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化学试题集

2025-01-18

生活中的化学试题集(精选10篇)

生活中的化学试题集 篇1

高二水平考试试题(文科班)

化学(2011-11-2)

一、单选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41.商品“纯净水”、“太空水”、“蒸馏水”等作为日常饮用水,因缺少某些成分而不利于儿童身体健康发育,你认为制备上述商品饮用水时至少还需要添加的化学物质是 A.钙、镁的碳酸氢盐 B.含碘酸钾的食盐 C.漂白粉消毒剂 D.小苏打 42.下列家庭化学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用米汤检验食用加碘盐(含KIO3)中含有碘 B.用醋、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C.用碘酒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烃 D.用鸡蛋白、食盐、水完成蛋白质的溶解、盐析实验

43.某工厂排放的酸性废水中含有较多的Cu,对农作物和人畜都有害,欲采用化学法除去有害成分,最好是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A.食盐、硫酸 B.胆矾、石灰水 C.铁粉、生石灰 D.苏打、盐酸 44.下列说法中,在科学上没有错误的是

A、吸带过滤嘴的香烟,对人体无害 B、长期饮用纯净水,有可能引起一些微量元素的缺乏症 C、纯天然物质配成的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调味剂和营养剂加得越多越好 45.造成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化石燃料的燃烧 B、乱砍滥伐

C、人类与动物的生命活动 D、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46.下列作用不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A.吃馒头时多咀嚼后有甜味

B.淀粉溶液和稀硫酸共热一段时间后,滴加碘水不显蓝色 C.不慎将浓硝酸沾到皮肤上会出现黄色斑痕

D.油脂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煮后可以制得肥皂 47.以下现象中,不属于蛋白质变性的是

A.用波尔多液杀菌

B.用福尔马林对种子消毒

C.鸡蛋白溶液中加入食盐变浑浊

D.用氯化汞消毒医疗器械 48.有关青霉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青霉素G是一种良效广谱抗生素 B、青霉素的结构骨干中均有青霉酸

C、青霉素在体内经酸性水解后,得到青霉氨基酸 D、青霉素在使用前不需要做皮肤敏感试验

49.在规定范围内使用食品添加剂,一般认为对人体健康无害,如果违反规定,均会损害人

2+体健康。下列物质可用作食品防腐剂的是

A、甲醛 B、维生素E C、柠檬酸 D、苯甲酸及其钠盐

50.保护环境是每一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②城市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 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⑤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

D.③④⑤⑥

51.维生素C具有的性质是:

A.难溶于水 B.强还原性 C.强氧化性 D.加热难分解

52.“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应分类回收利用。生活中废弃的塑料袋、废纸、旧橡胶制品等属于:

A.无机物 B.有机物 C.盐类 D.糖类 53.下列防止金属腐蚀的做法不可行的是 ...A.在某些工具的机械转动部位刷油漆以防锈 B.衣架和电线外面包上一层塑料层以防锈

C.在钢材制造的大型船舶上装上一定数量的锌块。

D.自行车的钢圈和车铃上镀上一层铬,既耐腐蚀又美观耐磨 54.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A.纯硅 B.玻璃 C.纯SiO2 D.沙子 55.区分羊毛织品和尼龙布最简单的方法是

A.灼烧并闻气味

B.观察外观

C.放在水中比较柔软性

D.手摸,凭手感区分

56.普通玻璃的主要成分是:①Na2SiO3 ②CaCO3 ③CaSiO3 ④SiO2 ⑤Na2CO3 ⑥CaO A.①③⑥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 57.酸雨是指:

A.酸性的雨 B.pH=5.6的雨 C.pH<5.6的雨 D.pH=5的雨 58.饮食是保证我们身体健康的基本需求,下列关于饮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类需要的蛋白质都可以由鸡蛋提供,多吃有益 B.水果、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有人为了减肥,每天只吃水果蔬菜即可 C.米饭含有大量的淀粉,成人每天食用量不能超过200 g D.要促进身体健康,各种饮食必须合理搭配 59.关于酒精消毒的原理是

A.溶解作用

B.还原作用

C.盐析作用

D.变性作用 60.下列不是室内污染物的是:

A.CO B.甲苯 C.尼古丁 D.食品袋 61.下列塑料常用于食品袋的是 A.聚丙烯腈 B.聚乙烯 C.聚氯乙烯 D.聚丙烯 62.下列反应可用于测定患糖尿病者尿液中含葡萄糖的是: A.加入金属钠看是否放出H

2B.与新制碱性Cu(OH)2悬浊液混合煮沸看是否有红色沉淀 C.放置后看是否有白色晶体生成D.加苯振荡、静置后,看是否分层

63.下列金属中在常温下不溶于浓硝酸的是:

A.锌 B.镁 C.铝 D.铜

64.2006年4月,北京等北方各大城市遭遇很强大的沙尘暴袭击,导致北京等“满城尽带黄金甲”,空气污染为五级重度污染。你认为相关城市空气污染的首要污染物是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二氧化碳

D.可吸入颗粒物 65.下列各组名词或现象中,三者间没有逐级因果关系的是()A.汽车尾气--------光化学污染-------咳嗽和气喘者增多 B.含磷洗衣粉--------水体富营养化--------水栖生物大量死亡 C.人口增多--------空气中CO2浓度增大--------温室效应 D.氟氯烃--------臭氧空洞--------皮肤癌患者增多

66.有关硬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有较多金属离子的水叫做硬水 B.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叫做硬水

C.硬水对生产生活带来不便,如用硬水洗衣服要多用洗衣粉,煮硬水的锅炉要多用燃料且可能造成锅炉爆炸等等

D.生活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将硬水软化,如离子交换法。

67.下列家庭垃圾中适合于用堆肥法处理的是()A 破旧的衣物 B瓜果壳 C 旧报纸 D 塑料瓶

68.下列物质中不能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的是()A 漂白粉 B 二氧化氯 C 甲醛 D 氯气

69.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 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地和水源的污染 C 不使电池中渗漏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 回收其中的石墨电池

70.下列关于药物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是药三分毒”,必须按医嘱或药物说明书使用药物,防范药物不良反应 B.使用青霉素时,直接静脉注射可以不用进行皮肤敏感试验 C.长期大量使用阿司匹林可预防疾病,没有副作用 D.对于标记“OTC”的药物,必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71.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垃圾的分类收集是实现上述理念的重要措施。某垃圾箱上贴有如右图所示的标志,向此垃圾箱中丢弃的垃圾是()A.危险垃圾 C.有害垃圾

B.可回收物 D.其他垃圾

72.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变成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结合的能力。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

酸性

B 碱性

C 氧化性

D 还原性 73.下列液体中PH >7的是:

A.人体血液

B.蔗糖溶液

C.橙汁

D.胃液

74.食油在锅内过热着了火,离开火炉后,火仍然不熄灭,此时熄灭它的最好的方法是

A.立即浇水

B.用灭火器

C.把油泼掉

D.盖严锅盖 75.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成年人每天需要800毫克的钙,下列补钙的途径正确的是()

A、经常吃水果、蔬菜

B、经常饮用钙离子含量高的硬水 C、经常饮用牛奶、豆奶

D、大量补充维生素C

二、多项选择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76.造成大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是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氧化物 D、烟尘 77.下列广告语有科学性错误的是 A、这种饮料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该蒸馏水绝对纯净,不含任何离子

C、这种口服液有丰富的氮、磷、锌等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D、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78、下列关于生活中的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的棉、麻、蚕丝都属于植物纤维素

B、合成塑料、橡胶、纤维的主要原料是石油和煤 C、水泥、陶瓷、玻璃都是硅酸盐材料

D、某些不合格的建筑装饰材料,会释放出甲苯、甲醛等有机物蒸气影响人体健康 79、下列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山梨酸及其钠盐、钾盐都是常见的防腐剂 B、味精、糖精都是食品添加剂

