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化时间的艺术(共11篇)
物质化时间的艺术 篇1
一、皮影艺术和广告招贴设计概述
皮影是一个很完整的民间艺术体系, 皮影精雕细琢, 轮廓犀利, 线条明快, 全部采用侧身造型, 其斜侧面和正侧面结合的特点使人视觉感受深刻, 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色彩造型巧夺天工, 成为光影间跳动的精灵, 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2006年5月20日, 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 湖北省云梦皮影艺术团和山东省泰安市范正安皮影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2011年, 申请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招贴设计是无声的语言, 要求创意新颖, 设计简洁, 追求图形的“以少胜多”, 做到既要让人“一目了然”, 还要做到让人“一见倾心”, 留下深刻的印象, 信息传达准确, 使用最少的信息获得良好的宣传效果。
二、皮影艺术在招贴设计中的运用
目前皮影艺术已广泛应用于广告招贴设计中, 设计时要结合皮影的自身特点, 在排版上创新, 构思精湛, 构图简单, 表现出能吸引人、牵动人的意境, 情景交融, 引人人胜, 唤起人的联想, 引起人的美好愿望, 使人过目难忘, 回味无穷。我以我的作品“皮影也需要旅行”“皮影也需要娱乐”“皮影也需要自由”三幅招贴画为例, 介绍皮影艺术在招贴设计中运用。我的“皮影也需要旅行”“皮影也需要娱乐”“皮影也需要自由”三幅招贴都选择了用竖构图, 底部用各种人物剪影图案作为背景来衬托, 前景主体选择几组皮影人物图案为招贴主题, 招贴选用黑白色剪影、皮影、文字为主要设计元素, 招贴在文字的排列上, “皮影”字体变形统一, “也需要旅行”“也需要娱乐”“也需要自由”选用小字体, 文字颜色深浅字体大小不同, 突出层次感, 丰富画面效果。设计色彩风格和文字字体都基本相呼应, 呈现一个系列感。
作品《皮影也需要旅行》, 通过传统皮影元素和现代都市骑自行车人的影子相结合, 来自不同行走方向的传统和现代两个元素重叠在画面的中央, 单色和彩色的搭配, 黑白对比强烈, 对角线构图, 表达了设计师对现实的关注, 皮影未来前途的憧憬, 皮影通过旅行走进生活, 走出国门, 兼收外来文化, 来表达皮影需要旅行这个主题。
作品《皮影也需要娱乐》, 通过两幅皮影与背景三个人影的结合, 黑与白的对比, 背景黑白人影与文字与前景彩色的皮影对比强烈, 构图对称平衡, 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光与影的对比, 小小的皮影演绎着我们人生的的悲欢离合。突出皮影是我们文化娱乐生活中的不可或缺一部分。
作品《皮影也需要自由》, 整体色调和谐, 极具冲击力。右上角是一个人长长的两条腿和影子作为背景, 黑白对比强烈, 都统一在灰色的当中。主体彩色皮影置于画面左下角, 小中见大, 格外耀眼。
三幅作品突出连贯性和指示性, 统一色调, 以黄、黑、白为主色, 选择汉服作为基础图形, 选用真实皮影人物图片, 文字随着图形走势排列, 更有利于视觉停留, 达到和谐统一, 具有关联性, 呈现系列感。
总之, 皮影艺术讲究“以形写神”, 不愧为中华民族珍贵的艺术瑰宝, 将皮影艺术的诸多元素合理地运用在现代广告招贴设计中, 两者相辅相成, 互为裨益, 弘扬传统民族文化, 丰富设计师的设计理念, 满足观众的审美要求。
摘要:当前我国很多广告招贴设计家们从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中找寻创作源泉, 把皮影艺术融入到广告招贴设计中, 彰显设计个性和民族特征, 本文简要介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皮影艺术及其在广告招贴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
关键词:皮影艺术,招贴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皮影艺术, 百度百科.
[2]张海霞.皮影造型特征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潜质——以华阴华县皮影为例[D].西安:西北大学, 2008.
物质化时间的艺术 篇2
飞轮般地转动的时光,缩短了延伸的道路,泥泞的古道阻住了无知的一些人,一段段不够胶片的记录渐渐蔓延。
文学的密度覆盖下了星零的内存,在桌前,那本微不起眼的时间名着占据了不大的空间,晃晃悠悠,新一学期的学习预付了透支的`知识。
面前的一摞摞书记,未曾改变,似断桥残雪时的寒峻刺痛心扉,如二泉映月般的落泪滚烫从前,它以无形式的呐喊提醒着失意的自我,说它无情,暗似有情,想它无垠,徒有一垦良田。疾速挪动的齿轮定格下简单的一切。过去,看在眼里。
中途崩溃的心情给流动的思绪打下问号。回首以前。银白雪花铺也铺个梦里绵。在我们年少惜时暗生情愫时,无知也给成才扣好死结,空余茫然,不知题海深匿,误入其中,苦苦挣扎,遗来轻狂少年,赚下前程万里,仰观鸿宇,俯视尘埃,默笑:知识腐化死骨,羁绊才人,成就智儒。
一寸寸的光阴拼凑青春;一缕缕的奋斗齐聚前途;一粒粒的尘土垒好石墓。把握青春,奋斗前途,落得安然入土。才悟:灵魂的艺术不伦国度!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第八中学初一年5班:谢佳榕
优质化课堂:破蛹成蝶的艺术放飞 篇3
关键词:备课的艺术;授课的艺术;语言的艺术;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建构;路径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5—0175—02
课堂是国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从夸纪斯创设班级授课制以来,课堂就成为学校教育的中心舞台,教师亦成为舞台的主角。什么是课堂,英语clssom,中外有不同的界定,本人认为,“课堂是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内,课堂构成了一个特殊的环境,生活于这个特殊环境里的老师与学生为某种任务而行动。”[1]此定义把课堂的关系、课堂的任务、课堂的组织、课堂的环境诸要素有机地涵盖在一起,整合为一个具有内在张力的系统。课堂的灵魂在于教师,教师的最高境界在于造就和彰显艺术,让学生进乐其中,满载而归。
课堂作为一门艺术,涵盖三个方面,即备课艺术,授课的艺术和语言的艺术。
一、备课的艺术
古人云:预则立,不预则败。充分的备课是保障课堂成功的一半。备课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备学生、备教材和备课堂。
备学生的艺术。以生为本才是教师的主旨和要领。90后的高职大学生呈现务实性、多态性、竞争性、激变性的特质和表征。务实性,学生关注自己的全面发展,关注自己的权益和利益,关注自己的生命体验和享受;多态性,经济成分、就业方式、组织结构、利益关系日益分化和深刻变革的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是独特性与依赖性的统一,是稳定性与多变性的统一,是差异性与同质性的统一,是弥散性与聚散性的统一;竞争性,市场经济的竞争特质,已经渗透到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作为模式的方方面面,使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个体观念明显增强;激变性,高校大学生是对事物反映极敏感的群体,加之青年学生的年轻和敢作敢为,容易冲动,思维认知没有稳定和成熟,他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突变,其张力有余而整合力欠佳。这些特点是教师在备课时尤其要高度关注和充分考虑的。
备教材的艺术。教学要以本为本,即把教材的内容和精华有机融合和提炼出来。高职大学思想政治教材有自己的特点:第一,与学生的成长期特点相适应。第二,与大学生的认识思维层次相吻合,此阶段的学生认识思维活跃,形象认识强,想象力丰富,动机强烈,激情旺盛,有高的表现欲,但逻辑性不够,思维的精准度和穿透力欠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知识内容,结构和逻辑能有效地提炼和升华学生的线性思维,强化和完善学生的逻辑思维。教师要对教材下工夫,把文本語言转化成思维信息,再转化成口头语言,而且要把显性教材与隐性教材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掘语句、段落、章节之间的联系与脉络,即深层次的“症候阅读”[2]。
备课堂的艺术。课堂是教师把教材的精华和成果集中展现给学生的场所,高职思想政治课有自己的独特性,学生思维活跃,思考能力强,理论兴趣浓厚,善于表达自己,表现欲望强烈,在课堂上能与学生有效配合,容易产生良性互动,这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原创性,主动与学生建立联结,触动他们的心弦,产生“心灵契合”的共鸣。当然,教师问题创设时,不能太难太偏,而且难度系数要与学生的层次相匹配,老师要严格把关,不能冷场。
二、授课的艺术
课堂是舞台,教师的职能就是让“授课之花”在舞台尽情绽放,让学生体验高度的美感,享受精神的盛宴,把内容过程和方法运用的吸引力和乐趣与教师的能力和魅力高度统一,融为一体,以臻完美。
导入的艺术。由沉淀获得的“产出性知识”(Resnick,1991)是导入的起点,也是对已授知识的整体性统摄和有效性激活,是顺畅过渡到新课堂的声色途径。导入的核心元素是连贯性,一方面提高教师对课程讲授的条理性,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升华教材内容,使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无穷地放大。导入尤其要注意四个环节:第一,内容的整体性,回顾上一次课的内容以衔接本节课的主旨,把旧与新用一桥梁有机化合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事实性知识”(Factual—Knowledge)与产出性知识的洋溢和融合;第二,逻辑的合理性,不管是形式还是内容上都应该把握旧新知识过渡的合理性,注意自然流畅。是设问也罢,视频也罢,互动也罢,切忌生硬苍白,勉强嫁接。教师的高超发挥和给力是关键;第三,线条的简洁性,旧新的过渡链条和有机颗粒要简洁明了,不需要过多的粉饰和演绎推理,用清晰的思维把分散的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切忌拖泥带水,做到铿锵有力;第四,立场的坚定性,关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含糊,不能为纯粹的过渡,扭曲或曲解教材内容,迎合学生的口味。因此,导入的成功是授课成功的重要环节,不可小觑。
过程处理艺术。过程处理是教师对教学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有效、成功地组织一个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突破的完整的课堂。内容和结构进行有意识的安排,每个知识点内容都设置自己应有的合理的次序、地位和作用。过程的清晰把握和艺术化排序衔接重点关注几点:第一,结构上的时序组合,过程处理不是匀速运动,“文似看山不喜平”,要给人以艺术和动感,有起承转合,跌宕起伏,快慢有奏。既要进行结构整体上的调配,主义完整性,渲染主打的基调,又要把每一部分独特的功能淋漓尽致地展现;第二,内容上的系统整合,教材内容庞杂,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的主要功课之一就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有选择、有纹理、有章法的整合,裁剪乱枝旁节,保存主干,调整经络和路径。突出重点又要突破难点。重点要边边角角、有条有理地浓墨重彩,把握深度、逻辑性和复杂度;难点要迎难而上,阐释合理性,详细解析。第三,形式上的完整圆满,文以载道,内容是文章的根本,但形式照样是具有相对性。开始的圆润,语言的工整,重点难点的浑厚,逻辑推理的清新自然,总结的激情奔放,把形式美绽放得错落有致,恰到好处。
尾结的艺术。善始善终是中国人一贯的价值追求,有良好的开头无圆满的结尾,是要激励避免的。结尾是对知识的“新迁移”(NewTransfer),是对本章节的浓缩和升华,而不是简单的重复。结尾的工作重点把握两点:第一,结尾工作的功能性和艺术性,即对课堂内容进行清晰明了的回顾总结、升华,重点难点的强调,把握知识的综合运用,强化学生对课堂的印象,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的绩效,增进师生之间的融合和默契;第二,结尾的超越性,既是对本次课知识的集聚和扩张,也是在程序上为下一次课作铺垫,既是对学生认识思维的点化和升级,也是素质和能力的社会性对话,既是知识和技能的内化,也是“破蛹成蝶”的自由放飞。
三、语言的艺术
“教学,一种复杂而又充满激情的体验”[3],完成这一体验的主要工具是语言,它让混乱无序的知识点有条不紊地尽情纷呈,让棘手难解的问题之结轻易松开,让激情自由的想象翅膀纵翅高飞。
语言沟通的基础是信任,建立师生的信任心理和人格基础尤为重要。“教师的可信度指的是教师能够以可以给学生提供某些东西的人的面貌出现的能力。”[3]当教师拥有这样的可信度时,在学生们眼中,他就是一个拥有远远超过学生自己的宽广的知识、深刻的内涵和丰富阅历的人,这是教师开展语言教学,放飞才智的“合法性”基础。
信任让语言艺术之花盛开的更加灿烂。生动、活泼、简练的语言为教学内容起到装饰和强化的效果,也增添了课堂的美感和观赏性。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个重要功能是说理,赋予思想政治理论以合理性和合法性,语言艺术增强了课堂透彻说理的论证效果。
理论述析艺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核心在于说理,实践、地点、任务、经过等都是为理论支撑和服务的。作为一般性的述说只是交代前因后果,而深度和广层次的解析,则是背景相关知识点的全面铺开,探索理论体系的相关联结和机理,因而把精彩带给学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需要很深的案头工夫,才能把历史理论而真实的“复活”。第一,论证周密。运用归纳、演绎方法,占有大量的事例和资料,把问题有节奏地抛出,尤其要注意的是有选择的把控和引用,运用矛盾的原理,增强论证的冲击力,更能使人容易接受;第二,深入浅出,这是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标准。理论的述说如果是照本宣科,就没有广度和新鲜感,从而表达也是硬邦邦的,学生难以接受。深入浅出是一种境界,一种语言和口才的说服力和穿透力,化繁为简,有序结合,亲切明了;第三,知识剖析,理论述说不仅仅是把文本“复活”的过程,更是对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统摄,新鲜激活的过程,始终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兴趣和新鲜感,提炼和升华自己的观点,举一反三,收放自如,纵横捭阖。
