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

2024-10-07

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精选10篇)

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 篇1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指的就是食盐。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中化学《生活中常见的盐》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说出氯化钠的组成及其在生活、生产中的主要用途;能说出初步提纯粗盐的基本步骤,并明确其原理。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学习食盐的用途,提高总结归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氯化钠的用途及提纯方法,激发好奇心理,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氯化钠性质以及用途;粗盐的初步提纯及原理。

【难点】粗盐的初步提纯及原理。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引导】同学们,提到盐,大家首先想到什么呢?

【学生回答】食盐。

【教师引导】没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盐,指的就是食盐。在这里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在咱们的化学中,所说的盐,指的是一类物质,除食盐外,还有好多种,如碳酸钠、碳酸钙、亚硝酸钠等,我国曾发生过多次将工业用盐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

食盐作为我们最熟悉的一种盐,它在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具体的用途有哪些呢?我们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得到食盐的呢?本节课我们来具体探讨有关食盐的知识。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提问】食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其化学式如何书写?

【学生回答】氯化钠,NaCl。

【自主阅读】氯化钠是我们熟悉的一种物质,它有哪些用途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P70-P71页的有关内容,进行总结。

学生自主阅读,并通过小组讨论回答氯化钠的用途。

【师生总结】生活中作调味品、腌渍食物;医疗上配制生理盐水;农业上选种;交通上用于清除公路上的积雪等。

【教师引导】氯化钠在自然界的分布很广,我们生活中的食盐就是通过晾晒海水或煮盐井水、盐湖水将其水分蒸发得到含杂质的氯化钠——粗盐,再将粗盐提纯得到精盐。

【教师提问】粗盐中含有哪些杂质?

【学生回答】粗盐中含有多种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小组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使粗盐得到初步提纯?需要哪些具体步骤?”小组之间交流回答。

【学生讨论并回答】溶解、沉淀、过滤、蒸发结晶。

【播放视频】观看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视频,并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多次用到玻璃棒,每次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总结】实验室中将粗盐制成精盐的三个步骤溶解、过滤和蒸发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在溶解时,玻璃棒起搅拌作用,加快溶解;过滤时玻璃棒起引流作用,引流溶液;蒸发时,玻璃棒起搅拌作用,加快蒸发。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引导】思考:过滤和蒸发结晶过程中应注意那些问题?

【学生回答】过滤操作注意的问题:一贴、二低、三靠;蒸发结晶中应注意的问题:在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温将剩余水分蒸干。

环节四:小结作业

学生代表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查阅资料,搜集氯化钠的其他特性。

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 篇2

1 利用肥皂清洗衣物,衣物会更干净

肥皂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也是家家户户都在用的生活用品,我们都知道利用肥皂能够使我们在清洗衣物过程中更加轻松地去除衣物中的污垢,使我们的衣物变得焕然一新。其实在肥皂发明之前,人类就知道利用草木灰和天然碱洗涤衣服,还会利用猪油等动物脂肪和天然戌混合清洗衣服。

肥皂使用历史十分久远,它就像个“老朋友”陪伴着人们,帮助人们清洗日常生活中的污垢。但人们似乎对这位“老朋友”的了解十分有限。它为什么能够去污,并不是所有使用它的人都知道的清清楚楚。肥皂的主要原料是从橡树、山毛榉等木材中提取的碱汁和动物脂肪中提取的油脂,二者相互作用形成肥皂的主要成分:脂肪酸钠。它是一种水溶性的表面活性剂,这种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就是在高浓度电解质中会失去水溶性而析出,在制造肥皂时化学家就利用了这个特性,将含水的肥皂水沉淀,使其凝固成为固体肥皂。

在清洗衣物时,肥皂所具有的特殊分子结构能发挥其亲水性和亲油脂性的特性,而油和水是不相溶的,肥皂能在水和油污的界面上使油脂乳化,将油脂溶于肥皂水;在水和空气的界面上,肥皂围住空气分子形成肥皂泡沫。最终原先不溶于水的污垢因肥皂的特殊作用无法附着于衣物表面,而溶于肥皂泡沫中,衣物就这样被洗干净了。

2 炖排骨、煮鱼时加醋的化学原理

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能够使我们的食品更加鲜美。生活中很多家庭主妇都知道在炖排骨、煮鱼的过程中加些醋可以使排骨、鱼中的钙、磷、铁等矿物质溶解出来,促进钙的吸收,还能够减少食物中维生素被破坏。然而其中蕴含的化学原理或许不是家庭主妇所知道的。

醋是由糯米、大米、小麦、高粱等物质通过微生物发酵酿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也蕴含多种氨基酸及其他微量物质。食醋中的醋酸能够与排骨等食材中的脂肪发生“酯化反应”。这种有机化学反应能够溶解钙、磷、铁等矿物质,能够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乙酸乙酯,便可以使烹调的菜肴更具营养价值,味道更加鲜美。这也就为什么许多人在烹调时能用醋解腥、祛膻。生活中我们还经常利用醋防止食物腐败变质、给生锈金属除锈,为浮肿患者治疗浮肿缓解疼痛,甚至用来美容护肤,这些妙用都是能够利用化学原理解释的。

3 菜为什么不能和豆腐同食

菠菜和豆腐不能同时食用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常识,其中的原理却并不是每个人都知晓的。菠菜以高维生素含量而著名,常吃菠菜有益健康,尤其是对贫血、高血压等患者更为有益。但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也就是化学中的H2C2O4,而豆腐中的氧化镁(Mg Cl2)或石膏(Ca SO4·2H2O)与草酸相遇发生化学反应,会生成不溶于水的草酸镁(Mg C2O4)或草酸钙(Ca C2O4),这些物质成绩在血管壁上,易阻碍血液循环,不利于健康。

4 化学材料在生活中的使用

说到化学材料,或许大家都听说过高分子材料。许多人都认为高分子材料是一种高大上的化学物质,其实它也是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常见物质。

食物中的蛋白质,衣物中的面、毛、蚕丝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天然高分子材料。我们人体本身也是由各种生物高分子构成的。另外,油漆、涂料制作漆制品中蕴含的同游与大漆等也属于高分子材料。所以高分子材料离我们的生活很近。近年来,高分子化学材料在通讯、交通、医疗器械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如我们使用的手机,它的显示屏、手机壳、集成电路、电池等都使用了大量的化工材料。手机外壳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碳酸酯材料更加坚固,手机电池使用锂电池和镍氢电池使手机质量更高、待机时间更长,使用寿命更长。现代医学中从输液管道、注射器等小工具到人造器官都已经广泛使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主要由碳、氢、氧、硅、硫等元素组成,形成分子量在几百到几百万之间的足够高的有机化合物,能够使化和物质的性质具有较高强度,这是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的长链结构将每个分子链接在一起形成相互连接的链条的作用。并且高分子化合物还可以通过物理化学作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而形成更多特殊功能,如导电高分子、液晶高分子、磁性高分子等。总之这些化学材料能够使我们生活所用、生活所需更具人性化、个性化。

利用化学知识可以解释很多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这要求我们善于发现、学会体验生活,并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

参考文献

[1]姜月.化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J]科技论坛,2012.

