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精选12篇)
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1
高效课堂是当前高中阶段教学倡导的新模式, 对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技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高效的高中地理教学课堂是当前高中教育倡导的新模式, 也是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体现。一直以来, 高中地理教学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师和家长关注的都是考试成绩, 对于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关心的少之又少, 也间接导致了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在新时期, 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 充分挖掘地理学科的特点, 优化课堂教学方式, 培养高中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促进高中生的全面发展。下面, 笔者结合自己的高中地理教学经验, 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反思三个方面着手, 对构建课高效地理课堂的策略进行具体阐述。
一、教学理念
(一) 明确地理课堂教学目标, 教学具有针对性和影响力
地理课堂教学目标要清晰明确, 能够引导高中生不断进步, 积极探索地理应用技巧。地理教师要系统的制定教学方案, 利用现代化教学理念, 促进高中生全面掌握地理知识, 培养高中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地理教学必须具有针对性, 让学生在学习后增强对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社会的了解, 从而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在教学中, 通过对地理教材的研究, 要培养高中生对地理差异的对比和分析能力, 对地理现象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对地理文字与图表信息的概括和提炼能力等, 从而将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不断细化。同时, 高中地理教学必须具有影响力, 要让高中生提高对地理的重视程度, 通过教师的教学风格和个人魅力感染学生, 促进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并能够利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 改变传统落后的教学思想, 贯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注重学生的成绩, 地理教师以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这样就造成了高中生对地理课产生厌烦情绪, 并且学生的地理成绩出现两极分化。高中地理教师把自己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在课堂上对学生发号施令, 不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 严重限制了高中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新时期, 高中地理教学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 以新课标为准绳, 有序的安排教学内容, 使每一堂地理课都具有层次和顺序, 重点突出, 主次分明。与此同时, 地理教师必须把课堂教学的主人还给学生, 严格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确保每一名学生都有进步。加强对地理知识的拓展和迁移, 帮助学生总结地理规律, 课堂以教师讲解和学生独立思考相结合, 调动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学方法
(一) 优化地理教学软硬件设施, 提升课堂教学环境
为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学校要完善地理教学的软硬件设施, 加强学校标准化建设,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形成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的教育氛围, 加大师资投入力度, 确保地理教学科学规范的开展。提高对高中地理教师的聘用条件, 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 还要有责任心, 把地理教学当成终生奋斗的目标, 不断学习, 勇于创新。配备多媒体教室以及多媒体设备, 地理教学用具等, 满足日常教学的需要。同时, 高中地理教师还要提升课堂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 良好的课堂环境能够使学生有一个好心情, 高效的课堂氛围是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为学生创设开放、愉悦的地理课堂, 提倡平等公平的师生关系, 让高中生在地理课堂中尽情地探索和研究。
(二) 鼓励学生认真倾听, 提供互动合作交流的机会
倾听是学生进步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倾听习惯能够帮助高中生快速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 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高中地理新课标明确指出了要让高中生学会倾听, 在倾听中不断成长, 进而养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因此, 地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唤起学生的倾听习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是一门不断更新与传承的学科,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不断创新, 通过合作互助的方式提高学习效率。我在实际教学中, 会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 小组成员互相帮助, 共同进步。时代的发展给高中地理教学提供了新的机遇, 面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 地理教学需要与时俱进, 以适应21世纪社会对高中地理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三、教学反思
(一) 利用现代化教学设施改变传统地理课堂的现状
高中地理教学通过多媒体技术变得更加成熟, 使学生充满了学习的信心和动力。微课作为新事物,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 地理教师可以将重点知识及课堂练习等制作成简短的视频微课, 不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会提高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反馈和优化。另外, 地理教师还可以提前制作好电子课件, 节省了传统教学中书写板书的时间, 也轻松实现新旧知识衔接的困境。比如教师可以将地图和各种数据图表等投放到大屏幕上, 让学生更加清晰直观的学习。在传统地理教学中, 造成地理课堂低效的原因还包括学生学习没方法, 做题缺乏概括和探究能力等, 现代化教学方式的应用将会改变传统地理教学的现状, 使地理课堂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
(二) 课堂激励要以学生实际水平为前提和出发点
课堂激励是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有效的激励对高中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 能够为高中生创设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并且促进学生形成高效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在课堂练习和课堂评价中, 地理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 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激励, 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出发点。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 教师要鼓励他们不断钻研新知识, 发挥自己的特长, 优化学习技巧。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 教师要让他们知道学习地理的重要性, 并且能够把学习地理当做是学习的重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地理教师对于激励的理解还需要不断完善, 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严格执行“以学生为本”教育思想, 争取将课堂激励教育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挖掘高中生的潜力。
参考文献
[1]曹阳.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J].学子 (理论版) , 2015 (17) .
[2]李伟东.如何构建高效的高中地理课堂[J].新课程 (中旬) , 2014 (9) .
