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事业改革

2024-08-13

中国新闻事业改革(共8篇)

中国新闻事业改革 篇1

中国新闻事业改革

中国新闻事业的性质,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中国新闻事业在社会结构中处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领域,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矛盾学说,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的新闻事业的性质,是由经济基础的性质来决定的,这一点我们刚才也说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前面提到我们的喉舌论,不是过时,为什么说在我们国家我们的媒体都属于国家所有,这跟我们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密切相关。也就是刚才说世界三种广播电视体制,或者三种媒介性质,都是跟我们当前所存在的三种经济基础的经济性质密切相关。

在最近的30年里,全国新闻界深入宣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奏响时代旋律,弘扬民族精神,开拓了党的新闻事业的繁荣发展的新局面。30年来,全国新闻界始终坚持新闻宣传工作党性原则,不断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三贴近”。30年来,全国新闻媒体品种增多,内容丰富,结构优化。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不断提高主流媒体的影响力,逐步增强了应对国内外复杂舆论环境的能力。创新经营管理,拓展经营领域,增强市场活力,激发了产业竞争力,壮大了经济实力,新闻工作者队伍不断壮大。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主要就是交流新闻事业30年来发展的成就经验,进一步推动新闻事业继往开来,科学发展。

五四时期新闻改革

“五四”时期的民主主义报刊、工人报刊、学生报刊,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主办的《共产党》月刊和改组后的《新青年》等无产阶级报刊,既是反帝、反封建新文化运动的热情宣传者和鼓动者,又是这一群众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组织者。这一时期新闻改革的另一个特点,是报刊紧密配合现实斗争,积极为现实斗争服务,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指陈社会弊端、抨击反动势力的重任,响亮地提出了“打倒孔家店”和提倡民主、科学的口号,大张旗鼓地批判孔孟之道和各种封建伦理道德,介绍并阐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平等”的道德观念,强调“科学与人权并重”。当时在国内影响比较大的“四大副刊”,即北京的《晨报》《京报》副刊、上海的《民国日报》《时事新报》副刊,也积极配合现实斗争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并努力使自身成为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橱窗,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阵地,它们刊登的小说、诗歌、散文、杂文、戏剧、报告文学等作品,都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鲁迅先生的名作《阿Q正传》和《狂人日记》就是首先在北京《晨报》副刊和《新青年》上发表的。当时许多读者反映,各种进步报刊登载的配合现实斗争的许多优秀作品,犹如“空谷之足音”“暗室之灯光”,对于国民的觉醒,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强有力地推进了“五四”运动向纵深发展。

“反客里空”运动的改革

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左倾错误的存在,影响到了关于土改的宣传报道,过分夸大土改中的成就和主观造“英雄”,使得新闻真实性遭到严重的挑战。《晋绥日报》

率先进行自我检讨,倡导维护新闻性原则,掀起了“反客里空”运动的序幕。

第一阶段:《晋绥日报》首先认识到错误,检查了新闻报道中的右倾错误以及新闻失实问题,采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发起了新闻战线上的反“客里空”运动。1947年6月15日刊登了《前线》相关情节,6月25日至27日以《不真实新闻与客里空》为题连续曝光失实报道。

第二阶段:运动得到中共中央肯定,在新华社的号召下,解放区新闻界9月开始普遍开展反“客里空”运动。

“客里空”运动发扬了我党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的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的政治素质。

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

1.《人民日报》的改版:

①目的:率先行动,为全国新闻界改革做出了典范。它的改革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发扬成绩,纠正缺点错误,求得更大进步。

②做法特点:

1)发扬全党办报的传统。先取得中共中央的关怀和领导;再发动广大读者参与报纸的改革。

2)编辑部全体人员开展报纸工作讨论,既务虚又务实,思想解放,措施落实。

3)广泛征求读者的批评和意见

4)研究和借鉴国外报纸的有益经验

中央和省市日报学习讨论中共中央批转《人民日报》改版的报告,从各自的实际出发,经过半年的边讨论边改革,许多报纸都有不少的改进。

一些党外报纸和公私合营报纸,更加注重通过改革使自己的报纸更加有特色。

2)新华社和广播工作的改革

收获(意义与影响)以《人民日报》为首的我国新闻工作的改革,是建国以来新闻界的一件大事。这次改革历时一年多,为如何办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共和人民的新闻事业开辟了道路,创造了初步经验,具有深远的意义。

延安《解放日报》整改

1942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整风运动。抗日根据地当时新闻事业的整风改革是全党整风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经过:《解放日报》解决,(1):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2):克服国内外资产阶级办报思想和做法对他们的影响。1942年4 月1 日,《解放日报》改版。它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使《 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改版前,《解放日报》过量的刊登国际新闻,严重脱离了 延安解放区的实际和群众生活的实际。改版后,第一版主要是反映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要闻版,第二版 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是国际版,第四版是副刊和各种专论。改革后的版面,把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 报道提到了首位。

(二)意义:《解放日报》在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在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从而大大克服了主观主义和党八股,加强了报纸的党性和群众性。

(三)收获或成就: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表现在,①重点报道了党的中心工作;

②加强了大生产运动的宣传和军事宣传;

③加强对敌对思想的批判,成功 地反击了反共舆论。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的理论基础,即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批 判,指出它是反共、反人民、反革命的哲学,是极端唯心主义的愚民哲学。

《解放日报》改版:1942年4 月1 日,《解放日报》改版。它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 党报的通知》。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改版前的《解放日报》过量刊登国外 通讯社的消息,相当程度上脱离了党的中心工作,脱离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斗争的实际。整风改革中《解放日报》提出和解决那些新闻理论问题?《解放日报》在整风改革中,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新闻工作的文件、社论和署名文章,如(社论)《为改造党报的通知》、《致读者》、《新闻必须完全真实》、《党与党报》、《政治与技术 》、《本报创刊一千期》、《提高一步》、《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陆定一)(署名文章)等。对一些重大的新闻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批判了教条主义和资产阶级新闻观点,主要在以下问 题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思想和新闻理论。第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新闻观,批判唯心主义的新闻观,主张新闻必须完全真实。1946年9 月1 日,《解放日报》发表陆定一文章《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指出:“新 闻的定义,将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的本源是事实”。第二、确立“全党办报”思想,批判“同人办报”观点。“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 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所谓“集体”,“是指整个党的组织而言的集体”。全党办报的实质 就是:办报要在党的领导下走群众路线。第三、确立“人民公仆”的思想,批判“无冕之王”的观点。第四、提倡“政治第一、技术第二”的观点,批判“技术第一”的思想。坚定政治立场,明确 政治方向。第五、树立生动活泼新鲜有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风,反对党八股。第六、发扬党报的优良作风。第七、坚持无产阶级新闻宣传的党性原则。经过整风改革,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学,促进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改造,推动了新闻工作的深入改革。

中国新闻事业改革展望

“改革开放三十年新闻事业回顾与展望”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自觉从改革开放需要出发开展外宣,是做好外宣工作的根本要求。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努力为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全面发展赢得更好的机遇。

中国新闻事业改革 篇2

本文选择在宗教报刊中具有代表性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以下简称《察世俗》)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以下简称《东西洋考》) 、《六合丛谈》进行分析, 讨论它们对于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一、宗教报刊的开端——《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18世纪60年代前后,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陆续完成了工业革命, 在本国资源无法满足发展需要的情况下, 扩展海外市场成为最佳选择。古老的东方中国成为大英帝国在继印度之后, 谋划可以继续用来满足本国资本运转的第二个国家。19世纪的中国与20世纪的中国在国际地位上是不同的, 在清政府的严厉管辖下, 中国绝不是可以任由西方随意践踏的国家。这个古老的国家还在循着祖制, 秉承着天朝大国的宗旨继续前行。1807年, 传教士马礼逊接受布道会的委派, 成为进入中国海域的第一位新教传教士。

马礼逊来到中国之后, 不仅致力于《圣经》的中文翻译, 而且还创作了大量的阐述基督教教义的书籍和文章。在马礼逊的实际考察中, 发现面对面直接地向中国人进行传教并不是一件有效率的事情。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 中国人脑海中有许多的“神”, 他们似乎并不认同这世界上只有一个“基督耶稣”。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当时那 (圣经) 被认为是禁书, 负责印刷的人也被假定会冒某些危险。此外, 中国人贪得无厌的性格, 使他们倾向于把握任何一个敲诈外国人的机会……”然而, 纵使中国幅员辽阔, 方言众多, 文字却是统一的, 印刷品可能比口头宣传更容易被中国人接受。在另一位传教士米怜的协助下, 地域和交通的天然优势使得马六甲成为办报的首选之地。1815年, 《察世俗》诞生了。

(一) 开启近代中国新闻报刊发展的历程

这是第一份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中文宗教报刊, 其出版开启了近代中国新闻报刊发展的历程。

官报从出现一直发展到清朝, 其对中国新闻业的贡献不能否认, 然而在强大的君主专制的控制下, 官报由始至终都是服务于统治者的工具。《察世俗》虽然是一份宗教报刊, 其内容却涉猎新闻、科学文化、全国各地记略等栏目。据统计, 在该刊存在的七年时间里, 总共出版文章244篇, 其中, 宣传教义的文章占84.5%, 科学文化知识的占近12%, 新闻、义务办学校等章程占3.6%。虽然宗教教义仍占了大部分内容, 但不可否认, 《察世俗》已经具有现代新闻业的某些特征。

(二) “处处附会儒学”, 开创了宗教报刊的办报模式

“察世俗”这个名字是英文Chinese的广东发音, “统记传”中的“记”和“传”是司马迁的《史记》中分别记录皇帝、大臣或者名人的体例名称。把这样典型的中国记叙体例统和为现代报刊的体例, 也是马礼逊和米怜的精心构思。封面使用的“多闻则其善者而从之”是对中国传统思想的精深挖掘, 大量儒家伦理道德的文章被《察世俗》刊登, 仅在第一期就有《古王审明论》和《忤逆子悔改孝顺》两篇文章。这样的办报模式, 在随后的《特选撮要每月纪传》、《东西洋考》等均有体现。《东西洋考》中, 开辟“地理”这一栏目时, 目的是“由是可明岛屿之远近、外国之形势、风俗之怪奇、沙礁之险、埠头之繁……”。宗教报刊在传教士的运作下, 已经成为附会中国文化的报刊。

