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生产

2024-10-05

物质生产(精选10篇)

物质生产 篇1

精神生产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新的重要的理论‘生长点’”, 不仅在于当今社会精神生产对物质生产具有的巨大推动作用, 而且在于精神活动之于人类社会发展、存续的重要意义。从16~18世纪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最初争论精神之于社会财富的增长, 过渡到黑格尔等古典哲学家抽象思辨地探讨理性与精神, 再到马克思、恩格斯将精神生产置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上考察, 直至今天“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 知识经济超越传统的物质生产成为财富生成的主要形式, 文化软实力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重点。与科技、文化及知识紧密相连的精神生产, 俨然发展成当今世界的“显学”。马克思、恩格斯在1844年合著的《神圣家族》一书中, 解决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争议, 将劳动时间直接作为衡量劳动产品价值的大小, 明确使用“精神生产”这一概念。“甚至精神生产的领域也是如此。如果想合理地行动, 难道在确定精神作品的规模、结构和布局时就不需要考虑生产该作品所必需的时间吗?……”后来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剩余价值理论》等著作中, 他们也对精神生产的含义、与社会生产的关系及历史演变做了粗略的论述, 但囿于时代的局限和写作意志的限制, 他们并没有深入系统地论述精神生产的理论。不过从他们行文严谨的相关论述中, 我们还是可以从丰富的语义信息中发掘出许多可供探讨的线索, 如“‘精神’一开始就很倒霉, 受到物质的‘纠缠’……”。因此, 我们可以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实际, 深入阐发精神生产受到物质制约的关系。

一、“‘精神’一开始就很倒霉, 受到物质的‘纠缠’”

在论述精神生产与物质的关系中, 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两句话一直为人所乐道。“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民的物质活动, 与人们的物质交往, 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和“‘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 受到物质的‘纠缠’, 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 简言之, 即语言。”他们在这里用了两个时间副词作为精神与物质关系的限定词:“最初”与“一开始”, 强调精神并不是凭空而生的, 精神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物质交往, 是在人们的物质生活中发展起来的, 不是“从天国降到人间”, 而是“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的生产者……”“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原始人是在交往中慢慢地产生意识, 在没有产生意识之前, 世界万物存在那里, 与人类没有关系, 所以说“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人类在意识的基础上, 才会产生更高一层次的精神活动。如果说日常意识是一个反应与接受的过程, 是一个认识世界的过程, 那么, 精神则是一个加工与产出的过程, 是人类反作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因而, 在这里, 两位伟大的导师没有使用“意识生产”, 而是用了更准确的“精神生产”。精神生产不仅来源于物质生活, 而且要产出精神产品, 一开始就必须借助于物质媒介即语言来进行传递。看似空灵缥缈、高贵神秘的精神, 如果不借助语言的外壳, 就难以记载和传递, 也不能被“意识”, 也就等于不存在, 所以精神一出现就被物质“纠缠”, 可谓“很倒霉”。而且“我至少会遇到一种危险, 即我思想中的物品永远不会变为现实中的物品, 因而它就只能获得想象中的物品的价值, 也就是想象的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认为精神生产不能停留在观念想象之中, 必须首先借助语言传递出来。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接着论述道: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这就是说语言和意识紧密相连, 难分彼此, 意识只要表达出来就是语言, 而且两者产生的原因也是一致的, 即“语言也和意识一样, 只是由于需要, 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发生在“关系”之中, 而且只有处在社会中的人才能意识到这种“关系”, 构建这种“关系”的意识和语言, 一刻也不能脱离“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人”, 否则置于意识产生之上的精神生产就无从谈起, 精神也无时不刻地不被人这个处在社会中的物质所制约, 所以马克思、恩格斯说“这种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 它一刻也没有离开这种前提。它的前提是人, 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 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发展过程中的人”。简而言之, 也就是精神生产一开始就不走运, 和物质“纠缠”在一起。

二、精神生产有日益摆脱物质“纠缠”的趋势

思维逻辑严密、行文推论严谨是两位马克思主义奠基人留给后人的一贯印象。为什么一定要加入“最初”和“一开始”这两个时间限定副词呢?能不能去掉?如果不能去掉, 那么接下来精神生产的发展又会如何呢?是不是仍然与物质交织在一起, 受到物质的纠缠而“很倒霉”?两位导师并没有继续深入论述, 即便在后来的著作中也少有涉及。从当今精神生产发展的现状看, 他们所处的历史时期物质相对短缺, 物质生产乃是社会生活的重中之重, 精神生产的作用容易被忽视。但正是由于这两个时间限定副词的使用, 使我们可以大致领悟他们并不认为精神总是永远“倒霉”的, 而是有日益摆脱物质制约的发展趋势。“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 并且创造世界。”精神的力量不仅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极大地推动物质生产的发展进步, 而且成就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马恩逝世之后的两个多世纪里, 精神生产能够借助的媒介越来越多, 如最初的留声机, 后来的无线电传音、影碟、光盘、U盘等, 尤其是互联网, 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那么耗时费力, 地球变成了精神空间中的一个小村庄, 须臾联动万里, 来往古今。人类的精神产品像井喷一样产生, 新的知识累积越来越多, 呈现爆炸式的增长。科技日异月新, 科技发明越来越快地推动着物质生产的丰富, 向物质转化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 精神生产使管理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使人的精神力量渗透到物质生产的每个环节, 提高物质生产和社会治理的效能, 以致人们并不太依赖物质基础, 只需要坐在书斋、办公桌前摆弄笔杆、敲打键盘、遥控指挥, 就能进行文艺创作、科技发明和企业管理或社会治理。更有甚者, 无需多少的物质帮助, 人们可以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纯理论推理, 在已有的知识积淀中探求新知识, 精神生产似乎完全脱离物质的制约, 就像牛顿一样坐在苹果树下, 想象万有引力。就像斯波拉斯空想“斯波拉斯色子”一样, 无需实验的证明, 就能知晓“上帝粒子”的存在, 在“旅行者”号还远未到达银河系, 就能遥想宇宙有多远、多大……迅猛产生的网络话语可以掀起巨大的社会舆论, 甚至形成强大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可以说, 意识形态中高端的精神生产可以不再耗费有形的巨大的物质武器, 就能掀翻一个国家的政权, 改变一个社会发展的形态。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指出:“人离开狭义的动物愈远, 就愈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说, 也就是说精神生产越来越会按照自身的逻辑创造自身的生产。看来精神就是这样越来越神奇, 愈来愈摆脱物质的“纠缠”, 不需什么物质力量的帮助也能存在与发展。尤其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是科学家群体大量涌现, 使社会的发展更依赖他们的精神力量, 即便是一片废墟的德国和日本, 由于人才及教育的延续, 战后也能迅速恢复, 并且超越其他国家的发展。二是科技生产异常迅猛, 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越来越强, 在国民财富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 科技之于生产力的重要性也越来越为各国所重视。三是精神生产主要是科技和文化的生产, 已然发展成为相对独立于农业、工业和服务业之外的高科技和文化产业, 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 成为各国竞争的重心, 形成依赖于人的精神的社会生产体系, 内部分工越来越细, 环节越来越多, 规模越来越大, 大有淹没传统产业的态势。四是表现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 精神生产不仅能够增加社会财富, 而且融合社会交往关系, 如对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重在构建人与人之间情感精神的关系及扭转过分重视物质利益的倾向, 起到物质生产不能替代的作用。由此看来, 精神已在越来越发达的人际交往中, 能够越来越不依赖物质就能生产出改变现实世界的力量, 即精神生产越来越摆脱了物质的“纠缠”。

三、精神生产按照自身内在的逻辑加速发展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 精神生产表现出的三个特征越来越明显。

一是理论“创造”理论, 而不是传统的物质奠定理论。理论按照其自身内在的逻辑矛盾推演发展, 增生出新的“纯理论”。在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 (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 发生之前, 人类社会主要是出于解决吃、喝、住、穿等基本生活, 出于对物质财富的渴求, 不断创新技术, 使得科学技术在这种追求中突飞猛进, 尤其是近代以来, 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 并被迅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生活中, 极大地促进了社会财富的增长。而物质生产经验的积累和各个生产领域内技术的进步相互激荡, 又为科学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如特斯拉交流电理论就是在爱迪生直流电实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现代以来, 科学研究就其总体而言, 发展的直接动力已越来越远离传统的物质生产实践经验, 而是被科学本身的理论体系及内在矛盾的逻辑推动着发展。在当今的信息时代, 涌现出大量的新知识、新学说和新理论, 它们的产生和发展并非人们物质生活的直接产物, 而是由理论体系内在矛盾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从形式上看, 它们往往表现为远离或超越现实, 成为构成科学前沿的纯理论, 如相对论、哥德巴赫猜想、宇宙爆炸理论、地壳运动板块模型等。逻辑推理证明是这些理论产生的主要手段, 它克服和超越了现实的物质条件和物质生产实践经验的局限和制约, 表现出纯理论性而难以被实证, 成为探索真理、论证真理的重要手段。并且, 随着人们认识范围的扩大和认识能力的提高, 它日益摆脱现实的物质纠缠, 最终成为远离现实世界的纯理论, 从而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由理论到理论的过程, 即理论创造理论。这一趋势使物质生产沦落为一种重复性、周期性和机械性的物质活动, 而精神生产则成了创新的代名词。

二是随着人类知识的激增, 知识“产生”知识, 知识的重组激发出大量的精神产品, 诸多交叉学科的兴起拓展了精神生产的空间。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以信息为中心的社会革命, 使人类从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又被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获得信息和拥有知识成为创造财富的起因。20世纪中晚期, 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软件产业的兴起, 使信息数据得以大量储存和传递, 各种经济活动可以转化成为信息数据, 是知识经济开始形成的标志。在人们追求信息或数据的同时, 催生出大量的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 各门科学之间相互渗透, 联系日益紧密。人们对科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不断深入和分化, 在获取大量信息数据的同时, 又不断促使其交叉、渗透、融合, 从而使各门科学之间的间隙得以弥补, 产生大量的数据。由于物质世界和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化, 单一学科的发展已经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各门科学之间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如果说前两次科技革命实现了各学科内部综合的话, 那么新科技革命则是对各学科进行综合, 使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这种学科间的分化组合产生出一个结果, 即增生出来的知识呈几何级地爆发, 被人们形象地称为“知识爆炸”。知识的直接来源不再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 而是知识产生知识, 精神生产表现出脱离物质“纠缠”的特征。

