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主义

2024-10-07

物质主义(精选9篇)

物质主义 篇1

物质范畴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重要的基础性范畴,不断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定义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反对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 具有重大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早期哲学家对物质的定义

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物质的:是独立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家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哲学家对“物质”都有着不同的认识。

在人类思维意识发展的早期,朴素唯物主义者主要是凭借观察和顿悟,来了解世界的本原的。他们把世界的物质本原归结为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后来,单一的具体物质本原逐步被多种物质组合的本原取代。

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在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看来,物质就是原子,一切物质的特性就是原子的特性,世界的本原就是原子。但这种观点认为物质是不变的、不可分的,缺乏辩证思维和实践。

二、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定义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进一步发展了物质的定义,恩格斯和列宁都对“物质”下过定义。

(一)恩格斯的物质定义

19世纪80年代,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第五章《认识自然的辩证法、认识论和辩证逻辑》中明确提出了“物质”的定义:“实物、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而物质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取出来的。”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局限,为马克思主义物质定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彻底摆脱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物质观。

但是在今天我们看来,这个物质定义受到了当时历史条件和自然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恩格斯强调“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忽略了具体物质形态的多样性。他还把实物和物质连个概念混淆在一起,事实上这两个概念是分属于物理学和哲学两个范畴的。而且,他的物质定义只有本体论的意义,抹杀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更重要的是,恩格斯的物质定义对于这个共同本质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二)列宁的物质定义

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给物质下了一个经典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至此,物质概念成为了一个科学的概念。

列宁的物质定义有着丰富的三层含义。第一句话“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向我们揭示出物质概念的实质以及物质范畴的共性。列宁发展了恩格斯物质思想,明确地提出物质概念是个哲学范畴,又明确了哲学的物质范畴所标志的仅仅是客观实在。

列宁的第二句话“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是说这种客观实在是以人的感觉感知所涉及到的范围为界限的。判断一个具体事物是否进入了人的认识活动范围的关键就是,人是否已通过感觉感知了它。马恩也曾经阐发过这样类似的观点,这也说明了列宁与马恩的思想绝对是一脉相承的。

最后一句, 列宁阐发了其物质定义的核心“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明确的告诉我们:外部事物是不依赖我们的意识而存在的,它在我们之外。综前所述我们可以得出,当一个外部事物在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范围时,我们通过感觉感知到了它,就必须承认它的客观实在性,承认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

列宁物质定义所表述的这三层基本含义,构成了哲学有史以来首个完整的、科学的物质概念,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基石。

三、列宁物质定义所遭受的质疑及其当代意义

列宁的物质定义虽然沿用至今,却也遭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在列宁定义中,物质是“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但又是“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的”。在有些学者看来,这在逻辑上是矛盾的。但事实上,我们应当注意到在这里,列宁用的是“能为”而非“只能为”。前者说明了人的认识能力的无限扩张趋势;后者则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客观实在是“自在”的,它不依赖于他物而存在。意识可以反映客观实在,但这种反映只是一种“复写、摄影”,而客观实在存在的根源仍在其自身。这才是列宁对物质真正的认识。

可以说,列宁继承和发展了恩格斯的物质定义,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物质定义,充分地体现了唯物论和认识论的统一。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唯物论和认识论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列宁的物质定义深刻地认识到了这点,并将其揭示出来。他是在唯物论和认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科学概念,为之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要:物质范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重要的基础性范畴, 也是整个哲学领域的重要范畴。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中, 恩格斯和列宁都对“物质”下过定义。列宁的物质定义虽然遭受到了不少学者的质疑, 却还是沿用至今, 列宁的物质定义在当下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物质,实物,客观实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56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理工类本科试用本)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21.

[3]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89.

物质主义 篇2

——对2005年山东农机化发展情况的分析

2005年是全面完成“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又是为“十一五”规划开好局、打基础的重要一年。山东省农机系统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为中心任务,按照我省农机“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战略思想和“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购机补贴政策,大力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狠抓农机安全生产,着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全省农机化呈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态势,强有力地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2005年全省农机化发展情况及特点

(一)农机化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

1、农机化管理服务体系的稳定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体系保障。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全省已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机管理、安全监理、试验鉴定、技术推广、教育培训、维修及社会化服务等农机化发展支撑体系,为全省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优良的组织保障。2005年,全省县以上农机管理机构152个,乡镇农机管理机构1793个,各市和农业县都设立了独立的农机管理机构,90%以上的乡镇设立了农机管理机构,其中76.4%是独立的乡镇农机管理站。县以上农机安全监理、技术推广、修配管理、职业技能鉴定、教育培训机构体系保持稳定,从业人员4893人,其中科技人员占67.3%。

2、农机服务三大市场的蓬勃发展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催化剂。我省农机部门把农机服务作为一个大产业来谋划,为了规范和指导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2005年专门出台了《山东省关于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协会的意见》和《山东省关于加快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发展的意见》,积极引导农民合理节约的投资农机,进行合作化服务经营,农机作业市场逐步规范。2005年,全省农机化作业服务组织达1.76万个,其中乡镇、村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分别达687个和1.34万个,分别增长28.4%和2.8%,其中农机总值30-50万元的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组织898个,50-100元的219个,100万元以上的193个;全省农机户年增10.76万个,达500.1万户,占农村户数的24.4%①,其中农机总值10-30万元的近4.1万个,30-50万元的4182个,50-100万元的1475个,100万元以上的有609个;全省农机协会450个,其中县级60个,乡级358个。农机服务范围基本覆盖了全省农村,初步形成了以农机户为主体,农机大户为骨干,各类新型农机作业服务合作组织和农机协会为龙头的农机服务组织新体系,并着力打造农机化服务品牌,有效地缓解了由于机构改革带来的农

机管理工作线断、网破、人散的实际问题,探索了一条解决家庭承包小规模经营与机械化大生产之间矛盾的新途径,并逐步发挥出组织带动、示范推广、富民增收和桥梁纽带的作用。同时,作业市场的规范和繁荣带动了农机销售市场和维修市场也呈现出勃勃生机。2005年,全省农机维修厂点近2.6万个,比上年增3.2%,实现维修收入17.2亿元;农机经营机构

1.3万个,增长7.5%。

3、农机化投入的大幅增长是农业生产发展的资金保障。2005年,全省农机部门心系农民,认真落实各项政策,不断强化工作措施,积极争取各级党政部门的支持,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05年,全省农机化投入37.7亿元,比上年增8.5%,其中各级财政投资3.2亿元,比上年增长1.17亿元,增幅达58%,用于农机购置的财政资金近1个亿,极大地调动了农民购机热情,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带动农民投资33亿元,农民成为农机化发展主体的地位更加明确。各级农机部门不断加大农机化自主创新力度,争取科研推广资金1165万元,比上年增31.4%。

