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化学专题报(精选11篇)
生活中的化学专题报 篇1
《化学与生活》专题复习课 评课稿
本节课注重从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着手来创设学习情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路,通过“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这一系列活动来认识物质的性质,分析现象后得出结论,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去学习,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使其真切地体验到探究学习的乐趣,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结合科学发展的现实向学生说明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对物质的了解也会更加细致,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
亮点一:教师能够利用思维导图梳理本章实知识点,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进了理解和记忆能力。
亮点二:利用中考题让学生掌握考察本章知识点的题型。
亮点三:板书清晰,结合多媒体教学,与学生的互动较多,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不足之处:
1、有点紧张,语言不够清晰、简洁。
2、多媒体的使用要恰当:注意课件,板书,视频之间的平衡。不要过渡依赖多媒体,忽视实验的重要性。
本次化学教学活动对我的启发:教师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后都要善于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点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
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多和学生沟通和交流,接收学生在学习化学上存在的疑问等有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同时也能增加师生的感情,令课堂气氛愉快,促进师生互动,增大教学效果。
提高化学用语的表述能力,提高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多留意教学上的细节方面,给学生打下扎实的化学基础。
生活中的化学专题报 篇2
一、应用“微专题”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1.应用“微专题”有助于及时解决化学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设置“微专题”可以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某一个具体的化学问题。教师在吃透教材和课程目标后,根据学生能力、 知识水平等基本情况对症下药,采取随堂“微专题”的形式进行“穿插练习”或“集中练习”,做好化学复习的查漏补缺。虽然“微专题”的主题是确定的,但其形式可以是多变的,可以是题型专题,也可以是知识点专题,还可以是练习中的易错题专题。依据以上几点总结出学习热点,设计类似“化学用语”、“离子的检验”等微专题,根据教学需要,每节课进行一个“微专题”教学,分别解决不同的教学问题,加深学生印象。
2.应用“微专题”有助于学生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微专题”设计的原则是把握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寻求找到一条主线把零散繁琐的化学知识串起,把各个知识要素整合成一个整体,通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促进学习技能的“迁移”,避免了学习的“碎片化”。因此,通过选择高频考点作为 “知识节点”,围绕节点横向联系,设置有效、典型的“微专题”,把零碎的化学知识化整为零,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把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例如在化学实验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基本操作的学习中已经了解、接触了装置气密性检查的知识,随着所学仪器知识的增加,接触到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日趋多样,所用装置越来越复杂,因而有必要进行一次“装置气密性检查”微专题学习。
3.应用“微专题”有助于促进教师的化学专业发展。“微专题”是为了帮助教师解决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而确立并构建的“,微专题”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化学教师发现了解课堂教学中的不足,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通过对学生实时学习状况的研究,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学节奏,改善教学方式,增强师生交流,确保知识的有效传授。此外“,微专题”的设计过程也是教师二次学习的过程,通过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将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践向结合,不仅拓宽了教师自身的知识面,也促进了其专业化方面的成长。
二“、微专题”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以课程标准和学生学情为依据,确定学习对象。课程标准既是教学内容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最终落脚点。初中化学“微专题”应以学生学习过程中较难理解、接收的知识为重点。例如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了初中化学学习阶段学生必做的8个实验活动,围绕这一课程标准, 形成“8个学生必做实验”这一微专题,针对每一个实验逐一进行讨论,提高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能力;酸碱盐部分所涉及性质杂、反应多,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难点,教师可依据该知识点,设计“离子专题”、“溶解性表专题”等微专题;铁、铜及其化合物,是初中化学中涉及面广、反应现象复杂的物质,可进行“铁、铜专题”学习。思维方式和思维角度的不同,导致每位学生对同一“微专题”的接受吸收程度不同。因此化学教师需要充分关注学情“,微专题”的选择应以中档题为主,难度过大,大部分学生难以接受,而且解题耗时太长,无法达到教学目标;难度太小时,无法引起学生对专题学习的兴趣和重视。
2.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增进师生有效互动。教无定法,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参与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教学模式是否成功。在“微专题”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增加师生互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尤其增加学生说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提问的习惯,提高学生参与率。例如针对“微专题”中例题的讲解,教师可安排学生先尝试讨论解题并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对某些例题展开讲解,指导学生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做好教学反思。对“微专题”内容的及时巩固是决定其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每结束一个“微专题”的教学,教师应当留两三道巩固练习,要求学生在课后对微型专题进行消化、整理、补充、归纳,并进行自我评价。也可以利用让中等偏下水平的学生上黑板演练的方式,及时巩固所学内容,并且依据答题效果的好坏来检验整个班级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教师的课后反思提供帮助。
总之,传统化学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合、连接并构建完整的初中化学知识体系,利用“微专题”进行有效教学,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化学教学方法的不足。针对初中化学学习内容多、时间紧、无作业、地位低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微专题”教学,从教学大纲、学生反馈的问题、批改作业时发现的知识薄弱点出发,设置“微专题”,把过去的“基础回顾”与“随堂训练”有机地引入教学活动,改变以往授课过程的枯燥乏味和低效低下,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突破口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并矫正自己知识的盲点和病灶,帮助学生解决实在的问题,纠正错误,建立并巩固化学思维系统和知识结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使课堂教学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达到真正有效学习的目的。
