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指导中的有效性

2024-06-16

朗读指导中的有效性(共12篇)

朗读指导中的有效性 篇1

【误区一】朗读指导蜻蜓点水。

【课堂现象】教师引导学生第一次试读第六册《花瓣飘香》课文时的朗读训练。

师:请同学们借助课文后面的生字拼音认真读, 要求读准字音, 读顺句子, 读通课文, 并想想课文讲的是什么。

学生读书声响起……

当教室里还有近一半学生读书声没停下时。

师: (鼓掌示意学生停下) 都读得差不多了吧!下面我们开火车来检查一下朗读情况。

没读完的学生立刻停下, 一脸茫然地看着老师。当教师一再鼓励学生来读时, 教室里勉强只有几个学生举手……

【问题聚焦】学生初读感知课文内容, 有安排但却不到位, 有形式却没实效, 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对策一】给足时间注重实效走出课文感知浮光掠影的误区

初读课文, 是学生预习之后第一次与文本亲密接触, 因此, 应关注读的持续性, 要留有充分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 要让读准每个字音, 读顺每一句话真正落到实处。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实践中, 加深体验, 对文本产生从“初识”到“熟悉”再到“深入理解”以至“产生共鸣”的期待。

【反思】《课标》指出:应该“鼓励学生多诵读, 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 发展语感, 加深体验与领悟”。这一片段, 教师给足时间, 激励学生充分朗读, 培养读书的毅力。多数学生读书存在一个功利心理:课文读完一遍便举起小手示意老师“我已读完”, 仿佛不是为自己读书, 而是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 不追求“读好”, 只要“读完”即可, 没有阅读期待与梦想。该老师本着务实求真的教学思想, 采用激励性的语言, 抓住学生崇拜明星的心理, 鼓励学生真读书, 进行一场读书持久战, 培养读书的耐性, 发展语感, 加深体验, 这叫“真训练”。

【误区二】朗读指导雾里看花。

【课堂现象】一位老师对小学语文第四册《鸟岛》中描写“鸟多”一段进行朗读指导。

师:鸟岛上的鸟多吗?

生: (异口同声) 多!

师: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呢?

生:小岛成了鸟的世界。

师:请一个同学读读, 把鸟岛上的鸟多读出来。

师: (指名一学生读后) 谁能读得比他更好些?

师: (另一生读后) 请男同学读一读。

师: (男生读后) 请女同学读一读。

师: (女生读后) 请全班同学一起读一读。

【问题聚焦】虽然书声琅琅, 但每一次朗读没有具体的目标指向, 一味地让学生傻读、呆读, 如雾里看花, 既花时间又无实效。

【对策二】紧扣重点品读深化走出形式主义朗读的误区

有的课堂上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老师不惜花很多时间让学生去读, 也有很多的学生参与了读, 但是读得没有层次, 把读从语言文字训练中分离出来, 教师把朗读作为一个教学任务来完成, 只是为了读而读。我们必须走出这种形式主义朗读指导的误区。应该充分发挥朗读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的作用, 让学生在读中理解, 在读中体会, 在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反思】这段的朗读指导重在让学生体会小红马十分嫌弃小骆驼的长相, 为下文体会小骆驼为什么这么委屈埋下伏笔。如果一味地让学生去读, 不深入说话人当时的内心, 就很难与角色产生共鸣。为此, 我先让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 通常人们在鄙视一样东西或人时, 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会从鼻子里发出点声音, 显示自己有多么嫌弃、讨厌他。这样一引, 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样觉得还是显得单薄, 紧接着我让学生采用角色体验法, 想想说话时小红马的神态、动作、心理感受。这样就使学生和文本人物之间产生情感碰撞, 真正进入了情景, 深刻把握了人物内心。这样不同层次不同梯度的要求和提升, 学生每一次读书都有目的, 有任务, 有追求, 有梦想, 在渐进性的朗读实践中不断获得阅读快感, 产生思维顿悟, 促进新一轮的阅读实践。久而久之, 学生自然就会乐读、爱读、想读。

以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时, 也会存在个性的差异。我们应该充分尊重学生从文中获得的不同的感受, 这也是主体性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这位老师在指导“这就是有趣儿的猴子观海。”这句话时, 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课堂上, 学生争先恐后, 各抒己见。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 学习感受激活了他们的情感, 并带着激情走进了创造性思维的境界。这种弘扬个性、传情达意的朗读, 使教学双边活动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广阔天地。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 “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 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了“读”或“读”不到位, 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源之水。因此,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 读中感悟, 读中积累, 读中培养语感。但是, 在目前语文朗读指导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误区。

关键词:朗读指导,误区,对策

朗读指导中的有效性 篇2

——浅谈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有效性

壶瓶山镇完全小学 饶银银

内容摘要: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我们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提倡以朗读为主,理解为辅,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朗读的情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领会表达。正如于漪老师在著作中谈到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语言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声;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淌冰。伴随着悦耳的音响,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学得愉快,学得有效。”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有效的朗读指导非常必要。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为了达到训练目的,必须强化预习的功能,强调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变集体读书为人人参与的读书活动,人人做到三读;一读得正确,结合查字典,清扫阅读障碍;二读得通顺,做到“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三读得流利,做到琅琅上口,了了于心。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师只起指导作用,不对课文内容串讲、串问,只作适当的背景介绍及个别难于理解的词句点拔,以增加学生多练的机会,使其逐步做到四会:一会利用工具书读懂词句、读懂课文;二会围绕课后问题边读边想,自己解决问题;

三会动笔在读过的文章上圈、点、批、注;四会自己提出疑问,参与讨论,并在读的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

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朗读训练的积极性。因为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

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向师性,他们在听老师范读时往往会自觉地以自己的情况与老师作比,激发起他们要向老师学习的愿望,主动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和不足,从而对课文朗读水平的审美标准有了个感性的体会。每当范读时,我都发现学生听得特别认真,他们脸上的神情时而专注,时而敬佩,时而兴趣盎然,时而又流露向往之意„„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如果教师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自然然地受到熏陶,且能不断地提高读书的兴趣。当老师声情并茂地读完一篇比较难读的文章后,学生早已跃跃欲试了,这时可采用逐句领读的方式,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通过领读,就可以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了解重音的