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2
达仁初级中学 黄小霞
伴随着初中地理教学课堂的不断改革,虽然中学地理一直为“副科”,但由于学科内容主要是反映通俗易懂的生活实际,故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初中地理不被纳入中考范畴,受开课时数的限制,地理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时间不多,这就迫使教师想方设法去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以最佳的策略在短短的40分钟内完成好师生互动,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本人在打造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方面粗浅的做法是:
一、注重教材的解读
初中地理教材的内容编排有它内在的科学的联系,需要我们教师仔细去理解。在授课之前,教师必须认真学习该科教学大纲,认真解读和研究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选用教法,精心编写教案,实施教学,从而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材解读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基本功,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前提。
在解读教材过程中,教师经常要仔细琢磨“教什么”,“怎样教”,“教材的知识结构、内在联系”,“教学的目的要求”以及“教材的地位、作用、重点、难点、关键及蕴含的思想方法、德育因素”等问题。所以说,教材解读又是教师熟悉教材、把握教材并逐步达到驾驭教材的重要途径。教材解读既关系到教,也关系到学,意义重大而深远。因此在解读教材时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四点:
1、正确识别教材的内容;
2、把握知识、技能的要点或知识点;
3、理解教材编写的思路与内容的逻辑关系;
4、明确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注重学情的分析
本着课堂高效的原则,地理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为了上好地理课,课前教师应该了解的至少有班级学生资源、年级教师资源和社会新闻时事资源。
1、掌握学生的班级特点、区域特点
不同学校的生源质量不同,教学终端的目标不同,教育教学方法也不一样。就算是同一所学校由于班科搭配的原因,班级学习风气,班级目标导向也有差异。因此不同的班级特点决定着不同的授课方式。再则,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学生感受的社会知识储备也有所不同。主城区的学生、城乡结合部的学生、农村中学的学生三者之间因家庭原因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城市区域地理和乡村地理的感受各有侧重。教师在授课前务必掌握这一地理信息。调查当地学生的主要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同班级的群体有其主要的兴趣方向。教师在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点后充分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不断扩展深化这些兴趣点,就可以达到教学的目的。另外,教师有意识地以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地理教学方式让学生发现并建立一些兴趣点,这样,学生的稳固、长久的兴趣就上升为维系地理学习的长久动力。调查不同的学科知识安排进度
在初中文化学科体系中在知识内容上有关联。特别是语文、政治、英语、历史、生物、物理这些学科和地理的局部联系较多。如果教师在地理课堂有意识地拓展同期学过的其它学科的相关知识,这就既培养了学生的知识链接能力,又能反映地理综合学科的部分特色。调查搜集当今的时事要闻
学生的学习积累中所得到的地理知识比例大体是这样的情况:地理课堂上的理性知识占80%,课外的感性知识占80%。而地理学习需要大量的感性知识作为支撑。我们这就需要让学生建立一个敏锐的大脑。学生通过上网、看电视、读报纸、看杂志等多种媒介了解社会时事要闻,扩充知识的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从地理的角度进行点评。另外在课前三分钟给学生发言的机会,扩大影响,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同时也让广大学生关心生活中的地理,印证生活离不开地理知识,地理的现象与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的道理。这样建立起开放性的课堂学习系统后,师生教学相长的准备工作就初步完成。
三、课前扎实做好教学设计
课前的教学设计是学生上好地理课的关键,也是教师运用最佳策略的智慧结晶。在设计教案时教师要注意突破三点:
1、目标性——教师授课目标应清晰。在每堂地理课堂上师生需要完成哪些教学目标,怎样完成教学目标。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吃透教材,考虑好每段小结,在学生每个阶段的活动之后能够给予学生一个简洁、精辟、深刻的评价,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其产生认识上的飞跃,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佳状态,利于教与学的稳定平衡。相反,如果教师事先不作认真的准备,对教学理解不深不透,讲述时则含混不清,层次不明,繁琐不切要害,使学生摸不着头脑,就会使教学过程偏离原定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系统趋向于不稳定状态,导致教学的混乱和失败。
2、针对性——首先教学内容是面向全体,重点突出,突破难点。教师应根据以往的教学实践,了解学生容易在什么地方出问题,对教学的这些关键点,教师应提前构思好教学方案,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渡过难关。当然这也是教师在学生以往反馈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经验丰富的教师为什么一般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道理也就在这里。其次,教育全体学生,但要针对最大群体的学生,这样以牵前引后,扩大学生吸收面。在教学人数比例过多的前提下,课堂40分钟的分配应突出学生整群中的最大群体。从初步实践来看,这样的收效最大。
3、高效性——课堂40分钟时间里应高效地达到或接近目标。要达到高效性就意味着要最大化地利用好时间成本。学生是能动的主体,他们在想学的前提下,潜意识里计算着在时间一定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消化最多的知识;或者是在知识一定的情况下,怎样利用最少的时间。这种时间利用的效用都体现着高效性。如果教师没有合理的安排,多出的时间他们会按照自己的习惯来消费。所以,教师教学要想体现出高效性,关键在于如何扩充知识容量或者如何扩展思维的空间。在一般情况下,这两者应相互协调为宜。
四、注重课堂教学的优化
教学的关键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主战场。而课堂也是师生思维火花的交融之地。
要实现思维的交融,首先教师要修炼精湛的语言。知识的传授,师生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从某种意义讲,教师语言能力的高低可以决定大部分学生学习地理兴趣大小。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语言应用能力,尽可能多的使用风趣、生动、幽默的语言,还可以采用特殊地理语言,如地理谜语、谚语、成语、别称、诗歌、歌曲等。只有吸引了学生,知识流才能进入学生的头脑,思路才能打开。其次,开展多种途径的教学方式,建立多形式的信息交换平台,学生思路才能通畅。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启发式谈话、自学、提问、师生讨论,要求学生回答或绘画地图,以及巡视课堂作业,个别指导等多种形式,保证学生与教师、同学之间信息交换的畅通;同时还包括在教学中促使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储备(包括旧有知识,其它学科知识以及社会实践知识等)与新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大脑中各子系统所储备的信息联系起来。这对于学生学习进步是有重要意义的。再则,提醒或强化学生在40分钟内完成知识过手。由于地理评价目前只是笔试成绩,所以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再好的记忆力也不如正确的笔记记得正确。所以教师应培养学具备在最短的时间记好笔记的能力。另外,在记笔记的基础上,调动五官刺激大脑,该用眼睛定位置的注意观察与比较;该用嘴巴大声读的做到朗朗上口,该用耳朵听的做到声声如耳的地步。在这种高要求之下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拓展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提问,要求学生答疑,教师最后补充解答总结。特别是每堂课中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智慧的闪光点进行放大,鼓励学生参与自评与相互评价。比如说学生的提问好在哪里,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使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受到同学的尊重与赞扬。这是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培养了除笔试能力外最易被忽略的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了地理能准确完整地说的出来,这是平时教学过程中的一大重点,也是真正意义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快捷方式。
五、注重学生评价的多样化
地理学习的评价应注重多途径收集信息,准确反映学生地理学习的结果及过程,激励学生有效地学习,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评价时,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要符合诊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基本目的。丰富准确的评价信息是评价的基础。
六、注重课后教学反思
激发兴趣,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 篇3
关键词地理兴趣方法效率
一、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去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对刚入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对每一门新课程都会产生原始的好奇心。这是激发兴趣的一个契机。七年级第一堂地理课我是这样引入的:古代形容一个人学识渊博会说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那么,什么叫地理呢?