(三) 根据读者属性对报刊进行革新, 改进宣传策略

作为宗教性报刊, 《察世俗》可以说是紧扣它的主旨, “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务”。在它连续出版的七年时间里, 这个宗旨始终没有变过。根据读者对象的属性, 米怜等人在宣传方法上做出了相应的改进。

1820年, 《察世俗》第六卷中增加了《法兰西国作变复平略传》、《全地万国纪略》和《英国土产所缺》等关注整个世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文章。下面的例子可以说明《察世俗》从“直接”的传教方式到“各种因素皆具备”的宣传策略的转变。

从前有两个好朋友, 一名张, 一名远, 他们两人同行路间, 相论古今……张曰:“岂敢。相公智深、才盛, 如何倒来求乎愚弟乎?但既是相公自所顾, 则弟应当尽心、遵命。请相公说。

——《察世俗》1817年 (嘉庆丁丑九月) 《张远两支相论·第一回》

从上述的对话不难看出, 这一阶段《察世俗》的宣传是非常直接的, 只有干瘪的二人对话, 除此之外, 没有任何的修饰成分。

今道光元年二月初三日, 在咖啦吧有两个唐人, 晚上相谈而坐。其一名何者, 系广东人。那一名进者, 为福建人也……一日何走街上, 偶然遇着一个厦门人, 手内有两本小小的书, 其一书名《万年寿药》, 那一书名《永錬论》……今敬送上, 求老兄有闲时则看看, 我家内还有, 望兄不弃”……取那一本《永錬论》书在手想云:这个錬字, 我朋友老进必能解之, 我去问他。

——《察世俗》1821年 (道光辛巳八月) 《铁匠同开店者相论》

上述中, 已经有了主人公的籍贯、职业和秉性等, 并且还增加了故事情节和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其中“永錬”的意思即世人皆有罪、悔者可进天堂、不悔者永下地狱等。这样借人之口的宣传方式, 已经是很大进步了。1821年, 米怜病逝后, 《察世俗》停刊。这份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宗教报刊, 在远离中国大陆的马六甲海峡开始, 同时也在这里结束。

二、第一份创办于中国内陆的宗教报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鸦片战争的前十年里, 西方各国在亚洲的势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在推进经济贸易的同时, 将自身秉承的文化价值观一并渗透, 成为西方各国追逐的目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基督教迅速传入中国。《东西洋考》创办于1833年, 1834年出版第十期后休刊, 1835年2月复刊, 1838年7月正式停刊。继《察世俗》之后, 《东西洋考》的出版也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宗教色彩日趋淡薄, 业务上具有明显现代新闻业的特征。中国是西方国家争相追逐的目标, 基督教也是列强追求文化渗透的手段。然而, 谙熟中国文化的传教士发现, 中国人对于外来宗教始终持负面态度。《东西洋考》的创办人郭士立在1833年的一份创刊意见书中说得非常明确:尽管我和他们 (指中国人) 有长期的交往, 他们仍然公然表示是高于其他国家而位居世界第一并视其他民族为“蛮夷”……这个旨在维护广州和澳门外国人利益的月刊, 就是要促使中国人认识我们的工艺、科学及基本信仰, 与其高傲排外的观念抗衡……在郭士立的这份自述中, 介绍西方科学文化等知识是为了开阔中国人的眼界。在这一办报宗旨的指导下, 整份刊物中宗教内容所占的比例下降。《东西洋考》对刊登的文字进行了系统的分类, 其中包括论、史、地理、新闻、贸易和煞语 (结束语) 等栏目。《东西洋考》在内容编排和办刊思想方面, 为后续的中文宗教报刊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三、承上启下的宗教报刊——《六合丛谈》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通商口岸的地理位置皆向北移动, 上海毗江靠海的优势就更加明显。地理位置的先天优势立刻带来了经济上的便利, 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 使上海成为外国人及传教士的聚集地。为了进一步将传教事业进行下去, 这一次, 传教士将办报的地点选在了上海。一份承上启下的宗教报刊在这里诞生了, 它就是《六合丛谈》。

《六合丛谈》创办于1857年1月, 于1858年6月停刊, 创办人是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

《六合丛谈》在上海出版了一年多, 时间虽然不长, 但是它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主要体现在办报宗旨的转变和报刊业务的改进。

(一) 编辑思维转变, 强调报刊的信息交流功能

在《六合丛谈》的发刊词中, 伟烈亚力这样写道:“溯自吾西人, 越七万余里, 航海东来……近沪之地, 渐能想稔。”在这份发刊词中, 伟烈亚力不仅强调了西方人与中国人之间的“美好友谊”, 并且肯定了西方人为了与中国人修好所作出的努力。

通过将《东西洋考》与《六合丛谈》二者的发刊词对比, 传教士办报的编辑思维已经开始变化。《东西洋考》的编辑思维是非常直接的, 通过介绍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来扭转中国人对于西人、西方的看法, 这是一种不加修饰的编辑手段。《六合丛谈》之后的宗教报刊, 皆摒弃了之前《东西洋考》办刊的优越心态, 将平等作为交流的前提。此后的宗教报刊, 也秉承这一观点。

(二) 秉笔华士——培养了一批新闻人才

在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之后, 国人对待西学的态度已经有所改善, 部分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意识到西学的重要性。上海地处内陆, 又是经济文化交流中心, 因此, 参与报刊编辑的华人就渐渐增多了。

《六合丛谈》之前, 宗教报刊中的文章大都是由传教士执笔完成, 大部分服务于宗教报刊的中国人都从事着印刷、发行等技术工作, 《察世俗》的梁发就是代表之一。《六合丛谈》发行的一年多里, 王韬、李善兰等参与其中的中国人不仅负责排版、发行的工作, 他们还负责为文章“润色”甚至独自完成文章等。中国人在宗教报刊里的角色已经开始发生变化。据记载, 华人参与《六合丛谈》的编辑出版工作并不仅仅限于润色, 他们还在很多方面直接参与报刊的编辑工作。《海外异人传——该撒》 (蒋敦厚) 、《反复强说》 (韩应陛) 、《用强说》 (王韬) 等华人创作的文章直接刊登在《六合丛谈》上, 并且直接署上了创作者本人的名字。以前的宗教报刊, 华人撰写的文章是不署名的或者只以笔名的形式出现。这种由外国人创办, 中国人参与的办报模式被称为“秉笔华士”。

传教士所创办的宗教报刊是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开端, 中文宗教报刊作为一个中西文化交流的特殊族群, 存在着一些争议和讨论。然而, 无论如何, 这些报刊对于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中文报刊的发展, 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戈公振.中国报学史[A].民国丛书:第二编[C].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0.

[2]赵晓兰, 吴潮.传教士中文报刊史[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1.

[3] (英) 未亡人.马礼逊回忆录:他的生平与事工[M].邓肇明 (译) .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2007.

[4]方汉奇, 等.中国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5]陈力丹.世界新闻传播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6]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第二卷[Z].1816.

[7]侯杰, 王小蕾.近代基督宗教报刊的创办与发展——以海洋亚洲为视域[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1) .

中国新闻事业的历史嬗变 篇3

主体意识回归

在一个学术座谈中,一位法律人非常调皮地这样概括不同国家的法制观念:

对于德国人来说,只做法律容许的事情;对于美国人来说,决不做法律不容许的事情;而对于意大利人来说,可以有组织地做法律禁止的事情。对于中国的新闻界来说何尝不是如此呢?30年前,中国的新闻界都是“德国人”,只做法律容许的事情。在中国的新闻媒体上,最高指示和官方文件覆盖大部分版面。翻阅那个时期的报纸,仿佛进入了历史的时空隧道,新闻报道与政策宣传、新闻媒体与官方公报几乎没有任何区别,新闻的功能不复存在,而新闻媒体根本不是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

从1978年到1988年,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带来了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各种学术性的报纸和政论性的刊物,以及新闻媒体的周末版,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出现。这些刊物不再刊登官方的政策文件,也不再刊登官方消息,他们要么刊登学术界的“观点新闻”,要么刊登文艺界的“花边新闻”,新闻媒体真正成为刊登“新闻”的媒体。

但是,伴随着意识形态的变化,特别是伴随着中国政治风向的改变,从1989年到1999年,中国的新闻市场又一次发生了重大变化。多数政论性的刊物和学术性的报纸逐渐湮灭,而各类都市化的报纸成为中国新闻市场最抢眼的风景。各类党报举办的都市类报纸,依靠广告和发行量独立运作,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抢夺市场占有份额。为了扩大发行量,许多都市类报纸开始寻找独家新闻;为了能够长期生存,这些报纸开始按照现代化新闻媒体的运作模式,巩固自己的市场主体地位。

这些报纸的共同特点是,从市民的角度制作新闻,把读者喜闻乐见作为报纸追求的方向。为了吸引读者注意,南方一些报纸开始从海外的新闻媒体中寻找报道的题材,然后根据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确立的报道尺度,选取可以继续挖掘的内容,以长篇通讯报道的方式刊登出来,并且配发大量的新闻评论,以新闻策划的方式制造新闻轰动效应。这样的报道运作模式和新闻策划行为,在很短的时期里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新闻媒体。这些新闻媒体在市场竞争中,由于发行量不断扩大,广告订单越来越多,因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发行系统和制作体系,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具有主体意识的新闻媒体。市场化操作开始

然而,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传统新闻媒体的运作模式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从上个世纪末期到本世纪,许多新闻媒体在市场化改革中,折戟沉沙;但也有一些新闻媒体借助于互联网络,重新焕发生机。传统的党报党刊不断推出互联网络版面,从而扩大了自己的政治影响力,而一些独立运作的新闻媒体,则通过互联网络发现新闻线索,并且借助互联网络炒作自己的新闻作品,从而形成了以互联网络为载体的立体型的新闻媒体格局。

人们无法想象,在30年前新闻市场能够形成,新闻媒体作为特殊的市场主体,可以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人们也无法想象,在30年前新闻媒体可以批评政府官员,甚至可以直接将批评的矛头针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政治法律。