言传身教的艺术。“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示范,是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言传身教艺术。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为学生确立品格示范性,使其按照既定的意识形态方向形成自己的价值观。第一,主体性拷问,“求之不得,反求诸己”,教师要从教学育人的资格角度对自身进行審查,不仅要向学生诠释教材,概括理论,更要以高尚严谨的人格熏陶学生,做学生自省的镜子;第二,实践性言行,为了说明问题,教师可以适当采用身体语言,但要谨慎于心,认识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总体要求,把握细节,不迟到,不接电话,不提前下课,尊重学生,多鼓励和表扬。
修辞创新艺术。同一问题,不同的语言方式表达效果截然不同。修辞需要简洁明快,情绪自然,调理顺畅,严谨有力。语言的风格把握要点:第一,语言的幽默感。幽默感可以把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话题轻松处理,从而使学生以愉悦松弛的心态来接受新知识,突破沉闷压抑的说教。智慧而幽默,能够使深刻的理论变得一目了然,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另一方面,也能彰显教师个人的魅力和能力,增强亲和力,开启互动之阀;第二,语言的通俗化。第三,语言的现代化。
教学是一门艺术,让艺术之光永恒闪烁,教师就需要锻造自己的精湛技艺,娴熟地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和工具,把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有机融合,汇集成炫目的艺术杰作,赋予学生最美的体验,诠释优质化的课堂意蕴,激发学习潜能,焕发生命活力,尽享自由乐趣,成就优质课堂“破蛹成蝶”的艺术放飞。
参考文献:
[1]Arends,RT.:Classom I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NewYork: The Mcgraw Hill Co ,1997: 17 .
[2][法]阿尔堵塞,[法]巴里巴尔.读资本论[M].李其庆,文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15.
[3]斯蒂芬·D.布鲁克菲尔德.大学教师的技巧——论课堂教学中的方法,信任和回应[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物质化时间的艺术 篇4
关键词:数字艺术,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 对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数字艺术被运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 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中重要的手段。广义的数字艺术包括数码艺术设计、交互媒体设计、虚拟现实设计等种类, 数码艺术设计指二维、三维动画、数字影视广告、数字音乐、数字影像等新生的艺术门类;交互媒体设计指以互动媒体为载体的设计, 如网页设计、网络游戏设计等;虚拟现实设计指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数字博物馆、虚拟室内漫游、虚拟战场等计算机仿真系统。在科技蓬勃发展的今天, 数字艺术产业已经成为21 世纪知识经济产业的核心产业, 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 它在新时代的文化产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也成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
一、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在国务院公布的四批共1372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三批共454 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中, 广西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9 项, 约占全国总数的2.7%, 有自治区级代表性项目424 项和22 个扩展项目, 囊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八个种类。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由世居广西的壮族、瑶族、苗族、侗族、彝族、仫佬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创造, 风格独特、民族特点鲜明、地域特色浓厚,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目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果, 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相关法规建设不足, 很多地方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保护机制及相关的政策措施, 文化遗产保护没有形成规范化制度化, 资金投入不足;二是宣传力度不够, 传播方式与手段单一, 信息时代的新传播形式使用有限, 受众面不广, 珍贵的民间文化不能广泛快速地被公众接受与认识;三是运用新技术手段保护力度不够, 资源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工作相对滞后, 目前为止广西还没有一个正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据库和信息平台。
二、基于数字艺术保护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
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 人们的衣、食、住、行、工作、生活等一切社会活动都与信息技术息息相关。只有选择符合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方式, 才能使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广泛快速地被公众接受与认识, 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创新。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了新的手段与载体, 可以通过图文处理、动画制作、数字影视制作等数字艺术手段, 将文化遗产信息处理成静态的、动态的、虚拟的、仿真的数字形态, 一方面利于珍贵资料的保存, 一方面运用二维动画、三维动画、游戏等数字艺术形式对文化遗产进行视觉传播, 效果方便、快捷, 视觉冲击力强, 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所以数字艺术在文化保护领域的运用, 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必要性。
三、基于数字艺术的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一) 构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构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使广西厚重的文化遗产知识以直观、视觉效果强的数字艺术的方式表现出来, 展示、传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和资源, 为公众提供文化遗产知识学习、教育、欣赏、交流平台, 这对于促进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重要作用。
目前, 国内已经有广东、四川等省建立了自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数字博物馆有网站与三维数字化虚拟博物馆两种形式。前者是普通的网站, 后者侧重于观众的交互体验。网站式数字博物馆就是将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资源在网站上展示出来, 用户可以选择网站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进入子页面, 了解、学习任何一个项目的历史渊源、分类、特点、过程等知识, 这些知识以图片、影音、动画等数字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使用户以很直观的方式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能了解、学习到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情况;三维数字化虚拟博物馆使用虚拟现实、三维立体交互等数字技术, 使观众得到逼真、震撼的沉浸体验, 它能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多层次信息以视频、音频、图像、动画、文字、流媒体等直观、动态的方式在虚拟的三维空间进行展示, 还能使观众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进行感官模拟, 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 达到认识与学习民族文化的目的。
(二) 构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
构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 将广西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以数字艺术的方式分类进行信息化储存, 实现文化遗产信息的永久性储存, 这是文化遗产保护中非常重要的工作。2005 年3月26 日,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 建立档案和数据库。”指出了运用数字手段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
数字资源库由文本、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素材内容组成。广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由多个常居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组成, 内容丰富, 形式生动, 大多数以声音、影像、动作技艺为表现形式。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的素材搜集制作, 除了运用录音、摄影、摄像技术等手段, 还可以运用声、光、电等多种媒介对文化遗产进行数字艺术表现, 如可以将《布洛陀》、《百鸟衣》等民间文学创作成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片, 将“嘹啰山歌”等民间音乐制作成幽默、诙谐的动画故事、将民间技艺拍摄制作成精美的数字纪录片等。这些表现形式直观方便、视觉冲击力强, 使数据量庞大的数字资源库图文影音并茂, 很有趣味性, 既方便读者进行检索, 也能使读者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体验数字艺术带来的视听感官享受。
(三)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艺术作品打造新媒体的视觉传播方式
新媒体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在新媒体的环境下, 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也应该顺应时代的需要, 在视觉传播方面寻求新的策略, 运用数字艺术手段制作能在新媒体空间传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艺术作品, 融入文化大环境, 使文化遗产广泛被大众认知、传播、发扬, 更好地进行文化遗产保护。
动画片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作成动画片, 通过电影、电视、互联网等途径进行视觉传播, 进行动画片创作时, 应该注意立足于地方民族文化, 结合时代需求大胆进行创新, 才能创作出观众喜欢的优秀动漫艺术作品;开发网络游戏, 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故事情节、技艺制作过程设计成游戏内容, 玩家在通关游戏的过程中了解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制作过程;可以使用PHOTOSHOP、3DMAX等电脑辅助软件,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精华元素进行提炼, 创作出二维的、三维的民俗场景、角色、服饰、用具等艺术形象, 使大众对文化遗产项目中的文化特征进行直观了解, 其效果如同置身现场观看学习, 感受是非常深刻的。这些以数字艺术手段表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数字作品可以进入手机、微信、微博、QQ、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传播空间, 使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就能对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观赏、学习、交流、传扬、创新, 达到保护民族文化的目的。
综上所述, 数字艺术能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构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构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艺术作品打造新媒体的视觉传播方式等策略措施, 能建立文化遗产知识储存、学习、教育、欣赏、交流、研究平台, 更好地展示、传播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和资源, 实现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永久性储存, 达到保护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 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潘伟.浅谈广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与对策[J].法制与经济, 2012, (7) .
[2]蒙洁慧, 林雪云.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开发的难题及对策——以广西少数民族艺术为例[J].传承, 2013, (9) .
[3]金旭东.新媒体语境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J].重庆社会科学, 2015, (3) .
