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33年经验总结(共8篇)
中国改革开放33年经验总结 篇1
中国改革开放33年的经验总结
吉林大学李阳机械程学院 41101036 2011.11.12
摘要
33年的不断深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几乎以每年近乎10%的速度实现了不可思议的“大跃进”。外媒甚至评论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几乎已成定局,毫无疑问,中国人的崛起,将会影响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我们是欣喜?冲动?还是甚至引以为傲而固步自封?本文将以吉大普通学子的视角深析中国33年的改革开放,从而让自我和国人始终做到真正深刻而清醒地认识自我。向温家宝总理所说的那样我们要时刻仰望星空,别让表象遮蔽了我们的双眼,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步步将中国的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进而实现中华真正的伟大复兴。关于中国33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总结。本文共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述。首先第一部分引出一段序言,简述外国人眼中中国通过33年后改革的崛起对世界的影响,做到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第二部分列举出中国改革开放33年以来取得的让我们心潮澎拜而又不可洋洋得意的可以说我们自诩的“所谓的伟大成就”。第三部分总结一下我们取得这些成就的具体原因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的意义。第四部分就是我们要真正做到的,那就是继往开来,我会一个人卑微的视角来简单表述一下个人对于改革的一些弊端的些许看法以及我们应该戒骄戒躁,时刻反省自己,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及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意义,为祖国的明天共襄盛举。
序言
序言部分首先采自BBC时事评论员Thomas Friedman的一段访谈论。关于“How much is the rise of china kind of unsettling the world order?” 一下是他的回答:The rise of china is happening.I say this as an Ameican.at time when we are stagnating.so it’s not just that we are stagnating.chian is rising.and maybe china’s relatively rising a little faster.I would agree it’s coming at a time when Ameican has never been more paralysed.more at war with itself at home.more stagnating in the areas of infrastructure,education.precisely the areas we see china vaulting ahead on.what’s most unsetting about china to Ameican is not their communisim,it’s their capitalism…… 对于他的言论,我想仅仅是外国人对于中国和平崛起而抱有忧患意识的海中一粟。毫无疑问,中国的崛起给世界带来的不仅仅是改变,甚至后者可以说是冲击。中国人33年的给个征程,可以说是一个市场化,资本化的征程,所以外国看到了我们的不是共产主义的可怕,而是资本主义的洪水猛兽。可是这种中国话的市场经济体制,尤其是他们所看到的表象,有时候甚至我们自己都看不懂。中国人的崛起。如何促进了资源大国的发展,中国的产品如何节省是世界上每一个人的开支,不过为此带来的代价也是必然的。中国崛起带来的资源短缺而引起的环境破环,中国对于外国企业的冲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面对种种质疑,中国的前途在哪里。借用温总理的话说:要问开花的大地,要问解冻的河流。大地和河流,不在别处。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间。成就列表汇总 1、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1979年 设立经济特区 3、1982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4、1984年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5、1986年 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6、1987年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 7、1988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 8、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9、1993年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10、1993年 进行分税制改革 11、1993年 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 12、1994年 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 13、1992、1994年 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 14、1995年 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 15、1996年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6、1997年 “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7、1999年 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8、1999年 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19、2001年 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 20、2002年 “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1、2003年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 22、2004年 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九条”颁布 23、2004年 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24、2004年 保护私有财产入宪 25、2005年 农业税条例废止 26、2005年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27、2005年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 28、2006年 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定 29、2007年 《物权法》出台 30、2007年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31 2008 北京奥运会召开 32 2010 亚运会的召开
(1)建立全面物质生产体系(2)国际地位持续不断提高(3)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体系(4)经济增长变得更加稳健(5)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6)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7)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8)人民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
(摘录自2006国家政府工作报告)
三.原因何在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想新华网总结的比较到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第一个结合: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起来,强调我国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在于我们既没丢老祖宗、又发展老祖宗,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发挥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作用,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第二个结合: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第三个结合:把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第四个结合,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第五个结合:把推动经济基础变革同推动上层建筑改革结合起来,第六个结合: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第七个结合: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第八个结合: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第九个结合:把促进改革发展同保持社会稳定结合起来,第十个结合: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结合起来,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四.继往开来 当然,过快的经济发展也带来了许多困难,其中我们艰难克服,总结了许多经验和教训。
首先是环境的破坏,资源过度的消耗。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经济发展是要有代价的,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做出的巨大贡献,代价就是中国资源与环境的严重损坏。
其次,贫富差距拉大。百姓中有这么一句话:有钱的越来越有钱,没钱的越来越没钱。也许说的过于偏激,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目前社会贫富差距较大,资金分配不公的事实。
最后,就是人们道德素质的提高问题。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虽然我国在教育事业上的投入逐年递增,但是道德素质的缺陷还是严重的问题。所谓的“暴发户”就是这一社会的典型实例 五结束语之我的看法
经过33年的伟大改革之后,我们的物质文化水平已不可同日而语。然而,我们不禁反问自己: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吗?还是一不小心我们成功了。如果我们是严格按照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而将中国引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境界,那我们就应该坚定不移的高举这些伟大旗帜而奋步向前。可是如果我们某天发现我们所做的某些东西已经偏离了既定的轨道。那我们就要思考:如何仰望星空,擦亮双眼。
医改的种种疑云,教改的种种弊端,房改的种种残缺。。M值与GDP的严重偏离;制造业投资经营环境恶化的问题;市场化体制改革法制建设不健全的问题;物价持续上涨的问题;人民币对升值对内贬值的问题;经融海啸的影响;国际债务危机的冲击。。。世界在看中国,中国在寻找突破口。