简单地说就是讲地的道理,学生只听说对人讲道理,给地怎么讲道理呢? 我就立即抓住学生的这点好奇讲到:所谓的地就是指地理事象。如我们看到的高山平地,汉江东流,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一天之中的昼夜更替,一年之中的四季轮回,如丝的春雨,夏天的倾盆大雨,一年之中的冷热干湿的不同等一系列事象。而理呢,就是这些事象的形成和分布的原因及规律。如上面所说的为什么大河向东流,为什么日月星辰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为什么会有昼夜交替、四季轮回,是不是每个地方都会有这种现象呢?为什么冬就冷,夏就热呢?为什么一年之中太阳距我们有远有近呢?这一系列学生日常见的事物和现象的|“为什么”一下子就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和兴趣,自然而然地集中了学生注意力。接着讲到这一系列的答案就在地理知识之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和学习地理的愿望。在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急切地等待中顺利地引出第一节中的几个问题:(1)什么叫地理?(2)为什么学地理?(3)学地理学些什么?(4)怎样学地理?使学生在主动之中学习了知识。
二、利用地理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水资源一课学习中,我首先提出一个思考题,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水的作用,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因为水本身就与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同学们十分熟悉。因此纷纷说到:做饭、洗衣、洗菜、浇地、养鱼、游泳、行船、发电、做食品饮料……在学生较高的兴趣之中,引导学生进一步思索:水与生命、水与生活、水与生产建设的关系,而感知到一个问题——水资源十分宝贵。
在学生思维余兴未尽时,提出第二个问题:(1)我们到哪里可以去找到水?(2)到哪里可找到直接利用的水?而引起学生思维的又一个高潮。在学生纷纷回答之中得到第二个问题——地球上水很多,但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很少。
顺理提出 第三个问题:说说水资源在利用中存在有哪些损失?在学生的回答之中总结得出:本身很少的可利用之水又存在着浪费、污染等问题而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自然地产生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
这一节课从日常生活的联系饶有兴趣地进入,在学生深沉思索中结束,使学生动能地把知识理解掌握了。
三、利用地理学科中和其它学科知识有关联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在中国交通一课中,让学生回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蜀道难》。让学生回答这是指什么地方的交通?这里的交通难到什么程度?再引入历史中诸葛亮发明木牛流马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之时,讲出交通难所造成的很多问题和影响,以及我国古代人民为改变交通的伟大壮举。象京杭大运河,赵州桥,石门栈道等,和当今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的交通事业而实施的众多世纪工程。在南亚一课学习中引入唐僧取经的故事。学生对《西游记》的兴趣是很高的。接着提出取经是到天竺国即今日的印度,而印度在我国南部,为何不叫南游记而叫西游记的设问,在同学们产生兴趣之时,顺利地学习掌握了南亚背靠高山、面临大海的独特地理结构。用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说明温带草原的景象,用“不破楼兰终不还”诗句中楼兰国的消失说明保护环境的紧迫性。
四、结合中国的地理国情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矿产资源中,先让学生思索矿产资源在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祖国建设中作用。而形成矿产资源十分重要的认识。接着引入 我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很多矿产资源占世界前列的结论,引发学生的自豪感。进一步引出我国矿产资源总量虽多但人均很少,而且开发利用不充分、不完备等问题,引发学生的使命感,从而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在水资源中引出我国水资源总量不多,而且分布不均的国情,让学生思考解决办法,调动学生的思维。当学生讨论得到,把多水时的水存在少水时用;把多水地的水引到少水地用的结论时,顺理讲出三峡工程的蓄洪灌溉作用,和南水北调工程。让学生感到自己的看法与祖国的建设蓝图吻合而产生了高昂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五、利用形象简洁的语言诱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在学习主要功课上已经花费了很多精力,在地理教学中尽量把有关内容用形象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学生觉得简单顺口,容易记,也就自然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如用“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云贵福吉安,四西二宁青甘陕,渝琼内台北上天,再加港澳行政区,三十四个记心间。”让学生记住我国的行政区划。用“蒙、回、藏、维、苗,土、满、彝记牢。壮族人最多,珞巴人最少。”来记忆人口超过伍百万及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用“五纵三横”来记我国铁路主干线。用“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来记西亚的重要地理位置。用“高、干、热”来记非洲大陆的总体特征,用“中高周低,岛弧东绕”来记亚洲的地形特征。用“‘两原’有分法,平坦比海拔‘山’、‘丘’要分开,不平比高矮;周高中低山围绕,这种地形盆中找”来记五种地形特点区别联系。通过这些简要的概括,学生会在活泼轻松饶有兴趣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理解掌握了地理知识。
六、利用形式多种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初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不易形成的学习意志,如果教学中千篇一律照本宣科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因此在教学中结合课节内容特点,选择多种方法组织教学。用谈话法,学生之间讨论法,问题引入法,地理事象引入法,实践法,竞赛法,猜地理谜语等多种方法让学生不断产生新颖感,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中午让学生走出教室看东西走向的秦岭山岭。看我们汉中蓝天白云之下的青山绿水,回想影视之中的大汉风沙而讨论环境问题。回想去年春夏之时的干旱讨论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用“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的俗语引入黄河的泥沙问题。用塑料泡沫做成模拟地形用等高横切让学生直观地认知等高线地形图中图与实际地形之間的联系,把难以理解的问题直观形象地让学生理解掌握。使学生在轻松有趣中很自然地学习理解掌握了地理知识。
通过一个阶段的尝试,我觉得上述方法虽不是完全有效的,但可以让学生学有兴趣,爱上地理,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主动学习地理的愿望,在课堂上理解并掌握了大量的地理知识,从而提高了地理教学效率,使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开心,对地理教学的成绩提高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谈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策略 篇4
一、精彩课堂导入
所谓导入, 就是教师采用简洁的语言,拉开一堂课的序幕。课堂导入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 一堂课导入的成与败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地理 整堂课的 效果。作为地理老师, 能否在一开始上课便将学生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即刻转移到课堂上, 并使他们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这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导入是否恰当, 会影响地理课其他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也直接影响到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 就会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在教学实践中,精彩恰当的地理课堂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和探索热情, 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二、明确学习目标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学习目标是对每条地理课程标准的具体化, 是每节地理课设置所要达到的结果,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依据。学习目标要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制定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力求目标设计准确、具体,学生容易把握,真正起到目标导学的作用。
三、加强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环节。地理教师通过多媒体或学案显示自学内容、达标要求、时间限定、学法指导和检查方法,让学生带着老师的任务,独立自学,能够完成的任务先独立完成,对学习中存在的疑惑或无法解决的问题,做好标记,留待下一环节交流解决。教师可在课堂中来回巡查督促并进行必要的个别辅导,为学生答疑解惑,使学生高效地完成自学任务。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地理教师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 灵活应用适合的教学方法。地理教学的方法很多,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这样的教学活动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四、引导合作探究
在完成自学任务后,学生进入合作探究阶段。在这个阶段, 学生同桌两人或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上一阶段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让学生互相帮助解决自学中发现和提出的疑难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竞争和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在此时主要是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 对学生的问题给予适当、适时的点拨和引导, 做到“小组编排有特 色 , 小组探究 有话题,小组学习过程有引导,小组合作效果有激励”。
五、重视精讲点拨
所谓精讲,简而言之,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要讲得精确、精炼、精巧 、精彩,省时、实用、高效。也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 在深入研究《考纲》、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 ,抓住核心教学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省时省力地引导与讲解, 从而为学生提供练习、观察、思维、探索、创新的时间和空间, 以保证学生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教师精炼讲解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 选取核心知 识进行讲 解 ,同时,对学生可能出现的易错点、易混点及展示过程中暴露的普遍性问题进行点拨。
六、坚持检测小结
课堂练习是指学生在完成地理教学目标规定的学习任务后, 进行及时的反馈练习或总结反思,以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地理老师根据学习任务, 设计有效的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练习进行训练, 检查学生对地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了解学生所惑,通过及时反馈弥补学生学习缺漏,做到“精选、分层、及时反馈”。当堂检测是整个课堂的重要一环,与课堂练习承载着不同的功能, 它的作用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效果, 为我们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
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5
