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史复习重点

2024-07-31

中国新闻史复习重点(精选6篇)

中国新闻史复习重点 篇1

名词解释:⑥

◆1.邸报:发端于唐代的进奏院状报,到了宋代开始成为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发布的正式官报。内容包括:天子诏旨、天子起居、官吏任免、奏章、战报、刑罚。有多种别称:进奏院状报、邸状、邸吏状、朝报等。南宋时使用“朝报”最多。“邸报”最初是由朝廷内部传抄,后遂张贴于宫门,公诸传抄,故又称“宫门抄”“辕门抄”,这实际上就是最早的一种新闻发布方式。邸报的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和士大夫知识分子。邸报是为巩固封建统治秩序,维护封建统治的阶级的利益服务的。

◆2.定本制度:为了加强对封建官报的控制,钳制舆论,宋真宗咸平2年,宋王朝制定了对报纸的“定本”审查制度。“定本”指的是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货当权的宰相审查通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宋代的“定本”制度起始于宋宗咸平二年,它的定制和执行,加强了当局对“邸报”的控制,迫使进奏官们只能按照当局允许发布的内容进行传报活动,使“邸报”能够更好地贯彻皇帝和当权派宰辅们的意图,为巩固他们的统治秩序服务。这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最早出现的有文献可查的新闻检查制度。

◆3.循环日报:1874年创刊于香港,创办人和第一主编是我国近代著名报刊政论家王韬。是早期国人自办报纸中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的报纸。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份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公开鼓吹变法的报纸;以“强中以攘外,诹远以师长,变法以自强”为宗旨,要为振兴中华、抵御外敌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是以政论为灵魂的报纸。其政论立场鲜明,短小精悍,深入浅出,富于情感。王韬主张政治上建立君民共治国家,经济上开矿筑路,扶持民族工商业,外交上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反对列强侵略。

◆4.时务文体:“时务文体”是创新型报章文体,是指出现于报刊之上、不同于桐城派古文的一种比较通俗浅近的文体。“时务文体”是维新派创造的新型的报章文体,其特点是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加以口语和外来语。这种文体在梁启超的《时务报》用的最好,故被人们称为“时务文体”,后来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运用的更加熟练,又被称为“新民文体”。在《时务报》上发表的、像梁启超的文章那样谈论时务、宣传维新变法的文章,被人们称为“时务文体”。这种文体首先是王韬在《循环日报》上运用,发展于梁启超的《时务报》,成于《新民丛报》。它有三个突出的特点:行文自由,不拘一格;平行畅达,词汇新颖、生动;笔锋常带感情,很有渲染力。

◆5.苏报案:清政府为镇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而罗织的文字狱,是辛亥革命前的著名反清政治案件。1903年,邹容、章太炎分别写出轰动全国的《革命军》和《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苏报》连续发表《读〈革命军〉》、《序〈革命军〉》、《介绍〈革命军〉》等文章,大骂皇帝和清政府,高呼革命为神圣“宝物”,要求建立资产阶级“中华共和国”,推荐《革命军》为国民必读的第一教科书。前后七次庭训,章太炎和邹容被判永远监禁,但由于当事人和时人的坚决反对,后改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监禁两年,《苏报》永远停刊。至此,这场以清廷为原告的诉讼方告结束。史上称此案为“苏报案”。

◆6.癸丑报灾:1913年(癸丑年),袁世凯为了达到独裁独裁的目的,派人刺杀宋教仁,解散国民党,弹压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与此同时,袁世凯对国民党系统的报纸和其他反袁报纸进行摧残,大批报馆被查封,大批报人被杀害。到1913 年底,全国报纸由年初的五百多家减少到一百三十多家,袁世凯对新闻界的扫荡史称“癸丑报灾”。

◆7.史量才:一位有作为的新闻事业家。1912年接办《申报》后,史量才建立英美式报业托拉斯的构想因国民党当局阻挠而失败。“九•一八” 事变后,他认清了蒋介石对日妥协的本质,深明抗日大义,开展了《申报》纪念六十年的革新活动。史量才和《申报》的变化为社会所瞩目;(而在国民党当局看来,这些变化意味着《申报》脱离它的控制,在软硬兼施都未能奏效的情况下,1934年11月13日下午,史量才被特务枪击,当场身亡。)

◆8.张季鸾:中国著名的新闻家、政论家。1905年留学日本,任《夏声》杂志编辑,1910年任上海《民立报》记者,1913年北上创办北京《民立报》,因披露袁世凯的“善后大借款”合同而被捕入狱。后任上海《新闻报》驻京特派记者。他在新闻界享有盛名是在担任了新记《大公报》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之后。

◆9.新青年:中国现代文学史、文化思想上最重要的刊物。1915年创刊于上海,原名《青年杂志》,陈独秀主编。“五四”前后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同时进行了新文化运动和文学改革运动。创刊号发表的《敬告青年》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反封建思想的革命主张,1917年初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正式掀起文学革命。1918年5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于其上。该刊还广泛译介外国文学。1920年9月,它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机关刊物,1926年终刊。

◆10.中国的西北角:我国著名记者范长江以天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名义,于1935年7月14日起,从成都出发,西至敦煌,北抵包头,实地考察了四川、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古的许多地方,了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民族关系等许多方面的情况和民情风俗,至1936年6月结束,历时10个月。沿途撰写的旅行通讯陆续在《大公报》上发表。1936年8月,他将此次旅行所写的通讯汇集成《中国的西北角》一书出版,数月内连印7次。此书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与各族人民的痛苦生活,首次客观而真实地报到了红军长征的行踪和影响。

◆11.北大新闻学研究会:1918 年成立,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团体。该会的创办标志着我国将新闻作一门科学进行研究的开端,也是我国新闻教育事业的开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兼任会长。学会聘有两名导师:徐宝璜、邵飘萍。新闻学研究会出版了3 期《新闻周刊》,是我国早期采用横排的报纸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新闻学业务刊物。学会举办了两期研究班,培养会员百余人。毛泽东当时正任职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馆员,他参加该学会,并取得了听讲半年的证书。他一生重视新闻事业和新闻学研究,和学会给予的良好熏陶是密不可分的。

◆12.反“客里空”运动:“客里空”是弄虚作假的资产阶级恶劣文风的代名词。在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了彻底的土改。但是在宣传中出现了一些右的倾向,主要是没有大力宣传发动群众,反而过分渲染了地主“献地”的行动,给人以“和平土改”的印象。这种宣传,偏离了共产党彻底的土地革命路线,也招致了农民的不满。1947年,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晋绥日报》发起了反“客里空”运动。该报刊载了部分不真实新闻及其作者、编者的检讨文章,承认自己新闻业务方面的作风问题,克服这些问题的目的是发扬新闻必须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反“客里空”运动在各解放区具有普遍意义,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运动在各解放区普遍开展。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了解放区新闻工作者的自我改造,对于坚持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对于密切联系群众,有着重要意义。运动后期由于受土地改革中“左”倾思想的影响,曾一度出现过夸大事实、无限上纲,以致揭发不真实的新闻也产生了不真实的偏差。经过这一运动以后,反“客里空”成为中国新闻界经常注意的一个问题。

简答:③

◆1.简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近代中国的新闻传媒只有报刊,谈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实际上也就是指他的报业思想。其报业思想主要体现五个方面:

(一)报刊舆论观: ①舆论之定义是多数人公开表达的真实意见②舆论可分为健全舆论与非健全舆论,健全舆论是多数人正确意见之结合③健全舆论印产生需要报馆的引导④舆论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功能

(二)报刊功能观: ①“去塞求通”、“耳目喉舌”之“通”的功能②“向导国民”、“监督政府”的功能

(三)报刊自律观: ①对报人素养的要求

办出更好的报刊,这些努力应包括学识和能力两方面②对报馆言论独立的要求

报馆的言论独立是对社会尽责的前提。言论独立性是作为报刊和报馆存在的首要条件而存在的。

(四)报刊编辑观:

①编辑理论思想

主要是对于办刊要有一个确定而高远的指导思想,和报馆编辑立言的基本规范。要把握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速而确”。②编辑业务思想

办报要注意版面条理清楚,大胆改革报刊版式编排,尽可能地运用最新最合理的编排方式,不能拘泥于陈旧的做法。要注意版面条理清楚。

(五)报刊文体观:

梁启超有其坚持的新文体:语义平白易懂,以求说理透彻为先;内容上切中时弊,有感而发,改变过去报刊文章无病呻吟,满纸风月的不良作风。行文形式上有较大自由,抛弃旧的束缚,纵笔所至,自由通畅;用语上杂采理语、韵语、外国语法,以于表达;以情动人,寓理于情。

◆2.黄远生对我国新闻事业的贡献: 民初名记者最杰出的代表黄远生: ①在强调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成功地运用了文学手法进行新闻报道,使文学与新闻融合自然,开创 “通讯”这种新闻文体。是我国新闻通讯的奠基人。②提出新闻记者“四能说”: “脑筋能想”、“腿脚能奔走”、“耳能听”、“手能写”。该理论对新闻记者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和标准,至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③著《远生遗著》的出版,被认为是我国第一本报刊通讯文集。

◆3.简述私营报业出现“黄金十年”(1927-1937)发展期的原因: ①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南京政府取得名义上的全国统一,相对和平没有战争侵扰的社会环境条件下,民族资本主义带动私营报业短期发展;

②国民党的内部斗争政治局势的发展刺激了民营新闻事业的发展;

③军阀混战使报业在政治上受到的威胁相对解除,执政的国民党暂时控制不严,国民党内部不统一,无法对新闻界形成统一,给民营新闻事业提供了自由。

◆4.简述近代副刊在报纸文化品位的构建上的作用 副刊,是报纸上用文学体裁反映社会、文艺色彩较浓的、能给读者提供美的享受的固定版面,定期出版,一般有刊名。常见于各种报纸区别于新闻的版面和栏目。副刊从诞生时起就推动着地区和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最能体现报纸的文化个性、区域文化特色和民族文化品质的构件。

副刊最初是为了补充因新闻不足而产生的空白。五四时期,副刊成为文学革命和知识启蒙的平台,各种思想的交锋,奠定了副刊偏重文艺性、知识性的传统。

从副刊本身的特性出发,笔者认为,副刊的新闻性不是时效性,而是引导着整个社会可能的未来走向的,与当代社会现象、社会思潮相关的、具有时代气息的表现。

◆5.简述埃德加·斯诺在华的新闻活动

斯诺于1928年来华,头两年他担任上海英文周报《密勒氏评论报》助理编辑、代理主编。1930年到1932年,他担任美国“统一新闻协会”驻远东游历记者、驻北平代表,报道“一二八”淞沪抗战,写作《远东前线》一书,记述了日本侵略中国的背景和经过,歌颂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1933到1937年,他在北平,任职燕京大学新闻系新闻学教师,讲授《新闻特写》和《旅游通讯》课,同时兼任美国《星期六晚邮报》驻远东撰稿人,纽约《太阳报》、英国《每日先驱报》记者。

1936年6月到10月,斯诺抵达西北山区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在苏区(中共革命根据地的俗称)进行了大约4个月的深入采访后,在《密勒氏评论报》、英国《每日先驱报》、美国《星期六晚邮报》等多家报纸连续发表数十篇陕北访问报道,这一世界头号新闻轰动了中外新闻界。1937年10月,这一系列新闻通讯汇编成《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描绘中国革命的真相,中国共产党和工农红军的真实情况。

1937年,为对付日本的入侵,国民党政府与中国共产党组建抗日联合战线。期间,斯诺采写了大量有关中国时局与战事的新闻通讯报道。

1941年初,他从香港向美国报刊发出报道皖南事变真相的急电,被重庆国民党政府取消在华记者特权,斯诺离开了生活了13年的中国。

1960年、1964年和1970年斯诺以美国《展望》杂志、法国《新宣言》周刊记者和作家的身份来华,访问新中国。他撰写的《大河彼岸》一书,被称为了解新中国的“百科全书”。1970年斯诺访问中国,成为中美关系缓和的因素之一。斯诺与毛泽东畅谈后发表了题为《同毛泽东的谈话纪要》的新闻报道。引起了美国政府的积极反应。1971年7月,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博士秘密来华,为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探路”。基辛格的到来,打破了中美之间的长期对峙,缓和了两国关系。

论述:②

◆1.从传播学视角思考为何“五四运动”比1895年“公车上书”规模大、影响远:

①“五四运动”是在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冲击之下,各阶层广泛参与的爱国运动;而“公车上书”时西方民主思想影响力有限,参与者仅仅局限于上京应考的知识分子。“五四运动”中传播者和受众的类型多于“公车上书”时的传播者和受众的类型,所以“五四运动”的影响范围更广。

②“五四运动”是通过报刊等大众传播手段进行传播的,而“公车上书”则通过人际传播。传播媒介的不同导致“五四运动”的规模更大。

③“五四运动” 由激进民主主义者领导,属于无产阶级领导,“公车上书”传播者为社会资产阶级改良派,对大众在社会改良中作用的意识不同,“意识”作为传播中的信源,“五四运动”中的更稳定,更实在。