[4]汪莹.博物馆场馆虚拟现实展示中的对话与反馈[A].创意科技助力数字博物馆[C].2011.
[5]肖霄.现代数字博物馆建设与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10) .
[6]蔡群, 任荣喜, 邱望标.贵州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方法研究[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4) .
[7]孙霏霏.简析多媒体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 2014, (7) .
[8]况扬.新媒体技术在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广场, 2014, (5) .
画艺网:艺术留给时间来证明 篇5
翻开法国美术史,我们可以看到写实肖像画家让·克鲁埃(Jean Clouet),卡拉瓦乔主义艺术的代表乔治·德·拉·图尔(Georges de la Tour),洛可可风格的代表人物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Jean Honore Fragonard),印象派领导人物之一的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但是,他们的代表作被收藏在法国的各个博物馆内。要想在一天内观看到他们的代表作,就得在法国各家博物馆来回奔跑。
庆幸的是,5座知名法国博物馆首次联袂呈现“名馆·名家·名作——纪念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特展”于4月11日开始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亮相。在这次展览中,上述名家的代表作来到了展览现场,让艺术爱好者可以通过这些名作,看到法国从16至19世纪的重要艺术成就。欧洲各国君主从15世纪开始,就习惯借用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写实肖像画让自己流芳百世。但由于内外诸多原因,法国的文艺复兴要比其他国家晚将近一个世纪。在16世纪,枫丹白露画派的形成标志着法国文艺复兴绘画的诞生。这时期最富盛名的就是以肖像画著称的法国画坛三父子,即让·克鲁埃、他的父亲让·富盖(Jean Fouquet)和他的儿子弗朗梭瓦·克鲁埃(François Clouet)。其中以让·克鲁埃的成就最为举世瞩目,《法兰西斯一世肖像》就是他的代表作。
画中的主角法兰西斯一世将两只手做成骑士的姿势,显得极为庄重。艺术家借宽阔的肩膀、宝剑、圣米歇尔骑士团领袖勋衔项链以及金丝绣成的衣料的精细描绘,大大增加了国王的华贵。虽然画中国王仅带着一顶较为素雅的贝雷帽,但象征王权的皇冠图案在背景中依然明晰可见。但国王的眼睛显得长而细小,下巴颏呈尖状,表情冷淡而显呆板。衣着与容貌的表现形成了一种不协调的感觉:带着满脸胡须的消瘦面容与身上的宽袍不能给人带来审美上的统一。据传,此幅画像所记载的法兰西斯一世与历史真人极为符合。这位国王在位时,没有什么功绩,反倒因为其野心被百姓扣上“阴谋家”、“沽名钓誉之徒”等绰号。由此可见,画家不仅有高超的写实技术,而且还注重对人物内在性格的真实描绘。
到了17世纪,君主是法国的最高权威。因此不论文学还是绘画、雕刻不但要受到王权口味的局限,还不得不以歌颂君王、服务于宫廷作为创作的首要任务。而拉·图尔则是一位从不为君主歌功颂德,也不去迎合贵族口味的画家。
他的《木匠圣约瑟》描绘的是一位借着儿子手中的烛光在夜间做活的木匠。从画作的名称可知,这位木匠的身份为约瑟,即基督教中耶稣的养父。他弯着腰,大手紧握着工具,肌肉突起,汗珠在手臂和额头上闪着光,显示他正在努力地工作着。孩子脸上的光赋予了他超自然的光彩,就像一股从体内向外自然放射的光芒一样。手指上及指甲中的污垢则暗示他此时还只是一个凡人。
约瑟与幼年耶稣的眼神交流是整幅画作的核心。约瑟温柔的眼神,流露出对孩子的无限关爱。布满额头的皱纹传达出他为儿子的未来命运而担忧。正在加工的木头则是耶稣受难时十字架的暗喻。虽然这是一幅宗教作品,却没有同时代“古典”画家那种冷漠、理性而故弄
玄虚的“学究”气,也没有因表现宗教主题充斥着宗教气氛,远离现实生活。拉·图尔笔下的圣经人物像是当地的农民,形象质朴,有一种端庄自然的美。他还喜欢表现烛光,那种朴实无华、集中凝练、简洁概括的形式在与时人们概念中的“古典绘画”相去甚远。拉·图尔在世时名利双收,但死后却完全被人们遗忘。他的一些作品曾被人们误认为是勒南兄弟(The Brothers Renan)兄弟或蒂亚戈·罗德里格斯·德 ·席尔瓦·委拉斯贵兹(Diego Rodriguez de Silve Velazquez)、弗朗西斯科·德·苏尔瓦兰(Francisco de Zurbaran)等人的。直到20世纪30年代,在尼科尔(Nikl)和H。沃斯(H.Voss)的努力下才揭开了真相。18世纪前半期法国艺术由称为洛可可的艳情艺术主宰,它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主要对象。它一方面不免浮华做作,另一方面却以法国式的轻快优雅使绘画完全摆脱了宗教题材。弗拉戈纳尔早期艺术生涯中,曾创作过一些符合当时官方欣赏品味的历史题材作品。随后,他转而专注于轻松的主题,比如爱情和情欲,成为了洛可可风格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弗拉戈纳尔的《门闩》讲述了一个关于爱的征服和随之而来的欢愉的经典故事。一间卧室中,男人一只手插上门闩,另一只手揽着的女人徒劳地阻止他去锁门。女人将头别开,表现出半推半就的暧昧态度,好似在躲开男人的热吻。凌乱的床和身穿内衣的男人,无一不暗示着男女间已发生的事情。前景的地面上,一把躺倒的椅子和被丢弃的花束,让人联想到年轻女人曾徒劳地阻止男人过分的调情。油画的精妙之处在于其构图,画面被一条虚构的对角线贯穿,并将苹果与门闩联系在同一条线上。在西方世界中,苹果象征原罪,而门闩则扼杀一切逃出的可能。作品给人以时间暂时凝固的感觉,故事就这样在高潮处戛然而止。作品营构出对“爱”这个主题的独特思考:对神的爱以及男女之间的爱。
物质化时间的艺术 篇6
关键词: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
重庆又称山城,山林众多,各色植被繁茂。例如永川区的茶山竹海,以秀芽茶与竹林闻名,景观秀美,当年张艺谋导演的古装大片《十面埋伏》便取景于此。竹子作为巴渝地区的自然特产,影响了百姓的生产生活,由竹子衍生的民间事务良多,例如竹筒饭,竹筒酒等饮食方面的产物,特别在手工技艺方面,更是层出不穷,梁平竹编和竹雕,武隆县纸竹工艺,垫江县大石竹编,北碚区静观镇竹麻编扎技艺,大足区铁山竹编,璧山县竹雕加工工艺,万州区和大足区的渝州竹雕,沙坪坝区的汉艺斋木竹雕刻技艺等都是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梁平竹帘很早便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可以看出,重庆地区以“竹”为元素的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可开发利用的资源丰富。现阶段大部分该类项目以传统的制作为主,因此普遍价格平平,收益不丰,且传承人多为年老长者,难寻年轻传承人。如果可以提升该类制品的艺术价值,加入现代化的审美需求,便能带动其经济价值的提升,获得社会更多的关注和更强的购买需求。
以竹编和竹雕技艺为核心的竹制品,在中国民间传统工艺美术中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大量表现中国风的元素中,“竹”有特殊的美感和表现形式。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仪式到世界博览会的应用,再到爱马仕这样的顶级国际奢侈品牌的合作,竹能代表传统也能具备时代的创新。
传统技艺制品从民间制作工艺上升为工艺美术研究,从物质生活需求到精神层面对美的享受和追求,竹编制品从手工器物到工艺美术品,是其是由物质功能到精神审美升华的蜕变。因此,优秀的竹编艺术品在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都能得以大幅度的提升。欲提高竹编产品的附加值必须将其定位由产品升级为文化艺术品。当然,民间日常器物发展蜕变为工艺美术品并非易事,其需要具备多种条件。
通过结合当代艺术、文化创意等相关理论研究,笔者对于试论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提升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第一,必须追求完美的工艺。前不久,习近平主席提出了“工匠精神”的相关重要讲话,其指的也是如此。以竹编技艺为例,从事竹编工艺制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艺术工作者等,必须在该行业中某一工艺方面具备超群的手工技艺。试想,如果连所谓的传统技艺也无法完美的呈现,那还谈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更不用谈什么艺术、创意的提升了。因此,精美的工艺是基础,是首要的核心与关键。
第二,对材料的特性需要十分精准和深入的了解,并具备熟练运用材料造型及将该材料特性发挥到极致的能力。对于竹制品而言,制作一个竹编艺术品,流程繁复,包括选材、劈竹、分篾、抽丝、编、织、烤、压等等多道工序。完成一件竹编艺术品,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工、时间、成本等。如果多材料没有深入的了解,是难以利用材料的特性去表达更好的创意性和艺术性。
第三,竹编艺术品必须体现其审美的价值,达到文化觉醒的高度。从方法论角度来说,要在实现功能基础上加大为审美所付出比例,清晰地定位产品的特色属性,让风格更为突出,增加器物的审美附加值,例如:儒雅、朴实、精微、粗犷等等特色。在这基础上,继续深入挖掘民族风情和地域文化等,逐步增加器物的文化附加值。文化能够带来不同人群的认同感和亲切感,脱离文化底蕴的天马行空式的创意是难以与受众产生共鸣,自然也无法带来精神享受和购买欲望。
第四,通过符号形象的转移扩大竹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并由此带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例如,重庆梁平的“非遗”申报工作卓有成效,已有5项获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木板年画、竹帘、灯戏、抬儿调、癞子锣鼓,如何将文化遗产通过设计转化,使其为当地文化经济发展服务,这是值得当地各级政府和当地能工巧匠的思考和尝试的问题。值得推崇的是,四川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曾以梁平非遗项目为文化元素,针对不同的使用目的创意出了一批梁平“非遗”周边延伸产品,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就在去年,四川美术学院又将重庆乃至中国的传统工艺品进行艺术创意,推向了米兰的世博会,让全世界为中国创意、中国传统感到震撼。
第五,需要因材施艺、因艺造物。世界上形形色色的材料繁多,各自有不同的材料属性及使用规律。竹在人类生活中的使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竹作为天然生长的材料具有再生能力强、韧性好、可塑性强的特点。近年来,竹纤维板材的工业化生产上市,进一步推动了竹制品的发展。相同的材料可创意打造出不一般的世界,而不同材料的结合使用,可以增加不同材质的肌理对比,从而改变视觉新意。只要创意到位,竹制品与不同材料的艺术结合,能产生千变万化的可能性,在艺术性甚至功能性方面都有机会创造奇迹。
第六,不断进行社会创新。手工艺造物源自生活的需求,而对生活品味的追求,是技艺向极致努力的动力。得到所需物品可得到生活上的满足,而追求极致是一种精神的信念和理想。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与生活本来就息息相关,以生活需求为角度出发进行美化和优化,这样的艺术创新对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推动意义非凡。
物质化时间的艺术 篇7
一、互动关系
