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中有效的批评教育论文(共5篇)
德育中有效的批评教育论文 篇1
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我们必须清楚:在人的情绪之中, 快乐和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协调的、积极的作用;而痛苦、恐惧、愤怒则起破坏的、干扰的或阻断的作用。那么, 如何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更多快乐和兴趣等正情绪, 尽量减少痛苦、恐惧、愤怒等负情绪的产生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育中善于运用赞扬、鼓励和批评,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赞扬对于强化人的行为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也是激励学生上进的有效方式之一。对于人来说, 最基本的情感需要便是得到别人的肯定、尊重和重视。而赞扬正是能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与快乐的情绪状态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教育实践工作中灵活运用技巧性的赞扬将会起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教师对赞扬的运用要具体针对学生的特定行为进行表扬, 教师应该说的是“你今天做的作业很认真, 字也写得很好。”“你今天在课堂上很积极举手发言”, 而不是笼统地说“今天你的表现很好”。养成赞扬学生行为表现的习惯, 可以避免教师因为偏见或偏私的看法而引起误差;也可以使学生明白自己什么做法是正确的, 若能举出学生的一些特点来, 更能起到激励的作用。赞扬在教育中是不可少的一种激励方式, 及时的赞扬是激发学生自觉行为的关键环节。同时对学生的赞扬要公开化, 这样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但必须注意的是:在对学生赞扬时应当真诚而又有分寸。学生有一定的是非分辨力, 虚假、夸大的赞扬往往会起到反效果, 不仅无法维护教师的威信, 而且更无法起激励的作用。
对学生的正向引导, 除了赞扬外, 鼓励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直接而有效的方法。一位哲人曾经这样说过“如果你要改变一个人而又不冒犯或引起反感, 那么鼓励将是一剂最佳良方。它使你要对方做的事, 好像很容易做到。”不要少看一句鼓励的话, 它能产生的效果往往是非常巨大的。
为什么简单的一番鼓励的话能产生强大的效果呢?原来, 在人需要鼓励与支持的时候, 常常是处于情绪的低潮时期, 而情绪影响人的行为, 情绪越低落, 便越少把注意力投注在应要从事的事物上, 从而任务完成得越糟糕, 更进一步地产生无能力感, 陷入更为低落的情绪之中。若此时有一句鼓励的话, 便会使人对自己的能力与信心评估, 重新审视所要完成的任务, 情绪状态便会提高, 从而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因此, 在教育中多运用鼓励的方式, 往往也会取得出乎意外的良好效果。
批评是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式, 是有必要的, 它可以帮助学生修正错误, 会使师生思想和意识步调一致地完成目标。而批评是有技巧性的:批评, 尤其是毁灭性的带有人身攻击的批评是无效的, 这样做反会使被批评者掩饰错处, 努力寻找理由来证明他的言行并没有错;批评也是危险的, 因为它可能伤害人的自尊心, 并引发人的愤恨和抗拒。温和、具体而且带建设性的批评都会收到截然不同的效果。那么教师在进行教育中, 如何使自己对学生的批评富有成效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批评要在面对面、平等地进行。
随着社会的发展, 我们的学生越发注重个人的个性和隐私。学生一旦犯错误就在众人面前批评的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了, 因其只会使学生产生愤怒和憎恨情绪, 这对于学生的教育工作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所以, 一定要采取面对面的方式进行。另外, 批评时, 平等的语言和态度也更能令学生容易接受。反而, 教师高高在上的模式只能加大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 令学生产生畏惧感。
2、在批评前, 先对学生的优秀面进行肯定和表扬。
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教师首先应明白再“不可救药”的学生都会有优秀的一面。发现并肯定学生的优秀面能令学生感觉原来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是优秀的。得到肯定是每个学生内心渴求的。表扬能令学生更加易于接受教师的批评, 并且乐于改正错误。
3、批评要具体明确的指明问题所在, 切忌泛化和使用过于尖锐的语言。
学生做错事情, 要具体明确的指明问题出在了哪里, 为什么错了。而切忌将问题泛化和使用过于尖锐的语言, 如“你总是做出这样的事情, 你就是这么笨”。学生认为老师并不是帮助其发现并改正错误, 反而认为老师针对并讨厌他。从而产生厌恶情绪而拒绝承认并改正错误。
4、提出具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在指出学生错误的同时, 应该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法、步骤, 既能令学生感觉这是为其好, 使其产生感激情绪, 加快其改正错误的速度, 又能为其指明改正的具体步骤方法。
5、切忌“揪住小辫子不放”。
学生都希望老师能对其留有好印象, 如果教师总对学生犯下的错误耿耿于怀, 时不时拿出来批评一下, 会令学生彻底丧失信心。
6、谈话后要以鼓励作结束。
批评后要对学生进行一些鼓励, 如“好好努力, 你这么聪明, 相信你会做好的”来结束谈话, 可以起到预想不到的好效果。
因此,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先了解学生的内心, 合理运用赞扬、鼓励和批评的教育方式, 更多地激发起学生的快乐、兴趣, 令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 发自内心地改正自己的错误,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促进学生全方面的积极发展。
德育中有效的批评教育论文 篇2
【摘 要】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渗透进德育教育对于促进小学健康、全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更应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适时地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以此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德育
小学体育课程是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而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渗透进德育教育对于促进小学健康、全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也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更应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适时地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以此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下面就如何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浅谈以下几条有效策略:
一、利用体育文化渗透德育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中隐含着很多的体育文化材料,作为体育教师不仅不能忽视这些材料,反而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加以利用。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德育教育。比如在教学《快速合作跑》后,引导学生观看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奥运长跑第一人刘长春的先进事迹,学习他的顽强拼搏执着坚定的体育精神以及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从小树立为国争光的美好愿望。再如在教学《小足球:熟悉性联系》是,我以介绍足球的起源与历史为切入点,导入新课。让学生知道我国是原始足球的发源地,足球运动在我国古代被称为“蹴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通过这些讲解既普及了足球常识,又让学生领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二、利用体育实践渗透德育
体育实践课程丰富多样,按课型可分为:必学内容(如田径、体操、武术等)、限选内容(如球类、韵律操与舞蹈、民间传统体育等)、自选内容(如游泳、跳绳、定向运动等)。在这些体育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锻炼的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更要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在教学《韵律活动:纱巾操》时,通过初步了解纱巾操的基本动作,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自强、自信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再如教学《各种方式的攀登和爬越》时,通过小学生初步了解正确的攀爬技术动作,在此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勇敢、坚强和永不服输的意志品质。
三、利用体育游戏渗透德育
体育游戏是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需要而开展的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体育游戏兼具锻炼性和趣味性,教师寓德育与体育游戏之中,可以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提高道德修养。比如在体育游戏《接力踢球》中,着重引导学生从小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以及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游戏《推拨球接力》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以及坚韧不拔的作风。
四、利用体育竞赛渗透德育
体育竞赛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竞赛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特征,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合理地开展一些不同类型的体育竞赛,对于激发小学生的竞争欲望,以及培养小学生拼搏精神都十分有利。比如在花样跳绳比赛中,从比赛规则的制定到比赛器材的准备,我都让学生亲自参与,并从三个方面做好德育渗透:①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②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健康心理。③培养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身体,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向上的心理。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把德育教育渗透其间,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只要我们努力践行以上几点有效策略,我相信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一定会得到不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
作者简介:
德育中有效的批评教育论文 篇3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德育
小学体育课程是提高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而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渗透进德育教育对于促进小学健康、全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也明确指出:“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更应该结合本学科的特点,适时地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以此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下面就如何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浅谈以下几条有效策略:
一、利用体育文化渗透德育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中隐含着很多的体育文化材料,作为体育教师不仅不能忽视这些材料,反而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加以利用。不仅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德育教育。比如在教学《快速合作跑》后,引导学生观看电影《一个人的奥林匹克》,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奥运长跑第一人刘长春的先进事迹,学习他的顽强拼搏执着坚定的体育精神以及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从小树立为国争光的美好愿望。再如在教学《小足球:熟悉性联系》是,我以介绍足球的起源与历史为切入点,导入新课。让学生知道我国是原始足球的发源地,足球运动在我国古代被称为“蹴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了。通过这些讲解既普及了足球常识,又让学生领悟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了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二、利用体育实践渗透德育
体育实践课程丰富多样,按课型可分为:必学内容(如田径、体操、武术等)、限选内容(如球类、韵律操与舞蹈、民间传统体育等)、自选内容(如游泳、跳绳、定向运动等)。在这些体育实践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锻炼的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更要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在教学《韵律活动:纱巾操》时,通过初步了解纱巾操的基本动作,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自强、自信的良好的心理品质。再如教学《各种方式的攀登和爬越》时,通过小学生初步了解正确的攀爬技术动作,在此过程中培养小学生勇敢、坚强和永不服输的意志品质。
三、利用体育游戏渗透德育
体育游戏是根据体育课程的实际需要而开展的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体育游戏兼具锻炼性和趣味性,教师寓德育与体育游戏之中,可以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提高道德修养。比如在体育游戏《接力踢球》中,着重引导学生从小养成遵守规则的好习惯,以及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游戏《推拨球接力》中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以及坚韧不拔的作风。
四、利用体育竞赛渗透德育