◆2.你认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共的新闻传播观念应该如何变化: ①中共在新中国成立后制定了严格的新闻纪律,在新中国成立前共产党要求新闻工作者坚持马列主义的政治立场是正确的,但过于强调以两条战线斗争(反左倾,反右倾)方法办报,对今后新闻界过于偏重政治性,忽视新闻的可读性、服务性和在宣传观念上非此即彼的倾向,具有相当的导向作用。并且过于严格的新闻纪律会限制新闻自由,新闻传播中“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表现民主、自由、进步、理性”的报刊会因此不复存在。这在一等程度上限制了民众的思想自由,不能因为建国和旧新闻媒体而忽视受众的精神感受,应该适度调整严格的新闻纪律。

②1949年期间,中共在改造旧新闻媒体的过程中,对旧有的一些符合新闻规律的办报、办刊及出版方式不加区别地予以改造废止,忽视了新闻遗产的传承性。由于中共在对旧新闻媒体改造的过程中,完全依靠行政而非法律的力量,新闻报导更多体现了官方的意图,由此铸造了新中国新闻宣传的刻板模式,为新中国新闻宣传塑造了基本范型,也使建国初期国家遭受了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损失。过于强调新闻的政治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今后新闻报导的客观、及时、公正和新闻法规的制订。所以,中共对报刊的控制应该减少赘余的政治因素,更多地强调事件的真实性,客观性和时新性。综上所述,中共的新闻传播观念是由国家性质和现实所确定的,但一味地强调控制性会使新闻事业的发展缓慢,应适度放宽控制。

◆3.如何评价十九世纪外国人在华办报活动:

(1)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外人在中国创办了约180 种中外文报刊,这一时期的外报大多谈其为公众通信息,广见闻的宗旨。史实证明,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外人在华的报刊,总体上 是为资本主义列强侵略中国服务的,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其表现为:①为武力侵华,政治说辞,提供了情报;②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③宣传西方文明,进行西化,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

(2)其本身是近代文明的一种表征和近代文化的载体,它们在充当列强侵略工具的同时,客 观上对我们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有不少积极的作用:①传播西方民主自由、进步成果、科学技术,推动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它们所刊载的商业经济信息,为新生的中国资产阶级所利用,它们所介 绍的文化科学知识被中国一部分知识分子所吸收,进而开始了与殖民主义者意愿相反的争取民族独立国 家富强的斗争;②外报的出现也刺激了国人办报活动和中国人自己近代报刊的产生。此外,在印刷设备与技术上,外报也为中国人自办报刊准备了物质基础。

◆4.比较近代史上前两次办报活动高潮:

第一次和维新运动关系密切,第二次是作为辛亥革命的舆论先声而存在。

(1)共同点:办报数量多。区别:背景不同。①出现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时候,维新派所倡导的变法思想,已经能够为广大的民众所理解,被到广泛的认可。据统计,在1896至1898年的3年中,国人新办的中文报刊比原来翻了5倍多。②戊戌变法失败后,维新派的办报活动也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势力而镇压下去。这时,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迅速分化,形成两股力量,一是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另一个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这两股力量都借助报纸的力量来宣传自己的思想、批驳对方的观点,所以,形成了国人办报的第二次高潮,1906年,新创办的报刊达到113种,到1911年,上升为209种。数量上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从第一次办报高潮到第二次,办报的主角已由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派。

(2)共同点:办报地区广。区别:第二次地区影响和读者面扩大。第一次在北京,湖南,天津等地,第二次向北方、内陆延伸。

(3)共同点:都有着一定的政治氛围。区别:第一次是维新派主办的、以宣传维新为主旋律的政论性报刊。第二次由于背景的变化,政治氛围更轻松,各派报刊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发展壮大,报刊的斗争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4)共同点:办报品种多。区别:特点不同。第一次办报活动高潮涌现了不少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报刊类型。例如,1896年我国最早的消遣小报《指南报》;1897年我国最早的专业性科技报刊《农学报》、《算学报》1898年我国最早的由妇女主编、以妇女为读者对象的报刊《女学报》。第二次办报活动高潮时期则对人权更为尊重,如出现的《京话日报》《中国女报》;办报更重视编辑、短行、图片、副刊;政党报刊在报业中占突出地位。

中国重点新闻网站典型报道研究 篇2

典型报道的总体印象

本文选取了10个研究样本,分别是中央新闻网站:人民网、新华网、中广网、国际在线、央视国际;国内门户网站: 新浪网、搜狐网、网易、TOM、腾讯。通过对10个网站页面分析、报道组织与策划等各方面的研究,对这些网站主题报道、典型宣传以及媒介事件进行了梳理,为了研究的凝练与可比性,主题报道选取了“科学发展观”,典型宣传选取了“方永刚”,媒介事件选取了“香港回归十周年”,从以上较小的切入点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获得研究结果的纵深感。

这10家网站主题宣传报道的总体印象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认识到位,行动及时

中国目前主要的新闻网站,特别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对于典型宣传报道基本上都能做到“认识到位、行动迅速”。如人民网提出“权威与大众结合起来”“形式是否有所创新”作为其网站衡量典型报道的重要依据,强调权威与大众的结合,找寻“平衡点”。人民网首先强调“权威”,在强调“权威”的基础上,考虑如何让更多的网民接受。在宣传“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主题报道时,为了让这个话题变得更加大众化,人民网提出“党的历史上的100个口号”“党员名言100句”,通过专家解读,将党的理论实现了“大众化”传播,这样做将高高在上的宣传变得平易近人,受到网民的肯定与欢迎。

中央主要新闻网站在典型宣传报道上基本都认为典型报道是自己的一项重任,有责任、有义务报道好。并且按照一盘棋的思路,发挥设计、内容、技术、策划、市场推广多部门协调运行。在做专题时,将网络的多种形式融合进去,强调创新性,比如人民网就提出“谁在做专题时想不到音视频、博客、论坛,这样的专题就不过关”的口号。在宣传报道上基本遵循着“重大主题浓墨重彩、形成网上广受关注热点”的总体思路。以中国广播网“落实科学发展观”专题为例,利用FLASH、BANNER和LOGO形象醒目地展示主题,在首页和各频道页强势推出,日点击量2558000人次,报道期间收到网友手机短信42800多条,编发网友BBS互动来信、来电、来稿980篇,引起社会强烈反响。

二、充分利用母体资源与媒体联动策略

选取的10个样本中,其中5个为中央新闻网站——人民网、新华网、中广网、央视国际、国际在线,它们分别依托着《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主流新闻媒体,丰富的母体资源是这些网站发展与创新的源泉。因此,在典型报道的宣传过程中,这5家媒体非常重视“报网联动”“台网联动”的策略,网站与母体之间资源共享,互为补充,形成了复合传播效果。人民网在做“两会”报道时,会前策划了与母报联动的“八方民意”——记者春节回家将自己家乡民意带回来;会中将代表委员前一天会议整合,发往母报;会后,关于民声的调查,又能反馈给母报成为第二天见报的内容。

除了依托母体资源外,网站在进行主题宣传报道时还非常重视“媒体联动”,也就是跨媒体、跨领域、跨地域的全方位、立体化传播,或是中央网站与商业网站之间的“网与网”之间联手;或是中央各媒体间的联动;或是网媒与纸媒、广电媒介的强强联手。

三、调动多种传播手段

中国主要新闻网站的典型报道近些年进步很快,与传统媒体的典型报道不同,新闻网站的典型报道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多种传播手段,丰富报道内容与呈现方式。在对10个样本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多种传播手段在整个主题宣传报道中被灵活运用,自由嵌入。

如“国际在线”与“网易”在主题宣传报道方面非常重视调动多种传播手段。两家网站在内容选择上非常严谨,报道形式以图文结合为主,在主题分解上讲究全面。众多子栏目既有按报道体裁分类的板块,如要闻、图片、评论、理论综述,也有按报道题材分类的单元,如区域经济、重要工程、社会面面观,在页面设计上注重分类,线索清晰,一目了然,浏览方便。TOM则凭借完备的技术平台和深度的媒体合作,在网民功能的人性化、互动环节、选题关注度等方面显得灵活和生动。中广网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宣传报道中整合音频资源,共播发音频报道和专题节目近400分钟,将“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及“新闻纵横”等广播节目中相关精彩音频报道放置在专题中供网友点播收听,并配以图片和文字,广播与网络形成优势互补,形成立体式的宣传声势,扩大了广播节目的影响。

四、 形成短期强势传播效果

典型宣传报道大多在同一时期推出,因其密集性与在首页突出位置推广等因素,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强势传播效果。调查中发现,在中央主推“科学发展观”“方永刚”的大型报道时,几乎所有的重点网站都在同一时期推出了自己的专题页面,网友在这一时期无论打开哪家网站都能够看到这些主题报道。

中国广播网的“科学发展观”主题宣传报道,三个阶段共制作637分钟视频专访节目,邀请了近20位专家学者、人大代表、政府官员及优秀企业家做客访谈,音视频节目日点击收听收看达255万多人次,网民反响热烈。

方永刚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相继应邀做客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央视国际、中国军网和全军政工网6家网站,接受视频访谈并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自4月2日推出方永刚先进事迹专题报道以来,6家网站总点击量已达300多万人次,网友留言逾万条,网友原创文章近千篇。

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虽然中央主要新闻网站及商业门户网站在典型宣传报道上多有建树,但依然存在如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营销手段还需加强

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虽是典型宣传报道,但这些重点新闻网站还是具备一定营销理念与广告意识。比如说有些专题已有了广告意识,如人民网在其“科学发展观专题”中加入“海尔”与“皇明眼镜”两个button广告。但总体来讲,营销意识还显薄弱,这一点在中央主要新闻网站中体现尤其明显。如果想进一步扩大主题报道的宣传力度,除了常用的在显著位置推送的单一形式外,还需进一步开发复合营销模式。

总体而言,这些网站的营销理念与广告意识还处在萌芽阶段,营销意识没有贯彻到底,如国际在线与网易,一个为中央媒体网站,一个为商业门户网站,但在主流报道上都过于严肃,对硬新闻缺乏软化,有些栏目名称虽然定位于借助“名人效应”“明星效应”“特殊人物”,但缺乏持之以恒的报道,一些发言人物的身份并不足以吸引眼球,没有起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二、传播效果有待提高

集中密集的报道使主题宣传声势浩大,网民热烈响应,主题宣传形成短时期内的强势,入脑入心。但我们通过走访发现,典型宣传报道往往呈现出短期访问量突增,其后迅速滑落的传播态势。

中国新闻史考试重点 篇3

3非法民报产生于北宋后期,盛行于南宋,隐现于明清。是社会矛盾包括民族矛盾阶级矛盾新旧党矛盾激化的结果人们需要了解政治动向。内容丰富可读性高失效强传播快打破信息封锁表达民情,以谋利为目的。合法民爆产生于明中期,盛行于清代。《京报》,既可以赚钱又可以宣达皇命。民间报行自主经营。5 古代没有新闻事业 一. 传教士办报

1815-1840年办的中文报刊有:1815马礼逊米怜在马六甲办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宣传教义(中国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1833年郭士立在广州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为商业服务,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征服国人排外心理,为帝国主义入侵提供政策服务。1840年以后亚历山大在上海办的《六合丛谈》宗教宣传和政府中国人排外心理为帝国主义入侵提供政策服务。1868年林乐知在上海办的《万国公报》(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非宗教侧重传播时事政治介绍西学。在上海办的《益闻录》为了扩大社会影响。

 为什么是上海?鸦战后开放通商口岸,1842《南京条约》上开阜中外贸易地位上升。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外国船只可以在长江航行货物运往上海。60年洋务派在上海兴办近代工业经济繁荣。560年代的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传教士人数猛增,抢占中国市场倾销商品发大财有钱办报。二.商人办报

1.外国商人办报:1815-1840年在澳门的葡文报纸《蜜蜂华报》,《澳门钞报》和《澳门邮报》为在华经商的外国人服务。在广州的英文报纸《广州记录报》《中国丛报》等1840年以后在香港和上海办外文报纸和中文报纸(多)。比如在上海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反映在华商人要求服务帝国主义。1872年美查在上海的《申报》目的是营利,有前期改革比如白话文报,最早的号外和战时通讯员,用电讯传新闻,画报出现等。(在华外商中 文报纸也开始了新阶段:申报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家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报纸)

2.中国商人办报: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创办《昭文新报》(国人自办近代第一家报纸),1874年王涛在香港办《循环日报》目的是立言,首创论证问题,议论朝政宣传维新派政治主张  国人办报受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影响,第一批先进分子认为报纸是救国的国之利器办报不是为了牟利而是立言宣传政治主张捍卫民族尊严。但是由于政治软弱经济薄弱国人办报道路坎坷,政治上清廷压迫无出版自由,寻求官方庇护与官方拉关系找官员做政治后台或者由官员直接创办,挂洋旗在租借找洋人名义办报躲避清廷压迫,根据不平等条约赋予的特权进租界办报。19世纪60年代后民族工商业微弱不能为报刊提供生存条件  早期外报在中国的历史作用:

1.在华办报活动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列强思想政府,入侵中国的文器。鸦战前为英国倾销鸦片辩护鼓吹对中国的武装侵略鸦战后又为新扩张行为制造舆论,加速中国殖民化。

2.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包括自然科学技术如采煤修路电话轮船蒸汽机等知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民主法治市场经济出版自由议会政治等知识。

