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改革

2024-09-12

央视新闻改革(精选10篇)

央视新闻改革 篇1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央视《新闻联播》改革的主要表现以及其产生的重要意义和影响。

关键词:央视,新闻联播,走转改

1. 央视《新闻联播》的改革

1.1 新闻改版

(1) 时政新闻

时政新闻的改革最大亮点是其时间缩短。由于央视《新闻联播》承担着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基本路线以及国家领导人的公务活动与政府中心工作的重任, 过去的《新闻联播》对时事政治非常重视, 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篇幅在介绍各种时政新闻。随着科技的发达和大众的需求提高, 传统的时政新闻报道方式越来越无法吸引大众的关注, 甚至在百姓心中产生了国家领导人每天忙着出国与下乡的印象。央视新闻的走转改重点之一就是缩短了时政新闻的时间, 充实了时政新闻的内容。例如, 2012年12月13日的央视新闻中, 舍去导语, 只花了97个字的正文文稿和25秒的时间概述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见美国前总统卡特。从时间长短上具体分析, 以2010年和2013年的1月1日-1月20日20天的时间作比较:2012年国内时政新闻和国际新闻总时长分别为3.68小时、1.43小时, 分别占全部新闻时长的39%、15%, 而其他报道新闻占46%;2013年国内时政新闻和国际新闻总时长分别为1.52小时、1.88小时, 分别占全部新闻时长的16%、20%, 而其他报道新闻占64%。从这个数据可以发现, 时政新闻的时长缩短, 国内其他报道时长则有所增加。

(2) 头条新闻

央视新闻改版的另一亮点就是头条新闻的变化, 即由时政新闻变为民生新闻。过去央视新闻联播采取统一的编排制度, 头条新闻都是围绕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其公务活动而进行报道的, 改版后的《新闻联播》则打破了传统的惯例, 选取与广大群众利益相关的新闻或大众关注的特大事件作为头条新闻, 同时更加注重头条新闻的时效性。以2013年1月9日至1月15日期间的一些头条新闻为例, 1月9日的头条新闻是菜价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连续上涨后开始出现回落现象, 1月10日的头条新闻是多个地区的天然气出现了供应紧张的问题, 1月12日的头条新闻是全国多地区雾霾笼罩, 1月14日的头条新闻是离婚潮。从这段时间的头条新闻可以看出, 央视《新闻联播》的头条新闻不再是传统的围绕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活动来设置, 已逐渐转变为以民生问题为主, 满足大众关注的需求。

1.2 新闻内容

(1) 以人为主体

走转改后的央视新闻在内容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以人为主体。首先从新闻拍摄角度分析, 作为新闻报道的主体, 人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因素, 只有人的真实故事才可以呈现出新闻报道的丰富一面。以2013年2月2日 (春节期间) 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东方时空节目中“回家的礼物”这一新闻为例, 该新闻主要讲述的是长沙一位普通快递员工刘某春节回家时准备了许多礼物带给家人, 在外拼搏, 心系家人的感人场景, 这则新闻通过对普通人物的真实写照, 表现出了人间珍贵的亲情, 提升了新闻报道的情感张力, 让观众感受到幸福的力量。再如2013年1月3日的《新闻联播》中播出了石家庄的豆饼大叔姚某, 引起了观众的关注。又如央视“新春走基层”的节目活动, 对普通老百姓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进行了真实的写照, 让一位普通的维修工人、一位普通的清洁员都成为了屏幕的主角。从央视《新闻联播》的改版来看, 《新闻联播》以人为主体, 展现出广大百姓的真实生活与情感, 更加贴近百姓的生活, 回归平民视角, 重视百姓的诉求, 赢得了大众的喜爱。

(2) 新闻故事化

新闻故事化是央视新闻走转改的特点之一。改革后的央视《新闻联播》更加注重通过对话、场景的设置来展现出事件中的细节与情节, 用形象的事实说话, 寻找事件中蕴含着的幽默、戏剧性的细节与情节, 增加了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以央视新闻《如果有可能, 我带你去运行》, 新闻报道中将镜头对准了普通农民诗人杨成军和他的妻子, 并在屏幕上呈现出他们在贫困中努力、在疾苦中向上, 在坎坷中相互理解相互扶持的画面, 表现出夫妻二人之间平凡而又浪漫的爱情, 给新闻报道增添了独特的魅力。此外, 央视新闻的故事化还体现在其报道方式上, 即采用全程跟踪和连续报道的方式, 例如央视《新闻联播》的“新春走基层”节目, 为了展现出春运期间买票难的场景, 反映出铁路现实客运力与实际春运客流之间的矛盾, 该节目采取了连续多日跟随农民工邵某的方式, 对其春节买票回家进行了全程的记录, 让广大观众通过镜头深刻感受春运期间在外打工者尤其是农民工返乡的艰难与温馨。这种连续报道的方式具体展示了基层人物的细节和命运, 叠加、推进了新闻的感染力与吸引力, 颇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1.3 新闻的语言与风格

作为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闻的表达语言和风格十分重要。在信息化的今天, 新闻报道的语言与风格需要打破旧模式、旧框架, 突破传统的表达方式, 调动各种有利于表达的笔法进行创作。《新闻联播》改版后的语言与风格呈现出多种特点, 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散文化的表达语言与风格。以2011年5月4日的《新闻联播》为例, 在报道深圳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的启动仪式时, 运用散文化的语言方式介绍了这次启动仪式的举行, 首先对“视”的元素进行了简洁概况的描写, 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会旗进入会场, 接着对“听”的元素进行了描写, 即热烈的掌声、 (下转第176页) 欢乐的乐曲声, 通过多角度的描写, 使得这篇新闻可看可读。如果按照传统的新闻报道语言和风格, 那么这段文字应该是:今天上午10时, 李克强等领导人和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斯蒂芬以及其他贵宾步入会场。通过对比这两种表达方式, 效果和优劣势明显可见, 散文化的表达语言和风格不仅拓展了画面的内涵, 升华了画面的意义, 还以语言的独有力量引导广大观众加深对画面的深刻思考和对事件本质的理解, 给观众全新的感受。

2. 电视新闻走转改的重要意义与影响

新闻活动具有两条基本规律, 即尊重受众率和事实决定率, 也就是说新闻工作必须在满足事实和观众的基础上才能高效地达到预期的效果。走转改活动通过对新闻规律的深刻认识, 在遵循新闻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改变, 提高了新闻的工作质量和影响力, 满足了大众的需求。作为新闻报道的活水源头, 新闻报道只有真正融入到基层中, 才能获得鲜活、真实的新闻素材, 才能以百姓的视角、情怀和需求出发来强化新闻报道, 增强新闻报道的感染力与亲和力。新闻走转改的重要意义与影响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 走基层

以2012年2月央视《新闻联播》为例, 期间关于“新春走基层”的新闻报道达50余条, 报道中多以社会基层的生活观念和生存情况为主, 例如春运、冬季供暖、黑心棉等问题, 将话筒、笔触和镜头直接对准社会基层百姓的生活, 从百姓的视角出发彰显民情, 反映出社会民众的意愿, 揭露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消极现象与不良行为, 同时以积极的态度来推动基层问题的解决。“新春走基层”活动是基层报道最丰富、民生题材最密集、百姓视角最到位、表达方式最恰当、服务群众最贴心的一种新闻实践, 拉近了和人民群众的距离, 充分发挥了新闻报道的舆论与监督作用。

(2) 转作风

以2012年6月27日的“强降雨袭击江城”这则新闻为例, 在新闻画面中, 出现的是记者站在一片汪洋中进行现场直播, 画面中还可以发现雨水已漫过脚踝, 车辆被困在水里无法前进, 抽水机在不停地进行抽排水。新闻的走转改活动重点之一就是要求新闻报道工作者要与新闻现场进行零距离的接触, 亲身感受体现新闻现场的情况, 实现抓现场与细节, 多同期声的目标。新闻报道者亲自奔赴江城现场, 感受大雨袭击中的江城, 带领观众身临现场, 从画面和报道强化了新闻的感染力、表现力和情感张力, 提高了新闻的质量。

3 总结

总之, 央视《新闻联播》走转改活动的开展与实践, 是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势, 无论是节目的深度还是新闻报道的表现方法上, 都满足了广大观众的需求, 对百姓生活的详细描述与报道, 既反映了百姓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也侧面反映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民生的关注与努力

参考文献

[1]李莉, 央视《新闻联播》“走基层”系列报道研究[J], 广播电视, 2013, (02)

央视新闻客户端升级改版 篇2

与旧版相比,第6代央视新闻客户端优化功能点123处,凸显8个亮点。

1.设立微视频专区。央视新闻新媒体已由“两微一端”转型升级为 “三微一端”,新版客户端强化视频优势,并延伸至新媒体舆论场。

2.嵌入智能电视和机顶盒,届时,央视新闻客户端成为中央媒体中第一家登陆智能电视及机顶盒的独立客户端。

3. 基于LBS地理位置服务,实现对用户新闻阅读的智能推荐,为用户精准推送周边突发资讯。

4.优化对电视新闻栏目的预告、直播、延伸解读,实现屏幕与新媒体用户的场景化链接,将时间链升级为“在线新闻视频搜索引擎”。

5. 在一个页面同时实现“阅读、观看、收听”3个功用。

6.递进式介入用戶日常生活,设立“发现”功能键,加载与用户日常生活相关的内容。

7.聚合稿源,打造权威、开放的资讯平台,向央视31个国内记者站、70个海外记者站点开放突发事件发稿权限;向央视体育、财经、文艺等中心开放发稿后台。同时,拓宽机构稿源,向国务院应急办、国台办、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外交部、公安部等强化后台资讯同步。

8.全面提升CDN内容分发支撑能力,使图文加载更快捷,视频播放更流畅,优化界面,完善推送。

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分析 篇3

新闻频道的此次改版, 最先引人注意的就应该是栏目包装上。一个好的栏目包装可以吸引到观众, 新闻本身就没有太多的娱乐性质, 所以从包装上的改变, 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 片头

片头现在采用的是3D地球仪的设计, 表明央视所播报的新闻囊括全世界各个地方, 把全世界最新的消息第一时间传送到大家身边, 让我们了解世界其他国家所发生的大事。

(二) 字幕

标题字体的字号加大了, 让人一眼就能看得到看清楚看明白新闻的主要内容。颜色以蓝色为主, 红色黑色为辅。标题颜色为黄色。三行的标题制作, 左上为新闻发生地, 屏幕中间显要位置是新闻标题, 最下一行则为滚屏, 时刻滚动最新的消息, 体现了央视的新闻时效性。