摘要:与按照教材结构与顺序来开展教学的的传统模式相比,“微专题”模式可以集中对某一知识点进行系统、综合地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形成化学思维。本文就“微专题”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的策略,希望对改善教学有所启示。
生活中的化学专题报 篇3
摘要:“环境保护”内容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化学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化学新课程开设的《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中的“环境保护”专题。在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和环境保护密切关系的同时,使他们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环境应该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科学素养。本文对“环境保护”专题的学习内容、学习过程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其教学策略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化学与生活;环境保护;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2-0074-02
化学是一门与日常社会生活相联系的自然学科,高中化学新课程开设了《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课程内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环境保护”内容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化学与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专题内容应引导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让学生深化对环境污染危害的认识,并利用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问题做出判断与解释,寻求解决的途径,体会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积极作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笔者设计开发了“环境保护”专题学习网站,并在中学进行了教学实践,下面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对“环境保护”专题的内容、学习过程特点,教学策略作初步探讨。
一、学习内容分析
化学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联系,高中化学新课程开设的《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中的“环境保护”专题,主要介绍了改善大气质量、爱护水资源和垃圾资源化等过程中的化学方法及其原理,在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和环境保护密切关系的同时,使他们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人与环境应该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提高科学素养。其主要内容结构如下:本专题内容有以下特点:
1、突出化学学科特点,体现化学视角
关于环境保护。学生在许多课程的学习中都接触过。本专题在介绍大气污染的危害、改善大气质量的方法、水体污染的危害、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和白色污染的危害等内容时,突出化学科学的视角,以相关的化学知识作为载体,重点介绍化学方法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精选大量图画,设计多种活动
本专题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而且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因此,教科书大力改革呈现方式,精选大量图画,设计多种活动,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通过查找资料、实验探究、调查参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成果制作等学习活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3、紧密联系生活,指导应用于实践
本专题内容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教材不仅注意帮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物质的性质,探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体会化学在保护环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也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培养运用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做出解释、判断、进行处理的能力。
二、学习过程特点分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学习跟化学学科的特殊性有关。化学学习的这种特殊过程可体现在如下方面:化学学习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特殊认识过程;化学学习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思维方式;化学学习要运用独特的词汇和符号系统;化学知识繁杂难记,但有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化学学习应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科技、环境等。
《化学与生活》模块中的“环境保护”内容的学习过程特点主要可体现如下方面:第一,从学习内容看,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后兼有基础性和选择性的化学知识,这些知识都是作为公民科学素养的基本要求,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知识;第二,从学习手段看,重视信息技术与化学学习整合,体现化学学习网络化和多元化,也强调化学实验、化学语言在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第三,从学习方式看,摆脱传统学习的弊端,改变单一的接受学习,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等互动性较强的新型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落实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这三种学习方式并不是同一维度上的,它们反映了三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主动、独立的学习能力,探究学习强调培养学生探究未知世界的能力,合作学习强调的是协作、分享精神。这三种价值取向相互并行而又互为补充,缺一不可。因此,这三种学习方式并不是独立存在某次教学活动中,而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教学策略,灵活地把教学引向深入,做到真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三、“环境保护”内容的教学策略探讨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化学新课标就提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建议,“环境保护”作为《化学与生活》选修模块的重要组成内容,其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参观讨论、实验探究等活动,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切实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下面结合笔者教学实践的经验和体会,探讨在“环境保护”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策略。
(一)查找获取资料
查找获取资料是现代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为完成主题学习或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就需要查找收集一定数量的资料,然而并非所有的资料都行,只有与主题相关的,能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资料才可取。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查找获取资料,一是从教材、课本、图书馆书籍、报刊杂志上查阅相关知识资料;二是从互联网上搜索;三是从教师、学习伙伴、社会组织等获取资料;四是从日常社会生活中观察和测量,记录有关数据、资料。如在“垃圾资源化”主题教学中,学生通过网络自主查找获取资料,垃圾处理的原则、常用方法和利弊;我国垃圾处理的现状和问题;废旧电池的危害及解决途径;医疗垃圾的危害及处理方法;废弃塑料的危害、回收和再利用的途径、困难等。