C、着色剂和发色剂使食品颜色鲜艳,但不改变营养成分,故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D、所有食品添加剂都是有害的,应尽量不使用 80、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

B.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镶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生活中的化学试题集 篇2

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作业改革还跟不上步伐, 市场上现成作业是“多”“繁”“杂”, 但绝不够“新”“优”“精”, 可谓良莠不齐, 很难说适合我们的学生。基于这样的现实状况, 笔者认为, 我们应该对作业进行“选”、“编”, 把“选”和“编”结合起来, 更容易适合学生, 提高学习效率, 也有利于教师施展自己的才华和实现自身的发展。习题的“选”、“编”要注意循序渐进、分层次推进, 笔者结合教学实践, 建立了“选题练习——纠错强化——变式拓展”的模式, 强化了“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转换。本文就习题选编原则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难求全面, 权作引玉之砖。

一、查漏阶段:有针对性的选题练习

通过第一轮基础性、全方位的复习, 正确地选取合适的、有针对性的习题是关键。“选”是指选择别人或现成的优秀的、合适的作业, 但不是原封不动的照搬、套用, 而是有所选择。试题内容的范围, 一定要有严格的规定, 那么, 选题的标准是什么呢?《考试说明》规定的内容是命题工作的法律文件, 不能超越。不能仅凭教师的好恶而超过规定范围选题, 这无形中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与我们提倡的减负的宗旨背道而驰。因此, 笔者建议把选题的主要精力放在近年高考卷和各地模拟试卷上, 从中选出符合当年高考要求的试题或试题的部分内容。同时要照顾到基础性习题 (包含特定教学单元内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 以起到稳定情绪、激发兴趣、深入浅出的作用) , 开放性习题 (包含过程开放型和结论开放型, 主要训练发散和求异的思维能力, 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探索、充分调动潜能的习惯) 和实践性习题 (包括类似科学探究过程的简约程序, 主要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间接地检测学生的综合素质) 的结合, 从而达到对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更好地把握。

高三复习中有一部分时间是用来考试的, 通过考试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清楚自己知识的薄弱点, 从而来弥补自己学习上的不足, 修正自己的学习计划[2]。学生独立完成习题之后,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错误的原因, 是化学基本概念、原理不清, 还是审题粗心大意;是化学术语书写错误还是表达能力欠缺;是解题格式不规范还是心理紧张, 等等[2]。只要这样不断反思与总结, 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培养化学学习能力和运用自己的观点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而且可以为下一阶段的复习指明方向。

二、补缺阶段:有目的性的纠错强化

经过第一步的练习, 学生的问题已经充分暴露出来, 教师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在本模块中对于知识的运用情况。这个阶段, 我们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对症下药”, 必须进行分层教学, 让后进生“吃得着”、“吃得了”, 让优等生“吃得好”、“吃得饱”。因此, 教师在选编试题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需要, 选编基本巩固性试题、拓展性试题、综合性试题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而对于群体性的易错问题、“盲点”问题要重点讲, 并在讲解的基础上继续选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使学生能举一反三, 并且每隔一段时间要进行一次成果总结, 看看哪些毛病已经“痊愈”、哪些“顽症”尚未根除、哪些是新犯的“毛病”, 从而不断地消除化学复习中的疑点、难点。

另外还要说明两点, 第一应该引导学生把纠错点还原到课本上, 在课本知识点相应处用不同字符标出纠错点, 标出该点纠错题位置、出处、错因及简易分析等内容。第二要注意控制题量, 保证学生在30min左右完成练习, 维持学生做题的积极性和效率, 这样的题量也保证了教师能完成每份作业的批改, 充分发挥练习的功能。

三、提升阶段:有指向性的变式拓展

通过错点强化, 学生需要进一步对相关知识进行运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试题, 为了更好地挖掘化学知识的潜在功能, 恰当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 并尽可能地构建知识间的广泛联系, 要从“点”出发, 把“面”带出来呈现给学生[2]。我们鼓励教师在分析学生综合情况的基础上, 对题目加以改编或创新, 对涉及的知识点向多侧面、广角度进行合理变换, 即进行变式训练。这样可以保持原命题的本质不变, 不断变换原命题的条件、或结论、或形式、或空间、或内容、或图形等, 产生新的情境, 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思维去探究问题, 从而提高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也就是通过一个问题的变式, 解决一类问题的变化, 让学生逐步养成深入反思化学问题的习惯, 使学生善于抓住化学问题的本质和规律, 探索相关化学问题间的内涵联系以及外延关系, 进而提高化学复习的效率。

这里的“编”就是自己编写、设计、创制作业, 意味着量身定做和创新发展。这不仅锻炼了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 也有的放矢地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新编试题重点要体现一个“新”字, 即创设新情境、提供新材料, 试题设问要新颖, 思维性要强。从国内外重大事件中挖掘化学试题素材, 从生产生活及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挖掘化学试题的素材, 寻找它们与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教材的契合点, 命制出“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区分度高、能力立意的高质量试题。

例如:今有 (1) CH3COOH; (2) HCl; (3) H2SO4三种溶液, 选择填空:

(1) 当它们p H相同时, 其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是_________。

(2) 当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 其p H的关系是_________。

此题意在考查学生对于电离平衡概念、不同溶液中p H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等知识的理解。在讲评例题后, 再让学生完成下列6个变式训练, 意图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变式1:当它们p H相同、体积相同时, 分别加入足量锌, 相同状况下产生气体体积关系为_________。

变式2:当它们p H相同、体积相同时, 同时加入锌, 则开始时反应速率_________, 若产生相同体积的气体 (相同状况) , 所需时间_________。

变式3: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烧碱溶液, 需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溶液的体积关系为_________。

变式4: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1) 、 (2) 、 (3) 三种溶液, 分别与同浓度的烧碱溶液反应, 要使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所需烧碱溶液的体积关系为_________。

变式5:将p H相同的三种酸均稀释10倍后, p H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

变式6:将p H=5的H2SO4溶液稀释1000倍后, C (H+) ∶C (SO42-) =_________。

通过以上发散训练, 学生知识得到有效整合 (如下图) , 认知结构得到重组, 达到有效建构知识的目的。

溶和p液H的值酸碱性{…弱…酸p、…H水弱电值碱…离及的平其电衡计离算平衡}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

最后强调一点, 作业不是越多越好, 也不是越少越好, 合适的量才是最好;作业不是越难越好, 也不是越简单越好, 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高中化学试题中的半衰期 篇3

1.核反应的半衰期

核衰变的半衰期是指一定数量的放射性同位素,其中的一半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如图1为半衰期数与同位素百分含量关系。

核反应的半衰期最常运用于测定物体的年龄。例如考古常用C-14年代测定法。C-14的半衰期是5730年,在一块木化石中C-14的含量是现今存活的相同粗细的树木中C-14含量的6.25%,那么该木化石形成时间的计算为:先确定C-14含量所经历的半衰期个数,在每一个半衰期后,放射性同位素的一半原子发生衰变,所以需要找出几个1/2相乘才是6.25%。经过计算,发现4个1/2相乘为6.25%,所以共过去了4个半衰期。因为经历了4个半衰期,每一次都是5730年,所以共花去的时间为5730年×4=22920年,所以这棵树是在22920年前形成的。

原子核衰变常见有α衰变(产生氦原子)、β衰变(产生电子)、γ射线衰变,这部分更多的是物理要求。在化学试题中,半衰期没有核衰变的计算,而只要求对概念的常识性了解就可以了。

例1(2005年全国高考)分析发现,某陨石中含有半衰期极短的镁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28Mg,该同位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 )。

A.12 B.14 C.16 D.18

解析此题虽然有出现半衰期,但并没有考查这个知识点,题目考查了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之间的基本关系及体现在两个重要的等式上,理解了这两个等式就容易解答本题。镁是12号元素,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为12,该同位素的质量数为28,所以该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28-12=16。正确解答C。

