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化

2024-05-25

非物质化(共12篇)

非物质化 篇1

信息化社会文化的变革是一个由以创造和生产物质产品为中心的社会向一个以服务或非物质产品为中心的社会转变的过程。未来“新的设计”将是一种服务于物质社会的非物质设计, 这也是一种使生活方式人文化的设计。“非物质设计”作为一种先进的未来设计, 不仅对引导产生合理的生活及生产方式具有积极的意义, 而且为社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以及形成中国特色设计文化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新思路。

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技术革命, 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同时使社会以及人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变革。信息化社会的形成和发展使传统设计本身成为改造的对象, 而计算机作为一种方便而且理想的设计工具, 导致设计从手段、方法、过程等方面开始迈入“数字信息化”的设计时代。这种“非物质设计”的显著特征是信息化与人文性。它也展现了设计价值和社会存在意义从实用主义的满足需求到商业主义的刺激需求, 进而到非物质主义的生态需求的一个变迁过程。

一、未来设计的非物质化趋势

上世纪90年代,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在因特网的环境中以及多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的支撑下, 设计从范围、定义、本质、功能及教育诸具体方面开始向“非物质”的社会和文化意义的方向变革。美国学者马克·第亚尼认为:“在后现代社会中, 人们工作的主导性结构形成的一个主要特色, 就是技术的无所不在性和随机应变性。从以人力工作发展到以机器工作, 再发展到以电脑为工具工作, 其间发生的迅速的技术变化, 导致了个人和群体为适应其特殊工作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与这种技术变化同时发生的, 还有社会的变革和文化的变革, 这一变革反映了从一个基于制造和生产物质产品的社会到一个基于服务或非物质产品的社会的变化过程。在这样一些新的条件下, 设计已经变成一个更复杂和多学科相结合的活动。”[1]这就是说未来设计不再局限于对象的硬件设计, 即不像传统那样设计类似椅子、屏风、键盘之类的物质产品, 而是着重对诸如系统、组织结构、智能化、界面、氛围、交流互动、信息娱乐服务以及数字艺术等“非物质化设计”。它涵盖绿色设计、仿生设计、符号设计、无障碍设计等多个方面, 注重激发消费者的创造潜能和构建丰富多彩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当然“非物质”并非是“物质”的简单反义。在信息化时代里, 物质设计与非物质设计共存, 工业产品与软件产品共存, 机器生产方式与数字化生产方式共存。如汽车设计, 不仅仅是设计物质的汽车本身, 而且要求更多地考虑非物质的交通和环境等问题;洗衣机设计不仅是洗衣机本身的设计, 更多考虑的是洗衣服务的方式和可能的使用习惯。可见, 物质设计中早已存在非物质性考虑 (如产品的构思和设想、功能和样式) , 而非物质设计又必定借助物质形式才能得以实现 (如产品的“艺术性”和“精神性”附着在产品的物质性之上) ;两者互为联系和基础, 缺一不可。然而非物质设计又是对物质设计的一种超越, 并且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这种超越提供了所需的条件和发展的路径。非物质设计作为物质设计的前期存在形式, 蜕变为具有相对独立意义的存在形式, 无疑是当代科学技术与艺术进一步结合的产物, 也预示着未来设计的一种发展趋势。

二、非物质设计的信息化特征

从前文所述中不难看出, 未来的非物质设计跨越了学科的界限, 把设计师、艺术家、自然科学家、心理学家和大众传播专家等紧密地联系起来, 使传统艺术设计发展成为以虚拟设计与制造、网络社区设计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为主的视觉艺术。

信息化作为非物质设计的主要特征, 体现在许多不同的非物质层面。首先, 由于高科技所带来的数字化技术的渗入, 设计师需要凭借电脑所提供的新空间, 以虚拟化、数字化为设计媒介或手段与新技术相匹配进行设计。如苹果机等绘图工具几乎完全取代了绘图桌, 各种绘图、设计软件代替了铅笔, 所有需要绘制的形象, 无论是整体还是局部, 还是立面、侧面、横截面都在电脑中完成。这使得设计者的想象力如虎添翼, 并在更大的空间里尽情发挥创造性。.其次, 信息化界面设计过程就是人与机器的信息传达与交流过程。一方面设计的产品已不再有物质层面的存在形式, 而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产品。产品的外在的形式已不仅仅是为表现功能, 产品功能也成为一种“超功能”。例如文件在电脑中的复制粘贴, 物质层面的纸张、文件夹已不存在, 我们看到的只是信息复制的数字化表现。屏幕上显示纸张向某个文件夹飞去, 实际上只是为方便使用者了解信息处理过程而在非物质操作下特意添加的物质形式。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借助虚拟设计为产品的创意设计、形式变更以及工艺优化提供虚拟的三维环境, 对产品进行虚拟的加工、装配和评价。这样既避免实体设计中的问题和缺陷, 又降低了产品的开发和制造成本, 有效地缩短了产品的开发周期。再次, 设计中图形符号的样式和表达方式虽由信息本身和理性的规范决定, 但也需要艺术及感觉的配合, 这种艺术和感觉必须与科学和理性结合, 它要求任何一个形的出现必须要有明确的、科学的、实证的理由才可确立。李砚祖教授在《设计:在科学与艺术之间》中认为信息设计类似于“地图”的绘制。他认为地图制作者将具象事物科学严谨地转换为符号并将它们合成为有意义能识别的图形时, 他既参与了科学的生产过程又参与了艺术的制造过程。以上这些都是提供给用户的对信息的判断、使用、感受、处理和管理的权利, 属于看得见却摸不着的非物质层面的信息化表现。

三、非物质设计的人文性价值

信息时代强化了个人的孤独感和个性化的生存方式, 人们更渴望设计在提供更好功能的同时, 突出设计产品的精神追求和设计的个性化与情感化表现, 使其包含更多的人文价值。德国著名的“青蛙设计公司”提出的“形式服从情感”的理念认为: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产品, 更是对产品所包含的价值和自我意识的购买。所以非物质设计作为生活方式的创造者, 担当着对人类精神和心灵慰藉的重任并扮演着延续人类文明的角色。然而作为连接科学技术和人文文化的非物质设计, 注重与消费者的交流与沟通, 重视人文文化的表现, 凸显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其人文性价值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 为了使个人的价值得到体现与尊严真正得到重识, 设计必须真正贴近使用者的愿望。非物质设计将与使用者的交流沟通贯穿在设计作品生存周期的全过程中。一个好的设计必定是一个能够激发人们情感的设计, “它产生于深刻的认知及力求实现某种强烈的想法的创造性努力的基础之上。但这种努力应永远受到制约:即永远属于它的特定主题而不是基于创作者的个人自我表达。”[2]设计的社会责任是使设计者站在使用者的立场上为使用者代言, 为使用者提供最大的方便。非物质设计运行中设计师通过倾听并贯彻使用者需求个性, 从中获得灵感, 创作出实用而有意义的设计作品, 从而使人们所需要的个性化产品成为可能, 凸显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如日本一家吸尘器公司, 设计了一种吸尘器的租赁服务体系;GR地铁公司设计了一种快速地铁+出租+自行车的系统交通服务方式, 由于为乘客提供人性化的、灵活快捷的交通条件, 而深受民众欢迎。

其二, “非物质设计”又是以为人服务为根本的设计, 整个过程是以产品为基础, 服务为中心的运行模式。在这种服务为本的非物质设计中, 服务量成为联系生产者与用户的纽带, 生产者以提供“服务”来谋求利益的最大化, 最大限度地满足有服务需要的用户。侧重点从更新换代逐渐转为减少消耗、物尽其用、资源共享, 将生产成本与生态成本有效地结合起来。生产者承担生产、维护、更新换代和回收产品的全过程, 因此会主动地去做一些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工作 (如有用部件回收再利用) , 用户选择使用产品, 按服务量付费, 这样就会主动优化使用过程。最终使生产者与用户共同担负起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责任。

其三, 非物质设计为我国社会的科学发展及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文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新思路。“非物质设计”所倡导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态度与中国人自古就有的注重修身养性、摆脱物欲以及勤劳节约、讲究实效等优良文化传统极其相似;非物质设计倡导的绿色设计与人类造物适度性的主张正是中国“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我国面临着人口大国与资源小国的矛盾, 只有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才能获得好的发展前提。非物质设计正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新思路。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未来的非物质化设计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物质基础上并超越物质设计的一种全新设计, 它是以虚拟设计与制造网络社区设计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为主的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其人文性价值在于它通过对未来产品的设计, 生成而制造出相应的适应未来社会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当然, 不管信息技术如何发展, 技术本身并不是目的, 它仅是人类创造更合理生存方式的“手段”, 终极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设计的未来在一定意义上又是人类的未来, 从发展的角度看, 在全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到来之时, 设计的趋势将又向“自然平衡为中心”的方向转变, 从而形成“以生命环境为中心”的新的设计趋势。非物质设计作为一种先进的未来设计, 对于引导形成合理的生活及生产方式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应当从辩证的角度去不断修正观念, 以期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符合信息时代的设计观念, 将非物质设计所具有的前瞻性的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在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到更有效、更合理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发展方向。

注释

1[1][美]马克·第亚尼著.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2[2][意]准托里奥·马尼亚戈·兰普尼亚尼.设计与激情[J].载:建筑艺术与室内设计, 1993 (2)

非物质化 篇2

风儿,轻轻拂过树梢,拂过草地,拂过花坛,拂过

走着走着,必知不觉到了物质交流会的地方。人真多!幸好我瘦,在人群中穿梭自如。

哇!那儿有个书店,去那儿买书吧!我往前挤去,前面人更多了,我想,幸好人群是同一方向的,如果前面的杀个回马枪……真是乌鸦嘴,

小学生作文大全

人群挤过来了,我们也挤过去,人一样多,势均力敌。我在人群中被挤来挤去。慢慢的移动,眼看要到书店了,天不助我也。书店门口横着一辆自行车,很高,我把一只脚迈了进去,另一只脚怎么也进不来,人们又开始骚动了,我身体开始前倾,眼看要摔个狗坑屎。一位姐姐眼疾手快,将我拉了进去。

十大非物质身份 篇3

有些身份花钱能买到,有些身份花再多的钱也买不到。但是你应该知道,物质彰显不了一个人的身份地位。只有头衔可以。

NO.1:英国贵族爵位

白金汉宫去年年底公布的2009年封爵名单中,银行家们被无一例外地排除在外,以示对这些人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不负责任和贪婪的角色不以为然。此前,英女王还因津巴布韦总统选举过程中不断发生的暴力冲突而剥夺了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的爵位。比起几年前的爵位泛滥,获得伊丽莎白二世的颁爵重新变得困难起来。

英国的爵位分为爵士和勋爵两种,勋爵指获得“大英帝国勋章”、“大英帝国军官勋章”或者“大英帝国司令勋章”的人,头衔不能世袭。英国女王一年封两批爵位,每批1000人左右。许多人对帝国勋章梦寐以求,英国足球明星贝克汉姆成为勋爵后,就被特许到专供贵族使用的伦敦圣保罗大教堂给儿子举行洗礼仪式,即使富贵如比尔•盖茨,也未能抵挡爵位的吸引力,在2004年获英国女王册封为爵士。

在英国,女王每年封两批爵位,每批1000人左右。在英国,女王每年两次封爵,其人选大多数由政府推荐。推荐的标准是,接受荣誉爵位的人须在各自的领域,包括商业、艺术等,作出重大贡献。如美国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因对英国电影业有贡献,香港商业巨头李嘉诚对英国教育、医疗和慈善事业贡献非凡而获得女王封爵。

