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设计的创新(共12篇)
食品包装设计的创新 篇1
毕业论文 (设计) 是本科教学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质量的高低, 是本科教学水平、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 也是教师科研水平、学校教学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1,2,3]。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论文 (设计) 工作的通知》 (高教厅200[4]14号) 中强调“要加强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等实践环节”, 《华南农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实践教学工作的实施办法》 (华南农办[2007]71号) 也提出了“要切实抓好毕业论文 (设计) 的组织与管理工作”, 因此, 加强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是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对高校实践或实验教学改革的要求, 也是学校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是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学院, 目前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工程和包装工程4个本科专业, 都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随着社会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对食品类应用型人才需求质量的提高,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对于食品类专业的学生显得更为重要。笔者现以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类本科专业为例, 针对目前毕业论文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毕业论文管理工作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对于提高毕业论文管理水平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将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一、农科院校食品类专业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现状及分析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在提高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并且在指导毕业论文队伍的建设、毕业论文过程的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收到良好的效果。但随着社会对创新型人才要求的提高, 目前的食品类专业毕业论文工作仍有诸多问题, 突出表现如下。
1. 学生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
毕业论文时间安排一般集中在第7、8学期, 时间比较紧张。而食品类的毕业论文工作是必须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完成的, 只有通过实验, 获得数据, 整理分析, 结合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 才能做出具有创新性、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果。少数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是专业课程学习的总结和归纳, 个别学生甚至试图用一篇总结或调查报告替代毕业论文;加上近些年来存在就业、考研、考公务员的压力, 严重影响毕业论文工作的顺利进行, 导致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实验不深入不细致, 力求得出一个结果, 完成任务[3,4,5]。
2. 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重视不够。
由于扩招, 师生人数比例减少, 指导教师严重不足, 毕业论文工作细节不落实, 答辩流于形式, 质量得不到保障。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 业务素质不高;少数高职称老师致力于科研工作, 不屑于指导本科毕业论文, 把毕业论文工作尽量推给年轻教师, 甚至让自己的研究生带本科生, 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有些年轻老师教学任务繁重, 投入精力不足, 加之缺乏有效的指导方法, 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些指导老师对毕业论文题目设计不完善, 对学生的基础、兴趣爱好了解不够, 不能深入进行指导, 有时还出现中途重新选题的情况[3,4,5,6,7]。
3. 管理人员对毕业论文管理重视不够。
学院教学管理头绪多, 人员少, 缺乏长期、有效、系统的管理机制, 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管理不到位。管理人员往往把毕业论文工作当作一般性的日常事务进行应付, 时间到了就安排答辩, 学校通知了就报送材料归档, 而没有把毕业论文当作一项长期的、特殊的、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常抓不懈[3,4,5]。
二、食品类专业毕业论文创新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1. 加强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建设。
管理制度的建立是毕业论文工作正常化和程序化的重要保障。建立具体、完整和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规程和制度, 能使毕业论文管理工作分工明确, 管理到位[3,8,10]。食品学院目前有近2000名本科生, 每年完成本科毕业论文的学生人数500余人, 而学院能够带毕业论文的教师不到60人, 正高职称的教师不足20人, 副高职称的教师不足30人。为确保每个学生能够做出质量较高的毕业论文, 根据学校《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华南农办[2005]15号) 、《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 (华南农办[2007]67号) 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本科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 (华南农教[2009]8号) 有关精神和要求, 结合食品学科的具体实际, 制订了《食品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相关规定》, 从毕业论文选题、指导学生人数要求、毕业论文格式审核等多方面, 提出了可行的措施和要求;同时, 在毕业论文经费上给予支持, 在酬金分配中对毕业论文工作量予以倾斜, 提高了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积极性。2011年, 全体教师共申报毕业论文课题, 拟订毕业论文课题600余个, 可满足2008级食品类专业500多个学生的选题要求。克服了以往教师带学生毕业论文人数不均衡, 从而导致论文质量得不到保障的状况。
2. 加强毕业论文管理队伍建设。
首先, 学院成立了毕业论文工作小组。为了加强毕业论文工作的管理, 学院成立了以教学院长为组长的毕业论文工作小组, 成员包括系教学主任、学院教学指导委员、学院本科教学督导员、教学秘书和教务管理员等。
其次, 学院制订了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各类教学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分工明确, 又相互配合。教学院长统筹安排毕业论文工作, 学院对学生统一进行毕业论文工作的动员, 使学生明确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和程序安排;教务管理办公室是毕业论文管理的枢纽, 教务员起辅助协调作用, 是过程管理的组织者。教务员分阶段将工作安排到各系, 系主任平衡人员分配, 负责各系宏观调控, 组织老师落实各个环节的工作;教学秘书负责最后的格式把关及论文提交工作和归档;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督导组对毕业论文的选题和进展、毕业论文撰写规范、答辩等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1]。
3. 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管理。
首先, 制定毕业论文工作计划。基于食品学科的特殊性, 学院提前安排教师报题、学生选题, 协调做好毕业论文衔接工作。同一个老师带的上下两个年级的毕业论文, 往往是出自于同一个课题, 为保证教师的研究工作不脱节, 上下两个年级的学生做好交接工作, 在第6学期初就进行教师报题、学生选题工作, 教师向学生进行课题的介绍, 管理人员将学生的情况及时反馈, 进行双向选择。事实证明, 这种灵活的调配是必要的, 学生可以利用暑假、周末进行科学研究, 克服了以往毕业论文半途而废的情况, 大大提高了毕业论文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毕业论文工作计划见下表。