例2近日,香港大学化学系蔡教授发表一则关于化学元素的新发现,此元素的名称定义为:男元素(man),迄今为止未发现其特殊的性质,只发现对乙醇和尼古丁有吸附性,半衰期为30年。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乙醇和尼古丁都是有机物

B.男元素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C.该元素组成的物质易老化

D.自然界存在该元素组成的纯粹样品

解析本题是考查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尼古丁是含有碳元素的有机物,所以乙醇和尼古丁都是有机物,故A正确;男元素的吸附后,形成了新物质,所以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误;半衰期为30年,不易老化,故C错误;迄今为止未发现其特殊的性质,所以成熟的纯粹的样品在自然界不存在,故D错误;故应选A。

2.化学反应的半衰期

化学反应的半衰期要求只有符合一级动力学的化学反应才具有稳定的半衰期数据,其反应物浓度变化也与图1相似。与核衰变不同的是,化学反应的半衰期数据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受到温度因素的影响,对于一般的反应,当温度上升时,反应速率常数会升高,半衰期会相应缩短,反之则会延长。

非一级动力学反应的半衰期会随着起始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随时检测反应体系浓度的变化可以了解半衰期与起始状态之间的联系,从而了解一个化学反应表观速率常数。

化学反应半衰期知识点在高考考试大纲中不做要求。但半衰期可以以图形或表格表示时间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呈现出来,用以考查学生对图形或表格信息的提取、判断与归纳和运用的能力,这点符合高考对学生能力考查的要求。这类题型抓住浓度消耗一半所需要的时间进行推理就可迎刃而解了。

图2

例3(2010年福建高考理综12)化合物Bilirubin在一定波长的光照射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

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计算反应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和推测反应16 min 反应物的浓度,结果应是 ( )。

A.2.5 μmol·L-1·min-1和2.0 μmol·L-1

B.2.5 μmol·L-1·min-1和2.5 μmol·L-1

C.3.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

D.5.0 μmol·L-1·min-1和3.0 μmol·L-1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有关计算。4~8 min间的平均反应速率较易计算,其反应速率为(20-10)μmol·L-1/4 min=2.5μ mol/(L·min),第二问若用速率变化规律来计算较繁琐,但从反应半衰期数据就容易判断了。从图形可知浓度由40 μmol·L-1到20 μmol·L-1

、由20 μmol·L-1到10 μmol·L-1均为4 min,所以此反应的半衰期为4 min,那么16 min时已经历了4个半衰期,反应物浓度为40 μmol·L-1×12×12×12×12= 2.5 μmol·L-1。答案为B。

例4(2014年福建高考理综)在一定条件下,N2O分解的部分实验数据如表1:

解析这题所给表格、图像信息量大,且较为新颖,有一定的难度。而给出了半衰期的注释,降低了难度,有利于学生答题。由表可知,每隔10min,c(N2O)的变化量相等,故单位时间内

c(N2O)的变化量是定值,即N2O的分解速率是定值,故A正确,B错误;从实验数据可知c(N2O)由0.1 mol·L-1变为0.05 mol·L-1,用时50 min,故0.1 mol·L-1 N2O的半衰期为50 min,c(N2O)由0.08 mol·L-1变为0.04 mol·L-1,用时40 min,故0.08 mol·L-1 N2O的半衰期为

40 min,故随着浓度的减小,半衰期也在减小,C错误;由表格可知,每隔10 min,c(N2O)的变化量相等,故N2O的起始浓度越大,单位时间内的转化率越小,故D错误,答案为A。

生活中的化学试题集 篇4

育红中学 张津平

例2.为探究CO2和NaOH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设计出了下列4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择任意一种实验装置,简述出现的实验现象,解释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选择的实验装置是 。 实验现象为: 。产生该实验现象的原因是: 。

(2)某同学质疑上述实验设计,该同学质疑的依据是: 。

(3)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请你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答案]

注:(1)―(4)只需答一组。

(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使气体的量减少,也可以出现类似的现象。

(3)往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后的`液体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如果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已经发生了化学反应。

例3.小勇在化学晚会上观看了“瓶吞鸡蛋”的魔术(如下图1),看到鸡蛋被吞进瓶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小勇思考:瓶能吞蛋,能不能吐蛋呢?他进行了如下图2的实验,结果鸡蛋吐了出来。他加入的试剂P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吐蛋的原因是 。

[答案]2NaOH+CO2=Na2CO3+H2O;稀盐酸(或稀硫酸等);

Na2CO3+2HCl=2NaCl+H2O+CO2↑(或与稀硫酸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使瓶内压强增大。

例4. 在右下图所示的装置中,夹子处于关闭状态。现将NaOH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待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试管中刚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了。对上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升高

B.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C.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D.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降低

[答案]C

例5.如右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均已略去)。在I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Ⅱ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Ⅱ中,液面上升,溶液由无色变为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I和Ⅱ中应加入的试剂是:

生活中的化学论文 篇5

绪论

现在这几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重点关注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现在有农民8亿多。三农问题是我国当前最大的问题,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但很快就在城市全面展开,现在城市已经很多成为了国际大都市,但我们的农村虽然进步了一点,但还是很落后的。城市卫生由环卫工人搞,而农村的环境呢?农村能源和环境保护应如何解决?沼气是一种很好的解决方法。

农村现状

现在让我们走进农村去看看农村的能源和环境保护。也许有些人生活在城市,从来没有到过农村,我是生活在农村的,谈论农村现状我还是有发言权的。在城市每家每户用的能源大多是液化石油气或天然气和电,家里干净卫生在家煮饭也简单,只要轻旋开关即可,在街道到处可见垃圾桶,城市看起来整洁卫生。而当你走到农村,你会发现农村人不像城里人那样用天然气和电器,他们做饭用的是最原始的一些燃料柴、植物一到做饭时间,家家地高烟囱都袅袅升起浓烟。好像古代一些画家,写炊烟袅袅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景象啊!而现在生活垃圾到处可见有的人倒入河里、或池塘里到处乌烟瘴气。现代农村人相比原来的农村人懒惰得多,他们种田用最简单的方法种,一般都不用有机肥只用化肥,他们认为化肥见效快而有机肥则见效慢加上农家肥都较脏现在人都怕脏而不愿意使用。于是家家都买一堆的化肥而农家肥则放在一边。还有一个农村最多的就是植物秸秆,在以前很多人家把它拉回家喂牛,但是现在农民都用铁牛了,于是农民们用了一种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付之一炬,只要一根火柴就完事。他们认为这样可以把秸秆还田,但他们不知道他们烧秸秆时把土里的一些对植物生长有用的微生物也被烧死了,而且烧了的秸秆是没什么肥效的。不仅如此燃烧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浓烟污染空气和航空。听说每年因烧秸秆的浓烟是很多航班无法飞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烧秸秆不仅浪费秸秆还造成很多的环境问题,于是在农村就推出发展沼气的热潮,现在农村人建新房,首先建的就是沼气池,这是现在农村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很好的方法。沼气

沼气,顾名思义就是沼泽里的气体。人们经常看到,在沼泽地、污水沟或粪池里,有气泡冒出来,如果我们划着火柴,可把它点燃,这就是自然界天然发生的沼气。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必适宜的湿度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咔嚓、砰”,一股火苗蹿了起来,忙了一天回到家打开沼气灶烧水、煮饭、炒菜,不一会儿,一桌香喷喷的饭菜便做好了,用沼气做饭省时省钱,家里也干净。将沼气池建设与改厕、改圈、改厨、改水、改院配套同步进行。沼气池建在牲畜圈舍、厕所下面,粪便产生沼气,沼气烧火做饭,沼液沼渣当肥料,催生出“牲畜—沼气—果蔬”等农业新模式,形成了良好的生态循环系统,既节约燃料、农资,又减少对土壤、水质的污染,改变了农业生态环境质量,沼气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既可替代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源,也可替代煤炭等商品能源,而且能源效率明显高于秸秆、薪柴、煤炭等。