对社会精英而言,获封爵位是巨大的荣耀,可以为自己赢得肯定与尊重。而在皇室看来,颁发爵位无须成本,还可以激励更多精英为社会做出贡献,实是一举两得的美事。当然,除了社会贡南,贵族联姻也是获取爵位的良好机会,“康沃尔公爵”这一爵位也是卡米拉在成为王妃后才获得的。

NO.2:美国国会金质勋章

2008年的美国国会最高政治类奖项——国会金质奖章颁给了缅甸异见领袖昂山素季。这也是平民可获得的最高荣誉,200多年来仅有300余人获此殊荣。

“美国国会金质奖章”不仅仅是一块奖章,更是一项政府奖励制度。西方国家普遍设立了这样的政府奖励制度,不同的勋章和等级构成了国家和政府的奖励体系。

美国荣誉制度最为完善。不管是科学家还是学生,也不管是高官还是平民,凡是作出杰出奉献的人都有机会获得总统或国会给予的殊荣。国会颁发的金质勋章是最为著名的大奖,首先必须得到参议院至少2/3的议员联合提名才能成为候选人,然后在众议院得到至少2/3的议员支持。奖章往往由总统颁发。自美国独立战争以来,国会一直通过颁发金质勋章,对全球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个人或组织表示感谢。1776年,美国国父乔治•华盛顿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人。此后,获奖者还包括教皇约翰•保罗二世、美国前总统里根和福特、南非前总统曼德拉。

美国建国200多年来只有300余人获得过金质勋章。但近年来也曾引发争议,2003年,美国会决定将金质奖章授予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以表彰他在伊拉克战争中与美国的“团结合作”,后来在英国国内严厉的批评下,英国政府不得不请求美国取消授勋仪式。

NO.3:联合国亲善大使

2009年1月8日,音乐艺术家朱哲琴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任命为为期两年的“中国亲善大使”,以期通过她推动采集、保护并推广中国的少数民族音乐财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与世界的沟通。

“联合国亲善大使”只是一个笼统的称呼。除了“开发计划署亲善大使”,还有为儿童事业尽心尽力的“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为难民谋福祉的“难民公署亲善大使”、为妇女争取权利的“妇女发展基金亲善大使”等多种亲善大使。此外,亲善大使也有3种级别:国际大使、地区大使与国家大使。

不过,无论职责、级别为何,担任这类大使必须是做出过卓越贡献的艺术家、演员或运动员,年薪都是1美元,而且必须做出承诺,即抛弃政治、宗教和意识形态的各种影响,利用自身的名人效应来为旨在全人类利益的某项工作带来帮助——名人能够吸引公众的目光,可以直接向当权者进言来解决问题,也能够利用自己的才能和声望,呼吁并筹集资金。

这个大使“团队”总是因为星光熠熠而格外引人注目。曾担任过“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就有奥黛丽•赫本、贝克汉姆、罗杰•摩尔等数十位文化体育界的世界级名人,成龙、郎朗也是该“团队”的“员工”;“难民公署亲善大使”则拥有安吉丽娜•朱丽、世界著名时装设计师乔治•阿玛尼等。

自1994年香港影星黎明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以来,成龙、巩俐、莫文蔚、周海媚、周迅、朗朗和朱哲琴等华人先后成为“联合国系统”的亲善大使。安南在一次与亲善大使和和平信使的会议上说:“在走进这一房间时,我不能肯定自己是否走对了地方。我疑惑这是否是奥斯卡、奥运会、格莱美或普利策奖的群英会。”

NO.4:非洲酋长

在人们的想象中,非洲的酋长都是头戴鸟翎、面染油彩、身穿兽服、动辄有警卫“护驾”、时时有卫兵相随。然而,酋长也可能是一身笔挺西装、一脸和蔼笑容的外国人。尼日利亚的1000多名酋长中就有不少外国人,其中还有一名中国人,叫胡介国。

胡介国花费2500万元人民币,为尼日利亚建造了4所这个国家历史上最豪华的学校,每所学校可以容纳3000名学生读书。这一举动获得了无数尼日利亚人的好感,总统奥巴桑乔听说了,还亲自来剪彩,尼日利亚大酋长埃米尔任命胡介国为当地的酋长。

在非洲,酋长是让人望而生畏却又神秘莫测的人物。昔日,酋长是所在部落或地区的“天然统治者”,拥有各方面的绝对权威。今天,为了安定人心、巩固政权,非洲国家仍然保留着酋长制度,酋长的权力虽然受到一定限制,但他们依然有着超出常人的地位和特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酋长出现在公共场所时,获得的尊荣也远较常人。

非洲酋长分为一、二、三级,或称为大、中、小酋长,县、乡、村的事务大凡都由他们负责。酋长多数由世袭产生,有时也有政府任命二级酋长或村民选举产生三级酋长的事情。许多非洲国家也向一级和二级酋长发放薪俸。胡介国属于不领薪水的酋长,他最大的特权就是可以随时见州长、见总统,以及拥有有关部门特批的由他全权指挥的近百人的武装警卫队。此外,他还是总统特别经济顾问,负责帮助尼日利亚国内中小企业的发展,不过这来源于他和现任总统的私交。民间的酋长并不很多卷入政治,总统换届以后他就只是一个酋长了。

NO.5:名城荣誉市民

当上一个城市的“荣誉市民”本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多伦多市就曾经因为一位移民的花卉种植特别精巧漂亮,美化了家庭、美化了社区而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授予仪式非但没有轰轰烈烈,甚至没有惊动到邻居。

“荣誉市民”这一制度的设计,原本是为了方便那些长期在为城市繁荣作贡献的外地人,赋予他本地居民相同的待遇,以弥补他在本市生活的不方便。到了今天,“国民待遇”都作为基本原则写进了WTO的章程,“荣誉市民”已没有了实质的意义,“荣誉市民”的证书变成了“城门金钥匙”,纯粹成了荣誉的象征。

因此,够荣誉的“荣誉市民”,最好是大都市的“荣誉市民”。如纽约市的荣誉市民中,获此殊荣的中国人不到20人,其中邓小平、宋美龄等政治名人占了大部分,商人获得“荣誉”仅靠“资助”绝对不可能;东京的“荣誉市民”更对商人不感兴趣,大多是艺术节、体育界中在国际上具有重大影响的“道德典范”。一些全球知名的都会城市,颁发荣誉市民前都需要经市议会提出议案,获得通过后才可授予。至于荣誉市民所能享受的特权,大多集中在出席城市重大庆典,病危时享受城市医疗,以及在逝世后获得市长的唁电等象征方面。

NO.6:受邀王室婚礼

美国前总统布什虽不常参与王室宴席,却反常地为不能参加西班牙王储费利佩的婚礼而大动肝火。当一个个拉美小兄弟的总统们准备启程出席时,他盼收的请柬迟迟未到。当他的代表向西班牙王室交涉时,得到的答复是“是否邀请与政治无关”。

如今世界上的王室就24个了,能参加一次王室的婚礼,就足够有夸耀的资本。

收到费利佩婚礼的请柬人,因为上面的故事而自诩为“比美国总统还牛的人”,尽管萨拉苏埃拉王宫给他们的请柬只印上了两句话:

“尊敬的国王陛下和王后非常荣幸地告知大家一个王室的婚礼消息:他们的儿子,阿斯图里亚斯王子,费利佩殿下将和莱蒂西亚•奥尔迪丝•罗卡索拉诺小姐举行婚礼仪式。两人的婚礼将会在2004年5月22日举行,地点定在马德里的阿尔穆德纳大教堂。”

王子的婚礼比王子更受人追捧。尽管绝大多数人对查尔斯和卡米拉的婚事颇有微辞,女王夫妇也早早确定不会出席他们的婚礼,但包括查尔斯王储的两个儿子,只有30人收到了他们的婚礼请柬。更让人失望的是,婚礼不进行电视直播,仪式结束后新婚夫妇也不会走到市政厅外与民众见面、交谈。这样一来,普通民众只能在两人抵达和离开温莎市政厅以及进入和离开圣乔治礼拜堂时,才能一睹他们的风采。

能在温莎市政厅和圣乔治礼拜堂外挤到一个小位置就已经相当“够身份”了。

NO.7:入住杜莎夫人蜡像馆

布什卸任后,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的那尊布什蜡像也遭“下课”。它的“脑袋”回炉熔化,身体部分用来改造成其他名人。与此同时,新总统奥巴马的蜡像将取而代之,被摆放至蜡像馆显眼位置。

杜莎夫人在1777年为伏尔泰创作了她的第一尊蜡像,那一段时间他也为其它著名人士制作蜡像,包括卢梭、本杰明•富兰克林等。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她在众多受害者的尸体堆中寻找被斩首的头颅,为它们制作面模。1802年,杜莎夫人到了伦敦,后来英法战争的缘故使她无法回到法国,于是杜莎夫人带着她的蜡制品游遍英国。1835年,她在伦敦贝克街建立了第一个永久性展览。

如今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已经在阿姆斯特丹、香港、拉斯维加斯、纽约和上海开设了分馆。今天蜡像馆的藏品包括了历史名人、皇室成员、体育及娱乐明星等。为了确保极高的欢迎度,每个蜡像馆都会在主要客源市场通过详细精确的市场调查,在冗长的候选名人名单中精挑细选,每位入选者都是大多数当地人渴望见到的名人。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有威廉王子、伍兹 邓丽君、刘德华、陈慧琳、贝克汉姆、姚明、成龙、张国荣、杨紫琼和奥运金牌得主李丽珊,而上海蜡像馆中涵盖了更多的“中国特色”,如杨利伟、杨振宁、赵薇、邓亚萍。

NO.8:名校荣誉博士

张艺谋年前被美国波士顿大学授予该校人文艺术荣誉博士学位。今年5月,张艺谋将前往该校接收学位颁授。几乎在同一时间,姚明也将前往香港大学,领取他在这里的名誉博士学位。

向著名社会活动家、政治家以及为本校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士颁发名誉学位,是世界各国大学普遍采用并已得到认可的做法。此举不仅是对有关人士特殊贡献的承认,也有利于提高大学的社会知名度,可谓各取所需、互利双赢。

“名誉博士”尽管并非凌驾于博士之上,可也是正经的学位,而且由来已久。活跃于18世纪的奥地利作曲家海顿(Franz Joseph Haydn)从小仅在教堂唱诗班学习文化、音乐知识,但26岁开始任伯爵宫廷乐长,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晚年,他在英国取得了极大的声誉,牛津大学欲接收他为博士研究生,但考试对于他来说的确过于苛刻,牛津大学最后授予了他名誉音乐博士学位。

胡适应该是中国人中获得荣誉博士最多的“知识分子”了,他的第一个哲学博士学位是在功成名就之后的1927年才拿到手的,尽管他的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是在1917年完成的,但此后的10年中,这位标榜“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的大师,严格地说只是一名“博士生”而已。此后的35个博士学位都是“名誉博士”。胡适这一堆博士帽,并不是过五关斩六将,东征西讨得来的,而是名校欣赏他的学问,双手奉送的。

国内高校近来也喜欢“批发”“荣誉博士”了。可惜中国的“荣誉博士学位”只能授予外籍人士,要戴上中国高校的荣誉博士帽,看来首先还得弄张外国护照。好在英国的一些大学开始向有钱人士“兜售”名誉学位以换取对学校的赞助。就连大名鼎鼎的牛津大学也表示,如果有人愿意出25万英镑,就可以成为该校的名誉研究员。许多年轻的大学则表示愿意以更低廉的价格兜售他们的学位,一些企业家甚至仅用1万英镑就可买到一个名誉博士学位。

