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说课

2024-07-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说课(精选7篇)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说课 篇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说课

尊敬的评委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您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和学法以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完成今天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结构体系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一课时的内容(二)教材的地位和性质

本课上接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使学生明白了化学是学习什么的学科,下接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是开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认真实验尊重实验的形式最佳切入点。是很好承上启下课,该节内容在此不仅是为了下一课也是为全书各章节中物质两种变化形式、物质两类性质做提纲契领的知识铺垫起着重要作用,是完成基础教育阶段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素材,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原理·变化等入门性知识。这些知识不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知识,而且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对于刚刚接触化学学习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在他们的心中树立:生活折射化学,化学服务生活的理念。

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根据上述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确定了本课的重点与难点(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的理解以及两者的本质区别

2、难点:对实验现象以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的正确描述,对物质种类是否变化的判断。

二、学情分析

就学情而言,化学这门课对于大多数九年级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通过生活,学生已经接触大量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例,只不过他们对此没有注意思考过,由于学生基础不够,教学开始不宜要求过高。另外,初三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我会紧紧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在我的引导之下进行探究。如何将生活中这些零散的知识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这是本节课需要突破的。

(一)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奇状态,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储备:通过生活,学生已经接触大量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例。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以及学生的特点,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掌握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相关信息。

2、用化学知识揭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现象。

(三)情感与价值观:

1、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的仪器美,化学实验的现象美,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体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初步树立对待化学实验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选择

德国大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培养和发展人的思维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鉴于九年学生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征,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我进行了这样的教法设计,先通过小魔术引入,激起学生兴趣,然后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探讨,当学生探讨的兴趣浓时,让学生继续自主探讨下一个实验,再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实验的现象,最后每组学派一名学生交流,说出每组归纳的内容。教师要评出最佳发言人,及时鼓励表扬每一位发言人的优点,这为今后学生的勇于发言作出铺垫,也为构建互动型课堂打下基础。然后在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对比归纳小结。这是本节实验探究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保证。

(二)学法指导

新课程改革主要依科学探究为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通过创造情景导入法,教师的演示实验,启发提问,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实验观象的方法,学会描述表达归纳现象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物质变化的特点,并让学生自己通过对某些实验的结论进行比较总结规律。最后通过学生的思考分析、归纳、教师画龙点睛的点拨小结,最后达到教学的目标。

五、教学过程

新课标提出:现代化学教学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分析和研究,依据学生学习化学的规律设计教学活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效率,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根据上述理念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1、创设情境、自然引入

新课引入的好坏在某种程度上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本节课选取趣味小魔术作为切入点,构造问题悬念,激发学生兴趣,其目的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以问题为中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为学生发现新问题创造一个最佳的心理和认识环境。让学生有目标的进入教学内容。

我设计的小实验是:演示 “火柴梗的折断”与“火柴梗的燃烧”等小实验。请同学们思考,这些变化有何不同?这样就达到了上述效果,同时又为下一步探究活动打下了基础。在学生纷纷议论、兴趣高昂时,我布置了探究实验一,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又为进入第二环节做了自然而然的铺垫。

2、下面进入实验探究,引导发现

在进行实验探究之前呢,我有一个问题,你们会观察实验吗?我们该怎样观察实验现象呢?在实验进行中我将引导学生按照变化前的物质,变化时的现象,变化后物质,以及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这四个方面进行观察并及记录形成表格。(1)实验探究一:

由于学生九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一部分物理知识,所以我将首先演示有关物理变化的实验 即实验探究一

[实验] 实验1水的沸腾 实验2胆矾的研碎

由于实验相对简单,所以由学生单独操作,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同时学会研钵的使用方法。

[提问] 完成实验后引导学生回忆实验现象,对比分析表格提出问题“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通过对比不难发现,以上两个实验都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只是反应物的状态和形状发生了改变。进而引出物理变化这一重要概念,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总结概括能力。然后引导学生深入实际,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物理变化。并将变化归于三类,1形状改变如矿石粉碎2状态改变,如三态变化3能量转变如灯泡发光。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可以使知识更加简单容易理解。掌握物理变化这一个概念。那么什么是化学变化呢?接下来进行实验探究二,这是书上的第一批实验,对于才接触化学的学生来说,实验具有危险性,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不够,教师完成有危险和有技巧的操作,可以起示范作用,同时又尽可能多的给了学生动手和清楚观察物质的机会,因此,我将示范给他们看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探究二

[演示]实验3胆矾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实验4石灰石与盐酸溶液发生的反应。

认真仔细观察实验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实验的现象,最后每组学派一名学生交流,说出每组归纳的内容。同时评出最佳发言人,及时鼓励表扬每一位发言人的优点,这为今后学生的勇于发言作出铺垫,也为构建互动型课堂打下基础。之后我将实验现象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发现两个实验的共同点,进而引出化学变化这一重要概念,然后请学生们举出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加深理解。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区别 学习过以上内容之后,两种变化基本掌握了,那么它们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对于物理变化来说物质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如冰块融化,矿石粉碎等,只是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发生了变化,而对于后者,我将引导学生回顾实验现象,在实验三中有蓝色沉淀生成,实验四中有气体放出,结合之前所提出生活实例,从而得出以下结论,上述实验现象表现为颜色变化,产生气泡,吸热热放热发光等,那么以上现象足以判断变化类型吗?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题,这些选项贴近生活,学生较易理解和掌握,通过讲解,会发现单晶升华,汽车爆胎,灯泡发光等都发生了物理变化,所以要区别两种变化要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而吸热,放热,发光等只能作为参考条件,培养学生考虑问题的全面性,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会两种变化的区别之后,我将引导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种变化,那么蜡烛的燃烧属于什么变化呢,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可能会有两种答案,属于物理变化,因为蜡烛受热变成了烛液,状态变化,也有人会说属于化学变化,因为蜡烛燃烧发光发热,那么那种说法正确呢,这时我会以讲解法告诉学生,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具体生成什么新的物质,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进一步了解。通过分析和比较,进而得出这样的结论,即;通常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物理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时则不一定会有化学变化。

物质的性质

同学们,我们知道什么是化学吗?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两种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继续抛出问题:生活中,我们用木柴生火取暖,而不用铁块取暖;铁会生锈,为什么木头不会?利用这种提问方式不断的引导学生推出是因为物质的性质决定的。从而引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一概念。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刚才的实验3,4.胆矾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产生蓝色絮状沉淀,石灰石与盐酸溶液发生的反应有气泡生成。这些物质变现出来的都是化学性质。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例如:

(1)木柴燃烧—化学变化 ; 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2)铁生锈——化学变化 ; 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使学生深入理解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之间的联系。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我会与学生一起举出生活中常见的例子通过分析和比较会发现物理性质常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等进而明白物理性质所包含的内容。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随着教学的不断深入,学生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感知已经丰富起来了,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我将会以ppt的形式向大家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图片,并请学生判断变化类型。4综合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巩固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精神易疲劳的阶段,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习任务的圆满完成,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通过课堂练习发现不足,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我特地选择一些典型的实例作为训练题,并进行小组竞答,看看哪组回答的又快又准。

5归纳小结,总体把握

在本堂课的末尾让一些同学来谈一谈学习了本节课后的收获,通过交流,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生活与化学的密切联系。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生产和生活中并以此来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命的激情。最后我将总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和难点,在总结的过程中突出重点,强调难点。同时我也会提醒同学们在课下多多关注平日里司空见惯的事物,因为生活本身就洋溢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

6划分层次,布置作业

学生经过在课堂上五个环节的学习,应该说已经初步掌握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因此我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设计了必做题和选做题,留给学生课后自主探究,这样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又为学有佘力的学生提供发展的平台。充分做到让“好生吃好,中等生吃饱,差生吃了”。

五板书设计

一、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2.特征: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二、物质的性质

(一)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说课 篇2

《物质结构和性质》作为高中化学新课程的选修模块, 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基础理论。本模块具有教学新增内容多、学习内容抽象、理论性较强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教学深度和广度难以把握, 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从而影响课程目标的落实, 影响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该模块有效教学的设计策略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一、研究课程标准, 领悟《物质结构和性质》模块的教学功能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出:《物质结构和性质》模块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重要基础。该模块是从原子、分子水平上介绍物质是怎样构成的, 围绕着“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这条基本主线展开, 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二是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其教学的主要功能是: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的基本观念, 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一些自然现象, 形成对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认识;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 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培养具备一定科学素养的公民和培养未来在化学学科领域继续深造的专业人才。本模块在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强调选择性, 共分为四个主题 (即: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 , 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 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的知识,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统揽教材, 明确不同学习阶段的目标要求, 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物质结构和性质》作为化学学科的重要内容, 教材设计紧贴课程标准, 以必修为依托, 内容编排符合学科本身的内在联系, 逻辑关系清晰, 整个体系主次分明, 主要线索线性化 (结构与性质) , 次要枝节散点化 (在正文适当位置以科学视野、科学史话、资料卡片等阅读材料的形式呈现) , 使教材丰富多彩。知识体系构建注重初高中内容的衔接, 必修与选修的衔接, 避免了雷同和重复, 如原子结构内容在初中课堂主要讲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必修课程内容包括原子核的结构、原子中各微粒的关系、核外电子排布, 而选修课程内容包括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核外电子的能级排布。在教学设计时, 要重视同一知识内容在不同阶段的学习要求, 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一步到位、随意拓展, 要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避免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对于教材新增内容, 如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配合物理论、手性分子、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等, 应采用从最简单物质及其结构的分析出发, 充分利用教学辅助手段, 如电脑动画、自制模型、制作资料卡片、科学视野等,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又如, 对构造原理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应用上, 教学时要求学生会应用构造原理写出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不要求学生探究构造原理中能级次序的原因。

三、优化教学设计策略,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 研究课程标准, 突出三维目标的落实,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属于化学理论, 学习内容深奥、抽象, 加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课程评价中的缺位, 教学时容易把学习重点集中体现在认知目标上, 而忽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在教学设计时, 要设计多元化学习活动,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落实过程与方法目标, 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可以利用本模块的主题内容, 通过观看影像资料、阅读、交流、讨论, 对学生进行“由此及彼”、“量变引起质变”、“事物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等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启发学生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 利用同化原理, 做好相关内容的衔接, 捕捉新知识的生长点。

学习认知理论认为:一切新知识的学习都应该找到对应的旧知识来同化, 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在教学设计时, 要注意原有知识结构与新知识的关系, 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获取新知识, 以利于知识的形成、顺应、同化。本模块很多内容在必修2中都进行了学习, 在教学时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唤起学生对原有知识的回忆。例如, 元素周期律在必修2中涉及了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变化周期性, 并且这些周期性变化都决定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可以说是熟悉的, 在学习第一电离能、电负性内容时就需要将其进行同化, 其实第一电离能与金属性的本质是有些相同的, 而电负性与非金属性本质上一致, 学生明白了这一点, 就能很好地掌握第一电离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

3. 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 突出知识的实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内容抽象、难度较大, 学习起来枯燥, 容易产生畏难情绪, 进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挖掘、整合课程资源, 要注意挖掘教材中的人文背景素材, 加强教学内容与生活、生产的联系, 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4. 重视化学发展、发现史的教学, 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 形成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涉及到很多化学发展史, 特别是对于概念发展的历史, 像原子结构、原子轨道的发展历史、共价键的发展历史等。教材涉及到的“科学史话”就有7个栏目, 教学中应注意运用这些科学发现、发展史, 挖掘科学知识的发现、发展过程所蕴含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以收集、查阅、讨论史料活动为载体, 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 体验利用文献资料进行化学研究的过程, 体验科学探究的思想, 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与方法、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的教育。例如, 对于原子轨道的认识, 可遵循原子结构的发现史:从卢瑟福模型到波尔模型, 然后到量子力学的原子轨道模型的认识过程。让学生认识到原子轨道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也不是一个科学家把它写出来的, 而是经过科学家不断探究、不断完善形成的。这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就会更深刻, 对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也就更有体验。

5. 利用直观教具, 变抽象为直观, 降低学习的认知难度。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理论性强, 微观结构难以理解, 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例如, 利用球棍、橡皮泥和牙签制作各种晶体模型、物质结构模型, 让学生亲手制作、组装、观察物质结构模型, 使学习活动具有更强的参与性、主动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晶体、非晶体的图片、用动画形式去演示一些晶胞、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各种晶体的晶胞;利用网络查找有关晶体结构模型的三维立体图片或动画等等, 从而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 增强学生的接受能力, 提高教学效率。

6. 重视理论方法的构建, 让学生远离题海。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篇3

一、变化的现象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发生都伴随着一些现象,化学变化一般伴随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物理变化则一般分成形状改变和状态改变两种。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两者,但它只是区分的辅助手段,要分清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还是得抓住两者的本质,即化学变化必须得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例题1 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解析】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生成新物质,C选项生成白色固体表明生成了新物质。故答案为C。