确定、停顿的时机、节奏的掌握、语气的舒缓、感情的处理等,只需“转轴拨弦三两声”,便已“未成曲调先有情”了。这种“授之以法”的形象直观的朗读指导,更能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学生通过长期的耳听、口读、心会的训练,能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今后即使遇到一些陌生的文章,他们也能试着借助自己学过的朗读方法来把文章读正确,读出感情。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火烧云》、《五彩池》、《观潮》、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又如《观潮》,潮来了“那浪潮越来越近犹如于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千万辆坦克同时开动,发出山崩地裂的响声,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抖起来。”教师用绘形绘色的朗读,让学生感到这的确是“天下奇观”啊!文中作者把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融入朗读中,感染学生,使学生入境入情,不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针对学生朗读的水平和特点,在初步把握某篇文章的感情后,可充分利用齐读的功效来提高整班学生朗读的能力。齐读时,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集中指导,也有利于学生之间在读中互相纠正,互相体会。特别是对那些平时语感较差,朗读能力较低的学生,这就避免了个读时的胆怯和尴尬,更有利于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在和谐、活泼的氛围中,积极参与朗读,有利于找到朗读感觉,发现朗读规律,掌握朗读方法,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树立朗读的信心,从而体验到一种成功的乐趣。长此以往,他们的朗读能力便会在齐读中得到提高。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邱少云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邱少云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又如《小珊迪》,也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在教学时,可指导学生在朗读上下工夫。如小珊迪“恳求”、“请求”、“哀求”、“乞求”,“我”买他的火柴的语言,再从事情的结局,深切了解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品格。学生对邱少云的崇高精神的赞美,对小珊迪的同情,是学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学生思考时,自然地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此时,教师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丑恶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整体效益。

四、朗读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朗读不但可以感受文中的思想美,情感美,而且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并且对某篇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范读、领读和齐读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孩子们个人的感情表达,不能满足他们的表现需要。这时,学生们渴望根据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通过朗读时富有个性的语气、感情处理来表达各自对文章的体会和见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例如浅显易懂,利于抒发感情的课文,可指导学生自由体味,自由朗读,读后适当开展“向老师的范读挑战”活动。评比时不必以教师的范读作为唯一标准,只要学生感情处理恰当就可算挑战成功,给予适当鼓励。让学生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脉搏,读出文本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再现文本中固有的形象,表达文本中固有的情感,读得情意浓浓,读得眉开眼笑,读得兴高采烈,读得热泪盈眶,读得潸然泪下。“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语)。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文之神气”。朗读《望庐山瀑布》,我就是李白„„我的语文课堂,因学生流光溢彩的朗读而精彩!

如教学《将相和》一文时,可找出廉颇说的话来读一读。要引导学生抓住“很不服气”这个词来理解整段话,突出他有“计较个人地位”的思想。如“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要读得急重些;”;“得给他个下不去”要读得缓重些来突出廉颇对蔺相如地位比自己高而不服气。而蔺相如又是怎样对待廉颇的呢?要引

导学生认真朗读蔺相如说的那段话。“秦王我都不怕,还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国之所以不敢进攻赵国,就是因为我们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攻打我们。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的利益啊!”教师要特别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可用两种不同的语气来指导,第一种用读普通反问句时的高声调、重语气来读,第二种用沉缓的语气来读,让学生对比,哪一种语气让人觉得蔺相如是在自吹自擂,哪一种语气更能反映出蔺相如对敌狠、对己和的高尚品质。

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把学生的思路直接引向文章的思路,从而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所以,我们必须转变观念,从应试教学转变过来,把教学立足点转移到以读为主的教学实践上来。将朗读训练贯穿于阅读教学始终,落实到每个环节,使学生从正确的朗读去理解课文,感受课文的思想感情,让学生的感情和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五.借说促读,巩固效果

“读”是“说”的前提,“说”是“读”的后续,在朗读训练时,可以把说迁移至读,在读中汲取说的方法、说的技巧,以便克服读中一字一顿、拖腔、唱读等现象,便于巩固朗读训练的效果。

如,鼓励学生课后使用普通话也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借说练读的好方法。在日常口语交际中,由于学生多年来习惯了使用地方方言,所以在刚开始使用普通话交流时,难免会出现一些诸如不好意思、字音和语调把握不准、或过于强调咬音而表达生硬、不自然等现象。这时,就必须要求教师能以准确、流利、自然的口语表达勇做学生学习的典范,无任何时何地都坚持在学生面前使用普通话,同时注意在班内树立学生典型。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不出数月,班内定会掀起学普通话的热潮,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定会在相互倾听、相互纠

正中得到提高。说准确了,说流利了,那么在朗读指导中解决“正确、流利”的难题,也就轻而易举、水到渠成了。

谈朗读的有效指导 篇3

一、在语感障碍处范读诱导——该出“手”时就出“手”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朗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走进文本,需要教师的引领。比如在让学生朗读时有些教师只是泛泛地要求学生要“读出感情来”,学生其实很茫然——怎么读才算有感情?当学生的朗读达不到老师标准时,老师该怎么办?这时老师就应抓住时机,该出“手”时就出“手”,用充满激情的范读来诱发他们心中的情感因素,打动学生的心,用情感来激活学生的情感,用激情感染学生的激情,在老师的“以‘声作则”的带动下,学生就能辨析自己与老师在语音、语调和情感上的差异,从中领悟正确与偏颇,从而迅速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学生随着教师动情地朗读,情不自禁地走进文学殿堂,沉浸在佳作的欣赏中,走进作者的心灵,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同时感染学生产生强烈的想读好的欲望,这样语感也就悟出来了,从而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

二、在情感宣泄处引读渲染——润物细无声

引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课堂上,语文教师应是充满激情的,要通过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于激昂处还它个激昂,于委婉处还它个委婉。”教师要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文本中的情感宣泄处,还要通过语言的描绘,促发学生情不自禁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引导学生把敏锐的心灵和内心的經验情感调动起来,激荡起来,通过朗读充分地宣泄出来。因此在教学中,老师善于抓住引读的切入口,用情感与语言渲染带路,通过饱含深情的引读,创设一个对话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对话情境之中。学生边听边感悟,思绪与情感随教师的语调、语气、语态的变化而变化,融入当时的情境,使自己的体悟与文本产生共鸣,朗读时就会以“声”解“义”,读出文章的精妙之处。

我在教学《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这首诗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句诗时,我是这样引导的:

师:宋朝政府如此的昏庸,而老百姓却对他们盼啊盼啊!

生:读——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这“又一年”是多少年吗?诗人陆游写这首诗时,中原已经沦陷整整65年了。65年啊,780个月啊,23739个日日夜夜啊!

