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初中地理

2024-08-20

高效课堂初中地理(共12篇)

高效课堂初中地理 篇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教学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方式, 其主要目的均是提升教学效率, 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对高效课堂的构建进行科学分析, 对初中地理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明确学习目标, 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纲要》针对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和之前的教学内容相比较, 内容并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课时却减少了, 因此教师在进行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就不能使用时间策略, 因为依靠课堂时间对初中地理知识进行死记硬背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 认真备课。在开展课堂教学之前, 为学生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时掌握好教学节奏, 帮助学生找到重点内容, 从而提升地理教学课堂效率。

例如, 在学习有关“天气变化”的内容时, 其中包括天气的类型和天气带来的影响等。如果教师对教材的把握不够准确, 可能会在课堂上只组织学生对天气进行充分了解, 而忽略了环保方面内容的教学。要想获得高效课堂, 就应当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其内容包括:1.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天气预报的重要作用;2.教会学生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相关载体了解天气;3.站在环保的角度引导学生重视环境保护。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将教学目标确定下来, 在教学过程中, 组织学生通过多媒体网络等相关载体, 观看天气预报和天气的影响等。此外, 要重点讲解环保方面的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大气污染的纪录片, 在提升学生对初中地理的学习兴趣的基础上, 使其充分了解大气污染等相关知识, 形成一定的环保意识。

二、利用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

经过相关研究发现, 当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探索状态之下时, 其记忆以及能力均处于最佳状态。在传统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主要是将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并没有对知识进行充分的思考和探索, 导致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 这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并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教学过程中, 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进行探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当引导者, 引导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对知识进行探究。

例如, 在讲解关于“国土疆域”的内容时, 这部分内容相对来说较为复杂, 如果教师单纯地对知识点进行讲解, 学生很难掌握要点, 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 让学生在小组内对知识进行探讨, 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地理知识的学习当中去。首先, 教师要求学生按照“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填写事先准备好的表格, 填写完毕后, 让学生充分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然后, 教师提出问题, 如我国地理位置具有哪些优越性?让学生从不同精度和维度分析中国, 这时要为学生留出一定的空间, 让学生能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最终每组派出一名代表阐述本组的讨论结果。整个教学过程为“导学———自学———合作———展示讨论成果”,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而教师则充当着引导者的角色, 这有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 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重视新课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课堂上, 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而关键在于新课的导入方式, 主要方式有通过课前复习对新课进行导入、采用直观挂图的方式导入新课, 此外还可以将生活实际导入课堂。例如, 对“极地地区”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为学生放映“雪龙号驶向南极”的视频, 通过视频的播放, 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激发, 然后教师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 明确此后的教学任务。接着, 教师为学生出示极地地区投影图, 引导学生对地图材料进行对照和分析。在这一教学环节当中, 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导入新课, 这样的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学生对新课内容充满好奇, 这为接下来的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加强练习巩固,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科学组织课堂形式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去, 在此过程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地转变自身的学习方式, 以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 同时, 教师要注重对知识的巩固和练习环节。为提升地理教学课堂效率, 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应的自测题, 在课堂上进行检测, 检测完毕后及时评价。在这一过程中, 可以组织学生运用面批、互批的方式进行评价, 并让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反馈。

五、结语

构建高效初中地理课堂, 要求教师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采用丰富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初中地理学习。

摘要:本文针对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高效课堂的构建问题进行了分析, 总结并阐述了几点提升课堂效率的策略。其内容分别为:明确学习目标, 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利用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重视新课导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练习巩固,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构建,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谭元滟.刍议新课改环境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亚太教育, 2015 (06) :68.

[2]王英春.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 2015 (18) :91.

[3]陆冬梅.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有益探索分析[J].才智, 2015 (30) :178.

高效课堂初中地理 篇2

一、充分挖掘教材,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教学中,我注意发挥图像作用,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多样的地域文化》时,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图片,进而进行视频欣赏,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二、发挥学科优势,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学习,才能学得好,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它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密不可分。从地理知识来看,趣味性是其一大特点。它为学生获得直接兴趣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图片、文字、动画、语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以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发挥地理知识趣味性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趣味知识加以渲染,深入挖掘潜在的趣味知识并进行合理的加工,努力寻求趣味知识的切入点进行有目的的导入,使之融入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地形和河流时,先给学生播放歌曲《亚洲雄风》,不但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课堂上,而且对本课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了主动学习的心理,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这样易使课堂更生动,同时调动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主动性。在讲复杂的气候时,我先让学生进行图片欣赏,再与古诗词和歌曲相结合,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引导学生做到了学科间的融会贯通。

强化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 篇3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地理是初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于长期受升学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地理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非中考科目、教学课时有限、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总体效率低下等方面。要更好地践行新课程提出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就必须立足现实,从强化教学设计,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入手,诱发学生思维和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共鸣,进而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显著提升。

一、结合学生实际,合理优化教学内容

《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课堂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诚然,教材内容并不等于教学内容,统编的教材并不完全适合所有的学生。要更好地贯彻新课程精神,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反复研读、感悟、领会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所提供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抓住主干地理知识,根据任教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结合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经验,围绕地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行合理的教材整合,实现对教材的“再加工”、“再创造”。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内容以教材为基础,又有一定的灵活性,做到“不只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确保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示范性和针对性,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掌握。例如,对于“地图上的方向”这一教学内容,我们把物理中的参考系融入其中,让学生很自然地理解了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概念,明确了地理方位的相对属性。

