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隐私

2024-08-17

个人隐私(通用12篇)

个人隐私 篇1

互联网以其最快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在互联网上购物、订票、即时通信、微博正成为我们的习惯。邮箱、照片、文件、社会关系等都可以存放在互联网上。互联网的自由性、开放性给我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重大变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它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和思维模式。它以独有的方式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网络用户, 使人的精神自由得以充分展示和发展。网络为人们带来了无限乐趣, 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问题, 如个人隐私作为信息以其无限复制和传播的特点迅速凸显, 稍不小心就会被人盗取隐私, 使人们传统的隐私理论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2010年8月4日的报道称, 全美最大的50家网站在每个访问者的电脑上平均安装了64种追踪技术, 实时扫描人们的在线操作, 然后对其所在地、收入、购物等信息进行评估。更进一步, 数据挖掘技术可以通过对社交网络, 微博以及位置等信息的关联对个人状况进行推测, 使得人们在使用这些服务时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泄露了重要的个人信息。

那么如何在互联网时代有效地保护好个人隐私, 同时继续享受互联网所带来的便利, 便成了这个时代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网络个人数据隐私

所谓网络个人数据隐私是指个人对以数据、符号形式收集和存储于网络中的有关自己的信息资料加以控制并利用的信息。

网络隐私可分为个人资料和在线隐私。如, 为了申请邮箱、注册抽奖或是网上购物, 我们必须提供姓名、联系地址等个人资料, 有时甚至涉及到出生年月、月收入等进一步资料。而且你在网上的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 并且会“记录在案”。当所有的个人资料和在线隐私被汇集, 个人对于网络就没有隐私可言, 而整个网络社会, 也就是一个完全没有秘密的虚拟社会。通过网络查找个人隐私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2 网络个人隐私侵害

网络个人隐私被侵害主要有三种途经。

2.1 通过不正当手段收集信息

收集信息的方法有很多, 有的是诱使或迫使数据主体提供其个人信息;有的则以不为用户所察觉的方式收集个人信息。例如:许多网站在为用户提供服务前, 要求用户提供姓名、地址、职业、电话、传真、电子邮箱等信息资料。若不按要求操作, 则可能被拒绝服务。或者利用网络跟踪软件非法跟踪用户的上网行踪, 在网络聊天室、虚拟社区、QQ、MSN以及其他类型的个人聊天、群聊等网络区域大量收集用户上网行为, 并由此建立起非常大的用户个人信息库。

2.2 不正当地干涉和监视个人上网行为

在很多网站上有着各种盗密工具, 大多属于潜伏型, 可以潜伏在用户的电脑中, 从其内部盗取用户个人数据信息。此类软件绝大多数都有记忆功能, 可以记忆用户所按过的键, 再利用某翻译软件, 从而获取用户密码等信息。而且用起来非常简单, 主要用在网吧里, 可以大量盗取使用者所留下的个人数据信息。

通过互联网络监视, 截获用户电子邮件、QQ信息、并查看用户的聊天记录、干涉用户的行为活动等。比如:通过监视系统拦截并获得个人网上冲浪、聊天、电子邮件的内容等。通过监视获得的个人“不务正业”的数据信息, 个人的隐私将毫无保障;黑客非法登录并攻击用户计算机系统, 窃取用户的隐私等信息。

2.3 侵扰私人正常生活

比如:通过寄垃圾邮件、发送干扰或虚假信息等侵扰用户个人的生活。通过非正常渠道披露或利用用户的隐私信息, 干扰和破坏用户正常生活, 使用户的正常的生活安宁受到威胁。

遇到这些问题, 好多用户都会束手无策。但是, 如果你还没有遇到此类问题, 而你又担心下一个就是你?当务之急就是赶快做好个人数据信息的防护。

3 个人隐私保护

如何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上网信息呢?国内一些专家认为:首先, 要提高个人隐私的保护意识;其次, 尽量避免在公众地方 (如网吧) 进行网上银行、网上交易等网络活动;再次, 在网上不要随意填写表格。另外, 要注意选择安全防范能力较强的网站存储重要的个人信息, 进行网络聊天时, 不要谈论涉及各种账号、密码等高度隐私的信息。还有一点, 尽量选择一些具有隐私保护功能的杀毒软件。

互联网目前还不是一个相对成熟和稳定的产业, 它的各个环节、各项技术还处在发展变化中, 因此因网络而产生的个人隐私也存在着不确定性。如何保护好个人的网络隐私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如今所能做的就是在网上尽量保护隐私不被“曝光”, 以便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如何才能有效地保护好个人数据信息, 把一切不想被他人知道的信息进行封锁, 有以下几种方法:

(1) 匿名浏览, 当浏览一个网页时, 很容易被查出浏览者的IP地址、使用的操作系统、访问的次数、所在网站的“行为”轨迹, 有了这些资料, 就可以对用户进行攻击, 比如:发送木马, 盗取网上数据, 更改私人资料等。如何才能防止此类问题的发生?

一是设置代理服务器。从菜单中依次点击“工具→Internet选项→连接→局域网设置→使用代理服务器”, 并分别填入代理服务器的“地址”和“端口号”。代理服务器 (Proxy Server) 是单机与目标站点间的一个“中转站”, 它负责将网站的信息传给单机, 而网站只能检测到代理服务器信息, 并得不到你的单机信息, 有效地保障个人在线数据的安全性。

二是使用网上中间人, 助你匿名连接目标站点。此类网站有Anonymizer (http://www.anonymizer.com) 、Proxy Mate (http://www.proxymate.com) 等, 都是免费的。

(2) 在网上, Cookie也会成为泄露用户数据隐私的祸首。Cookie是网站在用户硬盘上留下的小记录, 来记录用户在网站中的信息或访问站点时所做的选择。绝大多数网站的注册信息都包括用户名、密码等个人数据信息。但如果通过局域网访问用户的硬盘或通过Internet入侵硬盘, 用户的信息将会完全暴露。因此要尽快地清除你的Cookie!可手工删除, 亦可可使用清除软件, 如Safe Clean、System Mechanic。当然也可以从“Internet选项”的“高级”标签卡中关掉Cookie。

3.3 匿名发信

方法一是通过匿名转信站, 把自己的邮件地址从邮件中抽去, 用一个随机地址再发送, 对方收到邮件后, 就无法知道是谁发送的。提供此类服务的网站有Anonymizer等。方法二是利用POP3收信一定要在邮件服务器 (Mail Server) 开设账户和密码, 但利用SMTP发信对绝大部分邮件服务器来说不需账户和密码, 直接使用就可以了。因此, 在邮件客户端软件中随便填写一个电子邮件地址和一个SMTP服务器, POP3则填写你电子邮箱的POP3服务器以及账户、密码。经过这样“伪装”发出的信, 对方虽然可以查看到SMTP服务器以及“电邮地址”, 却根本不知道对方身份。还有, 要使邮件内容更安全, 还可以进行加密发送。

4 结束语

网络隐私安全问题非常严重, 以上是笔者对于网络个人隐私安全问题的一些想法。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要加强用户的隐私保护意识。

经常上网的ID最好模糊, 不与真实姓名、电话号码等有任何联系;注册帐户时避免填写个人信息, 或不用真实信息;至少有两组不同的ID、密码、邮箱, 不要在哪都注册完全相同的个人数据信息;将网络活动和现实世界隔离;使用邮箱别名, 不要用真实邮箱地址, 免费这样当别名被意外泄露后即可以及时关闭。

摘要:通过对互联网时代网络隐私现状的分析, 提出网络上个人隐私的概念, 个人隐私被侵犯的三种渠道, 针对这几种情况总结了如何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今天更好的保护好个人隐私不被侵犯。

关键词:个人数据,隐私,网络隐私

参考文献

[1]徐素琴.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保护初探[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4) :39-40.

[2]陈林娟.网络与隐私[J].台州学院学报, 2002, 24 (5) :91-92.

[3]左艳华.网络环境下个人隐私的侵犯与保护[J].情报杂志, 2002, 21 (4) :24-25.

[4]胡启平.试析社交网络环境中个人隐私保护[J].2010 (, 8) :43-44.

个人隐私 篇2

1、尊重自己的隐私和他人的隐私,是我们人格尊严的体现。

2、个人隐私是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如个人某些独特的生理特性、心理活动、日记、电话、信件以及在自己的住宅里从事的个人活动等。

3、尊重他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

4、个人隐私权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5、个人隐私权属于公民的人格权利,我国宪法、民法等保护公民的个人隐私权。

6、个人隐私权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7、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1)我国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规定: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致使他人的名誉受到损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

(2)邮政法规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拆阅他人信件。

(3)律师法规定:律师对于业务中接触到的个人隐私有保密责任等。

(4)我国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8、自觉尊重个人隐私权:

(1)尊重个人隐私权包括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和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2)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就是对自己的一些私人秘密不要到处宣扬,还包括运用法律制止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3)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包括:未经同意,不私看他人的信件或日记;不私自闯入他人住宅;不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等。

(4)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为了使自己健康成长,我们也应该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分享欢乐与苦恼,困惑的时候,应及时与老师、家长或亲密的朋友沟通,以获得成长所需要的经验和支持。

被贩卖的个人隐私 篇3

个人隐私成为商品?

调查显示,像陈祥这样的遭遇,很多人都不陌生。不少人都曾经或者正在被垃圾短信和电话骚扰。这些人在日常生活被打扰的同时,都时常疑惑自己的个人信息是怎么被泄露的呢?

据报道,一个名为U-cloo的网站上,9000万个人信息居然在那里公然叫卖,任何人只需花费1元钱就能把你的“老底”查个清清楚楚!

