副组长:某某某

员:全体教师

2.高效课堂创建活动指导工作组:

长:校长

副组长:某某某

员:全体教师

(二)领会内涵,提高认识

高效课堂就是课改深层次的聚焦课堂;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高效益;高效课堂的生命是以学生为主体;高效课堂的价值取向是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的手段是师生、生生的互动;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就是学生获得的具体进步和发展;高效课堂的基本思想是以学论教;高效课堂的发展动力是教师的不断反思与创新。

新课改背景下高效课堂最显著的特征:

1.民主课堂,即更多地赋予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权利,使学生发挥自主学习潜能。

2.和谐课堂,即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的课堂。

3.开放课堂,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课堂向社会生活延伸。4.活力课堂,即能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热情,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升能力。

构建高效课堂,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是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把新课程理念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行为的重要举措,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现实要求,对于推进我镇教育实现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各校要在领会内涵和意义的基础上,提高对构建高效课堂活动重要性的认识,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细心做好工作安排,广泛深入宣传动员,精心周密组织实施,努力形成校校、人人、课课追求优质高效课堂教学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培训,提高能力

一节高效课,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教师的素质和学生的配合意识都是决定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因此高效课堂实施之前一定要加强师生的培训工作。教师的培训可以在四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通过教师教学理论的自学,提高专业素养,为高效课堂的有效实施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二是通过校本讲座、观摩名师精品课等方式进行培训,为高效课堂的准确实施奠定行动基础。三是通过网络教研,实现大范围的校际联动,为高效课堂实施提供研究平台。四是通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普通教师上达标课,较弱教师上过关课,整改教师上提高课等形式,增强教师们的自觉约束意识。学生的培训要采取合理的办法,指导学生如何自学、提问、讨论、合作、交流、发言、展示、小结,如何使用纠错本,如何使用双色笔,如何做好自学笔记等,要让学生多体验、多模拟、多交流,明确操作要领,清楚操作步骤,知晓操作策略,遵守操作规则。通过师生的共同进步,使高效课堂能有条不紊的开展。

(四)突出重点,扎实推进

1.优化教学模式,把握操作环节

我镇目前常态下的教学课堂在教学方式、学习行为、训练途径、评价导向等方面存在一些弊端,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平铺直叙多,创设情境少;二是教师讲得多,学生活动少;三是随意提问多,激发思维少;四是低效互动多,当堂落实少;五是统一要求多,分层作业少;六是课型模糊多,特点鲜明少;七是题海战术多,有效反馈少;八是继续传统多,自主创新少。通过调研课堂现状,解剖教学行为,各中小学要根据总体要求,把握高效课堂核心,不拘一格,因地制宜,积极探索,研究总结出具有本校特色,适应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具体操作模式。根据学段、学科、课型特点,科学分析,准确定位,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在总体模式的统领下,研究出不同学段、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具体操作模式,就学段而言,分为小学段、初中段;就学科而言,分文科类、理科类、体艺类、综合实践类;就课型而言,分新知探索课、习题训练课、检测点评课、阅读写作课、实验探究课。不管是哪个学段,不管是哪个学科,不管是哪类课型,都应该根据具体特点,科学分析,准确定位,研究出符合实情的操作模式,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

2.实施集体协作备课,提高“导学案”质量

“教”要成功,“备”字先行。“导学案”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效益。构建高效课堂,必须实行“导学案”,导学案的设计应按照“个人初备——集体讨论——课案生成——个性设计——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模式进行,具体要求是:(1)每周安排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集体备课,每个教师分学科参与。(2)个人初备。备课组长事先分解备课任务,每位备课组成员按照自己的任务认真设计好导学案。(3)集中研讨。集体备课时,由备课教师讲清自己的设计意图,全组教师针对预案中无效或低效的教学环节(包括练习的设置和作业的布置),研究相关的教学策略,讨论解决问题的途径,形成优质的课堂教学设计。(4)课案生成。由主备教师完成规范的课案制作。(5)彰显个性。每位教师拿到“共案”后,可以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共案”进行适当的增补、删减,确保因班施教,个性发展。(6)课后反思。上课结束后,教师要写出高质量的教学反思,便于课案的进一步成熟。各学校要高度重视集体备课工作,要创造集体备课的环境,强化集体备课的实施措施,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性督查,确保集体备课的质量。

