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理课堂教学(精选12篇)
对地理课堂教学 篇1
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成为地理教师的共识。以往的课堂,平铺直叙,枯燥无味,照本宣科都是讲课之大忌。讲课应生动活泼,跌宕起伏,充满趣味,教学语言应如行云流水,把蕴藏在教材后面的科学真理与美学内容最大限度地发掘出来,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每一位教师必须追求的。下面我总结这些年运用的几种教学方法,如果应用得当,则对地理课堂有很好的帮助。
一、形象逼真的比较法
比较法又称类比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比较法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性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或相似的地理事物或其形成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然后依据分析的结果进行综合的概括。采用这种方法有利于向学生阐述同类地理事物产生的共同原因和不同原因,进一步揭示蕴藏在这些地理现象背后的地理规律,使学生初步掌握归纳法和分析法在地理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运用技能。比较法不但可以在各章节教学活动中加以运用,而且在总复习阶段此法的运用更重要,因为这会使学生学到的地理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有效地加深对同类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较法在地理教学中有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
横向比较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类地理事物的比较。通过比较,学生将更好地认识到这种地理要素的特性及相互关系,更快更好地把它们区别开来。以下举出一些实例加以说明:1.为了区别五种常规地形的形态特征。平原与高原,它们的共同特性是表面较为平坦或起伏不大,其不同是平原海拔较低,高原的海拔较高、边缘陡峻,而山地与丘陵的关系更是由于他们的海拔不同来划分界限的;2.世界各地的气候不一、差异较大。主要是由于各地的纬度、海陆分布及地形的不同而造成的。同为中低纬地带的亚欧大陆两侧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明显不同,其东侧是温带季风气候,特征是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高温多雨;冬季盛行来自内陆的偏北风,寒冷干燥。其西侧却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3.河流由于其流经地区的地形及气候的不同,其长度和流量也有较大的不同,长度达6600km的尼罗河为世界第一长河,但其流量只有亚马逊河的1/50,其原因是尼罗河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亚马逊河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
纵向比较是在学习各区域地理时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区域、国家的各个地理要素进行综合的分析,根据分析的结果把其区别开来。为了区别非洲与欧洲,我制作了下表:
二、妙趣横生的反证法
反证法在地理教学经常被采用,这里所说的反证,是指先提出一种假定,这种假定和已知的地理结论或事实相反,然后推导出一系列和客观事实或基本理论相矛盾的结果,进而最后否定原来的假定,更加有力地证明已知地理结论或事实。运用这种方法将会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培养学生清晰正确的地理思维,增强对地理知识真伪的辨别能力。
当我们讲解地球公转运动时,学生对地球公转运动的特征和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地理学上的后果往往认识不清,或者理解困难,尤其是那些空间想象力较差的学生更是如此,为此,我们在有关公转的知识讲解完毕之后,提出一个假设:“如果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不是斜交成66.5°的夹角,而是垂直相交成90°的夹角,这将会产生一系列怎样的后果?”这时学生会发表许多饶有趣味的见解。最后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学生回答:假如黄赤交角为0°,地球上将没有春夏秋冬四季,没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轨迹,太阳只直射在赤道上;假如黄赤交角变小,地球上的五带将改变,热带变小,寒带也变小,温带将变大。
地球上的大气对地球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可是,我们不妨向学生提出假设:“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我们的地球将会怎样?”学生会踊跃发言,地球上将没有生命,没有人,没有动物植物,地球将失去重要的巨大保护伞,各种落在地球的流星体会毫无阻拦地袭击地球表面,一切诸如风、雨、雷电将无法产生……
区域地理教学同样可以运用反证法。在讲授中国地形特征对气候、河流的影响时,我们提出设想:如果我国的地势不是西高东低,而是东高西低,那么来自太平洋的夏季风对我国的影响的面积会像今天这样广大吗?我国河流流向将会变成怎样?又如,假若赤道不是横贯非洲的中部,而是穿过北部撒哈拉,非洲的气候和自然带会是今天的样子吗?等等。
三、回味无穷的比喻和经典难忘的典故
比喻可以使抽象化为具体,模糊变为清晰,生疏变为熟悉,它像语言中的味精,常常使讲课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形象是比喻的核心要素。为了说明非洲的索马里半岛扼红海海口的重要地理位置,人们形容它是:“红海的门”。为了说明新疆温度大陆性的典型性,我引用“早穿棉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的俗语。赞比亚是著名的产铜国,于是“赞比亚人一生下来,嘴里就含着铜”。有一些比喻工农业产品的重要性,如“石油———工业的血液”,“橄榄油———液体黄金”,“黄麻———金色的纤维”说明我国人口之多,用我国13.5亿人如果手拉手就可以绕赤道32.5圈,说明青藏高原之大,相当于英国国土的10倍。
典故可以营造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平常加以积累,才能随手拈来,妙趣横生。如华北平原的春旱所造成的严重缺水现象,有人引用“用西瓜皮洗脸洗脚”的事例加以说明。吐鲁番盆地夏季气温高,有个“旧社会的吐鲁番县官坐在水缸办公”的趣谈。塔克拉玛干沙漠夏季白天气温高可引用“沙子里面烤鸡蛋,戈壁滩上烙大饼”。
总之,以上几种方法的运用将会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加深对地理事物的理解,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
对地理课堂教学 篇2
地理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有利于知识点的建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合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把教学中抽象、深奥,靠教师讲解、挂图、板书讲不清、道不明的重点、难点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声音,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加快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良好的环境。
而地理教学不能依附于现代教育技术,对学生空间概念的建立和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确定不一定优于传统教学,试题中常见的是黑白地图,应思考如何把教学图片与试题地图有效结合,将多媒体教学与学生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有效结合。
课后小结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发布者:曹莉敏 发布时间: 2011-7-26 11:48:
对地理课堂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地理实验教学 地理能力 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04-01
一、引言
新课标提出“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 的基本理念。在课程目标方面,新课标提出“学生学会地理观测、地理调查”的知识目标;“学生能运用地理实验形成地理表象”的过程与方法目标;“增强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新课标的活动建议也多处提到开展地理实验教学。因此,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二、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在学生地理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1.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能力是学生地理智能的必备能力。在地里学习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有意识、有目的观察地理实验教学中的现象和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例如,在模拟水污染的实验教学中,学生通对比过观察三瓶矿泉水瓶里水的污染程度,认识到保护、节约水资源的重要性。在此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易于引起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2.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和制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例如,在制作等高线地形模型的实验中,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尝试和对教师问题的思考,认识到山体不同部位的特征,并且动手动脑能力得到提高。
3.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不仅可以得到知识,还可以弥补学生想象不足,利用形象的实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在用乒乓球自制地球仪并演示地球自转实验教学中,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和演示,让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4.初中地理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方法
(1)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能力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通过学生对地理事物的差异性和相似性的观察,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显著特征,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例如,在用四层彩色橡皮泥模拟褶皱与断层时,学生通过观察褶皱与断层的结构特征与地表形态的区别,使学生在分析两者的差异性与相似性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与分析能力。