中国农业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十分有限,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不能以消耗农业资源、牺牲农业环境为代价。农村沼气把能源建设、生态建设、环境建设、农民增收链接起来,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生活文明。发展农村沼气,优化广大农村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是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加优质能源供应、缓解国家能源压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兴办沼气的好处很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兴办沼气有利于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一户3―4口人的家庭,修建一个10立方米的沼气池,只要发酵原料充足,并管理得好,就能解决点灯、煮饭的燃料问题。(2)兴办沼气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兴办起沼气后,大量畜禽粪便加入沼气池发酵,即可生产沼气,又可沤制出大量优质有机肥料,扩大了有机肥料的来源。凡是施用沼肥的作物不仅增强了抗旱防冻的能力,而且提高秧苗的成活率。施用沼肥不但节省化肥、农药的喷施量,也有利于生产绿色无公害食品。

(3)兴办沼气有利于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办起沼气后,有利于解决“三料”(燃料、饲料和肥料)的矛盾,促进畜牧业的发展。(4)兴办沼气有利于改善卫生条件。凡是建了沼气池的农民都体会到,利用沼气当燃料,无烟无尘,清洁方便。一些粪便、垃圾、生活污水等都是沼气发酵的好原料,随着这些原料进入沼气池的病菌、寄生虫卵等,在沼气池中密闭发酵而被杀死。从而改善了农村的环境卫生条件,对人畜健康都有好处。(5)兴办沼气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兴办沼气解决了农民的燃料问题,减少森林砍伐和牛羊对山场的破坏,有利于保护林草资源,促进植树造林的发展,减少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态环境。(6)兴办沼气有利于解放劳动力。办起沼气后,过去农民拣柴、运煤花费的大量劳动力就能节约下来,可以投入到农业生产第一线上去。广大农村妇女通过使用沼气,从烟熏火燎的传统炊事方式中解脱出来,节约了生火做饭的时间,减轻了家务劳动。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所以各国都在农村推广。

推广用户用沼气的意义

(1)沼气不仅能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而且能增加有机肥料资源,提高质量和增加肥效,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良土壤;(2)使用沼气,能大量节省秸秆、干草等有机物,以便用来生产牲畜饲料和作为造纸原料及手工业原材料;(3)兴办沼气可以减少乱砍树木和乱铲草皮的现象,保护植被,使农业生产系统逐步向良性循环发展;(4)兴办沼气,有利于净化环境和减少疾病的发生。这是因为在沼气池发酵处理过程中,人畜粪便中的病菌大量死亡,使环境卫生条件得到改善;(5)用沼气煮饭照明,既节约家庭经济开支,又节约家庭主妇的劳作时间,降低劳动强度;(6)使用沼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质,增加经济收入,降低农业污染,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奠定基础。农村沼气使用现状

农业部发布消息称,预计到今年底,我国农村沼气年产量将达130多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多万吨,生产有机沼肥近4亿吨,每年为农民增收节支400多亿元。

据介绍,我国农村沼气已进入建管并重、多元发展的新阶段,形成了农村户用沼气、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秸秆集中供气沼气工程、农村中小学校沼气工程等多种模式的建设格局,以沼气装备、沼气施工、沼气科技、沼气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沼气产业化体系也初步形成。

目前,我国户用沼气技术基本成熟、日臻完善,普及率快速提高。农业部预计,到今年底,我国户用沼气将达到4000万户,占全国适宜农户的33%,受益人口达1.55亿人,农村沼气年产量130多亿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00多万吨,生产有机沼肥近4亿吨,肥效相当于470多万吨硫酸铵、370多万吨过磷酸钙、260多万吨氯化钾,每年为农民增收节支400多亿元。

沼气建设还显著改善了农户家居环境和卫生状况,对消除传染源和降低疫病发生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农业部介绍,当前我国农村沼气发展处于一个新的转折点,迫切需要在政策、技术、服务、规范以及统筹协调上确定新的原则和措施,以利于农村沼气进一步快速健康发展。

农业部计划,在“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力度,开展沼气工程终端补贴和先建后补改革试点,确保综合利用效益全面发挥,让更多农民受益。结论

生活中的化学现象 篇6

要弄清这个问题,先得从开水的成分说起。我们一般饮用的水里包含较多的矿物质,如有一种叫做钙的元素。这些钙元素和溶解在水里的二氧化碳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做碳酸钙的物质。它始终不肯溶解到水中,馒悠悠地沉到水底。碳酸钙又和水以及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继续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物质,叫做碳酸氢钙。当把包含碳酸氢钙的水放到锅子中烧时,又会发生一种反应:碳酸氢钙受热后,逐渐分解,又转变为原先的二氧化碳、水以及碳酸钙。这些包含碳酸钙的开水倒在茶壶或者热水瓶中,碳酸钙就逐渐沉入瓶底或附结在内壁上,时间-长,碳睃钙越结越多,就成了“茶垢”。热水瓶或茶壶内结了厚厚的“茶垢”后,用水冲冼,就是冼不掉它。这是因为碳酸钙不溶解在水中的缘故。要想擦掉茶壶里的“茶垢”,其实很简单,碳酸钙有个“死敌”,它的名字叫傲盐酸。为什么盐酸能除掉碳酸钙呢这义是

一个化学反应的过程。盐酸遇到碳酸钙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叫做氯化钙的新物质。氯化钙能够溶解在水中,所以,只要用水一洗就没有了。这样一来,“茶垢”就除掉了。用盐酸除“茶垢”可得注意:首先,不要直接用手去抹;其次,盐酸要配得稀一点,因为盐酸有很强的腐蚀性。

生活中的化学 篇7

一、食物中的化学

我们在炖鱼时,经常放一些醋和酒,不仅去除鱼的腥味,还有一个不被人熟知的效果就是: 使炖出的鱼有香味。这香味哪来的呢? 这其中就包含一个化学原理,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酒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有一种香味,可以使我们炖出的鱼又鲜又香。

我们在蒸馒头时,在发酵以后的面粉中加小苏打。这又是为什么呢?面发酵以后产生一种酸,小苏打的主要成分碳酸氢钠,酸与碳酸氢钠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膨胀、松软可口。

这些在遥远的以前,人类就知道的最简单的生活常识中都包含着化学原理,可见化学在生活中应用的历史有多么久远。

二、生活用品中的化学

司机酒后驾车容易肇事,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禁止酒后驾车。怎样判断是否为酒后驾车呢? 一种科学、简便的检测方法是使驾车人呼出的气体接触经过硫酸酸化的强氧化剂重铬酸钾( k2Cr2O7) 的硅胶,如果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乙醇蒸汽,乙醇会被酸性重铬酸钾氧化成乙醛,同时酸性重铬酸钾被还原成硫酸铬。橙色的酸性重铬酸钾与绿色的硫酸铬的颜色不同。通过颜色的变化,即可知驾车人是否喝了酒。

此外,化学原理在鉴别“真丝”与“人造丝”、漂白织物、不锈钢制品等方面也发挥着作用。

三、治理环境需要化学

化学在保护环境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三个主要领域,即环境情况的检测、“三废”的治理以及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 ( 绿色化学) 等。

在工业生产中往往会产生三废( 废气、废水、废渣) ,三废的自由排放,即会污染环境,影响人民的健康,也会造成某些原料的浪费,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一个现代的化工企业,应该朝着无废物排出的“封闭式生产”的方向努力。

硫酸是基础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它是许多化学工业的原料,硫酸的消费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一种标志。对于硫酸生产中产生的“三废”,一般常用以下方法处理。