地理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那么如何打造高效的地理课堂,我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一、课前
有效备课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前提。这包含了老师的课前准备和学生的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准备包含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备学法,备教材就是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制定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易适中,要明确每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而不能面面俱到。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广泛搜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备学生,教师首先要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来设计课前的预习提纲、课堂中的探究题、课后的巩固题等,并且充分考虑为学生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从而实现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课前准备。学生的课前准备主要是各个学习小组根据学案导学预习课本知识,形成对课本知识的基本认识,同时通过小组内合作探究找出存在的疑问,以便在课上有的放矢地融入课堂。备教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考虑教学的思想性,基础性,启发性,活跃而又充实整个教学过程。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二、课中
1.精心设计导语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导入新课时如果能够利用导语吸引学生做好上课的心理准备,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引起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地理教师应注重新课导言的艺术性,善于利用情景教学法,巧妙地选择地理知识的结合点,用生动的描绘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之进入最佳求知欲状态。导入新课的方法有以旧拓新式、承上启下式、设疑提问式、声像式、小故事、谜语式、歌曲、实物等多种形式。如学习“时区和日界线”时,我便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4月10日9点多,一位老太太凭着一张中奖8000美元的彩票在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花旗银行要求兑现,遭到银行拒绝。因为按票面规定,中奖领款日期是4月9日,老太太痛惜不已。这时一位中年人对老太太说:“这张废票3000美元卖给我吧”。老太太心里想,这张废票反正无用处,也就同意了。中年人拿着废票马上乘飞机从马绍尔机场飞往檀香山,1小时后飞机降落在檀香山机场,这时当地时间是4月9日11时。中年人以 3000美元买到的中奖彩票一下飞机就向檀香山花旗银行领取8000美元。死票复活,这是怎么回事?上飞机明明是4月10日,怎么下飞机变成了4月9日,难道时光可以逆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是要揭开这个奥秘。经过这样的导入,马上就诱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2.关注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
运用有效手段,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通过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来解决问题、达成目标。自主学习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己去阅读、思考,去领悟新知。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地理、融入地理、感悟地理,在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利用已有的知识,经历、体验、感知、探索、比较、分析等活动,启发和诱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索与思考,帮助学生吸收和内化新知识。自学的方法可以灵活多样,教师要精心设计自学思考题,思考题要求要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便于学生理解新知识,找到规律,能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地理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一般是通过学生小组的形式,是学生真正获取知识和学会寻找知识的重要环节。合作时要教育学生善于倾听同学的意见和观点,做到求同存异,不断解决自己的问题,通过自探、组内互探形成共识,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善于听取其他组的解决办法,学生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由教师点拨后再探,从而形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局面。明确肯定学生的合作成果,并给予表扬鼓励,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
3.精讲点拨(教)
教是创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教主要是指学生自学后“兵教兵”,通过更正、讨论,各抒己见,会的学生教会不会的学生,这一环节是帮助后进生解决基本问题,但是在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中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老师的课堂点拨、答疑解难是教师主导作用最直接的体现。因此教师精讲点拨的效果如何,直接关系教学目标能否达成,是课堂效益高低的关键之举。精讲要讲学生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主要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内容,重点讲解;点拨就是老师要引导学生寻找出规律,给学生传授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4.活跃的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浓厚持久的学习兴趣,必须要有活跃的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可采用多种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如把竞赛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同时,进行小组竞赛。这样会促使每个学生认真看书、积极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大大增加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课堂上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兴趣。
①.采用多种语言方式使教学内容具有趣味性。
(1)巧借古诗名句教学。把古诗名句中优美的诗情画意,结合地理知识的内容在课堂上讲解,大有使人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之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讲气候时,可用“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
(2)运用歌谣谚语教学。地理教学中恰当引用民谣、谚语进行教学,通俗易懂,具有趣味性,并且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使用成语教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成语,顿时会使课堂生辉,助长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到南极洲水雪覆盖的大陆时,引用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来说明南极洲厚厚冰层的形成原因。
②.有效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仅凭表象的刺激,而是要不断提出问题,在好学深思中发展深化。学习中最活跃的成份是求知欲。即对学习课题产生认识上的兴趣。通过问题,使学生顿时产生一种迫不及待想知道答案的冲动。学生想要知道答案,就必须认真看书、听课、积极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十分强烈的学习兴趣。在设置问题时,难度要适当,让学生跨越一定的障碍获得知识,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增强自信心,激发思考兴趣和学习兴趣。
③.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教授内容具有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中可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丰富,更全面。采用集图、文、声、像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优化教学过程。
6.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是指在学和教之后进行的,是指当堂完成课堂作业,这是高效课堂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练习要以质胜量,学生完成教师提供的练习题,主动巩固和运用学到的知识,有利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可设计形式多样的有层次的训练题,通过当堂反馈。检测出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做到“堂堂清”、“日日清”。
三、课后
课后反思问题,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因为课堂教学反思是一个深层次认识过程,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所以地理教师要善于课后反思,经过当堂课的课后反思,找出当堂课的不足,如对教学中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提高等情况进行反思,与学生、其他教师、教研人员进行探讨、交流,不断完善高效课堂的各个环节,为今后构建高效课堂积累经验。
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有效构建 篇6
关键词: 高中地理 高效课堂 导入 新课 讲评
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是学生了解基本的地理知识,提升学生地理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所以,在落实“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地理课堂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来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使学生在高效、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地理课堂中重新认识地理课程的存在价值,同时为学生健全地发展做好保障工作。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如何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进行论述,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1.高效导入环节的构建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头,有效的导入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也是影响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通过有效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自主参与中提高地理学习质量,进而为学生的健全发展打好基础。
例如:在教学《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课堂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导入环节,我选择了直观导入法,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视觉的冲击下自主走进课堂,为高效课堂的实现迈好第一步。
教学片断:
(多媒体出示山西的煤炭资源图)
师:煤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资源,尤其是冬天,大部分都是用其来进行取暖,那么,这些煤炭资源都是来自哪里呢?