三是精神生产转化为物质生产的速度越来越快, 时间越来越短, 精神“生产”物质, 虽然物质生产在一定意义上仍然制约着精神生产, 但现实是精神生产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引导物质生产, 实质上也就是恩格斯说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种需要来自于人的精神, 而不是物质。当今社会实践的认识论功能实现从依附于物质生产向精神生产的转化。精神生产将物质生产推向纯粹意义上的重复性、周期性、机械化的物质产出活动。尤其是电子网络领域, 新的精神生产能够立即转化为社会物质财富, 激发人们对物质的消费欲望, 而物质消费很快地又推动着精神生产的产出。这种周期的迅速缩短, 我们可以从三次工业革命或科技革命中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看出:蒸汽机从研制到18世纪定型投产用了84年, 电动机为65年, 而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的技术大多在10年内就投入应用, 从发现雷达原理到制造出雷达用了10年, 原子能的利用从开发到应用为6年, 晶体管4年, 移动电话4年, 激光从发现到应用不足两年。此外, 据美国国会有关报告统计, 战后十多年发展起来的工业技术到今天已有40%过时了, 电子领域中已有50%过时了。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的30年中已进入第五代, 而微型计算机诞生后几乎每隔两年甚至半年就换代一次。这种表象使人们有了一种印象, 精神生产在“引导”甚至是在“驱赶”物质生产, 精神“生产”物质, 而不再是精神“很倒霉”, 受到物质的“纠缠”。

四、精神生产日益摆脱物质“纠缠”, 但未脱离物质基础

精神无形, 但却是自然的产物, 离开物质自然的自然界和人的自然界, 精神无从依托。“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 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 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人类的原始时期, 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是一体相存的, 每一个人既是物质生产者, 又是精神生产者。今天在我们看来极其平常的生产经验, 是原始人耗费莫大精神的总结, 并直接用于指导自己的生产活动, 也就是精神生产统一在物质生产中。即便是原始社会初期, 最简陋的石制工具也凝结了原始人巨大的精神劳动, 于人类进化的意义可能并不亚于当今的任何一项科技发明, 只是现代人习以为常将其忽视而已。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无需部族全体出外打猎或采集, 其中会有一小部分人 (如巫师) 专门从事精神生产活动。精神生产从原来在物质生产中存在的潜在形式发展成为在物质生产之外存在的独立形式, 这就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 意味着所谓的真正的精神生产开始出现。“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起才真正成为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从这时候起, 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也就是说, 精神生产可以脱离现实的物质制约而去构造某种不现实的东西, 而这种东西又可以现实地表现出来。“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 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 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如果物质生产本身不是从它的特殊的历史的形式来看, 那就不可能理解与它相适应的精神生产的特征以及这两种生产的相互作用。”不管精神生产怎么发展, 远离物质的制约, 但永远不能脱离物质基础。其一, 精神生产受人脑这一物质的制约, 头脑需要营养物质的及时补充才能不断创造。人脑的开发即教育是社会进步的最主要标志, 精神生产永远也离不开人脑这一基本的物质。其二, 精神生产要借助基本的媒介———语言符号。生产是社会性的, 精神生产只要表现出来, 就要依托语言符号, 否则就是“想象中价值”。语言文字符号这一物质形式是精神交往不能不依赖的工具。其三, 新知识产生与留存累积, 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手段尤其是文字符号, 否则就像远古时代的传说, 极容易失传。秦始皇“焚书坑儒”毁掉了不知多少精神产品, 再也不能完全从文字符号形态恢复。其四, 科学技术理论发展不是为了理论而理论, 而是要改变现实的物质世界,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而且, 任何自然科学理论都得作用于物质力量。社会科学虽然表现得不像自然科学那么明显, 但“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 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 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纯粹的社会科学理论最终还是要变成物质的力量, 才能推进这个人类社会发展。其五, 精神生产是一个社会生产活动的过程, 最终的结果是把内在无形的精神化为外在有形或无形的产品。其六, 精神生产的发展规律归根到底决定于物质生产的发展规律。在原始社会末期, 精神生产的一部分从物质生产中分离出来, 还有一部分与物质生产相“交织”, 即劳动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创造, 这一点极容易被忽略但却意义重大。20世纪70年代末,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分田到户, 开启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到今天, 我党多次提出要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即便是从物质生产分离出来的那部分, 它的发展水平归根到底不能超出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古人想象着能像鸟儿一样在空中自由飞翔, 但只是到了一百多年前才发明了飞机, 人类才能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奥秘。因此, 精神生产的发展规律归根到底仍然受物质生产的发展规律所决定。《共产党宣言》中说得好:思想的历史除了证明精神生产随着物质生产的改造而改造, 还证明了什么呢?

物质生产 篇2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指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

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近几年的实践看,中国通过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既坚持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真性、完整性及核心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又有效提高了传承人的地位和收入,扩大了就业岗位,并为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时,国内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还存在不少不足,未来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中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现实条件如下: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生产性保护的物质基础

中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百工兴盛,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中国开展非遗生产性保护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二)软硬条件,是中国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区位支撑

中国自然环境秀美,社会创业环境和谐,政策环境宽松,具有优越的环境优势。同时,中国拥有许多名校名社名企,各大文化创意产业园集聚了大批专业人才,具有丰富的人才优势。

(三)民间资本,是中国非遗生产性保护的项目支撑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较好。民间资本非常雄厚,民间的投资非常活跃,市场需求旺盛,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这个为中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四)工作基础,是中国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坚强保障

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蓬勃开展。人们也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不仅仅是政府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而努力,与民间的有识之士也在为生产性保护做出实质性的努力。

由于生产性保护涉及项目情况复杂、种类繁多,全国各地区的情况差异也很大,在今后开展具体工作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理清思路,把握重点,扎实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保护优先,循序渐近,依据特色,突出重点,与时俱进,传承发展。

非遗生产性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发展,必须与当下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中国的保护工作才能具有广泛的基础,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

(二)立足产业,加强培育,有效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

在遵循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将传统文化导入当代产业体系,既能盘活存量资产,又能实现文化产业增量扩张。加快建设各类文化产业交易、展示中心,形成集聚效应。并积极培育非遗项目的骨干企业,鼓励本真性生产和技术进步。

(三)加强领导,认真谋划,深入推进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

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建立健全保障体系,加压奋进,多措并举,不断完善长效机制,最后攻坚克难,务实创新,有序有重点的推进。

物质生产 篇3

生物质型煤是指在煤中按一定比例加入秸秆等可燃生物质和添加剂后压制成型的洁净能源产品。它可以把我国有限的煤资源,尤其是低质煤高效化、洁净化利用,把农村大量的秸秆、林木废弃物资源化、能源化利用,是一种洁净能源产品,可代替煤、燃油、燃气,是解决我国散煤锅炉对大气污染较为理想、经济的洁净燃料之一。

据北京市环境科学院专家介绍,目前我国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全国有480万台锅炉烧散煤,若改烧生物质型煤,可以从源头上解决散煤锅炉的节能减排问题,特别是SO2、CO2排放量可达到理想效果,而且无需再添设备,就能达到固硫、除尘效果,节省锅炉使用成本。因此,生物质型煤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国内一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各种鼓励推广政策、措施。但是,生物质型煤在国内市场发展多年,却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型煤加工设备存在产量低、配件易磨损、能耗高等一些不足,导致生产成本高。新工艺技术采用湿法粘合,原料无需烘干,低压成型,能耗低,而且设备投资小,生产成本低。生产使用的TX添加剂,具有免烘干、防水、固硫三重功效,是改进生物质型煤质量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产品经国家科委组织的专家鉴定,工艺整体技术及节能环保效益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外,这种工艺生产技术,不仅可以生产生物质型煤,而且可以生产任何类型的洁净型煤产品。

纤维类物质生产乙醇的研究进展 篇4

1燃料乙醇的意义、发展现状和趋势

1.1 燃料乙醇的意义

乙醇已不单是一种优良燃料,它已经成为一

种优良的燃油品质改善剂被广泛使用,作为一种新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而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4,5]。全世界积极推广使用燃料乙醇主要有以下三个重要意义:

一是可缓解石油紧缺矛盾。

二是非粮纤维物质代替粮食生产乙醇可有效解决世界粮食危机。目前粮食危机是世界三大问题之一。非粮纤维类物质既不与人争粮又来源丰富,品种多,再生时间短,是生产乙醇无可挑剔的可再生原材料。

三是有利于环境改善。燃料乙醇既是一种清洁能源,又是一种良好的汽油增氧剂和辛烷值调和组分,用以代替四乙基铅和甲基叔丁基醚(MTBE)或乙基叔丁基醚(ETBE),乙醇调入汽油对降低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很有效,起到净化空气和保护环境的效果[6]。

1.2 燃料乙醇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在燃料乙醇的生产研发方面,北美和巴西走在前列,而且在未来20年仍然保持着大规模燃料乙醇生产的竞争力[7]。

据美国石油学会统计,美国2000年燃料乙醇的产量为500万t,其中92%的燃料乙醇混合到汽油中。2006年7月7日,美国能源部公布了一份

新的清洁燃料发展路线图,提出今后将在植物纤维原料水解生产乙醇替代汽油方面下大力气[8]。美国能源部还制定计划,希望通过对酵母菌的基因工程改造,在2015年左右纤维素燃料乙醇成本由每升28美分降到18美分,使其能大规模应用[9]。