(二)参观调查
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提倡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到社会生活、生产实际中进行参观调查,体验生产生活实际。比如到一些化学科技馆,科研机构进行参观、到社会上一些厂矿企业进行参观调查等,但切记参观调查要紧扣教学内容,勿使参观调查活动游离于化学学习活动之外。如在“爱护水资源”主题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加强对污水处理知识的理解,获得一些实践性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通过其他途径无法获取的,如网上搜索、查找书籍等),笔者组织学生参观考查了桂林市七里店污水处理厂。对有关污水厂设计、规划、建设、投入生产全过程进行了解,接着在技术员的解说下对污水处理各个环节进行考察。了解了生化法、物理法、处理污水的全过程,见识了污水变清的变化过程,同学们手拿笔和笔记本,边听技术员的介绍边记录,还不断提问和回答技术员的提问,
也有同学用数码相机拍下参观过程的照片。同学们完成参观过程中发下的工作单,写下心得体会。通过参观调查活动体验,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经验、开阔视野、活化知识、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探究方案,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提出个人见解与方案,为小组任务的完成充分发挥了各自的特长,也培养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实验探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学习方式。学生经过对相关主题资源的学习,查收、分析、整理资料,让学生亲自体验实验探究的过程,学生能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快乐与艰辛,获得探究乐趣,同时加深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了三次实验探究。如在“爱护水资源”主题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对以下三方面做了实验探究。
第一、明矾净水的实验探究。创设问题情景:在没有自来水的边缘地区,井水、河水是生活水的主要来源,当水比较浑浊时,人们就向水缸中加入少量明矾,搅拌,过段时间水缸底部会出现絮状物,水变清澈了。这其中含有什么化学原理呢?再引导学生将混有少量泥沙的浑浊水分别装在两支试管里,一支不加试剂,一支加入少量明矾,振荡。静置,比较现象。引导学生从絮状沉淀和水变清澈的现象进行科学抽象,得出结论:明矾中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具有吸附性,吸附杂质使水变清澈。
第二,利用肥皂水定性检测硬水。以锅炉里的锅垢引起锅炉爆炸为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思考钙镁离子与这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往六孔井穴板中分别滴加自来水、食盐水、蒸馏水、氯化钙溶液、氯化镁溶液,肥皂水;再往每个井穴中加些肥皂水,观察变化。引导学生从钙、镁离子溶液中出现的絮状物,不起泡沫等现象比较科学抽象出肥皂水与钙镁离子生成沉淀的化学原理。
第三,用multilogpm(也称手持技术)检测漓江水质。2004年公布的《上海中学化学课程标准(试行稿)》要求当前中学化学教学“推行在化学实验中使用图形计算器或掌上电脑(掌上实验室)和传感器技术,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特别是研究性学习之中”。在环境保护专题教学中可将学生分小组利用multilogro仅对江河的水质进行了监测分析,使用multilogro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完成对江河水质的pH值、电导率2个指标的分析。从pH值分析江河水的酸碱性,从电导率判断漓江水体中离子含量的情况。
(四)成果创作与交流
主题教学完成后,学生分小组将在主题学习过程、收集的资料、得出的结论、学习体会等制作成为电子作品,展示成果的形式不限,实物、Word文档、PowerPoint幻灯片、网页、动画均可。电子作品应体现以下指标:思想性,内容积极、健康向上;主题明确,能够科学表达完整的意义;创造性,题材新颖,构思独特,设计合理,原创成分高;艺术性,版面设计生动活泼,色彩搭配协调,表现风格引人入胜;技术性,能够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选用恰当的制作工具和制作技巧,合理充分地运用特效处理。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汇报,各个学习小组互相交流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分享作品制作的成果和喜悦。成果的交流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如报告会、展览会、辩论会等。参加成果交流的参与者可以是本校老师,学生,家长。教育科研院所专家等。在评价时应强调定性与定量、形成性与终结性、自评与他评良好结合。
专题民主生活会中的发言 篇4
各位领导、同事们:
早上/下午好!作为一名党员,我深刻体会到从上级领导部门到本单位,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以反对“四风”服务群众为重点,认真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志在促使党员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党和群众密不可分的鱼水之情。
生活中的化学与化学教学 篇5
【摘 要】在以往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往往将化学基本知识及其解题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对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关注程度不够,而且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处理这些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存在一定的疑惑或认识上的偏差,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文章基于此分析了将生活中的化学与高中化学教学相渗透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教学改革 生活中的化学 高中化学教学
现阶段高中化学教学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以知识的传授为基本宗旨,课堂教学为主要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反而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认为化学就是“理科中的文科”,不利于学生化学的学习和化学应用能力的提升。化学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和教学可以从社会生活入手,从而活化化学知识,让我们的化学课形象、生动,让学生喜爱。教师应该协助学生从科学角度理解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中获取化学知识,又用化学知识去解释社会生活。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结合教材内容对引入的社会生活内容进行筛选并确定合适的结合点来开展教学。以下主要论述将生活中的化学与高中化学教学相渗透的实施策略。
一、课堂内外联系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体,课堂教学应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内渗透社会生活中的化学,并使其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和进度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能及时拓展课外知识,使课内、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累赘感,反而觉得所学知识更丰富,实用性更强,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例如,在“氮和磷”的教学中,以“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氮气的包围之中”的现实场景引入氮气的物理性质,说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进而引出氮气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也可以讲述在打雷闪电时氮分子与氧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一氧化氮分子的场景,介绍了后续几个反应后,得出谚语——“雷雨发庄稼”的结论。在讲到NO的毒性时,补充NO作为信使分子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功能,让学生带着惊讶的情绪对NO产生了新的认识。
