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指导有效方法简谈(精选6篇)
朗读指导有效方法简谈 篇1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诵就是口、耳、心、眼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亲切的体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解化为自己的东西,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也就是说:朗读有助于强化记忆;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朗读使学生在正确掌握普通话的基础上提高口语表达能力;朗读可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朗读有助于创设文章情景,再造意境;朗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朗读是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而恰当地运用朗读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深化语文的课堂功效。为此笔者经过多年的尝试,总结了一套在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高朗读的方法。
一、采取激励机制,激发朗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朗读的语气生硬,没有活力,学生自卑感较重。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只要读好了都应该给予适当的表扬。这样,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中就会树立起信心,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学生朗读的兴趣就会越来越高。在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训练过程中,教师利用巧妙地点评来指导朗读,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听学生朗读时的感受能力要异常敏锐,善于从学生的朗读中去体会和捕捉他的感受。对于学生体会得好、读得好、有独到见解的地方,要“大力赞扬”。实际上这种“赞扬”就是一种朗读的指导,是一种更为自然、更为巧妙的引导,让学生在无意中接受学习,效果更佳。要善于运用这种方式来促进其他学生把书读好,读出自己的感受。如若学生读得不好,也不要急于否定,要善于引导。
二、打好朗读基础,保证朗读时间
读一个句子,或一句话,或一篇文章,首先要求用普通话读,读得正确;其次要求读得流利,不断句、不重复;再次,朗读时要根据标点符号的运用,掌握住停顿时间的长短。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安排每节课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正确地读课文,要求用普通话,声音宏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不读破句,特别是自学性朗读,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未准备好就仓促上阵。朗读训练必须调动全体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但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朗读持续时间要短,切忌过长。
三、强调朗读技巧,指导朗读方法
要富有情感,自然地读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调语句。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描写水的特点这段运用了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描绘了漓江水的静、清、绿。朗读“真静啊”要轻轻地拉长声音,给人静的感觉;“真清啊”读轻声,但声音应稍高,上句略带惊奇之感,好像让人看到江底的沙石;“真绿啊”声音响亮些、饱满些,给人充满生机的感觉。指导学生朗读,要使用启发、提示的方法,不只是声音、语调等表达方法,而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围绕中心思想展开想象和联想,产生真情实感,从而找到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细腻、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悲惨遭遇,就不宜用高昂、响亮的语调去读,而应用略带惊讶、节奏感较强的语调来读,以表现小女孩的喜悦及幸福。教师在指导朗读的过程中还需要创设情境,在课堂上要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产生心理顿悟,以体验带动朗读,引导学生在切合文本的情境中感受情感,朗读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注重朗读形式,拓展朗读渠道
单调的阅读方法只会使学生读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朗读的形式宜多种多样,但各种形式的朗读有各自的功能和适用范围,不能滥用。应根据教学对象和所朗读的文章特点进行选择。可采用以下方式:
1. 听朗读。
新教学大纲里要求经常组织学生听朗读,因为它是一种能训练小学生综合能力的活动。
2. 范读。
当需要激情引趣或学生读得不到位时,宜用范读指导,应重视朗读,教师的朗读要起示范作用。教师要以自己精彩的朗读打动学生的心,唤起学生朗读的欲望。这就需要老师有过硬的朗读水平,老师富有表情的朗读多了,学生才会读出丰富的情感,老师也才能正确的指导、点拨学生,从而激发起学生朗读的欲望。只有通过教师精心的指导、学生的刻苦练习,朗读才能真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展现它的艺术魅力!