其次, 做好毕业论文选题。选题与教师的科研和社会生产实际相结合, 使毕业论文的选题具有前沿性、科学性和实用性[1,7,8,9]。例如“荔枝汁加工和贮藏过程非酶褐变探讨”、“冷冻食品表面网印用可食性油墨的研制”、“广州市食品中大肠杆菌的检测”、“青梅果汁饮料杀菌工艺研究”和“香蕉酱的制作工艺研究”等, 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 实际上就是市场机制的引入, 与社会企业的合作, 不仅使学生的选题范围大大拓宽,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专长, 还可以把毕业论文与毕业实习、就业结合起来, 有效解决市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以知识和创新能力去参与社会竞争, 在思考中体会到成功和自信, 减轻了就业和完成毕业论文相冲突的压力。不少学生就是因为用已有知识有效解决社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顺利完成本科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 以他们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创新能力在食品行业找到自己就业的位置, 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鼓励全体教师担任指导教师, 尤其鼓励科研项目多的教师多带本科毕业论文的同时, 为确保毕业论文质量, 对指导学生人数进行调控, 要求所有教师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2人。
其三, 加强毕业论文过程监控。在第6学期选题完毕之后, 于第7学期初下达毕业论文任务书、在第7学期末进行中期检查、在第8学期进行后期检查工作。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填写各阶段的进展情况, 并及时向全体老师反馈。这个反复的检查过程, 一方面对学生的科学研究是一种无形的督促, 另一方面, 也避免了少数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忽视。提前安排论文答辩工作,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一般答辩工作是在5月中、下旬进行, 为了让学生做好答辩准备, 提前到4月上、中旬将本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详细规程安排出来。提前安排使学生有一个充分的准备阶段, 尤其是对于个别没抓紧的学生, 是一种强有力的督促;同时也方便教师安排科研、教学及毕业论文指导工作。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监控作用[6,9]。
其四, 做好毕业论文答辩和材料归档。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对学生综合能力是一次极好的锻炼, 为保证每年500多人的答辩有条不紊地进行, 必须合理安排, 做到时间集中、规则明晰、系内分组、形式开放, 允许下一届的学生旁听。根据学校的要求, 严格遵循《华南农业大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成绩评定表》内相关要求, 制订相应的答辩细则, 老师根据学生答辩情况对研究内容、研究水平、撰写质量、语言表达等多方面分项打分, 最后根据导师评价、评阅评价、答辩评价, 给出合理的综合的分数。并将名列前10%并且分数在90分以上的论文, 纳入优秀论文。
三、对食品类毕业论文管理探索与实践的效果
1. 促进了学校食品类本科专业的建设。
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自2001年开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以来, 通过建设, 逐步增设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食品营养) 、生物工程、生物工程 (发酵工程与食品酿造) 、包装工程 (设计) 、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和专业方向。目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 生物工程专业和包装工程专业被评为广东省特色专业。近几年来, 每年均培养食品本科专业人才500多名, 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均达95%以上。
2. 提高了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
由于学院措施得力, 领导和教师重视, 几年来, 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逐年提高, 在华南农业大学一年一度的本科教学状态评估中, 毕业论文抽查的合格率和优秀率逐年提高。特别是毕业论文管理方案的实施, 对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3. 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近三年来, 学生承担的省级科技创新项目“超市食品品牌包装设计与货架寿命研究”等13项, 校级科技创新项目“冰鲜虾质量安全关键控制技术”和“娟姗牛乳切达干酪乳清饮料的酿造工艺研究”等40余项, 发表的学术论文40余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 获得国家级奖励12项, 获得省级奖励10余项。例如学生2010年在“中国挑战杯创业大赛”中获得铜奖, 2009年在“第三届大学生科技学术节之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中获得省三等奖。
摘要:毕业论文 (设计) 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华南农业大学食品类专业都是实践性强的工科专业, 因此, 毕业论文 (设计) 环节在人才培养中尤为重要。根据食品类专业的特色和珠江三角洲对食品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在毕业论文 (设计) 创新管理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收到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实践性环节,学生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倪春林, 郑文旭, 周家容, 等.农科院校提高化学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探索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 2010, 29 (5) :68-70, 94.
[2]王雪岭, 王峻岭.基于教务管理系统推进毕业论文管理[J].科协论坛, 2011, (1) :175-176.
[3]王小雪, 本科生毕业论文管理质量与绩效评价[J].教育探索, 2004, (8) :63-64.
[4]何颖.加强毕业论文管理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保证[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1, (5) :43-45.
[5]张燕.完善学院毕业论文管理和质量监控的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4 (5) :217-219.
[6]沈虹.宋庆红.理工科院校文科专业毕业论文管理探讨[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30 (5) :114-115.
[7]刘建春.师范生毕业论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2, (3) :109-111.
[8]朱宇娟.新形势下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工作的挑战与思考[J].陕西教育, 2009, (4) :44, 47.
[9]李原.对完善毕业论文管理体制的探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02, (4) :62-63.
[10]安灵, 彭程, 白艺昕.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本科毕业论文管理体制构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哲社版) , 2010, 26 (1) :84-87.
食品包装设计的创新 篇2
【文件来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科技部关于加强和促进食品药品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
食药监科〔2018〕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厅字〔2017〕42号),在深化改革中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科技工作,以创新引领监管水平提升,进而促进食品药品行业的创新发展,特制定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总书记关于食品药品安全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把加强食品药品科技创新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康中国战略、食品安全战略重要内容,加强与《“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有机衔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食品药品安全和身体健康需要。
(二)工作原则
——坚持需求导向,聚焦重点。瞄准食品药品科技发展以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健康需要,聚焦食品安全保障、临床急需药品、创新药、先进医疗器械等方面,加大创新支持力度,让百姓充分享受科技创新带来的福利。
——坚持立足监管科技创新,保障食品药品创新发展。通过食品药品监管科学系统研究,推动监管技术和手段创新,不断提升食品药品科学监管的水平,使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坚持协同发展,形成创新合力。充分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提高企业自我检测和评价能力。利用大学、科研院所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优势,建立多学科创新网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创新合力,提升监管水平和效率。