(三) 画面构成

央视现在的改版, 更注重人性化。对主持人的镜头推得更近, 主持人感觉离观众近了, 在传递新闻的时候就会有一种亲切的感觉, 不再显得生硬。而且在主持人旁边, 会加一个视窗, 显示与新闻有关的照片或者字幕。几个字加一幅图片, 就可以把新闻所要表达的主要事件表达出来。

(四) 主持人的选择

主持人不仅是新闻的播报者、新闻信息的传递者, 更是一个新闻栏目风格的代表之一, 主持人主持风格, 直接影响到新闻栏目的整体风格。

二、各个栏目编排上的改版

这次的央视新闻频道的改版, 确实能在整个直播栏目中看到央视编导们合理的编辑思想, 对栏目的准确定位以及全天的不同时段不同的栏目安排。

(一) 《朝闻天下》清晨第一缕阳光

新栏目《朝闻天下》一经推出就体现出了一种全新的新闻语态, 从主持语言到报道内容, 在新闻性与贴近性之间形成了协调的统一。《朝闻天下》一改以往早间节目仅仅梳理前一天新闻的理念, 第一时间关注当天焦点事件, 提示当天生活服务。在保持原有重大国内、国际新闻权威报道优势的基础上, 增加了社会民生新闻、天气出行资讯、文化体育资讯、时尚生活资讯等领域的内容。《朝闻天下》整合了早间时段资源, 通过长达3个小时的直播, 使新闻的滚动优势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 《媒体广场》下午版与百姓日常生活贴得更近

新闻频道全新改版后, 全长30分钟的《媒体广场》下午版作为一个新栏目登场亮相。该节目设置了“百里挑一”、“报来报去”、“镜头说话”、“新词新语”几个不同的小板块, 以集纳不同“性质”的新闻, 创意不错, 有助于突出报道重点, 也有助于突出编排上的特色。

(三) 《24小时》盘点一天新闻体现编辑思想

个人认为最能体现编辑思想的就是晚上在23:00到24:00的直播节目《24小时》。从节目名称和时间段上就可以看出来, 该节目应该是以一天发生的国内国际的大事进行盘点。这就要求节目应该成系统的进行新闻播报。比如《24小时》分成主播关注、面孔、声音、现场等等一系列的栏目编排, 在整个大的框架下进行小的分类, 更能让人们成系统地接受新闻。

三、新增评论员、增加电话连线

央视现在的改版中, 评论员我觉得是一大亮点。从以前的单一播报新闻, 到现在的深度品论, 是新闻趋向成熟的表现。评论, 让新闻多了一些灵动性, 观众在听完新闻之后, 让评论员评论, 能够更加深刻的把新闻展开, 并且发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对一些财经类的新闻, 央视或把嘉宾请到直播间, 或电话连线, 让一条新闻更加的丰满, 用专家的观点和视角, 把观众引导到深一层次。

四、内容更加丰富, 贴近百姓

(一) 时政新闻减少, 民生新闻增多

原先的央视, 老大哥的姿态高高在上, 可是现在, 各地的新闻事件, 央视都能第一时间派出记者前往调查, 而且所出的新闻片更加具有权威性。比如黑龙江省鸡西煤矿坍塌事件, 哈尔滨监狱越狱事件, 央视都能在第一时间出片子, 而且据我观察, 比地方台速度都快。

(二) 对于民生新闻的曝光更加有力度

不可否认, 央视改版之后, 播出过几个非常有深度的报道。央视也不仅仅只是曝光, 其之后的后续报道, 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真相, 让我们看到了关于职业病诊断上还有缺陷, 不够完整, 同时也让受害者真正得到了公正。

(三) 生活服务、趣味要闻贯穿其中

央视的新闻频道出现了很多生活服务的小常识, 这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表现。比如在冬天的时候, 央视会在节目结束的时候, 放一个关于保养汽车的小常识, 春天吃什么水果蔬菜等等。

五、新闻频道改革体现新闻立台的根本

央视像今年这样大规模的改版还是很少见的, 这并不是说央视过去的改版是小打小闹, 而是说这次央视的改版线路是比较清楚的, 就是突出新闻立台。尽管央视从来没有放弃新闻立台的口号, 但是, 多年来央视的新闻改革一直缺乏力度, 上一轮央视最有影响力的新闻改革还需要追寻到《东方时空》创办的时候。从目前的情况看, 改版以后的央视新闻比之前好看了, 新闻的密度加强了, 新闻变得比较专业了。

央视新闻频道的这些变化是不是有意在向国外同类节目靠拢?中国政法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宋建武表示, 现在很多观众都发现新闻频道信息量增大了、时效性增强了, 这些判断都很对。电视这个媒介, 从它问世的时候是偏娱乐的, 而CNN开创了全天候新闻直播, 摆脱了娱乐新闻的模式, 这是电视传播技术发展的结果。频道本身增多了, 社会发展对电视新闻需求加大了, 这样, 24小时滚动播出的新闻节目才会有收视率。他认为, 从这次新闻频道的改革来看, 内容上加大了新闻播报的频率和力度, 播报方式上也更加灵活, 体现了跟国际接轨的趋势。■

央视新闻改革 篇4

关键词:传播影响力;新春走基层;央视新闻频道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9-0015-02

2011年8月9日,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2011年8月23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为全面启动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制定出了紧密的节目策划。2012年1月10日起,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投入重点版面,推出《新春走基层》大型主题报道活动。

一、央视新闻频道《新春走基层》报道概况及其传播影响力

传播影响力是指传播内容到达后的效果以及其再释放能力和结果,是收视者完成收视行为后,节目对个人和社会实际生成的影响力度。2012年春节期间,央视《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推出之后,收视率大幅提升,对普通百姓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们首先介绍《新春走基层》节目的报道概况,以研究其巨大传播影响力的深层原因。

1.节目内容定位。《新春走基层》节目持续关注民生,从教育、社保等民生工程入手,选取具备样本价值的个人,讲述他们的故事。报道的组织、采编和播出过程中,强调“放平视角、深入探访”,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力求达到内容感人、传播有力的效果。同时,關注基层人民生活,注重反映百姓困难,突出服务性与实效性。

2.节目系列设置。《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大体延续央视《走基层》节目的内容设计形式与风格,并在其基础上添加了一些春节相关的子系列,包括“直击春运”、“问暖”、等。我们选取了从2012年1月10日至2月10日之间的栏目作为研究对象。如表1所示:这一个月期间,《新春走基层》节目共有13个系列,新系列推出平均间隔时间约为3天,节目系列更新速度很快。

3.节目播出编排。在我们选取的这一个月内,《新春走基层》共有节目174集,平均每天有5.4期《新春走基层》节目在新闻频道播出。其播出栏目包括:新闻联播、朝闻天下、东方时空等八个栏目,可见《新春走基层》节目的栏目和节目时段覆盖面非常广。很多节目在每天电视收视率的黄金时段(17︰00~21︰00)播出,174期节目中有46期的首播时间在黄金时段,约占26%。

表1 《新春走基层》节目系列表

系列首播时间系列系列节目集数

1月10日支男临客跟车日记4

小邱回家10

1月12日万里回家路5

直击春运2

1月14日问暖52

1月15日回家的礼物42

1月18日再访黄莲乡2

1月19日在岗位52

蹲点日记9

1月21日寻找中国龙2

1月23日骑着摩托回老家8

1月24日拜年2

2月7日最美的中国人1

二、《新春走基层》影响力的原因探析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传播影响力是通过信息传播过程实现的。任何一类媒介(或一个媒介机构)的影响力,都是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传播影响力是传播的内容经传播及其再释放传播之后所达到的最终的传播效果。媒体的传播力由传播平台、传播内容、传播人和传播方式四个主要元素决定。

1.《新春走基层》的传播平台分析。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央视新闻频道《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的传播影响力,因此,要研究其传播影响力,就必须首先对央视新闻频道这个传播平台进行分析。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于2003年5月1日起试播,至今已连续播出近九年,具有广泛的固定收视群体。央视新闻频道的传播影响力,具体体现在其话语权、执行力和节目号召力三个方面。话语权,即控制舆论的权力。媒体传播广泛快速,控制着社会主要话语权。在我国电视媒体中,央视具有最高权威性,央视新闻频道也就拥有电视新闻媒体的最高话语权。央视新闻频道拥有雄厚的物资条件和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团队。《新春走基层》活动中,央视共派出97路、236名记者前往基层地区。采访团队中,70%以上的是“80后”的青年记者编辑。他们文化程度高,新闻敏感性强,其报道团队的执行力也是惊人的。

2.《新春走基层》的传播内容分析。节目的内容和质量是其传播影响力水平的直接决定因素,节目内容生动有趣、贴近群众生活,收视群体就相对较多,传播影响力就较大。

《新春走基层》节目的内容经过精心的策划编排,内容丰富而真实,满足群众内心需求,具有广大的群众基础。新闻频道根据群众当前最关心的内容,把节目细分为多个阶段性的小系列,使节目更具新闻时效性。《新春走基层》摒弃了普通新闻追求画面唯美、场面热闹、用词宏大、形式感浓重的报道风格,依靠贴近群众真实生活的故事来吸引观众,要求记者要选择贴近人民生活的多元题材,在采访活动中要贴近报道对象,并尽量捕捉最真实、最有力的细节。

3.《新春走基层》的传播人分析。传播人,即传播者,处于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也是传播内容的发出者。专业的新闻传播者是指新闻传播组织的成员,如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等。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共派出两百多名青年记者,奔赴基层地区。各位记者不辞辛苦,远赴万里,采集最真实最贴近百姓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另外,中央电视台20多名播音员,包括著名播音员李瑞英、康辉、郎永淳等,也在春节期间都走出演播室,深入基层第一线,为节目发回鲜活的报道。节目主持人的资历越深,名声越响亮,其言论也就越具权威性;同时,节目主持人若拥有独特的个人魅力,始终保持着真心诚意、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更容易获得观众的信任。这些出色的节目主持人所具备的权威性和可信性,对于节目传播影响力的提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4.《新春走基层》传播方式分析。节目的传播方式对于节目的传播影响力起着置关重要的作用。《新春走基层》节目的传播方式主要包括电视传播和微博传播两种方式。收视率是评估电视节目传播影响力的重要指标。2012年春节期间,《新春走基层》带动了新闻频道的整体收视的明显提高:农历除夕至初六,新闻频道平均收视份额达到1.4532%,创下历年长假节日报道最好纪录。收视率较2011年同期提升了17%,其中的相关报道,收视率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7%。在其系列报道活动中,央视新闻频道还开通了新浪微博,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吸引大众关注。截止2012年2月10日,其新浪微博共有粉丝数量5830人。2012年1月10日至2月10日期间共发布微博62条,每天平均两条,每条微博的平均转发率数是3.8条,平均评论数是3条。同时,节目微博也积极与粉丝进行互动,参与社会公共话题讨论,扩大了《新春走基层》的传播影响力。