NO.9:收到国家首脑的贺卡

如果在圣诞节打开邮箱,发现了总统发来的邮件,请千万不要以为是恶作剧或是广告。拆开看看,也许你的确就是那个收到总统圣诞祝福的幸运儿。尽管你只是数百万幸运儿之一,但毕竟总统的秘书记下了你的地址和名字。

希望完美的政治家不会放过每一个可以获得政治资本的机会,寄出圣诞贺卡也不例外。无论是为了宣传目的,藉以保持对政党的忠诚度,还是给予人们一个窥探领导人私生活的机会,圣诞电子贺卡都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因为“圣诞快乐”的字样对那些非基督教信仰的人士来说可能是一种潜在的冒犯,所以所有发出的卡片都会被称为“节日贺卡”。 小布什是第一位派发圣诞贺卡上百万的美国总统。

他向密友、支持者和外国政府高官等寄出贺卡时从不考虑环保。象征性地签发已经提不起太多收件人的兴趣了,如同我们在过年时听到市长的新年团拜讲话一样索然无味。英国首相的做法或者值得世界领导人效仿。首相夫妇寄出两种贺卡:自己掏钱制作气氛轻松的全家福贺卡寄给亲密朋友;另一种贺卡则只有夫妇的照片,寄给更广泛的收件人,费用由纳税人负担。但这个方法也受到了批评,因为两种贺卡明显是将收件人分成两种等级。

相比英美首脑的“博爱”,德国总理则宁愿精选收卡的人,以保持贺卡的神秘性。当一家英国媒体希望从柏林获得一张德国总理的圣诞贺卡时受到了冰冷的拒绝。一位大使馆官员解释说:“允许媒体在网络上刊登总理的贺卡会减少收到贺卡者的荣幸,能收到总理的贺卡应该是十分光荣的。”

NO.10:获颁“绿色诺贝尔奖”

利比里亚人西拉斯•西亚科尔把总统查尔斯•泰勒非法伐木的收入用来资助内战的证据交给了联合国。受此影响,联合国对利比里亚实施了制裁。泰勒失去了对利比里亚政府的控制,新总统废止了利比里亚所有的伐木合同。西亚科尔因此获得了“绿色诺贝尔奖”——戈德曼环境奖。

戈德曼环境奖得主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每位获奖者都为保护他们自己国家的环境进行了艰苦奋斗。他们经常是孤军奋战,甚至冒着很大的个人危险。戈德曼环境奖的另一位得主奥娅•麦伦是一位乌克兰律师。她成功地发起一场运动,阻止修建一条通过多瑙河三角洲心脏地带的运河。那块独一无二的沼泽地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世界遗产地和生态保护区。尽管交通部的高级官员,甚至乌克兰前总统卷入了工程,部长试图恐吓麦伦不要插手这个案子,并且公开谴责她是叛徒和间谍。麦伦顶着压力和挑战,出庭30多次。她还利用乌克兰当时正寻求成为欧盟成员国的机会,公开宣传乌克兰没有遵守国际环境保护协定。

冰岛人维格富松喜爱三文鱼,但由于鲑鱼肉的滋味过于鲜美,捕捞让北大西洋的鲑鱼群急剧减少。维格富松于20年前建立了北大西洋鲑鱼基金会,至今已筹款3500万美元,用于从附近的渔民手中购买鲑鱼捕捞权,在保护海洋的同时又不让渔民利益受到损失。维格富松估计,他们的努力至少让500万条鲑鱼避免被摆上人类餐桌的命运。他也因此获得了戈德曼环境奖。

非物质化 篇4

传统工艺美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教育的传承, 可以说是一种中华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 更是一种长久被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

一、高校加强传统工艺美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发展的意义

目前, 高校教育是最佳的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形式。教育的传承发展可以使学生们感受并深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表现形式, 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操, 更能使我们的民族精神代代相传。

二、中国的美术教育对于传统工艺美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面临的问题

对于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的知识技能和传统文化的不断积累与承载是继续创新的基本前提, 其文化的特质就给了我们很好的证明和启示。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表现的是它的多元的文化, 久远的传统文化其来源是很丰富的, 一些外来的艺术都把印迹留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 之后将它们整合吸收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整和组合, 使之最终形成中华民族传统古典文化的一部分, 这体现出传统工艺美术的整合性这一特征上。同时, 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又表现出以某种文化、精神为核心的延续性另一特征, 在“传动”的过程中不断地“添砖加瓦”形成继承性的文化。

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在高校美术教育中延续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应从重视它们的民族文化特征开始强化。传统技艺技巧的继承相对而然容易一些, 但美术作品本身能否真正传达民族文化、艺术价值能否真正体现民族精神才是发展和传承的关键所在。因此, 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传承和创新, 首先应从重视强调对其民族文化构建组成的发掘和研究着眼入手。

首先, 应对传统工艺美术有所广泛认知。它具有多种方式的分类, 是我们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同时起着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关键作用。对它们的保存、继承、延续研究是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应有的肯定和尊重。所有传统工艺美术产品的背后, 都蕴涵着非物质的文化艺术内涵与技术内容;传统工艺美术在历史上产生过超大的经济价值, 至今仍作为工业生产的互补。从哪个方面来看分析, 传统工艺美术的历史意义和价值都值得我们再认识和肯定;另外, 进入21世纪的传统工艺美术, 其延续与发展被文化变迁、技术更新和发展经济的三大矛盾冲击, 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 需要去研究和探讨。

但是, 随着世界现代化不断的发展和加快的步伐, 社会现代化传媒与生活娱乐化、市场经济化方式的推动和冲击, 传统工艺美术民族文化和民间传统的原状和生态正在被制约和破坏, 已在走向面临失传、消亡的境地。对于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创新这正是高校美术教育应该承担的重要职责。但目前此领域的学习研究还未受到充分的关注和重视。

其次, 某些传统生产方式的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是旧有的, 它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必将随着社会发展和生存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并且随着世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 西方的文化不断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 这种现当代社会的大众文化性质, 导致了一些旧有的传统工艺美术产受生存条件的制约而慢慢消退。因此, 在高校美术教育中不能单纯的从经济角度和以往的认知态度来看待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在满足现代经济建设需要的同时, 更要符合文化的需要, 在美术教育中把握好这个尺度,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三、高校加强传统工艺美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发展, 必须走坚定不移的创新之路

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精彩纷呈、门类众多, 对高校的教育和研究而言, 对其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

1. 技艺。在对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的资料和技艺进行收集、记载、整理后, 积累丰富的经验, 进行创新。

2. 题材。

在现今社会生活和风俗的不断改变, 原有传统题材已经不符合当今的意义, 因此在题材的创新上, 可变性很大, 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 材料。

在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状态下, 新型材料可以取代原有传统材料。

4. 风格和形式。

这是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的符号和标志, 关键在于虽创新但不能改变其风格和形式, 这也是其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底线。

只有把握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才能赋予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新的活力。可以在创新传统的表现形式中注入新的内容, 可以运用传统技艺反映新时代的题材, 也可以用新的形式表现传统的内涵;也可以运用传统工艺表现具有现代风格的作品。诚然, 创新是有风险的, 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 需要许多人、几代人的默默付出, 但只有持之以恒的不断创新, 才能创作出无愧于当代的传世之作, 才能赋予优秀传统技艺新的生命力, 使优秀的传统技艺永不湮灭。

总之, 高校是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延续发展的主体, 可以说是一种中华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和发展, 通过教育的传承使一种长久被忽视的民族文化遗产资源进入了主流教育的过程。传统工艺美术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仍然是一个较新的课题, 在高校加强传统工艺美术文化遗产的延续发展必将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陈传席著.陈传席文集第五卷[M].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2001.

[2]李立新著.中国设计艺术史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

[3]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0.

我国非物质设计发展的论文 篇5

摘要: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了非物质化的浪潮,非物质设计就是凭借数字化技术基础之上的基于服务的设计。探讨在信息化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孕育而出的非物质设计观的形成原因和设计特点,及其对中国现当代设计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设计;设计特点;中国特色的设计オお

1非物质设计兴起的背景

1。1科技的因素

当18世纪的蒸汽机在英国问世,没有人想到这项发明会带来一场历史性变革,引发工业革命。今天科学家与社会学家们认为计算机与电信技术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引起的这场新的技术革命将比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影响更加深刻。由计算机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全球网络成为有史以来所建造的最大的机器。在今后的几年中,它可能还要扩大许多倍,甚至更加强大。机器在过去接管了大部分重体力劳动,而计算机却越来越多地取代人们思维的任务。非物质设计成为一种与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相匹配的设计方式。

1。2经济条件和文化因素

科技为非物质设计提供技术支持,而信息社会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它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概括起来,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工业设计都是在市场经济竞争、消费主义和对物质利益的肯定这几个社会经济条件主导之下发展的。对物质利益和消费主义的追逐无疑是工业化社会设计的经济推动力。在工业社会中,设计是以满足人类“物质欲望”和“消费主义”为核心,当这种物的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人类则要求设计能满足生活中的更多要求,于是突出地强调物品的精神追求,设计的个性化与情感化。另一方面随着人类保护资源、爱护环境意识的提高,消费观念也从物的层面转为服务层面,从“物为我用”转为“物尽其用”,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

1。3生态要求

由生态危机造成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因素客观上需要设计作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改变。两百多年来,过度生产和消费的工业文明及其生活方式导致了包括能源、资源、环境等的恶化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的产生,使人们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从20世纪60年代起,不断出现了一些如环境保护、有计划发展、回归自然、简单生活等思潮,在设计界也出现了“反设计”、“绿色设计”等设计思想,旨在抑制人类过度的物质性设计、生产及消费行为,以便与环境和谐相处,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战略也许就是21世纪设计师追求的终极意义的职业道德。

2非物质设计的特点

2。1非物质与非物质设计

“非物质”的提法,主要来自于西方当代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启示,他认为人类将无生命的和未加工的物质转化成具有功能和样式的工具,而这种功能和样式是非物质的:正是通过物质,才创造出这些非物质的东西。“物质”前加一个“非”字并不表示“非物质”是“物质”的简单反义。物质性的表达是社会工业化的产物,工业化建立起来的社会是一个“基于物质产品生产和制造的社会”,以物质的“数”和“量”为社会进步的标志。而信息社会是一个“基于提供服务和非物质产品的社会”,产品的“艺术性”和“精神性”附着在产品的物质性之上。它结合先进的技术成果,使设计艺术化、多元化、科学化。“非物质”这个概念表述了设计发展的新趋势:从有形到无形、实物向虚拟、物到非物的转变,追求产品的个性化与超功能,力图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物质产出,达到发展的目的。

凭借电脑所提供的新空间,虚拟化、数字化成为一种设计媒介或手段,在这种新的设计方式之下,设计在定义、范围、形式、目的等等方面产生一系列变化。那么非物质设计就是凭借数字化技术基础之上的基于服务的设计。它是相对于物质设计而言的,并且揭示了物质设计中早已存在的非物质性,如产品的功能和样式本身是非物质的;产品构思和设想是非物质的;语言思想也是非物质的。物质设计中有非物质设计的成分,而非物质设计又必定借助物质才能得以实现,两者互为联系和基础,如老子所言:“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两者之间缺一不可。

