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问题行为(精选5篇)
地理课堂问题行为 篇1
图像教学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式之一, 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通过选图——呈图——指图——析图——评价——收图——用图等环节[1], 将图像和教学结合在一起, 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达到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目标。高中地理课堂的图像教学法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所以, 分析高中地理课堂的图像教学行为, 对完善高中地理课堂的图像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教学案例
以“世界洋流运动”为例, 对高中地理课堂图像教学行为进行分析。
第一, 选图。在学习洋流之前, 学生已经熟知世界的季风分布情况, 而洋流运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季风的影响。所以, 教师可以首先展现世界季风分布图, 然后让学生在季风分布图的基础上自行画出洋流的运动情况。最后, 教师将世界季风分布图和世界洋流分布图放在一起将其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洋流的基本内容之后, 对其进行拓展, 将世界洋流分布具体呈现在学生面前。
第二, 呈图、指图和析图。呈图就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在析图的过程中, 适时的在图像上指出, 帮助学生对图像进行了解[2]。比如在洋流教学的过程中, 在某些位置会出现反常的洋流, 这时教师就要适时的在图像上指出, 并且引导学生对反常洋流的成因进行分析。教师在这个环节要控制好课程的节奏和语速, 让学生有一个充分的时间进行思考, 以得到引导教学的目的。
第三, 评价。在评价阶段主要是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作出相应的评价, 评价的性质有两类, 分别是:肯定式评价和否定式评价[3]。但是评价的方法和用语却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尽量的做出肯定式评价, 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特殊的时候, 比如学生因为不认真听讲而导致回答出现失误的时候, 可以适当的对其进行否定式评价, 以起到警醒的作用。
第四, 收图。部分教师会在析图完成之后就收图, 部分教师会在总结之后再进行收图。这两种收图方式取得的效果不同, 一般情况下, 第二种收图方式取得的教学效果比较好。因为在析图之后对析图内容进行总结, 让学生在激烈的思考之后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这个过程和图像结合在一起, 更有利于提升消化吸收的效率, 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果。所以, 教师要根据课程安排选择合适的收图方式。
二、教学效果评价
在“世界洋流”的教学中, 通过选图、呈图、指图、析图、评价、收图等图像教学方法的应用,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同时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第一, 在选图阶段, 选择的图片和课本上的图片相似性太高, 导致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愿抬头看图,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从而影响了呈图、指图和析图的教学效果。第二, 在析图的过程中, 教师的语速和节奏过快, 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过少, 影响了学生的思考效果。第三, 在收图的时候, 教师在析图完成之后就进行了收图, 影响了最后的教学效果。
三、高中地理课堂图像教学行为的改进策略
(一) 丰富图片形式
在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依据互联网资源, 图片的形式可以极大限度的得以扩展, 甚至教师可以利用动态的图片或者简短的视频来丰富图片形式。比如, 在学习洋流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选择动态的洋流图片或者洋流形成的简短的视频来取代静态的洋流图片, 通过这样的形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
(二) 选择合适的析图方式
在析图的过程中, 教师要转变自己对课堂的主导地位, 要以学生为主体, 在析图的时候要尽量使用问题引导法或者小组合作讨论法来进行。比如, 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特殊洋流的成因时, 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思考, 最后让小组代表将自己小组的意见阐述出来。
(三)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
在评价方面, 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时机和评价用语。首先, 教师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要将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 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 对学生发言中正确的部分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对学生发言中有待改进的部分要给予鼓励性的评价, 以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出现突然中断的情况, 教师要通过眼神或者温和的语言给予鼓励, 或者教师可以通过总结式的发言为学生的发言做一个完美的收尾, 以维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四) 选择合适的收图方式
在收图的时候, 教师要尽量将这个过程放在总结之后,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结合图像对课堂知识进行消化吸收, 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高中地理课堂的图像教学是一种发展已久的教学形式, 在提高高中课堂的教学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中地理课堂的图像教学需要从选图、呈图、指图、析图、评价和收图等几个环节来进行。随着课程内容的发展和教学形式的改进, 在高中地理课堂图像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教师都要选择合适的方式, 才能有效的实现图像教学的教学效果。
摘要:高中地理是和现实生活非常接近的一门课程, 其中充斥了大量的地形、地貌、季风、洋流、大气运动、地质运动等非常现实的问题。所以, 在地理教学中应用图像进行教学, 能够有效的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高中地理课堂的图像教学来源已久,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生了一定的改变。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实例, 对高中地理课堂图像教学行为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地理课堂,图像教学,行为分析
参考文献
[1]丘永平.高中地理图像教学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 2013, (25) :156.
