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主任医师

2024-09-21

副主任医师(精选12篇)

副主任医师 篇1

吴大斌副主任医师为第一批广西中 (壮瑶) 医优秀临床人才, 在临床与教学领域工作二十年, 临床经验比较丰富, 理论造诣也很高, 对于中医内科的疑难杂症非常擅长, 对消化和呼吸方面的疾病治疗, 有独到的见解, 发生在食道、脾胃、肠道的功能障碍是临床的多发疾病。现将吴大斌副主任医师在脾胃疾病临证中的治疗经验做一介绍。

1 病机阐微

对本病的病因病机, 认为病因复杂, 既有饮食不节, 生活无规律, 饥饱失常, 恣食肥甘厚腻, 易致脾胃功能失常, 如《素问·痹论》所说:“饮食自倍, 肠胃乃伤”。“内伤脾胃, 百病由生”[1]。又有外感六淫, 尤以湿困脾胃多见, 如吴鞠通《温病条辨》曰:“脾主湿土之质, 为受湿之区, 故中焦湿证最多”。更有七情所伤, 忧思郁怒易致气机郁滞, 《素问·举痛论篇》曰:“怒则气逆, 甚则呕血及飧泄”。《内经》曰:“升降出入, 无器不有”。脾主运化水谷, 胃主受纳腐熟, 脾主升清, 胃主降浊, 一纳一化, 一升一降, 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与分布。李东垣《脾胃论》主张脾胃为元气之本, 《济阴纲目》曰:血生化于脾。吴大斌副主任医师认为升多者病在胃, 降多者病在脾。

2 治则探幽

吴大斌副主任医师认为气机相宜, 人体脏腑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气机升降失常则杂病丛生。升多者病在胃, 胃病则失于和降;降多者病在脾, 脾病则失于健运。脾宜升则健, 胃宜降则和[2], 故对脾胃病的治疗要重视调理脾胃升降气血阴阳, 认为调气血就是调脾胃。

3 方药撷萃

升多者病在胃, 临证可见脘腹胀痛、纳差、反酸、嗳气呕吐、大便秘结, 治疗用药当选降、润药物, 诸如石斛、麦冬、沙参、百合、太子参;降多者病在脾, 临床症见乏力、消瘦、痞满食少、大便溏烂, 治宜用升、燥药物, 如党参、茯苓、苍术、葛根、黄芪、砂仁、白蔻仁。吴大斌副主任医师临床常用辛开苦降之半夏泻心汤、升降同用的四逆散、辛开苦泄之左金丸等方剂;同时强调临证选药少用滋腻壅滞、大苦大温破气之药, 多用芳香化气助运之品, 诸如佩兰、绿萼梅、藿香。调气时补气当选益气升运之品如党参、黄芪等, 每每临床遇见不同见证, 当灵活应用或补中有通、补行兼施;行气宜选用行气和中、疏肝理气之品如佛手、香橼等。调理血分当分养血、活血不同, 分别选用相应之品, 如养血宜用当归、白芍等, 活血则用川芎、三七、刘寄奴、莪术、土鳖虫;临床宜注意气血同调, 或健脾益气养血、或健脾益气养血、或疏肝理气养血、或疏肝理气活血, 做到知常达变, 圆机活法。

4 典型病例

4.1 病例1

杨某, 男, 52岁, 2011年4月9日因“胃脘嘈杂、隐隐作痛半年”来诊。3个月前在县人民医院行电子胃镜诊断为胃角溃疡, 溃疡面积1.1cm×1.3cm。经西药治疗2个月效果不明显, 遂我院诊治。症见:胃脘嘈杂、隐痛反复发作, 反酸, 嗳气, 纳食可, 气短乏力, 消瘦, 大便溏, 面色少华, 舌质淡红, 苔薄白润滑, 边有齿印, 脉沉缓。诊断为嘈杂症, 证属脾虚气弱型。脾气虚弱, 不荣则痛;湿蕴日久, 酿酸伤胃, 化疡成疾。治宜健脾益气, 燥湿制酸疗疡。处方:生黄芪40g, 白芍30g, 桂枝10g, 柴胡10g, 白术10g, 党参10g, 生甘草10g, 黄连9g, 吴茱萸5g, 海螵蛸12g。7剂后, 症状明显缓解, 嘈杂、隐痛基本消失, 守方生黄芪30g、白芍20 g, 再服14剂, 体重有增加, 面色好转。生黄芪改为炙黄芪, 加白及10g, 再服1个月。复查胃镜, 溃疡愈合。1年后随访, 未见复发。

从舌脉、证候分析, 本病例病变在胃, 而病本主要责之于脾。投之黄芪、白术、柴胡、党参、桂枝等益气健脾升阳之品治其本;左金丸辛开苦降, 升降气机;海螵蛸、生甘草制酸疗疡。获效后, 改用炙黄芪以缓缓健运脾气, 加白及顾护胃气, 巩固疗效, 防溃疡复发。

4.2 病例2

梁某, 女, 30岁, 2011年5月19日就诊, 起因是胃脘刺痛、食欲减退, 检查结果是多发性胃息肉, 建议吃药, 症状:胃脘刺痛, 饭后加重, 消瘦, 口干舌微红有瘀斑, 脉细涩, 症状属胃络不和, 血瘀邪结, 阴津被伤, 不通则痛。治宜养阴和胃, 行消散结。处方:丹参20g, 连翘20g, 百合20g, 夏枯草30g, 鳖甲 (先煎) 30g, 山楂15g, 鸡内金15g, 茯苓15g, 石斛10g, 天花粉10g, 黄药子10g, 刘寄奴10g, 马鞭草10g, 莪术10g, 穿山甲10g, 焦大黄10g。服4剂, 诸症平和, 自觉胃中稍舒。原方加鸦胆子10g, 服7剂, 胃脘痛始减, 舌脉未见明显改善。原方去黄药子, 守方再服14剂。后又服1个月, 临床诸症消除。经胃镜复查, 胃息肉消失。

本病例病机为胃络失和, 血型不畅, 瘀结成疾。药用百合、石斛、天花粉、茯苓养胃益阴, 丹参、鳖甲、山楂、鸡内金、刘寄奴、马鞭草、莪术、穿山甲化瘀消结, 夏枯草、连翘、黄药子清解散结, 焦大黄通降胃气。诸药合用, 养胃消结, 扶正祛邪之功, 复加鸦胆子, 以期增强化除胃中息肉功效。因为黄药子有小毒, 不宜久服, 故去之。

摘要:目的 总结吴大斌副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疾病经验。方法 通过吴大斌副主任医师诊治脾胃疾病医案的分析, 总结吴大斌副主任医师脾胃疾病论治的特色。结果 吴大斌副主任医师治疗脾胃疾病, 非常重视调理脾胃升降气血阴阳, 认为调气血就是调脾胃, 并选择适合的经典名方药治疗。结论 吴大斌副主任医师对治疗脾胃疾病的治疗, 善于从整体调节着手, 重视脾胃升降气血阴阳调理, 临床遣方用药, 屡获奇效。

关键词:吴大斌,脾胃疾病,经验,调理

参考文献

[1]李东垣, 文魁, 丁国华.脾胃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33.

[2]叶天士, 苏礼.临证指南医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81.

副主任医师 篇2

主任医师(含副主任医师)或科主任查房考核评分细则

1、查房纪律和注意事项(分值10分)

(1)三级医师查房应坚持“四严”要求,即组织严密性、规章制度严肃性、医疗技术规范严格性和临床思维严密性。杜绝任何粗枝大叶、草率从事、走过场现象。

(2)主任医师查房时,应按职称各站其位,队列有序,保持查房秩序。(2分)

(3)按规定时间查房,不得迟到、早退,把握时间,一般在60-90分钟内。(2分)

(4)参加人员衣装整洁,仪表端庄,手机要处于震动状态,非医疗事件不接打电话。(2分)

(5)参加人员禁止随地吐痰、吸烟和交头接耳或高声喧哗。(2分)

(6)查房过程中要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保护性医疗制度(如对特殊病人不宜在病人床边提及的问题要安排在医生办公室进行等)。(2分)

2.查房程序和评分标准(分值90分)

按照“背”、“查”、“问”、“讲”、“解”程序进行,并达到以下标准要求。

(1)背(分值10分,每小点2分):主任医师带领科室人员查房时,住院医师要背诵式陈述“入住院记录”、“病程记录”、拟诊意见(印象)和“诊疗计划”,以及医嘱执行情况、病人感受意见和体征观察情况。背诵陈述的标准:①病历陈述符合病历书写的规范要求;②病情观察周密,体征判断较准确;③临床思路清晰,有拟诊意见和诊疗计划,符合医疗规范;④主动报告自我检控存在的问题及诊治难点、疑点;⑤上级医师补充意见。

(2)查(分值20分,每小点4分):主任医师进行五项检查:①询问病人症状、检查体征,并查看检验、检诊报告;②检查病历质量;③检查诊疗方案及医嘱执行情况;④检查医护人员“三基”水平,包括影像资料及心电图等阅读;⑤查询病人对疗效的感受和意见。

(3)问(分值20分):结合所查病例由主任和下级医师进行双向式提问、回答或解答。按“三问”,“三答”标准要求,即:①针对具体病例诊疗的关键技术问

1题进行提问,住院医师回答(8分);②针对病历质量问题和医疗处置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提问、答辩(6分);③对下级医师提出的疑难问题和请示,进行解答(6分)。

(4)讲(分值30分):主任医师要结合所查病例进行比较系统的学术讲解或质量讲评,达到“三讲”要求:①结合病例进行分析(即该病例或该病种有关的临床医学资料综述及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的科学依据分析(15分);②结合所查病例讲解国内外医学进展,包括相关循证资料(5分);③结合所查病例的病历书写质量、对病例的疗效观察、服务质量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及不安全因素,进行质量讲评(10分)。

(5)解(分值10分,每小点5分):①主任医师要解决下级医师提出的疑难技术问题,做出医疗决策或会诊决定;②解决欠妥的诊疗计划问题,纠正不当的医疗措施。

3.查房检测与评价

采用6个项目加总检测评分法,由各考评专家检测被查人员的查房水平。检测内容包括:查房的组织纪律及“背”、“查”、“问”、“讲”、“解”水平。附表:主任医师(含副主任医师)查房考核评分表 附图:查房队列顺序示意图

平武县人民医院 二0一一年八月二十五日

附表:主任医师(含副主任医师)查房考核评分表

(注:对特殊病人,不宜在病人床边提及的问题要安排在医生办公室进行)

