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中的德育案例论文

2024-08-28

地理课堂中的德育案例论文(共10篇)

地理课堂中的德育案例论文 篇1

“德育体验”是开展学科德育的一种有效方式。学科中的“德育体验”即将教材、教学内容、教师、学生的情感统一在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置身于可感知的环境中,从而更好地从心理上接受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进而自觉地将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本文试图分析中美两堂不同类型的英语课,阐述在学科教学中,如何通过让学生“体验、感受、思考”,丰富学生的积极情感,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反思,在反思中获得正确的认识,从而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学科的育人价值。

一、中国课堂:立足文本教材开展阅读课

[例1]文本简述:文章主要介绍盲人(Jim Corrigan)如何在医院里开展不同寻常的工作——X-ray技师。由于Jim所从事的职业是学生不熟悉的,学生很难在阅读中深刻体会Jim的与众不同(unusual),因而也很难与自己的生活、学习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不太容易激起学生积极的情绪与体验,即对盲人Jim的敬佩。因此,在这堂阅读课中,教师打破了文本的原有结构,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步“感受”到Jim的与众不同。

1. 抓住文眼,引发思考

教师打破原有文本叙述的顺序,找到文本中的“文眼”——unusual,这是文本最能激发学生积极体验的起点。

课堂片段回放:

Today I'd like to introduce a friend of mine,Jim.He is strong and healthy.引出well-built生词。He works in a hospital in the dark room.教师开始第一次提问,唤起学生的体验:

T:What do you think of his job?

S1:Normal,nothing new.

S2:Important,because patients need thefilms.

S3:Boring.I don't like it.Because every day youjust do the same work.

从学生回答中不难看出,学生很难产生敬佩、崇敬等心灵感受。这时教师提出:But I'll tell you his work is unusual because he is a blind man.在Jim's work下面板书unusual,引起学生关注。接着引导第2段阅读,了解暗室冲印胶片的工作流程。

整个文本的解读都围绕着unusual这个“文眼”展开,让学生在后面的阅读中反复理解Jim做的工作为什么不同寻常。之后再让学生从一个盲人的工作联想到自己的学习生活,这个“文眼”为学生后面的情感体验打下了基础。

2. 利用冲突,体验角色

为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盲人工作生活的不便,本节课中教师让学生扮演Jim (闭上眼睛做盲人状),体验他在暗室工作的情形。

表演结束后,教师第二次提出同样的问题,激发学生体验:

T:What do you think of his job?

S:Difficult.

学生非常一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教师在Jim's job一栏板书difficult,接着深入提问:

T:I'd like to give you a choice,suppose you are working in this hospital,who would you like to work with,a normal person or Jim?Why?

S:I'd like to work with a normal person,because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work with a blind person.

S:He is blind,it's not convenient.

S:He may make some mistakes.

T:How would you feel if he makes mistakes?

S:I'll be angry/worried/sad.

借助角色扮演促使学生对Jim这一人物的理解产生“矛盾”冲突:从最初认为Jim在工作中将会非常困难(difficult),甚至觉得与他共事很麻烦,而后又了解到Jim工作快而有序,这个“矛盾”会激发学生再次阅读时很快地从文本中找出信息并理解Jim如何能做到这一点,进而分析这一人物的性格特点。

角色扮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使其获得真实感受,将原本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描述的人物情境化。当Jim的人物性格特征非常明显地呈现出来时,学生对于后面的文本理解将更加准确与深刻。

3. 提出问题,领悟思考

本节课教师前后呼应地提出了两个问题,不断引发学生体验、领悟和思考,从学生阅读前后回答的变化可以看出学生对人物理解后不断思考的变化:

问题一:What do you think of Jim's job?

问题二:Suppose you are working in the hospital,who would like to work with,Jim or a normal person?

问题一促使学生通过角色体验,深化对人物的理解与思考:从最初感觉Jim工作平凡无奇,到体验后感知其工作的种种艰辛,最后真切理解Jim是如何克服困难将工作做得井然有序。问题的设计激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

问题二的回答则体现出学生阅读中的情感变化,从刚开始的情绪体验:不愿意和Jim一起工作,觉得麻烦;到后来觉得和他一起工作能有很多精神层面的收获。前后对比很明显地看出学生在不断体悟中培养出对Jim的敬佩之情。

随后,教师再次抛出一个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T:Jim is unusual,but have you thought of whyhe continues his work and never gives up even if there are lots of difficulties?What is his attitude towards his work?

S:He likes his job.

使用句型表述:It is because of his love of the job that makes his life and work so unusual.自然过渡到下一个问题:How can you make your life and work unusual?

引发所有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之前在板书上描述Jim工作的词汇都被学生用来表达自己对生活、学习的态度和领悟。

围绕“文眼”设计问题,有意制造“冲突”,在生生观点的碰撞中感受、领悟文本的内涵与价值;教师在激发学生深层理解的基础上不断地鼓励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体验中得到情感的投入、心灵的共鸣和思想的升华,教育不再显得呆板。

二、美国课堂:依托project (课题)开展成果汇报教学活动

笔者有幸在美国学校学习了一段时间,听了一堂Gradel0(高一)English Literature课。教师围绕课题,激发感受,注重思考。一堂“德育体验”式课堂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进了学生的心田……

[例2]课堂背景描述:教师让每一个学生汇报上一节课布置的作业:A Project——Quilt Square(拼图广场),即:课前访谈家里任何一位祖辈或长辈,了解家庭过往的历史,选择一个家庭祖辈代代相传下来的传统或者继承物(heritage),用绘画或图片形式表现出来;同时书面写出一篇文章,解释选择该传统或继承物的理由。在课堂上,教师根据事先制定好的评价标准给每一个汇报的学生进行打分、评价并作即时点评。

教师选择这样一个视角,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家族历史传统,感受祖辈传承的珍宝,引导学生从认识家庭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笔者摘录部分片段:

1. 寻找祖辈足迹,放飞学生梦想

S:One of my family heritages is Italian.In Italy,DeAngelo means the Angels.My great grandfather came to America through Ellis Island……He wanted to realize the American Dream(实现美国梦)……One of his sons Arthur moved to Glendale California to try and realize the American Dream.He was a 3M Sales Representative……He realized the American Dream and his company was spread throughout California,Nevada and Arizona……

学生讲述了几代人历尽艰辛实现美国梦的过程。显而易见,在回顾家人如何实现梦想的同时,学生对于梦想的理解具体而深刻:追寻梦想的途中包含着挑战、勇气和努力,需要具备坚毅和勇敢,不断改变和超越自我等品质。如此,学生更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2. 追溯文化渊源,树立正确价值观

S:……In the middle of the page is the Hindusymbol,which means peace.The country where my parents come from Hindus strongly believe in Peace.