中国新闻事业改革30年,就是一个新闻主体意识从无到有的过程。虽然我们仍然强调新闻媒体是“党的喉舌”,但是决策者早已意识到,在社会多元化的今天,新闻媒体不可能代表多元化的利益群体,在市场竞争中,新闻媒体正在不断地分化,成为不同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这种新闻主体意识的觉醒,标志着中国正在从身份社会向契约社会过渡,新闻主体相互竞争的新闻市场正在逐浙形成。

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对新闻媒体的数量进行数字统计,固然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如果没有看到新闻媒体的分化,没有看到意识形态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而只是沉浸在雄居世界第一的出版发行量统计数据中沾沾自喜,那么,就很难把握中国新闻事业改革的脉搏,从而也无法真正对中国未来新闻事业的改革谏言献策。

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最早实施市场化取向改革的新闻媒体负责人已不可考,但是,中国新闻界大多承认,是南方的新闻媒体独领风骚。早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南方的一些新闻从业者从港台获得大量的新闻刊物,他们在仔细研究这些刊物的运作模式之后发现,只有获取独家新闻,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当时中国的政治环境不允许新闻媒体特立独行,于是一些南方的新闻媒体在官方的新闻报道中“深耕细作”,把简单的新华社消息,拓展成为通讯报道。这种以类似于报告文学的手法制作新闻作品的模式,使得南方一些新闻媒体一炮打响,他们在知识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这些新闻媒体并不甘心在他人的田地里“拾麦穗”,他们在取得商业成功之后,开始组建自己的记者团队,并且以软性新闻为报道线索,制作自己的新闻作品。这种通过扩大信息量,突出自己的主体地位,主动与传统新闻媒体区隔的方式,迎合了一大批具有逆反心理的读者,因而逐渐地拥有了话语权。虽然在新闻制作方面磕磕碰碰,少数新闻媒体甚至多次面临停业整顿的危险,但是,这些新闻媒体始终坚持走市场化的道路,在潜移默化中把港台的一些新闻报道手法和价值观念介绍到中国内地,从而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新闻报道风格。资本介入传媒产业

但历史的奇怪之处就在于,当中国进入多元化社会之后,新闻媒体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资本的影响。在市场竞争的环境里,一些新闻媒体不由自主地投靠投资者,从而形成了面向劳苦大众,但却与垄断集团眉来眼去的经营方式。他们借助于关注弱势群体的新闻报道吸引公众的注意,但将大量的新闻版面留给那些投资者的代言人。当某报纸准备刊登读者投诉来信的时候,某个投资者的广告订单,将原来的计划全盘打乱。新闻媒体就这样扮演“大众情人”的角色,可是却不自觉地经常溜进垄断投资者的沙龙里。

责怪这些新闻媒体是毫无价值的,在市场化的大潮下,新闻媒体可以坚守自己的立场,但必须首先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为了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他们不能不对广告商投桃报李。只不过他们深深地知道,新闻媒体之所以能够扩大发行量,就在于他们必须时刻关注弱势群体,因为只有弱势群体,才会省吃俭用,订阅他们的报纸。所以,他们在向投资者献媚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比如,他们可以为一个当红的经济学家开辟专栏,反复讨论“仇富心理”;他们可以不着边际地把公众关注的“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学术问题”,从而鼓吹教育当局提高学费。他们就是这样在不同时期不同的阶段配合少数富裕起来的人们,进行舆论宣传。从表面上来看,他们是在进行“学术”的讨论,但从本质上来说,他们是在极力地迎合那些富裕起来的人们,从而争取更多的广告订单。

中国新闻媒体刚刚挣脱意识形态的束缚,又一头扎入投资者的怀抱,成为躺在资本市场上撒泼打滚的另类新闻媒体。极少数新闻媒体借助于资本市场,横扫千军如卷席,他们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通过收购或者兼并的方式,不断地扩大市场的占有份额。

从表面上来看,中国的新闻媒体异常繁荣,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在喧嚣的背后是万籁俱寂。从文艺明星的花边新闻,到成功人士的衣食住行,中国某些市场化的新闻媒体几乎成了富豪阶层的家庭刊物。少数新闻媒体甚至把自己的版面拱手让给那些附庸风雅的投资商,让他们把自己不着边际的大胆预测刊登在新闻媒体上,从而制造一个又一个新闻轰动效应,扩大新闻媒体的发行量。

所以,分析中国新闻改革30年,不能仅仅满足于新闻媒体数量上的变化,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发行量的增加,一些新闻媒体追求市场成功,但并不意味着中国新闻媒体的成功;一些新闻媒体关注弱势群体,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真正帮助弱势群体。透过现象看本质,人们就会发现,中国的新闻媒体尚未成年。成就面前仍需清醒

从缺乏真正的新闻,到逐渐形成了新闻市场,中国新闻改革30年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是回顾这段历史,特别是回顾中国新闻事业近十年的发展变化,我们不能不清醒地意识到,在新闻媒体滚雪球般不断增加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尽快培养一批具有独立人格、具备新闻职业素养的新闻从业人员。如果我们仅仅满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新闻市场,而没有看到弱势群体被不断边缘化的危险,从而努力创造健康的新闻舆论环境,让弱势群体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那么,中国的新闻事业改革就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 篇4

41.“开元杂报”是唐代开元年间的朝廷公报抄件。

1、定本制度:宋真宗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宋王朝制定“定本制度”,所谓“定本”,指进奏院要将编好的官报样本送相关部门审查,即审查通过的样本为“定本”。

2、《时务报》:1896年8月在上海创刊,是维新派的著名报刊。梁启超主编,发表了许多维新变法的主张,著名的有《变法通议》,1898年8月停刊。

4、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是我国第一个新闻研究团体,1918年10月成立,该会以研究新闻原理、增长新闻经验,以谋新闻专业只发展为宗旨。

1、《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8月在马六甲创刊,英国传教士所办,以传播宗教内容为主、注意满足中国读者(华人)的心理需要,1822年停刊。

2、时务文体:维新派利用报刊宣传变法,议论时政,一种新的文体应运而生。由于这类文章多以“时务”为内容,且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所刊文章为代表,故称时务文体,时务文体的特点:a、写作上无拘无束? b、文章浅显易懂? c、笔端常带感情

3、邵飘萍:著名新闻工作者。办通讯社、办报纸,新闻采编写经验丰富。为人正直、揭露军阀罪行、1926年6月被军阀杀害。

4、《向导》周报:1922年9月13日在上海创刊。中共中央第一个机关报。由蔡和森等主编。《向导》周报集中宣传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建立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主张。

苏报案:1903年五、六月间《苏报》推介邹容的《革命军》,发表章太炎的《康有为与觉罗之关系》等遭到清朝政府和上海租界当局的联合镇压。7月7日报馆被查封,相关人员被捕。

13、苏报案--1903年《苏报》聘请章士钊为笔,接连发表,章太炎等人,鼓吹民主革命,抨击帝制的文章,清朝政府勾结上海租界当局查封报馆,逮捕章太炎等8人。经过租界审判,章太炎、邹容2人被判监禁,其余释放,《苏报》永远停刊。章邹2人利用法庭宣传革命思想,清政府则在这场审判中丢尽了脸,想要杀害章邹的阴谋未得逞。

“时务文体”?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在维新变法宣传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报章文体。因其多谈救亡图存的“时务”和以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的文章为代表而得名。“时务文体”写作上有如下特点:①“纵笔所至,略不检束”;②“务为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③“条理明晰,笔锋常带感情”。“时务文体”在戊戌变法前后风靡一时,对辛亥革命时期的报刊、文体有很大的影响。

5、王韬--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报刊政论家,参加过《六合众谈》编辑工作,1874年在香港创办了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循环日报》、撰写大量政论文章,鼓吹变法自强,主要著作有《遁叟谰言》、《弓叟园文录》、《 园文录外编》等。

7、邹韬奋--1922年主编《教

育与职业》月刊,1926年接任《生活》周刊主编,1935年11月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1936年6月在香港创办《生活日报》,1937年8月在上海创办《抗战》三日刊,1938年7月担任《全民抗战》主编,他是一名卓越的政论家、出版家著名的新闻记者。

11、郑贯公--清末杰出的革命报刊活动家,曾任《清议报》助理编辑,1901年终孙中山介绍任《中国日报》记者,1903年与人合创《世界公益报》于香港,后又创办了《广东日报》、《有所谓报》、表面对国家兴之采取无所谓态度,实际采用文艺形式宣传民主革命。

18、四大副刊--北京的《晨报》副刊(第七版)晨报副镌。北京的《京报》副刊《京报副刊》,上海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上海的《时务新报》副刊《学灯》。它们突破先前我国报纸副刊的低级、消闲格调,成为传播新文化新思潮的园地。

23、万国公报--1869年9月创刊于上海,由林乐知和李提摩创办主编,主要内容原为宗教,后增加政治性内容,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最广影响最大的教会报刊。

30、每周评论--是陈独秀和李大钊等于1918年12月22日创刊于北京,是一份政治性很强的报刊,第25期前,由陈独秀和李大钊主编,第26期起由胡适主编,它与《新青年》相互补充成为五四运动时期重要的报刊之一。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第一个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中文杂志。1833年8月1日在广州由德国传教士郭实腊创刊。1837年迁移到新加坡。已知最后一期出版于1838年。马礼逊的儿子马儒翰等也参加编辑工作。

简答题

2、试分析邹韬奋的主要新闻活动和事迹

邹韬奋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杰出新闻记者和出版家。一生主持以《生活》为代表的六刊一报。他对新闻工作非常认真负责,对读者负责,《生活》深受读者喜欢,发行量达到15万份。“九·一八”后邹韬奋的思想发生很大转变,关注国家前途命运,积极投身到抗日宣传工作。1944年病逝。中共中央追任其为中共党员。

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贡献。(96)