动漫作为一种文化载体, 具有意识形态和商品的双重属性, 极强的表现力、独特的艺术性和任知的普遍性, 在传播具有非物质性、抽象性、小范围传播性等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动漫艺术可以更有效、准确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与高科技发展密切相关的一门大众艺术形式, 动画可以运用更多高科技虚拟手段将以活态性和非物质性为典型特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更加直观的表现。例如, 用三维动态捕捉系统动态地捕捉舞蹈等表演方式, 以数据的方式存储下来, 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将其还原成逼真的动画影像, 赋予我们指定的某个动画角色以接近真实的动作表演。这些技术手段可以让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得到更有效、更准确的传承。此外, 动漫所具有的媒体综合性和活动性等特点还可以使观众在观看的同时通过交互的方式参与到非物质文化的表现中。伴随着高科技成长起来的动画艺术在作品展示过程中, 其表现形式可以更为自由而且极具想象力。例如3 D动画电影, 它给人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置身于场景的真实感是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难以达到的。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更新, 这种体验将更加立体和逼真。
(二) 动漫艺术可以更广泛、深入地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动漫具有低龄认知特性, 这一特性使广大青少年更加容易接受和学习动画中所表现的非物质文化。一部优秀的能很好地传达民族精神和审美的动画作品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年轻一代激活民族热情, 建立对欧美、日本文化入侵的超越, 从而从根本上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
(三) 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推动了动漫产业的良性发展
对于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动画来说, 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其灵魂。具有独立民族性的文化产品符合“产品差异性”原则, 有利于在国际市场保持长久的竞争力。动漫艺术在坚守传统文化的立场上展示其跨文化的传播能力, 既彰显了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艺术魅力, 又推动了动漫产业的良性发展, 对激活和完善动漫产业链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不断加强的今天,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关乎人类文化生态的完整, 更关乎文化大融合背景下的文化安全问题。动漫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达到传播非物质文化的目的, 是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一个必要手段。
二、实施方案
对于整个动画产业来讲, 漫画、动画甚至互动游戏的制作都属于动画产业体系的一部分。一部动画片的制作需要经历前期策划、剧本创作、角色和场景的设定、分镜头设计、设计稿设计、原画设计、动画绘制到音乐及后期制作这样一个完整的流程才得以实现。而对动画制作的前期环节——剧本、设定、分镜稍加细化调整, 就可以创作成适合不同年龄层次人喜爱的作品, 例如故事连载、少儿漫画、互动影像, 甚至是网络游戏等等。而这种有步骤、全方位的推广不但可以扩大影响, 让更多年龄层次的人感受到非物质文化的艺术魅力, 还可以使我们的作品在市场不断考验下逐步完善以降低市场风险。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 漫画:
漫画是广受青少年喜爱的一种流行文化, 动画片在分镜绘制环节其实就已经基本完成了漫画的绘制。漫画是日本动画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它的受欢迎程度决定着这部漫画继续连载、单行本的发行、动画的制作甚至是真人电影制作的可能性。所以漫画可以被称为动画产业的市场试金石。此外, 我国漫画创作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故事编写上。而非物质文化中有关自然界和宇宙观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源于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民间故事、音乐、舞蹈等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
(二) 动画:
动画创作是整个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创作中应坚持全球化思考、本土化行动、创新性发展的创作路线。正如中国画派时期, 艺术家们受民间艺术形式的启发开创了剪纸动画、折纸动画、水墨动画、木偶动画等多个动画片种, 创作了一大批符合当时时代特征的影片。这些老一辈动画艺术家们, 以高度的敬业精神、深厚的艺术修养、精湛的技法创作动画, 展现给世人中国动画独有的美学品质。现代动画技术结合非物质文化, 给动画创新带来了更多的可能。例如, 动画短片《桃花源记》利用三维数字技术实现了皮影动画现代转化, 实现了传统艺术的国际化表达并兼顾了“市场性和艺术性”, 给传统皮影艺术增加了新的艺术魅力。 (见图1)
(三) 互动影像:
互动影像的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依托, 以文字、语音、图像等媒体为载体, 具有实时性、交互性、体验性的特点。当观众融入一个场景的时候不仅仅是视觉的融入, 而是全身心的融入和体验, 它重构了一个场景, 产生了一种新的情境和体验。试想一下, 当现代人置身于一个模拟真实的古代场景并参与到其历史的变迁中, 当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重感官体验同时“穿越”是一种多么让人激动的体验。而更奇妙的是, 系统会根据指令与在此环境中的人发生互动。互动成为未来的一种潮流趋势,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注重体验性。不久以后, 这种多维度传播方式的逐步推广势必引发文化传播方式的新革命。
三、合理传承
在动漫创作过程中, 不能伤及传统艺术的“真性情”。在产业化发展的背景下, 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同时, 最令人担心的是传统艺术所承载的那种纯朴、率真、畅达的生活情怀和文化气息被当代都市快餐文化的迅猛、浮躁的浪潮冲得无影无踪。在动漫创作过程中既需要体现传统文化的艺术价值, 又要符合消费时代的文化多元化和趣味性的特点。既要本着责任感与使命感的心态, 又要创作具有时效性和市场价值的作品, 确实需要一批具有专业素养和历史责任感的创作者的大量投入。
在动漫创作过程中, 结合时代, 消化性运用并理智创新。“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语言并非是照搬照抄, 如果仅把一些传统的文化样式、民间美术的题材和表现形式直接搬到动画片上, 或许永远找不到与时代的对接点, 也就无法找到动画的本土文化基因。”[2]当代动漫美学风格必定是时代特点和民族特色相结合的成果。如果没有时代意识就必定游离于现代文化发展的轨道之外, 如果没有民族意识就不可能创造出有特色的时代文化。中国传统艺术中所表现出来的美学特征是传统审美意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心理渗透的结果。关注当下、关注生活, 表达真情实感, 体现传统美学精神是创作的关键。
四、科学应用
(一) 动漫产品在网络和媒体平台播放的过程中,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表现出的艺术魅力推向世界, 有效宣传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艺术。
(二) 可爱、具有亲和力和民间文化特征的动画形象可以应用到相关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项目中。动画产业链中后期产品的研发是支撑整个产业发展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动画片、漫画及其相关出版物的成功推广将塑造一系列深受大众喜爱的动漫角色, 而这些角色又可以衍生出大批的的设计产品、生活用品、舞台表演等等, 这将带来更多的经济支持, 促生一个良性的产业链, 从而更好地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三) 数字化、网络化的展览系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乃至所有民间艺术的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 能够应用于全国大多数博物馆、展厅、艺术厅、学校、场馆,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扩展到更多领域。当我们进入展厅, 看到的将不仅仅是陈列物、文字和一些简单的视频资料, 而可能是一些更立体、更有趣味性和想象力的影片或者互动影像。这不仅能更好地宣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 也将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作品, 从而带动文化市场的全面发展。
非物质文化充满着迷人的魅力, 其来自于我们民族最根本的精神气质。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无论经历了多么深刻的历史变化, 仍对一个民族的基本特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对于动画来说, 商业性只有当其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某种深层而根本的东西融合起来时, 才富有价值。基于非物质文化的动漫艺术必将成为我们研究、阐释、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和媒介。
注释
1[1]李钦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传播.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03)
物质化时间的艺术 篇8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 简单理解就是,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 不是成正比关系, 不能按这个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去衡量文学艺术发展的水平。例如, 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古希腊, 却出现了艺术繁荣的局面。这种情况, 按照其不发达的物质生产水平和艺术繁荣的局面相比, 其发展显然是不成比例的。但我个人认为,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的不平衡讲的是这样一种情况:一定的文学艺术, 它同处在某一发展阶段的社会形态和生产力相适合, 换句话说, 它只能在这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 并且在这个物质基础上有过繁荣的时期;然而, 它决不随着社会和生产力的向前发展而愈加繁荣, 相反, 它必然是日趋衰落以至枯萎了。