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乙醇生产国和消费国,有着丰富的甘蔗资源,使其乙醇生产成本很低,生产能力达1200万t/a[10]。巴西不仅是乙醇生产的最大国,且生产工艺技术日渐成熟,是以燃料乙醇替代石油最成功的国家之一,现为世界上唯一不供应纯汽油的国家。巴西农业部长罗伯托·罗德里格斯宣布,到2013年,巴西计划将乙醇燃料的年产量扩大到350亿L,其中约100亿L将用于出口[8]。

日本是石油进口第二大国,由于国内粮食生产不足,故对以纤维素为主的生物质废物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十分重视。日本每年约产1000万t废木屑,不少企业利用自行开发的技术或引进它国技术开展了以废木屑为原料的燃料乙醇的工业转化试验,日本政府也积极促进纤维素制乙醇技术的研发[11]。

在其它一些发达国家如欧盟、加拿大,发展中国家如泰国等,都已将燃料乙醇作为重点发展项目。

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也制定了发展燃料乙醇的规划。规划的方案分三步:第一步在吉林、河南等省以过剩玉米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并作为含氧添加剂在汽油中掺入10%,这一目标已初步实现;第二步在有条件的省区利用当地优势资源如早灿稻、甘薯和甘蔗等生产燃料乙醇;第三步就是利用植物桔杆、稻壳等纤维素生产燃料乙醇,并全面推广。

2001年,国家计委等5部委颁布了《陈化粮处理若干规定》 ,建立了第一批燃料乙醇企业:安徽丰原生化、黑龙江华润酒精、河南天冠集团和吉林燃料乙醇公司。2002年,我国开始试点生物燃料乙醇的开发。2004 年2 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等8 部门联合颁布了《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方案》和《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工作实施细则》 ,把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作为国家一项战略性举措。目前,我国生物燃料乙醇生产技术已经成熟,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安徽5 省及湖北、河北、山东、江苏部分地区已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替代普通无铅汽油。2006年6月26日,河南天冠集团建成投产了我国首条秸秆乙醇中试生产线,标志着我国在生物质能源利用领域已跻身世界行列[11]。目前,在我国一些边际地区正在开发利用甜高粮秸秆生产燃料乙醇的项目,2009 年在新疆由莎车县与浙江浩淇生物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将在5 年内建成年产30 万t的甜高粱秸秆制取无水燃料乙醇项目,莎车县4 个乡镇将种植约1330 hm2 的甜高粱,总投资12.6亿元。2010 年4 月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兴能源有限公司年产10 万t甜高粱茎秆燃料乙醇项目开工奠基剪彩,计划总投资13.5 亿元,总占地面积100 hm2[12]。

1.3 发展趋势

高效破坏植物纤维结构,降低生产成本的预处理技术的开发,仍然是目前燃料乙醇工艺研究的热点[13]。通过基因工程途径构建生产纤维素酶的高效工程菌,通过分子演化和设计来提高酶的功能性,通过强化的低成本发酵来生产纤维素酶等相关研究成为纤维素酶的研究主流。高活性、高耐受性、高发酵水平以及同时转化五碳糖、六碳糖的高性能菌种的研究仍然是纤维素燃料乙醇的主要研究方向[14]。总之,未来燃料乙醇的发展方向是环保,安全及低成本。另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麦秸、玉米秆、稻草等农业秸秆,林牧副产品以及城市生活垃圾等纤维类生物质资源经过生产加工,最终都可以变成能够替代石油的燃料乙醇,对缓解能源短缺、促进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保护大气环境等均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5]。

2 维素类物质生产乙醇的一般生产工艺、预处理技术和发酵工艺技术

2.1 维素类物质生产乙醇的一般生产工艺

在过去的20年里,对木质纤维原料转化乙醇的方法开展了广泛研究,一般来说,转化分为两步:把纤维素水解为葡萄糖,即需要先完成纤维素物料的糖化过程;纤维素水解为单糖以后,再发酵生产乙醇。水解通常采用纤维素酶催化,发酵通过酵母菌或细菌实现。

微生物发酵生产乙醇的过程一般分为4个流程:预处理、酶解、发酵以及回收。

2.2 预处理及相关技术

生物质的预处理主要包括对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组分的粉碎、溶解、水解和分离。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打开其密集的晶状结构,以利于进一步的分解和转化。预处理是生物转化的关键步骤,影响整个纤维素乙醇生产过程。因此,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预处理技术的研究甚多,其成果也很显著。如表1所示。

2.3 发酵及相关技术

目前发酵生产乙醇的方法主要有:异步糖化发酵法(Separate Hydrolysis and Fermentation,SHF)、同步糖化发酵法(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SSF)、联合生物加工(Consolidated Bioprocessing,CBP)、共固定化发酵法(Co-immobilization Fermentation,CIF)等。

异步糖化发酵法,即糖化、发酵二段发酵法,其最大的缺点是预处理过程中生成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反馈抑制了纤维素酶的活性。

为了解除异步糖化发酵法引起的抑制效应,目前研究者将更多的目光和注意力转移到了同步糖化发酵法。其特点是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水解和酵母发酵生成乙醇在同一容器内连续进行,这样酶水解的产物 — 葡萄糖由于酵母的发酵不断地被利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产物对水解的抑制作用。同步糖化发酵法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方法[30]。

随着共固定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科研者也在不断尝试将共固定化技术应用于纤维乙醇的生产实践中,即固定化发酵,包括细胞与细胞、细胞与酶以及酶与酶共固定化3个方面。

细胞与细胞固定化

细胞与细胞固定化,即多菌种固定化体系,多种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相互依赖、相互促进,形成了丰富的酶系和多样化产物体系,它们交错作用形成大量的营养成分。

T. Lebeau等以一种复合琼脂为载体,将酿酒酵母和休哈塔假丝酵母共固定化,并以葡萄糖(35 g/dm3)和木糖(15 g/dm3)混合糖浆为原料进行连续发酵研究。 在稀释率为 0.02 h-1时, 获得最佳发酵结果,即100%的葡萄糖被消耗,73%的木糖被消耗,酒精生产率为 0.48 g/g总糖[31]。

细胞与酶共固定化

单一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有时很难实现对某一底物的作用,而共固定技术则可以发挥酶和细胞的协同作用。

Bandaru VVR等以海藻酸钙为包埋材料,壳聚糖为吸附剂,将淀粉葡萄糖苷酶和运动发酵单胞菌MTCC92 共固定化,以质量浓度为 150 g/L 的西米淀粉为原料进行发酵,得到最大酒精质量浓度为55.3 g/L[32]。

酶与酶共固定化

将具有协同作用的酶共同固定可以更有效地发挥各酶的作用。Giordano等先以二氧化硅为载体将葡糖淀粉酶固定, 而后用果胶为载体将葡糖淀粉酶与酿酒酵母共固定, 并以木薯淀粉液化液为原料进行同步水解发酵(SSF)。结果表明,初始总糖质量浓度为166.0 g/L,酒精生产率为8.3 g/L·h,底物的理论转化率为91%;在连续发酵过程中添加质量浓度为163.0 g/L 的总糖,在相同条件下,酒精生产率为 5.9 g/L·h,底物转化率为 97%,酒精理论产率为 81%[14]。

固定化细胞发酵的新动向是混合固定细胞发酵,如酵母与纤维二糖酶一起固定化,将纤维二糖转化成乙醇,此法引人注目,有希望成为纤维素生产乙醇的重要手段。

联合生物加工(CBP)指在一个反应器中联合了酶生产、水解、五碳糖发酵和六碳糖发酵4种生物转化过程,由于将生产纤维素酶的过程包括在整体工艺中,从而降低了底物和原料的消耗以及纤维素酶的成本,使工业规模的工艺生产成为可能。目前集酶生产、水解、五碳糖发酵和六碳糖发酵4种生物转化功能一体的生物菌种尚还在研发当中,主要集中在酿酒酵母的基因重组技术中[33]。

3 木质纤维素的资源组成及结构对其乙醇转化的阻碍和解决办法

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木质纤维素(lignocellulosic materials),主要由纤维素(cellulose)、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s)和木质素(lignin)组成,这些物质是陆生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分。

纤维素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天然有机物,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如图1所示,纤维素是由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组成的大分子多糖。纤维素成分虽然单一,但其结构是三者中最复杂的,多个分子平行紧密排列成丝状不溶性微小纤维,多条微小丝状纤维相互缠绕构成绳索状的紧密晶体结构—纤维素。资料显示,在一般纤维物质的结构模式中,纤维素纤维被镶嵌在一个木质多糖的矩阵中,就如图2所显示。

[箭头代表水解(黑箭头代表生成单糖可以直接被发酵利用),G为葡萄糖,Gal为半乳糖,Man为甘露糖,X为木糖,Ara为阿拉伯糖, Other为鼠李糖]

纤维素从成分上看,毋庸置疑很容易被纤维素酶酶解,但复杂的晶体和受包围的矩阵结构将纤维素酶堵在门外。因此纤维素的复杂晶体结构成为木质纤维素酶解的一个阻碍,也是人类利用木质纤维素转化乙醇的难点之一。

解决办法:不同木质纤维素来源不同,纤维素成分和含量不同,据实选择或改进预处理技术和酶水解工艺。

图1所示,半纤维素是由几种不同类型的单糖构成的异质多聚体,这些糖是五碳糖和六碳糖,包括木糖、阿伯糖、甘露糖和半乳糖等。木聚糖是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占总量的50%,它结合在纤维素微纤维的表面,并且相互连接,这些纤维构成了坚硬的细胞相互连接的网络。木聚糖与纤维素的结构不同,大约80%的木聚糖主链含有侧链,阿拉伯糖和葡萄糖醛酸的单体侧链及包含阿拉伯糖、木糖及半乳糖残基的寡聚侧链分别键合于主链D__木糖残基的C__2和 C__3 位置上[35] ,如图2所示。木聚糖分子虽然没有纤维素那样的晶体结构,但比起纤维素分子的结构多样和组分复杂性,其降解难度更大。