答:(1)邹韬奋,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

(2)其报刊活动:①1926-10接任《生活》周刊主编,从此开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②1932-1-9,他宣布《生活》周刊已成为新闻评述性质的周报;③ 1932-7建立生活书店,与生活周刊分开,以保存实力;④1933-7至1935-8游历欧美,写了30多万字的国外通讯发表在《生活》周刊和《新生》周刊,后汇集成《萍踪寄语》。“新生事件”后返回上海,1935-11-16创办

《大众生活》;⑤1936-3-7生活

书店创办《永生》周刊作为《大众生活》的继续;⑥1936年3月被迫出走香港。1936-6-7主办《生活日报》,是他一生中主编的唯一一份日报。同时创刊的有《生活日报星期赠刊》;⑦1936-8-23在上海创刊《生活星期刊》。“七君子事件”当事人之一

(3)贡献:首先,邹韬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主办过7个报刊,还提出了很多卓有见地的办报主张,构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报刊思想:①报刊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应该成为实现民族解放大众解放大目标的工具②密切联系读者,热忱为读者服务③办报要有创造精神,造就报刊的个性④文风要“明显畅快”⑤重视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处理好商业性新闻与广告的关系⑥新闻工作者应有“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和真才实学。理想编辑的四个条件:大公无私;敏锐的观察和卓越的识见;文字畅达;至少精通一种外语。其次,邹韬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长达二十多年,他主编《生活》系列报刊的丰富经验、办报思想和优良的工作作风,体现了我国人民新闻工作的优秀传统。

这主要表现在:(1)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韬奋主持《生活》周刊,“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造为目的”(2)发扬为读者服务的精神(3)倡导创造的精神,办出报刊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4)推崇“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

7、谈谈邵飘萍的新闻活动及贡献。(97)

答:(1)邵飘萍,中国新闻记者,报刊活动家,新闻教育家、新闻学者。曾用名镜清、振青,笔名飘萍、素昧。1926年4月26日,被奉系军阀以“勾结赤俄,宣传赤化”的罪名杀害于北京。(2)1911年赴杭州办《汉民日报》。因反对袁世凯,3次被捕入狱。1914年赴日留学,课余创办东京通信社,向国内报纸发稿。1916年回国,任上海《申报》驻北京特派员,先后写200多篇“北京特别通信”,深受读者欢迎。1916年7月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向国内各报及外国驻京记者发稿。1918年10月在北京创办《京报》,任社长。同年与蔡元培、徐宝璜创立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被聘为导师,主讲新闻采访和新闻学理论,揭开中国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的序幕。1919年《京报》因刊载指责段琪瑞政府的新闻和评论被查封,他再次逃亡日本,任大阪《朝日新闻》中国问题顾问。旅日期间撰写《综合研究各国社会思潮》和《新俄国之研究》两书,介绍马克思主义学说,赞扬俄国十月革命。1920年秋回北京,复刊《京报》。1923年后在北京平民大学、国立法政大

学任教,讲授新闻采访课,撰写新闻学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1925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以《京报》为讲坛,积极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和“五卅”、“三·一八”反帝爱国运动。(3)邵飘萍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为反帝国主义、反对封建军阀和宣传马克思主义而献身的新闻界代表人物,在新闻采访、评论和通讯写作以及新闻学研究等方面,都有贡献,是中国新闻史上有影响的新闻工作者。

13、试论刘少奇同志《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主要内容及其指导意义。(99)

答:(1)1948年秋天,中共中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集华北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华北总分社的部分记者进行学习。10月2日刘少奇到华北记者团学习班做了长篇讲话,即《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

(2)谈话提出了新闻工作必须具备的四个条件:①要有正确的态度,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必须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思想上要艰苦,独立地做理论的、系统的工作,要独立思考,在分析之后加以正确的判断;③要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要学习唯物史观、认识论,学习阶级分析的方法;④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还要懂得两条战线的斗争,善于用两条战线斗争的方法来办报,坚定地执行党的正确路线,既批评“左”的倾向,又批评右的倾向。

(3)意义:①刘少奇的谈话是中国新闻史上的重要文献,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和希望;②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③为当时的新闻业务学习与研究提供了纲领性文件,为迎接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到来做了准备;④对今天广大新闻工作者搞好新闻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宋代的邸报改革:

(1)加强了中央集权。宋太宗把诸道进奏院合并成一个总的都进奏院,后来直接称为进奏院。中央政府直接控制了进奏院和官方新闻的发布权,所有公开发布的政府文告都要经过进奏院。变成了中央报纸。

(2)内容上:抄报内容只是朝政简报,明发上谕和大臣奏章,而没有进奏官自行采写的消息。这种官文书的手抄件便是邸报,又称进奏院状或进奏院报状。中央发布更具有权威性,传播速度也快。

(3)管理上:在宋代

还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邸报审稿制度。“定本”制度,是

我国最早的新闻检查制度,也是为中央集权服务的。

试述《解放日报》的创办及其整风改革

答《解放日报》改版及整风改革:

1942年开始,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整风运动。抗日根据地当时新闻事业的整风改革是全党整风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

《解放日报》在整风改革中走在了新闻界改革的最前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改版。它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改版前,《解放日报》过量的刊登国际新闻,严重脱离了延安解放区的实际和群众生活的实际。改版后,第一版主要是反映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是国际版,第四版是副刊和各种专论。改革后的版面,把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报道提到了首位。

通过改版,《解放日报》摆脱了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克服了国内外资产阶级办报思想和做法对他们的影响。

经过1942年开始的整风改革,《解放日报》的工作有了显著的改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为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该报的工作人员不为名,不为利,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工作,大大发扬了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作风。

解放日报》改版的意义与收获

意义:《解放日报》在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在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从而大大克服了主观主义和党八股,加强了报纸的党性和群众性。

收获或成就: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表现在,①重点报道了党的中心工作; ②加强了大生产运动的宣传和军事宣传;

《中国新闻事业史》知识点 篇5

1、中国古代报纸主要有三类:朝廷官报邸报,非法民报小报,合法民报京报。

2、对唐代“开元杂报”有详细记载的是唐代孙樵的《经纬集》的《读开元杂报》一文。

3、报房京报从崇祯末年以后才普遍使用活字印刷。

4、我国唐朝出现的古代报纸是有史料为证的,约发行于887年的敦煌“进奏院状”的发现,提供了研究古代报纸的第一个原始材料。

5、宋朝从宋真宗咸平二年起开始实行定本制度。

6、“小报”在北宋末年再现,盛行于南宋,当时被称为“新闻”。

7、中国近代报刊上出现的第一则消息是关于“月食”的,刊载于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该报创刊于1815年8月5日,主编是米怜,地点是马六甲。

8、第一个打入中国本土创办中文近代报刊的西方传教士是郭士立,1833年8月,他在广州创办了《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1834年,该报上刊载的《新闻纸略论》,是中文近代报刊上出现的第一篇论述西方近代报纸的专文。

9、1838-1840年间,林则徐在广州组织人编译外报,这些材料后人称之为“澳门新闻纸”。

10、1822年9月在澳门创办的葡文《蜜蜂华报》,被认为是我国领土上出现的第一份外文报纸。

11、英文《字林西报》是1864年在上海创刊,其前身是1850年创刊的《北华捷报》,拥有人是字林洋行。1882年,字林洋行又创办中文报纸《字林沪报》,1897年,该报创办附张《消闲报》,开我国报纸副刊之先声。

12、中国近代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是1857年11月在香港出版的《香港船头货价纸》。

13、1872年,路透社首先在上海设立远东分社,成为第一家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的外国通讯社。

14、中国第一份政论报纸是创刊于1872年2月4日的《循环日报》,第一个报刊政论家是王韬。

15、《申报》于1872年4月30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是美查。我国最早的白活报是申报馆于1876年创刊的《民报》

16、在北京出版的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是《万国公报》。戊戍变法时期影响最大的改良派报纸是《时务报》,报刊宣传家是梁启超,“时务体”就是以他的政论文章为代表。戊戍政变后,改良派在海外建立的第一个宣传阵地是1898年在日本横滨创刊的《清议报》,由梁启超主持编务。戊戍政变后,得以继续出版的维新派报刊是《知新报》(澳门)。

17、太平天国设立的“刷书衙”是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队伍所办的第一个出版宣传机关。

18、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阐述他的报刊思想的第一篇文章《论报馆有益于国事》,首次提出了“耳目喉舌”论。

19、资产阶级改良派创办的中国第一份妇女报是《女学报》,是上海女学会的会刊。

20、维新时期重要思想家严复的重要译文《天演论》和《群学肄言》(部分)最初发表在《国闻汇编》 21、1911年7月,《大江报》发表了两篇著名时评:《亡中国者和平也》和《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作者是詹大悲。

22、《苏报》易帜后,开设了“学界风潮”专栏,集中报道学生革命团体活动的消息。

23、兴中会办的第一份正式机关报是1900年1月25日在香港出版的《中国日报》,第一任社长是陈少白。

24、黄远生的采访四能是: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25、1872年外国传教士在北京创办了中文月刊《中西见闻录》。

26、于右任的笔名有骚心,大风,神州州主等。所谓“竖三民”是指他创办的《民呼日报》、《民吁日报》和《民立报》。

27、香港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两家英文报纸是《德臣报》和

28、同盟会在海外创办的最重要的机关报是在东京出版的《民报》,首任主编是胡汉民,后由章太炎主编,与在横滨出版的保皇派报纸《新民丛报》展开关于革命与改良问题的大论战。

29、中国在清代末年才开始有专门的新闻出版法《大清印刷物专律》、《报章应守规则》(1906年)和《大清报律》(1908年,第一部新闻法)

30、我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是美国人奥斯邦于1923年1月在上海建立起来的。国人自办电台最早的是1926年的哈尔滨电台。

31、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办的教会报刊中,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大的是《万国公报》,其原名为《中国教会新报》,由林乐知于1868年创刊。

32、五四时期著名刊物《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9月15日创刊于上海,主编陈独秀。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最初即发表在《新青年》上。李大钊把他轮值主编的第六卷第五号《新青年》编成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发表了他自己的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第八卷第一号上发表陈独秀写的《谈政治》一文,并开辟“俄罗斯研究”专栏,这表明它的改组基本完成,由启蒙报刊转变为无产阶级报刊。为及时进行政治宣传鼓动,《新青年》同时创办了小型政治报纸《每周评论》,1918年-1919年在北京出版,宣传了新思潮和马克思主义,参加该报编辑的三位文化名人是陈独秀、李大钊和周作人。