S:……I put my family's most important value,education.(教育是最有价值的)It is by far the most encouraged thing my family talks about.Being educated is extremely prided……

S:……My grandparents and great grandparentswere builders and brick layers.They did a lot of work with their hands and taught their children(言传身教)to do the same.

通过了解祖辈和家人历经的文化历史,提炼出“热爱和平、重视教育、勤劳工作”等价值观,经由学生之口加以表述,更加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

3. 展示多元文化,促进融合共生

S:The scenery is of Ireland which is where Iam from.It depicts the cultural aspects including the medieval castles……The German flag represents my German heritage.My great great great grandpa was a potato farmer just like his ancestors.He moved to America during the potato famine that struck Ireland.

本课中学生介绍家庭背景的过程中涉及到几十个国家,范围之广令在场的人震撼。教师不适时宜的总结更是令人信服:

T:What I'd like you know is,the first one isreally about tolerance (包容),about discrimination(种族歧视),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e quilt square about everyone,that's kind of to show you have to be careful about what you say because you could never know somebody's heritage and someone's history.Do you think you are better at judging the characters of some people?……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消除种族歧视,学会包容,促进融合共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这一堂课生动形象地诠释了这个主题:包容。超越了国家、语言、民族和文明的界限,让学生真正理解包容是一种气度,更是一种智慧。在此过程中,教师无需多加解释,只需适时引导与点拨,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进行体验和感悟。

综观中美两堂课,对比发现:两堂课所采用的教学形式不一,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学生接受教育的过程是潜移默化的内化过程。教学的艺术在于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并引发深层思考,最终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作为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善于找寻学生与文本、教学内容之间的情感相通点,选择适当的角度,运用相关的资源,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感体验中打开心扉、产生共鸣、养成品质。

地理课堂中的德育案例论文 篇2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新课程理念正由理论走向教学实践,在这过程中,广大教师对新的教学手段、方法的探索方兴未艾,近几年来,教师一直比较关注的是案例教学法。由于案例都源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生活,与地理学科有密切联系,另外,从中学地理新教材看,案例比重增加幅度很大,案例成为教材的重要组成。

一、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与运用探讨

精心编制的案例如何融入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发挥它的功能,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呢?这就涉及案例运用实施。它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一般情况下可设计成三部分:(1)呈现案例;(2)分析讨论案例;(3)评价案例。

1.呈现案例

(1)从案例呈现的时机考虑。案例按功能可分成例证性案例,分析性案例、讨论性案例。用于例证和说明地理中抽象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原理、过程和规律的例证性案例,它一般在这些原理、过程和规律之后呈现;用于分析结构相同的区域开发和国土整治问题的分析性案例,在呈现顺序上,只呈现分析性案例;或者在呈现分析性案例之后,又给出了类似地理事物让学生进行知识或方法迁移。讨论性案例在呈现顺序上,一般设计成先呈现案例,再呈现相关问题,启发学生对案例剖析。与分析性案例不同,讨论性案例对地理事物的描述往往不完整,或只给出地理背景而缺失发展过程,或缺失发展背景只给出发展过程。背景和过程描述是客观的,学生需要依据案例后面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以获得对整个地理事物的全面了解。

(2)从呈现的媒体设计。地理案例隐含的地理规律、原理可以由不同载体呈现:地理文字材料形式(包括案例情节数据),地理图形、图片及多媒体主要以图形符号形式呈现案例内容,直观、形象、蕴涵丰富的地理信息;教师描述、学生描述是以语言形式;学生表演、模拟再现形式等等。用不同方式呈现信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呈现主体安排。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可以从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知识、信息,在某些方面,甚至有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比教师多。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可能成为活跃教学活动,理解教学内容的良好素材,所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才能将这些素材挖掘出来为教学所用。同样的地理事件由不同的发人呈现,其教学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案例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提供,如果有可能甚至可以由其他人员提供,让学生学习生活化地理,身边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实施。

(4)从呈现案例数量考虑。一节课可以安排一个案例,围绕一个案例展开教学,也可以考虑选择多个相似或两个相反案例进行教学。这样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和地理批判思维能力,以免学生“以偏概全“。

(5)从案例用法考虑设计。作为一种素材分析得出相关地理原理和规律。如以“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为例来分析城市化的相关原理规律。作为背景材料编制试题,作为辩论的材料发给学生阅读、讨论探究。

2.分析和讨论地理案例

案例呈现以后。教师和学生围绕案例设置的问题开展分析、讨论,开展多样的师生、生生互动,将地理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揭示地理案例与地理原理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具体操作方式灵活多样,如个人准备、小组讲座、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

3.总结和评价地理案例

教师可以对案例进行评价,也可以由教师或学生对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如指出学生分析、讨论地理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启发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归纳总结;提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二、“地理案例”在地理课堂中的实施案例

1.教学内容:5.8《传统工业区》

2.课时:一课时

3.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教学程序设计思路:复习工业区位选择原理分析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点、衰落原因、综合整治措施→得出分析传统工业区的方法→呈现辽中南业区案例→分析辽南工业区的区位、特点、衰落原因、整治措施→辽中南案例的总结评价。本节课的内容(鲁尔工业区)就是一个案例,从案例本身看,它是通过分析鲁尔区的区位特点、衰落原因、综合整治得出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基本方法,属分析性案例。从本节与全章的知识结构看,本案例又可以看成是5.6《工业的区位选择》的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因素原理的例证性案例。

4.案例的实施

由以上分析可见,本节的设计由来自教材的鲁尔区案例和教师自己设计的辽中南案例构成基本框架。那么在课堂中如何实施案例呢?下面侧重谈一下对辽中南工业区案例的设计和实施。

从案例呈现时机考虑,可把它放在地理原理方法(分析传统工业区的方法以工业区的优势区位因素及优势区位因素的变化为切入点)得出之后,以讨论式案例呈现。呈现媒体是地图和文字材料形式。包含有自然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等信息的地图和工业区景观用幻灯片,将辽中南工业区建国到2004年的经济相关统计数字和“十一五”计划有关振兴东北老工业区基地的阐述的文字材料发给学生阅读,这样为师生互动探究学习创设了丰富、翔实的材料与生动的教学情境。然后,学生分成四组设置四个问题让学生利用鲁尔区案例得出的分析传统工业区的方法展开对辽中南工业区的讨论。

(1)辽中南工业区优势区位有哪些?这些优势区位可分成几类?有哪些优势在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你有这些材料吗?