3.外报推动了近代中文报业的发展,一改古代的宫门钞形式形成了新闻史上形态最完备的近代报纸解开了近代新闻史序幕。

第一次报业高潮:维新运动

1896梁启超在上海办《时务报》启迪民智,宣传变法思想抨击封建顽固势力动员更多人支持变法。创时务体:解放桐城派文言文体无拘无束,文风自由,文字通俗易懂比喻深入浅出引用俚语和外国词汇,结构清晰逻辑性强,情感充沛煽动性强。创耳目喉舌论:中国受辱在于不通因此要去塞求通,办报馆是去塞求通最好路径报馆就是耳目喉舌这样才能上下内外交流无阻风气渐开国家强盛。

戊戌变法失败以后梁启超提出报纸的职责是监督政府向导国民即国民雇用政府报馆代替国民来监督政府,报馆应通过宣传议论启迪民智。衡量报纸好坏四条标准:宗旨定而高,思想新而正,材料富而当,报事确而速。报刊宣传有浸润和煽动两种方法。

 维新派报业的作用与贡献:1.报刊作用——开启民智,救亡图存的教育,资产阶级思想启蒙教育,变法的舆论宣传。2.对新闻事业贡献,开政治家办报先河,创报刊政论—时务体,设报达聪去塞求通

第二次报业高潮

在革命派与保皇派论战之前发生了苏报案。这是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对于爱国革命报刊的严重镇压。苏报先发表一系列有强烈革命塞擦 的文章,章太炎和邹容讽刺光绪为载湉小丑,自进行革命宣传,清政府伙同租界一起查封苏报逮捕章邹二人判刑,洋人做法官,清政府为原告的奇特诉讼史,“上可以质皇天后土,下可以对四万万人矣!”苏报与苏报案吹响了革命报刊的号角,宣传了革命思想,为革命做了预热。

革命派先在海外与保皇派论战。1905年在东京创办《民报》,与保皇派的《新民丛报》围绕:要不要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体制,要不要推翻封建土地制度展开论战。新民丛报只有梁启超一人而民报有章太炎黄侃多人因此革命派论战大胜。

后来革命派进入中国,组织武装起义,武汉上海成了重要基地。这个时候革命派的活动有于右任办的神舟日报和民呼民吁民立报,大声疾呼宣传革命唤醒了许多人的革命热情,比如青年毛泽东。、詹大悲和河海鸣创办的《大江报》驳斥改良派企图通过“请愿”等和平手段来抵制革命的倒行逆施,然而和平之道是亡国之道,鼓吹只有大乱才能救中国,号召爱国志士投身革命后经清查封,《大》吹响了武昌革命的号角对武昌新军形成强烈的心理冲击,撼动时局,产生巨大的社会效应。(何海鸣《亡中国者和平也》 黄侃《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 革命派的新闻思想

1为革命办报的思想,报纸都把革命反清作为办报宗旨。2公开承认报纸的党派性,倡导机关报作为党派喉舌,革命党公开表示政党机关报就是政党进行政治斗争的喉舌。3把报纸视为政治斗争的有力武器,改良派看重报纸启迪民智的作用而革命派更看重政治宣传的作用。

4报刊应该反映舆论和影响舆论,不仅可以宣传革命思想还可以表达影响甚至制造舆论。 此时期报刊特征

1.报刊的发展由政治斗争推动2,报刊政治宣传,成效有首先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其次廓清改良派思想迷雾统一革命党内思想,再次为了武装革命做舆论准备

第三次报业高潮

《新青年》原名《青年杂志》,1915年创于上海,1916改名为新青年。前期1915-1920高举民主科学旗帜,向封建专制民主文化进行猛烈攻击。后期1920-1926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为共产党成立发挥重要作用。1920年改组,由资产阶级启蒙刊物转变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刊物。

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

国内外形势聚聚变化,政治上巴黎和会分赃,十月革命胜利。思想上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思想启蒙和政治斗争结合成为时代呼声加强政治宣传和鼓动也成为时代要求

陈独秀1919年被捕以后,向社会主义转变,逐渐向无产阶级立场转变。刚好共产党建立,新青年就成为共产党的机关刊物。1913暌丑报灾后袁世凯为了复辟进行军阀专制捕杀报人后,鸳鸯蝴蝶派盛行,报人报纸品格低下,报纸言论退化。出现了一些低级庸俗的报刊,因此新青年初期只谈理论不谈政治。随着新文化运动进行,新青年不够用,1918年在背景创立《每周评论》发表政论主张公理反对强权把反封建主义的新文化运动和反对封建军阀的政治斗争联系起来,五四运动爆发前把矛头直指封建军阀揭露帝国主义利用封建军阀在中国进行内战的阴谋,官僚政客军阀是三害: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成为五四运动的后援和武器,带动了其他新报刊创办行了新阵线(对抗复古顽固派报刊),其中有湘江评论,天津学生联合会报,其中典型案例就是荆生事件,复古派林琴南发表《荆生》谩骂新文化运动,每周评论展开强烈反击。报刊业务改革 1自由讨论政论恢复:

《新》大胆言论,报刊成为百家争鸣园地,评论杂糅政论与新闻报引导舆论,杂文开始成为报刊上一种常见文体。报刊重视政论是报业传统,但是袁世凯当政后一度中断,新文化运动后政论得到恢复,并出现新的报刊政论文体比如述评夹叙夹议。2 白话文和新式标点广泛运用:

白话在杂志副刊社论使用(胡适的白话小说白话诗),新式标点运用(过去不分段也无标点),扩大读者群、报刊影响力。3 副刊传播新思想新文化:

消遣性、低级无聊文章,变为宣传新思想文化,传播新思潮(鲁迅冰 心郭沫若周作人、马克思主义);读者城市小市民、旧式无聊文人变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四大副刊”:宣传民主科学,传播社会主义。19361 4采写业务的加强与编排的改进:

由于辛亥革命,新闻多观点而少新闻。新文化运动时期,报刊开始重视新闻:引爆五四运动宣传民主科学,多办通讯社。邵飘萍等人也对编排进行改进。自此,报刊由观点纸向新闻纸转变。重视时效广告的商业报纸发行。商业性大报向企业化方向发展 比如申报的第一次改革,1912年史量才买下申报后大力开展广告业务,加强报纸发行,基础建设、不断更新技术设备。(但此时申报在政治上是保守的,1931以后才一改保守抗日民主)6专职记者:邵飘萍林白水张季鸾 新闻教育和新闻学研究的开端:北京大学燕京大学复旦新闻系 总之:新闻走向新闻专业主义,现代意义上的报纸形成。

(近代意义上的第一份报纸是传教士办报的察世俗每月统计传) 本章重点:

1、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2、时务文体的特征?

3、“苏报”案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影响。

4、大江报案

5、五四时期新闻业务进步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共产党新闻事业 土地革命时期:

1931年在江西瑞金创办《红色中华报》,1936年长征后在瓦窑堡改名《新中华报》,1941年更名《解放日报》(改版),后成为上海机关报。

1931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办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在延安改名新华社。:为了打破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的新闻封锁

1940年建立了中共第一座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整风运动和《解放日报》改版 1.改版原因

(1)延安整风背景:党报改造是延安整风运动的一部分。须扭转组织涣散和思想混乱,实现党的领导在思想上的一元化。党内有左倾错误,比如王明把蒋介石称作蒋委员长这是帮他人做义务宣传员(2)王明错误路线的影响:教条主义与党八股。教条主义指博古王明缺乏中国革命实际经验一切照搬马列主义动辄拿马克思主义包装自己,学习苏联真理报每天一篇社论,党八股指刊登夸夸其谈脱离实际的长篇大论。

(3)克服国内外资产阶级办报思想和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办报思想指唯武器论,单纯军事观点,官僚主义、脱离群众的作风,个人主义思想。自由主义指登载王实味《野百合花》丁玲等作家作品。(4)缺指导性,党性。不能完成党的宣传任务。比如版面设计为一国际二远东三边区四延安。 《解》的弊端&毛泽东办报思想

党性:报纸登载反革命分子文章,脱离党的政策和生活 群众性:读者回稿认为报纸立论空泛离边区生活太远

战斗性:《解》对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它是反共、反人民、反革命的哲学,是为国民党“一党独裁”进行粉饰。发表一系列社论,蒋介石与国民党连喊“误会”、“误会”,并撤退进攻大军。(第三次反共高潮)2.改版经过:

(1)反对党八股,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

(2)要规定党政军民各方面的负责人经常为党报撰稿。要有对于敌人的思想的批判。

(3)其他:利用党报宣传农民楷模,比如捐粮捐钱给共的农民吴满有。信息由党来传达。报纸审查制度也从这里开始,领导把关。3.改版收获

改版后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1)重点报道了党的中心工作;(2)加强了大生产运动的宣传和军事宣传;(3)加强对敌对思想的批判,成功地反击了反共舆论。

克服了主观主义和党八股,加强了报纸的党性,群众性,战斗性。4.党报理念;(1)用事实说话:以政治为原则,坚持革命立场,选择事实表达观点。比如在内容上,工农边区的新闻、大生产运动的典型纷纷成为报纸的头条。比如胡乔木:选择什么,如何报道,均不能不时刻注意事实中所要表达或可能会表达的倾向。主张新闻应该完全真实。

(2)反对“同人办报”而奉行“全党办报”,消除办报者的专业意识,走向工农结合并改造自己。比如:在党的领导下走群众路线,一切重大问题需经过主要领导同意,日常政策报社要请示中央(全党办报);群众路线指发展基层通讯员队伍。(3)记者身份:反对无冕之王,提倡人民公仆党政喉舌。(4)党报是教科书(5)党性原则

(6)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方向(7)活泼新鲜马列文风反对党八股。 党报改造的实质

意识形态规整统一,明确报纸与党组织的关系,从而使办报归统到党的一元化领导,成为喉舌。

民间报业:

1.申报(1872-1949)全称申江新报

1872美查创办,1912史量才买下两次改革,1934史被杀,抗战时期在日伪控制下出版。史量才两次改革

(1)经营改革:大量招揽广告,提高发行量,引进最新技术和设备,政治上比较保守。成为当时中国影响力最大的报纸(2)1931九一八事件后,理念改革:

政治上一改过去保守谨慎:积极要求抗日和民主比如九一八第二天申报就发表反侵华新闻。反对国民党独裁,要求民主自由,比如蒋下台时欢送登载宋庆龄反蒋文章。无党无偏、言论自由、为民喉舌。国有国格、报有报格、人有人格。经济独立:不按受任何一方势力的津贴。政治自主:不听命于任何一方势力的操纵。

新闻业务上层层推进,不断深化:言论的变化,时评应于时敢于评揭露国民党丑行。创办了众多的专刊和副刊,副刊《自由谈》一改过去的鸳鸯蝴蝶派,改版刊登鲁迅郑振铎茅盾等左翼作家的杂文成为文化进步阵地。发展文化事业开办流动图书馆。

 为什么有第二次改革:民族危机,对蒋不抵抗政策的不满 改革结果:史量才民间影响越来越大百万读者,令蒋介石不能容忍。禁邮收买不成暗杀,史量才的死结束了《申报》最辉煌的历史。史家精神:(1)把报纸提高到历史意识上来认识。(2)报纸应该自觉地遵从历史,以史自役,“写真程度”应超过史书。(3)推动历史前行。

2.大公报

1902英敛之创于天津,以敢言闻名。1916年后亲日卖国声誉下降1925停刊。1926年创新记大公报爱国、拥蒋、反共。(1)三架马车:吴鼎昌出钱胡政之管理张季鸾主笔

(2)四不主义:不党(没有政党偏见)不卖(不以言论做交易)不私(无私图公众喉舌)不盲

(3)成功之处:文人论政的典范,以言论推动国家决策发展。(4)主笔:张季鸾,王芸生(主张走第三条道路因此不受共国两方待见,新华日报与大公报论战。)

3.民间报业新闻自由问题(都是抗战时期)

(1)新生事件:艾寒松在《新生》发表闲话皇帝指日本军部资产阶级是真正统治者皇帝是傀儡,艾的编辑杜重远发表了这篇文章。1935年日本威胁中国法院给两人判刑:说明没有主权没有新闻自由

(2)孤岛报业:1938年日本占领上海但不敢复习美德租界,报人到租界内挂洋旗办报。《文汇报》发表了许多抗日文章,日本危险要杀死记者编辑,后来不敌恐吓关张。《大美晚报》主编朱 惺公也反汪伪政府,被害。

(3)拒检运动:1945年日本快投降时,国民党爱国民主人士被派到延安参观,黄炎培是其中之一,从延安回来以后他写了一本《延安归来》如实记载延安不乏赞美。国民党认为此书在国统区出版需要新闻审查,叶圣陶等一部分文人反对我们永远不要图书审查发起拒检运动,蒋后取消了审查。:国统区还是有一定新闻自由

(4)第三条道路:抗战快结束时,国共两级力量抗衡,《大公报》(王芸生)《观察周刊》提出我们应当走联合政府道路。

解放战争时期

反客里空运动:土改新闻失实,晋绥日报做自我反思,提倡监督文章,促成了自我教育运动。思想上纯洁了新闻队伍也加强新闻用事实说话的真实性。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公营形成新闻网,私营改造,设立新闻总署与新闻法制建设。1951-1952党发起自我批评,但这样的批评是有游戏规则的—必须在党委领导下。《宜山农民报》傻乎乎批评县委书记。

1954前后业务上学习苏联新闻工作经验,登载苏文章,修正错误。但是也有负面影响,导致教条主义。模仿《真理报》过了头,比如为没有错误的报纸奋斗不登广告每天2500字社论报喜不报忧等。1956新闻改革。