另外水解木聚糖分子的酶则主要由β-1,4木聚糖酶和β-木糖苷酶构成,并且所生成戊糖不宜被酵母发酵利用,需要木糖异构酶将木糖异构成木酮糖, 再被酵母利用生成乙醇。

解决办法:不同木质纤维素来源不同,木聚糖成分和含量也不同,据实选择或改进预处理技术和酶水解工艺,更重要的是注重不同酶的协同作用。

木质素是木质纤维素中含量相对较少的一种成分,是一种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由4种醇单体(对香豆醇、松柏醇、5-羟基松柏醇、芥子醇)形成的一种复杂酚类聚合物。因其组成不含还原糖,所以木质素不能转换成乙醇。但是,酶解过程中,木质素也可能被水解为某些芳香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被认为是处理纤维物质过程中产生的阻碍物[36]。

解决办法:原位脱毒技术,李丰田等就是利用酵母菌复合培养对稀酸水解液进行原位脱毒而发酵乙醇的。其次还可以改良预处理方法,木质素比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溶解性差,一般不溶于酸和碱,因此可以选择溶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而浸出木质素的溶剂作为预处理剂[37]。

木质纤维素的酶解产物的抑制效应在纤维乙醇生产中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纤维素酶解时产生的纤维二糖会抑制内切和外切葡聚糖的催化作用,葡萄糖的积累对于β-葡萄糖苷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8],木糖的积累对酶解也有抑制效应[3]。 解决办法:既然是产物所产生的抑制效应,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消耗掉产物,解除抑制效应,比如用同步糖酵解(SSF)发酵的话就可以及时消耗葡萄糖和纤维二糖[39];把能利用葡糖糖和木糖的菌株混合发酵,消除木糖的抑制作用[3]。

4 对纤维乙醇工业的展望

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世界原油价格在不断上涨,这给燃料乙醇的价格带来了一定的升值空间,同时也给燃料乙醇的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另外。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石油的需求也在进一步提高,以乙醇等替代能源为代表的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已成为国家能源政策的一个方向[40]。

因此,今后还要加强以下技术的研究:①以基因工程手段选育高产纤维素酶、木质素酶菌种,降低纤维素酶的生产成本;②进行固定化发酵技术的研究,解决目前存在的污染率高和成本高的问题;③进一步研究纤维素原料的预处理,酶水解及发酵生产的工业化技术,其原则是:经济、节能、环保。

总之,如何减少成本和提高纤维素生物质的乙醇的转化率将是后续的研究重点和发展的方向。

摘要:介绍了燃料乙醇的意义、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重点综述了燃料乙醇工艺中的预处理技术和发酵工艺技术,对预处理的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归纳,分析了木质纤维素的资源组成成分及结构对其有效转化乙醇的影响及解决办法,最后对纤维素燃料乙醇工业进行了展望。

物质生产 篇5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经列入2018年苏州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项目。根据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我局专门成立了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立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并多次召开座谈会,听取有关部门和专家意见,经反复修改,形成《办法》初稿。为了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进一步提高《办法》的质量,我局将通过苏州市人民政府网站和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网站公布全文,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现将起草《办法》的有关说明如下:

一、制定办法的必要性和依据

2012年,文化部印发了《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该《意见》充分认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重要意义、正确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方针和原则,科学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深入开展、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工作机制。2014年1月1日,《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第十六条规定“对存续状态较好、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具有市场潜力和发展优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有效传承其核心技艺 和文化内涵的前提下,通过培育和开发市场、完善和创新产品或者服务等形式,实施生产性保护。实施生产性保护的单位和个人,应当保持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艺的真实性,并可以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可见,《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将生产性保护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法之一,鼓励有关单位与个人积极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制定出台一部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是贯彻实施《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重要内容。

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主要涉及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项目,这3类项目占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比例接近半数,在苏州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的比例接近2/3。因此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使之与现代生产生活紧密结合,焕发应有的活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经过多年的实践,也已经探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保护方法和苏州模式,具备了制定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实践基础。

二、法律依据

制定《办法》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 例》、《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

三、办法主要内容的说明

《办法》共24条,主要内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定义、适用范围、鼓励对象、管理部门职责、保护工作机构职责、促进措施、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认定条件、权益及职责、相关法律责任等。具体说明如下: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定义、适用范围与办法的鼓励对象。《办法》第二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进行定义,明确其为一种保护方式。《办法》第二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是指在具有生产性质的实践过程中,以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传统手工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产品的保护方式”。

《办法》第三条,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已列入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且属于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的项目(以下简称生产性保护涉及项目)。

《办法》第四条,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鼓励对象为生产性涉及项目的保护单位、生产单位、示范基地等,并进行了阐释和说明。

(二)管理部门职责和保护工作机构职责:《办法》第五条明确了市、县级市(区)文化主管部门(以下简称文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负责具体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同时,明确了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相关工作。《办法》第六条、第七条进一步明确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构的职责。

(三)鼓励发挥行业协会、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研究机构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重要前提是坚持核心技艺的手工生产。但是,一直以来手工生产的行业标准缺失,由此也成为市场混乱和行业不正当竞争的因素之一。因此,制定和明确各类手工生产的标准已经成为保护传统手工技艺的重要工作。《办法》第八条鼓励行业协会、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研究机构等开展生产性保护涉及项目的手工生产行业标准制定工作。

(四)鼓励性举措。《办法》第九条至第十三条主要是通过发挥政府及相关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方面的引导作用,采取资金扶持与奖励等方法,鼓励社会力量、生产单位、保护单位积极开展生产性保护相关工作。鼓励措施主要集中于传统技艺传承、产品设计研发、传统手工艺及成果的集中展示和互动体验、生产性保护涉及项目的营销与推 广等方面。其中,传统技艺传承为生产性保护工作的核心和基础,产品设计研发、营销推广等是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生产生活结合的重要途径。《办法》第十四至第十六条是对开展第八条至第十三条有关工作且成绩突出的相关单位和个人给予资金扶持和奖励,并明确了获得扶持和奖励的条件。政府推动这些工作的重点在于对青年人才的培养,鼓励青年人才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我们希望通过这些鼓励性举措,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格局。

(五)苏州市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认定条件、权益和职责。《办法》第十七条,明确苏州市文化主管部门开展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申报与命名工作。《办法》第十八条至第二十一条明确了苏州市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命名条件、权利,职责及取消称号等有关规定。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命名条件、权利、职责的确定,是在对国内20多家国家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相关条件及保护工作实绩进行调研与总结,并结合苏州实际而制定的,部分条款属于创新性内容。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命名的前提条件是被列为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单位。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应当履行的职责有:坚持核心流程的手工生产,积极开展传统技艺的传承工作和技艺研发与产品开发工作;积极开展传统技艺的青年后继人员与设计研发人才的培养工作;开展公益性的展示宣传推广活动; 规范使用扶持资金,并定期向文化主管部门报告使用情况,接受监督。命名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目的在于鼓励先进,充分发挥基地的示范作用,明确其职责,规范其行为,对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实行动态管理,命名后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若不再具备相应条件,则取消其称号。原来按照《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促进办法(试行)》已经被认定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继续有效。

物质生产 篇6

生物质能作为自然界的第4大能源,资源分布广,开发潜力大,环境影响小,发展生物质能源是全球缓解能源危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1]。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丰富,每年约有7×108t的农作物秸秆,另外还有大量的林业采伐和林木制品加工厂产生的废弃物,如枝丫、小径木、板片和木屑等,总量近 1×108t[2]。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生产固体燃料是把农林废弃物加工再利用、解决生物质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是除生物质气化和液化之外的又一种生物质能源转换方式[3,4]。但由于原料、工艺和设备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生产和利用仍然存在着问题。本文就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探索更好地开发生物质能源的途径。

1 国内外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发展现状

1.1 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发达国家对生物质成型燃料技术都十分重视,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技术力量研究和开发生物质致密成型设备。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就开始研究压缩固体成型燃料技术,并研制了螺旋式挤压成型机,在加热温度为110~350℃、压力10MPa的条件下,能把木屑和刨花压缩成固体成型燃料[5,6]。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研究开发了环模挤压式颗粒成型机,并在国内大量生产。瑞土、瑞典、西欧等发达国家都先后开发研究了冲压式成型机、辊模挤压式颗粒成型机[7,8]。20世纪50年代,日本从国外引进技术后进行了改进,研究应用了螺旋式挤压成型机,之后又相继产生了以油压、水压为动力的活塞式生物质压缩成型设备[9]。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对生物质压缩成型燃料技术进行了探讨,对压缩过程中的动力消耗、压模的结构与尺寸、压缩燃料的含水率、压缩时的温度和压力及原料的颗粒大小等进行了实验研究,进一步改进了生物质压缩成型技术,使之更趋于实用化。泰国、印度、菲律宾等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也先后研制成了填加粘结剂的生物质致密成型机[10,11]。

1.2 国内发展现状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致力于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的研究。湖南省衡阳市粮食机械厂于1985年研制了第一台ZT-63型生物质压缩成型机,江苏省连云港东海粮食机械厂于1986年引进了一台OBM-88棒状燃料成型机。1993年前后,我国从国外引进了近20条生物质压缩成型生产线,基本上都采用螺旋挤压式,以锯木屑为原料,生产碳化燃料。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于1998年研制成功了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机。该机由旋风干燥装置、木质素加热软化装置和颗粒成型装置3大部分组成, 生产率为120~240kg/h,能耗为120.8~241.7kW·h/t[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严永林等(原中南林学院)从2002年起在国产饲料制粒机的基础上结合瑞典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机技术研制而成了生物质颗粒燃料成型机[13]。2004年,清华大学和北京惠众实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Highzones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利用压辊挤压原理实现了生物质就地及时压缩[14]。2006年,河南农业大学李保谦、张百良和夏祖璋等研制了HPB-IV型液压驱动活塞式成型机,合肥天炎绿色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研制了TYK-Ⅱ秸秆成型机。河南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何晓峰等研制了一种在常温下生产颗粒燃料的环模颗粒成型机,变频电机驱动螺旋供料装置为挤压装置供料,通过调整供电的频率可实现原料供应量的调整,颗粒燃料的生产效率可达到300~500kg/h[15]。