通过紧密结合教材基础知识或重点知识的应用性知识的补充、讨论与交流,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社会中的化学问题的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高度热情。
二、进行热点渗透教学
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情景素材如化学史料,日常生活中生动的自然现象和化学事实等,能够强化学生对化学与生活有关、对生活有用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人类保护臭氧层的行动”,这既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也是一个“人文意识”问题,围绕“从电冰箱的普及与换代到臭氧层”开展探究,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访问网站,获得知识。在讲授重金属汞的性质时,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讨论其危害,讲述汞蒸汽对人体的危害可以使学生们认识到用行动防止汞污染的重要性,例如怎样清理破碎的水银温度计、如何处理含汞的废旧电池、废日光灯管等,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使化学教学更贴近于社会实践,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所学知识富有时代感,具有实用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未来的人文关怀,将自然科学融入整个人类文化的背景中思考和分析。
三、与生活中化学知识相关的实验探究教学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上,学生从具体的形象思维转入抽象的逻辑思维,从而提高理性认识。化学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谨慎的科学态度,以贴近生活和发生在身边的化学现象为素材,组织探究实验活动,既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在国民经济及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例如选取日常生活的素材可进行“鲜果中维生素C的还原性”、“自制肥皂与肥皂的洗涤作用”、“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等实验。选取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为实验内容可进行“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或电化学分析法测定污水中的化学耗氧量”、“用淀粉自制吸水材料,并进行模拟保水试验”等实验。通过化学实验来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和社会实际问题,对于拓展化学实验的功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四、进行与生活有关的论文写作教学
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或课题报告,探讨实验中的问题或写出自己的体会。教师向学生介绍撰写小论文的基本要求和方法,从学生实际出发,文字能力不做高要求,只要论据能说明论题,条理清楚,说得明白就达到了要求。例如,将“糖类”设计成主题为“糖类与生活”的拓展课,课前充分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提出他们感兴趣的课题,引导他们提炼成“糖在生活中的分布”、“血液中的葡萄糖”、“糖与糖尿病”、“糖与减肥”、“糖与健康”等小课题。然后把全班学生组合成几个组进行专题研究,同学们查找资料、走访调查、统计数据、进行实验,在组内充分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形成课题报告。
此外,遵循自愿的原则,鼓励学生将课外新闻记者材料用自己的语言加以组织,写出科技小论文。在将阅读材料整理成文章,并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研究问题的学风,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提高自学能力的组织语言的能力,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既增强了学生化学知识方面的积累,也对语言组织以及口才能力方面的一次提高。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应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化学教学内容可分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用语、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等,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具有不同的特点。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或者说都能很好地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本文就当前化学教学与学生生活不能紧密联系的现状提出将生活中的化学渗透在化学教学中的相关教学方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在社会生活中,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样的教学方式也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接受这样一种适应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并愿意在教学中付诸实现,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学习,注意搜集各种新知识,注重引导学生认识各科知识的普遍联系,自身必需有一定的化学课外知识积累,并且能够梳理好这些课外知识,搞清楚化学课堂教学与这些生活中的化学联系的紧密度。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真正的进入化学学科的殿堂。
参考文献:
生活化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篇6
新课程教学要树立了新的教材观,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一定要注意:关注新课程标准中的“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进社会”和“科学探究”对中考改革的影响。所以,我们的化学教学应该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对化学的学习兴趣,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化学教学应以生活为本。因此,怎样将化学知识与生活常识结合将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课题。下面谈谈生活化学在新课程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充分利用生活资源,重视生动形象化教学
初中学生喜欢形象生动的东西,而由于化学知识的抽象性,为了使得学生能接受,就要求化学教师应学会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教会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把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结合起来,给化学知识赋予生动的内容和形象的反映,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学到新的.知识。例如,在讲授第四章第二节《饮用水》时,很多同学对烧开水锅和盛开水的热水瓶形成的水垢不理解,因为我们饮用的是清澈透明的水,根本上看不到有固体颗粒存在,却为什么会形成水垢呢?这时,我们可用一只烧杯,取半杯的自来水,往水中滴入少量的肥皂水,用玻璃棒搅拌,很快我们会看到,水中出现悬浮物。对此我们就跟同学们及时讲解硬水的有关知识,使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什么叫做硬水,硬水有什么危害,怎样才能软化。抽象的道理顿时形象化,学生豁然开朗。这样通过把理论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就能够把抽象化为具体,把困难化为容易,学生自然喜闻乐见,快乐之情绪溢于言表。使抽象的化学知识放在学生自己最熟悉的情景之中去理解和记忆,就能做到轻车熟路,得心应手,而且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解决疑难的成功与快乐。
二、回归生活,加强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中处处渗透着化学,如果能够把化学知识同生活中的应用联系起来,使学生掌握知识并利用它去解决一些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会使学生为自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而高兴。例如,在学习醋酸的知识时,除了让学生知道它的化学式为CH3COOH,学名为乙酸,可做调味品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它还有很多用途:
在烹调蔬菜时,放点醋不但味道鲜美,而且有保护蔬菜中维生素C的作用。
2.在煮排骨、鸡、鱼时,如果加一点醋,可以使骨中的钙质和磷质被大量溶解在汤中,从而大大提高了人体对钙、磷的吸收。
3.患有胃酸分泌过少的人,如果经常用少量的醋作调味品,可增进食欲,又可使疾病得到治疗。
4.做鱼时,加醋烹饪不仅可以解除腥味,而且可以杀灭细菌。
5.醋还可以预防流行性感冒。将室内门窗关严,将醋倒在锅里慢火煮沸至干,便可以起到消灭病菌的作用。
6.用醋浸泡暖水瓶中的水垢,可以达到除垢的目的。把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使学生在掌握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展思维,使他们充分体会到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处处离不开化学”。从而把那种死记硬背被动的学习方法改为积极主动,在应用中记忆、巩固知识的方法,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机会,逐步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课程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实验,能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已获得的知识,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在实验中,充分利用我们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设计,通过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
如“重要的酸”的教学中,指导学生自制指示剂:取一些花瓣、植物叶子、萝卜等,分别在研钵中捣烂后,各加入适量酒精溶液,搅拌浸泡。半小时后,再分别用四层纱布将浸泡出的汁过滤或挤出,就得到指示剂。将自制的指示剂分别装入滴瓶中,并贴上标签备用。然后在家里收集白醋、果汁、石灰水、肥皂水、食盐水、清洁剂液、自来水等,用自制的指示剂检验它们的酸碱性,作好实验记录。
在我们新课程的教学大纲中,还设计了不少的家庭小实验。家庭小实验是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为实验试剂或实验装置,因陋就简,使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增加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目的性和趣味性。学生在简陋的条件做一些小实验,不像实验室中的药品和仪器那么齐全,就需要他们创造性地利用家庭已有的物品,更能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如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鸡蛋壳成分测定的实验、自制简易净水器实验等,这些家庭小实验就是指导学生充分利用我们的日常物品探究物质的性质,同时也体会到生活化学实验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和热情,把智力活动和操作过程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强调了“做中学”,重视直接体验和经验的学习,重视了知识行为的统一。同时因为实验贴近社会生活实际,把学生的理论学习与社会实际生活挂钩,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进一步增强学习动机。
生活中的化学 篇7
一、食物中的化学
我们在炖鱼时,经常放一些醋和酒,不仅去除鱼的腥味,还有一个不被人熟知的效果就是: 使炖出的鱼有香味。这香味哪来的呢? 这其中就包含一个化学原理,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有一种香味,可以使我们炖出的鱼又鲜又香。
我们在蒸馒头时,在发酵以后的面粉中加小苏打。这又是为什么呢?面发酵以后产生一种酸,小苏打的主要成分碳酸氢钠,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膨胀、松软可口。
这些在遥远的以前,人类就知道的最简单的生活常识中都包含着化学原理,可见化学在生活中应用的历史有多么久远。
二、生活用品中的化学
司机酒后驾车容易肇事,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禁止酒后驾车。怎样判断是否为酒后驾车呢? 一种科学、简便的检测方法是使驾车人呼出的气体接触经过硫酸酸化的强氧化剂重铬酸钾( k2Cr2O7) 的硅胶,如果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乙醇蒸汽,乙醇会被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成乙醛,同时酸性重铬酸钾被还原成硫酸铬。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与绿色的硫酸铬的颜色不同。通过颜色的变化,即可知驾车人是否喝了酒。
此外,化学原理在鉴别“真丝”与“人造丝”、漂白织物、不锈钢制品等方面也发挥着作用。
三、治理环境需要化学
化学在保护环境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三个主要领域,即环境情况的检测、“三废”的治理以及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 ( 绿色化学) 等。
在工业生产中往往会产生三废( 废气、废水、废渣) ,三废的自由排放,即会污染环境,影响人民的健康,也会造成某些原料的浪费,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个现代的化工企业,应该朝着无废物排出的“封闭式生产”的方向努力。
硫酸是基础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它是许多化学工业的原料,硫酸的消费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一种标志。对于硫酸生产中产生的“三废”,一般常用以下方法处理。
1. 尾气吸收
对于尾气中含有的少量三氧化硫,可用氨水吸收,使其生成硫酸铵,然后再用硫酸处理,便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铵。二氧化硫可返回车间作生产硫酸的原料,同时得到的硫酸铵可作肥料。
2. 污水处理
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含有硫酸等杂质,可和石灰乳发生中和反应进行处理。
3. 废渣的利用
黄铁矿矿渣一般可作为制造水泥的原料或用于制砖。
我们总是在产生了污染之后才想起去治理,这样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化学界的有识之士提出了绿色化学( Green Chemisty) 的号召。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简单而言,化学反应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因此,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的利用率为100% 。
例如,在讲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环境保护》时,以乙烯为原料生产环氧乙烷,有两种生产工艺:
1. 经典的方法是氯代乙醇法,包括以下两歩反应:
2. 现代石油化工采用银作催化剂,可以实现一步完成:
实验分析: 其原子利用率为100% ,符合原子经济性。
绿色化学的应用不但在源头上避免了污染物的产生,而且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节约了资源,真可谓一箭双雕。
化学发光原理在环境监测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某些物质在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中,由于吸收了反应产生的化学能而被激发,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发射一定波长的光,利用化学发光谱与发光体的荧光发射光谱具有对应关系而进行检测。化学发光法可以应用在测定海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含量、海水中溶解铁的测定及灵敏度的比较、有机物的CL分析、营养物质的CL分析等方面。
四、健康也需要化学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居民的平均估计寿命由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00年的70. 8岁; 传染病在死亡病因中所占的比率由35% 降到5% 。这两项指标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各种新型药物的广泛应用,化学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
人工合成药物的种类很多,估计已达到10万种。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和抗酸药等常用的药物都是运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如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是人们熟知感冒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它的化学名为乙酸水杨酸,是第一个重要的人工合成药物。它是以水杨酸为原料,使之与乙酸酐直接反应可制备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与氢氧化钠中和制得的钠盐,易溶于水,称为可溶性阿司匹林,疗效更好。