背景:照搬苏有教条主义错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论十大关系分析学苏弊端。刘少奇新闻讲话要适应读者需要。国际上苏共二十大批评斯大林个人崇拜思想活跃起来。

1月周恩来讲话承认知识分子与工人阶级平起平坐,4月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知识分子奔走相告。这是为了与苏破裂后经济建设的需要。这时候党让知识分子提意见,实际上是为了引蛇出洞先不对这帮“右翼分子”惩罚等他们露出真面目再一网打尽。比如储安平。改革怎么做:(1)扩大报道范围满足受众城乡社资都有。(2)开展自由讨论,主张报纸是社会工期可以为各个阶层发声,报纸不能随时做出正确结论推翻教科书一说。不一定按照编辑部意见也就是不一定代表党。

改革意义:(1)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与解放。资产阶级的办报经验,不能一概否定,可以批判地接受有用成分。冲破了教条主义束缚,破除了盲从迷信,认识到对于苏联经验要有分析地加以借鉴。(2)明确了要办好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总结中国优良传统与经验,使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华民族形式相结合。(3)这次改革得到广大读者欢迎与支持。

改革不足:全盘否定苏,不加批判地继承资产阶级报纸传统,很快夭折。国民党新闻事业 中央通讯社,中央社,1924广州成立。

中国海关通关实务复习重点 篇4

报关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运输工具负责人、进出境物品的所有人或者他们的代理人向海关办理货物、物品或运输工具进出境手续及相关海关事务的过程。• 以报关对象为标准:运输工具报关、货物报关、物品报关

• 以报关的目的为标准:进境报关和出境报关

• 以报关的主体为标准:自理报关和代理报关,其中代理报关又分为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

直接代理:以委托人(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名义报关-----责任小;

间接代理:以报关企业自身的名义报关----责任大

2、规则六的主要内容。

货品在某一税目项下各子目的 法定归类,应按子目条文或有关的子目注释以及以上各条规则来确定,但子目的比较只能在同一数级上进行。除《协调制度》条文另有规定的以外,有关的类注、章注也本规则。

• 子目的归类应遵循子目条文及有关的子目注释;

• 规则一至规则五在必要的地方加以修改后,也适用于同一税目项下的各级子目; • 同级的子目才可以进行比较;

• 归类子目时必须遵循逐级归类的原则。

3、规则三的主要内容。

当货品按规则二

(二)或由于其他任何原因看起来可归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税目时,应按以下规则归类:

(一)列名比较具体的税目,优先于列明一般的税目。但是,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目都仅述及混合或组合货品所含的某部分材料或物质,或零售的成套货品中的某些货品,即使其中某个税目对该货品描述得更为全面、详细,这些货品在有关税目的列名应视为同样具体。

(二)混合物、不同材料构成或不同部件组成的组合物以及零售的成套货品,如果不能按照规则三

(一)归类时,在本款可适用的条件下,应按构成货品基本特征的材料或部件归类。

(三)货品不能按照规则三

(二)或三

(三)归类时,应按号列顺序归入其可归入最末一个税目

• 优先权次序为:(1)具体列名;(2)基本特征;(3)从后归类

4、“零售的成套货品”和“不同部件的组合物”的含义。“零售的成套货品”,必须同时符合3个条件:

(1)零售包装;

(2)有归入不同税目号的货品组成;

(3)用途上是相互补充、配合使用的。

例如:

1、成套的理发工具,由一个电动理发推子、一把剪子、一把刷子及一块毛巾,装于一个皮匣子组成。

2、由一块面饼和两包小调料组成的方便面。

“不同部件的组合物”,不仅包括部件相互固定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实际不可分离整体的货品,还包括其部件可相互分离的货品,但这些部件必须是相互补充、配合使用、构成一体并且通常不能单独销售。

例如:由摄像头、液晶显示屏和电话机组成的可视电话。

5、税目所列的货品,包含哪四种情况?

a、税目所列货品,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只要在进口或出口时该项不完整品或未制成品具有完整品或制成品的基本特征;

b、应视为包括该项货品的完整品或制成品(或按本款可作为完整品或制成品归类的货品)在进口或出口时的未组装件或拆散件。

c、税目(品目)中所列材料或物质,应视为包括该种材料或物质与其他材料或物质混合或组合的物品。

d、税目(品目)中所列某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视为包括全部或部分由该种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由一种以上材料或物质构成的货品,应按规则三归类。

6、一般进出口货物与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暂准进出口货物的主要区别。

“一般进出口货物”是指在进出镜环节缴纳了应征的进出口税费并办结了所有必要的海关手续,海关放行后不再进行监管的进出口货物。

“保税货物”是指经海关批准未办理纳税手续进境,在境内储存`加工`装配后复运出境的货物

“特定减免税货物”是指海关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准予减免税进境使用于特定地区`特定企业`特定用途的货物

“暂准进出口货物”是指为了特定的目的经海关批准暂时进境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复运进境或复运出境的货物

7、一般进出口货物的特征。

• 进出境环节缴纳进出口税费

• 进出口时提交相关的许可证件

• 海关放行即办结海关手续

8、海关放行后,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代理人可以向海关申请签发的证明有哪些?

申请签发证明

• 进口付汇证明联(海关签字,加盖验讫章)

• 出口收汇证明联(海关签字,加盖验讫章)

• 出口收汇核销单(海关签字,加盖单证章)

• 出口退税证明联(海关签字,加盖验讫章)

• 进口货物证明(用于进口汽车、摩托车等)

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各联

• 进口货物报关单一式四联:

进口付汇证明联、海关作业联、海关核销联、企业留存联

• 出口货物报关单一式五联:

出口收汇证明联、海关作业联、海关核销联、企业留存联、出口退税证明联

9、有哪些正当理由的,经海关同意,可以修改申报内容或撤消申报后重新申报?

海关接受申报后,报关单及随附单证的内容不得修改,申报也不得撤消。确有以下正当理由的,经海关同意,可以进行修改或撤消:

1、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等方面的原因导致电子申报数据错误的;

2、出口货物放行后,由于配载、装运等原因造成原申报货物部分或全部退关、变更运输工具的;

3、由于报关人员操作或书写上失误造成所申报的报关单内容有误,并且未发现有走私违规或者其他违法嫌疑的;

4、进出口货物在装载、运输、存储过程中因溢短装、不可抗力的灭失、短损等原因造成原申报数据与实际货物不符的;

5、根据国际贸易惯例先行采用暂时价格成交、实际结算时按商检品质认定或国际市场实际价格付款方式需要修改原申报内容的;

6、其他特殊情况经海关核准同意的。

• 海关已经决定布控、查验的进出口货物,不得修改报关单内容或撤消报关单证。

18、海关放行与结关的区别与联系。

对于一般进出口货物,放行时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已经办理了所有申报、纳税等手续。因此,海关放行即等于结关。

但是对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暂准进出口货物等,海关在一定时期内还需进行后续管理。因为该类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并未办结海关手续,所以海关对于该类货物的放行并不等于结关。

10、海关放行与结关的区别与联系。

海关放行的含义:

是指海关接受进出口货物的申报、审核电子数据报关单和纸质报关单及随附单证、查验货物、征收税费或接受担保以后,对进出口货物作出结束海关现场监管决定,允许进出口货物离开海关监管现场的工作环节

结关的含义:

是“办结海关手续”的简称,是指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向海关办理完进出口货物通关的所有手续,履行了法律规定的与进出口有关的义务,有关货物一旦办结海关手续,海关就不再进行监管。

放行与结关的联系:

对于一般进出口货物,放行时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已经办理了所有申报、纳税等手续。因此,海关放行即等于结关。

但是对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暂准进出口货物等,海关在一定时期内还需进行后续管理。因为该类货物的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并未办结海关手续,所以海关对于该类货物的放行并不等于结关。

11、一般进出口货物与一般贸易货物的区别与联系。

• 区别:一般贸易货物中的“一般贸易”是指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交易方式,也是海关贸

易方式统计指标之一,按“一般贸易”交易方式进出口的货物即为一般贸易货物。一

般进出口货物是指按照海关一般进出口监管制度进出口的货物。

• 联系:一般贸易货物在进口时可以按“一般进出口”监管制度办理海关手续,这时它

就是一般进出口货物;也可以享受减免税优惠,按“特定减免税”监管制度办理海关手续,这时它就是特定减免税货物;也可以经海关批准保税,按“保税”监管制度办理海关手续,这时它就是保税货物。

12、哪些情况不属于海关的赔偿范围?

1、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搬移、开拆、重封包装或保管不善造成的损失;

2、易腐、易失效货物在海关正常工作程序所需要的时间内(含扣留或代管期间)所发生的变质或失效;

3、海关正常查验时产生的不可避免的磨损;

4、在海关查验之前已发生的损坏和海关查验之后发生的损坏;

5、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造成货物的顺坏损失;

6、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或其代理人在海关查验时对货物是否受损坏未提出异议,事后发现货物有损坏的,海关不负责赔偿的责任。

13、海关监管货物的含义,它主要处于哪两种状态?

• 一是进境货物尚未办理海关进口手续和出口货物已办理海关出口手续但尚未装运出

口,仍存放在海关监管场所的;

• 二是进境货物已办理海关放行手续,但仍处于海关监管之下,需纳入海关后续管理的货物,如保税货物、特定减免税货物、暂准进出境货物等。

14、掌握一般进出口货物进出境报关环节的主要步骤。一般进出口货物的报关程序(仅进出境环节):

1、进出境申报(先电子数据报关单申报,再纸质报关单申报)

2、配合查验

3、缴纳税费

4、提取或装运货物

15、关税的课税对象、关税的纳税义务人

关税的征税对象是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和物品。货物是指贸易性商品;物品包括入境旅客随身携带的行李和物品、个人邮递物品、各种运输工具上的服务人员携带进口的自用物品、馈赠物品以及其他方式进入我国国境的个人物品。

关税的纳税义务人是,进口货物的收货人、出口货物的发货人。

计算题:

1、出口完税价格、关税税额

1)以FOB价格成交,出口货物完税价=FOB价/(1+出口关税税率)

2)以CFR价格术语成交:出口货物完税价=(CFR价-运费)/(1+出口关税税率)

3)以CIF价格术语成交:出口货物完税价=(CIF价-运费-保险费)/(1+出口关税税率)

2、进口关税税额、消费税税额、增值税税额

进口关税税额

1)以CIF价格成交,进口货物完税价=CIF价

2)以CFR价格术语成交:进口货物完税价= CFR/(1-保险费率)

3)以FOB价格术语成交:进口货物完税价= FOB+运费/(1-保险费率)减税进口货物的进口关税税额:应该按照实际批准进口的税率征收

消费税税款的计算:

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关税税额)÷(1-消费税率)从价: 消费税税额=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消费税税率

四川大学《中国文学》复习重点之 篇5

一、了解中国各体文学的源流与文体特点;

二、了解有影响的文学流派及其文学思想;

三、熟悉各时代代表作家的创作;

四、能解读中等难度的古典诗文;

五、能背诵诗文名篇不少于三百篇;

六、能用浅显文言写作常用文体。

先秦文学

第一编 五经

要点:五经的次第;五经的成书过程;五经在中国文化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第一节《周易》

要点:《周易》的成书;《周易》的体例;《周易》爻辞的文学性;《周易》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二节《尚书》

要点:《尚书》的成书;今文《尚书》、古文《尚书》与伪古文《尚书》;《尚书》的文学性。

第三节《诗经》

要点:中国古代诗歌的产生;采诗制与《诗经》的成书;《诗经》的流传;《诗经》的社会内容与文学成就;《诗经》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四节《仪礼》

要点:《仪礼》的成书;《仪礼》的内容。

附编:《周礼》与《礼记》

第五节《春秋》

要点:《春秋》的成书;《春秋》的“微言大义”。

第二编史乘

第一节《左传》

要点:《左传》的成书;《左传》的思想内容;《左传》的文学成就;《左传》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国语》 要点:《国语》的成书;《国语》的体例;《国语》的文学成就。

第三节《战国策》

要点:《战国策》的成书;《战国策》的思想意义;《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附编:《逸周书》与《穆天子传》

第三编诸子

第一节《老子》

要点:《老子》的成书;《老子》的思想内容;《老子》的文学成就;《老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论语》

要点:《论语》的成书;《论语》的思想内容;《论语》的文学成就;《论语》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孟子》

要点:《孟子》的成书;《孟子》的思想内容;《孟子》的文学成就。

第四节《庄子》 要点:《庄子》的成书;《庄子》的思想内容;《庄子》的文学成就;《庄子》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五节《荀子》

要点:《荀子》的成书;《荀子》的思想内容;《荀子》的文学成就。

第六节《韩非子》

要点:《韩非子》的成书;《韩非子》的思想内容;《韩非子》的文学成就。

第四编楚辞

第一节屈原作品

要点:“楚辞”;屈原的生平;屈原的主要作品——《离骚》与《九歌》;屈原作品的影响;楚辞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其它楚作家作品