[2]李银子.关于高中地理课堂图像教学行为观察与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 (上旬刊) , 2014, (1) :101.
[3]林桂云.浅谈“地图—问题”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地理课堂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 (教学研究) , 2013, (22) :62-63.
地理课堂问题行为 篇2
在我国,有学者将课堂问题行为分为六类,这六类行为依次表现出程度加重:
第一类,隐蔽性行为,如上课不认真听讲、思想开小差、漫不经心等;第二类,轻度冲突行为,如同座或相邻同学发生纠纷、相互干扰等;第三类,不服从教师,如不听教师安排、不与教师合作;
第四类,不遵守作息制度,如迟到、早退、随意离开课堂;第五类,扰乱性行为,如坐立不安、嬉笑吵闹、乱抛物品等;第六类,恶作剧,如做怪样、叫老师绰号等。
地理课堂问题行为 篇3
一、异常行为的界定
异常行为通常指那些超出常规或背离社会道德、纪律规范的行为。初中生异常行为通常指不符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道德规则的行为。存在异常行为的学生经常会影响课堂纪律,干扰同学学习,在上课时心不在焉、发呆,经常迟到、早退、逃学等。
二、问卷调查情况总结
为了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使教育更有针对性,我校专门针对异常行为问题开展了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调查对象为七、八、九年级的学生。为了使调查结果更真实,我们采用无记名方式。为了使调查结果更具代表性,我们的调查对象包括各年级普通班、实验班的学生,也包括城市走读生班学生、远郊住校生班学生,尽量合理涉及各类群体。此次问卷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20份。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问卷共设计了32个题,涵盖三大方面的内容:家庭教育及亲子关系,学校教育及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学生的社会认知及价值取向。
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对“父母采取何种方式影响你的行为”的调查中,仅有47.9%的学生选择“启发引导式”,甚至有3.8%的学生选择了“父母放手不管”,这显示出家庭教育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因此学校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在对“对你的思想影响最大的人”的调查中,选择“监护人”和“老师”的共占30.3%,选择“同龄群体”的却占18.8%,这说明中学生易受同龄人的影响,因此良好班风、学风的培养尤为重要。有58%的学生认为学习成绩对自己情绪影响最大,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愿意学习。但也有3.5%的人认为学校管理易使自己产生不良情绪,这说明少数学生对老师、学校有抵触情绪。在对“谁的说教最能接受”的调查中,36%的学生选“父母”,29.3%的学生选“教师”,认为“说教不起作用”的占14.8%,更有3.8%的学生表示“越说越不听,故意反着做”。在关于如何看待早恋现象的调查中,几乎40%的学生认可早恋,这表明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调查还显示,有11.8%的学生几乎每天都上网,这说明网络已经成为相当一部分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也是教师面临的一个问题。
综合分析问卷调查情况可知,我校学生总体上文明有礼、乐观开朗、尊师守纪、积极向上,但也有个别学生存在异常行为。
三、异常行为的化解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我对初中生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于是,我从以下方面着手化解中学生异常行为。
1.德育工作常态化。学校要注重德育工作,积极推进全员育人。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执行学校德育目标,在课前三分钟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教育。例如,在学习两极地区的相关知识时,我利用多媒体介绍了人类南极探险的艰辛历程以及我国极地考察现状,目的是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不畏艰辛、勇于探索的精神。
2.转变教学观念,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逐渐摒弃“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三步四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充分参与教学活动。根据初中生争强好胜、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的特点,我还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开展小组竞赛,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充分展示自我才华,减少学生异常行为发生的几率。
3.找准教育时机,培养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例如,在学习有关日本的知识时,突然有学生问:“钓鱼岛到底是谁的?”这时,我明确指出钓鱼岛是中国的领土。可是却有一个男生用很怪的腔调说“小日本,小日本”,惹得一些学生笑起来。我没有训斥领头的男生,而是问:“你为何发出那种腔调?”他说:“我恨日本抢占钓鱼岛。”我问:“恨就能解决问题吗?”他摇摇头,其他学生也安静下来,陷入深思。我说:“解决国家间争端有两种方式,武力解决和和平谈判解决。你们认为哪种方式更好?”学生回答:“和平谈判解决。”我说:“如果两国力量悬殊,强的一方会选择谈判吗?弱的一方有资格提条件吗?”学生摇头。我说:“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国家实力,使国家强大起来,你们是未来的建设者,现在不努力学习,能担起重任吗?”至此,全班学生都受到触动,感受到爱国与学习的关联,明确了学习目标。
地理课堂问题行为 篇4
一、情境无效———重情境轻启发
案例:认识区域
情境创设简析:我们的生活和区域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我们的家乡在某省某市, 也经常听到省 (直辖市、自治区) 、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术语, 那么, 什么是区域呢?接着课件展示“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和“甘肃省干湿区的划分”图, 引导学生分析甘肃省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特点及四个干湿区, 学生自主概括区域的概念。
分析:在该案例中, 教师以导语来引出问题, 然后再利用地理图引导学生分析, 表面上看通过情境而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但实质上没有很好地突出区域这一概念。学生在分析图后对区域概念没有形成直观认知。在地理教学中创设情境, 以直观形象的材料来促进学生形成直观感知, 以问题为媒介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从而引入新的问题, 这样的情境才会更加有效, 否则, 只注重情境而忽视在情境中启发引导学生思考, 情境创设无效。