3. 引读。
当需要借助读来分清段落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
4. 分角色朗读。
当遇到对话较多、情趣较浓时宜采用分角色朗读。
5. 齐读。
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此外,还有领读、散读、轻读、分组朗读等方式,只有恰当应用朗读方式,学生才能读有所获。
五、创设朗读情境,诱发朗读情感
朗读的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正确”与“流利”的朗读易检测也易指导,而“有感情”的朗读指导,则难度较大。怎样才算是“有感情”地读,笔者认为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融合读者的情感,披情入境,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如果仅仅是力图表现作者之情,而少自我之情;或者是自我之情澎湃,而无视作者之情,皆不能称之为“有感情”地读。美学家王朝闻说:“朗读者的高明之处,不只在于清晰、流利、悦耳的音和调,主要在于他进入了文学作品所规定了的情景,即他自己有所体验而形成的入神的音调、颜面表情。”所以,适当地创设情境,营造气氛让学生愿读、乐读、争着读。如学生朗读时放些相应的背景音乐,有时请学生配配画外音,也可把学生的朗读现场录音进行比赛,等等。每个班的学生都不是整齐划一的,其水平、能力都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在朗读教学中也应体现层次性。复杂程度不同的语段要因“材”而读,对不同要求的朗读练习也应量“材”录用,对朗读的评价也要因人而异,让学生多一些成功的喜悦。有一句话说得好:“唯真情,才能使人怒;唯真情,才能使人怜;唯真情,才能使人笑;唯真情,才能令人叹服。”可见,融入感情,与文共鸣是朗读的精髓所在。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体现,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感悟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自己化身为文中的一个角色,这样学生的心会随着课文情境和角色的态度变化而变化,以心感情,以声传情,声情并茂。
总之,语文是有声的艺术。朗读能使无声的文字变为一句句动听的话语,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
朗读指导有效方法简谈 篇2
语文阅读教学提倡“以读为本”,朗读成为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可是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时常听到一些语文教师提到“在教学中,我也十分注重指导学生读了,可他们就是读不出味来”“我也想在教学中以读为主,但时间不够用”等诸类问题。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一、扫除学生朗读中的障碍,做好朗读准备
想要读通、读顺、读懂一篇课文。首先要扫除朗读中的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布置好课前的预习任务,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在预习中遇到不懂或难懂的字或词。学生可以通过查找工具书或请教家长、老师、同学等方式,做好朗读的准备。
二、以教师的范读引领,指导学生进行朗读
在各个学年段,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总的要求都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一目标。那怎样提高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我认为老师的示范朗读显得尤其重要。因为小学生带有极强的模仿天性。老师绘声绘色的朗读不但可以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语言感染学生,把学生带入课文描绘的境界中,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让学生在老师有声有色的范读中感受朗读的节奏、轻重缓急等。无形中指导了学生朗读的方法,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例如《在大海中永生》一课,由于课文中的人物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学生对邓小平的丰功伟绩及逝世时的情况知之甚少。所以对文字中所承载的深深情感感悟不深,读不出文章所表达的情感。如果老师只是一再强调朗读的技巧,学生一时很难动情动感地读出人们因伟人的离去而悲伤及对伟人的永远怀念之情。此时老师要是适时地做示范朗读,以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得语言文字变为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及场景,很自然地就把学生带入了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之中,情由心生,再由学生进行朗读时,情感充沛、感人万分,这也为理解文章的内容奠定了基础。
又如《二泉映月》一文,文中的第五自然段具体细腻地描写了<<二泉映月>>这首名曲所表现的内容和意境.我结合多媒体(播放相关美景的图片和《二泉映月》曲)进行示范朗读.当读到“起初,琴声委婉连绵……”语调徐缓,抒情。读到“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语速加快,音调加高,读出一种“势不可当”的气势。在视觉与听觉的同时作用下,学生进入了一种曲中有文,文中有曲的美妙意境。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并且从老师的范读中懂得了停顿、轻重、缓急等在朗读中会随着表达情感的需要而变化。由此可见,老师的范读对学生的朗读有着直接的影响,可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
三、善于创设情景,让学生有感而读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时,应注意为学生创设情境,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感情,感受美的情趣。
如我执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文中的第四、五自然段描写了春天到来,花儿开放,父亲欣赏儿子种的鲜花,内心十分高兴。其中蕴含了父子间的浓厚亲情。