(2)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与演绎能力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通过一项实验教学活动让学生从实验教学中归纳出规律将其用于解决同类地理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归纳与演绎能力。例如,在测量当地一天的气温并绘制气温曲线图时,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测量,自己思考,归纳总结气温曲线图的画法,培养了学生的归纳与演绎能力。
(3)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类与比较能力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和亲身体验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特征,比较地理事物之间的显著特点,将地理事物进行分类,锻炼了学生的分类与比较能力。例如,学生通过观察玄武岩、砾岩、页岩、砂岩,大理岩、片麻岩的纹理,总结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特点,并对以上岩石进行分类。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比较显著特征进行分类,培养了学生的分类与比较的能力。
5.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初中生好奇心比较强,地理实验教学给了学生实践的机会,并且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好奇和快乐,因此地理实验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气象站。学生通过实地的参观考察,增长了见识,激发了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兴趣,学生会在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驱使下有兴趣的学习。
(2)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
在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环境的变化,让学生从切身感受中体验环境与人类的关系,产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例如,通过调查家乡水资源利用状况、家庭用水情况,提出节水的建议和措施,制定家庭节水计划。本实验教学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出发,有利于增强学生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意识。
(3)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许多地理实验教学需要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在地理实验教学中,学生相互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友好相处的性格和与人合作、善于组织管理的能力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三、初中地理实验教学对学生地理能力培养作用的特点
1. 现实性
地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当中处处渗透着地理知识,这体现了现实性。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亲自参与,提高了解决生活中地理问题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实践性
地理实验教学是一种实践性教学,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锻炼,动手操作,从实验教学中获取感性材料和直观经验,通过学生的思考,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和理解,也通过学生亲自操作,锻炼了学生的地理能力。因此可以说,地理能力是在实践中发展,实践中检验的。
3. 创造性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通过生动多样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地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不断提高自身的地理能力,特别是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4.终身性
初中地理实验教学是一种教育意义很强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可以正确的看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树立科学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等。这些观念的形成,不但使学生终身受用,而且对于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红,李春艳.深化地理实验教学改革,加强学生智能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5):114-1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对当前地理课堂教学的改进 篇4
1. 上好序言课。
为了使学生不盲目地、被动地学习地理课,首先要上好序言课。它虽不是课的正文,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新课学习的兴趣。许多有经验的教师都十分重视序言课,因为“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总之,通过序言教学,要诱发学生产生猎奇喜新的心理,具有趣味性、感染力,以利于今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2. 立足教材,不拘泥于教材,及时补充新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内容是地理学习兴趣的源泉,特别是新版的高级中学地理教材,在激发学生兴趣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但由于目前使用的地理教材是全国统一的版本,因此总是存在着相对滞后性和地区局限性,教师要善于补充时事热点和乡土地理知识,使教学内容更充实、更贴近于同学的生活实际,甚至让他们触手可及,这样兴趣也就油然而生。比如在讲到太阳系,时可提及美国的金星之旅和我国的探月行动;讲到钢铁工业时,我结合本地的三安钢铁厂讲解工业的布局、工业对环境的影响,等等。
3. 协调师生情感,创造和谐地理课堂认知环境。
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切教育均无从谈起。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关键在教师。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学就其实质来说,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的关系。”当学生难以改变的时候,我们唯一可以改变的是自己。我们可以调整心态和做法,反省自己,如果自己错了,就不能怨天尤人,只能责怪自己。如果一味地责备和批评学生,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法国哲学家蒙田说:“伤害人的并非事件本身,而是他对事件的看法。”面对学生,教师需要平和安静的心态。孔子对学习如是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倡导好学乐学的学习态度,为师者为什么不可以好教乐教呢?
4. 重视因材施教及个性发展,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课堂上应多采取交流式教学方法,鼓励每个学生参与教学,使他们亲身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信心、兴趣。比如让普通话好的学生朗读课文,选择合适内容让学生自己讲解,及时表扬、鼓励有进步的学生;让画画较好的学生提前在黑板上画出课堂上要用的插画,等等。特别是对那些有求异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学生,我不失时机地进行引导和鼓励,为他们大胆求知,主动发展创造条件。除了教上有所区别外,我还恰如其分地把握好作业、考试的数量和难度,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得到较为满意的成绩。同时,也要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照顾少数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获得及格以上的分数。要彻底杜绝“题海战术”,因为繁重的负担、糟糕的成绩会沉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对地理课产生厌恶感,所以教师要多给学生展示成功的机会。
二、充分利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虽然学生对地理课产生了兴趣,明确了学习目的,但还不能成为主体,还有一个重要条件,就是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独立地获取新知识并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就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例如,在讲气候这一重要内容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用投影仪把事先设计的表格投影到屏幕上,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完成。
又如,在讲“地球运动引起昼夜长短变化”时,我要求学生画出下列三幅图:地球在夏至日、冬至日和春秋二分日的关照图,然后让他们看图归纳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这样做既突出了教材的重点,节省了授课时间,使学生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理解、掌握、巩固教材的重点上,又使学生学会运用归纳、比较和分析因果关系的方法。
三、充分发挥地图的直观作用,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习惯
在地理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与教师应用地图的方式直接相关,正确用图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上课时脑、手、眼、口等协同作用,这样知识在大脑中的印象就会更深刻、更强烈,记忆的知识会更牢靠。长期坚持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除自己正确用图外,还要善于教会学生使用地图,就像语文教师要教学生查字典一样,必须始终引导学生经常练习从地图中获取知识,树立一种意识,养成一种习惯。在教学时,凡学生能自己从地图上获取的地理知识,都尽量运用“读图”的方法来完成,遇到地理问题首先要引导学生去翻阅地图。
四、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现代化的电子媒体引进课堂教学,对地理教学而言,是一次重大的变革。它以特有的功能和极强的表现能力,使地理教师将课本中抽象枯燥的地理概念,转化成准确直观的图像、动画等,化繁为简,化虚为实,成为课堂教学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最佳助手。例如讲“地球运动”这一节时,借助多媒体演示地球公转引起昼夜长短的变化,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
广大地理教师应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活动,营造轻松、愉快、和谐、平等的课堂环境,改变死气沉沉的课堂气氛,使地理课堂教学“死”去“活”来,焕发出绚烂光彩。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10.
[2]刘涛川等.有效教学方法全集.中国教育出版社, 2004.