3.变革学习方式,增强参与意识要牢固树立“为学而教”、“以学定教”的思想,确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全体教师从理论上充分认识到打造“高效课堂”的重要意义及现在实施“高效课堂”的必要性、紧迫性。

在课堂上,教师占用的时间不多于10分钟,包括新课导入、明确目标、疑难点拨、归纳提升、组织测评。课堂上学生用于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评、概括、小结、布置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合作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以独学、对学、组学形式实现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

自主学习:教师把导学案中的本节课问题化后的学习目标,展示给学生(可用多媒体),学生自己独立学习,解决问题,不仅要完成相关练习,还要标注好问题、疑难点。

合作交流:①自主学习中的问题、疑难点以对学的方式解决。②对学中解决不了的问题,以组学的方式解决。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之后仍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合作、讨论、交流解决。此时,教师要将这些问题快速进行梳理,由浅到深,由易到难,根据教学重、难点排序,组织各组合作、探究解决。教学设计重点应放这里,各小组提交上来的问题,应是普遍和难点的问题,只有这部分内容解决得好,才能达成学习目标。在这整个小组活动期间,教师要在各组间巡回,关注每个组的学习情况,可进行适时点拨、指导(特别是C层同学的学习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④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在完成以上任务,时间允许的情况下,由教师组织小组展示:一般由小组中C层或B层展示,由异组的A层负责点评或质疑;展示要脱稿;变一一展示为重点展示、分类展示;争取每节课所有C层的同学均能得到展示锻练的机会,要求非展示同学要学会倾听,学会整理,有事可做(教师注意把握展示内容,容易耗时)。教师悉心关注,随时准备提新知,释新题,用质疑、追问来引出自己想讲内容,教师可适时做点拨、指导、补充、强调。最后教师对小组探究、展示、点评进行归纳、总结、升华为新的知识。

达标测评:形式灵活多样,教师既可以采用以试卷、纸条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也可以简单到“口头”测评。对于测评中发现的遗留问题,假如课上有时间,教师让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帮助解决,如果时间紧张,则把“问题”留给小组长,课后让小组长帮助解决,这个过程对于那些帮助别人的学生是一次很好的“复习”,而对于存疑的学生就是能力的升华。若有较多学生掌握的不好,或C层同学吸收不好,可以留分层作业的形式,安排小组承包合作完成(此处要做到真正的合作完成,杜绝抄袭)。小组长检查完成情况,学科组长将作业上交教师,并向教师汇报情况。

4、优化训练方式,促进知识内化

教师要把握作业的巩固和检查功能、深化和提高功能、体验和发展功能,精心地设计具有针对性、层次性、选择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作业,作业设置要遵循“三布置三不布置” 的原则,即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的作业,不布置惩罚性的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努力提高作业的科学性,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5、营造文化氛围,激发实践热情

各个学校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楼道、走廊、橱窗、校报等空间,宣传高效课堂的理念,让高效课堂的理念占领学生的视线,把学生“浸泡”在高效课堂的优质文化里。特别要重视班级文化建设,教室里要有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激励性语言,要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文化小知识,要有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警示制度,更要基于学生“责任”的建设,从真正的班规入手,努力形成自主、平等、尊重、合作、温暖的班级文化。通过氛围的营造和文化的打造,让高效课堂更有行动基础,更有实施动力,更有发展方向。

6、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熟练掌握和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当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设备所具有的快速、便捷、超链接、大容量及图文并茂、音视频共融诸多优势,以及在教学中更能激发兴趣,调动非智力因素;化难为易,提高知识传递效率;超越课堂时限,利于学困生转化等特点,决定其在高效课堂的构建中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全体教师必须人人熟练使用多媒体设备,人人能够制作多媒体课件。运用多媒体要做到与“导学案”的有机结合,与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与学生的探究过程有机结合;要坚持“实用”和“科学”的原则,将其用在该用的地方、该用的时候,要用得恰到好处。要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做法。

7、建立物质保障机制,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根据高效课堂实施的要求,必须配备相应的教学设施,如多媒体、教学小黑板等。各学校要想方设法改善教学条件,配置必要的教学设备,为创建高效课堂提供物质保障。