33、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第一个政治机关报《向导》1922年9月13日创刊于上海,第一任主编是蔡和森。第一个党的日报是《热血日报》,主编是瞿秋白。《热血日报》办有副刊《呼声》,刊载评论、通讯和文艺作品。

34、由周恩来领导组建的延安新闻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开始试验播音,呼号XNCR,1945年9月5日正式播音。

35、新华社前身是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创办的“红中社”,1937年1月改为现名,1939年初,与《新中华报》分开而成为独立的新闻机构,第一任社长是向仲华。

36、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共产党的《译报》停刊后的第二年,改名为《每日译报》出版,以英商的名义发行,此类报纸被称不“洋旗报”。

37、中国 社-会 主义青年团中央的第一份机关报是《先驱》。1923年8月,在中国 社-会 主义青年团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决定创办《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的机关报,该报23年10月创刊,第一任主编为恽代英。恽代英在《中国青年》上常用的笔名有但

一、天逸、稚宜等。《青年实话》是共青团苏区中央局机关报,创刊于1931年7月,在动员苏区青年投身革命方面做出了贡献。

38、胡政之是采访巴黎和会的惟一中国记者。

39、《大公报》最早由英敛之于1902年在天津创刊。1926年9月,吴鼎昌、胡政之、张季鸾以新记公司的名义复刊出版了《大公报》。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时,曾声称“四不”,指的是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以后成为《大公报》的社训。

40、《中国报学史》的作者是戈公振,该书出版于1927年。41、1945年11月1日,中共中央东北局机关报《东北日报》在沈阳创刊。

42、1926年被奉系军阀杀害的两位著名新闻工作者是邵飘萍和林白水。43、1947年,在解放区新闻战线开展了一场反“客里空”运动,打击了新闻报道中虚夸不实的报道作风,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44、1920年,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主办了《新青年》月刊和《共产党》月刊,宣传马克思主义,为建党进行思想和理论准备。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月刊1920年11月7日在上海创刊,主编是李达。

45、中国左翼新闻记者联盟成立于1932年3月20日。

46、毛泽东1919年7月曾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篇连载的大文章,题为《民众的大联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名义主办的《政治周报》于1925年12月5日在广州创刊。毛泽东主编,编辑了前四期,写了《政治周报发刊理由》等文章,以子任的笔名为《政治周报》的“反攻”专栏写了一系列的犀利杂文。

47、邓小平1933年5月曾主编《红星报》

48、《新华日报》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社长是潘梓年。抗战时期,周恩来曾兼任《新华日报》的董事长。1945年11月和1946年4月,《新华日报》曾先后发表《与大公报论国是》和《可耻的大公报社论》两篇文章,与《大公报》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49、复旦大学新闻系于1929年正式组建,首任系主任是谢六逸。

50、长征中,红一军团的《战士报》曾详细报道红军抢渡大渡河的事迹。

51、194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平创办了公开机关报《解放》。

52、抗日战争胜利后,国统区进步新闻工作者曾开展拒检运动。53、1948年,毛泽东发表《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刘少奇发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阐述了党的新闻事业的作用和任务。这是中国共产党党报理论的重要文献。

54、陕甘宁边区面向群众的报纸是1940年创办的《边区群众报》。55、1918年10月,中国第一个新闻学术团体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在蔡元培的倡导下成立。56、1941年中共中央决定将《新中华报》和《今日新闻》两个报纸合并,改成大型的《解放日报》。1941年5月,中共中央大型机关报《解放日报》在延安正式创刊,第一任社长是博古,第一任主编是杨松。该报于1942年改版,进一步加强党性、群众性、战斗性和组织性。《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系列总结无产阶级党报经验的文章,其中1943年9月1日发表陆定一写的《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运用于新闻学研究。

57、抗战时期,《晋察冀日报》的社长、总编是邓拓。1950年到58年,他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为党的新闻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58、拒检运动中,国统区第一本拒检出版的书籍是《延安归来》,作者黄炎培。

59、左翼新闻记者联盟倡导集纳批判,目的是批判反()动新闻事业,建立代表大众利益的新闻事业。60、1948年6月,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解放区的《人民日报》合并为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

61、民国初年著名记者黄远生,以写作新闻通讯著称,他曾反对孙中山,但对袁世凯某些专制和卖国行为表示不满,1915年12月27日在美国遭暗杀。其著作后人编成四册。

62、旧中国报业家史良才,曾任《时报》主笔,1912年10月接办《申报》,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倾向抗日,革新《申报》,1934年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63、五四运动时,周恩来在天津学习时,主编革命报纸《天津学生联合会报》。他组织革命团体,1920年1月创办《觉悟》革命刊物。

64、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是中国自撰的第一部论述新闻采访学的著作,于1923年出版。65、1931年,在中央苏区创办的《红星报》,由邓小平、陆定一先后担任主编。《红星报》在长征中继续出版。

66、著名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主编出版《生活》周刊、《生活日报》、《大众生活》周刊等报刊,宣传抗日救亡运动,在读者中产生很大的影响。

67、解放前,《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曾在西北地区考察旅行,发表了大量的旅行游记,后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

68、五四前后,我国报纸著名的四大副刊是《觉悟》、《京报副刊》、《晨报副镌》和《学灯》。其中上海的两大报纸副刊是指《民国日报》的副刊《觉悟》、《时事新报》的副刊《学灯》。其余两刊则在北京出版。

69、成舍我所办的《立报》之所以能创当时报纸发行的最高记录,是因为它具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众化”。

70、著有《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两本通讯集的范长江,在采写这些通讯时是《大公报》的记者。

71、徐宝璜所撰的《新闻学大意》,是中国人自己撰写的第一本新闻学著作。

问答题:

1、中国古代报纸产生于唐代的根据有哪些?

2、为什么中国古代报纸没有演进成近代报纸?

3、简述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情况。

4、试述邸报的基本特点。

5、简述街桥小报在宋代产生并盛行的原因。

6、简述《万国公报》业务的变化过程。

7、如何看待汪康年、梁启超在创办《时务报》时发生的分歧?

8、评述梁启超戊戍政变前后的报刊思想。(梁启超提出的办报原则是什么?有无现实意义?梁启超早期的报刊思想与中期的报刊思想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

9、简述梁启超1895年到1902年间的办报活动。

10、为什么说王韬是中国报刊政论时代的开拓者?

11、王韬对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有哪些主要贡献?

12、简述王韬的办报主张。

13、“夷情备采”思想是由谁提出来的?它的基本意思是什么?

14、《时报》报刊业务改革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15、简介章太炎的报刊活动。

16、对兴中会时期的报刊应该如何评价?

17、“苏报案”是怎么一回事?

18、“癸丑报灾”是怎么一回事?

19、评述19世纪后半期发生在《申报》与《上海新报》、《新闻报》之间的报刊竞争。

20、同样是外商报纸的《上海新报》与《申报》,其主要区别是什么?表现在哪些地方?

21、《申报》创刊伊始在经营管理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22、简介辛亥革命前《民报》与《新民丛报》之间的大论战。(论战双方,时间、地点、所涉及的主要内容和论战的意义)

23、简述“五四”运动前《新青年》的创刊及其主要内容。

24、邹韬奋的报刊活动及其报刊思想的意义。(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的历史与特色。为什么说邹韬奋是伟大的人民新闻出版事业家?邹韬奋创办的三份新闻刊物的名称、创刊时间与地点。邹韬奋办过哪些报刊,他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25、简述中国广播事业的出现。

26、概述1922到1949年9月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刊的发展。

27、简述1931年11月到34年10月中央苏区的报刊宣传工作。

28、试述上海“孤岛”时期的抗日报刊及其抗日宣传斗争。(试述上海“孤岛”时期的“洋旗报”及其进步意义。)

29、《新青年》是怎样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刊物发展成无产阶级刊物?并简述改组前《新青年》的主要功绩。

30、辛亥革命时期我国报刊在新闻业务上有哪些重要改革?

31、范长江前期的新闻活动主要有哪两项,各有什么成果?

32、范长江旅游通讯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33、简述抗日战争时期解放区新闻界整风改革的情况。

34、延安《解放日报》的改革对我国无产阶级新闻理论有何发展?(=延安《解放日报》整风改版过程中批判了哪些资产阶级新闻观点,树立了哪些无产阶级新闻观点?)

35、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取得了哪些成就?

36、反“客里空”运动的意义何在?

37、为什么说邵飘萍是中国新闻界的全才?

38、简介抗日战争时期在延安根据地创办的主要报刊。

39、《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吗?为什么?

40、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报纸的业务有哪些创新?

41、抗日战争时期,党为什么在国统区创办《新华日报》?它具有哪些特点?

42、简述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的主要内容。

43、任选三家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华中根据地和新四军的报纸,说明其基本情况。

44、简述解放前我国《大公报》的情况。

45、简介中国共产党初创时期的无产阶级报刊。

46、简述五四运动前后我国报刊的四大副刊。

47、概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北洋军阀统治下的新闻事业取得了哪些发展?

48、国民党如何实行法西斯的新闻统治?

49、简析中国无产阶级和共产党报刊产生的历史背景。

50、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活动分为哪三个时期,每个时期有哪些主要活动?

51、试论中国近代报业的产生与初步发展(截止到五四运动前)。

52、五四时期新闻事业有哪些不同于过去的特点?

53、新文化运动中报刊业务改革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54、《新生》事件是怎样发生的?

55、反“客里空”运动是怎么一回事?

56、简介瞿秋白的新闻活动经历。试述其新闻成就在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史上所处的历史地位。

57、简述红中社创立的经过。

58、从同盟会成立到武昌起义前,资产阶级革命派在上海创办过哪些报刊?请对其中五种逐一进行简介。

59、简要评述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新闻界进行的两次思想战线上的斗争。

60、简述我党提出的“全党办报,群众办报”方针的基本内容和其现实意义。

61、《立报》的报刊业务有哪些主要特色?