1. 尾气吸收

对于尾气中含有的少量三氧化硫,可用氨水吸收,使其生成硫酸铵,然后再用硫酸处理,便生成二氧化硫和硫酸铵。二氧化硫可返回车间作生产硫酸的原料,同时得到的硫酸铵可作肥料。

2. 污水处理

生产过程中的污水,含有硫酸等杂质,可和石灰乳发生中和反应进行处理。

3. 废渣的利用

黄铁矿矿渣一般可作为制造水泥的原料或用于制砖。

我们总是在产生了污染之后才想起去治理,这样既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化学界的有识之士提出了绿色化学( Green Chemisty) 的号召。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简单而言,化学反应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因此,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是反应物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的利用率为100% 。

例如,在讲高中化学必修二第四章第二节《环境保护》时,以乙烯为原料生产环氧乙烷,有两种生产工艺:

1. 经典的方法是氯代乙醇法,包括以下两歩反应:

2. 现代石油化工采用银作催化剂,可以实现一步完成:

实验分析: 其原子利用率为100% ,符合原子经济性。

绿色化学的应用不但在源头上避免了污染物的产生,而且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节约了资源,真可谓一箭双雕。

化学发光原理在环境监测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某些物质在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中,由于吸收了反应产生的化学能而被激发,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发射一定波长的光,利用化学发光谱与发光体的荧光发射光谱具有对应关系而进行检测。化学发光法可以应用在测定海水中的重金属离子的含量、海水中溶解铁的测定及灵敏度的比较、有机物的CL分析、营养物质的CL分析等方面。

四、健康也需要化学

统计数据表明,我国居民的平均估计寿命由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00年的70. 8岁; 传染病在死亡病因中所占的比率由35% 降到5% 。这两项指标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各种新型药物的广泛应用,化学对此做出了重大贡献。

人工合成药物的种类很多,估计已达到10万种。解热镇痛药、抗生素和抗酸药等常用的药物都是运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如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是人们熟知感冒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它的化学名为乙酸水杨酸,是第一个重要的人工合成药物。它是以水杨酸为原料,使之与乙酸酐直接反应可制备阿司匹林。阿司匹林与氢氧化钠中和制得的钠盐,易溶于水,称为可溶性阿司匹林,疗效更好。

化学对开发中草药有重要意义。许多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已经分离。例如,具有止咳平喘作用的麻黄碱是从中药麻黄碱中提取的生物碱。

生活中的化学试题集 篇8

一、平衡标志题

例1(北京市高考题)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

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

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Z,同时生成2n mol Y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v(正)与v(逆)相等是化学平衡的根本标志,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等的反应,其压强不再发生变化,有关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在本题的可逆反应X(g)+2Y(g

)2Z(g)里,在单位时间内当有n mol的Z生成的同时,有n mol Y(或0.5n mol X)生成,说明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所以①④说法不正确,此题选C.

答案:C

评注化学平衡的标志是“一等、三不变”即:“一等”是v(正)=v(逆),“三不变”是指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物质的量、质量分数不变;反应的转化率不变;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改变的化学平衡,气体压强及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二、化学反应速率题

例2(2015年上海高考题)对于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B. 增大压强,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C. 减小反应物浓度,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D. 加入催化剂,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合成氨条件的选择.由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ΔH<0,可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合成氨是放热反应,升温平衡逆向进行,对逆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故A错误;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故B正确;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逆向进行,正反应减小的多,对正反应的反应速率影响更大,故C错误;催化剂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同等程度影响正逆反应速率,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答案:B

例3(天津高考题)在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NO(g)+CO(g)0.5N2(g)+CO2(g);ΔH=-373.2 kJ·mol-1,达到平衡后,为提高该反应的速率和NO的转化率,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A.加催化剂同时升高温度

B.加催化剂同时增大压强

C.升高温度同时充入N2

D.降低温度同时增大压强

解析提高反应速率的做法主要有:①升高温度,②增大反应物浓度,③加入催化剂,④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而要提高NO的转化率,即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做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增大压强,③增大CO的浓度等,又该反应中ΔH<0,故为放热反应,综上分析,可知正确答案为B.答案:B

例4(全国高考题)已知反应

A+3B2C+D在某段时间内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 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 0.5 mol·L-1·min-1B.1 mol·L-1·min-1

C.2 mol·L-1·min-1

D.3 mol·L-1·min-1

解析利用同一化学反应平衡中,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计量数之比,由于题给化学方程式中A与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又v(A)=1

mol·L-1·min-1,故v(C)=2×1 mol·L-1·min-1=2 mol·L-1·min-1,选C.

答案:C

三、化学平衡移动题

例5(重庆市高考题)当反应COCl2(g)CO(g)+Cl2(g),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A.①②④B.①④⑥

C.②③⑥D.③⑤⑥

解析反应COCl2(g)CO(g)+Cl2(g)ΔH>0;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正向反应是吸热反应;转化率的变化根据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分析判断:①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平衡正向进行,COCl2转化率增大,故①符合;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总压增大,分压不变,平衡不动,COCl2转化率不变,故②不符合;③增加CO的浓度,平衡逆向进行,COCl2转化率减小,故③不符合;④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进行,平衡正向进行;COCl2转化率增大,故④符合;⑤加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平衡,COCl2转化率不变,故⑤不符合;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压强增大,为保持恒压,体积增大压强减小,平衡正向进行,COCl2转化率增大,故⑥符合;综上所述:①④⑥正确,故选B.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判断,体积改变,平衡移动方向是判断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例6(全国卷Ⅱ)已知C(s)+CO2 2CO(g),Δ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是( ).

A.升高温度和减少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少压强

nlc202309080916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移动的知识,由题给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气体总体积扩大的反应,又ΔH>0,即为吸热反应,故升高温度和减少压强,均可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选A.

四、化学平衡配比题

例7(2005江苏高考题)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 mol A和2 mol 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其他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

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 ).

A.2 mol C

B.2 mol A 1 mol B和1 mol He(不参加反应)

C.1 mol B和1mol C

D.2 mol A 3 mol B和3 mol C

解析在等温等容的条件下,对题给气体总体积不变的反应2A(g)+B(g)3C(g),充入任意物质的量的C,都与充入2 mol A和1 mol B等效,且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大于a%;而充入He时对所给化学平衡没有影响,所以B项中A的体积分数亦大于a%,而C、 D选项相当于在2 mol A和1 mol B达到平衡的基础上,增大B的浓度使化学平衡右移,A的体积分数减少,即小于a%,故此题选(AB)

五、化学平衡计算题

例8(全国理综题)恒温下,将a mol N2与b mol H2的混合物通入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2NH3(g)

(1)若反应进行到某时刻t时,nt(N2)=

13 mol,nt(NH3)=6 mol,计算a的值

(2)反应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716.8 L(标准状况下),其中NH3的含量(体积分数)为25%.计算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出最简整数比下同),n(始)∶n(平)= .

(4)原混合气体中,a∶b=.

(5)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转化率之比,

α(N2)∶α(H2)= .

(6)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 .

解析(1)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得知,反应掉的N2和生成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设反应掉N2的物质的量为x, 则x∶6=1∶2, 即x=3mol.所以开始加入的N2的物质的量a=13+3=16 mol;

(2)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为716.8L÷22.4 L·mol-1×25%=32 mol×25%=8 mol

(3)可利用差量法计算.假设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少y.