4、农机装备水平快速增长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到2005年底,全省农机总值达490亿元,总动力9199.33万千瓦,分别比2004年增长7.5%和5.1%,超额完成十五规划目标。乡村户均拥有农机原值2387.8元,占农村住户年末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的56.6%,户均拥有农机动力4.48千瓦,每百亩常用耕地拥有动力96.5千瓦,每百户拥有拖拉机10台,联合收割机0.4台。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呈现出结构性增长特征。大中型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增长较快,2005年底分别达到22.79万台和41.96万部, 分别比上年增长7.6%和9.5%,增速是小型的2倍和2.7倍。设施农业设备、经济作物收获机械等农业结构调整适用机械均有20%以上的增长。

5、农机化作业水平持续稳步提高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标志。2005年,全省机耕作业面积、机播面积和机收面积分别比上年增1.5%、11.6%和5.3%,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4.3%,比全国高出近20个百分点。全省通过大力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新技术推广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机械化玉米收获、秸秆还田、薯类收获、牧草打捆作业面积分别比上年增56.7%、15.7%、36.1%和29.5%,充分地体现了我省农业生产的新发展。

6、玉米机收实现新跨越,是主要农作物、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的重大突破。玉米作为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其生产方式一直没有改变,农民对玉米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急迫,各级党政领导关注程度日益增强。2005年,我省以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为重点,落实购机补贴

政策,大力实施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和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加大投资力度,仅中央和省两级补贴资金就达2000多万元,占补贴资金总额的63.6%。通过召开现场会、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广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购机热情,市场一度出现了持币待购的现象。截止2005年底,全省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5873台,年增量达2405台,增长69.3%;共完成作业面积270.8千公顷,比上年增56.7%,玉米机收技术已基本成熟,机收市场坚冰已破,农业生产实现了新突破。

(二)农机化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农机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替代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业劳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同时还吸纳和稳定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从农业劳动者队伍中催生出来而尚未脱离农民范畴的农机专业户、农机大户,在提供蕴藏巨大商机的农机社会化服务过程中赚钱致富。2005年,全省实现农机作业和维修服务产值340.1亿元,增加值213.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9%和4.7%,人均实现增加值3524.9 元。农机服务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机的利用率,增强了服务功能,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社会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2005年我省农机服务业为农民人均增收261.01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6%,推动农民生活日益富裕起来。

(三)农机化新技术的应用,为村容整洁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提供了支持。

伴随着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通过秸秆直接机械粉碎还田、秸秆机收打捆回收、秸秆揉丝青贮等工程技术的应用,不仅使秸秆变废为宝,直接为农民增加了收入,而且从源头上清除了污染源,有效控制了焚毁农作物秸秆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安全隐患和资源浪费问题,为村容整洁立了头功。2005年,全省机械化秸秆还田3227.5千公顷,机械化青贮秸秆599.4万吨,分别比上年增15.7%和5.1%。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精少量播种、深耕深松、节水灌溉等以节本增效为核心的节约型农机化技术的应用推广,以及新型节能机械与老旧落后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加快了我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步伐。

(四)农机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大力开展,促进了现代农业文明建设。

全省通过开展“农民满意农机”的评选活动,有效的实施农机产品质量管理,保障了农机质量、促进了农民品牌意识、维权意识的建立,推动了农村诚信文明的建设,2005年,全省受理农机投诉80起,涉及金额168.73万元,为农民挽回经济损失51.75万元;“平安农机”建设保证了农业安全生产,促进更具人文关怀的农业文明生产。2005年,全省农机事故7起,比上年减少92.9%,没有发生1起特大事故;农机培训引导农民摒弃旧的传统观念、学习机械、农业、经营、法律、安全等知识技能,提高了机手的素质,使农机从业人员成为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生活得更加体面。2005年,全省农机化培训55万人,农机职业技能鉴定2.8万人,乡村农机从业人员达668.9万人,占乡村人口数的9.9 %,也就是说近10%的农民已成为掌握农机使用经营的新型农民,并从中得到了全方面的发展。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一)农机服务组织规模和经营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近年,随着我省加大对新型农机服务组织的建设、规范和引导,全省农机服务的组织化程度逐步提高,并创新出多种适合我省农村发展的组织形式,推进了农机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产业化。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省农机服务组织规模和经营能力还不高,据测算,2005年,我省乡镇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平均6人,村农机作业服务组织平均不足4人,低于江苏、河南等省;农机户平均年经营收入5100元,低于浙江、江苏、安徽等省。因此,对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发展要加强宏观指导、注重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

(二)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还没有有效解决。一是虽然我省农机增量较多,但农机总量基数大,农机化投入相对不多,农业机械存量新旧结构矛盾依然存在,2005年,我省农机净值率为0.74,低于湖南、内蒙古、河南等省,农业机械更新速度不快,因此要加大农机化资金投入,积极探索农机报废补贴制度,加快农机装备的更新速度。二是农机化应用范围需进一步拓宽。近年我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粮食、油料、棉花、蔬菜的比例分别调整到58.1、8.9、10、18.5,粮食的比例较黑龙江、河南、河北等省偏低,而我省同全国一样,农机化生产主要集中在粮食生产方面,即使在粮食生产中发展也不平衡,虽然占农作物种植面积28%的小麦的生产环节已基本实现全过程机械化,但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23%的玉米的机械化作业才刚刚开始起步,一些作物机械化作业还是空白,正因为我省农作物的多样性特点,我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有54.3%,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因此,农机化发展潜力很大,农机化发展要紧跟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大力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解决主要作物关键环节的技术问题,拓宽农机化应用范围,努力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从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农机化财政投入依然不足。2005年,各级财政投入3.2亿元,虽然比上年增加了58%,但总量的投入仍然不足,特别是省级以上财政资金投入偏低,与黑龙江、江苏、广东、吉林等省的投入差距较大。购机补贴资金不足,引发出有限的资金同农民巨大的购买需求的矛盾;科研推广培训投入甚少,仅占财政投入的3.6%,农机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步伐相对较慢;因柴油涨价,农机作业用油补贴政策迟迟未出台,直接导致了作业成本的增加,2005年,农机户作业收入虽然增长6.7%,但农机户作业纯收入仅增长了

2.4%,不同程度地挫伤了农机户经营农机的热情;全省农机服务体系建设缺乏扶持资金,农机服务能力相对提高不快;基本建设资金很少,大多数农业机械只能露天存放,缩短了机械的使用寿命,无形中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对购买农业

机械、科研推广培训、作业用油、服务体系建设、机库建设等方面给予相应补贴,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三、2006年发展趋势预测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我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已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发展环境看,随着《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宣传实施和《山东省农机化管理条例》的修订,农机工作的地位、作用得到了普遍认同,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农机化的扶持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购机补贴财政资金量增大;从经济条件看,我省农民收入得到恢复性增长,农民购买力增强,农机化服务经济效益可观,加速发展农机化的经济基础已基本具备;从技术层面看,主要农作物特别是玉米农机化收获技术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已基本成熟;从市场需求看,农机作业价格已低于雇工价格,比较效益显现,农民对农业机械化的渴望日益迫切;从发展机制看,已初步探索出适合我省农机化发展的路子。因此,预计2006年我省农机化将乘十五发展之势快速协调发展,强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省农机化发展主要指标如下:

——农机总值达500亿元,总动力达9500万千瓦以上。拖拉机达213万台,增长4%,其中大中型达24万台,增8%。联合收割机近9万台,增长10%。玉米联合收获机力争发展超过8000台,年增加2100多台。

——农机化作业耕播收程度稳步提高,玉米机收率争取超过15%。

——农机作业和维修服务总产值、增加值350亿元和220亿元,比上年增加10亿元和7亿元。

文化转型:后物质主义的挑战 篇3

这种价值观的代际转变是一场更为广泛的政治文化转型的一部分,它重塑了发达工业社会的政治景观、宗教取向、性别角色以及性观念。比如随着新生代自我意识的增强,之前的精英动员型政治逐渐转变为精英引导型政治,而自我表现价值观的上升也导致了对人口多样化的宽容以及多条战线上的反歧视运动,性别和种族平等也成为主流政治诉求。与此同时,规模制造业经济也逐渐让位于知识经济,福特主义的流水线生产能力也被创新能力所取代。

英格尔哈特所描述的情形发端于上世纪60年代,而一个饶有兴味的问题是:随着经济增长向东亚新兴市场经济体“蔓延”,那里的价值观会发生什么样的代际转型,又会给当地政治文化景观和经济运行模式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作为在亚洲工业化道路上先行一步的优等生新加坡,近年来在顺应代际价值观变化及其带来的挑战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总结此一历程的《动态治理》一书中,新加坡官员指出,上世纪90年代新加坡社会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顺从、被动和以经济为重点,发展成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对于社会意识有更高期望,渴望更高程度的政治开放性的社会。日益增加的复杂性意味着早些年的指导性方法已经不再适用,如果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强调的是秩序、规则、纪律、效率和作为增长驱动力的生产力,1990年代需要的则是灵活性、多样性、敏捷性和适应性。新加坡官员意识到,从易变和复杂的整体情况看,政府部门的效率很明显无法替代个体的主动性和进取心。政府部门的工作方法要改变成为接受变化并迅速做出反应,而不是控制环境,比如,不是严格规范市场以确保其一致性,而是以自由化法规帮助培养市场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由此,社会治理的性质和政府部门与民众的关系将从新加坡发展初期的指令性,发展到政府部门更多扮演一个促进者和推动者的角色。

在谈到正在中国发生的更为强调自主和自我实现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所带来的挑战时,英格尔哈特指出,从长远看,中国领导人需要应对朝向对自由言论和交流的诉求日益增长的代际价值观转变。中国在成为先进的工业制造中心方面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功。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随着它发展为知识社会,它需要做出新的调整,这既是其民众日趋强调个体自由的要求,也是成功的知识社会的功能性要求。成功的知识社会要求有独立思考和公开交流的自由。研究人员必须有自我判断和想象的自由才能开发新知识。

《品味与物质欲望:当代中产阶层的消费模式》

作者:朱迪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59元

通过中产阶层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探讨未来的消费和社会发展趋势,并为扩大消费、城市化和相关制度改革做出政策建议。

《古希腊艺术》

作者:[德]托尼奥·赫尔舍

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定价:32元

以时间为框架,概述古希腊时期的图像作品和生活世界的关系,以展示它们在希腊社会的政治、私人和宗教生活中留下的深刻烙印。

《发现利润区》

作者:[美]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 大卫·莫里森 鲍勃·安德尔曼

出版:中信出版社

定价:65元

采用动态的观点分析利润模式,介绍当前最成功的利润策略及相关的企业设计经验。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作者:刘克敌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定价:38元

透过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观察其在历史变换中的真实心理状况。

《哈里发的神殿——卡萨布兰卡的365天》

作者:[英]塔希尔·沙阿

出版:上海译文出版社

定价:35元

物质主义 篇4

德莱塞是美国现代派小说的重要人物, 《美国悲剧》这部作品问世于1925年, 受到了外界的一致好评。德莱塞的《美国悲剧》的创作是有着跨时代意义的, 其文风从维多利亚时代的谨慎与温文尔雅转变成坦白、直率与充满激情的格调, 他敢于书写一些从前美国作家不敢书写的主题, 如针对美国物质主义、拜金主义等弊病展开了描写;此外还将性的写作做了开放式的表达。从此可以看出, 德莱塞的文学创作, 是对美国传统宗教与文化道德的颠覆, 德莱塞将物质主义及其消极影响在作品中表现了出来。可以说, 德莱塞的写作风格与主题, 解放了美国文学的道德禁锢, 给美国文坛带来了一次洗礼。本文将通过对《悲剧美国》这部作品的分析, 将其内涵揭示出来, 并将物质主义的消极影响阐释出来, 使其具有现代性的历史意义。

一、物质主义与伦理道德

“物质”一词原本只是一个名词, 它也仅仅是为人类生活服务的一个方面, 但是在时代的快速发展之下, 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其涵义范围。物质是人们日常生活所必须的一部分, 在现代社会, 消费的力量已经成为人们为之努力与奋斗的目标。这是一种极为不健康的物质主义, 把物质当成一切工作为生活的重心, 人们成为了物质的奴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物质主义过度盛行这一问题, 因而在文学文化领域、经济领域等方面, 人们都开始关注物质主义及其影响力, 因而, 他在学术领域也有了一席之地。

在二十世纪中期以后, 西方文明受到了战争的影响, 物质主义也在此时出现, 而有关于消费、物质的理论研究也逐渐开始完善。但是由于美国的特殊文化现象, 它没有受到过多的战争影响, 而是利用两次世界大战而大发战争横财, 因而美国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其物质主义就已出现, 并且发展迅速。物质主义的迅速发展, 影响了美国国内的各个行业与领域, 文学领域也有涉及, 比如在海明威、菲茨杰拉德与德莱塞等一些作家的文学作品中, 物质主义的踪影已可以找寻的到。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确实是物质繁荣的一大要素, 它标志着一种深刻的社会和精神危机的开始, 物质主义的盛行随着二十世纪的进步而一同发展, 并逐渐转化为一种文化与道德危机。

物质主义的过度盛行, 导致了道德伦理与人性的失衡。由于消费的膨胀、物质欲望的增长, 人们的道德与精神领域受到了侵蚀。而美国的这一现象, 并不是由于战争所带的西方文明所致, 在美国这一现象早已有之。然而, 在以欧洲为主的西方社会,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新教与清教的精神已被侵蚀殆尽。但是美国的物质主义肆意疯涨, 却是一个长久的文化演变的过程, 并非一日之时。在十九世纪的欧洲国家, 以生产和勤俭节约为主导, 但是随着经济与文化的迅速发展, 到了二十世纪, 物质与消费迅速发展起来, 并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趋势。资本主义在十九世纪末期开始迅猛发展, 这对于传统的受清教禁欲教条主义控制的人民来说, 无疑是一种思想与文化方面的解放, 因而, 人们的欲望被无限的放大了。