师:一年过去了,读!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五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十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师:六十五年过去了——

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是全诗的“魂”,遗民的苦苦挣扎和对王师的殷殷期盼,作者对遗民的同情和对朝廷的不满尽在其中,我以此为引读的切入口,巧妙地“切割”时间,在老师低沉而激越的引读中,学生入情入境地跟读。六十五年漫长的苦难历史,犹如一幅连绵的画卷在学生的脑海中徐徐展开,这样的诵读声声血,字字泪。遗民们欲哭无泪,权贵们花天酒地的景象如在眼前,凄凉、无奈、悲愤之情深深地刺激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这个诗句也因此被学生用心灵的声音读出来了。

三、在美文喷涌处诵读涵咏——千树万树梨花开

诵读即“反复朗读,熟读成诵”;涵咏,其实是一个积淀的过程,即摄取——消化——积累的过程。摄取,就是让学生接受有价值的作品。消化,就是让学生沉浸其中,反复吟咏,细细体味作品意境,从而参透作品,获得审美享受。积累,就是让学生在参透作品的基础上,加深记忆,储存记忆。“涵泳”是古人和今人都提倡的一种读书方法。从特征上看,朗读不但要有声而且要有情,诵读既为朗读的反复,理应在反复中以传情为本。涵泳则侧重于诵读时“有所思”的心态,强调的是“读者主体意识的参与”,在心理过程上因诵读而起,随诵读深入。诵读的过程其实也正是反复玩味的涵泳过程,二者连用并举,为的就是要达到目口耳脑并用“读”“思”结合、主体意识积极参与的交流状态,只有这样朗读教学的功能才能充分发挥,这正体现了新课标的科学性。

有效朗读指导策略谈 篇4

假如语文是一首歌, 那么, 朗读教学应该是最美、最动听的音符。朗读, 可以把灵性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中, 让神圣的声音激荡孩子的心灵。《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阶段每一个学段都提出以下标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语文教学中, 朗读是让孩子热爱阅读的重要方式, 朗读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最好途径, 是培养高级语言能力的途径。可是, 在语文课堂里, 我们关注到有太多的教师对朗读指导不重视甚至忽视, 对学生朗读的倾听和指点更显单薄, 甚至感觉束手无策。怎样实施有效的指导?只要我们用心聆听, 用情去感悟, 用爱去实践, 相信朗读指导就会尽情彰显生命的活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了点滴的积累, 提出以下策略:

一、关注指导进程———循序渐进

学生的朗读要经历一个“入格”到“出格”的过程, 那么, 与之相适应的教师引领者、示范者的功能如何发挥?笔者认为也必须经历一个从“扶翼”到“放手”的过程。在起始入格阶段, 关注语速、语意的完整性, 关于语速、语感的基本常识;半依赖阶段,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引领下采用一些基本的策略揣摩朗读的诀窍, 关注如何做到朗朗上口;独立阶段则应该不待老师教学生就能自己朗读,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二、选择灵活多样的训练方式———有的放矢

(1) 情境渲染法。朗读教学是师生心灵接触、情感交流、智慧碰撞、人格感染的过程。画面、音乐、情境是学生有感情朗读的催化剂。在朗读指导中, 如果老师善于运用情境创设法, 将学生引入情境, 借助朗读, 去想像, 去体会, 去理解, 去表达, 就可以使朗读达到语言与语境的融合, 情感与情理的结合, 体会与表达的结合, 情思与情趣的一体。

(2) 点拨感悟法。《草船借箭》中有这么一个片段: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 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 天亮了就回去。”这短短几句话, 智慧的王崧舟老师让学生齐读、自由读、个别读, 一共读了八次。学生对“笑”有了自己的领悟, 学生对朗读这几句话也就有了自己的表达方式。王老师更是用精彩的点评加以肯定, 同时又指导学生读好他们理解的笑, 这个过程又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

(3) 教师示范法。“范读”应该是教师进行朗读指导的常用方法。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 不仅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还能在范读中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的意境, 体会文字的美妙。在此基础上, 再让学生朗读, 自然就读得格外投入了。情感的连接点、转折处, 语意的关键点, 有气势、悲壮处等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朗读功底, 可以起到突破难点、突出重点的功效。

(4) 评价促进法。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 在朗读指导中也是如此。教师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适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充分地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 那么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便会领略到成功的喜悦, 即便学生朗读不到位, 我们教师也要巧妙地藏起批评的锋芒, 尽量把学生不足之处悄然藏于指点中。

(5) 音乐烘托法。听学校骨干王老师执教《厄运打不跨的信念》, 朗读指导有实招。揣摩人物的内心, 与文中的人物同悲同喜, 同苦同乐, 这是读好书的一种方法。教师带领学生们跟随音乐《二泉映月》朗读, 基调明确, 尽管是四年级的学生, 因为音乐一烘托, 就让学生与文本、与作者、与文中的主人公产生了共鸣。

(6) 比赛促读法。课堂上组织学生的朗读表现形式必须丰富, 否则学生会感觉课堂的枯燥。因此, 比赛促读是一种好的训练方式。在小组赛、男女生对读、同伴对比中, 读背和评议相结合, 逐步体味朗读背诵的乐趣。

三、直击评价点拨———因材施教

(1) 画面联想法。引导学生凭借想象、联想以还原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形象, 并进入其中, 深入其里, 去感受语言情境, 体会语言情感, 领悟语言情境, 理解语言技巧, 这是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加强语言综合训练的重要方法, 而朗读则是达到上述目标的有效手段。在朗读的过程中, 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 把一段段文字化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朗读之中, 同样能领略到语言文字神奇的魅力。

(2) 品读玩味法。当学生手捧教材看到那一行行优美的文字时, 一定要引导学生用心去品味文字, 这样他们才能尝到书的甜, 闻到字的香, 感觉到文字的美了。教师要特别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智慧的引领既关注到了学习的效率, 又给学生指明了方向, 学生能感触到不同的指向表达了不同的含义。反复诵读, 朗读时才会吐字有情, 吐字有声。

(3) 逐层推进法。凭借语言文字还原语言形象, 理解语言内涵, 理解语言情感, 是复杂的心理过程。我们须带学生走近作者, 进入文本, 全身心地投入, 以准确体会、表达情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感情逐步感受、逐步把握、逐步理解, 从而一步步缩小他们与作者、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差距, 使朗读达到“言自口出”“情自心达”的效果。

朗读指导中的有效性 篇5

骅西小学

于娟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是最重要的。

对于这一点,支玉恒老师是这样陈述的:朗读在语文教学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下面连着识字、识词、识句再联系到写作、交际。是语文诸多目标中的中间环节。这对一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对人心理素质的养成太重要了。大家可以观察,凡是朗读好的学生从性格上肯定是热情、开朗、大方、善于表达自己,性格一定外向、一定聪明活泼,语文能力一定高。因为平常读得多自然增加了语言积累,口语表达强,作文也错不了。在性格上热情、开朗更是可贵的。老师在外面上课,一般都是借班上课,只要是朗读好的班,课上起来绝对容易。善说、敢说,心理素质好,也有自信心,也有勇气,这都是朗读练出来的呀!不管你现在接手的是几年级的班,从第一天起就抓朗读,这绝对没问题,个个能读,每个同学都是生动、活泼。假如这个班不会读,不敢读,站起来读没声音,说话听不见。这个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生存不是很主动,依赖性很强,同时自信心肯定不强。一个人的自信是做事、做人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从哪培养,朗读就是途径之一,朗读非常重要。

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有效的进行朗读指导呢?以我的个人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点: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的第一种是:

一、在评价中指导朗读。经常让学生朗读是对教学的一种反馈,同时对朗读情况评价又是对读的反馈,我们检测学生的朗读,并对读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提高阅读质量。对朗读进行评价,可以是教师的评读,即是师评;也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评读,即是生生互评。

现先来说说“师评”。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创造性、巧妙的评价,是非常有效的朗读指导方法。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奉行着它使我的课堂生机勃勃,使学生的朗读能力日渐提高。

我对学生的朗读评价没有一个固定的一模式,总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课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并要求自己的评价语做到准确得体,生动丰富,机智巧妙,诙谐自然。如在初读阶段,我会有针对性地作出不同的评价来提醒来纠正学生:“这个字念得不够好,跟老师再念一遍”“你读得很准确,若声音再响一点点就更好了。”“老师总觉得有人在追你,要不怎么读得这么急呀!”通过评价,让学生一步步地做到朗读的基本要求“快慢适度,富有节秦,态度大方,语言流畅。而在品读感悟阶段,在学生读得好时,我则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机智巧妙而富有激励性的指导。

教师在学生朗读时进行适当的评价,不仅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还能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和兴趣,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了其思维的发展。同时,教师长期地坚持得体的朗读评价,也培养了学生的评读能力,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互评,即是朗读评价的第二种—— “生生互评”。

教学中,培养学生评读能力,能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朗读方法。因为孩子们年龄虽然很小,但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作者的情感体验也有着不同的想法和见解。“评读”不仅能使他们练就自己能读书的本领,而且能更好地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我们朗读评价可结合层次性的原则分以下三步进行评读训练:首先,初读课文时,请学生评朗读者是否能把文章读准,尤其是否读准了多音字和容易混淆的字的读音;通读时,评是否读得流利、通顺;精读课文时,评读是否强调了重点词句,是否再现了语言文字所体现的情境;请学生把自己认为读得好的句子和读不好的地方用两种符号分别画下来。这样,在进行评价时,学生就能畅所欲言了。对于前两步的评读,学生很容易掌握要领,而对于第三步,则有一定的难度,开始学生只会说:“我认为他读得很好”“我觉得他读得很有感情”这样的套话,至于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就不能很准确地说出来了。但是因为有了前期的“师评”的牵带,学生逐渐地也能进行自主性评价了。

有效的朗读指导的第二种是: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气氛渲染的方法;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创设情境;想像体验的方式;利用基本功图画再现等。它们都是行之有效的朗读指导方法,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课文特点结合我们的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它。下面只讲气氛渲染的方法。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时学生即使能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但朗读中难以真切地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这时我们该怎么办呢?对此,我不作过多讲述,不作过多指点,而是通过情境创设,气氛渲染,再使学生设身处地,朗读表达,其效果颇好。

教过《月光曲》一文的老师,也许就能感触到:对由《月光曲》产生的美妙想像仅靠语言的点拨,学生朗读是难以到位的,而以美妙的音乐渲染气氛,听其乐,见其景,生其情,学生朗读课文就达到了“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适合此类指导方法的课文还有五年级教材《二泉映月》,这学期在上这篇课文时因为一时找不到该曲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阿柄创作的情感变化,让他们感悟乐曲描写的意境,我就感到十分吃力,朗读效果自然遭透了。当时,语言的表述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后来几经周折找到音乐老师借到该曲的录音带,从家里借了儿子的复读机,在课堂上补充播放了乐曲,当学生屏息静气悉心聆听后,竟不由自主地捧起课本,入情入境地读起了课文。课后,一位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时说:“陈老师,你为什么不早一点给我们听这首曲子呢?它真是太奇妙了!听着它我似乎就看到了树木葱茏,藤萝摇曳,月光似水,静影沉璧,阿炳正坐在泉边沉思往事……”瞧,结合课文特点,适当地利用音乐渲染气氛来指导朗读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呢。

有效的朗读指导的第三种是: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针对一些意境深远,情境幽雅的、意义深刻的文章,进行范读,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拉近与文本情境之间的距离。在学生读一些句子读得不到位,这也需要教师及时指导,给孩子一个范读,让他们有一只抓手,知道怎么读会更好,这样有个引领,他们就不会迷茫。

此外,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还有很多,如增添提示语朗读,设计问题指导读;运用体态语提示读;比较读等等,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探索得不够全面,但却在教学中扎扎实实地实践过,印证过,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本人还将继续深入探索、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需要提出的是,学生朗读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要持之以恒的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另外,因为学校现有的教学设备及有限的资源,使我们一些比较实效的指导方法在常规的课堂教学中无法实施,这实在是一件遗憾的事。

小学朗读指导的有效教学 篇6

关键词:朗读指导;氛围;兴趣;方法;评价;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170-01

一、创设多种有趣的朗读氛围,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1、适时运用电化手段,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在教学《烟台的海》一课中描写冬天的海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我让学生观看描写海浪的那段录像片段。有声有色的画面,使学生获得了具体直观的视觉体验,学生很快进入了意境,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达自己内心的体会,读出烟台冬天海的凝重而壮观的景象。

2、精心创设语言意境,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

准确生动而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能吸引、打动学生,调动学生的朗读情绪。在教学《大江保卫战》描写人民子弟兵奋不顾身保卫大堤的内容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子弟兵为了保住大堤,将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他们肩扛沉重的沙包在泥水中……为了行走快捷,索性……嶙峋的片石割破了脚趾,他们也……因为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同学们,捧起书来,让我们用感情的朗读再现他们的英勇行为吧!”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调动了学生朗读的欲望和热情。

二、重视教师示范朗读,诱发学生的朗读情感

哲学家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以科学的指导和示范的影响,其中范读就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相当的影响力。老师如能经常地给学生以正确的、动情的范读,就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受到情感的熏陶,提高读书的兴趣和朗读的能力。

教师范读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指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时的范读。教师这时范读,能激起学生对课文的浓烈兴趣。叶圣陶先生说过:“设身处地,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必尽情地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当时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通。”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使学生在读中受到感染,进入课文意境,例如:学生听教师范读《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时,许多学生都被肖邦的爱国热情所感动,对他的英年早逝流露出痛惜之情,这样通过教师的范读,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二是引导学生感悟课文内容中的范读。教师这时的范读,一般是对文章的关键语句、重点段落感情较强烈的地方进行范读。目的是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重点、难点及文章的中心。例如在引导学生理解《船长》中哈尔威船长组织船员救援乘客时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感情色彩强烈,教师进行了饱含感情的范读,这对学生体会哈尔威船长一生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品质提供了感性的理解。随后学生在自读时便能把自己的体会带进文本中,读得字字千钧凝重,句句铿锵有力。