前一阵子看到我们的2011年统计报告。经济增速开始下滑。我想,这是必然的。我们抛开GDP的包袱时这就是必然。我想这是一种进步,我们要的不是什么GDP的持续不断增长。我们要的是我们的消费水平的真正提升。包括最近的1000万套保障房,好些经济学家对此并不抱任何期许。说我们的保障房,我们的高铁就是“借尸还魂“,是新时期的大跃进。我想我对此的看法暂且保持沉默。一方面我对着1000万套也不抱多大希望。一方面我又对政府有些许的欣慰。虽然结局可能不怎么乐观。可是我们的政府还在做,还在想办法。这就表明了我们的33年的改革之路还在不断向前进行,还在不断探索。这就表示还有希望,有希望中国就有明天。
最后,希望我们的政府33年的改革的伟大步伐继续向前迈进。继往开来,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新华网。新周刊。政府工作报告。《资本论》
朱学勤《改革30年经验总结》 美国BBC纪录片 《复兴之路》
中国改革开放33年经验总结 篇2
中国医院协会分支机构2010年工作总结暨经验交流会于12月30日上午在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医院协会秘书长李月东主持。曹荣桂会长、陈晓红副会长、章友康副会长、协会各部室主任出席了会议。来自33个分支机构的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等54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儿童医院管理分会、企业医院分会、门(急)诊管理专业委员会、肿瘤医院管理分会、县(市)医院管理分会、传染病医院管理分会、医学影像中心管理分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医疗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大学附属医院分会、临床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医院信息统计专业委员会、医院情报图书管理专业委员会、医疗康复机构管理分会,分别就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全面促进分会工作发展,充分发挥分支机构的作用等作了经验介绍。协会相关部门对于分支机构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沟通,并提出了具体要求,陈晓红副会长作了分支机构2010年工作小结,曹荣桂会长作了总结发言,他要求大家要加强对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找准定位;提出了什么是协会?协会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等问题,供大家思考。
参会人员通过交流,学到了兄弟分会好的经验,达到了相互交流学习的目的,通过本次会议了解和沟通了各分支机构的具体情况,对加强分支机构规范化管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33年经验总结 篇3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是是上世纪具有伟大意义的一次革命,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在这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一、理论成果
(一)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首先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首要的问题,就是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邓小平理论强调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但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提出了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思想,从根本上破除了把计划和市场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样,邓小平理论就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中,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捍卫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以及新时期党的建设等问题上,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它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也丰富了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
(三)科学发展观
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从自身和中国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中国面临的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特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标志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也为其他国家解决发展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
二、经验总结
(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依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中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再到平稳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再到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伟大价值,并且一直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违背马克思主义,要高举马克思主义的伟大旗帜,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往更高层次推进。
(二)要充分结合中国国情
邓小平等领导人从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江泽民同志结合当时中国国情、党情,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怎样建设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的问题。胡锦涛同志结合国内外最新情況和中国发展遇到的新问题,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回答了怎样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的高度。
(三)要有全球视野
和平与发展是当下两大主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每个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要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结合国际局势,用全面的、联系的观点来看待问题。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深刻认识全球大环境,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用前进的眼光来发展马克思主义。
(四)紧密结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至今仍有着巨大的积极意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扎根于中国的土壤,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华民族传统思想二者结合起来,共同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中国目前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也凸显出来。这是我们党和政府目前面临的难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难题,能否用马克思理论来指导这些问题的解决,考验着马克思主义学说。所以,要将马克思与当前中国现状结合起来,真正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特质。
参考文献
[1]常宗耀,张一弛.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08.11
[2]陈登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04年3月
[3]陈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及启示[J].华章,12年12月
作者简介
吕露(1989———)女,汉族,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专业。
中国改革开放33年经验总结 篇4
初试共四门:政治、英语、动画学基础、综合考试(艺术学)政治
关于政治,我能说的是在不多,网上应该有比我更厉害的政治考80分90分的在散布各类经验,在此不班门弄斧了。我唯一想说的是,辅导班的作用还是有的,尤其是在最后的阶段。并不一定为了押题,但是一定要知道重点。就像我家里人曾经告诉我的:好的辅导班不一定知道要考什么,但只要知道不考什么就够了。没错,知道重点,删除杂鱼,就是高效的复习。
英语
英语虽然自认为考得发挥微失常,但分数还是在可以被人认同的范围内,我就把它分成几块,逐一跟大家分析吧。
1、单词
单词永远是考研英语最重要的。而且千万不要想着我记住多少我忘了多少,这样你会感觉很失败。忘了很正常,你不要以为对着一个单个的单词一定能想起来它的意思。考试时,你能从一个长句中根据上下文推断出一个词的意思,对它有印象,就算是差不多成功了。但是能做到这样也不容易,有时候就是一个词,会决定整个句子的意思,可你又恰恰不会,那就惨了。要避免这种情况,背单词就需要:反复!反复!还是反复!
我考四级的时候英语单词背了3遍,六级2遍,考研4遍........当然我可以告诉大家,我的短时记忆力不错,长时间记忆不佳,所以会采用这种方式。至于每个人记忆力不同,能抽出背单词的时间不同,所以详细的方法按个人所需即可。我自己是每天上午四十分钟,晚上四十分钟,争取一天一个单元。不必上来就弄专门的考研英语,趁机准备四六级也是不错的选择。
2、阅读
阅读是考研英语中分最大的部分,所以要及早准备。啊,其实大多数人都早早准备了,因为四六级阅读是最初的考研英语阅读入门材料。但是考研英语还是和它们有很大不同的,具体在于:
考研英语的文章短,但是难,问题有些时候会出的很深,要求你分析的内容多,没有直接就从文章里找出答案的问题。考研英语考察的核心是,从一份英语文章中,你能得到哪些有用的信息(这关系到什么详细读什么略读的问题)真题一定要反复去看,要了解对为什么对,错为什么错,要明白出题老师是怎么设置陷阱的,他设置陷阱有一套固定的思路,他能明白一个学生可能由于某个单词有一定难度,而在理解上出岔子,特地给你由一个单词引出不同的解释;他能感觉你可能理解一个句子有困难,他就顺应你的常识而不是原文的意思而设置错误选项,总之,明白他想让你在哪里出错,你就是无敌了。当然前提永远是,你认识文章中的大多数单词和选项的关键单词。此外,提一下泛读,泛读是阅读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能够增强你阅读的速度和语感
3、新题型&翻译&完形填空
这部分说实在我也很闹心,新题型的排序永远是我的弱项,可能是因为文科生逻辑思维偏弱导致,完型和翻译只能说是一般,但是记得有一点:如果你对自己的实力稍微有一点信心,就永远要记得不要轻易放弃掉它们,毕竟也是30分啊!我考试的时候,由于翻译比较难,我又想检查阅读,结果完形填空几乎是闭着眼睛填的,当时有很多人说这是上策,可是我却后悔的不得了。因为这是针对英语不强的人说的话,如果对自己的英语有点信心,且能勉强过四六级的话,就不要这么想了,分分必争才是王道。
4、作文
作文实际上我最头疼。我写作文好出小错,有时候积累会成大错,六级的时候英语作文才拿了一半的分,让我不得不重视。不过好在考研英语批卷的速度很快,仁慈的老师们有时候会无意中放过一些错误,但是有一种错误却是致命的,那就是:跑题。因为即使批卷再马虎,文章的主题意思还是明确的,所以一定要避免。要认真分析历年真题的主题。
