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趣味性(共11篇)
地理课堂趣味性 篇1
一上好绪论课, 精心设计导语
导语的设计对一堂地理课来说至关重要。好的导语可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进入角色,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潜力,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阶段, 教学方法中的导语设计可以说是花样繁多, 一些教师仍照搬照套, 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 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1. 导语的设计来源于生活
讲到“世界人口”这一节, 教师可以将世界人口这个话题联系到我国人口数量上。众所周知,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 现在的初中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这样以学生熟悉的事例导入课题, 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兴趣,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2. 导语的设计要结合社会热点
在日常教学中, 特别是各章节的教学难点,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不能带来良好的课堂效果, 在导语中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举例子, 使学生对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 从而可以更好地掌握。如在“国际日界线”这一节, 可举成龙电影《环游地球八十天》, 剧中人物环游地球一周实际只用了79天, 而电影名字为什么说是80天呢?设此疑问, 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 引出“国际日界线”这个知识点。
二和谐的师生关系, 增加互动与交流
教学时, 教师应该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 提高师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 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1. 巧设疑问, 加强师生交流
每个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不同, 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 要面对所有的学生, 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合理性地选择一些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 让学生主动地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进行探究、分析, 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 对授课内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对于一些典型或者较难的问题,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 以小组的形式发表意见。如讲授“长江黄河”一节时, 用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在地理位置、长度、流经区域等方面, 把长江和黄河进行对比, 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智慧, 更好地掌握知识点, 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问题简单化, 技巧性教学
地理是初中新设的一门课程, 有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面对教学难题, 要积极探讨, 寻找适当的方法, 将所遇到的复杂问题简单化, 难以理解抽象的问题, 具体化。
1. 运用比喻, 将问题简单化
初中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对于地理这门课程, 有时候还是缺乏理解力。恰当的比喻, 不仅可以将知识点趣味化, 而且便于学生理解教学中的一些复杂问题。运用比喻, 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他们的记忆速度。如将中国的大陆板块比喻成一只雄鸡、将非洲的轮廓比喻为一把火炬、将等温线看作是一个安图享受的人等。
2. 运用实物, 将知识具象化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抽象的东西总是让人难以捉摸, 不好把握。教学时, 教师可通过图片、视频或实物等形式, 将要学习的内容展现在学生眼前, 形象化、直观化地帮助学生理解。如讲“陆地地形”时, 教师可用多媒体显示出各种地形的图片, 这样不仅教师可以省时省力, 学生也能更好地掌握知识要点。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偏差, 将知识具象化是十分需要的。
四创设故事性情境,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中, “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今天的素质教育, 作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 应该有所创新, 在教学任务里引入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故事。如在“地球转动”这一节,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女儿对爸爸说她已经绕地球转了十几圈了, 爸爸笑着对女儿说, 他绕太阳50圈了, 还准备在转二三十圈。故事讲完, 话锋一转提出问题:“爸爸的年龄是多少?”这样一来, 学生会潜意识地去思考, 并且激发了他们学习的欲望, 使课堂教学生动、风趣, 同时使课堂知识更容易理解, 印象更深刻。
五注重鼓励与评价, 强化学习热情
每个人都喜欢被赞扬, 尤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学生。学习过程中, 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与评价, 学生会努力追求这种成功的感觉。评价时, 对于好的现象, 多鼓励, 多表扬, 对于发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 不能放任自流。当学生提出一些新观点和新想法的时候, 不论对与错, 教师都要表扬学生的这种探索精神, 维持这种积极情绪。
六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保证课堂效率
地理教学中, 教师应该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 以及使用新型的科技手段, 来防止学生的注意分散, 达到突破教学难点, 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如学习“地球的运动”时, 用多媒体图片演示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并且用表格的形式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意义, 声情并茂的动画场面, 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给学生带来心理上的愉悦。
总之, 初中地理课是一门“艺术”, 提高初中地理课堂趣味性更是一门技术, 是一名优秀教师不可缺少的能力。我们应努力探索, 理论联系实际, 用生活中的例子, 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 用不同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效率。
地理课堂趣味性 篇2
16、我国铁路客车车次为双号,表明该车(D)
A.由南向北行驶
B.由北向南行驶
C.向远离北京的方向行驶
D.向接近北京的方
17、.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生物是 B
A.一种植物 B.一条狗 C.一只小白鼠 D.人类
1、一路平安(中国城市名)旅顺
2、风平浪静(中国城市名)宁波