四、实施步骤

(一)理论学习阶段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各学校要组织教师认真学习研讨各地高效课堂模式,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坚定信念,达成构建高效课堂的共识。

2.健全组织,制定方案。一是各学校要成立高效课堂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和行动小组;二是制定学校《高效课堂创建活动实施方案》、完善相关管理制度或细则,并上报实施方案和领导小组、行动小组名单。

(二)选择确定学校课堂教学模式阶段;我校结合学习高效教学理论和外地经验,试点学校结合学校实际,在实践、总结、吸收借鉴的基础上探索出适合本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探索构建适合本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1、确定实验教师,对实验教师进行具体操作培训。

2、课例研讨,跟踪指导,树立典型。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或组织教师现场参观后,研究典型课例。各校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对照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找出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表现及原因,确立适合本校实际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并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顺利推行。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变成研究课题,强化研究过程、研究力度、研究深度和研究效度。高效课堂创建活动指导工作组深入学校听课调研指导。学校根据指导工作组的指导意见,制定整改措施并确保落实。

3、加强反思总结。学校和教师应认真反思操作过程,总结教学得失,提炼有效途径和方法,形成学校和学科的阶段性成果报告。

(三)组织实施阶段

认真组织试点年级全面实施。各中小学要按照相应的要求落实物质保障、文化氛围、管理措施。

(四)反思深化阶段

1、提炼升华经验。对于具有推广价值的典型经验和做法予以总结提炼,形成特色。

2、形成长效机制。调整完善实施方案,实现高效课堂常态化,形成创建工作长效机制。

3、反思总结形成常态。教师应坚持写教学反思,每位教师每个学期分别写出1~2 篇体现课堂教学改革成果的研究性论文。本阶段结束,所有学校、所有学科应写出阶段性成果报告。

“高效课堂”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 篇5

为深化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真正实施“高效课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关于在全市小学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实施意见》文件为指导,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全面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真正实施“高效课堂”,从而切实提高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训练检测、课后辅导、教学评价的有效性。

二、实施内容和策略

1.提高教学准备的高效性。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否则,谈不上有效的课堂教学,更谈不上高效的课堂教学。

教学准备指的是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案时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1)备内容

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范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内,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同时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个例子,不唯教材,力图出乎其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与课本对话,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内在意蕴。要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提炼出简练而有效的教学主线,层层推进。

(2)备学生

教师在课前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根据“学情”有的放矢地进行备课。(3)备训练

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选择和设计课堂练习,下发训练教材,教师必须先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当堂训练、快速反馈,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具体策略:

1、抓实集体备课。首先做到“四到位”:时间到位,地点到位,内容到位,备课主讲人到位。其次完善集体备课常规:一人主备、教研组内讨论、集体修改,真正将集备制度落到实处。

2.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学生的成长依赖的是每一堂课的积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当务之急。(1)提高教学内容的高效性。

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依据教学目标,确立重点,优化选择。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

(2)提高教学活动的高效性。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是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发展出发,从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上考虑,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科学安排。新课导入、情境创设、迁移过渡、操作安排、练习设计、活动组织等都应精心准备,周密布置,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和信心,使创设的情境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解题探索化、交流互动化、思维多样化、体验高效化,从多个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

(3)提高教学方法的高效性。

优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要依据特定教学目标的实现来选择特定的教学方法。要从教学内容出发,扬长避短地选用各种方法。要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致力于把外在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内在的学习需求,把启发思想贯穿于教学方法选用的整个过程,不能脱离学生原有基础,坚持教学方法选用的求实思想,充分反映学生主体性的要求。(4)提高教学交流的高效性。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积极创设和谐、激情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要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的教学互动,寻求建立一种有效的双向或多向的师生教学互动,通过师生、生生之间多层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动、交流,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5)提高教学手段的高效性。

多媒体和学科教学整合是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多媒体和教具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用在该用之处,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要坚决杜绝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装点门面、华而不实、哗众取宠的做法,讲求使用效益。

(6)提高问题设计的高效性。

要围绕教学重点,设计富有启发性、探究性的课堂提问,通过有效的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推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当然,高效课堂教学环节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除以上六条外,教师的专业素养问题、高效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问题、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问题、重难点的突破问题、教师的主体地位发挥与学生主导地位的实现问题、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教师的示范作用与课堂教学细节问题等等,都值得去认真研究。