道德与伦理方面, 人们冲破传统的思想与文化的禁锢, 享受着物质主义带给他们的丰富的生活, 因而传统的伦理教育已经成了一个空壳, 没有丝毫的存在意义。逐渐强大的物质诱惑与欲望的享受, 人民的宗教信仰与意志力逐渐在消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向了物质主义与享受主义的道路。正如费瑟斯通所说的那样:“遵循享乐主义, 追逐眼前的快感, 培养自我表现的生活方式, 发展自恋和自私的人格类型, 这一切都是消费文化所强调的内容。”道德与伦理在物质面前已经显得苍白无力, 人的欲望在物质主义的极度膨胀之下, 被无限度的放大, 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与爱情甚至都要让位于物欲, 因而人情愈加变的冷漠。《美国悲剧》中克莱德, 由于人们对物质与享乐的极力追捧, 而导致亲人之间、友情之间也变得异常冷漠。他甚至为了把自己打扮成俊俏、有诱惑力的男人, 而不惜欺骗母亲减少对家时的贴补, 甚至也不将钱给快临盆的姐姐急用, 却将钱用来给自己的女朋友买奢侈品。由此, 可以看出, 在物质与虚荣之下, 人们的道德与伦理已经没有了底线。

二、物质主义与身体

人是一个动物性的存在, 叔本华认为, 人是一个各种欲望的结合体。物质主义的“蓬勃”发展, 必然会导致人类食欲、性欲与物质欲的膨胀。当然, 人类有很多欲望是正常需求, 但是由于超过一个度, 那么就会起到消极作用, 比如身体的欲望被无限扩大。身体的欲望包括性欲以及在身体饰品上的消费两个方面, 由于物质主义的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被极大的提高, 而与欲望相对应的灵魂与精神境界, 则被人们所忽视。

在美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中, 提倡人们拒绝肉体与性欲, 反对人们挥霍财富去享受人生与性欲, 这是传统新教伦理观对人们身体与肉欲的要求。然而, 物质生活的充足, 使得长期在宗教文化禁锢下的人们, 感受到了财富与物质带来的快乐, 因而, 长久被限制的人们像决了堤的洪水一样, 一发不可收拾。在《美国悲剧》中, 德莱塞大量的对身体与外表进行了描述, 卡瓦拉罗提出“装裱身体是建立权力、知识、意义和欲望的结构的重要手段。”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在这部小说中, 对人们崇尚身体饰品的这一现象, 作者将其赋予了非同一般的意义。德莱塞将情欲、消费与物质联系到了一起, 把物质主义对人们身体以及肉体的欲望, 发挥到了极致。

在《美国悲剧》中, 作者表现了整容、美容、纹身以及减肥等身体装裱的手段与方式, 此外最重要的还有服装对人的装饰作用。作者将人们对身体方面的虚荣装饰进行了全面的表述。正是由于人们在服饰与装饰上面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金钱, 因而, 人们的享乐思想日愈严重。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中, 人们把衣服与身体饰品当成了“与众不同”的标志, 正如布尔迪厄所说“选择物品和消费可以为我们提供微妙的线索, 确定社会等级的性质和一个文化内部的权力”。因此, 在美国社会人们的思想中, 身体的装裱就显得尤为重要。

身体的美丽中是一个外在现象, 与之相关联的是情欲的放纵。克莱德是一个喜欢歌舞升平的男性, 他的性欲总是难以忍受, 在他的思想意识里, 很多事情都不能摆脱欲念的困扰。他对于服装与金钱等方面的追求, 是与性分不开的, 他因为物质生活的丰裕而逛妓院、追求霍丹斯与富家千金等等, 他生活在一个奢侈的生活环境之中, 因而, 充斥着物质的朋友与生活圈子, 让克莱德沾染上了淫荡、邪恶的习气。而爱思达也如克莱德一样, 因为性欲与物质欲, 最终让花花公子抛弃, 而到了悲惨至极的境地之中。

三、物质主义的消极影响

《美国悲剧》这部作品最重要的主题, 便是物质主义带给人们的消极影响, 作者将伦理道德、物质欲望与消费主义扩大化等问题真实的表现在作品中, 也是他本人对自己早期文学创作中, 对自己消费主义、物质主义与价值观的反拨。他在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时里, 提出了物质主义的不良影响, 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过度虚荣、道德沦丧等错误的价值观等。在当今的世界, 一切事务都在飞速发展, 人们的消费意识也在进步, 因而德莱塞这一命题的思索是十分迫切与重要的。从物质主义的角度对《美国悲剧》进行解读, 有助于人们对于自身的欲望与物质欲进行自省, 对于社会的发展而言, 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以下, 将对物质主义的消极影响做简要的概括。

首先, 人虽然是一个动物的存在者, 但是人有思想、灵魂、伦理以及尊严, 因而却又与动物不同。如果一个人被物质以及各种欲望所占有了的话, 那么, 这个人就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根本。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使得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丰富, 人们被眼花瞭乱的消费与欲望所包围, 因而, 人们过度的关注于外面的物质, 关注于生活的质量问题, 走入了享乐主义的道路。但是人生而为人, 享受与美丽并不是存在的终极目的。人是一个有思想的动物, 他的存在是对人生、世界乃至真理的再次探究。如是没有做到这些, 那么, 一个人活着, 并不在存在, 他是一个被物质主义迷失方向的动物。

其次, 物质主义的盛行, 人们过度关注于自身与享受, 因而这对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间的和谐存在是十分不利的。吃到了物质丰厚生活的甜头的人们, 在追求享乐之时, 会不择手段, 甚至不惜亲情、友情与爱情, 只要能让自己过上物质丰厚的生活, 人们便没有了道德的底线。人们对消费的热衷, 导致大自然的负荷增大, 地球上的人数越来越多, 但是大自然的能源再生却是十分缓慢的, 无法追赶上人们消费的能力, 因而人与自然无法和谐共处。其实, 《美国悲剧》不是克莱德一个人的悲剧, 而整个美国乃至世界的悲剧, 这个悲剧的主要来源是人们对物质主义的过度追求造成的。因而, 《美国悲剧》是一个具有典型社会意义的小说, 值得后人去研究与探索。

摘要:物质生活是人们生活的重要一个部分, 但是随着世界的发展与进步, 物质过度被人们重视, 因而形成了物质主义之风。物质主义的过度推崇, 对于人们的精神世界以及日常生活, 有着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美国悲剧,物质主义,消极影响,欲望

参考文献

[1]常耀信.美国文学史[M].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2.