——坚持人才至上,打造高端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核心作用以及在创新创业中的关键作用,培养和凝聚大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技创新和审评领军人才,积极吸纳全球优秀人才,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满足实际需求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队伍。
二、优化科技创新布局
(一)加强食品药品监管科技创新。围绕提升创新引领科学监管能力,加强监管科学学科建设发展,并以此促进食品药品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国家科技计划支持国家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围绕药品医疗器械技术审评、特殊食品技术审评、食品药品快检和生物安全等领域,在标准规范、检验检测、评价评估、监督检查、过程控制、监测预警和风险交流、应急处置、智慧监管、上市后监测和再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形成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标准,强化监管制度和手段创新,解决指导原则、技术规范等共性关键技术问题,为监管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二)着力提升食品药品领域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以相关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为依托,加大对群众急需的重点药品、创新药、先进医疗器械自主创新等支持力度。重点支持食品安全保障,创新药、儿童专用药、临床急需以及罕见病治疗药物医疗器械研发,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和上市后药品医疗器械监测和再评价,中药创新药、民族药、天然药物、传统中成药的研发及其临床评价和质量控制技术研究等。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统筹推进食品药品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临床应用、成果转化全链条创新。
(三)建立完善科研支撑网络。加强食品药品创新领域社会资源优势集成,建立多部门、多学科联合创新网络。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科研积极性高的食品药品监管技术支撑机构与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等合作建立研究中心,加强国家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等支撑技术研究,提供药品医疗器械审评跟踪服务,建立沟通机制,助其提高科研效率、缩短研发周期;强化在检验检测、毒理学、临床试验、真实世界证据、不良反应监测、监管绩效评价、伦理审查、拓展性临床试验研究以及监管科学发展理论等方面合作,促进监管科学发展,全面提升监管技术研发水平。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技术支撑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管理规定要与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人员交流互访及创新创业,加强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
(四)引领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以监管法规政策和相关科技计划(专项、基金)为依托,引领食品药品企业在新产品研发、工艺创新和已上市产品再评价等方面加强研究。鼓励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对现有设施、工艺条件及生产服务等进行改造提升,指导和帮助企业提高自我检测和评价能力,增强创新和竞争能力。推进食品药品标准基础研究,充分发挥标准对企业研发的引领作用。涉及企业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管理制度,通过奖励和报酬等方式调动科技人员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三、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
(五)积极推动重点实验室建设。围绕食品安全、药品医疗器械创新链及监管需求,组织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相关单位参与食品药品等健康领域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加强引领性原创研究、共性技术和核心技术研发和联合攻关,解决食品药品创新重大科技问题。加速推进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重点实验室建设,在食品药品监管新方法、检验检测新技术、标准制修订、风险分析、预警和交流、安全性评价、应急处置等领域开展原创性研究,解决基础性、关键性、战略性技术难题,形成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特色突出的科技创新基地,为进一步参与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技术和管理储备。
(六)加强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采取产学研结合、技术创新联盟等形式,按照共建共享的原则,选择在人才、学科和资源等方面优势单位,聚焦健康中国建设、医疗体制改革的战略需求,建设和培育一批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食品安全等领域重大技术创新平台,重点在毒理学、食品安全与营养、生物安全、药品医疗器械评价等监管科学领域打造具有行业、国家和全球有影响力的食品药品科技研发高地,促进我国健康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七)协同推进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面向重大临床需求和产业化需要,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要积极开展临床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及推广应用等工作。把临床研究中心开展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研究的情况纳入考核评估和管理重点,包括临床试验条件、临床试验的组织管理、研究人员、设备设施、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要聚焦国家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改革重点任务,率先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建立健全临床试验管理平台和统一的伦理审查平台,做到在临床试验数据、伦理委员会审查互认等方面数据的统一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实现可追溯和痕迹化管理,发挥更大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促进作用。
(八)加强省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省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要围绕本省食品药品产业特色和新兴门类,共同加强顶层设计,优先考虑建设一批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等科研创新基地,开展前瞻性、基础性和应用性技术研发,推进区域创新以及食品药品产业和监管科学创新,提升整体食品药品监管科技水平。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资源整合,将各类科研仪器、科研设施、科学数据、科技文献、信息资料等纳入地方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着力解决科技资源缺乏整体布局、重复建设和闲置浪费等问题。
(九)支撑服务产业集群。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园区、食品工业园区等产业集群区,加强政策指导,按照分布推进、有序发展的原则,积极推进有条件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技术支撑机构在产业集群区设立分支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和技术创新联盟,共建一批特色突出、专业优势明显的实验室,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发、生产等为一体的开发中心,并提供检验检测、审评审批等便利服务,促进产业集群区内企业技术创新升级和产品上市,加速食品药品产业发展。
四、营造科研创新氛围
(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全面落实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有关规定和文件精神,建立健全有关对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的政策扶持,各审评机构要加强早期介入、全程跟踪服务,及早开展与注册申请人“研审联动”,加速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和成果转化。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建立健全系统内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管理制度,完善科技成果登记、评价、共享、收益等相关规定,建立公益性科技成果转化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引导拥有科技成果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创新创业。支持有条件的单位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为标准的试点工作,推动更多应用类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