化学对开发中草药有重要意义。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已经分离。例如,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麻黄碱是从中药麻黄碱中提取的生物碱。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篇8
就个人而言,我本身就热爱化学,平时在家中,也爱做一些化学实验,或收藏一些元素单质。但对于我来说,那些实验不仅仅是简简单单地局限于颜色的改变,它可能是高中阶段最为剧烈的铝热反应,也可能是试管中的双草酸酯的荧光,但这些都不能说明什么。因为化学毕竟是多彩的,它以千千万万种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或者说,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已经离不开化学。
这一年来,我们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很多有意义的事,同时,也收获了很多。从刚开始的“变色的指示剂”到最终的“吹气点火”,我们提高了许多。此刻,我们能够不留遗憾。这学期,我们做了碱金属钠和钾与水的反应,我想,经过实验室的观察和平时在课堂上的学习,我们能够推测出其他碱金属和水反应的现象,不仅仅是锂(Li)、钠(Na)、钾(K)、铷(Rb)、铯(Cs),甚至放射性金属钫(Fr)都能够逐一推断出它们的一些化学性质。所以说,实验也能够弥补我们在课堂上的遗憾。
以前,我们做过八水合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探索了吸热与放热反应,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实验时冒出了难闻的氨气(NH?NH),但氨气正是我们民族工业发展的一块重要基石,从工业合成氨的应用,到使我们在洋人面前抬起头的侯氏制碱法。这已不仅仅是我们为了知识而做的一些简单的实验,更是一方实验乐土。乙烯(C?H?)的产量决定了一个国家石油化工的发展水平,硫酸(H?SO?)是产量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化工发达程度。越来越多的例子已经证明,我们离不开化学。
生活中的化学选修论文 篇9
论文
警惕生活中的化学致癌物
关键字:致癌、添加剂、吸烟、化妆品、预防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人类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跟生活也有很大关系。众所周知,我们周围的事物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化学元素组成的,包括我们人体不可缺少的许多元素。根据一些化学知识和现象还能帮人们做一些常见的有用的事。衣、食、住、行、用,化学无所不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化学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任何事务都有两面性,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潜在的危害。各种化学物质的污染,工业上的废水废烟不但给大自然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危害着人的身体健康,而有一些就是通过我们平常的吃喝等而造成的人体伤害,其中最大的莫过于一些致癌的化学物质,而这些有的是我们完全可以避免的。下面就说一些最常见的。
古人云“祸从口出,病从口入”,的确在现在最基本的吃都会影响到人体健康了,据调查,在我国癌症病人中,约有35%-50% 的发生是与饮食、食品加工有关等等,这主要是由于食品中各种食品添加剂造成的。
在现今,添加剂是一些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例如,酸度调节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过去曾用作人造奶油着色的“奶油黄”等,而就是这些形形色色的各种添加剂,给我们身体造成许多潜在的危害,当然若是严格按照各种国家标准来适量添加一些,问题是不大的,但是偏偏又那么一些不法商人,唯利是图,根本不顾消费者的安危,胡乱添加一些添加剂,从而导致许多消费者不明白的使身体受到伤害。其中最大的一次事件莫过于最近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而制造这起事件竟然是家喻户晓的三鹿公司,虽然这不是致癌的,但造成的后果同样那么严重,再有前几年的“苏丹红”的事件,本来只是一种正常的化学染色剂,而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们只知道欺骗不明事理的消费者,违法在食品中添加该物,研究人员发现它们能造成人类肝脏细胞的DNA突变,具有一定的致癌特性,虽然又被证明进入生物体内后,不会很快导致患病。接触到能够导致癌症的物质也并不意味着癌症一定会发生,但同样是危险的。而今几乎在货架上摆放的各种事务,没有不含添加剂的。吃着香喷喷的火腿、方便面等,依然觉得那样美味,孰不知就是这些平常我们最爱吃的,觉的比家里那些“粗茶淡饭”不知道好吃多少的食品、零食恰恰是含添加最多的,防腐剂,调料等,特别是防腐剂和发色剂中的硝酸盐,非常容易变成有较强致肠胃癌的亚硝胺,同样最近国际粮农组织和卫生组织推荐的高效安全的防腐保鲜剂山梨酸,广泛用于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烟草、农药、化妆品等行业,虽然被认为是一种良好的防腐剂,但是一旦食品中添加的山梨酸超标严重,消费者长期服用,在一定程度上危害身体肾、肝脏的健康,而这种同样畸变、癌变。
当然只要各种添加剂都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的标准进行适量添加,各种食物还是安全的,而且在生活中我们应尽量少吃点一些明显会添加许多的添加剂的食物。
另一种具有致癌隐患的东西,同样很常见,那就是香烟,大量研究已经证明吸烟者肺癌的发病率比普通人高20-25倍,且与吸烟的量和吸烟时间的长短正相关。吸烟有着几百年的历史,吸烟不仅危害自己的身体,同时对他人造成伤害,吸烟的危害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国外一心理研究机构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吸烟者的智力效能比不吸烟者减低10.6%。不同的香烟点燃时所释放的化学物质有所不同,但主要数焦油和一氧化碳等化学物质。香烟点燃后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大致分为六大类:
(1)醛类、氮化物、烯烃类,这些物质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2)尼古丁类,可刺激交感神经,让吸烟者形成依赖;(3)胺类、氰化物和重金属,这些均属毒性物质;(4)一氧化碳能减低红血球将氧输送到全身去能力;(5)酚类化合物和甲醛等,这些物质具有加速癌变的作用;(6)苯丙芘、砷、镉、甲基肼、氨基酚、其他放射性物质。
这些物质均有致癌作用。说到香烟的致癌不得不说其重要成分:尼古丁,尼古丁是一种神经毒素,主要侵害人的神经系统。一些吸烟者在主观上感觉吸烟可以解除疲劳、振作精神等,这是神经系统的一过性兴奋,实际上是尼古丁引起的欣快感。兴奋后的神经系统随即出现抑制。所以,吸烟后神经肌肉反应的灵敏度和精确度均下降。尼古丁会使人上瘾的而产生依赖性人们通常难以克制自己,一支香烟所含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只小白鼠,20支香烟中的尼古丁可毒死一头牛。人的致死量是50-70毫克,相当于20-25支香烟的尼古丁的含量。如果将一支雪茄烟或三支香烟的尼古丁注入人的静脉内3-5分钟即可死亡。烟草不但对高等动物有害,对低等动物也有害,因此也是农业杀虫剂的主要成份。香烟燃烧的烟雾中含有的化学物质超过上千种,其中已经确定的致癌物质有3,4-苯并芘、尼古丁、焦油等。此外,放射性元素钋-
210、碳-14及砷、镍等也都有致癌作用。最近日本学者研究表明,烟雾中还含有迄今为止已知物质中毒性最强的化合物“二恶英”。通过降低焦油含量或加用过滤嘴使烟草中致癌成分发生改变,则肺癌的组织学类型也能发生改变,更证明吸烟与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样吸烟还有对心、脑血管的,以及对消化道,呼吸道极大影响,各种如中风冠心病、高血压病、脑血管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炎症及溃疡等一些危害性极大的疾病都会因为吸烟而发病率比一般不吸烟的额高出很多。纵使如此,依然很多人不顾香烟的危害而吸烟,特别是我国吸烟大国,而且烟龄不断减小,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出于好奇而去模仿抽烟,总以为吸烟就是能显示自己是男子汉,为了证明成熟而刻意去抽烟,而且随着烟瘾的增加,吸烟的数量不断增加。由一天几支到一包、两包、两包以上有甚者坐在那里抽烟,可以不熄火,一支接一支不间断地抽。所以为了你和他人的身体健康,请远离香烟。
还有一个在我们生活中的巨大的致癌危害,那就是化妆品,这个年代,对于女人来说化妆品几乎不可少的的,化妆品对女人来说是一种难以抗拒的诱惑,殊不知,其潜在的危害同样危害甚大,化妆品致癌的新闻也屡见不鲜,不止香水有毒,许多美容化妆品都是致癌的,美国草本协会认为,超过60%的护肤原料会透过皮肤表层进入体内,换而言之,若化妆品含毒性或是合成原料,便会加重心、肝、肾等排毒器官的负担,从而危害健康。英国在去年10月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英国妇女是欧洲各国使用化妆品最多的,去年购买各种化妆品的花费大约64亿英镑,平均每天使用12种化妆品,所含化学物质至少175种,平均每人每年透过皮肤或嘴部吸收的化学物质大约2.25Kg。因此,如果对化妆品使用不当或滥用,就会危害健康,轻则对人体皮肤产生刺激作用,重则引起化妆品皮炎,甚至诱发癌症、危及生命,那样化妆美容不仅得到美容的结果,反而成为美容化妆的陷阱。由此可以说,化妆品是致命的诱惑!