我们生活在化学物质的包围中 篇3

谎言导致的灾害

100年前,“化学可以赋予你更好的生活”的承诺把成千上万的人造化合物引进了人们的生活。然而,经过生活和实践的检验,人们发现,自己所服用的药物、所吃的食物和使用的用品以及家居环境中无处不存在化合物造成的危害。因此,上述承诺实际上有很多都是谎言。

比如,包括特富龙、消毒剂、漂白剂、空气净化剂和杀虫剂等700多种化合物使人体不堪重负;从减肥茶到口香糖的1200种食品中存在的各种人造甜味剂引发88种中毒症状。然而,这只是表面现象。真正严重的问题是,人们生活在谎言所营造的恶性循环中。

今天,人们所食用的粮食中,重要的天然营养都丧失殆尽,同时天然的营养物质也兼具治病保健作用。但是,天然的营养物被合成的化学添加剂取代了。加工食品中的种种添加剂在人体内与人们从空气、水和消费品中吸收的化合物产生协同作用,大大地削弱了人体的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的削弱自然让人们容易患病。然后,医生又用化学合成药品来治疗人们的疾病。但是,这些药物被证明更加有毒。于是,人们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每个人在衣食住行中被化合物包围而致病,患病后被用化合物来治疗,又再次深陷化合物致病的泥淖,循环往复,难以自拔。

人们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潭是因为被许多谎言所欺骗和支配,其中,最大最多的化学物质来自食品和药物,而最大最多的谎言也来自药物和饮食。

医药中的谎言

医药和医疗中的谎言有许多,但最为典型的是:疫苗只有好处没有坏处、药物延长了我们的寿命等等,这些观念不仅没有受到批评,反而长期以来被人们视为真理。

在现代社会,如果医疗保健体系成熟,所有的孩子在上学之前都要注射9种疫苗。无疑,注射这些疫苗有好的一面,但是如果认为疫苗只有好处而无坏处就是谬误了。因为,这些疫苗中含有添加剂和防腐剂等,包括汞、铝、福尔马林、谷铵酸单钠、甲醛等,它们会导致从大脑和神经损坏到自闭症、多动症在内的多种疾病。比如,儿童在幼年从接种的疫苗中吸收的汞的总量等于他们一生中在保证身体安全的前提下能够摄取的全部的汞量。而汞中毒的后果就是,产生自闭症、多动症。

疫苗中的添加剂只是损害孩子健康的一方面,另一方面疫苗的无效和副作用更严重地危及孩子。1990年《美国医学会杂志》中的一篇文章说,虽然有95%的美国学龄儿童接受了麻疹疫苗注射,但在学校里还是爆发了大面积的麻疹感染。而1994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至少8096患百日咳的儿童已经接种过相关疫苗了。

还有,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在1990年-1993年发现了54072例因接种疫苗引起的不良反应,而这个数字只是实际不良反应的10%,因为大多数医生不愿上报这种问题。

还有一个被普遍引用的说法,现代医疗,包括药物(如抗生素)和技术大大延长了人类寿命。在20世纪初,发达国家的人均预期寿命是40岁,但到21世纪初,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到80岁。实际上,人类在整个20世纪赢得的40年生命要归功于医疗的只有7年,而且其中大部分是医疗技术的进步,而非药物的发展。因为,死亡率下降的部分中,90%发生在抗生素和疫苗出现之前。水、空气、食品、牛奶和居住环境的改善对人们的延年益寿贡献最大。

另一个让人震惊的事实是,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在过去20年批准的抗癌药中,只有不到1/5被证明可以延长生命,而且这种延长不是以年来计算,而是用星期或月来计算。

所以,如果我们的免疫系统足够强大,如果我们的饮食中不含毒素和富有营养,如果我们的大脑和身体不再受合成化学成分的长期侵扰,焉知我们的平均寿命还会达到多长?

食品中的谎言

食品中的谎言比药物中的谎言大多了,多多了。在美国出售的大部分维生素和营养品都在广告中声称是天然制成,但实际上它们都含有合成化学物,比如煤焦油、防腐剂、人工色素和各种各样可能危害健康的添加剂。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美国食品中经常添加的化合物有3000多种,几乎没有一种接受过测试,以检查其对人体的叠加毒性和相互反应毒性。而且,至少有70%的加工食品含有一种未经毒性测试的转基因成分。

人们在超市中看到食品标签上的“天然面粉制成”时,很可能被欺骗了,因为天然面粉和人工面粉通常含有同样的化合物。在大的饲养场,100%的牲畜都喂了5种以上的性激素,如黄体酮和睾丸激素,目的是让牲畜增重和快速生长。但是,这些激素可以导致人类生殖功能紊乱和患癌。

在有着严格法律管理的美国尚且出现食品方面的种种问题和谎言,在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食品中的谎言和问题就更多了。而且,一些谎言一而再,再而三地欺骗着人们。例如,食品添加剂是无害的,人造增甜剂是无害的等等。其实,它们很多都是有害的。食品加工者使用添加剂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防止食品变质,二是使食品色香味俱全,以吸引消费者多买多消费,从而赚足钱包。

然而,由于政府的态度,很多添加剂并未加以检查。加拿大麦克迈斯特大学生化系荣誉退休教授罗斯·休姆·霍尔说,食品添加剂是否安全不是个人就能检查的。这需要精密的实验仪器和深厚的知识功底……然而,联邦政府却允许成千上万的化学添加剂未经检测就出现在你的食品里,当你对这些东西咬上一口时,未知的化学成分就已经进入了体内。政府之所以认为是安全的,是因为他们用20世纪30年代的标准来检验。至于那些使用在食品上的杀虫剂,如溴甲烷(喷在西红柿和草莓上杀虫,但却损害人的神经系统)就更加损害人们的健康了。

在美国,甚至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传的合成宇航员食品也成为人们完美食品的榜样。但是,幸亏NASA尊重科学,在后来的一项食品检验报告中说,人工制造的食品无论从色、香、味还是质来看,都让人无法接受。

现代人该怎么办?

食品和药物中如此多的谎言让人防不胜防,又让人进退维谷,那么该如何做才能减少伤害和保证安全呢?

