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组织传播

2024-10-07

无组织传播(精选3篇)

无组织传播 篇1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甚至开始立足中国国情,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性思想。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知识分子组成的研究团体,进步青年组成的马克思主义学会,通过有秩序、有组织的方式传播马克思主义,让更多人能够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以此启发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此外,马克思主义还走向了工人阶级,在共产主义小组的引导下,各地工人也有意识地加入了工人学校、工会组织等组织,开始对自身被压迫的境遇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并产生了协作意识和互动机制,直到形成了一个阶级意识,这种意识还指导他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群体活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培育了实践的火种,也让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得到了“中国化”。

一、社团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宣传

五四时期,许多进步青年在各地成立了学生社团学习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如由毛泽东和蔡和森1918年4月在长沙发起的新民学会,积极地支持和宣扬马克思主义,对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基尔特社会主义进行批判,并坚信共产主义是中国革命事业的指导思想。此外,周恩来、恽代英、林育南等也组织了相关学会,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研究和宣传。1920年3月,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正式成立,研究会组织搜集了大量马克思学说的各种中外书籍,还编辑发行了马克思主义论著。与此同时,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也相继在各地相继出现,这些团体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更大范围和更符合实际的传播。部分高校也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课程,让更多的知识青年能够在课堂上接触到马克思主义。如李大钊就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的部分学科,开设了唯物史观、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等课程,向青年学子们“宣传唯物史观和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群体传播就是将共同目标和协作意愿加以连接和实现的过程”,这些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团体,本着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共同目标,相互探索寻找革命的新出路,最终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落地生根,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更重要的是,这些掌握了比较系统和全面的马克思主的团体会员,在日后的建党事业和无产阶级革命进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人才。

二、共产主义小组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工人阶级的广泛传播,并不是中国工人阶级的自发行为,而是在有组织、有计划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宣传与指导下,他们才逐步接受这种思潮的。1920年8月,陈独秀、俞秀松、李达等人在上海建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1920年10月,李大钊在北京也组织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随后,一些受五四运动影响深远,工人阶级比较集中的城市,在一批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的组织下,也纷纷成立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们开始从书房走向了工厂和工地,了解工人们的所思所想和体验他们的生产生活环境,与工人们打成一片。“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以后,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开展工人工作,努力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共产主义小组为了提高工人文化水平和启发他们的阶级觉悟,各地的共产主义小组创办了工人学校,如北京长辛店的劳动补习学校,上海小沙渡的工人半日学校。通过办学,不仅在工人阶级中广泛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也让共产主义小组加强了与工人阶级的联系,从而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和具体性地指导工人运动。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学习和宣传,工人们的阶级意识和思想觉悟得到了极大提高,同时他们也逐渐认识到了建立统一组织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许多城市还成立了工会,并提出了争取权利和自由的要求。这也促进了各地的工人群体能够以组织的形式宣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学说,也提高了各地工人阶级相互的联合程度。“谓组织传播,就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不管是共产主义小组,还是工人学校、工会,都是以严密的组织形式在从事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活动,通过这些组织的努力,让马克思主义真正融入到中国工人运动大潮中,也让工人阶级得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传播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三、五四运动中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1919年巴黎和会上北京的外交失败,引起了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的强烈愤慨。5月4日,北京13所高校的学生示威游行时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北洋政府出动军警对示威游行队伍进行了镇压和逮捕。5日,北京学生宣布罢课,以此号召营救被捕学生。虽然北洋政府不久就释放了被捕学生,但并没有对学生们的政治诉求予以回应。19日,北京学生宣布总罢课,并向群众进行爱国宣传演讲,还发起抵制日货等斗争活动。从6月5日开始,上海各行业的六七万产业工人自发罢工,加入到了支援学生反帝爱国斗争行列,上海商人也以罢市进行响应。此后,沪宁铁路、沪杭铁路、京汉铁路和京奉铁路的工人也相继罢工,并且罢工浪潮还扩展到了江苏、山东、湖北和湖南等地,一些城市的商人也纷纷罢市支持。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也向群众发表声明,向北洋政府提出内政外交等方面的最低要求,并督促政府要顺从民意。迫于全国人民群众和旅外同胞的强烈反对,北洋政府最终还是释放了被捕学生,也没有在卖国和约上签字,五四爱国运动取得最后的胜利。