对地理课堂教学 篇5
地理课程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教学反思1
修订版的课程标准中,阐述了地理课程改革的目标,也就是我们地理课程的价值功能,更加重要的是,它第一次提出了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征,从地理的视角来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从而提升生活的品位和精神的体验的层次。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
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对地理教学价值与功能的总括评价,回答了地理教学“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
现在的地理教材,先使学生对整个世界和中国有整体的感知,再学习分区地理,是总——分的思维过程,然后把各个分区进行比较,分析其联系和不同,这些分析的过程,需要有缜密的思维方式,这些东西,也是隐藏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之下的。
我们教地理,要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身外还有一个广阔的天地,要让学生把自己的发展空间尽量的扩展,尽管大多数学生并没有机会走到学过的地方去,但是要让他们想到,有些事,并不一定要在一个地方,用一种方式去解决。
地理教学对世界观的形成有着关键的作用,但这并不是要求他必须记住地理课堂上学习的每一点知识,而是让他能够时刻认识到自己处在一个交流日益密切的社会里。“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但要扩大自己的心,却需要一个更加广阔的视野。正像修订版课标里说的:“从地理的视角来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世界,从而提升生活的品位和精神的体验的层次。”
修改后的地理课程标准,对地理学科的性质作出了定义:兼有自然学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生活性、思想性、实践性。
我们教地理,要让学生融入到自己之外的天地,对社会的一些现象进行思考,让学生对一个合理的世界有所期望,而不是仅仅只看到自己周围的一小块。一个只注意到自己周围的人,并不是我们的教育要塑造的人,让学生,这些将来的主人,对外界有所需求,有所贡献,有所欣慰,也有所不满,培养一批能思考的人,这应是我们这些教师的终极任务。
地理课程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教学反思2
通过培训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育的一种手段,正在改变着我们的传统教育。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导致了一场教育教学和课堂教学新的革命。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将给现代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影响和课堂带来的影响变化是毋庸置疑的。我从以下几点对培训培训中及自己实践课堂的一点感受:
一、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影响
(一)对教育方式的影响。
过去的教学方式以教师中心,知识的传递主要靠教师的讲授,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被动状态,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批判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难以适应知识时代要求。在新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注入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拓宽了时空的概念,通过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清晰化、形象化、丰富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二)对教育信息的影响。
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逐渐普及,拓宽了学生的知识来源。信息时代的学生,不仅能从书本获取知识,从家庭、社会、学校在内的本土文化环境中汲取知识,还可以通过卫星电视、国际互联网,从跨文化、跨时空的电子信息资源中获取知识。
(三)、对教学方法的影响。
(1)教师的“讲”变为“导”。“教”师应该变为“导”师。信息时代,任何一个人都必须不断的更新知识,以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作为教师的我,即使是对着十来岁的小学生,也不一定样样都比学生懂得多。因此,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课应该变为向导式的引导。教师在介绍了基本的知识以后,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与探索活动。
(2)学生的“听”变为“学”。信息时代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因而具有更大的创造性。信息时代,教科书与教师不是仅有的知识来源,学生除了从课堂上学习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运用学习的技能,从丰富的学习资源中探索与汲取知识。这种建立在学生兴趣与自觉性上的学习,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将会更加深刻、巩固。
(四)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变化。由于信息技术为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渠道,一个人获取必要知识所花费的时间越来越短,教师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生个性、品格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及时清除心理障碍,指导学生养成高尚的情操、健全的心理,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由知识的讲解者、传递者,变成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还有一部分教师将由直接教学转为间接教学,由幕前转为幕后,成为教育软件的编制者、管理者、服务者。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使得教育者的工作方式和职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传统教学过程仅注重教育者课堂中的教学行为,仅把课堂上的活动看做是教学;而信息化教学过程突破了时空的限制,教育者的活动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他们不但关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更要关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搜索,加工,整理和创造教育信息;他们面对的不仅是课堂上的学生,而且包括网络空间中的学生;他们不仅指导课堂上学生的行为,也要指导课堂外学生学习活动等。
二、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的变化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给学生带来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以加强:
(一)课堂上学生可以主动思考、主动探索、主动发现问题。
在教师作为教学指导的前提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发现问题,制定研究问题的方向。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进行学习,从自身内部产生动机(即内部动机),不同于传统教学过程中由于竞争的存在而产生的外部动机。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去学习,在自我的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形成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心理需求,不像过去只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不参与问题产生的过程,只是机械地寻找问题的答案。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更为有效。
(二)在课堂上学生可以随时进行自我评估。
在一般的教学课件中会给出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所给出的教学目标与自己的反馈结果(即自身的学习结果)相比较,找出差距、并且由自己或在教师的帮助下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通过自己主动查找差距,对存在问题及时纠正,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要求更为严格,更加促进学生的学习。同时,学生作为当事人对自己问题产生的原因会更为清楚。
(三)在课堂上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有更充分的交流。
在缺少教师的指导时,学生之间的交流会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共同进步。俗话说:“人多力量大”,一位学生对某些问题的理解是有限的,但若综合多数学生的观点与看法,每位学生都会从中学到几倍的知识。学生之间还可以相互勉励;同时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不能少,在网络知识庞杂的时代,有些学生的自制力较差,需要教师的经常予以指导和帮助,引领学习的方向。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的的确确对教育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改进了传统教育中不合适宜的方面,将更新更为人们所接受的教育教学形式带到了世人面前。今天,全球互联网上用户人数已达4亿之多,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限制,为教师摆脱了繁忙的教学任务,为学习者摆脱了机械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效率、主动性和能动性。为了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中更好的发展,我们必须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教育的信息化!
(四)在课堂中通过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创新教育氛围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乐学”是学生学习兴趣的充分体现,是掌握知识的最初开始,“乐学”是在育人的理念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地位从被动走上主动,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等和靠,而是变学为思,变学为悟,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把大量的生动的丰富多彩的文字、图表、图形、图象、动画、声音、电影、录像等以电子化和形声化的特点,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视、听并举,加深、加快感知和理解,对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加大课堂的知识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对于启迪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有深远的意义。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学生的学习会觉得很轻松、愉快,掌握知识会很快,记忆效率也会很高。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可以以新颖的手段和高超的技术,解决很多难题,它不仅能提供动感丰富的图像、图形、文字,还能使课堂变为游戏天地,生动、直观、形象,改变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例如在教学《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这一部分内容时,应用对媒体教学软件,并在屏幕上显示我国外交成就和外交行动,视频文字资料让学生感受领悟我国的外交,诱发学生愉快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兴趣。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创新教育的氛围。
总之,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实现教学,使教学变得容易、愉快、省时、牢固、富有成效。它可以创设有声有色、有动有静、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把图形、影像、动画、声音、文字等信息进行合成、链接,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形式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体现在教学活动中,通过以景激趣,创境激情,引动激动,导训激活,启思激悟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动中学、动中练、动中习得语言技能,把学习当成一种愉悦的体验和感受,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让我们努力去研究这门技术真正的用途、内涵,用好它,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使我们能利用好这门技术培养出走在社会发展前列的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地理课程对教育教学的影响教学反思3
教育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发展、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促进了师生改变学习方式,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中去,取得了不可估量的效果。
1.信息技术改变了知识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
