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私传播

2024-07-08

隐私传播(共5篇)

隐私传播 篇1

近年来, 个体隐私日益进入传播领域, 成为大众传播媒介报道吸引受众的兴奋点之一。广播的夜谈节目、电视的情感类谈话节目等都离不开对个人隐私的挖掘。隐私由本来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私事, 变成了在各种媒介中公开传播的信息。

提到隐私公开,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 web2.0时代的到来, 隐私在网络上的传播呈现迅速蔓延的态势, 加上网络本身的隐匿性等特点, 隐私的网络传播已经超过了在其他大众媒介的传播速度, 并呈现了传播的多形态化。隐私在网络上的公开传播一方面是网络时代网民制造新闻的反应, 另一方面由于隐私权利的属性以及网络传播无序化的特点, 使得网络隐私传播引发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 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和名誉权现象时有出现。本文拟对网络隐私传播的现象予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这些现象出现的心理动机, 对网络隐私传播提出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隐私以及网络隐私传播的界定

在国内, 关于隐私的界定有许多不同的理论。有观点认为, 隐私是个人不愿为他人所知晓和干预的私人生活, 包括个人信息的保密、个人生活不受干扰、个人私事决定的自由三方面 (1) ;还有的观点认为, 隐私是指私人生活秘密或私生活秘密, 是指私人生活不受他人非法干扰, 私人信息保密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刺探和公开等, 分为私人生活安宁、私人信息秘密 (2) ;还有的学者认为隐私就是私生活, 是指与公众无关的纯属个人的私人事务, 包括私人的活动, 私人的活动空间以及有关私人的一切信息。 (3)

笔者认为, 隐私是指个体不愿意向外人透露的关于自己的私人信息或私生活秘密, 包括私人信息、私人事务以及私人活动空间等信息。本文所界定的隐私即包括个人不愿告人的私人信息、私人生活以及私人事务。本文界定的网络隐私传播即指隐私在网络媒介上的传播, 具体指网民在互联网上借助网络论坛、网络日志、博客、播客等平台或运用搜索引擎等技术手段进行隐私的公开、传播、搜索查询等行为。

二、网络隐私传播行为及特点

(一) 主动型隐私公开行为

主动型隐私公开就是自愿暴露隐私的个体主动寻求适宜的媒介, 以极富个性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或应媒介邀请或看到媒介的征集信息, 愿意与媒介合作形成的隐私公开类型。 (4) 在隐私作为话题进入媒介领域后, 主动型公开隐私的行为在大众媒体中出现过, 但为数不多。随着网络的发展, 主动型公开隐私行为成为了网络隐私传播的一种主要形式。2003年的“木子美事件”可谓是主动型公开隐私的一个典型。木子美在个人空间里公布了自己的性爱日记, 在日记中描写了自己在性经历方面的隐私并公开了当事人的姓名。“木子美事件”后, 博客开始在网民中流行。网络技术的发展, 博客、播客、网络日志以及视频网站的流行使得网民在网络上的空间得以延展。主动型公开隐私的形式也随之呈现多形态化。除了博客和网络日志等文字类的记载外, 播客和视频也成为了隐私公开的平台。根据对博客等网络日志的考察, 主动型隐私公开的内容主要是涉及个人的感情、婚恋、性生活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第三者和婚外情等内容。例如, “姜岩事件”中女主角姜岩就是一个主动型公开隐私的典型。女白领姜岩在自己的博客中陈述自己和丈夫的感情生活, 并记载了自己不为外人所知的心路历程以及自杀的经历。这些情感经历和心路历程是她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对任何人倾诉的隐私。当姜岩知道丈夫背叛的真相后, 计划了两个月后的死亡, 她关闭自己的博客空间, 仍保持更新, 记录心情与生活, 两个月期限到后, 她重开博客空间, 然后等待死亡。网友可通过链接找到她的博客了解到事件的原委。2007年10月28日, 姜岩在博客中写道:“从今天开始, 到未来的两个月间, 这里记载的, 将是我最后的日记, 两个月后, 是我离开的日子。”两个月后, 12月27日, 姜岩以一篇题为《不说再见》的博文告别人生。

(二) 网络窥私行为

除了主动型隐私公开行为之外, 网络窥私行为是网络隐私传播的又一动力。窥私是人的基本的心理需求。一般来说, 人都有好奇感和窥探秘密的欲望。但网络窥私行为是一种专门对别人的隐私进行搜集、刺探和公开的行为。2008年的“艳照门事件”使网络窥私行为演绎到了极致。

近几年来, 网络上兴起的“人肉搜索”在一定程度上带有网络窥私的特点。“人肉搜索”是指利用现代信息科技, 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 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 (5) 近年来, “人肉搜索”事件层出不穷。从“铜须门事件”、“虐猫事件”到“虎照事件”、“姜岩事件”以及“王千源事件”、最近的“韩国明星崔真实自杀事件”, “人肉搜索”发挥的力量大到让人不可思议。“人肉搜索”无疑在捍卫道德、道德监督方面有着一定的正面意义。如在“虎照事件”中, 正是“人肉搜索”的巨大力量才揭开了假虎照的真相。但不可否认人肉搜索是一柄双刃剑。在网民们揪住一个人不放并把关于这个人的一切信息搜集出来公布在网络之上时, “人肉搜索”已失去了应有的尺度和理性的界限, 成为了众网民合谋的网络窥私, 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窥私的狂欢。

三、动机分析

心理学上的动机理论认为: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分析形成行为的动机, 可以有效地控制行为或进行行为的自我调节。 (6) 以下, 运用动机理论对网络隐私传播的两种行为 (主动型公开隐私行为和网络窥私行为) 予以分析。