(2)辽中南工业区什么时候开始衰落?当时中国什么工业区开始兴盛?你认为它的衰落主要由哪些区位因素变化引起的?

(3)针对衰落的原因,你能为当地政府提一两条建议吗?你的建议和措施实施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4)预测辽中南工业区的发展趋势,阐述你的理由。

分析讨论开始时,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以免出现主题偏差、时间不够等问题。注意引导学生案例内容与相应地理原理方法的联系。然后,请几位同学发表自己看法,教师及时评价、分析、讲解、拓展。最后,总结归纳案例,指出分析案例要从时间(过去、现在、将来)和空间(不同地区)两个视角来认识、理解、应用地理原理,同时指出不能仅由一个案例来理解原理,以免“以偏概全”,因为案例尽管典型但还有局限性的。

三、地理案例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无论教学设计中的案例是什么内容,以什么方式,由什么人通过何种形式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以达教学目标,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编制案例要据教学目标和现实条件而定

据教学目标和现有教学环境,教师需要对所选案例作文字修改,或图像截取和补充,使案例贴近教学内容,蕴涵丰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知识延伸、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满足开放性教学的需要。

2.地理案例要突出地理学科特点

地理案例既是教学的素材,也是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并不是任何一个地理事件都可作为案例,它应具有一般地理知识,包含基本地理原理,较好体现地理规律和地理特征。从案例的呈现形式看也要有地理特色,多采用图表和图示、图片以进一步突出地理学科的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人地相关性学科特色。

3.案例来源、形式、内容要多样化

案例的多样化是揭示地理规律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需要。不同的地理内容要求由不同形式和来源的案例来推导和证明。如果案例全部来自教材,形式千篇一律,揭示原理途径相同,将案例教条化,会误导学生去死记硬背教材的案例内容,淡化对规律性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相反,多样化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理,可以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开阔学生视野。另外,案例多样性还表现在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还要据学生情况、当地实际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4.精心设计有效探究性问题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探究”的质量取决于案例后边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探究活动的问题必须与“案例”背景和学习目标有机结合,必须具有低台阶、互关联的特点。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启发学生逐步建立既成事实和被说明地理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系。

5.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案例的设计中要留给学生探究主题和角度,以及思考分析时间和表达自己的机会。案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交流,注意创设宽松自由、民主和谐课堂氛围,善于为学生提供平等、竞争、创造和发展的机会。

地理课堂中的德育案例论文 篇3

一、 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与运用探讨

精心编制的案例如何融入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发挥它的功能,最终实现教学目标呢?这就涉及案例运用实施。它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一般情况下可设计成三部分:(1)呈现案例;(2)分析讨论案例;(3)评价案例。

1.呈现案例

(1)从案例呈现的时机考虑。案例按功能可分成例证性案例,分析性案例、讨论性案例。用于例证和说明地理中抽象的自然和人文地理原理、过程和规律的例证性案例,它一般在这些原理、过程和规律之后呈现;用于分析结构相同的区域开发和国土整治问题的分析性案例,在呈现顺序上,只呈现分析性案例;或者在呈现分析性案例之后,又给出了类似地理事物让学生进行知识或方法迁移。讨论性案例在呈现顺序上,一般设计成先呈现案例,再呈现相关问题,启发学生对案例剖析。与分析性案例不同,讨论性案例对地理事物的描述往往不完整,或只给出地理背景而缺失发展过程,或缺失发展背景只给出发展过程。背景和过程描述是客观的,学生需要依据案例后面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交流,以获得对整个地理事物的全面了解。

(2)从呈现的媒体设计。地理案例隐含的地理规律、原理可以由不同载体呈现:地理文字材料形式(包括案例情节数据),地理图形、图片及多媒体主要以图形符号形式呈现案例内容,直观、形象、蕴涵丰富的地理信息;教师描述、学生描述是以语言形式;学生表演、模拟再现形式等等。用不同方式呈现信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从呈现主体安排。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可以从电视、广播、报刊、互联网等渠道获取知识、信息,在某些方面,甚至有的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比教师多。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可能成为活跃教学活动,理解教学内容的良好素材,所以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才能将这些素材挖掘出来为教学所用。同样的地理事件由不同的发人呈现,其教学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案例由教师提供也可以由学生提供,如果有可能甚至可以由其他人员提供,让学生学习生活化地理,身边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实施。

(4)从呈现案例数量考虑。一节课可以安排一个案例,围绕一个案例展开教学,也可以考虑选择多个相似或两个相反案例进行教学。这样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和地理批判思维能力,以免学生“以偏概全“。

(5)从案例用法考虑设计。作为一种素材分析得出相关地理原理和规律。如以“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为例来分析城市化的相关原理规律。作为背景材料编制试题,作为辩论的材料发给学生阅读、讨论探究。

2.分析和讨论地理案例

案例呈现以后。教师和学生围绕案例设置的问题开展分析、讨论,开展多样的师生、生生互动,将地理案例的内容与相应的地理知识联系起来,揭示地理案例与地理原理之间的联系,讨论其发展变化规律。具体操作方式灵活多样,如个人准备、小组讲座、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

3.总结和评价地理案例

教师可以对案例进行评价,也可以由教师或学生对学生在分析讨论案例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如指出学生分析、讨论地理案例中的成绩和不足,进行弥补性,提高性讲解;启发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归纳总结;提一些发人深省的问题,促使学生开阔视野,调整视角,进行深入而广泛的思考。

二、 “地理案例”在地理课堂中的实施案例

1.教学内容:5.8《传统工业区》

2.课时:一课时

3.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教学程序设计思路:复习工业区位选择原理分析鲁尔工业区的区位特点、衰落原因、综合整治措施→得出分析传统工业区的方法→呈现辽中南业区案例→分析辽南工业区的区位、特点、衰落原因、整治措施→辽中南案例的总结评价。本节课的内容(鲁尔工业区)就是一个案例,从案例本身看,它是通过分析鲁尔区的区位特点、衰落原因、综合整治得出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基本方法,属分析性案例。从本节与全章的知识结构看,本案例又可以看成是5.6《工业的区位选择》的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因素原理的例证性案例。

4.案例的实施

由以上分析可见,本节的设计由来自教材的鲁尔区案例和教师自己设计的辽中南案例构成基本框架。那么在课堂中如何实施案例呢?下面侧重谈一下对辽中南工业区案例的设计和实施。

从案例呈现时机考虑,可把它放在地理原理方法(分析传统工业区的方法以工业区的优势区位因素及优势区位因素的变化为切入点)得出之后,以讨论式案例呈现。呈现媒体是地图和文字材料形式。包含有自然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等信息的地图和工业区景观用幻灯片,将辽中南工业区建国到2004年的经济相关统计数字和“十一五”计划有关振兴东北老工业区基地的阐述的文字材料发给学生阅读,这样为师生互动探究学习创设了丰富、翔实的材料与生动的教学情境。然后,学生分成四组设置四个问题让学生利用鲁尔区案例得出的分析传统工业区的方法展开对辽中南工业区的讨论。

(1)辽中南工业区优势区位有哪些?这些优势区位可分成几类?有哪些优势在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你有这些材料吗?