62、简述抗战胜利前后国统区进步新闻工作者开展的“拒检”运动及其意义。

63、试述毛泽东同志早期的新闻活动及其意义。

64、论述五四时期我国新闻学研究的一般情况及其重要意义。

65、《新闻报》的“八字方针”与《大公报》的“四不”方针之比较。

66、论五四时期《新青年》对我国近代报刊业务改革的贡献及影响。

67、鲁迅编辑工作的优良作风主要有哪些?

68、试述20世纪20年代《新闻报》与《申报》业务竞争的表现与原因。

69、论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和国统区最主要的代表性报纸的创办及其宣传斗争与改革。

70、试论中国历史上以新记《大公报》为代表的民营报纸的经验对当代新闻实践的启示。

71、试述19世纪70年代到戊戊变法时期维新派的办报思想。

72、陈独秀是通过哪些办报活动从一个新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他五四前期的思想与后来的右倾路线有何联系?

73、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活动有何特点?在报刊业务上有哪些改进?

74、试论新记《大公报》的“四不”方针、业务特色及其是非功过。

75、论述“韬奋精神”的内涵及现实意义。=评述韬奋新闻思想的核心。

76、你认为中国新闻史上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记取?

77、延安《解放日报》提出党报的三种作用是什么?怎样发扬这些优良传统?

78、试述56年《人民日报》改版的主要做法与特点,并论述56年新闻改革的收获。

79、什么形势下出现56年《人民日报》改版?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何改版没有再进行下去?

80、在高科技的迅猛发展中,新闻事业的未来走向如何?

81、试述中国政治家办报传统的形成。

中国新闻事业改革 篇6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1833年在广州由普鲁士传教士郭士立创办和主编,是在我国本土上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目的:《东西洋考》就是为更快地打开中国的大门,为帝国主义侵华政策服务的。内容:宗教内容虽然还有,但不像《察世俗》列为根本要务,伦理道理的分量也逐渐减弱,它主要是为商业服务。科学文化的内容大大增强。在业务上:设立新闻专栏,还选录《京报》,刊出中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的价目表,这两项属中文近代报刊首创。《东西洋考》已在相当程度上具有近代报刊的基本特征了。于1838年停刊。

2、外文报刊: 《蜜蜂华报》:在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刊 《广州纪录报》: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家英文报刊 《德臣报》:是香港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纸《孖剌报》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张英文日报 《遐迩贯珍》:是在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 《香港船头货价纸》是第一份中文商业报刊 《北华捷报》:是上海第一家报刊。《字林西报》是旧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发行量最大、最有影响的外文报纸。《务丛谈》,是上海第一家中文教会月刊。《万国公报》:是上海第一份影响最大的中文近代化报纸。《时报》1886年8月在天津创刊。重视北方新闻和言论

3、《申报》:是1872年4月30日由英商美查等人创办的,它是以赢利为主要目的的商业报纸。申报的问世标志着这种每日刊行的面向社会大众的以时事新闻为主的综合性报纸开始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新闻传播媒介。申报对新闻业务进行改革:一是发表政论文章。二是改革新闻报道。三是重视发表副刊性的文字。四 善于经营副业。

4、最早的维新派三家报纸:《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他们冲破了封建统治的言禁,开创了民议朝政的局面,拉开了国人办报高潮的序幕;

5、“癸丑报灾”: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统治,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初的500家少了2/3,同时有大批报人受 迫害。新闻记者中至少24人被杀,60人被捕入狱。这段历史,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被称为“癸丑报灾”。

6、《新青年》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发动了一场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它主要的宣传贡献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批判封建的旧道德,抨击尊孔复辟逆流,提倡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新道德新思想。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③发起文学革命,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启蒙宣传,好似春雷初动,惊醒了一代青年。

7、新闻传播的重大改革:①提倡自由平等的讨论问题。②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③倡导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④在国内外广开新闻来源。⑤报纸副刊的革新。⑥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⑦五四时期的报刊广告发展

8、范长江:著名记者。1933年下半年起,开始向平津报纸投写新闻稿件,1934年底,首次用 “长江”笔名在《北平晨报》署名发稿,并担任该报特约通讯员。这是他从事新闻生涯的起点。出版《中国的西北角》一书,第一次真实、公正、客观地报道了红军 长征的行踪和影响。1939年加入务,《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是长江成为名记者的代表作。

9、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作家,1936年,他勇敢的进入革命地区。他是进入革命根据地采访的第一个外国记者。1937年撰写出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共上海地下党以复社名义翻译出版第一个中文版本,为 了便于在沦陷区和国民党统治区发行,书名改换为《西行漫记》。大批进步青年在该书影响下,踏上了奔赴延安的革命征程。该书风行世界被评价为“标志着西方了解中国的新纪元”。翻译成十余种文字出 版,成为畅销的世界名著。

10、史沫特莱,美国著名女记者,从学生时代起就经常为进步报刊撰稿,1927年写成自传小说《大地的女儿》,1928年以特派记者的身份来到中国,写了大量地新闻报道真实的记录了中国的巨变,11、“两个凡是”1977年2月7日两报一刊发表社论,提出“凡是毛泽东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是要把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继续推行下去,1977年7月,邓小平在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应该准确完整的理解毛泽东思想整个体系,在1978年,《人民日报》发表了《标准只有一个》,提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一个,即客观实践。这预示着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即将到来。

12、先进典型的宣传报道是党的新闻工作的传统做法:雷锋,大庆油田王进喜,农业学大寨,好官焦裕禄。

13、“鬼戏“《李慧娘》被毛泽东批评不抓理论工作,”一株反社会主义的毒草“从1963年起,报纸上的批判文章日渐增多,气氛日趋紧张。《海瑞罢官》剧本成了文化大革命的直接导火线,四人帮架空毛。

14、“反复辟“典型是四人帮大肆发难,歪曲历史,暗箭伤人,有白卷张铁生,小学生来信黄帅,风庆轮事件

15、批《鲁迅传》是从文化领域上升到意识形态,批《苦恋》是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批评,在此同时,新闻界有加强了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工作,新闻传播领域坚持是四项基本原则。

16、“双百方针“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毛泽东提出的,繁荣文化事业的基本方针。“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分别于1951年和1953年提出,1956年正式提出双百方针。它鼓舞了一大批来自“五四”新文学传统下的老作家的创作,在理论方面提出了反对教条主义,提倡现实主义的“广阔道路论”,提倡文学写人性,恢复人道主义传统。出现了一批揭示社会主义社会内部矛盾的创作,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文学开始成熟。

17、我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兴起于20世纪初叶,《婴报》《西藏白话报》《月报》《伊犁白话报》是最早的一批扫除民族文字报刊。

二、名词解释

1、进奏院状:是唐代新兴传播媒介。进奏院是地方行政机构的驻京办事处,进奏官除呈递和承转文书、查询有关地方政务外,还向他们所在道的军政长官提供京都信息,其中有朝报的内容,也有他们自行采访的特别是与本地有关的新闻,甚至还有朝廷绝密消息。这种报告是进奏官只上呈给地方最高军政长官阅读的半官方 情报,带有”新闻信”性质,人称“进奏院状”。

2、《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是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由米怜主编的宗教月刊。外形就像中国的线装书,采用木版雕印,一直出版到1821年。内容除了宣传宗教,还发表了许多有关伦理道德方面的文章,创造了 “孔孟加耶稣”的对会宣传模式。《察世俗》中的新闻虽极少,但属中文近代报刊上的新闻之最。《察世俗》的宣传方式,对以后的近代报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拒检运动: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仍沿用战时的一套办法,严密控制新闻界;1945年8月7日,重庆国讯书店在其他进步出版机构的支持下,自行出版了黄炎培写的《延安归来》一书,揭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重庆杂志界联合声明自9月1日不再送检;后扩展到成都、桂林、西安等地,使国民党当局陷入被动局面,宣布自10月1日起废止战时新闻检查制度。但留了一个尾巴,即收复区在军事行动尚未完成以前除外。至此,拒检运动获得了巨大的胜利。

4、反“客里空”运动:“客里空”是一些不真实新闻的代名词。在土地改革初期,实际工作中宣传地主拥护土改,一派“和平”土改的虚幻景象。1947年6月起《晋绥日报》首先认识错误并予以纠正。《晋绥日报》认真检查了新闻报道工作中右的倾向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语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报道,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反对“客里空”。新华社发表社论后各个解放区的新闻界普遍展开反对“客里空”的运动。这场运动发扬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克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与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

5、”苏报案”:苏报1896年胡璋创刊于上海,1903年爱国学生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增设“学界风潮”和“舆论商榷”两个专栏,用来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并大力宣传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发表在《苏报》上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更直呼光绪皇帝其名,成为清政府对其采取镇压的口实,于是清政府勾结租界当局拘捕了章士钊,邹容自动投案,后《苏报》也遭查封。经多次开庭,1904年法庭宣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二年,《苏报》永远停刊。后邹容在狱中被迫害致死。这就是著名的“苏报案”。

6、“第三条道路”是国共两党激战之际国统区新闻界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所谓“第三条道路”就是既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又反对共产党的人民政权,试图在中国实现英美式资产阶级专政,是一条代表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道路。对于鼓吹“第三条道路”的宣传活动,濒临崩溃边缘的国民党当局则采取法西斯高压政策,大肆迫害与推残进步人士。至此,美帝国主义者寄予厚望的“第三条道路”彻底破灭,以失败告终。

7、《循环日报》:在国人早期自办的报纸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1874年在香港由王韬创办并主编的《循环日报》。是我国近代第一家鼓吹变法自强的报 纸,以 “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宗旨。1959年最后停刊。是一张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立言”强调变法自强为其思想内容的特色。

8、王韬:1857年参加了上海第一家中文报刊《务丛谈》的编辑工作,是他报刊活动的开始。1874年2月4日创办了著名的《循环日报》。是我国新闻 史上第一位报刊政治家,他的政论反帝爱国,昌言变法,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感情,后来被发展成一种新的报章文体,以当时的文坛和以后的维新派报人影响 极大。他的部分政论文章被收编为《弢园文录外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报刊政论文集。