(一) 自我暴露和安全感的需求

著名的需求理论家亚伯拉罕·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 (饥饿、渴) 、安全需求 (感到保护、安全、原理危险) 、归属与爱的需求 (与他人交往、被接受、有归属感) 、自尊需求 (获得成就、能力、赞美和承认) 、认知的需求 (认识、理解与发现) 、审美的需求 (匀称、秩序与美) 、自我实现的需求 (寻求自我完善与实现个人潜能) 。在最底层的是最基本的需求, 只有底层的需求得到满足时才会考虑高一层的需求。在这些需求中, 安全需求是仅次于生理需求的基本需求。

在现实生活中, 受到社会交往的制约, 人们对于自己的隐私总是习惯隐藏起来, 并不主动地公开。这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但是, 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加、精神的高度紧张需要给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隐私找到一个出口。而网上的自我暴露恰恰契合了人们倾诉、舒缓的需要, 同时, 网络的匿名性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人的安全需求。于是, 人们更倾向于向电脑倾诉而非现实生活中的交流, 尽管电脑是一个没有生命、冷若冰霜的媒体工具, 但正如约瑟夫·沃尔瑟所描绘的那样, 它可以成为“超人性的东西”。坐在电脑前, 你感受到安全、与人距离遥远, 相对来说又没有人知道你是谁, 并且你可以感觉与互联网另一端的人心心相映, 远比对隔壁的住户感觉上要好的多。 (7)

主动型隐私公开行为的出现正是人们出于自我暴露与安全的需求而做出的。事实上, 在网络空间和博客中坦露心声不仅满足了人的基本的倾诉与安全的需求, 同时, 由于一些网友的访问和阅读并留下支持或鼓励的话语, 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了这种行为继续下去的动力。

(二) 好奇和集体无意识

在动机的成分里, 生理方面的因素也是动机构成的一部分。虽然在生理方面个体差异是存在的, 但好奇感、探究以及窥私的欲望基本被认为是人的共性。然而, 对于私密的好奇与探究应该是有节制的。在正常范围内的好奇感不会形成破坏力。网络上流行的“人肉搜索”行为跟人的好奇感有关, 但离不开集体无意识的作用。著名的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勒庞曾指出, 具有共同心理的人群, 他们的感情和思想全都转向同一个方向, 自觉的个性消失了, 受群体精神统一律的支配, 具有明显的从众心理。形成群体的个人会感受到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 这使他敢于发泄出自本能的欲望, 而在独自一人时, 他是必须对这些欲望加以限制的。他很难约束自己不产生这样的念头:群体是无名氏, 因此不必承担责任。这样一来, 总是约束着个人的责任便彻底消失了。责任感的缺失使群体的成员陷入了无意识的状态。 (8)

好奇心的驱动和集体无意识的作用使“人肉搜索”很容易走进网络窥私的泥潭, 其带来的负效应是隐私在网络上得不到尊重而呈现任意传播的现象。

四、对网络隐私传播的几点思考

思考之一:隐私到底应不应该得到传播

隐私原本属于私人话语范畴, 但自90年代末期以来, 大众媒介纷纷将隐私作为一个新兴的媒介话题来做, 一方面是媒介商业化运作的刺激, 另一方面也是媒介体现人文关怀和服务受众意识的体现。隐私信息在报纸、广播和电视上的传播已受到学界不少学者的关注。隐私到底应不应该传播?关于这个问题, 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 虽然隐私传播如不加约束不仅会挤占媒介的公共话语, 使媒介沦为低级趣味的迎合者, 还会破坏整个媒介生态环境, 使传播呈现无序化。在隐私传播这一问题上, 媒介要有所作为。要选取大多数人普受困扰的、有着健康导向的话题, 同时要懂得保护原生态的隐私, 经过“包装”和“加工”的隐私才适宜在大众传媒传播。

思考之二:网民对自身隐私权的保护观念亟待加强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网民数量已达2.53亿, 超过美国, 成为世界上网民人数最多的国家。庞大的网民队伍以及网络自身开放性、匿名性的特点, 靠网络监管并不能解决网络遇到的所有问题。因此, 加强网民自身的隐私权保护观念是至关重要的。网络的虚拟性及匿名性并不代表着在网络上可以为所欲为, 网络空间也不是自己的秘密花园。另外, 有学者的研究表明, 网站对于用户信息的保护程度也是不容乐观的。因此, 网友应充分认识到网络空间的公共性, 在网络上散布自己的隐私不仅是对网络空间的浪费, 更是对自己的安全不利的行为。人们的倾诉需求应在加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沟通和与家人朋友的交流上得到满足。

思考之三:重塑网络把关人的角色地位

“把关人”理论最早是由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的奠基人之一库尔特·卢因提出的。“把关人即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负责搜集、整理、选择、处理、加工与传播信息的人。他们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把关。” (9) 把关人理论在传统媒体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网络媒体的大众化色彩导致把关人的信息垄断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 但互联网发展的经历表明把关人的角色不应丧失。怎么让传统的把关人角色更加适应网络媒体是应该得到思考的。网络把关人的作用应转向引路人。发挥网管、版主、优秀网民的正面引导作用, 宣传普及法律知识, 提醒网民的道德责任, 在发生集体的网络窥私行为时, 积极发言, 明确表明立场, 以实现关注点的转向。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人传播时代的到来, 隐私在网络上的传播呈现了日益扩大的态势, 并出现了多种传播形式。本文从传播心理角度对网络隐私传播现象作了一定的心理动机分析, 对网络隐私传播这种传播现象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隐私公开,网络传播,动机

参考文献

[1]王利明、杨立新:《人格权与新闻侵权》, [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5, P.415~416[1]王利明、杨立新:《人格权与新闻侵权》, [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5, P.415~416

[2][法]埃马纽埃尔·米修:《法国与欧洲信息技术法律事物指南》, [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年, P.8[2][法]埃马纽埃尔·米修:《法国与欧洲信息技术法律事物指南》, [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年, P.8