生1:山西。
生2:东北。
生3:贵州。
……
师:是的,这些地方都有煤炭资源,但山西省的煤炭资源占比例是最大,今天,我们就以山西省为例来说一说什么是能源,以及能源资源的开发。
……
通过这样的直观图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而且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顺利地将能源教学引出来,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顺利地走向课堂,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能确保高效地理课堂顺利实现。
又如教学《全球气候变化》时,在导入环节,我选择了“设疑导入法”,引导学生在问题探究和思考中了解知识,使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
教学片断:
师:气温和气候是一样的吗?
生:不一样。
师:气候是什么?我们甘肃地区属于什么气候?
生1:温带大陆性气候。
师:是的,那么,全球的气候特点都有哪些?气候对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
鼓励学生在自主交流和思考中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了解,之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结合教材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在交流和思考中找到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
2.高效教学环节的构建
导入过后,课堂就进入了教授环节,这一环节是课堂的主要环节,也是确保高效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时,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活动的组织顺利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使学生在交流和思考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
例如:在教学《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时,我选择了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进行交流,以帮助学生突破课堂重难点,使学生在高效的地理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都知道我们国家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包括: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五种方式,那么,这五种方式构成了这样的交通布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生1:交通运输布局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
生2:交通运输布局影响着人口的密集度。
……
师:交通运输的布局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到底产生怎样具体的影响呢?下面我们结合教材来进行回答。
(组织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自主学习教材)
……
鼓励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提出来。
教学片断:
师:通过自主对教材的学习,同学们说一说都遇到了哪些问题,或者哪些地方理解不了?
生1:为什么要形成交通网?
生2:交通运输布局为什么会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
……
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在小组互相交流中掌握知识,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效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同时能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实现。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思考中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同时为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做铺垫。
又如教学《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时,由于我们甘肃处于西北地区,而且荒漠化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选择了小组学习法,引导学生先分析我们省的一些情况,对荒漠化的概念、影响等进行交流和思考,并说一说自己对改进荒漠化现象的想法,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这种先学后教,从实际生活入手的方法不仅能够确保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同时对学生的健全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总之,在新课教授环节,教师要组织多种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在交流和思考中真正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人,使学生在高效、自主的课堂中掌握知识,并树立起地理知识的应用意识。
3.高效讲评环节的构建
讲评环节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主要环节,也是提高效率的主要部分。所以,在讲评环节,我们要改变一讲到底的模式,鼓励学生在互相讨论和思考中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
例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高压
B.在没有摩擦力的情况下,水平气压梯度力与风向平行
C.水平气压梯度力愈大,风速就愈大
D.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相反,大小相等
组织学生以小老师的身份对该题的考察点、解题思路、错误的选项该如何改正等方面进行分析,向其他同学进行讲解,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能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在构建高效地理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相信学生,要通过组织多种活动,从多个角度入手为学生的健全发展做出贡献,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构建出高效、优质的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策略探讨 篇7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即“高效教学”,它的核心问题是教学的效益,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教学是否有效的唯一指标。真正的高效率的教学就是师生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效率。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有效课堂教学?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有效备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
只有精心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才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第一,备学生。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唯有了解学生的学情,才可以取得有效的教学。教师首先要树立起“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其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 知识水平、理解力来设计课前的预习提纲、课堂中的探究题、课后的巩固题等,并且充分考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和资源,从而实现教学过程师生互动,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第二,备教材。从宏观上看,初中地理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从微观上看,每堂课的教学又有相应的具体教学目标。为此,教师应认真钻研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考动态、教科书及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既熟悉每堂课教材的内容、体系、特点和优势,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又熟悉学生实际,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独创性地拟写教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剖析热点、攻克疑点,科学地组织课堂教学进程,准确定位目标,加强教学的目的性。第三,备教法、备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考虑教学的思想性、基础性、启发性,活跃而又充实整个教学过程。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在教学过程中还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打造高效课堂的保证