例题2 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 将白瓷碟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

B. 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

C. 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D. 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物

【解析】ACD选项的描述都生成了新物质,因此这些现象均为化学变化,故排除。B选项并未生成任何物质,为物理现象。故答案为B。

二、变化的实质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物理变化则是分子、原子等粒子不变,只是粒子间的间隔改变。

例题3 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判定标准是要有新物质生成。在以上三个变化中,①表示了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有新物质水生成,是化学变化。②中变化前是A和B两种物质,变化后仍然是这两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③反应前有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答案为C。

例题4 下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解析】水受热由液态变成气态是物理变化,根据物理变化的定义,变化前后物质不变,水分子本身的大小和个数也不会改变,且分子不会跑到容器的一端,仅仅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答案为B。

例题5 下页图形象地表示了甲、乙两物质的变化,其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1)从微观的角度说明这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2)四幅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微观判断依据是 。

【解析】(1)对比甲变化前后,图①和图②中都含有3个由2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和6个由2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变化前后分子没变,即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对比乙变化前后,图③中的9个分子在变化后的图④中全部不存在,变成了6个反应前没有的新的分子,即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图①、图②、图③都含有不同种类的分子,所表示的物质都属于混合物,而图④中只含一种分子,且每个分子都是由两种原子构成,因此图④所表示的物质为化合物。

【答案】(1)甲物质变化中分子种类没有改变,没有新分子生成,是物理变化;乙物质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即有新分子生成,是化学变化。(2)④ ④中只含一种分子,且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化合物。

三、变化和性质的联系与区分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可见性质和变化有很密切的联系,明白了变化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性质。那变化和性质该如何区分呢?变化是动态的,有改变的。而性质无论是在发生变化时还是没有发生变化都具备。那二者的表述怎么转化呢?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带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有些变化中加上“可”“易”“能”“会”等表示能力的字眼,就可以变成性质。但并非每个性质都有这些字眼,例如物理性质中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的描述,就不一定有表示能力的字眼。

例题6 选择合适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化学性质 D.物理性质

1.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 2.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 4.酒精受热变成酒精蒸气。( )

5.木棒受力折断。( ) 6.铁生锈。( )

7.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

【解析】1. 铜绿受热时分解是化学变化,但这句话描述的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因此是化学性质,且句子中含有“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表明它是性质。

2. 这是对水的颜色、味道、状态的描述,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3.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新物质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

4. 酒精受热变成酒精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5. 木棒受力折断,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6. 铁生锈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7. 煤着火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通过上面几道例题的讲解,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更好地理解和区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赶快回到课本的练习中去“实战”吧。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 篇4

作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1

今天,在课堂上我听写了前10号元素。我是打乱顺序听写的,他们的听写效果较差。每个班的作业是先背会前十号元素(分两批给的,每批5个元素符号),然后在作业本上默写,家长签字。交上来的作业都很好,有的是默写后的家长签字,有的明显是家长听写的。但是听写的效果则很不好。每个班全对的同学都明显少于作业本上全队的。

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应该有这么几个:

1、作业本上的默写有的同学造假。肯定有不少同学没有背,或是背得模棱两可就抄了一遍,要求家长签字的,这一部分同学在听写时错的当然就多了。

2、有一部分同学背的不熟练。在作业本上他们是按照前十个的顺序默写的,而我是打乱顺序听写的,按照记忆规律来说,在没有记忆熟练的情况下抽取检查是很容易出错的。

我也思考怎样能让学生把这些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得更加牢固呢?我认为一是在后面要经常用这些元素,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常接触,他就不会忘了。二是加强强化。每天上课时听写10个或是5个,哪怕由同桌互查、小组互查,也能够强化这些基础知识。

今天有关两个性质的补充,我又讲解了金属的“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物理性质和“中毒”等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2

引入: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学习一下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实验:研磨胆矾、直接用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大理石与盐酸的反应(不用收集二氧化碳)。学生填变化时的现象空,说:上面几个变化有什么区别,填写后面的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的空——总结出变化分为二种:一、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板书:应该这样写:

一、化学变化

概念:

特征:

常伴随的现象:(课本上有,让学生画上)

二、物理变化

概念:

三、本质区别:

四、联系:蜡烛燃烧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概念出来后,马上给出相应的练习,可以用课件。

五、化学性质

定义:

内容:

六:物理性质:

定义:

内容:

同样给出定义马上给练习。

七、性质与变化的区别

新策略上的练习。

一个课时刚好。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3

要想让学生化学学得好,老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主要是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对学习产生的直接兴趣。九年级化学是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九年级化学非常关键的第一个课题,在教学中,从开发非智力因素入手,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认真组织好每堂课的教学,从现实生活中选取一些典型、生动、有趣的事例补充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和享受,能主动地、积极地学习。在教学中,我还深深地体会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以求学生对所学问题是否弄懂、学会,只有老师的教学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又能弄明白,他们对学习才有兴趣,课堂的教学才能得到顺利进行,老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能调动,才能收到较好的实际效果。因此,我在教学中很注意每一节课的引入,从复习旧课导入新课,使学生有一个温故而知新的感觉,使新旧知识衔接好,让新知识能自然过渡,为学生接受新知识作了铺垫。同时,在教学中,我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紧靠课本讲课。

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知识和实验技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与学生的接触中,我发现学生对化学实验非常感兴趣,只要课堂上一做实验,兴趣骤升,如何利用学生这种心理,引导他们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化学实验的优越性,认真组织好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在实验中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我还结合教材内容,对实验进行增补,增强实验的效果,加强实验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对实验的兴趣,进而发挥学生的主观性,增强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意识。从而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4

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题。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在化学课的第一节课上对化学学科均有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什么是化学,但是怎样研究,利用什么方法研究物质并不清楚。在毫无化学基础,从来没接触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如何引导学生实验,如何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是重要环节,同时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会与化学实验第一次亲密接触,怎么进行实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什么,将会直接影响到以后实验探究的学习。因此本节课是化学实验的基础,对全部初中化学乃至今后的化学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我在教学设计上,从教学活动的每步骤都要求学生设计出实验步骤,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仔细分析得出结论,这样做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总结归纳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另外,教师的帮助要适度,既不能处处都帮助,限制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又不能完全失控,任凭学生随意活动。