这里并不是说句子的小错不够我们引起重视,考研英语作文中最重要的还是句子表达,内容则是其次(注意,内容不等于主题,跑题最可怕),你的观点是对是错,没有人会管,但是你的语言一定要漂亮、地道,别满篇都是半中不中半洋不洋的鬼话。在这一点上,我认为背句子比背模板可靠。模板的变化幅度有限,而好的句子可以让你自由发挥,甚至在字数凑不够的时候也可以来一句又长又漂亮的废话滥竽充数。实在不够可以自己整理一些,比如开头、中间、转折、举例.......如此等等等等,顺便一提,有个叫句酷批改网的网站,可以用机器纠错,对于像我这样作文爱犯小错的人很有好处,不过由于是机器批改,有时候不一定对。他们家也有收费的人工批改,分好几种档次,不过有些贵,看自己经济状况吧。我接受过一次粗批服务,不过感觉一般,可能是钱交的少的说。
最后我讲一下答题顺序:先拿容易得分的,后拿难的不易得分的,我只写我自己的供大家参考:作文——阅读——新题型——翻译——完形填空。综合考试艺术学
这一门我很幸运地拿到了我自己考试分数中的最高,尽管我当初答卷的时候以为自己是挂惨了。其实这门课是我复习的最早的一门,从四月份开始忙的,给我带来了许多充实而快乐的时光,也给我带来了不少复习的烦恼,就简要说一下吧。
其实这门课总体的复习思路就是两个大部分:理论+例子,下面我来分别叙述,在复习的时候,也可分别或者混合着复习。
理论的部分是考试答卷内容思路的展开,复习的参考书目主要是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该书是重中之重!)以及王宏建的艺术概论(是深刻理解和补充理论的书籍),当然,除了以上两本书,还可以找其他的书籍用于补充理论。
有人说,艺术学的理论这么多,要复习哪些呢?在各类考研辅导机构以及资料上都有明确的说明是“六论”,即艺术起源论,艺术创作论,艺术作品论,艺术鉴赏论等,把所有的书里面的各类条目归类到以上的六论中,把它们集中起来复习,并经深入理解其中的含义,理论的部分就差不多了。
而例子的部分则需要很多方面的积累:
1、指定书上的例子,例如艺术学概论、艺术概论各个版本的例子都有不同,所以可以把他们抄下来集中起来;
2、课外书的例子,这个可就多了,算作是日常的积累,比如说今年考过实用艺术实用性和美观性关系的题目,我日常喜欢看建筑方面的(浅层的观赏性质的)书,比如会讲台北101大厦,讲卢浮宫什么的,都可以用上。
动画学
这门是我复习的最卖力也是最辛苦的一门,因为动画学有很多方面的东西,大致上可以分为:动画史、美术史、动画视听语言理解、动画常用术语、动漫产业理论(我是二方向)动画史我用的是国家分割的手法,以以下几个国家和地区为重:中国、日本、美国、欧洲。按照时间和年代整理出来。动画早期的历史可以根据贾老师的动画概论(这本书不知道的拖出去斩了)整理,第三版讲的非常系统,可以列出一个早期动画的编年史来。
美术史我是整理的电子版笔记,那时候真的是整理到吐血的心情都有,从九月份动工到十一月竣工,我把中国美术史和西方美术史的每一个重点人物的生平和重点作品都一一整理出来,最后狂背,狂背的同时整理系统要义,就是把每个人物所处的时代,他的风格,他的绘画体裁都记录下来,比如赵佶——花鸟画——宋代,等等等等。
动画视听语言部分和名词解释部分也是看书做笔记,以动画概论为主,当然还有师兄给的一些资料,要对动画的含义有深刻的理解,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比如动画的假定性,其实动画片中的人物只是符号,是因为他们的形象以及经历给予我们他们是存在的“人”的形象,而识别他们的最重要的因素书上讲是运动(不仅仅包括狭义上的,也包括人物性格乃至身份的变化),因此我们能够辨别这个符号并把他们和某个人或者某类人联系起来。有些说法很抽象,要认真理解。在简答的时候非常有用,尤其是在对一些概念进行深层次的解释的时候,例如今年复试就考到过“原画”的概念和相关意义,要六百字以上,通常一百字就能解释差不多,如果是六百字,就需要认真而全面的理解了产业方面的知识多看新闻和书。产业与新闻时事结合紧密,大家一定要关注国内动画政策和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尤其要关注当年国内动画电影票房较高的几部作品,而且要对中国电视动画、电影动画、动画产业基地,衍生周边等各个方向的问题都要有了解,再就是外国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动画产业强国发展模式。推荐阅读
中国传媒大学考研专业课高分必备指南 中国传媒大学历年专业课考研试题汇总 公共课(政治、英语、数学)下载
中国传媒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33 宁波国土资源经验谈 篇5
宁波市国土资源局
2007年11月
一、工程基本概况
“金土工程”是2004年1月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国土资源部视察工作时提出的,目标是建立覆盖国土资源管理主要业务、贯穿上下的政务信息系统,从而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服务水平。根据安排,我市被国土资源部列为金土工程首批试点建设城市之一,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应用系统建设、数据中心建设、数据库建设、网络系统建设、安全系统建设和标准化建设等。
二、项目进展情况
(一)项目立项与资金落实
我市金土工程一期建设方案在年初通过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后,局领导十分重视,责成局信息办、信息中心开展项目立项工作。经过沟通和协商,我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于6月中旬主持召开了宁波市金土工程一期建议方案专家评审会,今年8月正式批准市金土工程一期的项目立项,项目建设总投资控制在1100万元之内,目前项目建设资金全部落实到位。
(二)项目实施情况
1、网络建设全面完成我市国土资源信息联网工作始于去年8月,去年11月底完成中心节点建设,经过半年的试运行,网络运行状况良好,今年5月份通过验收。目前,市局与各县(市)、区局(分局)联网工作全部完成,基本建立了以市局网络中心节点为核心的覆盖全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政务外网,并在保证安全和稳定的情况下,实现“多网合一”的网络构架,完成与国土资源部、省国土资源厅及市政府的纵向网络连接,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内率先实现了省市县的三级联网,为我市国土电子政务平台和各类政务管理信息应用系统提供优质的网络运行环境。
2、系统建设正在有序开展
今年7月份已进行了金土工程项目监理招标,确定宁波赛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我市金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监理单位;8月完成金土工程一期应用系统建设招标工作,确定北京数字政通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对我局现有电子政务平台进行升级,并利用该平台构建一期应用系统。为帮助软件开发人员更好地理解业务需求,九月初局信息中心与项目中标单位组成项目组,开展了软件开发需求调研工作,与有关业务部门进行了沟通和协商。通过调研,梳理了我局本期建设涉及的各业务流程及业务内容,形成了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完成我局金土工程一期软件开发需求规-1-
格说明书。目前系统建设正在进行。
3、数据库建设与整合根据金土工程要求和安排,我局于3月底拟定了我市金土工程一期数据库整合实施方案,并上报省、部。全市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整合工作已经完成,按时上报了部信息中心;从4月底开始,开展了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以县(市、区)为单位,以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为基础,提取基本农田数据信息,并落到土地利用数据库的地类图斑层,使基本农田空间位置落实到地块和图斑,目前该工作已基本完成。另外,市本级的建设项目用地数据库和土地供应数据库建设已开始进行公开招标。
4、数据中心建设
在现有的软硬件环境基础上,再添置部份软硬件设备,包括:数据库平台软件ORACLE和RAC(Real Application Cluster,真正应用集群);ArcGIS部份系列;中间件软件BEA WebLogic9.2的企业版;2台小型机和2台PC服务器等共计预算200万元。目前已进入采购招标阶段,预计11月份采购完成。
三、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金土工程启动以来,我局局长办公会先后两次听取信息办、信息中心关于金土工程的汇报,解决有关问题,积极筹措项目建设资金。今年4月,我局专门召开了一次金土工程一期建设协调会议,局领导、有关业务处室及事业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统一思想、明确项目资金来源,落实各部门的任务责任,有力地推动了我市金土工程项目实施。
根据安排,我局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为金土工程项目建设的领导机构,局信息办作为金土工程的组织协调结构,在局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政策指导和协调,负责全市金土工程的计划、组织、协调、规划和管理;市局信息中心作为信息化的建设实施机构,在局信息化领导小组的领导和局信息办的指导下,负责具体建设实施。
为加强金土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我局制定《金土工程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确定局信息中心作为金土工程的资金管理机构,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二)引入项目监理
从金土工程的总体建设出发,在金土工程项目建设启动后,首先通过招标确定了本项目监理单位,由其实施我市金土工程建设的全程监理,依赖监理公司在信息化工程监理中的丰富经验和专家团队协助项目招投标,对项目的实施提供协调、监督、解决方案建议等。引入项目监理,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我局信息化人员的工作负担,为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完成提供保障。
(三)做好宣传和沟通,争取信息化工作更多支持
金土工程的实施需要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和指导,因此局信息中心主动与各业务部门进行沟通和联系,局信息办和信息中心不定期编写信息化工作简报,宣传信息化建设政策,介绍金土工程建设进展情况,加强信息化工作宣传,使金土工程建设逐渐得到我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普遍响应。
四、存在问题
(1)根据我省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要求,我市国土资源信息网是采用业务网与互联网逻辑隔离的形式组建,与部要求不符。
(2)因我市金土工程项目立项工作出现耽搁,导致项目建设整体进度延迟,要按计划完成任务,时间较紧。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开展金土工程一期建设
1、数据库建设和整合开展建设项目用地数据和土地供应数据清理及建库工作,拟将99年以来市本级所有农转用报批、土地供应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清理,建立数据库,为土地供应管理系统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2、业务系统建设和应用
争取年底完成金土工程一期业务系统的构建,在市局投入试运行后,逐步向下属各县市区局推广和应用。
3、完成数据中心软硬件的采购和配置
(二)加强业务信息系统培训
中国改革开放33年经验总结 篇6
各位领导、各位校长、园长们: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有这样的机会,让我向在座的各位领导,以及兄弟园的园长作关于幼儿园规范化管理工作的经验交流,在这里我谈不上经验,仅仅是工作中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希望在工作中相互共勉,为推进我市幼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起到良好的积极作用。
一、基本情况
艾丁湖乡中心双语幼儿园是一所乡级全日制幼儿园,是经中小学资源整合后,于2007年将原撤并的阿其克小学旧址上改建而成,现隶属艾丁湖中学管理。我园地处西热木村团结四队,占地5000平方米,现有建筑1190平方米,绿化面积2600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12人(园长1人,教师10人,后勤主管1人,食堂2人),保安4人。在园幼儿180名,有教学班5个,其中2个大班,3个中班。在市委、市政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下,我园育人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园内舒适宜人的育人环境、教师们充满爱心、耐心的教学方式深受孩子和家长的喜爱,为我园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主要措施