具体策略:

(1)创新教研课。本学期一人至少一节优质课,以“高效课堂”为主题,拉开过程,展示成果,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2)落实教学反思。本学期要求老师将进行“高效课堂研究”的案例与反思写在教师笔记上,每学期10篇。

3.提高训练检测的高效性。

在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高效性。既要切实杜绝布置大量的重复性作业的现象,防止学生淹没在题海之中,也不能让学生只是简单的抄写,进行书本知识的搬家。要充分了解学情,布置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同时,要科学安排学生的练习时间,做到适时、适量、适度。高效训练要做到“六有六必”,即有练教师必先做、有练必选、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坚持做到精选精练,把握难度,删除繁、难、偏、旧的题目,提高训练效度;必须做到,及时批改,精批细改;讲评之前必须先做统计归纳,切实提高讲评的针对性。具体策略:

抓实“教学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认真开展课外辅导活动、认真考核、认真教研)的查评工作,将教导处抽查和组内自查结合起来,搞好学生作业负担调研。

4.提高课后辅导的高效性。

课后辅导要突出一个“勤”字,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补差的落实到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教辅结合的思想,不断强化教学辅导。在注重学生知识辅导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心理辅导,补“差”先补“心”,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具体策略:

重视培优补差工作,在校内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各方面的能力。针对学困生的薄弱点,加强辅导,促其不断进步。

挖掘苗子,培养尖子,以好带差。

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

5.提高教学评价的高效性。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适度、多元地评价学生,鼓励引导学生自评和互评。评价既要注重过程又要注重结果。具体策略:

学校在管理过程中,要实施高效的手段,建立有效的教学评价制度,充分体现发展性。充分利用学生“成长记录袋”的导向作用。

教研室建立各学科全面调研和重点学科调研相结合的常规调研制度,真正切实、全面地评价学生,评价老师。

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本人的评价,如通过听课、考评、问卷或学生家长参与评价等多元评价体系,促进教师工作有效性的提高。实施建议

1、各年级组和教师根据本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强有效教学专题研究,广泛学习,统一思想,加深对实施高效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2、教导处、教研组及时制订与高效教学相适应的各项管理制度,重点是常规管理制度和评价激励制度,高效运行,确保有效教学顺利推进。

3、加强教学常规考核的力度。坚持月检查考核制度,严格考核,与奖励挂钩,认真向教师反馈考核情况,促进整改提高。

语文组高效课堂活动年工作总结 篇6

桑坪初中语文教研组长杨红彬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一学年又很快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我们桑坪初中语文教研组的每一位老师工作勤勉踏实、积极进取,我们以学校教学工作计划为指导,从推进我县“三疑三探”教改模式入手,以构建高效课堂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了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全面提高了本组语文教学水平及语文教学质量。一学期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简要小结如下.一、有效备课,扎实上课,努力

课堂是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我们教研组成员立足课堂,深入挖掘文本资源,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研究,探索教学规律,努力实现理念与实践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形式与效益的统一。

1、有效备课。充分利用每次集体备课的时间,开展以教研组为单位的集体备课研讨活动。备课做到“四突出”:突出对教材的理解,务必正确、全面、深刻;突出对方法的选择,既要选择教法,又要选择学法;突出对练习的设计,练在重点处、难点处、疑点处,力求有趣味性、层次性、多样性;突出对班上后进生的关注,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教学设计追求“同中求异”,注重教学后记、教学随笔的实效性。

2、扎实上课。结合新课程理念,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结合课题研究,注重成果的推广应用;结合现代技术,注重教学手段的创新。评课做到:上课教师说课、听课教师议课、骨干教师点评。真正做到“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发言,人人受益”。

本学年,我们教研组的成员人人都能上好集备研讨课,九年级语文老师张艳霞首先给我们上了一节展示课《我的叔叔于勒》。她对文本的准确把握,有效取舍;课件的制作与展示,手段娴熟;教学设计的独到精要,深入浅出;写作方法的适时渗透,及时小结,都让我们叹为观止,受益匪浅。

王华理老师上了研讨课《背影》,上课前,她能深入钻研文本,广泛搜集资料,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年轻老师的踏实用心,较好地处理教材的能力,驾驭课堂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教学素养,但她并没有满足于此,而是广泛听取了教研组各位老师的意见,对教学设计又进行了大胆地取舍,精心地修改。