(2)辽中南工业区什么时候开始衰落?当时中国什么工业区开始兴盛?你认为它的衰落主要由哪些区位因素变化引起的?

(3)针对衰落的原因,你能为当地政府提一两条建议吗?你的建议和措施实施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4)预测辽中南工业区的发展趋势,阐述你的理由。

分析讨论开始时,教师巡视、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以免出现主题偏差、时间不够等问题。注意引导学生案例内容与相应地理原理方法的联系。然后,请几位同学发表自己看法,教师及时评价、分析、讲解、拓展。最后,总结归纳案例,指出分析案例要从时间(过去、现在、将来)和空间(不同地区)两个视角来认识、理解、应用地理原理,同时指出不能仅由一个案例来理解原理,以免“以偏概全”,因为案例尽管典型但还有局限性的。

三、 地理案例在课堂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无论教学设计中的案例是什么内容,以什么方式,由什么人通过何种形式呈现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以达教学目标,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编制案例要据教学目标和现实条件而定

据教学目标和现有教学环境,教师需要对所选案例作文字修改,或图像截取和补充,使案例贴近教学内容,蕴涵丰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知识延伸、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满足开放性教学的需要。

2.地理案例要突出地理学科特点

地理案例既是教学的素材,也是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并不是任何一个地理事件都可作为案例,它应具有一般地理知识,包含基本地理原理,较好体现地理规律和地理特征。从案例的呈现形式看也要有地理特色,多采用图表和图示、图片以进一步突出地理学科的空间性、区域性、综合性、人地相关性学科特色。

3.案例来源、形式、内容要多样化

案例的多样化是揭示地理规律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需要。不同的地理内容要求由不同形式和来源的案例来推导和证明。如果案例全部来自教材,形式千篇一律,揭示原理途径相同,将案例教条化,会误导学生去死记硬背教材的案例内容,淡化对规律性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相反,多样化符合学生的好奇心理,可以唤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开阔学生视野。另外,案例多样性还表现在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还要据学生情况、当地实际和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4.精心设计有效探究性问题

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是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而“探究”的质量取决于案例后边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探究活动的问题必须与“案例”背景和学习目标有机结合,必须具有低台阶、互关联的特点。设计有梯度的问题启发学生逐步建立既成事实和被说明地理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系。

5.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案例的设计中要留给学生探究主题和角度,以及思考分析时间和表达自己的机会。案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探究、充分交流,注意创设宽松自由、民主和谐课堂氛围,善于为学生提供平等、竞争、创造和发展的机会。

地理课堂中的德育案例论文 篇4

案例教学法中的案例主要就是指一种特定的情况或一个问题的实际例子, 并会对某些人物或群体产生一定的影响。那么, 以案例作为教学手段的教学法已经在国际上得以推广应用。我国是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才开始引入案例教学法, 并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与应用, 得到了不少高校教师的青睐。到底何谓案例教学法呢?国内外有不同的学者对此做出了界定。在此, 我们综合多种角度与定义, 认为它就是指教学者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 运用特殊案例作为教学载体, 为学生创设一种逼真的教学情境, 然后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组讨论和自主分析, 从而实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知识。

应该来说, 案例教学法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表现更为积极主动, 教师与学生都会热情投入到对案例的分析与探究当中去。从某种角度来说, 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它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这么几个方面。第一, 它是以具体案例作为教学载体, 让整个课程围绕着某一个或几个案例展开教学。这些案例可以通过传统的文字材料展示, 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无论是真实的案例还是虚构的案例, 都应该与教学大纲相符合, 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 它以学生自主讨论为课堂教学核心。在案例教学法中, 教师与学生是相互合作的关系, 并组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教师在其中发挥的主要职能就是引导学生和启发学生进行主动学习与独立思考, 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第三, 它强调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一味的向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它试图通过案例教学来引导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并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提取相关信息, 最终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 它还可以让学生在案例讨论中培养自己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意识, 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四, 它的答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并不唯一。这是因为学生可以对案例有不同的观点, 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并给出自己的见解。因此, 案例教学法的答案一般都是开放的, 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独立思维意识。

2. 案例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具体运用

2.1 案例设计

初中地理教师应该精选教学案例, 这是案例教学法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首先, 初中地理教师应该根据地理案例的内容把它划分为人文地理案例和自然地理案例, 也可以根据地理案例形式划分为地理图像案例和地理文字材料案例等。此外, 还可以根据地理案例的情境划分为实际情境案例和语言情境案例。其中, 地理教师可以把实际情境案例设计为真实的教学情境, 有利于学生更好的融入案例当中, 提高教学效率。当然, 我们还可以把地理案例根据其用法分为讨论式案例和讲解式案例, 地理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 初中地理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该确定教学目标, 然后再选择涵盖了教材概念与原理的案例, 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案例时能够学好相关地理知识。此外, 这些案例还应该能够全面真实地模拟现实, 包含适当模糊、复杂或亟待解决的问题, 并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样的案例才具有教学价值。

2.2 案例呈现

初中地理教师在实施案例教学的时候, 展示案例内容是一个关键部分。一般来说, 地理教师应该让案例呈现具有直观灵活的特点, 可以是由传统文字资料来展示, 也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来进行演示, 还可以让教师讲述或学生表演。应该来说, 案例呈现只是案例教学的一个过渡阶段, 它要求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真实的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案例展示过程中, 地理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各种反应, 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形成一种较为严密的案例逻辑分析顺序, 从而为他们的案例分析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 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在实施案例呈现的时候, 为学生创设一个踊跃发言的教学环境, 让他们可以进行充分自由的交谈与讨论, 在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中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

2.3 案例分析与总结

案例教学最为核心的意义就是它是围绕问题的研究型教学方法, 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进行案例分析。在进行案例分析的过程中, 地理教师要充分重视并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与作用, 引导学生独立自主的融入案例教学情境当中去, 并运用已有地理知识来解决案例的问题。在这个教学阶段, 地理教师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启发学生和引导学生, 鼓励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并给出教师的指导意见, 从而让整个案例分析过程沿着教师预定的方向发展。此外, 初中地理教师还要在对案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做好案例总结工作。这是案例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运用的进一步升华。这个阶段的总结可以是教师总结, 也可以是学生总结, 并从中找到需要改正的地方, 并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为此后的地理教学提供指导。

结束语

案例教学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运用也有些问题存在, 比如说地理学科不受重视, 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偏高等。这就要求地理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实施案例教学, 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知识能力, 建立健全教学案例库, 并与其他教学方法综合运用, 切实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率与效果。

摘要: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指对某个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详细描述, 从而让学生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表达自己的观点, 形成个人的见解, 并在共同的分析与讨论中不断提升该门学科的学习能力。因此, 这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课堂应该充分运用好这种教学方法, 以切实提升地理教学效率与效果, 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 丰富他们的地理知识。

关键词:案例教学,初中地理课堂,运用

参考文献

[1]陈澄, 焚杰.地理课程标准 (实验稿) 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陈涛.浅论地理案例教学中材料的选取[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06.