N2(g) + 3H2(g)2NH3(g) Δn

1 3 2 2

8 mol y

解得y=8 mol

所以,原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716.8/22.4)+8 mol=40 mol.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之比为40∶32=5∶4

(4)前面已计算出原混合气体中a=16,所以H2的物质的量b=40-16=24 mol,所以a∶b=16∶24=2∶3

(5)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如下:

N2(g) + 3H2(g)2NH3(g)

开始时/ mol 16 24

转化/ mol 4 12 8

平衡时/mol 12 12 8

可以算出,N2、H2的转化率之比为

α(N2)∶α(H2)=4/16∶12/24=1∶2

(6)根据第(5)题中的数据,平衡混合气体中,n(N2)∶n(H2)∶n(NH3)=12∶12∶8=3∶3∶2

六、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例9(重庆高考题)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

a(g)+b(g)2c(g);ΔH1<0

x(g)+3y(g)2z(g);ΔH2>0

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作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

B. 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C. 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D. 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解析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容器体积增大,等效为压强减小,平衡x(g)+3y(g)2z(g)(ΔH>0)向左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体系的温度降低,由于该反应容器是一个不导热的容器,所以平衡a(g)+b(g)2c(g)也向右(吸热方向)移动,c的物质的量增大,故A错误;等压时,通入z气体,增大了生成物的浓度,平衡x(g)+3y(g)2z(g)向左移动,由于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容器内温度升高,虽然导致第一个反应向逆反应移动,但移动结果不会恢复到原温度,故平衡时温度升高,故B正确;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即各组分的浓度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各组分的反应速率不发生变化,故C正确;等容时,通入

z气体,增大了生成物z的浓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故D正确;该题选A.

答案:A

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度中等,本题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信息“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注意压强对第一个反应没有影响,根据第二反应的移动热效应,判断第一个反应的移动.

(收稿日期:2016-02-11)

生活中的化学试题集 篇9

一、例题赏析

1.(2006年镇江市)青藏铁路已全线贯通,已投入运营的高原列车有完善的供氧系统和完备的医疗应急系统,这样做是因为()

A.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小 B.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强大 C.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小 D.高原空气稠密,大气压强大 答案:A 赏析:青藏铁路的开通是中国人的骄傲,是用无数铁路工人的血和汗筑就,该题联系社会,走入生活,正符合了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在感兴趣中巩固物理知识,利用物理知识,不正是我们的所求吗?

2.(2006广州市海珠区)黄华路小巷里的纪念碑“血泪洒黄华”(如图),铭记着日本侵略中国的一段历史,承载着日本欠下中国人的一份血债。碑身高约1.5m,宽约0.6m、厚约0.1m.已知碑石密度为2.6×103kg/m3,求:(本题g取10N/kg)(1)纪念碑的碑重?(2)它对地面的压强? 答案:(1)V=1.5m×0.6m×0.1m=0.09m3(1分)m=ρV=2.6×103kg/m3×0.09m3= 234kg(1.5分)G=mg=234kg×10N /kg=2340N(1分)

(2)(因石碑水平自由放置)所以:F=G=2340N(1分)S=0.6m×0.1m=0.06m2(1分)

P=F/S=2340N/ 0.06m2=39000Pa(1.5分)

赏析:“血泪洒黄华”沉重的墓碑,记述着耻辱的历史,在抗战胜利七十周年之际,该题应运而出,可说恰倒好处。题目不是多难,兼顾了质量和压强,但可贵的是育教于题,不仅考察了物理知识,更让心灵受到一次洗礼。

二、博览中考 [我来选] 1.(2006浙江省衢州卷)如图完全相同的8块砖,每块砖的长、宽、高为4:2:1。小明同学在水平桌面上把它们摆放成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形式,其中对桌面压强相等的是()A.甲与乙 B.甲与丁 C.乙与丙 D.丙与丁

2.(2006年温州)如图3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3.(2006年北京海淀区)图中,采用减小受力面积的方法增大压强的事列是()

4.(2006年北京海淀区)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下列是有关记载和相应物理本质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A.“山顶有泉,煮米不成饭”──山顶气压较低,泉水的沸点较高,水不容易沸腾

B.“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抵指南”──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C.“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D.“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5.(2006年湖北省黄冈市)如图是目前倡导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做成空心,可以减少水泥与砂石用量,节约资源 B.空心砖做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可以保温 C.空心砖可以减小噪声污染

D.空心砖承受压力小,不适宜用于高层建筑

6.(2006年湖北省黄冈市)在五一游艺晚会上,陈思同学演示了如图示的实验,排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碗,中间碗内放一个乒乓球,当用小管向球斜上方吹气,乒乓球将()A.仍静止 B.运动到左碗 C.运动到右碗 D.无法确定

7.(2006年泰安市)很多动物是“物理应用高手”,它们为了适应生存的环境,进化出了符合一定物理规律的身体部位,下列从物理学的角度给出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骆驼的脚掌很大,可以减小压强 B.泥鳅的体表有层黏液,可以增大摩擦 C.啄木鸟有尖硬的喙,可以减小压强 D.蚯蚓腹部有许多刚毛,可以减小摩擦

8.(2006年山西省太原市)图1是家用煤气灶灶头的示意图使用时打开煤气阀门,拧动点火装置,煤气和空气在进口处混合流向燃烧头被点燃,而煤气不会从进口处向空气中泄漏,其原因是()

A.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B.进口处煤气流速小,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C.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大于大气压强 D.进口处煤气流速大,压强小于大气压强

9.(2006年济宁市)秋竹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磨刀,是为了增大压强

B.高压锅做饭熟的快,是因为压强增大,沸点升高 C.打开电冰箱时冒出的“白烟”,是冰箱内蔬菜水果等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D.电饭锅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是为了防止锅体漏电造成触电事故

10.(2006年南通市)小明和小华在学习了液体压强的知识后用加长的饮料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在饮料瓶中灌满水,然后在瓶的a、b、处各扎一个小孔,观察其后发生的现象。(1)他们发现小孔b中射出水流的速度比小孔a中的大,你认为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经过反复的试验,他们发现从小孔中射出水流的射程s(从小孔处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OA)跟小孔到地面的高度H这两个因素有关。为了研究水流的射程s与h、H之间的关系,他们将饮料瓶放置在水平桌面边缘,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由此他们得出了结论:小孔距水面的深度h越大,水流的射程越大。你认为根据图示的现象能否得出上述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3)测量水流的射程s,需要____________(填测量工具)。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帮助他们确定水流射程起点O的位置,写出具体的方法。

(4)他们在实验中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当小孔高度H一定时,水流射程s与_______成反比。11.(2006浙江省衢州卷)如图是某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做的小实验,请回答:

用双手分别拿着两张纸条的一端,使它们垂挂在胸前。沿两张纸的中间向下吹气时,看到两张纸条向中间靠拢。对这一现象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选填“A”或“B”)。A.气体流速越大,气压越大

B.两纸条中间的气压小于纸外侧的气压

生活中的化学试题集 篇10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营养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葡萄糖能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C.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能发生酯化反应的酸一定是羧酸 ②油脂水解后得到的醇是丙三醇 ③天然蛋白质水解的最后产物是多种α­氨基酸 ④淀粉、纤维素、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⑤蛋白质溶液中加入K2SO4溶液后,蛋白质从溶液中析出,这种变化叫变性 A.只有③

C.②③

B.③④ D.①⑤

3.①蔗糖,②淀粉,③纤维素,④蛋白质等物质,在稀酸存在的条件下分别进行水解,最后只生成一种产物的是()A.①②

C.③④

B.②③ D.②③④

4.化学反应经常伴随着颜色变化。下列有关反应的颜色变化正确的是()A.苯酚遇三氯化铁溶液变血红色 B.淀粉溶液遇碘酸钾变蓝色 C.植物油遇溴水变黄色 D.氧化铜遇热的乙醇变红色

5.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①制乙酸乙酯时,把乙醇和乙酸依次加入浓硫酸中 ②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别丝和棉花 ③油脂水解可得到氨基酸和甘油

④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⑤溴乙烷、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⑥乙醇中是否含水,可用金属钠来检验 ⑦乙烯和乙烷都能发生加聚反应 ⑧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A.①②③⑧

B.④⑤⑥⑦ C.②⑤

D.①⑤

6.“对氨基苯甲酸丁酯”是防晒霜中能吸收紫外线的防晒剂。下列关于“对氨基苯甲酸丁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有机物分类看,它可属于氨基酸类、酯类、芳香类 B.它能与盐酸反应,但不能与苛性钠溶液反应 C.甲酸丁酯基(-COOC4H9)有3种同分异构体 D.它的分子式为C11H15NO2