在这场全国性的反帝国主义的爱国运动中,中国人民显示出了联合斗争的巨大威力。学生联合会、各界联合会等全国性的联合组织以及各地的学生、教员、工商界以及妇女界等,或以群众团体,或以社会组织的形式显示出了人民群众新的斗争形式的强大战斗力。通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中国人民对国家命运也有了新的觉醒,尤其是彻底认清了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也对资产阶级专政失去了信心,而马克思主义在这场运动中,以它的科学性和革命性,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青睐,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知识青年和产业工人的思想武器,让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充分的传播和初步的运用。此外,五四运动也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完善起到了积极作用,“这对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工人阶级的历史作用和强大力量、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到工人群众中去开展宣传活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都有重要影响。”

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进步青年和产业工人在传播与实践马克思主义时,有着共同的目标和相互协作的意识,以及群体间还形成了互动机制,甚至达到了一定水准的专业化和组织化。从传播学原理来看,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时期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的,通过这两种传播方式,马克思主义从精英走向了大众,并与中国社会实际贴合得更加紧密,不仅指导了工人运动,并且还促进了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开拓了道路。

参考文献

[1]林志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及其规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31.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80.

[3]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M]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页.

[4]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90.

[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M]上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4-35.

组织传播的四类理论 篇2

关键词:组织传播,四类组织传播理论,机器类比组织,家庭类比组织,沟通负荷

关于组织传播的思想表述,可以追溯到18 世纪,但专门研究组织传播,直到20 世纪60 年代才形成规模。1974 年,本杰尔德·戈德哈伯(G erald G oldhaber)出版了第一本以“组织传播”为名的教科书。早期的组织传播研究者多数是企业管理学家或为企业管理服务的心理学家,因而大部分实例都与企业管理有关,而企业只是组织的一类,政府机关、政党、行业(专业)组织、学术团体、社会兴趣团体、各种非政府组织,还有家庭、宗教组织等都是组织的类别。组织的结构特征差别很大,松散或严密程度差别也很大,因而组织的内外传播很难用一种模式来阐述。

一、组织与传播

组织传播指组织成员之间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所谓组织传播,是指某个组织凭借组织系统的力量所进行的有领导有秩序有目的的信息传播活动。”[1]组织的目标、系统、规范的形成和运作都离不开传播,而组织传播活动又必须凭借组织的系统才能进行。

组织介于个人与社会之间,是二者的中介和桥梁。组织是微观的社会系统,远古时代就已经存在组织的雏形。人类早期为生存而群居、为狩猎而协作、为分享猎物而协作,都是一种组织活动或组织形态。显然,组织有较强的社会性,根源于人类的社会协作以完成特定意义的行为。现代组织为实现目标,仰仗一系列的制度化运作和管理,需要通过组织内外的各类信息传播来协调。

组织是个体的集合,但又不是个体简单的叠加,组织内的人各居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组织的功能大于个人相加功能之和。组织中的个人有自身的个性,但由于身处组织内,因而带有组织赋予的种种烙印而成为组织人,所以组织中的人具有个体和组织成员的双重属性。

组织传播可以大体分为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但两者很难截然分开。组织内部人与事的传播,会不同程度地涉及组织成员视野中的所有人与事,组织间和组织与外界的互动,也经常成为组织内传播的题中之义。外在世界发生的很多事情,在组织内传播需要得到一种组织的理解和阐释,或强调或弱化,或忽略或凸显,或顺应性解读或对抗性解读等等。组织在此扮演“把关人”的角色。因此,组织传播研究虽然主要涉及组织内的人与事,但也包括不同场域和空间中的人与事,因为它们会投射到组织中,但经过组织的过滤和选择,反映出组织的某些特点。