体育课堂德育渗透教学案例 篇5

2013-2014 潘彦明

一直以来,体育教师在大学深造只对技术技能的关注,往往忽略了德育的培养意识,从自身的德育建设不足,导致教学只关注运动技术技能而忽略了品德教育,可以说大学的职业道德的培养是缺失的。这是中国大学的悲哀。当今的中国大学,从体育大学走出来的大学生,有多少至今仍坚持在体育行业?流失率至高不下说明什么?说明职业德育建设的缺陷。爱岗敬业、职业的奉献精神在这里不是一句空话。从职业道德建设到德育渗透教学;从自我道德修养到品德课程教学;从教师职业进修到学生德育渗透。让我们认识到所有学科的教育都离不开德育。让我们爱德育吧,它不是孤立的学科,让我们爱德育吧,让它伴随我们安全教学到永远!【理论指导】

1、通过“队列队形”的学习,培养孩子“一切行动听指挥”、守纪律、爱班集体的优良品德,增强班级凝聚力。通过学习“定时跑”培养孩子耐力和意志品质。

2、通过“1分钟跳绳”、“趣味沙包投准”的学习,发展力量、列队集合的合作力,提高身体素质、协调性。

3、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焕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关注学生的活动全过程。

4、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在合作学练中体验良好的帮助、进取向上的学习氛围。德育渗透点

1、“队列队形”的训练,培养孩子“一切行动听指挥”、守纪律、爱班集体的优良品德,增强班级凝聚力。

2、定时耐力跑的训练,培养孩子耐力素质和意志品质。【教学对象】 【构思与设计】

1、教学目标:队列队形、1分钟跳绳、趣味沙包投准,发展力量、列队集合的合作力,提高身体素质、协调性。

2、教学内容: A.队列队形: ①我来指挥环节:全体同学指挥老师,三面转,要求动令在“转”字上。②左手叉腰——向右看齐!③原地踏步PK,原地跑步PK。B、1分钟跳绳。C、趣味沙包投准:衣服反穿投接沙包。D、定时跑。3、3、教学策略: A.小组比赛法,胜的小组给予鼓掌鼓励,输的小组击掌加油。B.男女生的队列口令比赛或展示。C.角色交换的教法,如在“我来指挥环节”中,全体同学指挥老师,老师做三面转,德育渗透点

1、队列队形内容: ①我来指挥环节:全体同学指挥老师,三面转,要求动令在“转”字上。②左手叉腰——向右看齐!③原地踏步PK,原地跑步PK。

通过上述三个环节,培养孩子“一切行动听指挥”、守纪律、爱班集体的优良品德,增强班级凝聚力。

2、“定时跑”的训练,培养孩子耐力素质和坚强的意志力。【教学预案】 教学目标

1,创设良好活动环境,学生能积极、乐于参与体育活动。2,通过“队列队形”的学习,培养孩子“一切行动听指挥”、守纪律、爱班集体的优良品德,增强班级凝聚力。学习“定时跑”培养孩子耐力和意志品质。

3,自制沙包进行有上手投掷练习,发展投掷能力,培养身体力量、协调性。

4,树立自信,通过努力获得成功感,培养合作、关爱、尊重的社会适应能力与水平。学习内 容

1、队列队形:①我来指挥环节:全体同学指挥老师,三面转,要求动令在“转”字上。②左手叉腰——向右看齐!③原地踏步PK,原地跑步PK。2、1分钟跳绳。

地理课堂中的德育案例论文 篇6

【关键词】乡土地理案例;课程标准;高中地理

乡土是学生自幼生活并在这里成长的地方,因而也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可以说乡土是学生观察和了解祖国的窗口。而随着深入落实素质教育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新的理念要求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地理教学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而在地理教学中渗透乡土地理内容,就往往能为地理教学注入新的活力,无疑是新课改下,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家乡的感情,继而上升至对祖国的感情

虽然乡土地理中讲的是當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些地理知识和现象可能是学生所熟悉的,但这并不等于学生已认识和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这中间还有一个将感性提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我们常常教育学生应该爱乡爱国,但往往流于空洞的说教,难以拨动学生的心弦,须知,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强烈的爱必须建筑在了解熟悉的基础上,只有了解它,才能热爱它,也只有热爱它,才能自觉地位它而献身。

例如,在讲授“荒漠化的防治”时,笔者结合了榆林地区建国初期至今,生态环境发生的巨大变化。建国初期,黄沙不断侵蚀着人民赖以生存的土地,人们意识到不同黄沙抗争就无法生存,因此历届各届领导带领群众开展了持久不息的植树造林活动,过去沙进人退,如今人进沙退,期间涌现出很多感人的故事。并通过观看《走进榆林》节目中关于治沙的视频,更能给学生直观深刻的认识,其中一些治沙英雄的事迹感动人心。因此利用乡土地理环境问题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父辈乃至祖辈的生存环境,深刻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资源观﹑环境观。讲乡土发展的优势,可使学生产生生活在家乡的自豪感,讲乡土发展的历程,可使学生坚信家乡有美好的未来,讲乡土建设的不利条件,可使学生了解家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从而产生责任心。

二、有助于激活地理可以,提高提高教学效果

我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在他所发表的《地理教学法》一文中就指出:“凡教学地理,必须自己知至未知,自儿童日常所惯于见闻之物,而推至为目睹未闻,自个人所受环境之影响,而推广及于社会全体,是故,教学地理开始必自本地理着手。”由此可见,乡土地理是学习其它地理的基础,通过认知本地的事物,才便于通晓远方的地理,也只有从自己的乡土出发,才便于更好地了解一国﹑一洲的概况。