柯进主任医师治疗失眠经验举隅 篇3

【摘 要】介绍柯进主任中医师治疗失眠经验,基本治疗大法为清心解郁、养血安神;对于顽固性失眠则另辟蹊径,采取温补镇摄法和活血化瘀法;同时重视非药物疗法和心理疏导。

【关键词】失眠;中医药疗法;经验;柯进

【中图分类号】R256.2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6)15-0068-02

失眠是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1]。本病在中医学中称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无眠”等,如《黄帝内经》中称“目不瞑 ” 、“不得眠”、“不得卧”;《难经》中称“不寐”; 《中藏经》中称“无眠 ”等,失眠常常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又会因为滥用失眠药物而损伤身体其他方面[2]。柯进老师是海安县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中医师,乃南通市名中医,第二批江苏省农村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程师承学习指导老师,对失眠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之处,笔者有幸跟柯进老师临证学习,侍诊于旁,从中窥见一二,现不揣冒昧,浅谈柯进老师治疗失眠经验。

1 基本治疗大法-清心解郁、养血安神

失眠的病因虽多,但与心脾肝肾、阴血不足和脑海失养关系最为密切,其病理变化主要为阳盛阴衰、阴阳失交[3],其基本病机一方面为心脾亏虚、心虚胆怯、肾阴亏虚进而导致心失所养,另一方面为心火偏亢、肝郁、痰热进而导致心神不安。其病位主要在心,但与肝、脾、胆、胃、肾关系密切。失眠辨证首分虚实,虚者多由阴血不足,心脾两虚,心虚胆怯,阴虚火旺,引起心脑失其所养所致。实者则多由心火炽盛,肝郁化火,痰热内扰,引起心神不安、神不守舍所致。柯进老师认为失眠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心肝火旺而心血亏虚、心神失养,拟清心解郁、养血安神为基本治疗大法,以归脾汤、天王补心丸、朱砂安神丸、小柴胡汤化裁,基本方: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0g,茯神10g,远志10g,柏子仁10g,酸枣仁10g,川连3g,生地10g,珍珠母30g(先煎),生龙牡各24g(先煎),青龙齿30g(先煎),炙甘草6g,淮小麦30g,大枣8枚。痰热内扰加胆南星、法半夏、淡竹茹,肝火旺加龙胆草、山栀,大便秘结加生大黄,脾虚减黄连、生地加党参、白术,胃不和加神曲,胸闷胁胀、善太息加郁金、香附。方中黄连清心降火;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生地滋阴养血柔肝;柏子仁、酸枣仁、茯神、远志养心、健脾、宁心、安神;珍珠母、生龙牡、青龙齿镇静安神;炙甘草、淮小麦、大枣取甘麦大枣汤意,养心安神,和中缓急,全方共奏清心解郁、养血安神之效。

1.1 案例 刘某某,女,56岁,2014年7月8日初诊。因失眠3月就诊,平时难以入睡,多梦易惊,心悸神疲,易怒口苦,舌红少苔,脉细弦。辨证属心火上炎,心血亏虚,心神失养,治以清心解郁,养血安神。组方:柴胡10g,当归10g,白芍10g,茯神10g,远志10g,柏子仁10g,酸枣仁10g,川连3g,生地10g,珍珠母30g(先煎),生龙牡各24g(先煎),青龙齿30g(先煎),炙甘草6g,淮小麦30g,大枣8枚。

2014年7月15日复诊,服药后患者能够入睡,夜梦减少,依方调理1月,诸症悉平。

1.2 按语 患者虚实夹杂,虚为心脾两虚,实乃心肝火盛。归脾汤可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医学心悟·不得卧》:“心血空虚卧不安者,皆由思虑太过,神不藏也,归脾汤主之。”朱砂安神丸清热养血,镇心安神,《内外伤辨惑论》卷中:“如气浮心乱,以朱砂安神丸镇固之则愈。”又加柴胡清肝火、疏肝解郁;珍珠母、生龙牡、青龙齿镇静安神,药到病除。

2 顽固性失眠-另辟蹊径,妙用温补

2.1 温补镇摄法 失眠原因错综复杂,清·林珮琴云:“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不寐者,病在阳不交阴也。”在临床上,失眠主要表现为阴分亏虚、心火偏亢、阳不交阴,养阴清心、交通阴阳法为常用治疗方法。但由于禀赋的差异、病程的长短以及施治的失当,阴阳的偏胜偏衰常相互转变,常法治疗多不效。国医大师朱良春指出:“卫气行阳则寤,行阴则寐,言生理之常;但阴阳互根,若阳气偏衰,失于燮理,又当予温补镇慑之法。”[4]选用温阳药治失眠,古之名方甚多,如交泰丸、桂枝龙骨牡蛎汤等。柯进老师参考古人经验,对于久治不愈的患者,运用养阴清心、交通阴阳法无效者,用温补镇摄法常能取得较好疗效。常用党参、半夏、仙灵脾、桂枝、肉桂、五味子、龙骨、青龙齿等为主药,温阳、健脾、收摄、潜镇,动静结合,切中病机,取效甚速。

2.1.2 案例 王某某,女,45岁,2015年3月4日初诊。因失眠2年就诊,难以入睡,多梦易醒,每夜睡眠少于3h,甚则彻夜不眠,神疲体倦,面色恍白,记忆力减退,头晕神疲,舌红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曾至多家三级医院予中西药治疗不效。辨证属心阳不振,心神失养,治以温阳镇摄,安神定志。组方:桂枝10g,党参30g,白术10g,仙灵脾10g,炒苡仁30g,半夏10g,当归10g,白芍10g,五味子10g,生龙骨30g(先煎),生牡蛎30g(先煎),磁石30g(先煎),青龙齿10g(先煎),炙甘草6g,淮小麦30g,生姜3片,大枣8枚。于2015年3月18日复诊,服上方3剂,患者即能入睡,连服14剂,睡眠已如常人,精神亦明显好转,调理两月后,嘱予归脾丸以善后,随访至今未复发。

2.1.2 按语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在阴阳相互依存的基础上,还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运用温阳镇摄法补偏救弊,使阴阳调和,夜寐得安。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乃《伤寒论》所载名方,《伤寒贯珠集》云:桂枝、甘草,以复心阳之气;牡蛎、龙骨,以安烦乱之神。配合党参、仙灵脾益气温阳,当归、白芍滋阴养血柔肝,五味子收敛固摄、宁心安神,磁石、青龙齿镇静安神,甘麦大枣汤养心安神,和中缓急,诸药相合,温阳镇摄,安神定志,效如桴鼓。半夏用于治疗失眠可追溯至《内经》之半夏秫米汤,在疗效不佳时加用半夏常可获奇效。

2.2 活血化瘀法 王清任《医林改错》曰:“夜不安者,将卧则起,坐未稳又欲睡,一夜无宁刻,重则满床乱滚,此血府血瘀”,又谓:“夜不能睡,用安神养血药治之不效者,此方(血府逐瘀汤)若神。”说明了瘀血所致不寐的病机,应用活血化瘀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证治准绳》睡安散配乳香、血竭,《医学心悟》生铁落饮配丹参亦是其例,且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丹参具有镇静作用,也揭示了活血祛瘀药可以治疗失眠[5]。柯进老师借鉴古人经验,以血府逐瘀汤为基本方治疗顽固性失眠,亦取得许多效验。

2.2.1 案例 李某某,女,50岁,2014年9月5日初诊。因反复失眠3年就诊,难以入睡,多梦易醒,每夜睡眠1~5h,甚则彻夜不眠,全身酸楚乏力,急躁易怒,伴心悸,曾予清心降火、滋阴养血、重镇安神等中药汤剂口服,初始用药后有好转,睡眠改善,但停药后,则失眠又作,后服药亦无好转,舌红,苔薄白,脉小弦。辨证属瘀血内阻,心神失养。治以活血化瘀,养血安神。组方:桃仁12g,红花9g,当归10g,生地黄10g,淮牛膝10g,川芎6g,桔梗6g,赤芍10g,枳壳6g,柴胡6g,丹参15g,夜交藤20g,炙甘草6g。

2014年9月12日复诊,服药1周后,全身酸楚乏力、急躁易怒、心悸明显好转,失眠略有改善,精神好转,服药1月后,患者能够安然入睡,每夜睡眠4h以上,巩固治疗3月后,恢复如常,随诊至今未复发。

2.2.2 按语 顽固性失眠多由精神因素引起,情志不遂,肝失疏泄,初则气机郁结,久必血行失畅,夜卧血不归肝,神不归舍,而致不寐。血府逐瘀汤以四逆散调气,桃红四物汤调血,气血并调。牛膝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桔梗、枳壳,一升一降,宽胸行气,柴胡疏肝解郁,升达清阳,与桔梗、枳壳同用,尤善理气行滞,使气行则血行;丹参补血活血之功尤擅,有“一味丹参饮,功同四物汤”之美誉,夜交藤养血安神,攻中有补,使祛邪而不伤正,甘草调和诸药,诸药相辅,瘀祛胸宽,血脉畅通,气血调和,心神得养,神安自寐。

3 重视非药物治疗,心理疏导

失眠往往是因为生活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引起,所以,非药物疗法必不可少,且往往也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柯进老师在面对面心理疏导的同时,以健康宣教手册发放的方式给予患者以指导[6]。

3.1 睡眠卫生教育 给患者介绍一些睡眠健康知识,如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包括合理减压、改变生活规律、注意饮食、避免进食咖啡等影响睡眠的东西等,改善睡眠环境,改进锻炼时间等。

3.2 放松训练 通过调整入睡前的精神状态来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放松方法有肌肉放松训练、生物反馈、气功、太极拳等。

3.3 自我保健 自我按摩耳垂、双足及头部相关穴位,足浴、药枕等。

柯进老师论治失眠见解独到、方法灵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同道借鉴。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7):534-534.

[2]杜金英,刘大勇,张海鹰.长期失眠对心电图的影响及相应中医辨证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13):1531-1533.

[3]胡燕琴,杜海涛.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安神类中成药使用情况分析[J].中国药业,2012,21(1):45.

[4]朱步先,何绍齐,朱胜华,等.朱良春用药经验集[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86-87.

[5]于川.治疗失眠方剂的配伍规律探析[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6):1204-1205.

[6]黄培新,刘茂才.神经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4-65.