除了组织内外传播的划分,还可以根据组织内的关系结构特征,将组织传播分为正式传播和非正式传播;根据传播渠道的性质可分为技术性传播和非技术性传播。

理解组织传播及其特点,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组织的信息传播行为只能由具体的组织成员担当,组织成员作为个体和组织人的双重属性,对组织传播具有影响。因此上篇谈到的群体传播的知识,也是理解个体在组织传播中行为表现的重要因素。

其次,除了以组织名义进行传播活动外,还存在着大量组织成员之间的个体互动以及组织内小群体传播活动。在管理上是否为这种传播活动提供方便的渠道,对组织的正常运转意义攸关。比较严格的组织,会对这类传播活动加以规范。

最后,组织内的等级决定了组织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传播。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 ax W eber,1864-1920)从科层制的角度谈到组织,认为科层制遍及社会的所有领域,是现代社会理性化的标志,也是现代人类的生存方式。他说:“在一个官员、职员和工人与行政管理物资分开以及纪律和训练有素都不可或缺的社会里,没有官僚体制的机构,除了那些自己还占有供应物资的人(农民)外,对所有的人来说,现代生存可能性都将不复存在。”[2]因此组织成员和组织内部各小群体间的传播活动,会受到组织的话语体系和特有符号的制约。

组织或多或少意味着一定的约束,没有约束就没有组织。组织意味着目标,没有目标就失去组织的意义和合法性。因此,组织传播的“意图性”远大于人际传播。组织的结构、组织人在组织中权利与职责的情形,是理解具体一个组织传播特点的两个要素。

二、四类组织传播的理论

美国组织传播学者凯瑟琳·米勒(Katherine M iller,1959-)用类比(隐喻)的方式概括了四种组织理论,进而组织传播理论的特点。这种类比由于生动且隐喻恰当,得到组织传播研究者们的认同。

(一)以“机器”类比组织

古典学派在工业革命的背景下,以机器来类比组织的特征和在其中的人。他们主张组织的结构应该类似机器。机器具有专业化、标准化和可预测性特点,任何机器都是依照一定标准和原则组合起来的,各个部件具有特定的功能,可以替换,具备故障的可预测性。这样的类比强调由人组成的组织也应具有专业化、标准化和可预测性的特征。

18 世纪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Julien O ffroy D e La M ettrie,1709 -1751)《人是机器》(L'hom m e m achine,1747)一书(图1),已经显露出这种认识。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有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H enri Fayol,1841-1925)、美国古典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Taylor,1856-1915),以及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韦伯将官僚组织视为一个由权威、权力和纪律组成的系统。在这样的组织中,传播主要表现为书面的、正式的、垂直流向的指令和简单的机械式回应。

列宁关于党的出版物是“整个革命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的论述、关于党报《火星报》的建党作用就像建筑物修建中的“脚手架”和砌墙的“引线”的论述,[3]亦是用机器(机械劳作)类比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组织特征。

该学派将组织看作机器,追求工作效率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忽略了组织的主体即组织成员个人的精神需要、自我满足以及社会互动的精神需求。

(二)以“家庭”类比组织

人际关系学派注重组织中人的行为的动因,把行为动因看作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他们不赞同用机器类比组织,反对把个人看作能够随意替换、只受经济因素或政治理想驱动的齿轮;他们重视情感在组织中的润滑作用,主张把组织成员看作需要关心、社会互动和成就刺激的个人,他们不仅为经济和政治理想所驱动,也为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所驱动。于是,他们以家庭来类比组织,认为在组织里,成员应该像家庭成员那样获得归属、安全、自我实现等方面的满足。他们更重视组织中情感方面的人际传播、纵横交错的传播流向等非正式传播。