2。2非物质设计的特点

非物质设计依赖的是以数字化方式构成的通过网络、电脑而存在的空间。在这种空间中,艺术设计以数字化的虚拟为中介创造和构思艺术形象,设计作品。形式已经变成看不见摸不着的非物质,最终的产品也不是摆放在我们面前的物品,而是转化成为一种纯粹的功能或者超功能。比如我们直接享受了电子信件带来的信息交流的便利,而看不到信息传递功能的服务形式。设计从物的设计向非物的设计转变,带来整个数字艺术设计过程的无纸化。它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信息、工具、人员的集成,从而有效地实现了设计过程中对对象的全面分析和判断,运用创造性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非物质设计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重要意义,设计从静态的、理性的、单一的、物质的创造向动态的、感性的、复合的、非物质的创造进行转变,正是设计内容艺术化的表现。设计的目的归根结底是服务于人,非物质设计对设计的服务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情感化、个性化设计,多功能、超功能设计,小巧、轻便、无污染的设计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并试图将这些功能融为一体。更加凸显了以人为本的内涵,注重与消费者的交流与沟通,重视人文文化和民族特色。非物质社会的设计是追求功能、科技、情感、效用多位一体的产物,是一种以服务为核心的消费方式,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3非物质设计与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3。1非物质设计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

非物质设计的设计理念不仅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相合,而且符合中国的现实状况。这可从以下思想基础、发展需要、制度支持三个方面来分析:

中国自古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在我国古代的工艺产品中都有鲜明的体现。在技术发达、人类过度干涉自然的今天,这一观念更显其积极的意义。近年来设计界提出的绿色设计以及人类造物适度性的主张,无不是这一哲学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同时在中国人的行为文化中,自古就有注重个性修养、摆脱物欲以及勤劳节约、讲究实效等优良的文化传统,这与“非物质设计”所倡导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态度有极其相似之处,从而为在我国的设计及消费生活中推广这一新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思想道德基础。

其次,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相对而言又是一个资源小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环境破坏、资源消耗严重。在我们探索在现有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下,降低消耗、又保证发展的模式时,非物质设计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新的思路。非物质设计理论强调的是资源共享,提供的是服务而不是单个产品本身,它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密不可分的,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它对人类自身的发展,以及后世子孙的`生活延续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政府于1994年批准实施《21世纪议程》,将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给予了高度重视,在政策制定、立法实施方面倾斜支持,并运用经济杠杆、市场机制、行政手段辅助调节。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推动设计的非物质化。

3。2非物质设计有利于中国特色设计文化的形成

当生产重心从“物”的层面转向“非物”层面的时候,人的因素、文化的因素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将更加重视人文文化和民族特色。在物质层面我们没有优势可言,但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有着无数勤劳、智慧的人民,在非物质设计的空间、感觉、思想和哲学等的诸多层面,我国有着天然的优势。

另一方面,在当今中国的设计市场,西方的物质文明还占有统治地位,无疑压制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物质层面的发挥。例如,在室内设计中,西方现代设计风格几乎完全排斥了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包括传统家具的设计、布置和使用方式。非物质设计的发展将使这些在现代家庭中占有如图腾般地位的物品逐渐归于无形,如电视机、音响等只在使用中出现,平时将隐蔽起来,这就为客厅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如回归传统的设计,而这一设计变革必将引起一系列包括家具、服装甚至家电产品在内的“中国风”设计的出现,由此带来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复兴,进而有助于中国特色设计文化的形成。

非物质设计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以这一观点看待非物质设计,将使我们在未来的现代化建设中做到既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同时又减少物质消费、降低对资源能源的压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这一过程必将在思想和物质上全面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最终将在更高的层次上促进非物质设计的发展。

4结语

非物质设计不是绝对“非物的”设计,而是建立在高度的物质基础上的非物质化进程。非物质设计是对物质设计的一种超越,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这种超越提供了条件和途径。非物质设计的发展理念反映了设计价值和社会存在进入到非物质的生态需求。

不管信息技术如何发展,其进步本身并不是目的,仅是人类创造更合理生存方式的“手段”,终极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非物质设计的发展将使信息技术转化为更贴近人类心灵的产品,创造一个更舒适也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作为一种先进的设计方向,对于引导合理的生活及生产方式有积极的意义。从非物质设计具有前瞻性的理论中,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在于根据现实需要和在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到更有效、更合理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美]马克第亚尼编著,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2]@张进平。非物质设计刍议[J]。装饰,。

[3]@葛洲波。非物质平面设计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4]@余晓宝。非物质社会中数字艺术设计的新趋势[J]。装饰,。

非物质的节味解读 篇6

白米白面鸡鸭鱼肉的价儿比不上窝头和野菜贵,抬手“打的”打惯了的人还要坐上那擦拭得锃光瓦亮的三轮车风光一圈儿:扔两铜子到处都可享受的大碗茶,如今没个几十块钱下不来,结婚办喜事改来革去,眼下最风光、最时髦的不是奥迪、奔驰、雪铁龙,而是我奶奶那阵的坐花轿,您说邪性不邪性?

进入80年代停办了近20年的北京庙会开始恢复。最先和北京人见面的是1984、1985年举行的龙潭湖庙会和地坛庙会。1987年,白云观“春节民俗庙会”也粉墨登场。2001年春节期间,与北京百姓阔别37年之久的北京标志性庙会——广旬庙会在原址重新恢复。如今,逢年过节赶庙会成为新时期北京市民的一项生活乐趣。

庙会是中国传统的民俗活动,过去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所代表的市民文化当然为人们所接受。庙会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特殊载体,它不仅是简单的宗教,娱乐和商业活动,而且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民情内容是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产物,也是我们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如何继承、发展这份宝责的遗产,是一件功在子孙后代的事情。

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有同样渊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国广大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或许其中某些成份正在丧失或者已经丧失了实用价值,但毕竟它们曾在定历史时段,在民众生活中占据过相当的地位。当然,以今天的观点来看,并不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闪烁着有益的,健康的,科学的光芒但谁也不能否认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无穷智慧的结晶和丰富创造力的体现。而民俗旅游则正是体验民风民情,了解山乡生活的最好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其他文化所不具有或不明显具有的一些重要特征。首先,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的、无形的,以民众记忆的形式存在的,尽管它不可能不体现在许多具体的物化的事物当中。即使像民间信仰这样的观念形态,也要通过仪式活动以及诸多相关的如门神、对联,纸马、灶王爷、财神像等载体呈现出来。各民族妇女高超的刺绣技艺,是通过物化了的精美绣品展现出来的。如果我们只是拥有了这些精品,而丧失了精品背后的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刺绣技艺,那便仅仅是保留了文物,而没有把产生这些精品背后的重要的历史文化记忆继承下来。也就是说,我们只保留了体魄,躯壳而忽略了灵魂。而民俗旅游则正好身临其境的去体味其中的韵味。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都具有口耳相传 世代继承的特征。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人类知识的传递靠两种方式,一种是靠文字,书本,学校教育进行传递,用现在的话说 就是用正规教育的方法传授知识。而另外一种则是通过口耳相传、世代继承的方法进行知识传授。后部分知识,无论对每一个人的成长,还是对社会的发展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只看到正规教育的重要而忽视口耳相传的教育,未必是正确的态度。因为我们的知识和技能相当一部分是靠口耳相传的方式取得的。而民俗旅游则正好可以在民间耳闻目睹去获取这些知识。

逢年过节、举办喜事才贴窗花、剪出来的形象如蝙蝠,寿桃喜字,抓髻娃娃等,都是民间象征体系的一种展现。同时,这些事象也是和其他相关事象共生的。过年要贴窗花,同时要家庭团聚祭祖,蚀神走亲访友,闹社火等等 所有这些活动和其他相关活动相互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而民俗旅游则正好使你走入其中给心灵以极大的享受。

中国的日历时间制度诸如春耕、夏锄、秋收、冬藏等劳动生活节律,诸多民族年节的设置,诞生、婚姻、丧葬等人生礼仪亲属关系,行为规范道德准则等等,总之 中国生活方式的诸多方面几乎都囊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价值观的反映是民族情感的寄托,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体现。比如,汉民族和其他若干少数民族把月亮想象成、模拟成一个人类社会这个人类社会里有神,人、建筑、动物和植物,有社会活动,也有社会历史。我们民族对这样一个小小的星球,寄寓了团圆、美满诸多美好情感。这使我们每当看到月亮的时候,总不禁联想到亲人、朋友、故国、祖国。近年来每逢清明,中秋、春节时大陆与台湾的包机旅游正是成全了人们虽远隔千山万水也能全家团聚的愿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系和巩固民族团结和谐的黏合剂,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作为一个无形的纽带,作为一种无穷的力量,把我们联结在一起。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不能不为欢庆春节而激动,不能不感到端午节的粽子分外香甜……

非物质化 篇7

水电资源开发不同于其他能源开发,在筑坝建库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很大的淹没损失。水库淹没带来的损失是多方面的,有些是直接的、可见的、有形的,有些是间接的、不可见的、无形的,而对长期劳动积累而形成的生产、生活环境条件的影响,更难以用货币来表示。本文拟对水电开发的非物质损失及成本构成进行分析,旨在为水电工程的成本-效益分析提供全面的计算依据。

1水电开发非物质损失

1.1文化损失

1.1.1 文化遗产损失

人类的“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是“有形文物”和“无形文物”的结合。有形文物一般指建筑、雕刻、绘画、工艺品、墓葬、遗址、典籍、字迹、人工器物与天然物等;无形文物是指表演、音乐、技术与工艺等。此外,与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有形的文物和无形文物分类交叉在一起的,还有“民俗文物”[3]。

在对大河流域进行水电开发时,要考虑如何有效保护文化遗产,避免造成对文物、文化遗产的粗暴伤害和无法挽回的损失。如,长江第一湾——虎跳峡流域属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在整个河谷地区,大量分布于沿江平地的古代石棺墓及火葬墓群、岩画碑刻、文物古迹尚未进行过发掘普查。在石鼓、巨甸等古镇和车轴、吾竹、茨科、新隆等古村落,建筑格局保存完好,文化积淀非常丰厚。而一旦建起水坝,所有这些文化遗产几乎都将淹没在滔滔江水之下,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4]。

1.1.2 民族文化损失

水电工程开发势必要形成移民。而移民将对当地文化构成巨大冲击:移民被迁往一个陌生的地方,分散开来与另外一些陌生的民族群体再次组合,这些人群原有的民族文化就很可能丧失[5]。大型水电工程极大地冲击了工程所在地原有的民族文化,较大地改变了库区群众的生存环境、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造成了当地群众文化心理的巨大落差,引出了许多难以预料的社会问题。

脆弱的文化具有不可逆的特点。民族文化遭到破坏的后果甚至比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后果还要严重:某些生态遭到破坏以后还可以逐渐恢复,而一种文化被毁灭以后,很可能将永远从地球上消失。