而某“股民名单网”网站介绍写着:“专业提供2007年最新中国股民名单,名单系从证券公司内部获取的高度保密文件。”点击进入其中的“上海股民名单”,页面显示30万条股民名单的报价为人民币1500元。

于是,有人惊呼,个人隐私已经成为商品,并且正在被贩卖。而商品总是与交换分不开,有人买、有人卖,就有了供求。

3月15日的央视报道称,广告公司分众传媒号称掌握了将近2亿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而这个人数将近占中国5.55亿手机用户的一半。据报道,分众传媒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向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手机用户发送垃圾短信。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人开始担心他们的私人信息可能在未经自己同意的情况下被交换。

信息泄露存在“黑色”交易!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包括个人的姓名、性别、职业、学历、联系方式、婚姻状况、收入和财产状况、指纹、血型、病史等与个人及其家庭密切相关的信息。

隐私权

通俗理解,隐私权就是指公民就自己个人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情不为人知悉,禁止他人干涉的权利。凡是有关个人的,不愿被公开的私人信息就是隐私。

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人们买车、买房、买保险,办理各种会员卡、优惠卡、银行卡,或者去医院看病时,往往会被要求填写真实详尽的个人信息。尽管这些资料并不向社会公开,但却很难保证不被一些受利益驱动的人所利用。

有知情人透露,他们所掌握的“客户资料”都要支付一定费用。在许多行业里,有一些专门收购和买卖个人信息的“生意人”,一条信息根据来源渠道和用途的不同,价格从几角钱到几元钱不等。这种“黑色”交易,让公众信息泄露防不胜防。

昆明的滕小姐去年四月买了一辆新车,但从今年二月开始就不停接到电话收到短信,都是为新一年的汽车保险而来。有的很客气:“滕小姐,您的车子保险快到期了,您愿意让我们为您续保吗?”也有的说:“你的云Axxxxx车子保险要到期了,过来续一下!没空我们派人来。”甚至会直接收到短信,把这辆车各险种明细金额算得清清楚楚,一条几十字的短信,已经表明对方了解车型、车价、年限、折旧、去年买的险种以及滕小姐的姓名、地址、电话等所有资料。三四十个电话短信,各种优惠、打折、返利,把滕小姐弄得头晕脑胀。

之后一次饭局上,滕小姐遇到老同学符先生。符先生经营着一家中等规模的保险代理公司,席间谈笑风生,并不像以往接触过的保险业务员那样见人就发名片,见车就问保险。酒过三巡,滕小姐向符先生说起最近的骚扰,并试着打听汽车保险业的内幕。

“你说的那个,我们叫电话营销,这一部分在我公司占30%的业务量,不大不小。”符先生一点不避讳,“简单得很,雇几个小姑娘,一人一部电话,几万份客户资料,拣保险快要到期的,挨个打。小姑娘只要声音甜一点,简单培训一下保险常识和各险种的计算方式,当天就能上岗,底薪一个月才八百块。这部分业务我很少操心,回报也还行,一个月几万块钱。”

“这些小姑娘的收入怎么算?”

“一个月完成四万的单子,有800底薪,超出部分按3%提成。算下来她们每月可以拿1200元左右。”

“她们每人每月可以为你做四万多的单子?”

“嗯。这部分业务只要保单金额的10%作为费用,很划算。但零零碎碎的,没有太大的提升空间,所以我没有在这部分业务上花太大的心思。我去过昆明最大的几家保险代理公司,人家那阵势,七、八十号人戴着耳麦,坐一个大厅里打电话。”

“我最关心的是,你们是怎么得到我们资料的?”

“买的!一块钱一条,保证真实!专门有人卖这个。这些人出于工作需要,经手这些资料库,就拷贝出来卖。”

“是些什么人?”

“何必问我,你回忆一下,你买车到现在,把你的资料留给了哪些人。”符先生笑道:“不光我們,汽车保养的也打过你电话,对吧?过几年车旧一点,收二手车的和推荐新车的也会打来。他们都会掏钱买自己需要的客户资料。如果是消费能力较强的高档车车主,他们的资料连地产商、消费场所和奢侈品供应商都会买!”

个人信息是怎么丢失的?

陈先生住在新迎小区,上周下班回家,他收到了一封寄给他的信,打开一看是一张中奖的刮刮卡,刮开一看陈先生居然中了一辆轿车。不会相信天上掉馅饼的陈先生,自然只是哈哈一笑,可是笑过之后陈先生却纳了闷,“他们是怎么知道我的姓名和详细通讯地址的呢”?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可能遇到过这种情况,收到了一封莫名其妙的中奖信或者是一个推销电话,但是我们的个人信息是怎样透露的呢?通过调查,我们总结了部分可能的渠道:

渠道一:网络泄露

网络登录申请邮箱、注册进入聊天室或游戏厅时填写的个人信息被非法搜索或链接;

渠道二:遭人套取

街上经常有填写一份个人信息便获赠礼品的活动,不少人因为礼品而去填写表格。这种活动通常会让你填写姓名、联系方式等信息;

渠道三:商家泄露

消费者在求职、买车、买房、买保险,或办理各种会员卡、优惠卡时填写的个人信息遭泄露;

渠道四:名片泄露

名片代印机构储存的大量个人信息被泄露;

渠道五:信息贩子

一些地方已经出现专门靠贩卖个人信息为生的信息贩子;

渠道六:物业泄露

物业管理机构泄露小区业主信息。

信息商品有合法与不合法之分

(特邀嘉宾 云南财经大学商学院院长李严锋教授)

车与人:您如何看待当今社会个人隐私成为商品的现象?个人信息是否具备商品的相关属性?

李严锋:信息成为商品,是目前的一个社会现实,在经济化时代的大背景下,信息具备了商品的特征,因为,它具备了一件商品内在和外在的使用价值。但是必须注意的是,信息商品也有合法与不合法之分。

现在有很多信息咨询公司,它们为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一些对业务拓展有帮助的资讯和信息;再比如,不少电子商务网站也有一些各业务领域的前沿资讯,这些公开的信息是通过合法途径得来的,信息公司通过出售信息商品,获得一定的报酬也是无可厚非的。

个人信息同样也具有商品的属性,但它具有私密的特性,如果不是本人同意,个人信息被一些公司或个人获得并出售,这就是不合法的交易。我认为,之所以出现个人信息、个人隐私被出售,都是源于商家对利益的追逐。

在利益的驱使下,卖方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个人信息,买方出于推销自身产品等商业目的购买个人信息。两方相互交换,形成商品的买卖。那么个人信息,一旦成为商品进入市场,就会不断有交换,这样大家的正常生活就会被影响,还会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诈骗等经济犯罪。

捍卫隐私从自我保护做起

(特邀嘉宾 云南会凌律师事务所耿红元律师)

没有隐私的生活是不幸福的

车与人:您怎么看待目前社会上存在的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等现象?对于个人隐私,我们国家有没有相关法律保护?

耿红元:这其实就是个人隐私被泄露了。每个人,毫无例外都有隐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泄露隐私的事件越来越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广大民众的神经,人们开始关心自己的信息是不是也被泄露。现在,获取个人信息的手段日益多元化,保险公司、银行、物业公司等等机构都可以收集信息。

对于个人隐私的保护,我们国家的《宪法》中有明确地规定,从法律角度讲,未经本人同意泄露他人个人信息的行为肯定是不允許的,但由于我国目前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受害者就算是起诉到法院,法院也会因其证据不足而难以立案,现实状况往往是举证难、调查难。除非是对于个人隐私泄露引发的纠纷已经造成了损害后果的,那么当事人就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我也在思考,为什么当今社会会出现那么多隐私泄露?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太快,技术手段不断更新,如各种监控器、录音设备、针孔摄像头等等;另一方面国家对这些设备的监管,又显得相对的滞后,这些设备的销售、购买甚至使用的门槛都很低,一座楼房的电梯都可以安装监控器。

民众要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车与人:那么您认为,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如何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隐私权不受侵害,一旦隐私权被侵害又该怎样做呢?

耿红元:我觉得,一定要唤起民众的自我保护意识,一旦个人信息泄露一定要积极行动,造成损害后果的要积极向公安机关报案,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如果遭遇长期、频繁的电话骚扰,可以通过打印通话清单或向警方报警,以取得第一手证据,然后将其诉至法庭,进而追根溯源,找出最初泄露个人信息的人。此外,国家要积极地建立健全专门的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打通一条便捷的法律维权渠道。

律师支招:

耿红元提供两条建议:一是在一些买卖合同中加入保密条款。比如在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合同时,可约定开发商不得泄露业主的个人信息,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形成相互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二是在提供个人信息时,尽量不要过于详细,对住址等信息适当的模糊,最好明确限制商家的使用范围。

隐私保护曙光初露

当个人信息泄露渐渐成为困扰很多人的痼疾,隐私保护就顺理成章地进入公众视野,呼声也越来越高。当社会现象演变为社会问题时,相关的制度和法律就会逐步健全,相关的机制也会逐步完善,因此我们可以看到,隐私保护的曙光已渐渐展露……

垃圾短信举报途径

途径一:中国移动用户如果收到垃圾短信,可以转发至“10086999”,或拨打“10086”举报;

途径二:中国联通用户如果收到垃圾短信,可以转发至“10010”短信投诉举报平台。

移动联通均表示,用户转发短信完全免费。

人大代表建议完善个人信息保护

在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明蓉建议从加快立法、设立专门的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建立民事补偿机制、确立公民隐私权、实行商家承诺制度、推行通讯实名制、对通讯运营商加强监管、提高公民自我保护意识等八个方面完善个人信息保护。

国家已启动《个人信息保护法》立法程序

据悉,有关部门已组织专家起草《个人信息保护法》建议稿,并在国务院相关部门启动了立法程序。该法一旦出台,泄露他人信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个人隐私 篇4

一、个人信息的含义

个人信息也被称为个人隐私、个人数据或个人资料。而对个人信息的概念,学术界则有着截然不同的定义:有的学者认为,“所谓个人信息,包括人之内心、身体、身份、地位及其他关于个人之一切事项之事实、判断、评价等之所有信息在内。”有的学者认为,“个人信息是指社会中多数所不愿向外透露者(除了对朋友、家人等之外);或是个人极敏感而不愿他人知道者(如多数人不在意他人知道自己的身高,但有人则对其身高极为敏感,不欲外人知道)。”有的学者则主张,“个人信息是指个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血型、健康状况、身高、人种、地址、头衔、职业、学位、生日、特征等可以直接或间接识别该个人的资料。”相比而言,第一种观点对个人信息的界定过宽,而第二种观点则过窄,笔者赞同第三种观点,因其较准确地反映了法律所应保护个人信息的范围。其中,所谓“识别”,就是指信息与本人存在某一客观确定的可能性,即通过这些信息能够把个人直接或间接地“认出来”。

二、网络下个人隐私权的内涵及其权利内容

如前所述,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隐私权已演变为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即隐私权保护的主要是个人信息,因此也可称之为个人信息权。个人信息权是指个人信息本人依法对其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支配、控制并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其权利内容大体包括:

1.信息决定权。本人得以直接控制与支配其个人信息,并决定其个人信息是否被收集、处理与利用,以及以何种方式、目的、范围被收集、处理与利用的权利。

2.信息保密权。本人得以请求信息处理者保持信息隐秘性的权利。

3.信息查询权。本人得以查询其个人信息及其有关的处理情况,并要求答复的权利。

4.信息更正权。本人得以请求信息处理者对不正确、不全面、陈旧的个人信息进行更正与补充的权利,具体包括个人信息错误更正权(本人对于错误的个人信息有更正的权利)、个人信息补充权(本人对于遗漏或新发生的个人信息有补充的权利)、个人信息更新权(本人对于过时的个人信息有要求及时更新的权利)。