[3]梁彗星:《民商法论丛》, [C].香港:金桥文化出版公司, 2000, P.453[3]梁彗星:《民商法论丛》, [C].香港:金桥文化出版公司, 2000, P.453

[4]张晓辉:《大众媒介传播范式之改变——对主动型隐私公开节目的分析》, [D].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4]张晓辉:《大众媒介传播范式之改变——对主动型隐私公开节目的分析》, [D].安徽: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5]谷歌人肉搜索, http://www.google.cn/intl/zh-CN/ren-rou/, 2008.12.20.5:30[5]谷歌人肉搜索, http://www.google.cn/intl/zh-CN/ren-rou/, 2008.12.20.5:30

[6]RobertE.Franken著, 郭本禹译:《人类动机第五版》, [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6]RobertE.Franken著, 郭本禹译:《人类动机第五版》, [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7][美]Patriciawallace著, 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P.169[7][美]Patriciawallace著, 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 [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1, P.169

[8][法]古斯塔夫·勒庞著, 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8][法]古斯塔夫·勒庞著, 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4

[9]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9]吴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 [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

隐私传播 篇2

档案信息网络传播中的隐私权保护,就是保护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信息的网络隐私权。网络隐私权虽然与传统的隐私权在保护重点上有所不同,但从本质上来说,仍存在共性。尽管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传播中的隐私权保护面临很多困难,但随着人们保护隐私权意识的增强,加之采取一定保护措施,侵犯隐私权的现象是可以避免或减少的。这些措施包括法律、行政、技术、道德伦理等方面。

一、法律保护措施

虽然档案方面的法律法规越来越重视公民隐私权的保护。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出台正式的隐私权法,《档案法》也没有关于隐私权保护问题的明确规定。我国的现行法律是将隐私权包含在名誉权当中给予间接保护,具体内容体现在《宪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档案法》、《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等相关条款中。在尚未对网络隐私权单独立法的情况下,这些法规应能适用于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因为网络隐私权与传统隐私权虽然在保护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但究其本质并无二致。此外,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已经制定的有关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法律,如英国的《数据保护法》、美国的《电子通信隐私法》、韩国的《隐私法》、欧洲联盟的《个人数据处理和自由流动中个体权利保护指令》等。但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我国应积极开展对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单独立法,完善档案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解决相关法律的兼容性和系统性问题。

二、行政管理措施

1.统一管理涉及个人隐私的档案。首先,档案保管部门在收集档案资料时要明确收集的范围和原则,把好档案资料入口关。档案网站收集个人资料只限于法定职权范围,遵循“告知原则”,即应让当事人知道正在收集何种信息用于何种目的,不能无端扩大范围。其次,对于收集来的档案信息,既要保证内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也要保证其安全与保密,防止含有隐私的档案信息未经许可而被扩散、更改,并保证有关隐私当事人行使其对信息的知悉与更正的权利。含有个人隐私档案的开放利用,除非是法律许可的使用,否则,未经当事人同意,不得任意公开个人的信息。即使是合法的使用,管理部门也应当对个人隐私信息的查询和公开情况进行完整的记录。

2.加强网络监管,保障档案信息传播途径安全。所谓网络监管就是国家运用行政、技术、法律等手段,对网络信息的输入、传播、处理等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包括禁止个人或组织非法收集、篡改、传播、利用他人的隐私数据。一是成立网络隐私权保护机构。目前,许多国家设立了此类的专门机构,如美国的“电子隐私资讯中心”、中国香港的“个人隐私资料专员公署”。在保护个人隐私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们经常对有关网络进行跟踪调查,一旦发现网站没有按规则列出保护个人隐私的声明、没有很好地保护用户隐私,就会对该网站发出警告,责令其限期整改。倘若网站被警告后仍违反有关规定,便对其进行惩处。二是合理使用网络监控技术。国家应对网络隐私信息的使用范围、场合,监控的对象,监控人员的职责、权利,侵害个人隐私信息等应承担的责任和处罚措施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这样,既可防止这类技术和监控人员权利的滥用,又可打消个人用户和网站关于隐私信息保护成效的顾虑。三是加强对网络经营者的监督管理,规范网络经营商的行为。

三、技术保护措施

技术措施是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安全传播的重要保证。采取技术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网络环境下含有个人隐私信息的数据安全。主要包括:一是数据加密技术:其目的是保护网络中传送的档案信息不被非法窃取,从而保证含有隐私的档案信息的安全。二是身份识别技术:身份认证是申请者向系统出示自己身份证明的过程,通常是获得系统服务所必须的第一道关卡,防止未获授权的人截取或查阅含有个人隐私的档案资料。三是信息确认技术:通过严格限定信息的共享范围来达到防止档案信息被非法伪造、篡改的目的。四是访问控制技术:允许用户对其常用的档案信息库进行适当的访问,但限制他人随意删除、修改或拷贝档案文件。五是针对个人数据的管理:目前推出的有个人隐私偏好平台(P3P)、Cookies软件管工具、自动删除个人资料软件等,由用户自己保护个人资料的技术,用户学会使用这些技术,可以避免自己的隐私泄露。

四、道德伦理约束

1.档案管理人员的自律。在档案信息数字化的过程中,档案管理人员最可能接触个人档案信息,因此必须坚持原则,遵守职业道德,杜绝不当收集、传播、使用个人数据等现象的发生。对于一些敏感的个人资料,如出身、种族、政治面貌、宗教信仰、健康状况、犯罪记录等,只有经过批准的档案人员才能收集、查阅、传播这些个人资料。档案管理人员要严格按规定来管理含有个人隐私的档案,要有很强的保护他人隐私的意识,防止因人为因素增加侵犯个人隐私的可能。