专家提出,假如我们既不能信任政府、也不能信任企业或科学,不相信他们会在我们受到化合物毒害之前保护大家,那么,最该信任的就是我们自己。而总的原则是,不吃不用合成的物质,只消费天然的食物。对此,在生活中有一个三步法:

1.无论何时,都要限制你接触任何类型的合成化学物质的机会。2.接受体检以确定体内化学物质的负荷。3.自己设计一个解毒策略,以消除体内检测到的毒素。

当然,仅仅相信自己是不够的,全社会还要行动起来,合力互救。比如,给毒素生产商施加压力,让他们剔除商品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创造一个天然标准,并加上天然标准的认证标志;鼓励预防性医疗,因为养生容易治病难;让吃饭成为受健康教育的机会,比如在饭店和家庭餐桌上的小册子上不仅有各种食物热量的介绍,还有描述每种食品选择的健康价值。

作为个人,还可以有一些具体的措施保护我们自己。比如,食用有机食品,选择富含营养的有机蔬菜,定期斋戒,利用桑拿排毒等。

当然,在今天对于疫苗的作用不应全盘否定,毕竟疫苗是预防性措施,也正是让人们少患病和不患病的保证之一。疫苗的不足和医疗界不提出问题固然可以看成是谎言,但需要的是改进而非否定疫苗,比如不用有害添加剂到疫苗中。

常见高中化学物质性质总结 篇4

1.颜色的规律(1)常见物质颜色 以红色为基色的物质

红色:难溶于水的Cu,Cu2O,Fe2O3,HgO等

碱液中的酚酞酸液中甲基橙石蕊及pH试纸遇到较强酸时及品红溶液 橙红色:浓溴水甲基橙溶液氧化汞等

棕红色:Fe(OH)3固体Fe(OH)3水溶胶体等 以黄色为基色的物质

黄色:难溶于水的金碘化银磷酸银硫磺黄铁矿黄铜矿(CuFeS2)等 溶于水的FeCl3甲基橙在碱液中钠离子焰色及TNT等

浅黄色:溴化银碳酦银硫沉淀硫在CS2中的溶液,还有黄磷Na2O2氟气 棕黄色:铜在氯气中燃烧生成CuCl2的烟 以棕或褐色为基色的物质

碘水浅棕色碘酒棕褐色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FeCl3的烟等 以蓝色为基色的物质 蓝色:新制Cu(OH)2固体胆矾硝酸铜溶液中淀粉与碘变蓝石蕊试液碱变蓝pH试纸与弱碱变蓝等

浅蓝色:臭氧液氧等

蓝色火焰:硫硫化氢一氧化碳的火焰甲烷氢气火焰(蓝色易受干扰)以绿色为色的物质

浅绿色:Cu2(OH)2CO3,FeCl2,FeSO4?7H2O 绿色:浓CuCl2溶液pH试纸在约pH=8时的颜色 深黑绿色:K2MnO4 黄绿色:Cl2及其CCl4的萃取液 以紫色为基色的物质

KMnO4为深紫色其溶液为红紫色碘在CCl4萃取液碘蒸气中性pH试纸的颜色K+离子的焰色等 以黑色为基色的物质 黑色:碳粉活性碳木碳烟怠氧化 铜四氧化三铁硫化亚铜(Cu2S)硫化铅硫化汞硫化银硫化亚铁氧化银(Ag2O)浅黑色:铁粉 棕黑色:二氧化锰 白色物质

无色晶体的粉末或烟尘; 与水强烈反应的P2O5;

难溶于水和稀酸的:AgCl,BaSO3,PbSO4; 难溶于水的但易溶于稀酸:BaSO3,Ba3(PO4)2,BaCO3,CaCO3,Ca3(PO4)2,CaHPO4,Al(OH)3,Al2O3,ZnO,Zn(OH)2,ZnS,Fe(OH)2,Ag2SO3,CaSO3等; 微溶于水的:CaSO4,Ca(OH)2,PbCl2,MgCO3,Ag2SO4; 与水反应的氧化物:完全反应的:BaO,CaO,Na2O; 不完全反应的:MgO 灰色物质

石墨灰色鳞片状砷硒(有时灰红色)锗等(2)离子在水溶液或水合晶体的颜色 水合离子带色的: Fe2+:浅绿色; Cu2+:蓝色;

Fe3+:浅紫色 呈黄色因有[FeCl4(H2O)2] 2-; MnO4-:紫色 :血红色;

:苯酚与FeCl3的反应开成的紫色

主族元素在水溶液中的离子(包括含氧酸根)无色 运用上述规律便于记忆溶液或结晶水合物的颜色(3)主族金属单质颜色的特殊性 A,A,A,A的金属大多数是银白色 铯:带微黄色钡:带微黄色 铅:带蓝白色铋:带微红色(4)其他金属单质的颜色 铜呈紫红色(或红),金为黄色,其他金属多为银白色,少数为灰白色(如锗)(5)非金属单质的颜色

卤素均有色;氧族除氧外,均有色;氮族除氮外,均有色;碳族除某些同素异形体(金钢石)外,均有色

2.物质气味的规律(常见气体挥发物气味)

没有气味的气体:H2,O2,N2,CO2,CO,稀有气体,甲烷,乙炔

有刺激性气味:HCl,HBr,HI,HF,SO2,NO2,NH3?HNO3(浓液)乙醛(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气体和挥发物:Cl2,Br2,甲醛,冰醋酸 稀有气味:C2H2 臭鸡蛋味:H2S 特殊气味:苯(液)甲苯(液)苯酚(液)石油(液)煤焦油(液)白磷 特殊气味:乙醇(液)低级酯 芳香(果香)气味:低级酯(液)特殊难闻气味:不纯的C2H2(混有H2S,PH3等)3.熔点沸点的规律

晶体纯物质有固定熔点;不纯物质凝固点与成分有关(凝固点不固定)

非晶体物质,如玻璃水泥石蜡塑料等,受热变软,渐变流动性(软化过程)直至液体,没有熔点

沸点指液体饱和蒸气压与外界压强相同时的温度,外压力为标准压(1.01 105Pa)时,称正常沸点外界压强越低,沸点也越低,因此减压可降低沸点沸点时呈气液平衡状态(1)由周期表看主族单质的熔沸点

同一主族单质的熔点基本上是越向下金属熔点渐低;而非金属单质熔点沸点渐高但碳族元素特殊,即C,Si,GeSn越向下,熔点越低,与金属族相似还有A族的镓熔点比铟铊低,A族的锡熔点比铅低

(2)同周期中的几个区域的熔点规律 高熔点单质

C,Si,B三角形小区域,因其为原子晶体,熔点高金刚石和石墨的熔点最高大于3550,金属元素的高熔点区在过渡元素的中部和中下部,其最高熔点为钨(3410)低熔点单质 非金属低熔点单质集中于周期表的右和右上方,另有IA的氢气其中稀有气体熔沸点均为同周期的最低者,而氦是熔点(-272.2,26 105Pa)沸点(268.9)最低