1、认真宣传,细心服务,做好招生工作。为了吸引广大群众积极送子女到我园来,我们组织人员在全村走访入
1户,开展农村双语幼儿园费用补助政策宣传,鼓励大家送孩子到幼儿园上学,并组织家长对园内各项设施进行了参观。目前我园有5间教室、5间寝室、1间活动室、2间办公室。设有卫生间、洗衣房、食堂等。每间教室都配有电视、DVD播放器、消毒柜、电子琴、活动黑板、、玩具柜、洗手池等。在走廊墙面设有展示台,粘贴着平日里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小作品。新学期开学,刚步入幼儿园大门的孩子还不习惯幼儿园生活和学习,教师们通过组织孩子们玩游戏、学唱歌、学跳舞、讲故事等教学手段,使孩子们很快适应了幼儿园生活,并且喜欢了幼儿园。孩子变得活泼可爱,更有礼貌。
2、精心布置,打造纯真童趣乐园。我园环境处处宜人,处处充满童趣,园内规划非常科学,建有杏树林、菜园,葡萄园、大型玩具活动场地,园墙墙壁上画满了孩子们喜爱的各类卡通画。三月,花朵飘香的杏花园,是孩子们游玩的乐园,孩子们可以在杏树林、葡萄架下,扑风捉蝶、领略大自然的风采;
五、六月挂满果实的果树林,成为了孩子们动手锻炼采摘甜甜果实的场所;九月绿油油的葡萄架下,亮晶晶的葡萄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丰收和收获的喜悦;菜园是孩子们开展绿色种植实践的场所,老师带着宝宝们动手实践,教孩子观察和认识各类蔬菜生长过程。大型玩具活动场地有秋千、滑滑梯,给孩子们锻炼身体,进行户外活动,增添了不少乐趣;我们还收集了一些废旧轮胎,孩子们可以用玩跳圈圈游戏、滚轮胎比赛,锻炼了宝宝们的手脚眼协调能力。
3、遵循规律,做好保教保育工作。我园每个班配有两
名教师,分别担任主班教师和保育教师,主班教师主要负责孩子们一天的教学活动过程,还有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保教过程中,我们采取“以玩为主,在快乐中学”的教学模式,每天通过组织孩子们玩游戏、讲故事、做竞赛,如扔沙包、老鹰捉小鸡、猜数字、填拼音等游戏,使孩子真正感受到游戏带来的快乐,在快乐中学习知识,使我们的教学活动更加的完美化,趣味化。平日里我们还组织教师开展游戏设计和讲课比赛,组织孩子利用旧挂历进行折纸,剪纸活动,教孩子们进行一些废弃物品的利用,锻炼动手能力。保育老师主要负责孩子们的三餐和午睡,以及教室内的卫生等工作。保育老师们经常锻炼孩子,让孩子自己学穿衣服,学会合理放置物品,做到东西该从哪里拿该放哪里,从小养成勤俭节约良好的生活习惯。
4、制度化管理,推动办园规范化。我园在成立之初就
严格按照要求制定了本园的章程,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使教职工树立了良好的自律意识。一切按制度办事已逐渐被教职工认同,体现了管理的民主、平等、公正,促进了幼儿园和谐氛围的形成。为提高保育服务质量,让孩子生活舒心,家长放心,我们要求所有教职工要做到四心,即“关心、爱心、耐心、细心”。从每日工作的各个环节入手,把好晨检、进餐、入厕、户外、午睡、离园等几大关口,加强对孩子的护理照顾,并要关注特殊儿童的成长变化,在生活、学习、心里上给予帮助、照顾、沟通、疏导,使特殊儿童得到转变,用实际行动体现教师的四心。同时为增进家长对幼儿园了
解,我园经常召开家长会,设置家长园地、设定家长开放日,组织教师家访等,家长们通过参观孩子们的休息室内墙面和屋顶装饰的一些比较温暖平静的装饰品和祥华的图案,让宝宝睡觉的时候不会因为想家想妈妈而哭闹不停,对孩子在园内的生活有所了解,消除了顾虑。
5、认真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创建家长孩子放心园。安全是我园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时刻将保护幼儿安全放在工作的首位,虽然有专门人员分管安全工作,但保教工作从未放松对安全的管理,从班级设施设备到活动场地到对教师时时刻刻的要求,防火、防烫、防摔、防电、防水等,尽量杜绝意外事故的发生。通过要求“一天一检查,一周一汇,一月一小结”的方式,提高保育员对卫生消毒、洗晒工作的规范操作,加大卫生消毒的检查督促力度;各班家园联系栏,向家长宣传育儿知识;做好对传染疾病的预防工作,如培养幼儿勤洗手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加强户外锻炼,增强幼儿体质;加强对卫生工作的坚持性、规范性----保证幼儿生活环境洁净舒适。为保证食品绝对安全,我园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法》,执行食品卫生安全园长负责制,食堂人员每年体检,坚持持证上岗,采购员严把进货关,做到正规渠道采购食品,每天做好食品留样工作;严把厨房关,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厨房,杜绝意外事故发生;对厨房用具刀、菜板、盆、盘、抹布等做到生熟分开、洗刷干净,食具餐餐消毒、杜绝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发生。学校还配有四名保安人员,门口设有值班室,校园内外装有摄像头,实行24小时值班制
度,为方便家长接送孩子,我们制定了宝宝接送卡,家长凭卡接人,对于忘带卡的家长,执行家长签字登记接人、熟人来接孩子时,教师先同家长联系确定后,要求签字登记接人,对于工作忙无法按时接孩子的家长,我园安排工作人员先同家长联系后,采取在园内陪孩子等待或送孩子回家等方式进行。通过以上一些措施,孩子在园内更加安全了,家长也更放心了。
中国改革开放33年经验总结 篇7
一、在意识形态上,不断解放思想,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高等教育的性质、属性、价值和功能
经历“文革”的惨痛教训后,党对“文革”进行了全面、深刻的反思和批判,率先在教育领域开展拨乱反正,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价值观。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重新确立了选拔人才的公平竞争原则,调动了亿万青年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广大教师精神振奋,不仅在教育界而且在全国人民中重新出现了学科学、学文化、积极向上的生机和活力。”2“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撤销‘四人帮’炮制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的决定,推翻了‘两个估计’,为正确总结、评价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成就和问题,为进入教育发展的新时期奠定了思想基础和政策环境。”3随着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教育被确定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这一切都为教育界解放思想和研究教育理论,特别是重新认识高等教育的属性、价值和功能创造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一)对教育的本质、属性、价值和功能进行广泛探讨,廓清了教育政治化的思想迷雾
“在整个社会思想大解放的背景下,教育战线开展了教育上真理标准大讨论,关于教育本质、属性和功能的大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端正了人们对教育本质和功能的认识”。4与此同时,教育战线也对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进行了大讨论,教育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得到明确,高等教育的个人价值如迁升价值、职业价值、发展价值等开始受到更多关注。通过教育思想大讨论、大解放,教育领域中“以阶级斗争为纲”、“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等教育政治化的思想迷雾逐渐被厘清,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文化功能重新得到确立,教育的经济作用得到明确,从而为“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专门人才和满足个人发展需要”的高等教育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二)用发展的观点认识高等教育的功能,奠定了我国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思想基础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大多数年份里,由于客观条件的局限和“左”的思想干扰,社会对高等教育(主要是高校)功能的认识主要定格在培养政治人才、研究和传授高深学问上,5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一度被忽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大学逐渐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向中心,不仅成为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策源地,而且成为科技推广、应用和传播的主要载体,为世界各国知识创新体系、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及国际竞争力等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迫切需要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中国来说,高等教育培养高层次人才、科技创新、为社会服务的三大功能开始全面释放。1983年,邓小平同志审时度势,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三个面向”也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指针。1985年5月,中共中央做出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教育体制必须改革。高等教育要“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要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积极探索发展的新路子,使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紧接着20世纪90年代国家层面所做的教育体制改革、重点支持政策、高等教育扩招等重大举措,促使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发展时期,于2002年进入大众化教育时代,我们终于站在与欧美国家高等教育同样的世界舞台上进行着人才和知识创新的竞争。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中央与时俱进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而高等教育成为其重要的实施途径。
(三)立足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和现实,从不同的角度探寻教育属性及其外延,丰富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