中学地理教材中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是有丰富多彩的插图:地图、统计图表、图画、漫画等,其中漫画以其新颖别致的特点在教材中备受学生的青睐。当然,对于一个初中学生来说,对漫画的理解能力并不是那么深刻,可能还只局限于表面现象。因此,教师必须利用学生对漫画的好奇,正确地引导学生分析画面,剖析出漫画所表现的实质问题,真正把这种吸引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如,在讲授初一地理第六章第二节关于“人口增长所带来的问题”时,首先,可让学生阅读教材中“苦难的母亲”漫画,要求学生读懂图中内容,提示学生既要注意图中的每一个细微内容,又要回顾前面所学习过的关于世界人口的发展问题。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教师要及时地对一些学生认识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最后,由教师作总结,在肯定学生认识的同时,再补充一些相关内容。经过这样的尝试,大多数学生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反响也很好。可见,这种教学,重在强调学生在接受感性认识之后,再对知识进行理性化的教学,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积累。游戏课也是把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寓地理知识的教学于游戏之中,通过生动活泼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并让学生获得知识,教师也可经常运用。
三、创设激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是打造高效课堂的条件
谈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篇8
一、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基本内涵
高效课堂教学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让课堂教学高效优质,探索在有限课堂教学时间内,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高效课堂教学缺失的现状:僵化套用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致使不同学生学习机会差异悬殊,对教学方法的选择,盲目标新立异,学生主体意识缺乏,学习效率低下,浅于学、苦于学、倦于学、厌于学的现象普遍存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使每一位学生不断地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
二、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策略
1. 教学设计凸显新课程理念的策略
对于同样的地理内容,课程理念不同则教学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应凸显新的课程理念。
2. 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的策略
教师要优化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可采用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思考题或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课堂活动,组织学生讨论、辩论。例如,在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温室效应》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是作为旁观者积极地看、认真地听,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3. 教学手段要以效益优先的策略
地理知识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抽象性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要求高,而多媒体技术正好能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动画、音乐等信息,且可以声像并茂和动态模拟地球转动、大气运动、海陆变迁、岩浆喷发等,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使教学活动高效率地展开。
三、地理高效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1. 营造和谐课堂融洽师生关系
尊师爱生、相互配合;民主平等、和谐亲密;互动共享、教学双赢;转变角色、健全人格是具体要求。其中“转变角色、健全人格”是师生融洽关系的核心因素。教师上课是为追求生命的增值而工作。学生上课是创造潜能得以发挥和三维目标全面生成的过程。
2. 教师创设情景必须符合学生实际
教师创设情景必须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信息的交互,有利于促进学生萌生学习欲望,启动思维过程,激发创造热情。如讲《洋流》时,创设洋流与航海的相关情景来启迪学生的思维:请在世界地图找出哥伦布两次跨越大西洋的路线,并画出经过的洋流名称;请在地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为什么冬季出发,夏季返回;请指图讲解“泰坦尼克”号的航行路线、沉没地点,及惨剧发生的原因。以上案例引入历史事件等材料,创设诱人思考的问题情景,不仅考虑到了问题情景的现实性,而且考虑到了情景的创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目标达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个载体,这样创设的情景是高效的。
3. 倡导合作探究改变学习方式探究式学习
地理学科所具有的自然科学特点使许多地理问题可以被用来设计为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形式,而地理探究学习的课题往往具有学科交叉的特点,没有现成的答案,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很难满足其要求,因此更需要合作研究。如在讲《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一课时,可以这样设计具体步骤:(1)展示课件,让学生看城市环境污染图片,然后提出问题:在城市中,环境污染来源于哪里?有什么危害?如何来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2)结合平时观察、收集事实依据,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噪声污染等;(3)得出结论;(4)评价反思;(5)报告交流。
教师应关注学生层次,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符合课标要求的前提下,创设能启动学生思维过程,激发创造热情的情境,并为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这种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形式必然高效。这种课堂使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得到了更好的发扬和体现,形成了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的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的能力,是我们倡导的、高效的地理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国珍.如何构建地理高效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2010,(01).
地理高效课堂构建例谈 篇9
大道至简。的确,非常高深 的道理,它的呈现 往往都是最朴素最简明的。在多年的中学地理教学生涯中,我不断总结和验证着这一点。一个老师,一个令学生喜爱的老师,除了应该具备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深厚的学科文化知识底蕴外,还必须拥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让学生学得轻松、听得明白、懂得 深刻、记得牢靠!
熟悉高中地理教材的老师和同学都有一个共同 的印象,那就是必修Ⅰ的自然地理特别难学。很多学生刚刚进入高一就被 这部分教 材搞懵了,特别是一 些女同学,由于空间想象 和思维能 力有限,对“地球的 运动”、“天气系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等知识很是头痛,考试成绩不 太理想,甚至到选 科分科的 时候,谈“地理”色变。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明白?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把握教材,教学内容必须拓展延伸
各学科的教材资源都具有生成性 的特点。新课 程积极倡导对教材进行第二次“加工”,那就是补充教材、拓展教材,把教材变“厚”。要想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讲清讲透,讲得浅显易懂,教师就要认真钻研,剖析和挖掘文本。把教材钻研得越深,课上起来就越简 单、越得心应手。名师常把复杂的内容教得很简单,而平庸的教师却会把简单的课越上越复杂,原因就在这里。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才能吃透教材的精神,也才能实现对教材的必要超越,高效教学才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我们必须在课下自我加压,静下心去钻研教材,努力做到对教材烂熟于心,方能让课堂教学内容丰满而不干瘪,贯通而不孤立。
比如,在学习“锋面与天气”这部分知识时,作为教,作为教者就应该切实把握相关概念和原理,简明扼要地帮助学生理清线索、弄清原理。
笔者在讲述“冷锋与天气”时,将冷锋的定义拓展为“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迫使暖气团抬升”,在这里,着重强调 的是两个 关键词———“主动”和“抬 升”,并结合《冷锋天气图》进行讲解:
因为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所以图中冷气团前进的方向即代表了冷锋前进的方向,也决定了图中的风向和雨点的飘向。也因此,暖气团在锋前,冷气团在锋后,当然,降水出现在锋后冷气团一侧。
在一次测试中,恰好出现了这样一道题:
2010年12月,新疆等北方省区普降暴雪,有些地区积雪近2米。造成此次强降雪的天气系统属于图3中的:
答案:B
在讲评试卷时,我特意请学生来讲解他们自己对本题的解题思路,学生由“普降暴雪”很容易地分析得出是受冷锋影响而产 生。随之,在判断冷 锋天气图 的过程中,精彩的一幕出现了:一个学生竟然总结出了三个方面的因素,即由冷暖气团移动的方向、雨点飘向和锋面倾角均可将冷锋和暖锋天气图准确地区分出来!