[2]朱刚.新编美国文学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3]西奥多·德莱塞.美国悲剧[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4.

物质主义 篇5

一、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实际工作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含义:一是思维与存在或精神与物质谁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助长物质第一性的哲学家是唯物主义者,助长思维或精神第一性的哲学家是唯心主义这;主张思维能够认识存在的是可知论者,主张思维不能够认识存在的,则是不可知论者。

2、社会存在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其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不意味着脱离了自然界,他们的生命运动仍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料只能取之于自然界,社会实践活动始终要以自然界为基础。其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但实质上市以物质力量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其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层,生产力是人来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是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关系。总之,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世界的物质性。

3、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它承认并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认为世界是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边或都是运动着的物质的表现形态,这就为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提供了前提和可能。

其次,他强调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是运动着的物质或不是由运动着的物质产生的东西,因此,人民要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就必须摒弃一切无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的思想观念,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否则,就必然在实践中失败。

再次,它确立了“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认为人类在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中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为确立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偱回往复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奠定了唯物论基础。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根本方法。

1、什么是“物质”,什么是“实际”?

“物质”与“实际”两个范畴既密切相关又有所区别。“物质”是指独立于人类“意识”之外的“客观实在”;“实际”则是指每个认识主体的“认识对象”。作为认识对象的“实际”,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是分清实际中的现象与本质,把握事物的本质。

二是分清实际中的形式与内容,把握事物的内容。

三是分清实际中的局部与全局,把握事物的全局。

四是分清实际中的主流与直流,把握事物的主流。

五是分清实际中的偶然与必然,把握事物的必然。

六是分清实际中的可能与现实,把握事物的趋势。

三、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

1、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其目的是科学地认识世界,实际地改造世界。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都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同时又都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认识世界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能动的反映论,不仅要求如实地反映客观世界,而且要求把我客观世界的规律;为了认识和把我客观规律,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就改造世界而言,把理想变为现实,必

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但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只有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才是现实的、正确的,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只要违背客观规律,自以为是,任何行动都要失败,任何主观能动性都是虚妄无稽的。因此,我们子全面深化改革中,必须处理好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一张蓝图抓到底,抓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不能拍脑袋、瞎指挥、乱决策,杜绝短期行为、拔苗助长。另一方面,要鼓励地方、基层、群众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及时总结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不断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

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为什么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物质主义 篇6

没错,这大概是30多年来市场经济大发展的自然结果。但仔细想想,难道一切都是“理所当然”那么简单吗?

比如,圣诞节,原本是西方的节日,很多西方人很好奇地问我:中国人也过圣诞节吗?而实情是,圣诞节并无法定休假的中国人不但过这个“洋节”,而且过得比任何“本尊”国家都热闹喧嚣。这个热闹背后,其实是物质主义那只“看不见的手”---商场拉动消费、餐馆酒吧揽客……一切被视为“理所当然”。

要知道,在西方,这其实是一年中最安宁的时候之一,因为圣诞意味着远离喧哗、回归传统、回归家庭、回归心灵。这是人家的“理所当然”。

再比如,中国人工作一年到头,最喜欢的就是“年会”,而喜欢年会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抽奖”---哪怕没有大奖,有个“阳光普照奖”也是好的。一位某著名电子品牌的朋友曾跟我说,每到年底,“销售量就成几何级数地增长”。各公司单位的人还互相攀比,拿少了的人,心里总归有多多少少的不满。

喜欢奖品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不对。但一年工作下来,把成就感简单地物质化,而且形成了一种全民期待和“理所当然”,却是一种令人担忧的社会心态。

反观西方,年终的庆祝方式简单而温暖。有时公司也有尾牙,收益好的也会有分红,但绝对不会形成全社会的物质竞赛和炫耀资本。

这种“理所当然”的心态,被一家法国调查公司最近的一项调查所证实。

他们在对20个国家1.6万名成年人的财富观进行调查后发现,在用财产来衡量成功方面,有71%的中国受访者认同“我以自己拥有的东西作為成功的标准”,在全世界独占鳌头。同一个问题,韩国的认同者占45%,而发达西方国家的受访者一般不认同---只有略超过20%的美国人和加拿大人、仅7%的瑞典人“点赞”同意。

对于另一个问题“我感到成功和赚钱的压力很大”,有68%的中国受访者认同,接下来是南非、俄罗斯和印度,都是新兴经济体,非常耐人寻味。

物质主义并不稀奇,让人有些不安的,是当下中国物质主义的理所当然化。21世纪的中国常常被有识之士比照为上世纪的美国---当年美国崛起的时候,纽约也是类似的土豪云集、盛宴笙歌、一掷千金。

或许,这是中国崛起过程中一段不可避免的“狂欢”,但重要的是,中国同时还是一个贫富差距很大、历史包袱沉重的大国,物质化必须不伤及为数众多的弱势群体。

最重要的是,物质主义不可以成为被默默公认的社会准则---以富为美,是一件可耻而危险的事,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发展前途。只有在未来的日子里,从每一个中国人开始,回归朴素的生活和高远的理想,才是中国的希望所在。

物质主义 篇7

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 本体论是什么的回答, 马克思主义教科书已经给了我们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是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精神。批判, 是破旧立新, 以新物质代替旧质, 是实践的内在要求。实践作为人类的基本存在方式, 是人对外部自然的一种否定性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代的步伐保持密切联系, 以强烈的历史感和责任感, 严格依据实践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 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 及时修正某些被实践证明业已陈旧的个别观点和结论, 以保持和发展自己学说的科学性和真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理论体系, 不仅要吐故还要纳新, 随着发展会不断总结新经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容及相应理论形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断发展的,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做是活生生的发展的学说, 使之永远同实践和科学的发展相一致, 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绝对化和僵化的倾向。列宁、斯大林继承、补充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体系, 因而他们的理论都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也应该包括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思想, 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慢慢进行完善和补充, 本体论的定义在西方哲学中, 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本体”一词源于拉丁文“on”和“onto”。17世纪德国经院学者第一次使用本体论一词, 并将它解释为形而上学的同义语。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称为本根论, 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归结为一般观点为, 本体论是研究存在的学说, 是的学说, 不是研究特殊的存在, 而是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 存在的存在本身的理论研究个别存在之所以存在的理论。关于是的学说, 是关于存在的存在的学说, 是对世界本原作最本质、最终极的解释的学说。

马克思的许多著作涉及本体论内容, 只是篇幅不大, 重点放在讨论人的问题上。虽然马克思没有直接并重点地讨论本体论, 但是他的著作却涉及本体论的内容, 因此是有本体论的。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就论述过本体论问题, 论述了“本体论的证明”和“本体论的规定”;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中论述了“本体论的肯定的问题”.;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又集中论述了人的存在的问题, 这实际上就是本体论问题, 因为本体论就是研究存在的本质和意义的。卢卡奇的观点是正确的, 即马克思没有写过专门的本体论著作, 但马克思哲学“在最终的意义上都是关于存在的论述, 即都是纯粹的本体论”。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的后继者都讨论过本体论问题。列宁还专门给物质下了定义, 列宁的物质定义把本体论与认识论合二而一, 论述了唯物本体论问题。