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是直接制约和影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因素。社会经济形态的变迁必然导致教育的属性及其外延发生变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确立为我国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及改革和建设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五大又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向21世纪”的指导思想。随着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入发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和现实也强烈地影响着教育领域,并引发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属性及其外延的探讨。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界从不同的学术角度对教育的属性及其外延进行了广泛而激烈的论争,如教育公益性与非公益性、准公共物品性、产业性、消费性、投资性、营利性、教育商品、教育产业、教育市场、教育经营、教育产权、教育服务、教育公平与效率等成为探讨和争论的热点问题。这些论争使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属性及其外延更具丰富性和发展性。在这场论争中,关于高等教育的属性尤为引人关注,尽管在某些问题上至今未能达成完全一致的观点,但高等教育具有排他性、竞争性、特殊的产业性、投资性和“可拉动内需性”成为广泛共识,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集资办学”、“合作办学”、“投资办学”、“引入市场机制办学”、“企业集团参与和管理”、“发展教育产业”等观点,也逐渐得到政府认同或成为政府的主张。事实上,这些争论和观点丰富了高等教育发展的内涵,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重要思想基础。
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根本上说,是教育思想解放的结果,特别是高等教育战线思想不断解放,坚持用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地认识教育的性质、高等教育的价值、属性和功能的结果。
二、在体制机制上,坚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不断破解高等教育发展难题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坚持抓住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这根主线,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性发展的关键。
(一)在管理体制上,打破部门办学管理体制,建立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基本上是以中央权力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但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客观要求扩大地方自主权、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以间接管理和宏观管理为主,这种管理权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已难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以往中央在高等教育领域管理权过于集中,“包得过多、统得过死”,束缚了各部委、地方政府和高校的主动性和热情,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1985年以后,我国开始探索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子。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改革教育体制的决定》,指出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方向,确定了教育发展的政策目标和指导方针,拉开了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序幕。1986年颁布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和《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明确了中央各部门、地方政府、高等学校的管理权限和责任;1992年11月原国家教委发表的《关于加快改革和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意见》和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都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作为重要内容。特别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明了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方向,即“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具体而言:在政府与高校的关系上,要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通过立法,明确高校的权利和义务,使高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政府要转变职能,由对高校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拨款、规划、信息服务、政策指导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进一步明确中央与省(自治区、直辖市)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教育管理体制,中央负责管理关系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高校,地方政府在中央大政方针和宏观规划指导下,对地方举办的高等教育进行领导和管理。在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上,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负责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提供服务;中央业务部门负责对本行业的人才预测和规划,协助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指导本行业的人才培养工作,负责管理其所属高校,包括招生规模、专业设置、经费筹措、学生就业等。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强调了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这样,中央各部门、地方政府、高等学校的管理权限和责任进一步明确。
然而,在实际运行中,高等学校的管理仍然过于集中,而且出现了中央与地方、中央各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新问题,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为此,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仍需进一步创新。在1994年至1996年改革探索的基础上,1998年和1999年,国务院又先后颁布有关决定,按照“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方针,对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进行了调整、撤并和改革。至此,我国建立起了中央和地方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以往“中央一套、地方一套,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被彻底打破,高等教育的发展活力从管理体制改革中释放出来。
(二)在办学体制上,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渐建立政府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办学主体多元化格局
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单一是造成高等教育投入不足的重要因素。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单一,完全由政府包揽,政府既是高校的举办者、投资者,又是高校的管理者和所有者。加上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穷国办大教育”局面,政府用以投入高等教育的公共财政十分有限,严重制约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国际高等教育民主化思想和终身教育思潮在我国的广泛传播,接受高等教育逐渐被视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并且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的热切愿望。
为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与有限的高等教育供给之间的矛盾,我国政府以渐进的方式对高等教育办学体制进行了改革。1982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社会力量办学”首次在宪法中得到明确规定。1985年国家颁布的《关于改革教育体制的决定》要求:“在加强宏观管理的同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这说明国家在担当高等教育的主办者和管理者的前提下,应有意识地让地方政府,尤其是社会力量,包括个人和非国有部门参与高等教育服务,为民众创造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1993年国家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改革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指明了办学体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国家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的方针,这充分体现了国家改革教育办学体制的坚强决心。19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1997年国务院发布了《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社会力量办学事业不仅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而且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这标志着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199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等社会力量依法举办高等学校,参与和支持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1999年1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调动各方面发展教育事业的积极性”,争取在几年内“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办学体制”。同年6月,国家颁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重申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关于办学体制改革的要求,并强调“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办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凡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办学形式,均可大胆尝试”,“在民办教育方面迈出更大的步伐”,社会力量可以以各种方式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经教育部批准可举办民办普通高校。这标志着我国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从此,“社会力量办学”这一概念,在国家政策文件中正式被“民办教育”取代。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发展民办教育和办学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进一步明确和法制化,民办高等教育和民办高校的合法性有了法律依据,民办高等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迅猛,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已初步形成。6据统计,截至2007年,全国有民办高校297所,在校生163.07万人,另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22.36万人;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186.62万人,另有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0.87万人;民办的其他高等教育机构906所,各类注册学生87.34万人。7