1924-1932 年,以哈佛大学教授梅奥(G eorge M ayo,1880-1949,图2)为首的一批心理学家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H aw thorne)工厂进行了长达9 年的心理实验。实验结果发现,组织中的小群体对员工行为的影响,超过正式组织权力结构所发挥的影响,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所产生的社会性满足,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和交流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的因素。

该派的代表人物、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A braham M aslow ,1908-1970,图3)提出了一个与人的动机有关的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受到很多基本需要的驱动,并且这些需要有层次之分。第一至五层次需要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由第一层次需要依次类推,后一层次需要的产生以前一层次为前提。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为人际关系学派提供了理论。这个学派的代表人物还有美国行为科学家赫兹伯格(Frederick H erzberg,1923-2000)、美国心理学家麦格雷戈(D ouglas M c G regor,1906-1964)等。

另一些学者也以家庭类比组织,强调员工对组织的智力贡献和个人劳动是达到组织目标的重要因素。这些人被称为“人力资源学派”。该学派代表人物、美国行为科学家布莱克(R obert B lake,1918-2004) 与美国管理学者莫顿(Jane M outon,1930 -1987) 于1964 年提出的管理方格理论(M anagem ent G rid Theory),体现了上述思想。该理论假设领导者对人和生产的关心并重时,管理效率最高。他们分析了五种典型的管理风格,认为团队型管理实现了对人和生产的并重关心,能有效激发员工的潜力,实现生产和员工自我满足的双赢,是一种最为可取的管理风格。该学派其他代表人物还有美国行为科学家利克特(R ensis Likert,1903-1981)、美国管理学者乌奇(W illiam O uchi,1943-)等。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说:“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4]这就是在用“家庭”比喻革命组织。

(三)以“系统”、“有机体”类比组织

以上两种类比均偏重于关于组织的理想性建构,忽略了组织实际的运行状态,于是有部分学者把组织类比为系统或有机体,关注组织传播的实际运行,他们构成“系统学派”。

该学派认为,一个有机的组织由若干个子系统构成,这些子系统按照一定秩序排列,相互依存。组织不是独立自足的机器,而是必须与周围环境互动以求得生存的复杂有机体。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组织与各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必须彼此开放,允许各种信息在其中进行交流和反馈。

美国东卡罗莱纳大学传播学教授艾伦(Thom as H .A llen)1976 年做了一项组织传播网络的分析,展现了组织系统的复杂性。组织成员的地位和角色各不相同,他们之间的连接方式也有差别,由此构成一个传播系统。她把网络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和角色的成员分成四类:桥(B ridge)、联络人(Liaison)、孤立人(Isolate)和明星(Star)。桥是某一个群体中的个体,他与其他群体相联系,因此是两个或更多的群体之间的纽带。联络人像桥一样,将不同群体联系起来,但他与不同的群体都有很多联系,而不仅仅是与某一个群体。孤立人如这个词汇所示,在传播的网络中属于不大活跃的个体,他们只与个别人有联系或不与其他人有相互关系。明星指的是组织中最有交际能力的个体。[5]

这个学派除了网络分析外,还运用个案分析、模型分析勾勒出组织传播中的复杂关系。个案分析通过观察与特定问题纠缠在一起的组织传播状况,来理解整个组织系统的传播;模型分析则用统计技巧等来建立组织中传播行为和过程的模型,评估组织传播系统的复杂变化。

(四)以“文化”类比组织

人和组织都是处于具体文化(文明)中的,文化表现为传统、仪式、腾图、宗教或信仰等等,生活在某一文化圈内的人形成相近的认知。某种文化无形中控制着处于这种文化笼罩下的人和组织。一部分学者以大比小,把组织类比为一种文化,侧重从文化的特点解释组织的传播行为,被称为“文化学派”;另一部分学者侧重揭示文化如何统治组织,被称为“批判学派”。

文化学派认为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行为方式以及关于这些方式的解释,研究组织的传统、故事、仪式、庆典、价值观、信念、行为是他们的主要工作。他们认为,传播贯穿组织运作的全过程,通过传播形成组织的文化,透过组织文化可以解释组织的行为。