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现实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 物质是这个世界的共同基础和本质。在作为整体的世界中, 实践只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存在形态, 即人类社会存在形态, 不能作为世界的本原。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本体, 应该是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本质和本原, 这样的本体只能是物质。试想, 按照时间本体论的观点, 在人类社会存在以前, 世界是没有本原的, 因为没有人类社会, 就不会有人, 就谈不上人的实践。马克思的实践指的是人的物质生产实践, 但是这个实践离不开人, 而人又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 人本身又是物质的, 先有人这个物质的存在, 方可有人的物质生产实践。因而, 人必须先于实践, 因此是更本质的东西;而实践是人存在之后才有的。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动性, 是与人同时成长起来的, 而决不会领先于人而存在。如果没有能够转化为人的类人猿, 以及它所具有的“动物式本能的劳动”, 则怎能凭空产生出完全意义上的创造工具的劳动呢, 更不要说产生人、产生人与自然的矛盾了。如果不顾这些基本的历史事实, 硬说实践创造了人和自然、精神和物质的矛盾, 那么岂不等于说实践存在于人和自然之先, 凌驾于两者之上了吗? 由此, 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实践分化世界、统一世界的前提依然是物质。

参考文献

[1]王金福.实践本体论还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一元论.哲学研究, 1989 (12) .

[2]徐才.“实践本体论”和“实事求是”.求是学刊, 1999 (2) .

[3]杨学功.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本体论”研究:分歧与出路.哲学研究, 2001.

[4]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9.

物质主义 篇8

(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

“非物质文化遗产” (INTANGIBLE HERITAGE, 又被译为“无形文化遗产”) 是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按照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NUESCO)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 (以下简称《公约》)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 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 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同时, 按照《公约》的规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五大类:1、口头传说和表述, 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而按照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国家中心对在调查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划分, 为16类。16类结合当下的学科划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涉及到8个学术门类, 12个一级学科以及40个二级学科。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现状。

自从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NUESCO) 通过《公约》和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3月26日颁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 以来,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工作进展很快。但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要形成科学、系统、完整的理论框架, 还需要不断地努力。目前,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不充分、不系统;专业教材缺乏、研究人员和教师队伍不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化建设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范畴, 但它又是在我们以往的学科体系的基础上生成的, 所以, 我们应当重在从已有的学科体系出发, 根据客观真实性、专业独特性和有机系统性特征, 把偏实用、非专业和松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建成为有学理、有专业和系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保护手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多姿多彩的形式和风格在当今社会显示出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然而,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正以惊人的速度损毁、消失和流失, 面临失传的重大危机。抢救、保护和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刻不容缓。通过国家财政支持、完善立法、大力宣传、使用现代高科技手段等进行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迫在眉睫的工作, 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从教育的视野去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问题, 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途径。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能使新生一代经济而高效地获取传统文化,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与学科建设也是紧密相关的, 纵观其它传统学科的发展史, 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 教育可以促进学科的发展, 另一方面, 学科建设可以为教育提供新的知识体系。2003年以来, 中央政府及相关部门相续出台了有关文件, 要求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国民教育的体系之中。也就是说国家打算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之中, 使受教育者接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体系的教育。有了这样的国民教育体系, 就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奠定基础, 其研究、保护和传承就会后继有人。因此, 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工作, 也可以推进其学科建设。

二、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方法

(一) 建构主义的理论及流派。

近年来, 建构主义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渐普及而逐渐发展起来, 这给当代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 流派众多:激进建构主义 (r a d i c a l c o n s t r u c t i v i s m) 、社会建构主义 (s o c i a l constructivism) 、社会建构论 (social constructionism) 、社会文化认知 (sociocultural cognition) 、信息加工建构主义 (information processing constructivism) 、控制系统论 (cybernetic system) ) , 他们各有不同的理论倾向, 但都坚信知识的学习并非学习者对客观世界的被动反应,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 基于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 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资源,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 建构主义提出了它独特而新颖的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 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更加注重学习者的主体性、能动性以及知识理解的主观性, 重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 注重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提倡创设符合当前教学主题的学习环境;认为教师的作用应该是设置适当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反省与思考以及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由此可以看出, 建构主义理论有利于学习者创新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二) 建构主义的教学方法论。

建构主义者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教学方法, 目前比较成熟的主要有三种:支架式教学 (S c a f f o l d i n g I n s t r u c t i o n) 、抛锚式教学 (A n c h o r e d Instruction) 、随机访问教学 (Random Access Instruction) 。

支架式教学强调把复杂的任务加以分解, 通过设计一种概念框架支持学习者进行持续建构。这种思想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这个理论认为, 教学绝不应消极地适应学习者已有的智力发展水平, 而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 不断把学习者的智力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更高的水平。建构主义者认为这个“概念框架”就好比建筑行业中的“脚手架” (Scaffolding) , 于是有了这个形象化的比喻。

抛锚式教学强调教学情境的重要性。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的事物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和体验, 而不是仅仅通过间接经验 (如教师的讲解) 获得。因此, 教学的关键就是为学习者提供相应的教学情景, 因为教学情景的确定意味着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的确定, 就像水手“抛锚”一样。

随机访问教学强调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学习同样的教学内容。其理论基础是:对于同一个事物, 学习者从不同的思考角度得到的理解是不一样的。所以它要求在教学中,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 对同一教学内容, 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 以帮助学习者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多方面、多层次的认识与理解。最终使学习者获得对事物全貌的理解, 达到认识上的飞跃。

三、建构主义理论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

传统教学只注重老师教授, 轻视应用训练, 以致学生学习多年依然缺乏运用能力, 对于这种局面, 建构主义理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学中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具有很大的启发。

(一)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是非物质文化教学的中心。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动激活状态, 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自主建构认知结构。这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应该努力的方向。在当前的非物质文化教学实践中, 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自由展开学习, 教师可以不站在讲台之上, 而是在学生之中。当然, 这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全部, 为了避免建构主义学习不系统、不连贯的不足, 教师授课依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形成良性互动, 仍然是非物质文化教学的中心。