实践证明,改革办学主体单一的格局,动员社会多方力量共同举办高等教育事业,形成“一主多元”的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拓宽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空间,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一是民办高等教育特别是民办高校的发展有助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和选择,为高等教育机会公平做了出贡献;二是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三是民办高校异军突起,有益于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以及管理效益的提高;四是民办高校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高等教育有了一个多渠道、多主体投入的经济基础。8
三、在发展理念上,追求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
理念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科学的理念能够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对事物的发展起到正确的指引作用。9 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巨变,与我们在高等教育发展理念上追求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分不开。“30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观经历了深刻的转变——从单纯强调数量、急功近利转变为追求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理念,促进着中国高等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协调发展”。10
(一)协调发展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也决定了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即高等教育在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不协调。因此,首先必须强调“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明确提出:“使规模有较大发展,结构更加合理,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是一个有机整体,既包含了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又包含了结构、质量、效益的改革与提高,因此也成为我国制订21世纪初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11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的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在规模总体上有了较大的发展,在短期内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结构比较合理,规模效益比较明显;12质量效益意识逐渐得到强化——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开始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都要求全国各高校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上,使高校的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得到了强化。
其次是调整高校地区布局,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加快推进中国整体实现现代化进程,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伟大目标,我国进一步强调了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由此,“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形式,调整高校的地区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区域协调发展。
二是通过开展高等教育对口支援,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为了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中西部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的差距,我国从2001年6月开始,先后启动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援疆学科建设计划”和“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等对口支援专门项目。2001年至今,受援高校由13所增加到36所,覆盖全部西部地区,支援高校由13所增加到62所。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实施的“质量工程”,设立了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专项,帮助受援高校培训教师和管理人员,改善办学条件。13多年来的努力使西部高校在师资和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科研等方面获得了很大发展,一些高校拥有了博士学位授予点,并进入“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高等教育对口支援是有中国特色的、促进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创新,也是提高西部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举措。
(二)可持续发展
1994年7月,国务院批准了《中国21世纪议程》,确立可持续发展为国家战略。由此,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之一。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高等教育要为保证人类社会具有长远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服务,以人为本,为培养人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素质服务。14
(三)科学发展
进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其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协调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它已成为我国新时期统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针。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方方面面的问题,从宏观到微观,从外部到内部,都要贯彻科学发展的理念与原则。具体来说,从发展战略、发展规划、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到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管理,都要贯彻科学发展的理念与原则。15
四、在发展路径上,采取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的策略,推动高等教育整体水平和质量提升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教育大国,发展教育事业的经费和资源相当有限,用“平均主义”的办法来发展高等教育并不可取。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恢复,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办学经费和资源严重不足,成为制约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办学资源有限的条件下,以何种路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以应对21世纪科技革命和国际竞争的挑战,成为党和政府以及高等教育界必须思考的重大议题。“在教育资源有限的条件下,是优先发展重点大学、重点学科,加快高等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在科学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培养一批高科技高质量专门人才,然后带动全国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还是把有限的教育资源,平均分配给全国高校,或者着重薄弱高校的投入,缩小高校之间的差距?”“在经济与社会转型时期,对改革与发展问题,一般采取的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以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16 20世纪90年代初,党中央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果断选择了“重点突破,带动整体发展”的策略来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并于1995年和1999年先后启动和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前者的目标是我国要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后者则要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实践证明,在办学资源不足的条件下,采取集中优势力量发展高等教育的思路是完全正确的。“211工程”和“985工程”的实施,对我国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世界一流学科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两个“工程”实施以来,我国的高水平大学建设成效显著:学校整体实力得到较大增强,学科建设、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工作与世界一流大学差距明显缩小;少数学科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得到提升;高水平大学在不断提升办学水平的同时,对其他高校的发展起到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得到了提升。17
五、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维护高等教育稳定发展大局