副主任医师 篇4

1 病因病机

丹毒是一种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皮肤及网状淋巴管急性炎症, 其临床特点为皮肤突发红肿热痛, 边界清楚, 色如涂丹, 发展迅速, 好发于颜面及下肢, 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若治疗不当, 或不彻底, 该病极易复发, 复发率可达43%[1], 形成复发性丹毒, 引起慢性淋巴管水肿, 形成象皮腿,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传统医学认为, 丹毒的主要病机为素体血分有热, 或在肌肤破损处有湿热火毒之邪乘隙侵入, 郁阻肌肤。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由溶血性链球菌从皮肤或黏膜的微细破损处侵入皮内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炎症[2]。李师结合诸家观点认为湿、热、瘀为慢性丹毒反复发作的主要原因。丹毒初发, 邪客经络, 经络阻塞, 气血瘀滞, 用以寒凉之药后, 热毒暂去, 气血得寒, 瘀滞愈甚, 瘀久化热, 或可破损染毒, 丹毒又作。《疡科心得集》[3]云:“疡科之证, 在下部者, 俱属湿火、湿热。”又因湿性黏腻, 着而难去, 故该病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 久而湿瘀化痰, 痰瘀互结, 使皮肤粗糙, 终成象皮腿, 符合《内经》所云:“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慢性丹毒的反复发作主要因内有邪伏经络, 瘀久化热, 外受湿热之毒侵袭所致。

2 治疗方法

李师治疗下肢慢性丹毒时, 急性期在清热解毒、活血利湿的基础上, 注重整体与局部的辨证论治, 配合外敷中药以加强疗效, 常用方剂为五味消毒饮合四妙丸加减, 常用药物为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苍术、黄柏、地龙、赤芍、丹皮、川牛膝、生薏苡仁等。五味消毒饮为外科阳证常用方剂, 全方共奏气血同清、三焦同治, 兼开三焦热结、利湿消肿之功, 另加赤芍、丹皮凉血活血, 为李教授常用之解毒活血汤。本方在清热解毒利湿的同时加用活血药物, 既使湿热无法瘀滞体内, 又因活血药物的使用增强了清热解毒的力度。四妙丸为清利下肢湿热的经典方剂, 引药下行, 辅以地龙、蜈蚣、乌梢蛇等虫类药物活血通络。因久病病邪入里, 以虫类药物搜剔在络之邪, 故可防止其反复发作。

李师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注重辨证论治:局部红肿热痛明显, 伴发全身症状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若红热渐褪, 则适量减少清热解毒类药物剂量, 增加活血药物以消除肿胀, 并着重顾护脾胃之气。所谓久病伤正, 而 “脾胃为后天之本”,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故在症状缓解期, 加用健脾益气活血药物。疾病复发, 意味着机体正气不足, 故而补益正气, 可防止其复发。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 可加用黄芪、白术、山药、山茱萸等。脾气虚衰者 (症见大便初头干、后溏泻、舌胖大伴齿痕、脉沉滑等) , 应减清热类药物, 加用麸炒白术、茯苓、泽泻以健脾除湿。在服用汤药的同时, 可外用院内自制芙蓉膏 (芙蓉叶、大黄、泽兰叶、黄柏、黄芩、黄连、冰片) , 以增强疗效。

3 验案举隅

病案一:冯某, 男, 49岁, 2015年4月30日就诊。主诉:左下肢红肿疼痛1周。初诊:左下肢胫前下1/3处皮色暗红, 边界清, 胀痛, 伴轻度瘙痒, 触之皮温略高于正常皮肤, 无发热, 查血象正常, 7年前曾患丹毒, 其间反复发作。大便干, 小便可, 舌暗红, 苔薄黄, 脉弦。诊断为慢性丹毒, 证属湿热蕴结兼有血瘀, 治以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予以金银花20g、蒲公英20g、野菊花20g、紫花地丁20g、土茯苓20g、泽泻10g、白花蛇舌草10g、赤芍30g、牡丹皮20g、地肤子20g、白鲜皮20g、防风10g、生地黄40g、川牛膝15g、冬瓜皮20g、地龙10g。诸药同煎, 早晚分服, 同时外用雷尔湿敷。5月11日二诊:皮温减低, 患者自述胀痛减轻, 瘙痒减退, 皮色未见改变, 二便可, 舌脉同前。原方去蒲公英、地丁、生地, 加酒乌梢蛇10g以增强活血力度。5月20日三诊:患者诸证好转, 无明显疼痛, 皮温正常, 皮色略转淡。二便调, 舌淡红, 苔薄白, 脉弦。原方续服以巩固疗效, 医嘱不可劳累, 减少活动, 清淡饮食, 至今未复发。

病案二:刘某, 男, 65岁, 2015年3月19日就诊。主诉:右下肢红肿疼痛10日。初诊:右下肢胫前皮色暗红, 边界清楚, 大小约6cm×4cm, 触之皮温略高于正常皮肤, 胀痛, 无发热, 1个月前曾因丹毒入院治疗, 经治疗后康复, 现复发。二便可, 寐安纳少, 舌暗伴齿痕, 苔薄白, 脉弦。诊断为慢性丹毒, 证属湿热蕴结兼气虚血瘀, 治以清热利湿, 益气活血, 予以麸炒白术30g、茯苓20g、泽泻10g、土茯苓15g、白花蛇舌草15g、防风20g、川牛膝10g、地龙10g、酒乌梢蛇10g、夏枯草15g、半枝莲20g、野菊花20g、蒲公英20g、生薏苡仁30g、陈皮10g、赤芍20g, 诸药同煎, 早晚分服, 同时患处外敷芙蓉膏。3月26日二诊:患处疼痛减轻, 皮温基本正常, 大便2~3次/日, 纳可, 舌脉同前。原方去蒲公英, 加丹参15g。4月5日三诊, 患处已无痛感, 大便每日1次, 寐安纳可, 舌暗, 苔薄白, 脉弦。原方续服以巩固疗效, 嘱其不可劳累, 减少活动, 抬高患肢, 清淡饮食, 至今未复发。

按:两例病案均为急性丹毒治愈后复发, 病案一, 患者正值中年, 脏腑功能尚可, 且舌暗红, 苔薄黄, 热象明显, 故所予中药汤剂清热力度较大, 二诊时, 热象已退, 故去部分清热药, 同时加入乌梢蛇以加大活血力度。病案二, 患者年逾六旬, 脾胃脏腑功能减退, 且舌暗伴有齿痕, 故辨证为脾气虚伴有血瘀, 予以白术、茯苓健脾利湿, 辅以野菊、蒲公英等清热解毒, 二诊患者便数, 故去蒲公英, 加入丹参以补血活血。

4 结语

下肢丹毒在 《外科大成》中被称为 “腿游风”, 《疡科大全》称其为“流火”, 《圣济总录》中云:“热毒之气, 暴发于皮肤间, 不得外泄, 则蓄热为丹毒。”西医治疗丹毒常首选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 大剂量足疗程治疗对于初发丹毒急性期患者疗效较好[4], 但对于慢性丹毒疗效却不甚理想, 且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极易产生耐药性。采用中药内服加外敷治疗慢性丹毒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患者易于接受, 且可以减少抗生素的使用。李师之师李竞教授曾提出“给邪出路”为外科治疗之基本大法, 将外科所见之邪分为有形之邪与无形之邪两种。慢性丹毒, 邪留体内, 可归为无形之邪, 当清当消, 故治疗慢性丹毒应以清热解毒为本, 化瘀通络为要。邪瘀于内, 未有出路, 故使本病反复发作。采用活血通络法使瘀于体内之邪随气血流动, 再以清热解毒之药将其清除, 方可根除本病, 这也正符合李老“给邪出路”之法。值得注意的是, 清热解毒药物的使用要适可而止, 长期使用可能会因寒凝而致使经脉瘀阻, 使病邪滞于经脉而不去。因此要想成为好医生, 要多临证、多体会, 以辨证论治为根本, 初学者不要拘拟于病和药, 定要以证为先。

参考文献

[1]阙华发, 王永灵, 唐汉钧, 等.拖线疗法治疗难愈性窦瘘类疾病的临床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 山东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2008年中医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8.

[2]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83.

[3]李亮.慢性复发性丹毒从瘀论治浅析[J].陕西中医, 2008, 29 (3) :382.

中医主任、主治医师、医师职责 篇5

第一条在科主任领导下,指导本科医疗工作及提高教学工作。

第二条定期参加查房、专科门诊、病房疑难及危重抢救等医疗实践。

第三条在诊疗工作实践中培养下级医师,既保持中医特色,又注意中西医结合,继承祖国医学遗产,又不断创新总结提高。

第四条结合本科特点,开展临床科研及药物疗效验证,承担会诊、出诊。

第五条承担进修生辅导,实习生带教任务,并接受院部指令性任务。

第六条带头并督促医疗制度的严格执行。

第七条考核各级医生工作质量。

中医主治医师职责

第一条在科主任领导和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医疗工作及带教、科研工作。

第二条每日参加查房,定期参加专科门诊或轮转门诊工作。

第三条参加疑难、危重病人诊治抢救,指导下级医师工作。

第四条工作中要保持中医特色,注意中西医结合,在实践中继承发展提高中医学。

第五条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结合本科特点开展临床科研及新药疗效验证等工作。

第六条承担会诊、出诊、辅导进修和带教工作。带头执行医疗制度,考核下级医生工作质量。

中医医师职责

第一条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分管一定床位,担任住院、门诊、急诊工作。

第二条参加门诊轮转,病房值班。

第三条 接待病人、检查、诊断、治疗、书写病例、开医嘱,了解治疗反应。上级医师查房时汇报病情,落实诊疗措施。

第四条注意保持中医特色,尽量作好中西医结合,熟练掌握诊疗技术。

第五条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带教或辅导进修医师。

第六条请科外会诊时陪同视诊。请科外会诊,上级医师不在时先参加会诊,若有疑难再请教上级医师处理。

第七条对所管病人每天至少查视二次以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临床科研工作。

应荣花主任医师治疗大肠癌经验 篇6

【关键词】大肠癌;中医药;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27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134-01

大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上升[1-2],虽然手术仍为大肠癌主要治疗方法,但其根治性手术切除后5年生存率仅为50%左右,术后复发和转移是其死亡的重要原因。应荣花主任是东阳市名中医,是金华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的指导老师之一,从事中医临床近30年,学验俱丰,在防治恶性肿瘤方面颇有建树。笔者自跟随应荣花主任学习以来,对其应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大肠癌深有体会,现将其治疗大肠癌的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对大肠癌的病因病机的认识

古代医籍中并无大肠癌的病名,多以“肠蕈”、“脏毒”、“便血”、“癥瘕”、“肠癖”、“肠风”、“锁肛痔”等病名记载。应荣花主任根据《灵枢·五变》对积聚的认识:“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结合自己临床经验,认为大肠癌的病因为外感六淫,久居湿地,寒温失调,寒湿客于肠道,或饮食不节,饮酒过度恣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运化,湿浊阻于肠道,或内伤情志,气机不畅,肝脾失和,运化失健,湿邪蕴阻肠道,郁久化热,导致湿热蕴结肠道,损伤脉络,血瘀与湿热互结成积,积聚自生从而形成大肠癌。其病机为脾气亏虚,湿热瘀毒邪蕴结大肠,气血瘀滞不畅。

2大肠癌的治疗

2.1扶正以健运脾胃为先,祛邪以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为主应荣花主任认为大肠癌乃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以脾气亏虚为主,标实以湿热瘀为主。脾气亏虚,痰湿内生,日久化热,湿热蕴结肠道,阻碍气机,气机不畅,脾胃功能进一步恶化,脾气更虚,二者形成恶性循环,故治疗必扶正与祛邪兼顾。应主任认为,脾胃以平为贵,治疗以调理为宜,扶正以健运脾胃为先,方选益气健脾、和胃化痰的六君子汤加减,缓缓补之,用药清灵。祛邪则以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为主,少用峻猛逐下之品,以防伤津,多选生薏苡仁、野葡萄根、白毛藤、猫人参、水红花子、急性子等。