我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盛开着的鲜花美图。创设浓郁的情感氛围。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万紫千红、百花齐放的美景之中。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独特感受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很快学生就抓住了“姹紫嫣红”“轻轻摇晃”“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等重点词语读出了花儿的颜色美、姿态雅、气味香。
接着,我引导学生想像不同心情的人们看到这样的美景心情所产生的变化。感悟儿子留下的鲜花带给父亲,带给别人美的享受。从而引发学生与文本中的人物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次朗读此段。学生跃跃欲试,他们读得用心,读得投入,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情感达到了高潮,充分读出了高尔基的兴奋不已、欣喜万分、自豪之至。创设赏心悦目的教学情景,有助于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有助于学生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美的熏陶。
四、运用适当的朗读评价,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可见,朗读评价主要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断地提高。可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听到“你读得真棒!”“读得不错”“你读得不怎么好”等朗读评价语言。这样的朗读评价语言显得笼统、不具体,学生读得好,好在什么地方?读得不好,不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只知道个
①初读。通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②细读,要抓住重点句段,寓分析于朗读中,以指导朗读进行分析。
③精读。即品评语感,欣赏课文精华。如《草原》第一段所描绘的是一幅辽阔壮丽的蒙古草原美景,读来琅琅上口,读后令人兴奋,余味无穷。像这类课文,教师不必多讲,而应让学生反复诵读、吟味,与作者产生共鸣,学生在评品、欣赏中,情感得以升华。
(二)要引导学生领悟地朗读。朗读是领悟课文的主要方式,要把朗读和领悟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领悟地读,尤其要注意关键句段。如教学论文(黄继光)一课时,有学生问:“黄继光在身受七处重伤的情况下为什么能站起来?”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不是简单说教,而是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描写黄继光心理活动的那几句话:“他感到指导员在望着他”——指名读;“战友们在望着他”——小组读;“祖国人民在望着他,朝鲜人民在望着他”-一全班读。这样分着读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黄继光想到望着他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感到给自己的力量越来越大。这种力量来自英雄黄继光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这样分着多读几遍,学生自然而然就会领悟黄继光在身受七处重伤的情况下能够站起来扑向敌人火力点的原因。教师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指导朗读,通过朗读加深了对课文的领悟。
(三)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朗读能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特别是好的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领悟课文内容,发展语言,还可以再现文章的现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的情境中去,使他们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唤起与作者感情上的共鸣,受到高尚思想情感的熏陶和教育。在正确、流利读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如《十里长街送总理》,文章字字情、声声泪,充分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周总理崇敬、爱戴和怀念的感情。全文的主调贯穿一个“悲”字,全文朗读的基调应是沉重而悲痛的。节奏应是缓慢的,要通过表情朗读的指导,激起学生思想情感的波涛。当总理的灵车经过时,人们想到的是什么呢?通过范读、表情朗读第二段中的最后三句话,学生自然体会出人们这时的心情:同是这十里长街,同是总理和群众,昔日的总理检阅群众,迎送外宾,其矫健身躯,慈祥面庞,油然浮现于群众眼前,这是多么幸福和欢乐的情景!然而今天,看着总理静静地躺在灵车里越去越远,而且不再回来,人们怎能不悲痛欲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那些字里行间深蕴的情感将溢于言表,使学生受至到强烈的情感熏陶,进而从悲痛中获得力量,立志做一个像周总理那样的人。