解决办法:教学中先问学生在哪个省?哪个区?以天气预报的视频引出苏北、川东、川西, 北方地区等术语, 指出这些都是指一个区域, 追问“什么是区域吗?区域是怎样划分的?又有着怎样的特征呢?”然后出示甘肃降水量分布和干湿区划分图, 提出问题“甘肃省年降水量的变化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干湿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交流,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归纳区域的概念。
二、提问无效———重问题轻目标
案例: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提问过程简析:幻灯出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图, 小组观察,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水带走的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给农业造成什么影响?”“水带走的泥沙流向什么地方?会给黄河带来什么问题?”学生针对这些问题讨论后,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然后讲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分析:该课时的重点是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了解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原因。故而问题就要紧扣这两方面展开。应该说, 课堂中的提问是教师用于启发引导学生不可或缺的手段, 通过问题引导,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解决过程中, 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的构建, 这样才能让问题变得更加有效。否则, 如果问题没有紧扣目标展开, 在提问过程中忽视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依然以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探究, 问题就会无效。同时, 如果问题太多, 学生只能疲于应付而不会主动思考问题。
解决办法:在教学中先幻灯片出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图引导学生观察, 此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黄土高原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 然后再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活动。学生讨论后先引导学生概括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教师再补充, 然后追问“是什么原因导致黄土高原出现如此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从而促进第二个目标的达成。
三、探究无效———重形式轻效果
案例: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探究过程简析:在引导学生探究“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的基础上,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6~97的内容并填表, 然后教师以幻灯片展示工业社会时期和后工业化时期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类活动、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等方面的异同, 追问“从18世纪中叶第一次技术革命以来, 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 人地关系的思想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后教师归纳讲解并板书 (或幻灯演示) 。
分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通过引导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而获得知识构建比教师直接讲解更加有效。从该案例中不难看出, 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时, 没有较好的处理好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探究活动注重形式而没有关注探究结果, 学生探究后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而是以教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总结, 探究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也不到位。
解决办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96~97的内容并填表后, 要先引导小组学生对工业社会时期和后工业化时期在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类活动、环境问题、人地关系思想等方面的异同进行总结, 然后教师再归纳演示。同样的, 在提出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后, 也要先引导小组合作学生总结, 然后教师再归纳。在学生探究和总结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和补充。
四、拓展无效———重应试轻技能
案例: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拓展简析: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对人口战略、资源战略、环境战略探究后, 课后拓展安排一是完成课后练习并根据教材中的资料分析柳林村和孙家村的做法是否合理?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二是完成教辅中的练习题。
分析:从该课时的拓展不难看出, 教师依然受应试教育观念所左右, 拓展练习中还是以学生的应试能力培养为主。拓展练习是地理课堂的延伸, 是引导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 也是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方法。在拓展中, 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多应用知识, 在完成基本练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作去分析实际问题。
解决办法:首先, 引导小组对教材中柳林村和孙家村的做法进行分析, 让学生更好掌握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其次, 根据学生的层次布置课后练习。在这个过程中, 练习要有层次性且要让学生有选择权。如完成教辅中的练习题, 针对基础差的学生可勾画相应的题完成即可, 剩余问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完成。最后, 以小组为单位对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进行调查, 提出合理化建议。