2.网络用户的自我保护与自律。公民网络隐私权遭到侵害,仅仅把责任完全归咎于侵权者是不客观的。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泄露了个人相关隐私信息的正是缺乏应有的隐私权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用户自己。因此,要使公民个人明白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性,了解网上隐私权方面的法律法规,知悉网络?[私政策,自觉采取防范措施。无论是国家立法还是行业自律,都是一种公共保护机制,都是依靠外部的力量进行规范,公共保护只有与公民个人的自我防范结合起来,保护个人隐私权才能具有理想的效果。网络用户自律应做到:一是既要增强保护自身隐私权的意识,又要尊重他人隐私权;既不要随意泄露个人数据,也不要未经授权获取、篡改、传播他人的数据。二是成立网络用户自治组织。自治组织主要承担保护和教育网络用户的职能,它既可以接受网络用户投诉,代表用户同网络服务商谈判或交涉,也可以参与网站隐私权保护声明的拟定与修改,维护声明的公平、公正,还可以配合政府教育用户进行自我保护和自律。

新闻传播中的隐私权保护问题 篇3

1 新闻传播中隐私权保护的重要意义与现状

隐私权是自然人的基本权利之一, 也是自然人的基本人格权利。隐私权即是自然人的私人信息、秘密享有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利用和公开的一种权利。隐私权是自然人安宁生活的重要保障, 也是保护自然人尊严, 体现现代文明的一种生存艺术。现阶段, 在我国新闻传播与自然人的隐私权保护矛盾日益突出。主要是由于:在新闻工作中往往过于看重新闻自由的特征, 忽视了对自然人隐私权的考虑。其次,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大部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偏低, 存在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理念, 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通过侵害他人隐私的行为, 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我国法制社会建设的还处于不成熟阶段, 在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中, 具有诸多漏洞和不足等等。

2 新闻传播中侵犯隐私权的主要表现

2.1 新闻采访侵害隐私权行为

新闻采访是新闻信息的重要源泉, 是新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侵害自然人隐私权重要表现之一。新闻采访侵害隐私权行为是指, 在新闻采访和报道的过程中, 新闻工作者在未经自然人的许可下, 私自采用窃听、窥探等非法行为进行新闻工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有些新闻工作者擅自进入自然人的住宅、居住的酒店、私人办公场所等场所进行采访, 侵害了自然人的私人空间不受侵犯的权利;第二, 有些新闻记者通过窃听电话、偷录谈话记录, 或者对采访者跟踪、偷拍录像等方式进行采访活动, 严重侵害了自然人的通信自由、通信秘密和人身自由、正常生活空间的侵犯。第三, 有些新闻工作者还私自调查被采访者的信件、档案材料、财产状况, 损害了自然人的通信自由权和通讯秘密权的合法权利等等。在当今社会的新闻报道过程中, 采访侵害隐私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新闻当事人的精神生活和实际生活。

2.2 新闻报道侵害隐私权行为

新闻报道是新闻活动的重要内容, 其报道具有公开性。以新闻报道的形式侵害自然人的隐私权利所造成的损害相较于小字报、匿名性等形式带来的后果更为严重、强烈。新闻报道侵害隐私权行为是指在新闻报道中, 未经被采访人的同意, 或者违背被采访人的真实意愿, 私自将自然人的个人隐私信息发布、公开的行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我国法律有相关规定, 对报道性犯罪案件中受害人的姓名、地址, 及其受害人的特征应当给予保密, 保护受害人的人格尊严。然而我国一些新闻报道工作中, 仍存在对“性”话题的当事人不回避、隐私公开的现象, 造成受害人的名誉受损, 身心遭受摧残等伤害。第二, 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未经当事人允许公开他人的婚姻史、疾病史、财产状况、生理问题等隐私问题, 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个人隐私权。例如, 对某整容医院的报道过程中, 私自公布整容者的个人资料、信息;对某人的先进事迹的报道赞扬中, 却将其家庭生活、婚姻状况等私人信息公开等。第三, 未经当事人允许报道其违法犯罪史和一些不光彩事情, 使得全社会都知晓,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团结。

3 新闻传播中自然人隐私权的保护

3.1 提高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法律素质

我国新闻传播中出现侵害自然人的隐私权的现状, 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普遍偏低, 缺少基本的法律知识, 思想政治觉悟不高。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在新闻工作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 比如说, 新闻工作者不应当以公布传播自然人的隐私、信息手段谋取利益, 不能够采取偷拍、窃听等方式对自然人进行采访活动。职业道德是新闻工作者遵循的大的准则, 对其行为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因此, 加强对自然人隐私权的保护, 首当其冲是提高新闻工作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对新闻工作者的选拔录用应当严格考核其思想素质、道德水准。加大对对新闻工作者的教育力度, 提高新闻工作者对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认知, 定期有请专业的法律人才对新闻工作者开展相关隐私权的讲座, 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法律常识, 培养工作者的法律素养等。

3.2 完善法律制度, 加强对隐私权的保护

完善法律法规, 是加强对隐私权保护的有效途径, 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社会建设不断完善的需要。现阶段, 我国宪法、民法以及其他法律文件都涉及到相关的隐私权保护条令, 但没有明确的表述关于隐私权的规定;侵害隐私权的处理行为完全按照名誉权损害的处理方式, 而且处罚措施不够具体, 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践;有关自然人的隐私权的权利义务较为笼统等等漏斗和不足。因此, 完善法律法规, 有效的结合现阶段我国隐私权侵害案件和隐私保护现状, 建立隐私权的保护法, 提高法律文件的实效性和可用性, 做到隐私权保护有法可依。这需要在宪法中要明确对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文献, 构建较为完善的保护制度, 在刑法中, 规定侵害隐私权的犯罪行为表现、及其惩处制度的同时, 还应当实现新闻立法, 明确在新闻工作领域中, 自然人隐私权保护内容, 及其的新闻工作者侵害自然人的隐私权, 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补救措施等。

总之, 新闻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紧密联系, 对社会生活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然而现阶段, 我国新闻传播中存在的问题层出不穷, 新闻侵犯自然人隐私权的案件屡见不鲜, 严重阻碍了新闻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只有加强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 完善法律制度, 才能促进新闻事业的不断健康发展。

摘要:新闻, 即是对新进发生事实的报道, 是信息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也是加强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沟通理解, 反应世界动态、引导舆论, 促进文化知识传播的有效保障。如何在新闻体制的改革中, 处理好新闻自由和隐私权的关系, 保护自然人的合法权益, 有效发挥新闻内在的价值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在新闻传播中隐私权保护的问题。

关键词:新闻传播,隐私权,保护问题

参考文献

[1]徐丽媛.娱乐新闻侵害隐私权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2.