3、日近黄昏(中国城市名)洛阳
4、八月飘香香满园(中国城市名)桂林
5、夸夸其谈(中国城市名)海口
6、千里戈壁(中国城市名)长沙
7、大家都笑你(中国城市名)齐齐哈尔
8、珍珠港(中国城市名)蚌埠
9、带枪的人(中国城市名)武汉
10、船出长江口(中国城市名)上海
11、金银铜铁(中国城市名)无锡
12、银河渡口(中国城市名)天津
13、久雨初晴(中国城市名)贵阳
14、两个胖子(中国城市名)合肥
15、双喜临门(中国城市名)重庆
16、努力炼钢(中国城市名)大冶
17、新婚之夜(中国城市名)开封
18、东西北三面堵塞(中国城市名)南通
19、海中绿洲(中国城市名)青岛
20、空中码头(中国城市名)连云港
21、泰山之南(中国城市名)岳阳
22、逆水行舟(中国地名)上杭
23、春笋(中国地名)新竹
24、掩耳盗铃(中国地名)蒙自
25、春水碧如蓝(中国省级行政区名)青海
26、江淮河汉(中国省级行政区名)四川
27、黄河解冻(中国省级行政区名)江苏
28、东南北(中国省级行政区名)西藏
29、宝树丛丛(中国省级行政区名)吉林 30、日照清流涌(山西地名)阳泉
31、终年积雪(吉林地名)长白
32、见脸不见发(内蒙古地名)包头
33、持久和平(陕西地名)长安
34、鹰击长空(台湾地名)高雄
35、谈天的都市(山东地名)聊城
36、桃李梅(北京地名)三棵树
37、鸡蛋心(河南地名)内黄
38、分明在湖上(台湾地名)日月潭
39、请走正门(山西地名)偏关 40、基本一样(山西地名)大同
41、一江春水向东流(云南地名)通海
42、初次见面(广东地名)新会
43、水陆要塞(河北地名)山海关
44、航空信(江苏地名)高邮
45、此(青海地名)柴达木
46、结束战争(广东地名)和平
47、两条河(云南地名)双江
48、终年无浊水(山东地名)长青
49、长生不老(黑龙江地名)延寿 50、捷报传来(山西地名)闻喜
51、飞流直下三千尺(河北地名)陡河
52、东西南北无战争(东北地名)四平
53、太平洋(浙江地名)宁海
54、君子之交(台湾地名)淡水
55、平安之地(江苏地名)泰州
56、停火(贵州地名)息烽
57、骆驼背(湖南地名)双峰
58、我做(江西地名)余干
59、客人(广西地名)来宾 60、垦荒(辽宁地名)开原 61、白日依山尽(辽宁地名)沈阳 62、虚度年华(安徽地名)无为 63、豁然开朗(湖北地名)大悟 64、向往光明(黑龙江地名)爱辉 65、全面整顿(云南地名)大理 66、突飞猛进(云南地名)腾冲 67、中秋月(广东地名)高明 68、得奖(河南地名)获嘉 69、喜事在即(福建地名)将乐
70、祖先种过的地(福建地名)古田 71、日月星(福建地名)三明 72、四季如春(泉州地名)永春
1、银河渡口。(打一中国城市名)天津
2、船出长江口。(打一中国城市名)上海
3、倾盆大雨。(打一中国城市名)天水
4、船出长江口。(打一中国城市名)上海
5、倾盆大雨。(打一中国城市名)天水
6、洙(打贵州地名一)赤水
7、一江春水向东流(打云南地名一)通海
8、话说长江(打陕西地名一)白水
9、秋水共长天一色(打名江一)漓江
10、一江春水(打四川地名一)沐川
11、泫(打四川地名一)黑水
12、山雨欲来风满楼(打海南地名二)陵水、临高
13、不废江河万古流(打重庆地名一)永川
14、饮水思源(打一中国台湾地名)知本
15、大江东去(打一中国地名)上海
浅谈地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篇3
关键词:地理 教学 趣味性
目前许多学生不愿学习地理,原因有两个:一方面由于地理学科在初中不是“主科”而是“副科”,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地理学科不重视,另一方面由于地理没有将知识与趣味很好的结合起来。枯燥无味,缺乏生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如果教师设法让学生对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求知欲望。他们主动去研究去探讨,使他们处于愉快兴奋状态,那么,这样的教学会事半功倍。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教师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教学内容上。
一、巧妙的绘制简图
绘制简图能化难为易,增强直观效果。在讲某些国家与地区的位置轮廓及分布时,常用简图直接说明,如我们在讲大洲、大洋一节时,重点要学生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海陆分布,于是把各大洲看成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用简图画在黑板上,然后让学生轮流上讲台,填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这节内容全部在版图上展示出来,这样能吸引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某些地区的轮廓是很不规则的,很难掌握,上课是要巧妙的绘制简图,能化难为易, 如在讲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时, 可以把湖北省看成三角形, 湖南省看成由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组成的图形。 山西省看成书竖直放置的平行四边形, 辽宁省看成鸡腿,教师边讲边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整个课堂趣味盎然。
二、编顺口溜教学
地理知识内在联系差,知识点多且非常零散,枯燥无味,这类教材编成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诗歌形式或谐音,可以有效地改变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例:学习中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名称时,介绍中国政区歌: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港澳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内蒙台海福吉安。诗歌刚一念完,学生会自觉地说出诗歌中词汇表示的省区,这样主动性得到发挥,效果可想而知。在讲各省区的简称时,有时可采用谐音,如湖北简称鄂,重庆简称渝,两地是临省区,连起来是鄂鱼,学生能够在欢声笑语中学到知识。
三、利用地理课外活动小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地理课外活动小组,课外活动可以是参观气象站,物候观测、制作地理模型,宣传有关地理法规,实际调查等,如:给学生布置听天气预报的作业,可以尽快熟悉各种常用天气预报和各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制作地球模型,可以熟悉判读经纬度及其分布规律,实际调查可以结合当地水资源的利用,土地资源的利用,大气污染等,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环境生态意识和持续发展观,让学生关注自己身边的发展变化,是学生认识到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能学以致用,无处不在。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
在地理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幻灯、录象、课件等进行教学,如:在讲不同的地理区域时,先让学生看看不同区域的景观图片,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不同,经济区域类型不同,加深了学生对区域类型划分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
总之,变被动为主动,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将生硬枯燥的地理知识融会于生动的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地理课堂趣味性教学的策略研究 篇4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地理, 自觉地学好地理呢?我认为:地理教学应充分发挥其趣味性学科特点, 让课堂活起来, 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益。近年来, 我一直在做趣味性教学的尝试, 以下就我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体会:
一、精心设计趣味性课堂引言, 点燃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束火花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课堂引言可以使学生立刻走进课堂, 随教师的思维而动。引言不拘形式, 内容多样, 既可采用歌谣、地理故事、地理游戏等趣味较强的教学方法导入新课, 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从身边事说起, 从热点事说起, 信手拈来, 游刃有余。但值得注意的是:引言要生动有趣, 要有针对性, 要设有悬念, 避免落入俗套, 给人一种哗众取宠的感觉。