2 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2.1 原料难以持续供应

生物质原料主要包括木质材料和非木质材料(如竹材和农业剩余物等),其应用包括用于能源领域生产致密成型燃料供居民采暖和生物质电厂发电、用于人造板行业生产木质或非木质人造板、用于造纸行业生产低端纸制品和纸箱包装材料等及用于养殖行业生产饲料等[16,17]。2009年,我国人造板的总产量为1.15×109m3,其中秸秆人造板产量超过7.5×105m3[18,19];2009年1-11月,我国纸和纸板产量累计达到8.47×107t[20],林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是造纸业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2010年3月,全国166家饲料企业生产饲料2.75×106t[21]。

各类生物质利用都需要大量的可持续供应的原料,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生物质原材料的竞争。随着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秸秆留茬覆盖还田已成为一些粮食主产区(同时也是秸秆主产区)的通用生产方式[22,23],可用于生产成型燃料的生物质原料供应十分紧张。

另一方面,从成品价格比较,1t人造板售价3000元左右,而1t成型燃料售价仅600~800元,因此原料持有者就可能更倾向于将原料出售给收购价格较高者。生物质电厂投资一般在几亿元,一旦上马为收回成本或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必然不惜财力抢购原材料,从而使成型燃料原料价格进一步攀升。当原料成本超过一定界限,即使享受国家补贴,成型燃料生产和所供应的生物质电厂也会亏损。

还有部分生物质电厂立项时以秸秆为主要原料,实际建成生产时,由于秸秆供应不足,成型燃料燃烧性能差,不得不大量使用木材作为成型的原材料。但我国木材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预计2010年我国木材年消耗量达2.5×108m3,折合1.5×108t,而现有森林资源可供给量仅为1.5×108m3,供需缺口达6×107~1×108m3 [24],可用于成型燃料生产和生物质发电的木材供应将十分紧张。

举例如下:按照生物质发电业内通行的标准,半径50km内才允许建一个生物质发电厂,而如果生物质电厂过于密集,则会导致生物质发电厂“无米下锅”。 据南方周末报报道,截至2010年,江苏省原来生物质发电厂一共批了28家,布点过于密集导致原料价格攀升,以稻壳为例,其价格最高峰达到460元/t。由于燃料缺少,大多时间很多电厂都只能减负荷运行或亏损运行[25]。2010年即将投产的涿鹿华达生物热电项目装机容量为2×25kW,年消耗各种秸秆3×105t,而河北涿鹿县秸秆总量才6.8×105t[26],不仅要供应生物质电厂,还要供应造纸厂、饲料加工等企业,加之秸秆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收集(如小麦的手工收割系数为0.85~0.9[27]),因此进一步加大生物质电厂生产规模的可能性就很小。

2.2 各类原材料特性不同,成型差异大

研究表明,不同种类农作物秸秆化学成分不同,见表1所示[28,29,30,31,32,33,34]。化学成分对秸秆的致密成型工艺和成型燃料的性能有影响。相对于木材而言,秸秆的灰分含量高,如阔叶材灰分低于1.5%,而农作物秸秆的灰分一般多在2%以上,稻秸的灰分高达14%,成型过程中易造成粉尘污染,增加除尘系统的能耗。农作物秸秆灰分中的主要成分SiO2含量多的在65%以上(如麦秸、稻秸等)[35],灰分中的SiO2在植物纤维中形成了非极性的表层结构,影响胶黏剂吸附和氢键的形成,不利于其自身胶合固化成型。蓖麻秆的灰分含量在2.4%,因此与稻秸相比,在成型和燃烧是两者必然呈现不同性能。有机溶剂抽提物含量高,1%NaOH下玉米秆的抽提物高达45.62%,这表明其富含蜡状物与硅,不易胶接,降低结合强度。秸秆中聚戊糖含量多在20%以上,聚戊糖使秸秆在成型过程中易出现粘附成型压辊和环模或螺旋进料器的现象,增加能耗,降低成型机使用寿命。阔叶材的木素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可分别高达33.09%和64.10%,而一般秸秆的木素和纤维素含量都低于木材,自身强度也比较低,因此需要提高原料的粉碎程度以增大比表面积,促进纤维形成多维面交接,增强结合强度。棉秆、麻秆等农作物剩余物秸秆原料的表皮纤素含量较高,如蓖麻秆的综纤维素为75.48%,但其纤维较长,韧性大,采用普通的粉碎机不易切断。

生物质原料在压力作用下,细小的颗粒互相之间容易发生紧密充填,成型块的密度和强度显著提高,粉碎程度高,有助于提高成型燃料的松弛密度和耐久性。普通的粉碎(物料相对含水率10%~15%)不能促进原料的自身胶合。为保证成型燃料品质,对成型压力、温度和成型机对原料的适应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造成能源消耗大和成型部件磨损严重等现象。采用热压成型虽能使生物质的化学成分转换为粘结剂,以增强成型物颗粒间的粘结力,但却消耗大量能源[36,37,38]。另一方面,普通的粉碎对高含水率秸秆(含水率>30%)效果差, 不能做到秸秆的即收割即粉碎。

带*号的是综纤维素含量。

2.3 成型设备能耗高且磨损快,对原料适应性差

现在应用较多的成型燃料加工设备有辊模挤压式(包括环模式和平模式)、活塞冲压式(包括机械式、液压式)和螺旋挤压式等3种机型。其中,辊模挤压式成型机采用的是湿压(冷压)成型工艺,活塞冲压式与螺旋挤压式成型机都采用的是热压成型工艺。当前生物质致密燃料成型设备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在成型机中将纤维和木质素软化必然要求高的能量消耗。例如,对于螺杆挤压成型机,粉料在螺旋挤压成型前先要经过电加温预热,挤压成型过程的吨料电耗一般为100kW/h。

2)滚轮和成型孔磨损很快,费用高。国产设备中螺杆的最高寿命不超过500h,距国际先进水平的1000h差距很大[2];活塞式成型机的成型模腔一般要100h修复一次;国内外的同类环模式成型设备平均修复周期在1000h左右,维修费用(取决于环模直径)为1万~4万元。德国某厂环模成型机的环模每运行90d需要维修一次,一台环模总成可维修10次,每次耗资4500欧元[27]。

3)成型机对原料的粒度和含水率要求不尽相同,从6%~35%不等,超出正常范围就会导致不能成型或能耗增大,从而导致因各地原料不同而配备各种专门设计的成型设备。另外,不同的成型设备适用的原料要求严格:为锯末、木屑设计的成型设备不能处理生物质秸秆等;能处理秸秆的成型设备对稻壳无能为力;处理稻壳的成型设备却奈何不得棉花秆等。

2.4 成型燃料结渣严重

秸秆类生物质在生长过程中会吸收一定量的金属元素(如K,Na,Cl,S,Ca,Si,P等),这些元素以盐或氧化物等形式存在于生物质机体内,且熔点相对较低,大部分在700~900℃。当秸秆类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在锅炉内燃烧时,炉内温度远高于碱金属化合物的熔点,导致炉排上的秸秆灰在800~900℃时就开始发生软化,温度过高时灰分会全部或者部分发生熔化,形成玻璃状坚硬炉渣,难以清除[39,40,41,42,43]。另外,烟气中夹带着熔化或半溶化的碱金属硅酸盐,在接触到锅炉内壁面时凝结,不断积聚,最终产生严重的积灰或结渣等问题。结渣现象不仅会影响燃烧设备的热性能,而且会危及燃烧设备的安全性。

2.5 不同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性能差异大

不同种类生物质的热值和工业成分不同[1,44],见表2所示。稻草的低位热值为1.39×104kJ/kg,而杂草的低位热值为1.6×104kJ/kg。相比之下,木材的发热量较大,枫木和松木的低位热值分别为1.89×104kJ/kg和1.90×104kJ/kg。热值的不同致使对应的成型燃料在燃料炉中燃烧时性能存在差异,从一种燃料换到另一种燃料燃烧时,所发出的能量就会存在波动,从而导致供热或发电的不均匀性。这种不均匀性必然影响居民取暖或输电的稳定。

3 解决问题的方案

3.1 充分论证,保证原料可持续供应

项目投资人和地方政府要对生物质电厂项目进行科学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充分考虑国家政策、当地的生物质原料数目、分布、利用途径、已有企业类型和经济效益等。立项规模要合适,地点选择要恰当,宏观审批要慎重,有大型人造板厂则不宜批建生物质电厂,从而保证原料供应充足,并且对可用于成型燃料生产和发电项目的生物质总量、可获得性、可供应量、秸秆等生物质原料到厂价格以及秸秆资料的区域差异等相关问题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项目一旦上马,要进行科学的管理,保证项目的长久发展,确保对当地经济、农民生活质量及农村环境切实有益。

3.2 对原料合理预处理,优化成型工艺

预处理对于增加原料成型性能、改善成型燃料的物理品质和燃烧性能及降低成型机能耗具有重要影响。改变原料的预处理方式可以提高不同种类秸秆自身胶合固化成型性能,从而有效改善不同种类秸秆成型性能和颗粒成型燃料结合强度。在原料预处理方面,蒸汽爆破预处理、木质纤维材料苄基塑化是新近发展起来的预处理方法。在对原料进行蒸汽爆破和苄基化处理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成型工艺。

蒸汽爆破主要是利用高温高压水蒸汽处理纤维原料,并通过瞬间泄压过程实现原料的组分分离和结构变化。处理后天然纤维原料膨松呈烟丝状,纤维素的孔隙增大。对其进行热性质分析表明,蒸汽爆破使植物纤维原料的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为低分子物质,并且使纤维疏松,形成多孔性,易于燃烧[45,46,47]。经此处理的纤维便于成型,从而可提高成型机对原料的适应性。实施时可对不同种类秸秆采用不同含水率、不同温度、不同压力进行工艺优化,得到不同种类秸秆爆破法工艺参数,提高成型设备对不同种类原料的适应性。