[2]刘守涛.论个人信用征信中的隐私权法律保护[D].黑龙江大学, 2010.

[3]张津.浅析新闻媒体侵犯隐私权[D].兰州大学, 2008.

[4]张卫鸿.新闻侵害隐私权问题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 2007.

隐私传播 篇4

一、社交网络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冲击

(一)社交媒体的用户数持续上升

社交网络媒体(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是一种交互式的社区网络应用服务类型,它结合了电子公告牌(BBS)和新闻组网络系统(USENET)的特点,可以让用户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发布各类信息,包括个人的活动、国内外的大事、图片等。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社交网络媒体,如美洲的Facebook、Twitter,非洲的Mxit, 瑞士的Glocals,加拿大的Nexopia,中国的新浪微博、人人等。调查显示,最大的社交网络服务使用群体来自于亚太地区,有超过615亿人次,其中亚洲月活跃用户约3.6亿,日活跃用户约2亿。2014年7月发布的《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网民中,社交网站(包含QQ空间)覆盖率为61.7% ,微博覆盖率为43.6% ,57.9% 的用户每天都会使用社交网站。[1]

在全世界范围内,社交网络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而吸引了广大的用户,用户的使用率也一直上升。使用者可以在社交网络的系统上建立公开或半公开的个人档案,同时可以建立其他使用者的名单,并与这些使用者建立“关系”。用户双方建立好友关系是网络交往的基础,一旦建立了“好友关系”,社交网络就会向用户提供信息流,从而满足用户记录、发表、分享、评论的需求,使用户和网上好友保持联系。除此之外,用户还可以在网络上与好友分享文章、照片、视频等。以Facebook、新浪微博为例,一旦一位用户在这样的社交网络平台上加另一位用户为好友,那么双方就可以查看对方的地点、工作、教育背景、兴趣爱好、照片、状态、事件等,这两位用户在享受交流的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着隐私被广泛传播的风险。

在美国,早期的研究显示社交网络的使用者并不关心他们的隐私,但最近的研究发现,这些使用者开始关心他们的隐私,但是由于某些原因,用户不能有效地采取行动保护自己的隐私,其中社交媒体鼓励人们暴露个人信息、并过低地评价暴露信息的风险是其中的一个原因。[2]

(二)社交网络对传统隐私保护制度的冲击

传统对隐私的界定采用的是二分法,即敏感的和不敏感的信息、私人信息和公共信息、政府信息和个人信息、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等。从传统的隐私界定来看,只要不干涉他人的私生活、暴露他人的私人信息,就可以称得上是对隐私的保护。

通过对二十世纪关于隐私的公共政策、法律法规、法院判断以及商业惯例等的分析,可以发现决策者、普通公众对于隐私的界定有三个原则,其一是限制政府监控与使用公民的个人信息;其二是不得公开、获取敏感的、个人的信息;其三是不得侵犯个人或私人的领域。[3]以上原则体现了私人领域的神圣性:处在私人领域中的信息等受到保护,即使是国家机构也不可以非法侵犯。沃伦和布伦代斯 (Warren and Brande is) 对该种隐私界定方法持强烈的支持:“普通法一直认为一个人的家是他的城堡,即使是对执行命令的官员来说,一个人的家也应该是固若金汤的。”[4]这样的划分方法更多的是基于政策和法律控制的考量,即未经许可侵扰、搜集、公开敏感的或个人的信息被视为是对隐私权的侵犯。在传统社会,对隐私进行二分法界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商业机构、权力机构非法侵犯个人隐私的问题。因为个人的信息更多地是被一些组织机构收集,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制度性规定对这些组织机构进行规范,从而控制这些机构对隐私的侵犯。

传统隐私的界定法中含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它假定了“公共和私人”之间有一个清晰可见、泾渭分明的界线。然而,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社交媒体的盛行,这一隐私的判断标准受到了挑战,公共信息与私人信息之间的界线正在变得模糊。每一个社交媒体构成了一个虚拟的人际沟通网络,用户不仅记录个人的生活,也会对其他用户倾诉,如会选择让自己的好友看到状态更新。个体在社交媒体上发布的信息多是个人的私人信息,当这些信息发布之后,发布者已经失去了控制的能力,这些私人信息可能会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传播。此时,这样的信息还可以被视为是私人信息吗?如果个体发布的信息中有他人不愿意公开的内容,是否可以视为是侵犯了他人的隐私,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呢?传统的隐私界定,已经无法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三)2013 年前后社交网络中的隐私困境案例介绍

阿伦·维斯汀(Alan Westin)在《隐私和自由》一书中写道,隐私权应被定义为人们控制有关自己的信息的传播的权利,因此,隐私权的核心是隐私控制权。[5]社交网络带来的一个巨大的挑战是用户对信息控制权的部分丧失,由于用户只是信息链条上的一个节点,信息一旦发布将不再受发布者的控制。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是否会引起他人的不快,是否会侵犯他人的隐私?个人信息经过大规模的传播,是否具有公共性?在现实中,类似的问题、此类的案例一次次地发生,但并没有引起我们对隐私伦理困境问题的反思。