在讲授环境保护 (高中地理选修6) 之前, 我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小村, 前有一封闭池塘, 村民世代取用塘水, 近年来, 该村居民成人的癌症发病率猛然增高, 每年都有人因食道癌病发死亡, 村里人心惶惶, 遂请算命先生卜算, 算命先生认定池塘是魔, 给了一道秘方:要么填平池塘, 要么将池塘两侧挖通, 与其它河道相连。村民依言行事, 果然奏效, 遂感恩不尽。接着, 我问:算命先生为什么能救命, 谁能说出其中道理?悬念一出, 学生精神为之一振, 接着就讨论开来, 好奇心一来, 学习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后面的知识就好讲多了。
二、灵活运用各种趣味语言, 使地理课变得妙趣横生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表达准确, 精练通俗的语言固然重要, 但如果再适当运用一些趣味语言, 那么就可以使地理课堂教学妙趣横生, 满堂生辉。
1、妙用谚语、谜语、民谣
谚语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长期观察体会的智慧结晶, 具有一定的哲理且易生趣;谜语则是我国的国粹, 在教学中能适当运用, 则可启发学生思维, 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早穿棉袄午穿纱, 围着火炉吃西瓜”、“一场春雨一场暖, 一场秋雨一场凉”、“霜前冷, 雪后寒”、“枣发芽, 种棉花”等谚语的运用, 使课堂教学变得通俗生动;风平浪静—宁波、空中码头—连云港、大言不惭—海口等谜语的适时使用, 活跃了课堂气氛, 比枯燥地讲授教材要好的多。
2、巧借古诗文
古代诗词是我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明珠, 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诵不衰。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 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 大有使人耳目一新, 引人入胜之感, 由此创设听课的最佳境界, 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打下良好的基础。“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侧身西望长咨嗟!”此诗生动地描写了四川省西部崎岖的地形;“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我国季风区的分布;“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还有用“马前挑花, 马后雪”来夸张地表现秦岭南北两边自然景观的差异;用“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底见牛羊”来描述内蒙古高原的辽阔富饶。这些诗歌犹如“味精”, 使学生回味无穷, 也使地理课增添了一番风味,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适当借用歌曲
在课堂中适时引入歌曲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也引起学生的思考。如田震的《黄土高坡》“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 都是我的歌, 我的歌”接着我就问:“黄土高坡上是否有西北风、东南风?分别盛行于哪个季节?为什么会有这些风?”因此很自然地把季风知识引进课堂。
4、巧编趣味顺口溜
地理教学中, 有大量的地理知识要求学生记忆, 这就要求学生掌握比较灵活的方法来记忆, 切忌死记硬背。为了帮助学生有效记忆, 我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经常编写一些顺口溜, 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如讲述锋面雨在我国的分布地区时, 我编成“五月南岭六月长 (长江流域) , 七八两北 (华北东北) 雨茫茫, 九月退到长江南, 十月陆上看不见”。把人口过亿的国家编成“中印美, 印尼巴, 尼巴日俄孟加拉”来记忆, 当然, 现在还要再加上一个墨西哥。如此教学, 乐趣无穷。
当然, 无论是进行生动的描述, 还是引用诗句、民谣, 或是自己编写歌诀, 都应注意其语言的准确性和地理性, 否则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不拘一格, 让学生动手, 实现教学互动
适当设计课堂小游戏, 小竞赛, 寓乐于教, 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发展。如讲地图图例时, 我把各种图例符号做成大卡片。把学生按小组分成八组, 当我拿出写有一个图例符号的卡片后, 证学生进行竞猜, 看谁猜的又快又准, 答对了在他所在的小组加分, 最后看哪组得分最高。在学习中国政区时, 运用电脑动画开展拼图游戏, 比比谁拼得快。这样让学生能眼脑并用, 在竞争中掌握知识, 趣味无穷。
四、巧妙制作教学课件, 创设形、声、色兼备的教学氛围
教育家约翰·洛克曾说过:“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地保持学生的注意。”因此, 要使学生始终精神奕奕, 教师就要针对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的心理特征, 利用高科技手段, 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在课件制作中, 要适当的使用动画、配音、效果, 使课堂变得多姿多彩, 更好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浅谈初中地理课堂趣味教学 篇5
一、精心设计导言引入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通过富有情趣的导言,使课堂一开始便形成一种活跃而愉快的氛围,使学生产生掌握新知识的强烈愿望,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导入新课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大致归纳成如下几类:
1用“地理之最”来导入新课。在区域地理讲授之前,通过“地理之最”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述亚洲地形特征时,先提问:世界最高峰是什么山峰?海拔为多少米?在讲述南极洲时,可用世界上位置最南、平均海拔最高、气温最低而冰层最厚来引出南极洲;可用“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作为日本地理的开端;用“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引人中东地区的学习。
2用著名景观来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地理风貌,在观图领略一个国家或地区风土人情的基础上讲授新课。例如,先观察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阿尔卑斯山的美景、地中海的迷人风光等,然后开始欧洲西部的学习;用克里姆林宫和红场的图片,引入俄罗斯的学习。
3通过读图提问来导入新课。此法多用于讲述地理位置、范围及规律等内容。
4用地理谜语导入新课。例如,在讲述埃及地理时。可用“灰尘吹来”猜谜底“埃及”来导人新课。
二、巧借趣昧语言授课
教学中通过抓住区域地理及其与历史相互联系的规律,适当引用顺口溜、谚语、古诗、故事、谜语、歌曲以及地理别称进行教学,通俗易懂,可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1顺口溜。如:两湖(湖南、湖北)两江两海安,川西云流六千三;流域超过百八万,宜昌湖口各拉段。
2谚语。如讲西北地区时,引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我国大陆性气候的特点;讲锋面雨时用“云过山坡湿,雨过山头明”,可激发学生兴趣。
3古诗。在教学中,可恰当地引用古诤同。优美诗句可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创造一种诗情画意的教学环境。如学习旅游胜地——泰山时,不妨让学生朗诵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学生在朗诵中将领略到泰山的雄伟壮观。这些诗歌犹如饭菜中的调味品,让学生回味无穷。