三、鼓励学生自主朗读,训练学生的朗读方法

“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句子含义,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里“感悟”、“理解”的前提是朗读。古语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正是强调了读对理解的特殊意义。但我们在阅读中仍存在这样的误区,重讲轻读。有些老师认为只有把课文的内容分析通透,学生才能理解,才算完成教学任务,朗读则是安排课前进行;即使是课堂上的朗读,很多时候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或者是学生在教师的预设下泛泛的读,真正留给学生在课堂练习的时间较少,忽视了朗读对理解的作用。我们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反复朗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主动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例如《大江保卫战》一文描写98年夏天,人民子弟兵抗洪救灾的动人场面。文中分别描述了“大堤抢险”、“铁汉本色”、“勇救群众”三个场面,叙事生动感人。在教学中我坚持以读为本,采取个人读,小组读,齐读,表情朗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自读自练,品味领悟,读出真情:通过学生的齐读“大堤抢险”,读出人民子弟兵的英勇无畏;通过学生个体的自读、品读,再现黄晓文的铮铮“铁汉本色”;通过学生分角色的动情朗读,表现出“勇救群众”中军民的鱼水深情……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了人民子弟兵在洪水巨浪面前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的安全而奋不顾身的大无畏精神。

四、发挥评价激励作用,树立学生的朗读信心

教师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评价主体,其评价具有不可怀疑的权威性。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绝对主体的权威性,使得学生在体会语言文字,进行感悟朗读时,失去了自我。依据教师的理解去理解,用教师的感受去朗读。新课堂强调"以学生为本"。教师作为评价主体,在朗读训练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还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心理、性格特点及学习基础。在评价中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师鼓励性的评价,会激起学生再次朗读的愿望,建立朗读的自信。学生感悟的角度不同,对朗读的处理也各有千秋。我们在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感受。

有效指导,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篇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 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 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因此, 语文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 扎实有效, 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 重视并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把“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探究, 我发现了几种能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方法,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采用多种形式, 激发朗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对于朗读训练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学生想读、乐读, 才会用心去读, 才能读得如情入境。因而, 教师的任务就是给学生创造一种氛围, 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让学生自读自悟, 提高水平。朗读一旦成为学生的爱好, 那么就一定能唤起学生对阅读的深爱。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 可采用集体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引读、想象读、表演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和信心。

1. 表演读。

孩子是天生的表演家,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对表演情有独钟。教师可充分挖掘学生的表演天赋, 让学生边表演边朗读。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想象读。

让学生闭上眼睛, 边听课文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边想象画面, 这种方式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配乐读。

悠扬舒缓的音乐, 能唤起学生们无穷的乐趣, 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选取恰当的音乐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 入情入境地朗读。例如, 教学一年级《夏夜多美》一课时, 为了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师可以让学生边听音乐, 边想象画面进行配乐朗读, 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 沉醉于课文叙述的优美意境。这样, 学生就会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了语感, 在读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4. 分角色读。

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读文是他们很喜欢的一种朗读形式, 教师可利用一些简单的道具,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充分发挥教师范读的作用

在教学中, 教师范读十分重要, 教师朗读时的语音、语调, 哪怕是一个字的读音都会影响到学生, 在他们的心目中, 教师就是朗读的“权威”。因此, 教师准确无误的范读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 他们善于模仿, 可塑性很高, 示范朗读对他们来说更是必不可少。

在示范朗读时, 教师应做到语言准确, 富有激情, 表情到位, 感情到位, 真正为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比如读到高兴处, 教师要喜笑颜开, 读到悲伤处, 则要眼红眉皱。这种有声语言和无声动作、表情的配合, 可以使范读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 如《桂林山水》《七月的天山》《火烧云》等, 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 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融入朗读中, 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 用声音再现画面, 让学生受到感染, 入情入境, 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更能唤起美的共鸣, 从而, 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 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范读, 有助于学生读出那种意境美的“味道”来。

三、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与方法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 是朗读好的基础。然而, 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还得需要教给他们恰当的朗读技巧与方法。

1. 基调。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感情基调, 是激昂、兴奋, 还是悲伤……在指导朗读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去感受作者内心的真切感受, 要根据不同的情感, 读出不同的语气。

比如, 爱的情感一般要读出“气徐生柔”;恨的情感一般要读出“气足生硬”;悲的情感一般要读出“气沉生缓”;喜的情感一般要读出“气满生高”……

2. 重音。

重音是语句中表达语音的重点字。重音可以重读, 也可以轻读。但不能错位。

3. 停顿和语速。

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时, 关键在于停顿和语速。与表达中心关系密切的要读慢些, 关系不大的要读快些;内容比较难于理解的要读慢些, 内容不难理解的要读快些;情绪欢快的内容要读得快些, 情感凝重、低沉的内容要读慢些。

四、重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评价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朗读过程中的积极因素,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尝试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善于发现学生在朗读中的闪光点, 当学生朗读得不尽如人意时, 教师应尽量发觉其闪光的地方, 给予鼓励, 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乐于朗读, 如果学生读得非常好, 那好在哪里?可用这样的评价语进行评价:“听了你的朗读, 老师感觉就是一种享受, 你不但读得很流利, 而且读得特别入情入境。真了不起!”如果学生读得一般, 要先肯定他的优点, 然后再用委婉的语气鼓励他在某一方面继续努力;如果学生确实读得不好, 也要帮助他指出不足之处, 告诉他只要多学多读, 朗读能力就会提高, 要给他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有时候, 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 还有夸奖时竖起的大拇指等等, 在适当的时候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 评价语不要太单一, 尽量以激励、肯定性的语言为主,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愉悦感和自豪感, 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扬起前进的风帆。这样, 学生受到老师的表扬或鼓励后, 就有了朗读的热情, 朗读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提高。

浅析语文教学中朗读指导的有效性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有效性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读”的重要性。朗读,就是用清新明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传情达意的一种语言艺术。《语文课程标准》各个年级段的目标中,都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通过朗读,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鉴于此,上课的时候,应注重读,让朗读教学在课堂中穿行。但仔细观察当前阅读课上的朗读,部分教师在朗读方法的指导上显得捉襟见肘,不知所措,无从下手。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朗读训练的安排与指导缺乏研究、思考。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有效的朗读指导非常必要。

一、感情范读,激发兴趣

教师精彩的范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朗读训练的积极性。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如果教师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自然然地受到熏陶,且能不断地提高读书的兴趣。特别是在低段朗读教学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有限,特别是一些长句往往读得一字一顿,适当的范读、领读是捷径。

二、渲染情境,读出个性

我们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提倡以朗读为主,理解为辅,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朗读的情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领会表达。古语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于海”。朗读教学中,依据文本内容,利用多种手段适当渲染,恰当为学生烘托一种身临其境的氛围,为学生带来情感上的共鸣。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积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创设情境主要有以下方式:

1.突出形象,展现画面。从视觉角度,利用图片、投影等方式,为学生展现与课文情境相关的画面,是情境渲染最直观、最有效的方法。例如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长城》一课时,可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现万里长城的壮观画面。学生们深情的朗读和形象的画面融会在一起,相得益彰。