造纸术让知识有了方便携带的良好载体,人类突破口语的束缚,用文字将信息加以广泛传播;印刷术极大提高了书面信息的复制效率并降低成本,扩大了信息交流传递的容量和范围,让人类知识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信息技术同时改变了知识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人类知识的传播突破了时空和容量限制,还突破了语言文字种类的限制,知识的传播不再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2.教育信息化改变了知识的获取与利用方式,知识已经不必也不能都记忆在人类的大脑中。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与知识急剧增长,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知识创新频率不断加快,传统的图书传播载体和阅读记忆获取模式已经不能够应对当前知识激增的状况,必须采用信息技术革新知识生成、传播、呈现和利用的方式。随着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移动互联与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知识就在手头成为现实,知识已经不必也不能都记忆在人类的大脑中,外部海量存储的知识随需可得,关键是要掌握获取与利用的方式。
3.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个人知识的自组织模式,引发了团体知识的社会组织模式的变革。
随着知识载体从以往的单一书本形式转化为多媒体知识包,知识的组织形式从以往的线性排列转向超文本结构,个人知识的存储也由单一的内存(大脑)扩展到外存(在线知识库),传统的知识构建模式和组织模式已不能适应如此巨大的变革。充分发挥人类的联想机制,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和知识构建方式,建立面向知识分享的社交网络,通过学习者积极参与知识建构、交流与共享,推动社会化的知识组织与共享模式,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发展与集体智慧的增长。
4.拥有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社会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信息时代需要“数字公民”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必要的信息技能,拥有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社会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培养能够适应数字化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公民已经成为国际教育界的共识目标。信息素养包括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建构、协作交流能力等。面对数字化浪潮,只有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学习观,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切实掌握信息素养,才能够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中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学习的能力是21世纪数字公民安身立命之本。
5.教育信息化改变了教育活动的时空结构与教育形态。
教育信息化让人人能够随时、随地、随需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已经不必拘泥于教室、实验室等场所,也不必师生拘泥于师生面对面的形式,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界限逐步消融,教育活动的时空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信息资源在社会中的分布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使得人人可以享有优质资源和学习机会,使教师和学生拥有了平等的信息地位,迫使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大大推进了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进程。
6.教育信息化创新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改变传统的教与学行为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对培养信息时代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7.教育信息化深刻地影响了教育模式与教育关系。
信息社会的知识与知识、知识和知识人、知识人与知识人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必将引起教育模式的变革,传统的应试教育、灌输教育模式受到挑战,当前的考试制度也将因为不符合知识生产力的发展而被扬弃,注重团队合作、重视探索探究的教育模式将因其符合信息时代的需要而得到迅速发展。教育模式的变革将引起教育关系的变化,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同伴之间的教育关系都将因信息化的到来而创新发展。另外,信息化对于学校的管理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优化教育管理模式,改善学校治理结构,也将促使新型教育关系的产生。
对地理课堂教学 篇6
一、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的概念
教学信息包括两点:知识信息和教学活动信息。所谓知识信息指与教学目标相关的学科内容(不是该学科的全部知识);教学活动信息指反映学生学习活动过程和状态的信息。教学环境有以下划分:如果从所指范围的大小看,包括社会环境、学校环境、课堂(教室)环境;从因素分类来看,教学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是人们注意较多的教学环境;而对地理教学来说,另一种同属因素分类的教学环境也很重要,这就是教学信息环境。而教学信息环境是以学生学习过程和活动,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的课堂教育环境的一种。地理课教学环境则是指地理学习时所独有的教学信息环境,由于地理学科本身的特点,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的研究和建立尤为重要。
二、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研究的意义
1地理教学中的信息的内容
地理教学中的信息以社会信息为主,可分为三大部分:基础信息,隐含信息和外围信息。基础信息是指经过教材编写者、投影片、幻灯片、录像片等教学材料的编制者以及地理教师事先加工好的地理知识。就初中地理教学来说,一部分知识以国家地理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为基础,根据各地区或各学校情况加以适当扩充构成。在理想状态下,即学生并没有事先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通过地理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对这部分地理事物由不知到知的过程。基础信息包括自然、社会、经济、区域等方面的地理信息,如关于地球陆地各种地形和自然带分布的信息。在地理教学中,教师有时并不直接将地理信息传递到学生那里,而是提供适量的地理数据(文字、图像、数字等),将教学需要的信息隐含在这些数据中,这类教学信息就是隐含信息。地理数据相对学生来说是未加工的,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这些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从中获得有用的知识。外围信息是指学生通过非正规教学获得的地理信息。例如,通过在家里看电视、报纸、课外读物或参观博物馆等方式获得的地理知识。如果外围信息正好与基础信息重合,基础信息就转变成外围信息。
2地理教学中的信息的重要性
从地理教学的发展看,地理教学信息也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首先,地理教学内容中有关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内容会日益增多。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将更加接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比起自然地理部分,这些内容的教学所需信息量会大大增加。此外,地理教学,特别是高中地理教学,应改变只是拿一些原则泛泛而谈的做法。其次,中学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中学各科在这方面都负有自己的使命。地理教学在培养学生获取、整理、运用信息能力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要做到这一点,加大隐含信息和外围信息的运用,促使学生多从地理数据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是一种较好途径。
三、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研究的意义
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课堂教学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在学习成绩方面,它对学生心理和能力各方面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地理教学信息环境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获取、加工、运用信息能力的变化。研究地理教学信息环境的改变对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变化的影响。②学生学习地理积极性的变化。研究在某种教学信息环境下,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是否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又会对学生全面发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③学生对牡会问题的关注程度和相应价值观的变化。研究某种特定的教学信息环境下,学生,特别是高中学生对学校以外的社会问题的关注程度有无变化,有什么样的变化,地理价值观的形成受到什么样的影响等。④对学生地理学习方式的影响。研究在比较理想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地理学习方式可能会发生哪些有益的变化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对地理概念教学的思考 篇7
“概念”是用符号来标志的具有共同的关键属性的一类事物或特性 (教学心理学定义) 。概念是地理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概念有利于促进思维, 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 教给学生正确、清晰、完整的地理概念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根本。
理解概念应达到以下三点要求:1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明确这个概念和其它一些概念的关系。3能正确运用概念。概念的掌握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需要经历复杂的心理过程, 教师必须遵循学生掌握概念的心理过程和认知结构的发展规律, 充分发挥表象的“中介”作用, 让学生利用表象作“渡船”, 从感知的彼岸顺利到达抽象思维的彼岸。
因此, 在我们的教学中, 如何进行概念教学呢?这就是要谈到教学方法问题。
一、从感知中深化表象
首先, 我们的教学面对的什么样的群体, 是学生, 他们是来接受知识并达到能理解与掌握知识的目的。对于地理概念教学, 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上, 让学生读一遍或是对着某个概念简单地讲一下, 学生在课后能否真正掌握这个概念, 理解这个概念, 从我的感觉看并没有。
例如, 关于城市化这一概念, 某位老师将书本的定义让学生读了一遍就结束了。其实书本关于城市化这个概念的文字描述, 包含了几层基本内涵, 一方面是对概念的全面陈述, 另一方面也是为下面关于城市化问题作了最好的铺垫。
我觉得老师在备课时, 就要明确这几层含义, 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对概念进行分析说明时, 引入同学们熟悉的知识或生活常识, 会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与掌握。如引入已经学过的民工流问题进行分析, 问:大量的民工进城打工将对城市带来什么变化?人口增加学生自然会答到。问:当人口增加后可能会带来什么变化, 诸如城市面积扩大等方面的问题, 学生也会想到, 促进了人口向城市集聚;既是对城市化概念的讲解, 同时也为后面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知识作了铺垫。再将目前乡村地区的变化这一生活化的问题引入, 也有利于学生对乡村变为城市的过程这一陈述的理解。
二、在比较中明确概念
学生由直观感知所获得的对于概念的认识是粗略的、肤浅的, 因此, 要通过分析和比较, 使表象由模糊到清晰, 由分散到集中, 从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属性, 形成完整的、准确的概念。
如循环经济概念, 人教版必修2第六章第二节中的描述:循环经济是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 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要使学生理解此概念, 在教学中教师应先通过对表6.1《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比较》的分析比较, 获得传统经济活动与循环经济活动两者间的差异。再通过案例2《河南某酒精总厂的清洁生产》、案例3《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等问题的讨论, 使学生获得其概念的内涵。真正理解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 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清洁生产,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 实现循环经济应大力推行生态农业的本质内涵。这样学生对于循环经济的概念理解就不会停留在表象, 也会进一步理解其深刻内涵。
三、在应用中促进理解