金属的低熔点区有两处:IAB族Zn,Cd,Hg及A族中Al,Ge,Th;A族的Sn,Pb;A族的Sb,Bi,呈三角形分布最低熔点是Hg(-38.87),近常温呈液态的镓(29.78)铯(28.4),体温即能使其熔化

(3)从晶体类型看熔沸点规律

原子晶体的熔沸点高于离子晶体,又高于分子晶体金属单质和合金属于金属晶体,其中熔沸点高的比例数很大(但也有低的)

在原子晶体中成键元素之间共价键越短的键能越大,则熔点越高判断时可由原子半径推导出键长键能再比较如熔点: 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

分子晶体由分子间作用力而定,其判断思路是:

结构性质相似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大,则熔沸点也相应高如烃的同系物卤素单质稀有气体等

相对分子质量相同,化学式也相同的物质(同分异构体),一般烃中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烃的衍生物中醇的沸点高于醚;羧酸沸点高于酯;油脂中不饱和程度越大,则熔点越低如:油酸甘油酯常温时为液体,而硬脂酸甘油酯呈固态

上述情况的特殊性最主要的是相对分子质量小而沸点高的三种气态氢化物:NH3,H2O,HF比同族绝大多数气态氢化物的沸点高得多(主要因为有氢键)(4)某些物质熔沸点高低的规律性 同周期主族(短周期)金属熔点如

Li 碱土金属氧化物的熔点均在2000以上,比其他族氧化物显著高,所以氧化镁氧化铝是常用的耐火材料

卤化钠(离子型卤化物)熔点随卤素的非金属性渐弱而降低如:NaF>NaCl>NaBr>NaI 4.物质溶解性规律(1)气体的溶解性 常温极易溶解的

NH3[1(水):700(气)] HCl(1:500)还有HF,HBr,HI,甲醛(40%水溶液福尔马林)常温溶于水的

CO2(1:1)Cl2(1:2)H2S(1:2.6)SO2(1:40)微溶于水的

O2,O3,C2H2等 难溶于水的

H2,N2,CH4,C2H2,NO,CO等(2)液体的溶解性 易溶于水或与水互溶的 如:酒精丙酮醋酸硝酸硫酸 微溶于水的

如:乙酸乙酯等用为香精的低级酯 难溶于水的

如:液态烃醚和卤代烃

(3)固体的水溶性(无机物略)有机物中羟基和羧基具有亲水性,烃基具有憎水性,烃基越大,则水溶性越差,反而易I溶于有机溶剂中如:甲酸乙酸与水互溶,但硬脂酸油酸分子中因COOH比例过少反而不溶于水而溶于CCl4,汽油等有机溶剂苯酚三溴苯酚苯甲酸均溶于苯(4)从碘溴氯的水溶液中萃取卤素的有机溶剂 如:苯汽油乙醚乙酸乙酯CCl4CS2等(5)白磷硫易溶于CS2(6)常见水溶性很大的无机物

如:KOH,NaOH,AgNO3溶解度在常温超过100g(AgNO3超过200g)KNO3在20溶解度为31.6g,在100溶解度为246g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甚少的物质常见的只有NaCl(7)难溶于水和一般溶剂的物质

原子晶体(与溶剂不相似)如:C,Si,SiO2,SiC等其中,少量碳溶于熔化的铁 有机高分子:纤维素仅溶于冷浓H2SO4铜氨溶液和CS2跟NaOH作用后的溶液中,已热固化的酚醛树脂不溶于水或一般溶剂 5.常见的有毒物质(1)剧毒物质

白磷偏磷酸氰化氢(HCN)及氰化物(NaCN,KCN等)砒霜(As2O3)硝基苯等 CO(与血红蛋白结合),Cl2,Br2(气),F2(气),HF,氢氟酸等(2)毒性物质

NO(与血红蛋白结合),NO2,CH3OH,H2S 苯酚甲醛二氧化硫重铬酸盐汞盐可溶性钡盐可溶性铅盐可溶性铜盐等

这些物质的毒性,主要是使蛋白质变性,其中常见的无机盐如:HgCl2,BaCl2,Pb(CHCOO)2;铜盐也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但毒性较小,此外铍化合物也有相当的毒性

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 篇5

一、选择题。

1、下列操作能证明溶液中有SO2-4存在的是( )

A、加入硝酸酸化的Fe(NO3)3,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BaCl2溶液,如果 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含有SO2-4。

C、先加入HCl溶液,如果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有SO2-4。

D、向溶液中加盐酸酸化的BaCl2, 如果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有SO2-4。

解析:干扰SO2-4检验的离子有CO2-3、SO2-3,所用检验试剂若是BaCl2,干扰离子还有Ag+,故检验时必须排除干扰。

答案:C。

2、氯仿可作全身麻醉剂,但在光照下易被氧化成剧毒的光气:2CHCl3+O2=====光照2COCl2+2HCl,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使用前要检验是否变质,你认为检验使用的最佳试剂是( )

A、溴水。

B、烧碱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碘化钾淀粉试纸。

解析:若氯仿变质,将产生HCl,HCl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C。

3、焰色反应每次实验都要用试剂洗净铂丝,这种试剂是( )

A、Na2CO3溶液。

B、NaOH溶液。

C、硫酸。

D、稀盐酸。

答案:D。

4、以下是对某水溶液进行离子检验的方法和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先加入BaCl2溶液,再加入足量的H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SO2-4。

B、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O2-3。

C、加入足量浓 NaOH溶液,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4。

D、先加适量的盐酸将溶液酸化,再加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 Cl-。

解析:A、BaCl2溶液中既有Ba2+,又有Cl-。Ba2+可与SO2-4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HNO3溶液的BaSO4沉淀;Cl-可与Ag+反应生成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HNO3溶液的AgCl沉淀。B、CaCl2溶液中既有Ca2+,又有Cl-。在溶液中,CO2-3、SiO2-3、SO2-3、SO2-4、PO3-4等离子都能与Ca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l-可与Ag+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能在溶液中与OH-反应生成带有强 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NH3)的离子只有NH+4。D、加盐酸使被检验的溶液新增加了Cl-,即便是原溶液里没有Cl-,也会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C。

5、按下列添加试剂的先后顺序,即可将盐酸、硫酸、硫酸钾、氢氧化钠和硝酸钾五种无色透明溶液鉴别开来的是( )

A、石蕊溶液、AgNO3溶液、稀HNO3。

B、BaCl2溶液、酚酞溶液、AgNO3溶液。

C、石蕊溶液、BaCl2溶液。

D、酚酞溶液、BaCl2溶液、AgNO3溶液。

解析:在五种溶液中,遇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的是NaOH,变红色的是HCl和H2SO4,不变色的是K2SO4和KNO3。然后再借助BaCl2将HCl和H2SO4、K2SO4和KNO3鉴别开。