1.2环境损失

1.2.1 生态环境损失

水电开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有许多,并且多数是负面的。在多数情况下,水电开发将导致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损失。这些损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2]:

a. 因水库蓄水造成森林和野生动物生存环境丧失,物种种群减少和上游流域系统退化。

b. 因库区植物腐烂和流域输入的碳造成水库温室气体排放。

c. 水生生物多样性丧失,上游和下游物质生产能力下降,平原、湿地、河口以及附近海洋生态系统功能丧失。

d. 水坝建成后,对水质、洪水和生物物种产生累积性影响。

1.2.2 地质环境损失

地质环境是水电开发中极其重要的制约因素,同时,水电工程又会对地质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并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水电工程产生的地质环境损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工程施工期造成地质环境灾害而引发的损失。水电工程尤其是大型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因大坝、电厂、引水隧道、道路、料场、弃碴场等工程系统的修建,会使地表地形地貌发生巨大改变,而对山体的大规模开挖,往往使山坡的自然休止角发生改变,山坡前缘出现高陡临空面,造成边坡失稳。另外,大坝的构筑以及大量弃渣的堆放,也会因人工加载引起地基变形。这些都极易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b. 水电工程运行期对地质环境产生影响而引发的损失。水电工程建成后的运行期诱发和加剧的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水库诱发地震;②库岸浪蚀、库水浸泡及库水位频繁变动导致的地质灾害体失稳与复活;③大坝以上的泥砂淤积,使河床抬高,引发、加剧洪灾;④坝下侵蚀作用加强,造成河床加深,下游的地下水水位下降,河岸受侵蚀;⑤下游沉积物的减少,导致河口三角洲和海岸线退缩、陆地损失、城市和建筑群受损;⑥库区地质环境容量的限制使新建城镇面临很大的地质灾害风险。水电工程建设和运营中出现的地质灾害,往往需要追加巨额的资金来进行治理,这使得工程的经济效益严重受损,甚至可能出现工程报废,并给库区和下游造成巨大危害。

1.3社会损失

1.3.1 社会环境的损失

水电开发社会损失主要是指水电工程项目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产生的损失,包括对社会政治、安全、稳定、公平分配、人口、就业、妇女地位、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不利影响所产生的损失。

a. 移民的损失。大型水电工程往往引发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从而干扰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水坝的建设对陆地、水生生物和临河地区产生一系列的影响,不仅影响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而且对生活在水坝附近甚至远处的人们产生深刻的影响,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损失,常常是无法挽回的。淹没土地和改变河流生态系统将影响到可用于以土地和临河环境为基础的生产生活资源。对那些依赖土地和自然资源生存的人们来说,水电工程开发常常使他们失去谋生的资源,改变原有的生产手段,被迫离开原来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但产生影响的情况不同,这些社会影响出现的时间也不同。例如,有些人因为水库蓄水而失去家园和生计,社会影响很快就会显现;然而对下游人们生计的影响是在水坝完工之后才会出现。

b. 扩大了性别差异。移民搬迁造成当地人们贫困化,带来社会不安和居民健康问题,而对妇女的影响更为严重。移民搬迁使得妇女在家里家外的地位更加不稳定:由于移民搬迁加剧了男性劳动力外流,妇女不得不承担起更多的家庭重担。并且大型水电项目建设过程中创造的就业机会一般都给予了男性,这些都使得性别差异加大。

c. 当地卫生保健事业和居民健康的损失。大型水坝设施建设带来的环境变化和社会干扰,对当地和下游的居民带来严重健康问题。移民能否获得医疗服务并有能力适应新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决定着他们的健康状况。

近些年来,工程建设地和移民区艾滋病发病率升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尽管已有健康影响评估这样成熟的评价技术和工具,但在水坝建设和基础设施工程设计中并没有把健康问题纳入进去,居民健康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对那些受影响的人来说,等于增加了他们的痛苦和损害。

1.3.2 社会经济的损失

a. 水电工程建设对地区经济发展可能产生负面影响而造成的损失。水电工程项目破坏当地的基础设施,如迫使公路、铁路改线,从而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库淹没大量良田沃土和森林、矿藏、文化财产,破坏库周地区长期形成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从而导致失业人口增加、可利用资源减少、经济系统运行成本增加,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进一步导致区域经济的衰退或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

b. 原有的水利效益受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使流域原有的水利效益受到影响,如灌溉、防洪、水电站、码头、渔业等效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若要对这些影响加以处理,其成本往往较高。

c. 下游地区的经济利益可能受损。水库下游将受到水电开发利用的不利影响,如,工程建设影响到下游利用河流进行灌溉、供水、航运、发电等;上游水电开发及河流利用方式改变导致下游工程设施,如码头、水闸、取水设施等功能降低或者失效,而处理这些负面影响需要增加大量成本。

d. 社会经济条件恶化而导致的损失。社会经济条件恶化导致的损失包括:移民劳动力资本的损失、文化技能与经营资本的损失及社会网络关系的损失等;还有潜在机会的损失(即机会成本),如旅游业、矿产业、林业等发展的大好前途被破坏而造成的损失。

1.4资源损失

资源损失包括有限利用资源(如矿产资源)的损失与无限利用资源(如荒地)的损失。有限利用资源是指投入资金、劳动,但此资源能在一定时期内被利用完。无限利用资源则是指只要投入资金、劳动,该资源能被无限利用下去。有限利用资源的损失主要包括:①由于水库淹没使库区在无工程时可以利用(或可开采)的资源在有工程后变为不可利用(或不可开采)的资源所造成的损失;②资源在整个使用期内受淹而不可开采,但工程失效后资源仍有同等利用价值,但因开采时间不同而造成价值损失。

水电开发资源损失主要包括水库淹没地的未开发矿产资源、森林资源等的损失。淹没区的资源潜在利用价值很大,它是淹没区在不被淹没的情况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水电开发中资源的损失等于淹没资源导致开发收益的损失加上今后开发增加的成本等等。

2损失成本构成

兴建水利水电工程是以淹没土地、迁移人口、损失资源为代价来换取水利水电工程的综合利用效益。但水库淹没损失没有全部进入工程成本:水库淹没的非物质损失(环境污染、泥沙淤积、生物多样性破坏、水库淹没造成文化财产的灭失、生态环境破坏、移民所在社区传统文化损失等),由于难以计量,而没有计入水利水电开发成本;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土地资源的损失没有计入工程成本;水库周边地区因为重建后区域面积扩大、居民点分散而增加的交通、供水、商业、行政运行成本等没有计入工程成本;安置区地方政府等为安置移民支出的代价也没有完全计入工程成本。

3结语

目前,我国对水库淹没损失采用的是前期补偿补助、后期扶持的政策,但电站的投资中只计入前期补偿的费用。如果将水库淹没损失的赔偿费用或10 a的后期扶持费用计入,水电开发的经济效益将大打折扣。理论上,必须考虑社会、环境和经济外部性的修建水电工程(大坝)的完整成本——效益分析应该成为是否修建大坝的决策根据,但是,现实情况是,掌握了决策权力的决策人所作出的决策不完全出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考虑。

摘要:通过基于损失的水电开发非物质成本构成分析,旨在为水电工程的成本效益分析提供计算依据。分析结果表明,水电开发中水库淹没的非物质损失可分为文化损失、环境损失、社会损失、资源损失4个方面;水利水电工程的成本应包括水库淹没损失。

关键词:水电开发,非物质损失,成本构成

参考文献

[1]郎好芳,马小杰.科学发展观与江河开发[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世界水坝委员会.水坝与发展:决策的新框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3]郑易生.自然文化遗产的价值与利益[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2):82-85.

[4]赵晓宁.论我国世界遗产地周边环境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成都:四川大学,2006.

论非物质设计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篇8

1.1科技的因素

当18世纪的蒸汽机在英国问世, 没有人想到这项发明会带来一场历史性变革, 引发工业革命。今天科学家与社会学家们认为计算机与电信技术在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引起的这场新的技术革命将比工业革命对人类的影响更加深刻。由计算机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的全球网络成为有史以来所建造的最大的机器。在今后的几年中, 它可能还要扩大许多倍, 甚至更加强大。机器在过去接管了大部分重体力劳动, 而计算机却越来越多地取代人们思维的任务。非物质设计成为一种与新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人工智能相匹配的设计方式。

1.2经济条件和文化因素

科技为非物质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而信息社会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它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概括起来, 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工业设计都是在市场经济竞争、消费主义和对物质利益的肯定这几个社会经济条件主导之下发展的。对物质利益和消费主义的追逐无疑是工业化社会设计的经济推动力。在工业社会中, 设计是以满足人类“物质欲望”和“消费主义”为核心, 当这种物的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 人类则要求设计能满足生活中的更多要求, 于是突出地强调物品的精神追求, 设计的个性化与情感化。另一方面随着人类保护资源、爱护环境意识的提高, 消费观念也从物的层面转为服务层面, 从“物为我用”转为“物尽其用”, 从而充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

1.3生态要求

由生态危机造成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因素客观上需要设计作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改变。两百多年来, 过度生产和消费的工业文明及其生活方式导致了包括能源、资源、环境等的恶化及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的产生, 使人们不得不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从20世纪60年代起, 不断出现了一些如环境保护、有计划发展、回归自然、简单生活等思潮, 在设计界也出现了“反设计”、“绿色设计”等设计思想, 旨在抑制人类过度的物质性设计、生产及消费行为, 以便与环境和谐相处, 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可持续发展战略也许就是21世纪设计师追求的终极意义的职业道德。

2非物质设计的特点

2.1非物质与非物质设计

“非物质”的提法, 主要来自于西方当代历史学家汤因比的启示, 他认为人类将无生命的和未加工的物质转化成具有功能和样式的工具, 而这种功能和样式是非物质的:正是通过物质, 才创造出这些非物质的东西。“物质”前加一个“非”字并不表示“非物质”是“物质”的简单反义。物质性的表达是社会工业化的产物, 工业化建立起来的社会是一个“基于物质产品生产和制造的社会”, 以物质的“数”和“量”为社会进步的标志。而信息社会是一个“基于提供服务和非物质产品的社会”, 产品的“艺术性”和“精神性”附着在产品的物质性之上。它结合先进的技术成果, 使设计艺术化、多元化、科学化。“非物质”这个概念表述了设计发展的新趋势:从有形到无形、实物向虚拟、物到非物的转变, 追求产品的个性化与超功能, 力图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物质产出, 达到发展的目的。

凭借电脑所提供的新空间, 虚拟化、数字化成为一种设计媒介或手段, 在这种新的设计方式之下, 设计在定义、范围、形式、目的等等方面产生一系列变化。那么非物质设计就是凭借数字化技术基础之上的基于服务的设计。它是相对于物质设计而言的, 并且揭示了物质设计中早已存在的非物质性, 如产品的功能和样式本身是非物质的;产品构思和设想是非物质的;语言思想也是非物质的。 物质设计中有非物质设计的成分, 而非物质设计又必定借助物质才能得以实现, 两者互为联系和基础, 如老子所言:“有之以为利, 无之以为用”, 两者之间缺一不可。

2.2非物质设计的特点

非物质设计依赖的是以数字化方式构成的通过网络、电脑而存在的空间。在这种空间中, 艺术设计以数字化的虚拟为中介创造和构思艺术形象, 设计作品。形式已经变成看不见摸不着的非物质, 最终的产品也不是摆放在我们面前的物品, 而是转化成为一种纯粹的功能或者超功能。比如我们直接享受了电子信件带来的信息交流的便利, 而看不到信息传递功能的服务形式。设计从物的设计向非物的设计转变, 带来整个数字艺术设计过程的无纸化。它以数字化技术为核心, 通过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来实现信息、工具、人员的集成, 从而有效地实现了设计过程中对对象的全面分析和判断, 运用创造性思维,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非物质设计体现了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重要意义, 设计从静态的、理性的、单一的、物质的创造向动态的、感性的、复合的、非物质的创造进行转变, 正是设计内容艺术化的表现。设计的目的归根结底是服务于人, 非物质设计对设计的服务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情感化、个性化设计, 多功能、超功能设计, 小巧、轻便、无污染的设计成为人们追求的新目标, 并试图将这些功能融为一体。更加凸显了以人为本的内涵, 注重与消费者的交流与沟通, 重视人文文化和民族特色。非物质社会的设计是追求功能、科技、情感、效用多位一体的产物, 是一种以服务为核心的消费方式, 更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3非物质设计与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