美国管理学家艾德加·沙因(Edgar Schein,1928-,图4)提出的组织文化层次模型是文化学派中较有影响的理论。他把组织文化分为三个层次。[6]第一层次是该组织的外在价值观,如组织的建筑、家具、设备、服饰、文件、称谓、决策风格、会议风格等由组织成员创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这是组织文化的外在表现。

第二层次是该组织主体价值观。假如一个组织的管理者持有新教伦理的价值观,那么他可能不仅要求自己,也要求组织成员勤奋工作,经常提出加班要求。如果这种价值观得到组织成员的认可,可能成为组织成员的价值观。管理者的价值观虽处于强势地位,但个人的价值观也会与管理者发生冲突,例如一个组织成员持有注重效率和享受的价值观,认为只要在工作时间中高效地完成工作,下班后就应该多享受生活,那么他可能抵制加班。这时就需要组织文化的第三层次来协调,即组织成员更高层面的世界观,例如对人与自然、现实、真理、人性等基本问题所持有的观点,这些观点往往被组织成员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文化学派关注组织文化的构成,但忽略了形成组织文化深层次原因;批评学派则指出组织文化后面隐藏的权力结构,它如何控制组织的传播活动。他们认为,组织中存在广泛的权力来源,有些是明显的,如权威、对稀缺资源的控制、对信息和知识的控制等;有些是隐蔽的。批判学派重点研究的是隐蔽权力的存在,例如对生产方式和技术的控制、对性别问题的控制和对话语的控制。

三、组织传播的沟通负荷

“沟通负荷”是指组织传播的信息总量,这个概念的提出,在于强调组织传播信息量的适当和稳定的问题。组织传播对组织而言,是一种关系建构、维系、象征的机制。组织内传播的数量和质量稳定、适量,则组织内各方面的关系正常;组织的对外传播过于膨胀或过于弱化、断裂,则说明组织与外部的关系表现异常。组织传播的信息总量(沟通负荷)、密度以及效度,是组织关系测量的有用指标。

即使正常时期的组织传播,信息量并非越多越好,信息量的膨胀如同信息的匮乏一样都是有害的。对于组织,特别是对于组织的领导人而言,因为传播存在层级,领导人接受的信息和可能需要处理的信息与下级相比,理论上呈几何级数增长,而领导人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有限的信息处理能力面对信息的泛滥、匮乏,都可能影响组织做出正确的决策,妨碍组织的正常运转。信息的泛滥不一定仅仅是信息太多,更指信息质量太差。这时的信息泛滥与信息的匮乏是一个问题的两面:过量的信息不是被舍弃,就是以低质量的方式被随意处理,而真正需要的信息可能总是处于匮乏状态。

注释

1[1]魏永征.关于组织传播[J].新闻大学,1997(秋季号).

2[2]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46.

3[3]列宁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1986,第12卷93页、第6卷155页.

4[4]毛泽东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05.

5[5]Allen,T.H.Communication Networks-The Hidden Organizational Chart.The Personnel Administrator,21(6),31-35.1976.

无组织传播 篇3

一、无组织排放废气的来源分析

(1) 目前,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废气排放的根源主要是因为人们生产、生活活动中没有让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经过收集和排气系统, 而是通过建设项目厂房的天窗或者直接将污染物排放到空气中, 这就造成了排放到空气中的废气污染了空气质量, 导致大气污染问题, 而无组织排放的废气中包含着多种种类的污染物, 从污染物存在的形态不同来看, 无组织排放到大气中的废气污染物的主要种类是有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 其中废气污染物的来源是由于建设项目所需的物料发生了跑、冒、滴、漏等现象引起的, 同时建设项目物料在空气中蒸发和逸散过程中出现无组织和无规律的排放现象也会引起废气中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现象, 而且建设项目生产所需物料在进行存放、切割、装卸与运输等工序中因在空气中的逸散作用而导致废气污染物的不规律排放。