地理课堂问题行为 篇5
一、平等对话让课堂不再沉寂
部分教师在讲课中容易居高临下, 好像不这样便不能更好彰显师道尊严和权威, 其实尊严和权威从来都不是靠身份和话语权的悬殊来实现的, 试想, 你我在年轻时面对高高在上的话语, 又有几人从内心去接受呢?教师自觉地俯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 让学生在课堂上拥有话语权, 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课堂上才能充满师生间知识与思想的碰撞, 实现知识的对接和思想的沟通。当学生从对话中感受到知识的启迪和人生的感悟时, 他们将不再沉默, 课堂也将不再沉寂。
例如:在讲解鲁教版必修二“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时, 因为班级中的学生绝大多数是来自农村, 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对学生来说往往是深有感触的, 所以在课前设计中, 我准备让学生自主讨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成因有哪些?在教学现场, 学生们讨论得也非常热烈, 但我也发现部分同学讨论过程中有点偏离主题了:有的说我三姨在苏州做什么;有的说我二姑在上海了, 等等。讨论的内容变成了学生聊家常, 针对这种情况, 我没有立即喝止, 而是参与其中的一组, 与同学们聊起了家常, 我就问:“他们为什么出去的呀?”“出去挣钱了。”“为什么要出去才能挣钱?”“这个地方不好找活, 工钱也不高了。”“为什么要去南方了?”“那个地方每个月挣得多, 挣钱的路子也多了。”……在这些学生朴实的言语中, 透漏出的就是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 我在这个基础上补充和完善了这个问题的思路, 让同学们学会从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或影响人口移动的推力与拉力上去分析这个问题, 同学们接受起来感觉很轻松, 记忆也更深刻一些。也许在讨论的时候会花费一些时间, 教师不要感觉是浪费了课堂时间, 更不要吝惜这点时间, 平等的对话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师生间的温馨, 更能激活思维, 更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可谓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二、适时参与让课堂迸发热情
学生参与课堂, 可以让学生充满成就感, 特别是高中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不想再表现为听话的乖孩子, 他们更希望在参与中展示自我。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酌情的多增加一些学生参与的内容。不要害怕时间不够, 更不要害怕课堂纪律受影响。其实, 有时从乱中可以更好地找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如在讲到水体污染时, 笔者让一学生扮演当地环保局长, 其他学生作为民意代表, 从当地水体污染状况、污染源、对策等方面进行质询, 学生热情高涨, 甚至课堂的正常秩序都被打乱了。但同学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却非常地彻底, 基本上没有再让我补充什么, 课后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和这节课的印象非常深刻。笔者的感悟是:当教学内容与学生内心渴望相一致时, 课堂就会迸发出火一般的热情,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也会在更大程度上被调动起来, 这不是我们教师孜孜追求的目标么?
三、距离贴近让学生不再冷漠
教师课堂位置往往以讲台为主, 方便板书也利于学生学习注意力位置的专一。但总站在一个地方, 学生与教师间就有了距离感, 课堂气氛容易单调、沉闷、乏味。其实, 教师完全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 适时调整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 例如分组讨论时, 教师可以走到某一组中, 参与他们的讨论, 了解他们讨论的情况, 发现学生在讨论中对地理问题的认识过程是否正确;当学生提出自己的主张时, 可以让学生走到讲台上去阐述对某个问题的认识, 而教师可以走到他的座位上, 坐下来和其他学生一起欣赏。在避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感受到, 学习过程不是单向的教师讲、学生听, 自己的主张也是会受到教师和其他同学的关注的。在增加自信心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爱护, 长久下去, 师生间将不再会是冷漠的下达任务与完成任务的关系, 融洽、温馨的师生关系也必将刺激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
四、目光对接让学生洋溢自信
课堂上教师自然、亲切的目光, 可以实现师生之间感情的交流, 触动心灵的沟通,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爱护和尊重, 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期望。而教师要根据眼神变化来获取学生学习状况的变化, 教师要学会读懂学生眼神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让思维活跃的学生读懂教师的赞许和鼓励;让听课不认真或做小动作的学生读懂教师提出批评的暗示;让不敢开口的学生, 读懂教师充满期待的目光对其的鼓励, 鼓起他们学习的勇气。
五、真心微笑让课堂更温馨
教师发自真心的微笑传达给学生的是一种平等友好的心理暗示, 会让学生有心理安全感, 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 提高思维的灵敏度。教师表情的变化要自然、适度, 不要矫揉造作。更不能板着面孔、毫无生机或是一副愁大苦深的样子, 这样的表情让学生如何能安心地听讲和学习呢?
语言、位置、眼神、微笑等这些教学行为展示着教师热爱教学、热爱学生的真诚情感, 传递着对学生诚挚的关心、爱护、理解与期望, 在学生感受到之后, 师生之间很容易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 课堂学习气氛也会更加轻松、和谐, 学生学习效率也能得到不知不觉地提高。
教师的教学行为就应该如同三月的春风, 在温暖学生的同时,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让学生主动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的教学行为就应当如春雨一般润物无声, 在潜移默化中去感化学生, 在展现教师教学行为魅力的同时, 也影响着学生的日常行为, 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也让地理课堂更加精彩。
摘要: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情等教学行为看似与教学活动无关, 却着实影响师生间真诚的交流与对话, 影响学生能否真正的融入到课堂教学, 能否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 能否引发师生间情感上的共鸣, 最终影响能否实现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