答案:C。

6、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浓溶液已部分变质,某同学先取2 mL试样于试管中,而后进行 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加入少量盐酸,观察现象。

B、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C、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D、通适量CO2气体,观察现象。

答案:D。

7、能把Na2SO4 、NH4NO3、KNO3、(NH4)SO4四瓶无色溶液加以区别的一种试剂是(必要时可以加热)( )

A、BaCl2。

B、NaOH。

C、Ba(OH)2。

D、AgNO3。

答案:C。

8、许多地区的自来水是利用氯气消毒的,为了检验Cl-的存在,最好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

A、紫色石蕊试液。

B、四氯化碳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解析:检验Cl-的试剂是经稀硝酸酸化 的硝酸银溶液,形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9、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含有K+、Ag+、Fe3+、Cl-、OH-、NO-3六种离子,甲厂的废水明显 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厂的废水中含有另外三种离子,如果加一定量________(填“活性炭”“硫酸亚铁”或“铁粉”),可以回收其中的金属________(填元素符号)。

另一种设想是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使废水中的________________转为沉淀 ,经过滤后的废水主要含________,可用来浇灌农田。

解析:甲厂的废水呈碱性,一定含有OH-,与OH-可以共存 的离子有K+、Cl-、NO-3,考虑Ag+与Cl-不共存,所以甲厂废水中含OH-、K+和Cl-,乙厂废水中含有Ag+、Fe3+、NO-3,在乙厂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可得到Ag。

答案:OH-、Cl-、K+、铁粉、Ag、Ag+、Fe3+、Cl-、OH-、KNO3。

10、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3、SO2-4、Cl-、CO2-3中的某一种。

(1)若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2)若向(1)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盐溶液有沉淀产生,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

根据(1)、(2)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解析:因A、B、C、D都是可溶性盐,故Ba2+不能与SO2-4、CO2-3组合;Ag+只能与NO-3组合;Cu2+不能与CO2-3组合。由(1)可知,C为铜盐,由(2)可知,B盐为AgNO3;D盐含CO2-3,而CO2-3与Ba2+、Ag+、Cu2+均不能共存,故D只可能为Na2CO3,余下的阳离子为Ba2+,故A含之;余下的阴离子为SO2-4、Cl-,而Ba2+与SO2-4不能共存,故A只可能为BaCl2,而C为CuSO4。

答案:BaCl2、AgNO3、CuSO4、Na2CO3

11、A、B、C、D分别是NaNO3、NaOH、HNO3和Ba(NO3)24 种溶液中的一种,现利用另一种溶液X,用如图所示方法可将它们依次确定。试确定A、B、C、D、X各代表哪种溶液。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X________。

解析:NaNO3、NaOH、HNO3和Ba(NO3)24种溶液中能和其他物质生成白色沉淀的只有NaOH和Ba(NO3)2两种溶液,能同时与NaOH和Ba(NO3)2两种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常见物质是MgSO4,生成的沉淀是Mg(OH)2和BaSO4。Mg(OH)2能溶于HNO3,而BaSO4不溶。

答案:NaOH、NaNO3、Ba(NO3)2、HNO3、MgSO4。

12、(能力提高)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硫酸钠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

(1)操作①是否可改为加硝酸钡溶液?为什么?

(2)进行操作①后,如何判断SO2-4已除尽,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操作②的目的是________,为什么不先过滤后再加碳酸钠溶液?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实质上是考查如何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钠,解题关键是牢记物质提纯的原则:不增、不减、易分离、复原。NaCl、Na2SO4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要制取纯净的氯化钠溶液 ,可向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除去SO2-4,但此过程中引入了Ba2+,故需在后续过程中把Ba2+除去,可加入Na2CO3,既除去了Ba2+,又不引入新的杂质。其中操作①不能改为硝酸钡溶液,因硝酸盐均为易溶于水的物质,在后续过程中无法除去NO-3。检验SO2-4是否除尽可用以下方法:取滤液 的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沉淀说明SO2-4已除尽。BaSO4、BaCO3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可在这两种物质沉淀完全后进行一次过滤即可。

答案:

(1)否,因为改用Ba(NO3)2会使溶液中引入新的杂质NO-3,以后操作中无法除去。

(2)取上层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无沉淀说明SO2-4已除尽。

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 篇6

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

陈连庆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说课

巴彦淖尔市第一中学

陈连庆

一、教材和学生分析

乙酸在生活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有机物,自古就有民以食为天,食以为味先,味以酸为首的说法,这体现着乙酸作为一种重要调料的社会价值,而进入现代社会乙酸又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从教材安排和学生情况来看:初中学生只知道乙酸是一种酸,到了高中必修阶段乙酸就是一种有机物,而选修阶段乙酸是一种烃的衍生物,学生对乙酸分类的认知呈上升变化。从结构的角度来看,初中学生只知道乙酸能解离出H+,到了必修要知道有特定的官能团,而到了选修阶段还要了解断键方式,学生对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也是呈上升变化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乙酸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酸性和酯化反应),认识乙酸的结构和官能团。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乙酸酸性,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通过酯化反应的分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对比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等途径,树立乙酸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是密切相关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乙酸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难点:酯化反应

四、教学理念:

考虑到本节课要有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因此我从树立乙酸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是密切相关的价值观和培养学生对比的思维方法做了重点突破。

我的教学设计理念贯穿了两条主线:一条是生活线,一条是知识线,学生通过学习乙酸的性质能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从而实现了乙酸社会价值的拓展,通过对多种催化剂都可以催化乙酸与乙醇的反应,从而实现了化学反应的学科拓展。

教学设计理念生活线知识线乙酸物理性质厨房调料用食醋清除水垢糖醋鱼的香味拓展社会价值

五、教学流程:

乙酸的酸性酯化反应生活中的小帮手无“醋”不在乙酸的用途化学反应的学科拓展LOGO 为了实现我的教学理念,我的教学程序如下:

教学程序情景线第一环节第二环节第三环节第四环节教你巧做糖醋鱼糖醋鱼可口的味道糖醋鱼诱人的香味生活小帮手无“醋”不在知识线由醋引出乙酸活动线观看视频乙酸物理性质酸性和结构实验鉴别白醋白酒实验合成乙酸乙酯师生相互交流讨论酯化反应乙酸的用途LOGO 在教学过程中,我用问题线将情境线、知识线和活动性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下面我将对我的教学流程作以简单介绍。

第一个环节——课堂引入 我首先为学生展示了一段做糖醋鱼的视频。看完视频后我提出问题:

做糖醋鱼需要加哪些调味剂?今天的课题与哪种调味剂有关呢?从这个问题引入醋的来历,让学生了解醋文化,激发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第二个环节——探究乙酸物理性质、酸性和结构