(2) 首先, 废气污染物中颗粒污染物成分主要是悬浮在大气中的粉尘、烟尘、飞灰、化学雾等颗粒污染物, 其中粉尘污染物主要是由于固体物料造切割、破碎与输送等机械作业过程中产生的粘土粉尘、水泥粉尘与煤粉、各种金属粉尘等各种类型的粉尘, 而烟尘产生的具体来源是在冶金过程中由于物料中可熔融物质在发挥作用下生成的气态物质冷凝时而产生的各种氧化铅烟尘和氧化锌烟尘;废气颗粒污染物中飞灰的产生原因是由于物料在燃烧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灰尘和和黑烟;而化学雾颗粒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是由于物料在空气蒸汽作用下产生的液体, 在液体物料凝结、雾化作用与化学反应之后生成的酸性雾、碱性雾与油性雾等各种类型的雾;其次, 废气污染物中气态污染物的来源是由于石化工业生产过程中操作不规范而产生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以及各种有机化合物、卤素化合物等有毒有害物质, 其中硫氧化合物是由于在石化燃料造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硫而形成的;氮氧化合物的形成原因是因为在工业硝酸生产、炉窑生产以及炸药生产等各种工业成产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污染物;而碳氧化合物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在石化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有机化合物的产生是因为在石化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烃类气体, 而卤素化合物的来源是由于在化工制造、塑料制造与废物燃烧过程中产生的铪元素 (HF) 与氯化氢气体 ( (HCI) 。

二、无组织排放废气的排放特点

经过研究和分析发现, 无组织排放废气是相对于“有组织废气排放”而言的, 其废气的排放具有以下特点:首先, 无组织废弃的排放没有较高的有效排放效率, 而且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扩散在水平上和垂直方向的扩散空间范围不大, 没有经过污染物收集系统和排气系统的稀释而直接就将废气排放都大气中, 会对人体和动物的呼吸系统造成很大的危害;其次, 多种污染物来源会增加防治污染的难度, 难以实施有效的污染物防治措施;此外, 一些石化工业等各种工业行业对于控制废气污染物的排放不够重视, 而且也没有采取必要的有效的污染物稀释设施和系统, 这就使得大气无组织废弃的排放量不断增加, 严重污染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因而, 针对以上无组织废气排放的特点, 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废气污染物排放防治与控制措施, 这是刻不容缓的一项工作。

三、无组织废气排放的防治与减排措施

针对无组织废气排放的特点提出合理化的有效防治和减排措施, 首先, 要将工业企业的生产厂地远离人们生活区域, 且不能建立在靠近城市的上风向, 而应该建立城市的下风向, 同时要大力推进和应用清洁生产技术, 积极开发和使用新型的能源, 例如太阳能、潮能与风能等新型能源, 从而实现节能环保、低排、减污与高效等目的;其次, 督促和监管石化等各种工业积极改善生产中废气排放来量较大的废气排放系统和装置, 有组织采用事宜的污染物处理技术和方法, 采用排气效果较高的排气筒装置、吸附装置、过滤装置与集风装置, 从而减少无组织废气的排放量。

结论

综上所述, 要加强无组织排放废气的预防与综合治理, 加大有组织排放设施和清洁生产技术的科技投入, 大力研发和充分利用节能环保的新型能源, 减低废气污染物排放, 减少大气污染, 从而促进石化各种工业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不断提高人们生活环境质量, 保障人们身体健康。

摘要:由于无组织排放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和污染物, 不仅危害人体健康, 而且污染生活环境, 故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无组织排放废气的来源与排放特点, 进而对无组织废气排放的预防与减排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无组织排放废气,来源,排放特点,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王艳.浅谈无组织排放废气的危害与防治[J].环境研究与监测.2013:26 (9) :40.

[2]张秀青.石化企业废气无组织排放源及排放量估算简介[J].装备环境工程.2008.5 (5) :74-75.

上一篇:物质主义下一篇:协同教学构建多元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