三、简答题

1、外报在中国现代报刊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 答:地位: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为了侵略的需要,在中国办起了报刊,而这些报刊在宣传侵略政策的同时刺激了中国人民,使他们觉醒起来自己创办报刊成为冲破外国报刊垄断局面的强大势力。影响:一,是中国人认识到现代报刊的功能,产生自办报刊的强烈愿望。二,为中国人提供了办报的方法与经验。三,在印刷技术与设备上,为中国人创办报刊准备了物质条件。

2、维新派国人办报热潮的特征与意义? 答:特征:国人办报高潮初步具有全国性,多样性,和进步性,主要表现是全国一些的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开始创办报刊,但尚未形成全国网络;有综合性的时事政治报刊也有商业报刊文艺报刊科技报刊等,但数量不多特色不鲜明;宣传变法自强介绍新知识,表现爱国热情发挥启蒙作用,但还是没有唤起民众。意义:一,两个突破,即既突破了外报在华的垄断地位,又突破了封建王朝的言禁 二,两个开端,即我国的政治家办报和政党报刊,都由此发端。三,两个创新,即在新闻思想和报刊文风两个方面出现新面貌。

2、辛亥革命时期报刊宣传的特点和业务改进? 答: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一,公开承认革命报刊的党派性。二,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三,认为报纸是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四,认为报纸和记者是国民和舆论的代表。五,重视报纸和舆论的关系。六,记者应该先知先觉。除此之外,革命派报人还发表了一些鼓吹言论自由,总是开发民智,反映民意,指导舆论等方面的主张,但总的方面来看,资产阶级革命派报人的办报主张都比较零碎,他们的先知先觉观点还有唯心主义色彩和个人英雄主义的烙印。报刊宣传的特点:一,政党报刊在报业中占突出地位。革命政党的报刊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变成了办报的主角。三,政论的战斗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政论揭露了帝国主义,批判了清王朝和保皇派,宣传了革命思想。四,办报地区和读者对象逐渐扩大。

3、无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及特点? 答:三个历史条件:①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报刊和通讯社宣告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②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 思列宁主义在我国广泛传播。③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发起组成了共产主义小组,这就为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提供了 阶级基础、思想旗帜、编者作者队伍和组织领导力量等必要条件。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吸收了国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经验,继承了民族新闻事业的革命精神和工作经验,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注重联系实际和联系群众,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由此开端。特点:①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要“促进国内劳动同胞的团结”,为他们提供阶级斗争的工具。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③注意联系群众,并在工人中进行组织活动。改组后的《新青年》,增设了《编辑室札礼》专栏,加强编者和读者的联系,听取读者批评,改进工作。

3、中共早期报刊的特点 答:中国共产党的报刊,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并面向中国社会和中国大众的,是由一批中国革命者殚精竭虑创办的,因此中共早期报刊既运用了外国经验,也具有自身特点。①党的报刊是党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党中央和各级党领导下,开张新闻宣传工作。②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革命斗争为基本任务。③依靠群众办报刊,党的报刊是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发行的,除了屡遭政治迫害以外,还有沉重的经济负担,正是群众的捐款订阅宣传推广才使中共早期报刊发扬光大。④先进的文风。中国共产党的报刊总是大众读者的需求,选择大众读者所关心的内容,采用白话文,平易近人,继承和发扬了五四时期的生动活泼的文风。⑤培养了干部。一批主要从事报刊宣传活动的革命家把革命者的高风亮节和先进报人的高尚职业品德融合在一起,为后代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4、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说了什么?对新闻学有何贡献?答:1948年4月,毛泽东接见了《晋绥日报》编辑部人员,在听取报社工作汇报后作了重要谈话,即著名的《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毛泽东的讲话,对包括《晋绥日报》在内的解放区新闻工作中经历的两条战线的斗争作了全面总结。毛泽东的讲话,精辟地阐述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的几个基本问题:①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与任务,毛泽东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②关于办报的路线与方针,毛泽东指出:“我们的报纸也要先由大家来办,由全体人民群众来办,由全党来办,而不能只由少数人关起门来办。”③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风格,毛泽东指出:“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行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的,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④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学习与修养问题,毛泽东认为:“报纸工作人员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

4、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说了什么?对新闻学有什么贡献?答: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亲自去记者学习班作讲话,即著名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刘少奇在讲话中表达了党中央对新闻工作的重视,为新闻工作者适应新的形势、完成新的任务提出了明确的努力方向。一是深刻阐明了新闻工作的作用与任务。二是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四个条件:“第一要有正确的态度,第二必须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第三要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第四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 刘少奇提出了党和人民的新闻工作者必备的四个条件:第一要有正确的态度,第二必须独立地做相当艰苦的工作,第三要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第四要熟悉党的路线和政策。

4、《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的改革经过、成就、意义 答:《解放日报》是1941年抗战时期在延安创刊的中共中央的机关报。它是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出版的第一份铅印对开大型日报,也是抗战到解放战争初期革命影响最大的报纸。该报在整风改革中走在了新闻界改革的最前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1942年开始的整风改革,《解放日报》的工作有了显著的改进,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为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无产阶级新闻理 论作出了重要贡献。1942年开始,中国务在全党范围内进行了整风运动。抗日根据地当时新闻事业的整风改革是全党整风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①经过:《解放日报》解决了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克服了国内外资产阶级办报思想和做法对他们的影响。1942 年4月1日,《解放日报》改版。它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②收获或成就: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表现在1>增强了党性组织性2>增强了群众性3>增强了战斗性4>改进了文风5>促进了新闻理论的建设与发展 ③意义:《解放日报》经过整风改革,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理论基础。它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新闻学,促进了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改造,推动了新闻工作的深入改革。对一些重大的新闻理论问题进行了阐述,批判了教条主义和资产阶级新闻观点,主要在以下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国无产阶级的新闻思想和新闻理论。在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在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从而大大克服了主观主义和党八股,加强了报纸的党性和群众性。

4、《新华日报》 答:①《新华日报》创办的经过、坚持不懈的斗争的情况和意义:《新华日报》自创刊直到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封禁为止,在国民党统治中心英勇战斗了9年1个月又18天。它高举“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的旗帜,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采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法,进行合法与“非法”相结合的两手斗争。②《新华日报》围绕着反对新闻检查,反对封锁新闻来源,反对破坏发行工作,争取言论出版自由方面,与国民党展开了长期的、艰苦的斗争。

四、论述题

1、黄远生 答:①黄远生原名黄为基,民国初年著名记者。他的记者生涯是从1912年创办和主编《少年中国》周刊开始的。最出名时,任上海《时报》、《申报》驻北京特约记者,为其撰写北京通讯。他善于调查研究,勤于采访交人广,以擅长写新闻通讯著称于世,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被称为“报界之奇才”。为了躲避袁世凯的纠缠,1915年避往上海,12月到达旧金山不久被枪杀。他死后,其友人将他的文章收集整理,出版了《远生遗著》,是中国第一部通讯集。②黄远生的新闻通讯的特点表现在:一是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注重时效和事实。还能注意到新闻背后的信息,预告事物发展的趋向。二是报道重要的人物事件。他报道的人物有孙中山等中国政府和中国政治的代表,善于从他们身上发掘重大新闻,他报道的事件很多,如日本提的“二十一条”等,这些事件都是当时社会矛盾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远生的通讯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三是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他的通讯善于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如《外交部之厨子》。四是语言通俗生动,他追求通讯语言的通俗和生动。五,黄远生的政论也很出色,它继承了“时务文体”的特点而又以深刻见长。③黄远生在新闻思想上强调报刊的舆论监督作用,强调新闻要真实精确客观系统。黄远生对新闻记者提出的 “四能”要求,即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

1、鲁迅的报刊活动 答:①1927年,鲁迅在白色恐怖下被迫由广州来到上海,至1936年逝世,是他一生中成就最为辉煌的时期,鲁迅是左翼文化运动的主帅,以报刊为重要阵地,以杂文为武器,率领左翼文化工作者与国民党的文化 “围剿”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②鲁迅发扬“韧“的战斗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注意守住营垒,鲁迅一生用过一百三十多个笔名,其中大部分都是在后十年“围剿”严重时期使用的。仅在《申报》上就先后换用过四十多个笔名。③鲁迅重视发挥杂文的战斗作用。他把杂文当做投向敌人心脏的“匕首和投枪“,他的杂文把政论性与形象化融为一体,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④鲁迅一生编辑过19种报刊,并指导过许多报刊的编辑出版。鲁迅从事报刊编辑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他的卓越的杂文,都是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楷模。

2、评述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的经过、重点和收获 答:①1956年,新闻工作改革的实际与条件开始成熟。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指出了新闻工作改革的指导方针。刘少奇的几次谈话,也为即将出现的社会主义新闻改革确定了指导方针,同时还对新华社、广播事业的改革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1956年初,《人民日报》在召开新闻工作改革动员大会后,在社内兴起一场以改版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运动。②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正式宣告改版。改版的重点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扩大报道范围,第二,开展自由讨论,第三,改进文风。版面安排也相应作了调整,宣传报道方面,一是报纸新闻数量大增,二是言论明显改进,三是副刊与通联工作进一步加强。新华通讯社以建设世界新通讯社为目标,在提高新闻报道质量、改进国内通讯社工作、加强国外分社工作等多方面进行大胆改革。③广播工作改革的全面展开,以1956年7、8月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为标志。会议讨论了广播事业的体制和改进广播宣传等问题,确立了广播工作改革的主要目标,即改进新闻报道,扩大节目取材范围,办好文艺广播,让听众从收音机里听到更多的节目。主要内容有:一是改进新闻报道,二是贯彻“双百”方针,开展自由讨论。三是努力办好问题,知识以及社会群体等各类节目,并力求丰富多彩。④在新闻工作改革中,研究新闻理论与新闻业务的空气也十分浓厚。1956年兴起的以《人民日报》为典型的我国新闻工作的改革,是建国以来新闻界的一件大事。⑤这次改革历时一年多,从中国实际出发,注重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开辟了道路,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首先,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与解放。其次,广大新闻工作者明确了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总结继承中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使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再次,这次改革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支持,并带来了报纸发行量、特别是自费订阅部分的大幅度增加。当然,这次改革也有偏颇之处。在反对教条主义思想时,有的人又走向另一极端,全盘否定建国后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的历史必然性和收益的方面。在对待旧中国资产阶级报纸的传统问题上,有的人主张不加分析批判的学习继承。