本课题在学生化学课程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变化实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他们的区别没有记忆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认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是学好本节课的一个关键,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典型事例,并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透过化学变化时发生的现象揭示和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从而初步理解化学变化的概念以及了解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5

研究物质性质的时候,例如水,学生已经知道一些物理性质,我们可以让他认识更多的性质,我们可以让物质发生一些三态变化。

问:水变了吗?前面通过让学生鉴别,利用学生已知的物理性质,如软硬、溶解性、发生形态变化,让学生知道要让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可以让它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样认识物质的物理变化就有了功能,有了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接着问:还想研究什么?学生一般想不到化学性质,我们要进一步认识物质的性质,就给他一个人为的操作,给他展示一个奇妙的现象,例如让镁与温水反应,再问:水变了吗?让他去解释。只有在解释的活动中,他才会有一种动机,想了解现象背后的原因,这就是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是因为这个物质有这样的化学性质,所以它才能表现出这样的事实。那么这个化学性质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我们再给他化学变化。这种变化的特点是什么?它说明了这个物质的什么特点?这种物质的性质在生活有怎样的应用?这些都是研究物质的性质,为了研究具体物质的性质而进行的变化,到最后我们才概括出来,反思一下我们刚才经历的变化到底有什么不同?化学上认为一类是物理变化,一类是化学变化。这样我们从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认识维度建立一级框架,即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化学变化是可以帮助我们认识性质的,因为我们要研究物质的性质,所以我们要让它发生变化,让他有初步的联系,这是核心认识发展的任务,就是关于物质组成与分类,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建立一级认识框架。

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他们关心物质更多的性质,继续进行镁与盐酸的反应,镁条的燃烧,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在此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化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要认真观察实验的现象,让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解释。再让学生思考镁条的燃烧及联系前面的“暖宝宝”,让学生思考如何证明发生了化学反应?通过检验生成物进而证明化学反应的实质:生成新物质,这样巩固了学生对化学变化的认识。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6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老师有新的教学理念。在这个方面上,我觉的自己做的比较差,总是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去想、去说。其实,听了张英丽老师的课后,我觉的他的实验设计很好,把1、4实验老师做,2、3实验学生做。把比较危险的、比较困难的留给老师,简单的、容易的留给学生,既有了教师的引导又有了学生的放手去做,效果较好。在我的课堂上,还是老师的主导作用占了主要方面,留给学生去想的、去说的比较少,比方说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上就是老师投影出来的,并没有引起学生的共鸣。在就是学生在回答问题上,急于得出正确的结论,往往打断了学生的回答或者是引导学生回答,说到底,学生的思维还是掌握在老师手中,并没有真正做到观念更新。一个问题问出来,往往学生不知道怎么回答,问题的指向性不明。所以,通过这节课,我意识到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太低,不能松懈。打造一节精品课是很磨练人的,很能提高人的水平。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反思7

在进行“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教学时,学生对一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容易区分,对一种性质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也容易区分;但是对一种描述到底是“变化”还是“性质”却不容易区分。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简单易行的“变化”和“性质”的区分教学法。

教师这样给学生举例讲解:同学们,现在飞机场上停着一架飞机,我说“这架飞机能飞”,这是飞机的一种物理性质,指飞机具有这样一种能力,但飞机实际并没有起飞;同学们,看天上一架飞机在飞,还有一架飞机飞走了,这就是一种物理变化,表示“正在发生着”或“已经发生了”。

然后教师给学生归结:“性质”指的是物质具有的一种能力,能发生但是未发生,常用“能、会、易、可以、容易”等字眼表示;“变化”指的是“正在或已经发生”的一个过程,两者是有根本区别的。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初步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3.对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质变化,能作出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判断。4.能够初步区分物质的哪些性质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过程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会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学习观察化学变化的方法,培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教学难点:变化与性质的区分 课

型:新 授 课

教学媒体:多媒体,实验器材 教学内容: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教师导入新课】大到宇宙中的星体,小到用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各种物质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燃料能燃烧等。谁能举出生活中物质发生变化的例子吗?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生】倾听、思考、举例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暗示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物质是变化的”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教师演示】实验1-1,1-2,1-3,1-4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学生】观察现象并及时记录

实验完毕后引导学生从三方面来描述: 1.反应前物质的颜色、状态; 2.反应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 3.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 【学生】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让学生在观察与讨论中了解变化的基本特征,学习观察实验的方法。培养科学观察的能力、规范表达。培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的科学态度

【教师提问】对比分析实验现象,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结果并回答: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

【教师讲解】前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归纳】 1.物理变化概念、特征并举出实例

【设计意图】对实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比较、归纳,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师提问】对比分析实验现象,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教师讲解】后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学生】2.识记化学变化的概念、了解特征并举例 【展示】图片: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学生】观看图片,认识化学变化常伴随的一些现象。【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加深学生对化学变化的认识。【教师提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

【演示文稿】课本第10页1、2,逐题提问 【学生】口答,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加深对化学反应的认知。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讲解】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例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铜能生铜绿,碳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等。胆矾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有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生成,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这里物质表现出的性质都是化学性质。【学生】理解记忆

请同学们举一些日常生活中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例子。【学生】举例

【讲解】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学生】倾听记忆、理解。自学课本中熔点、沸点、密度的相关内容。【教师演示】实验1-5 【学生】观察现象,尽可能多的描述物质的性质。并试着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理解及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能力及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加深对物质性质的认识

【教师】举例说明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 【学生】结合P9最后一段实例理解。

【课堂练习】出示POWERPINT演示习题:课本10页3 【学生】回答问题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

【教师归纳】变化描述的是过程,性质描述的是物质本身的一种“能力”,是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眼:能、是、会、可以、难、易等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我们不仅要掌握这些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分清哪是物理变化,哪是化学变化,两者的本质区别。另外,要能初步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可通过多做一些练习,理解巩固。

布置作业 :课本10页1、4 板书设计: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 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例: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例: 3.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例: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生锈,铜能生铜绿,碳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并发光、放热等。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例: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理性质 3.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例如:

三、变化与性质区别

变化描述的是过程,性质描述的是物质本身的一种“能力”,是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眼:能、是、会、可以、难、易等。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重难点突破 篇6

栗向阳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二是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本课题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事例,通过4个典型实验的观察、记录和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透过化学变化时发生的现象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从而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教材结合图片,说明化学变化还常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吸热、变色、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等,这些现象有助于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但是要提醒学生注意,这些现象并非判断化学变化的充分依据,化学变化是以产生新物质为根本依据。