5.信息封锁权。在法定或约定事由出现时,本人得以请求信息处理者以一定的方式暂时停止信息处理的权利。

6.信息删除权。在法定或约定事由出现时,本人得以请求信息处理者删除其个人信息的权利。[1]

7.信息报酬请求权。本人因其个人信息被商业性利用而得以向信息处理者请求支付对价的权利。特定的信息处理者必须在对信息控制、处理与利用前后向本人提供一定的报酬。

三、个人信息采集过程中存在的侵权行为

在互联网上,用户的个人资料作为一种重要的网络资源被收集和利用是无法避免的,这势必会对用户的网络隐私权造成侵害。在网络中侵犯他人隐私权是指“未经他人许可、擅自通过网站上自己或他人的主页,将特定的他人隐私公诸于众,或擅自通过第三人、第四人等发送E-mail的方式宣扬特定的他人的隐私,情节恶劣、后果严重的行为”。网络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主要表现为:

(一)一般侵权行为的表现

1. 个人信息搜集。

个人信息搜集包括政府部门、私营机构和新闻机构对个人信息的非法搜集或搜集错误信息等。

2. 个人信息分析。

政府部门、私营机构、新闻机构都有可能对从网络上搜集到的个人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很有可能产生与当事人真实情况不符的“资料形象”,从而做出错误判断或行为。

3. 个人信息传输。

即拥有个人信息的机构、个人在未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不当泄漏;擅自在网上宣扬、公布他人隐私;未经授权在网络上宣扬、公开或转让他人或自己和他人之间的隐私。个人未经授权进入他人系统收集获得资料或打扰他人安宁;未经授权截获或复制他人正在传递的电子信息。这类“侵权者”大多是黑客(hacker)。

4. 个人信息使用。

主要表现为学校、社会团体、政府部门、商业机构等对个人信息超出原定目的使用。

5. 个人信息存储。

主要表现在非法进入私人的信息系统,或非法打开他人的电子邮箱,刺探个人信息。

(二)商业机构的侵权行为

大批专门从事网上调查业务的公司进行窥探业务,非法获取、利用他人的隐私。某些网络公司使用具有跟踪功能的cookie工具浏览和定时跟踪用户站上所进行的操作。Cookie将自动记录用户访问的站点和内容,并将详细资料发送到网络公司中,网络公司根据这些资料掌握个人的情况,并建立庞大的资料库。这可能导致某些用户重要信息的失窃,例如股票信息、信用卡资料等。或通过cookie监控用户上次网上购物的经过,然后向该用户的电子邮箱中发送相关产品的广告,或者在此基础上对用户进行分析,判断该用户的个人爱好,家庭中是否有学生、小孩或老人以及可能是做什么职业的,可能需要哪些商品等,在该用户下一次访问时首先推销与其上一次所购物品配套的其他产品或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商业广告、推销单等。虽然这体现了网站的个性化服务,方便了用户,但这种做法也构成了对用户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侵害。

(三)部分软硬件设备供应商的侵权行为

有些软件或硬件厂商在自己销售的产品中埋下伏笔,用于收集消费者的隐私。例如,英特尔公司1999年就曾在其PⅢ处理器植入“安全序号”。每个使用该处理器的计算机在网络中的身份极易识别,从而可以监视用户接、收发的信息,使计算机用户的私人信息受到不适当的跟踪。对于这种侵权行为的识别需要极高的技术要求,所以个人是无法得知的。这就需要特定的法律对其加以规范,因为软件和硬件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性和其供应商的不同地域性,一部全球性的规范性文件的出台对制约供应商的侵权行为是具有极大意义的。

(四)网络服务提供商的侵权行为

网络服务提供者包括网络连线服务提供者(IAP)、网络平台服务提供者(IPP)和网络内容服务提供者(ICP)。商家在利润的驱使下采取种种技术手段取得上网者的信息。如当网络服务提供者在向网络用户提供诸如邮箱、论坛或会员服务时,一般要求用户注册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或手机号码等。网络服务提供者为了扩大网民数量,为了自身经济利益,相互交换客户信息,这是对用户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侵害。当网络服务提供者在与合作方发生分歧而自立门户是,又会出现个人数据被擅自复制的问题,两家或多家业务相同的电子商务网站拥有着同一批用户,各网站不停地往会员的电子邮箱里发邮件,或者要求会员修改密码、检查资料。未征得用户同意而对其个人数据加以复制,致使其个人数据存储于多个网站或在复制过程中灭失,这也是对用户个人信息隐私权的侵害。

四、国际社会对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现状

以各种方式获得个人信息,并由此产生的隐私权保护问题并非网络环境下独有。然而,网络具有多媒体的特点,使得快速、高效地收集、存储、修改和传播个人信息成为可能。这是传统社会所不能想象的。因此,各国均需要对网络环境下的个人信息保护予以特别的立法规制。

从世界范围来看,最早的个人信息保护立法是德国黑森州《1970年数据保护法》。此后,各国陆续颁布各具特色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当然,在同一大背景下,各国立法也在称谓上略有区别,形成两种模式:一是采用“个人隐私”称谓的立法例,如美国《1974年隐私权法》、加拿大《1982年隐私法》等;更多的则是采用“个人信息或个人数据”等相关称谓的立法例,如德国《1977年数据保护法》(1990年、1994年、1997年、2001年修正)、瑞典《1998年个人数据法》、日本《2003年个人信息保护法》等。

从国际组织立法来看,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简称经合组织)与欧盟的努力值得一提。前者在1980年颁布了《隐私保护与个人数据跨界流通指南》,这是国际上开展个人数据保护的标志性法律文件。该《指南》在第二章(第7-14条)国内适用的基本原则,规定了个人数据保护的八大原则。这八大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成为许多国家开展立法的基础。

1.限制收集的原则。应当对个人数据的收集加以限制,收集任何数据都应当采取合法的、公正的手段;必要时,应当得到本人的同意或者告知本人。

2.资料内容完整、正确的原则。个人数据应当与使用的目的有关,且在特定目的范围内必须保持完整、正确和时新。

3.目的特定化的原则。个人数据在收集时,目的应当是确定的,禁止超出目的范围收集、处理和利用个人信息。

4.限制使用的原则。除非本人同意,或者法律另有规定,个人数据不得被公开、被他人取得或者被以特定目的以外的目的利用。

5.安全保护的原则。个人数据应当以合理的措施加以保护,避免发生个人数据的意外灭失、被不法接触、破坏、使用、修改或者泄露的风险。

6.公开的原则。对个人数据的收集、处理与利用一般应当保持公开,本人有权知悉个人数据的收集与利用的情况;应当存在有关个人数据的开发、实践和操作规则的公开政策;应当提供现实可行的手段,证实个人数据的存在和性质、被使用的目的以及持有人身份和住址。

7.个人参与的原则。本人对他人所持有的自己数据享有如下权利:(1)从世界控制者处知道其是否保有自己的个人数据;(2)在合理期限内、在必要时以合理的费用、方式知悉有关自己的个人数据;(3)在以上请求被拒绝时提出异议;(4)对有关自己的个人数据提出合理异议时,对数据进行删除、修改、完善或者补充。

8.负责解释的原则。个人数据的控制者应当对是否遵守了上述原则作出说明。

欧盟关于个人数据隐私权保护的最重要规定是1995年通过的《个人数据保护指令》。该《指令》在其第二章(第5-21条)阐述了关于传递个人数据合法性的一般规则,也确立了个人数据保护的七项基本原则:(1)没有合法根据,不得处理个人数据;(2)个人数据仅得用于数据主体同意的目的,或者数据收集时数据主体应当合理知悉的目的;(3)处理敏感个人数据时必须得到数据主体的明确同意;(4)个人数据必须准确,必要时应当更新;(5)数据处理与数据收集目的之间应当具有相关性、合适性;(6)数据主体应当被告知数据处理的目的等;(7)数据处理机构应当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组织安全措施,以防止处理过程中的风险。该《指令》还明确规定数据主体的权利包括四项:(1)知情权;(2)介入权;(3)异议权;(4)不受约束权。

五、我国个人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状与完善的措施

1.个人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现状分析

到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制定单独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或《个人隐私权法》,有关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定散见于宪法、法律及其他规范性文件中。如在我国宪法第38、39、40条分别规定了一般人格权、住宅自由权、通信自由权,虽无“隐私权”字样,但隐含着对隐私权的认可与保护。《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和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但没有明确规定隐私权的概念,也没有把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未成年人保护法》、《人民警察法》、《商业银行法》、《律师法》等行政法律、法规也对隐私权的保护作了规定,如《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律师法》第33条规定,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不得泄露当事人的隐私。在有关网络的法规、规章方面,1994年2月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条例》第7条规定: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事危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活动,不得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此为原则性规定。1997年12月公安部制定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与隐私权相关的是第5条7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互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阅公然侮辱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信息。但此规定并未具体指明隐私权。而且这些法规、规章的大多数条款是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角度加以制订的,缺乏对隐私权保护的明确规定。

2.具体完善措施

第一,建立以宪法保护为中心、民法保护为重点,以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其他法律法规保护为辅助的法律保护体系。首先,应通过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享有隐私权,可在宪法第38条增加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非法侵害。”其次,通过民法典的制订,在人身权中增加隐私权的内容,可规定为:“公民享有其私人事务和资料的处理、住宅、家庭、有关财产和亲属关系中的隐私权,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涉。”并通过民法典规定侵害隐私权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包括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精神损害赔偿等。再次,通过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对隐私权的保护作出规定。我国刑法对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和侵犯通信秘密等二项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作了规定,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提请于2009年2月25日开始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的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中,在刑法中增加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考虑到目前单位从事上述行为的情况也比较严重,新的草案修改稿在上述犯罪中增加了单位犯罪的规定。草案规定,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2009年12月26日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在第二条中明确把隐私权纳入该法所保护的民事权益当中,并在第三十六条第二款、第三款规定,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第二,加强计算机及网络的立法。目前,我国尚未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只有一些相关规定散见于一些法律、法规和规章中。从1999年开始,新制定的法规或规范中涉及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明显增加,其中,国务院发布的法规有约65件,由国务院职能部门发布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约有683件,由地方立法机构等发布的地方性规范约有2883件。但遗憾的是,却缺乏一部诸如《计算机信息及网络保护法》这样的基本法。为此,一是通过《计算机信息及网络保护法》的制定,加强对计算机信息和网络的管理,设立专门的网络管理机构,规范网络服务商、网络使用者的权利义务,禁止通过网络散布、传播淫秽、色情、暴力、凶杀、恐怖等不健康的信息。二是制订诸如《个人信息保护法》或《个人数据保护法》的法律或法规。我国可以参照美国、欧盟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立法规定,确立一些关于对我国网络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的原则:

(1)限制的原则:经本人同意以合法、公正的手段在适当场所收集;

(2)限制利用的原则:除本人同意外,不得作目的范围以外的利用;

(3)有关资料内容的原则:符合资料利用的目的,并保持资料的正确、完整,满足使用者对数据准确性的要求;

(4)目的明确公开的原则进行收集目的必须明确公开,个人信息必须是为了专门及法定的目的才能对其进行收集;

(5)公开原则:个人资料的开发、利用遵循公开的政策;

(6)个人参与的原则:个人有权利向资料管理者确认是否保存着自己的资料,并知悉个人资料的内容,还可以请求删除、更正;

(7)安全保护的原则:对资料应采取合理的安全保护措施,确保档案中个人数据的机密,防止泄露;

(8)资料收集限制的原则:禁止对某些敏感数据的收集,比如揭示出身种族,表述政治观点和宗教信仰,透露健康状况、性习惯或刑事犯罪记录等信息的数据;

(9)明确侵权责任和救济措施原则:在立法中应当明确个人信息隐私权一旦受到侵犯的,侵权人应当承担的具体的法律责任以及被侵权人采取何种措施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即救济途径。

《保护个人隐私》学案分析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个人隐私的内涵及保护个人隐私的必要性;了解个人隐私权的含义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知道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学会如何维护个人隐私和尊重他人的隐私。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案例导学、课堂讨论等活动丰富知识,加深体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尊重隐私和尊重隐私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培养学生关注社会、依法行事的习惯,帮助学生树立以尊重隐私为荣,以侵害隐私为耻的价值观念。

[学情分析]

针对的问题:社会不断发展,但中学生对隐私权却缺乏足够的认识;个别家长和老师为了了解孩子、教育学生,常常有侵犯学生隐私权的行为;个别学生不能很好地尊重和保护他人的隐私;网络的发达,在我们的生活中,通过网络手段侵犯个人隐私事件时有发生。

学生的需要:了解保护隐私权与父母对子女成长的知情权之间的关系,更有利于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更有利于自己的成长;了解法律对隐私权保护的规定,帮助学生懂得如何通过正当的途径维护自己的隐私权;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的今天,学生有必要增强隐私意识和法律意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隐私权,给自己的隐私一个心灵的空间。

[教学重点]

了解隐私权的内容具体内涵,理解隐私权在现代生活中的意义,知道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教学难点]

如何把握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与成年人的教育之间的矛盾,如何在社会生活中去尊重他人的隐私。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本单元建议教学时数为3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教学方法]

案例导学法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实现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设置情境)中国人与外国人见面时问候话内容的不同——一个很熟悉的话题:

中国人见面一般喜欢问些什么?

你吃了没?干嘛去?最近在忙些什么啊?

而老外呢?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I

like

to

meet

you!

师:从中国人和外国人不同的见面问候话中你发现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呢?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中国人特别喜欢关注别人的私事。中国是传统的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互相关心、相互关注也是正常的,但这里有个“度”的问题,如果超出了一定的限度,就会涉及到一个法律问题,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保护个人隐私”问题。(板书课题:6.3保护个人隐私)

[案例导学解读新知]

一、个人隐私(板书)、含义(板书):是指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交往过程中的秘密。

[案例一](多媒体展示图片)

小琳在取款机前取钱时,好几个取钱的人围着她,观看她取钱。

师:

1、小琳取款时输入的密码和取款的金额,她愿意让别人知道吗?

2、小琳的取款行为与其他人有关吗?是不是纯粹的个人私事呢?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她肯定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这个行为纯粹是她个人的私事,不危害任何人。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构成隐私主要有两个要件:第一是“私”,即个人私事,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不危害社会。第二是“隐”,即隐瞒,是当事人不宜公开或不愿公开的事情。

[课堂检测](生活回眸:隐私知多少)请判断下列哪些属于隐私?

(1)你家的存款金额

(2)我在日记本中写的心里话

(3)你的同学考试作弊行为

[案例二](多媒体展示图片)

某女大学生求职时,被询问:你多大了?你有男朋友吗?你谈过几次恋爱?

师:职场招聘人员的这种询问内容合适吗?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不尊重隐私会给他人身心带来伤害,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非常有必要尊重公民个人的隐私。

2、尊重他人隐私的必要性(板书):每个人都有一些不宜公开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私事,尊重个人的隐私,是公民应有的道德品质,也是公民必须遵循的公共生活准则。

[案例三](你来当法官)

警方对犯罪嫌疑人李某的住宅电话进行了监听,发现了犯罪线索。李某认为这是他个人隐私权,警方不该这么做。

师:公安机关的行为对不对?为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个人隐私指的是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执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依法调查和公开当事人的有关信息,则不属于侵犯隐私权行为。那么究竟什么是个人隐私权呢?

二、个人隐私权(板书)、含义(板书):(学生先看书,再齐声回答)个人隐私权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

师:在这里,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个人隐私权的三个关键点:

希望隐瞒的个人私事

•与公共利益无关,不危害社会的 •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公开

[课堂检测]下列属于不尊重他人隐私或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有:()

A.在银行柜台前设置1米线。

B.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等信息整理成册,卖给某信息公司。

c.进别人房间要先敲门。

[新闻调查理性思考]

透过短片来思考:(多媒体播放“新闻调查”——谁动了我的隐私)

师:你觉得要不要保护个人隐私?你认为保护隐私权有什么意义?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

2、保护个人隐私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板书):在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交往范围不断扩大,社会交往程度日益密切,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来越发达,人们保护自己隐私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个人隐私权属于公民的人格权利(让学生回顾一下学过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哪些内容),是衡量一个国家个人地位和尊严的重要标志。

[漫画赏析要点点拨]

[大家一起来剖析]多媒体展示:漫画——“偷看”小李发现小王近来神神秘秘的,一天,他在信箱里看到小王的一封信,拆开一看,“哈,原来小王在谈恋爱呀!”

师:小李的行为侵犯了小王的什么权利?小王可以寻求什么的保护呢?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公民个人的隐私权受国家法律的保护。

三、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板书)

师:我国主要有哪些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权呢?都有哪些具体的规定呢?、我国法律的保护规定(板书):

学生对照教材查找答案: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邮政法规定;律师法规定等。

[直面现实提升认识]

(多媒体展示图片)母女对话:母:作为生育、抚养孩子的父母,为了子女的身心健康,有权私拆子女的信件。女:每个人都具有独立人格,子女并非父母的附属物,未经允许孩子的信件家长不得私拆。

师:母女间的对话说明了什么呢?母女间的对话说明了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的什么权利常常受到侵犯呢?

(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老师点拨)说明了未成年人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现实生活中人们对未成年人隐私权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因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应受到法律的特殊保护,家长或老师应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

师:从这则母女对话中,我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回答,老师点拨)这则材料表明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即重要又必要。

2、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板书)

师: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具体有哪些保护措施呢?

(老师引导学生回答)请学生看教材中“小链接”的内容: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推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课堂讨论情感体验]

[大家一起来讨论]分组讨论:“成长的烦恼”——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独立意识渐渐增强,当自己的隐私和父母或老师的关爱发生冲突的时候,你究竟该做出怎样的选择呢?看哪位同学可以想出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学生回答,老师点拨)、反对和制止他们的行为,据理劝说,告诉他们这样做是违法的。

2、理解体谅他们的良苦用心,多与他们沟通交流,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请注意:父母对子女成长也享有知情权、监护权(这里要明确知情权、监护权与未成年人的隐私权的对立统一关系)

[总结归纳明理践行]

[大家一起来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希望学生既能明理,又能践行。

[课堂延伸课外拔高]布置作业

、[课堂延伸]隐私权小调查(P/47)

2、[课外拔高]学有余力的同学成立兴趣小组,进行有关隐私权的问卷调查,小组合作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写一篇简单的关于个人隐私权的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

6.3保护个人隐私

一、个人隐私

、个人隐私的含义

2、尊重他人隐私的必要性

二、个人隐私权、个人隐私权的含义

2、保护个人隐私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我国法律的保护规定

2、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受法律特殊保护

[设计反思]

手机安全重在个人隐私保卫 篇6

超六成手机用户面临安全威胁

卡巴斯基安全部门近日截获一款名为Pooivrexc.a的“吸费”程序,据了解,该程序趁着中秋佳节之际,以伪装短信链接、手机游戏、电子书软件和管理软件等多种载体形式隐藏在一些用户的智能手机中,肆意更改用户手机中的通讯录,将通讯录所有人的手机号码统一指向“10665”开头的增值业务扣费电话,被感染的手机通讯录的所有号码也都无法修改,待到用户发短信便会从中“吸取”费用,并且还会导致对方手机信箱无法收到发件方的短信。

智能手机中招病毒,变成“肉鸡”,已经成为安全厂商的共识。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主任张健表示,随着手机操作系统开放程度提高,国内三成以上的手机用户都受到过手机病毒侵害,逾六成用户面临着安全威胁,用户手机上网的安全意识相比传统互联网更薄弱也是主因之一,免费应用软件更是病毒感染的高发区。

个人隐私更需防范

目前,业界公认的智能手机病毒和恶意软件程序有五大特征:恶意扣费、远程控制、隐私窃取、恶意传播和资费消耗。其中,隐私窃取、恶意扣费是最常见的行为。此前“x卧底”软件便可窃取逾百种智能手机的通话、短信、照片、地理位置等信息,曾导致15万用户感染。

而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些新型应用程序和支付领域的介入,用户的手机往往已经渗透到其日常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是一些基本的信息,甚至连其兴趣、爱好等也可能通过手机的一些功能展现出来。这无疑让手机安全的防护更多了一份需求。

卡巴斯基实验室的相关安全专家也表示,智能手机安全关系着智能手机用户隐私信息以及手机支付安全问题。随着智能手机快速普及,智能手机病毒及恶意软件正处于空前活跃期,预防智能手机病毒迫在眉睫。据一项最新统计显示,差不多每10部手机用户就有1部曾“中招”手机木马和恶意软件。如此看来,手机病毒“中毒率”甚高,残害之深。