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 需要由具体到抽象, 再由抽象到具体多次重复, 所以当学生初步建立新概念后, 需要应用多种方法, 促进概念在学生认知结构中的保持, 并通过不断运用概念, 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学生既可对概念作表面加工 (只注意概念表述的准确词句) , 也可以作深入的心理加工 (对概念的意义作深刻的思考) 。信息加工理论的研究表明:意义的编码越深刻越精细, 即加工水平越深, 记忆就越好。因此学生初步建立概念后, 要引导学生对概念的意义作多方面的深入思考。例如:学生获得“水循环”的概念后, 要引导学生领悟水循环概念中的关键词语, “自然界的水”、“四大圈层”、“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等。让学生自己说说看关键词语是哪些?你是怎么理解的?以及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环节及水循环的意义等方面, 使学生能根据表象重建概念。同时, 概念的应用是掌握概念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阶段, 通过应用可以加深理解, 增强记忆。如学习了水循环概念之后, 通过不同的例题和练习来加深对理解水循环概念的理解, 在练习中要引导学生说出判断的思维过程, 使学生进一步从练习中体会到水循环这一概念的真正内涵。
地理概念教学是学习地理知识的起点, 是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依据, 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若不重视概念的教学或概念教学方法不当, 必将影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影响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总之, 地理概念教学是地理学习的一个基础, 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尝试各种教学方法, 综合各种教学方式以提高我们数学概念教学的质量。
摘要:地理教育最为本质的特征——地理本色化, 教给学生正确、清晰、完整的地理概念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根本。在我们的教学中, 如何进行概念教学, 我以为应从剖析和领悟地理概念入手。本文围绕“从感知中深化表象”、“在比较中明确概念”、“在应用中促进理解”三个方面, 从教学方法上阐述在课堂教学中地理概念的教学。
对初中地理教学的探讨 篇8
一、改变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 教师的教育思想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 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和能力的增强, 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或沿袭, 其效果是很不理想的。因此, 教师应进行新课程理念的系统学习, 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 在较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 并以此指导教学实践。例如在学习“以某种自然资源为例, 说明在不同生产力条件下, 自然资源的数量、质量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的相关内容时, 我就以矿产资源为例, 用相关例证向学生说明, 矿产资源的分布、数量、质量和组合状况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条件, 一些工业基地往往是建在矿产地附近;但有些工业基地, 如我国的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基地, 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钢铁工业基地, 周围并无大型铁矿、煤矿, 但却是著名的工业区, 原因是借助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海运, 摆脱矿产资源的地域限制。通过上述这种辩证的分析, 学生一方面明确了自然环境可以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 另一方面明确了这种影响不起决定性作用, 形成了正确的、辩证的人地观。
二、培养自学能力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是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发展, 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成为学习的主人。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就要教会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 我充分利用地理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使学生学会思考地理环境问题, 学会解诀问题, 学会创新和自我发展。针对地理学的特点, 地理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一是歌诀法:如记我国的行政区划和简称, 利用歌诀记忆, 学生学起来就很轻易。二是图像法:地图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 但平时许多学生对地图心存畏惧, 地图应用能力较薄弱, 指导学生多看图、识图、绘图、用图, 并尽可能使地理知识图像化, 做到以文析图、图文结合, 尤其像地球的公转, 中国的行政区划等知识难点。三是观察法:在生活中留意观察地理事物, 并联系课本上所讲授的地理知识, 分析地理现象的成因和规律, 等等。要使学生把握准确学习的方法, 教师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不断向学生“授之以渔”,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使学生学好地理。只有学生把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才能充分地发展自我, 不断的成长。
三、充分挖掘教材
地理教材中有许多地理图像, 包括分布图、统计图、示意图、景观图, 以及一些带有启发性、思考性的漫画, 而地理图像是地理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生动、形象、直观的特点, 它对于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 以及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具有重要作用。因此, 在教学中, 我注意发挥图像作用, 运用图像引导学生“动起来”, 使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 从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 在学习世界地震和火山的分布特点时, 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示意图》, 注意六大板块的范围及其边界, 然后阅读《世界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图》, 引导学生观察地震带和火山的位置, 再与前图对照, 学生相互讨论得出结论:火山和地震多集中在两个板块的交界处。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地理图像来设计教学, 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 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读图、分析图的能力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我还充分利用课本中设计的“活动”, 对读图或绘图技能的训练、材料收集和处理, 要求学生动手做试验、开展社会调查、进行合作讨论等, 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例如在《多变的天气》教学时, 我利用“活动”中提供的天气图, 让学生像气象预报员一样播报城市天气, 这样不仅使学生巩固了本课所学的天气符号, 而且锻炼了学生读图、语言表达能力和应用能力。
四、转换师生角色
在课堂的探究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充当探讨问题的主人。这一从引导者到组织者的转变, 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从思维的角度讲, 学习过程是一种具备发散性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在教学中, 教师需针对不同情况做出适时反馈, 引导使之朝有利于知识建构的方向发展。例如:在讲到目前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时, 应该让学生来谈谈, 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某些能力, 而且可以使学生自己感悟出问题的严重性, 进而去思考其产生的原因, 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新课程强调, 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 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 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 丰富教学内容, 求得新的发现,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 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 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仅仅去教, 而且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 也同时在教。师生共同对整个成长负责。对教学而言, 交流意味着人人参与, 意味着平等对话, 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 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 而且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 交流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 交流意味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而是一起分享理解, 促进学习;上课不仅是单向的付出, 而且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文理分科教学对地理学习的影响 篇9
一、从地理学科性质看文理分科对地理教学的影响
地理学科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 即综合性和地域性。
1. 综合性。
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构成, 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地理学科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性质。与地理学科相关的学科甚多, 高中阶段所设置的课程与地理学科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尤其是理科课程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如自然地理中“地球运动”部分的知识内容涉及相关的学科知识包括数学学科中空间几何、平面几何、三角函数等, 以及物理学科中的开普勒定律等, 而且绝大部分“地球运动”问题的解决都要依托数学计算;再如太阳辐射的波段组成、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运动等都与物理学科中的光学、热学、力学等部分的原理、规律有关;再如, 地表形态的形成同样也离不开自然界中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
2. 地域性。
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 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 并致力于解释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演变的规律。由此可见, 地理学科所要解决的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问题都离不开这些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 因此, “无图不题, 无题不图”也就成为地理问题的显著特点, 无论地理问题中是否给出明确的区域地图、示意图, 所有的地理问题的解决最终都要落实到地理空间中, 因此学生必须要具备空间概念、具有空间立体思维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都与数学学科不可分割, 如对经纬网图的判读所需要的思维能力就是对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认识的延伸, 甚至是对空间坐标系认识的延伸。
由上述可知, 地理学科的教与学离不开理科基础, 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的教与学更是离不开理科学习基础。而大部分的文科生理科基础偏弱, 导致地理学科的教与学面临着很大的困难。
二、地理学科难易度分析
从图1和图2可以明确的看出只有不到13%的学生认为地理是比较容易学习的学科, 有将近44%的学生认为地理学习非常困难。其中有60%以上的学生认为自然地理是地理学习中的难点。
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自然地理已成为学生学习难度最大的知识内容。究其原因, 地理学科与理科学科关系密切, 理科基础较强的学生一般情况下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较为深刻, 这部分学生认为地理学科的学习较为容易, 而理科基础偏弱的学生一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较为困难, 因此理科基础较弱的文科生学生认为地理学科学习难度较大, 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的学习内容与理科课程的关系最为密切, 因而自然地理也就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
在相关调查中, 共有75%左右的学生认为在地理学习中存在的弱点并不是记忆, 而是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而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与理科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十分相似。
三、高一年级文理分科对地理学习的影响分析
现在为了迎合高考, 许多学校在高一的上学期一入校, 或者是在高一的下学期开学初, 就对学生进行了文理的分班教学。在高一进行文理分班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接受程度如何?