二、多种形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

课外阅读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是课堂阅读的继续与扩展。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0万字。

因此,本学年,在我教研组建议下学校新购中学生必读书1000余本,我组老师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向家长推荐了我们本学年的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让家长为孩子的课外阅读作些准备。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们还经常利用语文课,班会课,综合课开展“好书推荐”“佳作赏析”等读书活动。这些活动都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尤其是九(1)班的学生,在武菲老师的积极引导下,让孩子们诵读国学经典,品味中华文化他们的读书热情很是高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非常浓厚,进步特别明显。

同时,为了提高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我和张艳霞、杨晓存、王华理、陈晓梅、杜冉等老师的组织和辅导下,我校学生参加南阳市“小作家杯”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王华理、张艳霞、陈晓梅等三位教师辅导的学生作文有4篇在《作文与指导报》上发表,武菲、杜冉等老师指导的学生在第十七届爱国主义读书活动征文中获县级一等奖,他们本人也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张艳霞辅导的学生王慧诗在县演讲比赛中获一等奖,我教研组2010年被县教体局授予“优秀教研组”称号。

一学年来,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虽然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仍有一些差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作业马虎;在优秀学生的培养上,花的时间也不多;课堂上,一些学生思维还不够活跃„„因此,下学期我们还将继续立足课堂这一主阵地,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力争让每一个

“高效课堂”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 篇7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新时期高中生物教学需要按照课改要求推进,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努力进行教学思路的创新与教学手段与方式的改进;在重视学生生物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习与提高的基础上, 开发学生创新与运用潜能, 提高生物学习品质与素养。这些需要我们的生物课堂教学高效开展与呈现。

一、高效课堂创设的必要性

减负增效、提升学生学科学习能力与思维品质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任务。我们只有利用好课堂, 在有效的时间内,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让他们能学会用, 才能凸显较高的教学效果。

创效高效课堂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传统高中生物教学中, 只重视应试能力, 采用灌输讲解的方式, 导致学生没有实践与运用能力, 使得他们不能灵活运用知识, 不会去思考, 不知道有效质疑, 不能自主或是合作的探究知识。况且课堂学习气氛沉闷, 效率低下, 一些学生形成厌学情绪。

就高中生物学科的课堂教学而言, 优化课堂效益对学生的学习品质、思维和能力的形成、优化和提升起到积极的影响与推进。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学生只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更重要的是形成能力和学科学习的品质。如《遗传与进化》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内容的学习, 学生掌握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这一知识, 通过实验得出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等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改变传统的教法, 努力在教学中运行问题的互动, 提升学生生物学科学习中对知识与原理的分析、比较、推理、归纳等科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质疑探究热情,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的认识和掌握中获得一定的实验与实践的能力。如此, 让学生有意识的感受身边的生物知识与运用, 从而让教学有效, 课堂效率提升。

因此, 生成高效课堂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必要, 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的关键, 是素质教育有效施行的核心。

二、高效课堂实施策略的探讨

新课程标准施行以来, 学校与老师都力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就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高效教学而言, 有着以下一些比较好的尝试与创新。

1.重视教学模式与手段的创新。

新时期的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发挥组织与主导的作用, 应切实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注意因材施教与探究性学习的有效开展, 让学生带着兴趣开展“活”与“动”统一的学习活动。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这一内容学习时, 可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内容, 让他们对这一教学内容中的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概念等知识有一定的感知, 并在阅读中提出思考与质疑。在具体教学时候, 可以用问题引导学生概括与提纯自主预习内容, 问:细胞呼吸发生在哪里如何进行的呢?演示或者让学生自主实验酵母菌的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 引导学生掌握常规的实验原则与要求, 并让他们自主完成实验表格来获得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认识。在学生掌握该内容的基础上, 让他们联系生活说说, 达成新概念与新知识体系的建构, 促成学生推理判断与良好的思维习惯、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

当然,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 在一些跨时长, 课堂内很难验证的实验通过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让他们在课堂进行自主或是合作探究的实验等等, 从而激发学生学生物用生物的热情, 获得教学效率的提升。