二、开展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过:要取得教学的成功,关键的要素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展现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必须对传统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进行积极的变革,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特点相对应的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使相对静态的地理知识呈现出灵性和美感,以此触动学生的兴奋点,促进学生对地理的认知逐步由好奇升华为兴趣,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优质、高效。为此,我们以多媒体资料片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一边听着动人的音乐,一边欣赏着风光旖旎的西欧诸国的山川河流。绚丽多彩、动感十足的视频资料将原本略显沉闷的课堂教学烘托得充满活力与精彩,从而有效深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激活了学生探求新知的心理取向,更加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密切师生关系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老师要善于用多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师生关系是一种民主、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初中地理的学习要求学生具有空间想象力和逻辑分析能力,而这两种能力对初中生来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形成的,老师对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要有足够的耐心,给足学生思考时间,耐心指导讲授,允许学生在学习中出错,尊重学生,赏识学生,学生才会尊敬老师,听老师的讲解指导。课堂师生关系融恰是高效课堂的先决条件。新的课堂教学理念要求学生间的关系:平等、互助、合作、竞争,其中最重要的是合作。

四、引导合作探究,促进学习方式转变

新课程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和学生个性发展,倡导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学习方式。所以,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应该把“加强学法指导,引导合作探究,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本着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的原则,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能引发共鸣的探索问题,引导学生就此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合作探究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不同观点的交锋,形成锐意创新、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状态。使学生学会在探究和发现中学习地理,在能动的参与和探究中自主获取地理知识。组织学生对这些教学问题展开合作探究,就自然地将“讲堂”变成了“学堂”,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

五、运用激励评价,愉悦学生情感体验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初中地理新课程教材增加了形成性评价的内容,开创了学生学习评价的新篇章。我们应该明确学生是活生生的、富有个性、不断发展的个体,他们的内心深处总是期待着老师能给他一份肯定、一个鼓励。所以,我们要在初中地理教学设计过程中,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课程学习特点建立重视发展、淡化甄别和选拔的科学评价方式。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既要关注学生地理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地理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要用欣赏的心态看待每个学生,以褒扬和激励为基本原则,从多个角度做出有针对性的、艺术性的评价,充分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

地理新课标强调学习对学生终生有用的地理,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转为自主探究式。这就要求老师自觉转换课堂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课堂上老师要整合好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统筹好教与学的关系。 1、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地理”是新课标的重要理念,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2、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法,使学生学而不厌 地理教学具备挂图、模型等传统直观教具,还要用多媒体把学生的思维迅速引入到具体的地理场境中,还可讲故事、诵诗文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 统筹教与学的关系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汤成文.试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國科教创新导刊,2011,(33).

[2]陈慧卿.浅谈如何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J].新课程学习(下),2012 ,(1).

高效课堂初中地理 篇4

一、提高专业素养,转变自身角色

作为一名初中老师,若想实现高质高效的优秀课堂,必须首先从自身素质下手,不断充实自己,更新观念,提高自己的地理专业素养。新课程改革遵循着为了学生的发展的原则,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学到对生活有用处的地理知识。而且,在初中地理课堂上,让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认识到终身学习的意义。

地理教师是落实高效课堂的重要因素。一个熟稔新课改理念,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教师,才有能力真正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应该有效地把地理资源进行整合,把地理学科知识,与乡土资源以及时政特点等进行有效综合,同时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的渗透,都需要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除了对教师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之外,对教师的观念更新和角色转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地理课堂教学中,地理教师习惯于主宰课堂,进行知识的传授。在许多时候,教师更多地倾向于把知识“讲”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本身学到了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而随着课改的深入突进,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自身与学生角色地位的一个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体,教师的真正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把课堂的主角身份还给学生。

新课改下的高效地理课堂,不仅仅没有削弱教师的地位,反而对教师的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课堂下,只要教师把知识讲给学生,许多教师就认为实现了教学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而新课改下的地理课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效果又不单单是知识目标,还包括能力目标,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享受获取知识的过程与方法,还要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有所收获。

教师是实现高效地理课堂的关键角色,教师要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前提下,实现教师身份的角色转变。教师在传授给知识的同时,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全面的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构建和学生核心的师生关系。

二、抓好导入,激发兴趣

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对地理学科形成较高的兴趣。每个老师都明白,学生的兴趣对于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具有具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 本人认为,教师营造一些有效的情境非常重要。

首先,教师在课堂导入上要别出心裁。课的伊始,如果学生的注意力被牢牢地抓住,一堂课都会进行的非常顺利。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教师可以结合不同节次的特点进行导入的设计。例如,本人在给学生讲授《海陆的变迁》这一内容时,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火山喷发和地震促使地壳变化的视频,让学生对海陆的变化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从而激发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其次,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内容,给学生创设一些辩论或者讨论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创设情境,牵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是地理课堂教学首先要实现的目标。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所教内容,灵活多变地创设一些情境。

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一堂课也就成功了一半了。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的统筹调动,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课堂上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毫无感觉,个别课堂上也经常出现学生倒头大睡的例子。每个教师都应该反思,如何让自己的课堂变得高效,变得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本人在给学生讲授《中东》这一部分内容时,首先从“美伊战争”这一曾经的国际热点入手。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美伊战争的一个小片段,然后让学生积极思考,美国为何不惜冒着国际社会的谴责以及花费大量军费,牺牲美国大兵的生命,去发动美伊战争呢? 活跃的学生会给出一些知识范围内的答案。