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本课题中先介绍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紧接着介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这主要是因为认识物质的变化离不开认识物质的性质。教材主要通过三方面来呈现该部分内容,一是举例说明常见典型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二是通过分析典型物质的变化过程来说明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三是通过【实验1-2】及其后的讨论,说明在通常状况下,氧气和二氧化碳这两种颜色、气味和状态等物理性质相似的物质,可以通过其化学性质的不同而加以鉴别。另外,教材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典型实例的分析,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是由性质决定的”,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的重点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区分。本节课的难点也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区分。

二、重难点突破

(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区分 1.突破建议

学生在学习化学之前,对物质变化的具体实例已经有了初步认识。例如,学生知道水能结冰,能变为水蒸气,等等。这些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但由于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还没有原子、分子的概念,此时的教学还不能强求学生从微粒角度认识物质,对于物质变化更科学的认识有待通过后续学习来完成。

新课程改革主要依靠科学探究为突破口,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层层引导,让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物质变化的特点,并让学生自己通过对某些实验的结论进行比较,总结规律。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可以先通过小实验引入,激发学生兴趣,然后让学生带着兴趣去探讨,当学生探讨的兴趣逐渐浓厚时,让学生继续自主探究下一个实验,然后在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进行归纳、小结。

2.突破样例 【实验感知】(1)将纸揉成一团(2)将纸撕碎(3)将纸点燃

【提问】上述变化有什么不同?可以分成哪几类? 通过实验创设情景,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暗示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演示】实验1-1,适时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提问】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前两个实验在变化过程中只是纸的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提问】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

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后两个变化都有新的物质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展示】课本图片: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小结】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通过讨论和分析,指出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直接判断的依据,判断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标准是看“是否生成新物质”。

【提问】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1)将纸揉成一团(2)将纸撕碎(3)将纸点燃

通过习题,及时反馈和强化学生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区分标准的理解。

【提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是什么?

可以安排一个学生实验:观察燃烧着的蜡烛。通过这个实验帮助学生感知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让学生了解到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虽存在着本质区别,但是也有—定的联系,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也发生了物理变化。

(二)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区分 1.突破建议

在学习物质的性质时,由于学生没有学习过物质性质的概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具体的例子进行教学。通过对一些知识的讨论和分析,让学生自己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2.突破样例

【引入】物质会发生各种变化,是由于它们具有的各自不同的性质。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

请同学们观察一杯酒精,说出它有哪些性质。

【提问】哪些性质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哪些性质通过物理变化表现出来?

指导学生分析、归纳、总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指导阅读】课本中熔点、沸点、密度的相关内容 通过阅读课本内容,了解一些物理性质。

【演示】实验1-2,引导学生观察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

【组织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并将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学生通过在实验中观察和分析,加深了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和区分方法的认识。

物质的性质及制备实验 篇7

化学实验历来是高考中的重点和难点, 是众多考生感到棘手的内容。历年高考实验部分得分率都很低, 究其原因有两个:一是长期以来中学化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讲实验而不是动手做实验的现象;二是化学实验考查的内容丰富, 依托的知识多, 涉及的知识面广, 考生易产生畏难情绪。考试说明要求“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包括所用试剂、仪器, 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 ”、“绘制和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气体制取及性质检验”考查频度为30%左右, 故不可小视。本文主要介绍中学化学教材中常见气体、有机物及无机物的制备。

一、考情回顾

分析2009年~2011年全国各地高考试题可以看出, 实验考查宽基础、厚实践、重能力。选择题部分考查基本操作技能, 大都直接取材于课本。非选择题部分考查学生对综合实验的处理能力及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化学实验中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该部分是实验的重头戏, 分值也较高, 其内容大多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起点高、落点低。近年来, 实验题经常与化工生产流程综合考查, 增加了思维的难度。

二、易错点回顾

从学生平时答题来看, 暴露的错误主要有:审题不仔细, 不清楚实验目的;对实验现象描述不全面;基本实验操作不会表达;不能挖掘题目中有用的信息, 进而与平时所学知识挂钩;不清楚每个装置的作用;缺乏对物质性质、制备、检验、结果的定量处理能力;知识迁移、整合能力差。

三、命题趋势预测

考点一、装置气密性检查

进行实验之前, 都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一旦装置漏气, 将前功尽弃。气密性检查总体思路是, 先堵死一头, 使系统内密封部分气体, 然后改变气体压强 (加热、加水、抽气等) , 观察产生的现象 (气泡、水柱、液面高度差不变等) 。若连接的仪器很多, 应分段检查。

例1.下图所示的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中, 漏气的是 ( )

解析:手捂试管, 管口产生气泡, 气密性良好, A正确 (若再加松开手后, 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 则会更严密) ;B中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 说明气密性良好, 正确;C中手捂烧瓶, 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 说明装置不漏气, 正确;D中两端液面相平, 相当于连通器原理, 说明装置漏气, 如果两边出现液面高度差, 则气密性良好, 错误。

答案:D

思维拓展:检查气密性大致有三种类型。

1.微热法 (图1) :塞紧橡皮塞, 把导管的末端浸入水中, 手捂反应器或用酒精灯微热, 若导管口产生气泡, 停止加热, 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 (图2) , 则气密性良好。

2.液差法 (图3) :塞紧橡皮塞, 夹紧弹簧夹, 向分液漏斗中加水至分液漏斗内的液面高于试管内的液面, 停止加水, 静置, 若液面高度差保持不变, 说明装置不漏气。

3.抽气法 (图4) :塞紧橡皮塞,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 拉动 (或推动) 注射器活塞, 松手后活塞恢复至原位置, 则气密性良好。

考点二、常见气体制备的发生装置

例2. (2011·上海) 草酸晶体 (H2C2O4·2H2O) 100℃开始失水, 101.5℃熔化, 150℃左右分解产生H2O、CO和CO2。用加热草酸晶体的方法获取某些气体, 应该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图中加热装置已略去) ( )

解析:本题较好地考查了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大多考生没有看清题给信息, 凭借思维定式易错选C。本题要根据草酸的物理性质“101.5℃熔化, 150℃左右分解”, 分解之前晶体已经熔化, 若仍然管口略向下倾斜, 晶体熔化后流至管口, 无法实现晶体分解制取气体, 故应选D。