2.重视课程资源与生活联系。

理化生都是以实验为主的应用学科, 学生们在生物学习中通过实验来提高观察与思考的能力, 如将学科间相关联的知识联系起来, 那么, 学生就能更好的将知识融合, 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 我们在生物教学中, 要引导学生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相联系。显微镜、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根的向地性与茎的背地性、生物与环境等等知识;而细胞的化学成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遗传和变异等内容则与高中化学学习有着紧密联系。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回忆物理、化学学科学习时的知识来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他们对内容快速有效掌握的能力;使得学生能够融会贯通, 提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掌握与运用。

让学生感受到生物知识学习的价值, 还需要他们能将所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为学生在生活体验中获得学习经验, 如在进行消化系统相关内容学习时, 我们就从我们人类的食物切入, 引导学生们思考食物在人体内如何产生效果的问题, 从而让学生对消化系统有着探究的欲望与探讨的热情, 从而能够比较好的掌握这一知识点。当然, 课堂教学中重视着学生生活实践, 还需要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 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从而在高起点上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另外, 高效课堂需要和谐关爱。教育要一切为了学生, 课堂教学要让学生能够有兴趣有能力的参与进来, 要因材施教、关爱教育、赏识教育, 对一些学困生给予更多的帮助与关爱。如此, 全员提升的课堂才能是高效的课堂。

总之,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 高中生物教学要构建高效课堂, 需要我们老师改变思维、创新方法, 切实让学生能动地发挥主体性, 只要我们能够有效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 调动学生参与, 加强他们实验验证与探究的能力, 那么, 我们的生物教学必将落到实处, 高效课堂的构建也能水到渠成。

参考文献

[1]周燕.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打造[J].文理导航 (下旬) , 2012 (09)

[2]谷飞.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实施策略[J].成功 (教育) , 2013 (02)

“高效课堂”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 篇8

一、构建高效课堂对教师的要求

(一)做好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角色的转变

要建立高效课堂,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因为它制约和影响着教学行为。教师在教育观念上要由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生发展本位;由“教课本”到“用课本教”。只有彻底改变教育观念才能真正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教师转变角色观是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方式的前提。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要求教师和学生是共同的学习者,这是教师与学生的真正平等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平等的学友关系,只有做到这一点,课堂的气氛也才能真正地开放和活跃起来,才能真正承认和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1.注重物理与其它学科及社会、生产、生活的联系。高效课堂教学对教师重组教材及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传统物理学科界限越来越模糊,仅靠狭窄的专业知识已很难应付现代教学需要,所以教师要开阔本学科视野,除具备与本学科相关的基本知识等,还要了解物理与其他有关学科的横向联系及发展。物理知识是从社会生产中来最终要服务于社会生产。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广泛性及高科技材料的出现,都要求物理教师以敏锐的眼光和头脑,注意观察、了解、搜集本地区的自然情况、生产情况、生活情况以及科学技术的应用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丰富、知识储备量大,物理教师及时地把学生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显得尤为重要。

2.提高实验动手能力。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其主要知识体系都是建立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因此,实验操作能力是教师重要的基本功。物理教师不仅要会用书本上设计好的实验去证明所授的知识,还要自己思考改进书本上的实验,以求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体验抽象概念、原理、规律,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学习知识结论的过程设计成科学家探索的过程,让学生直接动手做、动手实践。要胜任这类教学,教师不仅自己要会做实验,而且还要在学生动手做的时候手把手的指导,指出其操作中的各种问题,这些都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实验动手能力。

3.会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利用、计算机仿真实验等,使教师在课堂难以完成的演示实验,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情景等都可以用多媒体来展示,它的动感效果往往使学生兴趣倍增。多媒体的使用还可以提高课堂的容量。这就要求物理教师,学会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条件,更好地为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服务。

(三)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1.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环节来实现。

要做好课前预习,老师必须给学生明确的预习任务,要根据本节课的教材内容结合教学要求、学生的知识储备作好预习题的设计。

课后复习是课堂学习的继续,是一种与自己的理解能力同步的自主学习。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正确的复习方法:首先把新学的课文仔细地看一遍,难度大的多看几遍,一边看笔记,一边回忆老师讲课的情景,搞清楚课堂上还不明白的问题。然后把书合起来,看能否把内容回忆?教师要及时检查学生对刚学过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及时、自主的复习。