3.1非物质设计在中国发展的可行性

非物质设计的设计理念不仅与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相合, 而且符合中国的现实状况。这可从以下思想基础、发展需要、制度支持三个方面来分析:

中国自古有“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这在我国古代的工艺产品中都有鲜明的体现。在技术发达、人类过度干涉自然的今天, 这一观念更显其积极的意义。近年来设计界提出的绿色设计以及人类造物适度性的主张, 无不是这一哲学思想在现代设计中的体现;同时在中国人的行为文化中, 自古就有注重个性修养、摆脱物欲以及勤劳节约、讲究实效等优良的文化传统, 这与“非物质设计”所倡导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态度有极其相似之处, 从而为在我国的设计及消费生活中推广这一新的生活方式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思想道德基础。

其次,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相对而言又是一个资源小国, 人均资源占有量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环境破坏、资源消耗严重。在我们探索在现有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下, 降低消耗、又保证发展的模式时, 非物质设计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新的思路。非物质设计理论强调的是资源共享, 提供的是服务而不是单个产品本身, 它与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密不可分的, 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方式, 同时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它对人类自身的发展, 以及后世子孙的生活延续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政府于1994年批准实施《21世纪议程》, 将可持续发展放在突出的战略地位, 给予了高度重视, 在政策制定、立法实施方面倾斜支持, 并运用经济杠杆、市场机制、行政手段辅助调节。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推动设计的非物质化。

3.2非物质设计有利于中国特色设计文化的形成

当生产重心从“物”的层面转向“非物”层面的时候, 人的因素、文化的因素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将更加重视人文文化和民族特色。在物质层面我们没有优势可言, 但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 有着无数勤劳、智慧的人民, 在非物质设计的空间、感觉、思想和哲学等的诸多层面, 我国有着天然的优势。

另一方面, 在当今中国的设计市场, 西方的物质文明还占有统治地位, 无疑压制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中物质层面的发挥。例如, 在室内设计中, 西方现代设计风格几乎完全排斥了中国传统的室内设计, 包括传统家具的设计、布置和使用方式。非物质设计的发展将使这些在现代家庭中占有如图腾般地位的物品逐渐归于无形, 如电视机、音响等只在使用中出现, 平时将隐蔽起来, 这就为客厅设计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如回归传统的设计, 而这一设计变革必将引起一系列包括家具、服装甚至家电产品在内的“中国风”设计的出现, 由此带来中国传统设计文化的复兴, 进而有助于中国特色设计文化的形成。

非物质设计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 以这一观点看待非物质设计, 将使我们在未来的现代化建设中做到既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同时又减少物质消费、降低对资源能源的压力,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这一过程必将在思想和物质上全面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最终将在更高的层次上促进非物质设计的发展。

4结语

非物质设计不是绝对“非物的”设计, 而是建立在高度的物质基础上的非物质化进程。非物质设计是对物质设计的一种超越, 当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 为这种超越提供了条件和途径。非物质设计的发展理念反映了设计价值和社会存在进入到非物质的生态需求。

不管信息技术如何发展, 其进步本身并不是目的, 仅是人类创造更合理生存方式的“手段”, 终极目的在于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非物质设计的发展将使信息技术转化为更贴近人类心灵的产品, 创造一个更舒适也有利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生存空间。作为一种先进的设计方向, 对于引导合理的生活及生产方式有积极的意义。从非物质设计具有前瞻性的理论中, 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在于根据现实需要和在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到更有效、更合理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美]马克.第亚尼编著, 滕守尧译.非物质社会—后工业世界的设计、文化与技术[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

[2]张进平.非物质设计刍议[J].装饰, 2005.

[3]葛洲波.非物质平面设计研究[J].天津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2002.

[4]余晓宝.非物质社会中数字艺术设计的新趋势[J].装饰, 2006.

渎职罪——非物质性损失司法认定 篇9

一、在渎职罪中非物质性损失的特点

由于缺乏权威的司法解释, 并且在办案过程中也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 所以导致了对非物质性损失认定的分歧时常发生。一方面, 当检察机关将某些造成非物质损失的渎职犯罪案件立案侦查并起诉到法院之后, 得不到法院对这样的案件的刑事判决支持;另一方面, 一些检察机关由于担心查办此类案件得不到法院的判决支持, 所以不再立案侦查。这些行为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使一些危害社会的渎职犯罪行为得不到严肃的刑事追究, 失去了法律的严肃性。因此, 只有准确的理解并有效的把握《刑法》中对渎职罪定义的本意, 统一在渎职罪中对非物质性损失的司法认定标准, 才能体现出我国的司法公证。

(一) 不可量化性

相对于物质性的损失, 非物质性损失则具有不可量化性。它通常是指对国家机关的声誉或者正常的工作造成严重的损害, 而这种损害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 只是通过社会公众的感知来判断, 可以说是一个无形的损失。虽然一些学者通过一些探索, 努力的将非物质性损失进行量化, 但还是无法改变对非物质性损失认定不明确的现状。渎职罪的非物质损失的不可量化性, 直接影响着对渎职罪的刑罚, 甚至可能导致渎职犯罪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法律追究, 而使犯罪嫌疑人逍遥法外, 并且这也关系到我国法律的权威性。

(二) 公众认知性

虽然非物质损失具有不可量化性的特点, 但其具有一定的公众认知性。在对渎职罪的认定中, 除了以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参照以外, 还依赖于在社会上的公众对其的一般认知性。通过公众的认知来裁定非物质损失所造成的严重程度。例如, 在查办渎职罪的案件中, 对渎职行为所引发的刑事犯罪, 公众的常识性认知就会成为其判案的标准, 社会公众一般都能够认识到这种犯罪对社会的危害。因此, 非物质性损失的裁定具有公众的认知性, 是衡量非物质性损失的重要标准。

(三) 情形多样性

非物质性损失对渎职罪的裁定结果是具有直接的影响, 同时也是渎职罪的所造成的不良社会后果之一。非物质性损失的情形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在司法实践中, 比较常接触的有:社会性危害、公共利益损害以及对社会的恶劣影响。其中, 社会性危害指的是因失职渎职, 而引发的放纵或者是诱发某类刑事犯罪, 从而危害到社会;公共利益损害指的是由于失职渎职, 导致了大量的假冒伪劣商品、药品或食品等流入社会, 使公众利益的利益受到损害;对社会的恶劣影响指的是因为失职渎职, 而导致的一些群众性的上访事件或者游行等其他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的冲突事件, 严重的影响了国家机关的工作秩序, 并且使民众丧失了对国家机关的信任, 从而对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二、渎职罪的非物质性损失的司法认定

由于非物质性损失的情形具有多样性, 因此, 也增加了对非物质性损失的司法认定条件。下面针对非物质性损失的几种情形的司法认进行一下简单的论述。定论述如下:

(一) 非物质性损失的刑事案件的司法认定

由于一些处于重要职位的机关人员的渎职行为, 而引发的刑事案件, 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可以说是非常恶劣的, 这严重的影响到了国家机关的公信度。单从案件的表面来看, 刑事犯罪按照罪责自负的原则, 理应由行为人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也或者是由单位来承担。然而从整体上来讲, 渎职而造成的刑事案件已造成了渎职犯罪的结果。因此, 犯有失职渎职行为的责任人员, 有必要承担相应的渎职罪责。在司法认定上, 可以根据其对社会影响的恶劣程度来认定。例如:因渎职失职而引发的治安案件在三件以上的或者是引发刑事案件在一件以上的责任人员, 都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二) 非物质性损失的不良舆论的司法认定

因为某些国家机关人员的失职或渎职行为, 而使一些事件在国内外出现一些不良的舆论, 损害了国家的声誉。对该不良舆论的影响程度的司法认定应该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例如:此不良舆论通过网络的恶意传播或转载, 使其影响的范围较广, 则可认定为影响比较恶劣。如果只是源自民间的局部地区的反映, 则表明没有造成较大范围的传播, 因此, 这样的情况一般不被列入严重损害国家声誉的范围内。

(三) 非物质性损失的危害公众利益的司法认定

近年来, 我国在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上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手段, 这也表明, 公众的利益是国家法律的重点保护对象之一。在渎职罪中, 对非物质性损失的危害到社会公众利益的司法认定中, 对于危害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给予了严格的标准。商品、食品以及药品等与社会公众的利益联系紧密, 必须要经过严格审查、检验和检疫, 当审查合格后, 才能进入大众的消费市场。如果因承担这些职责的工作人员, 没有进行严格的审查, 而使大量的假冒伪劣产品或者对人们的身体有毒有害的食品以及药品没有达到监管的目的而流入市场, 尽管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 也构成了渎职犯罪。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 相应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然而, 对渎职犯罪的非物质性损失还没有具体的相关司法解释, 因此在审理渎职罪的案件中, 对非物质性损失的规定还比较抽象, 对于非物质性损失的司法认定, 是界定滥用职权以用玩忽职守行为有罪或者无罪的关键。本文就渎职罪的非物质性损失的内涵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并对渎职罪中非物质性损失的几个主要情形的司法认定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渎职罪,非物质性损失,司法认定

参考文献

[1]李国妍.渎职犯罪非物质性损失的司法认定[J].法学教育, 2012 (05) .

论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法律保护 篇10

1 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价值

1.1 历史价值

茶文化的非物质遗产其实质是我国民族创造出来的并世代流传下来的历史文化, 反映了对于整个民族发展的一种期望, 代表着我国民族的历史与文化。例如, 在我国的茶文化依据地域性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 特定的民族在特定的时间中所创造出了具有特定地域性的茶文化, 这种茶文化反映出了该地区的人民的日常生活习俗、心理特征等多种内容的文化表现。因此茶文化的非物质遗产具有其他文化所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 有助于探究人们对特定时间、特定地域内的历史文明的研究。

1.2 审美价值

在我国的茶文化非物质遗产中含有很多艺术创作技巧以及艺术形式的创作, 在盛行茶文化的地区一般都会存在着茶歌、有关茶的传说等等, 无论是艺术表现形式还是其中的内容都是我国文化的凝聚, 都会让大家感受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感受到生活与劳动的热情。因此茶文化非物质文化更多的并不是形式上的技巧, 而是深藏其中的真善美。通过我国茶文化非物质遗产中所蕴含的艺术表现来看, 在我国生产茶叶的地区的茶农等专业技能的劳动人民其生活以及工作中所激发出的创作灵感, 展现出了特定的文化底蕴中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在我国茶文化的非物质遗产中无论是其创造的方式还是其创作的特点等都为我们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审美价值。同时, 我国茶文化非物质遗产作为我国现阶段艺术创作中丰富的资源已经用于了很多艺术创作中。例如现阶段我国热播的电视剧《陆羽》就是在借鉴我国茶文化非物质的审美价值的过程中, 很好地进行了艺术的再创作, 从而有效地弘扬了我国茶文化非物质遗产中的审美价值, 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助力。

1.3 社会价值

茶文化中蕴含着淡泊、宁静、精行俭德的茶精神, 影响着我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例如, 我们耳熟能详的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的传说, 所传递给我们的就是无私奉献与积极进取的精神。再如大红袍的传说则反映出了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由此可见, 在传承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就是在传承我国传统的文化美德, 具有扬正气, 促和谐的作用, 不仅展现出了我国民族强大的凝聚力, 还展现出我国民族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殷切希望。