不过,现在市面上,虽然已经有很多针对手机安全的软件,但是它们往往仅限于手机应用领域。例如,现在无论是安卓手机还是iPad,在很多使用环境下都需要与电脑或者与局域网通过WiFi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仅考虑手机本身的安全是远远不够的。

四重保护构筑“安全墙”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安全专家们给出四点绝招。

首先,他们建议,在病毒猖獗的今天,智能手机用户需要选择一款专业的手机安全软件,其中手机安全软件中的反垃圾短信功能就可以过滤掉“病毒短信”带来的安全问题。“用户可通过高强度加密算法和人性化设置方案,可加密联系人、短信、图片、视频等多种个人信息,彻底保护手机私密空间,避免出现短信外泄、艳照门之类的安全风险。”瑞星安全专家介绍,其推出的一款针对个人隐私的手机安全软件对于防范个人隐私有着很多“特效”。在保护个人隐私方面,瑞星曾针对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进行了长期大量的调研。根据调查结果进行了大量功能设计和调整。对于骚扰电话,瑞星手机安全软件也采取了有效防护。特别是其提供的基于“云安全”的防骚扰功能效果显著。“只要联网,瑞星手机安全软件就会通过‘云’来实时更新垃圾短信黑名单、垃圾电话黑名单。”瑞星安全专家指出,这样拦截垃圾短信和电话的准确性就会远高于其它同类产品。

其次,为了防止手机丢失,用户还可以针对此提前设置安全联系人。一旦手机丢失,用户可以发送指令,把个人信息备份到瑞星服务器,并远程销毁手机中的联系人、短信、通话记录等私密信息。在可获取丢失手机的GPS定位信息前提下,便能顺利找到偷手机者。对于普通的手机用户来说,有针对性的隐私保护,将大大提高他们对手机安全性能的理解,也将会对手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更有利的支持。

再次,除了安装一款有效的安全产品,用户在使用手机过程中也要加强防范。安全专家建议,不点击不明来历的短信,更不要点击短信中的网址链接;在手机下载任何软件安装包时,必须都要通过手机安全软件对其进行安全检测。

最后,智能手机用户要定期查询手机话费的情况,查询话费是否有 “吸费”情况。

电子设备与个人隐私保护 篇7

其实, 摄像头这只特殊的“眼睛”, 早已潜伏在我们身边:商场、银行、学校、街头……而关于它的是非争论, 也从未停止。随着摄像头的广泛应用, 在维护公共安全的同时, 也不断引发各种隐私侵权事件的争议, 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的界限正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成为官场现形“器”

传统意义上, 摄像头以这些形象为人熟知:在反对恐怖主义时, 它是“救命的天使”;在打击罪犯时, 它是“诚实的目击证人”;在防盗安家时, 它是“财产的保护神”。而今天, 它又有了新的“职责”:有网友戏称, 继“老婆举报”“二奶反水”“小偷入室”“微博举报”后, 小小的摄像头也成为防治腐败、整顿官场不正之风的“不二神器”。

摄像头撕下了部分官员伪善的画皮, 露出可憎的一面:生活腐化、贪污受贿、庸官懒政。而如上海这几名法官的经历, 近年屡见不鲜。北京市原副市长刘志华、国家药监局原副局长张敬礼、重庆北碚区原区委书记雷政富等一干官员, 落马都与摄像头有关。

今年1月, 一段“胶州市建设局吕苏办公室受贿现场”的视频在网上疯传, 安监站站长吕某已被暂停职务, 接受调查。春节前后, 湖南多地用“针孔摄像头”拍下了一些干部的上班生活:打游戏、看电影、睡大觉。

隐在角落的摄像头目睹官场“混、浮、软、假、奢”之怪现状, 腐败官员现形之后, 等待他们的, 将是冰冷的法律和愤怒的民众。业内人士认为, 这种电子监控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执法人员滥用权力、损害公众利益。

除此之外, 摄像头在维护公共交通和安全等方面, 表现突出。一直以来, 摄像头与红绿灯“搭档”, 充当着“电子警察”的角色, 防止汽车出现闯红灯等可怕现象, 更好地维护交通秩序。而现今, 部分地区的“电子警察”还兼职做起了“老师”, 学生主要是司机和行人。

因事故频发、伤亡惨重, 大货车事故频发, “大货车失控致29辆车连环撞”“超载大货车撞翻救护车”“疲劳大货车凌晨冲进居民家”……悲剧轮番上演, 网友送名“疯狂的大货车”。据悉, 2012年, 货车的万车事故率比同期全国交通事故万车事故率高出1倍多。

今年5月份以来, 为降低货车事故, 北京市交管部门鼓励市民拍摄货车违法驾驶行为并举报, 交管部门以此为线索, 用探头作证据, 将近期事故编成短信, 发送给大货车驾驶人, 起到警示作用。

在生活中, 摄像头也上演“七十二变”。它出现在餐馆里, 可以让顾客“监视”厨房做菜的全过程, 真正吃上“放心菜”;它出现在手表上, 报警系统启动后可连续摄像30分钟, 助遭受性侵害的女性“反强奸”;它出现在鱼钩上, 使水下鱼群一目了然, 让钓鱼活动成为一场“视觉盛宴”。迷你版的它, 还被广泛应用于医学胃肠病、支气管病、整形外科的治疗上, 减轻患者痛苦的同时又提高了治疗效果。

小小摄像头, 功能可不小, 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今日美国》报的一句问话, 也发人深省:在努力建造一个充满监控的金鱼缸社会前, 我们应搞清楚:这些探头是否真能让我们更安全?

向前一步是滥用

“满城尽是摄像头”“透明人”是现在摄像头泛滥的真实写照, 而且其数量仍在上升, “滥用”与“侵犯隐私”成为其最被诟病的两个关键词。

以安全的名义, 老大哥在看着你。走进电梯, 你是否也会首先查找一下有没有摄像头?没有。那好吧, 现在可以放心地剔牙了。

公共治理的需要与公民隐私权之间的微妙平衡难以掌握。稍有不慎, 前者过度强势滥用就有可能对后者造成损害。

现实中, 关于监控被滥用和曝光隐私的事件确实也接连不断。如“上海复兴中学教室亲吻监控视频”“深圳地铁工作人员泄露恋人拥吻监控录像”“四川绵阳摸胸门事件”等。

2012年, 东莞有一家水疗馆为“震慑窃贼”在更衣室安装了摄像头, 并把客人更衣时的视频直播到更衣室外的售票大厅, 让客人裸体出镜。

电子摄像头功效被无限放大的同时, 在具体的监控行为中, 公民隐私常常面临被“无限省略”的窘境, 甚至沦为满足个人好奇心和窥探欲的工具。对此网友调侃道:“探头有危险, 接吻需谨慎。”

实际上, 现在很多国家都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摄像头“武装”到厕所, 校园几乎变“牢房”。而智能手机的普及, 以及微博、推特等自媒体的发达, 使很多公共场所监控拍下的画面被传到网上, 导致普通人生活受到干扰。“有图有真相”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新的江湖规矩是:“有视频有真相。”

受到人们质疑的, 还有摄像头可能成为犯罪者的作案工具。2003年, 徐正国等6人就是利用摄像头, 多次在长沙、株洲两地银行的自动提款机上盗取别人的存款共10余万元。

更令人费解的是, 当我们需要摄像头提供证据时, 这个“不会说话的证人”却经常出现“技术故障”。另外, 虽然很多地方已经被摄像头“武装”, 但除了政府安装的之外, 还有很多归私营业主、单位和个人所有, 出现不恰当的“斜视”和窥私, 甚至有的地方电子眼被外包给了企业。所有的这些, 折射出的, 是摄像头管理的一片乱象。

我们不禁要问, 是什么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出现?专家表示:“面对一种新技术的发展, 可能相应的制度不是很健全, 法律相对滞后。”

请法律遮挡隐私

摄像头应该安在哪?谁来监督“监控者”?如何保障公共安全?又如何守护隐私?

一连串的问号里, 一边是尚未明晰的权力边界, 一边是公私难分的“模糊领域”。在公共治理、反腐与公民隐私之间, 这个权衡良久上下摇摆的天平, 如何才能审慎地放上使之取得平衡的砝码?

国家基于公共管理和公共安全的需要, 在公共场所设摄像头有其一定意义, 而且从现代社会的终极正义而言, 其合法性是不容怀疑的。但也不能牺牲权利换安全, 这需要在立法和执法等多方面规范摄像行为。

首先, 关于摄像头的安装场所问题, 专家认为, 摄像头应该安装在公共场合, 而在公共场合安装时则要注意是否侵害了私人私密的空间。例如, 如果一条街道的摄像头刚好可以照到旁边的厕所, 这就会引起争议。

其次, 是谁有资格来安装以及摄像资料应如何管理?

摄像头应该由公权力机关来安装, 而非私人。而管理的关键问题则是采集信息之后, 信息的利用和去向要合法, 要体现法治的基本要求。采集的信息应该由特定的机关使用, 而这也是立法上急需进行明确的问题。

另外, 视频资料不能随便流出。为此要完善隐私的法律保护, 对监控数据进行严格的管理, 要制定查看、使用影像的严格程序。

目前, 除8月1日河南省最新通过的《河南省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外, 北京、重庆、深圳、广州等地都已经有公共摄像头的地方规范。但最大的问题是这些规范是粗线条性质的, 欠缺具体细化, 而且我们缺乏一部对监控系统进行规范的全国性法律。

在这方面, 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例如美国法律就允许在公共场所安装监控设备, 只在某些特定的“合理区域”, 如卫生间、更衣室、卧室等场所有隐私权保护。而在英国, 使用摄像头的地方必须加上明显标识, 所以在大街小巷, 会看到许多地方都标有闭路电视监视系统的英文缩写牌子。

另外, 法律的完善和细化当然是我们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 但是, 个人的行为与法律意识也同样重要。

所谓公共场所, 就是所有人都能共闻共见的地方。所以, 为了避免自己隐私被暴露, 关键是要在这样的场所中注意自己的言行。原因是当有意或无意地将自己隐私暴露于这种场合时, 理应已经想到因此可能要承担的隐私风险。

大数据时代个人隐私保护研究 篇8

1.1大数据时代

大数据,顾名思义就是海量的数据,它也是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之后的又一新兴概念。大数据技术,也就是指在计算的高速运转之下,对存在于云端的海量数据注意的进行分析与过滤,而得出准确结论的一种分析方式。最主要的特征就是4 V,也就是大量(Volume)、高速(Velocity)、多样(Variety)和真实性(Veracity)。