(二) 重视情境的再现性, 是非物质文化教学的重心。

抛锚式教学认为, 学习者与情境是建构主义的两个重要因素, 正是两者互动创造了知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把学习者培养成为以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者和组织者, 学习中的情景也许就是实际生活中要面对的问题, 所以实际情境的观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很有意义。所以重视情景的再现, 是非物质文化教学的重心。对此老师应该大力开发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 把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独具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加以选择、整理, 将其注入教学内容, 并配以多媒体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使学生在娱乐中学到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以重庆为例, 为了增加情境性, 可以在教学中插入石柱土家啰儿调、川江号子、川剧、铜梁龙舞、走马镇民间故事、梁平木板年画等独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另外, 在课堂外, 老师可以召集学生参加一些学校举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活动和表演以及参加一些民间艺人走访活动等。这有利于学生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在具体情境的应用, 就避免了用所谓的各种记忆方法死记硬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知识。同时, 学生也可以自动选修一些渗透性的课程, 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音乐、美术、体育等相关的选修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 用声音、绘画、动作来等表达和展现所学内容, 通过交流来检测和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建构是否有效, 从而达到“吸其精华, 去其糟粕”。在课余的时间, 学生还可以自主组建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社团活动, 如民间舞狮团、舞龙团、民间剪纸团、古琴艺术团、民舞团等等。

(三) 注重方式的协作性, 是非物质文化教学的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是经过师徒式的“口授心传”传承和延续的, 具有明显的代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注重协作学习, 提倡师徒式的教授是积极而有效的。通过协作的方式, 教师可以采用支架式教学方法, 给学生设置一个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目标, 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习者之间的相互启发和感染。如在讲述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时, 老师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要求每一小组把它同物质文化遗产、精神文化遗产、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统文化遗产等做对比, 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有思想的碰撞, 但是经过充分讨论, 大家形成了共识, 然后老师口授加以修正。另外, 在给学生布置作业时, 可把相同地方的学生分为一组。如要求学生做自己“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 最后以论文的形式呈现。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还加强了彼此间的协作, 从而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意义建构。

(四) 坚持学习的探究性, 是非物质文化教学的根本。

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指导学生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进行学习, 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 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强调创新, 但是研究是同样重要的。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方法之一的田野调查法, 怎样给学生讲, 这是一个盲区, 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才刚开始起步, 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为此, 可以运用抛锚式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在“田间地头”开展探究性的学习。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大概告诉学生需要哪些步骤, 需要搜集哪些有用的资料及怎样获取, 其它类似的案例等等, 使学生在寻找答案中建构知识、提高能力。最后, 在课堂上展示调查活动的过程, 通过交流与讨论, 指出优缺点, 从中发现并总结归纳出显现的规律, 达到加深对田野调查法的理解和知识建构。

(五) 强化资源的整合性, 是非物质文化教学的手段。

建构主义认为, 为了支持学习者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 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 (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 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以及互联网上的信息等) 。这个过程可以采用随机访问教学, 对同一知识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传授。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间音乐, 可以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音乐录音放给学生听。如古琴、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等等;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戏剧, 可以找一段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戏剧视频给学生看, 如昆曲、安徽黄梅戏、川剧等。有时老师还可以在网上找一些相关的照片, 利用多媒体放给学生观看, 这也能加深学生对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教师为学生提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总是有限的, 但是教师通过上面的一些办法, 可以让学生了解获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的渠道和方法, 这从另一个方面也为学生自我探索提供了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

[3]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4]孔宪遂.试论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5]王琴.建构主义理论与外语教学[J].宁夏社会科学, 2007

[6]禹实.建构主义理论对高校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启示[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7

[7]杨玉春, 温勇.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其对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影响[J].当代教育科学, 2006

[8]张卫民黄文伟.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教育形式[J].设计教育, 2006

[9]孙露日希、张血玲.“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幼儿教育地方课程开发的意义探寻[J].文化建设, 2007.12

[10]孙凡.教育传承:关于开设《中国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课程的建议[J].黄钟 (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

物质主义 篇9

儿童物质主义

物质主义是一种价值观, 一般被看做是一种强调拥有物质财富重要性的个人价值观。人活着, 最根本目的就是追求物质财富, 但是倘若过分地追求那就成了包袱。我们要培养孩子正确的物质观, 不是无条件地拥有或占有, 而要培养孩子学会知足, 否则物质主义将变成思想的禁锢、行动的镣铐。

受电视广告及我们生活环境的影响, 儿童物质主义日趋严重, 如今的儿童希望得到并拥有更多的零用钱, 似乎从襁褓中的婴儿开始, 他们出生以来就从爷爷奶奶及亲戚朋友那里时不时地得到较大金额的压岁钱, 零用钱更不用说, 较大的儿童更是如此。有点思想及行为能力的儿童都喜欢看电视, 尤其是少儿频道和动漫频道, 他们看到各种吃的喝的玩的新产品的广告一出来, 总会互相议论、评价, 并争先购买等。他们都希望并喜欢收到各种礼物、喜欢拥有很多玩具, 而且想要的东西通常都可以得到。最近两年影响最大的是《喜羊羊与灰太狼》 (以下简称《喜羊羊》) , 不论是动画片、玩具、文具还是服装, 都有喜羊羊或灰太狼的影子。之后至少90%以上的小朋友都喜欢足智多谋的喜羊羊, 小女孩尤其喜欢公主般的美羊羊, 似乎都以它们为偶像。“SO EASY”的话语也经常从儿童口中冒出, 较大的儿童则很多都拥有了点读机, 几百成千元的早教机、点读机对儿童来说几乎当玩具拥有。不难看出, 儿童的物质主义价值观, 与观看电视广告有正的线性关系。零用钱多的儿童, 往往比零用钱少的儿童更为物质主义, 他们更希望有多些零用钱, 更喜欢拥有时髦的东西。

儿童物质主义产生的原因

客观地说, 儿童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产生的原因甚多, 诸如家庭、社会、媒体、广告人等。通过上面的分析, 下面所谈论的只是其中涉及广告的一小部分。

广告经营者。广告经营者是指受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根据广告法的规定, 广告经营者主要分为企业法人、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和个体工商户。比如CCTV少儿频道的广告代理商为上海优扬动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广告经营者, 作为商人, 最大的目的是赚钱, 为了挣得广告主支付的费用, 会按照广告主的意愿来策划、设计并制作。往往会为了把广告主的产品或服务卖出去, 过分地在广告中推崇物质主义。

广告发布者———媒介的角度。这里的广告发布者———电视, 以其通俗易懂、寓教于乐、即时快捷、受众面较大的特点在受众中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尤其是儿童电视广告对于儿童的影响更是超过大人。随着经济的发展, 70后、80后的后代都是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一代, 是在电影、电视及各种高科技数码产品等陪伴下成长的一代, 电视广告中出现的新产品、小模特儿是他们效仿的偶像, 是他们学习、追求的范儿。根据CCTV少儿频道的调查显示, 在六一儿童节前后, 它的收视率仅次于央视一套、二套、五套、八套, 位居全国第五, 可见其受众之广, 它的总体观众的64.3%为儿童, 其间播放的广告对孩子影响巨大, 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如果这里广告的发布者不能做好把关的话, 孩子就会直接接触。步步高点读机的喜羊羊版不仅投放在CCTV中, 各地方卫视台如浙江卫视、四川卫视等均有投放, 播出率极高, 使孩子接触更频繁。