要点:《招魂》;《九辨》。

附编:宋玉赋

秦汉文学

第一编秦文

第一节李斯文

要点:李斯的生平与思想;李斯的文学成就。

第二节石刻文

要点:石刻文的产生;石刻文的文学成就。

第二编汉文

第一节西汉前期散文

要点:西汉前期散文的社会背景;西汉前期散文的内容;西汉前期散文的成就。

第二节西汉中后期散文

要点:西汉中后期散文的社会背景;西汉中后期散文的内容;西汉中后期散文的成就。

第三节东汉散文 要点:东汉散文的社会背景;东汉散文的内容;东汉散文的成就。

第三编汉赋

第一节汉初骚体赋

要点:赋的形成;汉初骚体赋的内容;汉初骚体赋的成就。

第二节散体大赋

要点:散体大赋的形成;散体大赋的代表作;散体大赋的文学成就。

第三节东汉末抒情小赋

东汉末抒情小赋的社会背景;东汉末抒情小赋的代表作;东汉末抒情小赋的文学成就。

第四编汉诗

第一节楚歌

要点:释“楚歌”;楚歌的代表作品;楚歌的文学成就。

第二节汉乐府郊庙歌辞 要点:释“乐府”;汉乐府郊庙歌辞的代表作;汉乐府郊庙歌辞的文学成就。

第三节汉乐府民歌

要点:汉乐府民歌的采集;汉乐府民歌的社会内容;汉乐府民歌的文学成就。

第四节文人四言诗

要点:文人四言诗的概况;文人四言诗的代表作;《焦氏易林》;文人四言诗的文学成就。

第五节文人五言诗

要点:文人五言诗的形成;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古诗十九首》的思想意义与文学成就。

第五编《史记》与《汉书》

第一节《史记》

要点:司马迁的生平与思想;《史记》的体例;《史记》的文学成就;《史记》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汉书》 要点:班固的生平与思想;《汉书》的体例;《汉书》的文学成就。

附编

(一):汉代杂事小说

附编

(二):《吴越春秋》

四川大学《中国文学》复习重点之——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

通论

社会历史状况:

(1)分裂动荡的时代。

(2)门阀制度发展得登峰造极的时代。

文学状况:

“文学的自觉时代”(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推荐参考书

文学史:

(1)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而已集》)(2)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1984年)

(3)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大出版社1986年)

(4)李泽厚《美的历程·魏晋风度》

(5)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

(6)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版)

文学总集:

(1)《文选》:又称《昭明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

(2)《玉台新咏》:陈徐陵编。

(3)《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

(4)《古诗源》:清沈德潜编选。

(5)《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

(6)《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近代丁福保辑。

(7)《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今人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版。

第一编·魏晋南北朝诗

第一节·邺下诗人(建安诗人)

曹操(《短歌行》)

曹丕 曹植(《白马篇》、《赠白马王彪》)

建安七子(王粲《七哀诗》)

蔡琰(《悲愤诗》)

第二节·竹林诗人

时代思潮:经学衰微,玄学兴盛。

文人习尚:清谈。

“竹林七贤”。

阮籍。

《咏怀》及对后世的影响。

嵇康(《送秀才入军》(二首))。

第三节·太康诗人

张华。

“三张二陆两潘一左”。

“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左思(《咏史》)。

刘琨。

郭璞(《游仙诗》)。[附] 玄言诗

第四节.陶渊明诗

《归园田居》。

《饮酒》(其五)

《移居》二首

陶诗的“平淡”

陶渊明的贡献与影响

第五节·元嘉三大家

颜延之

山水诗的兴起

谢灵运的山水诗

鲍照对七言诗发展的贡献

第六节·新体诗

永明体

谢脁

沈约 宫体诗

宫体诗风以外的诗人(阴铿、何逊)

庾信(《拟咏怀》)

第二编·南北朝乐府

概说

“吴歌”、“西曲”

南北朝民歌的不同风格

第一节·南朝乐府

《子夜四时歌》

《西洲曲》

(1)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鲁迅全集·而已集》)

(2)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1984年)

(3)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大出版社1986年)

(4)李泽厚《美的历程·魏晋风度》

(5)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6)北大中国文学史教研室《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中华书局版)文学总集:

(1)《文选》:又称《昭明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

(2)《玉台新咏》:陈徐陵编。

(3)《乐府诗集》:宋郭茂倩编。

(4)《古诗源》:清沈德潜编选。

(5)《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清严可均辑。

(6)《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近代丁福保辑。

(7)《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今人逯钦立辑校,中华书局版。

四川大学《中国文学》复习重点之——宋金元文学

宋辽夏金文学

概论

宋代:960—1127—1279,320年十八帝。文学:文、诗、词各自成就。

第一部分 宋词 绪论

重点掌握:词的基本特质(词别是一家、词为艳科、词以婉约为正宗、词是女性的软性的文学)

第一章 恪守传统 第一节 南唐遗韵

一、花间与南唐对宋初词风影响最大。二、一般掌握:晏殊 欧阳修 张先(讲解各一首词)第二节 本色当行

一般掌握:晏几道 黄庭坚 秦观 贺铸(讲解各一首词)

这四家的创作大都被视为婉约派的正宗,他们基本恪守花间、南唐以来词的传统。第二章 开拓词域 第一节 柳永 重点掌握:柳永对慢词的贡献。词风的俚俗化。(讲解两首词)

第二节 苏轼(全方位)重点掌握:(讲解三首词)苏轼对词的革新是全面的,从内容到风格,从用调到协律,都有除旧布新之功。

一、提高词品(词的艺术品位)

二、改变词风。

三、扩大词境。

四、推进词律。第三节 周邦彦

重点掌握:周邦彦促进词的雅化。(讲解两首词)

1、融化前人诗句以求博雅。

2、推敲章法结构以求精雅。

3、追求韵外之旨以求风雅。

4、注重音韵声律以示醇雅。

第三章 时代激变(1110——1162)

一、历史记事:宣和七年(1125)冬,宋金灭辽,金侵宋。靖康元年(1126)正月,金军围汴,李纲率将士抵抗,年底,金人夺汴,虏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难。建炎元年(1127)高宗即位,建炎四年(1130)金兵退出江南。

二、北宋南宋之交,词人众多,有词集传世的40余人,超过北宋前期中期(不到30人存词集)。以群体力量的优势推动宋词的发展(无大家)。三、一般了解:朱敦儒(1081——1159)、周紫芝(1082——1155)、向子諲(1085——1152)康与之(不详)、曹勋(1098——1174)、史浩(1106——1194)、曾觌(1109——1180)第一节 慷慨激越的战歌

一般掌握:张元干(1091——1170)、张孝祥(1132-——1169)、叶梦得(1077——1148)、岳飞(1103——1141)、李纲(1083——1140)、赵鼎(1085——1147)、韩元吉(1118——1187)、胡世将(1085——1142)、胡铨(1102——1180)

一、张元干:《灵溪词说·论张元干词》(缪钺、叶嘉莹合著):

激昂忠愤歌《金缕》,争诵《芦川》压卷词,婀娜清刚相济美,不妨花月忆心期。

二、张孝祥:《灵溪词说·论张孝祥词》:

清旷豪雄两擅场,苏辛之际此津梁。酒酣万象为宾客,肯向尘寰较短长。

中原遗老望霓旌,极目长淮恨未平。激励重臣能罢席,乐歌一曲振天声。

三、叶梦得:味其词婉丽,绰有温李之风。晚岁落其华而实之,能于简淡时出雄杰,合处不减靖节、东坡之妙。(关注《题石林词》)第二节 苍凉沉咽的悲歌 ——李清照(1084——1155?)

一、生平:

二、性格与见解:

三、诗文创作以及词论:

五绝《乌江》、七言古诗《浯溪中兴颂和张文潜》,文《金石录后序》。有胆有识,论词论政都有锋芒。《词论》:第一篇系统的词学论著。论词标准:协律、铺叙、典重、精致、故实。

四、词——易安体

(一)词的内容情调:

(二)易安体的总体评价: 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碧鸡漫志卷二)

本朝女妇之有文者,李易安为首称。(朱彧《萍洲可谈》卷中)

易安诗笔稍弱,词则极婉约,且亦妙解音律,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者,实倚声之正宗,非特以闺阁见称也。(吕思勉《宋代文学》)婉约派的再次辉煌。

(三)易安体特色:

侯置《眼儿媚》效易安体、辛弃疾《丑奴儿近》博山道中效李易安体

1、风格变化:

2、贯穿始终的是俊爽、疏放、真率、坦诚、俊逸,灵襟秀气,疏宕豪放、飞扬健举的性情表现,所谓闺阁而有丈夫气。

3、最有特色的是其语言。

皆以寻常语度入音律。(贵耳集卷上)

(四)影响:

第四章 辛弃疾和辛派词人 第一节 辛弃疾(1140——1207)

一、生平与个性: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绍兴十年(1140)农历五月十一日(公历5月28日)出生于金人统治区济南历城四风闸。

1、青年时代起义南归:

2、南归前二十年,任职江淮两湖:(绍兴32年——淳熙8年,1162——1181)23岁——42岁。

3、南归后二十年闲居:(除光宗绍熙三年——五年,1192——1194出任福建路提刑、安抚使不足三年外)。(期间词作一百七八十篇)

4、晚年参与北伐:词作减少,但无衰飒之气

二、诗文创作:

现存文十余篇,诗一百二十余首。(大多数散亡)

三、词:(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收录620首)

(一)题材内容广博。题材分类研究:

1、政治抒情词:

2、(狭义)农村词25首:

3、其他:

(二)艺术境界:

1、风格多样:

2、雄奇飞动的意象:

3、丰富多彩的语言:(1)用典:(2)散文化和口语化:

4、驰骋百家,转益多师。

(三)苏轼、辛弃疾比较:(苏辛异同)

(四)地位与影响: 第二节 辛派词人

辛派,又称爱国词派、豪放词派、中兴词人群。与辛弃疾同时代、词风相近(包括与之唱和的词人)以及受辛影响的词人大约50家,比较著名的如陆游、韩元吉、陈亮、刘过、刘仙伦,以及稍后的刘克庄、戴复古、吴潜、文天祥、刘辰翁等。(辛派先驱张元干、张孝祥)此派词人都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抱负。追求豪壮与苍凉的艺术境界。创作主体意识强化。互相唱和,推波助澜。(词风气象壮阔,忠愤悲壮,淋漓痛快,令人起舞,并非“粗莽”,“徒事叫嚣”)

共同优点:创作态度(改变合乐应歌、娱宾遣兴的创作观念,由率易而严肃)题材内容(突破艳科藩篱,由自身而国家)情调风格(由婉媚香软而慷慨激昂)

心胸境界(由狭而深到广而博)缺点:叫嚣偾张之气。(未能摧刚为柔,刚柔相济。未将悲愤做艺术化处理便冲口而出)缺少含蓄蕴藉。(不耐寻思回味)缺少沉郁顿挫。(有气势而无曲折盘郁)第五章 姜夔和姜派词人(古典文学中的现代派)第三节 姜夔(1155?——1221)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西鄱阳人。

一、生平:

二、诗、文、词、书法、音乐,无一不工,现存《白石道人诗集》一卷,集外诗一卷,补遗一卷,《诗说》一卷。其诗和诗学理论,在宋诗史和文学批评史上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三、词作(现存80多首,17首旁注工尺谱)(夏承焘《姜白石系年》、《姜白石词编年笺校》)

(一)内容:

(二)特点和风格:

1、用清冷洗练的语言、低沉幽怨的声调抒写冷僻幽独的个人感受。(色彩、意象、情感的淡化、虚化处理,所谓“感慨全在虚处”。)

2、诗歌出江西、入晚唐;词则出晚唐、入江西。

3、风格:清空、骚雅(张炎)。清劲(沈义父)。醇雅(汪森)。清脆(谭献)。清刚(周济)。清超(孙月波)。清虚、骚雅(陈廷*)。清气盘空(戈载)。

四、评价和影响:

第四节 吴文英(1212?——1274?)

词莫善于姜夔,宗之者张辑、卢祖皋、史达祖、吴文英、蒋捷、王沂孙、张炎、周密、陈允平、张翥、杨基皆具夔之一体。基之后,得其门者寡矣。(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四十)姜派:又称格律词派、雅词派,或清刚派、清空派、清雅派。(以前讨论话题:姜词属于婉约派,还是在婉约、豪放外别开一派?)(吴文英属于姜派,还是自开一派?)