加拿大文学批评家弗莱认为西方文学的叙述结构, 从总体上来看, 都是对自然界循环运动的模仿。自然界的循环周期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春、夏、秋、冬。与此相应, 文学叙述的结构也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喜剧、浪漫故事、悲剧、反讽和讽刺。神话体现了文学总的结构原则, 它包括了这四种叙事结构的全部雏形;西方文学的发展, 是从神话发端的, 然后相继转化为喜剧、浪漫故事、悲剧, 最后演变为反讽和讽刺。到这最后阶段, 则又出现返回神话的趋势。
我认为必须从两个方面考察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关系的规律。第一, 我们应该用主客观分析的方法, 像列维.斯特劳斯一样来进行一番人类学的思考, 朱光潜先生说:“一切正确的批评理论都必须以深刻了解创造的心灵与鉴赏的心灵为基础” (1) 。所以, 我们要深入当时人的内心, 探索人类的心灵世界。简言之就是分析社会形态。第二, 我们应该用形而上学的方法进行具体的社会历史考察。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 一个艺术家, 一群艺术家, 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 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简言之就是分析生产力。我重点从第一方面进行讨论, 对当时人类的心灵和社会形态加以关照。
我们遵从弗莱的意见, 围绕“神话原型”进行思考, 因为神话也是人类历史某一发展阶段的文学形式, 甚至可以说是一切文学形式的“元形式”。就像马斯洛提出的人的最低需要层次一样, 人类在原始状态时期, 所面对的世界是变幻不定的, 这就使当时的人类产生了一种难以安身立命的不安感、恐惧感, 基于这种不安, 原始人类就滋生了一种强烈的寻求安定的内在需求, 因此, 他们在文学艺术中所觅求的获取幸福的可能, 并不在于将自身潜伏到外物之中;而在于将外在世界的单个的“恐怖”事物从其神秘的虚假的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抽取出来, 并用这种非常抽象的形式使之永恒——这就是“神话”。杜夫海纳说:“人类在制造概念或机器之前, 在制造第一批工具的同时, 就创造了。”原始人类便是创造并利用这种文学形式, 在自然的残酷打压下, 获得了心灵的栖息之所。
随着人类的实践能力逐渐增强, 恐惧感也渐渐减弱。人类进入了一个喜剧和浪漫故事的崭新时代, 就像立普斯所说的那样, 人类对于自然的投射的目光是一种释然的移情作用。到后来, 理性的发展, 人的力量大于自然的力量, 人类彻底从对自然的被动地位转为主动, 他们竭力用透视的方法观察周围的一切, 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这正符合了马克思提出的“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神话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出现, 当它衰落时, 喜剧流行了, 当喜剧衰落时, 浪漫故事又兴起, 当浪漫故事衰落时, 悲剧又成了最高的文学形式, 当悲剧成为人们的回忆, 反讽和讽刺的文学又大行其道, 也许弗莱的文学理论阐明了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 但他提出的这五个文学模式互换互变的原因恰巧说明了一定的文学艺术, 它同处在某一发展阶段的社会形态和生产力相适合。
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认为一切理解者, 都是特定时代的理解者, 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正因为任何理解都不可能摆脱偏见, 正因为任何理解唯有在偏见的指导下才能进行, 因此, 偏见就成为理解和解释形成的基本条件。原始人类面对神秘的自然界时, 拥有他们自己的恐惧性的抽象性的“偏见”。以此类推, 在其它时代的人们同样积累了他们自己独特的“偏见”, 当然这些“偏见”受具体的社会形态制约。这至少是“不平衡”关系的原因之一。
这样, 按照“不平衡”的规律, 在弗莱所绘的文学模式链条上, 我们会发现:我们现在是一个反讽的时代。它预示我们将要向“神话时代”复归。这时文学发展的规律, 同样也是社会发展、时代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二方面的思考首先借助于丹纳的理论, 虽然丹纳所揭露的时代与环境, 只限于思想感情, 道德宗教, 政治法律, 风俗人情, 总之是一切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 有人会说他没有接触到社会的基础;他考察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却忽略了或是不够强调最基本的一面:经济生活, 但不论马克思的“物质生产”一词的含义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 既然马克思同时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那么, 丹纳所说的上层建筑就应该符合一定时代, 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生产”。丹纳说:“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同时出现, 同时消灭的。” (2) ——例如希腊悲剧 (具体例子都和马克思不谋而合) :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 欧里庀得斯的作品诞生的时代, 正是希腊人战胜波斯人的时代, 小小的共和城邦从事于壮烈的时代, 以极大的努力争得独立, 在文明世界中取得领袖地位的时代, 等到民气的消沉与马其顿的入侵使希腊受到异族统治, 民族的独立
德彪西钢琴小品风格特征
朴美兰1于广壮2
(鞍山师范学院辽宁鞍山114000)
【摘要】本文宗旨是对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钢琴小品风格的分析和阐述。主体部分从分析钢琴小品风格特征, 同时以《前奏曲》为例对其曲式、表情记号、和声色彩、全音阶运用、踏板运用、华彩乐段进行分析以及与同时期印象派作曲家拉威尔在风格上比较等内容入手, 了解德彪西钢琴小品的风格特征, 更好的理解印象主义钢琴音乐的内涵。结论从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的形成是音乐发展史上的必然阶段, 是连接浪漫派钢琴音乐和现代派钢琴音乐的纽带, 成为二十世纪钢琴音乐的重要里程碑。
【关键词】德彪西钢琴小品;内涵诠释;风格特征
在创作的思维方式和结构处理上, 德彪西认为, 音乐的最终目的在于音响与音色给以听觉上的享受, 为了达到音色和音响的色彩和气氛, 使他在和声、调式、旋律、节奏和节拍上对传统的表现方式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并形成他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功能体系。
一、和声运用
和声是德彪西音乐艺术中最有独创意义的部分, 他的和声在继承浪漫派、民族乐派和声的基础上, 独辟蹊径, 突破了传统大、小调的和声体系。在此从平行进行、不协和和弦的写法及和声织体写法四个方面对德彪西音乐的和声手法进行简单分析。
1平行进行
德彪西和声中的平行进行手法, 少至和音平行, 多到属九、十一、十三等高置和弦平行及各种结构类型的和弦平行进行。此外对相同结构和弦的使用, 除传统和声中出现的平行六和弦、减七和弦外, 还经常用平行大、小七和弦, 小三, 大三, 增三, 大九及平行四、五度结构和弦等等。
2不协和“和弦”写法
对传统和声来说, 使用不协和和弦要给以“解决”, 而不独立使用在作品里。而在德彪西的作品中, 不协和和弦则是被作为一种独立的创作手法加以使用, 而不予以“解决”。在他的和声手法中, 对不协和和弦的写法主要有:a把不协和音程放在较高音区, 使不协和音程间有较大距离;b不协和音交错开;C不协和和弦由前后延续进 (出) ;d对增三和弦单独使用时多用平行进行。
3和声织体写法
德彪西在和声织体写法上广泛使用各种和声进行, 对和弦、调性、曲式等方面进行扩充, 高置和弦、附加音和弦、和声的对置等, 使用多种结构形式及创作手法来扩充和声织体, 用新的织体形式“加厚”音响层次, 从而更加突出了色彩和声的作用。
二、踏板运用
德彪西印象派音乐具有独特的和声色彩及音响效果, 在演奏德彪西钢琴作品时对踏板的运用也要有相应的调理。根据不同的音响色彩与音乐层次要求使用踏板。有时延音踏板可能只踩下一半或更少, 有时可能需要抬起时不完全换干净, 要保留一些必要
与元气一齐丧失的时候, 悲剧也就跟着消灭……同样, 法国悲剧的出现, 恰好是正规的君主政体在路易十四治下确定了规矩礼法, 提倡宫廷生活, 讲究优美的仪表和文雅的起居习惯的时候。而法国悲剧的消灭, 又正好是贵族社会和宫廷风气被大革命一扫而空的时候。”丹纳的这段话说明一定的文学艺术与处在某一发展阶段的社会形态相适合。
总之,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正是我运用原型批评的方法理解马克思思想所做的一点点尝试, 不敢说另辟溪经, 但我想至少是抛砖引玉, 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 水平有限, 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不吝赐教。
的音响, 有时需要快速地轻点踏板为求清晰和明快, 有时也许会在不协和的和声延续中使用同一个踏板, 有时可能为了追求特殊效果在一些休止符和断奏中使踏板贯穿。同时, 在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还大量使用了弱音踏板以及中踏板, 使音响色彩变化更加广泛。
三、全音阶运用
德彪西在寻求新的调式材料的音乐创作中, 全音音阶的运用具有印象主义特征。全音音阶——全部由全音音程组成的音阶, 可以从任何一音开始, 不含有主音, 音列各音问亦无任何其他关系。由于记谱法的局限性, 其中有一个音程必须记作减三度, 但在键盘乐器上它和全音是等同的。例:全音音阶
由于相邻各个音之间都是大二度关系, 所以一个八度之内只有六个音级, 而且, 这样音阶中就缺少纯五度 (纯四度) 、小二度 (大七度) 音程。因此, 从听觉上, 就不会由于调性音阶中不稳定、稳定关系而产生的倾向与解决。同时, 也就摆脱了传统大、小调性功能的束缚, 造成飘忽不定、朦胧神秘的意境, 使音乐可以自由驰聘在想象的空间中, 完全是一种以色彩效果著称的作曲技法。这一技法在十九世纪的许多作曲家的创作中就有使用, 但都不太显著。只有到了二十世纪, 尤其在德彪西的作品中, 这种音阶的应用才日臻完善。
四、《前奏曲》风格解析
《为钢琴而作》作于1896年, 是德彪西的早期作品, 是他印象创作的转折点。从这部作品中, 可以看到很多古典方法的保留。它由前奏曲、萨拉班德舞曲、托卡塔曲三首组成。在此对其中的第一首《前奏曲》作以风格解析, 并对其演奏提一些想法。
曲式与结构
《前奏曲》是五部三部曲式, 采取17、18世纪的舞蹈组曲形式, 有很多平行和弦, 大、小三和弦, 增三和弦和全音阶。整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陆贵山周忠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陆贵山周忠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美学与艺术讲演录》上海市美学研究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4].《哲学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编辑室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5].《艺术哲学》丹纳人民文学出版社
[6].《真理与方法》伽达默尔上海译文出版社
[7].《阐释学与文学》戴维-霍伊春风文艺出版社
[8].《批评的剖析》诺思罗普.弗莱/著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9].《美学与哲学》米盖尔.杜夫海纳/著孙非/译陈荣生/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有效把握时间的艺术 篇9