答案:D

思维拓展:用右图也可快速制备O2、Cl2、NH3、HCl。

原理为:2Η2Ο2=ΜnΟ22Η2Ο+Ο22Νa2Ο2+2Η2Ο=4ΝaΟΗ+Ο22ΚΜnΟ4+16ΗCl=2ΜnCl2+2ΚCl+5Cl2+8Η2ΟΚClΟ3+6ΗCl=ΚCl+3Cl2+3Η2Ο。③向固体NaOH或CaO或碱石灰中滴加浓NH3·H2O制NH3, 有两个原因:a.NaOH、CaO溶于水放热, 使NH3·H2O分解;b.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 ΝΗ3+Η2ΟΝΗ3Η2ΟΝΗ4++ΟΗ-, 加入NaOH、CaO后, c (OH-) 增大, 平衡左移, NH3逸出。④向浓H2SO4中滴加浓盐酸制HCl, 利用浓H2SO4溶于水放热及浓HCl易挥发的性质。

考点三、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从发生装置出来的气体不可避免地带有杂质气体, 为此, 需将气体净化。净化气体要遵循:不增——不增新杂质, 不变——不能损失主要气体, 易分——生成的产物便于分离。一般情况下, 若用溶液除杂质, 则先除杂质后干燥;若用加热法除杂质, 则先干燥后加热;若用洗气装置, 一般“长进短出”;若用干燥管, 一般“大进小出”。

(一) 气体的净化方法

(1) 用干燥剂吸收水蒸气 (图5~8) 。

(2) 酸性杂质气体用碱性物质吸收, 碱性杂质气体用酸性物质吸收 (图5~8) 。

(3) 若酸性气体中含有酸性更强的气体, 可用与酸性气体对应的酸式盐饱和溶液吸收。如除CO2中HCl用饱和NaHCO3溶液, 除H2S中HCl用饱和NaHS溶液 (图5~6) 。

(4) 几个特例:除Cl2中HCl, 用饱和食盐水;除H2中H2S, 用CuSO4溶液;除CO2中SO2, 用酸性KMnO4溶液;除SO2中SO3, 用饱和NaHSO3溶液或浓H2SO4 (图5~6) 。

(5) 除O2可用灼热的Cu, 除CO、H2可用加热的CuO (图9) 。

(二) 气体的干燥

选用干燥剂时, 气体在被干燥的过程中不能有损失, 要注意气体的酸碱性。碱性气体不能选酸性干燥剂 (浓H2SO4、P2O5、硅胶) , 酸性气体不能选碱性干燥剂 (碱石灰、生石灰、NaOH) , 还原性气体 (H2S、HBr、HI) 不能选氧化性的干燥剂 (浓H2SO4) , 被干燥的气体不能与干燥剂反应。

例3. (2010·上海节选) 大理石主要成分为CaCO3, 另外有少量的含硫化合物。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HCl制备CO2气体。下列装置可用于CO2气体的提纯和干燥。

(1) 上述装置中, A是______溶液, NaHCO3溶液可以吸收______。

(2) B是______。用此实验得到的气体测定CO2的分子量, 如果B物质失效, 测定结果______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

解析:根据所选实验用品, 产生的CO2气体中可能混有H2S、HCl和H2O。除H2S可用CuSO4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除CO2中的HCl一般选用饱和NaHCO3溶液, 不能选NaHCO3溶液 (避免CO2溶解损失) 或饱和Na2CO3溶液 (防止CO2反应) , 接下来就是干燥CO2。B可为酸性干燥剂 (如P2O5、硅胶等) 或中性干燥剂 (如CaCl2) , 但不能用碱性干燥剂 (如碱石灰、CaO、NaOH等) 。如果B失效, CO2中混有H2O, 因H2O的分子量小于44, 故测定结果偏低。

答案: (1) CuSO4 HCl (2) CaCl2 偏低

考点四、气体的收集和尾气处理

1.根据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 (相对分子质量与29比较) 不同, 气体收集方法如下表:

2.尾气处理

有毒有污染的气体不能直接排放, 必须吸收掉。具体处理方法见下表:

例4. (2011·全国) (1) 下图是用KMnO4和浓HCl制取适量Cl2的简易装置。

装置B、C、D的作用分别是:B______, C______, D______。

(2) 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的NO气体。

①下图中最适宜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______ (填序号) 。

②根据所选的装置完成下表 (不需要的可以不填) :

③简单描述应观察到的现象: 。

解析:气体制备一般包括:发生→除杂净化→收集→尾气处理。

(1) 易犯错误:认为A是发生装置, B是净化装置 (除去Cl2中的HCl) , C是收集装置 (排饱和氯化钠溶液) , 因为由导管位置可以看出不是采取排空气法收集, 而应该是排饱和食盐水收集, 但D中放的是NaOH溶液, 是吸收尾气用的, 如果C中放饱和食盐水, D应该连收集排出的食盐水装置。故本题收集Cl2的装置是B (向上排空气法) 。C是防倒吸装置, 防止D中的液体倒吸入B中 (Cl2在NaOH溶液中溶解度较大) 。D是除尾气装置。

(2) 因NO能与O2反应, 收集NO只能用排水法, 原理是利用气体难溶的性质将水压出, 要注意排水装置中导管的位置。

答案: (1)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l2 防止D中的液体倒吸入B中 吸收尾气Cl2, 防止污染环境 (2) ①I

③反应开始时, A中Cu表面产生气泡, 反应速率逐渐加快;A管上部空间由无色逐渐变为红棕色, 随反应的进行又逐渐变为无色;A中的液体由无色变为浅蓝色;B中的水面逐渐下降, B管中的水逐渐流入烧杯C中

思维拓展:还可采用如下装置防倒吸: (图29~34)

考点五、气体性质实验装置

1.常温反应装置 (图35~36) 。

2.加热反应装置 (图37~39) 。

若气体发生需加热, 应先用酒精灯加热发生气体的装置, 等产生气体后, 再给实验需要加热的固体物质加热。目的是:一则防止爆炸 (如H2还原CuO) ;二则保证产品纯度, 防止反应物或生成物与空气中其他物质反应。例如, 用浓H2SO4和HCOOH制CO, 再用CO还原Fe2O3, 实验时应首先点燃CO发生装置的酒精灯, 生成的CO赶走空气后, 再点燃加热Fe2O3的酒精灯;而熄灭酒精灯的顺序则相反, 原因是:在还原性气体中冷却Fe可防止灼热的Fe再被空气中的O2氧化, 并防止石灰水倒吸。