(十一)建立人才激励和奖励机制。全面落实科技人员流动、创新创业等激励措施,进一步完善人才管理与服务保障制度,调动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各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其技术支撑机构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各有关直属单位要建立健全人事聘用、绩效考评、收入分配、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教育培训等激励机制,激发科技人员创新热情。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推进中国药学会等社会力量完善科技评奖体制和机制,开展食品药品科技创新奖评选工作。
(十二)加强科技和科普宣传。制定公众食品药品安全教育计划,提高公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深入开展“科技活动周”“食品安全周”“安全用药月”等活动,充分利用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网络、“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对科技创新典型事迹、重大政策精神的宣传和解读力度,主动回应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加强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全民食品药品科学素养,在全社会塑造科学理性精神,形成人人关注创新、参与创新、支持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鼓励市、县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建设科普宣传基地。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形成风清气正的科技创新生态。
(十三)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有关国家、国际组织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借鉴吸收先进的监管技术及经验,开展“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框架下科技人文交流、共建实验室等合作。充分发挥作为ICH、IMDRF等有关国际组织成员国的作用,深入参与并主导国际食品药品政策法规、技术指导原则、标准等制修订以及监管科学相关国际活动,推动和引领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体系与国际接轨,提升话语权。推动并逐步实现审评、检查、检验结果和标准的国际互认。鼓励技术专家在国际组织中任职,提升在国际合作交流中的影响力。
五、加强组织保障
(十四)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切实把科技创新放在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核心位置,突出科技创新在提升食品药品监管水平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要将食品药品监管科技创新作为落实地方政府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食品药品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健全工作机制,抓好任务落实。完善食品药品科技创新工作考核评价和监督机制,将把对指导意见的落实情况纳入对地方相关部门的考核评价,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
(十五)营造科技创新政策环境。按照工作要求,抓紧修改不符合创新导向的规范性文件和制约创新的制度规定,构建综合配套精细化的法治保障体系。充分利用专利强制许可、药品医疗器械优先审评审批以及其他国家科研管理和监管制度,探索建立药品专利链接制度,开展药品专利期限补偿制度试点,推进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建立健全促进食品药品科技创新的激励政策体系,营造完善的科技创新法治环境,让致力于科技创新者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体现科研创新价值。
(十六)建立科技创新资助和管理机制。各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要重视和加强食品药品领域科学研究,在相关科技计划(专项、基金)中统筹部署。国家和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开拓多元化资金投入渠道,加强食品药品科技创新研究。国家和省级食品药品监管技术支撑机构按照单位职能建立健全内部科技管理体系,确保有制度、有岗位、有人员,夯实科技创新主体职能基础。鼓励省级以下食品药品监管技术支撑机构在完成监管工作前提下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升科学监管水平和能力。
(十七)强化资源统筹合作。加强部门协同,建立科技部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部际协同机制,凝练食品药品科技需求,系统布局食品药品科技创新。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和省级科技行政主管部门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在科研立项、科技奖励、资源共享等方面加强合作,并支持省级食品药品监管技术支撑机构纳入科研单位管理序列。
(十八)培育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全面落实国家有关人才专项规划要求,实施“十百千”人才工程。未来15年,培养和造就数十名能进入世界相关科技前沿并享有盛誉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造就数百名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保持学科优势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数千名相关学科领域有较高学术造诣、起骨干或核心作用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组建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科学技术专家委员会,打造高端智库。加强35岁以下科技创新青年人才的培养和支持。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政策研究、综合协调和组织能力强的科技管理人才。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科技部
2018年1月25日
食品包装设计的创新 篇3
记者:贵公司作为啤酒、饮料包装机械行业领先的设备供应商,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为啤酒、饮料工厂提供全面完善的解决方案。目前贵公司提供的设备在自动化方面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
印刚:新美星的包装设备不仅实现了单机自动化,也达到了整线自动化水平。采用的人机界面、微电脑自动控制,有效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包装品质的影响,同时,加强了人性化设计对操作者的保护,保障了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在工程设计之初,我们就已将自动化理念蕴含在内,并在后期的环节中,一直注重自动化,做到设备的良好衔接,输送的自动化,配置的最优化,确保整线效率提高到90%以上。目前,新美星的自控水平已引领行业发展,并在海外市场上与国际巨头共存共赢。
记者:无论是对于社会还是企业来说,产品的更新换代是一个过程,包装设备自动化也是一个在原有技术上升级的过程,作为包装设备的专业供应商,贵公司是如何处理在企业自动化过程中设备更新问题的?
印刚:在设备的出品上,我们首先考虑物件的标准化设计,模块化组合,更是长远考虑到升级互换的需要;而后在生产过程中,执行标准化流程,有标准的作业指导书,一线操作员工也都经过标准的培训;最后,在安装调试阶段,都是有严苛的实施准则来要求,从而实现连续化生产、专业化作业、自动化调节、全程化控制,不仅满足了包装机械的专业化、标准化生产需要,也为日后的更新换代留下了空间。
记者: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企业在自动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被机器人所取代,请您为我们介绍下机器人与人相比有什么优势?贵公司提供的机械人产品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印刚:与传统方式相比,机器人码垛系统拥有优越的柔性,便于引进新的产品和码垛形式,同时丝毫不影响原有产品的码垛功能;产品和码垛形式的转换方便快捷、重复精度高;确保人员及机器的安全防护;适应各种恶劣环境;通过多轴的联合运动实现高速自动化、节能减耗;通过伺服系统控制实现轨迹运动的完美过渡,减少运动冲击;通过伺服系统控制实现多点定位,大量节约变更调整时间,从而快速准确完成工作。
基于上述特性和优势,早在2007年,新美星就率先在国内将机器人系统引入饮料生产线的二次包装,实现了装箱系统、码垛系统和立体仓库的完美对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达能、怡宝、景田等众多国内外品牌生厂商。
记者:包装机械应用到食品行业,在技术上有怎样的要求,贵公司又是以怎样的技术创新来应对行业要求和趋势的?
印刚:安全、清洁、卫生是食品行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包装机械本身的要求。因此,我们把业内最新技术、最新材料、最新理念融入到最新的装备中,以创新的理念、一流的技术、高端的产品奉献给广大客户,赢得了普遍的赞誉。
近年来,新美星相继推出了36000BPH超洁净灌装生产线、42000BPH无菌冷灌装生产线、40000BPH吹灌旋一体机等一系列涵盖液态食品领域的创新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替代进口,也符合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记者:目前在国内和国际市场,我们的成绩是怎样的,对于未来几年有什么规划?