广告主。广告主是广告活动的发布者, 是销售或宣传自己产品和服务的商家, 既是广告的付费者, 也是广告的决策者之一。任何推广、销售其产品或服务的商家都可以作为广告主。广告观念强的商家每年总会投资高昂的广告费, 用于制作广告、播放广告, 以推销产品, 打造品牌。广告主正是看中这一点, 在《喜羊羊》动画片热播之际, 立刻将步步高换了广告角色, 用了喜羊羊和灰太狼, 使广告红极一时, 步步高的广告效应也好了许多。毕竟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同时, 总希望孩子不要像他们小时候一样老走弯路, 更不希望他们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孩子想要什么, 什么对孩子有益, 家长都想买给孩子, 这也就达到了广告主的目的。

家长引导与影响。儿童价值观的形成, 与家庭关系密切。如今的家庭通常都是独生子, 基本上一个孩子六个大人照顾, 父母都说养孩子不容易, 那是因为他们用心在养、用钱在养, 不像以前, 只图能养活, 哪管养的质量。家长们总是拼命挣钱, 给自己的孩子吃最好的、用最好的, 就连上学也要想方设法让孩子读最好的学校, 为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小时候没有享受到的都要补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每到周末, 超市里家长带着孩子大买特买的现象足以证明他们对孩子的“好”。对于学龄儿童, 每天上学都或多或少地带零用钱, 每天放学回家总会买点小吃或者其他的小玩意儿;由家长接送的儿童表现更为明显, 尤其是老人接送, 孩子一哭闹或不听话时总有零食或玩具哄住, 这更滋长了孩子的物质欲。家长的怜惜与攀比, 是儿童物质主义形成的主要原因。

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面对如此众多的因素, 我们该如何从正面去影响孩子, 把孩子拒之于大千混乱的儿童广告的门外, 并引导孩子在这个复杂的环境中保持自己该有的童真美好品格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家庭。一是家长多和孩子交流, 引导孩子正确消费。多与孩子讨论消费并在物质上限制, 可以帮助儿童建立正确的物质观, 让孩子明白并不一定以拥有什么来度量价值。家长可以给孩子买零食买玩具等, 但不能太多, 每次一样, 而且最好不当着孩子的面买, 不要带孩子进超市。如果有孩子在场的情况, 孩子想要的东西通常是电视上看到过的、包装华丽或具有好奇性的东西, 往往孩子会通过哭闹来博得家长的同情, 家长碍于面子, 通常会没理由地答应孩子。其实, 这时家长不应该一味地否定不买, 或者强行不买, 那样会增加孩子对父母的恨;家长应该蹲下来给孩子讲这个玩具家里有类似的了, 或者我们吃过类似的零食了, 或者我们买另一种更好的等, 或者讲条件;买了玩具必须答应做一件事, 比如对幼儿, 可以要他自己吃饭、自己洗手、自己上厕所等小事情当条件, 而大孩子则要求作业要做多少、练琴要多久、画画要多少张之类的, 用比较或鼓励或条件的方法, 既可以培养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 也可以培养孩子自己做主的能力, 尤其可以解决孩子贪玩的毛病。

平时家长亦须限制儿童的零用钱, 零用钱少的儿童并没有强烈追求物欲的意愿, 他们能接受零用钱的水平, 乐于满足。而零用钱多的儿童, 消费机会多, 经常流连店铺, 对新产品、高质高价物品产生更浓烈的兴趣, 更加倾向于物质主义。

二是加强户外活动, 家长和宝宝一起玩玩具或游戏。宝宝的发展特质主要是以感觉、动作为主, 建议爸爸妈妈带着家中的小宝贝多从事户外活动, 例如郊游、踏青, 从大自然中学习知识。

三是家长不要把孩子交给“电视保姆”。陪孩子一起观看电视节目, 孩子正在观看电视节目的时候, 您不妨先放下手边的事情坐下来陪孩子一起观看。也可以试着去询问孩子, 现在看的这节目什么地方觉得比较有趣。或是可以尽量安排全家一起看电视时间, 不但可以促进亲子之间的感情, 更可适时指导孩子吸收正确的知识与观念。

不久的将来, 传媒依然会以电视为主。对于迈向新世纪的人们而言, 对电视提出更高更为迫切的要求, 不是苛求。实际上, 在新世纪的电视, 自然也需要为人类的健康文明生活作出更多的贡献。倡导传媒在文化品格、创新品格和沟通形态上建立明确的意识。加强电视把关人和广告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

政府干预。根据广播事务管理局对电视广告标准的规定, 以儿童为对象的电视节目, 不得播映任何引致儿童生理、心理或道德观念受到损害的产品或服务广告, 同时广告亦不能令儿童相信, 假如他们未能拥有所宣传的物品, 即会比不上其他儿童, 可能会遭轻蔑或嘲笑。因此电视广告中, 绝不能显示“拥有者”与“不能拥有者”的差距。试看儿童的奶粉广告, 标榜儿童饮用奶粉后, 智力发展超越同龄人, 例如五岁的儿童, 足以和围棋高手对弈, 其实都是利用了成人望子成龙的心态。

优秀的儿童电视广告的制作和播放。我们应该建设有益于儿童成长的影视文化, 尤其是儿童直接接触的儿童电视广告, 鼓励优秀的儿童电视广告的制作和播放。我始终记得雕牌洗衣粉的广告, 一句是“妈妈, 我能帮你干活了”, 还有“妈妈, 我帮你洗脚”。这种广告立意, 一直到老去, 我都不会忘记, 这就是主题明确, 这就是深入人心。

我们在抓管理的同时还应该让优秀的儿童电视广告繁荣起来, 所以现在创作优秀的儿童电视广告, 成为我们这一代广告人身上所肩负的迫切使命。

结语

当今的儿童也被称作“屏幕育成”的一代, 他们的很多物质观念直接来源于长期耳濡目染的电视广告, 儿童电视广告就是一把双刃剑。因此, 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利用和加强儿童电视广告对儿童物质观产生的正面效果, 另一方面也要根据我们所寻求到的有效对策, 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规避, 使儿童电视广告在引导儿童建立正确的物质观中发挥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 为我们的未来, 构建一个积极、安全的电视广告平台, 为消除儿童电视广告产生的消极影响尽自己的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杨亮:《影视文化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9) 。

[2].甘甜:《影视传播对幼儿成长的影响》,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9) 。

[3].袁涛:《影视传播对农民闲暇生活的影响》,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10) 。

[4].叶慧芳:《影视文化对小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 (10) 。

[5].彭焕萍:《电视广告对儿童的消极影响及防范对策》, 《中国电视》, 2007 (4) 。

上一篇:开拓进取下一篇:无组织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