首先,化妆品含有多种化学物质,最令人担心的是属于轻基苯甲酸类的防腐剂。有统计显示,99%的上妆用品和77%的卸妆用品都含有轻基苯甲酸。轻基苯 甲酸会破坏荷尔蒙。证据显示,它们会模仿女性荷尔蒙雌激素,如果妇女终身不断接触雌激素,可能提高罹患乳癌的机率。一项研究显示,轻基苯甲酸出现在乳癌组 织样本中的比例高达90%,可能也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其次,人们长期频繁使用的染发剂有也可能对人体造成永久性的损害,最近有研究发现,染发妇女的尿中,可发现染发剂中所含的致突变普通物质,提示了染发剂被头发吸收后致癌的可能性。美国癌症学会最近对1.3万名染发妇女进行调查,发现她们患白血病数是未染发妇女的3.8倍。而且女性使用染发剂,患淋巴瘤的机会增加70%。
再者,女性大都喜欢的进行美唇抹口红、唇膏等,同样应当注意防止危害健康。口红的主要成分是羊毛脂、蜡质和染料,由于羊毛脂成分复杂,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如嘴唇粘膜干裂、剥落,有时感到嘴唇发痒或轻微疼痛等;羊毛脂还 有较强的吸附性,可将空气中的尘埃、细菌、病毒及一些重金属离子吸附在嘴唇粘膜上。口红中的碱性蕊香红、胭脂中的曙红、焰红等都有较强的致癌性。所有唇膏中使用的煤焦油等染料,都是可怕的致癌物质,而这种物质在唇膏中的含有量,已经大大超过了食物中所允许的含量。而其他的香水,祛斑,美甲,烫发等等都是具有致癌危害的。在使用化妆品时应该健康的使用,远离化妆品致癌,不要轻信各种广告。
如今尽管房价一路高涨,但人们依然为了房子不断奋斗,而装修房屋就成必须的,期间产生的危害就来了,人们每天平均大约有80%以上的时间在室内度过。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更加现代化,更多的工作和文娱体育活动都可在室内进行,购物也不必每天上街,合适的室内微小气候使人们不必经常到户外去调节热效应,这样,人们的室内活动时间就更多,甚至高达93%以上。因此,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关系就显得更加密切更加重要。虽然,室内污染物的浓度往往较低,但由于接触时间很长,故其累积接触量很高。特别是刚装修完的房屋,产生的甲醛、苯系物及氡气等都是具有强烈致癌的物质。甲醛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致癌和致畸形物质,是公认的变态反应源,也是潜在的强致突变物之一,在我国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单上,甲醛高居第二位。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浆毒物质,能与蛋白质结合、高浓度吸入时出现呼吸道严重的刺激和水肿、眼刺激、头痛,皮肤直接接触甲醛可引起过敏性皮炎、色斑、坏死,吸入高浓度甲醛时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高浓度甲醛还是一种基因毒性物质。实验动物在实验室高浓度吸入的情况下,可引起鼻咽肿瘤。甲醛是制造合成树脂、油漆、塑料以及人造纤维的原料,它们会逐渐向周围环境释放残留的或未参与反应的甲醛,最长释放期可达十几年。而新新装修的房子里一般甲醛都会超标,只要在新房里放上一两盆吊兰,甲醛就会被部分吸收,但去除甲醛还是个科学难题,所以应尽量要注意室内甲醛的合理净化,将危害将至最小。
另外,还有许多常遇见的致癌物如:
农药:不少农药具有致癌作用。农药基本分为有机氯、有机磷及有机氮三种。有机氯主要诱发肝肿瘤,有机磷可致乳腺和卵巢肿瘤,有机氮与淋巴瘤有关。长期食用受污染蔬菜,是导致癌症、动脉硬化、心血管病、胎儿畸形、死胎、早夭、早衰等疾病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日趋年轻化,这很大程度上与食用受污染蔬菜有关。
苯:苯作为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在工业中正在广泛应用。氯苯、硝基苯、香料、药物、农药、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塑料(聚苯乙烯)、合成染料等的生产均以苯作为原料。长期接触苯的人可引起慢性苯中毒,还可导致血癌。
染料,如偶氮染料、乙苯胺、联苯胺等,均有较强的致癌作用。而我们的衣服就是五颜六色的染料染制而成的,危害就在我们身边。多环性碳氢化合物 只要存在于如煤焦油、沥青、粗石蜡、杂酚油、蒽油等,这些物质中含有3,4-苯并芘,是一种重要的致癌物质,烟草中的含量也不少。
化学实验室器材报损申请报告 篇10
小店职第1号
我校化学实验室在区职教中心验收期间进行了大力的改建,硬件设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可是实验室内的大部分器材却都相当陈旧,其中关于农学的、生物方面的器材和药品都是1995年从当时的南郊区刘家堡乡农机校、北格学校移交过来的。这些器材的实际购买年限都无从考证。经过这么多年的实验室保管,绝大多数都早已经失去的它的使用功能。并且我校已经没有相关的农学和生物专业,故向上级提出报损申请,现将本次申请报损的固定器材名称、规格、购入时间、账面价值等相关数据以附表1的形式体现。
生活中的化学校本课程案例 篇11
—厨房中的化学
【情景与需求】
新课标和素质教育要求我们,必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观,学会用化学的视角认识身边的物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目标】
1.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用化学的视角认识厨房中本来熟知的物质;2.从物质的组成,性质等方面对所介绍的物质有新的认识,了解某些物质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学会综合运用知识,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方法】
1.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和已有生活经验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重点难点】
学会用化学的视角观察生活中的现象,注意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在解释身边发生的现象的过程中体验到化学知识的价值.【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实验设计,总结归纳等方法 【课程实施】 引入:
民以食为天,厨房是人们获得食品的重要场所.我不知道咱们班中有多少同学进厨房做过饭,但我们的爸爸妈妈每天都会在厨房中忙碌.我们或多或少都对厨房有一些了解,对厨房中的物品有一定的认识.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你家的厨房中都有哪些食品,燃料,材料?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做好记录,在真实的情境中,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兴趣.1.1达标过程
厨房中有很多的物质,它们都是化学物质,都可以从化学的角度来分析它的组成成分,有的我们还可以用化学式来表示它.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将你们小组所列举的物质,从化学的角度对它们进行分分类,看一看其中的哪一些或哪一种物质你知道它的组成成分,最好能用化学式表示出来.⑴实物展示,学生书写结果
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组列举的物质进行分类,对其中的物质表示其组成成分,写出化学式
⑵小组汇报结果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2达标过程
同学们列举了许许多多的物质,它们有一些是很容易区分的,但也有一些却不容易区分.动动脑思考一下: ⑴如何区别酒精和白醋? ⑵如何区别牛奶和米汤?