1.2个人隐私

个人隐私的概念最早是在1890年由Warren和Brandeis提出的,这一项的提出主要是说人们的个人生活或者是想要保守的秘密应当作为独特的权利受到保护。

2大数据个人隐私保护技术

2.1数据层的个人隐私保护

数据层进行数据保护主要是对数据的存储与管理的保护,只有当这基础的应用得到保证,才能确保其他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以及机密性。对于个人的隐私保护主要包括对数据的加密,数据加密主要是对称的算法和非对称的算法加密。另外,对数据库和云存储也要进行加密,数据库的加密主要当攻击者要进行数据访问时,起到保护的作用。

2.2应用层的个人隐私保护

在应用层的隐私保护主要体现在,当用户在进行活动时,一些涉及到隐私的信息就会被渗入到网络之中,比如人们常用的微博、人人网、微信等社交软件是安全隐患最多的,尤其移动定位服务,对用户的位置等定位造成危害,还有人们常用的RFID技术,要对它进行修改、重命名、重加密的操作等。

2.3数据发布的个人隐私保护

有些企业个人或是政府机关往往会在网上搜集一些信息,来做出一些决策,这就要对数据进行共享或发布,但是当数据发布之前未经考虑或核实,一旦发布出去,就会对政府造成影响,对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对个人造成不良等严重后果。因而,在进行数据发布的时候,即要保证个人隐私不被泄漏,同时,还要确保发布数据的可靠性。

3大数据时代隐私保护的完善策略

3.1互联网行业自律性的不断提高

在提高互联网行业自律性的时候,要注意加强与政府管制的结合和与第三方认证的结合。对互联网行业自律性加强的时候,要结合行业的一些特点和行业的规范,对互联网经营者能够让他们具备自我约束的能力,要对个人隐私的数据保护重要性进行加强认知,对个人的数据隐私信息进行搜集的时候要注意隐私的透明度,不但为个人更为互联网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用户在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认知不断加强

除了要对互联网行业的自律性加强提高之外,还要加强对个人隐私保护方面的认知,也就是真正的让互联网的企业能够认识到保护个人隐私的重要性,首先要对信息的主题隐私防范的意识有所加强,当信息主体参与其中时,要了解相关网站对于隐私保护的政策,不要将隐私的信息发布给陌生人,在每次浏览之后要习惯于清除Cookies,当进行电子邮件发送要进行加密等操作。另外,也要使信息主体对于隐私保护的技能不断的加强学习,要与泄漏隐私的行为做斗争,最大利益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3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现在的信息已经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因而保护个人的隐私不单单关乎个人与企业,更是关系到国家的共同责任,由于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水平与文化传统不同,使得每个国家之间对于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和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我国更是要不断对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要协同管理、协同体系、协同各个行业的自律,要积极参与其中,保护我国公民的个人数据的隐私,使个人隐私保护的工作可以持久性的良性发展。

3.4个人数据隐私保护的技术手段不断提升

对于个人而言,在遇到个人的数据隐私问题是心有余力不足,所掌握的技术手段尚不完善,对于个人数据隐私的保护的技术手段要不断的提升,首先要养成清除Cookies的操作,这样可以防止个人的数据隐私不被泄漏,能有效的保护信息的主体,其次,要对浏览器中的缓存定期的清理,许多的上网记录可能就会泄漏个人的信息,要在电脑中的工具里面选择Internet选项将临时文件进行删除,再次,对上网的权限以及网站的受限进行修改,将一些恶意的网站可以加入到黑名单之中,避免对个人数据资料进行窃取,最后,要对重要的电子邮件进行加密的设置,这样一旦邮件遇到丢失或是被截取,也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4结语

总之,随着网民用户的不断增多,数据量也在不断的加大,大数据作为互联网的一种衍生品,使用户们存在于大数据时代之中。但是,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不容忽视,并且无论是用户本身还是国家,都要高度重视数据隐私的安全性,由于我国对于数据隐私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完善,因此,大数据也是一项严峻的考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情况之下,要更加的高度重视,使人们可以安全的畅游在大数据时代。

参考文献

[1]刘雅辉,张铁赢,靳小龙,程学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保护[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4(11).

[2]陈昌凤,虞鑫.大数据时代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J].新闻与写作,2014(06).

[3]柯臻轩,余露芸,郭志勇.大数据时代下个人隐私保护的调研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5(01).

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篇9

一、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概念

对于网络上个人隐私权概念的界定, 目前尚无定论, 总的来说有一下几种:

第一, “公民在网络中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复制、公开和利用的一种人格权;也指禁止在网上泄露某些与个人有关的敏感信息。包括事实、图像、以及损毁的意见等。”[1]

第二, “网络上个人隐私权实质上是隐私权在网络环境下的延伸, 并非是一种独立的、新出现的隐私权类型。”[2]

第三, “个人隐私权的概念指隐私权中个人资料隐私权的范畴。”[3]

这些不同的定义从总体来说是分从广义和狭义的角度来阐述的。本人认为网络上个人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的延伸、继承和发展, 是在网络这个特殊的环境下产生的, 并不是全新出现的隐私权类型。

二、网络上个人隐私权受侵害的方式

(一) 网络服务商的故意侵权行为

目前, 我国的网站已逾百万个, 73.27%的网站可以收集超过服务范围的个人数据息。[4]2009年, 中央电视台3.15晚会中曝光了某科技网盗窃个人信息案件, 此网站公开地叫卖个人信息, 如:各大银行用户数据, 股民的个人信息, 等等。在这些非法收集的信息中有很多是涉及个人隐私的, 泄露信息的当事人轻则被商家骚扰, 重则被影响正常生活。

(二) 软硬件设备供应商的故意侵权行为

一些软件和硬件的生产商在销售的产品中安插一定的程序, 专门从事窃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例如:某公司就曾经在其生产的某代处理器内设置“安全序号”, 当计算机处于网络环境中时, 只要使用该处理器就会被识别出来, 生产厂商就利用“安全序号”轻易地收到用户接、发的信息, 并且跟踪计算机用户的活动, 大量地复制、存储用户信息, 甚至盗用用户的账号和密码, 对用户造成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

(三) 网民们非盈利性的侵权

1. 人肉搜索

有些网友在网上的论坛、贴吧贴出一些他人的有争议的照片或者有违社会道德的个人行为, 受到广大网友的关注, 通过网络集合众多网民的力量, 追查某些人物的隐私或事情的真相, 并把这些细节公之于众。2006年“虐猫事件”将人肉搜索推向风口浪尖。越来越多的网友加入到人肉搜索的行列中来, 将各个事件中的主人公的个人信息都公布到网上个人隐私在网络上很容易被浏览和扩散, 网友们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也实际的侵犯了他人的个人隐私权。

2. 个人博客

近几年来博客风靡全国, 在写博客的时候有些网友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写出了他人的家庭故事、人生经历等, 在他人未打算公开的时候泄露了他人的隐私, 侵犯了他人的个人隐私权。

除了以上两种较为常见的网民的非盈利性侵权行为, 还存在着其他几种情况, 例如:网民将其所知晓的他人的隐私, 例如官员的个人财产数额等公开发布在网页上等。

三、侵害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特点

(一) 侵权主体难以认定

在网络环境中, 个人隐私权的产生、传播都是以网络作为媒介的, 在网络中多数用户是以网名甚至是代码这些虚拟的身份与他人交流、联系的, 侵权主体的认定比现实生活中困难许多。

(二) 救济范围很广

由于网络上个人隐私权不同于传统的隐私权, 传统个人隐私权是非财产性权利, 而网络上个人隐私权是其兼具财产性和人身性的。在网络中个人隐私经常被运用于商业目的, 所以对于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救济就涉及个人尊严和财产性利益这两个方面了。

(三) 侵害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侵权方式多样化

对于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侵害技术性强, 比如运用“木马”等手段窃取个人隐私, 这些技术使得个人很难察觉到自己的个人信息被窃取, 加上网络的传播速度极快, 一旦个人信息被泄露, 会在相当短的时间内被大量用户浏览。

(四) 对于侵害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行为的举证难度大

一方面, 在网络环境中个人隐私最终表现为电子数据, 想要进行举证必须要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技术, 对于一般的受害者来说举证变得尤为困难和复杂;另一方面, 由于网络传播速度飞快, 被泄露的个人隐私会在短时间内被大量传播, 很难去寻找根源。

四、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及不足

(一) 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保护的现状

1.《宪法》对于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和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其作为根本大法为网络上个人隐私权在其他法律部门中获得保护提供了依据。但是《宪法》所规定的是对于隐私权的保护, 没有针对网络上个人隐私权, 并且实际操作性低。

2. 法律对于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民法通则》第5条规定了对公民、法人的民事权利的保护, 并没有直接规定隐私权为公民的人格权, 也没有专门针对网络上个人隐私权保护的规定。只有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等司法解释中将隐私权视作独立的人格利益加以规定, 但是对隐私权仍旧采用的是间接的保护。2001年颁布的《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模糊的涉及到了隐私权保护的问题, 但是仍旧没有从法律上明确的确认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的民事地位。

2010年出台的《侵权责任法》规定了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者对于自己的侵权行为承担责任, 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网络用户利用其服务实施侵权行为时所承担的义务与责任的情形。同时规定了在有证据证明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侵权行为的发生而未采取必要措施导致侵权行为发生或危害后果不当扩大的情形。该法对于网络上侵权的问题做了相对明确的规定, 但是只是针对了笼统的侵权问题, 没有对于各种不同的侵害客体进行规定。对于网络上个人隐私权也没有用立法确认其地位, 法条叙述不详细和完善, 也没有更有针对性的阐述。

3. 行政规章对于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保护

我国行政规章对于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规定都是一些单行的法规, 例如《中国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从用户个人的角度规定了对他人私人网络领域的保护, 但是没有涉及到对网络服务商对于用户个人信息侵犯的问题。这些单行法规地规定都是相对笼统, 实施起来强度不够, 过于的原则性, 不能够为网络个人信息以及隐私权提供足够的保护。

(二) 我国对于网络上个人隐私权保护的不足

1. 网络上个人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立法保护的缺乏独立性和直接性。

我国的现行立法缺乏独立性, 削弱了法律保护的力度, 当网民的网络上的个人信息被侵犯时, 想要通过法律进行救济变得很难。

2.