一、吴文英生平:(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四明人,曾自编词集《霜花腴》,已不存)

二、词集:

三、总体评价:

四、姜夔、吴文英比较以及吴文英词的特色:

五、影响:

姜夔——张炎——清浙西词派:“家白石而户玉田”。朱彝尊等人

吴文英——王沂孙——清常州词派:“近世学梦窗者,几半天下”(吴梅《乐府指迷笺释序》)周济、陈廷焯、张惠言等人 第五节 宋季四大家

张炎、王沂孙、周密、蒋捷

一、张炎(1248——1322?)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山中白云词》(词集,302首,基本上是宋亡后作)《词源》(词学理论专著,上卷音乐论、下卷创作论)

二、王沂孙(1251?——1291?)字至与,号碧山,《碧山乐府》(又名《花外集》)

三、周密(1232——1298)

三家比较:

周密、王沂孙、张炎皆为浙江碧山人,《碧山、草窗、玉田三家词异同论》(常国武)

清浙西词派最推崇玉田,常州词派最推崇碧山,戈载、李慈铭推崇草窗。三人皆格律词派,题材也一致:吟风弄月、流连诗酒,托物言志,抒发身世飘零之感。

三人推崇白石(其次梦窗)。草窗间有凄厉之音,玉田多爽豁之笔,碧山则和平婉雅。

四、蒋捷(生卒不详)度宗咸淳十年(1274)进士。

第二部分 宋诗

绪论(宋诗的特征)

一、唐宋诗之争:(齐治平《唐宋诗之争概述》)

二、唐宋诗之别(代表性观点):

缪钺《论宋诗》(1940): 钱钟书《谈艺录》(1948)第一章 宋初宗唐三派:习尚难移

一、白体:学习白居易,平易浅近。(流行于太祖、太宗年间)主要代表人物:徐铉(917——992)李昉(925——996)

王禹偁(954——1001成就最高。字元之,《小畜集》、《小畜外集》。宋初成就最高的诗人)

二、晚唐体:学习贾岛、姚合,清淡闲逸。(流行于太宗、真宗年间)

主要代表人物:潘阆(不详)、魏野(960——1019)

林逋(967——1028成就较高)

寇准(961——1023)

九僧(希昼、保暹、文兆、行肇、简长、惟凤、惠崇、宇昭、怀古)

三、西昆体:学习李商隐,华丽绮靡。(流行于真宗到仁宗初年)

主要代表人物:杨亿(974——1020)刘筠(970——1030)钱惟演(977——1034)

《西昆酬唱集》十七位作者五、七言近体诗250首,杨等三人作品占五分之四。景德二年(1005)秋开始酬唱,大中祥符元年(1008)由杨亿编辑成书。

后期主要代表人物:晏殊(991——1055)宋庠(996——1066)

宋祁(998——1061)文彦博1006--1097、赵抃1008--1084、胡宿995--1067 第二章 新变派:宋调的初创

由宗唐而变唐,努力开创宋诗新局面。(仁宗天圣明道年间到嘉佑年间)主要代表人物:石延年(994——1041字曼卿)苏舜钦(1008——1048字子美)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六一居士)

(一)共同特点:

(二)风格差异:石延年、苏舜钦豪迈奔放、粗犷健举。(有时粗糙生硬)第三章 荆公体:宋调的发展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曾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公。景佑三年——嘉佑中(1038—1060):步趋新变派。(以议论为诗、以文为诗)嘉佑中——熙宁十年(1060—1077):创意和渐进。(立意新颖、诗艺渐进)熙宁十年——元佑元年(1077—1086):精工期。(以才学为诗、诗艺精工)

第四章 东坡体:宋调的审美范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80年代以来,研究苏轼文章1100篇,其中论述苏轼生平、作品版本以及思想、心态的论文约240篇,研究其诗歌的论文180篇、词300篇、散文100篇。学术专著若干)

一、生平思想:

1、生平(乌台诗案与黄州、惠州、儋州)

2、思想(儒释道融合、动态的平衡)

3、文化品格(丰富、变化、幽默、乐天;狂、旷、谐、适;坦荡率真的个性、随缘放旷的文心,风流潇洒的气度。达者心态、智者风范、仁者情怀)。

二、诗歌2700首(转益多师。风格多样)

(一)分期研究:(两次在朝——外任——贬居循环)

(二)分类研究:

1、和陶诗:120多首,作于不同时期。

2、题画诗:

3、山水诗:

4、政治诗:讽刺与讥嘲。乌台诗案。

5、哲理诗:人生见解思考。深邃性和审美性。(虚无和幻灭。观照、超脱和随缘)

6、唱和诗:(游戏三昧)。多样化中的主导风格:豪健清雄;高风绝尘;自然。

(三)审美范型:

1、完成宋调,使宋诗在唐诗之外别开生面,代表宋诗的最高成就。

2、诗歌表现出宋代士人的精神和生活。(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文化品味。宋型文化的代表。)

3、豪放本精微。(天才横溢、自由挥洒中有精湛的技巧、严密的法度。技进于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4、成一代之大观。

三、苏门以及东坡体的影响:

苏门是以交往为联结纽带的松散的文人群体。他经历了先由个别交游到元佑更化时期聚集于苏轼门下的自然发展过程,形成以苏轼为核心,四学士、六君子为骨干的不同层次的人才结构网络(《诗薮·杂编》卷五列从苏游者二十三人),对北宋文学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王水照师《论苏门的词评和词作》)

六君子:黄庭坚、陈师道是江西诗派开创人。秦观以词名,李*不已诗名,张耒、晁补之受苏轼影响较大,但成就难与苏轼相提并论。六君子之外:苏辙(1039—1112)、李格非、清江三孔(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张舜民等等。

第五章 江西诗派:宋调的典型

一、江西诗派正体的创立:

黄庭坚(1045—1105)、陈师道(1053—1102):

(熙宁、元丰中山谷体、后山体已经相继形成特色,元佑以后其风格和诗法形成理论,指导后学,崇宁、大观中形成诗派,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列名二十五人。南渡初盛行诗坛并发生变化。中兴诗人从江西诗派正体或变调入手,经过艰难蜕变,才摆脱其影响,而直到宋末,江西诗派仍有不少追随者如刘辰翁、方回,历时二百余年)江西诗派正体(山谷体、后山体共同)特色:

1、学习杜甫,尤其学杜甫“细筋健骨,瘦硬通深”的一面,诗歌以骨力取胜,以筋骨瘦硬见长,充满韧性和力度。

2、洗练枯淡。“皮毛剥落尽,惟有真实在。”(洗尽绮丽、柔媚、浅直、熟烂、粗鄙)

3、深幽曲折。(不免生涩隐晦)

4、总结诗法,指导后学:(如何推陈出新,创造这种新风格)

二、正体的恪守与变化:(图中列名的二十余人之外,尚有许多)

三、江西诗派变调的创作理论和实践:

(一)创作理论:吕本中(1084——1145)活法。流转圆美如弹丸。曾几(1084——1166)支持、实践并传播活法。(传授给陆游以及南渡初诗人)

陈与义(1090——1139)推崇陈师道,认为苏黄“同出老杜,自成一家”,超越苏黄,才能“涉老杜之涯”。

(二)实践:吕本中:在江西派中最为流动而不滞,脱洒圆活。(浅直、轻率、缓骨孱筋)曾几早年学黄用功很深,出江西较晚,晚年轻快明净、活泼流畅。

陈与义南渡前声名大噪,诗歌被称作“新体”;南渡后学杜甫雄阔高浑、实大声弘一面,诗风雄伟苍楚,气势浑雄,规模广大。

“老杜为唐诗之冠,黄、陈为宋诗之冠,黄、陈学老杜者也。嗣黄、陈而恢张悲壮者,陈简斋也;流动圆活者,吕居仁也;清劲洁雅者,曾茶山也。”(方回《瀛奎律髓》卷一)一祖(杜甫)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四、影响:唐宋诗之争。清代同治、道光年间有“宋诗派”,陈三立、郑孝胥、陈衍三家鼎立,倡导宋诗不遗余力,曾国藩等人都受其影响。第六章 诚斋体和中兴大家:宋调的转型 尤袤(1127——1194)、萧德藻(生卒不详)

陆游(1125—1210)、杨万里(1127—1206)、范成大(1126——1193)第七章 四灵体:宋调的反拨

徐玑(1162—1214)、徐照(生卒不详)、翁卷(生卒不详)、赵师秀(?--1219)。学习贾岛、姚合等人清苦淡远的诗风。以“唐诗”反拨宋调。第八章 江湖诗派:宋调的变异

代表诗人:刘克庄(1187—1269)、戴复古、方岳(1198—1262)、姜夔 此外一百三十余家中小诗人。

第一节 江湖诗派与四灵体、江西诗派的关系

调和四灵体、江西诗派,亦即调和唐音与宋调。杂糅唐宋以求出新。第二节 江湖诗派的审美趣味

风韵、清雅、思致、工巧、流利浅易 第三节 江湖诗派创作的整体特色

一、自我批评与清人批评:所谓“江湖习气”

(一)气格卑弱、卑靡,缺少足够的力量气魄。

(二)情调、语言尘俗、鄙俚,不能等大雅之堂。

(三)局面狭小,小巧细碎,缺少大家气度风范。

二、改变传统审美标准: “入情切事”。有思致有情趣。

工巧、流利、浅易、亲切、平凡……——向平民化、通俗化、白话化方向发展 第四节 江湖诗派的诗人诗作

传统题材之外,江湖诗派擅长写市井百态、村学私塾、城乡风俗、人情世故。

一、万俟绍之《婢态》:

二、刘克庄《岁晚书事十首》之八、九(三首与奴婢有关的诗歌)

三、刘克庄《村校书》

四、宋伯仁《村学究》(两首乡村知识分子)

参考:不同写法

一、范成大《夜坐有感》

二、范成大《墙外卖药者九年无一日不过吟唱之声甚适雪中呼问之家有十口一日不出即饥寒矣》 [白描式与抒情式] 参考:雅与俗

黄庭坚《陈留市隐》(刀镊工)

思考题:

1、江湖诗派不同于宋诗其他体派之处是什么?

2、为什么说江湖诗派是宋调的变异?

3、什么是江湖习气?刘克庄、戴复古对江湖习气有哪些超越?

4、你更欣赏江西诗派还是江湖诗派?为什么? 参考书目:张宏生《江湖诗派研究》 中华书局1995年

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本

戴复古《石屏诗集》 四部丛刊续编本&l3>

2、诗歌表现出宋代士人的精神和生活。(士大夫的生活情趣和文化品味。宋型文化的代表。)

3、豪放本精微。(天才横溢、自由挥洒中有精湛的技巧、严密的法度。技进于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4、成一代之大观。

三、苏门以及东坡体的影响:

苏门是以交往为联结纽带的松散的文人群体。他经历了先由个别交游到元佑更化时期聚集于苏轼门下的自然发展过程,形成以苏轼为核心,四学士、六君子为骨干的不同层次的人才结构网络(《诗薮·杂编》卷五列从苏游者二十三人),对北宋文学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王水照师《论苏门的词评和词作》)六君子:黄庭坚、陈师道是江西诗派开创人。秦观以词名,李*不已诗名,张耒、晁补之受苏轼影响较大,但成就难与苏轼相提并论。

六君子之外:苏辙(1039—1112)、李格非、清江三孔(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张舜民等等。

第五章 江西诗派:宋调的典型

一、江西诗派正体的创立:

黄庭坚(1045—1105)、陈师道(1053—1102):

(熙宁、元丰中山谷体、后山体已经相继形成特色,元佑以后其风格和诗法形成理论,指导后学,崇宁、大观中形成诗派,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列名二十五人。南渡初盛行诗坛并发生变化。中兴诗人从江西诗派正体或变调入手,经过艰难蜕变,才摆脱其影响,而直到宋末,江西诗派仍有不少追随者如刘辰翁、方回,历时二百余年)

江西诗派正体(山谷体、后山体共同)特色:

1、学习杜甫,尤其学杜甫“细筋健骨,瘦硬通深”的一面,诗歌以骨力取胜,以筋骨瘦硬见长,充满韧性和力度。

2、洗练枯淡。“皮毛剥落尽,惟有真实在。”(洗尽绮丽、柔媚、浅直、熟烂、粗鄙)

3、深幽曲折。(不免生涩隐晦)

4、总结诗法,指导后学:(如何推陈出新,创造这种新风格)

二、正体的恪守与变化:(图中列名的二十余人之外,尚有许多)

三、江西诗派变调的创作理论和实践:

(一)创作理论:吕本中(1084——1145)活法。流转圆美如弹丸。

曾几(1084——1166)支持、实践并传播活法。(传授给陆游以及南渡初诗人)

陈与义(1090——1139)推崇陈师道,认为苏黄“同出老杜,自成一家”,超越苏黄,才能“涉老杜之涯”。

(二)实践:吕本中:在江西派中最为流动而不滞,脱洒圆活。(浅直、轻率、缓骨孱筋)曾几早年学黄用功很深,出江西较晚,晚年轻快明净、活泼流畅。陈与义南渡前声名大噪,诗歌被称作“新体”;南渡后学杜甫雄阔高浑、实大声弘一面,诗风雄伟苍楚,气势浑雄,规模广大。

“老杜为唐诗之冠,黄、陈为宋诗之冠,黄、陈学老杜者也。嗣黄、陈而恢张悲壮者,陈简斋也;流动圆活者,吕居仁也;清劲洁雅者,曾茶山也。”(方回《瀛奎律髓》卷一)一祖(杜甫)三宗(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四、影响:唐宋诗之争。清代同治、道光年间有“宋诗派”,陈三立、郑孝胥、陈衍三家鼎立,倡导宋诗不遗余力,曾国藩等人都受其影响。第六章 诚斋体和中兴大家:宋调的转型 尤袤(1127——1194)、萧德藻(生卒不详)

陆游(1125—1210)、杨万里(1127—1206)、范成大(1126——1193)第七章 四灵体:宋调的反拨

徐玑(1162—1214)、徐照(生卒不详)、翁卷(生卒不详)、赵师秀(?--1219)。学习贾岛、姚合等人清苦淡远的诗风。以“唐诗”反拨宋调。第八章 江湖诗派:宋调的变异

代表诗人:刘克庄(1187—1269)、戴复古、方岳(1198—1262)、姜夔 此外一百三十余家中小诗人。

第一节 江湖诗派与四灵体、江西诗派的关系

调和四灵体、江西诗派,亦即调和唐音与宋调。杂糅唐宋以求出新。第二节 江湖诗派的审美趣味 风韵、清雅、思致、工巧、流利浅易 第三节 江湖诗派创作的整体特色

一、自我批评与清人批评:所谓“江湖习气”

(一)气格卑弱、卑靡,缺少足够的力量气魄。

(二)情调、语言尘俗、鄙俚,不能等大雅之堂。

(三)局面狭小,小巧细碎,缺少大家气度风范。

二、改变传统审美标准: “入情切事”。有思致有情趣。

工巧、流利、浅易、亲切、平凡……——向平民化、通俗化、白话化方向发展 第四节 江湖诗派的诗人诗作

传统题材之外,江湖诗派擅长写市井百态、村学私塾、城乡风俗、人情世故。

一、万俟绍之《婢态》:

二、刘克庄《岁晚书事十首》之八、九(三首与奴婢有关的诗歌)

三、刘克庄《村校书》

四、宋伯仁《村学究》(两首乡村知识分子)参考:不同写法

一、范成大《夜坐有感》

二、范成大《墙外卖药者九年无一日不过吟唱之声甚适雪中呼问之家有十口一日不出即饥寒矣》 [白描式与抒情式] 参考:雅与俗

黄庭坚《陈留市隐》(刀镊工)

思考题:

1、江湖诗派不同于宋诗其他体派之处是什么?