3.冷却装置 (图40~41) 。若制取的气体沸点低 (如SO3) , 应考虑使用冷却装置。有机实验中的反应物和产物多为挥发性的有害物质, 为减少挥发及环境污染, 必须对挥发出的反应物和产物进行冷却。 (1) 用冷水 (用冷凝管盛装) 冷却的实验:①蒸馏水的制取, ②石油的蒸馏。 (2) 用空气冷却 (用长玻璃管连接反应装置) 的实验:①硝基苯的制取, ②酚醛树酯的制取, ③乙酸乙酯的制取, ④溴苯的制取, ⑤石蜡的催化裂化。

考点六、有机物的制备

例5. (2011·上海) 实验室制取少量C2H5Br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1) 圆底烧瓶中加入的反应物是NaBr、______和H2SO4。配制体积比1∶1的H2SO4所用的定量仪器为______ (选填编号) 。

a.天平 b.量筒

c.容量瓶 d.滴定管

(2) 写出加热时烧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 将生成物导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A中, 冰水混合物的作用是______。试管A中的物质分为三层, 产物在第______层。

(4) 试管A中除了产物和水之外, 还可能存在______、______ (写出化学式) 。

(5) 用浓H2SO4进行实验, 若试管A中获得的有机物呈棕黄色, 除去其中杂质的正确方法是______ (选填编号) 。

a.蒸馏 b.用NaOH溶液洗涤

c.用CCl4萃取 d.用Na2SO3溶液洗涤

若试管B中的酸性KMnO4溶液褪色, 使之褪色的物质的名称是______。

(6) 实验员老师建议把上述装置中的仪器连接部分都改成标准玻璃接口, 其原因是: 。

解析:本题实验原理直接取自人教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51页, 是对课本内容的延伸。考查物质的性质、制备、分离、有机反应的复杂性及实验安全知识, 考查学生对综合实验的处理能力。

(1) (2) 制C2H5Br需要C2H5OH和HBr。题中已提供NaBr, 故需用高沸点的酸 (最好用H3PO4) 来制备HBr, 且温度不宜太高。主要反应为:ΝaBr+Η2SΟ4=ΗBr+ΝaΗSΟ4、CΗ3CΗ2ΟΗ+ΗBrCΗ3CΗ2Br+Η2Ο。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有:2C2Η5ΟΗ140C2Η5ΟC2Η5+Η2ΟC2Η5ΟΗ170CΗ2=CΗ2+Η2Ο2ΗBr+Η2SΟ4=Br2+SΟ2↑+2H2O等。一定体积比的溶液直接用量筒粗略配制, 无需用精确度高的滴定管。

(3) (4) 由于C2H5Br密度大于H2O且易挥发, 故用冰水混合物冷凝、液封。1、3两层为有机层, 2为水层。1层有机层密度小于水, 可能为副反应产生的乙醚, 2层水层中可能有HBr、C2H5OH等, 3层为生成的C2H5Br。

(5) A中得到的有机物呈棕黄色, 说明混有Br2。因C2H5Br和Br2均易挥发和溶于有机溶剂, 且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故a、b、c均错。SΟ32-+Br2+Η2Ο=SΟ42-+2Br-+2Η+Νa2SΟ3与C2H5Br不反应, 洗涤后再分液、蒸馏。使KMnO4褪色的物质可能是C2H4、SO2、C2H5OH等。

(6) 考虑Br2的腐蚀性。

答案: (1) 乙醇b (2) ΝaBr+Η2SΟ4+CΗ3CΗ2ΟΗCΗ3CΗ2Br+ΝaΗSΟ4+H2O (3) 冷却、液封溴乙烷 3 (4) HBr、CH3CH2OH (5) d 乙烯、二氧化硫、乙醇等 (6) 反应会产生Br2, 腐蚀橡胶

思维拓展:中学实验中使用温度计的实验: (1) 测量混合液的温度, 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如测定物质的溶解度、实验室制取乙烯、中和热的测定。 (2) 测量蒸气的温度, 将温度计水银球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附近, 如石油分馏。 (3) 测水浴的温度, 将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水浴中, 如苯的硝化反应。

考点七、其他无机物的制备

例6. (2011·海南改编) 硫酸亚铁铵[ (NH4) 2SO4·FeSO4·6H2O]为浅绿色晶体, 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FeSO4和 (NH4) 2SO4都小。实验室中常以废铁屑为原料来制备, 其步骤如下:

(1) 步骤1中下列仪器中不必用到的是______ (填仪器编号) 。

①铁架台 ②燃烧匙 ③锥形瓶 ④广口瓶 ⑤研体 ⑥玻璃棒 ⑦酒精灯

Na2CO3溶液的主要作用是______;用少量的热水洗涤铁屑2~3次, 但所用热水不可过多, 原因是 。

(2) 步骤2中加H2SO4溶液的目的是 。

(3) 步骤3中加入 (NH4) 2SO4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 要得到摩尔盐晶体, 需经过的实验操作主要包括______。制得的晶体过滤后用______洗涤, 目的是______。

(4) 三个步骤中都含有加热的操作。步骤1中, 小火加热的目的是______。步骤2中不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原因是______, 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_。步骤3中要得到摩尔盐晶体, 应加热到______时, 停止加热;不能蒸干的原因是______。

(5) 三个步骤中都含有固液分离的操作。

①步骤1中采用倾析法分离出铁屑, 下列适合用倾析法的有______。

A.沉淀的颗粒较大 B.沉淀容易沉降

C.沉淀呈胶状 D.沉淀呈絮状

②步骤2中溶液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趁热过滤后, 滤液冷却结晶。一般情况下, 下列哪些因素有利于得到较大的晶体______。

A.缓慢冷却溶液 B.溶液浓度较高

C.溶质溶解度较小 D.缓慢蒸发溶剂

如果溶液中发生过饱和现象, 可采用______等方法促进晶体析出。

③步骤3中可以用下图装置进行过滤。

a.该装置中的错图之处是______, 这种过滤方式称为______。

b.这种过滤跟普通过滤相比, 过滤速度快, 原因是______, 还有一个优点是______。

c.写出仪器名称:A______, B ,

C______。

d.抽滤完毕或中途停止抽滤时, 应先 ,

然后______。

解析:制备摩尔盐的原理为: (ΝΗ4) 2SΟ4+FeSΟ4+6Η2Ο= (ΝΗ4) 2SΟ4FeSΟ46Η2Ο, 由两次Fe的质量差可求得生成FeSO4的量, 进而求得所需 (NH4) 2SO4的量。因Fe2+易被氧化且能水解, 故需保证Fe过量防止Fe2+被氧化, 同时加入H2SO4抑制水解。