没有明确与网络隐私权相关的法律体系, 在过去的司法实践中用侵害名誉权的法律法规来解决侵犯隐私权的问题, 在《侵权责任法》出台后有规定了网络侵权的问题, 但是仍然是规定的过于笼统。

3. 没有明确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独立地位。

隐私权没有从名誉权中独立出来使得对于隐私权保护的范围不够清晰。《侵权责任法》也只是禁止了某些侵权行为, 没有细化不同的

4. 先行的法律规定在操作性和实用性上有缺陷。

由于我国对以网络上个人隐私权保护的问题没有单独的特别法, 只有一些行政法规和分布在一些法律条文中, 这些条文和法规之间缺少协调性。

五、建议

导致我国网络上隐私权保护问题严重的原因是多样的, 基于各种原因, 我国必须完善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一) 对网络上个人隐私权进行专门的立法

网络隐私权是建立在传统隐私权之上的, 但是网络隐私权和传统的隐私权有所不同, 在司法实践中用侵害名誉权的法律法规来解决侵犯隐私权的问题是不妥当的。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立法上并没有明确隐私权是公民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 没有保护隐私权的体系, 更不用说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了。

我们的首先要做的就是将隐私权独立于名誉权, 我认为, 可以在修订《民法典》的时候确认隐私权的独立的地位, 才能够使得用户有依据去维权。其次, 要制定特别保护网络隐私权的专门法律, 如:保护个人信息的法律, 对于商家收集、利用、储存用户的个人信息的行为加以约束。明确哪些行为是合法的, 哪些行为是侵犯用户的隐私的。再次, 当用户的信息被侵犯时, 怎么样寻求救济, 救济的方式是什么, 侵犯他人的信息的主体要如何赔偿他人损失, 这个损失是物质的还是精神损害都需要明确。最后, 在技术上, 对于cookie这些可能危及隐私权的手段如何规制。总之我国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来保护网络隐私权。

(二) 明确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法律地位

我国应该制定专门的关于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法律法规:

第一, 在法律条文中需要明确网络隐私权的范围, 网络上个人隐私权是网络上个人信息、个人活动等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公开等的一种权利, 可以对一些常见的侵犯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行为进行列举, 有利于司法人员的判断, 当然不能做任意的扩张, 否则会让网络服务者难以利用网络和管理网络。

第二, 明确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相关义务和责任。《侵权责任法》36条规定了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者自己侵权的责任。相比以往的法律法规具体了很多, 使网络侵权的救济更加有效。但是该法没有区分各类网络服务提供商, 这里应该采用限缩解释来排除一些。该法规定了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的是过错责任, 在网络服务提供者对接到通知以后未采取措施而造成的损害承担连带责任, 对于导致损害扩大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该就损害扩大部分与直接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分散性, 直接实施侵权行为的用户不易确定的, 在实践中往往出现被侵权人只诉讼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情形, 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承担了最终责任之后很难向直接侵权人追偿, 所以该法对于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相对严格了。可见该法对于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侵权责任的规定不完备。对于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义务与责任应该根据用户、网络服务提供商不同的主体进行详细的规定。

(三) 确定技术保护的合法性地位

网络技术使得侵犯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手段和形式变得多样化, 想要发现侵权行为变得困难。因此, “我们必须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才能对付黑客或其他电脑技术非法利用者盗取、篡改公民的数据信息资料。”[5]虽然行业自律中包含了技术规则, 但是这些规则很有限, 行业自律对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保护力度不够。因此我国在制定关于保护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法律制度的同时, 必须确立技术保护的合法地位。

行政机关的网络技术主管部门应该制定专门的技术规则对网络进行规范, 自律组织也应该制定技术保护措施, 但是统一标准应该由网络技术主管部门进行制定。确定技术保护的合法性地位能够加强法律对于网络上个人隐私权保护的实际操作性。如果行政机关或者行业自律组织能够研制出一套程序化的技术保护软件并且使之法定化, 那么当发生侵权行为的时候就能够很迅速地阻止该行为, 从源头上切断对与网络上个人隐私权的侵犯, 这比事后救济来的行之有效且减少成本。当然法定性技术的标准不能过于的严苛, 应该在不阻碍行业合法健康的发展的情况下保护网络上个人隐私权。

参考文献

[1]殷丽娟.专家谈履行网上合同及保护网上隐私权[N].北京:检察日报, 1996.

[2]刘玥.网络法律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79.

[3]矫健.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6 (02) .

[4]罗晓燕.关于隐私权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 2009 (05) .

个人隐私 篇10

近日北京市公安局微博“平安北京”公布这样一条消息:“北京警方根据群众举报, 在北京某饭店将正在嫖娼的黄某某当场抓获。经审查, 黄某某对嫖娼违法事实供认不讳, 已被北京警方依法行政拘留。”并且将警方实录、案底照、电子卷宗也公布在网上。黄某某嫖娼事件立刻成为舆论的焦点。但在其背后的法律问题更值得我们深思:行政处罚信息是否应该被公开?

二、行政处罚信息的特殊性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六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第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公开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但是, 经权利人同意公开或者行政机关认为不公开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涉及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 可以予以公开。”

根据以上规定可以得出结论:1、政府信息以公开为原则, 以不公开为例外;2、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的一般不公开, 当事人同意的可以公开;3、行政机关如果认为政府信息不公开会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影响的, 可以公开。本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来分析行政处罚的特殊性。由于篇幅所限, 仅就个人隐私部分展开研究。

(一) 行政处罚不适用“以公开为原则, 以不公开为例外”

政府信息公开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政权, 监督政府, 防止腐败。一般的政府信息如政府规范性文件、发展规划、收费标准、财政资金运用、行政许可程序、政府政策等, 其公开往往不涉及行政相对人, 起码很少对当事人产生不利影响。而行政处罚信息则不同, 它是对行政相对人原有权利的剥夺、限制, 或科以行政法上新义务的信息, 其公开对行政相对人而言无异于再一次处罚。除面对处罚的之外, 行政相对人更要面对立即可以让他“颜面尽失”的媒体公示。每个人都有其生活的环境和因此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当处罚信息暴露在这些关系面前时, 很可能会造成以下后果:调换工作或辞职, 离婚或家庭不和, 被迫搬家, 接到骚扰电话, 遭受周围人的白眼冷遇, 孩子上学受到歧视等等。[1]这样的“第二次处罚”, 可能是更重的处罚。如果说行政处罚的做出是符合行政适当性的, 那么处罚公开是否会引起处罚畸重的后果呢?就像本文开头所说的黄某某事件, 相比于拘留15天和5000元以下的罚款, 成为议论焦点应当对他冲击更大。这些辐射性的影响并非政府信息公开所要追求的目的。因此, 对于此类信息, 不应适用“以公开为原则, 以不公开为例外”的一般原则。

(二) 行政处罚信息属于一般不公开的事项

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可能涉及个人隐私, 属于一般不公开的事项。隐私权理论发源于美国, 首先是沃伦和布兰戴斯在1890年发表的合著论文《论隐私权》中提出。隐私权的理论基础在于尊重个人自治和免受打扰。隐私作为保护个人信息的基础, 目的是在平衡信息的自由流动和个人的自决权之间的关系。不同国家对于隐私权的界定是不同的。美国更看重自由的价值, 而欧洲国家更注重对个人信息的全面保护。在德国只要符合一定的条件, 法律可以对全部个人信息进行保护, 其立法宗旨是防范国家掌握个人信息的潜在危险, 同时规范国家行为。[2]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明确规定了隐私权作为法律保护的对象, 但对于隐私权的内涵和外延没有明确的界定。学者王利民对隐私权的界定是“隐私权应以生活安宁和私人秘密作为其基本内容。”[3]行政处罚内容的公开必然会影响行政相对人生活安宁。所谓“家丑不可外扬”, 对于相对人而言, 必然不愿意将其受处罚的信息公诸于众, 因此, 起码从广义上来讲行政处罚信息算是一种个人隐私, 应该遵循“一般不公开, 当事人同意的可以公开”这一原则。

(三) 行政处罚信息公开与否取决于对公众的影响程度

行政处罚信息应当区分会对公众影响程度, 对公众造重大影响的可以公开。这里的“重大”是相对于“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保护而言的。如果不公开行政处罚信息危机到了公众的生命权、健康权、财产权等基本利益, 应当认为是“重大”, 遵循公共利益优先原则对此类信息可以予以公开。例如涉及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质量监督方面的处罚信息, 即使涉及到了个人隐私, 也应当公开。比如明星因做假药的广告受到行政处罚, 对此类信息即使涉及该明星隐私, 出于保护公众生命健康权的目的, 也可以公开。其公开的基础是保障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这类信息的公开既可以对违法者起到警示作用, 也可以对社会公众起到较好的引导和教育作用, 并且使行政机关接受公众监督, 促进依法行政。[1]

三、行政处罚信息公开是行政机关的自由裁量权

行政机关运用此自由裁量权, 应结合行政处罚的严重性、对隐私权的侵害程度和对公共利益的影响做出决定。

(一) 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应区分行政违法的严重程度

并非所有的隐私都会被上升为法律上所保护的隐私权。例如刑罚信息并不受保护。1996年美国《梅根法》明确规定政府必须登记并公开犯有性侵犯罪的犯罪纪录。[1]我国强调刑罚预防功能, 而此功能也是通过公开犯罪记录的方法实现的。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往往与对该行为构成隐私的保护程度成反比, 即社会危害性越大, 对该行为的隐私性保护越小。行政处罚不同于刑罚, 其社会危害弱于犯罪, 应当予以一定的保护。对于行政处罚信息, 应当区分严重程度, 判断是否公开。在刑事判决书还隐去真名的今天, 对黄某某嫖娼案的被捕的警方实录、案底照、电子卷宗都公布在网上, 着实有些不妥。

(二) 权衡隐私权与公共利益决定公开与否

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应比较个人隐私权保护与公共利益保护的重要程度。单就隐私权与公共利益而言, 并不存在绝对的高下之分, 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涉及公共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的重大公共利益优先于隐私权, 但是对于公众的知悉权、监督权与个体隐私权之间的比较, 就应分情况讨论。很难说对于公众的好奇心的满足优于对行政相对人人格的保护。因为人人都可能成为行政处罚的相对人, 对其人格的保护, 实际上也是对每个人人格尊严的维护。我们要做的是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公开行政处罚信息是公民行使知悉权与监督权的保证, 但此权利的行使不能以牺牲行政相对人的隐私权为代价。我们应当区分行政处罚的内容, 对于那些涉及道德、严重损害公民形象的处罚信息的公开必须极其慎重。相比于张某某超生, 黄某某嫖娼这样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布明显会对当事人造成更大的影响。

(三) 行政处罚信息公开应区分不同主体区别对待

由于我国不承认法人的隐私权, 所以对法人的行政处罚信息, 只要不涉及商业秘密就可以公开。对于自然人要区分为官员、公众人物和普通公民。因为其占有社会资源的不同, 对其隐私权的保护力度也依次降低。对于公民的行政处罚信息中的隐私权保护力度更大。

四、行政处罚公开的方式方法探究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 公开是对行政权力最好的监督方式, 但是如果一味强调公开, 而不注意公开的方式方法, 就会侵犯行政相对人权利。行政信息公开依照公开方式分为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依照公开范围, 分为全部公开和部分公开。对于行政处分决定书可以主动公开也可以依申请公开。公开方式应依上文所述区分情况, 采取全部公开、部分公开或者不公开。在保证重大公众利益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的保护行政相对人的隐私权。而对于行政处罚的“内卷”, 应采区依申请公开的方式, 根据申请人的特殊需要来决定是否对其公开的, 不可以主动公开。因此在网上公开黄某某嫖娼案被捕的警方实录、案底照、电子卷宗是错误的。

五、结论

人非圣贤, 孰能无过。在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 一味的强调行政处罚信息的公开, 可能会导致对公民隐私权的侵害。由于行政处罚信息的特殊性, 我们应当区分具体情况, 权衡个人隐私权与公共利益, 决定对行政处罚信息的公开与否。并依法对可以公开的行政处罚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公开。在保护重大公共利益的前提下, 最大限度的保证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促进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王军.行政处罚信息公开与隐私权保护[J].法律社会, 2011, 1 (1) .