教师可以进一步给学生说说“中东”这一历史地理概念,联系到历史课上的一些知识,虽然部分学生还没有学这些知识,但是不妨碍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也可以进一步给学生说说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的巴尔干半岛。当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被调动起来,知识的讲解就显得水到渠成。

通过学生的自学,学生对中东地区蕴藏着数量惊人的石油资源有了初步的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重新回答开始时的问题,许多同学会异口同声地回答美国是觊觎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

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之后,教师可以进行知识的讲解,石油是如何进行运输的? 哪些运输方式更为方便和成本较低,等等。于是,把学生引入中东地区的石油分布和已经形成的石油运输线。在地理课堂上,通过不同的情境创设,让一些看似晦涩,不易引起学生兴趣的知识能够轻松地解决。让学生的思维被吸引到课堂上,学生就会随着教师讲解的思路融入课堂,不仅获得知识,而且能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实现课堂学习的三维目标。

如何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 篇5

伴随着初中地理教学课堂的不断改革,虽然中学地理一直为“副科”,但由于学科内容主要是反映通俗易懂的生活实际,故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再加上济宁市的初中地理学科也被纳入结业考试之列中,所以对地理教师而言,机遇和挑战并存。受开课时数的限制,地理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时间不多,这就迫使教师想方设法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以最佳的策略在短短的45分钟内完成好师生互动,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本人在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方面

粗浅的做法是:

一、课前调研准备

本着课堂高效的原则,地理教师在无意之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了上好地理课,课前教师应该了解的至少有班级学生资源、年级教师资源和社会新闻时事资源。

1、掌握学生的班级特点、区域特点。

不同学校的生源质量不同,教学终端的目标不同,教育教学方法也不一样。就算是同一所学校由于班科搭配的原因,班级学习风气,班级目标导向也有差异。因此不同的班级特点决定着不同的授课方式。再则,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学生感受的社会知识储备也有所不同。主城区的学生、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农村中学的学生三者之间因家庭原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城市区域地理和乡村地理的感受各有侧重。教师在授课前务必掌握这一地理信息。

2、调查当地学生的主要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同班级的群体有其主要的兴趣方向。教师在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点后充分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断扩展深化这些兴趣点,就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另外,教师有意识地以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地理教学方式让学生发现并建立一些兴趣点,这样,学生的稳固、长久的兴趣就上升为维系地理学习的长久动力。

3、调查不同的学科知识安排进度。在初中文化学科体系中在知识内容上有关联。特别是语文、政治、英语、历史、生物、物理这些学科和地理的局部联系较多。如果教师在地理课堂有意识地拓展同期学过的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这就既培养了学生的知识链接能力,又能反映地理综合学科的部分特色。

4、调查搜集当今的时事要闻。学生的学习积累中所得到的地理知识比例大体是这样的情况:地理课堂上的理性知识占80%,课外的感性知识占80%。而地理学习需要大量的感性知识作为支撑。我们这就需要让学生建立一个敏锐的大脑。学生通过上网、看电视、读报纸、看杂志等多种媒介了解社会时事要闻,扩充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进行点评。另外在课前三分钟给学生发言的机会,扩大影响,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也让广大学生关心生活中的地理,印证生活离不开地理知识,地理的现象与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道理。这样建立起开放性的课堂学习系统后,师生教学相长的准备工作就初步完成。

二、课前教学设计准备

课前的教学设计是学生上好地理课的关键,也是教师运用最佳策略的智慧结晶。在设计教案时教师要注意突破三点:

1、目标性——教师授课目标应清晰。在每堂地理课堂上师生需要完成哪些教学目标,怎样完成教学目标。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吃透教材,考虑好每段小结,在学生每个阶段的活动之后能够给予学生一个简洁、精辟、深刻的评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其产生认识上的飞跃,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佳状态,利于教与学的稳定平衡。相反,如果教师事先不作认真的准备,对教学理解不深不透,讲述时则含混不清,层次不明,繁琐不切要害,使学生摸不着头脑,就会使教学过程偏离原定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系统趋向于不稳定状态,导致教学的混乱和失败。

2、针对性——首先教学内容是面向全体,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教师应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了解学生容易在什么地方出问题,对教学的这些关键点,教师应提前构思好教学方案,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渡过难关。当然这也是教师在学生以往反馈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什么一般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道理也就在这里。其次,教育全体学生,但要针对最大群体的学生,这样以牵前引后,扩大学生吸收面。我这样讲的最大原因是目前学校的班级建构人数的问题突出。在班级授课制的形式中,现在的初中每个班的人数大都超过了40人,30人的小班化教学出现比例很小。在教学人数比例过多的前提下,课堂40分钟的分配应突出学生整群中的最大群体。从初步实践来看,这样的收效最大。

3、高效性——课堂45分钟时间里应高效地达到或接近目标。这就意味着要最大化地利用好时间成本。学生是能动的主体,他们在想学的前提下,潜意识里计算着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消化最多的知识;或者是在知识一定的情况下,怎样利用最少的时间。这种时间利用的效用都体现着高效性。如果教师没有合理的安排,多出的时间他们会按照自己的习惯来消费。所以,教师教学要想体现出高效性,关键在于如何扩充知识容量或者如何扩展思维的空间。在一般情况下,这两者应相互协调为宜。

三、实现思维的交融,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教学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战场。而课堂也是师生思维火花的交融之地。