三、提升电视节目传播影响力方法探究

在传媒高度发达,各种电视节目趋同现象日益加剧的今天,央视新闻频道《新春走基层》节目用自身的实践作出了新的探索,为同类电视节目的策划与制作提供了良好的范式。

1.重视媒体包装,打造品牌形象。央视新闻频道作为全国最具权威性的新闻频道,自開播以来一直向全国观众提供着最真实客观的新闻,最迅速快捷的报道,使央视新闻频道日益形成了独特的品牌形象。《新春走基层》继承了其真实快捷的栏目形象,并进一步突出其节目深入群众、鲜活生动的特点,使观众过目不忘,对节目产生良好的印象。

2.扩大题材覆盖,拓宽报道视角。系列报道,是围绕同一新闻题材、主题从不同侧面、角度作多次、连续的报道。《新春走基层》节目是央视新闻频道在春节期间推出的一个大型的系列报道,它首先要满足系列报道主题集中而内容广博的特点,选择大量不同题材,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去全面表现“新春走基层”的情况。新闻频道在节目开播后把“新春走基层”作为春节期间的主打栏目,同步推出“在岗位”、“问暖”、“一年之计”三大板块,积极扩大题材覆盖、拓宽报道视角,从农民工到大学生,从春运到买房,记者抓住了社会、经济等各领域中群众的关注点。

3.培养采编人才,重视业务培训。电视媒体竞争日趋激烈,意味着电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日益加大。尤其是对电视采编、制作等业务熟练,又具备优秀的新闻敏感性和政治洞察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极其缺乏。媒体要制作出优秀的电视节目,应更加注重人才的培养,采编人员不仅要是新闻业务上的行家,还要有杂家式的渊博常识与修养,同时兼备踏实肯干的意识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新春走基层》节目的采编团队与主持人团队都是专业上的精英,具备强烈的新闻敏感性,能够迅速地抓住普通百姓的关注点,并高效地组织采访、拍摄,及后期的剪辑与合成,制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这是与其采编人员的职业素质密不可分的。

4.利用媒介融合,传播方式多元。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媒体提升传播影响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新媒体的兴起,为电视节目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渠道和平台。网络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海量储存量和互动性强的特点,电视节目如果有效地运用媒介融合手段,与网络媒体配合传播,将大大提升节目的传播影响力。《新春走基层》节目不仅在央视新闻频道各大重点栏目中播放,通过电视媒体传播,同时,也积极利用网络电视、视频网站、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传播,这种多元化的传播方式给《新春走基层》节目带来了更加广泛的受众,进一步扩大了其传播影响力。

央视新闻频道《新春走基层》传播影响力是由诸多方面的构建而成的,优秀的传播平台、丰富多彩的节目内容、专业高效的采播团队,以及多样的传播方式,都对扩大《新春走基层》节目的传播影响力起到了推动作用。《新春走基层》传播影响力的构建,值得类似节目进行参考与借鉴,充分发挥各种资源条件,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参考文献:

[1]俞虹.分众时代电视社会影响力分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1).

[2]喻国明.关于传媒影响力的诠释——对传媒产业本质的一种探讨[J].新闻战线,2003(6).

[3]欧阳国忠.有效传播媒体的核心竞争力[J].传媒,2006(8).

[4]刘江船.社会影响力——传播学的新视角[J].河南社会科学,2010(1).

[5]田野.微博话语权分配与议程设置的关系[J].新闻爱好者,2011(6).

央视新闻改革 篇5

一、央视新闻播音发生微妙变化

代言官方的第一电视媒体———央视, 其传统播音方式在地方电视台的民生新闻火爆之后发生了微妙变化。主要表现在:

首先, 午间《新闻30分》、《晚间新闻》, 播音员开始调整镜前状态, 以往高高在上的播音状态悄然变化, 播音员的表情和语气变得平和, 语流开始摆脱传统观念束缚, 专业的新闻播报感受得到维持, 类似百姓间日常交流特质的语气浮现;播音员贺红梅主持的《本周》, 是央视首次出现播音员以接近日常说话的方式播送新闻。“贺红梅的语言风格朴实而流畅, 像随意的聊天, 像轻松的漫谈, 还像是在讲述一件件珍闻轶事;就在这广博的谈论之中, 天下大事、世道纵横、人间万象, 都给你娓娓道来。”这个为聋哑人服务的双语节目, 播音员的表现更多被解读为对栏目特殊性质的贴合尝试, 央视其他新闻资讯栏目仍更多偏向体现老式播音方式, 可见当时并未打开新闻播音思想解放的天窗。

其次, 据笔者观察, 《新闻联播》一次小变化为严肃新闻播音启示了新的创作领域。2008年春节雪灾, 新年头一天的节目末尾出现一条饮食小贴士, 给人第一感觉非常新颖;李瑞英则呈现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亲和度微笑。此后相当长的时间《新闻联播》未再现此类新闻处理手法, 取而代之的是整体大力推行亲民性的深入发挥, 尤其是《本周》、《国际时讯》等栏目, 为传统新闻播音注入了新鲜血液, 播音员明显探求更贴近民众的口语化表达, 语气语流不仅和缓、且继续维持亲切特征。

再次, 2009年7月27日早间新闻节目《朝闻天下》为改版急先锋, 拉开了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大幕, 呈现出新闻栏目制作的全新面貌, 此后, 电视新闻播音整体上初步实现了风格转换。“主持化”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透露央视对新闻播音大力支持思想解放的思维导向。

《朝闻天下》最显眼的变化是整体包装, 蓝底黄字及鲜亮红色的配色方案, 抛弃了旧有沉闷, 新闻标题及字幕更醒目, “豆腐冰激凌”、电影《非常完美》等软新闻、娱乐资讯的增加, 使内容上体现出追求轻松的特质———节目形象提升方面释放出的重要讯息包涵了对新型主播的强烈期待。

二、新闻播音的新要求

根据央视新闻频道的改版, 新闻播音员被划归到“主持人”群体概念中, 要求主持人体现轻松、亲民的风格, 将主持人的影响力扩大, 强调视觉冲击, 加强和观众的沟通, 成为央视对新闻播音员的新要求。这是中央电视台应对文化产业改革和电视事业发展的新形势的重大举措之—。

此次提出播音员“主持”化, 使央视新闻的播音语言发生了质变, 播音语言的变化在各方面比以往更多, 中规中矩的传统播音语体有了与时俱进的革新, 并体现在央视对播音员的“宽容”里:重音的强调、节奏的把握, 确保导向正确的前提下, 可由播音员对新闻事件的解读认知程度着手, 甚至容许个人化习惯的部分保留, 比如吐字方式、脸部表情习惯。这种“容忍度”在央视新闻播音的既往史上不曾有, 表达了资讯重点接受个性化解读的盼望。个性化解读曾在火爆得翻了天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中得到成功验证, 而资讯海量、多种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 成为媒体谋求生存的必要条件。

由于借鉴主持特征, 弱化了传统观念中的播音特征, 央视新闻播音的有声语言停连不再强化演播式停连, 改为接近日常交流的自然停连;语速配合平稳, 促成资讯的消费“家常化”, 这切合新闻全天候提供的制作理念, 体现“口袋新闻”的贴近性与便捷性;语调更平缓, 去除了更多的跌宕起伏;语气由于突出“亲切”, 彻底去除了播音员身份高不可攀、有较多距离感存在的旧态。央视新闻播音员如同坐了一部下降机, 努力成为电视观众的平等交流者而播音, 声音在整体上趋向平和, 放弃了固有硬度, 观众感到播音者就和主持人一样和蔼。

播音员的“主持化”成就了央视新闻播音员的转变, 该观点传达出的基本态度异常明朗, 即央视对新闻栏目近民性导向进一步深化, “服务性”被凸显到前所未有的位置上, 新闻政治性的表达在寻求更受欢迎的表达方式。央视将新闻播音员划到主持人行列, 暗含对新闻播音员创新能力的强烈期待, 这种盼望在旧有传媒体制中未得到确切表述, 却在急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中受到波及, 资讯海量背后, 民主与文明不停推进的话语权拥有了空前的社会阶层, 紧跟上时代的变化就是不可避免的选择了。播音的“主持化”, 是社会急速发展与电视传媒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 体现了播音创新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颂著:《播音创作基础》,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1985年版。

[2].张颂主编, 陈振、杨浩编著:《主持人节目驾驭艺术》,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年1月第1版。

[3].张颂主编, 李德付编著:《主持人外部语言基础》,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年1月第1版。

[4].张颂主编, 李德付编著:《主持人形象塑造艺术》,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3年1月第1版。

央视新闻改革 篇6

在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新闻舆论监督指新闻媒体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的不良现象及行为 , 通过报道进行曝光和揭露 , 抨击时弊、抑恶扬善 , 以达到对其进行制约的目的。[1]狭义上的新闻舆论监督则仅指媒体对于政府及其相关部门违背其职权 , 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进行的报道和揭露。

我们选取中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媒体——中央电视台的三档比较有影响力的舆论监督类新闻节目——《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每周质量报告》, 对2014年中国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进行分析 , 探索现状背后的多重原因 , 力争为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建议。

1 新闻舆论监督现状

1.1 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比例低

通过对2014年10月份以前的《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每周质量报告》进行统计 , 可以得出结论 , 2014年央视新闻语录监督类节目的比例不高。

截止十月份 , 《焦点访谈》共播出257, 其中舆论监督类节目66期 , 约占总数的25.7% ;《经济半小时》共播出236期 , 其中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63期 , 约占总数的26.7% ;《每周质量报告》共播出39期 , 其中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25期 , 约占总数的64.1%。

1.2 新闻监督类节目中对于政府行为的监督较少

《焦点访谈》66期舆论监督节目中针对医疗健康类的监督共8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12%, 教育类的监督6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9%, 政治类的监督20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30.3%, 质量安全类监督节目6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9%, 犯罪类节目8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12.1%。

《每周质量报告》由于节目本身针对产品质量问题 , 所以质量安全类节目共14期 , 占舆论监督类节目的56%, 其余为对保险、收藏、手机软件、医疗整形等行业问题的监督。

《经济半小时》由于节目本身侧重经济类问题 , 所以 , 企业经济类舆论监督共30期 , 占新闻舆论监督节目总数的47.6%, 与政府有关的经济类问题23期 , 占总数的36.5%, 与犯罪有关的经济类问题2件 , 占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总数的3.2%, 与污染有关的经济类问题2件 , 占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总数的3.2%, 与质量安全有关的经济类问题6件 , 占新闻舆论监督总数的9.5%