2.2因人制宜,个体化治疗应荣花主任认为大肠癌患者素体不同,在不同的疾病阶段,临床症状各异,治疗重点也不尽相同,在运用扶正祛邪治疗大法的前提下,应同时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针对不同体质,适当加减药物。湿气盛的患者加用藿香、佩兰、炒扁豆、杏仁、米仁、阳春砂等化湿升清之品,痰热重的患者可加浙贝母、全瓜蒌、胆南星、黄芩、厚朴等清热化痰,瘀血体质者则用当归、桃仁、地榆、红藤、败酱草等活血化瘀,肝郁气滞者多用柴胡、香附、郁金、八月札等疏肝理气。

2.3注重饮食调护在服用中药的同时,饮食调护也显得很重要。患者应少吃高脂肪食品、动物内脏,忌食腌制熏腊食品、霉变食物。饮食宜清淡新鲜、容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还要注意晕素搭配,粗细搭配、水果蔬菜、多餐少食、营养全面、富维生素、保持大便通畅。

3病案举隅

[JP2]

赵某,女,76岁。2008年5月28日初诊。2008年4月因“腹胀、腹痛2月余,黑便半月余”行肠镜示:结肠癌。4月14日在全麻下行结肠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结肠溃疡型中分化腺癌(3cm×4cm),侵达外膜,肠周淋巴结2/11可见癌,上下切线未见癌。术后恢复良好。肿瘤标志物示:CEA:4.5ng/ml,CA19-9:42.0ku/L。因患者拒绝化疗,要求中药治疗。现时感腹胀,无腹痛,乏力,纳少,眠可,大便不尽感,日2次,质粘,肛门口灼热感,小便可。舌红边有瘀斑,苔黄腻,脉滑。中医诊断:肠积(脾气亏虚湿热瘀互结证)。西医诊断:结肠癌术后。中药以扶正健脾、解毒散结为主,整方如下: 党参30g,白术12g,茯苓10g,陈皮12g,清半夏9g,厚朴10g,鸡内金20g,苡米20g,水红花子10g,地榆10g。7剂,水煎服,日1剂。2008年6月5日二诊,感症状较前减轻,服药平妥。处理:上方继服1周,复查肿瘤标志物,指标降至正常。患者一直服用中药至今,定期复查未见转移及复发征象。[JP]

综上所述,应荣花主任认为大肠癌的病机为脾气亏虚,湿热瘀毒邪蕴结大肠,气血瘀滞不畅,治疗以扶正祛邪为基本原则,扶正以健运脾胃为先,祛邪以清热利湿、化瘀解毒为主,同时应根据体质的不同个体化治疗,注重饮食调护。应荣花主任应用此法组方,全方用药简练,轻灵微妙,验之临床,多获奇效。

参考文献

[1]Ahmedin J D, Freddie Bray, Melissa M,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J].C lin,2011,61(2):69-90.

[2]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38

副主任医师 篇7

1 案例

案例1:党某, 女, 4岁, 2016年3月初诊。主诉自幼饮食不佳。患儿自幼饮食欠佳, 形体消瘦, 面色萎黄, 夜间盗汗, 眠可, 二便调, 舌淡胖嫩、苔薄白。曾在外院治疗口服维生素、钙片等无明显改善。中医诊断为厌食, 辨证为脾胃气虚型, 治宜健脾益气。方用异功散加味, 太子参10 g、白术6 g、茯苓6 g、甘草3 g、陈皮6 g、黄芪10 g、当归6 g、连翘6 g、山楂6 g、神曲6 g、鸡内金3 g、莪术3 g, 龙骨、牡蛎、浮小麦各10 g, 7剂水煎服, 1剂/d;1周后复诊食欲有所改善, 盗汗减轻, 上方去龙骨、牡蛎、浮小麦继用7剂水煎服, 1剂/d;三诊食欲明显好转, 余无不可。

按:患儿自幼饮食不佳, 中医诊断为厌食。形体消瘦、面色萎黄、饮食欠佳、盗汗, 证属脾胃气虚证;病机为脾胃气虚, 运化乏力, 胃纳不开。治疗宜健脾益气。方用异功散加味, 方中太子参、白术、茯苓、陈皮、甘草健脾益气, 行气化滞。山楂、神曲、鸡内金、莪术消积化食, 当归、连翘消瘀散结, 当归与众多健脾益气药合用可共奏益气养血之功, 连翘味苦微寒, 既可散结以助消积, 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各药相辅相成, 共奏健脾益气、消食导滞之功。

案例2:王某某, 男, 6岁, 2016年2月初诊。主诉不思饮食数月余。患儿于数月前起不思饮食, 嗳气作恶, 面色黄, 烦躁易怒、形体偏瘦, 夜寐不宁, 大便干燥, 一日一行, 舌质偏红, 苔多薄黄, 脉弦。中医诊断为厌食, 辨证为肝脾气郁型, 治宜疏肝理脾和胃。方用四逆散加味, 柴胡6 g、芍药6 g、枳实6 g、甘草3 g、山楂6 g、神曲6 g、麦芽6 g, 7剂水煎服, 1剂/d;一周后复诊食欲增加, 大便改善。

按:患儿不思饮食数月, 中医诊断为厌食。嗳气作恶、烦躁易怒、夜寐不宁、大便干燥一日一行、舌红苔黄、脉弦, 证属肝脾气郁型;病机为患儿情绪抑郁、郁久生热, 肝郁犯胃, 胃气阻滞所致。治宜疏肝理脾和胃。方用四逆散加味, 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导滞。

案例3:李某某, 男, 7岁, 2016年2月初诊。主诉:纳差数年。患儿纳差数年余, 反酸, 胃脘胀满, 恶心呕吐, 大便稀溏, 舌质淡苔薄白, 脉弦滑。中医诊断为厌食, 辨证为痰湿阻滞型, 治宜化湿导滞。方用二陈汤加味, 半夏3 g、茯苓6 g、橘红3 g、甘草3 g、山楂6 g、神曲6 g、麦芽6 g、莱菔子6 g、白芥子3 g、苏子3 g, 7剂水煎服, 1剂/d;二诊反酸、便溏症状改善, 食量增加。

按:纳差数年, 中医诊断为厌食。反酸、胃脘胀满、恶心呕吐、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滑, 证属痰湿阻滞型;病机为痰湿内阻, 脾失健运, 治宜化湿导滞。方用二陈汤加味, 半夏、茯苓、橘红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山楂、神曲、麦芽消食导滞, 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合用降气平喘、化痰消食。

朱富华主任医师组方特点: (1) 角药的应用。太子参、茯苓、白术, 三药合用共奏健脾益气、燥湿化痰之效;沙参、麦冬、玉竹, 三药合用共奏清养肺胃、生津润燥之效;焦山楂、枳实、槟榔, 配伍共奏消食导滞之效;山楂、神曲、麦芽, 共用消积化滞;半夏、茯苓、陈皮, 合用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效;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合用降气平喘、化痰消食。 (2) 虫类药物的应用。鸡内金为雉科动物家鸡的干燥沙囊内壁, 性味甘、平, 归脾胃、小肠、膀胱经, 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之效, 主治食积不消、呕吐泻痢、小儿疳积等。

2 讨论

小儿厌食病因较多, 吴艳华等[2]学者认为要重视从脾胃论治小儿厌食症, 本病以脾胃虚弱为主, 并具有脾失健运的特点。叶翠[3]关于等小儿厌食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学研究认为气虚和气滞是厌食发病的重要环节。小儿脾胃常不足, 脾胃之体成而未全, 脾胃之气全而未壮, 加上很多家长对小孩溺爱或在孩子用餐时对其打骂, 导致小儿饮食失常, 更容易损伤脾胃之气阴。脾胃虚弱, 则运化水谷功能失常, 导致食积于内, 脾气虚则运化水液功能失常, 再加上食积易阻气机, 又容易生湿化热, 故内生湿邪, 病久入络, 则成瘀血, 故厌食病久可转为积滞、疳证, 故脾胃虚弱是厌食的重要病因病机。此外, 饮食无节制, 食积胃肠, 湿热内生, 脾胃失司, 日久则脾胃虚弱。中医辨证治疗以方药为主, 改善调理脾胃功能, 有利于机体对缺乏物质的消化吸收。除此之外, 家长也应注意改善小儿饮食内容和习惯。

参考文献

[1]林武全.小儿捏脊配合中药辩证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J].健康之路, 2013, 7 (12) :107-108.

[2]吴艳华, 肖达民, 孙升云.小儿厌食症病机特点及治疗对策[J].中医杂志, 2009, 50 (11) :1033-1035.

副主任医师 篇8

1北沙参临床运用沿革

郑老认为只有精读经典才能学到中医学的精华。读经典可以掌握中医理论传承和发展的关系, 读经典还能提高自己的感悟能力, 进而用来指导临床。通过研读记载北沙参的相关古文献, 有助于正确认识北沙参的功能特点与临床运用。

早在汉代, 许多医家就认识到沙参具有很好的补益脾、肺、心等作用, 明确了沙参具有很好的补气作用。《神农本草经》认为:“沙参, 除寒热, 补中, 益肺气。疗结热邪气头痛, 皮间邪热, 安五脏。久服利人。”《名医别录》云:“沙参, 主头眩痛, 益气, 长肌肉。去皮肌浮风。补虚, 止惊烦, 益心肺。”

金、元、明时期, 许多医家认识到沙参可以代替人参使用, 明确了沙参代替人参使用的条件, 辨清二者的临床运用区别。张元素认为:“肺寒者, 用人参;肺热者, 用沙参代之, 取其味甘也。”王好古认为:“沙参味甘、微苦, 厥阴本经之药, 又为脾经气分药。微苦补阴, 甘则补阳, 故洁古取沙参代人参。”《本草纲目》李时珍认为:“补虚, 止惊烦, 益心肺, 清肺火, 疗胃痹心腹痛, 结热邪气头痛, 皮间邪热, 安五脏, 久服利人。”又云:“盖人参性温, 补五脏之阳;沙参性寒, 补五脏之阴。虽云补五脏, 亦须各用本脏药相佐, 使随所引而相辅之可也。人参甘苦温, 其体重实, 专补脾胃元气, 因而益肺与肾, 故内伤元气者宜之。沙参甘淡而寒, 其体轻虚, 专补肺气, 因而益脾与肾, 故金能受火克者宜之。一补阳而生阴, 一补阴而制阳, 不可不辨之也。”