要实现思维的交融,首先教师要修炼精湛的语言。知识的传授,师生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从某种意义讲,教师语言能力的高低可以决定大部分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大小。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尽可能多的使用风趣、生动、幽默的语言,还可以采用特殊地理语言,如地理谜语、谚语、成语、别称、诗歌、歌曲等。只有吸引了学生,知识流才能进入学生的头脑,思路才能打开。

其次,开展多种途径的教学方式,建立多形式的信息交换平台,学生思路才能通畅。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启发式谈话、自学、提问、师生讨论,要求学生回答或绘画地图,以及巡视课堂作业,个别指导等多种形式,保证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信息交换的畅通;同时还包括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包括旧有知识,其它学科知识以及社会实践知识等)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大脑中各子系统所储备的信息联系起来。这对于学生学习进步是有重要意义的。

再则,提醒或强化学生在40分钟内完成知识过手。由于地理评价目前只是笔试成绩,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好的记忆力也不如正确的笔记记得正确。所以教师应培养学具备在最短的时间记好笔记的能力。另外,在记笔记的基础上,调动五官刺激大脑,该用眼睛定位置的注意观察与比较;该用嘴巴大声读的做到朗朗上口,该用耳朵听的做到声声如耳的地步。在这种高要求之下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提问,要求学生答疑,教师最后补充解答总结。特别是每堂课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智慧的闪光点进行放大,鼓励学生参与自评与相互评价。比如说学生的提问好在哪里,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受到同学的尊重与赞扬。这是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培养了除笔试能力外最易被忽略的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了地理能准确完整地说的出来,这是平时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重点,也是真正意义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快捷方式。

四、课外实现创新与常规相结合。

创新思维要解决的是地理教学实践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常规性的思维解决的是重复出现的问题和情况。每节课都会留下个别遗憾,创造性地解决常规问题是对教师教育水平的考查。不论何种思维的训练都要针对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这样的群体。每个班都有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所以开展好异步目标教学也很关键。大胆尝试,在课外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任务,目的是让聪明的孩子更优秀,让普通的孩子更自信!这样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动力,他们往往能反馈出我们意料之外的成绩。如果这一目标能做好,也就能大致实现创新思维与常规性思维的结合。

五、结合学生实际,加强学生的地理基础,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好多学生在初一没有学好地理,地理基础较差,甚至一些地理常识也不具备,更不用说养成地理思维和方法,在观念上他们把地理当作副科、次科,对地理学习不重视。对初二的学生来说,由于地理是综合科科目,在中考中所占的分数不多,学生也轻视地理学习。我们的学生在初一阶段成绩也很差,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缺乏自信。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练习作业应付了事。针对这些情况,我在课堂上时刻通过激趣是学生保持注意,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多从初中生活,地理学习等方面给以方法的指导,在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习观念,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突出强化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抓紧、抓好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常规教学,开展多样化的学习形式 由于初中地理强调对地理事物原理的分析,重在说“理”,难度较大。因此,我在备课前,认真研究教学标准,综合各种版本教材,结合学生实际,适当增加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平时多收集一些相关的时事材料,如“地震”,火山,神州五号成功返回,台风事件等,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建议成就,注重生活与所学知识内容的联系,以生活中的材料作为知识兴趣的切入点,把握好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写出较好完整而详细的教案。在备好课的基础上,讲好每一节课,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是提高地理教学成绩的关键。在课堂上准确无误的向学生传授教材知识,经常启发学生思维,注重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趣味性,分析问题深入浅出,列举学生喜闻乐见的事例剖析难点,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性,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挂图,图片,标本,有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地理事物的形成过程,如:地形剖面图、锋面雨的形成等。让学生增强了感性认识,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

六、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探析 篇6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高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217-01

对于初中地理来说,只有实现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才能够称得上是地理教学的成功。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注重学法指导,全方位的去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教学浅见:

一、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模式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进一步深入,高效的课堂教学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教师都还是在使用传统“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突出,教学效率低下,不利于学生长久学习。初中地理课程改革中强调:“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的注 重知识传授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要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互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提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式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处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课堂教学实现高效,我们首先应做的就是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学习课程改革指导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真发挥好课程改革指导的引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的作用,转变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之逐步趋于高效。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事实也是如此,早在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老夫子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给我们阐释了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现如今,很多初中生对地理课多无多大兴趣,造成这种情况的重要原因,学生要么是感觉地理知识过于浅显,很多知识通过自学便可以从书本上理解掌握,课堂教学对学生失去吸引力,要么是觉得知识过于抽象、空洞、难以理解,没有学习意义,从而失去学习兴趣。高效的课堂教学,没有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参与是难以实现的,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在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模式的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善于利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去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变“苦学”为“乐学”,提高教学效率。苏霍姆林斯基说:“一堂有趣难忘的课,学生总是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学习与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一堂妙趣横生的地理课,可以让学生化枯燥为生动,变乏味为有趣。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善于结合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各方面特点,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在地理课堂中合理运用语言幽默,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浓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始在一问。”问题是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究学习的关键因素,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想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高效,那我,我们还应积极的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探究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在学生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的精神世界里,其实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出发,积极的利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积极探究,让他们品尝到探索的快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之真正意义上的实现高效。