例如,在地理教学中会遇到根据某地的降水和气温,分析该地的气候特征。而学生做题的瓶颈是不知道降水量和气温的数值多少才算降水多,气温高,反之也不会判断。为了突破难点,笔者收集了本地的降水和气温数据,榆林地区气候很特殊,四季分明,降水处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因此以本区为参照,认识了本区气候特征,通过对比的方法在认识其它地区的气候特征就大大降低了地理知识的抽象性,激活了课堂教学。

三、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地理知识的印象,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

与其他学科相比,地理这门课程的实践性很强,新课程标准对乡土地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让学生通过搜集身边的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围绕环境与发展问题,进行实践活动。”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身边的﹑乡土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

例如,在讲述“北半球的河流对右岸冲刷比较严重”,给学生列举一些具体的可以观察的实例,并通过投影让学生观察黄河某河段的照片,黄河在哪岸泥沙沉积明显,哪岸侵蚀严重,学生观察后对地转偏向力的存在不仅信服而且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再如讲城市化一节时,提前鼓励学生去实地了解和观察所生活的城市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带来了哪些影响?学生观察后发言,有侧重环境的﹑交通的﹑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变化的﹑人口问题等等,根据实际考察,使学生更加明确家乡城市化的速度之快,变化之大,同时也认识到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的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本区城市化的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在我国众多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中,都具有代表性,不仅增强了学生观察生活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对教学内容也能加深理解和认识。

地理课堂中的德育案例论文 篇7

1. 注重知识传授忽视道德品质的提高

目前的高考模式决定了教学模式。在地理教学中, 一是教学时间紧,课时少,一个班一个星期才两节课,不少地理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只能在课堂上尽可能把地理学科知识完成,所以在课堂上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 在备课中也忽略了这一环节。二是地理教师教的班级多,一个教师通常教4到5个班,有的教师教的班更多。由于班级较多,接触的学生多,所以在平时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对学生进行德育,在课堂上也忽略了德育渗透。三是学校对教师的考核往往只注重教学质量的考核,因为教学质量是显性的东西,通过考试就能以分数的形式来评判老师教学质量的好坏, 德育不是一时就可以看得很清楚的显性指标。在教学计划中也没有把教师德育素养的提高进行安排和落实,有的地理教师也不知道怎么去渗透德育,有的地理教师认为, 课堂教学对书本知识的学习才是最根本的教学。

2. 德育概念不全,教育存在误区

目前,有的教师对于德育概念认识不全,教育还存在一些误区。一些教师认为德育是思想政治课和班会课及班主任的“专利”,忽视了本学科的德育,从而淡化了本学科教师进行道德教育的义务。其实恰恰相反, 地理学科教学本身就包含着许多重要的道德教育的因素。托马斯·里考纳认为,各科教学对道德教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潜力极大,不利用各科课堂教学进行价值与道德教育就是一个重大损失。所以,要实现教育“育人”这个根本使命,其主阵地应该是课堂。

地理课堂教育的价值目标,归根到底主要有两点:其一,要让学生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其二,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道德感,从而能积极参与并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因此, 在地理学科课堂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及实现地理课堂教育价值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德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的具体策略

1. 在合理设计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中进行德育渗透

新的高中地理教材中的内容,其实很多内容都渗透了德育。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要只关注那些要考的知识点, 不要仅仅关注与知识点有联系的例题。在备课中不要忽略课本上的那些与德育有关的案例或阅读材料。平时听一些地理教师的公开课发现, 很多教师都对知识点和高考的热点分析得淋漓尽致,但对课本上提到的与德育有关的案例或阅读材料,往往一笔带过或轻描淡写,这样就达不到德育的目的。在备课中,我们地理教师应该对这部分内容重视起来,应该进行合理设计,有的放矢,把这部分德育内容和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有效整理。

例如,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二有一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中提到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工业上实施清洁生产,在农业上实施生态农业。在讲述生态农业的时候, 专门有一个案例介绍北京留民营村的生态农业。在平时的讲课中,很多教师都不讲或者一笔带过或者让学生自己阅读一下。我认为可以借这个案例,一是介绍留民营村生态农业的措施,例如,调整产业结构, 变单一农业为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 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二是通过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农业的实质:地尽其利,物尽其用,最大限度循环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消除环境污染,达到节约、高效的目的。通过案例,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不铺张浪费,同时爱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在平时的消费中要健康、有益地适度消费,这样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2. 在现代化的地理课堂教学手段中进行德育渗透

科学技术越来越进步, 越来越多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术可以应用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比如把投影教学应用到地理课堂教学中, 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视频动画加入地理课堂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现在出现的新的教学方法———微课的引入课堂, 也能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这些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与德育相结合。比如视频播放中展现的河流山脉,展现的历史轨迹、风土人情,让教学内容更真实,让学生更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家乡,更热爱生活。

比如在学习必修三的“地理信息技术与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这一节的遥感技术,可以介绍:1998年夏秋,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洞庭湖及荆江地区受灾比较严重,对于这样大区域洪涝灾害的检测,如果靠人工实测,不仅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而且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某些地区还可能因洪水的阻隔,难以进行实测,也影响抗洪救灾工作的开展和对受灾群众的救援。应用遥感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全面的资料, 这样可以及时安排防灾救灾工作。课堂上, 用多媒体展示洪水期之前和洪水期之后的遥感图像,通过卫星图像判读被洪水淹没地区的分布情况,通过计算机处理后制作的淹没地区分布图,可以根据各种要求对受灾地区进行快捷且较为准确的统计。试想:如果没有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准确的统计和检测,被洪水淹没区有多少人会失去自己的家园, 国家将会遭受多大的损失。从而让学生为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取得的成就而自豪。

3. 在互动交流的地理课堂教学方式中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教学的主体不能是教师, 应该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地理课堂进行德育的渗透, 目的是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同时,能够提升自己的思想素养。这就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不能让教师在讲台上从上课讲到下课,也不能让学生单独地埋头做题。在互动交流中,学生之间或师生之间才能达成一些共识,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德育素养。

比如在讲解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防治措施“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时,在课堂上,可以采取互动的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如何调节农林牧三者的关系,特别是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如何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这些都是农民十分敏感的事情,因为它涉及到农民的收入和生活,短期的经济损失和给生活带来的不便是不可避免的。学生交流达成共识:政府要给农民一定的补贴,在此之前,农民一时想不通是必然的,但我们要做好宣传和教育工作,让广大农民明白退耕还林、退耕还牧的意义。在这样的互动交流中,学生会增加关注农民生活,关注环境变化,关注国家的德育素养。