4谜语。如猜“说它多大有多大,无人知它始和终,也没左右和上下”(宇宙);“千颗星,万颗星,北天星星数它明,夜里航行不用灯”(北极星)。运用谜语,不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
5歌曲。讲内蒙古高原时引用“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描述温带草原的辽阔、壮丽;讲长江之前,让学生听一酋充满深情的《长江之歌》,这时学生的心中仿佛流淌着一条汹涌的大江,接下来听“你从雪山走来”,提问:雪山是指哪座山?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就全部被调动了起来。
6地理别称。地理别称具有把地理事物的特征高度概括的功能,有助于学生记忆众多的地名。例如,“世界公园”、“钟表王国”——瑞士;“火山之国”——印度尼西亚;“佛塔之国”——缅甸;“枫叶之邦”——加拿大;“日光城”——拉萨;“不夜城”——漠河;“草原钢城”——包头等。
三、充分利用电教手段
电化教学是采用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录音、录像、计算机等电教媒体开展教学的一种方式,是目前较流行、较先进的一种教学手段。教师运用图像导结,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综合,既能使学生强化知识,使知识系统化,又能培养学生概括、综合的能力,使技能综合化、熟练化。图像导结的方法很多,既可以用投影图片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归纳综合,又可以用漫画、示意图深化主题,引导学生综合归纳,从而强化教学目标。
四、开展趣味实践活动
一方面,组织学生参观世界地质公园、自然博物馆、矿产博物馆、天文馆等;另一方面,结合学校所在地的情况,组织学生进行工业建设成就、农业生产状况、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趣味化的尝试 篇6
高中地理必修1介绍自然地理知识, 尤其第一章《行星地球》相对抽象难懂, 让不少学生对地理学科望而却步。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变无效为有效, 化低效为高效。因此新学期, 第一堂地理课对学生的趣味激发堪称重中之重。
一
新生入学, 第一堂地理课可以海阔天空地和学生聊些与地理有关的话题, 甚至可以谈谈神乎其神, 且大家感兴趣的“堪舆学” (风水学) , 并用地理科学解释风水现象, 引导学生辩证、科学地看待这一古老学说。风水学这棵理论之树萌芽于史前, 破土于秦汉, 生长于魏晋南北朝, 开花结果应是在隋唐时期。在一些书面和口头语中, 人们习惯上称风水为封建迷信。事实上, 揭去风水先生神秘的面纱, 可以用浅显的地理知识来解释诸多风水现象。这也是第一堂地理课为什么要和学生浅谈风水学的另一原因。
如:一阳宅 (房屋) 三面环山, 缺口一面, 紧靠房屋有一溪流过, 结果这栋房屋便怪事连连, 屋内经常出现蜈蚣、蛇蝎等毒虫, 这家人也患上了关节炎、风湿痛, 彻夜不眠, 还经常办事出差错, 祸事不断……这家人按风俗惯例, 便请风水先生前来指点。风水先生经过一番故弄玄虚后, 在山缺口处砌堵墙, 立竿见影;或者是种些树, 几年后, 这家人家运便渐渐好起来。其中有哪些玄机呢?其实, 道理很简单:山缺口处为风口, 刚好将溪流蒸发的水汽吹向房屋, 自然引来一些喜湿的毒虫, 另外潮湿的环境也容易让人患上疾病, 身患病痛, 夜间难寐, 次日精神萎靡, 办事自然不利。风水先生在风口处砌墙或种树 (若干年后树木成林) 挡住了风口, 这些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另外, 在古代风水布局中有“玉带缠身”一说法:阴宅 (坟墓) 前有一溪流缠绕而过 (坟墓位于凸岸) , 子孙后代必定拜将入相, 荣华富贵。用自然科学的道理解释:河流凹岸侵蚀, 凸岸堆积, 若是坟墓位于凹岸, 河流不断侵蚀, 若干年后, 这户人家的祖先岂不是下河去洗澡了。
二
在日常教学中, 也可针对各章节的教学难点, 寓教于乐, 向学生举一些生动的例子,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地球自转意义中的时差时, 可举例成龙电影《环游地球八十天》。剧中成龙一行环绕地球一周, 再次回到出发地, 实际上比预期提前一天到达, 只用了79天。原因是过“国际日界线”, 日期往东减一天的缘故, 让学生更明确“日界线”这一地理概念。
气候知识除用多媒体展示以外, 也可举用一些典例, 让学生对各种气候类型形成更直观的认识。如:热带沙漠气候, 受副高或信风带控制形成, 终年干旱少雨。在沙漠地带经常是雷声隆隆、乌云密布, 却不见下雨, 原来雨滴还没落到地上早就蒸发了。又如, 沙子常年受太阳暴晒还可杀菌, 中亚土库曼人打战受伤抓把沙子敷于伤口, 不日便可痊愈……诸如此类的事例, 更能使学生轻而易举记住该气候的特征及成因。
洋流部分也是高中地理较难掌握的一块内容。讲洋流时可用学生熟悉的电影《海底总动员》剧情导入, 小丑鱼玛林和一群海龟正是乘着东澳大利亚暖流南下, 借用洋流的力量最终找到儿子尼莫, 用熟悉的电影将新概念导入自然会使学生兴趣十足。
密度流也是学生不易接受的一个知识点, 部分学生无法理解在密度流海区为何表层与底层海水会流向相反, 现实中真的是这样吗?可引用战争史上“巧用密度流典例”,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洋流探知的兴趣。如二战期间, 纳粹德国海军潜艇关闭发动机, 顺利通过英军严密把守的直布罗陀海峡, 神不知鬼不觉绕到英军背后, 给其沉重打击, 这正是密度流帮了德军大忙。另外, 洋流对海洋航行的影响表现为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讲授这部分知识也可以举些历史上生动的航海史。如1492年, 哥伦布首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用了37天时间, 而第二次1493年顺着洋流再次到达美洲只用了20天。很多学生对北印度洋季风洋流也颇感悬念, 明朝伟大航海家郑和正是顺着洋流冬季出发, 夏季返航, 顺风顺水。通过这些熟悉的事例, 学生接受这些知识必然容易许多。
三
高一地理必修2介绍人文地理, 假如上课只注重讲授理论知识, 缺少趣味事例, 便如同只有骨架没有血肉, 缺乏生动, 枯燥无味。如讲授19世纪以前的国际人口迁移, 先介绍其特点为: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再分析其原因:欧洲殖民主义扩张和开发新大陆。学完这些知识, 历史知识较薄弱的高一新生肯定还是一头雾水, 知识点虽然暂时可以记住, 但很容易忘记。如果补充这一时期典型的人口迁移事例, 如略带传奇色彩的“五月花号”事件, 不仅可以使学生整节课精神饱满, 而且对国际人口迁移知识印象深刻, 难以忘却。1620年9月, 一艘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的船只从英国港口出发驶往北美, 即“五月花号”。在横渡大西洋的66天中, 奇迹般地没有遇上狂风大浪, 途中只自然死亡一人, 但又新生一婴儿, 当到达北美大陆时保持原人数不变。此外, 该次人口迁移还与“感恩节”的由来有关。这些到达北美的移民经过一个严酷的冬季后只剩下50多人。当地印第安人送来了生活必需品, 并教他们种植、狩猎、捕鱼。在第一个收获季节, 按宗教惯例, 他们规定了感谢上帝的日子 (即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 , 并邀请印第安人一同庆祝节日。感恩节流传300多年, 保留至今。
再如讲授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国内人口迁移, 可结合当时知青上山下乡的众多事例。如一些知青电影剧情 (如:《美人草》、《走着瞧》等) , 通过影视作品将那个年代的历史情景展现出来, 更能让学生了解这一时代的背景知识;也可谈些当时的国际局势或台湾问题, 好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为支援边疆建设, 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探讨如何开展高中地理趣味性教学 篇7
一、现如今高中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
1、授课方式单一
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束缚,高中教学往往过于依赖对理论知识的灌输,从而达到应付考试的效果,高中地理教学也同样没有跳出这样的怪圈。而授课方式则大多采取照着教案讲的陈旧模式,更有甚者直接就照本宣科。既没有及时跟进新的的教学模式,又不敢勇于尝试创新,就一直抱着自己的老套路一路走到底,这样做的结局无疑是死路一条。
2、教学与实际相分离
实践真理的唯一标准,可如今的高中地理教学往往都脱离实际而进行。只是简单的向学生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衔接,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导致大量的学生高分低能,重理论轻实际。这样的教学显然不能起到提高学生的人文地理素养的效果。
3、教学单调枯燥缺乏趣味性