我首先以味道为切入口提出问题:糖醋鱼都有哪些美妙的味道?酸味来自于哪一种化学物质? 为此我设计了本节课的第一次探究活动:

教学流程第二环节探究乙酸物理性质、酸性和结构分组讨论问题1.你用什么方法得出了乙酸的哪些物理性质?2.乙酸能与水垢、铁锈、铁钉、石灰乳等物质反应体现出乙酸的什么性质?3.以上哪些反应能够比较出乙酸与碳酸的酸性强弱,你还能设计出其他实验进行比较吗?4.据已有知识判断乙酸有什么官能团?5.醇羟基不显酸性,为什么乙酸的羟基有酸性呢?羟基所连的原子团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内容1.用多种方法鉴别白醋和白酒提供的药品有:食盐、水垢、生锈的铁钉、白糖、石灰乳、纯碱等等2.观察教材图3-16,对照乙酸的化学式写出结构式。对比乙酸、乙醇的结构式。LOGO 第三个环节——探究酯化反应

我又以气味为切入口提出问题:糖醋鱼制作中为什么要放料酒?香味来自于哪些化学物质?

为此我设计了第二次探究活动:我将学生分成四个大组,按照课本实验3—4进行酯化反应实验,不同的是对不同的组进行条件控制做对比实验。

做完实验后,我让学生先振荡接收乙酸乙酯的试管,然后向试管中插入红色的油画棒一会儿并取出。然后进行现象收集:

1.请l、2大组的同学注意观察接收试管中的现象。2.请3、4大组的同学用尺子量出上层液体的厚度。

学生做出的对比实验结果如图:

教学流程第三环节探究酯化反应学生做出的对比实验结果如图。探究浓硫酸的作用探究饱和碳酸钠溶液的的作用LOGO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得出浓硫酸、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第四个环节——乙酸的用途

我设计了食醋妙用大家谈:生活小帮手无“醋”不在活动,师生共同交流讨论乙酸的用途,并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加以解释。

教学流程第四环节乙酸的用途乙酸可以生产药物食醋可以洗水垢黄豆泡醋可以降血压生活小帮手无“醋”不在食醋可以洗饰品上的铁锈铜锈用醋漱口可防感冒擦鞋加几滴醋更加光亮洗毛衣加几滴醋会焕然一新LOGO 最后我将引导学生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1.我们掌握什么知识? 2.我们学到了什么方法? 3.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六、创新之处

1.创设情境的全程性

以“糖醋鱼的做法”为素材主线,从中挖掘乙酸的相关知识。情境贴切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引起学生的强烈兴趣,有助于对知识的学习,同时充分体现了“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生活化,解决自主化”的新课程教学设计理念。2.学科思想方法培养的深入性

本节课突出培养学生“对比” 的思维方法,例如:

⑴在探究乙酸酸性和分子结构时,我让学生利用提供的药品用多种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学生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对比实验来鉴别白酒和白醋,通过对比实验学生掌握了“乙醇没有酸性,乙酸具有酸性”这一知识点,通过对对比实验的设计,培养了学生发散思维、自主探究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学生通过对比乙醇和乙酸的分子结构,分析“为什么乙醇中的羟基不显酸性,而乙酸中的羟基有酸性?两个羟基所连的原子团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学生深刻的理解了羧基的概念,并体会到“结构决定性质”这一重要化学思想。

⑵在探究酯化反应中浓硫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时,我设计了对比实验。

我将学生分成四个大组进行酯化反应实验,不同的是对不同的组进行条件控制做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的结果,学生非常直观的体会到了在酯化反应中浓硫酸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培养学生对比的思维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我让学生把他们画画经常用的油画棒插入收集乙酸乙酯的试管中,主要是因为乙酸乙酯是无色液体,用油画棒给乙酸乙酯染色,便于学生观察油层现象,同时让学生也感知了乙酸乙酯是一种比水轻的有机溶剂。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第三环节探究酯化反应将油画棒插入接收试管中LOGO 3.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这节课中学生提出了疑问:做糖醋鱼的时候没有用浓硫酸作催化剂,这个酯化反应怎么发生的呢?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借此机会我鼓励学生的质疑,并介绍实验研究表明除了浓硫酸可以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以外,盐酸、硫酸氢钠、氯化铁等都可以做酯化反应的催化剂。我们在做糖醋鱼时,可能存在某种催化剂帮我们做出香喷喷的糖醋鱼来,从而实现了化学反应的学科拓展。4.突出化学与生活的相关性

在探究乙酸的用途时,我设计了食醋妙用大家谈:生活小帮手无不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提高生活质量,更广泛的了解乙酸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学习不再是以知识主体的“为了学而学”,而是和生活紧密联系的“为了用而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

观念的转变导致教学设计的不断创新,我感觉,新课改给教师的传统观念提出挑战,更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只要努力实践新课改理念,任何教学内容都会被设计的丰满,充满生机。

当然,淡化对知识的深度的挖掘不代表轻视知识,我在试讲时就遇到过选用素材丰富多彩,课堂表现热热闹闹,但课后反思一下,又觉得学生什么都学下的尴尬。所以,如何以知识为载体,将知识和生产生活实际真正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不是两张皮,是我今后教学设计需要深入思考的。

高中化学中的有色物质小结 篇7

一、红色

1. Li的焰色:紫红色 (用于元素锂元素存在的检验)

2. Ca的焰色:砖红色 (用于元素钙元素存在的检验)

3. Sr的焰色:洋红色 (用于元素锶元素存在的检验)

4. 固体铜:红色 (有金属光泽)

5. 红磷:暗红色

6. 液溴:深红棕色 (水溶液为橙色, 蒸汽为红棕色)

7. 氧化铁粉末:红棕色 (通常用作颜料, 俗称铁红)

8. 氢氧化铁胶体或沉淀:红褐色 (通常用来检验Fe2+、Fe3+的存在)

9. 氧化亚铜沉淀:砖红色 (用于检验有机物中醛基的存在)

1 0.二氧化氮气体:红棕色

1 1.Fe3+溶液中加入SCN-:棕色溶液变成血红色 (用来检验Fe3+的存在)

1 2.碱性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

1 3.酸性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二、黄色

1. Au:金黄色 (有金属光泽)

2. Na的焰色:黄色 (用于检验Na元素的存在)

3. 白磷:黄色或白色

4. 硫固体:淡黄色晶体

5. AgBr:淡黄色 (不溶于稀硝酸, 用于检验溴离子的存在)

6. AgI:黄色 (不溶于稀硝酸, 用于检验碘离子的存在)

7. Ag3PO4:黄色 (溶于稀硝酸)

8. Na2O2:淡黄色固体 (用于潜水艇中制氧气)

9. Fe3+的溶液:棕黄色

1 0.工业盐酸:因含有Fe3+而显黄色

1 1.浓硝酸:因长久放置分解出NO2而显黄色

1 2.鸡蛋白溶液:遇浓硝酸而变黄色

三、绿色

1. Cu的焰色:绿色 (用于检验铜元素的存在)

2. Ba的焰色:黄绿色 (用于检验钡元素的存在)

3. 白磷自燃:绿色 (俗称鬼火)