1.3 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明显减少

以《焦点访谈》为例 , 《焦点访谈》作为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一面旗帜 , 在最辉煌的时期曾经达到70% 的节目为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 , “《焦点访谈》舆论监督的数量多年来一直维持在占播出总量的30%~40% 这样一个范围内。[2]但2014年新闻舆论监督类节目的比例也仅仅才25%。

1.4 持续性关注、系列性选题缺乏

《焦点访谈》2014年的66期舆论监督类节目中只对内蒙古新生儿被医院护士拐卖的《孩子你在哪儿》、《别让火车变“祸车”》两个事件进行了后续报道 , 只有《兰州水污染调查》一个事件进行了系列报道。

1.5 新闻舆论监督的层次偏低

在2014年的新闻舆论监督节目中 , 对于备受大家关注的反腐、“打老虎”等问题三个栏目都没有涉及 , 对于政府权利部门的监督多集中与县市 , 存在不敢碰硬、批小不批大等问题。

1.6 硬监督缺乏

“硬监督”——对掌握主要社会资源的有关权力部门 , 主要是针对国家权力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其他社会团体、机构、公众人物等的行政行为、公职行为和公共行为所实施的监督。“软监督”——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报道、评论或展开讨论。[2]

1.7 监督形式模式化、只述不评

节目形式模式化严重 , 一般分为三部分 , 即“主持人演播室提出问题——记者现场调查、采访——主持人演播室总结”的三段论模式。尽管对于一个成熟的节目来说 , 有属于自己的节目流程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 但是一直一成不变也会使观众缺乏新鲜感 , 产生审美疲劳。

2 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现状成因

电视舆论监督在近年来锋芒不再 , 显示出式微的态势 , 其原因也可以从社会系统、媒介系统、受众系统三个方面来分析。

2.1 社会系统

2.1.1 立法滞后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天然属性 , 也是党和国家赋予媒体人的神圣使命。新闻舆论监督在监督政府部门、企业组织和个人行为 , 维护公众利益 ,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和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我国迟迟没有针对新闻舆论监督的专门性法律法规 , 一方面对于新闻舆论监督中媒体记者的行为缺乏必要的引导和规范 , 使得部分素质不高的媒体从业人员存在以舆论监督为名向企业进行勒索、敲诈的行为 ;另一方面也使得媒体的新闻舆论监督权力得不到应有的保障 , 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在进行中阻碍重重 , 新闻舆论监督功能难以得到有效地发挥。

2.1.2 当事人不合作

由于舆论监督类新闻节目针对的是被采访对象的违规违法或者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 , 对于被监督对象的既得利益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 所以被采访对象往往并不配合 , 他们轻则拒绝采访 , 重则抢夺、毁坏、扣押记者的相机、录像带等采访设备 , 更有甚者会对记者进行殴打乃至非法拘禁。中央电视台《社会经纬》栏目就曾以“采访受阻透视”作了专题报道 , 列举了山东、贵州、吉林以及中央电视台等十几家新闻媒体记者采访受阻、被殴打、扣押等情况。

2.1.3 权力部门干涉

在我国 , 新闻媒体具有双重属性 , 要坚持党性原则 , 各级新闻媒体分属于各级党委宣传部的管理 , 所发稿件要经过多层严格审查 , 同时又要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制约。白岩松在自己的书中曾提到在《焦点访谈》舆论监督效力最强的时期 , 央视评论部门前长期存在两队人 , 举报者和灭火者。

2.2 媒介系统

2.2.1 媒介属性的双重制约

由于我国新闻媒体具有“事业单位 , 企业管理”的双重属性 , 一方面对于政府机构的依赖性很强 , 受到政府机构的严格审查 , 因而确立了“党的耳目喉舌”的功能定位 , 新闻报道的一贯传统是进行正面宣传性报道。

另一方面 ,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 , 包括电视台在内的新闻单位纷纷进行体制改革 , 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 , 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 , 自负盈亏。而就电视台来说 , 仅靠电视收视费用显然不能满足维持运转所需要的庞大开支 , 广告商就成为了媒体资金的另一个重要来源 , 也就会使得媒体在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时 , 受到来自广告商的制约 , 不能自如对有利益关联的企业进行批评报道。

2.2.2 媒体环境的激烈竞争

首先 , 舆论监督类电视新闻节目 , 由于要进行长期深入的实地调查 , 往往需要专门的人员、设备制作成本较高 , 再加上制作完成的节目不一定能够播出就进一步提高了成本。而在电视台普遍实行“末位淘汰制”等形式的制度追求收视率的情况下 , 此类新闻节目由于收视率无法和娱乐类节目相比 , 往往收视率和随之而来的广告收益都不高 , 所以很多电视台不愿意制作此类节目。

2.2.3 记者个人素质有待提高

新媒体由于人人都是记者 , 人人都是爆料人 , 人们对于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件在进行舆论监督时不仅掌握更多的资源 , 而且拥有更大的热情。而“记者”作为一个职业 , 有些从业人员存在应付交差的心理 , 不可能像当事人那么深入的进行调查。此外 , 还存在记者舆论监督意识薄弱、对于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事件缺乏新闻敏感性、由于长期的新闻审查而自我设限等情况。

2.3 受众系统

2.3.1 受众对于传统媒体的不信任

由于我国媒体的“耳目喉舌”的定位和长期从事正面宣传 , 以及近年来频频爆出的媒体从业者收受贿赂、敲诈勒索被采访人等情况 , 包括电视在内的传统媒体公信力下降 , 广大受众对于传统媒体普遍存在不信任的心理 , 认为传统媒体 , 特别是央视这样的中央级媒体代表党和国家的意志 , 使得关注传统媒体的受众人数减少 , 传统媒体舆论监督的影响力下降。

2.3.2 受众媒体使用习惯的改变

随着科技发展 , 特别是移动信息技术的发展 ,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可移动设备使得对于信息的接收越来越方便快捷。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在移动终端上随时随地的发送和接收各类信息、进行人际交流。而电视则更多成为家庭中老人和儿童的主要选择。但是老人和儿童并不是舆论监督类节目的主要目标受众 , 所以导致电视节目的舆论监督效果近年来有下降的趋势。

3 电视新闻舆论监督如何突破

截止2007年 , 我国拥有无线电视台296家 , 有线电视套1300家 , 教育电视台1000多家 , 企业有线电视数百套。中国是世界上电视频道数量最多、观众最多的国家。[3]

在当前情况下, 电视依然是影响力巨大的主流媒体, 也是舆论监督的重要阵地。如何更好的发挥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 , 使电视新闻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1 社会系统

3.1.1 加速推动新闻立法

尽管“新闻立法”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就受到了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 , 但是直到目前为止 , 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仍然缺乏明确的必要保障。“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舆论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 对新闻舆论监督实现规范化管理 , 最重的是加快新闻舆论监督的法制建设 , 将新闻舆论监督纳入法制轨道 , 实行依法管理。”[4]只有这样才能从法律层面建立限制机制 , 克服权利对新闻监督的干涉、建立保护机制 , 使得新闻从业人员的监督权得到法律保障。

3.1.2 在全社会进行新闻舆论监督教育

“新闻媒体要顺利开展舆论监督 , 需要有一定的政策保障和社会条件 , 需要得到全社会的支持。”[5]所以 , 要在全社会进行新闻舆论监督的普及教育 , 使得每个公民认识到, 新闻舆论监督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在全社会形成尊重、配合并积极参与新闻舆论监督的良好氛围。

3.2 媒介系统

3.2.1 促进观念转变

一方面电视台要在内部加强对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视 , 明确新闻才是电视台的立台之本 , 犀利独到的批评、监督是一个电视台最大的竞争优势 , 使其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责任 , 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另一方面 , 也要与时俱进 , 改变传播理念。由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变 , 由单一的向受众传输信息向传授双方互动转变 , 使得新闻舆论监督真正向人民所想 , 急人民所急 , 真正解决人民最关心的问题 , 同时了解舆论监督的效果 , 并有的放矢的进行下一步监督活动。

3.2.2 立足自身优势

新媒体虽然具有时效性强、互动性强、参与性强等诸多优点 , 但由于字数的限制和信息的海量以及人们关注度的限制 , 使得不可避免的有碎片化、深度不够、权威性不够的缺点。而这正是电视媒体的优势所在。电视媒体在多年发展后 , 积累下成熟的运营体制、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严格的审核制度 , 所以电视新闻节目在进行舆论监督时应重视对微内容的整合 , 进行系统的分析挖掘、深入的评论 , 以弥补新媒体深度、锐度、权威性的缺乏。

3.3.3 不断拓展空间

尽管在我国 , 新闻舆论监督受到各级党和政府的严格审核 ,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 审核的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 所以新闻从业人员不能固步自封 , 通过自我审核对那些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件视而不见。一方面 , 新闻工作者要通过坚持不懈的探索 , 扩大选题 , 不断拓展可以进行批评报道的空间。另一方面也要加大力度加强对高层的监督。只有敢于打老虎 , 而不是隔靴搔痒才能真正发挥新闻监督的巨大威力 , 同时重塑新闻机构在受众心目中的公信力 , 重新赢得受众的信任。

3.3.4 加强多方合作

社会上与公众利益有关的事件层出不穷 , 新闻舆论监督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工程 , 不是某一家媒体的事 , 也不是某一类媒体的事。因此各家媒体应在竞争的同时加强多方合作 , 在维护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 , 实现共赢。

一方面不同层级的电视台、同一层级不同地方的电视台应该相互协作 , 形成合力 , 扩大媒体影响力 , 使得监督不局限于单一新闻事件的本身 , 而是从更广泛的层面 , 更深的层次推动一类问题的解决。

另一方面 , 电视应与其他媒体形式 , 特别是新媒体合作。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 顺应全媒体的发展趋势 , 将新媒体的快速反应、互动性和电视新闻的深度和专业化、权威性相结合。

3.3.5 深化选材内容

电视新闻和新媒体相比不具有时效性的优势 , 但同时有了充分的时间去策划出更加具有深度的节目 , 所以在实际操作中要更加注意内容的选择。一方面要在更广泛领域、更深入的层面选择监督内容 , 另一方面加强选材的专业性。同时内容可以形成系列、加强持续关注。充分运用画面声音的双重表现形式表现客观事实 , 不是一味使用概念化的解说。

3.3.6 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加强对从业人员媒介素质的培养 , 一方面使其明确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性 , 坚定其进行新闻舆论监督的信念和决心, 另一方面也要提高其进行舆论监督的艺术性, 使其能够运用多种技巧 , 从更巧妙的角度不仅推动社会热点问题的解决 , 而且通过每一次的不断尝试 , 拓展新闻舆论监督的空间。

摘要:舆论监督, 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 是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 在推动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此, 选取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每周质量报告》三个最具代表性的新闻舆论监督节目进行内容分析, 从中窥探我国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的现状, 分析其形成原因, 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电视新闻,舆论监督,现状,原因,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孙雷军.论我国新闻监督的现实困境[J].广播电视学刊, 2011 (7) .