上好阅读课点滴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这句话深刻地阐明了阅读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阅读能力的高低对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都有着重要意义.没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就难于积累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也将使智力发展受到许多局限.如何上好小学阅读指导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阅读教学中变“教师为中心”为“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先是教师钻研教材,阅读教参及相关资料,然后写出教案,课堂教学时,教师常常采用谈话的方法,将“预设”好的问题与结论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猜测,这种“请君入瓮”式的教学,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修改被泯灭,创造的天赋被扼杀。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主体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唤回直觉经验,来重构文本的具体化形态.在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把阅读的主动权 还给学生.首先是要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促使他们主动地读,专心地读,兴致勃勃地读,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而产生独特的个性化感悟.印度有一个著名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父子俩买了一头驴牵着回家.一个跛子说:”有了毛驴不骑,要毛驴干什么?”于是老人叫儿子骑上去,自己跟着走.一个老头看见了,便说:”年少的骑着毛驴,让年老的跟着走,不象话!”老人就叫儿子下来,自己骑了上去.一个抱着孩子的妇女看见了,便说:”做父亲的骑着毛驴,倒叫儿子跟着走,心里怎么过得去!”老人就把儿子拉上了驴背,一同骑着走.一个老奶奶看见了,便说:”小小的一头毛驴,哪儿经得住两个人压呢!”父子俩只好抬着毛驴走.为什么在骑驴这件事上,跛子、老人、妇女、老奶奶各自的看法会各不相同呢?这是因为他们各自的情况、经历和处境不同,因而他们对骑驴这件事的认识与态度自然会不同。同样的道理,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由于他们头脑中贮存的认知模块各不相同,即使阅读同一篇课文,也自然会产生不同的见解,这些不同的见解,正是他们主体精神的具体体现。
课的教案时,课前可以先制作一个乌鸦的模型,准备一个瓶子和水,另外可以准备一些石子,这些教具准备是为了给学生演示乌鸦喝水的过程,在演示的同时可以提出问题,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乌鸦是用什么方法喝到水的?让学生在课文中找答案并把它朗读出来。下堂课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讲乌鸦喝水的故事或者类似的故事,让学生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曾经遇到过的难题,自己是怎样解决的?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
简谈写作课堂中快乐有效的方法 篇3
一、精心打造快乐课堂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当今的学生并不缺乏生活, 而是缺乏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和感受生活的能力。长期的作文课, 并没有很好地教会学生摄取生活素材的方法。 因此, 帮助学生科学地观察生活, 给学生演示采撷生活浪花的过程, 显得特别重要。快乐作文课堂设计有各种有趣、科学、富有创造意义的教学方案, 生动地向学生展示生活, 帮助他们认识和摄取生活素材。
激情是写作的催化剂:如果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那么激情就是写作的催化剂。没有激情, 就写不好文章。 因此, 即使是大诗人李白, 也要靠饮酒起兴;即使是大文豪鲁迅, 也要用抽烟刺激。 中学生当然不能没有兴趣和激发, 否则就写不出好的作文。 快乐作文课堂将创设各种动态的、直观的、富有情趣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充分发表心中的所思所感。
二、读与写相结合
针对学生的读写规律, 找准读写训练的结合点, 为学生提供素材, 让学生“有米下锅”。 在作文课堂上, 不能只枯燥无味地说教, 而应拿出平时大量积累的有趣的生活素材, 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 比如可以巧妙地借“歇后语”让学生编写故事, 既让学生学习歇后语, 又让学生掌握如何编故事。 把学生带进一个惟妙惟肖的故事里, 让学生亲身感受, 并告诉学生:“怎样编故事就怎样写作文。 ”鼓励学生亲自做“小导演”、“小演员”, 把自己所演化为所做———习作。 编了, 演了, 然后写下来, 这样无疑降低了习作难度, 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每次作文完成之后请学生大声朗读自己的作文, 一般是找上、中、下三个等次的学生朗读, 并且进行当面评议, 这就是为了让学生懂得如何推敲。 读写结合训练要做到“量要适度, 要求要低”, 一切都在不经意中, 一切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做到心中有数, 因材施教。 曾有人说:“语文教学不能把孩子教死, 要少做题, 多读书, 要让孩子读出灵性来, 读出悟性来。 ”
三、作文命题应富于情趣
中学生正处于富于想象、好奇心重的年龄, 做事往往凭一时的热情与冲动, 命题新颖、有趣, 就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从而产生写作的冲动。 如一次作文时用以下题目命题:
材料1: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 一只飞过球场上空的小鸟被球击中, 正在比赛的一位球员立刻扔下球拍, 过去捧起小鸟, 双膝跪下, 虔诚祈祷。
材料2:清华大学一大四学生, 为看黑熊痛苦时的样子, 多次用浓硫酸泼向动物园中的黑熊, 造成黑熊严重烧伤。
以上材料引发你什么感受? 什么思考? 请以此为题作文。
材料刚一出示, 学生便议论纷纷, 引发对思想道德、教育制度、生命意识、环保意识等诸多问题的思考和讨论的欲望, 都有满肚子话, 这样做起文章来自然一挥而就。
再如以下题目:
在西藏, 生活着一群数量不多的藏羚羊, 有一次, 有人看见藏羚羊被追到了另一悬崖上, 前是深谷, 后有追兵。 就在这危急关头, 只见几只年老的羊率先跃入深谷, 后面一些年轻的趁此跃出, 凭借着在老羊身上的一蹬之力, 跃到了对面的山峰上逃跑了。 而那些老的却一只只摔下深谷……”请根据这材料的内容作文。
震撼人心的片段、深沉的爱、无私的奉献, 顿时引发一片感慨, 无需教师的启发、诱导, 对于父母、师生、兄长之爱的回忆、重温、思索, 对于无私、无谓的献身精神的赞佩, 很快便写成了一篇篇感人的文章……在命题时捕捉新鲜的材料, 便能事半功倍。