体育竞赛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竞赛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特征,在体育教学中适时合理地开展一些不同类型的体育竞赛,对于激发小学生的竞争欲望,以及培养小学生拼搏精神都十分有利。比如在花样跳绳比赛中,从比赛规则的制定到比赛器材的准备,我都让学生亲自参与,并从三个方面做好德育渗透:①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②培养胜不骄、败不馁的健康心理。③培养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结束语
在小学体育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可以锻炼小学生的身体,提高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更能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向上的心理。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把德育教育渗透其间,结合学科特点、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只要我们努力践行以上几点有效策略,我相信小学生的道德水平一定会得到不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
作者简介:
德育中有效的批评教育论文 篇4
【摘要】德育教育肩負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的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德育教育也受到了高度重视。然而目前德育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人就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德育教育 全面发展 存在问题 应对措施
优秀的人才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还要有高尚的情怀,现代社会更加需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德育教育肩负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的将素质教育落实到实际的教学中去,德育教育也受到了高度重视。然而目前德育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人就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学校教育自然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对德育教学引起了更高的重视。作为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德育课,肩负着重要的教学任务,本人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深深的体会到通过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本文就目前存在于德育教育中的问题进行探析。
(一)理论知识讲解较为枯燥
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影响学生的思想,然而想要影响学生的思想必须有一定的途径,就目前的德育课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讲解的形式进行,想要通过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达到影响学生的思想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一味的对学生进行说教,那么会使学生感觉十分枯燥,目前教师在上德育课的过程中,对学生过多的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就会产生枯燥感,而学生一旦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感觉枯燥,心理就会产生一种抗拒心理,进而不仅影响学生对德育理论知识的获得,也难以达到影响学生的思想的目的,更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学生参与度不高
德育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不同,其他学科的教学重点在于传输给学生专业知识,而德育教育的重点在于影响学生的思想,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去,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在目前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角。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就会影响学生的理解与感悟,德育教育的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三)理论与实际结合不够密切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既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展开教学活动,也要注意学科的特点,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只有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接受德育思想,也才能够达到影响学生的思想的目的。而目前德育课堂上,教师在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理论与实际结合程度不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德育教育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想要实现学生思想的改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通过多个环节去熏陶学生,因此想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仅仅依靠德育课堂教学还是不够的。而目前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就是具有较强的局限性,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德育活动并没有提出过多的要求,这对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也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解决目前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
上文对目前存在于德育教育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这些问题都使得德育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打了折扣。为了进一步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并使学生的思想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本人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提升德育教育的趣味性