[3]记者网.http://www.jzwcom.com/jzw/94/997.html.

[4]郑保卫.新闻舆论的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今传媒.2010, 8.

央视新闻改革 篇7

从2009年7月开始, 央视改版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其改版力度最大的, 就是新闻频道以及新闻类节目, 早、中、晚多档重要新闻纷纷变脸。先是《朝闻天下》的新形象主播胡蝶、大号滚动字幕、蓝底黄字等, 然后是《新闻联播》小范围撤销会议新闻, 再到新节目《24小时》《环球视线》的评论员等, 都是坊间热议的话题。

央视风格十年不变, 在观众心中, 很多重要的新闻节目俨然已经定格。而此次的改版, 且不说《朝闻天下》等相对“新生代”换血, 就连老牌的《新闻联播》《东方时空》也热闹非凡。

《朝闻天下》改版打头阵。26岁的美女主播胡蝶出镜, 滚动字幕字体变大, 色彩用更鲜艳的蓝色, 多采用关键词加短语的结构, 播报内容相对轻松, 并引入一名特约评论员。国际新闻评论节目《环球视线》和晚间档资讯类新闻《24小时》播出。

不难看出, 改版后的节目, 包装意味浓重, 然而内容构成的改变却显得更有分量。加大了新闻的信息量, 新闻资讯的时效性加强, 国际新闻比重更大, 并且大大增强了评论的力度。全天各时段节目随时加入评论元素也很是抢眼。

具体新闻节目解读

《新闻联播》——受众的抵制性解读。《新闻联播》一传改版便纷纷占据各大媒体的头条。关注度之高, 也表达了中国百姓对这个曾经的王牌节目的复杂感情。

1991年, “扬独家之优势, 汇天下之精华”成为《新闻联播》的宗旨与特质。在上世纪的整个90年代, 中国家庭晚7点的固定节目, 恐怕就是全家三代围坐在一起看《新闻联播》了。然而由于时代变迁, 网络技术的发展, 加之十年不变的老面孔, 《新闻联播》逐渐失宠, 观众群大量流失, 尤其是年轻人和知识分子这一观众群, 也就直接导致节目的影响力大大下降。受众的“抵制性解读”由此可见一斑。美国学者约翰·菲斯克有论, “当新闻常规与人们‘解读’社会体验的常规不一致时, 就会产生抵制性解读”。“新闻常规和解读社会体验的常规之间关系是互动的:那些持不情愿或抵制态度的观众, 不可能接受强加于他们的选择和报道新闻的常规及其所传达的意义。如果人们以一种怀疑或愤怒的态度解读新闻, 就可能解构新闻的常规, 并把新闻的意识形态操作非神秘化。” (1) 也就是说, 如果受众不再相信耳朵里听到的, 或者对电视播报的内容持怀疑态度, 那么就有可能解构新闻的常规, 并且容易看出新闻背后意识形态的主观输入。

《新闻联播》的会议新闻偶尔会消失一天, 也增加了更多轻松和娱乐的成分。但看看受众的反馈, 似乎并不买单。学者展江曾表示:“轻松和包装不是出路。”暨南大学的谭天教授也曾在接受采访中提及:“《新闻联播》的调整并不在于怎样让它娱乐化, 而是怎样让它新闻化。……从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也可以看出, 新闻节目有没有人看并不在于它是不是很娱乐, 而在于它有没有新闻……人们更愿意看到一个更注重公共利益的《新闻联播》。” (2)

《朝闻天下》《24小时》《国际时评》——新闻分类背后的意识形态控制。《朝闻天下》改版打头阵, 除了外表更鲜艳外, 内涵也显得更丰富。改版当天的《朝闻天下》即引入一名特约评论员, 与演播室主持人之间做互动评论, 并且针对不同的新闻请来不同的专家点评。

另外两档新栏目亮相也是看点。22:30, 由水均益主持的唯一一个直播的国际新闻评论节目《环球视线》播出。内容简洁明确, 也增加了很多时尚元素。水均益在解读新闻背景时, 画面的左边会出现3至5行关键解说词, 节目中3位特约评论员互相切磋。之后是23:00晚间档资讯类新闻《24小时》。主持人李小萌和邱启明在播报的过程中, 也穿插几句简单的评论。

这三档早、晚间重要时段新闻, 重资讯、重评论、重价值。在新闻报道上, 明显参与了意识形态的操作, 也再次印证了把关人理论, 新闻有一个被挑选的过程, 往往是重大事件, 或者具代表性, 或者是打破常规的事件, 因其本身的价值而被选中。那么这三档栏目的内容, 作为资讯类新闻以及国际新闻的报道, 是如何被把关人挑选出来的?

“新闻讲述的是过去24小时中发生的重要事件。” (3) 这个简单的定义也引出了下面的矛盾。虽然新闻事件似乎是自然的一部分, 但对事件的报道和对重大事件的选择, 显然是文化行为。新闻要首先努力做到, 把文化秩序强加给“现实”的多形态性。新闻的文本始终努力把各种事件及其可能蕴涵的多种意义限制在自己的常规之中。新闻和其他电视形式一样是有常规的;新闻的常规有强大的约束力, 而且不受质疑, 因为专横的截稿期限对新闻的要求是快速高效, 而这一点只有常规才能保证。 (4)

菲斯克认为, “产业新闻”和“国际新闻”的分类是用来把报道加以归类, 然后把它们纳入新闻播放的规范化顺序之中。归类是新闻用以掩盖其社会性的表现过程的策略之一, 新闻标榜自己是客观的, 是受“现实”驱使的。把新闻分类以及其后对它的切分, 是一种试图控制并限制社会生活意义的策略, 也是一种把西方资产阶级利益变成“自然”常识的策略。

这样一来, “产业新闻”和“国际新闻”看起来就像是基于自然的经验性分类, 但这种分类的操作使得意识形态意义自动渗透进节目。节目的叙述、观点、态度等, 每个环节的巧妙处理, 都使得大多数受众在收看的过程中, 自然地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理念。

改版后频道的栏目构成。从节目的调整我们不难看出整个央视新闻频道改革后的大致轮廓:多档新闻资讯类节目轮流交替上阵, 其中, 新闻是所有栏目的共同特征。电视新闻类节目受到节目编排人以及社会的高度重视。电视新闻作为最复杂, 也受到最广泛研究的电视类别, 正是代表了媒体的一些本质属性和特点。

总体来说, 电视新闻是一种地位较高的电视类别。西方社会有一种说法认为, 新闻所标榜的不受政治和政府机构干预的客观性与独立性, 是民主得以运作的基本前提。在美国, 电视公司在申请经营执照延期的时候, 都会用自己的新闻和时事节目来证明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除了报道事实信息之外, 新闻也是一种商品。采集、传播新闻代价高昂, 所以必须造就一个规模和成分比较合适的观众群来吸引广告商。所以, “新闻是印在广告背面的东西”。

时段、档期、频道等均是判断栏目重要程度及其价值的指标。央视改版后, 从上文的表格中可以看出, 《开心辞典》《非常6+1》等娱乐性节目从经济频道转至三套文艺频道等。《东方时空》时长由30分钟改为1小时, 时段也放到了20:00至21:00的黄金档, 并且从一套综合频道移至新闻频道。值得注意的是, 全新的《东方时空》不再是六七成的《新闻联播》和《共同关注》, 而是强调了增强对突发新闻的报道。

发生在公共领域的新闻

所有电视节目都能产生关于世界的知识和想法。新闻、时事和纪录片略有不同的是, 它们更关注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认为, 国家和社会之间可以存在一个公共空间, 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 不受国家干涉, 这便是“公共领域”。他认为, “公共领域”是大众传媒运作的空间之一, 大众传媒自身就是公共领域的一部分。新闻事件正是在此空间中产生。

电视作为主流媒介之一, 为公众提供话语空间的要求, 使得新闻叙事在关注公共领域之外, 构建了精英人物。也就是说, 新闻人物应该是观众熟悉的, 不仅是个人意义上的熟悉, 如政界官员, 体育、娱乐界人士等, 也包括社会角色的熟悉, 比如工会、灾难中的幸存者和受害者等。会议新闻、工会新闻根源于此。

社会上有权力的人往往是我们所熟悉的人, 而没有权力或代表反对派声音的人, 一般是我们所熟悉的社会角色, 这些角色的扮演者都是容易被遗忘的人。精英人物由于反复露面, 具有历次出现所积累起来的意义。这些意义体现在个人身上, 所以在我们这个个人主义的社会中, 他们所承载的符号就比“角色” (如工会、受害者等) 的意义更重要。“熟悉”所带来的叙事力量强化了精英人物的社会权力。 (5)

这些新闻制造出的精英人物无疑也是未来产生意义的关键。菲斯克认为, 新闻像虚构一样, 是一种话语, 它也像虚构故事一样, 是通过叙事来理解现实的意义的。从新闻对人物的处理上, 也能看出虚构与现实之间的区别是模糊的。显然, 新闻中的人物是真实的人, 但新闻通过人物表现事件的做法, 是符合传统现实主义常规的, 因为新闻认为, 构建一个能为人接受的真实世界, 要通过其中人物的行动、语言和反应来进行。 (6) 也就是说, 社会和政治问题只有体现在个人身上的时候, 才会被报道, 因此不同利益之间的社会冲突被人格化为个人之间的冲突。这样一来, 事件的社会根源就找不到了, 个人动机就被看成所有行动的根源。

受众共同制造意义

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 由传者、新闻信息和受众等多个要素构成。从电视新闻制作传播部门出发, 到新闻信息传至受众这个“目的地”的过程中, 每一个环节都对传播效果发挥作用, 受众对新闻的解读更是不可忽视的意义构成。

据中国传媒大学与央视索福瑞合作推出的《2007~2008中国电视新闻节目市场报告》显示:新闻节目最主流的收视人群集中在男性, 年龄在45岁以上, 中等收入程度, 受过中等或高等教育, 职业是干部或管理人员。这部分人群显然是社会的中坚力量, 他们对新闻的解读, 影响新闻制作者的价值判断。