4. 在合理创设的地理课堂教学情境中进行德育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沉闷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一种压抑感,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课堂效率,更不用说去渗透德育。其实, 我们教师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宽松的教学环境,可以把学生快速引入教学内容上来,让学生通过教学内容触景生情,激发自己的情感,促使学生思想素养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这样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 又实现了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二学习“交通运输”这一章的时候,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讨论城市的交通问题, 让学生讨论当地交通存在的问题。比如讨论自行车、公交车、电瓶车、私家车给城市交通带来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还可以让学生对城市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道的道路、混合道路、四车道以上道路、两车道、单行线、交叉路口进行调查,分析道路的利用率情况。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学生, 都应该参加调查和讨论, 在宽松的讨论氛围中,探讨如何选择城市交通运输工具,如何发展城市交通。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扩展延伸了课堂知识,锻炼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高中地理课堂案例教学法的研究 篇8

一、案例教学法的内涵和意义

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运用典型案例, 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案例, 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旨在通过精选案例, 采用全面参与、平等对话的课堂讨论方式,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 掌握知识和概念, 养成独立判断和认识事物的习惯, 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意义主要有六点:一是能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二是能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三是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四是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教学质量和水平;五是有利于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六是有利于推进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

二、案例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

1. 案例教学中的教师

在案例教学中, 教师是导演者。课前选择有针对性的案例;课上, 主动营造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氛围,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 探寻特定复杂的案例情景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课后不断更新案例, 使案例教学跟上时代的要求。

2. 案例教学中的学生

在案例教学中, 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具体应做到:一认真准备。认真阅读或倾听案例的背景材料和相关内容, 从错综复杂的案例中寻找问题, 发现线索, 预料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作好记录。二积极讨论。以案例中的“角色”去观察思考“假设案例”中的问题, 锻炼自己的思维分析能力, 锻炼自己面对复杂多变情况的判断能力, 锻炼自己针对案例拟订方案, 制订实施程序, 确立实施重点的能力。三总结收获。讨论后, 总结自己在案例阅读、倾听、发言准备和案例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在对案例理解和适用理论上的收获, 并形成书面报告。学生通过参与案例分析讨论, 既提高了决策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又锻炼了团队协作精神, 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

地理案例教学的课堂设计对于地理教学至关重要, 大致有以下2个阶段:

1. 设疑指导阶段

通过案例展示, 学生充分感知案例情境后, 教师应立即设疑问难。设疑不宜将所有的问题一次和盘托出, 避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而应由表及里, 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 层层深入。设疑后, 教师一边要巡回检查, 了解学生自主探究情况, 并依据学生探究的进程进行个别指导, 同时掌控课堂纪律等;一边要指导学法, 如指导学生把握主题、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选择分析问题的角度、系统地阐述问题等。这样就为后一阶段的讨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小组讨论阶段

通过自主的析疑探究, 学生获得了个人见解后, 教师应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小组讨论的效益, 其规模应以4~6人为最佳, 推举一人负责协调、记录和整理, 每个小组成员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动参与并融入小组交流和讨论中。为使讨论充满活力, 更好激发小组成员的创造性思维, 可百家争鸣, 允许见解有争议, 无须达成共识。如在选修二“厄尔尼诺现象”中探讨厄尔尼诺产生的原因时, 因为答案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所以, 要适时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充分调动每位同学的积极性。这一阶段为每个学生提供了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 旨在挖掘群体潜能, 培养合作精神。

3. 总结评价阶段

总结评价是地理课堂中最后阶段由教师主导的活动, 学生在教师的总结评价过程中不断对知识的理解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 并实现认知结构的完善、分析能力的提高和地理情感的升华。总结主要围绕两个方面:一是评价案例本身所蕴涵的各种知识或道理, 让学生形成和完善知识体系, 增强对案例所反映的问题或现象的正确认识, 能够对类似地理问题或现象进行知识迁移, 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二是评价学生在前几个阶段中的表现, 以正面激励为主, 充分肯定在讨论中积极参与的同学, 表扬有创新思路的同学, 客观地评价在自主探究中得出的各种见解, 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四、结论与展望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开始并不着眼于讲授系统的地理知识, 而是按照精选的地理案例来组织地理教学, 使学生逐步深入了解地理知识, 了解地理思想, 学会发现地理规律, 最终培养学生地理认知能力, 为掌握地理系统知识服务。其实施过程, 决非摈弃系统的地理知识, 而是更加符合系统教学的要求, 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探索学习类似地理知识的能力, 以获得点石成金的技能, 达到终生受益。故案例教学是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地理教学的必要途径, 而在地理课堂中合理运用案例教学亦是地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体现。

参考文献

[1]《整合教法和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卫作辉、王建春, 《中学教育》, 1999年5期

地理课堂中的德育案例论文 篇9

一、合理选择案例,启发学生思考

选择好的案例是进行案例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好的案例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既能巩固地理基础知识,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而不恰当的案例则显得不伦不类,而且浪费课堂时间。但案例不是学习的目标,而是手段,是启迪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因此,我们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重案例的选择,广泛关注社会,关心学生所想,制定出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案例。

例如在教学《荒漠化防治问题》这一课时,我便准备了几个案例帮助学生思考。首先,我借助多媒体播放了一些关于荒漠化现象的新闻和图片,学生可以从中感知荒漠化给人类文明造成的不良影响。然后我又针对我国西部的荒漠化作具体介绍,以我国西部生态脆弱的一些省区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政策作为一个案例,极具启发性。这些案例让学生感到课本知识贴近生活,学而有用,学生也愿意去思考。

又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这节课,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内外力和表现形式、内外力的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并且要了解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图表资料分析、表达地理事物的能力。在课上,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受地表形态的形成与发展,我选择了一个关于喜马拉雅山形成过程的视频材料。通过这个三维的模拟动画,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我们现在看到的地表形态并不是地球诞生初期的面貌,它经历了漫长的变化,数亿年的沧海桑田,最终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地貌形态。而这种导致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力量,正是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生通过动态感知,对地理概念有了更好的认识。视频材料形象、直观,充满视觉冲击力,为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在选编案例的时候切忌“信手拈来”,要结合学生身边的实际情况、热点地理问题以及高中的地理教材,认真学习案例的编写技能,尊重地理客观实际,真正做到精编案例。

二、适时插入案例,启迪学生思维

一个案例,不管做得多么合理、多么精彩,倘若插入的时机不恰当,也会显得不伦不类,难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在插入案例时,一定要选准插入的时机,时机正确了,就可以引导学生进入相应的地理情境中去,在很好的氛围中探究新的地理知识。