早在2011年,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因为自己发了一条抗议保安的微博而引起了诸多网友的抗议,这一事件也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焦点。当年的12月2日,何兵教授受邀赴中国传媒大学授课,乘车到该校南门时,因无校方保卫部签发的车证,被值班门卫拒之门外。随后,何兵将此事发到实名认证的微博上:“传媒大学的保安好牛啊,学校请给博士生讲课,联系的学生忘了办手续,一再解释不行,学生出示讲课安排单不行,给看名片不行,大雪天就是不让车进,传媒大学保安,以为在保卫中南海啊?”微博发出后,当日就有数千转发几百评论,有人批评他作为一个法学教授没有规则意识。当晚7时许,名为“传媒保安”微博用户回应此事,称“学校有规定确实不让进,校长都不例外”。随后,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副书记田维义发微博“力挺”“传媒保安”:“在这件事上保安没有错,感谢保安尽心尽职,也感谢保安队员们平日对同学们的热情相助!”何兵教授与传媒保安的冲突进一步“升级”为网络热门事件,并引发了一场论战。[6]

在2014年发生的“王牧笛要砍人事件”也是由于私人信息的公共化传播而引发了争议。2014年2月21日下午,广东卫视主持人王牧笛因女友看病被护士连扎四针,在其认证的微博上称:“小兔皮肤过敏,陪她去打点滴,竟然连打四针才找准血管,我也想拿刀砍人,操!”该微博发布之后,引来众多网友的热议,认为其作为公众人物,在微博上发表这样的言论,非常不恰当。虽然当晚王牧笛就删除微博、进行公开道歉,但这并没有平息这场风波。在22日中午,中国医师协会发出公开信,谴责王牧笛的言论。协会称:“王牧笛的言论和素养不适宜担任节目主持人,广东卫视应当责令其下课!”在23日晚上10点多,广东卫视在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王牧笛作为主流媒体的节目主持人,在其个人微博上公开发表不理智的过激言论,十分错误。频道已责令其深刻反省,并将按照电视台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严肃处理。当晚,王牧笛再度发微博道歉。他表示,事发时,自己“用错误的方式表达愤怒,气时口不择言,尽管当晚冷静后删除微博并道歉,但已经造成了不良影响……追悔莫及”。在当事人两度道歉后,该事件才终告平息。

在此,需要我们思考的是,个人在微博上发表的供朋友阅读的私人信息,为何能够演变成一个公共事件?以“公共私人”两分法对社交网络中的信息进行区分,是否可以解决隐私保护的困境问题?为什么社交网络中的个人呈现在一定环境下会对当事人造成极大的困扰?如果要理解并回答这些问题,就需要介绍“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

二、基于“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的网络中的隐私分析

“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Contextual Integrity Theory)”是由纽约大学媒介、文化与传播研究所的海伦·尼森鲍姆(Hele n Nis s e nbaum)教授在《作为脉络完整性的隐私》中提出的。该理论主要探讨在社交网络环境下,个体的信息在传播过程中所面临的隐私问题,并回答了此类隐私问题出现的原因。个体有可能传播一些个体并不是特别在意、特别敏感的信息,但这一信息通过社交网络传播之后,个体往往会觉得自己的隐私被侵犯了,即使是没有达到被侵犯的程度,但也会产生一定的情感上的不适。“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提供了一个视角来理解与评价这种隐私问题。“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主要包含两个内容:[7]

其一是,我们生活的情境并不是都可以简单地区分为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而是处于“多重个别场域”(plurality of dis tinctive re alm s)之中。与亲人在家、去工作、去看病、与律师交谈、去银行等这些日常的生活情境中的信息分享,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如果把信息从特定的情境之中抽离,放在另一个情境之中,就会破坏信息的脉络完整性。

其二是,在每个特定的情境之下,都有明显可见的或者隐约可见的规范(norms)与之相适应。有很多因素影响与塑造着情境中的规范,如历史、文化、法律、惯例等。同时,这套规范既塑造也限制着个人所扮演的角色、所采取的行动和所持的期望。如果改变了情境脉络,信息无法符合新的情境脉络中的规范,就会产生信息传播中的不当。在Nissenbaum的隐私解释中,有两种类型的信息规范性,一旦侵犯了任何一种信息规范,那就意味着隐私被侵犯。

第一种是规范的适当性(norms of appropriateness)。无论是在公共领域,还是在私人领域,只要个人处在一个情境之中,都需要依据该情境中的规范而行事。一旦违背了该情境之中的规范,就会有侵犯隐私的风险。这一观点与“角色”理论有异曲同工之处,即每个人在不同的场景中,有不同的角色扮演,需要遵循那时那地的角色规范。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往往出现在单一的场景之中,如会议现场、约会的酒吧等, 个人可以根据这些具体的情境调整自己的言语、行动,如在会议现场个人往往以庄重严肃的面貌出现,在约会的酒吧则会显得轻松欢愉。个人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言语、行为,从而做出适合这一情境规范的举动,满足“规范的适当性”原则。

然而,在社交媒体环境下,信息出现的情境变得极为复杂。上述案件中的王牧笛在道歉信中写道“我基本是把微博当日记来写,记录我的生活、我的情绪。当天下午我一时冲动,在平时当作自己日志的微博上写下一句出格的话。”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位社交媒体的用户来说,他那“充满对医护人员愤怒和对女友关爱的话语”只是在那时那地产生的,并且是希望传达到自己的亲人朋友那里。可以想象,这样的话语如果出现在“朋友家人”这样的情境之中,不会引起任何的争议。然而,当这样的话语通过社交媒体不可避免地传达到“医护工作者”那里时,整个话语的情境变了,这样的言语显得完全不合情境规范了,于是中国医师协会发布声明, 认为“王牧笛的言论和素养不适宜担任节目主持人,广东卫视应当责令其下课”。