对这样的受众群体来说, 他们对新闻信息的反应, 显然不是被动接受。作为社会主体的受众, 是有历史的。他们存在于特定的社会结构 (阶级、性别、年龄、宗教等的混合) 之中, 是由复杂的文化历史组成的, 而这个文化历史既是社会的, 也是文本的。主体性来自“真正”的社会体验以及想象的文本体验。 (7) 然而, 这种社会主体性在意义构建方面的影响要大于文本产生的主体性, 因为后者只有在接触文本时才存在。

因此, 正是由于社会体验与新闻文本角度不同, 才会出现《新闻联播》的段子。不仅是传播者制造新闻, 而且受众的解读也同样参与制造意义。新闻把意义和意识形态强加给不同观众的力量是非常有限的。

总而言之, 新闻和时事节目历来都是彰显电视台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本身所标榜的不受政治和政府机构干预的客观性和独立性的属性, 也正是社会民主得以运作的基本前提。央视新闻频道节目的调整, 目的也很明显, 那就是力图靠新闻资讯来打造自己的喉舌形象, 拥有自己的声音。然而, 从电视新闻类栏目产生意义的角度看, 改版后节目的调整, 传者的公共领域意识、受众的能动作用得到重视和发挥后, 百姓是否买单, 新闻传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否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还有待市场检验。

注释

1[1][3][4][5][6][7]约翰·菲斯克[美]著, 周宪、许均译:《电视文化》, 商务印书馆, 2005年版。

央视新闻改革 篇8

2014年8月18号,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同时, 习近平主席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开通微博, 便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过程中所普遍采取的方式。结合微博后的传统媒体, 不仅使信息传播变得多快速便捷, 更是加强了媒体与大众的互动, 使一系列新闻产品集群在互联网思维的推动下及新技术开发的配合下, 变得多元化、立体化、互动社交化。

央视作为具有相当权威性的媒体, 其业界龙头的特殊性, 使得其“如何在面对新媒体高速发展的道路上逐步改革并如何更好地与之结合服务大众”成了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话题。央视微博自2012年开通以来, 粉丝数已增至2200多万, 这与其他开通微博的电视媒体相比已经遥遥领先。在观察了近千条微博样本研究后, 笔者试着归纳央视微博的传播特点, 其中既有优势值得同行媒体借鉴, 同时也在比对中发现了不足, 提出我们浅薄的改进意见。

一、@央视新闻微博特点

在研究比对后, 我们将@央视新闻的微博特点总结为以下四点:零碎化、人性化、亲民化、标榜化、原创化。

“零碎化”可以拆分理解, 如图1所示。“零碎化”使得@央视新闻相比于母媒体具有绝对性的优势。以2012年6月24日神九天宫对接事件的报道为例, @央视新闻几乎每两分钟便播报一条最新消息让读者时时跟进, 大事件碎成小细节报道也同样多角度加深了读者的理解。同时, 在其他讲求时效性的新闻事件中, 央视新闻微博更是设立“#央视快讯#”等板块, 力求在诸多报道角度中成为新闻的第一发声者。

微博发布时间及频率, 是“零碎化”的直观表现。随机筛选2014年1月24日、2月1日、2月27日、3月3日作为样本, 对样本中的微博发布时间进行统计和分析 (如图2、图3) , @央视微博平均每日发布53条微博, 在非睡眠时间 (7时至24时) 保证平均每小时2条的发布频率, 在早晚高峰、晚黄金时段保证平均每小时3条的发布频率。高峰频段与受众使用微博频段吻合。这种与受众使用微博频率相吻合、较为合适的发布频率保证了微博的有效传达率, 更容易实现信息的准确投送。

在此之前, 有关学者对人民日报微博的发布口吻与其母媒体上语言风格进行对比后并赞扬, 认为@人民日报语言风格清新, 与报纸的言辞风格“判若两人”, 认为这是@人民日报的一大特色及很好的转折点。但@央视新闻的语言风格同样较新潮, 却鲜有人称道, 笔者想, 除了自身原因之外还有潜在的客观因素, 这可以引用文学中的一句话来解释:“痛苦源于比较。”人民日报作为党报, 相比于其他同类媒体较为严肃, 而中央电视台虽然也为党媒, 但由于其电视媒体的特殊性需要兼顾传播与娱乐的双重任务。因此, 其母媒体本身的语言风格便没有人民日报那样严肃, 所以对比后差别不足以如此显著, @央视新闻的“人性化”风格便一直隐藏在@人民日报之后。

其实不然, 抛开语言风格不说, 其板块的设置便足以显示出其进步。央视新闻微博的话题设有:“传递正能量”、“生活提示”、“微话题”、“寻人求助”等等。同时利用与母媒体的互动, 不仅做到了更好地传播, 更是替人民群众办实事。党的十八大以来, 党中央实时强调各项工作以人为本, 以民生为本。@央视新闻便是乘着时代的潮流, 用真实和人本核心的理念, 将新闻产品塑造成有温度的“人”。而网民评论的相对自由性, 更是为人民提供了言论自由发表的平台, 不仅连接了媒体与大众, 倾听老百姓的声音, 更是通过与网民评论的及时互动, 在交流学习中推动了自身微博与母媒体的建设

(一) 定时推送与突发新闻事件及时推送相结合

央视新闻微博的推送方式是以定时推送与突发新闻及时推送相结合的。央视新闻微博每天都会推送“早安”与“晚安”两条微博, 两条微博每天的推送时间不定, 其内容却是经过加工的。例如, 2014年8月7日, 央视推送的早安微博标题为“立秋带来的9封信”, 内容为鼓励读者的文字。同时, 央视新闻微博利用微博传播的时效性优势, 弥补了电视传播时效性滞后的弱势。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一定的周期和时长, 而微博只需要编辑简单的文字和图片内容就可以传播一定量的信息, 尤其是在硬新闻方面, 微博的充分利用满足了新闻时效性的要求。2014年8月8日晚, 央视新闻微博发布了“美国已向伊拉克北部发动空袭”的消息, 比电视新闻播报要早了接近半个小时。

(二) 语言更加平和, 富有条理性, 贴近普通民众生活

央视新闻微博发布的不少微博, 与平时严肃的央视新闻频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传统的电视媒体相比, 微博的传播除了更快速, 语言风格也更加活泼, 行文如散文一般, 没有了电视上政治口号式的语言风格。其次, 语言更多的是使用网络语言。例如, “你造吗? (你知道吗?) ”、“戳图 (点击图片) ”等。在2014年七夕节来临之际, 央视新闻微博发布了一条微博, 其中写道“生命本是一条直线, 直到遇见你, 我原本枯燥的直线才变成一道美丽的贝式弧线……”, “一个男生用黑板上的情书, 感动了心爱的女孩。那些挣扎矛盾、魂牵梦萦, 那些难以忘怀、曾经错过、不想记起的, 是否已被尘封?晒晒情书, 让全世界知道你对TA的爱!”散文般的语言, 加上富含人情味的视角, 传递给读者的是满满的祝福与关怀。

(注:以以上4天为例, 在受众活动时间段内 (6时至24时) , 央视新闻均保持平均2~3条的时发微博频率。保证了微博的更新频率, 避免了在某一受众关注时段丧失话语权。)

(三) 创造话题, 让网友参与讨论

央视新闻微博在每天发布的微博中, 除了每天固定的“早安”、“晚安”版块和新闻版块, 还有“微系列”话题。例如, “微阅读”、“微感动”、“微音乐”、“那年今日”, 这些话题的内容大多为回顾性的微博, 如2014年8月8日的“微音乐”回顾的是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 “那年今日”则是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整体回顾。微话题的产生, 使得央视微博与网友有了良性的互动。早安晚安微博多为心灵鸡汤式的文字, 转发互动的意义不大, 而突发新闻的微博又显得过于严肃, 处于两者之间的微话题系列正好满足了央视与网友交流的需求。

(四) 发挥媒体权威作用, 引导网友形成正确的认识

在云南昆明暴恐事件发生之后, 央视新闻微博第一条相关的微博发布于2014年3月1日23:13, 该微博只有简短的新闻情况介绍, 没有配图。第二条相关微博发布于23:24, 在文字后面还配上了昆明电视台的截图, 但是画面内容比较血腥, 容易给受众造成恐怖的气氛。但在接下来的微博中, 央视微博陆续发布了“警方:‘昆明市大树营今晚也发生了暴力事件’系谣传”、“昆明火车站袭击事件已定性为‘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今夜, 我们与昆明同在!”、“呼吁:不传播血腥画面”、“【面对昆明血案, 我们可以做什么】 (1) 谴责疆独恐怖主义。 (2) 指向具体恐怖组织, 而非仇恨某个民族。 (3) 不理会、不放大网上个别为暴力辩护的极端病态声。 (4) 别用‘报复社会’这个词, 这是恐怖袭击。 (5) 表达愤怒而不要传染仇恨, 别在网络上发泄仇恨传播戾气”等微博, 这些微博的陆续发布, 目的在于引导受众对此次事件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不要将对恐怖主义的仇恨指向某一个民族, 要保护受害者。

(五) 微博多原创, 打造140字“干货”、“硬货”精品微博

微博作为新兴传播系统, 有着自己的特殊传播模式。无论次传播中心的任何转发传播的次数的大小, 其总量都包含在原始微博传播量之中, 也即原始微博的传播量等于各个转发传播者传播量的总和。由此公式可以看出, 自发的原创微博在微博传播中的重要性。这也同时要求了媒体微博运营者若想扩大微博影响力, 必须提高微博原创率、提升微博质量, 努力做微博转发原点。

原创微博的频率决定了媒体微博质量的高低, 以及能保证作为微博转发传播之原始节点。可以看出, 央视新闻的原创微博率较高, 从侧面说明了央视新闻微博质量较高, 对于保证期影响力功不可没。以2014年2月份@央视新闻发布的所有微博为样本, 对其微博原创率进行分析 (如图4、图5) , 平均原创率达77.43%, 以每日平均发布53条为例, 每天平均可保证41条微博作为微博传播原点进行传播, 在此基础上的所有转发传播, 都纳入该微博的传播总数内, 充分保证了媒体微博的微博影响力。除此之外, @央视微博的原创微博内容愈加实用、贴近民生。例如, 开学季时发布的“大学要做的50件事”、华北暴雨时发布的“防雨避雷常识”、“人手必备:手机丢了怎么办?”、详解带薪假等, 此类微博多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其中不乏“常识漏洞”。因此, 获得了较高的转发量。媒体微博, 除其应有的新闻传播功能之外, 其社会价值、社会功能理应在微博上有所体现。

二、@央视新闻有待提升的空间

@央视新闻于2012年3月7日发布了第一条微博, @人民日报的第一条可查微博在2012年7月22号。二者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后, 还是存在了一定的差距, 无论是对比粉丝数量、活跃度或是影响力, @央视新闻都显得稍有逊色。