2.借助音乐,激发想象。优美的音乐,奇妙的音乐,往往会唤起学生对美好情境的向往,伴着奇妙的音乐,走进文字描绘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对美好意境的想象,是渲染情境,触动朗读情感的有效手段。像《金色花》、《沁园春雪》这些文字优美、富有文采,能唤起人们美感和激情的文章,可让学生配乐诵读,让他们伴着音乐的旋律,读出自己的感受。例如,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感人泪下,温暖人心,学生诵读时就可配上一首淡淡忧伤的轻音乐。

三、品味语言,感悟深情

理解与朗读是相互依存的。脱离语言的理解感悟,一味强调外在形式的朗读,无法触动学生的情感,无法打动学生心灵。只有指导学生认真理解、品味语言,才能真正感悟到文章的所表达的情感。

例如课文《鸟的天堂》有一句:“这是一棵大树。”有的学生把重音落在“这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对上下文的理解还未到位。于是,应该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有关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棵”,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树”、“二棵”都是错误的。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体会也更深了。在教师指导下,在反复的朗读吟诵之中,读得声情并茂,也就真正感情到了作品的意境,体会了作者的感情这是一种审美体验,也是一种人格的陶冶。所以朗读要以理解为基础,通过朗读又可以促进对文章的感情品味,它们相辅相成,必须有机结合。

形象的画面,美妙的音乐,生动的语言三者适当结合,更有助于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浓浓的情感在文本的字里行间自然洋溢。正如于漪老师在著作中谈到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把课文中无声的文字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变成有声的语言。语言或铿铿锵锵,如金属撞击声;或潺潺淙淙,如小河淌冰。伴随着悦耳的音响,课文中的思想、情感就会叩击学生的心灵,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学得愉快,学得有效。”如教《再别康桥》时,播放伴以蓝天白云、岸边垂柳、水中小草、潺潺小溪及欧洲田园风情曲子的朗读录像,那优美的韵律,那荡人心弦的画面,深深地打动了学生,学生看着听着,深深为画景诗情所激动,不约而同地跟着朗读起来。以景激情,诱发了朗读兴趣,通过朗读,学生读出了诗味,读出自己的感受,和诗人一起欣喜,和诗人一起眷恋。

有效的朗读指导隐而无痕,润物无声,就像春雨点点,沁入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美好情感的氛围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把握作者的脉搏,读出文本中固有的语气语调,再现文本中固有的形象,表达文本中固有的情感,读得情意浓浓,读得眉开眼笑,读得兴高采烈,读得热泪盈眶,读得潸然泪下。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朗读指导中的有效性 篇9

一、捕捉精妙的语句或“特殊”句式, 揣摩作者思想

作者的思想与情感流露在字里行间, 因此, 通过文中一些精妙的语句和“特殊”的句式, 我们可以发掘出作者的感情依托, 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内涵, 并尝试着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在阅读教学中, 我们就可以引领学生捕捉文中那些关键的、精妙的语句或“特殊”的句式, 揣摩作者思想, 从而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我们可以看一下吉春亚老师在指导朗读《匆匆》这篇课文第三自然段时的一个教学片段:

首先教师范读。

师:读了上面一段话, 我们仿佛看到了时间这个精灵的脚步在轻轻悄悄地走动, 关键是哪些字眼这么有魅力呢?

生1:我喜欢“轻轻悄悄、挪移”, 时间像个小精灵。

生2:还有“过去、流跨、飞闪”这些词都让我们感觉到时间的脚步。

生3:这个“溜”字很形象, 表现出时间都是趁我们不注意的时候走的。

生4:我注意了文中用了四个“他”字, 让人感觉时间有生命, 简直是个充满灵性的人。

师:是啊, 通过这些词语, 我们仿佛听到了时间这个精灵轻快的脚步声。我们也感觉到了诗人心灵的颤动。刚才是老师范读课文, 现在请你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读一读。

然后教师再指名读, 相机指导。

吉老师就是用范读带领学生入情入境之后,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一些精妙的关键性语句, 品味语言文字的精妙, 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再引导学生读出字里行间流淌出来的作者的思绪, 读出语言的味儿, 读出自己的体会。

再如, 《匆匆》这篇课文里还有一些特殊的句式, 如:

———是有人偷了它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

是它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问句的特别之处, 揣摩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时光流逝的那种无奈和惋惜, 反复朗读。

二、捕捉“特殊”的标点符号, 体会人物感情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 尤其在表情达意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文中出现一些比较“特殊”的标点符号, 那一定是作者想借此表达一种比较强烈或“特殊”的情感。我们要引领学生捕捉住这些“特殊”的标点符号, 去体会人物的感情, 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如, 指导学生朗读三年级下册《检阅》一课中队员们作出决定之前的心理活动描写部分:“劝他不去?要不把他放在队尾?再不就把他藏在队伍中间?可是跟他怎么说呢?谁去跟他说呢?”

文中这一段落对儿童队员们决定之前的心理斗争进行了细腻的描写。课文连续用了五个问号, 表达出队员们的为难和这件事的棘手。我们在指导朗读时, 就可以这五个问号为切入点, “从这连续的‘五个问号’中你体会到什么?”引导学生体会队员们内心的感受, 然后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三、捕捉关键的人物对话, 体验角色心理

“语言描写”是刻画人物的一种重要手法。透过人物语言可以折射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要创设情境, 渲染气氛, 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似见其景的心理图像, 然后引领学生抓住文中一些关键的人物对话, 把自己放进文本, 体验角色心理, 让学生设身处地朗读表达。学习记叙文, 尤其是针对中、低年级的孩子, “捕捉人物对话, 体验角色心理”是我们指导朗读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

四、捕捉定格的镜头, 想象动态画面

“老师最大的艺术就是如何将一篇静态的课文和学生丰富的动态的心灵世界之间搭建桥梁, 化静为动, 尺水兴波。”其实, 朗读指导也应如此。我们就可以引领学生捕捉文中一些定格的镜头, 想象丰富的动态的画面。如, 指导学生朗读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一课第一自然段时的一个教学片段。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我们都生活在农村, 文中描写的农家小院我们感到特别熟悉、亲切。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 除了文中描写的“青、红的瓜, 碧绿的藤和叶”, 你还联想到哪些别有风趣的装饰?