在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维护高等教育稳定发展大局,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条重要经验。30年来,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愿望出发,从维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出发,稳步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各项改革,维护了高等教育稳定发展的大局。
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就开创了以人为本,维护高等教育稳定和发展大局的先河。首先是以恢复高考制度为先声,为广大青年学子打开了通过公平竞争上大学和努力成才的希望之门,随后又作出增加派遣留学生数量的指示,开启了出国留学的新时代,铺设了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的新道路,为莘莘学子出国深造、报效祖国创造了机会。其次是率先在教育战线开展拨乱反正,提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价值观,并为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和教师平反,使千百万教师重新登上了讲台,学校的正常教育秩序迅速得以恢复,全国上下焕发出尊师重教的蓬勃生机。18再次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中,邓小平强调以稳定发展和逐步深入的原则制定改革政策,防止高等教育发展大起大落。19这些举措使广大学子考大学和出国留学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广大师生的正当权益得到了保护,有力地保障了当时高等教育的稳定和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高校内部管理体制、高校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这些改革涉及面广、程度深,既涉及到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教育资源的分配(如结构调整中因撤并产生的资源分配和利益调整),又涉及高校系统内部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利益调整(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既涉及到部分学生和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教育公平(如大学收费制度改革),又涉及到毕业生就业问题(如打破“统包统分,包当干部”的毕业分配制度,实行“学校推荐、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在这些改革过程中,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维护高等教育稳定大局。如在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高校共建、调整、合作、合并过程中,制定有力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保持了稳定,较好地解决了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各种矛盾与困境。20在维护高校教师利益方面,特别重视解决教职工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住房困难问题,稳定教师队伍。在大学实行缴费上学制度后,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对高校特困生给予资助。一方面,在确定学费和杂费收取标准时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对特困生实行减免学杂费、发放助学金或助学贷款等政策,同时创造条件支持特困生参加勤工俭学等,确保他们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另一方面,加强收费管理,严禁乱收费并加大对乱收费行为的治理力度。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近几年来通过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和创业提供了法律保障和政策扶持。
中国改革开放33年经验总结 篇8
对外开放的历程
(一) 创办经济特区, 开启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 (1978-1984)
1979年春, 中共广东省委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 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 形成了在广东试办出口加工区的设想, 并请求中央对广东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 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党中央和邓小平充分肯定了这一富有创意的设想, 邓小平还将广东准备试办的贸易加工区命名为“特区”, 嘱咐广东要“杀出一条血路来”。同年7月, 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拉开了广东改革开放先走一步和创办经济特区的序幕。
这一阶段, 广东大胆解放思想, 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充分运用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率先对外开放, 对内搞活, 对下放权, 大胆推动以市场为取向的各项改革, 创办经济特区, 放开物价, 放宽投资, 发展外向型经济, 从而在全国最早构建了市场体系和对外开放格局。全省GDP从1978年的185.9亿元增加到1984年的458.7亿元, 年均增长16.2%, 为广东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二) 从特区、开放区到综合改革试验区, 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984-1992)
从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体制改革的决定》, 到1991年底治理整顿结束, 这是广东改革开放全面展开阶段。改革转入以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1984年春, 经济特区建立5周年之际, 邓小平第一次视查了深圳、珠海、厦门, 并分别为三个经济特区题词, 充分肯定了兴办经济特区的决策和实践。他明确指出:“我们建立经济特区, 实行开放政策, 有个指导思想要明确, 就是不是收, 而是放”。他给特区的功能定位:“特区是个窗口, 是技术的窗口, 管理的窗口, 知识的窗口, 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根据邓小平的意见, 1984年, 中央决定进一步开放包括广州、湛江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第二年又决定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厦漳泉三角洲列为开放区。
面对新形势, 广东始终坚持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 开拓进取, 在继续完善农村改革的情况下, 进行了一系列的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加大开放力度, 提高开放水平。在积极办好经济特区的同时, 广东根据各地不同的地理位置、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 采取区域推进的开放战略, 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广东“七山一水二分田”, 沿海城市、珠江三角洲、东西两翼和山区之间的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都相差很大。针对这一特点, 根据全国对外开放的统一部署, 广东1984年把广州、湛江列为沿海开放城市。1985-1987年, 建立了包括28个市、县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1992年, 对本省北部的韶关市、东北部的河源、梅州市实施沿海经济开放区政策;将惠州市大亚湾和广州市南沙两个地区开辟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此同时, 开辟了广州、汕头、深圳福田、沙头角保税区, 把其作为境内先行的特殊经贸区域。至1993年, 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都实行沿海经济开放区政策, 全省拥有三个经济特区、四个沿海开放城市、四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四个保税区、六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一个扶贫经济开发试验区, 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 成为带动和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三) 实施外向带动战略, 对外开放迈向一个新台阶 (1992-2001)
从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巡, 提出广东要用20年时间赶上亚洲“四小龙”。这时广东掀起了新的一轮改革开放高潮的阶段。“先行一步”的广东综合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成为我国经济国际化程度最高的省份之一, 但同时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显现。广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提出的“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方针, 根据自身优势特点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实施外向带动战略, 坚持外向型经济立省, 并由此推动科技进步, 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创立广货名牌, 带动广东经济全面提升, 使广东对外开放开始了质的飞跃。在引进资金的同时, 开始注重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90年代后期, 跨国公司纷纷进入, 项目投资开始扩大, 外资进入重化工、大型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利用外资结构开始改善, 外商投资企业的技术含量大量提高, 高新技术企业、“三高”农业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
截至2001年底, 世界五百强超过一半到广东投资, 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到广东投资, 全省实际吸收外资累计1410多亿美元, 其中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100多亿美元, 2000年出口总值954亿美元, 占全国出口总值的35.9%, 连续16年位居全国榜首。
(四) 融入全球化进程, 对外开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2001-至今)