2 保护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迫切性与困境

2.1 保护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迫切性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 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国的生态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的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例如“斗茶”其本身最早流传在我国福建一带, 盛行于北宋时期, 但现在已经无处可寻。除此之外, 我国企业在进行茶叶的加工与生产中并没有针对于茶文化的非物质进行形影的保护, 使得大量的技术资料流失, 很多历史文献没有保存下来, 甚至是一些珍贵的, 记载着我国茶文化的档案被倒卖到其他的国家, 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 很多茶厂将加工留样进行出售, 失去了原本的面貌。如果我们不能及时的进行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若干年后我国茶文化将消失殆尽, 甚至会有被其他国家取而代之的危险。

现阶段我国茶文化的发展中正面临着茶树栽培与加工技艺的专业人员较少的现状, 掌握传统的茶艺的传承人少之又少, 有些茶文化非物质遗产已经濒临灭绝。法律作为最为直接有效的保护手段, 运用在对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法律实践中我们发现由于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立法与执法较为落后, 导致了很多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处于无法律保护状态, 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发展问题。

2.2 茶文化非物质遗产法律保护困境

2.2.1 传承人认定的困境

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其前提和关键就在于传承人的认定。只有有效的保护了茶文化的传承人, 才能更好的保护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茶文化非物质遗产一般都是以口口相传的形式传承而来, 因此进行传承人的认定就会显得尤为的困难。在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人认定中有些情况是较为简单的, 很多茶文化传承人带有地方茶文化的特点。而大部分的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人都具有着群体的特征, 因此在认定中就会出现困难, 特别是我国现存法律中并没有相应的传承人的法定标准, 因此在认定的时候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 使得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工作难以开展。

2.2.2 政府干预与民间自然传承的矛盾关系

在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中迫切的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与保护, 但是在处理政府干预与民间自然传承之间的关系上依然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关系。一方面有些茶文化非物质遗产已经处于频临灭绝的处境, 丧失了自然传承的能力但是却没有获得政府的及时帮助。另一方面, 在政府进行干预保护的过程中, 掌握不好力度, 会造成过度干预的现象, 即导致茶文化非物质遗产自然传承受到阻碍, 严重时会影响茶文化的本来面目。

2.2.3 民众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对于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已经提上了日程, 在某些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民众对于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保护意识仍然较为淡薄, 因此面对一些需要进行认定的传承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知之甚少, 这也就造成了我国茶文化传承人认定的困难以及民间自然传承的难以进行。

3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对策

3.1 明确传承人认定的法律标准

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本身是一种无形的财产, 从本质上讲是一定人群所产生的成果, 是文化圈内居民的特定生活方式。必须要明确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人, 加强对其的保护才能实现茶文化的非物质遗产的传承。在传承人的确定中, 应注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于现实中的问题结合我国相关的法律标准进行认定。对于具有较强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工艺与技能的人员, 可以指定一定的入选传承人的法律标准, 从而进行传承人的认定。而对于群体性较强的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可以运用寻找其代表人物的方式进行传承人的认定, 即寻找在这一群体中具有较高权威性的人物或者是代表最为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人。

3.2 确立政府干预与民间自然传承相适宜的法律保护机制

为了更好地规范我国茶文化非物质遗产保护中政府干预与民间自然传承之间的关系, 解决其中的矛盾, 可以确立相适宜的法律保护机制。督促政府运用适宜的, 理智的行为进行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干预。其中要求立法者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要划定政府行为的限度以及干预原则, 确保在进行政府干预的过程中自然传承的正常进行。同时明确政府在进行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其主要职责是运用法律的手段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 这种方式是具有一定引导性的, 是对自然传承进行调节的, 而不是直接进行强硬的法律干预, 因此在制定法律保护机制的过程中必须合理调试政府干预与民间自然传承的关系。

3.3 增强民众对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法律保护意识

我国的茶文化是我国华夏五千年文化底蕴中的渊源流传的一支重要的支流, 因此在保护中国民族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对于茶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极其重要的。首先我国需要树立正确的为物质遗产立法指导思想, 依据我国特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完善我国现有的保护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法律法规, 加大法律的可实施性。从教育机构的角度来看高校应该设立相关的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赏析课程以及保护立法的研究课程, 从而承担起对我国茶文化非物质遗产专业人员的培养工作。从普通的人民群众的角度来看, 应该积极的认识到我国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重要性以及对我国民族的深刻意义, 从而增强民众对茶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意识。

结论

综上所述, 我国茶文化非物质遗产正在面临着传承问题, 因此进行法律保护是迫在眉睫的, 在进行法律保护过程中由于受到传承人难以认定, 政府干预难以实施以及民众意识淡薄等问题, 导致了我国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法律保护困境, 因此针对上述内容本文探究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旨在有效完善我国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法律保护。

摘要:茶文化非物质遗产是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也是我国文明的结晶, 其不仅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对社会价值以及审美观的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就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而言, 对于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力度还不够, 特别是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法律保护更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基于此, 本文主要分析了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价值以及保护的迫切性, 并以法律的角度总结归纳出了现阶段茶文化非物质遗产法律保护的困境和相应对策, 旨在完善茶文化非物质遗产的法律保护。

关键词:茶文化,非物质遗产,法律保护

参考文献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7

[2]孙志国, 王树婷, 钟学斌等.伍家台贡茶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 2011 (6) :38-39

[3]李健美, 李峰, 刘敏等.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文化保护作用研究---基于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茶产业的对比[J].中国外资, 2014 (4) :55.56

[4]鲁成银.地理标志茶叶密码与我国茶文化全球传播[J].农业考古, 2015 (5) :20-22

浅谈非物质手段的激励作用 篇11

【关键词】非物质手段;行为激励;制度激励;思想激励

当前,很多单位在激发和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时,大多采用了发放奖金、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等物质手段,而往往忽略了非物质手段的激励作用,走了激励的误区,结果收效甚微,使激励手段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级财政对各单位部门的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的相对压缩,使各单位部门资金相对吃紧,如何用有限的资金费用情况下更好地调动单位部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就成为各单位管理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依笔者之见,充分发挥非物质手段的激励作用,调动职工思想意识、精神等各方面积极因素,将会大大提高职工的积极性。

一、物质激励方面存在原则

(1)差异性原则。由于各单位工作人员个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而且随着各单位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实践的推移,职工的需要和思想观念也会相应改变。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根据激励对象和环境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激励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激励效果。(2)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原则。管理者要全面了解职工的需要构成,不但要高度重视精神激励的作用,全面满足职工的尊重、发展和成就等方面的精神需要,而且要善于运用工资、奖金、福利、工作条件改善等物质手段,通过满足物质需要来调动职工的积极性。(3)个体激励与团体激励相结合的原则。个体激励是以满足不同个体需要为前提,最大程度地实现组织目标的个体意愿的集合,它体现的是激励对象的个体差异性;团队激励是以团队整体作为对象来进行的一种激励方式,目的是通过合作来实现组织的目标。两种方式存在互补性,把握好两者的平衡,既能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又能带动全体职工工作热情的普遍高涨。

二、激励方法和手段

1.领导干部的行为。激励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孔子亦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领导者的带头作为,对下属职工的行为具有非常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领导者的一言一行,必然会影响、吸引、教育周围的职工。“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工作好不好、关键在领导”,这些通俗易懂的话同样蕴含着一个朴素而真实的道理:无论干什么工作,办什么事,只要领导干部带头,真抓实干,群众就会心甘情愿、心悦诚服地跟着你走,跟着你干,就不会有完不成的任务。领导干部带头既体现出一种风格、形象,更会起到一种鞭策和激励作用,职工的眼睛是雪亮的,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制度激励。(1)建立普通职工参与管理制度。普通职工参与管理单位事务,不仅是民主集中制度在单位的充分体现,更是职工参与管理主人翁精神价值的体现。然而,有些单位缺乏这种职工参与管理的渠道,单位重大事项的讨论仅限于班子成员之间,使决策失去了民主性、广泛性,导致职工对这种决策没有责任感。因此,必须推行普通职工参与管理的制度,通过每月定期召开征求意见表的形式,广泛听取吸纳职工的意见以改进工作。让职工广泛参与单位事务,不仅能够提高职工工作的积极性,使决策更加合理,更重要的是培养职工思考的习惯,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增强职工在单位的主人翁精神。通过参与,使职工能感受到自己在单位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他们形成对单位的归属感、认同感。从而调动他们的工作责任性、主动性、创造性。(2)健全人事制度。制定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但在实施过程中,应把握公平竞争的原则,畅通进出渠道,防止“拉关系、走后门”等不良现象,使每一位职工都有晋升的机会。因此必须在单位内部实行职工全员考核、定期轮岗和末位淘汰制,以增加职工的新鲜感和挑战欲,使得每一位职工人人都有紧迫感、危机感,从而增强职工对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健全职称制度。改革现有的技术人员职称聘用办法,废除目前实际存在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终身制,使专业技术人员能进能出。这样既有效地激发未聘人员学习提高的积极性,也可给已聘人员以压力,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奋发进取。根据公开、平等、竞争和择优的原则,每年考核选聘一次专业技术人员,对于在年度考核中工作业绩突出的职工优先聘用,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积极性。(4)落实绩优考评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应将每月的业务学习、工作效率、服务质量、遵守工作纪律、出勤等情况与职工的津贴、福利挂钩,每月汇总后按职工工作实际发放,以奖勤罚懒。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在于激发职工内存动力和竞争意识,落实制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在于加强职工队伍管理,调动全职工作的积极性、责任感和服务意识;在于提高职工的文化素质、业务技能、服务水平,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工作效率;在于消除“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利影响,形成“按能取酬、多劳多得”的良性工作机制。绩效考核结果将作为年终评先的重要依据,只有这样,绩效考评制度才不会流于形式,真正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3.思想激励。(1)理解人,及时化解职工的思想矛盾和怨气。如果矛盾得不到及时化解,势必影响情绪,损害人际关系。作为领导必须经常换位思考,站在职工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要使职工的积极性不受挫折,得到充分发挥,作为领导,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要一碗水端平,要做到公正、公平、透明、取得大家的信任和谅解,并且教育引导职工正确处理单位、个人之间的关系,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职工的思想工作一旦做通,便会不计报酬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对职工来说,在精神上是一种满足,这种精神上的满足则会激发出无穷的力量。(2)关心人,增强职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要把关心职工当作思想政治工作的落脚点,提升干部职工对单位的认同感和向心力。要真心实意地为职工办实事,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激发起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把思想、道德、观念等无形的东西融入到为职工办实事的有形载体之中。通过走访谈心、送温暖等多种途径,使职工在得到实惠的同时化解矛盾。(3)教育人,引导职工自我管理和约束。对于职工在工作中出现的错误,要指出、要批评,但批评要讲究方式、方法。说话要有分寸,从理解、关心、团结和爱护的角度出发,少批评指责,多表扬鼓励,要注意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对待过去犯过错误的职工,要积极鼓励他们奋发向上,通过他们的转变,可以有效地鞭策、激励其他职工。要适当运用赞美,这不仅是职工工作的肯定,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其潜能,提高工作效率。(4)熏陶人,营造和谐共事的氛围。要尊重职工人格、权力、尊严与爱好,平等待人,化解干群之间、群众之间的对立情绪,创造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开展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为载体,让职工在活动中交流沟通,在交流沟通中建立友谊、增进感情。单位好比一个家,成员的心情都会特别舒畅,就必然带动单位的长足发展。(5)影响人,树立可供学习的可贵典型。对一些在工作中勤奋敬业、务实能干、乐于奉献,并取得卓越成绩的职工给予表扬,树为本单位的先进典型。让全体职工了解、学习这些就在身边的榜样,以榜样为准绳,找出存在的差距,既可以鼓励先进职工在工作上更上一层楼,也可以激发其他职工人人都有的不服输精神,在单位内部形成向榜样学习的习惯,营造争当先进、争赶先进的良好氛围,从而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参 考 文 献