4. FeSO4·7H2O:绿色 (俗称绿矾)

5. Cu (OH) 2CO3:绿色 (铜锈)

6. 氯气:黄绿色气体

7. 氯水:黄绿色

8. 氟气:淡黄绿色气体

9. Fe2+溶液:浅绿色

四、蓝色

1. O2 (液态或固态) :淡蓝色

2. CuSO4·5H2O晶体:蓝色 (俗称蓝矾, 又叫胆矾)

3. Cu (OH) 2沉淀:蓝色

4. CuSO4溶液:蓝色

5. CuCl2溶液:蓝绿色 (与溶液浓度有关)

6. CO在空气中燃烧:蓝色火焰

7. H2、H2S、CH4、C2H5OH、S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

8. 淀粉遇上I2:变蓝色

9. 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铜悬浊液:变成绛蓝色溶液 (若加热煮沸则生成砖红色沉淀Cu2O)

1 0.碱性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变蓝色

1 1.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氨气变蓝色

1 2.白色的碘化钾淀粉试纸:遇氧化性物质变蓝色 (如H2O2、Cl2、NO2等)

五、紫色

1. I2固体:紫黑色 (有金属光泽)

2. I2蒸汽:紫色

3. I2的CCl4溶液或苯溶液:紫红色 (I2水呈褐色)

4. KMnO4溶液:紫色或紫红色

5. 石蕊试液:紫色

6. 苯酚溶液中滴加FeCl3溶液:变紫色

7. K的焰色:紫色 (透过蓝色钴玻璃, 用于检验钾元素的存在)

8. Rb (铷) 的焰色:紫色 (用于检验铷元素的存在)

六、白色

1. 大多数金属固体都是银白色 (铯略带金色光泽)

2. AgCl:白色沉淀 (不溶于稀硝酸, 用于检验氯离子的存在)

3. BaSO4:白色沉淀 (不溶于稀硝酸, 用于检验钡离子或硫酸根离子的存在)

4. Fe (OH) 2:

白色絮状沉淀 (接触空气后迅速变为灰绿色, 最后变为红褐色氢氧化铁, 可用于检验Fe2+的存在)

5.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或SO2:

先出现白色浑浊, 后又澄清。

6. Ag2CO3:

白色沉淀 (溶于稀硝酸, 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CO2)

七、黑色

1. 无定型碳或石墨:黑色 (纯净的金刚石无色)

2. CuO:黑色

3. Ag2S、CuS、Cu2S、FeS等金属硫化物多数都是黑色的

4. FeO:黑色

5. Fe3O4:黑色晶体 (俗称磁性氧化铁)

6. MnO2:黑色 (常用作催化剂)

7. 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生成黑色泡沫状固体

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 篇8

关键词:新课改;探究式学习模式;多媒体教学;物质结构

化学是基于分子、原子基础上研究物质性质、结构的一门自然学科,因其精确、严谨、多变的特点,在高中理科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人教版”中关于物质构成的奥秘探索一课从原有的以培养学生化学基础知识,强化学生从微观上把握元素性质为目的,逐步上升到旨在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培养宏观把握物质构成的意识,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新课改下的“探究式学习模式”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克服复杂知识的突破口。”对于高中课本中探索物质构成的奥秘一章,新课改将“探究式学习模式”锁定为改革的第一要点,在新课改规划中将“利用先进教学技术提高学生自主探索能力”作为课改目的,从“基础知识”“研究过程”“科学价值观树立”三个层面来推进。采用新课改下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并通过多媒体来实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探索枯燥的物质结构奥秘的兴趣,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以体现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优势。

二、利用多媒体教学,体现“探究式学习模式”的优势

现代多媒体教学设施为模拟真实化学反应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由于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大部分内容相对抽象,在传统教学中,老师会将各种键的概念一次性给出,虽然这种讲授方法逻辑清晰、思路条理;但学生的参与性相对较少,主要是被动接受老师的讲解,同新课改所要求的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翁的思想相悖。必须借助多媒体技术,利用其操作简捷、绘声绘色、模拟性强的特点,将复杂、抽象的化学键断裂、重组过程生动模拟出来;同时也大大改善了老师难以传授、学生容易进入误区的尴尬局面。譬如,在观看“物质结构分解”时,可以轻易辨认微观粒子从分子到原子再到电子的组成机理,从而轻易突破物质构成奥秘的难点,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还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将原本的二维教学模式升华为三维系统,激发了学生深入探索的积极性,真正将新课改所要求的“探究式教学改革”落到了实处。

结语:在新课改要求下,针对物质构成奥秘探索这一课,引入多媒体代替传统教学,不但让学生对枯燥的物质组成理论产生兴趣,而且有效提高了课堂的活跃性和学生的主观能共性,同时降低了微观粒子学习的难度,最重要的是有效踐行了新课改提出的“探究式学习模式”改革之路,对于新课改的继续推进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 篇9

在初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化学中反映物和生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并学习了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质量的计算。本节是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并学习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应用于化学方式的计算。将这部分内容安排在这一节,主要是为了分散前一章的难点,同时,在打好有关知识基础的前提下在来学习本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有关知识和技能的理解、掌握和记忆。

本节内容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中和滴定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学生了解化学反应规律、形成正确的有关化学反应的观点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这一节的内容在全书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应让学生在学好本节知识的基础上,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应用,巩固。

本节内容实际上是前面所学知识和技能和综合运用,涉及中学化学反应中许多有关的物理量及各物理量间的换算,综合性很强,这是这一节的特点,也是它的重、难点。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引导、边讲边练的方法,在例题中,适当分解综合性,逐步提问,使综合性逐步增加,以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为掌握好本节中的相关知识,可适当补充一些不同类型的题作课堂练习,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理清思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

2.使学生加深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及对化学反应规律的认识。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点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难点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讲解、练习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用具

投影仪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物质 篇10

一、单选题

1.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鉴别蚕丝和人造丝

B.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C.可以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