1.忙。
一个有效把握时间的领导并不是把千头万绪的工作, 把属于市场管辖的事情或者把属于下属做的事情都通通包揽给自己来做。所谓的领导就应该做好“掌舵者”, 应该去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方向并做出决策, 把属于市场管的事情交给市场, 做好政府宏观调控, 把本来应该属于下属的事情交给下属去做, 做好指挥、监督的工作。但是不少领导却事无巨细地操心、担心, 将本应下属做的工作“抢”来做, 本应下属承担的责任“抢”来扛。
2.盲。
一些领导者不管事情的前因后果, 不管权力是否运用达当, 不管目的是否达到, 他们都会盲目地使用权力。作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要保证权力的顺利使用, 需要考虑和分析组织内外的主客观条件, 看其是否具有可行性。没有可行性的权力驾驭都是盲目的和有害的, 领导权力驾驭的可行性应该包括:领导行使权力的目的、方向是否正确, 如果用权的目的不端正, 方向迷失, 则整个权力的驾驭活动就是盲目的;群体成员对领导权力驾驭的目的、方式认同与否, 人们不认可或者持反对意见, 则这种权力驾驭就不可行;权力驾驭目标是否可行, 如果困难程度超过实际条件, 权力驾驭不适应下属的心理承受能力而行使了该项权力就是盲目的用权。但是一些领导并没有考虑到这些因素, 并没有认真分析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 而是盲目地运用手中的权力。
3.累。
一个有效把握时间的领导者并不是非常累的领导, 这里的不累并不是不管, 而是放收自如, 应该学会分权, 把属于下属的事通通交给下属去完成。领导先要确定他们累的是不是干正确的事, 他们是不是在用正确的方法做错误的事情, 一个好的管理者, 第一是要做正确的事, 然后才需要正确地做事, 最后才是把事情做好, 做一个有效而不累的领导。
二、出现有效把握时间误区的原因
1.一般认为有效的领导应该抓时间多干事。
2.缺乏信任, 担心下属完成不了工作任务。
3.害怕下属抢占政绩风头。
4.领导与下属各自的工作划分不清楚。
5.政府、领导与市场的职责划分不清楚。
三、领导做好有效把握时间的几点建议
1.有效把握时间的领导必须弄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市场经济能够使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能够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诸多局限, 并能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 这就要求政府把属于市场管辖的事情放归市场,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上发挥它的基础作用。但是市场并非万能的, 市场也有其缺陷, 在应对公共物品的供给、经济的周期波动、通货膨胀、外在效应及社会公平等问题上, 就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 运用宏观调控来弥补市场的不足。只要政府做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市分开、政事分开, 做一个有限政府、一个高效率的服务政府, 政府的事情不但减少, 而且更重要的是资源的配置达到最优。同理, 对于一个领导来说, 只有处理好政府、市场与领导三者之间的关系, 才能有效地把握好领导的时间。
2.有效把握时间的领导应弄清领导与下属的关系。
因为领导的工作职责与下属的工作职责明显不同, 下属强调的是具体问题的执行, 而领导主要是对问题宏观方向的把握与决策。所以一个有效把握时间的领导应该具备战略眼光, 在许多复杂的问题中, 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 驾驭全局, 突出重点, 决策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
3.有效把握时间的领导应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领导也一样, 不能把所有的事情全部揽下来自己做, 否则就可能顾此失彼,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同时还可能影响下级工作积极性的发挥。领导要善于授权和放权, 鼓励下属把事情做好。一是扩大管理幅度, 实现组织的扁平化。由于受领导能力、经验等各个方面条件的限制, 一名领导能够实现有效领导下级的人数是有限的, 超过一定的管理幅度, 其领导的管理效率必定受到影响。管理幅度的扩大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在微观管理与宏观管理的博弈。强调宏观管理的管理者可以使管理幅度扩大, 组织层级减少, 从而有利于实现组织的扁平化。二是发挥下属的聪明才智, 提高其工作热情。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处于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为自我实现。进行合理科学的授权, 可以让下属在一定的约束机制下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 积极主动地完成某项工作, 从而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充分调动下属工作热情的同时, 也使上级领导赢得了下属的尊敬, 改善了整个组织的工作环境。
4.有效把握时间的领导重在用好人。
确定授权对象是有效授权的前提, 高层管理者在放权时, 把权力交给什么样的下属才放心, 这是比较头痛的事。管理者在授权过程中, 应当仔细地观察、教育和考验下属, 根据他们的成熟度, 逐步扩大授予他们的权力。对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下属, 应授予与其能力相当的权力;对那些已经成熟的下属应给予更大的权力;对那些未能很好运用自己权力的下属, 则应收回或缩减他们的权力。用好人是做好事情成败的关键, 所以下属能力的强弱、素质的高低是授权考虑的必备要素。基于这样的考虑, 作为一个有效把握时间的管理者就要选好人, 把下属放到合适的岗位上。
5.有效把握时间管理的领导重在指挥、权变、激励、回馈等战略工作。
在授予职权的过程中, 管理者不是简单地将职权一放了之, 而是继续履行管理者的必要义务, 支持和监督被授权者的行为。要使被授权者明确管理者的意图, 给予其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 及时引导、指导和协助并监督检查其权利和义务是否对等。有效的领导要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来调整权力的应变方式, 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当下属遇到困难和挫折, 甚至犯一些错误时, 领导要用宽容的心态去积极鼓励和引导下属。正确的授权程序包括坚持请示汇报制度和及时检查监督, 被授权者负有向授权人汇报工作的进展和结果的义务。管理者应做到:建立健全请示汇报制度, 以制度约束被授权者;了解实情, 体谅被授权者工作中的困难;依据标准公正客观地检查, 避免太多的主观倾向;上下及时沟通, 齐心协力, 共同履行职责, 完成任务。
6.有效把握时间的领导要有创新意识。
物质化时间的艺术 篇10
一、记录余杭生态环境、历史演进和文化习俗的活化石
南宋诗人范成大在《上元纪吴中节物俳楷体三十二韵》中曾以“掷烛腾空稳, 推球滚地轻”的诗句赞叹滚灯艺术的精妙。据此推算, 余杭滚灯迄今已有逾八百年历史。艺术人类学家方李莉指出, 在古老的文明中, 任何艺术都不是唯美的, “不会是仅仅提供欣赏和娱乐的。它是和人们的宗教文化、政治经济、生产技术、生活方式紧密相连的。”[1]余杭滚灯这项历史悠久而又生命力强韧的民间舞蹈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与特定社会空间中的生态环境、历史事件和经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堪称记录余杭地缘环境、民俗文化、审美趣尚和社会历史变迁的活化石, 这从余杭滚灯的三种起源说便可见一斑。
(一) “抵御水患”说
余杭地处江南水乡, 西倚天目山, 南临钱塘江, 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自古以来水患不断。据《钱塘遗事》等史书记载, 五代吴越天宝三年 (公元910年) , 吴越王钱遣人夫20万, 在杭州候潮门和通江门外以石囤柱之法固塘。先编竹笼数只, 内填石块, 堆筑于沿岸, 竹笼的前后插入柱数支, 上覆巨石, 其防洪效能远优于之前的土塘。相传, 竹笼填石就是余杭滚灯的由来。
2011残运会开幕式上的滚灯表演
此外, 有关余杭滚灯的缘起, 还有“祭神傩舞”说。在我国民间传说中, 二郎神是司管水利和农耕的神, 他手中的宝珠是治服水患的象征。为免受潮灾的侵扰, 钱塘江沿岸的百姓常以二郎神滚灯傩舞作为祭神仪规。表演者戴上二郎神的三眼面具, 手持蔑竹编就的空心圆球, 竹球内置蜡烛。表演者将竹灯绕身抛掷, 灯球飞舞流动, 如宝珠般流丽闪亮。这一祭神傩舞被视为余杭滚灯的雏形。
(二) 抗击海盗说
余杭滚灯融体育、杂技、武术等诸多表现元素于一体, 充满阳刚动感与英武之气。相传, 余杭滚灯缘起于抗击海盗的健身竞技运动。
余杭县翁梅乔司一带毗邻钱塘江北岸, 因其岸长滩阔, 交通便捷, 自古渔盐兴盛, 商贸发达, 既带动了本地经济文化的发展, 同时也招致沿海匪寇的觊觎。历朝历代, 钱塘江沿岸匪患不断, 对当地民生造成严重威胁。为保卫家园, 击退海盗, 余杭民众发挥聪明才智, 探索健身抗敌之道。相传余杭当地有一位武术功底深厚的篾匠突发灵感, 用篾竹编制了大小相套的两只圆球, 内燃蜡烛, 无论怎样抛掷旋转, 球灯内的烛光都不会熄灭。舞滚灯充满动感与气魄, 深受当地百姓的推崇。村坊间通过滚灯竞技比武, 不断在灯上增加重量, 各村派后生轮番上场, 比试臂力与技巧, 壮大声势, 以示勇武, 对震慑海盗气焰起到了积极作用。清代文人彭孙贻的诗句“瞥如声涌惊涛沸, 火树千条抢滚灯”就是对滚灯竞技场景的生动写照。
(三) 庙会起源说
余杭滚灯是当地“钱塘元帅庙会”踩街活动的必备节目, 这一习俗已延续数百年, 承载着悠远绵长的历史文化记忆。在余杭一带, 流传有滚灯的“庙会起源说”。南宋时期, 余杭成为经贸与文化繁盛的京畿之地, 不仅商贾云集, 百货辐辏, 佛道二教更是达至鼎盛, 庙会由此成为当地一大胜景。钱塘元帅庙会是当地最重要的迎神赛会之一, 盛行于余杭的翁梅乔司一带, 迄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相传是为纪念乾隆年间一位舍生取义、拯救百姓免遭瘟疫侵袭的温姓秀才而建。每逢钱塘元帅庙会, 滚灯、布龙、铜铳、掮炉子等数十支民间踩街队伍总要隆重登场, 向接风台上的神牌鞠躬致礼。余杭滚灯因其笼灯腾跃、锣鼓喧鸣的气势总是被选为开道节目, 出现在队伍的最前面, 为踩街队伍辟路圈场。正如艺术人类学家郑元者所言:“艺术就发生在情境中。”[2]余杭滚灯所承载的敬神娱神、表达精神诉求等社会功能在庙会这一特定情境中得到充分释放, 庙会赋予了余杭滚灯更为丰富厚重的社会文化内涵。
二、体现越地审美文化特色的生命艺术
(一) 力美合一的艺术特质
余杭滚灯融舞蹈、体育、杂技、武术等多重元素于一身, 是力与美、刚与柔、雄浑与精雅的完美统一, 颇具视觉冲击力和审美张力。作为发端于田野乡间的原生态舞蹈艺术, 余杭滚灯以追光蹑影的“滚灯”意象, 承载生命体验, 宣示勇气力量, 表达精神信仰, 抒通天尽人之怀, 真正达到了生命美学的境界。
1. 力量与技巧兼具
余杭滚灯的道具是以篾竹编就的大小相套的两只圆球, 中心灯球外覆绸布, 包裹红绸的为文灯, 包黑绸的为武灯。中心灯球里置有铁钎, 上插蜡烛, 无论球体怎样抛掷压滚, 烛光都不会熄灭。滚灯道具的结构之精巧、体积之庞硕在民间舞蹈中独树一帜。一只滚灯重达数十斤, 武灯缠上铁链后更是有百余斤的分量, 非力士不能舞动。如“霸王举鼎”这一式, 表演者须单手将几十斤重的灯球举至头顶, 对舞者的体能有很高的要求。此外, 滚灯的不少动作融入了杂技与武术元素, 使其更富表演难度和技巧性。如“金猴戏桃”这一式, 要求表演者将滚灯围绕身体做上下左右技巧性旋转, 灯绕人飞, 密不透风, 在两手交接时滚灯不能脱手, 否则表演失败, 非技艺娴熟者难以胜任。