生1:还有粉的桃花, 白色的杏花。

生2:门前的柔柳伸展着腰肢, 挥洒着黄绿的嫩芽。

生3:还有翩翩飞来的花蝴蝶, 匆匆赶来的小蜜蜂更添了一份情趣。

生4:我联想到诗句“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所描写的情景。

师: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边读边想象, 你一定会看到一幅幅更加丰富、生动的画面。

全班交流, 学生比较完整地描述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师:下面再回到课文第一自然段, 谁来读一读, 让我们共同感受一下农家小屋的别致自然, 亲切可爱。

然后教师再指名读, 相机指导。

本环节教师让学生通过文中定格的这个镜头———“青、红的瓜, 碧绿的藤和叶”, 想象还有哪些别有风趣的装饰。因为学生大都是农村的孩子, 所以就可以让学生将课文中的语言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融合, 使文本静止的语言变成了一幅幅动态的、生动的画面。此时, 在老师的引导下, 课文中的“符号语言”化为学生“感于内而发于外”的现实语言。边读边想象, 学生就不会只看到表面的文字, 还会看到文字后面隐藏的画面, 感受到文本中省略的空白。这时再指导朗读, 学生的感觉就会丰厚起来, 文本中的语言在学生眼中也会变得比原来更加生动, 甚至会感觉到这就是自己的语言。再读, 自然就会读出那份恬静, 那份情趣, 那份诗意。

当然, 提高朗读指导实效的方法灵活多样。除了上述方法, 我们还可以借助文中插图, 让学生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进行朗读。还可以通过老师恰当的、准确的评价语言给学生的朗读以针对性的提示, 或者在适当的时机老师予以范读等等。在阅读教学中, 只要立足文本, 多种方法灵活、综合地运用, 我们朗读的训练就会扎实、有效。

朗读指导中的有效性 篇10

教师精彩的范读, 会激发起学生们要向老师学习的愿望, 主动纠正自己朗读中的错误和不足, 从而对课文朗读水平的审美标准产生感性的体会。我在教学每篇课文前, 都会作一番深情的范读。每当范读时, 我都发现学生听得特别认真, 他们脸上的神情时而专注, 时而敬佩, 时而兴趣盎然, 时而又流露向往之意。

二、逐句领读, 培养语感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句名言:“教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完美的偶像。”如果教师能经常给学生正确的、动之以情的范读, 就会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 自然地受到熏陶, 且能不断地提高读书的兴趣。当老师声情并茂地读完一篇比较难读的文章后, 学生早已跃跃欲试了, 这时可采用逐句领读的方式, 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通过领读, 就可以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了解重音的确定、停顿的时机、节奏的掌握、语气的舒缓、感情的处理等, 只需“转轴拨弦三两声”, 便已“未成曲调先有情”了。这种“授之以法”的形象直观的朗读指导, 更能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学生通过长期的耳听、口读、心会的训练, 能增强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今后即使遇到一些陌生的文章, 他们也能试着借助自己学过的朗读方法来把文章读正确, 读出感情。

三、巧用齐读, 提高能力

针对学生朗读的水平和特点, 在初步把握某篇文章的感情后, 可充分利用齐读的功效来提高整班学生朗读的能力。齐读时, 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 集中指导, 也有利于学生之间在读中互相纠正, 互相体会。特别是对那些平时语感较差, 朗读能力较低的学生, 这就避免了个读时的胆怯和尴尬, 更有利于他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下, 在和谐、活泼的氛围中, 积极参与朗读, 有利于找到朗读感觉, 发现朗读规律, 掌握朗读方法, 增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树立朗读的信心, 从而体验到一种成功的乐趣。长此以往, 他们的朗读能力便会在齐读中得到提高。

四、创设情境, 读出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 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当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并且对某篇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 范读、领读和齐读会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孩子们个人的感情表达, 不能满足他们的表现需要。这时, 学生们渴望根据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 通过朗读时富有个性的语气、感情处理来表达各自对文章的体会和见解。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积极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入情入境”, 因情而自得, 按“得”去朗读。例如浅显易懂, 利于抒发感情的课文, 可指导学生自由体味, 自由朗读, 读后适当开展“向老师的范读挑战”活动。评比时不必以教师的范读作为唯一标准, 只要学生感情处理恰当就可算挑战成功, 给予适当鼓励。像《我们爱你啊, 中国》《安塞腰鼓》这些文字优美、富有文采, 能唤起人们美感和激情的文章, 可让学生配乐诵读, 让他们伴着音乐的旋律, 读出自己的感受;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的课文时, 可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出人物不同的感情。设身处地的,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正如清代学者刘大櫆所说“一吞一吐, 皆由彼而不由我, 烂熟后, 我之神气即文之神气。”

五、借说促读, 巩固效果

“读”是“说”的前提, “说”是“读”的后续, 在朗读训练时, 可以把说迁移至读, 在读中汲取说的方法、说的技巧, 以便克服读中一字一顿、拖腔、唱读等现象, 便于巩固朗读训练的效果。

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 在熟读课文, 充分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把握了作者的感情之后, 我引导学生查阅资料, 学写解说词, 接着再结合课文挂图, 以“小导游”的身份向同学们介绍一下青海高原上这株令人望而生畏的柳树。学生大都能带着新奇和欣喜的感情, 作一番绘声绘色的解说。这种说的训练, 不仅引导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而且帮助他们将作者描绘的作品情感内化为自身情感。最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时, 他们对感情的把握会更加深刻, 更加真切, 作者对这株身处逆境的柳树所表现出的伟大生命力的赞叹和敬畏之情自然会溢于学生的言表。

小学语文有效朗读指导“三策略” 篇11

一、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朗读是阅读的基础,教学中依据教材对不同文体的课文进行朗读指导。而朗读指导需要讲究方法与针对性的组织训练。在分析课文的基础上,由学生反复的朗读,让学生自己去品味,在分析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去朗读课文,加强语感的训练。在指导朗读过程中,结合每篇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特别是课文的重点段中准确的词语、含义深刻的句子,能很好的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指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句段,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例如,《夹竹桃》一文第四自然段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说的夹竹桃的“韧性可贵”,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韧性”一词,充分进行自读自悟、圈点批注。在接下来的师生讨论交流中,引导学生抓住“又开出一朵”“又长出一嘟噜”“看不出”“也看不出”“无日不迎风吐艳”“无不奉陪”等词句,指导他们理解句子中这些词,然后反复朗读,要求把这些词语重读,读出感情来,感受到无论是气候的变化,还是季节的更替,唯有夹竹桃始终花开不败。当学生感受到了夹竹桃的花期之长,没有任何一种季节性的花朵能与之相比的时候,也就自然能够理解作者为什么说夹竹桃“韧性可贵”了。

当然,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比较困难的,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教给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十分重要,比如停顿、轻重、语气等在朗读中要如何随着表达的需要而变化,从而提高朗读的表现力,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在指导时,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1.指导读到位、准确发音,注意变音。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能生动地再现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因此,发音准确、吐字清晰是朗读教学中的基本要求。

2.指导朗读流利,感受节奏。流利地读,是要把句子读完整,不读断句;要读出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间歇;要读得连贯流畅,速度适中。

二、利用媒体,优化朗读

文本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和朗读训练提供了材料。可试用配乐朗读。配乐朗读,就是利用电教媒体播放与课文意境相吻合的音乐,在乐声中声情并茂地朗读的一种教学方法。