食品包装设计的创新 篇4
由潮州市潮安区政府主办的广东新一代自动化食品包装机械 (潮州)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 (以下简称为联盟) 专家工作会议于2014年1月4日下午在广州召开, 联盟各成员单位及专家组成员出席了会议。
联盟专家组由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主导的专家组成。联盟成立以来, 在推进潮安区数控一代的示范区、专业服务平台, 协调相关企业申报省数控一代专项和相关重大和重点科技项目申报及实施等工作取得可喜成效。
会议由潮安区科技局刘培辉局长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联盟专家组总顾问瞿金平院士, 潮州市潮安区李树南副区长分别致辞;联盟理事长王昌佑就2013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并提出了2014年的工作计划;与会的联盟专家组成员分别就联盟的运作与工作定位、专家结合形式及2014年的工作等进行了交流;会议讨论审议通过了2013年度联盟工作总结和2014年度联盟活动计划。
食品包装设计的创新 篇5
内容提要: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当中,采用绿色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及相应的绿色经营管理方式,从而实现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存在的问题是绿色食品产业中科技进步因素发展滞后, 技术力量薄弱;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规模较小;缺乏应有的认识;宏观机制保障不强。发展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应加大科技投入和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教优势转化为生产力;培育与支持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加速管理和政策创新;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0引言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是指创造和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提供新服务的过程。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科技创新发挥着与日俱增的作用,这主要是基于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中,科技(产品、技术、管理)创新的贡献率是决定竞争优势的关键。科技创新主要包含产品、技术和管理创新,其中技术和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产品创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档次也在不断提高。特别是在我国近几年,出现了一些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引起全社会和政府的关注。消费者对食品在营养、卫生、安全保障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不含有害物质残留或残留量在安全标准以内的无公害食品以及绿色食品产业的开发,将成为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必然趋势。
1国外绿色食品产业现状
国外绿色食品的生产体系主要包括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禁止使用化学品,提倡农业生产系统的自我维持和调控思想是这类农业技术应用的基本原则。绿色食品生产和贸易已形成一定规模。由于国外绿色食品的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成熟和完善,加上一些国家、部分地区认证机构的陆续成立,推动了全球绿色食品的发展。
国外关于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avid Audretsch and Steven Kleper提出创新是影响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因素。Tessa Avermaete等提出改善组织结构对产业结构演进有直接作用。M Yussefi指出,绿色食品需求的增长是很好的市场机会,但要变市场机会为企业机会,就要按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L Lohr通过模型分析了影响绿色食品生产效率的因素,结果表明,美国农场的支持政策中除了科技以外,信息、教育和科技服务的支持对绿色食品结构变革和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样重要。C Dimitri and L Oberhohzer【1】通过研究美国和欧盟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不同政策发现,宏观管理及产业政策导向对结构演进起了重要作用。
2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现状
2.1绿色食品生产体系及方式已基本形成,生产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从1990年5月15日起【2】,我国根据国情提出了绿色食品概念,开始推行绿色食品工程,标志着国内绿色农业产业开始形成。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开展绿色农业建设的县已达到300多个,示范点2000多个,遍布全国30个省【3】、自治区
和直辖市,绿色农业建设在全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2.2绿色食品集中产区逐步形成,区域优势初步显现。
从绿色食品的区域结构看,东部地区加工产品类、农产品类占绝对优势,林产品类和饮料产品类基本相当,畜禽产品和水产品所占比例相对较低。中部地区加工产品类占绝对优势,农产品类和饮料产品类次之,林产品类、畜禽产品类、水产品类和饲料产品类都处于较低水平;西部地区加工产品类占绝对比重,饮料类产品比重也相当突出,林产品类、畜禽产品类、水产品类和饲料产品类都处于较低水平。
2.3生产者积极性越来越高。
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全面实施和农业标准化技术的逐步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深入普及。消费者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增强,广大企业和农户发展绿色食品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进一步提高【4】。另一方面,由于绿色食品具有质量、品牌、效益优势,在优质优价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下,发展绿色食品既能显著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又能有效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因而将进一步增强发展绿色食品的动力。目前,80%绿色食品企业实现增效,并带动农户实现增收20%-30%。
2.4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
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实现总量平衡、结构平衡和质量安全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任务。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各级政府将更加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条件将越来越好。
3我国绿色食品产业存在的问题
3.1绿色食品产业中科技进步因素发展滞后, 技术力量薄弱。
开发绿色食品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保障,即以现代科学技术创新及其成果推广应用来提升产品内在品质。在绿色食品生产领域,低化学投入是一个关键的要求,生物农药、生物肥、有机肥、优质复混肥、天然食品添加剂、天然饲料添加剂、环保型包装材料、绿色消毒液等生产资料的开发,以及各种防腐技术、包装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开发,都直接影响着绿色食品的质量【5】。我国在这方面还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缺乏开发绿色食品所需的高精尖技术人才,也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体制和技术推广模式。
现阶段产业发展主要依靠一般劳动力和资金要素的投入,科技进步因素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较小,技术力量弱,储存、运输、加工、分级、包装等环节的处理能力差,不能满足开发高质量绿色食品的需要。并且发展滞后。其主要原因是科技创新投入不足,而创新(产品、技术、管理)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核心,要保持和发展竞争优势最根本的是把科技成果运用在产品、技术和管理创新上,而创新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绿色、有机食品的(企业数、产品数、产销额、出口额、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数)指标上,扭转竞争优势下滑的局面。
3.2产品结构不合理,产业规模较小。
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一,深加工产品比重偏低。2008-2010年间,深加工产品仅占25%左右,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进入成长期后市场需求升级和提高竞争力要求深加工产品比重应稳定提高,而不是止升反降。第二,初级产品和初加工产品比重过高。全国绿色食品中的初级产品比重保持在37%以上,初加工产品比重有不断上升趋势,两者所占比重远远高于深加工产品,应随着初加工产品比重的提高,深加工产品比重同向提升。第三,我国绝大部分土地还保持着
传统的农业方式生产,即使是快速发展的绿色粮油作物所占比例也很小,市场需求看好的绿色大米、杂粮、蜂产品等,数量也不足,这些都与巨大的消费市场不能适应。第四,加工型食品生产企业规模不大,初级农产品型的多是个体农户,规模更小。对产业集群发展拉动作用不强的问题。其中,产值超亿元和利税超千万元的为数不多,生产企业规模不大,影响龙头企业牵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规模、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培育和发展自主创新品牌的能力,也影响产业集群的综合竞争力的提高。进一步分析可知,传统的经营理念制约(注重原料的销售而忽视产品开发)、科技研发不足、缺乏合理的政策引导、管理体制不完善等是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
3.3对发展绿色食品缺乏应有的认识。
近20年来,农业生产依赖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农作物产量的提高确实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当发展绿色食品生产与施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发生冲突时,农民为提高产量仍然施用它们,却放弃生产绿色食品应遵守的规程,这种现象不仅在大田生产中有【6】,在一些保护地生产中也有相当程度的表现。
3.4对发展绿色食品的宏观机制保障不强。
绿色食品生产对生产者本身及他人有益但与非绿色生产相比,生产者的生产成本要高得多,如要改善生产环境,购买绿色生产资料等,这样,生产者往往会因预算的约束而选择非绿色生产。食品市场准人制度等都没完全到位,市场进人的门槛太低,使得非绿色食品生产仍大行其道,制约了绿色食品的生产发展。4发展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在创造和掌握新知识(科学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在生产的各个阶段和非生产领域进一步运用新知识并取得经济效益。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7】是指在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当中,采用新的高效、清洁、安全的绿色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及相应的绿色经营管理方式,实现持续增长的生产率、持续提高的农业生态环境以及持续利用的自然资源,实现绿色食品的高产、优质、高效、低耗,保持在自然资源良性循环的基础之上,从而实现绿色食品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4.1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特征
4.1.1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是一种协调一致的技术创新系统
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促使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形成一种互补的循环结构,在这种结构中,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是关键手段,生态系统的持续是基础,经济系统的持续是条件,社会系统的持续是目的。只有社会、经济和生态系统在发展中实现了协同,才能更好地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4.1.2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在绿色食品产业一体化经营上是链条集聚