2. 阳刚与阴柔并蓄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文化语境的变迁, 余杭滚灯这一文化事象的能指与所指都已发生改变。其能指不仅限于男子挥舞大型滚灯的阳刚威猛, 还融入了女性元素和江南柔美风韵。女子版滚灯在保留传统套路的基础上, 融入了大甩腰、风火轮、流星灯等戏剧技巧和众星拱月的造型设计, 进一步丰富了余杭滚灯的艺术表现力。如今余杭滚灯的所指也不再仅是敬神娱神与比武竞技的实用功利, 而是以舞台表演形式将地域艺术风貌呈现给世界, 表演性、观赏性等审美功能占据了主导地位。在男女合演版的滚灯中, 身着黄衣的男子手持金光灿灿的竹灯, 以推、抛、跳、举、晃为主要表演动作, 注重力量与气势的展示, 突出刚劲洒脱的力度美。女子表演者则身着喜庆红衣, 舞动银光闪烁的小型滚灯, 以托、捧、提、旋为主要表演动作, 注重展示腰身的柔韧与舞姿的灵动变化, 与男子表演相得益彰。滚灯队伍忽而如蜿蜒向前的游龙, 忽而又似奔涌不息的江水, 雄浑大气, 辉光夺目。滚灯配乐既有高亢激越的鼓和唢呐, 又有凸显余杭地域特色的抒情丝竹。现代化的舞美设计与古朴的滚灯艺术联姻, 使余杭滚灯呈现出刚柔并蓄、力美合一、灵动大气、视听兼备的艺术风貌。
(二) 厚博深邃的文化品格
艺术人类学家郑元者指出:“艺术人类学通过自己所面对的各种鲜活的人类艺术活动图景和事实来留存艺术真理和人生真理的形迹。”[3]余杭滚灯融豪放与细腻、凝重与潇洒于一体, 体现了越人勇于担当、明慧柔韧的文化个性, 烙刻着当地民众观念、情感与信仰的印迹, 是越文化、良渚文明与傩文化的生动投射与外化。从艺术人类学角度审视余杭滚灯这一民俗事象, 文化品格是不可或缺的视角。
越文化肇始于远古时期, 经数千年流变与演化, 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 在中华文化格局中风采独具。从地缘环境而言, 余杭地处江南一隅, 古镇流水人家、重峦烟雨画舫是余杭人特有的生活习态。在山环水绕、天人合一中孕育出越地独具一格的文化气象。勇武自强与柔韧灵性这看似矛盾的审美两极, 和谐统一于越文化的张力中。《汉书·地理志》曾言:“吴越之君皆好勇。”余杭位于良渚文明的中心地带, 良渚文化以玉器、黑陶和石钺著称于世。良渚玉器中的纹饰曾多次出现类似战神的图案, 越文化的崇武基因由此可见一斑。早在先秦时期, 余杭等地就已开始与中原文化、楚文化交融互渗。南宋时期, 北民南迁更为频繁, 为越地注入了中原文明特有的开合豪迈等文化因子, 进一步丰富了越文化的内在机理。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 余杭历史上曾屡遭海盗侵扰。据史载, 明清时期, 朝廷多次派军队在杭州驻扎, 抗击倭寇。而据地方志记载, 明嘉靖年间, 少林寺武僧也曾以少胜多、扫荡倭寇, 保住杭州城平安。军队官兵的驻扎与少林武僧的助阵带动了当地习武之风的兴盛。余杭滚灯不少表演动作如“苏秦背剑”、“旭日东升”等与我国传统武术招式一脉相承, 赋予了余杭滚灯雄浑威猛的阳刚气质。越人身处江南水乡, 水是越文化的基本因子, 浸润与塑造了越人清雅灵秀、洒脱自然的诗性人文禀赋。重新创编后的余杭滚灯融入了女性元素, 注重舞姿的柔韧变化, 为一向以刚劲威猛见长的滚灯艺术增添了轻灵与柔美的韵致, 是越地水性文化的生动映射。男女合演版的余杭滚灯有如蜿蜒流转的淡淡流水, 既是余杭人生存环境的形象化隐喻, 又寓意着勇于担当、超越向前的滚灯精神。
余杭滚灯不仅是地域文明的缩影, 也与中华传统文化息息相连。作为元帅庙会重要祭仪的余杭滚灯与傩文化有着天然渊源。傩文化分布于我国黄河、长江流域及西南地区, 是原始自然崇拜与歌舞、戏剧等艺术形态相融合而产生的独特民俗现象, 以祭祀祈福、敬神娱神为主要功能。相传, 余杭滚灯起源于二郎神滚灯傩舞, 以原生态舞蹈形式表达精神信仰, 祈求神明庇佑治服水患, 具有鲜明的傩文化色彩。此外, 余杭滚灯的9套2 7个动作也蕴含着丰富厚重的中华文化内涵。滚灯的第一式“戤滩”与收式“荷花争放”是依据江南水乡特有的动植物生态编创而成, “王祥卧冰”取材于中华美德“二十四孝”中的故事, “武松盘头”颇得水浒英雄的神韵。自然风物与人文品格相映照, 地域文化与中华文明相融通, 体现出滚灯文化的开放包容与厚博深邃。
(三) 薪火相传与创新超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余杭区群文工作者与滚灯传人在保留滚灯核心艺术品质的基础上, 对滚灯的艺术载体、表现技法等层面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加工与改进, 为这一古老民俗艺术融入了现代性元素和时代内涵, 体现了自觉的创新追求与受众意识, 实现了滚灯这一传统民俗艺术在当代审美文化语境中的现代性转换。
1. 表演
旧时的余杭滚灯仅由男子表演。表演者以身体为轴心将数十斤重的竹灯上下抛掷, 左右旋转, 充满阳刚动感和激越气势。如今的滚灯表演主体已扩展至女性、少年和武术学员。女子表演者的加盟为余杭滚灯注入了江南水乡文化特有的柔美灵性, 弥补了余杭滚灯刚猛有余、灵动不足的缺点;少年表演的余杭滚灯舞动青春梦想, 呈现出一派活泼俏皮、童稚天真的别样风貌;武术学员的加盟增强了表演的动作难度, 提升了舞灯的技巧性与观赏性。表演主体的拓展丰富了余杭滚灯的艺术表现力, 使这项古老的民俗技艺焕发出崭新的艺术风貌。
2. 道具
旧时, 余杭滚灯的道具是单一规格的竹球, 直径通常都在1至1.5米之间, 体积硕大。经加工革新后的余杭滚灯出现了大中小三种型号的变化, 竹片的厚度和灯体的直径可因滚灯型号的不同而作相应调整。竹质灯体上装饰有闪亮悦目的金银纸, 旋转起来如星火耀空, 光辉流丽, 赋予了滚灯强烈的视觉美感, 与视觉文化时代大众的审美趣尚相契合。2000年为参加北京电视台的龙年春晚, 余杭区文化馆组织编创人员在滚灯道具上精心构思, 以数十支小型滚灯作为龙身, 滚灯队的前后增添龙头和龙尾道具, 取名为“滚灯龙”, 与西湖区的七彩龙、长兴的百叶龙两只表演队组成“三龙进京”, 在北京演出大获成功。
3. 音乐
早期的余杭滚灯多配以大鼓、铜锣、镲等激昂铿锵的打击乐, 以渲染庙会踩街活动的热烈与喜庆, 但从艺术品质而言, 其配乐效果较为简易粗率。时至今日, 余杭滚灯在乐器选用与曲调编排方面都有所突破创新, 增加了排鼓、唢呐和江南丝竹等乐器。排鼓由不同型号的鼓组成, 使滚灯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呈现高低、快慢、松紧的多样变化。唢呐开合嘹亮的音色, 强化了滚灯的民俗特色。江南丝竹以“细、雅、轻、灵”的音色著称, 与女子滚灯表演珠联璧合, 为阳刚劲健的滚灯表演平添了细腻含蓄、柔婉灵秀的审美韵味。
三、登上世界舞台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自南宋问世以来, 余杭滚灯的流传几经兴衰。至20世纪上半叶, 余杭滚灯在民间已近失传。1963年, 临平区文化站干部张长工在翁梅乡一代采风, 偶然邂逅了滚灯传人汪妙林的高凳舞灯表演, 深感震撼, 遂将余杭滚灯编入元宵节的民间踩街活动,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余杭滚灯首次进入公众视野。自20世纪90年代始, 余杭滚灯进入其发展繁盛期, 曾多次参加国内外文艺演出载誉而归。2006年余杭滚灯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余杭滚灯作为浙江省的唯一代表节目, 登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舞台。独到的艺术形式、浓郁的民俗特色、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令世界100多个国家的观众真切感受到中国民间舞蹈艺术和江南文化的魅力。2010年余杭滚灯作为浙江民间艺术精品入选上海世博会的文艺展演活动, 滚灯艺术又一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余杭滚灯自诞生以来的数百年间, 滚灯技艺都是以血缘和地缘关系为纽带在家庭和村落间传承。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汪妙林就是家庭式传承的典型代表, 他的爷爷、父亲和叔伯都是当地滚灯队的主力成员。在家族的耳濡目染下, 汪妙林自幼接触滚灯艺术, 迄今与余杭滚灯结缘已逾半个世纪。他能够站立在高凳上将几十斤重的竹灯舞得如飞火流星般上下翻飞、左右旋绕, 无论抛掷旋甩, 都不会脱手, 这一高超技艺在余杭当地无人可与其颉颃。汪妙林曾多次带领余杭滚灯队参加国内外文艺展演活动, 毫无保留地将滚灯技艺传授给更多年轻人。
如果说汪妙林是余杭滚灯原生态风貌的继承者, 罗倩萍就是余杭滚灯的创新与推广者, 为滚灯艺术增添了现代性元素和时代特色。1997年罗倩萍受余杭文化局委托, 对滚灯表演进行加工改编, 备选浙江省“东海明珠”文艺晚会。当时的余杭滚灯仍是原初的乡野风味, 舞台表现力薄弱, 距离成熟的艺术样态仍有一定距离。罗倩萍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案头研究, 结合自己的舞蹈经验, 在表演者和道具等方面锐意革新, 在原有的男子表演队伍中增加了女性表演者, 并专为其配置了小型滚灯道具。竹灯的表层贴上闪耀悦目的金银纸, 使“滚动前进中的灯”这一意象愈加鲜明。此外, 将表演者的单手持灯改为双手提灯, 同时融入大甩腰、插秧步等充满戏剧色彩的舞蹈动作, 使表演者的舞姿更加对称和谐、灵动多姿。经罗倩萍重新编排的余杭滚灯在浙江省“东海明珠”文艺晚会一举获得金奖, 这是余杭滚灯由田野乡间的原生态表演第一次登上专业舞台。
2014年京剧《滚灯王》在杭州首演, 实现了余杭滚灯与京剧这两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联璧, 带给观众美轮美奂、耳目一新的视听盛宴与人文洗礼, 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新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全球一体化语境下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坚守与国际形象的塑造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艺术人类学视角对余杭滚灯的人文品质与传承经验进行审视与探究, 不仅有助于余杭滚灯这一民俗奇葩艺术生命力的延续, 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相传与传承创新也具有积极的启发与示范意义。
摘要:余杭滚灯这项历史悠久而又生命力强韧的民间舞蹈艺术, 是记录余杭生态环境、历史演进和文化习俗的活化石, 这从余杭滚灯的三种起源说便可见一斑。余杭滚灯不仅有力美合一的艺术特质, 还具有厚博深邃的文化品格。而且, 余杭区群文工作者与滚灯传人在保留滚灯核心艺术品质的基础上, 还对滚灯艺术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加工与改进。如今, 余杭滚灯艺术不仅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而且多次被搬上舞台, 进入了世界人民的视线之中。从艺术人类学视角对余杭滚灯的文化品格与传承经验进行审视与研究, 不仅有助于余杭滚灯艺术生命力的延续, 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相传与传承创新也具有积极的启发与示范意义。
关键词:余杭滚灯,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人类学,民间舞蹈
参考文献
[1]李修建.中国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入——201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综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 (美术与设计版) , 2012 (06)
[2][荷兰]威尔弗雷德·范·丹姆.“艺术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艺术人类学[A].关译.2012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年会暨国际艺术研讨会论文集 (第四部分) [C], 2012
[3]丰国需.余杭滚灯[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 2009