清代许多医家对沙参功效及临床应用有进一步研究与阐释, 明确了南沙参与北沙参的区别。徐灵胎在《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中曰:“肺主气, 故肺家之药气胜者为多。但气胜之品必偏于燥, 而能滋肺者, 又腻滞而不清虚, 惟沙参为肺家气分中理血之药, 色白体轻, 疏通而不燥, 润泽而不滞。血阻于肺者, 非此不能清也。”又曰:“沙参味微寒, 主血积, 惊气, 除寒热, 补中, 益肺气, 久不燥, 润泽而不滞, 血阻于肺者, 非此不能清也服利人。”或受其影响, 清代医家黄元御《玉楸药解》中论沙参“味甘, 稍苦, 微凉, 入手太阴肺经。清金除烦, 润燥生津。沙参凉肃冲淡, 补肺中清气, 退头上郁火, 而无寒中败土之弊。但情性轻缓, 宜多用乃效。山东、辽东者佳, 坚脆洁白, 迥异他产, 一切疮疡疥癣、肿痛瘙痒皆效。”《本草从新》:“沙参专补肺阴, 清肺火, 治久咳肺痿。”《饮片新参》:“沙参养肺胃阴, 治劳咳痰血。”《本草害利》:“人参甘温体重, 专益肺气, 补阳而生阴。沙参甘寒体轻, 专清肺热, 补阴而制阳。”《本经逢源》:“沙参有南、北二种, 北者质坚性寒, 南者体虚力微。”沙参古无南北之分, 《本经》所载者实为今之南沙参, 至清代《本经逢源》、《本草纲目拾遗》两书才分沙参为南、北两种。南北沙参功效相近, 北沙参为珊瑚菜的根, 长于养胃生津;南沙参为桔梗科植物轮叶沙参、杏叶沙参及其同属多种植物之根, 偏于清肺祛痰止咳, 而养胃生津之力逊。

2郑老运用北沙参临床经验

郑老临床使用人参非常慎重, 处方中第一味药常用北沙参。郑老认为, 北沙参其形细长, 质坚疏密;其味甘, 微苦, 性微寒, 甘则补阳, 微苦补阴;其不甚苦, 而兼寒性, 体质轻清, 气味俱薄, 具有轻扬上浮之性, 归肺、胃经, 故专主中上焦, 专主肺胃, 清肺胃之热, 养肺胃之阴, 兼有很好的益气之功。现代研究证明, 北沙参含香豆素类成分, 有辛味发散作用, 具有“疏通而不燥、润泽而不滞”之特性[1]。郑老根据历代医家对沙参研究和自身临床实践认为, 沙参具有良好的益气养阴之功, 临床上可以代替人参, 用于偏于气阴两虚之诸证的治疗。临证时有气虚之候, 若无畏寒、手足不温等明显阳虚之候, 常用北沙参代替人参补气养阴;临床常用量10~15g, 偏于养阴清热;重剂用量宜30~60g, 专长于入“胃”, 重剂偏于益气养阴、益胃生津。郑老结合经方, 通过选用北沙参, 重组经方新用。临床上常用大剂量的北沙参代替人参治疗脾胃、肺、心等脏腑系统属气虚或气阴两证疾病, 扩大其临床应用范围。

2.1运用北沙参治疗脾胃系统病症经验

郑氏四君子汤:北沙参30g, 炒白术10g, 茯苓10g, 甘草5g。功用:益气健脾养胃。适用:脾胃气虚证之消化功能不良、痞满等病症。

郑氏补中升阳汤:北沙参30g, 黄芪30g, 升麻6g, 柴胡6g。功用:补气升阳。适用:中气下陷证之胃下垂、肛门脱垂、气短等病症。

郑氏香砂五君子汤:郑氏四君子汤, 加陈皮10g, 砂仁5g, 木香10g。功用:益气健脾, 行气止痛。适用:脾胃气虚气滞证之消化功能不良、胃痛等病症。

郑氏八珍汤:郑氏四君子汤, 加生地15g, 当归10g, 川芎10g, 白芍15g。功用:益气养血。适用:气血两虚证之月经量少、贫血等病症。

郑氏归脾汤:黄芪30g, 北沙参30g, 白术10g, 茯苓10g, 甘草5g, 木香10g, 远志5g, 当归10g, 龙眼肉10g, 酸枣仁30g。功用:益气养血, 健脾养心。适用:心脾气虚之不寐、健忘、多梦、月经不调等病症。

上述五方中将原配伍中人参易为北沙参, 益气健脾且能养阴护胃, 增强全方养阴护胃作用, 且无助热化火之弊, 适用于慢性病患者较长时间服用。

2.2运用北沙参治疗心肺系统病症经验

郑氏生脉汤:北沙参30g, 麦冬15g, 五味子10g。功用:益气养阴。适用:气阴两虚证之心悸、胸痹、肺痿、燥咳等病症。在生脉散中将人参易为北沙参, 具有气阴同补、加强补心阴的作用, 且北沙参具有辛通作用, 使全方补而不滞。

肺系病症治疗, 常在三拗汤、玄麦甘桔汤等方中合北沙参加减治疗, 往往取得满意疗效, 肺系病症加北沙参有助于补肺气、养肺阴而扶助正气, 兼能祛痰利咽。

2.3运用北沙参治疗儿科病症经验

郑老认为小儿时期脏腑娇嫩和形气未充, 为“稚阴稚阳”之体, 临床上小儿无论正虚还是邪实, 易出现气阴两虚之候。同时, 认为小儿“生机蓬勃, 发育迅速”, 为“纯阳”之体, 临床上感邪也易化热伤阴。故郑老儿科临床用药, 根据小儿体质生理特点, 少选党参 (更慎用人参) 补气, 而是用北沙参补气养阴护胃, 且无助热之弊。临床上应用以上治疗脾胃、心肺病症常用方剂加减, 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厌食、肠系膜淋巴结炎、支气管炎、心肌炎等病症, 效果良好。郑老临证时根据儿童年龄及病情确定剂量, 北沙参常用5~15g。

2.4运用北沙参治疗肿瘤经验

郑氏升白细胞汤:黄芪30g, 北沙参30g, 当归10g, 大枣10g, 鸡血藤30g, 黄精30g, 女贞子15g。功用:益气健脾养血, 补肝肾填精髓, 升白细胞。适用:肝脾肾不足证之不明原因白细胞减少、肿瘤术后及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等病症。对辨证为血虚阴亏、阴虚燥咳等肿瘤病人以及肿瘤术后气阴两虚或因放疗而伤阴引起的津液不足者, 具有明显改善作用, 且能增加白细胞。北沙参具有滋阴生津、益气之功, 配合放化疗疗效显著, 诊断明确后可大胆用之[2]。

2.5典型医案举例

患者谭某, 男, 58岁, 2013年2月26日因“胸闷、心痛5年, 加重1月”就诊, 刻诊:胸部憋闷, 左胸闷痛, 心累, 心慌, 胃脘胀痛, 反酸, 烧心, 脘谷不化, 下肢厥冷, 舌胖质淡苔白, 舌紫舌下静脉曲张, 脉弦。胃镜检查:胆汁返流性糜烂性胃炎, 幽门螺旋杆菌 (Hp) 检查:阳性。心电图:心肌缺血、冠心病。

西医诊断:冠心病, 胆汁返流性糜烂性胃炎。

中医诊断:胸痹, 胃痛。

辨证:气阴两虚, 心脉痹阻。

治法:益气养阴, 活血豁痰, 通阳止痛。

方药:郑氏生脉汤合香砂五君子汤、补中升阳汤加减:北沙参30g, 麦冬15g, 五味子10g, 川芎10g, 赤芍10g, 葛根30g, 丹参30g, 瓜蒌15g, 薤白15g, 黄芪30g, 升麻10g, 柴胡10g, 白术10g, 茯苓10g, 甘草5g, 陈皮10g, 砂仁5g, 木香8g, 黄连5g, 吴萸2g, 苏叶10g, 海螵蛸15g, 煅瓦楞子20g, 神曲15g, 麦芽15g, 莱菔子15g。

3剂, 水煎服, 1剂分6次服用, 1日3次。

二诊 (2013年3月5日) :上方服3剂后, 自述服药后感胸前血流畅通, 胸闷痛、心累、心慌、胃脘痛、反酸等都有好转, 原方去升麻、柴胡, 加红藤30g、蒲公英15g, 前后共8诊, 共服24剂中药, 胃病症状完全缓解, 心痛仅偶尔发生, 其余症状不显, 在二诊方基础上加减化裁, 改汤剂为散剂以巩固治效。2014年5月8日回访, 胃病症状痊愈, 幽门螺旋杆菌 (Hp) 检查阴性, 无胸闷、气短, 心痛很少发生。

按:本案为冠心病和反流性糜烂性胃炎, 相当于中医“胸痹”“胃痛”等范畴。本案为中老年人, 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 病位在心和脾胃。本案“冠心病”, 系中老年人气阴两虚、血瘀痰阻、阻遏胸阳之证;“反流性糜烂性胃炎”系中老年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气滞郁热、胃气上逆之证。本案采用大方复治法, 针对冠心病和反流性糜烂性胃炎, 临床选用郑氏生脉汤、香砂五君子汤合补中升阳汤加减化裁治疗, 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3体会

郑老认为北沙参除了具有补肺阴、清肺热、清胃热、养胃阴、护胃气、生津止渴之功效外, 还具有良好益气作用, 结合现代药理, 北沙参还具有祛痰、强心、解热镇痛、抗突变及调节免疫作用[3]。北沙参除了可用于热伤肺阴及阴虚燥咳、咽喉干燥热病伤阴或阴虚津亏、咽干口渴、便秘者外, 还具有良好益气养阴作用, 用于心悸、心痛、胃痛、纳差、月经量少、白细胞减少、肿瘤术后及放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等多种病症的治疗。郑老临床上喜用北沙参, 但不滥用。注重“三因制宜”:考虑三峡库区年平均气温相对偏高, 温热之气多伤人之气阴, 以及该地区人们嗜食辛辣, 辛辣之味多伤人之阴津, 郑老临床上“因地制宜”选用北沙参益气养阴护胃;因中老年人、小儿体质特点, 以及肿瘤病患者久病致气阴两虚, “因人制宜”选用北沙参益气养阴, 重视保护患者胃气;因“春温、夏热、秋燥”可伤人气阴, “因时制宜”在春、夏、秋三季选用北沙参益气养阴, 且无助热之弊。郑老在临床上也不是只用北沙参, 而不用其他参类药材。气阴虚甚者, 用北沙参加太子参或西洋参;有明显畏寒和阴虚不明显者, 用人参或党参而不用北沙参。郑老长期临床实践, 证实服用北沙参方药后, 日久气阴两虚患者常能收到精神振作、气阴恢复的效果。北沙参益气之性平和, 并有养阴之功, 且无助阳化火之弊, 很多气虚或气阴两虚患者均可较长时间服用。

关键词:郑邦本,北沙参,临床经验

参考文献

[1]李国荣, 章美琴, 张亚凤.北沙参临床功效拓展[J].中医杂志, 2011, 51 (2) :174-175.

[2]何昌生, 贾晨光, 刘丽杰.王明福使用北沙参经验[J].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 24 (12) :1198-1199.