7.“地沟油”是从一些饭店、酒店的下水道里捞出来的残油剩渣,饭店的泔水油以及垃圾猪肉经加工制成的。其制作过程如下:①捞去废油中的悬浮杂质;②加入双氧水进行漂白;③加入工业消泡剂(内含铅、砷等元素及苯环、杂环等化合物);④高温炼制;⑤包装成成品油。下列对“地沟油”的判断正确的是()A.“地沟油”外观与普通食用油一样,具有恒定的熔、沸点 B.“地沟油”可用来作化工原料,如制作肥皂等产品 C.“地沟油”在加入消泡剂后,消除了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D.“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还含有较多微量元素

8.甲型H1N1标记中含有H号码(类型的血凝素)和一个N号码(类型的神经氨酸酶)。右图是电子显微镜下的甲型流感病毒,病毒是一种蛋白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种病毒不能降解,所以传染很严重 B.病毒分子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C.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

D.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所以应勤洗手,还可经常用酒精为日常用品消毒

9.下图是天冬酰苯丙氨酸甲酯(aspartame)的结构式。关于aspartame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芳香烃化合物

B.分子式中含有氨基、羧基、酯基等官能团 C.既能与NaOH反应,也能与HCl反应 D.1 mol aspartame最多能与3 mol NaOH反应

10.核糖和脱氧核糖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它们的结构简式分别是CH2OH(CHOH)3CHO和CH2OH(CHOH)2CH2CHO,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发生的反应是()①氧化 ②还原 ③酯化 ④水解 ⑤加成 ⑥中和 A.①②③⑤

C.③④⑤

B.①③④ D.④⑤⑥

11.三国时代,诸葛亮领兵南征孟获,遇到“哑泉”,士兵饮后致哑,腹痛,甚至死亡,但喝“安乐泉”水后可解毒。据分析,“哑泉”水中溶有CuSO4,“安乐泉”水呈碱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Cu2使人体蛋白质变性

+B.“哑泉”之毒是由于水中SO24使人体蛋白质变性

-C.“哑泉”之毒是由于Cu2水解显酸性使人体蛋白质变性

+D.“安乐泉”能解“哑泉”之毒的离子方程式为CuSO4+2OH===Cu(OH)2↓+SO24

-12.“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减肥的方法层出不穷,有一种“吸脂减肥法”,是利用机械设备通过皮肤小切口伸入皮下脂肪层,将脂肪碎块吸出以达到减肥的目的。关于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A.油脂就是脂肪 B.油脂常温下都是固态 C.油脂是酯的一种

D.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与水解无关

13.若1 mol有机物A在稀H2SO4作用下水解成2 mol B,下列物质中符合题意的物质A可能是()①蔗糖 ②麦芽糖 ③葡萄糖 ④淀粉

A.①②③

C.②⑥⑧

14.由甘氨酸(H2N-CH2-COOH)和α-羟基乙酸

(HO-CH2-COOH)所组成的混合物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其中生成物属于两分子脱水的直链状产物有()

B.④⑤⑧

D.①⑤⑦ A.1种

C.3种

B.2种 D.4种

15.普拉西坦是一种改善记忆、抗健忘的中枢神经兴奋药,其结构如图,下列关于普拉西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既有酸性,又有碱性 B.它的二氯取代物有两种 C.它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D.分子中C、N、O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B.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己二烯和甲苯

C.在酸性条件下,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18OH和C2H5OH D.用甘氨酸(H2NCH2COOH)和丙氨酸

(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2分)17.(7分)科学家发现某药物M能治疗心血管疾病,是因为它在人体内能释放出一种“信使分子”D,并阐明了D在人体内的作用原理。为此他们荣获了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7,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C、H、N的质量分数依次为15.86%、2.20%和18.50%。则M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D是双原子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为30,则D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

(2)油脂A经下列途径可得到M:

图中②的提示:C2H5OH+HO—NO2 ――→ 硝酸△

浓硫酸C2H硝酸乙酯5O—NO2+H2O ⅰ.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烃基可用R1、R2、R3表示)。ⅱ.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0.1 mol B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则需消耗________g金属钠。

18.(7分)如图所示:淀粉水解可产生某有机化合物A,A在不同的氧化剂作用下,可以生成B(C6H12O7)或C(C6H10O8),B和C都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B、C都可以被强还原剂还原成为D(C6H14O6)。B脱水可得到五元环的酯类化合物E或六元环的酯类化合物F。

已知,相关物质被氧化的难易次序:

RCHO最易,R-CH2OH次之,最难。

请在下列空格中填写A、B、C、D、E、F的结构简式。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

19.(10分)A是某天然蛋白质一定条件下发生水解得到的产物之一。经测定: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200,其中氧元素所占质量分数约为26.5%;等物质的量的A分别与NaOH、Na充分反应,消耗两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经仪器分析A分子中含有苯环,不含“-CH2-”和“-CH3”基团。

(1)测定A的相对分子质量的仪器是________,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

(2)一定条件下A分子间发生反应生成聚酯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3)A分子与氢氧化钠溶液、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4)A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与A具有相同的官能团,是二取代苯,且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有两种 ②催化氧化产物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分子中氨基与羧基的位置关系,与A分子中氨基与羧基的位置关系不同

20.(10分)A、B、C是大家熟悉的与生命运动密切相关的三种化合物,它们所含元素不超过三种;并有如下所示关系。

回答下列问题:

(1)A、B、C、D的化学式分别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2)在常温下A、B通过________途径转化为C,而人体内的蛋白质是由各种________生成的。

(3)工业上制备D有两种方法:一是乙烯合成法,二是农作物秸秆发酵法。请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油脂水解生成的醇与D是否为同系物(填“是”或“否”)________;请写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下发生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目前,化合物B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10分)葡萄糖是人类的营养素。在人体里,富氧条件下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缺氧时则生成一种有机酸A。已知:

将A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反应,其中C和C′是同系物,C′是甲酸(HCOOH)。

回答下列问题:

(1)C和D′属于________(填编号,以下同)。

①同系物

②同分异构体

③同类物质

④同素异形体

(2)D′和E分别属于哪一类化合物:D′________,E________。①多元醇 ②醛 ③不饱和羧酸 ④多元羧酸 ⑤酯

(3)写出结构简式:A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H____________。(4)写出反应类型:Ⅰ____________,Ⅱ__________。

(5)写出A→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8分)阻垢剂可阻止工业用水过程中无机物沉淀结垢,经由下列反应路线可得到E和R两种阻垢剂(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1)阻垢剂E的制备

①A可由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________水解制得(填“糖类”“油脂”或“蛋白质”)。②B与新制的Cu(OH)2反应生成D,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③D经加聚反应生成E,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阻垢剂R的制备

①G→J为取代反应,J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②J转化为L的过程中,L分子中增加的碳原子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由L制备M的反应步骤依次为

HOOCCH2CH2COOH+Br2――→HOOCCH2CHBrCOOH+HB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④1 mol Q的同分异构体T(碳链无支链)与足量NaHCO3溶液作用产生2 mol CO2,T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只写一种)。

催化剂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植物油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葡萄糖为五羟基醛,能发生氧化反应,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淀粉水解生成低聚糖、三糖、二糖,最后生成葡萄糖;硫酸铜为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生成的沉淀不能重新溶于水。

2.答案:C 解析:无机酸也可与醇发生酯化反应,①错误;②③正确;淀粉、纤维素为高分子化合物,油脂为小分子,④错误;⑤该过程为盐析;应选C。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二糖、多糖及蛋白质的水解这些比较简单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蔗糖水解产物为葡萄糖和果糖;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只有葡萄糖一种物质;纤维素与淀粉相同,水解的最终产物只有葡萄糖;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多种α-氨基酸。显然只有②和③符合题意。