因为地理学科的知识量十分大,需要记忆的内容比较繁杂。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学目标,通常都急于求成,往往都是简单的将理论知识不加思索的一股脑向学生灌输,从而忽略了知识的趣味性。这样极大的降低了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效果,其实更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高中地理趣味性教学的展开策略
1、设计丰富有趣的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首先就要明确地理知识的性质。地理知识是具有实践性的知识,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可以运用到地理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加入饶有趣味的实例,不仅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并且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予娱于教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样的教学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中可以加入与知识相关的的诗词歌赋、名人轶事、谜语笑话等。这样有趣的知识既和地理有着密切的关联,又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地理带知识的时候就可以提这样有趣的问题:“两艘船一艘行驶在热带,一艘行驶在温带请问那艘船容易沉。答,温带的,因为温带的鱼多载不动就沉了。这样与地理知识有联系的笑话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积极去学习思考地理知识。
2、使用大量的地理图片和影像资料来提起学生的兴趣
地理的教学应该是多姿多彩的,不应该只有书本上的白纸黑字。利用一些风景瑰丽抑或地貌峻奇的图片不仅可以将地理知识既视化,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当下的教学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了,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向学展示一些与教学相关的幻灯片、影像资料、和一些实际的模型。在教学中加入图片影视进行讲解,可以加快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消化速率。并且在身临其境的学习环境中,又可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让新知识在脑海中生根。
比如在讲解火山知识的时候,就可以放映一些关于花山研究的影视资料,那种壮观的景象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实例的引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效率的提升是十分显著的。
3、在教学中融入风土人情的讲解增加趣味性
地理知识的粗浅作用就是对人类生活环境的探索,因此在教学中回归到学科的本真,将风土人情加入到教学中可以给学生一种亲切的感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掌握一定的风土人情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这本来也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因此在地里教学中适当的加入一些对民风的讲解是十分重要的。
比如在讲地中海知识的时候,可以讲雅典文明也可以讲克里特岛文明,可以谈哪里蓝海围绕的风土地貌,也可以谈他们酷爱葡萄酒的饮食文化,同时也可以说他们恬淡悠悠的生活习惯,当然这些风土人情一定程度上也是由地理环境因素造成的。通过如此生动的讲解,学生一定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的。
4、在教学中设定一些适当的人物,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主要就是由老师灌输知识,然后在生硬的去记忆。这样的学习模式虽然屡遭诟病,但实际教学中仍然没有太大的改观。鉴于此,采取设定任务的方法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并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巩固学生的知识,还能够通过积极的探索发现新的问题。然后经过主动的思考,获取新的知识。这样也就达到了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效果了。由此可见,设定任务法是一个十分高效的教学方法。
5、引用悬而未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生智力已经达到十分高的水平,并且还具有较强的猎奇心理。在地理教学中,加入一些正在探索研究的问题,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新鲜感,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不断地探索最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最后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新的知识,去尝试解决那些专家都感到棘手的问题,这样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循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效的完成学习任务。
比如在讲沙漠知识的时候,就可以加入对纳米比亚骷髅海的谜团讲述:纳米比亚沙漠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极为干旱的沙漠之一,骷髅海是绵延在纳米比亚沙漠与大西洋冷水域之间,海岸线长达500千米。并且骷髅海的地理环境十分危险,不仅有高达八级的大风,还有交错蜿蜒的水流,令人不寒而栗的雾海加上错综复杂的海域和不可明状的暗礁。时日至今,过去在捕鲸中因失事而破裂的船只残骸,依然杂乱无章地散落在世界上一条最危险荒凉的海岸上。
这样让人充满迷惑的地理未解之谜一定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他们在求知的海洋纵情徜徉的。
摘要:地理作为一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学科,在人类历史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古人就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语句来形容一个人的博学多才,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对地理知识的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在当今社会,地理知识更是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关系着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也对社会文明进程研究和对历史考古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支持,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无论是学好地理专业知识,还是掌握一定的地理常识都是对人们生活大有裨益的。当然传统的地理知识教学大多照本宣科,只是片面的强调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从而忽略了地理知识的趣味性教学。这显然是不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于兹本文通过对地理教学现状的研究对如何开展地理趣味性教学做了积极思考。
关键词:高中地理,提高兴趣
参考文献
[1]张超.高中地理教学趣味教学法应用探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
[2]李万林.高中地理趣味教学探究[J].学周刊A版,2011.
[3]张英霞.如何增强高中地理教育的趣味性[J].关爱明天,2005.
[4]黄雨青.浅谈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和谐社会教育[J].法制与社会,2007(12).
[5]李秀菊.新课程地理教学的三点感悟[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05).