四、注重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会学

古语说:“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教人以渔,终身受用。”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而不是让学生学会。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多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初中阶段的地理来说,在学法上,比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点:①图文结合学习:课堂上,教师运用地图教学,并且指导学生识图,将课文落实到图上,培养学生用图技能,使地图成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得力助手。②联系现实生活学习:地理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落实到生活中,地理知识更易理解掌握,也就更持久。③科学记忆:重要的地理知识,如名词、概念、规律和原理等,需要记忆。教师引导学生科学记忆的方法,而非死记硬背。如谐音记忆、口诀记忆、歌诀记忆、首字记忆等等。此外,还有一些合作交流学习、动手实践学习等等诸多的学习方法,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慢慢的引导学生去尝试,引导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提高教学效率。

总结:实现地理课高效课堂符合我国推广素质教育的理念,对提高初中的教学质量也是十分必要。教学中,我们教师应积极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探究创新教学模式,不断的去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马 娟, 朱 峰.浅谈如何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J].课外阅读:中旬, 2012

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策略探讨 篇7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即“高效教学”,它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真正的高效率的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有效备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只有精心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第一,备学生。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唯有了解学生的学情,才可以取得有效的教学。教师首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 知识水平、理解力来设计课前的预习提纲、课堂中的探究题、课后的巩固题等,并且充分考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从而实现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第二,备教材。从宏观上看,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从微观上看,每堂课的教学又有相应的具体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考动态、教科书及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既熟悉每堂课教材的内容、体系、特点和优势,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又熟悉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独创性地拟写教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剖析热点、攻克疑点,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进程,准确定位目标,加强教学的目的性。第三,备教法、备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考虑教学的思想性、基础性、启发性,活跃而又充实整个教学过程。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中学地理教材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有丰富多彩的插图:地图、统计图表、图画、漫画等,其中漫画以其新颖别致的特点在教材中备受学生的青睐。当然,对于一个初中学生来说,对漫画的理解能力并不是那么深刻,可能还只局限于表面现象。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学生对漫画的好奇,正确地引导学生分析画面,剖析出漫画所表现的实质问题,真正把这种吸引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如,在讲授初一地理第六章第二节关于“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问题”时,首先,可让学生阅读教材中“苦难的母亲”漫画,要求学生读懂图中内容,提示学生既要注意图中的每一个细微内容,又要回顾前面所学习过的关于世界人口的发展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要及时地对一些学生认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最后,由教师作总结,在肯定学生认识的同时,再补充一些相关内容。经过这样的尝试,大多数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反响也很好。可见,这种教学,重在强调学生在接受感性认识之后,再对知识进行理性化的教学,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积累。游戏课也是把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寓地理知识的教学于游戏之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并让学生获得知识,教师也可经常运用。

三、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条件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篇8

关键词: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老师在地理教学中, 可以对教学方法作进一步改进, 并采用高效率的教学策略, 以使课堂教学的效率不断提高, 这不仅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更好的掌握, 而且还可以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一、以学生为主, 并根据各自的特点实行个性化教学

很多人都知道, 每个人都有着各自的特征, 学生之间也是这样, 正是他们的千差万别, 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教学课堂。所以, 作为初中老师在进行地理教学中, 要全面考虑学生的特点和个性, 并根据他们的个性来开展教学。另外, 初中地理老师在开展地理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学生, 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主体。老师虽然对学生有传授知识的作用, 但并不是课堂主体, 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 要在课堂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让他们逐步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把课堂真正利用起来, 从而使他们更加愿意去学习地理知识, 对地理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二、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真正形成原因和过程

最古老的教学方式就是凭老师的讲, 学生的听来完成教学的。学生自身能动性发挥的非常不足, 是一种被动的学习。老师把知识一个劲往学生脑子里灌, 学生不得不用力去消化, 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互动, 学生对学到的知识也不能够灵活应用, 对知识掌握的也不够深刻, 很容易忘掉知识, 就不能够在脑子里面融合为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 老师要多多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 实现学生、老师的互动。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 也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很大提升。作为初中地理课堂要充分让学生参与, 要让他们身临其境。地理所涉及的知识非常的广, 方方面面都有, 而且每个方面都互相联系, 所以, 更要引导学生参与, 让他们去探索知知识形成的真正原因。

三、使教学趣味性增加, 让学生手和脑都活动起来

学生时刻要充满兴趣, 这样才能够使他们产生动力去学习和探索, 才能够保持巨大热情。老师要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兴趣, 兴趣高了, 学习的欲望才能够加强。老师要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把握住, 使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增强, 把学生主动性和参与性都吸引到课堂中来, 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习, 成为课堂真正主人。不仅如此, 还要让他们在课堂中增加亲自动手和动脑的能力。比如在讲授我国的行政区域的时候, 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进行。

第一, 通过想象。把中国的每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通过拼图来展现给学生, 使每个行政区域的轮廓在学生脑中产生深刻印象, 并把各省的轮廓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如, 黑龙江可以说像只美丽的天鹅, 这样用形象的东西给学生加深了印象。

第二, 通过示范。老师可以把每个省的轮廓拼在一起, 这样就把完整的中国政区图还原回来。

第三, 学生准备。让学生对各省的位置和轮廓进行记忆。

第四, 竞赛。把整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组, 并从一个小组中抽调一名学生作为代表, 对地图进行拼图比赛。通过这样进行设计, 不但可以使枯燥的行政区域变得非常的生动有趣, 而且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加深了记忆。