我们也可以用该准则分析“何兵与保安事件”。如果何兵教授抱怨时的情境是在那天的课堂上,他可以得到授课对象足够的谅解。但当他把这样的话语发布在自己的微博上时, 在传递的过程中,话语出现的情境复杂多样,每一个情境规范都是不一样的,所以这样一句话无法在每一个情境中与每一个情境的规范相适应,于是困境便产生了。这一句“原来只限于一定范围内的人在一定时间内知悉的事件”在微博上被不同身份、地位的人获知,从而使一个并不敏感的信息变成了热门话题。

第二种是规范的传递原则(norms of distribution)。传递原则是限定信息的传递渠道和方向,从而使一定的信息只传递到合适的信息接受对象那里。并非所有的信息都适合传递到所有的对象那里。信息在不同的情境之中,有不同的含义, 如果某一信息传递的流向、传播的对象不同,那便呈现出不同的意义。如朋友之间可以分享自己的隐私信息,这是符合传递原则,但是如果一方将其信息公开传播到第三方那里, 就不符合信息“合理流动”的要求。

Face book曾在2006年推出了“Ne w s Fe e d”功能,即如果你的好友更新状态,你不必去他的主页,因为这些更新的状态会直接显示在你的主页上。当这一功能推出时,受到了用户的欢迎,但也受到了一些用户的强烈抵制。抵制的原因在于,信息的传递路径改变了,使一个用户很容易地、即时地得到了其他好友的信息。正如Nissenbaum所说,隐私其实就是信息的扩散范围问题。虽然你的好友有很多信息在社交网络中,但这些信息并不是很便捷地获取,当这些信息可以很容易地、即时地获取时,个人的隐私实际上就被极大地暴露了。

在上述的案例中,无论是王牧笛还是何兵,当他们发布那条有着愤怒语气的信息时,其实只是希望传递给自己的好友,而并没希望传递到中国医师协会、电视台那里。然而,社交媒体时代,信息传递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传播者实际上无法控制信息的流向,即使是自己将所发布的内容删除,也无济于事。在发布信息的当晚,王牧笛删除了这则微博,并发表公开道歉称:“……冷静之后,悔恨万分,作为媒体人,我不应将私人情绪在公众平台宣泄,更不应口出恶言,现向所有医务工作者及网友们诚恳致歉。”即使如此,他也无法阻止该信息被他所工作的单位看到。可以说,在这过程中,个人无法控制信息的传递过程、传递方向,信息的传播违背了传递的适宜性原则,从而带来了隐私上的困境。

在社交网络环境下,判断某一信息是否属于隐私,并不是看该信息是属于公共信息还是私人信息,是发生在私人领域中,还是发生在公共领域中,而是需要将该信息放置于一定的情境脉络中,看其是否符合该脉络中的“规范”,是否符合规范的“适宜性”、“传递性”原则。脱离情境脉络而孤立地审视信息,无法判定该信息是否侵犯隐私。所以说,隐私权不是一种保护个人信息的权利,也不是一种控制个人信息的权利,而是一种“个人信息合乎适宜地进行传递”(appropriate flow of pe rs onal inform ation)的权利。当信息在传播过程中, 一旦违背“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的两个原则,那么就会发生侵犯隐私现象。“情境脉络”抽象地泛指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经历的各种社会结构,而“情境脉络”的性质,则是深受特定社会时空里面的文化历史、自然环境、政治结构、政治制度、宗教体制等因素的影响。[8]

三、社交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困境的理论分析

社交网络发展的初衷是为现实中的个体在互联网上构建“关系”,从而促进个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所以,用户总是基于自我呈现或是扩大自己社会资本的目的,进行个人信息的自我暴露,这些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面临着隐私保护的伦理困境。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可以利用“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进行解读。

首先,用户在更新自己的状态、公布自己的位置等时,其所期待的情境脉络与网络上实际的情境脉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如一学生用户更新自己的状态为“老师上课讲的笑话一点也不好笑,很枯燥”时,他所期待的情境脉络只是学校环境、他的传播对象只是他同学,所以这一行为只是一种情感的表达。然而,通过社交网络的传播,他的这位任课老师会看到,于是这成为一件对于师生来说都比较尴尬的事。

其次,用户发布的信息由于在传播的过程中,逐渐会脱离原来的情境脉络,而进入新的情境脉络之中,这样就会使这一信息有可能并不适合于新的情境脉络中的规范,从而对信息的发布者或相关人造成困扰。网络是一个所有人都可以参与的全球化的公共媒体,用户自以为发在“好友圈”的信息可以被任何人看到,因为人人都可以参与到这道信息流的传播过程中。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种在网络上的信息传播范围,与他现实中发布的信息传播范围,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在网络上发布的信息有可能被广泛传播,被你熟悉或不熟悉、相关或不相关的人获知。而通过社交网络获知你的个人信息的人,实际上已脱离你发布信息时的情境脉络,所以会做出各种你所无法预知的解读。这些隐私被暴露的困扰就在于, 这一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破坏了社会“情境脉络的完整性”。

可以说,大多数人在社交网络媒体上的朋友的数量,都可能包括但远远多于现实中生活的朋友的数量,用户在加入社交网络经营社交活动时,不免会揭露相当程度的个人资料,这便成为社交网络显见的隐私疑虑。“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提供了规范的适当性和传递的适当性原则,可以分析哪些信息分享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信息分享行为是违背隐私保护的。

本研究主要是说明个人主动在社交网络中发布信息所带来的潜在隐私伦理风险及其风险产生的原因。规避此种隐私伦理风险其实并非容易,因为网络用户隐私保护意识比较淡薄,甚至于有些用户觉得在社交网络上个人信息就应该处于完全透明、易获得的状态,更多的社交网络媒体用户并没有意识到社交网络中的个人隐私也需要得到保护;同时,社交媒体运营商有意识地宣扬“用户信息传播的便捷性与安全性”,从而鼓励用户无所顾忌地分享信息。这种个人信息的分享与传播,对于社交媒体运营商来说,是可以带来巨大利益的,所以更多的运营商回避了网络隐私保护中的伦理问题。