例如,《小池塘》一课,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小池塘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这一情感,我剪辑了一段旋律优美、节奏鲜明的曲子。先让学生听一遍音乐,接着,我启发学生说说应如何有感情地朗读这篇课文。学生由于受到了音乐的感染,情感有了强烈的共鸣,便纷纷回答:应用惊喜、赞美的语气读。又如,在教学《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文时,可以给学生配上《春江花月夜》这一首曲子给学生营造氛围。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感受作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利用配乐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以很快的速度投入到文本对话中去,从而优化学生的朗读。

其实,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诗歌,这些诗歌是训练学生语感的极佳材料。因为古诗虽然短小精悍,但意蕴丰富,表达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而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所以在让学生朗读时,用音乐进行营造诗的意境很有作用,也有利于学生在朗读中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

三、激励评价,促进朗读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是很重要的,因为对学生肯定性的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进一步优化朗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评价语言的设计十分重要,教师要用语言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激励,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朗读。

1.情景式评价语。情景式评价语就是指结合课文语境对学生朗读作出反馈的评价语。例如,在教学《第一场雪》的第一课时,当学生第一次初读以后,可以这样设计情境式评价语:“雪大不大?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当学生第二次再去读时,果然读出大雪纷飞的感觉。

2.修辞式评价语。修辞式评价语就是对学生的朗读结果进行一定的修辞,从而达到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激励的目的。例如,当学生对一篇课文中的某一个句子读得很深情的时候,可以用这样的评价语:“你读得真感人,老师也被感动了,相信同学们也被你感动了。真好。”这样的评价看似随手拈来,效果却非常好。

朗读指导中的有效性 篇12

一、教师备课时强调备读

备好课的目的是上好课。新课程理念指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 强调在合作互助中学习, 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 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经验, 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 鼓励学生的个性, 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 教师的教学方式和角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 我认为应强调教师的备读。所谓备读, 是指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同时, 反复训练自己的朗读, 先把课文读通、读熟、读好, 其次掌握朗读本课的基本要求和具体技能, 比如朗读时的语气、语调、轻声、停顿、重音、情感和速度等。同时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 确定指导朗读的训练重点和方法步骤, 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就能把朗读的训练落到实处。如教学《独坐敬亭山》这首诗时, 我先自己把诗读通、读懂、读顺, 在通读教材的基础上, 理解这首诗是围绕“静”来写的, 所以我在朗读时就注意用轻缓的语调、缓慢的节奏, 通过朗读, 体会诗人如找到知己似的那种轻松感。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教学这首诗, 学生的朗读指导就会更显成效。

二、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中年级学生还较小, 朗读时的语气比较生硬, 没有活力, 学生的自卑心理也比较重, 所以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要善于倾听, 善于发现, 注意每一个学生的特点, 只要读好了, 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 也要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在老师的鼓励声中, 学生就会树立自信心, 并感受到朗读的成就感, 朗读兴趣会越来越浓。如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时, 我在引入课文环节, 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一个有着郁郁葱葱树木的山头, 这里有清澈见底的河水, 天空是湛蓝深远的, 空气是清新湿润的小村庄。我问大家:“这样的村庄美不美? ”学生大声地说:“美。”然后我通过课件展现了山上裸露及大雨把房屋冲走的画面, 接着问:“这样的小村庄美不美? ”学生都说:“不美。”两幅不同的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我问 :“我们应该怎样把小村庄的这两种变化读出来呢?”学生朗读的兴趣就会立刻被激发出来。

三、教给朗读的基本方法

中年级学生和低年级学生相比, 更具有一定的对语言的理解力和初步的感受力, 能够更好地领会和接受老师的要求并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学习任务。所以指导学生朗读时, 要有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 从读书的姿势到读书的要求, 进行逐步的指导, 使学生知道要读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读及怎样读好如教学《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时, 我就指导学生采用恰当的语气进行朗读。首先让学生明确课文里有几次对话? 每次对话鸟的心情都是怎样的? 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最后让学生懂得第一次树与鸟的对话要读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之情。后面的三次对话, 鸟都是在寻找树, 要用询问的语气读, 当它一次又一次地找不着时, 心里是非常焦急的, 所以要读出焦急的语气。读鸟向门先生和小女孩的问话时, 心情一次比一次急切三个角色的回答, 其身份不一样, 朗读时也应有所区别。读树根的话时, 要读出同情、伤感, 因为树根是树的一部分;读门先生的话, 声音要显得平淡, 因为工厂的大门对这样的事情见得多了, 不以为然了;小姑娘的回答, 声音就要稚嫩些。这样教给学生朗读方法后, 学生的朗读就更完美。

四、精心设计朗读的形式

朗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应根据朗读的文章特点和教学对象进行选择, 让各种形式的朗读功能和适用范围恰当, 做到因材施教, 恰到好处, 形式也力求灵活多样。如为了让学生获得对文章的整体印象, 并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熏陶和美的享受, 教师可以对整篇课文或者重点的段落进行欣赏性范读或指导性范读;在课文中的长句、难懂的片断或结构复杂处就需要教师采取引读的方法,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为了让学生了解课文的线索或序目, 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 抓住重点词句, 可出示一些相关问题, 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当遇到对话较多的课文、情趣较浓的片段时, 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对于诗歌、警句或精彩的“点睛”之笔处, 为渲染气氛时也可以齐读此外, 还有领读、分组读、散读、轻读等方式, 只有正确地应用恰当的朗读方式, 学生才能读有所获, 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提高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五、留出充裕的朗读时间

正确方法的掌握和良好习惯的养成, 要有充足的时间保证。教师可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情及不同教材的特点安排不同的朗读时间, 一般情况下, 每节课留给学生的读书时间至少要有三分之一让学生朗读和思考, 以加深理解和体会。此外, 还要利用早读等时间, 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加强训练。要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正确地朗读课文, 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朗读, 声音要求响亮, 吐字清晰, 读准字音, 不读破句对于略读课文的自学性朗读, 要求全班学生都要读完、读好而不是读读样子, 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的表达性朗读, 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试读、练读, 让学生读出味道, 读出感觉, 读出情趣。课后还可布置学生适当阅读一些训练篇目, 不定期地举行一些朗诵比赛或讲故事比赛, 多鼓励学生认真读书, 让每个学生都有认真读书的时间和兴趣实践证明, 长期坚持下去, 学生就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并受益终生。

六、重视学生的朗读评价

为了让学生朗读得更好, 让学生的朗读达到更高的境界除了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本外, 还要留读后评议的时间, 及时对学生的朗读给予评价。及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至关重要, 特别是对那些朗读得不够好或比较胆小怯场的孩子, 在指出不足的同时, 还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 注重情感

上一篇: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下一篇:慢性喉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