四、善待所有学生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教师要关注教法的选择、关注教学环节的设计, 以人为本, 关注学生的发展。 教学艺术的本质首先不是处理教材的艺术, 而是善待学生的艺术。 在教学中, 教师是引导者, 是点拨者, 是鼓舞者, 是激励者。 要表扬、肯定、鼓励学生, 或运用语言、或通过爱抚、或传递微笑、或耐心等待、或物质奖励……老师应该不忘自己曾经是孩子, 这样才会理解孩子。 理解孩子, 爱才会具体而丰富, 才会无处不在, 才会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充满温馨。 理解孩子, 尊重孩子, 课堂上才会有民主, 才会充满情趣, 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才能顺利实施, 学生的潜能才能被挖掘出来, 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效, 使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教师应该不吝惜表扬每一个学生细微的进步, 使课堂上充满阵阵欢笑, 让每一位学生, 哪怕是平时写作最差, 上课基本上不举手的学生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
五、多媒体的运用
朗读指导有效方法简谈 篇4
――《香港,璀璨的明珠》听课有感
十一小 熊 艳
2010年12月3日,作为珠山区《小学语文朗诵评价问题困惑及对策研究》课题组成员,我聆听了二十一小吴琳老师上的一节课题研讨课--《香港,璀璨的明珠》。这是一篇第五册的略读课文,从“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和“香港夜景”这几个方面描写了香港,赞美了这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课堂上,吴老师亲切的教态,动听的嗓音,优美自然的过渡语言,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我知道同学们喜欢吃,但最喜欢的还是玩,接下来我们去海洋公园看一看”,“同学们吃饱了,玩累了,天也渐渐黑了,让我们一起看看香港的夜景”等等,老师用语言创设了情境,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一步一步感受到香港的美。而课后的课题研讨会上,徐老师中肯而准确的点评,吴老师的自评,课题组成员热火朝天的讨论,都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进一步反思自己在平时教学中朗读指导与评价的方法是否有效。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的再创造活动。它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更高层次来说,朗读也是学生主体性与创造性的显现。因此,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指导学生的朗读。新课标特别强调要加强朗读,而且把“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我们不论是在平时,还是在课题组的研讨会上,都经常讨论:该如何指导朗读?我们也经常反思:怎样指导朗读才有效?有关于朗读指导的诸多问题常常困扰着我们。通过观摩课题组这一段时间精心组织的二十二小、六小、二十一小这几次研讨课后,我的心一下子亮堂了许多。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做以下几点尝试:
一、范读引路。
我教的是二年级,一般来说,低年段的学生掌握的词汇量小,对句子结构不熟悉,朗读时容易加字、漏字,读破句子。这时,老师的范读,对学生就是一种朗读的信息暗示,学生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进行模仿,一般地说,老师艺术性的范读比听录音更让学生感到亲切,更能激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而朗读水平较好的同学的精彩范读,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能极大地激发孩子的朗读兴趣。所以说,恰当运用范读,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帮助较大。
二、关注个体朗读能力的发展。
怎样指导朗读才有效呢?我认为无论是哪个同学朗读后,老师的指导一定要针对他的朗读,既肯定优点,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他在听了老师或同学的评价后,至少再读一次。这样扎扎实实的指导,无论是对朗读水平高的学生,还是水平低的学生,都是实实在在的帮助。坚持下去,哪怕是一节课,只有几个同学有收获,一天、一个星期、一学期、日积月累,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就会是相当可观的。因此,在朗读指导的过程中,要做到因人而教,因人定标,关注学生个体朗读能力的发展。
三、把握重、难点。
我觉得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内容应有所取舍,应把握重点和难点,而不是面面俱到。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只抓重点的词句段进行理解,去体会,去研读。而对于相似语句、段落,可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读喜欢的句子,去品味,去记住它们。在记忆、品读的过程中,课文内容就已深深地留在孩子的脑海中。如《香港,璀璨的明珠》这一课,在教学时,可以重点教“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和“香港夜景”其中的某一个段落,让孩子用学习这一段落的方法,自主学习其它相关段落。这样老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轻松了。
四、自评、互评相结合。
自评,要求每位朗读的学生进行朗读后的自评,如哪儿读得最好,哪儿读得不甚理解,哪儿的读超过了别人,哪儿的读有问题。用这种形式促使朗读者自我反思,能增强朗读者的理性思考,减少朗读的盲目性。而老师对朗读学生的评价,应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聆听,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优点,多给予恰当的表扬,哪怕是一个词,一句话都给予肯定。学生们在老师的鼓励中会树立自信心,读的兴趣就会更高。而同学之间的互评也就会着眼于朗读者的优点,而非不足之处了。
指导小学语文朗读的有效策略 篇5
1. 关注文本, 让朗读“情有所依”