植物纤维材料苄基塑化即通过化学手段,用其他的官能团来部分取代其纤维素、半纤维素或木质素上面的羟基,一方面会减少各成分之间的氢键,使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等分子间的结合力大大下降;另一方面这种改性还会破坏纤维素的结晶结构,最终使木质纤维材料可以在一定温度下软化成为热塑性材料[48]。热塑性材料在一定温度下易于成型,且结合强度提高。实施时可对不同种类原材料(木材、麦秸、玉米秸、棉秆、稻壳等)进行一定比例(5%~10%)苄基化预处理,将苄基化产物与未处理原料混合,之后在成型机内成型,总体提高设备对原材料的适应性。

3.3 研发和改进成型设备

研制多种类高含水率物料(湿物料秸秆)一次粉碎技术与设备。普通的晾晒处理如遇阴雨天气,秸秆易霉变甚至腐烂,使秸秆利用价值降低,因而有必要研发针对不同来源、不同种类的高含水率物料(湿秸秆)一次粉碎技术与设备,实现多种湿秸秆即收割即粉碎,并且提高碎料程度。可采用揉搓装置、锤片粉碎、筛分装置等的有机结合技术设计开发设备,将秸秆高度分离,得到介于刨花碎料和热磨纤维之间的亚纤维。粉碎后的秸秆进行再气干或人工干燥,一方面提高干燥效率,另一方面可预防或减少秸秆霉变腐烂,为后续成型工艺做好准备。

提高成型部件的耐磨性,合理设计成型部件的材料、尺寸,合理选择成型因素水平,对成型的关键部件采用先进的表面热处理和涂层及渗层等技术以提高耐磨性。

研究设备对原料的适应性,从结构设计、尺寸设计、制造精度等角度角度出发,提高其对原料的适应性,主要是对含水率的适应性。

3.4 提高成型燃料的抗结渣性能

一是进一步改善对原料的预处理,减少秸秆中的金属元素。试验表明,使用60~70℃的水对秸秆进行洗滤,可脱出秸秆中95%的K和Cl元素[49,50]。二是在秸秆的收集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混入含有SiO2的泥沙,防止K和Na等元素的化合物与SiO2发生反应而生成低熔点的共晶体[51,52,53]。三是研制和选用合理的抗结渣添加剂。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田宜水等提出了一种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抗结渣添加剂[54]。该添加剂主要由15%~25%的碳酸镁、20%~30%氧化铝和45%~65%的碳酸钙组成,按照不同的生物质原料制定不同的配方配比,并按照1%~5%的比例将抗结渣添加剂添加到不同的生物质原料中。四是采用各种措施(如水冷震动炉排等)将锅炉燃烧温度控制在900℃以下,对锅炉内部结构进行精心设计,避免携带低熔点颗粒的热气体与换热面接触等。

3.5 提高成型燃料燃烧均匀性

应改变不同种类生物质原料的成型参数,以提高其成型燃料的燃烧性能。有研究表明,玉米秸秆成型燃料的燃烧性能随着相对孔隙率的不同而变化,相对孔隙率大的玉米秸秆成型燃料相对较好燃烧,具有较好的燃烧性能,反之则不好[55]。为此,应根据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燃烧特性优化成型燃料锅炉运行参数,以提高燃烧效率和热效率。如上文表2所示,木材比秸秆的热值高,可尝试木质材料和非木质材料混合,如木材-麦秆、木材-稻秸等混合成型燃料、生物质原料和煤粉混合成型燃料,从配比、密度等方面提高成型燃料的燃烧均匀性,提高热值。

4 结语

开发和利用生物质能是解决环境污染、能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生物质成型燃料生产和利用过程中在原料的持续供应、原料预处理、成型工艺、设备、成型燃料结渣和燃烧性能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确保生物质致密成型和利用产业发展的关键,尚有大量的工作需要进行。

摘要:生物质致密成型技术是生物质能转换的方式之一。国内外已经对生物质致密成型做了大量的研究,但在成型燃料生产和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原料难以持续供应、各类原材料特性不同、成型差异大、成型设备能耗高、磨损快、对原料适应性差、成型燃料结渣严重和不同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性能差异大等。为此,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为深入开展生物质成型燃料的生产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物质生产 篇7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 简单理解就是,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矛盾, 不是成正比关系, 不能按这个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去衡量文学艺术发展的水平。例如, 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古希腊, 却出现了艺术繁荣的局面。这种情况, 按照其不发达的物质生产水平和艺术繁荣的局面相比, 其发展显然是不成比例的。但我个人认为, 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的不平衡讲的是这样一种情况:一定的文学艺术, 它同处在某一发展阶段的社会形态和生产力相适合, 换句话说, 它只能在这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产生, 并且在这个物质基础上有过繁荣的时期;然而, 它决不随着社会和生产力的向前发展而愈加繁荣, 相反, 它必然是日趋衰落以至枯萎了。

加拿大文学批评家弗莱认为西方文学的叙述结构, 从总体上来看, 都是对自然界循环运动的模仿。自然界的循环周期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春、夏、秋、冬。与此相应, 文学叙述的结构也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喜剧、浪漫故事、悲剧、反讽和讽刺。神话体现了文学总的结构原则, 它包括了这四种叙事结构的全部雏形;西方文学的发展, 是从神话发端的, 然后相继转化为喜剧、浪漫故事、悲剧, 最后演变为反讽和讽刺。到这最后阶段, 则又出现返回神话的趋势。

我认为必须从两个方面考察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平衡关系的规律。第一, 我们应该用主客观分析的方法, 像列维.斯特劳斯一样来进行一番人类学的思考, 朱光潜先生说:“一切正确的批评理论都必须以深刻了解创造的心灵与鉴赏的心灵为基础” (1) 。所以, 我们要深入当时人的内心, 探索人类的心灵世界。简言之就是分析社会形态。第二, 我们应该用形而上学的方法进行具体的社会历史考察。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 一个艺术家, 一群艺术家, 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 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简言之就是分析生产力。我重点从第一方面进行讨论, 对当时人类的心灵和社会形态加以关照。

我们遵从弗莱的意见, 围绕“神话原型”进行思考, 因为神话也是人类历史某一发展阶段的文学形式, 甚至可以说是一切文学形式的“元形式”。就像马斯洛提出的人的最低需要层次一样, 人类在原始状态时期, 所面对的世界是变幻不定的, 这就使当时的人类产生了一种难以安身立命的不安感、恐惧感, 基于这种不安, 原始人类就滋生了一种强烈的寻求安定的内在需求, 因此, 他们在文学艺术中所觅求的获取幸福的可能, 并不在于将自身潜伏到外物之中;而在于将外在世界的单个的“恐怖”事物从其神秘的虚假的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抽取出来, 并用这种非常抽象的形式使之永恒——这就是“神话”。杜夫海纳说:“人类在制造概念或机器之前, 在制造第一批工具的同时, 就创造了。”原始人类便是创造并利用这种文学形式, 在自然的残酷打压下, 获得了心灵的栖息之所。

随着人类的实践能力逐渐增强, 恐惧感也渐渐减弱。人类进入了一个喜剧和浪漫故事的崭新时代, 就像立普斯所说的那样, 人类对于自然的投射的目光是一种释然的移情作用。到后来, 理性的发展, 人的力量大于自然的力量, 人类彻底从对自然的被动地位转为主动, 他们竭力用透视的方法观察周围的一切, 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这正符合了马克思提出的“文学发展的不平衡关系”, 神话在人类发展的早期出现, 当它衰落时, 喜剧流行了, 当喜剧衰落时, 浪漫故事又兴起, 当浪漫故事衰落时, 悲剧又成了最高的文学形式, 当悲剧成为人们的回忆, 反讽和讽刺的文学又大行其道, 也许弗莱的文学理论阐明了一种普遍的文学现象, 但他提出的这五个文学模式互换互变的原因恰巧说明了一定的文学艺术, 它同处在某一发展阶段的社会形态和生产力相适合。

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认为一切理解者, 都是特定时代的理解者, 就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正因为任何理解都不可能摆脱偏见, 正因为任何理解唯有在偏见的指导下才能进行, 因此, 偏见就成为理解和解释形成的基本条件。原始人类面对神秘的自然界时, 拥有他们自己的恐惧性的抽象性的“偏见”。以此类推, 在其它时代的人们同样积累了他们自己独特的“偏见”, 当然这些“偏见”受具体的社会形态制约。这至少是“不平衡”关系的原因之一。

这样, 按照“不平衡”的规律, 在弗莱所绘的文学模式链条上, 我们会发现:我们现在是一个反讽的时代。它预示我们将要向“神话时代”复归。这时文学发展的规律, 同样也是社会发展、时代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二方面的思考首先借助于丹纳的理论, 虽然丹纳所揭露的时代与环境, 只限于思想感情, 道德宗教, 政治法律, 风俗人情, 总之是一切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 有人会说他没有接触到社会的基础;他考察了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 却忽略了或是不够强调最基本的一面:经济生活, 但不论马克思的“物质生产”一词的含义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 既然马克思同时强调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那么, 丹纳所说的上层建筑就应该符合一定时代, 一定历史时期的“物质生产”。丹纳说:“某种艺术是和某些时代精神与风俗情况同时出现, 同时消灭的。” (2) ——例如希腊悲剧 (具体例子都和马克思不谋而合) :埃斯库罗斯, 索福克勒斯, 欧里庀得斯的作品诞生的时代, 正是希腊人战胜波斯人的时代, 小小的共和城邦从事于壮烈的时代, 以极大的努力争得独立, 在文明世界中取得领袖地位的时代, 等到民气的消沉与马其顿的入侵使希腊受到异族统治, 民族的独立

德彪西钢琴小品风格特征

朴美兰1于广壮2

(鞍山师范学院辽宁鞍山114000)