初中地理趣味教学初探 篇8
一、趣味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课堂教学起始环节的导入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导入成功,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学生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激起学生对新知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心理期待与认知行为,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为教学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巧用谜语
猜谜是学生所热爱的重要活动。以猜谜语的形式来导入新课,更能引起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地理知识积极思维,这大大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顺利进入新知的学习。
(二)妙用地图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占有极大的比例,读图认图是学习地理所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学习地理位置、范围、气候与规律等内容时我们可以充分运用地图来提问,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新知上。这样通过读图提问来导入新课比“千课一律”的文字叙述的导入更富有趣味性,更能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三)选用多媒体
多媒体图文并茂,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文字、图片、图像、音频与视频等资料集中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以全面的感官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如在学习欧洲西部的相关知识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收集相关的资料,课上向学生展示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等相关的图片,使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来感受欧洲西部的风采,进而导入学习。这样的学习更富有趣味性与直观性。
二、趣味提问,诱发学生主动探究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思维的开端、智慧的窗口,是开启学生兴趣之门的钥匙。一个富有艺术性、趣味性与探索性的问题,可以引起学生对问题本身的关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与积极思维,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积极而主动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来,以圆满地解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讲究提问艺术,要善于用趣味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关注,使学生进入学习的愤悱状态,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
单纯的提问只会让学生疲于应付,只会让学生产生疲劳厌倦感,使教学处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简单互动中,而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无法内化学生的学习动力。因此在呈现问题时,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对与错、是与否来提问,而是要细心钻研教材,多方收集资料,精心设计问题的呈现形式,以趣味故事、生动游戏等方式呈现问题,使问题在多彩外衣的包裹下更富有吸引力,更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如世界之最类的问题:世界上位置最南、平均海拔最高、气温最低而冰层最厚的是?(南极洲);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是?(日本)。又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识记一些地名,我收集地理别称来配合学生识记这些地名,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各城市各地区的特点,如钟表之国———瑞士,佛塔之国———缅甸,日光城———拉萨,不夜城———漠河等。教师还可以及时向学生穿插一些城市、风俗的由来等。如此丰富的外在形式使问题本身更加富有吸引力,更能唤起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学生会怀着高涨的学习热情与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积极而踊跃地参与到新知的学习中来,使学生顺利完成探究过程,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到主动构建的转变,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进而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更大的学习动力,形成长久稳定的学习兴趣。
三、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
以往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导演与表演者,学生只是在机械地配合着教师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没有生机,活力不足,学生只是被动地进行学习。要让学生爱上地理学习,就要践行新课程改革“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主动参与与自主探究提供空间,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新课程改革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提倡要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结论型知识单向传递的教学模式,要在学生间、师生间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展开自主学习,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在教学中,我们要将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在适当的时机将学生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小组展开讨论与交流。如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探究识记中国省级行政区的方法,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在组内与组间展开了积极的交流与讨论,与教师一起创编口诀来识记:“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二宁青甘陕,云贵西四上北天,重内台海福吉安。”这样由教师与学生一起来探究记忆方法,学生记忆得更牢固。又如,在学习黄河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探讨为什么黄河下流会是“地上河”,这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来更好地治理黄河等问题。这样教师将学习与探究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激起学生强烈的参与热情,学生对这节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性、主动性与能动性,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使地理课充满趣味 篇9
一、导入语引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语是一堂课或一个新内容的开始, 它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新内容学习的兴趣。比如, 我在讲《地质构造的类型》一节时, 是这样导入的:2008年5月12日, 中国汶川发生了8.0级地震, 近10万人死亡;2011年3月11日, 日本发生9.0级地震, 并引发海啸。仅2010年全球就发生了近300次地震。地震的根源是什么?中日的这两次地震有何不同?一下子, 学生的兴趣就被激发出来了。
此外, 地理趣闻、地理之最、地理谜语、地理之谜、地球现象、诗歌、歌曲、漫画、名人语录等等都可以成为导入语。例如, 在讲授《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时, 我引用漫画“钓鱼者的困惑”, 并提出两个问题:该漫画反映的问题是什么?民间有这样的说法:“五十年代淘米洗菜, 六十年代农田灌溉, 七十年代水质变坏, 八十年代鱼虾绝代, 九十年代不洗马桶盖”,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这种特殊的引言, 能起到特殊的作用, 让学生自然产生想探个究竟的欲望。
二、讲课过程中增加趣味
在讲授的过程中, 教师运用自己的亲身感受或影视资料、图片为学生描绘出真实可信的情景, 无疑能增添学习兴趣。例如, 在讲解《中国特有的地理构造———喀斯特现象》时, 我给学生展示了我国溶洞的奇观异景, 并让学生从图片中找出不同, 详细分析形成南北溶洞不同风景特点的原因, 这样就为课堂增添了乐趣。
又如, 为了把教材的原理和社会现实紧密的结合起来, 在学习工业区位选择的内容时, 我举了个案例:一度被誉为广州“特一号”的广州乙烯工程投资80亿元, 然而仅试产3个月就停产了, 原因在于每天要负担200万元的贷款利息。学生对此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学生经过激烈的争辩和议论得到的结论是:工业布局要依据客观科学的规律。这比我自己直接讲授达到的效果要好。
三、制造困难, 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我们的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他们的思维。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 制造学生的认知冲突, 在学生认识到已有经验与具有未知因素的新刺激 (学习内容) 之间有差别时, 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会极大提高。例如, 在学习完日界线这一教学内容后, 我立即提出一个问题:有一对双胞胎, 由于他们出生的地点稍有变化, 哥哥比弟弟后出生, 可能吗?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学生都在思考, 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又如, 在学习《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必然性》一节时,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我是这样设计“发难”步骤的:
首先用投影展示背景材料:
大熊猫的厚遇
1972年, 世界上各大报刊都登载了一个特大消息:大熊猫“玲玲”和“兴兴”作为国礼赠送给美国政府和人民。从那以后, 每年平均有300万以上的美国人到华盛顿国家动物园观看大熊猫。“宝宝”抵达原西德受到红地毯规格的接待, “兰兰”和“康康”的座机进入日本领空, 战斗机升空护航, 并有内阁大臣出迎, “安安”“新兴”赴新加坡展出, 新加坡国家动物园园长哈里逊、副园长沈祥发亲自来到它们的故乡四川卧龙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然后开始步步为营, 适时“发难”。
教师:大熊猫为什么受到如此礼遇?