央视新闻微博在开通之初曾打出这样的口号:“谁在说:我们和你们;说什么:温度的新闻, 锐利的评论;怎么说:牛视频, 炫图片, 酷笔头;在哪说:东半球, 西半球。”针对此, 笔者根据其初衷认为@央视新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以求更加完善的传播。

(注:红色为@人民日报, 绿色为@央视新闻。第一, 从粉丝数量上看, @央视新闻粉丝明显少于同类型的@人民日报。第二, 两者粉丝数均保持增长态势。第三, 粉丝数差值变化不大, 意味着@央视新闻鲜有关键涨粉时刻, 二者同质化现象较重。)

(注:红色为@人民日报, 绿色为@央视新闻。央视新闻的活跃度明显少于人民日报, 微博活跃度直接影响微博影响力。)

(注:从影响力来看, 央视新闻微博初期落后同类型人民日报较大, 但之后进步明显, 但仍落后于《人民日报》)

(一) 增加国际新闻内容, 尤其是软新闻的内容

随着国际化的脚步越来越近, 世界再大也可以在网络的包容下变成我们近在咫尺的地球村, 而受众的关注方向也渐渐不再满足于国内, 而是更希望了解全球动态。而@央视新闻的发布内容中国内的硬新闻、软新闻和国际硬新闻较多, 国外的一些软新闻内容却较少。因此, 在内容方面, 微博由于其传播基于网络, 因而其传播的内容应该更多的与新鲜有趣的、国际性的新闻接轨, 满足受众的多方位新闻需求。

(二) 语言可以更加生动活泼 (与人民日报微博相比)

央视新闻微博虽然相对于电视节目在语言风格上更加活泼, 但是与@人民日报相比, 其语言风格的活泼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举一些@人民日报善用文字表达的例子:在“美军在伊拉克北部开展针对ISIS武装的空袭”这一新闻中, @人民日报微博标题明名为“炸了”, 不仅简洁生动, 且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更加吸引受众。其次, @人民日报一些软新闻的标题也达到了既风趣又能满足新闻事实的效果。例如, 2014年8月8日19:01发布的关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查询的新闻, @人民日报微博的标题为“过儿, 师傅喊你查成绩!”

(三) 加强与母媒体联系, 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开通特色栏目板块

@凤凰卫视在这方面很好地发挥了母媒体明星主持人的优势, 开设“#凤言凤语#”等板块, 发布一些主持人的经典感悟如“窦文涛说”、“吴小莉说”。因此, 央视新闻微博可以在利用本台资源方面有所借鉴, 可以通过主持人开栏目或抛话题增加互动, 这样不仅使官微的身份更加接地气, 同时更是发挥了主持人的名人效应, 拉动@央视新闻在微博界的影响力。其次, 在微博首页抬头的标题栏中, 大部分官微都设有“微博”、“话题”、“文章”等, 但@人民日报及@凤凰卫视还设有“相册”板块, 除了传播信息分享美文, 还将微博中的图集整理集合于此, 并通过分享其他美图来愉悦受众身心。@央视新闻则也应该在这方面查漏补缺, 同时根据自身特色开设特色栏目。

而在共有的“文章”板块中, @央视新闻并没有充分的做到当初所说“锐利的评论”, 文章内容与微博内容多重复, 让受众感觉这些内容只是换了地方又再见了一次。因此, @央视新闻可以善用特邀评论员, 用其独到的眼光和犀利精准的点评增加文章含金量, 内容可就热点新闻进行深度剖析, 但要注意避免与微博发布内容重复, 同时避免成为母媒体资源的“二道贩子”。其次也可转载经典文章增加与同行媒体的互动。

(四) 新闻总结, 避免信息刷屏导致遗漏

@央视新闻每日发布五十条左右, 数量虽然客观, 但如此密集一天下来难免会让受众有所遗漏。因此, 可以每日进行分时段总结。例如, 【8月1日0~12时要闻回顾】, 著述重要新闻事件并附消息链接, 避免消息刷屏遗漏重要新闻。这样在信息爆炸的今天, 受众才能高效利用新闻信息及资源优势整合的便利, 更好地实现“无处不在的央视, 随时随地的新闻”。

三、小结

央视新闻改革 篇9

座谈会由全国政协常委张海涛主持,全国政协委员张秋俭、李东东、黄国柱、邬书林、张德修、郝振省、艾克拜尔·米吉提在座谈会上先后发言。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代表央视致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介绍媒体融合研讨报告情况,中央电视台网络传播中心主任汪文斌介绍了电视媒体和央视媒体融合发展情况;北京电视台新媒体发展中心主任蒋虎、北京青年报社社长张延平分别介绍了地方电视台和都市报媒体融合发展情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今年8月18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坚持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9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各单位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央视新闻改革 篇10

一、调查类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概念和节目特点

调查类报道在西方新闻文体中有特定含义, 它是一种专门的揭露性报道, 是一种较为系统、深入地揭露问题为主的新闻报道形式;中国式调查类报道是指, 由媒体相对独立完成、以记者调查为主要方式、揭示不为人知的新闻事实的深度报道形式。俗话说,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调查类电视新闻中, 主体是亲自对事件进行独立而彻底的调查的记者, 客体是关系到公众利益、却又存在事实被遮蔽现象的社会事件, 而现场报道是这类新闻主要采取的形式。

通过调查进而不断逼近事实的真相, 力求客观地揭示事件的真实面目。正因为如此, 调查的目的是挖掘新闻事实, 而且是侧重于挖掘未知的新闻事实。

所谓“未知的新闻事实”, 并不等同于从未报道过的新闻, 而是追寻新闻背后的新闻。调查类新闻的形态呈现出进行时的特征, 倡导现在进行时, 现场发生的事态可能又是一个新的突破点。

1996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开创了《新闻调查》节目。《新闻调查》每期一个主题, 以记者的调查为结构主线组织段落, 片长40分钟。当时被誉为是中国电视新闻语态改革的重要标志。

央视《新闻调查》作为调查类新闻的优秀代表, 在坊间和高端都有广泛的影响, 并以其穿透力和影响力征服了新闻媒体。栏目组提出了“探寻事实真相”的口号, 并对“真相”做了这样的解释:“真相就是正在或一直被遮蔽的事实, 有的真相被权力遮蔽, 有的被利益遮蔽, 有的被道德观念和偏见遮蔽, 有的被‘集体无意识’遮蔽, 有的被狭隘的生活圈子、知识和技术遮蔽。”同时, 他们追求一种境界:“有真相被遮蔽的地方, 就应该有《新闻调查》。”[1]

作为调查主体, 记者的行动贯穿调查的始终。在调查过程中, 记者以现场报道的方式,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求证问题, 进而得出判断。比如在《死亡名单》这期节目中, 经过记者曲长缨横跨安徽、河南、山西三个省、历时半个多月环环相扣的调查, 一串长长的、被隐瞒的死亡名单终于浮出水面, 使得埋没于矿石之下的名字终于重见天日, 还逝者以尊严。同时, 现场报道也为观众撕开了一个精心编制的骗局和背后黑幕的口子。还有《派出所里的坠楼事件》, 通过记者杨春的多方调查和分析, 死在派出所的刘骏, 很可能不是官方报告的自杀, 这为事件真相的发现提供另一种可能性, 《新闻调查》的介入使得当地各级司法机关对此事件重新进行了调查。

现场报道还能有意识地抓拍最能反映现场特点的场景和细节, 甚至对探寻事实的走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透视运城渗灌工程》中, 记者王利芬从蓄水池边拔出塞着木头的水管;《死亡名单》中, 记者曲长缨在走访发生矿难的矿工宿舍时, 在床底发现的通讯录;《“非典”突袭人民医院》中, 记者柴静在人民医院发现院方将SARS患者写成普通患者的名单, 甚至画出一条线就是隔离区的现象。这些记者在现场的意外发现, 通过镜头被真实地记录和报道, 可以说, 这样产生的传播效果是文字、广播和一般的电视新闻报道类型很难达到的, 也极大地增强了新闻真实性的感染力。

区别于简单报道他人的调查行为和调查结果, 此类的媒体凭借自身的力量进行调查。《新闻调查》通过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记录和展示的是记者如何不断接近事实本身、一步步获取真相, 受众跟随记者对事件所进行的现场调查, 能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现场报道的魅力。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们要等到事件有了真正的结论后媒体才能介入的观念桎梏。

二、调查类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优势

(一) 现场评述和视听效应犹如身临其境

我国古语中有“耳听为虚, 眼见为实”、“百闻不如一见”等说法, 人们总是相信自己亲眼见到的事实。电视新闻现场报道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了人们的这种心理, 使受众不仅可以“耳闻”, 还可以“目睹”。

现场评述是《新闻调查》的又一个法宝。电视媒介权力不是私人、小团体的利益代表, 而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特征的权力。《新闻调查》记者能够在采访中直言不讳、一针见血式提问的底气, 就是来自对电视媒介权力的使用。在《为了公共的利益拆迁?》这期节目中, 面对双方利益的纠葛、面对拆迁这一经常性双方不平等的现状, 记者黄洁没有陷入个人同情的主观感情之中, 而是在表示关切的同时, 注重对各种有利于展现新闻事实的证据的提供, 这种成熟与犀利的访问风格对新闻舆论监督功能的实现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在《上海楼倒事件》中, 面对一座高层住宅楼的整体倒塌这一匪夷所思的事件, 调查记者柴静通过对政府代表、住户、专家等的采访, 对“楼脆脆”事件的真相进行了有说服力的梳理, 将此新闻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挖掘, 将调查类新闻的冲击性和现场感进行了充分的展现。

在一般性的电视新闻报道中受众看到的是现场的情形, 听到的是播音员的解说, 而现场报道在使受众看到现场图像的同时, 还看到听到记者在现场的叙述、采访声的问答以及现场特有的同期声, 以视、听两个方面的综合效应建立强烈的现场感, 使受众在耳闻目睹新闻事件的整个过程中感到身临其境。

(二) 发挥电视特点直接传播信息鲜活可信

电视新闻的一般报道要经过“当事人—记者—文字—播音员—受众”等几个层次的中转, 而现场报道中的记者可以直接向受众传递信息, 增强所传信息的可信度。例如1998年《巴格达遭空袭纪实》这条新闻, 电视记者首次置身于国际战争的热点地区, 在战场做现场报道, 可以说是中国电视新闻界的一次新突破。中央电视台特别报道小组登上巴格达新闻中心大楼楼顶时, 英美空军正对伊拉克进行第三轮“攻击波”。记者水均益以炮火为背景, 做出现场报道, 这在视觉上和听觉上都给观众以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在当时四十分钟的攻击中, 有十几枚巡航导弹在新闻中心附近炸响, 距离最近的炸点离他们不到八百米。新闻中心的楼顶就是高射机枪阵地, 高射机枪的对空射击使整个大楼都震颤起来。记者水均益对现场并没有刻意地渲染, 但是受众却仿佛已经走进了那个战火纷飞的现场。