四、通过多媒体教学, 加强信息的传送

老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听觉、视觉和触觉等多方位的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通常, 人类最常使用的就是视觉, 而且在所有方式中也是最为高效的接受信息的方式。很多实践证明, 采用多种方式相结合可以使信息传递的更加有效和快速。我们可以把这一理论运用到地理课堂中, 多媒体教学也给我们提供条件。多媒体把声音和影像结合在一起, 实现教学目的。这样就把教学方式拓展开来, 形成了更加有利于教学的方式。因此, 地理在教学中可以广泛来使用多媒体来教学, 给学轻松和愉悦的氛围, 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中去学习, 在宽松的环境中, 学生会对课堂产生兴趣, 更好的参与课堂。比如在对长江进行讲授的时候, 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给学生放一些长江气势磅礴的景象, 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使学生很快融进到课堂中来, 使他们对长江产生好奇心, 想知道长江到底都有哪些特征, 再加上欢快的音乐, 让学生对长江流连忘返, 更加引发了对长江的学习, 对地理知识产生浓厚兴趣。还有, 在讲授世界地理的时候, 在讲到日本的时候, 可以把日本相关的地理知识运用多媒体手段加以呈现, 并通过小组进行讨论, 对日本知识加深记忆。通过学生的讨论找出问题, 并解决它, 这样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就能够迎刃而解。

总之, 初中地理涉及的知识非常的丰富。学好地理对学生今后的生活和工作都有非常大的帮助。可是, 只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率。因此, 地理老师要选择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课堂参与度得到提升, 使学生不仅掌握了地理知识, 而且还真正“爱”上了地理课。

参考文献

[1]曹阳, 张勇, 张蓓等.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 (10) :35-36

[2]李雪荣.强化教学设计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J].新课程研究旬刊, 2013第1期 (1) :81-82

[3]陆娟.构建初中地理和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新课程·中旬, 2015.第4期 (04) :25-26

[4]袁玉凤.浅谈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 2014第12期 (35) :136-136

高效课堂初中地理 篇9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另一个主体, 其主动性和参与性对课堂效果的强化具有决定性作用。 只有学生对知识感兴趣,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得到强化。 因此,强化初中地理教学效果的首要一步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初中地理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 其所占的课时数和资源有限,因此要提高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就必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利用科学的教学策略,有目标、有计划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提高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

一、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课堂导入是学生对于本节课程的第一印象, 这往往决定学生能否迅速投入课堂学习。 因此,设计巧妙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好奇心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 教师应当注意课堂导言的艺术性和新颖性,努力抓住课本知识中学生最感兴趣、知识最欠缺的部分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成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利用地域特点导入新课

在地域的讲解当中, 往往比较注重不同地域在地理上的独特性,教师可以利用每个地域的“之最”特征引入新课。 例如在讲述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一章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问中国最长的河是什么河?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在哪个省份?在教学《中国地理差异》时,可以向学生提问中国最大的盆地是什么? 在教学《我们临近的国家和地区》时可以用“最大的原料进口国”引出日本,用“世界最大的石油宝库”引出有关中东的知识。 这种用区域显著特征和称谓引出地域的新课导入方法,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使学生牢记地域的显著特征,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 )利用地域的风土人情导入新课

每个地域都有其独特的风土人情,这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现所讲地域的景观和民俗文化。 例如教师讲《东南亚》时,可以向学生播放展现马来群岛、中南半岛美丽风景的视频,让学生跟随镜头沿着我国西南部的河流顺流而下,身临其境地领略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下有别于自己生活地区的景观。 学生被视频中展现的美丽风景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对东南亚产生强烈的兴趣,迫切希望从细节上了解这个地区, 自然而然就会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接下来的课程中,课堂效果良好。

二、具体表现抽象知识

很多地理知识十分抽象, 学生根据简图和文字很难完全理解,成绩得不到提高,因此会逐渐失去地理学习的动力。 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现象或者简单的小实验, 将抽象的地理理论知识以一种直观形象的方式表现出来, 帮助学生理解重点难点。 另外,这些小现象和小实验往往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季风成因的时候, 教师可以利用生活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想象:在夏天的时候很多人都喜欢游泳,当你赤着脚站在沙滩上和海水里时,分别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很容易地回答出“沙滩上烫,海水凉”。 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提问,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并且试图用课本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解答。 然后教师向学生解答:因为地面和水的比热容不同, 他们对太阳热能的吸收速度也就不同。 地面比热容大,吸收得快,因此,地面很烫;而海水的比热容小,吸收得慢,因此在太阳下同样的时间,海水的温度却要低。 我国东临太平洋,大陆的热能高,海洋的热能低,因此海洋上空的气流流向陆地,形成了夏季风。 教师通过生活经验的引用,使学生形象地理解夏季风成因的难点,从而轻松学会夏季风的成因。 通过具体现象表现抽象理论的教学方法将枯燥的知识点用简单有趣的现象表现出来,使课堂更轻松有趣,增强学生的思维力,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发现现象、探索现象的兴趣,使课堂教学更有效。

三、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很多地理结论的产生以十分抽象的理论知识为基础,简单的现象和实验已经不能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的目的,这时就需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等呈现生动、形象的信息,使学生在观察、想象中理解知识。 例如在教学《海陆变迁》一章时,教师可利用动画片段展现大陆漂移的过程。在教学《降水和降水分布》时,教师可利用动画完整地演示出大气移动、遇冷降雨的过程。 动画演示的过程十分细致、完整,并且动画形象生动有趣,学生会对此十分感兴趣,在观看过程中积极思考,利用理论知识解释动画中呈现的现象,课堂效果良好。