学生1:因为它太可爱了。
教师:可爱的动物很多, 为什么人类对它厚爱有加?
学生2:因为大熊猫的生殖和抚育能力低, 目前已处于频临灭绝的状态, 野外种群数量不足1000只, 不保护就会灭绝。刚出生的小熊猫平均100克左右, 光滑无毛, 像一只又聋又瞎的小老鼠。在体型稍大的哺乳动物中, 只有袋鼠会产下这种无毛小仔, 不过袋鼠有育儿袋, 而大熊猫却没有。这在客观上决定了大熊猫幼仔的成活率较低。
教师: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 这是自然规律啊。
学生3:大熊猫是世界最古老的生物之一, 早在有人类之前它们就已经生活在这个奇妙的星球上, 是古生物的“活化石”。它们是中国特有的物种。
教师:人类离了大熊猫就生存不下去了吗?
学生4:可以生存下去, 但会对人类某些方面的发展造成障碍。
教师:请举些例子说明。
学生5:一些动物可以为科学家提供研究依据。过去, 幼儿因患小儿麻痹症而成为残疾人几乎随处可见, 科学家们从印度恒河猴的肾中提取出一种物质, 从而培育出小儿麻痹疫苗, 才使无数幼儿免遭小儿麻痹之苦。还有, 科学家们在1971年发现, 犰狳是唯一能够感染麻疯病病原菌的野生动物, 在此之前, 在任何动物体内接种麻疯病病原菌的实验都失败了。这一发现使科学家才有可能利用犰狳制取麻疯病疫苗。如果这些物种不存在了, 人类就会遭遇更多的痛苦。
教师:背景中的两个例子说明什么?
学生6:目前, 生物种类正在减少, 人类应该保护物种, 因为人类的未来发展需要它们。动植物和人类应该和平相处, 互利共生。
教育不是灌输, 而是点燃火焰。实际上, 我们只要用好、用准这类激趣的问题, 找好激发学生兴趣的切入点, 教学效果就会大大增强。同样, 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得到巩固和加强, 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也能得到提高。
四、组织活动, 增添趣味
实践活动是地理课本和教学中的要求, 实践活动可以加强学习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 同时也可实现学以致用。让地理知识走近学生, 也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学科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效用, 学生参与活动的成功感会进一步增加他们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例如, 在学习完城市热岛效应后, 我安排学生成立了热岛效应学习研究小组, 并进行观测和记录。这种活动的运用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 也使学生增强了技能。
五、拓展视野, 赏识激趣
我还对课堂知识进行一定的拓展, 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又可以增加课堂本身的吸引力和趣味性。例如, 在讲第一章第三节“地球偏向力”的时候, 我问学生:黄河两岸是否对称?如不对称, 哪一岸陡?哪一岸缓?
六、延伸阅读, 转移兴趣
我还引导学生把对其他方面的兴趣“蔓延”到地理学科上来。如有个学生美术特长突出, 但对地理学习不感兴趣, 我就请他帮助班级出一期地理板报, 他的成果得到了同学的认可, 他学习地理的兴趣也大大增强了。
七、布置与批改个性化, 激发兴趣
布置作业要具有其独特性, 如让学生手绘中国地图, 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让每一次地理作业都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 让每一次作业都能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 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使每一个学生都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地理课堂趣味性 篇10
【关键字】初中地理 趣味课堂 构建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021-02
一、趣味课堂的内涵与特征
“趣味性”不同于课堂教学中的科学性、严谨性、系统性,是一种基于此三者的更高层次的审美追求。初中学生各方面发展都处于急速变化时期,对各种新奇有趣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提高初中地理课堂的趣味性,是每一个初中地理教师都应该考虑的问题。初中地理趣味课堂,至少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比较浅层次的,即师生间轻松愉悦的课堂体验,二是较为深层次的心灵追求,即让学生感悟到一种趣味性的生活态度[1]。教学是一门艺术,趣味课堂的呈现,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艰辛。趣味课堂,区别于一般的普通课堂,其差异主要在于趣味课堂的创造性,适当的创新可以给人趣味,适当的创新是趣味课堂的生命所在。除此之外,趣味课堂也不是昙花一现,而应该成为一种课堂常态,每一节课都应当有闪光点,都应当有亮点,趣味课堂应该具有持续性[2]。
二、当前初中地理课堂趣味性缺失的原因
1、趣味课堂与应试课堂的矛盾
初中地理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众多内容,其难度虽然不大,但是大部分地区地理课程只在初一初二开设两年,授课时间短,再加上学生和教师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容易出现教师只教考点,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对地理没有兴趣,仅仅应付考试的现象。
2、课堂学习内容更新缓慢,与时代、生活缺乏紧密联系
地理课堂教学若能结合生活,结合社会热点,必然能使学生兴趣高涨。同时,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也是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然而,地理教材更新速度较慢,教师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因此,课堂学习内容常常与时代和生活脱节,缺乏紧密联系。
3、教师的趣味培养意识缺乏,能力不足
趣味课堂,首先是人的趣味。课堂教学是否有趣,取决于教师个人的风格。地理教学中有很多新,奇,巧的内容,地理教师应当对其进行有意识的开发和运用,以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法和学情,设置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注重趣味性的预设,更应当注重教学过程中的生成,当然这个对教师个人素质的要求就更高了。但就趣味而言,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老师也有不同的做法。有些老师从内容上下手,有些老师从形式上突破,有些老师注重预设,有些老师擅长课堂生成。无论怎样,只要老师们不断地追求课堂趣味性,便能有所收获。
三、构建初中地理趣味课堂的策略
1、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初中地理相对于历史政治等学科来说,难度更大。其难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求高。无论是地球与地图,还是世界地理,中国地理,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而初中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有所欠缺,故而学习难度大;二是时间短,内容多。大多数地方地理都只开设两年,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大多数时候不能兼顾到学生的兴趣,而只是在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作为初中地理老师,提高地理课堂的趣味性,构建趣味课堂非常有必要。
2、恰当使用趣味教学方法,合理使用多媒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地理教学意义重大。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以讲授法为主[3],但是若每一节都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必然会有听课疲劳,对老师的课堂也无所期待。随着技术的进步,教学手段也在不断的革新,教师已从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走向了多媒体教学时代,甚至一些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已经走向了互联网+时代,充分整合线上线下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帮助。此外,各种软件辅助教学也已成为趋势,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已经越来越普遍。地理教学中,很多地方需要使用到多媒体,比如说给学生展示地图,地理图片,风土人情等等,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地理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课堂不应该是老师的课堂,而应该是学生的课堂。构建地理趣味课堂,不能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地理课堂中,应该给学生更多的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的机会。地理中有很多内容是非常有趣的,其难度也不大,可以让学生自己完成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从内容上提升初中地理课堂的趣味性
很多地理知识本身便具有趣味性,教师要做的就是对其进行挖掘和整合。在课前,教师应该充分备课,抓住每一节课内容上的趣味点,有备无患。如果教师能做到胸有成竹,上课信手拈来,就不怕课堂气氛僵硬,死气沉沉,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随时调节课堂教学氛围,构建趣味课堂。作为一名地理教师,知识渊博,旁征博引是征服初中生的的重要条件之一。
5、加强教师个人魅力的修炼
青春期的中学生常常具有偶像情结,喜欢某一个老师,进而就会喜欢该老师所教的科目 [5]。因此,做一个有魅力的地理老师,博学睿智,受学生欢迎,有魅力的地理老师,需要教师注意提高自我修养,加强自身素质的修炼。作为一个地理老师,更应当注意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薛小丽.梁启超的“趣味教育”述评[J].课程·教材·教法[J],2006,(11):85-88.