电视新闻的现场报道, 以其鲜活生动的表现形式, 充分发挥了电视这一现代化传播工具的特点, 越来越被电视记者普遍采用, 它以直观的报道形式拉近了记者与观众的距离, 亲切、自然、可信性强。

(三) 强烈的感性诉求与人文关怀赋予体贴温暖

常常有这种情况, 有些节目播出后给人留下的印象较深, 有些却不然。在这里, 信息接收者的选择, 除了职业、兴趣等不同影响因素外, 还与他们在接收新闻时的心理参与程度有很大关系。当受众处于“有意注意”的心理状态时, 对信息的接收就是积极的、主动的;当处于“无意注意”时, 就呈现出消极、被动的心态, 参与感明显减弱。而调查类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受众的参与感, 其中记者在现场建立的强烈的感性诉求与人文关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所谓感性诉求, 是指为使观众尽可能为电视语境假设趋同, 从而获得澄清与解惑的效果, 记者应该与观众之间建立某种默契, 成为观众的代言人, 引领观众去亲历调查的全过程, 感受现场, 透视现象。记者在现场的种种诉求应该是代表观众的诉求, 表达的是观众的情感。例如[2]《心灵的成长》这期节目, 探讨的是青少年忧郁症。节目的结尾采取的是黑场加采访同期声的处理方式, 黑场中”是医生与少女以及柴静与少年父亲的两段对话:

栢医生:“你爱她吗?郭娟娟回答:“我爱她”。栢医生:“你妈妈爱你吗?”郭娟娟回答:“应该是非常爱的”。

柴静:“你爱宋禹吗?”宋禹父:“爱”。柴静:“那你能确定宋禹爱你吗?”宋禹父:“内心我觉得应该是, 确定, 应该说确定”。

节目的结尾每一句简单的话语所包含的情感, 经黑场加以强调, 让观众注意每一句词意及其语气, 使片子前40分钟的情绪积累达到了一种心灵的极致效果。这一极致效果正源于记者在采访中的感性诉求在片子中的成功运用。

所谓人文关怀是指“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 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的生存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关注”。[3]始终保持对人类生存状况, 注重对人的尊严的维护和肯定, 是《新闻调查》历来的特色与风格, 也是《新闻调查》赢得尊重的重要原因。

例如:《新闻调查》的《双城的创伤》那期节目, 有一段值得回味的画面, 柴静采访服毒自杀女孩苗苗的表弟, 柴静和被采访者呈现在画面上的都是剪影。男孩拘谨地坐着, 剪影中简单的肢体表现出内心的痛苦和不安。柴静身体前倾, 轻声问道:“你回答不了自己时心里会难受吗?”苗苗弟弟:“难受。”柴静:“难受怎么办?”这时男孩已经泪流满面, 哽咽着说不下去。柴静对摄像说“可以了”。但是摄像并没有关机, 录下以下的一段画面:柴静蹲下身去, 用手拭去男孩脸上的泪水。沉默片刻后, 柴静接着问:“你跟姐姐在心里说过话吗?”苗苗弟弟:“说过”。柴静“你跟她说过什么呢?”苗苗弟弟:“你好吗……”

以上我们注意到, 画面用的是剪影而不是马赛克, 用柴静的话说用马赛克是对人不尊重的表现。柴静蹲下身去用手拭去男孩泪水的画面, 至今让人深刻不忘。这些细节, 让人感觉到节目带来的温暖, 体现出节目对于这样一群受到心灵创伤而又缺乏关爱的孩子们的深刻的人文关怀。同时也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关注。

(四) 严肃和理性体现深刻的思想内涵

在媒体日趋娱乐化、新闻也趋于轻松、娱乐的媒介环境中, 调查类电视新闻栏目面对着收视率巨大的诱惑和压力。诸如追求轰动效应、大众化内容、视觉刺激、暴力等, 这些内容都在慢慢销蚀着许多原本严肃的媒体, 在这种严峻的情况下, 能够坚持“精神守望”的媒体弥足珍贵。

电视是一种大众化的传播媒介, 要照顾到各层次文化水平的观众。倘若一味追求影像上的凌厉, 则观众得到的只是一场震撼, 而不是该节目所被期待的舆论监督的作用。而《新闻调查》的严肃和理性是它的另一优势所在。严肃重在节目的内容, 理性重在节目的精神气质。

在《透视运城渗灌工程》这期节目中, 节目首先亮出了一组数字, 即运城地委和行署在1995年提出半年内投资2.8个亿, 完成100万亩渗灌面积, 并且在1996年向省委的汇报中数字变成103万亩, 配套面积数字达76.7万亩, 之后这个数字又变成84.6万亩和81.2万亩。但是到1998年地委督察室调查的配套面积数居然降到5.36万亩。接着节目便开始展示记者重新对事件的调查过程。从节目编排来看这个调查过程:第一步, 向运城有关官员求证渗灌工程的面积的数据。这一环节出镜记者反复求证官方提供的所谓准确数据。第二步, 记者随机向本应直接受益的村民调查渗灌使用情况, 得到的回答都是渗灌根本没用。第三步, 进一步在搞渗灌节水的典范乡芮城调查, 在村民与乡长的当面对质中揭露当地政府的造假。这是记者在现场推动双方互动的最精彩片段。[4]第四步, 第二天请来专家再回访芮城。对之前乡长提供的数据进行核实, 并得出调查数据, 到这里调查的第一阶段基本结束。[5]这段调查回答了节目开始提出的疑问:半年的时间里修建渗灌100万亩面积的渗灌工程是否能够完成, 以及三年之后这些工程到底怎么样了。接着便开始第二阶段调查:这么耗资巨大的工程如何成了“豆腐渣”工程。第五步, 采访已退休芮城地委书记, 观众听到的是前地委书记轻描淡写的反思。第六步, 随意选取一个村, 调查基层当初如何完成建渗灌池的任务。从村民那里听到的是“劳民伤财”的抱怨。第七步, 对芮城分管农业的副书记采访, 在记者的质疑下, 我们听到的还是面不改色的谎话。在采访之后, 出镜记者在串场中进行了评论, 并且在镜头前将渗灌池的上水管拔起来, 让观众一起看管道根本就是木头, 还长了芽。这一段显示了调查叙述者的本色, 记者通过现场调查, 将事实叙述给观众听。第八步, 记者就专家提出的渗灌节水技术不适合大面积推广问题, 再次采访芮城前地委书记和运城地委书记。记者不断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铺陈证据, 但是前地委书记仍镇定自若地推卸责任。而这一部分的调查恰好为运城搞形式主义工程说明了本质原因。第九步, 在对农民的调查访问中发现强建、强拆现象。第十步, 在太原采访省领导, 省里作反思。出镜记者最后评论。至此, 整个调查过程结束。我们可以看到出镜记者始终在现场层层推动调查的进行, 并且借助镜头将调查一一呈现出来, 有理有据, 环环相扣, 体现出节目深刻的思想内涵。

三、调查类电视新闻的记者的角色定位和现场把握

调查类电视新闻现场报道的成功, 在于记者心理层面的外在表现。在《新闻调查》的工作手册中, 对记者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质疑的精神、平衡的意识、平等的视角和平静的心态。

笔者认为, 采取怀疑与质询的态度, 才能探究问题、揭露内幕;保持调查天平的平衡, 才能保证事件中冲突的双方有同等的发言机会, 即便沉默也是一种回答, 即便缺席也是一种现场。《新闻调查》记者柴静曾说:“真相来自探寻, 而平衡是我们的道德责任”;以平等的视角调查, 才能使被采访对象没有尊卑贵贱之顾虑, 只有被调查者这一相同身份在话语场内发挥作用;怀抱平静的心态, 才能多一份理性、少一份冲动, 为电视机前的观众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与分析。对事件发问、对真相追踪, 但不以伤人为代价。调查类新闻的记者应当采取质疑、挖掘、求证的方式, 逐渐接近真相无底洞的那个“底”。根据线索提出疑问, 为调查过程布下悬念;在调查过程中, 对各种可能性背后的支撑材料进行广泛的发现;对已然发现的事件真相进行进一步确认。他们应该犀利却不残酷, 平实但是专业。央视名牌主持白岩松, 在《新闻调查》栏目中报道北京“公交先行”话题时, 在节目的结尾处借助流行音乐《归家》的那一大段评论感叹, 不仅让人拍案叫绝, 而且使整个栏目给受众耳目一新的感觉。主持人恰到好处的主观介入不仅不会影响新闻报道的客观、公正, 而且会使传播导向更趋于鲜明。

在《新闻调查》中, 出镜主持人也是“调查记者”。作为现场报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传播元素和表达符号, 他需要用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与话语同时的身势、手势、面部表情等, 在镜头前驾驭现场报道的进程[6]。被称为“电视记者界的巨人”的迈克·华莱士, 提出记者应采用“挑起矛盾”的提问方式, 他将新闻调查变为一种握紧拳头的艺术形式[7]。

现场报道对于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新闻调查的证据和结论并不是在事先全部知晓, 而是伴随调查行为的开展逐渐浮出水面, 调查记者的角色行使方式在电视业界被称为“漂流式”调查。依托现场报道的手段, 记者带领受众一同获取信息并验证真伪, 这更加需要媒体人保持一种灵活的思维方式, 根据不断接受到的信息来调整下一步的行为, 力求发掘更多的事实细节, 进而逼近事件真相。

四、结语

虽然新媒体的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 然而, 有着独特魅力的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异军突起的调查类电视新闻现场报道, 一扫“电视无文化”的偏见, 把理性引入电视新闻这一领域, 这是电视新闻的一大突破, 也是传播界的一大突破, 相信这一报道方式将会催生更多精品, 在新媒体时代绽放夺目光芒。

参考文献

[1]张洁.从调查节目到调查性报道[J].新闻记者, 2005 (10) .

[2]罗昶.浅论调查性报道的感性诉求——兼谈柴静在《新闻调查》中的采访语态.央视国际网站专栏

[3]余吾金: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维度[N].光明日报学术版, 2001-02-06.

[4]张洁, 吴征.调查《新闻调查》[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6:148.

[5]《新闻调查》出镜记者的叙事功能分析第一章《新闻调查》出镜记者的叙述者类型.

[6]张龙.记者型主持人角色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

上一篇:复合肥市场行情分析下一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