2.下列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A.淀粉

B.油脂

C.纤维素

D.核酸

3.下列有关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和基本营养物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用米汤检验加碘食盐中的碘酸钾(KIO3)②吃馒头,多咀嚼后有甜味属于水解反应③用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在垂直光线的方向可看到一条明亮的通路④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经酯化反应生成的酯,油脂都不能使溴水和酸性溶液褪色,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⑤为增强加酶洗衣粉对血渍、奶渍等蛋白质污物的去污能力,可在清洗同时加入甲醛溶液⑥糖类、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营养物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⑦凡分子组成符合的化合物都属于糖类⑧蚕丝、羊毛和淀粉分别属于纤维素、蛋白质和多糖⑨用灼烧并闻气味的方法区别纯棉织物和纯毛织物⑩“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丝”和“泪”分别是蛋白质和硬化油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4.化学与生产生活、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米、玉米、小麦中的淀粉经水解可变成乙醇

B.棉花、蚕丝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C.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D.海洋中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仅利用物理方法就可以获得NaCl、Br2和Mg等物质

5.关于麦芽糖和蔗糖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都属于二糖,分子都含有醛基

B.分子中碳原子个数都是葡萄糖的两倍

C.它们水解后都能生成两分子葡萄糖

D.它们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植物油可萃取溴水中的溴B.苯酚具有弱酸性,俗称石炭酸

C.淀粉和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D.可以用银镜反应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7.聚乙烯胺可用于合成染料

Y,增加纤维着色度,乙烯胺(CH2=CHNH2)不稳定,所以

聚乙烯胺常用聚合物

X

水解法制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聚合物

X

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后的产物相同

B.测定聚乙烯胺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C.乙烯胺与

CH3CH=NH

互为同分异构体

D.聚乙烯胺和

R-N=C=S

合成聚合物

Y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8.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一种碳水化合物,可以被浓硫酸吸水炭化

B.葡萄糖是一种已糖

C.葡萄糖经过水解才能被人体吸收

D.葡萄糖是所有单糖中最简单的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物的名称是2-乙基丁烷

B.将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后直接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检验葡萄糖的生成C.常温下,乙烯和苯都能被酸性KMnO4氧化,使KMnO4溶液褪色

D.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颜色反应都是化学变化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氨基酸、蛋白质、油脂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B.乙烯、聚乙烯、甲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糖类、油脂和蛋白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在加热、甲醛、饱和CuSO4溶液、X射线作用下,蛋白质都会发生变性

11.下列两种物质不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A.淀粉

纤维素

B.蔗糖

麦芽糖

C.正丁烷

异丁烷

D.果糖

葡萄糖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烷和乙烯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与氯气反应

B.乙醇能够被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直接氧化成乙酸

C.含4个碳原子的有机物分子中最多可形成3个C-C键

D.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13.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汽车远程灯照在前方扬尘上有光亮的通路,说明混有扬尘的空气属于胶体

C.废旧电池的回收处理,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回收其中的金属

D.蛋白质是仅由C、H、O元素组成的物质

14.下列关于糖类、蛋白质、油脂和纤维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组成中都有C、H、O、N等元素

B.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人体需要的二十多种氨基酸都可以通过人体自身合成D.油脂都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是一种高热量营养素

1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组成与结构比较复杂

B.可以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和

C.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溶液能使蛋白质变性,常用于医疗消毒

D.甲苯的一溴代物和2-甲基丁烷的一溴代物都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二、填空题

16.有A、B、C三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淀粉溶液中的一种,某同学做实验得出:

①B能发生银镜反应;②A遇碘水变蓝色;③A、C均能发生水解反应,水解液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各物质的名称:

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

(2)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蔗糖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淀粉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7.某学生称取9

g淀粉溶于水,测定淀粉水解的百分率,其过程如下(已知含有醛基的有机物可在碱性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生成单质Ag):

(1)填写各步所加试剂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

(2)只加A而不加B是否可行?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析出2.16

g金属单质时,淀粉的水解率为___(已知1

mol醛基发生银镜反应时生成2

mol

Ag)。

18.为了检验淀粉水解的产物,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试剂1为20%的H2SO4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

(2)试剂2为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使检验水解产物的实验得以顺利进行;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4)为检验淀粉液是否已完全水解,取少量水解液于试管中,加入碘水,则证明淀粉未完全水解的现象是_________;

(5)如果实验过程中没有加入试剂2而直接加入试剂3,能否实现实验目的_________(填”能”或”否”)否,若不能,其原因是_________硫酸能溶解Cu(OH)2而使实验失败,最简单的改正措施是_________。

四、计算题

19.(1)蛋白质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元素组成,它们的一级结构是多个不同的氨基酸通过_________结合而成的。已知某蛋白质含氮的质量分数为15%,若成人每天排出尿素[化学式为CO(NH2)2]23克,则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的质量平均值为______克。

(2)用5.0千克含淀粉80%(质量分数)的玉米制取葡萄糖,反应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转化率为90%,可以制得葡萄糖的质量是______千克。

20.葡萄糖发酵可制得乳酸,从酸牛奶中也能提取出乳酸,纯净的乳酸为无色黏稠液体,易溶于水。为了研究乳酸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1)称取乳酸,在某种状况下使其完全汽化,若相同状况下等体积氢气的质量为,则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2)若将上述乳酸蒸气在中燃烧只生成和,当气体全部被碱石灰吸收后,碱石灰的质量增加;若将此气体通过足量的石灰水,产生白色沉淀。则乳酸的分子式为________。

(3)乳酸分子能发生自身酯化反应,且其催化氧化产物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若葡萄糖发酵只生成乳酸,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忽略反应条件)。

(4)写出乳酸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分子式为的环状酯的结构简式:__。

21.半胱氨酸是食品加工中最常用的“面团改良剂”,它可以促进面筋的形成。已知:α-氨基丙酸为;β-氨基丙酸为。回答下列问题:

(1)半胱氨酸是一种含有一个硫氢基(—SH)的氨基酸,已知半胱氨酸分子中硫的质量分数为26.45%,其分子中硫氢基和氨基不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硫氢基与半胱氨酸的β碳原子直接相连,则半胱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2)半胱氨酸可以生成一种九肽,则这种九肽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

(3)现有一种多肽的分子式为CxHyN12OmSn,将其完全水解只得到下面三种氨基酸:α-氨基丙酸、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则将一个该多肽分子完全水解,得到的天门冬氨酸的数目为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B

4.C

5.B

6.B

7.A

8.B

9.D

10.D

11.A

12.C

13.B

14.D

15.D

16.淀粉

葡萄糖

蔗糖

17.稀硫酸

氢氧化钠溶液

银氨溶液

用银氨溶液检验葡萄糖时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18%

18.作催化剂

氢氧化钠溶液

中和作催化剂的硫酸

H++OH﹣=H2O

(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

显蓝色

硫酸能溶解Cu(OH)2而使实验失败

直接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

19.C

H

O

N

肽键

71.6

方程式略

4.1

20.90

21.121

上一篇:高一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教案(第一单元第一课)下一篇:在大学新生联欢会上的即席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