2、为什么说江湖诗派是宋调的变异?

3、什么是江湖习气?刘克庄、戴复古对江湖习气有哪些超越?

4、你更欣赏江西诗派还是江湖诗派?为什么?

参考书目:张宏生《江湖诗派研究》 中华书局1995年

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四部丛刊本

戴复古《石屏诗集》 四部丛刊续编本&l)

黄震云《论辽代诗》(文学评论1994、1)

张晶《雄浑清刚的漠北之音——辽代诗歌风貌及其文化基因》(古典文学知识1997、6)蒋星煜《辽代戏曲史钩沉》(戏曲论丛1986、1)陈述《辽代的诗歌词曲与小说戏剧》(文史哲1986、1)

艾荫范《从诗学角度看辽王朝有限的几首契丹汉诗》(沈阳师范学报1998、1)蒋祖怡、张涤云《全辽诗话》(岳麓书社1992)

吴梅《辽金元文学史》(顾巍成代笔,商务印书馆1934)

章荑荪《辽金元诗选》(古典文学出版社1958年)选辽代八位作家25首诗歌(包括民歌、民谣)(第一个把辽金元三朝诗歌合编于一集的选本)李正民、董国炎主编论文集《辽金元文学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5)张晶《辽金诗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张晶《辽金元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周惠泉主编《辽金元文学史话》(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第二章 金代文学

绪论(金代文学成就与特征、分期)

一、成就与特征

金代文学具有雄健的风格,但并非成熟,仍属发展中文学。中国文化到北宋后分流,“程学盛于南、苏学盛于北”,金代文坛的所有思潮几乎都与苏学有关。金代文学“以借才异代始,以流落异代终;以追求中原文派始,以总结中原文派终。以保持华实相扶、骨力遒上为其特色,也不免生硬粗率、苦少蕴藉的弊病。”(詹杭伦《金代文学思想史》)

1、向北拓展了中国文学的地域范围;

2、少数民族文人的崛起为文学注入新鲜血液;

3、金末大量豪杰式文人振起末代文学,体现出中国文学发展的多样性;

4、南北政权对立赋予金朝文学诸多个性。(胡传志《金源文学特征论》)

二、分期:

一般分三期:初期:金太祖——海陵王四朝,借才异代时期;作家来自辽、宋,承袭北宋,表现去国怀乡情怀,艺术特色不明显。

中期:世宗——章宗二朝,大定明昌时期;吟咏闲适生活,技巧风格取法苏轼或江西诗派。后期:贞佑南渡(1214)以后;抒写战乱之苦、亡国之痛,出现宗尚不同的派别,元好问成就最大。

第一节 金诗

前期接受北宋诗歌影响,但是由于北人具有刚健粗犷的气质,而呈现出朴直遒劲的风格;中期以后,特别是贞佑南渡以后,以唐人为指归,(南宋中期亦学唐)开元明学唐先河。金诗与宋诗共性与个性(慷慨苍凉,清刚雄健)。第二节 金词

在北宋词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创造,对豪放、婉约都有继承,而且出现使之并流合一的趋势。况周颐《蕙风词话》:南宋佳词能浑,至金源佳词近刚方。宋词深处能入骨,如清真、梦窗是;金词清劲能树骨,如萧闲、遁庵是。南人得江山之秀,北人以冰霜为清。南或失之绮靡,近于雕文刻镂之技;北或失之荒率,无解深裘大马之讥。(金源人词伉爽清疏,自成格调)(文人词、道士词、民间词、文人俗词)

赵山林《从词到曲——论金词的过渡型特征及道教词人的贡献》(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3)

赵义山《论宋金俗词及其对元散曲的影响》(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3、5)

第三节 金文

沿着易排而散、去靡而朴的道路发展,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基础上开拓疆土。

金初未兴文学之先,诏令奏议,借才异国,文辞即斐然可观;其后振兴文教,济济多士,云蒸霞蔚,类皆北方之彦。考其著述,往往原本六经,多见道之语。其从事古文者,或宗昌黎,或学庐陵,清刚隽上,一洗南朝靡靡之习。平心而论,实足继北宋之正宗,开有元之先路云。(吴梅《辽金元文学史》)

(有金代散文浅论、金元散文平议、金元赋学简论、金代辞赋概说等文章)

第四节 金代俗文学(诸宫调、院本、杂剧)

金代俗文学(诸宫调、院本、杂剧)对北曲的形成产生了直接影响,为元杂剧发展繁荣打下基础。

1、(院本、杂剧:院本是在行院演出的剧本;行院以外教坊乐人演出的称杂剧)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著录690种院本名目,是后人了解金院本的依据。金代河东地区的戏曲是北宋汴京地区戏曲活动的延续和发展,在世宗、章宗时期达到鼎盛阶段,和中都燕京是当时戏曲活动中心。(研究论文很多)

2、诸宫调:讲唱文学。(体制、渊源、表演形式研究论文很多)

代表作品: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又称《董西厢》、《弦索西厢》、《西厢*弹词》)(孙逊《董西厢和王西厢》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此外有《刘知远诸宫调》、元人王伯成《天宝遗事》)

第五节 金代文学批评

王若虚《滹南诗话》与金代文论、元好问论诗绝句

(此外有契丹、女真民族文学文化研究)第六节 作家作品研究

一、元好问:金元之际文坛巨擘。诗、词、文、文学理论代表了金元文学最高成就。

诗歌:丧乱诗、山水诗、题画诗、碑志铭诗等。超过南宋四灵和江湖。

词:写志抒怀词170首、闺情词、山水词、农村词、寄赠词、咏物词,内容丰富,词境廓大,金词之冠。(元好问还辑录《中州集》后附录《中州乐府》)

文学理论:《论诗三十首》

(三方面研究论文很多)

二、除元好问和董解元研究最多外:宇文虚中、吴激、蔡松年、施宜生、完颜亮、王寂、丘处机、党怀英、王庭筠、赵秉文、王若虚、李汾、段克己、段成己等都有研究。(阎凤梧、刘达科《河汾诸老研究》)参考文献:

(清人《全金诗》、《金文最》、唐圭璋《全金元词》)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詹杭伦《金代文学思想史》(成都科学出版社1990)詹杭伦《金代文学史》(台湾贯雅书局1993年)(分五期)周惠泉《金代文学论》(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周惠泉《金代文学学发凡》(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张晶《辽金诗史》(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张晶《辽金元诗歌史论》(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顾易生等人《宋金元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元好问及辽金文学研究》(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

第三章 元代文学

杂剧、南戏、散曲、诗文、词、小说 第一节 杂剧

(渊源、发展与分期,剧本组织和音乐结构,角色与演出形式,戏曲理论)

一、发展与分期

1、初期(1234蒙古灭金—1294元世祖忽必烈至元31年)作家:(繁荣)

大批重要作家:关汉卿之外,白朴、李文蔚等真定(河北正定)作家;马致远、纪君祥等大都(北京)作家;高文秀、康进之等东平一带(山东)作家;石君宝、李潜夫等平阳一带(山西临汾)作家;郑廷玉、李好古等中州一带(河南)作家。

2、中期(1295成宗元贞元年——1332文宗至顺三年)作家(发展变化)

王实甫(天下夺魁)、郑光祖、宫天挺、乔吉等

3、晚期作家(1333元顺帝—1368元亡)(衰落)

宣扬伦理道德、追求离奇情节、与南戏合流。秦简夫、萧德祥等晚期作家

二、剧本组织和音乐结构:(曲词、音乐、舞蹈、表演结合)

1、四折一楔子、宾白(即对话和独白)科泛(又作介、科范,表示动作、表情的术语)、题目正名(剧目名称以及剧情提要)

2、音乐结构:每折换一个宫调,一韵到底;每个(北曲联套)套曲用十到二十支曲子;所用曲子不可后叠,如果续用,采用幺篇格式;首曲有一定规矩;用第一人称;

三、角色与演出形式

1、角色:以旦、末为主。正旦、正末主唱,此外,末又有外末、冲末、二末、小末;旦又有老旦、大旦、小旦、旦徕、色旦、搽旦、外旦、贴旦等。(以年龄言,有孛老、卜儿、徕儿;以地位职业言,有孤、细酸、伴哥、禾旦、曳剌、邦老等)

2、演出地点形式:

城市里瓦舍勾栏,农村的寺庙、路口。化妆、服饰、扮相、道具(砌末)、乐器(锣、鼓、板、笛等)

四、作家作品:

(一)关汉卿:创作杂剧67种,现存18种。《感天动地窦娥冤》、《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望江亭中秋切脍旦》、《闺怨佳人拜月亭》等。(善于塑造各类人物形象,尤其擅长刻画女性悲、喜剧角色,十三个旦本戏;洋溢着干预现实的愿望和鲜明爱憎;发挥杂剧体制特长,重视舞台艺术实践,很高戏剧价值,混迹勾栏、躬践排场;语言本色当行;风格粗犷雄劲)

(二)白朴:《梧桐雨》(抒情性和文学价值)、《墙头马上》(喜剧性和戏剧性)等

(三)马致远:现存七种。《汉宫秋》(悲剧性抒情、凄凉悲愤,1829年译介西方)、《岳阳楼》(神仙道化)《青衫泪》等

(四)纪君祥:现存一种:《赵氏孤儿》(震撼人心的历史剧,1736年波摩神甫最早翻译到法国。伏尔泰《中国孤儿》)

(五)杨显之:现存二种。《潇湘夜雨》(男子负心)、《酷寒亭》(婚变)(剧本19世纪中叶被译介到欧洲,日本学者对其剧本研究比较多)

(六)张国宾:《薛仁贵衣锦还乡》、《相国寺公孙汗衫记》(19世纪初期被译介到欧美并改编上演)

(七)高文秀:现存五种。《黑旋风双献头(功)》(水浒戏)、《相府门廉颇负荆》(渑池会)等

(八)康进之:《李逵负荆》。(水浒戏)

(九)石君宝:现存三种。《秋胡戏妻》、《曲江池》等

(十)李潜夫(字行甫):《包待制智勘灰阑记》(在法国、英国、德国、日本传播。德国布莱希特《高加索灰阑记》。1832年译出)

(十一)郑廷玉:现存五种。《看钱奴》(17世纪以后,法国作家裘利安和英国佚名作家先后译介西方)

(包公戏、水浒戏、三国戏、才子佳人戏、帝王将相戏,历史、现实、神仙无所不包)

(十二)王实甫:《西厢记》(五本二十一折、数百种版本。人物形象鲜明,结构严谨,体制宏大,语言精美华丽)

(十三)郑光祖:创作17种,存7种。《倩女幽魂》(辞藻秀美、婉转多姿)《王粲登楼》《无盐破连环》等

(十四)宫天挺:存两种。《范张鸡黍》、《钓鱼台》(七里滩)

(十五)乔吉:存三种。《杜牧之诗酒扬州梦》、《金钱记》、《两世姻缘》(十六)秦简夫:存三种。《赵礼让肥》、《剪发待宾》等(十七)萧德祥:《杀狗劝夫》(南戏也有)参考文献:

《关汉卿戏曲集》 王国维《宋元戏曲史》(1912)、吴梅《元剧研究》(1929)开山之作、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王古鲁译,中华书局1954年)青木正儿《元人杂剧概说》(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年)第二节 南戏

一、钱南扬《戏文概论》收录宋元南戏剧目238种,但完整保留的只有八种:《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高明《琵琶记》,荆、刘、拜、杀。

二、南戏发展(渊源于北宋杂剧、南宋温州杂剧等,元代与元杂剧并行,但不显赫。)

三、高明《琵琶记》(南戏之祖,南曲之宗。根据民间流传的《赵贞女》改编)

四、其他作品:四大南戏或四大传奇:(王状元)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根据关汉卿杂剧改编)、(杨德贤妇)杀狗记 第三节 散曲

(散曲形成与发展、体式特征、题材内容、艺术形式、作家作品)(前期)白朴;

(中期)马致远、贯云石、张养浩;

(晚期)张可久、乔吉、徐再思等比较著名。参考文献:

隋树森《全元散曲》收录200多位作家3800多首小令、400多首套数

吴梅《奢摩他室曲话》、《顾曲麈谈》、《中国戏曲概论》、《曲学通论》、《南北词简谱》 任中敏《散曲概论》、《散曲丛刊》、《新曲苑》 第四节 元诗文和诗文批评

前期(郝经、卢挚、方回、戴表元);