[2]李建新.两岸四地的个人信息保护与行政信息公开[J].法学, 2013, 7 (7) .

[3]王利明.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J].法学家, 2012, 1 (1) .

[4]张革新.不利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J].当代法学, 2006, 6 (3) .

谁来保护我们的个人隐私 篇11

这个消息一经发布,引起坊间哗然。

支持者认为,指纹比携带照片和出生日期等信息资料的单一身份证更准确,能够帮助解决目前愈演愈烈的冒用他人身份证问题。指纹形成于胎儿阶段,重复几率只有几十万分之一,再加上出生日期和照片,重复的概率几乎为零,试图伪造一张指纹和照片都一致的假身份证,几乎不可能。所以,在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是个进步”。据若干年前的《检察日报》透露,我国每年有近100万人丢失身份证。近年来,由于获取他人身份信息相对简便、成本低廉,导致盗窃身份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增多。

然而,反对者们担忧的是,身份证加录了指纹信息,是否就能有效避免信息被盗用的情况出现?会不会出现公民个人信息的泄露?还有人甚至提出,这次修改《居民身份证法》,无疑是又一次给警察机构扩权。由公安部门出面将普通公民的指纹登记在身份证中,意味着政府开始将人民当作犯罪嫌疑人一样防范。人们甚至担心自己的国家有一天会陷入“警察国家”的窠臼。

其实,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一样,有关居民身份证制度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一直存在着类似的争论。在香港地区,包含指纹识别的智能身份证已经开始使用,这项制度在酝酿阶段,也曾经由于担忧个人隐私的泄露,经历过激烈的争论。

据悉,目前世界上已有56个国家和地区在证件中加入指纹信息。在世界范围内对数字身份证可行性的讨论仍在继续,西班牙、马来西亚、比利时、印度等国已经发行了数字身份证,但同时,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却因为担心这种多功能的身份证不利于保护个人隐私,一直持质疑和抵制的态度。

这里,容易被人们忽略的一个问题是,在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身份证的制作和发放并不是警察部门,而是由社会民政部门或社会福利保障部门来承担的。所以,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大多数民众而言,首先在主观心理接受能力和客观行为配合方面,并没有引起对“警察国家”的忧虑和恐惧。我们遗憾地发现,中国大概是目前世界上极少数仍然由公安部门制作和发放身份证的国家之一。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警察的触角已深深地进入对中国社会管理和控制的各个角落。这一现状固然对“维稳”十分有利,但在本质上与“和谐社会”的要义不相契合。

很多证据证明,公权力在警务领域内的不断膨胀以及相关特权的滋生蔓延,无疑对现代公民社会的正常发展有害而无益。所以,从体制上增强对这一领域内的公权力的制衡和监督,同时将与民众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从警务化向社会化服务转移,应该成为执政者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

对此次《居民身份证法》的修改,笔者并不持异议,但对今后的具体技术实施过程则表示担忧。

指纹专家认为,进行指纹对比存在差错率,这是任何一个國家的政府机构或科研组织都无法否认的。因为不同人的指纹可以有少数纹线特征相同,对此各国均有案可查。另外,在指纹登记或比对过程中,指纹会因手指在辨识器上产生的压力、姿势与湿度产生变化,疤痕、茧与裂痕也很容易导致指纹特征变动,甚至一般的家用清洁剂就可能轻易磨损手指纹路,从而影响判读数据。如果在指纹采集和登记中出现差错,不仅关乎到人权保护问题,而且也会给相关民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

目前看来,对这一关系到13亿人身份同一性认定的工作,能否做到万无一失,还不容乐观。据公安部有关人士证实,中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实行居民身份证制度,由于发展条件所限,管理不够规范,曾一度致使160万人民群众的身份证号码发生“重号问题”。

中国社会庞大而繁杂,地区间人力素质和管理水平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中国政府之所以被称之为“大政府”,主要还是因为其“基层”巨大无比,即基层干部占了中国公务员总数的绝大部分。他们总体上忠诚并勤勉,肩负着支撑着中国社会管理大局的重任。但是,他们的个人素质和工作环境又是复杂多样的。在可预见的未来,在13亿中国人数码身份证的制作过程中,让每一张身份证都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不啻为一项十分庞大的伦理和政治工程。因此,循序渐进、严格把关,乃至关重要。

试论网络时代如何看管好个人隐私 篇12

关键词:开发背景,可寻址CATV,管理系统,设计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信息交流和生活方式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通过网络可以享受到更为便捷的服务和更多的生活乐趣, 但是只要你上线, 不管是购物、游戏还是阅读邮件等, 都不免会留下你的个人信息, 这其中的一部分都是你的个人隐私。

据悉, 基础的信息软件和硬件方面如微软的操作系统, 奔腾产品都存在一些漏洞, 这些漏洞对某些专业人士来说几乎是探取信息资源的极佳途径;网络黑客的攻击事件层出不穷, 在网络时代的今天, 几乎每分每秒都会有可能存在黑客攻击的事件;一些商业网站把客户注册的个人信息作为资源储存, 更有甚者拿这些个人信息来出售等。这些都已经成为网络信息安全的极大障碍。因此如何保障个人信息的安全, 已经成为网络应用进一步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

保护自己的隐私不被其他人窃取, 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在上网时, 要加强自我的防范意识。目前我们在网络中的哪些地方泄露了隐私呢?在哪些场合又值得我们去注意呢:

1 IE的自动完成

IE的自动完成功能能够帮助用户快速完成个人信息的填写, 原理就是能自动存储你在网页中填写过的条目, 主要是Web地址、表单和表单上的用户名和密码, 如果你是在公共电脑或别人的电脑上填写表单, 你在页面上填写的表单的内容、登录过的网站等信息就会被IE自动完成透露给机器的主人或今后的使用者。因此在使用IE之前, 要注意检查电脑的自动完成功能, 步骤是:点击“工具/INTERNET选项/内容/个人信息/自动完成”, 将“自动完成设置”窗口中的打勾项目勾掉就可以避免IE的自动完成功能或各种填表软件保存密码的功能。

2 COOKIS

COOKIE是指曾浏览的网站存储在电脑硬盘中的那些文件格式的小文件, 它是由你在访问网站时使用的浏览器程序生成的, 主要是用于记录你访问过的网页的相关信息。当你再次访问该网站时, 网站就能访问在硬盘上相对应网站的COOKIE文件, 从中读取所需要的信息数据, 以方便你的访问。然而这样做的弊端就是别人也可以不用密码用你的帐户登录论坛等, 并查看到你在论坛上注册的个人信息。目前多数的论坛、BLOG日志都有自动保存用户ID和密码的功能。因此不要在电脑上选择长期保存, 在离开时也要注意使用注销功能, 或关闭所有的IE窗口。要定期的清除历史记录, 因为浏览器会把用户访问过的网页, 也包括各种表单、电子邮件内容这些个人隐私页面长期保存在历史记录和缓存中, 攻击者是可以在脱机方式下查看历史记录, 找出受害者的邮件。因此, 在公用电脑上连接WEB电子邮件并接收了重要信息后, 应该清除浏览器的历史记录和缓存, 以防止别有用心的人查看这些信息。

3 QQ及QQ空间

QQ可以看到个人的主要资料, 而随着QQ空间的兴起, 通过对方QQ空间了解个人信息也变得非常容易。最好将个人资料设置为“好友可见”, 并给自己的QQ空间设置阅读权限。特别要注意好友的留言, 在交流过程中很容易涉及个人隐私。当你在使用QQ时, 注意开启QQ防打扰功能, 点击“QQ设置/个人设置/身份验证和状态”, 在“防打扰”中勾选“只能通过号码找到我”。

4 申请免费资源

许多免费提供资源的网站, 都要求用户提供详细的个人资料, 各种免费邮箱、免费域名、免费空间、免费网络电话、免费网络硬盘、免费BLOG在网络上处处可见, 许多用户这边申请一个, 那边申请一个, 填了一遍又一遍个人资料。申请免费资源的后果往往就是:申请的资源不常用到, 反倒是要经常删除各种垃圾邮件!所以, 免费资源够用即可, 不要贪多。尽量申请比较知名的免费资源。需要你提供个人信息的网站, 在填写个人信息的时候要三思而后行。

5 病毒、木马和流氓软件

病毒, 特别是带有木马的病毒之所以大量流行, 主要就是为了窃取用户的资料。现在越来越多的黑客选择用木马的方式入侵, 因为这可以无休止地窃取用户的密码, 个人帐户信息, 给用户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黑客则通过这种手段来谋取非法利润。随着流氓软件的泛滥, 甚至出现了部分专门收集网民信息和喜好的流氓软件, 这很可能成为网民信息泄露的又一形式。因此网民们的杀毒软件要时常保持更新, 并经常查毒, 不要使用来路不明的软件, 避免浏览不良网页。

6 网络中的公开信息

当下一些商务公司, 许多学校或者单位等非常喜欢把各类名单放到网络上, 出发点是不错的, 为了方便业务工作, 方便信息的查询和及时的联络。事实上也方便了攻击者信息的采集和别有用心者有机可乘。商务信息是适合于公开的, 如业务电话、商务身份。但是绝大部分私人信息是不适合公开的。所以要将分开对待。

上一篇:水彩表现下一篇:食品包装设计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