在绿色食品产业一体化经营上,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集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储运、绿色营销于一体,环环相接。绿色食品产业技术创新不仅渗透到农作物增产、病虫害防治、良种选育等生产领域,而且延伸到农产品保鲜、农产品加工、贮运及消费等众多领域。
4.1.3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具有较强的地域特色
由于绿色食品产业依托于生物再生产,环境与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即在区域个性上,独占资源,个性化产品,必然形成特有的技术体系。科技创新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即使引进的优良品种,也必须进行适应性栽 培。
4.2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方法措施
4.2.1加大科技投入和加强产学研结合,促进科教优势转化为生产力。
针对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各要素的不同贡献率及产业发展趋势,到成长期的中期、后期和成熟期,应加大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除了科技人员,还要加大研发投入以及产学研的密切结合。我国应以绿色食品企业的产销活动为中心,强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与企业的合作。科研项目要重点支持自主创新品牌的研发与应用,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重点抓好具有比较优势和自主创新品牌的高技术研究开发,推动具有广泛扩散领域的高科技开发与应用研究,使科研成果走向市场。国家科研项目要围绕绿色食品产业和企业的优势,促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创出自己的名牌产品,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企业也应积极主动地寻求科技支撑和合作伙伴,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4.2.2培育与支持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型龙头企业。
培育与支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市场竞争实力的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型龙头企业。它们不仅是绿色食品产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也是进人国内外市场的主导力量,成为一手牵着农户,一手连接国际市场的龙头,成为推动绿色食品产业链条的生力军。
4.2.3加速管理和政策创新。
现有的产业结构是以往的政策导向和粗放管理的结果,调整产业结构也要靠政策导向和加强管理去引导企业优化产品、规模和产业内主要指标的协调发展。政策创新要有利于企业产品创新能力的提高与产品结构的优化,要有利于企业整合资源,扩大规模并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宏观管理,促使现行管理体制向服务型管理转变。
【8】4.2.4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一是建立起有利于知识、技术和管理创新的体制环境。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各级各类企事业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参与绿色食品产业技术推广,规范推广行为和推广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和执法检查力度,为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化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宣传教育,保护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二是要尽可能逐步提高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报酬。现阶段土地使用价格和整体工资水平过低,导致资源使用效率低下,企业可以通过大量的土地和劳动投入实现利润的增值,从而使不断提高科技投入的积极性;三是打破地方保护和垄断,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为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奠定基础。四是加强道德建设,推动各市场主体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促进科技推广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绿色食品的开发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之举,将逐渐改变现有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的格局。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要以农业资源的绿色开发创新为基点,以绿色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中心,以提高绿色科技创新能力为重点,建立起一批符合农业发展趋势、区域分工明显、产业关联度大的绿色科技创新基地,形成具有特色的现代化生产、加工与营销管理的绿色科技农业群体,从而不断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莹.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甘肃农业,2011,7:300.【2】 刘伟榕.我国绿色农产品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农业展望,2011,9.【3】 陈建光.绿色食品与绿色食品产业战略升级[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4,2:57.【4】 叶博,唐海红,金丹.绿色食品发展现状、面临问题和未来方向[J].农业科
技与装备,2011,11:209.【5】 吕佳,孙艳萍,石丽英.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J].商业经
济,2011,19.【6】 韩菊.发展绿色食品产业,走稳科技创新之路[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
报,2010,2.【7】 刘墨楠.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1,4:70.【8】 王德章,贾俊杰.科技创新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大
食品包装设计的创新 篇6
关键词:食品质量 检测技术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S2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24-0000-00
当今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亦越来越高,食品的质量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之所以更应该高度重视食品的安全是因为我国人口要比其他国家要多,因此,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加强食品的监督力度,这对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且通过研究我国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现状,提出了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1 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现状
食品质量是国家的命脉,它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所以要想使国内社会稳定和国外的出口贸易得以维持,使我国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得到促进,就必须做好食品质量安全工作。要想使食品质量安全得到保证,食品质量检测技术是最有效的措施,现阶段提高食品质量、保证人民身体健康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检测技术的日益完善,我国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天然霉素检测技术和生物污染检测技术已经被运用在我国食品质量检测上。
1.1 天然毒素检测技术
在早期检测黄曲霉毒素的方法满足不了对黄曲霉毒素的检测要求,因其操作繁琐、价格昂贵及检测结果准确度较低,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酶联免疫技术被引进在了天然毒素检测方面,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能够很好地被酶联免疫技术区分开来,有着非常显著的检测效果。但是目前的不足之处还很多,由于我国现代生物免疫技术还不成熟,不能满足食品质量检测的需求,所以在河豚鱼毒素的检测技术方面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1.2 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
随着食品种类越来越多,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转基因食品,但一直没有对其健康问题有明确定论,因此,现在重要的是运用有效的食品质量检测技术在其上面。现有的转基因食品检测技术方法有免疫分析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法,随着实时荧光检测技术的出现,为转基因食品的质量检测技术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3 生物性污染检测技术
微生物污染现象日益严重,导致的后果就是食物中毒对人们的身体有相当大的危害。螺旋杆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对微生物污染的检测方法最常规的是微生物检测法,但现阶段检测技术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原因在于近年来不断变异的细菌菌属和不断增多的数量等因素。现阶段对食源性毒素的检测之所以有了新的进步,是因为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自动化仪器发的展与使用,也为进一步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方法。
2 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开发
(1)完善质量检测体系,保障食品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民生的热点话题里面就有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所以现阶段我们所有工作中的重点就是保证食品质量,要想保证食品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不出质量问题,那就需要严格地对从选择原材料、运输、加工到销售等环节都进行检测,这是食品质量检测工作所要坚持的口标。市场上正在流通一些质量差的食品,使人们的健康问题受到了危害,要不断的对危害人类健康的食品来源加强检查,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和技术,确保食品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食品检测风险评估:对于市场上频频出现的商品质量问题,主要是缺乏食品质量的预防工作,不安全食品没有很好地被消除,措施预防力的不够,从这些现象中我们会发现监管措施并没有使实际功效得到有效地发挥。现在科技在不断进步,要想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保证食品的品质,就必须加强食品中微生物及有害物质的检查并建立食品质量风险评估体系。如果做好了食品质量风险评估工作,将有利于对食品危害风险的预防,排除食品中的危害成分,
(3)要想使食品质量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得到保证,就需要使技术得到提高,对检测机构进行整合。社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日益增长的食品检测需求已经是传统的检测技术所不能满足的,所以就产生了新型的检测技术。检测食品质量的主体是食品检测机构,要想流入市场食品的质量安全得到确保,食品检测部门就必须定期在市场上进行抽样检查,防止有害商品流入市场给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3 结语
在我国,食品质量问题从来没有消失过,并有越来越严重的态势,需要把检测食品的质量这项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我国,检测食品这项工作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少进步在,但在检测某些食品的时候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我们要不断创新和改进食品质量检测技术,将企业、检测机构和消费者三者联合起来,保障人们吃到安全、健康的食品。
参考文献
[1]赵伟伟.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现状与发展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7(12):62-63.