[2]熊道兵.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探索[J].吉林教育,2010(35).
[3]陈鹏飞.多维度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构建开放式地理新课程[J].地理教学,2009,02.
[4]钟永明.活学活用“五教法”激发兴趣学地理[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4,(2):22.
[5]联系生活,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J].中学教学参考,2011.(8):72.
作者简介:
初中地理的趣味教学法 篇11
一、趣味导课
在进行初中地理课程的趣味教学时, 首先应当在课堂导入上下功夫。课堂导入是课程教学的开端, 导入的方式与方法也会直接决定整堂课的教学成效。趣味导课是很值得推广的一种课堂导入模式, 也是趣味教学法的一种很直观的体现。教师应当将许多知识点趣味化, 可以尝试将教学要点与学生们熟悉的生活相联系, 也可以通过故事的讲述、课堂教学活动的展开来进行教学导入。这些环节不仅能够很好地活跃教学气氛, 这样的导入过程往往也更容易被学生们接受。趣味化的教学导入既是对于后续课堂教学的有效铺垫, 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以趣味导课的模式逐渐展开。在讲授区域地理之前, 可以通过“地理之最”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讲述亚洲地形特征时, 可以先向学生们提问: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山峰?海拔为多少米?在讲述南极洲时, 可以用世界上位置最南、平均海拔最高、气温最低而冰层最厚等来导入。可以用“世界最大的原料进口国”作为日本地理的开端, 也可以用“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引入中东地区的讲述, 可以用谜语“灰尘吹来”的猜谜底“埃及”来导入对于埃及地理的介绍。这些教学导入模式不仅新颖有趣, 还能够让学生们记住这些区位的地理特征。此外, 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介绍地理风貌, 在领略一个国家或地区风土人情的基础上再来展开新课的讲授。例如, 可以让学生们先观察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阿尔卑斯山的美景、地中海的迷人风光等, 然后展开对于欧洲西部的学习。这些导课方式都非常灵活, 这样能深化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理解与体验。
二、趣味授课
授课过程不仅是整堂课的核心, 这也是趣味教学的支撑点。想要让趣味教学法更好地在课堂上得以体现, 这首先需要教师给学生们营造轻松有趣的课堂氛围。其次, 教师应当将知识讲活、讲通, 应当借助更多趣味化的方式来增强学生们对于教学内容的体验。许多教学内容中都含有对于一些特定区域与国度的地理特征以及文化特点的介绍, 在介绍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提炼一些有趣的内容, 这不仅是对于知识的浓缩, 这也是趣味教学法在课堂上的良好应用。
许多教学模式都能够让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有趣。教师可以使用地名别称来进行教学。地名别称能够把地理事物的特征高度概括, 有助于学生记忆众多的地名。例如, “世界公园”、“钟表王国”──瑞士;“火山之国”———印度尼西亚;“佛塔之国”———缅甸;“枫叶之邦”———加拿大;“日光城”———拉萨;“不夜城”———漠河;“草原钢城”———包头;“塞上江南”———宁夏等。此外, 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国家的地理故事以及地理趣闻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例如, 在讲述西欧国家时, 可以给学生们介绍“只有一棵树”的国家──冰岛共和国;在讲述泰国首都曼谷时, 让学生知道它是世界上名字最长的首都, 全称若译成汉字共有41个字;在讲述非洲热带草原上的树木──波巴布树时, 可介绍“绿面包树”的来历,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方式都是很值得采用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些模式的使用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趣味活动
想要让初中地理课程变得更为生动有趣, 教师可以结合相关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们展开一些趣味化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能够深化学生们对于课本知识的理解。课本知识始终都只是书面知识, 这些知识始终都是平面的。然而, 如果能够定期组织一些趣味化的课外活动, 这是对于课本知识的一种很好的延伸与拓宽。不仅如此, 这也是趣味化教学的非常直观的体现。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地质馆、矿产博物馆、天文馆等。这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 可以给学生们设置一些趣味化且开放性的活动。可以事先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们思考, 当学生们带着问题来参观效率也会提升。此外, 也可以结合学校所在地的情况, 组织学生进行工业建设成就、农业生产状况、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社会调查。社会调查作业是对于学生们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的一种全方位锻炼, 这个过程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 信息搜集、分析、总结的能力, 这也是深化学生们对于课本知识的认知, 并且拓展学生视野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社会调查作业的设置要合理, 应当在突出趣味性的同时也综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能力。要设置那些学生们有能力完成, 或者稍加努力能够实现的调查任务。这样的任务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这也是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很好的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