2.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物理是一门自然学科,与自然、社会、生活、生产都有密切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浓厚。物理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现象、生活,启发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于没有观察生活、自然习惯的学生在课堂要抓住时机进行鼓励,告诉他们这是获取知识的有效办法,也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方法。经过培养,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来越贴近实际,具有探究性。课堂有了学生自己的问题就实在了、精彩了、有效了。

3.勇于争论、敢于展示的能力。在教学中,每学一个新知识点,都要找一个解答有歧义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勇于争论、敢于展示的能力。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二、高效课堂教学方式的结构及特点

当学生的各种能力被培养出来后,教师就可以建立高效课堂教学方式。

(一)高效课堂教学方式的结构

课前预习——预习展示——合作探究——知识检测——总结反思

(二)高效课堂教学方式的特点

1.目标明确,高效有效。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课前预习也是提高课堂教学高效性的第一步。

2.个性展示,互得益彰。预习展示不但可以检查学生的自学效果,还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展示能力,为学生的互相学习创造了条件。

3.手脑并用,合作交流。合作探究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心所在。

4.自查自评,反思提高。知识检测可以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培养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反思知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所在,以便在课后进行有效的补救,进一步提高。

三、构建高校课堂的实践

高效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篇9

高效课堂教学研讨课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按照区教育局相关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和我校“十二·五”立项的省级课题“农村中学高效课堂教学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的开展情况,学校决定举办“高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以规范课堂教学行为为基础,以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以“高效课堂教学”为核心,向45分钟要效益,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减少盲目性、随意性,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用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来引领教学实践,提高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通过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模式来来切实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水平;通过交流研讨,提升教师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动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全校教师进一步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鼓励广大教师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切实的把“打造高效课堂”活动落到实处。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高效性课堂教学系列研讨活动,让“有效课堂教学”成为现实,让“反思课堂”成为习惯,让“高效课堂”成为目标。

2、通过教学研讨活动,实现课堂教学的高质高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3、探讨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和教师教学方式实效性。

4、通过这次活动结合课题研究,进一步探索农村初中高效课堂教学的特征、要素和内涵。为下一步探索适合我校的“高效课堂模式”做好铺垫。

三、活动措施:

(一)以教导处为中心,层层负责,逐级推进,学校教学领导分工到教研组,参加教研组集体备课活动,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二)由教研组教师做汇报课,本教研组教师全员性参与,讲课中关注课堂教学实效、关注学生所学的结果,研讨课堂的有效教学。

(三)通过有针对性的教研组讨论与评课,找出教学中主要存在的问题,研究教学过程本身如何进行更为有效,研究怎样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研究怎样能够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课后跟踪测试;评课中关注课堂教学实效、关注学生所学的结果,最后由业务领导点评、提升。教师形成教学反思,部分教师写出经验介绍材料。

四、几点要求

(一)教学方式要立足常态课;

(二)坚持、不放弃每一位学生(面向全体)。

(三)对学生的预习要有目的的督促,知识点讲解要做到清楚每一节课教会学生什么知识,也就是要做到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目标达成)

(四)课堂教学内容不宜太多,本节课内容尽量在本节完成,不要放到课后,向45分钟要效益。(精讲多练)

宁江区毛都站镇中学

“高效课堂”创新年活动实施方案 篇10

一、活动目的

1、深入推进高效课堂改革,持续开展流程导学式高效课堂建设工作;

2、提高全体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

3、规范课堂教学常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领导小组

组长:z

副组长:z

评委组员:zzz

三、活动时间

语文:3月13日——4月15日

美术:3月12日

数学:4月15日——5月18日

英语:5月20日——5月25日

艺术,体育,综合:6月

四、活动对象

百鸟小学全体任课教师

五、评奖办法

1、评委组由教学处4人加一位教研组长和一位大众评委(非同年级学科)组成。

2、评委组严格按照评分标准公正公平进行评价,不打人情分。

3、根据6位评委的打分计算平均分,各教研组人数的`40%认定优秀,40%认定良好,其余为合格,教研组最后一名为待合格。

六、相关说明

1、全体任课教师请遵照学校和教研组的统一安排,调度,不推脱,不拖拉。不参与本次达标活动的视弃权处理,直接定为待合格。

2、全体任课教师请认真研读课堂评价标准,精心组织课堂教学,不应付,不走过场,积极参加本次课堂定级达标活动。

3、全体任课教师本着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宗旨参与本次活动,共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 学雷锋活动方案