中国新闻教育改革探究 篇7

一、我国新闻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程比例不合理

目前我国新闻专业的通识类课程所占比例过低, 而专业类, 特别是核心类课程占比例过高, 统计数据中最高的甚至达到60%。随着传媒“复合型”人才需求越来越多, 学界也在呼吁腾出更多的空间为新闻专业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结构。如“精简, 合并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专业课程, 使专业课程的比重减少为大学四年中总课时量的40%左右。”

许多高校没有单独的新闻学院, 新闻专业的课程设置则与新闻系隶属学院关系紧密, 因人设课情况较多, 反而忽略了专业课程应有的比例。“比如设在少数民族语言系的就增加民族学、宗教学方面的课程, 设在中文系的就增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课程……而新闻传播专业, 基础课、非新闻专业课占总教学时的2/3甚至3/4或更多。”

2、课程与实践脱节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现有文献普遍认为新闻学教育的实践性需要加强。在实践性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和模式上都需要进行新的开拓和改革。

学界普遍认为, 我国新闻教育滞后于新闻实践。而新闻教育与实践的渐行渐远甚至脱节导致了新闻专业学生就业难。比如网络已成为第四媒体, 而网络传播的相关教育还相当缺乏。我们将在后文详细说明这个问题。

二、复合型传媒人才与新闻教育

综合考虑新闻传媒的变迁, 传媒界最需要的是一种“复合型传媒人才”。英国传播学者Splichal和Sparks提出21世纪的传播人才应该具备四方面的素养:广博的知识、客观的视角、批判的态度、准确的判断及三种才能:清晰准确的写作才能、传播才能和创造才能。由此可见, 国际新闻教育所重视的是人的综合素质和独创性能力的培养,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中国新闻教育也需要紧跟时代, 进行改革。

三、人才培养新方案

我们认为, 首先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现阶段, 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过于简单化, 就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讲, 基本上是一种口径, 即“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基础扎实, 知识面宽, 能力强, 素质高, 富有时代特征、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闻、宣传领域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 能分别在新闻、出版与宣传单位从事编辑、记者与管理等工作。”实际上, 这样的目标定位具有强烈的“工具性”特征, 而忽视了对人才的“人性”培养, 大学的任务实际是培养“人”, 提高人素质的。就任何一种专业而言, 都要有它自己特殊的人才培养目标, 这个目标不能简单化和笼统化, 更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一定要符合专业的特点, 也要符合现实社会的实际需要。

要在实际的教学中, 有具体的思路, 要让学生树立专业意识, 培养学生专业兴趣, 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 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 具体思路如: (1) 在育人指导思想上要做到“通”与“专”结合——即让学生在学习上符合“四基”的要求。 (2) 在教学内容上做到“宽”与“窄”结合——即“新闻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要由通识和“专业”结合, 还要突出专业性, 不能和其他相关专业混淆。 (3) 在教学方法上做到“死”与“活”结合——让学生处处有课堂、时时有老师。课堂教学要严格, 即所谓的“死”;实践能力培养和课外活动要“活”。二者结合, 让学生始终处在紧张与活泼的学习和实践当中。教师必须参与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 将上课教授内容与学生活动相融合。 (4) 学生技能培训做到“软”与“硬”结合——所谓“软”, 就是在职业道德、综合素质上要进行“软”性管理与考核。所谓“硬”就是在专业学习上必须达到专业技能过硬。

第三, 教师除了正常授课以外, 要充分利用有效时间与学生多方面接触, 形成有效的互动。这样通过循循善诱的机会, 可以有效地打破学生对专业产生的隔膜, 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氛围, 从心理上让学生对本专业产生认同感、接近感、自豪感。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变化, 重视人际传播效果。多数学生做出决策的依据来自于人际传播下的相互影响。教师应该善于通过利用自身的权威性来有效影响人际传播的效果, 对学生群体中的意见领袖人物重点施加影响。同时, 要加强人文关怀, 从文化视野下重新审视新闻传播教育。加强培养学生的传播文化知识、文化理解能力、重视社会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塑造。

总之, 重点打造理论广、技能精的复合型人才, 积极改良理论教学思路和方法、加大教学实践环节, 改变办学理念、创立新型办学特色这是教学改革的关键。

摘要:在媒体变迁的环境下, 我国新闻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 与快速发展的传媒行业格格不入, 高校新闻类院系是传媒人才培养的最大基地, 也应成为新闻教育改革前沿。

中国新闻事业改革 篇8

当年,包括广东在内的5个城市启动事业单位改革试点。陈教授得到的消息是,改革后,他的退休待遇可能“缩水”大半。他算了一笔账,如果按单位退休,他拿到约5000元/月的养老金;但如果入社保的话,社保基金只能给到1900元/月。即使由财政和校方“补差”,他也担心缺口难以补足。

同样人心惶惶的还有广东其他高校、公立医院等临近退休年龄的事业单位老员工,不过传说中的“提前退休潮”并没有涌现。事业单位改革的雷声响了很久,雨点迟迟没有砸下来。到陈教授去年退休时,改革方案仍在“难产”中,各地试点亦举步维艰。

但改革的阀门终于在今年4月16日打开。国务院发布《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还一口气出台了9个配套文件。

改革牵涉3000万“事业人”的切身利益,瞬间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

革谁的“命”?

改革阻力重重却势在必行。

《意见》列出了一长串理由:比如,一些事业单位功能定位不清,政事不分、事企不分,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供给方式单一,资源配置不合理,质量和效率不高;支持公益服务的政策措施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薄弱。这些问题影响了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通过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以解决。

这个被称作“首个统领我国事业单位改革进程的顶层设计”的文件指出:到2020年,要建成运行高效、监管有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今后5年,在清理规范基础上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承担行政职能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的改革基本完成。

改革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清理规范现有事业单位。对未按规定设立或原承担特定任务已完成的,予以撤销。对布局结构不合理、设置过于分散、工作任务严重不足或职责相同相近的,予以整合。

清理完毕后,事业单位将按功能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3个类别。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今后,不再批准设立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其中,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细分为两类:承担义务教育、基础性科研、公共文化、公共卫生及基层的基本医疗服务等基本公益服务,不能或不宜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 一类;承担高等教育、非营利医疗等公益服务,可部分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划入公益二类。具体由各地结合实际研究确定。

事关3000万人利益,改革自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难度可想而知。

事业单位转变为行政机构,意味着在目前国情下,将有部分事业单位人员由原来端着的“铁饭碗”变成“金饭碗”,而与此相对,也有一些事业单位的人可能因此被砸了“铁饭碗”。如何划分事业单位的性质,这是此番改革的难点所在。

分析人士认为,要确保改革平稳进行,须得有社保体系建设和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保驾护航”。一方面不能简单甩包袱、减人;另一方面也不应被现有的利益集团所羁绊。

公益事业的春天到了?

尽管只是持审慎乐观态度,《南方都市报》社论文章指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说到底是重新界定政府与社会、市场的边界问题,目的既是为了政府本身能够提升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同时也是为了社会的发展能够拥有广阔的空间,尤其是公益服务事业能够构筑新的格局。

“把民间的一些管理机制,引进到公共机构中来,重新界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构的关系,把过去政府和事业单位之间的隶属关系,改变成明确权利和义务的契约关系,这与国际上改革的方向大体上是一致的。”参与《意见》制定工作的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长朱光明如是说。

在历经郭美美事件、河南宋基会风波以及慈善总会“发票门”诸多事件冲击后,官办慈善机构的公信力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中,但他们仍然“垄断”了绝大部分的公益慈善资源。这次改革,也让很多民间人士嗅到了“奶酪”的清香。

《意见》中有这么一条,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完善相关政策,放宽准入领域,推进公平准入,鼓励社会力量依法进入公益事业领域。对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的,在设立条件、资质认定、职业资格与职称评定、税收政策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与事业单位公平对待,并切实加强监管,引导其健康发展。完善和落实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赠公益事业。大力倡导和发展志愿服务。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据此认为,公益事业的春天来到了!

可也有NGO人担心,事业单位披上“公益的外衣”后,是不是只是“换了个马甲吃公粮”?民间组织能获得与这些“嫡生”的公益机构同台公平竞争的机会吗?

广东省社会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刘润华开出两个“药方”:社会体制改革必须服从于并服务于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彻底革除社会体制中的计划经济痕迹,必须营造一个公平的、让各种主体都有同等机会参与公共服务的制度环境,改革的要点应包括:一是事业单位与各职能部门脱钩,二是社会组织与事业单位遵从同样的政策和税制。

公务员改革还远吗?

公务员改革按兵不动,先拿事业单位“开刀”,让很多网友“愤愤不平”。

早在2011年初,国家人社部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就专门在媒体上作过解释。他说,客观地讲,公务员是一个运用行政手段的执法单位,我们很难评价公务员个体的绩效。当然,从长远来看,公务员也要打破“铁饭碗”,也要引入竞争机制,也要“有上有下”,以后有相当一部分公务员要实行聘任制,这一条路也是必然的。

(实习生袁梦婷对此文亦有贡献)

改革历程

1982 党的十四大提出,按照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逐步建立健全分类管理的人事制度。

2000 中央下发了《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明确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

2002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原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明确了聘用制度的相关政策规定。此后,全国实行聘用制的单位占事业单位总数的比例从2004年的36%,逐步增加到2009年的80%。2010年,全国已基本建立聘用制度。

2006 原人事部、财政部《关于印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及其实施办法。

2009.1 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下发,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先期开展试点。

2009.9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并从2010年起,在全国事业单位全面实施绩效工资。

2010 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012.4.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标志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

涉及群体

900万名

全国共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其中,有3000多万名正式职工,900万名离退休人员。

待遇差距

2倍

到2006年底,全国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平均待遇高出企业2倍多,且差距还在扩大。

70%

上一篇:市委书记在市委全委会上的讲话下一篇:《廉政准则》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