副主任医师 篇9

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是糖尿病发生的基本原因[1], 后天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房事过度、或过服温燥药物等是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条件。

1.1 先天禀赋不足, 五脏虚弱

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 尤其是肾脏素虚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五脏主藏精, 精为人生之本, 肾又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若五脏虚赢则精气不足, 气血虚弱, 肾也无精可藏, 复因调摄失宜, 终至精亏液竭而发为糖尿病。

1.2 情志失调, 郁火伤阴

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 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火热炽盛, 不仅上刑肺金、中灼胃津、下耗肾液, 而且肝之疏泄太过, 肾之闭藏失司, 则火炎于上, 津液泄于下, 三多之症随之而起发为糖尿病。另外, 心气郁结、郁而化火、心火亢盛致心脾精血暗耗, 肾阴亏损、水火不济, 也可发生糖尿病。情绪激动时血胰岛素含量明显减少, 血糖升高。

1.3 饮食不节, 积热伤津

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及辛辣刺激食物, 损伤脾胃, 脾胃运化失司, 积于胃中酿成内热, 消谷耗液, 津液不足, 脏腑经络皆失濡养而发为糖尿病。《素问奇病论》谓:“此必数食甘美而肥, 肥者令人内热, 甘者令人中满, 故其气上溢, 转为消渴。”

1.4 房事过度, 肾精亏损

房事不节、劳伤过度使肾精亏损, 虚火内生, 则“火因水竭而益烈, 水因火烈而益干”, 终至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糖尿病。

1.5 过服温燥药物, 耗伤阴津

古代嗜服壮阳之石类药物致燥热伤津可发生消渴, 今服石药之风不复存在, 但也有意欲长寿, 或快情纵欲, 长期服用温燥壮阳之剂, 或久病误服温燥之品, 均致使燥热内生, 阴津亏损而发为糖尿病。

2 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学说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病因复杂, 临床表现变化多端, 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其病理变化, 所以各家尚有不同的认识和见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2.1 阴虚燥热学说

其病机主要是阴虚燥热, 但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二者常常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 燥热愈盛则阴愈虚。若消渴日久不愈可因燥热伤津耗气, 致使气阴两伤, 病程日久阴损及阳还可致阴阳两亏, 而阴虚为本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消渴病变的部位虽与五脏有关, 但主要在肺、脾 (胃) 、肾, 而以肾为关键。肺主气为水之上源, 敷布津液, 肺受燥热所伤, 则不能敷布津液而直趋下行, 随小便排出体外, 故小便频数量多;肺不布津则口渴多饮。胃为水谷之海, 主腐熟水谷, 脾为后天之本, 主运化, 为胃行其津液, 脾胃受燥热所伤, 胃火炽盛, 脾阴不足, 则口渴多饮、多食易饥;脾气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 则水谷精微下流而为小便, 故小便味甜;水谷精微不能濡养肌肉, 故形体日渐消瘦。说明脾胃与消渴病的发病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 主藏精而寓元阴元阳, 肾阴亏损则虚火内生, 上燔心肺则烦渴多饮, 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 阴虚阳盛、肾之开阖失司固摄失权, 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为小便而排出体外, 故尿多味甜, 或混浊如脂膏。消渴病虽有在肺、脾 (胃) 、肾的不同, 但常常互相影响。

2.2 气虚学说

许多医家认为“多饮”为肺气虚所致, 肺气虚弱则敷布无权, 津液直趋膀胱而为之小便, 故饮水虽多但终不得用。“多食”为脾气虚弱所致, 脾气虚弱不能转输水谷精微以营养全身, 为满足人体正常对水谷精微的需要, 胃的受纳就会代偿性的亢进而致多食, 虽然食多但水谷之精微不能濡养肌肤, 故形体反而日渐消瘦。“多尿”为肾气不足不能固摄小便, 故尿频量多或尿为脂膏。由此看出消渴病病机主要是气虚, 乃肺脾肾三脏机能不足所致, 其中脾气虚弱是糖尿病发生的关键。脾气虚不能转输水谷精微, 则停津为饮为湿, 病人常有倦怠乏力、肥胖、舌苔腻等脾虚湿困的表现;脾虚湿困后可造成清阳不升、浊阴不降、清气下泄。出现多尿、浊尿, 造成体内所需阴津亏乏, 为了自救, 病人必然出现多饮、多食症状。由于脾主四肢、脾主肌肉, 脾虚则病人日渐消瘦、乏力懒动。阴虚亏虚日久, 必生内热, 阴津进一步受灼, 互为因果, 阴虚燥热日增, 此时病人除有三多症状外, 常有烦热、面赤、肌肤干燥、瘙痒、大便干、多疮疡、舌赤苔黄厚腻等症。

2.3 瘀血学说

瘀血学说为20世纪80年代才兴起的一种学说, 1987年祝谌予教授提出糖尿病患者存在血瘀这一崭新理论[2]。瘀血既使糖尿病的发病因素, 又是导致糖尿病加重的病理产物。瘀血导致糖尿病的机理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为气阴两虚、气虚不能行血, 血滞而成瘀;阴津耗损、虚热内生而现消渴和瘀血并存的症状。二为瘀血本身致消渴, 津液之所以能够输布全身, 皆赖气之运载, 若脉道瘀滞, 将阻碍气机, 使气失载津上承之功而为消渴。三为瘀血化火、灼伤津液致消渴, 瘀血久积体内, 化火伤阴, 致津亏液损, 使人烦渴多饮。糖尿病产生瘀血的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一为阴虚燥热灼血成瘀, 阴虚火旺可煎熬津液, 使血液粘滞、血行不畅而致血瘀;二为津液亏损, 多尿是造成津液亏损的主要原因, 阴津亏耗, 血稠涩而为瘀;三为气虚致瘀, 糖尿病的基本病机是气虚, 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 血流缓慢而逐渐成瘀。四为久病入络致瘀, 糖尿病多久治不愈, 病久入络, “久病必瘀”, 而导致血瘀。

2.4 肝郁学说

中医认为肝属木, 为厥阴之脏。肝主疏泄, 调畅情志活动, 调节气血运行, 协调五脏气机升降出入运动, 调控整个机体新陈代谢的动态变化。七情失调、肝失疏泄, 其后果一则肝郁化火、阴伤燥热, 上刑肺金、中伤胃液、下灼肾水, 发为消渴;二则影响气血运行, 痰瘀渐生致病情加重, 变证丛生。由此可见, 肝与糖尿病发生、发展密不可分。

3 指导老师临床经验

3.1 对消渴病病机的认识

邴雅珺主任医师总结前人的经验认为糖尿病的主证是“三多二少”, 即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乏力, 提出了阴虚燥热是古代糖尿病的主要病机, 由于降糖西药的出现, 特别是胰岛素的出现, 使糖尿病自然病程发生了很大变化, 中医证型自然也发生了变化, 阴虚燥热已不是现代糖尿病初发阶段的主要病机[3]。她认为糖尿病的演变过程可分为郁、热、虚、损四个阶段, 早期以郁、热为主, 治疗当开郁、清热, 同时兼顾气阴不足。中期多虚实兼夹、寒热并存, 既有脏腑、气血功能不足的本虚, 更有痰、浊、瘀的标实, 治当标本兼顾, 并根据虚实寒热的多少施治。后期诸虚渐重, 脉损络瘀益显, 治疗在补虚的基础上必须加强活血化瘀通络。

3.2 临证治疗的经验

无论西医还是中医治疗糖尿病, 都要遵从饮食调节, 适当锻炼运动, 以及情志的调节。下面将邴雅珺主任医师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1) 阴虚燥热 (见于糖尿病的早期) 表现为烦渴多饮, 随饮随喝, 咽干舌燥, 多食善饥, 溲赤便秘, 舌红少津苔黄, 脉滑数或弦数。采用养阴清热治疗。选用一贯煎加味, 药用生地30g、沙参10g、枸杞子10g、麦冬10g、当归10g、川楝子10g、黄连10g、丹参30g、葛根30g) ;

2) 气阴两虚 (见于糖尿病的中期) 表现为乏力、气短、自汗, 动则加重, 口干舌燥, 多饮多尿, 五心烦热, 大便秘结, 腰膝酸软, 舌淡或舌红暗。舌边有齿痕, 苔薄白少津, 或少苔, 脉细弱。采用益气养阴治疗。选用生脉散加味 (太子参30g、麦冬15g、五味子10g、生地30g、生黄芪30g、苍术10g、玄参15g、丹参30g、葛根30g) ;

3) 阴阳两虚 (见于糖尿病病程较长者) 表现为乏力自汗, 形寒肢冷, 腰膝酸软, 耳轮焦干, 多饮多尿, 混浊如膏, 或浮肿少尿, 或五更泻, 阳萎早泄, 舌淡苔白, 脉沉细无力。采用温阳育阴治疗。选用金匮肾气丸 (肉桂10g、附子10g、生地10g、茯苓15g、山萸肉10g、山药10g、丹皮10g、泽泄10g、丹参30g、葛根30g) 。

邴雅珺主任医师认为中医治疗糖尿病, 注重整体调控, 在改善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西医。适合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以及伴有慢性血管神经并发症者。但对胰岛素依赖型患者中药就不适合, 因为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完全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的生理需要, 一旦中止胰岛素治疗则会出现酮症酸中毒而威胁生命。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一种中药代替胰岛素。

参考文献

[1]贾海烨, 赵红霞, 赵凯维, 等.探讨糖尿病 (消渴) 中医病因病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 18 (1) :22-25.