答案: (1) ②④⑤ 除去铁屑表面的油污 避免浓缩结晶溶液时所用时间较长 (2) 抑制Fe2+水 (3) m1-m256×132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晾干 无水乙醇 摩尔盐不溶于乙醇, 但易溶于水, 利用乙醇的挥发, 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水分 (4) 升温, 溶液碱性增强, 去油污能力增强 有H2产生, 避免明火 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加速铁的溶解 溶液表面出现晶膜 蒸干时溶液中的杂质离子会被带入晶体中 (或蒸干时晶体会受热分解或氧化) (5) ①AB ②防止降温时析出FeSO4·7H2O AD 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内壁、加入晶种、将容器进一步冷却 ③a.漏斗管下端的斜面朝向抽气嘴 减压过滤 (抽滤或吸滤) b.通过气泵使过滤器下方的压强降低, 滤液上下形成压强差 得到较干燥的沉淀 c.布氏漏斗 吸滤瓶 安全瓶 d.断开漏斗与水龙头的连接 关闭水龙头

思维拓展: (1) 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

(2) 氢氧化亚铁的制备, 方法一:FeSΟ4+2ΝaΟΗ=Fe (ΟΗ) 2+Νa2SO4。注意:①FeSO4溶液必须新制, NaOH溶液必须煮沸;②滴定管须插入液面以下。通常在液面加一层保护层, 如苯或植物油等[减少Fe (OH) 2与O2的接触, 防止被氧化, 便于观察Fe (OH) 2的颜色] (图42) 。方法二:现制氢氧化钠溶液法。在盛FeSO4溶液的烧杯里, 加入一定量的苯, 然后向烧杯中加少量钠, 可发现钠融化, 在交界处跳动并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方法三:H2气氛中复分解反应法。如图43, 打开止水夹, A中生成H2排尽体系中空气, H2验纯后关闭止水夹, A中溶液进入B中, 得到白色沉淀。方法四:电解法。以Fe作阳极, 石墨作阴极, 电解NaCl溶液。电解前加热驱赶溶液中O2, 然后再加入苯, 隔绝空气, 防止Fe (OH) 2被氧化 (图44) 。Fe+2Η2Ο=Fe (ΟΗ) 2+Η2

四、专项训练

1.SO2通入BaCl2溶液中理论上不产生沉淀, 而实际受到空气和溶液中O2的影响很快便能观察到沉淀现象。为了避免产生沉淀, 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气密性检查完好后, 在装置A中的多孔隔板上放上Zn粒, 通过______注入稀H2SO4。打开活塞, 将产生的H2导入到后续装置。

②______后关闭活塞, 将装置D的导管插入烧杯中。

③通过装置B的______滴加浓H2SO4, 产生的气体进入到BaCl2溶液中, 溶液保持澄清。

④打开活塞, 将产生的H2导入后续装置一段时间。

⑤将盛有BaCl2溶液的试管从装置中取出, 拔去橡皮塞用胶头滴管伸入到苯层下方滴加双氧水, 随即出现白色浑浊, 滴加稀HCl并振荡, 白色浑浊不消失。

⑥拆卸装置, 清洗仪器, 处理剩余药品。

(1) 实验步骤①和③的空白处使用的仪器分别为______、______。

(2) 装置C中苯的作用是____ 。

(3) 实验步骤②的操作为____ 。

(4) 实验步骤④的目的是____ 。

(5) 写出实验步骤⑤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6) 为了避免产生沉淀, 你认为还应采取哪些措施, 请举一例:______。

2.实验室用下图装置 (夹持仪器未画出) 探究NH3的还原性并检验其产物。B处的Cr2O3加热至红热, 再鼓入空气。

(1)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 证明NH3被氧化的现象是______, 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

(3) E中Cu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 E中缓慢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

(5) C的作用为______。

(6) NH3作为燃料电池燃气时, 发生的总反应为4ΝΗ3+3Ο2=2Ν2+6Η2Ο, KOH为电解质, 负极反应式是______。

3.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 (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 制备聚铁 ([Fe2 (ΟΗ) n- (SΟ4) 3-n2]m) 和绿矾 (FeSO4·7H2O) , 过程如下:

(1) 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2的方法是______。

(2) 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 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SO2, 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 顺序为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 装置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3) 制备绿矾时, 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______, 充分反应后, 经______操作得到溶液Y, 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

(4) 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 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是______。若溶液Z的pH偏小, 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______。

4.实验室用乙醇、浓H2SO4、Br2制备1, 2-二溴乙烷。

(1) 用下列仪器, 如果气流方向从左向右, 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经 (1) 插入A中, ______接A (2) , A (3) 接______接______接______接______ (填装置代号) 。

(2) A中反应的主要方程式为______, E中反应的主要方程式为______。

(3)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 。

(4) E中具支试管内加少量水并用冷水冷却的理由是______。

(5) F的作用可能是 。

参考答案:1. (1) 长颈漏斗 分液漏斗 (2) 将BaCl2溶液与空气隔离 (3) 将装置D的导管口向上, 用试管收集H2验纯, 待H2纯净 (4) 排净装置中的空气, 防止SO2被氧化 (5) SΟ2+Η2Ο2=Η2SΟ4Η2SΟ4+BaCl2=BaSΟ4+2ΗCl (6) 将BaCl2溶液煮沸

2. (1) 4ΝΗ3+5Ο2=4ΝΟ+6Η2Ο (2) D中有红棕色气体2ΝΟ+Ο2=2ΝΟ2 (3) 3Cu+8Η++2ΝΟ3-=3Cu2++2ΝΟ+4Η2Ο (4) 使NO充分转化为NO2, 避免空气污染 (5) 除去过量的NH3和Η2Ο (6) 2ΝΗ3-6e-+6ΟΗ-=Ν2+6Η2Ο

3. (1) 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若品红褪色, 加热后又变红, 证明有SO2 (2) d e c b 安全瓶, 防止倒吸 尾气处理, 防止污染 (3) 铁粉 过滤 (4) 将试纸放到表面皿上,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 点到试纸的中央, 然后跟标准比色卡对照 低

4. (1) BDCFEG (2) CΗ2=CΗ2+Br2CH2BrCH2BrC2Η5ΟΗ170CΗ2=CΗ2+Η2Ο (3) 混合液面以下 (4) 减少溴的挥发 (5) 除去可能生成的SO2

上一篇:以龙为话题的400字作文下一篇:托班月计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