[1]王成全.知识型职工主导需要及激励因素的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

[2]李志,胡静.企业职工的非物质激励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知识型员工的非物质激励体系研究 篇12

关键词: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体系

随着知识经济以及科技时代的到来,知识性工作成为新经济形态下的主要工作形式,知识成为社会的关键性和稀缺性资源。而其中资源的载体———知识型员工(knowledge worker),作为知识创造、利用、增值的主体,日益成为决定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性因素。在国外,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大量对知识型员工管理激励相关理论的研究;在我国,近来在管理咨询和企业管理实践中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策略得到广泛关注,但是对于知识型员工的非物质激励策略的相关研究,一般只是对一些非物质激励方式的简单罗列,缺乏对整个激励体系的构架。笔者在本文中,尝试利用不同非物质激励之间的关系及作用层次,建立起较为系统的知识型员工体系。

一、研究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的意义

1. 知识型员工和非物质激励概念的界定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在1959年就提出了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它是指“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他们生产的不是物质产品,而是知识和思想,他们比组织中任何其他人更了解他们的工作”。

国际著名咨询企业———安盛咨询公司在长达数十年的新经济研究中,提出知识员工的定义,他们认为知识工作要求员工具备智力输入、创造力和权威来完成工作,而知识员工主要包括以下人员: (1) 专业人士; (2) 具有深度专业技能的辅助型专业人员; (3) 中高级经理。他们通常在以下领域工作:研究开发、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市场营销、广告、销售、资产管理、会计计划、法律事务和金融、管理咨询等。

加拿大学者弗朗西斯·赫瑞比认为:“知识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

目前在学术方面关于知识型员工的概念,尚无公认的定义。本文中所用“知识型员工”是指,具有从事生产、创造、扩展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企业或组织带来知识资本增值,并以此为职业的人。简单来说,在一个企业或组织之中,其脑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高于体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员工,就可以称之为知识型员工。

激励是通过满足企业成员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个人的行为目标与组织行为目标相一致。按照激励手段的不同,激励可分为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指通过物质刺激的手段,鼓励职工工作。它的主要表现形式有正激励,如发放工资、奖金、津贴、福利等;还有负激励,如罚款等。非物质激励主要作用于人的心理,通过物质、福利以外的途径,如使员工工作富有成就感、工作成绩得到认可、工作本身体现出重要性、负有较大的责任、在职业上能得到发展等来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2. 非物质激励对知识型员工的意义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没有激励的状态下,只能发挥自身能力的10%~30%;在物质激励状态下能发挥自身能力的50%~80%,在得到适当的精神激励状态下,能将能力的80%~100%甚至超过100%发挥出来。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曾在《再谈激励员工》一文中对金钱与激励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质疑。他指出,与工作满意相对的不是不满意,而是缺少满意感。同样,不满意的反面也不是满意,而是使员工产生抱怨的因素不多。他把体现在薪酬上的金钱归为后一类,也就是说,付给员工金钱只是让他们不要缺乏动力,却无法激发员工更有动力地工作。可见,物质的激励手段会把员工注意力引向外部激励因素,从而无法专心于手头的工作。而非物质激励直指知识型员工的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而持久的作用力。由于激励的边际效用递减,对于知识型员工,通常其物质激励的水平较高,物质激励的激励效用下降,非物质激励的边际效用优势就凸显出来了。而且由于知识型员工的个性心理特点,知识型员工对非物质激励的需求更为丰富多样,对非物质激励的敏感度较高。不言而喻,非物质激励在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挖掘企业发展的潜力方面的成本优势也非常明显。

所以,对于知识型员工的非物质激励,在边际效用、知识型员工的个性心理特点针对性和经济方面都存在优势,研究知识型员工的非物质激励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二、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分析

知识型员工大多受到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拥有较高学历,把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据相关的心理学调查,与普通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思维重理性,逻辑性、系统性强

知识型员工大多受过系统的思维训练,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比一般员工更加理性,具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

2. 求知欲强,不喜欢墨守陈规,创新意识强

知识型员工一般接受先进知识理论和新科技的洗礼,不喜欢从事简单重复的工作,而更愿意在易变和不完全确定的系统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资质和灵感;能够接受新思想,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 不迷信权威,独立性、自主性强

知识型员工的独立思维能力较强,注重科学和事实,喜欢自主的工作环境,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对上级的命令不会盲目服从。

4. 善于沟通和团队合作

知识型员工能够理解他人的行为,愿意征求他人意见;有一定的修养,愿意承认错误,接受批评;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5. 追求意义,有强烈的成就动机

知识型员工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和较高的需求层次。与一般员工相比,他们往往更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更热衷于具有挑战性、创造性的任务,并尽力追求完美的结果和更高的个人成就。知识员工注重得到组织及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也希望得到关于自己工作业绩的及时反馈。

6. 忠诚于专业而对组织忠诚度较低,流动意愿强

知识型员工拥有企业所缺少的经济要素———知识资本,他们往往忠诚于专业而不是忠诚于雇主。出于对自己职业发展前景的强烈追求,知识型员工与企业长期保持雇佣关系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因此,知识型员工可能对组织的忠诚度较低,表现出较强的流动意愿。

三、知识型员工的非物质激励体系

针对知识型员工的非物质激励方式很多,笔者将这些方式分为环境和文化、组织认可、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3类,这3个类别也是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3个层次。体系中层次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这3个层次按照外因→内因的顺序,由外部影响渐渐接近知识型员工的核心价值,激励越来越强,作用越来越持久。每个层次又包含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之间也有类似的递进关系。不同层次和部分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形成系统的非物质激励体系(参见图2、图3、图4)ㄢ

1. 环境和文化

(1)良好的硬件环境

首先,为知识员工提供一种宽松、自主的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是对人的感觉器官的刺激物。一定的工作环境会使人产生一定的心理状态,而心理状态决定着工作的竞技状态,必然影响到工作的效率。办公空间应该干净整洁,工作所需的硬件设施齐全,互不干扰,有一定心理舒适度。配套的服务设施和娱乐环境,更能增加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亲切感。

(2)相互尊重、和谐的人际沟通氛围

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往往需要各方面专业人才的相互配合与协作,每一个成员必须团结协作,各司其职。所以,建立良好的团队氛围,可以更有效地发挥组织的潜能,提高知识型员工的满意度。这通过营造公平、友好的竞争氛围,多组织集体活动,鼓励非正式组织的存在等手段来实现。

建立完整的沟通体系,使不同层级之间的信息可以及时准确地传达,形成相互尊重、和谐的沟通氛围。管理者对员工的关怀、认同和尊重,可以满足他们自我实现等多方面的需求。

(3)优秀的企业文化

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与每个员工价值观一致的企业文化氛围,在这个环境中每一个员工都可以感到自己的工作的价值、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同,他们自身可以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成长。企业文化对于知识型员工的影响在于:一是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为知识员工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共同的利益表现,可以把知识型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动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目标上来,同心协力地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二是凝聚作用,共同的价值观、信念激励把知识型员工凝聚在一起,增强对企业的集体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激励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员工产生满足感、荣誉感和进取心,激励知识型员工发挥能力。

为了使知识型员工更好地发挥能力,就要形成提倡变革、敢于冒险、坦诚交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2. 组织认可

(1)公平的绩效评价体系

激励强化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得到认可,行为主体就会巩固和保持原有的行为;行为的结果没有得到认可,行为主体就会改正或者放弃原来的行动。所以,对实现目标的行为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有助于建立知识型员工的公平感和满意感,起到正面的激励作用。知识型员工对工作有更高的自觉性,所以重视组织对自己工作的反馈,如果这个反馈和实际情况有较大偏差,必将极大损伤员工的积极性。

(2)赞美和荣誉

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讲,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自信心、自尊心和荣誉感,其高层次精神需求尤为突出。因此,管理者不能把他们视为“经济人”,仅仅满足其生存和物质的需要,而是要在管理知识员工中贯穿尊重、信任、沟通、关心、赞美等情感激励手段,及时通过口头和书面等方式对员工给予赞美和荣誉,将给员工带来极大的满足感,使他们能够发挥更大的潜力。

(3)授权

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自主性,他们不仅不愿受制于物,而且无法忍受上级的遥控指挥,他们更强调工作中的自我引导;其次,知识型员工往往比管理者更加专业,更有能力作出正确的决策;再次,下放决策权满足了知识型员工被组织委以重任的成就感需要,使他们对工作抱有更大的热情。因此,企业一方面要根据任务要求,进行充分的授权,允许员工制订他们自己认为是最好的工作方法,而不应采取详尽监督和指导甚至强制规定处理的方法;另一方面为其提供创新活动所需要资源,包括资金和物质上的支持,也包括对人力资源的调用。

下放决策权,谋求决策的科学性,更重要的是求得知识型员工对决策的理解,使员工感到上级主管的信任,从而体会到自己的利益与组织发展密切相关并因此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同时,给予知识型员工一定的权利,让他们参与企业的发展决策和各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这种方式为知识型员工提供了一个取得别人重视的机会。

3. 自我成长与自我实现

(1)学习和培训计划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与技术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这意味着知识员工的知识效价以同样的速度在不断贬值和老化,因为知识员工的人力资本价值,必须通过他们的工作实践和不断学习才能形成,因此,保持技术与知识的领先是知识员工最重要的需要。在一些可持续技术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内,学习机会被视为吸引知识员工,激励他们投身于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的重要工具。企业应为每位员工制订符合个人工作需要和学习能力的学习计划,使他们能够在工作中不断更新知识,及时学习到业务领域最先进的知识与技术。

(2)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企业除为员工提供一份与贡献相称的报酬外,还应充分了解员工的个人需求和职业发展意愿,为其提供富有挑战性的发展机会,创造开拓发挥的最大空间。将员工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与组织目标相结合,提供升职的机会,让知识型员工能够随企业的成长及自己的贡献,获得公平的职位升迁。或是创造新事业的机会,让员工能够清楚地看到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前途,使之与企业成为长期合作、荣辱与共的伙伴关系,为企业尽心尽力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3)企业愿景和员工自我实现目标相融合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建立起由每个员工自我实现的个人愿景汇聚而成的企业的共同愿景。一个共同愿景应该是组织中所有成员都真心追求的、发自内心的意愿。只有当企业愿景成为员工的个人愿景时,员工才能激发出强大的动力,朝着个人和团体的共同目标前进。这才最接近知识型员工的核心价值,是真正激发知识型员工巨大潜能,使之奋斗一生的巨大力量。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或组织要重视非物质激励对知识型员工的巨大作用,针对知识型员工的自身特点和工作动机,设计适合企业和个人的非物质激励体系,提高员工的保留率,才能使组织形成高效的知识团队,不断进行知识创新,实现知识资本的价值增值。

参考文献

[1]彼得·F·德鲁克, 等.知识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2]杨薇钰, 孙彩霞.非物质激励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运用[J].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6 (1) .

[3]李少利, 向佐春.知识型员工人格特质分析[J].科技创业, 2007 (9) .

[4]曾维希, 张进辅.MBTI人格类型量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 2006 (2) .

上一篇:交易成本概念研究下一篇:法律图书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