结语

兴趣是人在心理上对事物的趋向, 学生只有对知识有了兴趣才会有学习动机,学习过程才是愉悦的、积极的。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不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使地理学习成为一种需求、一种快乐。 这样的地理课堂才是健康的、有效的。 地理教师应当适时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科学、先进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强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要强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培养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由于地理知识的抽象性,初中生往往认为地理非常枯燥难懂,长此以往,逐渐失去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动力,课堂气氛沉闷,达不到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对教学实例的分析,探索研究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

高效课堂初中地理 篇10

一、围绕导学案读书自学 (上一课时最后5分钟)

新课程倡导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满堂灌”“一言堂”的传统授课模式, 忽视了学生主体的作用, 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我们应转变观念, 把课堂还给学生。采用“先学后教, 合作探究, 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学习。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有更多的收获, 培养他们独立主动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是很重要的。所以, 对学习主体首先应大力宣传、倡导自学, 让学生明确阅读自学的重要意义, 介绍自学经验, 强调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对获取知识、增强能力、提高成绩的重大作用。其次, 课前选择适当的阅读自学方法, 使学生要自学、会自学。

1. 利用上节课最后5分钟进行, 预习读书。

2. 学生以高效导学案路线图, 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研教材, 完成导学案上的启发性问题, 掌握知识网络结构。

二、独立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 (课外分组进行20~30分钟)

地理教材中有不少名词概念、知识点学生容易理解。对于这些地理知识让学生自学课文即可。在组织学生自学时, 教师要提供一定的提纲, 适当的练习题, 让学生自学课文, 独立练习, 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1.学生按照课堂上教师提出的要求和导学案自学任务, 完成导学案训练题目, 检验自学的效果, 找出疑难, 找出不足。 (在下节课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时讨论)

2.教师要在下节课上课前, 把学生的导学案收回批改, 发现问题, 为下节展示课做准备。 (有利于安排各组展示点评的学生)

三、课堂小组合作讨论解疑 (5分钟)

合作交流是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重要形式。合作交流需要教师把握恰当的内容、时间、方式:我认为, 要先提醒学生独立思考, 因为经过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 看到的就不仅仅是问题的表面现象, 而是问题的实质。然后让学生采取小组合作交流。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讨论, 自己解决问题、发现问题, 教师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得到了体现。

“探究”性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必要措施。这里说的“探究”是指学生主动“探索研究”, 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识的全过程;探索注重的是过程而不仅仅是结论。因此, 课堂教学中应该少一些对已知结论的验证性学习, 多一些结论形成的探索性学习。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采取延时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1. 学习小组长组织小组的每一个成员积极参与。 (1) 讨论将要展示的内容。 (2) 讨论自学中遇到的困惑。

2. 教师也要深入小组参与学生的讨论, 及时发现问题, 指导学生解决问题。

3. 教师根据批改的导学案, 对发现的问题安排好下一个环节展示点评的内容和人员。

四、展示点评, 总结升华 (25分钟)

1. B层、C层的学生展示;A层学生点评, 拓展倡导一组多人参加。

2. 展示的内容可分为四点、四类:重点、难点、易错点、联想点;四类:规律、方法、小窍门、跟踪练习。

3. 点评、质疑是探究教材, 生成即时目标的关键, 质疑不同思路、不同方法, 点评思路、总结规律。

五、总结反馈, 当堂检测 (5分钟)

1. 当堂检测至关重要, 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梳理, 反思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 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深化。

2. 检测的方法:试卷、背诵、提问、说解题思路等等。

3. 通过当堂检测学习效果, 评出优胜个人、优胜小组, 每堂课都是对学习小组的打造。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围绕导学案读书自学 (5分钟)

1. 利用本节课最后5分钟, 预习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2. 学生以高效导学案为学习路线图, 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研教材, 完成导学案上的启发性问题。

高效课堂初中地理 篇11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伴随我国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现行的是新课程标准,其要求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并提升思考和思维能力,在教学的时候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效率问题一直是教育中的重点,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学习效果是教师一直关注的重中之重。保证高效不是教师一味灌输,也不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教授的知识越多越好,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下面就对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策略进行探讨。

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较低的原因

1.学生方面

有许多初中生认为地理课程是可有可无的,而且地理课程也不是主要学科,学得好、学得坏都不重要,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普遍低下。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都非常不好,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也非常低。另外,学生有了地理课程不重要的观念之后,就不会对其进行预习,这也是造成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非常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学困生就会在地理课堂上捣乱,影响地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教师讲课的时候,也不会互动和配合,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非常低。

2.教师方面

在现阶段,很多初中地理教师只是按照地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不能够对其中不重要的地方进行删减,也不对重点内容进行扩充,这对于学生学好地理课程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书本上的内容从总体上来说是比较单一的,而且只进行教材中内容的教学也会降低学生对地理的兴趣,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更是如此,进而导致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非常低,影响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效果。

二、初中地理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

想要不断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就必须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这样才能够使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有所提高。比如说,在学习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上册中的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课时,教师可以针对我国特有自然环境的视频和图片进行收集,并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和观看,这样就能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营造学习氛围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具有非常好的自主学习意识,而且这种自主学习意识还非常强烈,所以,想要使地理课堂更加高效,就应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强调和培养,并且大力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进而保证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和效率都有所提高。比如,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课时,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讨论,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回去后对中国的自然资源进行调查。

3.加强学法指导

地理教师在高效课堂教学构建的时候,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情况进行分析,按照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有效指导,并且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来,进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比如说,在学习“中国区域差异”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南方与北方的文化差异和地域性差异,加强学生的记忆。

4.认识到学习的意义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针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良好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其次,在地理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地理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进而提高高效课堂的构建水平。比如说,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对地理的重要性进行渗透,慢慢使学生理解学习地理的意义,提高地理的学习效率。

结合上文所言,我们能够了解到,地理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刚刚接触的学科,这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班级授课制的教育情形下,教师不能对学生一概而论,要因材施教,讲究教学方法。初二地理并不是非常深奥,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效教学,在保证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高效课堂教学,让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知识并且达到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马艳平.如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3):115-116.