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 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文理不分科会对自己的地理学习起到正面作用 (即肯定会或可能会使地理成绩提高) , 其中大部分学生认为文理不分科有利于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另外, 在问卷调查中, 还有一大部分的学生认为文理分科不会对地理学习起到正面作用, 甚至会对地理学习起到负面作用 (即肯定不会使地理成绩提高) 。学生的理由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文理不分科会加重学业负担, 从而造成各科学习成绩的下降。而学生的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文理不分科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从而使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游刃有余。
现就某学校的某次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对比分析:
由上图可知, 地理成绩与数学成绩呈明显的线性关系, 即数学成绩越高地理成绩越高, 数学成绩越低地理成绩越低。由Excel数据统计得出地理成绩与数学成绩的皮尔生相关系数γ=0.815, 说明二者呈正相关。以上的统计图表和数据从一定程度上说明, 地理的教学与理科学科密切相关。
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兴趣教学的探讨 篇10
就地理学科而言, 这门学科趣味性浓厚, 涉及的知识面广泛, 教师若能不断尝试改革教法, 提高课堂教学艺术, 利用各方面有利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相信必定能将地理课变成学生喜爱的学科。
一、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
试想如果师生关系不融洽, 那么课堂气氛必将沉闷, 学生听得没意思, 教师自己讲得也累。 仔细分析一下地理成绩不佳的学生就会发现, 跟学习其他学科一样, 这些学生时常在“困难→不感兴趣→成绩差→更不感兴趣→成绩更差” 的轨道上形成了恶性循环[2], 以致成绩只退不进。 改变这种恶性循环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好的师生关系不仅能激发学生对教师言行的认同感, 缩短师生间的空间、心理距离, 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从而师生间产生友好、亲近、共鸣、信赖的效应。 真挚的师生情感是教学中的一种催化剂, 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教学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强化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教师的使命既是教书, 更是育人。 教师对学生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无微不至地细心呵护, 以可敬可亲的形象和入情入理的诱导激发学生的自信、 兴趣等心理效应, 赢得学生的“一见钟情”, 为教学工作广铺道路。 在课堂上, 要做好学生的导师;在课余时间里, 更应该多理解多亲近,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引发学生更积极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上老师的课。
现代教育心理学指出,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环境有密切联系, 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 并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 这是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性的重要保障。 愉悦的课堂环境中, 良好的师生关系, 有助于激发学生热情。 为此, 我们在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要有意识地对学生施以情感诱导, 给予必要的关怀、勉励、尊重和理解, 与学生建立“良师益友”般的关系。 所以, 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 现实中不乏学生因为喜欢某教师而喜欢该学科的例子。
二、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 要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我认为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至关重要。 要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上, 创设好的情境引入新课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它实际上是学生主动学习与主动探索的原动力, 不仅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唤起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 课堂教学离开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是难以进行下去的。 实现互动交流的方法之一是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在合适的知识铺垫和良好的情绪氛围中带着兴趣积极思考和学习, 并在学习中养成乐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同样一节新课《山区面积广大》, 在一个班级我采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导入, 学生一点学习热情都没有, 接下来的整堂课更是枯燥又乏味, 学生不愿思考, 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不高, 一堂课下来什么也没记住。 而在另一个班级我采用情境导入法, 课前播放了一组山区孩子的生活照片, 引导学生谈感想, 讨论为什么山区会如此贫困, 学生都很感兴趣并愿意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所以从中我也总结出无论导入还是新课教学时我们都要尽量创设一种情境, 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学习的情境, 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毫克盐放在你面前, 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但若将15毫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 你早就在享用时将它们全部吸收。 情境之于知识, 犹如汤之于盐。 盐需溶于汤中, 才能被吸收, 知识需融于情境之中才易于理解。 课堂导入时的时事新闻、生活情境或是学生生活中遇到听到的问题, 他们会有切身体会, 有感而发。 无论是有难题需要解决, 还是有什么好的经验急于要表达也好, 都会使他们兴趣大增———这正是所有教师孜孜以求的学生最理想的学习状态[3]。 只要用心探索思考, 必能使情境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大放光彩。
三、运用丰富的媒体手段
传统的地理教学手段过于简单, 主要依靠语言、文字、地图和图表, 显然不能满足现代学生, 因此必须采用信息量更大、更直观的多媒体教学, 如幻灯片课件、动画、视频、音频等。中学地理是一门富有趣味的学科, 它包罗万象, 知识面广, 借助多媒体各类地理事物就都能运用现代教学技术真实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大大提高教学的直观性,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今更有了让师生互动的电子白板技术, 能请学生上讲台具体操作, 让他们在视觉、听觉和实际操作的感悟中提高对地理的学习兴趣。
有时, 许多重点、难点单靠教师讲解, 学生理解起来很费力, 而运用多媒体手段, 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 就能把一些难以表达、 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和复杂变化过程转化为直观形象、动感丰富的可观察可观赏的画面, 使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变得形象具体、清楚易懂, 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 七年级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这个难点, 通过动画播放, 其规律就一目了然了。 又如在上到八年级省级行政区时, 我运用flash动画, 让学生去屏幕上找到所报的省区, 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更感兴趣, 课堂气氛更活跃, 对省级行政区的轮廓、位置、名称和行政中心等知识的掌握也更牢固。
四、鼓励引导学生发言
地理课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内心交流的良好场所,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敢于发言、敢于表达, 体会情感交流带来的满足感。 为什么在多数课堂上, 学生个个正襟危坐不愿发言, 发言也是三思而虑? 因为缺少自信不敢发言, 使得教学效果也不明显。 我在教学活动中尝试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表扬鼓励学生, “只要你能说就是最棒的! 我最喜欢发言错的, 越错越光荣”。 经过一段实践证明, 学生是乐于接受鼓励的, 他们渐渐地能大胆发言, 和老师、同学交流对问题的看法, 课堂上融洽的气氛让他们敢于和别人真诚沟通、乐于和别人真诚沟通、展现自己的思维, 课堂教学效果也非常显著。
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用和蔼的态度和亲切的语言诱导和启发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分析和探究,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对于学生讨论的结果要认真聆听, 不要随便打断;对于害怕发言或回答有偏差的学生, 同样要鼓励, 以免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只要长期坚持, 学生就会对这门课越来越感兴趣, 其主体作用慢慢也会充分得以体现。
五、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
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很难使学生的兴趣持久的, 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才能使他们更加喜欢地理课, 在实践中钻研感悟地理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如利用地理兴趣小组积极开展地理小报制作比赛、地理摄影比赛、夏令营活动等;课堂上也可开展些动手操作活动, 如利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用橡皮泥制作等高线模型等, 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更好地掌握知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 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 ”[4]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更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 只要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相当于拥有了无穷力量, 他们会自觉地克服许多困难, 想方设法抓住机会去学习, 并自得其乐。教学实践也证明: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 巧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有效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 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 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摘要:本文主要从培养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有趣的课堂情境、运用丰富的媒体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发言和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等方面入手, 探讨如何培养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强化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学习兴趣,兴趣教学
参考文献
[1]刘航山.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浅谈[J].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 2009.
[2]马寿康.兴趣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探讨[J].才智, 2011 (20) .
[3]冯松胜.浅议初中地理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J].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10 (7) .