文本是作者生活感悟的文字再现, 朗读是学生体验、感悟文本的重要途径。教师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时, 首先, 要提醒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和知识背景去读, 这样才能与作者的心灵碰撞。有了理解做基础, 再通过朗读把自己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传达出来, 这样的朗读才有内涵, 才不会浮于表面。其次, 在学生对文本有所感悟但不够深刻时, 教师应不断拨正学生的感悟方向。可以通过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读、学生比赛读、配乐朗读、给画面配音读等多种方式, 巧妙引领学生朗读的基调, 使他们能正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方向。只有关注文本, 理解文本, 学生的朗读才能“情有所依”, 才能形成良好的语感。
2. 创设情境, 让朗读“趣味盎然”
生动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激发他们的学习情感。由于课文情境和学生生活经验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因此要让学生体味作者的感情, 把握作者的思想, 教师需要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 再现教材的有关形象。这样才能使学生与作者的心灵产生共鸣, 从而读出文章的真实情感。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 教师可借助导语、表情、动作、多媒体、表演等多种手段来实现。如在教学《西湖》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 一课时, 教师可以通过课件, 先让学生伴着优美的音乐观看西湖美景的图片, 使他们如置身西湖一般, 深深陶醉于西湖的迷人风光中;再通过课文朗读,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西湖的美丽。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中, 学生的心与作者的心融为一体, 朗读时自然“趣味盎然”, 有声有色。
3. 授以技巧, 让朗读“有法可循”
朗读是一种实践性、技能性很强的艺术活动, 它要求朗读者准确、鲜明、生动地再现原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貌。因此, 朗读指导还需技巧。对于小学生来说, 教师可以指导他们掌握以下朗读技巧: (1) 正确的停顿。根据标点符号、文章内容、说话人的意图和感情等作适当的停顿。 (2) 轻声和重音。文章的思想内容决定了语段中某些词语是轻读还是重读, 朗读要做到轻重分明。 (3) 适当的语调。语调是贯穿在整个词句中声音高低、升降、曲直的变化, 是表达语句感情的一种重要的朗读技巧。 (4) 真切的语气。语气是指朗读时的口气、情态。不同的文章内容, 不同的思想感情, 朗读时要使用不同的语气。 (5) 适宜的速度。朗读时的快慢速度必须和文章所传达的情感相吻合。
进行技巧指导时, 教师应当将技巧与实践结合起来, 避免为技巧而教技巧。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 示范法。教师可以通过适时的范读的方式教学生。 (2) 评价法。教师对学生的朗读及时给予评价, 通过评价让学生逐步掌握朗读技巧。 (3) 导引法。教师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方式, 给学生停顿、语调、节奏、轻重音等方面的提示, 在不经意间向学生传递朗读的技巧。 (4) 追问法。当学生朗读时能不自觉地运用某种朗读技巧时, 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这样读, 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将朗读技巧提升到自觉层面。
4. 赏识评价, 让朗读“充满阳光”
评价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手段。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由于受自身生活阅历、理解能力、技巧熟练程度等方面的影响, 朗读水平会参差不齐。教师需要用发展与欣赏的眼光来肯定与激励每个学生, 创设“充满阳光”、民主和谐的朗读氛围, 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有效指导,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篇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 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 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因此, 语文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 扎实有效, 就必须从最根本的朗读上多下工夫, 重视并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把“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探究, 我发现了几种能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有效方法,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采用多种形式, 激发朗读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对于朗读训练而言尤为重要。因为只有学生想读、乐读, 才会用心去读, 才能读得如情入境。因而, 教师的任务就是给学生创造一种氛围, 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让学生自读自悟, 提高水平。朗读一旦成为学生的爱好, 那么就一定能唤起学生对阅读的深爱。
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的需要, 可采用集体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引读、想象读、表演读、配乐读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增强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和信心。