[2]李琳娟.刍议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J].科技资讯,2013,30(3):243-244.
[3]王沛.食品质量检测技术发展现状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3,11(8):127-128.
[4]张国林.关于食品质量检测技术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31(3):23-24.
收稿日期:2014-11-20
作者简介:金一荻(1987—),女,蒙古族,内蒙古鄂尔多斯人,硕士,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现就职于鄂尔多斯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
基于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创新研究 篇7
对于食品消费者来说,对于食品最为关注的问题除了营养价值、味道以外,更加重要的就是食品安全问题。如果食品安全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将会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影响,进而也会影响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而在当前社会中,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政府部门监管不力。对此,必须创新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更加有力地确保食品安全,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食品加工监管创新
为了更好地确保食品安全,政府部门应当更加重视对企业的指导、培训和宣传,不断加强食品加工企业的食品安全危机管理、食品安全责任追溯、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社会责任评价等制度。在食品生产加工当中,对生产过程进行有力监控,增加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透明性和公开性,进行严格的质量过程管理,强化生产环节当中的信息衔接、管理责任等。对于食品加工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政府部门应当从利益相关者行为、经济伦理、法律风险、市场机制、政府规制等方面入手,营造出更为良好的环境,促使食品加工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同时,应当融合企业的长期利益回报、短期利润目标,推动企业规范地追逐利润和履行社会责任。对于食品供应链中的其他企业来说,政府部门应当发挥好引导食品加工企业的作用,端正供应链企业的经营理念,增强相互之间的信任合作,降低风险,保证食品安全。
食品流通监管创新
在食品流通过程中,可建立冷链物流体系和食品安全供给消费运行机制,从而在形成的食品供应链当中,使利益联结以质量为纽带,在整个供应链条中,实现质量监控追溯、信息透明,交易各方能够良好遵守市场规则,缓解和消除机会主义行为。政府部门应当大力支持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在产销地之间,建立一体化冷链物流运作体系。同时大力建设食品质量追溯体系、全程监控体系,在食品生产和流通等环节当中,确保食品质量的安全性、可控性。同时,应当建立区域性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为冷链物流追溯系统、产品监控的形成提供依据,也能够为政府监管创新提供基础。
食品监管体制创新
在食品安全管理当中,政府管制至关重要。但是在很多时候,难免会发生政府职能失灵的情况。对此,政府部门应当提供良好的政策知识,促进和帮助行业协会的建立和发展,在食品安全当中,更好发挥行业自律机制的作用,从而进行有效的约束和激励。政府部门为失信惩罚机制的形成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完善的法律体系,使生产者能够发挥自控作用。同时,对于社会监督的转化、抑制、评判功能,应进行充分发挥,降低社会成本,强化食品安全威慑力。通过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创新,政府部门能够更好地掌控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生产源头监管创新
政府部门应当对农业投入品市场加以规范,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功能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对于小规模分散经营、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采用组织模式创新、制度完善等方式加以应对,从而为食品安全提供更为良好的保障。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应当进行大力建设,使农民的市场交易参与能力、农业标准化生产能力、农户组织化程度等得到有效增强。同时,对农民的养殖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对新农艺、新技术等进行推广,激发农民安全生产、标准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创造出更为良好的食品安全客观条件,从食品源头方面确保食品安全。
批发零售监管创新
在食品的批发零售方面,政府部门可以对市场准入机制进行严格限制,创新和应用最低交易限额、注册方式、会员制等措施。在交易主体之间对交易标准、交易规范、交易行为等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对于食品批发市场的功能,应当积极进行优化,同时对交易方式进行有效更新,根据国际惯例,可将期货交易、网上交易、拍卖等交易形式引入到大型批发市场当中,对流通时间、流通环节等进行优化。对于食品批发市场,政府部门应当对配套措施、法律法规等进行优化,通过立法创新规范食品批发市场的管理机构职能法则设置、质量安全管理细则、交易规则、市场准入、市场规划、开办目的等。对于零售市场,政府部门进行严格的食品安全监控与检测,完善食品召回、质量安全承诺、信息公示、投诉处理、质量巡查、不合格食品处理等机制,对于超市食品,可采用HACCP体系,从而为食品安全提供更为良好的保障。
结论
食品包装设计的创新 篇8
1 新理论观与创新能力的界定
创新理论所指的创新概念所包含的范围比较广, 既涉及技术性变化的创新, 又涉及非技术性变化的创新。第一次从经济学角度系统提出“创新理论”的熊彼特认为, 创新“是新技术、新发明在商业中的首次应用, 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20世纪50年代, 创新研究逐渐兴起。如表1所示, 研究学者对创新的认识复杂多样, 对它的理解在逐步发展。目前, 很多国外学者认为一个系统的整体创新能力不仅依赖于其中特定机构的表现, 更依赖于系统中要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与国外的情形一样, 国内的学者在对技术创新的案例研究中逐步发现, 各种创新要素的集成是保证技术创新绩效的重要条件。例如, 傅家骥等人总结性地提出: (1) 在创新实践中, 各主要影响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 其相互之间必然存在错综复杂的联系, 一种因素的变动不仅直接影响创新, 而且波及其它周围因素而产生多方面的附加效应。因此, 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控制中, 不但要把握各影响因素的独立变化, 还必须考虑诸因素间相关性影响作用; (2) 各主要影响因素不仅有不同效应及相互紧密联系, 更重要的是由于技术创新阶段性决定, 这种作用与联系也具有动态特征即随创新的阶段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 创新的过程并不是诸因素的简单叠加, 而是充分发挥各种资源要素的协同作用, 实现优势的综合集成创新。基于上述对创新认识的描述, 本文认为创新能力即一个系统内各因素创造性集成的能力。
除了针对高校这一特定对象, 国内外对创新能力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家、区域和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上, 并建立了多种不同的评价体系。高校和学科发展是国家、区域创新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此高校、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适用于评价国家、区域创新能力的方法, 而且具有自身独有的特色。
2 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近年来, 国内外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校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给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或建议。王章豹、徐枞巍 (2005) 在剖析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及其构成要素的基础上, 按照“五个原则”和“三个模块”从科技创新基础实力、科技创新投入能力、科技创新产出能力三方面构建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量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梅轶群、张燕 (2006) 利用1998~2004年间的有关数据作为样本, 从科技创新基础实力、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国际合作能力五个方面来建立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卢方元、张利平在对影响高校科技创新相关因素分析的基础上, 从科技创新的基础实力、科技创新的投入能力、科技创新的产出能力、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科技创新环境支持能力五个方面, 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客观的评价分析;戚湧、李千目以创新资源、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管理为主线, 对各评价指标分别进行量化, 建立一套完整的高校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这些研究能够为客观评价食品学科创新能力提供重要参考, 但还存在指标选择较为粗糙或不适用评价学科创新能力等问题。