对地理课堂教学 篇11
关键词:综合题;答题思路;教学建议
一、2014年全国文综卷2中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思路
原题:36.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答题思路:第(1)题:考查沼泽形成原因。考生通过所学知识知道沼泽地区含水量大,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考生首先想到降水,但通过读图发现此地为亚寒带气候,降水量少,却有多条河流通过,河流主要为冰雪融水补给且由低纬流向高纬,春季有凌汛导致河水泛滥。水的来源找到了,这些水怎么会存留在这,不会蒸发、下渗、流走。进一步读图及题干提取信息,此地纬度在60°~70°之间,纬度高;题干中有“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字样。最后整理思路,组织好语言将答案描述出来:(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该小题难度不大,但是答题过程中容易漏点,这与考生不能完整提取信息有关。
第(2)题:主要考查含沙量多少的原因。考生首先想到河流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植被状况及降水集中程度(暴雨发生频率),通过这两项的对比也不能找到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此时考生重新读题干会发现有用信息“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河流的侵蚀、沉积与河流流速有关,通过读图发现两条河流流经地形不同。由此可归纳答案: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高原,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第(3)题:首先考生仔细审题,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发现影响鱼类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水温,二是浮游生物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而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营养物质含量。仔细总结可得出以下结论: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二、对地理教学的几点建议
1.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高考试题都比较新颖,信息量又大,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在解题时,学生主要出现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未能获取信息、信息获取不完整、不能准确完整地解读信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解决途径:
(1)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答题的第一关就是审题,审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最后的答案,因此,审题要做到仔细认真。
第一步:审题干。考生要仔细认真阅读题干,避免遗漏。有的文字信息非常简短,容易被考生忽略;有的材料信息篇幅较长,学生没有耐性,匆匆阅读导致提取信息不全。如上题题干中的“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如不仔细阅读很可能忽略影响河流泥沙的因素。
第二步:审设问。考生要明确问的是什么,从哪些方面作答。要明确问题中的一些限定性词语,如,“分析”“描述”“优势”“不利”等,问法不同,答题方向不同。
(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地理图表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命题的常见方式和重要内容。由于读图和析图能力差,导致考生不能从地理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这也是综合题得分率低的原因之一。每位地理教师都很重视地理图表的应用,但学生依然存在不会读图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解决:首先,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如,等高线图上辨别地形的知识,通过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确定气候类型的知识等,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读图能力有重要作用。其次,教会学生正确的读图方法。一般读图应先看图名,再找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很多学生读图时为了省时间,不看图名图例直接看图,直接导致不理解图的含义或者提取的地理信息有遗漏。
(3)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答综合题时学生提取了地理信息,但不能对地理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对地理信息的进一步解读非常困难,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用问题启发学生思维,通过思考及相互讨论来解答问题,掌握新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还锻炼了思维,一举两得。
2.知识建模,组建地理知识网络
学生有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地理基础知识掌握的很好,但答题时(尤其是综合题),大脑一片空白,不知从哪入手。这说明学生在知识迁移应用这块出现障碍,学生头脑中有大量零散的、具体的地理知识,但没有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形成知识网,所以在答题时不能快速地找到与之相关的内容。知识建模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
3.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很多考生在答题时不规范,不使用地理术语,条理混乱,也导致在考试时失分。因此,在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地理术语规范答题,做到条理清晰,字迹工整。
作者简介:康翠萍,女,1983年2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浩特一中,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摘 要:地理综合题得分低,是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学生拥有“良好的审题习惯、正确的解题思路、准确地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敏捷的地理思维能力”是答好地理综合题的关键。
关键词:综合题;答题思路;教学建议
一、2014年全国文综卷2中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思路
原题:36.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答题思路:第(1)题:考查沼泽形成原因。考生通过所学知识知道沼泽地区含水量大,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考生首先想到降水,但通过读图发现此地为亚寒带气候,降水量少,却有多条河流通过,河流主要为冰雪融水补给且由低纬流向高纬,春季有凌汛导致河水泛滥。水的来源找到了,这些水怎么会存留在这,不会蒸发、下渗、流走。进一步读图及题干提取信息,此地纬度在60°~70°之间,纬度高;题干中有“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字样。最后整理思路,组织好语言将答案描述出来:(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该小题难度不大,但是答题过程中容易漏点,这与考生不能完整提取信息有关。
第(2)题:主要考查含沙量多少的原因。考生首先想到河流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植被状况及降水集中程度(暴雨发生频率),通过这两项的对比也不能找到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此时考生重新读题干会发现有用信息“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河流的侵蚀、沉积与河流流速有关,通过读图发现两条河流流经地形不同。由此可归纳答案: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高原,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第(3)题:首先考生仔细审题,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发现影响鱼类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水温,二是浮游生物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而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营养物质含量。仔细总结可得出以下结论: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二、对地理教学的几点建议
1.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高考试题都比较新颖,信息量又大,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在解题时,学生主要出现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未能获取信息、信息获取不完整、不能准确完整地解读信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解决途径:
(1)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答题的第一关就是审题,审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最后的答案,因此,审题要做到仔细认真。
第一步:审题干。考生要仔细认真阅读题干,避免遗漏。有的文字信息非常简短,容易被考生忽略;有的材料信息篇幅较长,学生没有耐性,匆匆阅读导致提取信息不全。如上题题干中的“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如不仔细阅读很可能忽略影响河流泥沙的因素。
第二步:审设问。考生要明确问的是什么,从哪些方面作答。要明确问题中的一些限定性词语,如,“分析”“描述”“优势”“不利”等,问法不同,答题方向不同。
(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地理图表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命题的常见方式和重要内容。由于读图和析图能力差,导致考生不能从地理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这也是综合题得分率低的原因之一。每位地理教师都很重视地理图表的应用,但学生依然存在不会读图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解决:首先,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如,等高线图上辨别地形的知识,通过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确定气候类型的知识等,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读图能力有重要作用。其次,教会学生正确的读图方法。一般读图应先看图名,再找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很多学生读图时为了省时间,不看图名图例直接看图,直接导致不理解图的含义或者提取的地理信息有遗漏。
(3)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答综合题时学生提取了地理信息,但不能对地理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对地理信息的进一步解读非常困难,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用问题启发学生思维,通过思考及相互讨论来解答问题,掌握新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还锻炼了思维,一举两得。
2.知识建模,组建地理知识网络
学生有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地理基础知识掌握的很好,但答题时(尤其是综合题),大脑一片空白,不知从哪入手。这说明学生在知识迁移应用这块出现障碍,学生头脑中有大量零散的、具体的地理知识,但没有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形成知识网,所以在答题时不能快速地找到与之相关的内容。知识建模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