中期(元诗四大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后期(杨维桢铁崖体等)

(少数民族诗文作家如契丹耶律楚材、维吾尔马祖常、回族萨都剌等)第五节 元词 第六节 元小说

明清文学

本课程为《中国文学·宋元卷》的后续课,分文体讲解明清包括近代的文学,重点解读分析该时期的名作名篇,进而分析明清文学与文化的发展演变特点。80学时,计4学分。主讲教师:谢谦等。

明代文学

第一编 明诗

第一节:刘基与袁凯。分析明初最有影响的两位诗人。

第二节:吴中四杰与林鸿。重点解读高启,其他作一般了解。

第三节:台阁体与李东阳。了解“三杨”的台阁体诗风与时代的关系。

第四节:前七子。主要解读李梦阳、何景明的诗作,并对前七子的创作理论进行分析。

第五节:王守仁与杨慎。一般了解。

第六节:唐寅、文徵明、徐渭。重点解读徐渭。

第七节:后七子。重点解读王世贞与李攀龙。

第八节:公安派与竟陵派。重点解读袁宏道,并分析两排的诗学理论及其影响。

第九节:高攀龙与陈子龙。一般了解。

第二编 明 文

第一节:宋濂与刘基。重点分析宋濂。

第二节:方孝儒、解缙与王守仁。一般了解。

第三节:前后七子。一般了解。

第四节:唐宋派。重点解读归有光。

第五节:公安派。重点解读袁宏道文。

第六节:竟陵派。分析钟惺、谭元春、张岱散文的艺术特色。

第七节:八股文。一般了解。

第三编 明 曲

第一节 散曲。一般了解。

第二节 杂剧。重点分析徐渭。

第三节 传奇。传奇的发展演变。汤显祖《牡丹亭》与阮大铖《燕子笺》。

第四编 小 说

第一节:讲史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的典范意义。古代长篇小说的形式结构。

第二节:神魔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神魔小说与传统志怪的分野。

第三节:世情小说。分析《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的价值与意义。第四节:白话短篇小说。白话短篇小说的源流、文体特点与艺术特点。分析《三言》《二拍》的内容与表现艺术。

清代文学 第一编 清 诗

第一节:钱谦益与吴伟业。

第二节:遗民诗人。遗民现象分析。重点解读顾炎武、吴嘉纪。

第三节:南施北宋与南朱北王。重点解读朱彝尊与王士祯。神韵说。

第四节:赵执信、查慎行与厉鹗。

第五节:乾隆三大家与黄景仁。分析“性灵”说及其影响。重点解读袁枚、赵翼、蒋士铨。

第六节:龚自珍与魏源。分析所谓“近代诗风”。重点解读两位诗人的作品。

第七节:宋诗派(上)。宋诗运动。重点解读曾国藩。

第八节:宋诗派(下)。重点解读陈三立。

第九节:王闓运、樊增祥与易顺鼎。重点解读王闓运与樊增祥。

第十节:诗界革命派。诗界革命的理论、创作与意义。重点解读黄遵宪。

第十一节:章炳麟与苏曼殊。重点解读苏曼殊。

第二编 清 文 第一节:金圣叹、李渔与张潮。重点分析三位作家散文的风格特点。

第二节:袁枚与郑燮。重点分析郑燮。

第三节:沈复与蒋坦。重点解读。

第四节:桐城古文。桐城派的理论及其意义。解读方苞、姚鼐文。

第五节:阳湖派与湘乡派。一般了解。

第六节:康有为与梁启超。“新文体”。重点解读梁启超。

第七节:林纾与王国维。一般了解。

第八节:骈文。一般了解。

第三编 清 词

第一节:阳羡词派。重点解读陈维崧词。

第二节:浙西词派。重点解读朱彝尊词。

第三节:纳兰性德、项鸿祚与蒋春霖。重点解读纳兰性德词。

第四节:常州词派。常州词派的理论。张惠言的词。

第五节:晚清词人。一般了解。

第四编 清 曲

第一节:杂剧。杨潮观《吟风格杂剧》。一般了解。

第二节:传奇。洪昇《长生殿》与孔尚任《桃花扇》。

第五编 小 说

第一节:文言小说。文言小说的演变。重点解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第二节:世情小说。分析《红楼梦》的思想艺术,以及新旧红学的简史。

第三节:讽刺小说与谴责小说。介绍《儒林外史》与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两者的异同。

第四节:侠义小说。侠义小说的源流。《三侠五义》与《儿女英雄传》。

编外 翻译文学

介绍近代翻译文学的概貌,并分析苏曼殊译诗、林纾译小说、严复译学术散文的特点,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模块六重点词汇复习讲解 篇6

1. perform

【分析】动词perform的意思是“演出,表现”。如:perform a dangerous operation 施行一项危险的手术;perform an experiment 做实验;perform one’s promise 履行承诺。

One should always perform what he promises. 说了就应当兑现。

【拓展】performance n. 演出,表演

give a performance 上演(戏)

put on performance 表演

He had two performances a day, which made him very tired. 他一天演出两场,让他感到疲惫不堪。

2. amuse

【分析】动词amuse的意思是“逗笑,逗乐”。如:amuse somebody with 用……来逗乐……;be amused by 被……逗乐。

The teacher amused the children with a story. 老师讲故事逗孩子们开心。

【拓展】amuse后常用反身代词作宾语,意为“自娱”。如:

He amused himself by reading mysteries.

3. guarantee

【分析】动词guarantee的意思是“保证,担保”。如:

guarantee to do sth.=guarantee that 保证做……

guarantee sb. sth.=guarantee sth. to sb. 对……保证……

They guarantee this clock for a year. 这时钟保修一年。

I guarantee the success of the show. 我保证这场表演会成功。

4. accomplish

【分析】动词accomplish的意思是“完成,实现”。如:accomplish one’s object/mission/task/aim/journey/voyage

They have accomplished their task so far. 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完成了任务。

【拓展】accomplishment n. 成就,完成

5. quit

【分析】动词quit的意思是“放弃,停止”。如:quit something 放弃某物;quit someplace 离开某地;quit doing… 停止做……。

He quitted Paris after a week. 他一周后离开了巴黎。

【拓展】be/get quit of… 摆脱……,免除……,

I’m glad to be quit of that job. 我很高兴能够摆脱那份工作。

6. assist

【分析】动词assist 的意思是“帮助,协助”。assist sb. with 帮助

We will certainly assist you with your task. 我们当然要帮助你的任务。

【拓展】assistance用作名词,意思是“帮助;援助;补助”。assistant用作名词,意思是“助手”。

All of us appreciate your kind assistance to us. 我们所有人都感激你善意的援助。

Being a teaching assistant, I have to work 20 hours a week. 作为助教,我一周要工作20小时。

7. permit

【分析】动词permit的意思是“允许,准许”。如:permit somebody to do 允许某人做某事;permit doing 允许做某事。

Will you permit an old pupil to shake hands with you? 你允许一个老学生和你握手吗?

【拓展】permit vi. 许可;容许

permit n. 执照;许可证

Schools have been set up in the places where conditions permit. 学校已经在条件许可的地方建起来了。

You should not collect money in the street without a permit. 没有许可证你不应该在街上募捐。

8. equal

【分析】动词equal的意思是 “与……相同或相等”。A equals B A等于B。

An hour equals to sixty minutes. 一个小时等于60分钟。

【拓展】equal adj. 意思是“相等的,胜任的, 等于,比得上”。如:

be equal to 等于,能胜任; born equal 出生平等。

In the sight of God the rich are equal to the poor. 在上帝看来有钱人和穷人是平等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9. remind

【分析】动词remind 的意思是“提醒,使想起“。如:remind sb. of sth. 让某人想起;remind sb. to do sth 提醒某人做某事;remind sb. that 提醒某人……。

The young man reminds me of his father. 那个年轻人让我想起了他父亲。

My parents often remind me to work hard. 我父母经常提醒我要用功。

The teacher reminded us that we hadn’t reviewed the text. 老师提醒我们还没有复习课文。

10. suffering

【分析】suffering 疼痛,痛苦

Liberation has put an end to our sufferings. 解放结束了我们的苦难。

【拓展】suffer 意思是“受苦,遭受损失”,suffer from的意思是“遭受(疾病,痛苦等)。

The injured man was still suffering. 那位受伤的人还在受着折磨。

His health suffered terribly from heavy drinking. 他的健康因为豪饮而严重受损。

Part Two 短语专讲

11. hold out

【分析】hold out 拿出,伸出

I held out my hand to help him. 我伸出手帮助他。

We can stay here so long as our supplies hold out. 只要供应物资维持下去,我们就能呆在那儿。

【拓展】hold up 举起,延误,示范;hold back 阻止;hold on 别挂断,稍后;hold on to 抓住……不放,坚持,保住。

We thought of selling this old furniture, but we decided to hold on to it. 我们原本考虑卖掉这些旧家具,但又决定不卖了。

12. have affection for

【分析】have affection for 意思是“喜爱,钟爱”。

The young man has affection for reading. 那个小伙子非常喜欢阅读。

To my surprise, your brother has no affection for hard work. 使我失望的是,你哥哥不想吃苦。

【拓展】affect v. 意思是“影响;感动;触动”。

The rise in prices will affect all classes. 物价的上涨使各阶层的人都受到影响。

I was too much affected to answer. 我感动得回答不出话来。

13. make fun of

【分析】make fun of 取笑,拿……开玩笑

My elder brother hates to be made fun of. 我哥哥痛恨被开玩笑。

Don’t make fun of me if I can’t read the text well. 不要取笑我如果我读不好课文。

【拓展】have fun=enjoy oneself 玩得高兴

At last he said, “have fun”, and then left the room. 他最后说了句“玩得愉快”,然后离开了房间。

for fun 开玩笑地,不是认真地

I am serious. I am not saying this for fun. 我是当真的,我不是开玩笑说这个的。

14. take on

【分析】take on 意思是“接纳,雇佣”。

This department store will take on more assistants this summer. 这家百货商店今夏还要雇佣更多的售货员。

They will take on you if you can speak English. 只要你会讲英语,他们就雇佣你。

An open enemy is better than a hollow friend.

【拓展】take on 意思是“呈现”。

Our school has taken on a new look in the recent years. 我们学校近年来呈现了一种新的面貌。

The hall takes on a holiday appearance. 大厅里呈现了一种假日的样子。

15. come up with

【分析】come up with 想出;拿出

She came up with a new idea for improving English. 她想出了提高英语的新主意。

How soon can you come up with the money? 你什么时候能拿出这笔钱?

【拓展】come across (偶然)遇见,发现

come out 开花;出版,发行

come to 合计,总计

She came across some old photographs in a drawer. 她在抽屉里偶然发现了一些旧照片。

When is his new novel coming out? 他的新小说什么时候出版?

The subject came up in conversation. 谈话中提到了这个话题。

16. burst in

【分析】burst in是不及物动词词组,其后不能带宾语。意为“突然闯入”。另外,还有“突然插嘴,插话”的意思。burst into 是及物动词词组,后加宾语。

The police burst in and arrested the thief. 警察突然闯入,逮捕了那个小偷。

My father burst into the room and made us shocked. 我父亲突然闯入房间,我们都很吃惊。

【拓展】同意词组:break in,break into。

巩固练习

1. I don’t think it_______to ask the man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gram—he will only refuse.

A.worthwhile

B.worth

C.reasonable

D.troublesome

2. What a pity! I missed meeting the professor at the station because my car was_______in the traffic jam.

A.held out

B.kept back

C.held up

D.kept up

3. We will always remember the old teacher for his patience and_______to students when the earthquake occurred.

A.entertainment

B.suffering

C.bravery

D.work

4. —What does your sister do?

—She is a nurse and_______the doctor in the operating room.

A.asks

B.assists

C.guarantees

D.overcomes

5. I didn’t want to_______in their argument, so I kept silent at that time.

A.take

B.participate

C.prepare

D.refer

6. Don’t worry. All the desks here can be_______to the height of any child.

A.adopted

B.adapted

C.adjusted

D.admired

7. All the boys did so well—beyond all our_______

A.hope

B.wish

C.understanding

D.expectations

8. The photos on the back wall_______me of my happy childhood.

A.recalled

B.remembered

C.called

D.reminded

9. —Can I buy a Friday’s air ticket for Moscow?

—I’m sorry, but there are no tickets_______for Friday’s flight.

A.precious

B.vacant

C.available

D.unusable

10. Only by this_______can all of us improve our English quickly.

A.way

B.method

C.means

D.road

11. The young man has never appeared,_______come to our school to see me.

A.now that

B.let alone

C.in case

D.as long as

12. They didn’t fight, but stood there_______at one another.

A.stared

B.gazed

C.glared

D.glaring

13. —Does that make any ?

—Yes, it matters a great deal.

A.money

B.sense

C.difference

D.trouble

14. The police have been looking into the case for some time, but how the thief_______is still a puzzle.

A.burst into

B.breaks in

C.broke in

D.burst into

15. Don’t be serious. He just_______you just now.

A.played jokes to

B.played a joke of

C.made a trick of

D.made fun of

参考答案

DCCCB 51—11

CCDDC 01—6 BBCAA 5—1

上一篇:农村水塘承包合同下一篇:光棍感言加油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