1. 表演读。
孩子是天生的表演家,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对表演情有独钟。教师可充分挖掘学生的表演天赋, 让学生边表演边朗读。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 想象读。
让学生闭上眼睛, 边听课文录音朗读或教师范读边想象画面, 这种方式既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配乐读。
悠扬舒缓的音乐, 能唤起学生们无穷的乐趣, 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选取恰当的音乐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在音乐的感染下, 入情入境地朗读。例如, 教学一年级《夏夜多美》一课时, 为了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教师可以让学生边听音乐, 边想象画面进行配乐朗读, 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 沉醉于课文叙述的优美意境。这样, 学生就会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了语感, 在读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
4. 分角色读。
让学生扮演文中的不同角色进行读文是他们很喜欢的一种朗读形式, 教师可利用一些简单的道具,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二、充分发挥教师范读的作用
在教学中, 教师范读十分重要, 教师朗读时的语音、语调, 哪怕是一个字的读音都会影响到学生, 在他们的心目中, 教师就是朗读的“权威”。因此, 教师准确无误的范读对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 他们善于模仿, 可塑性很高, 示范朗读对他们来说更是必不可少。
在示范朗读时, 教师应做到语言准确, 富有激情, 表情到位, 感情到位, 真正为学生起到示范的作用。比如读到高兴处, 教师要喜笑颜开, 读到悲伤处, 则要眼红眉皱。这种有声语言和无声动作、表情的配合, 可以使范读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 如《桂林山水》《七月的天山》《火烧云》等, 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 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融入朗读中, 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 用声音再现画面, 让学生受到感染, 入情入境, 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更能唤起美的共鸣, 从而, 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 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这样的范读, 有助于学生读出那种意境美的“味道”来。
三、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与方法
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深入的理解, 是朗读好的基础。然而, 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还得需要教给他们恰当的朗读技巧与方法。
1. 基调。
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感情基调, 是激昂、兴奋, 还是悲伤……在指导朗读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去体会、去感受作者内心的真切感受, 要根据不同的情感, 读出不同的语气。
比如, 爱的情感一般要读出“气徐生柔”;恨的情感一般要读出“气足生硬”;悲的情感一般要读出“气沉生缓”;喜的情感一般要读出“气满生高”……
2. 重音。
重音是语句中表达语音的重点字。重音可以重读, 也可以轻读。但不能错位。
3. 停顿和语速。
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时, 关键在于停顿和语速。与表达中心关系密切的要读慢些, 关系不大的要读快些;内容比较难于理解的要读慢些, 内容不难理解的要读快些;情绪欢快的内容要读得快些, 情感凝重、低沉的内容要读慢些。
四、重视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教学评价是提高学生朗读水平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朗读过程中的积极因素,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建立自信, 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尝试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善于发现学生在朗读中的闪光点, 当学生朗读得不尽如人意时, 教师应尽量发觉其闪光的地方, 给予鼓励, 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 乐于朗读, 如果学生读得非常好, 那好在哪里?可用这样的评价语进行评价:“听了你的朗读, 老师感觉就是一种享受, 你不但读得很流利, 而且读得特别入情入境。真了不起!”如果学生读得一般, 要先肯定他的优点, 然后再用委婉的语气鼓励他在某一方面继续努力;如果学生确实读得不好, 也要帮助他指出不足之处, 告诉他只要多学多读, 朗读能力就会提高, 要给他足够的信心和勇气。有时候, 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 还有夸奖时竖起的大拇指等等, 在适当的时候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另外, 评价语不要太单一, 尽量以激励、肯定性的语言为主,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一种愉悦感和自豪感, 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扬起前进的风帆。这样, 学生受到老师的表扬或鼓励后, 就有了朗读的热情, 朗读水平自然就会不断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