[4]易宝红.吴越民俗中的雄浑之舞——长三江滚灯文化基因的历史学解读[J].浙江体育科学, 2014 (02)
物质化时间的艺术 篇11
一、岭南舞蹈艺术形态
由于特殊地理位置的影响, 岭南地区的民族舞蹈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其舞蹈形态迥异且内容表达形式也丰富多彩, 其中情歌舞是对浪漫爱情的称颂, 酒歌舞则是对喜庆丰收之情的表达, 还有对劳动人民生产生活表达的乡间舞与牧羊舞等。这些舞蹈是对岭南人的思想情感从不同的方面的表达, 因此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且相关工作者应尽最大努力保护好岭南舞蹈艺术, 使其不断发扬、成长与完善。此外, 还应对其加以良好的利用, 使该文化在今后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岭南舞蹈艺术内涵
1.“水”动舞境
作为亚热带众多河流的汇聚地, 岭南的水源相当丰富, 且水域景色优美迷人。在广东经济发展中, 水作为重要的优势资源对其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并影响着非物质文化 (遗产) 的建设。因此, 在对岭南民族舞蹈的创作中, 应结合岭南人的生产与生活, 并将其极具民族特点的因素融入其中, 从而使创作出的岭南舞蹈具有独特的神韵与魅力。如少儿舞蹈《落雨大》就是在粤语歌曲声中表现少年儿童下雨天玩水的情景, 童真而浪漫。因此, 在对岭南人心理、民风及生活习俗各个生活方面研究的同时, 要对当地的生活及地理环境作深入的了解, 并分析该环境对岭南人物质与精神上的作用, 从而确保岭南舞蹈更具神韵。
2.“绿”唤精神
作为时代精神与生命特征的充分体现, “绿”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而时代精神, 一般是指在一定程度上, 对时代价值观念与思想特征的反映, 并以舞蹈的形式、内容、题材等把这些时代特征体现出来。生命特征丰富多样是岭南地域的特点, 其绿意盎然的生机活力, 可以使人们追忆起古代的荒蛮之地, 并对生命的内蕴产生思考。又如, 少儿舞蹈《叶之韵》就是以拟人的手法运用岭南特有的芭蕉叶营造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表现孩子们对“绿色”特有的情怀。“绿”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其不仅象征着人类顽强的生命力, 而且在广东人心中, 其更是他们辛勤劳动的所得, 有着深远的意义。
3.“侨”之特色
由于大量的华人华侨在岭南居住, 就使“侨”成为其最大的特色。在世界上分布广泛的广东人, 为舞蹈创作中广东华人及华侨题材给予了一定的空间, 使舞蹈艺术者在进行创作时, 使其突破“背井离乡”“衣锦怀乡”的传统创作理念, 将其中具有深意的内容挖掘出来, 并以独特的视角来反映题材, 最终正确评价出广东华人华侨为国家与人民所作的贡献。此外, 在对“侨”有关的作品进行创作时, 应对其一系列的材料进行搜集与整理, 使其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舞蹈《印象咏春》就是以咏春拳鼻祖叶问为题材创作的, 表现身在海外华人将家乡的咏春拳传承发扬光大的主题。
4.“新”中变通
所谓变通, 就是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 以此作为岭南文化发展的新特色。在进行岭南舞蹈的创作时, 要从各个方面对“新”进行大力表现。不仅将其融入到创作作品的外形上, 而且更要在作品内涵中进行体现, 把作品的整体性突显出来。此外, 创作者还应具有自我的创造性与灵活性, 使其在表演技巧上最大限度地将岭南文化特色发挥出来。
为此, 创作人员要对岭南人的物质及精神生活进行充分的认识与了解, 以此为基础, 才可以将岭南文化的来源与特色更好地把握起来, 从而探索出独特的岭南舞蹈的艺术风格, 将独具特色的岭南民族舞蹈创作出来。在当今阶段, 有些群文系统结合岭南各方面的特色创作出了一些舞蹈作品, 收获了良好的效果。
因此, 在对岭南舞蹈创作时, 要把握时代脉搏, 追随时代脚步, 让岭南民族舞蹈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岭南舞蹈的传承策略
1. 大力宣传岭南舞蹈
随着现今媒体业的不断发展, 其影响力也随之增大起来。因此, 为了强化岭南舞蹈的影响力, 必须通过媒体的宣传来得以实现。例如, 可以利用纸媒、电视及网络等多种媒体对其进行宣传, 从而使岭南舞蹈文化受到更多的重视。与此同时, 要将现有的机会与条件充分利用起来, 例如组织群文系统作专题讲座来传递岭南舞蹈文化, 讲述岭南舞蹈的价值与意义, 及开展有意义的舞蹈活动等, 或者对社区的舞蹈教学加入岭南舞蹈内容, 并对舞蹈内容进行视频录像, 加深人们对岭南舞蹈文化内涵及意蕴的领会, 使当地人们更加重视对岭南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出于此目的, 创作了以佛山南海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醒狮”和“舞龙”“大头佛”为素材的广场舞蹈, 并拍摄了教学片, 为社区、村居群众进行培训推广, 使群众在自娱自乐中学习、了解本土文化, 达到活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 寓教于乐, 润物无声。
2. 培养岭南舞蹈的传承人
在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岭南舞蹈中的具有汉族特色的“龙舞”“醒狮舞”等舞蹈, 与有着不同风格的少数民族舞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 舞蹈工作者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将其用尽自我最大的努力延续下去。可是, 因为民族民间舞蹈有着浓厚的民风民俗的特点, 所以, 若是未有优秀的本地区或本民族的继承人, 就无法将其舞蹈的文化内涵得以深入的理解, 从而导致此舞蹈的断层。那么, 为了确保岭南舞蹈一直传承下去, 就应发掘与培养出忠于传统民族文化有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的真正继承者, 从而将岭南舞蹈知识的精华得以延续与传递, 使之脱离人亡艺绝的危险境地。为此, 相关人员应对传承岭南舞蹈的继承人进行筛选, 从而发掘出最具潜质的继承者, 并对其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支持, 使岭南舞蹈在继承者的辛勤耕耘与用心工作中得以传承与发展。例如, 在群众文化部门要有意识的加强儿童舞蹈训练, 并在训练中加入岭南舞蹈内容。笔者在长期的儿童舞蹈教育中经常融入本土民间舞蹈内容, 有佛山南海的大头佛、醒狮等, 让孩子们在掌握风格特点的同时, 学习醒狮的威猛、勇敢、机智、顽强的精神及高超的技术技巧。学习大头佛诙谐、幽默、乐观、豁达的态度。将本土民间艺术融入舞蹈教育, 以此让孩子从小就接触本地区的优秀舞蹈文化, 从而为岭南舞蹈的传承发展接班人。比如笔者曾运用大头佛、醒狮、锣鼓柜、生菜会等素材创作了多个儿童舞蹈作品, 其中《狮乡童谣》的舞蹈语汇是从南派醒狮的律动中提炼出适合儿童的舞蹈律动, 独创了童趣的手狮、风趣的屁股狮、威武的醒狮, 三种狮子形象再现了醒狮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此舞动荣获2000年首届全国蒲公英少儿舞蹈比赛编导金奖, 广东省少儿花会金奖等奖项。又运用大头佛为素材创作了少儿舞蹈《佛宝闹狮》《洗邋遢》《佛宝闹狮》, 获得了2013年广东省第九届少儿艺术花会金奖, 由于独特的岭南特色, 被选入参加2014年CCTV央视国家春节联欢晚会《年味》节目的演出;同年又参加CCTV央视国家元宵晚会《正月十五闹花灯》节目演出。舞蹈《洗邋遢》入选参加2015年第八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舞蹈中本意在既要保护佛山地区的本土文化, 又想培养岭南舞蹈的接班人, 让更多孩子通过学习舞蹈, 观看舞蹈, 了解佛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岭南舞蹈传承的任务极为巨大。想要保证此项工作得以顺利完成, 不只依靠舞蹈工作者与保护者的个人努力, 更需要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2014年佛山市文化体育局举办了《非遗瑰宝, 南海家珍》佛山市南海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展示, 通过专题活动的宣传, 涌现出一批本土优秀舞蹈作品, 有《藤编》《咏春》《西樵大餅》《南海风》本土广场舞等舞蹈, 以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生菜会”为素材创作的舞蹈《古韵香风》《锣鼓柜》分别获得广东省第五届音乐舞蹈花会金奖、广东省第八届少儿艺术花会金奖等等。屡次的创作、演出、教学活动, 能够让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一代代传承下去。
3. 进一步发展岭南舞蹈
以独具特色的肢体表达艺术形式的岭南舞蹈, 在其舞蹈概念及属性上有着其自身的特色, 且创作出大量的经典作品。想要形成具有典型特色的岭南舞蹈, 必须对其发展规律及特征加以掌握, 并预测出其今后的发展。
作为反映岭南人生产与生活的舞蹈, 岭南舞蹈总会引起舞蹈创作者的灵感与观者的共鸣。但由于受地域文化、思想感情等因素的影响, 使岭南舞蹈的发展更加艰难。因此, 岭南舞蹈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必须结合历史背景与当地风俗, 并在表演中配入各种场景, 以此为观者送上不同艺术信息的表演。
结语
由于当今国家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继承的重视, 使岭南舞蹈得到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但要想岭南舞蹈艺术形式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有关工作者必须从不同文化中汲取其精华内容, 为岭南舞蹈文化发展提高强有力的支撑, 最终使其成为受广大观众喜爱的文化产品, 并成为有一定特色的文化品牌。本文对岭南舞蹈的艺术形态及其内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并重点对岭南舞蹈的传承策略从大力宣传岭南舞蹈、培养岭南舞蹈的传承人、进一步发展岭南舞蹈这三大方面进行了阐述, 希望为后来的研究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摘要:广东岭南舞蹈受其民族习俗与风土人情的影响, 形成了其特有的风格, 并为岭南舞蹈的发展带来了相关的舞蹈元素与文化内蕴。其舞蹈艺术形态不仅融合了不同特色的民间风俗, 而且也是岭南人智慧与情感的结晶, 是对岭南人生活与生产具体情况的表达与升华。本文从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岭南舞蹈艺术内涵与传承的角度出发, 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让更多人的对其有更深入地了解。
关键词:岭南舞蹈,艺术内涵,传承,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3.
[2]金念.广东番禺鳌鱼舞的流变与艺术形态探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14 (04) .
[3]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 2012.
【物质化时间的艺术】推荐阅读:
物质的量10-13
非物质化05-25
物质和反物质09-03
有害物质的检测05-17
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06-05
物质的分类课后作业07-24
物质组成的表示教案10-20
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08-13
观课报告—物质的密度07-03
ws物质的分类课件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