[2]肖明.“导学案”的四大矛盾与教学建议[J].中学地理教学参,2011(3):220-221.

[3]张桂祥.编制优质导学案打造高效新课堂[J].成才之路,2011(16):122-123.

[4]王国珍.如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2(1):328-329.

高效课堂初中地理 篇12

与传统教学大纲相比,新课程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理念,转变陈旧的师生观念。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具体实践中要通过各种努力,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地富且有 个性发展 的过程 , 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创造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全面的发展。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不断地提高教师的有效性,使学生在有效性教学中不断地取得进步,实现学生的有效性学习[1]。

2.高效初中地理课堂的内涵

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属于高效率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科学规律进行教学,是以较小的投入取得最大成效的一种教学[2]。

3.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探索

3.1正确把握地理新课程标准是前提 。

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顺应了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了当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具有前瞻性、代表性、和谐性、综合性、广泛性等特点。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学习中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技能,发展地理思维, 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3]。

3.2透 彻 、准确而又完整的备课是高效课堂的基础 。

备课要“上下其手”,这个“上”就是课程标准要求,使新课标中对学科特点、学科性质、学龄段的要求渗透到教学中。准备教材要结合学段、单元要求,透过教材内容渗透学科思维,不是“讲教材”,而是“用教材讲,用教材教”,深入探究教材价值和教材的教学价值,尤其是教材的教学价值,而这个“下”就是学习的主体———学生。

综合来说,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做好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注重对不同思路的追问和理解,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与质疑,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此,备课充分,有效课堂就有了基础保障。

3.3融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条件 。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的重要条件。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 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习氛围,达到建设高效课堂的目的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 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师生平等,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谈心,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学习等多方面多关心他们,从而在学生中树立友善、良好的形象,激发他们对老师的爱和信任,形成“无拘无束”、“自由平等”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情绪,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就像温暖的家,学习时轻松自如、自由发挥,从而打造高效的学习课堂。

3.4适宜的教学方法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 。

3.4.1兴 趣教学法

郭沫若说:“兴趣出勤奋,兴趣出天才。”兴趣是最大的老师,是学习的挚友,是学习的一种原动力。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无疑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3.4.2寓教于乐教学法

地理教学内容枯燥且繁杂,有很多艰深难懂的部分。因此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地理首先就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切勿死板地阐述课本上的内容,要使得课堂变得活跃、充满朝气,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展现自己的教学魅力,而不是一味地照本宣科,否则课堂教学就很容易变成一潭死水,因此教师要学会如何将死板的课程讲“活”。

3.4.3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教学的所有环节都以小组活动为核心,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方法。合作讨论过程可具体概括为以下五点:倾听、交流、协作、分享和 教师指导总结。在此教学方法下,学生可以以自己的理解发表观点, 小组讨论, 比传统教学更能发挥学生课堂主体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学习的过程、乐趣。在小组合作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 全方位、多 层次、多角 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4.构建高效初中地理课堂需注意的两个问题

4.1教师角色及观念的转变。

教师角色及观念的转变是重中之重。在以前的“教学大纲”中,老师扮演知识的传输者、灌输者,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成为教师的“一言堂”,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和全面发展。此外,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关注“教”,忽略学生的“学”,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同时教师的角色发生显著变化,不再是教学活动的绝对主体,而是教学主体的一部分,是“教”的主体,其主体作用体现在对学生的引导与指导。教师摆正角色地位及观念,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学生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4.2对 问题的探究需要开放观念 , 但不代表可以 “ 放任自由”。

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要阵地, 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率[4]。这就要求教师上课前要认真备课,准备好让学生思考的问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在问题的讨论过程中要体现“学生主体”思想,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依据所学内容发散思维对问题畅所欲言, 在此过程中老师是活动的组织者, 老师起到引导和启发的作用。同时老师也要注意学生讨论的思想方向和言论相关性,不能信马由缰、胡言乱语而导致讨论的结果偏离活动的初衷。

5.结 语

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建设要从多方面的因素综合研究,而不是从单纯的某一方面的努力。新课程标准除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外, 还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学习实践环节,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励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合作讨论,逐步发展智力和能力,最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样高效地理课堂的实践过程中存在容易忽视的问题, 例如教师观念转变和急于求成的问题, 老师对学生探究类问题讨论过程中“度”的把握。高效课堂建设目标明确 ,方法多样 ,也存在各种困难,关键要看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各种问题,以求用最少的努力获取最大的收益,使教学活动变成高效、愉悦、轻松的过程。

摘要:新的地理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转变师生角色和教学观念,落实素质教育要求,着重学生的全面、整体发展,主张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协调发展,力求营造愉悦、宽松的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创新教学思路和方法,努力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上一篇:描写在说明文中的作用下一篇:核电安全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