【摘要】本文宗旨是对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钢琴小品风格的分析和阐述。主体部分从分析钢琴小品风格特征, 同时以《前奏曲》为例对其曲式、表情记号、和声色彩、全音阶运用、踏板运用、华彩乐段进行分析以及与同时期印象派作曲家拉威尔在风格上比较等内容入手, 了解德彪西钢琴小品的风格特征, 更好的理解印象主义钢琴音乐的内涵。结论从印象主义钢琴音乐风格的形成是音乐发展史上的必然阶段, 是连接浪漫派钢琴音乐和现代派钢琴音乐的纽带, 成为二十世纪钢琴音乐的重要里程碑。

【关键词】德彪西钢琴小品;内涵诠释;风格特征

在创作的思维方式和结构处理上, 德彪西认为, 音乐的最终目的在于音响与音色给以听觉上的享受, 为了达到音色和音响的色彩和气氛, 使他在和声、调式、旋律、节奏和节拍上对传统的表现方式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并形成他自己的一套独特的功能体系。

一、和声运用

和声是德彪西音乐艺术中最有独创意义的部分, 他的和声在继承浪漫派、民族乐派和声的基础上, 独辟蹊径, 突破了传统大、小调的和声体系。在此从平行进行、不协和和弦的写法及和声织体写法四个方面对德彪西音乐的和声手法进行简单分析。

1平行进行

德彪西和声中的平行进行手法, 少至和音平行, 多到属九、十一、十三等高置和弦平行及各种结构类型的和弦平行进行。此外对相同结构和弦的使用, 除传统和声中出现的平行六和弦、减七和弦外, 还经常用平行大、小七和弦, 小三, 大三, 增三, 大九及平行四、五度结构和弦等等。

2不协和“和弦”写法

对传统和声来说, 使用不协和和弦要给以“解决”, 而不独立使用在作品里。而在德彪西的作品中, 不协和和弦则是被作为一种独立的创作手法加以使用, 而不予以“解决”。在他的和声手法中, 对不协和和弦的写法主要有:a把不协和音程放在较高音区, 使不协和音程间有较大距离;b不协和音交错开;C不协和和弦由前后延续进 (出) ;d对增三和弦单独使用时多用平行进行。

3和声织体写法

德彪西在和声织体写法上广泛使用各种和声进行, 对和弦、调性、曲式等方面进行扩充, 高置和弦、附加音和弦、和声的对置等, 使用多种结构形式及创作手法来扩充和声织体, 用新的织体形式“加厚”音响层次, 从而更加突出了色彩和声的作用。

二、踏板运用

德彪西印象派音乐具有独特的和声色彩及音响效果, 在演奏德彪西钢琴作品时对踏板的运用也要有相应的调理。根据不同的音响色彩与音乐层次要求使用踏板。有时延音踏板可能只踩下一半或更少, 有时可能需要抬起时不完全换干净, 要保留一些必要

与元气一齐丧失的时候, 悲剧也就跟着消灭……同样, 法国悲剧的出现, 恰好是正规的君主政体在路易十四治下确定了规矩礼法, 提倡宫廷生活, 讲究优美的仪表和文雅的起居习惯的时候。而法国悲剧的消灭, 又正好是贵族社会和宫廷风气被大革命一扫而空的时候。”丹纳的这段话说明一定的文学艺术与处在某一发展阶段的社会形态相适合。

总之, 这两个方面的内容正是我运用原型批评的方法理解马克思思想所做的一点点尝试, 不敢说另辟溪经, 但我想至少是抛砖引玉, 开辟了一个新的思路, 水平有限, 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不吝赐教。

的音响, 有时需要快速地轻点踏板为求清晰和明快, 有时也许会在不协和的和声延续中使用同一个踏板, 有时可能为了追求特殊效果在一些休止符和断奏中使踏板贯穿。同时, 在德彪西的钢琴作品中还大量使用了弱音踏板以及中踏板, 使音响色彩变化更加广泛。

三、全音阶运用

德彪西在寻求新的调式材料的音乐创作中, 全音音阶的运用具有印象主义特征。全音音阶——全部由全音音程组成的音阶, 可以从任何一音开始, 不含有主音, 音列各音问亦无任何其他关系。由于记谱法的局限性, 其中有一个音程必须记作减三度, 但在键盘乐器上它和全音是等同的。例:全音音阶

由于相邻各个音之间都是大二度关系, 所以一个八度之内只有六个音级, 而且, 这样音阶中就缺少纯五度 (纯四度) 、小二度 (大七度) 音程。因此, 从听觉上, 就不会由于调性音阶中不稳定、稳定关系而产生的倾向与解决。同时, 也就摆脱了传统大、小调性功能的束缚, 造成飘忽不定、朦胧神秘的意境, 使音乐可以自由驰聘在想象的空间中, 完全是一种以色彩效果著称的作曲技法。这一技法在十九世纪的许多作曲家的创作中就有使用, 但都不太显著。只有到了二十世纪, 尤其在德彪西的作品中, 这种音阶的应用才日臻完善。

四、《前奏曲》风格解析

《为钢琴而作》作于1896年, 是德彪西的早期作品, 是他印象创作的转折点。从这部作品中, 可以看到很多古典方法的保留。它由前奏曲、萨拉班德舞曲、托卡塔曲三首组成。在此对其中的第一首《前奏曲》作以风格解析, 并对其演奏提一些想法。

曲式与结构

《前奏曲》是五部三部曲式, 采取17、18世纪的舞蹈组曲形式, 有很多平行和弦, 大、小三和弦, 增三和弦和全音阶。整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陆贵山周忠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陆贵山周忠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美学与艺术讲演录》上海市美学研究会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4].《哲学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编辑室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5].《艺术哲学》丹纳人民文学出版社

[6].《真理与方法》伽达默尔上海译文出版社

[7].《阐释学与文学》戴维-霍伊春风文艺出版社

[8].《批评的剖析》诺思罗普.弗莱/著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

[9].《美学与哲学》米盖尔.杜夫海纳/著孙非/译陈荣生/校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物质生产 篇8

(一) 研究二者的关系是有力的回应思想政治工作“无用论”和“万能论”的需要。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 历史上曾主要出现过两种极其错误和偏激的观点, 即思想政治工作“无用论”和“万能论”。对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生产之间关系的研究是有力回应这两种错误观点的需要。

第一种错误观点:思想政治工作“万能论”。持有这种观点最极端的表现是在文革十年间的思想政治工作。1966年至1976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极“左”思想路线的指导下进行的, 否定物质对精神的决定作用, 夸大精神的能动作用, “四人帮”割裂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关系, 造成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严重脱节。摆正思想政治工作的位置, 对于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种错误观点:思想政治工作“无用论”。这种错误观点在改革开放以后表现的比较突出。进入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 强调经济效益, 追求GDP增长速度, 有人就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无用论”, 认为“中共执政40年来, 生产力之所以发展缓慢, 不如西方各国, 主要原因就是中共进城以后把军队中的一套政治工作搬到生产部门, 在企业设立了党委和政工机构, 如果把党委和政治部门取消, 使企业成为单纯的经济单位和商品营业者, 那么, 中国的生产力就会像美国, 日本一样的大发展。”这种错误的观点无视了思想政治工作对物质生产的推动作用, 淡化了思想政治工作。

(二) 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汲取国内外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教训的结果。

我国1989年的“六四”风波的产生不是偶然的, 其中一种重要的原因就是放松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 削弱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纵观国外的发展, 尽管国外进行的思想教育和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和原则上有着本质的区别, 但是他们也同样重视人的思想道德因素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比较吸收可以发现, 苏联解体很重要的一个思想原因是:“他们对忽视政治工作的失误, 只有少数人认识到了, 并且为时过晚, 无法也无力解决了。”所以“这几年来由于对人的因素在生产中的作用淡化, 钱的观念强化, 结果使苏联的生产力发展缓慢, 社会道德混乱, 必须重视人的因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 我们更应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经济建设的能动作用, 继续发挥和保持党的这一优良传统。

二、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生产的辩证关系

(一) 物质生产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作用。

1. 物质生产决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内容和实现水平。

物质生产决定了思想政治的工作的目标、内容和实现水平。物质生产的状况和发展需要决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物质生产中包含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因素,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 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的实现起决定性的影响, 生产力达到何种水平, 会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高低。”物质生产水平也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水平, 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需要物质手段, “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物质手段, 也制约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程度。”“社会经济环境诸因素的性质, 形成以及变化发展的过程, 特别是重大的变革, 都从根本上制约着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从而影响着人的思想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2. 物质生产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手段和载体。

物质生产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基础, 随着物质生产的不断发展, 其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越来越丰富的载体和手段, “它不仅提供可供教育直接消费的货币形态的教育经费, 实物形态的教育设施, 还提供教育间接消费的经济范畴的劳动年龄人口和可用于智力活动的空间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呈现出由少到多、日益丰富的趋势。

3. 物质生产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历史唯物史观认为,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物质生产的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经济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适应市场经济的自主意识, 竞争意识, 诚信意识, 平等意识等, 这在客观上改变着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也在客观上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强调交易双方自愿, 平等的原则, 从而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也要求强调教育对象树立人人平等, 民主的观点;市场经济强调竞争意识, 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做到与时俱进, 强调人们要不断解放思想, 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

(二) 思想政治工作对物质生产能动的反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属于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 其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但是思想政治工作通过为物质生产指明方向, 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理顺分配关系等作用间接的创造社会的物质财富。

1. 思想政治工作保障物质生产的社会主义方向。

毛泽东曾经说过“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微一放松, 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改革开放,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性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为了实现共产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教育, 使之树立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确保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旗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2. 思想政治工作为物质生产创造精神动力。