二、因材施教,教学方法必须灵活多变
高效课堂主张学生自主探究,但这并不是要摒弃教师的“讲”。不少难点的突破、重点的强调还需要通过教师的讲解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既然讲,那就必须想方设法讲得条理清晰、深入浅出、明明白白、详略 得当、举例恰当。绝不能蜻蜓点水、似是而非,让学生听 得一头雾水;也不能面面俱到、不得要领,或者平铺 直叙、拖泥带水;更不可颠 三倒四、语无 伦次。知识 的讲解要“透”、“简”、“准”、“实”。
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必须以学生学习的需要来决定教师 讲什么、讲多 少、何时讲和 怎么讲。教师的讲解不必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一定要表达完整,入心入耳;也不必字字珠玑、语惊四座,但一定要 凝练准确,经得起推敲。更为重要的是要学会灵活多变地根据教材知识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新鲜知识。
比如在学习“锋面与天气”这部分知识时,笔者根据教材知识的特点,采用了比 较法,将《冷锋图》、《冷锋 天气图》和《冷锋示意图》分别和《暖锋图》、《暖锋天气图》和《暖锋示意图》进行对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冷锋天气”和“暖锋天气”是 十分重要 但又非常 难懂的知识。如前所述,在这里,笔者首先认真研读教材,抓住基本概念不放,并适当进行拓展,即冷锋就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 移动,迫使暖气 团抬升”,而暖锋则 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迫使冷气团后退”,结合黑板板图和多媒体课件中动态的气团移动状况,使学生对冷暖锋的形成原因有深入的了解,再用列表比较的方式来进行强化巩固,比较冷暖锋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特征,让学生烂熟于心,记得牢靠。
三、唤醒激情,探究活动必须巧妙设计
现在还有少数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为讨论而讨论,追求形式却毫无目的。一味地追求讨论合作,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什么?不该合作 的也合作,不该讨论 的也讨论,带给学生的是 惰性!独立思考 的好习惯 被完全抛弃,这样的学生还有主见吗?还有创新的意识吗?
高效课堂应该遵循这样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当个体在解决问题确实有困难,需要有同伴的帮助时,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作为教者应当精心设置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思考讨论,从合作学习中得到巩固和提高。在这个环节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不必过分追求花样花式的翻新,而应看重 实效。过分追 求形式上 的新意,不利于培养学 生独立思 考、独立解决 问题的能 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去伪存真,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应该是我们每位教师的不懈追求。
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10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课堂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通过调查不难发现, 目前初中地理主要还是采取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教师“填鸭式”的理论灌输、学生“死记硬背”式的学习, 而没有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参与和探究, 没能将地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紧密的联系, 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够、动手能力不强、学习成绩偏低等问题。
2.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调高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不断实施, 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树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真正成为地理课堂的主人。但这显然是很多初中地理教师还不具备的, 这与很多学校的教师培训制度有很大的关系, 因为很多学校对初中地理教学不够重视, 地理教师培养的师资力量相对有限, 导致初中地理教师的整体素质滞后于当前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的各种需要。
3.教学手段相对简单
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 教师往往都是靠挂几张“地图”、摆一个地球仪, 有时教具甚至会旧得连学生都看不清楚, 虽然目前的地理教具相对完善, 但在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背景下的地理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例如, 很多教师虽然懂计算机, 但是能够利用信息教学手段, 制作高质量教学课件的教师却非常少, 大部分初中地理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还是相对简单, 未能将信息教育教学手段的优势进行有效地发挥。
4.课堂教学氛围缺乏活力
受传统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氛围相对沉闷, 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例如, 教学目标脱离学生实际、忽视了师生之间的良性沟通、不注重课堂内外教学的有效结合、不注重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实践活动的集体意识不强等, 这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互动高校地理课堂的构建策略
1.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初中地理互动课堂的构建, 首先应当体现在师生的互动上, 因为只有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 才能保证互动课堂以及互动教学的内容的构建方向, 避免课堂教学环节的杂乱无章, 迷失教学的方向。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关键是教师要积极营造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 要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敬畏感, 师生之间能够进行面对面深入的交流。例如, 在开展“地球的运动”这一教学环节时, 教师可以先给学生进行简单的理论知识讲解, 然后让学生走上讲台充当“小教师”, 让学生通过地球仪详细表述地球的运动原理, 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和欢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还能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此外, 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 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和表现机会, 对提高初中生的心理素质、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2.学生彼此之间的良性互动
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预期的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几个思考题, 然后将学生进行合理分组, 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边讨论, 有时很多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通过学习小组内部的讨论和互动就可以解决了, 即使存在个别疑难问题, 通过教师的指导或集体讲解, 也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学习小组以及学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开展, 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给学生更多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让学生能够针对自身的实际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 同时对学生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和集体意识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利的。例如, 在讲到“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节时, 完全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总结本地的地形与地势特征、气候的多样性等知识点, 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总结情况再开展更加“高效”的教学活动。
3.课堂内外的互动
初中地理课本身就是一门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 所以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应当更加体现“生活化”, 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时要与课堂外面的现实生活进行有效互动, 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课外知识和材料进行有效结合。例如, 在讲到“水资源”这一章节时, 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来阐述水资源的重要性、时空分布状况以及节约用水的意义等相关知识, 同时也便于教师引导学生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来思考中国的水资源问题, 提高学生利用理论知识思考现实问题的能力。
4.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
众所周知, 地理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因此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良性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在理论教学之后, 教师只有通过实践教学的开展, 才能有效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此,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以及节假日的时间, 带领学生参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校园卫生大扫除、环保志愿者活动、自制地理教具等, 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
三、总结
基于以上所述, 针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初中地理教师需要尽快转变教学观念, 在素质教育理念和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 坚持“以学生为本”,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 并通过自身的积极引导, 让学生能够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充分参与、积极互动, 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 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魏慧生.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J].才智, 2011.
[2]吕福平.浅议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地理教学[J].吉林教育, 2011, (05) .
[3]陈雪梅.当前初中地理教学现状及改革路径的选择[J].时代教育 (教育教学) , 2010, (05) .
[4]陈志强.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他山之石”的应用[J].科教新报 (教育科研) , 2010, (33) .