副主任医师 篇10

曾师常谓, 四气五味是中医基本药性理论, 温热属阳, 具有辛温解表、温化水湿、芳香解暑、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的功效。中医诊病, 讲究治病求本, 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辨证处方。对于阳热证, 固然当“热者寒之”, 但对于阴寒证, 如出现“风寒束表”、“里寒内盛”、“寒湿中阻”及“阳虚内寒”等时, 则宜“寒者温之”, 大胆使用温热药物。广东深圳地区由于天气炎热潮湿, 湿邪易束缚阳气, 阻遏阳气外达, 加上人们长期在空调环境中生活工作, 嗜爱饮食生冷, 偏食海鲜, 喜饮凉茶, 又或某些医者过用寒凉之药, 皆可损伤阳气, 出现一派寒象, 故治病应力求抓住疾病的实质, 准确使用温热药。

1温补脾肾以止泻

患者, 女, 54岁。因“反复腹痛腹泻6年余”来诊, 诉平时嗜食生冷, 现脐周腹痛, 大便稀烂, 一天6~7次, 有粘液, 疲倦乏力, 畏冷, 夜尿3~4次, 舌质淡, 苔白腻, 脉沉细无力。结肠镜检查诊断为慢性结肠炎。曾师辨证为脾肾阳虚。治以温补脾肾, 固涩止泻。药用:吴茱萸8 g、补骨脂20 g、五味子15 g、肉豆蔻20 g、肉桂10 g、干姜10 g、白术15 g、木香 10 g、炙黄芪30 g、党参15 g、厚朴后下10 g、制附子6 g、黄连4 g、鹿角胶烊化12 g。服上方一周, 已无腹痛, 精神较振, 大便减一天2~3次, 仍有粘液。药已见效, 守原法调整, 续服一月, 大便正常, 纤维结肠镜检查炎症消失。

按:患者平时嗜食生冷, 脾阳受损, 泄泻日久, 伤及肾阳, 命门火衰, 失于温煦, 运化失职, 水谷不化, 而成上症。且患者来诊前已辗转就医, 观其所用方药多为清热祛湿之剂, 更是重伤其身。曾师认为, 患者慢性结肠炎病史多年, 经久不愈, 虚寒内盛, 宜重用温补脾肾之法, 兼以行气化滞, 故以四神丸合香连丸加减。方中吴茱萸、干姜温中散寒, 补骨脂温补肾阳, 五味子、肉豆蔻收涩止泻, 肉桂、制附子大辛大热散寒助阳补火, 鹿角胶为血肉有情之物, 温补肾精, 白术、炙黄芪、党参益气健脾, 木香、厚朴、黄连清热行气化滞, 直中病机, 故久病得以痊愈。

2辛温解表以散寒

患者, 男, 72岁。因“鼻塞流涕头痛乏力1周”来诊。1周前受凉后出现鼻塞流清涕, 打喷嚏, 恶风, 头痛, 全身酸痛乏力, 曾在西医就诊予抗病毒西药及清开灵、银翘片等药口服, 症状未能缓解。来诊要求中药汤剂治疗。舌淡红, 苔薄白, 脉浮紧偏细。曾师辨证为体虚感受风寒表证。治以辛温解表, 扶正驱寒。药用:辛夷花12 g、白芷12 g、防风10 g、黄芪20 g、黄芩10 g、荆芥后下12 g、白术15 g、炒苍耳子10 g、薄荷后下10 g、羌活12 g、白芍10 g、桂枝10 g。服上方3剂, 诸症消失。

按:患者素体虚弱, 卫外不固, 不慎受凉后风邪乘虚而入, 卫表不和则恶风, 头痛, 全身酸痛乏力, 肺失宣肃则鼻塞流清涕, 打喷嚏。曾师常谓, 中医的精髓是辨证论治, 感冒绝对不单单是病毒感染, 治疗不仅仅只是清热解毒抗病毒可以了事, 治疗失当, 会适得其反, 加重病情。本例患者为体虚感受风寒表证, 故仿玉屏风散、桂枝汤之意, 方中桂枝、白芍调和营卫发表, 白术、防风、黄芪益气固表, 辛夷花、白芷、荆芥、苍耳子、羌活亦皆辛温之品, 用以散风除湿, 通窍止痛, 薄荷解表清利头目, 稍加黄芩以泻气分之热。其治法与西医清热解毒抗病毒之理完全相反, 但却能药到病除, 故曾师告诫, 学中医用中医一定要以中医药本身的理论为基础, 踏踏实实, 毫不动摇。

3温肺化饮以平喘

患者, 男, 14岁。因“咳嗽呼吸急促3天”来诊, 既往有哮喘病史5年, 今受凉后咳喘再发, 不得平卧, 伴痰多清稀色白, 恶风, 无发热, 双肺听诊满布喘鸣音。舌淡红, 苔白滑, 脉浮。曾师辨证为寒哮, 风寒束表, 水饮内停证。治以解表散寒蠲饮, 止咳平喘。药用:细辛4 g、法半夏12 g、甘草8 g、五味子12 g、黄芩10 g、荆芥后下12 g、干姜10 g、桂枝10 g、麻黄10 g、杏仁12 g、防风10 g、党参15 g、苏子10 g。另嘱戒食生冷寒凉之物。3剂后哮喘缓解, 能平卧, 痰易咳出, 后以上方随症加减而愈 。

按:哮喘是由于气道反应性增高, 痰阻气道, 肺失肃降, 气道挛急所致的痰鸣气喘疾病。曾师认为, 本病多由患者体虚病弱, 肺脾肾虚, 功能失调, 从而痰饮内留, 外邪侵袭而诱发。正气虚弱是本, 痰伏内伏为标。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除了解痉平喘之外, 常常加用抗生素以消炎, 曾师对此持谨慎态度, 认为抗生素的使用宜慎重, 抗生素性属寒凉, 其会大大降低患者的免疫功能, 欲速则不达, 而中医中药能从解除病症的根本入手, 有很好的疗效。方中以麻黄、桂枝解表除寒而宣肺气, 干姜、细辛温肺化饮, 五味子、白芍养血敛气, 杏仁、半夏化痰, 党参、甘草益气和中, 荆芥、防风为辛、微温之品, 能发表祛风, 稍加黄芩以泻热, 有是证而用是药, 故效如桴鼓。

4温中健脾以止痛

患者, 女, 45岁。因“反复剑突下疼痛1年, 再发2天”来诊, 诉剑突下隐痛不适, 喜温喜按, 伴嗳气吞酸, 神疲纳呆, 舌淡苔白, 脉濡弱无力。行电子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曾师辨证为脾胃虚弱, 中焦虚寒, 治以温中健脾, 和胃止痛, 药用:桂枝10 g、炙黄芪40 g、白芍25 g、茯苓15 g、大枣12 g、木香后下10 g、干姜12 g、三七粉兑服3 g、海螵蛸20 g、党参25 g、甘草6 g、煅瓦楞子30 g。服上方3剂, 诸症顿减, 后以上方加减调治1月, 1年来未再复发。

按:曾师谓患者反复胃痛, 喜温喜按, 脉濡弱无力, 一派虚寒之证无疑。阳气虚弱是本病的关健, 为脾胃虚弱, 中焦虚寒, 胃失温养而作痛。故治疗非投以温热之药不能奏效, 当温补中焦, 和中止痛, 以使中阳得复, 以阳气之温煦推动脾胃之运化, 其病自愈。故以黄芪建中汤合理中汤加减, 方中理中汤、黄芪建中汤温脾补中, 散寒止痛, 木香、田七行气活血止痛, 海螵蛸、瓦楞子制酸, 诸药合用, 使中阳得温, 症状消除。

5结语

杨本雷主任医师的彝医药学术思想 篇11

【摘要】文章总结了杨本雷主任医师对彝医基础理论、彝药理论、彝医药开发、彝医药与其它传统医药关系的一些认识和观点。

【关键词】彝医药;杨本雷;学术思想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4-0013-01

杨本雷主任医师为笔者师带徒指导老师,从事彝医药和中医药临床、科研和管理工作40年, 2014年被评为云南省首批“云岭名医”。杨本雷主任医师主持开展彝医药文献整理、理论研究、药材种植和新药、新制剂开发等多项研究工作,逐步完善彝医药体系,形成了有特色的彝医药学术思想。

1对彝医基础理论的认识总结

彝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藏医、蒙医一样,彝医有自己的理论,其理论论述散在于《宇宙人文论》和《西南彝志》等彝族古籍中。杨本雷主任医师根据彝族古籍中关于彝医药的相关描述,结合现代彝医药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积累,整理归纳了彝医基础理论的一些认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清浊二气是万物的根本根据《宇宙人文论》和《西南彝志》等古籍的论述,天地形成于清浊二气,人体生命形成也基于自然界的清浊二气,这证明了彝医早已认识到人的生命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自然的相应和统一。另一方面,人的生命活动依赖清浊二气的运动。清浊二气各行其道、环行不息,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人的生、长、壮、老、死等变化是清浊二气变化的结果。

12哎哺是事物形成的基础与中医阴阳学说相似,彝医用哎哺来概括自然的一切事物,并将其分成两类,哎哺互根互用,哎为天、为父、为阳;哺为地、为母、为阴,可见哎哺是对立统一的。同样,人的形成也是源于哎哺。人体生命物质基础是哎与哺,生命的繁衍发展在于哎(男)与哺(女)的交合。

13五行是决定人体内部运动规律的物质元素彝医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构成宇宙万物和人体组织的五种元素,并用这五种元素的生克关系来阐述事物之间和人体内部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彝医用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脏腑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但其五行学说与汉医不尽相同,如汉医认为肾主骨,肾为水则骨属水,彝医则认为骨属金。彝医认为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戍己为土,壬癸为水,这不仅是脏腑生成的规律,同时也反映了彝医认为肾主水,脾主土,心主火,肝肺主木的思想,脏腑所主决定了脏腑之间的生理病理关系。

14气血与气路是生命活动的载体与通路人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气血运行,气血循环营养全身。血的运动是通过人体的六条气血通路进行的。气血在这六条通路中不断循环,维持生命的正常活动。

15对病因与发病的认识疾病的发生一方面是由邪气所致,另一方面是由脏腑五行生克关系失调所致。前者为外因,后者为内因。外因有外邪(风、寒、暑、湿、热)、瘴疬之气、饮食、外伤及虫兽毒伤等,内因有五毒和人体病理产物等。彝医将一切致病因素统称为“毒邪”,因此病因学说又称为“毒邪学说”。在致病途径方面,彝医认为疾病从口鼻诸窍而入,在发病学上,强调先天正气在发病方面的关键作用。

16诊法与治法彝医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是问诊。彝医古籍记载多是一症一方,无确切病名,先描述症状,然后阐述治疗用药的组成和用法。这就说明了问诊是彝医诊断疾病的最重要的方法。在治法上,以祛外邪和调节脏腑平衡为总的治疗原则。在外邪的治疗中以祛风为第一要义,因为彝医认为风邪致病最广最急。在脏腑功能失调方面强调补其不足,泻其有余。

为便于记忆,杨本雷主任医师将彝医基础理论概括称为“一元、二气、六路、五行、毒邪” 理论体系[1],一元即元气论,二气即清浊二气理论,六路指清浊二气循行的六条通路,五行即五行学说,毒邪即毒邪病因学说。

2对彝药理论的认识总结

杨本雷主任医师从彝药的起源和发展、彝药的命名和分类、彝药的性能、彝药的应用、彝药的采集加工和贮藏、彝药资源等方面对彝药理论进行了整理总结,明确了彝药和彝药学的含义,建立了彝药学框架和系统的药学理论,将彝药的性能归纳为二气、六味、归路、升降通涩、毒性、功能主治六方面,将常用彝药分为发表、清火、杀寒等15类。杨本雷主任医师对彝药理论总结整理的成果已收入《中国彝族药学》[2]中,不再详述。

3彝医药开发的指导思想

31继承创新相结合杨本雷主任医师认为,继承是创新的基础,继承的目的是发展和创新;彝医药开发要继承彝医药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但更要强调创新;创新包括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和药物创新等;要注意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结合,方法创新和技术创新时要加大引入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技术手段在彝医药研究开发中的应用。