3.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很多考生在答题时不规范,不使用地理术语,条理混乱,也导致在考试时失分。因此,在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地理术语规范答题,做到条理清晰,字迹工整。
作者简介:康翠萍,女,1983年2月出生,本科,就职学校: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乌兰浩特一中,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摘 要:地理综合题得分低,是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学生拥有“良好的审题习惯、正确的解题思路、准确地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敏捷的地理思维能力”是答好地理综合题的关键。
关键词:综合题;答题思路;教学建议
一、2014年全国文综卷2中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思路
原题:36.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与水温共同制约鱼类资源数量。图7所示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沼泽广布。
(1)分析西西伯利亚平原沼泽广布的原因。
(2)分析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而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
(3)通常,大河河口的鱼类资源丰富,但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相对较少。说明鄂毕河河口鱼类资源较少的原因。
答题思路:第(1)题:考查沼泽形成原因。考生通过所学知识知道沼泽地区含水量大,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考生首先想到降水,但通过读图发现此地为亚寒带气候,降水量少,却有多条河流通过,河流主要为冰雪融水补给且由低纬流向高纬,春季有凌汛导致河水泛滥。水的来源找到了,这些水怎么会存留在这,不会蒸发、下渗、流走。进一步读图及题干提取信息,此地纬度在60°~70°之间,纬度高;题干中有“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势低平,冻土发育”字样。最后整理思路,组织好语言将答案描述出来:(凌汛等导致)河水泛滥;气温低,蒸发量小;下部土层冻结,阻滞水分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该小题难度不大,但是答题过程中容易漏点,这与考生不能完整提取信息有关。
第(2)题:主要考查含沙量多少的原因。考生首先想到河流含沙量取决于流域内植被状况及降水集中程度(暴雨发生频率),通过这两项的对比也不能找到叶尼塞河泥沙含量较多、鄂毕河泥沙含量较少的原因。此时考生重新读题干会发现有用信息“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河流的侵蚀、沉积与河流流速有关,通过读图发现两条河流流经地形不同。由此可归纳答案: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高原,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鄂毕河主要流经平原,流速慢,泥沙沉积,含沙量小。
第(3)题:首先考生仔细审题,从题干中提取有效信息,发现影响鱼类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水温,二是浮游生物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影响浮游生物量,而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附)影响营养物质含量。仔细总结可得出以下结论:鄂毕河河口区纬度高,水温低,鱼类生长慢。结冰期长,鱼类存活率偏低。鄂毕河流经沼泽,营养物质被植物吸收,河水中营养物质严重缺乏,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北冰洋营养物质和饵料较为贫乏。
二、对地理教学的几点建议
1.培养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
高考试题都比较新颖,信息量又大,这就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在解题时,学生主要出现的问题包括以下几方面:未能获取信息、信息获取不完整、不能准确完整地解读信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以下解决途径:
(1)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习惯
答题的第一关就是审题,审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最后的答案,因此,审题要做到仔细认真。
第一步:审题干。考生要仔细认真阅读题干,避免遗漏。有的文字信息非常简短,容易被考生忽略;有的材料信息篇幅较长,学生没有耐性,匆匆阅读导致提取信息不全。如上题题干中的“河流的侵蚀、沉积及沼泽的吸收影响河流泥沙和营养物质含量”,如不仔细阅读很可能忽略影响河流泥沙的因素。
第二步:审设问。考生要明确问的是什么,从哪些方面作答。要明确问题中的一些限定性词语,如,“分析”“描述”“优势”“不利”等,问法不同,答题方向不同。
(2)培养学生读图能力
地理图表的判读和应用是高考命题的常见方式和重要内容。由于读图和析图能力差,导致考生不能从地理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这也是综合题得分率低的原因之一。每位地理教师都很重视地理图表的应用,但学生依然存在不会读图的问题。我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解决:首先,让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如,等高线图上辨别地形的知识,通过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确定气候类型的知识等,这些知识对提高学生读图能力有重要作用。其次,教会学生正确的读图方法。一般读图应先看图名,再找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很多学生读图时为了省时间,不看图名图例直接看图,直接导致不理解图的含义或者提取的地理信息有遗漏。
(3)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
答综合题时学生提取了地理信息,但不能对地理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对地理信息的进一步解读非常困难,其原因主要是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授课时可以用问题启发学生思维,通过思考及相互讨论来解答问题,掌握新知识。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在潜移默化中还锻炼了思维,一举两得。
2.知识建模,组建地理知识网络
学生有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地理基础知识掌握的很好,但答题时(尤其是综合题),大脑一片空白,不知从哪入手。这说明学生在知识迁移应用这块出现障碍,学生头脑中有大量零散的、具体的地理知识,但没有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没有形成知识网,所以在答题时不能快速地找到与之相关的内容。知识建模可以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知识网络。
3.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很多考生在答题时不规范,不使用地理术语,条理混乱,也导致在考试时失分。因此,在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地理术语规范答题,做到条理清晰,字迹工整。
对地理课堂教学 篇12
一、正确理解课堂教学风格的深刻内涵
课堂教学风格是教学活动的显著特点。高中地理教学中, 从教学导入设计、教学语言运用、教学手段创新以及教学过程优化等方面体现出来的特点共同形成了这门学科的教学风格。教师在开展高中地理教学活动中, 应当潜心研究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学生的发展实际, 采取最优化的教学理念与方法手段, 形成最素质化的教学活动, 体现鲜明的课堂教学风格。
二、当前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风格简述
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学风格首先应当体现教育发展的需求, 紧密结合教学改革工作的要求与学生身心特点。
1. 地理课堂教学应当设计出精干趣味的导语
许多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都深有感触, 部分高中生受到应试教育理念以及思想观点的制约, 对于高中地理教学活动重视程度不足, 在学习中积极性不高, 学习不够主动, 影响了学习效果的提升。针对这种现状, 就需要深入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高中阶段, 学生的身心发展接近于成人, 大多在17~21岁之间的年龄, 在这一段时期, 学生的探究欲望不断增强。因此教师在地理教学中, 应当设计具有激趣作用的教学导语, 一下子紧紧扣住学生的心理, 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引导学生有效投入到学习之中。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搜集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趣味知识作为导语,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可以结合当前地理教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 在教学导语的设计上, 一定要注重简洁, 不要占用过长时间。
2. 地理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注重教学手段的改革创新
在当前许多高中地理教师的潜意识里, 对于教学手段的改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没有能够有效运用高中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许多教学成功的教师在谈及成功经验的时候, 都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 这对广大地理教师的教学活动应当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因为在地理教学工作中, 教师要采取有效手段, 提高学生对空间概念、人地关系的理解, 在一些复杂地理问题的教学中还需要进行重点分析与突破。这样的教学要求, 就需要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作用。一方面,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将复杂的地理现象以及构造等方面内容直观表现出来, 让学生增强学习活动的直观形象性。另一方面, 运用信息教学手段, 也能够将学生所不够熟悉了解的地理地貌等方面内容演示出来, 突破地理课堂教学的空间限制, 进一步提高教学课堂的生动性与形象性。
3. 地理课堂教学中应当充分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教学语言是开展整个地理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 教师的教学语言一定要充分适应教学需求, 提高艺术性, 更好地服务于地理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课堂上, 要充分体现三个方面的语言艺术性。口头语言要具有艺术性, 教师在向学生讲述教学内容以及组织双边活动的时候, 教学语言要生动, 忌讳平铺直叙, 要通过语气、语调、用词等方面的变化, 在教学中营造浓厚的探究学习氛围,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引导教学活动不断有效开展。板书语言要具有艺术性, 板书是整节课的简要提纲, 教师在书写的时候不仅要注意笔记工整、书写规范, 还要注重板书的摆布美观科学, 让学生一目了然。另外, 在肢体语言上还要注重体现激励性, 如鼓励的姿态、眼神, 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具有重要作用。
4. 地理课堂教学应当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 是当前高中地理教学活动重要的改革趋势与发展方向。在教学中, 教师应当以人地关系为线索, 设计出自主探究的教学环节, 引导学生更加主动深入地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可以将教学重难点蕴涵在整个探究教学活动之中, 进一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围绕着整个教学探究活动开动脑筋, 拓展思维, 互相合作, 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学习合作小组的作用, 将其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 还要在教学活动之中发挥启发、引导和点拨的作用, 启迪思维水平, 提高归纳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