针对目前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点的讲解较为枯燥的情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一些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与课堂教学有效结合起来,进而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些与德育教育相关的小游戏,这样课堂教学就不会再枯燥,同时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也能够有更多的感触,进而对学生产生更大的影响。总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课堂教学枯燥无味的情况,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针对目前德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不高的情况,教师也应该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本人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有效的将学生纳入课堂教学过程中来,学生能够紧跟教师的教学步伐,积极进行思考。2.留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间。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另外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为学生留出进行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自然就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来。
(三)将理论与实际有效结合起来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要有效的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阐述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的重要性。一方面,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能够使学生更好的领会教师讲解的道理。很多德育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果教师单纯的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会影响学生的理解,而如果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能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对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也有很大的帮助,避免德育教学过程中出现枯燥无味的情况。
(四)多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课堂对学生进行的是较为系统的德育教育,对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教师并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要实现德育教育的延伸。教师可以安排一些课余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德育实践,例如: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等,都是实现德育课堂有效拓展的重要途径。
如何有效开展批评教育 篇5
一、批评教育需要对症下药
一提到批评总是让人难堪的,因此作为老师对待学生千万不要动辄就去批评,在批评过程中要慎之又慎。上课迟到,课堂上睡大觉,不做作业或与同学打架,诸如此类的种种问题,需要老师去指出,去引导,去纠正,伏下身去倾听、理解更深层面的思想、动机、行为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地批评,这样才会妙手回春。如,某学生偷了同桌的钱,老师得知此事后要认真分析了解事情背后的原因。也许是该生经济困难,目前又急需钱用,也许是出于虚荣心,也许……如果是前者,而老师不容分说就给予批评,不仅没有在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那么这样的批评教育是不成功的。这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温暖的手拉他一把,陪他一起度过难关。
二、批评教育需要用心开展
我们常说作教育首先要有爱心,要爱学生、爱教育、爱教师这个职业。因为有了爱,你才会用心做教育,用心去聆听学生的声音、观察教育现象、感悟教育规律、施展教育智慧、创造学生发展的广阔空间、实践育人的过程等。如,当学生犯了某种错误或某种行为过激有不良倾向时,老师首先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语气应委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借助一些名人轶事、生动哲理故事甚至是自己的生活阅历,与其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用心听取他的想法,当充分取得他的信任,成为他的朋友时,他就会敞开心扉向老师倾诉,同时,学生也会因为有老师的这份支持而自信起来。建立在“用心”的基础上,善意的批评教育会在师生之间搭起和谐的桥梁,让学生更自信地去生活,去学习,去欢笑,去面对未来。
三、批评教育需要技巧
将问题反推给学生。对于学生所做的不可接受的行为用非责备的口吻来开展批评教育,将老师的感受以交流的方式告诉对方。比如:“你这样做不仅有损自己的形象,还辜负了老师对你的关心,对你的信任,老师感到很痛心……”“你随意乱丢纸屑杂物,一来污染环境,二来老师不得不多花时间来整理,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听了老师这一席用心良苦的话语,定会了解到老师的内心感受,自然会意识到自我行为的错误和不足,从而彻底改变。寥寥数语既达到批评的目的又达到策动学生进步的意愿,更体现老师对学生的细致理解和无微不至的关心,效果将有所不同。
旁敲侧击,反衬其不足。明知道学生所犯的错误,不从正面批评,而是侧面绕几个弯,即所谓旁敲侧击,反衬出其的不足。比如,遇到偶尔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如果采取正面批评势必造成其心存不满,引发反叛情绪,可能会继续我行我素。如果让班里完成作业的同学举手。这部分同学就会欣然地把手举得高高的。这时接着又对同学们说:“很好,能按时完成作业的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自然值得表扬。老师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满意。还有个别同学没有举手,这也是实事求是、诚实的表现。我相信没有完成作业想必是有着其他原因的,要不然,又有谁故意不写作业呢。希望这几位同学能抓紧时间来补上。”通过这种表扬多数学生的优点,来反衬出少数学生的缺点和做得不够的方法,旁敲侧击地激起其自尊心,将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让学生提议处罚意见。“课堂上学生讲小话”可以说是所有的老师都会面临的问题。有时老师无论怎样使尽浑身解数,苦口婆心,学生们转头又接着犯。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清楚上课是不能乱讲话的,问题是自控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怎样才能改变陋习呢?与学生共商处罚意见不失为一高招:开班会时,老师可让大家提出建议,应如何惩罚?同学们纷纷提议,有的说罚扫地三天,有的说罚背诵课文十篇,有的说罚做题十道。到最后还是民主集中制,老师统一意见,并写说明书一份——罚扫地一天。然后问大家有不同意的赶紧举手,结果无一人举手。这条措施通过学生自己的提议而确定下来,以后再有学生上课讲话就罚他扫地,他也无话可说,因为这是他自己同意的。
施“法”有情。学生犯了错误,老师就把学生叫到办公室批评教育之后,不能就此结束,可以对学生说:“经过你的反省,现在可以减轻一点处罚……”这样以来,看似小小的一个安抚动作,既让学生“受伤”的心灵得到慰籍,师生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将得以缓解。这种施“法”有情之举,不但起到了教育、引导的作用,使学生认识了错误,同时也让学生觉得这个老师很有人情味,为以后的教育沟通工作打下了有利的基础。
【德育中有效的批评教育论文】推荐阅读:
浅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07-17
德育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渗透10-04
学科德育的有效渗透06-05
实施德育的有效途径06-25
中职德育有效性的对策10-15
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性05-13
德育课堂有效教学08-12
提高中学德育有效性05-22
提高班级德育有效性08-07
邓南中心小学有效德育工作总结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