物质生产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 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生产关系是人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 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生产过程中的关系、产品分配关系。“我们一提到生产力, 往往只是在修建厂房, 更新设备和引进技术上下功夫 (这无疑是重要的) , 而不大重视人的素质的提高, 特别是忽略了人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的提高, 忽视了人们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忽视了人的高度自觉性和主人翁责任心的增强。所以有了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以后, 关键是提高管理人员和广大劳动者的素质和积极性问题。”只有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才能把人和物的因素结合起来, 物的可能性价值才能转化为现实价值。劳动者包括两方面的素质, 一方面是智力因素, 包括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知识;一方面是非智力因素, 包括人的世界观、职业理想、劳动积极性、劳动态度等。“生产力发展实践证明, 经由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实践具备了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较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他们就会积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就会自觉地提高劳动技能, 就会努力改进生产工具, 革新工艺, 采用新技术, 就会不断地变革劳动组织, 创造性地进行生产管理, 从而大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3. 思想政治工作为物质生产提供了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第一, 思想政治工作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为物质生产创造稳定的发展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强的社会调节功能, 一是沟通, 二是协调。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长期的经验总结。邓小平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十分强调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对于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提出了“稳定压倒一切”的著名论断。改革开放以后,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组织管理形式、利益分配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精神状态发生了重大变化, 各种矛盾凸显, 甚至在某些方面产生了一些消极因素, 理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社会的关系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好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沟通工作, 使人民的合法权利得以保障, 合法诉求得以满足, 要做好社会发展润滑剂和清道夫的工作,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和谐的发展环境。第二, 思想政治工作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促进物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不仅在促进人与人之间, 人与社会之间起着重要的作用, 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思想道德建设在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 维护生态平衡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人类永远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德观念, 遵守生态, 资源和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 热爱, 尊重, 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 自觉维护大自然的平衡, 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思想政治教育加入生态道德教育, 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有利于物质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4. 思想政治工作为物质生产减少了管理成本。

物质生产强调生产投入和产出问题, 要提高物质生产的效率, 还必须涉及到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科学管理问题, 这个问题除了需要科学系统的管理知识, 还需要思想政治工作, 因为思想政治工作也具有社会管理职能, 可以减少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从而减少社会管理的成本。思想政治工作通过理论灌输和理论疏导, 用一定的思想观念, 道德规范, 政治观点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影响, 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 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道德, 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约束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 使之按社会的规范和要求办事, 可以协调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社会成员违法乱纪的行为。

四、研究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现实意义

(一) 研究二者的关系更加牢固坚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地位。

长期以来, 我们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 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思想政治工作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必须坚持。在此, 从思想政治工作和物质生产的关系去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更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为其找到了合理的依据。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 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指明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战略地位, 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其中, 思想建设决定这我们的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十六大以来,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到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 政治文明四位一体的建设, 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为四位一体建设提供思想保证、智力支持, 精神动力。越是深化社会主义改革和加强现代化建设, 越需要切实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二) 研究二者的关系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经验。

物质生产 篇9

此研究报告刊登于《农业工程学报》2010年第9期, 题为“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加工生产线及设备研究”, 第一作者为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姚宗路博士, 通信作者为孟海波副研究员。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具有易运输、易点火、燃烧效率高、灰分少等优点, 燃料密度为1.0~1.4吨/立方米, 体积较原料缩小6~8倍, 便于运输和装卸;能源密度相当于中质烟煤, 燃烧性能好, 热值高, 火力持久, 炉膛温度高, 燃烧特性明显改善, 灰分少, 在燃烧过程中实现了“零排放”。既可作为农村居民的炊事和取暖燃料, 也可作为城镇区域供热和工业锅炉燃料, 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总体来说发展比较缓慢, 主要原因是中国幅员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大, 生物质原料种类繁多、特性复杂, 这对成型燃料加工工艺及设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 与国外技术相比还存在差距, 仍有一些技术障碍亟待解决, 突出表现在:一是与国外主要以木质原料为主不同, 中国的生物质成型燃料主要以秸秆原料为主, 因秸秆中砂石、硅化物等含量过高, 对成型机的关键部件磨损严重;二是设备系统配合协调能力差, 运行不稳定, 生产率低。目前中国的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多为生产率低的单机作业, 生产线简陋, 匹配耦合能力差, 缺乏与主机匹配的原料预处理、输送及喂料等配套设备, 导致运行不连续、故障率高等问题;三是固体成型燃料加工设备适应能力差, 不同的设备对适用原料种类、粒度和含水率要求各不相同, 影响了规模化推广应用。

为此, 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本文采用模辊挤压成型原理, 开发设计了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加工设备, 将农林业剩余物等生物质原料加工成固体成型燃料, 以实现工业化连续稳定生产。加工工艺路线采用二次粉碎、连续喂料与调节喂料相结合的混配工艺, 生产块状和颗粒两种固体成型燃料。能够适应玉米秸、麦秸、花生壳、棉秆、木屑等农林剩余物, 并在北京建成首条规模化、工业化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线。试验检测结果表明, 采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线的每小时生产率比单机状态下提高了17.3%, 经济效益提高13.3%, 成型率达到98%, 堆积密度和颗粒密度也明显高于单机, 达到了设计要求。实现了规模化、连续稳定生产, 有利于中国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产业化的发展

物质生产 篇10

1不同种植方式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的相关生产特征

1.1一定的干物质重量

水稻起源于我国, 在我国拥有十分悠久的播种历史, 其作为我国历史文明的一部分贯穿于我国漫长的历史之中, 并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资源所传承至今, 在当今社会也扮演着我国人们群众口粮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角, 因此其对于我国的人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时它还是我国十分重要的经济型作物, 成熟的水稻可以以商品流通的形式直接被转化为经济来源, 因此其种植体制的革新也有利于我国经济体制的完善与梳理, 也就是说成熟的水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质量转化为等量的经济价值, 从而成为我国经济体制的组成部分, 并为我国的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收益, 因此其对于农民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经济作物。而水稻种植方式的不同也会使水稻的馆和物质生产特征发生变化, 其具体变化在一方面可以体现在其发育期的干物质重量上, 而这一干物质重量又可分为单茎型, 即个体干物质重量和集体的干物质重量。不同种植方式水稻主要生育期单茎干物重和群体干物重存在明显差异。从单茎干物质重的变化看, 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蜡熟期和成熟期所有品种都是手栽稻最高, 机插稻次之, 直播稻最低, 且不同种植方式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1.2相关部位干物质的输出和转化特征

从某一特定器官物质输出转化特性看, 叶干物质的输出量、输出率及输出物质的转化率, 不同种植方式间表现为手栽稻最大, 机插稻次之, 直播稻最小, 且输出量、输出率在不同方式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但手栽稻均极显著高于机插稻和直播稻。

2 不同种植方式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的光合生产具体特征

2.1叶片面积指数变化

通常情况下, 植物一般都具有叶片, 以便于其进行光合作用以及合成光合作用的相关产物, 进而完成自身的生长, 而水稻亦是如此, 其也具有相关的叶片, 但是水稻的叶片结构相较于一般的树叶状叶片结构会显得细而尖, 但是这不会影响水稻正常的生长和为人类提供经济效益。叶片在进行光合作用之后会产生一定的光合作用产物, 而光合作用产物会产生一定的类似种子状的颗粒, 我们称之为籽粒, 籽粒的产量关系到下一季水稻的播种与收获情况, 因此其对于水稻种植业来说异常重要, 农民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一定要对籽粒的数量多加注意, 以便于使当下所种的水稻更好地生长并提供更高的经济效益。而籽粒在一定程度上还和叶片面积的大小有关, 叶片面积越大, 也就会有越多的籽粒被其承载, 这样睡到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就会更好, 反之亦然。籽粒产量主要来源于光合产物, 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光合产物的主要器官, 合理的叶面积动态和数值大小是实现水稻高产的重要保证。

2.2水稻的群体生长率发生变化

群体生长率反映干物质的日生产量, 是描述群体生产速率的重要指标。不同种植方式间, 拔节至抽穗期, 基本相当, 大都没有显著差异;抽穗至成熟期, 表现为手栽稻> 机插稻> 直播稻的趋势, 但都显著或极显著的高于直播稻。

3结论

3.1稻谷的产量与干物质重量有关

稻谷的产量并不是指其收割后的稻枝及稻穗合在一起的产量, 而是将水稻经过机器处理之后, 所得稻谷的实际总量, 这一产量也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 即将水稻所提取出的干物质总量乘以相关收获系数, 这一乘积就是实际的稻谷产量, 这一产量的得出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 需要对相应的水稻植株进行一定的干物质分离、提取、配送, 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将干物质提取物进行转化, 使其成为我们所需要的稻谷类物品。这就是稻谷大致的形成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干物质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在高产水平条件下, 不同种植方式水稻由于植株个体和群体生长环境不同, 对养分和温光等资源的利用不同, 必然会对个体和群体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3.2不同种植方式水稻的干物质分配不同

水稻籽粒的灌浆物质一部分来自抽穗后的光合产物, 另外一部分来自叶茎鞘贮藏物质的再分配。说明不同种植方式水稻灌浆后期干物质生产能力依然很强, 不仅能满足籽粒灌浆的需要, 而且还可向茎秆中再次积累, 这有利于活秆成熟。

3.3不同种植方式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的光合产物不同

光合生产是水稻产量的源泉, 叶面积、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净同化率等都是表征群体光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不同种植方式水稻抽穗期有效叶面积率并没有显著差异, 而高效叶面积率手栽稻极显著高于机插稻, 机插稻又极显著高于直播稻, 不同种植方式水稻拔节前叶面积指数基本相当, 抽穗后手栽稻的叶面积指数大且衰减速度慢, 光合势、群体生长率和净同化率明显高于机插稻和直播稻, 为其后期物质生产能力的提高奠定了生理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水稻的高质量生产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高质量的稻谷能为农民带来更丰厚的经济效益, 能够间接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 能够改善我国食品生产业的经济结构, 还能够促进我国水稻生产业的发展与革新, 因此其与我们的关系一场密切, 而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的光合物质生产特征与水稻的种植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予以其一定的重视态度, 不断出台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法律的约束力来管理水稻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进而推动我国水稻种植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李杰, 张洪程, 常勇, 龚金龙, 郭振华,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高辉.不同种植方式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的光合物质生产特征研究[J].作物学报, 2011.

[2]张洪程, 龚金龙.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农艺研究现状及发展探讨[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3]唐磊.水稻不同水直播栽培方式生产力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 2013.

上一篇:练习生活练习爱下一篇:线路变压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