2001年12月, 中国加入WTO, 标志着中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阶段。随着我国加入WTO, 对外开放格局在全国进一步形成, 广东所拥有的政策优势已不复存在。起点较高的长三角地区急起直追, 广东对外开放面临严峻挑战。为了保持广东对外开放的优势, 广东制定了一系列增创发展新优势举措。一是全面实施CEPA, 与港澳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 合作机制进一步完善。制造业与服务业合作并进, 投资贸易规模持续扩大。跨境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顺利, 社会民生领域合作不断深化。二是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扎实推进, 建立了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等合作机制, 制定和实施区域合作发展规划, 联合成功举办四届泛珠论坛和经贸洽谈会, 各领域合作深入推进。三是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 对外开放取得新突破。四是实施“走出去”战略, 对外投资取得新进展。通过一系列措施, 外经贸强省建设步伐加快。进出口总额由2002年的2211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6340亿美元, 五年增长1.9倍。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出口的主导产品, 一般贸易出口所占比重由18.3%提高到28.4%。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加快, 国内增值率达56.6%。吸收外资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 累计实际吸收外资700亿美元, 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投资逐步上升为主导地位, 外资集中投向高新技术产业、重化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走出去”战略加快推进, 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的非金融类企业达到1804家。对外投资和工程承包快速发展。与东盟的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口岸工作和“大通关”建设成效显著。
对外开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 经济快速发展,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从一个落后的农业省起步, 以开放促改革, 以改革开放促发展, 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 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GDP突破了3万亿元大关, 达到30673.71亿元, 连续23年保持了全国经济总量第一的桂冠, 先后赶超了亚洲“四小龙”中的新加坡、香港、台湾经济总量。”1978-2007年, 广东国内生产总值 (GDP) 增长了41倍 (按可比价格计算) , 年均增长13.8%;财政收入7750.32亿元, 增长了192倍, 年均增长20.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42倍,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8倍, 广东以占全国7%的常住人口, 1.8%的国土面积, 创造了占全国八分之一的经济总量, 七分之一的财税收入和三分之一的进出口贸易。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二) 对外贸易迅速扩展。1978年至2007年, 全省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6亿美元, 发展到6340.5亿美元亿美元, 增长了近400倍, 年均增长23.8%, 进出口总额占到了全国的三分之一, 连续22年稳居全国首位。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速, 企业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出口持续快速增长, 优势商品和名牌商品出口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占广东出口的2/3以上和1/3强;信息、家电等产业自主出口品牌加快发展壮大, 涌现出华为、中兴、格力、TCL、美的、格兰仕等国际知名品牌。私营企业和大型企业快速发展, 至2007年底广东申领外贸经营权的私营企业超过8万家, 2007年对广东进出口贡献率达22.7%。进口结构进一步优化, 各类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机床等中间产品进口占主导地位, 重要原材料、能源和技术进口快速增长。服务贸易发展势头好, 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广告宣传等现代服务业出口快速增长。
(三) 利用外资成绩卓著。截止2007年底, 广东累计批准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 3.7 7万个, 合同外资额3234.79亿美元, 实际利用外资1944.91亿美元。工商登记注册的实有外商投资企业6.68万家。发达国家、跨国公司投资逐步上升为主导地位, 来自非港澳地区投资超过五成, 世界500强企业在广东设立企业703家, 美国杜邦、宝洁, 日本三菱、本田、日立, 法国汤姆逊, 韩国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均设立了研发机构。外商投资产业向高级化、重型化发展, 集中投向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的信息技术产业、石化工业、汽车工业、装备制造业等产业。服务业吸收外资步伐加快, 2007年服务业实际吸收外资所占的比重超过1/3, 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势头良好, 广州、深圳被评为“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 一批国际知名的服务企业在广东设立分支机构, 发展离岸服务外包业务。
(四)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方兴未艾。改革开放30年, 广东累计在9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非金融类企业1804家, 协议投资72亿美元;签订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合同金额累计246.9亿美元, 完成营业额204.6亿美元。2007年, 广东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设计咨询合同65178个, 合同金额67.86亿美元, 年末在外人员28843人, 。
(五) 全面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三十年来, 广东省的对外开放由沿海向内陆渐进式开放, 全省经清理并通过国家审核的经济开发区有92个, 吸引了一批信息产业和服务业龙头项目、核心项目落户, 占广东实际吸收外资的1/3左右。目前基本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城的对外开放格局。开放地区由沿海向内陆扩展, 开放领域由初期的一般加工业和餐饮服务业拓展到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和服务贸易业, 从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展到资金密集型产业。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从中小企业发展到大企业、大财团和跨国公司。
(六) 外向型经济对广东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广东经济的发展。2007年, 外贸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34.88%, 加上劳务出口、旅游收入等, 对外开放对广东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则更大。而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促进作用也不容忽视, 如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培训员工、现代企业的示范效用等作用巨大。
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一) 大胆利用外资, 发展以出口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
广东所走的路与当时“亚洲四小龙”, 包括日本所走的路基本上是一样的, 从战略上讲都是出口导向战略, 大胆利用外资, 发展外向型经济, 外向型经济在广东经济体系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据统计, 广东就业总人数的三成, 财政收入的1/3都是涉外企业所创造的。
(二) 以加工贸易起步, 以外向、轻型工业为主导建立起工业体系。
改革之初, 广东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省份, 工业基础薄弱。从八十年代初开始大力承接港澳方面的加工业转移, 从“三来一补”开始, 发展以轻工业为主的加工贸易。珠江水、广东粮、岭南服、粤家电, 等等, 风靡全国。通过轻工业起步, 开始形成广东自己的工业体系, 从而使广东实现从一个农业省向工业省的跨越。
(三) 采取梯度推进的方式, 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广东的对外开放从办经济特区开始, 根据各地不同的地理位置、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 采取区域推进的开放战略, 从办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 再扩展到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继而向东西两翼和山区拓展, 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四) 善用地缘人缘条件, 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广东毗邻港澳, 华侨众多, 有对外开放的人缘地缘独特优势。三十年来, 广东充分利用港澳高效的贸易机构和广泛的国际贸易渠道, 发展对外贸易和国际合作, 利用港澳雄厚的资金, 解决建设资金的不足, 学习港澳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经验。同时, 还不断改善投资环境, “筑巢引凤”, 创造对外开放的新优势, 下大力气搞好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使投资“硬环境”日臻完善。建立和完善各种涉外经济法规和政策, 推行“一条龙”的管理和服务, 简化审批手续, 提高办事效率, 努力为外商营造一个符合国际惯例的良好的投资“软环境”。
(五) 以开放促改革, 不断扫除前进中的各种体制性障碍。
改革与开放并举, 是广东实行经济改革的典型特点, 对内通过改革, 解放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 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更有利于与国际经济接轨, 有利于吸引外资, 发展外向型经济。通过对外开放, 在与国际社会的经济交往和活动中, 充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包括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在内的一切反映现代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 进一步发现问题, 促进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 不断克服各种体制性障碍。
(六) 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两手抓, 确保经济协调稳定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33年经验总结】推荐阅读:
法院改革的中国经验07-11
浅析中国改革的成功经验与不足07-07
论中国改革开放40年10-24
日本战后改革和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对比10-05
中国政府预算改革60年08-02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专题总结07-27
(封面)武东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总结13年6月11-17
改革开放30年经验08-28
中国改革07-07
中国电力改革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