例如《常见天气系统》这节课,其中讲到了冷锋和暖锋的知识。由于根据书本讲解学生可能会感到比较抽象,即使理解了也难以与实际联系起来,只能是死记概念,达不到教学的目的。而这个时候恰逢北方的初冬,冷锋频频,于是我就针对最近几天的天气状况设计了一个案例,尤其是前几日的一次冷锋的形成。通过在合适的时机巧妙插入案例,创设出教学情境,由本质到现象,再由现象到本质,我通过引导学生对近几日天气状况的分析,揭示锋的形成发展规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加强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而且极大地拓展了思维,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又如在《城市化》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课程的要求是: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这要求学生不仅通过日常的观察去认识城市,还要求他们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城市的形成与变迁。于是在讲解之前,我先给学生们播放了南京市的卫星图,让学生从大局的角度感受这个城市的形态,从感知上对城市有个大概印象。接着,我用课件展示了伦敦1801年、1851年和1981年的城市扩展图,并提问:伦敦市的区域范围呈现一种什么趋势?这个问题解决以后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推动城市化的动力有哪些?”然后组织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事例进行分析讨论,教师在其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总结学生讨论情况,并给予补充和指导。

选择好的时机插入案例,对于一节成功的地理课而言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不仅帮助学生学习思维,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同时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激发出来,教学的进一步展开也就水到渠成了。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例子来使学生学到举一反三的本领。因此,我们要活用案例教学法,理论结合实践,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讲解,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结构与规律性认识,培养问题意识,真正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摘要:地理案例教学是教师通过描述具体的地理案例场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研讨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它很好地契合了高中地理新课标的要求,不仅传授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同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

地理课堂中的德育案例论文 篇10

自2008年我国开启第三轮德育课程改革以来,德育课教学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支持。模式建构、资源重组、课程开发、课堂重构、课题研究等竞相亮相,拓展德育教学视界,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涌现出一批实践典型案例。“任务驱动—案例引导—活动探究”模式契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职校生实际,将德育课程改革聚焦在课堂,落实在人才培养上,凸显师生教学方式的转变,迸发出德育课堂的激情和魅力。

一、“任务驱动”:明确课标,以“单”导学,为活力课堂创设“路线图”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倡导以教学目标为核心,以教学内容凝结而成的系列学习“任务”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心智和技能为目的,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其基本结构有:提出任务、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效果评价等。

如何分解和实现德育课教学目标主导下的学习任务,如何设计学生探究活动的“路线图”和“任务单”,使德育课真正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引导学生实际操作为中心”转型升级?在“任务驱动”教学中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德育教学大纲和课程特点。认真研习大纲,明确课程特点,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职业生涯规划”课着力施行生涯规划指导,“职业道德与法律”课强调立德崇法,“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旨在强化“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常识教育,“哲学与人生”课践行科学人生观教育。在设计学习任务和活动时,“经济政治与社会”和“哲学与人生”相比较,前者多侧重于学生的感性和实践,后者则注重理性反思。二是学情特点。职校生思维活跃,对新鲜、多变、活跃、形象的事物较感兴趣,思想意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盲目崇拜权威、传统、教师和书本,注重自身需要和个性追求。因此在设计活动任务、选择案例时要从本地、本校、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职校生的心理特点、所学专业和已有基础,注重生动性与丰富性,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效统一起来。三是社会需求。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既是社会需求,也是职校生的内心渴望,通过任务、活动的精心设计,巧妙架构个人与社会成功对接的桥梁,让学生感知社会的呼唤和期盼,增添责任感和自信心。

“任务驱动”教学法最根本的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载体”,“任务”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行动的“路线图”就是“任务单”。实施“任务单”导学,即以任务为核心,精心设计并串接起一个个任务的物化载体——活动。这些活动立足于学生实践,以学生体验学习、解决教学任务、培养能力素养为目标,具体包括课前任务、课中任务、课后任务三类活动形式。其中课前任务一般有实践调研、现实体验、交流探究等;课中任务形式多样,主要有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现场模拟、合作探究等;课后任务侧重于学生学习内容的巩固、情感的升华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主要有参观考察、社区服务、践行感悟等。若干任务及活动相辅相成,由浅入深,抓住学生兴趣的连接点,找准学生思维的关键点,点燃学生探究的引爆点,创设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活动的实践体验中感悟,活化思维,生成问题解决的能力和方法。

二、“案例引导”:重组资源,以“例”激趣,为学生生活提供“万花筒”

打造活力课堂,遵循德育课程“三贴近”原则,要求课堂教学必须走进学生的心灵,积极地审视、科学地处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巧妙地整合教材资源、生活资源、社会资源、网络资源等,以此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和智慧上的挑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例”与“理”融为一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兴趣的生成则源于案例资源的遴选加工和教学情境的创设铺垫。案例教学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引导学生走进德育课堂,走向身心愉悦的殿堂。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任务、选择案例时,既要兼顾德育课程的特点和育人宗旨,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所学专业和已有基础,注重针对性与生动性,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有效统一起来。

如在学习职业道德榜样作用时可选择“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视频材料,其超强震撼力和感染力极易让学生信服;学习商品、货币内容时,安排学生到附近超市、农贸市场调研商品及价格,多渠道收集、展示各种形式的货币,在班内、校内举行商品特卖会,让学生体会德育课的学习意义;学习科学消费观时,结合目前践行群众路线、反对奢靡之风的时代主题,将正反两方面的案例或图片资料引入课堂,既加强了社会热点时政教育,又深化了德育课教学,取得多重教育效果。

三、“活动探究”:锤炼能力,以“动”育人,为教学实践设置“作战区”

“活动探究”致力于建构活力课堂,通过学生眼看、耳听、脑想、口读、手做,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活动中迸发天性,发挥灵性,张扬个性,把基于生命、顺遂生命、成就生命作为课堂教学的基本目标。

德育课堂活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一是自主学习,即学生根据“任务单”确定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进行自学体验;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即小组合作解决自学中没能弄懂的问题;三是展示交流,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四是点评提升,师生、生生互评,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提炼,反馈和检查教学内容的重点、规律和解题思路、方法,检验学生的知行统一。

遵循“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设计原则,组织开展德育课堂活动,这是打造活力课堂的关键。所谓低入,即尽量放低教学起点,引导学生快速入境,使学生浅池戏水,深池激浪,在学习时易找到成就感;多做,既要人人可做,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又能尽量多地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课堂气氛中生成知识和技能,体会探究知识的心理,感受学习的快乐;深思,即在多做中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引导学生多层面、多角度思考,实现思维的积累和深化,构建认知结构;高出,即学生情感和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成才和成功。

此外,为了检验和促进学生达到预期目标,发现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其关键在于评价机制的改革,如评价主体的多元,形式的多样,手段的多变,效力的多种,真正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上一篇: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下一篇:定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