32重视民族民间用药经验和治疗方法的挖掘整理杨本雷主任医师认为,彝医药知识包含纸质文献和口碑文献两方面。在充分开发利用彝医药书面文献成果的同时,要下更大的力气去挖掘整理以口碑文献形式存在于民间的用药经验和治疗方法,这些是彝医药研究不竭的源泉之一。民间单方验方和治疗方法、用药经验中包含许多闪光点,从这些闪光点出发进行研究,往往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3]。

33疗效是硬道理杨本雷主任医师认为,任何一门传统医学,不管历史多悠久,理论多完备,要想在现代社会中立足发展,必须有确切的疗效。要针对现代医药疗效不好或无效,而彝医药治疗有效的病种,探索经得起重复检验的治疗方案或药物,作为证明彝医药存在价值的重要基石。因此,疗效是彝医药发展的硬道理,彝医药开发必须坚持疗效为本。

4对彝医药与其它传统医药关系的认识总结

41彝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源头之一彝医药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五千年,与其它传统医药一样,源起于劳动人民与疾病的斗争,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彝医药与中医药等传统医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从现有的研究成果看,中医药汲取了一部分彝医用药经验,如三七、茯苓、草乌等;另一方面,彝医清浊二气理论的形成和部分彝药的应用也受到了中医等传统医药的启发和影响,部分彝药是多民族医共用品种,有些品种其它民族医先使用,但与彝医的用法和功效上不尽相同,如灯盏细辛、牛蒡等。因此,从历史、文化和药物使用等综合看,彝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源头之一,而不是分支。

42彝医药与其它传统医药的主要区别彝医药与其它传统医药之间理论有一定相似性,部分用药品种相同,按摩、拔罐、割治等一些诊疗技术近似,但各民族医药又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杨本雷主任医师认为,彝医药与其他民族医药的区别主要有四方面:一是理论不同,彝医在彝医理论指导下开展工作;二是诊法和疗法不尽相同。诊断方面彝医以问诊、望诊为主,治疗方面彝医有许多独特的方法,如彝医水膏药疗法和仪式治病、火疗法等;三是用药品种大部分不同,彝医用药地域特征明显,大多数是在西南彝族地区生长的动植物。品种相同的多数药药用部位或功效用法不一致,如牛蒡,中医用种子清热解毒,彝医用根行气通便,四是主要传承应用区域不同。彝医主要传承应用于滇、川、黔、桂四省的彝族聚居区。

5讨论

彝医药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有用彝文撰写的《齐苏书》等古籍文献,有云南白药等著名的彝药,彝医药诊疗技术至今仍在传承应用,是我国体系较完整的民族医药之一。但是,由于人才少、经费缺乏和交流不足等的原因,彝医药事业发展不尽人意。杨本雷主任医师40年致力于完善彝医药体系,在彝医药文献整理、理论研究、临床研究、药材种植和新药开发等方面贡献良多。

参考文献

[1]杨本雷,饶文举,滕洪,等.中国彝族医学基础理论[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14.

[2]杨本雷,余惠祥,钟继红,等.中国彝族药学[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1-37.

[3]杨本雷.彝族药研究的方向、内容、重点和困难所在[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9:8-10.

副主任医师 篇12

1 中医对卵巢早衰的认识

1.1 从肾论治

《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二七而天癸至, 任脉通, 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 故有子......七七任脉虚, 太冲脉衰少, 天癸竭, 地道不通, 故形坏而无子也”。肾为先天之本, 元气之根, 主藏精和生殖。肾虚是卵巢早衰的发病基础, 肾气的盛衰调节着经水的多少以及经水的至与竭。正常情况下, 女子42~49岁肾气渐衰, 天癸渐竭, 月经开始紊乱, 而在40岁之前出现月经紊乱, 说明肾气提前衰退, 故肾中精血不充、肾中之气不健是导致月经停闭的根本原因。

1.2 从肝论治

《妇人大全良方》曰:“妇人以血为用, 惟气顺则血和。”肝喜条达而恶抑郁, 主疏泄和藏血, 肝郁则气机失调, 气滞血瘀, 经水不调;肝郁久化火, 灼液伤津, 胞宫失养, 出现月经后期、月经量少色暗渐至闭经。因此在治疗上应适当运用疏肝中药, 使气机调畅, 津液输布正常, 气血和调, 周流不停, 恢复正常月经周期, 故疏肝养肝为治疗卵巢早衰的重要法则。

1.3 从脾论治

李东垣《兰室秘藏》中记载:“妇人脾胃久虚, 血海枯竭, 病名曰血枯经绝。”肾之先天精气赖后天脾胃滋养, 脾胃精气充盛, 脾胃功能健, 气血生化之源足, 则冲脉盛、血海盈, 月经以时下。若脾失健运或脾气虚, 气血化源不足和输布无力, 血海不能按时满溢和痰湿阻滞, 胞宫失养, 而致月经后期、量少, 以至闭经。故调理脾胃乃治疗卵巢早衰的重要法则。

2 卵巢早衰的中医治疗大法

在临床治疗中, 杨雁鸿主任提出“肾虚、肝郁、脾虚”为卵巢早衰的病机特点, 确立了“补肾疏肝理脾”为治疗POF之大法, 并遵循女性月经周期存在规律性阴阳消长转化的规律、肾中阴阳的转化特点及气血盈亏变化, 将月经周期按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等四期进行辨证施治, 以调整肾中阴阳为重点, 行经期是重阳必阴的特点, 应加强气血活动, 促进经血顺利排出胞宫, 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经后期为阴长时期, 重在滋阴养血疏肝理气, 使气机调畅, 气血得以充养, 选用二至丸加逍遥丸加减;经间期为重阴必阳转化时机, 可酌加活血化瘀之品促进卵泡排出;经前期为阳长阴消期, 在补阳基础上适当应用补气活血药物, 以二仙汤合四君子汤加减, 使肾中阳气充盛, 四物汤养血调经, 健脾以助生血之源, 使经血按时而下, 简称“三脏四期法”, 强调循时治疗, 分期论治, 以改善POF患者的卵巢功能, 使其正常排卵, 恢复正常月经周期。

3 病案举例

患者牛xx, 女, 38岁, 已婚。于2014年10月16日初诊, 以“月经紊乱1年, 停经2月余”为主诉。13岁初潮, 既往周期28~30天, 经期5~6天, 经量少, 色暗红。来诊时已停经2月余, 腰膝酸软, 伴带下量少, 阴道干涩, 性欲减退。舌质红, 苔少, 舌体裂纹, 脉细数。彩超示:内膜0.8 cm, 子宫及双侧附近区未见明显异常。性激素六项提示:雌二醇105.10 pg/m L, 孕酮0.980 ng/m L, 垂体泌乳素9.25 ng/m L, 促黄体生成激素13.77 m IU/m L, 促卵泡生成素39.73 m IU/m L, 睾酮0.17 ng/d L。西医诊断:卵巢早衰。中医诊断:月经后期。辩证:肝肾阴虚型。治法:滋补肝肾, 养阴柔肝。方用二至丸合丹栀逍遥散加减, 药用:女贞子15 g, 墨旱莲15 g, 石斛15 g, 玉竹15 g, 麦冬15 g, 丹皮12 g, 栀子15 g, 白芍15 g, 当归15 g, 柴胡6 g, 茯苓15 g, 白术12 g, 仙茅10 g, 大血藤15 g。10剂, 水煎服, 1剂/d。

二诊 (2014年10月26日) :服药后自觉腰膝酸软等症状明显减轻, 偶感下腹坠胀不适, 舌体裂纹减轻, 脉弦细。调方用二仙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药用:桃仁6 g, 红花15 g, 川牛膝10 g, 当归12 g, 川芎6 g, 熟地20 g, 益母草20 g, 鸡血藤15 g, 淫羊藿15 g, 仙茅10 g, 大血藤15 g, 知母10 g, 黄柏12 g, 巴戟天12 g, 郁金12 g。7剂, 水煎服, 1剂/d。

三诊 (2014年11月3日) :服药后10月29日月经来潮, 量中, 色暗, 无血块, 无痛经。舌质红, 舌体根部已生苔薄白, 舌体裂纹减少, 脉弦。调方用二至丸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药用:女贞子15 g, 墨旱莲15 g, 枸杞子15 g, 菟丝子15 g, 石斛15 g, 玉竹15 g, 山药20 g, 白术12 g, 泽泻15 g, 熟地25 g, 山萸肉15 g, 茯神15 g, 百合12 g, 柴胡6 g, 白芷15 g, 防风15 g, 肉桂6 g。7剂, 水煎服, 1剂/d。

四诊 (2014年11月10日) :上方去枸杞子, 加红花10 g, 丹参10 g, 巴戟天10 g, 仙茅12 g, 10剂, 以温肾活血, 促进排卵。

五诊 (2014年11月20日) :患者症状均缓解, 情致舒畅, 继续二仙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月经于11月30日来潮。继续以上用药原则治疗三个周期, 月经均按时来潮。2015年2月2日 (月经第3天) 复查性激素六项, 示:雌二醇62.93 pg/m L, 孕酮2.340 ng/m L, 垂体泌乳素8.50 ng/m L, 促黄体生成激素2.71 m IU/m L, 促卵泡生成素10.93 m IU/m L, 睾酮0.57 ng/d L。配以中成药坤泰胶囊、贞杞补阴丸 (本院自制剂) 巩固治疗。

4 体会

肾藏精主生殖, 故在治疗妇科疾病中, 补肾是调节卵巢内分泌、促进卵巢功能恢复的基础。肝藏血, 肾藏精, 精血互生, 肝肾同源, 若肝脏血少, 或肝脉疏泄失职, 经脉不畅, 导致闭经, 在治疗上宜肝肾同治。脾为后天之本, 脾气健运方能为肾提供充足的气血, 肾才能发挥正常的藏精生殖功能[3]。以上医案以肾虚为主, 兼有肝郁脾虚, 故以补肾为主的治则, 结合月经周期不同阶段的阴阳消长规律、肾阴肾阳的转化及气血盈亏变化, 诠释了“补肾疏肝理脾”的治疗大法[4,5]。运用“三脏四期法”, 使机体达到肾气充盛、肝气调和、脾气健运, 脏腑功能恢复, 从而改善了POF患者的卵巢功能, 使其恢复了排卵功能, 有了正常的月经周期, 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中西医结合“三脏四期法”治疗卵巢早衰患者的临床疗效, 得出结论:此法治疗卵巢早衰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三脏四期法”,卵巢早衰

参考文献

[1]马宝璋.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3, 318.

[2]陈莉萍, 杨鹰.卵巢早衰中西医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4, (03) :130-131.

[3]彭纯丽.卵巢早衰临床分析及治疗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 22 (6) :156.

[4]董晓英, 柳顺玉, 李冬华, 等.补肾养血方对卵巢早衰小鼠凋亡调控蛋白Bcl-2/Bax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 20 (1) :134-138.

上一篇: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下一篇:翻译批评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