4.答案:D 解析:苯酚遇三氯化铁溶液显紫色;淀粉溶液遇碘单质变蓝色;植物油中含有碳碳双键,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无色的物质;氧化铜遇热的乙醇,氧化铜被还原为红色的铜。

5.答案:C 解析:制乙酸乙酯时,应先向乙醇中加入浓硫酸,冷却后再加入乙酸,①错;丝和棉花的成分分别为蛋白质和纤维素,灼烧时丝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②正确;油脂水解产物为高级脂肪酸或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③错;纤维素和淀粉都是多糖,二者通式相同,但不是同分异构体,④错;溴乙烷、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水解,且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⑤正确,⑧错误;乙醇、水都能与金属钠反应生成氢气,⑥错;乙烯含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乙烷不能,⑦错误。

6.答案:D 解析:对氨基苯甲酸丁酯的结构简式为,可认为它属于酯类,虽然含有-NH2,但不含羧基,不能认为属于氨基酸,A错误;该有机物含有-NH2故与HCl反应,又含有酯基也可与苛性钠溶液反应,B错误;由于丁基有4种同分异构体故甲酸丁酯基也有四种结构,C错误。

7.答案:B 解析:“地沟油”是混合物,没有恒定的熔、沸点;“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加入消泡剂后,不能消除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8.答案:A 解析:病毒含有蛋白质,蛋白质能降解,它的传染是因为它的生长与繁殖,A选项错误;病毒由蛋白质组成,蛋白质是高分子化合物,B选项正确;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水解生成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具有杀菌消毒能力,C选项正确;酒精能使蛋白质变性,能消毒杀菌,D选项正确。

9.答案:A 解析:由于分子中含有N、O元素,所以属烃的衍生物,A不正确;分子中含有氨基、羧基、酯基和肽键四种官能团,B正确;羧基与NaOH反应,氨基与HCl反应,C正确;羧基、酯基和肽键都能与NaOH反应,D正确。

10.答案:A 解析:两种物质分子结构中都含有醇羟基,可发生酯化反应,都含有醛基,可发生氧化、还原、加成反应。

11.答案:A 解析:因为“哑泉”水中溶有CuSO4,喝入人体后能使人体中的蛋白质变性;而“安乐泉”水呈碱性,二者相遇发生反应生成Cu(OH)2沉淀:Cu2++2OH-===Cu(OH)2↓。

12.答案:C 解析:在常温下,植物油脂呈液态,叫做油;动物油脂呈固态,叫做脂肪,它们统称为油脂,A、B错;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丙三醇形成的酯,C对;油脂在小肠内通过酶的催化水解后,产物才被小肠吸收,D错。

13.答案:C 解析:1 mol物质能水解生成2 mol相同物质的有机物有:麦芽糖、两个相同的羟基羧酸形成的一元酯或二元酯、同种氨基酸形成的二肽。

14.答案:D 解析:2分子甘氨酸脱去1分子水形成二肽:

15.答案:C 解析:A项,该物质中无-COOH,不显酸性,无-NH2不显碱性;B项,该物质二氯取代物有8种;C项,分子中含饱和C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16.答案:C,可发生水解反应;D项,分子中多个C原子为解析:麦芽糖属于还原性糖可发生银镜反应,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葡萄糖也属于还原性糖可发生银镜反应,A正确;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2,4-己二烯可以使溴水褪色,甲苯和溴水不反应,但甲苯可以萃取溴水中的溴,甲苯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下层是水层,上层是橙红色的有机层,因此可以鉴别,B正确;酯类水解时,酯基中的碳氧单键断裂,水中的羟基与碳氧双键结合形成羧基,所以CH3CO18OC2H5的水解产物是CH3COOH和C2H185OH,因此选项C不正确;两个氨基酸分子(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酸或碱的存在下加热,通过一分子的氨基与另一分子的羧基间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称为成肽反应。因此,甘氨酸和丙氨酸混合缩合是既可以是自身缩合(共有2种),也可是甘氨酸提供氨基,丙氨酸提供羧基,或者甘氨酸提供羧基,丙氨酸提供氨基,所以一共有4种二肽,即选项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7.答案:(1)C3H5O9N3 NO

(3)6.9 18.答案:A.HOCH2(CHOH)4CHO B.HOCH2(CHOH)4COOH C.HOOC(CHOH)4COOH D.HOCH2(CHOH)4CH2OH

解析:从淀粉的水解产物入手进行分析,该水解产物被氧化后都生成6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所以该水解产物为葡萄糖而不是麦芽糖。所以A为HOCH2(CHOH)4CHO。再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A氧化成B之后分子中只多了一个O,即题目中所说最易发生的醛基氧化成羧基的反应,所以B是HOCH2(CHOH)4COOH。A还原生成D是醛基被还原成羟基的结果,所以D是HOCH2(CHOH)4CH2OH,A变到C应该是既氧化了醛基,也氧化了链端的羟基,继而推出C是HOOC(CHOH)4COOH。至于B分子内脱水成酯,可以按下图理解:

①③处断键脱水,C、O按虚线相连得六元环为F;②③处断键脱水,C、O按实线相连得五元环为E。

19.答案:(1)质谱仪 181 g/mol

解析:A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200,其中氧元素所占质量分数约为26.5%,氧原子个数为200×26.5%÷16=3.3125,且氧原子数为整数,则氧原子数为3;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26.5%=181。

20.答案:(1)H2O CO2 C6H12O6 C2H5OH(2)光合作用 氨基酸

(3)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C6H10O5)n+nH2O―→nC6H12O6(水解反应),(淀粉或纤维素)

(葡萄糖)C6H12O6――→2CO2↑+2CH3CH2OH(分解反应)酶

(4)否 CHC17H35COOCH2C17H35COOCH2C17H35COO+3NaOH――→3C17H35COONa+CHOHCH2OHCH2OH

△(5)绿色植物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工厂排放大量CO2、森林失火等

解析:本题通过框图推断,结合生命活动考查了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综合知识,思考量虽不大但知识面广。通过A、B、C、D的推断作为突破口不难回答本题,A、B、C所含元素不超过三种,是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三种化合物,且A与B反应能生成单质甲,应考虑A、B通过光合作用生成了O2,因此A、B为H2O、CO2,C为葡萄糖,D为乙醇。

21.答案:(1)③(2)④ ③

(4)消去反应 加聚反应

解析:该题为框图式推断题,找突破口,由两分子A酯化得

22.答案:(1)①油脂 ②CH2===CHCHO+2Cu(OH)2――→ CH2===CHCOOH+Cu2O↓+2H2O

(2)①CH2BrCH2Br ②CO2

③HOOCCH2CHBrCOOH+3NaOH――→ △NaOOCCH===CHCOONa+NaBr+3H2O NaOOCCH===CHCOONa+H2SO4―→

醇HOOCCH===CHCOOH+Na2SO4

解析:(1)油脂水解可以得到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物质A)。B能与新制的Cu(OH)2反应,说明B分子中含有醛基。由B的分子式可知,B的结构简式应为

CH2===CHCHO。B继续被催化氧化后可得D,其结构简式为CH2===CHCOOH。D发生加聚反应即可得E,其结构简式为

(2)G→J是将-Br取代了-OH。由J→L的反应条件不难发现,J为CH2BrCH2Br,增加的碳应为CO2中的碳。L→M的过程中产生了碳碳双键。③中所给有机产物的溴原子在碱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可得含碳碳双键的化合物;生成的钠盐在稀硫酸作用下,发生强酸制弱酸的反应,即可得到M。④中1 mol T与足量NaHCO3溶液作用能产生2 mol CO2,则T分子中应含有

个羧基,而

Q

上一篇:《河中石兽》课文句子翻译下一篇:五年级(6)班班级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