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篇11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高效课堂
伴随我国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发展,现行的是新课程标准,其要求学生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并提升思考和思维能力,在教学的时候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进而提高教学效率。效率问题一直是教育中的重点,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学习效果是教师一直关注的重中之重。保证高效不是教师一味灌输,也不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教授的知识越多越好,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学生真正掌握的知识越多越好。下面就对构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策略进行探讨。
一、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较低的原因
1.学生方面
有许多初中生认为地理课程是可有可无的,而且地理课程也不是主要学科,学得好、学得坏都不重要,从而导致大部分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普遍低下。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初中地理的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都非常不好,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也非常低。另外,学生有了地理课程不重要的观念之后,就不会对其进行预习,这也是造成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非常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些学困生就会在地理课堂上捣乱,影响地理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教师讲课的时候,也不会互动和配合,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非常低。
2.教师方面
在现阶段,很多初中地理教师只是按照地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不能够对其中不重要的地方进行删减,也不对重点内容进行扩充,这对于学生学好地理课程来说是非常困难的。书本上的内容从总体上来说是比较单一的,而且只进行教材中内容的教学也会降低学生对地理的兴趣,采用“填鸭式”教学模式更是如此,进而导致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非常低,影响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效果。
二、初中地理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激发学习兴趣
想要不断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就必须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这样才能够使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有所提高。比如说,在学习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材上册中的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一课时,教师可以针对我国特有自然环境的视频和图片进行收集,并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播放和观看,这样就能使学生对其产生兴趣,进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营造学习氛围
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学生都具有非常好的自主学习意识,而且这种自主学习意识还非常强烈,所以,想要使地理课堂更加高效,就应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强调和培养,并且大力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进而保证学生在地理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和效率都有所提高。比如,学习“中国的自然资源”一课时,教师可以在上课的时候让学生讨论,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让学生回去后对中国的自然资源进行调查。
3.加强学法指导
地理教师在高效课堂教学构建的时候,应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情况进行分析,按照学生的差异性进行有效指导,并且在地理学习的过程中,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出来,进而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提高。比如说,在学习“中国区域差异”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南方与北方的文化差异和地域性差异,加强学生的记忆。
4.认识到学习的意义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针对学生的思想进行良好教育,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其次,在地理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地理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进而提高高效课堂的构建水平。比如说,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对地理的重要性进行渗透,慢慢使学生理解学习地理的意义,提高地理的学习效率。
结合上文所言,我们能够了解到,地理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刚刚接触的学科,这对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我国班级授课制的教育情形下,教师不能对学生一概而论,要因材施教,讲究教学方法。初二地理并不是非常深奥,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效教学,在保证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高效课堂教学,让学生从课堂上获得知识并且达到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马艳平.如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2(3):115-116.
[2]肖明.“导学案”的四大矛盾与教学建议[J].中学地理教学参,2011(3):220-221.
[3]张桂祥.编制优质导学案打造高效新课堂[J].成才之路,2011(16):122-123.
[4]王国珍.如何构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2(1):328-329.
巧用媒体,构建高效地理课堂 篇12
一、正确确立教师主导地位是整合的关键
我们要的高效课堂,是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要素方面有突破,即“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使之融入到教学中,给老师和学生创造进行探究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的环境, 从而使教师由传统教学中的中心地位转为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学习的伙伴,学生由原来的接受知识的被动者转为学习的主体。信息技术在展示地理地貌、演变地理规律上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拓展和深化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如:在教学《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这节课时,传统的教学往往是一块黑板、一根粉笔,教师虽然应用了大量精当的比喻力求让学生了解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的气候类型,但是在学生的脑海里,只记住了这几个名词,至于它有什么特点,印象是含糊的。
通过课堂整合,教师应用了课件,热带雨林景观,热带沙漠景观,冰原景观和高原自然景观等气候特征尽收眼底。学生通过大量的资料搜集,全面地了解了各个不同气候的分布情况和物产特点。还了解了充满旺盛生命力的热带雨林,为什么被人们形象地美誉为“地球之肺”。一节课最大限度落实了“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这充分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巧用多媒体有效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地理教学集动画效果、视频影像、声音等为一体,它可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现代信息技术是获取、传递、再生和利用信息的技术。在多媒体这样的交互学习环境中,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形式,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的欲望。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动脑自己制作全球海陆轮廓略图,然后再设计成动画的形式演示地质板块自检碰撞挤压,从中感悟到地球上高大山脉的形成过程。再带领学生进入相关网站查询相应的资料。这样既可增加生动感,又利于获取知识,从而突出重点、淡化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河水一石,其泥六斗”黄河含沙量之高,在世界河流中是绝无仅有的,黄河下游多年平均输沙量为16亿吨,泥沙的大量淤积,导致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举世闻名的“地上河”。把淤积的泥沙形成“地上河”的过程,用动漫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大家进一步认识到了综合治理黄河的重要性。
三、适时借鉴互联网,不断拓展学生地理知识面
现代社会信息传播广泛而迅速,与地理有关的事情时有发生,涌现出大量的地理信息,如:从530千米以外的博斯腾湖调来的水流,经过断流30年的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流进干涸的台特马湖等,我们应该把这些合理开发水资源的信息进行归类收集。在收集资料的时候,注意时代性和真实性,以及资料与地理学科的相关性。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在课堂各个环节充分运用地理新闻进行教学,既可以作为地理课堂的有益补充,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提高地理课堂效率。教师与学生的课外交流更为广泛和深入,而不再仅限于课堂时间。每个学生都熟记教师的E-mail地址,当遇到难题时,可向教师发出求助邮件,这些网上的问题深浅不一,涉及面广,当然有些问题并非我们教师能顺利解答,还需做进一步的探索。为此,只有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电脑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的整合,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利用信息技术和地理学科的整合,不仅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学演示工具,而是把信息技术与地理知识、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整合的最终目的是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和创新思维的空间。
四、合理使用多媒体,使高效地理课堂更加科学
许多教师误认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要替换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在教学中,在一次观摩课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学生盯着电子屏幕,教师则充当播音员和解说的角色,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这样的课就违背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把地理教学过程中的配角上升到了主角的地位。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应起主导作用,信息技术是为提高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手段。一切教学手段,包括现代教育技术,都是为教学服务的,过分夸大信息技术手段,以辅代主,会造成教师、学生被机器所束缚,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功能,在教学中它们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但现在有好多教师认为一堂优质课必须有多媒体,不应用多媒体的课就不是一堂优质课,用多媒体技术来衡量一堂课的质量,认为使用得越多,授课质量越高,教学效果越好。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若教师只是单纯地播放视频课件,用这种方式教学,教师的作用只局限于“授业”层面上,谈不上“传道和解惑”了。教师的知识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很难发现,课堂的高效也就无从谈起。
【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推荐阅读:
借助现代教学媒体,构建高效地理课堂11-25
地理高效课堂08-11
高效课堂初中地理08-20
营造高效地理课堂09-22
地理高效课堂策略10-26
地理高效课堂导学案12-04
初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浅谈07-22
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教学08-29
构建高效的课堂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