在这种情况之下,规避隐私伦理风险,除了需要用户提高自己的警惕性外,更需要社交网络媒体运营商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如社交媒体运营商通过程序设定,在每一次发表之前提醒“您所发表的信息会被您的朋友、亲人、同事看到,您确定要发吗”之类的信息,从而引起受众的注意。社交网络媒体Facebook将使用者的社会关系区分为“朋友”与“非朋友”,从而设计出“仅朋友可见”的限制,虽然该设计过于简化现实生活中的互动类型,但可以看到它考虑了不同的情境脉络的影响。网站运营商要确保隐私权政策清楚且诚实,用户事先被告知充分的信息及隐私被用的风险,从而发挥“善良”运营者的作用,这些都不失为是较好的办法。另一方面,国家的相关法律、政策也可以从保护消息费的权益入手,要求社交网络媒体在一定条件下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即使不是最完美的解决之道,但多少也能缓解网络使用者的隐私疑虑。

摘要:用户使用社交媒体不断地主动发布自己的信息,时常会带来隐私问题上的困扰。过去对隐私的概念界定受到冲击。本文基于“情境脉络完整性理论”分析我国微博上的两个隐私困境的案例,探讨在社交媒体环境下隐私伦理问题出现的原因,其原因是由于用户发布的信息冲破了原有的信息情境脉络,从而破坏了“适宜性”、“传递性”原则。

隐私传播 篇5

1大众媒介传播范式的现代范式-- 个人隐私主动公开

19世纪,刊载隐私、丑闻的报刊在美国流行开来,新闻机构对公众人物甚至是普通人的私人生活空间的侵入和报道,引起了法学界的重视,于是隐私权概念被提出,并成为立法内容。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闻传播实践领域在向社会公众提供真实全面信息的同时,不断出现新闻侵权问题,大众媒介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媒介为了制造新闻而随意报道,过分暴露公众人物的隐私,因此大众媒介与隐私领域产生了严重的冲突。在这一时期,大众媒介是处于侵犯和暴露个人隐私的状态。

在现代传播范式中,媒介从记录普通人的生活到普通人接近媒介,再到主动参与节目,亲身体验,这反映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距离的拉近,体现了传播者对生活、对受众的尊重,它指导着传播实践,并促使传播者重新认识和把握自身的定位和表现,调试自己的行为以回应受众需求;而受众也在生活中体味到了媒介的变化,人们能够在大众媒介上找到个体的位置,在积极参与和双向互动中感受对媒介的依赖和信任,同时愿意公开自己的喜怒哀乐,生活中的难题和心灵世界。

1.1名人明星平民化

从古至今,社会中的出众者总是能够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因此,名人明星一直是记者追随的群体。他们的社会成就是媒介吸引人的卖点,他们的个人隐私更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围绕名人明星私人情感而进行的电视谈话节目不仅是受众的一种集体化需求, 对这些人物私生活的好奇和关注,在更深层的意义上真实展现了他们明星光环背后的那些最敏感、最丰富、也最容易进行沟通的故事。《鲁豫有约》《非常静距离》《超级访问》这些以名人明星的情感世界为核心内容的谈话类节目, 并不是要讲述明星事业本身的辉煌,而是以情感诉求为中心,与明星谈谈他们的坎坷、他们的喜怒哀乐,可以是刻骨铭心的记忆,可以是温暖人心的亲情、 友情和爱情,也可以是创业中并非一帆风顺的历程……这样的节目设置突出了名人明星的平民倾向。

1.2普通人物主角化

近年来,大众媒介越来越关注各种各样人的不同命运。东方卫视的《四大名助》,天津卫视的《爱情保卫战》, 黑龙江电视台的《幸福芳程式》等节目的主角都是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普通人。 他们用朴素的语言叙说着自己平凡而独特的生活经历、悲喜故事和情感体验, 这样的倾诉能让许许多多和他们一样的普通受众,产生强烈的心理认同感和情感回应。

1.3 “真人秀”节目遍地开花

21世纪以来,“真人秀”节目逐渐为观众所熟悉,成为收视率极高的一类综合性的电视娱乐节目。它摒弃了电视剧和纪录片的缺点,深刻把握了电视节目适宜故事性的叙事方式这一特征,进一步发挥了电视的娱乐功能。现在很火的几档“真人秀”节目如《极限挑战》《奔跑吧兄弟》《中国好声音》等,让观众从节目嘉宾追逐以获得观众感兴趣的东西的过程中,得到了补偿性体验和替代性满足,节目嘉宾的成功也能够给观众带来喜悦。

2结语

在人们极度依赖大众传媒的今天, 大众媒介更要正确表达自己的声音、价值观和立场。大众媒介如果没有清晰的头脑和理性的、客观的判断,就会给大众带来不确定性和困惑,尤其是在社会急速变动时期,媒介更应该发挥最大价值,做有责任感、有担当、有公信力的媒介。

摘要: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社会的影响下不断变化着,从我们最开始熟悉的明星上电视接受访谈,展现他们不为人知的故事,到不再惊讶于普通百姓在大众媒介上谈情感、聊迷惑;从我们熟悉的各类征婚启事,到不再惊讶于原来羞于说出口的两性情感话题在大众媒介上频繁播出。今天,越来越多的现实告诉我们,个体正在各种动机的驱动下,以不同的方式完成自己的隐私公开,使隐私逐渐走入大众媒介的空间,大众媒介也在调整、定位和改变传播思路中接纳着个人隐私。因此,本文主要想从个人隐私公开现象探讨大众媒介传播范式的改变。

上一篇:分层教学目标下一篇:翼状胬肉术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