⑶无产阶级革命家列宁被流放西伯利亚时,曾经用米汤来书写“无字密信”.请问:
①如何读出该密信中的内容?
②用酚酞试剂是否可以书写密信如果可以,该如何读出?
③你还有其他方法书写密信吗?
2、与同学交流,说明书写和阅读的方法.教师实物演示,学生讨论思考;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1达标过程
厨房中有这么多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我们的生活中当然会发生许许多多的变化.同学们想一想,对于厨房中的这些物质,你所知道的它们发生的化学变化有哪些,其中能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有哪些.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书写结果.小组汇报,复习所学知识.2-2达标过程
除了同学们列举的反应外,还发生着很多很多的化学变化.下面 列举的问题,同学们能用你所学的知识解释吗?
⑴我们可以用食醋制作软壳鸡蛋,用食醋清除暖瓶中的水垢;⑵自来水和矿泉水当然是不同的,同学们,你知道它们不同什么地方吗?谁能用化学的方法将它们区分开.⑶(想一个其它的题目)
3、学生讨论
回答问题,扩大知识面.其实生命活动本身就是化学反应的结果.化学反应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比如:看似没有什么变化的静静放置着的鸡蛋也在发生着化学变化;食物在烹煮过程中也在发生着化学变化(如炒菜,炒肉,煮鸡蛋等等).4、音像资料:炒菜的学问
学生倾听,了解新知识,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从化学变化的角度认识物质发生的变化:
在前边同学们提到燃料燃烧发生化学变化.同学们知道近十几年来家庭燃料发生怎样的变化吗
事实上,从我国改革开放至今30年来,尤其是近二十年,我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吃穿住用,通信交通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5、展示各种燃料:
从柴草开始……学生回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对于天然气的利用我们广大农村应用的还不多,但城镇居民已广泛使用.对于天然气以及家庭所用燃料问题同学们知道多少呢?考一考大家!⑴“西气东输”指的是从大西北把天然气向东部沿海城市输送.所输送的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与管道煤气的成分是不相同的.请同学们说说它们的不同:
⑵实验证明,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气体分子数相同,根据此结论,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a、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上述两种气体分别完全燃烧,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b、燃气灶由灶体,进空气管,开关等部件组成.使用煤气的用户在改用天然气时需对燃气灶加以改造,改造后的燃气灶与原来相比,进空气管的直径应____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少”)c、根据以下提供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部分燃料的热值与价格表
燃料 热值(J/kg)价格(元/kg)原煤 2.1×107 0.8 天然气 3.9 × 107 2.8 煤气 1.56 × 107 4.0 液化气 4.7 × 107 3.0 酒精 3.0 × 107 4.0 汽油 4.6 × 107 4.3 柴草 1.7 × 107 0.3
6、学生思考
书写化学方程式,比较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如果你是一家之主,在选择家用燃料时,你通常会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2)请你分析,上述哪种燃料是最理想的家用燃料?
(3)新能源的开发应用是当今全球性的一项重大研究课题,发展氢能源有着广泛的研究前景,有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太阳能,以水为原料,大量生产氢气,并用作各种机械的动力燃料”这一设想: a、你认为这一设想能否实现若认为能,理由是________.b、氢气作为燃料,与现在的化石燃料相比有哪些优点?(4)你还知道有哪些更好的能源吗? 如果把青岛市消耗的燃料全部按热值折算成消耗天然气,假若此值为日耗天然气5.5×106立方米,从产生同样热量的角度分析,相当于消耗多少吨原煤(天然气的密度为0.66kg/m3,天然气热值为3.9×107J/kg, 原煤的热值为2.1× 107J/kg).假设上述原煤平均含硫元素2.5%,则改用天然气后相当于每天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多少吨?
7、学生列出计算式
教师给出计算结果,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从数字上感受到加强环保的重要,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8、小结
简单回顾本节课新学到的知识,说出自己新学习到的、最感兴趣的知识,巩固所学,培养兴趣.【教学反思】
1、本堂课以学生非常熟悉的厨房为线索,以已有的化学知识为基础,从厨房中的化学材料, 化学反应, 化学燃料, 化学与安全为专题,结合日常生活中有趣的实际问题,多角度地教给学生独立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2、教学中不能仅满足于课本,而应该在扎实领会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将化学的视觉放开,着眼于化学发展新成果,着眼于化学与科学技术,工、农业生产,社会的联系;着眼于化学发展的新成就,应用课本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松宽和谐的氛围,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提供人人动手的机会,给予人人成功的条件.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多种器官并用,发挥自身的创新潜能.讲,议,辩,练相互穿插,各种媒体有机结合,不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创新能力.3、这节课需改进的东西很多,问题的设计,环节的衔接,语言的精炼,时间的安排等诸方面都需要更精益求精.另外,教师可考虑增加探究性的题目.【课堂评价】
1、实践能力:A()B()C()D()(自评打分)
A()B()C()D()(教师评价)
2、创新能力:A()B()C()D()(自评打分)A()B()C()D()(教师评价)
【生活中的化学专题报】推荐阅读: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07-27
生活中的化学上11-30
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12-24
生活中的化学试题07-14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总结08-01
生活中的化学试题集01-18
生活化学论文07-13
生活与化学10-09
化学与生活趣味12-15
化学知识与生活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