★ 金江简介

★ 班级学雷锋活动方案

★ 局学雷锋活动方案

★ 中学学雷锋活动方案

★ 学雷锋活动方案总结

★ 小学部学雷锋活动方案

★ 中学学雷锋活动方案

★ 学雷锋活动方案计划

创新——高效语文课堂的精髓 篇11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德国诗人莱辛说过:“追示真理比占有真理更为宝贵。”语文课改的一个目标,就是让学生注重发现的过程,在发现的过程中去感知、体验,获得打开智慧宝库的钥匙,而不仅仅是记住课本的知识。作为教师,要“授人以渔”,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首先,要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大胆质疑。教师要善于利用最新知识去引导学生,找出教科书滞后甚至是欠妥的地方,在读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挑战权威,在消除怀疑中前进,在挑战探索中成长。只有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才可能取得突破,才可能有新的创造。

其次,鼓励学生进行发散式的思维。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允许答案的丰富多彩。如《繁星》一课的探究设计:“找一本最新的介绍星星的科普读物读一读,约几个好朋友,晚上去观察星星,谈谈你的体会。”通过引导,学生们已不再一味地把星星比作母亲、朋友。他们有的把星星比作一本介绍科学知识的书籍,在向人类展示无穷无尽的知识;有的把星星比作大海里的浪花,难以捉摸;有的把星星比作天眼,是上帝在窥探人类的奥秘;有的把星星比作自己的梦想,奇异而又数不尽;有的把星星比作古今中外一个个伟大的灵魂……他们的创造性思维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再次,要引导学生学会整合知识。知识在更新,各学科间也在渗透交叉、不断融合,因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还应更多地借助于对知识的整合。我们在教学中应利用现有的条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跨学科联系的本领和全方位思维的能力,提高其综合能力。如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就可利用思想政治课中的某些原理分析现实问题。如果能适时地引用一些政治学的观点,不仅会使文章的立意新,而且会使立意显得更有深度。

二、在写作指导时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汲取丰富的文化养分,开阔视野,以敏锐的眼光观察并触摸社会的脉博,用自然的结构、流畅的行文突破公式化、三段式的通用应考作文的藩篱,写出具有真情实感和新意的佳作。

阅读要做到涉猎广、取舍精、储养分。我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其间的文学精华比比皆是。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时间广泛阅读,从中体会如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旷达、朱自清《背影》中感人的亲情等,以此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写作时的创新汲取养料,积累素材,做到心中有沟壑,下笔如有神。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瞬息万变,多媒体、互联网一步步走进校园、走进课堂的今天,中学生作文的创新浪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网络作文、新概念作文、创新作文……对这些新的文学样式和创意,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选择、有目的地走进这块新天地,去认识新的世界,感受新的气息,开拓学生的思维。

思考要做到观点新、多角度、重突破。阅读文学精华,发掘出生活的意义,体悟出生活的本质。这就需要多思考。如面对自然界秋天黄叶纷坠的现象,我们不能只看到这是自然的新陈代谢,同时也应想到我们在秋天收获的累累硕果,也应从内心更深地领悟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更深层的生命意义!

阅读文学精华,体悟社会人生,更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开拓出独到的理念,把思想和情感带入崭新的境界中去。

写作要做到结构自然、行文流畅、真情表露。“虎头、猪腹、豹尾“的观点,点明了文章各部分的地位和分量,但同时也成为了应试作文的固定形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一些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学生在写作中往往刻意注重文章结构的精巧,而使自己的思想主旨得不到充分的表露。笔者认为,应多鼓励学生写些能充分表露自己的情感、认识、看法的小品文、杂感、片断、散文、小小说等,努力做到文笔流畅清新,结构自然和谐,如行云流水;是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的表露,是自己真实写作能力的展示,便能逐步地提高学生的认知与写作水平。

总之,生活的意义在于创造,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境界,是民族振奋的希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资源,实现陶行知行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天在,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思想,语文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也一定会实现。

上一篇:参观蒙牛工厂心得体会下一篇:捉弄奶奶家的小猫咪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