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依据对食品学科创新能力的特点, 在部分借鉴现有高校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认为, 可以从创新主体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资源产出能力和技术扩散能力四个层面上来揭示衡量食品学科创新能力的大小。在这个结构系统中, 创新主体能力是基础, 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是载体, 创新资源产出能力是表征, 技术创新扩散能力是手段。在此基础上, 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出发, 对每一个准则层进行分解, 最终构建一个由四个层次组成的食品学科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如表2所示, 本文遵循分类评价原则, 根据科学、客观、实用和动态的选取要求, 综合考虑因素构成和统计数据可取性以及与高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区别, 经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 构建了包括创新主体能力、创新资源投入能力、创新资源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扩散能力的4个二级指标和10个三级指标、33个四级指标的食品学科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食品学科的创新主体能力是食品学科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所拥有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 是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的前提和保证, 是进行知识扩散与传播的平台与基石。在食品学科体系中, 学科得以存在和发展的主体是人力资源, 基础条件与设施是辅助条件。本评价体系中设立了专职教师总数等7个四级指标来衡量人力资源条件、基础条件与设施。食品学科的创新资源投入能力是完成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和强大推动力, 也是评价食品学科创新能力的代表性指标之一。在表2的创新评价体系中, 拟采用科技人员投入和科技经费投入来衡量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的高低, 并用6个四级指标来评价这两方面的投入。
创新资源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扩散能力是评价食品学科创新成果扩散与传播的途径和方式。将享有知识或技术创新的科技成果推广应用, 促进科技的创新与进步, 推动食品产业的发展, 是食品学科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本文中的评价体系采用论文著作、知识产权、科技成果等6个三级指标, 三大索引 (SCI、EI和SSCI) 收录的论文数量、三大索引收录论文被引用次数、CSCD、CSSCI收录的论文数量等20个四级指标衡量食品学科的创新资源产出能力和技术创新扩散能力。
3 结论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我国食品学科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是一个多要素投入和多要素产出, 并且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工程。目前, 虽然已有部分学者定性或定量分析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但尚未有针对食品学科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不仅如此, 随着食品学科的不断发展, 食品产业对学科发展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 今后应该对食品学科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适用性展开深入的研究, 为提高我国食品学科和食品产业的发展提供切实可靠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王大中, 学科建设是研究型大学大学的创新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 2002, 21:6-7.
[2]吴林海, 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分析框架研究[J].经济学家, 2001, 3:106-111.
[3]约瑟夫.熊比特著, 何畏等校译:《经济发展理论》, 商务印书馆, 1990年版.
[4]郭哲:《纵览国家创新系统》, 《科技日报》, 2002年8月16日.
[5]张宗庆:《技术创新研究的综合化趋势》, 《国外社会科学》, 2000年第6期.
[6]李宝山、刘志伟, 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7]王章豹、徐枞巍,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原则、指标、模型与方法[J].中国科技论坛, 2005 (3) :55-59.
[8]梅轶群、张燕, 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分析和评价[J].技术经济, 2006 (5) :74-77.
[9]卢方元、张利平, 高校科技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 2010 (5) :51-53.
食品包装设计的创新 篇9
关键词:食品化学,实验教学,创新模式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 随着高校教育经费的提高, 高等教育的硬件投入和软件投入越来越大, 高校的办学条件也大为改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课程设置, 《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基础课, 包括基础理论课与实验课, 就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讲, 他们在前期的《仪器分析》、《食品分析》、《食品营养学》、《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学习中已熟悉了常见的分析仪器的测定原理及食品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等主要成分的结构、定性定量分析, 并在实验课中开设了部分相关实验。最近, 江南大学正在实施以重视创新意识的培养为目标的新一轮教学改革, 为了迎合这一教学改革活动, 《食品化学》实验课程组教师从“以教师为中心”的实验教学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方式, 这一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方面, 避免了《食品化学》在实验教学内容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他实验课程相重复的内容;另一方面, “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实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增强实验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和融会贯通的能力,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开展食品科学专业研究性实验的能力。因此, 对《食品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开展创新教学模式探索, 促进食科专业学生对《食品化学》基础理论课程的深入理解, 强化食科专业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的培养, 逐步形成以培养“以学生为中心”的食科专业学生综合能力为主线的实验教学体系, 对于食品科学与工程院校培养具有真才实学以及工程创新能力的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非常重要, 这也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食品化学》在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已经开设了多年, 经过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 特别是以近年连续2次获得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 《食品化学》课程组对《食品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 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改革《食品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
《食品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目的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食品化学》专业课的学习, 掌握食品原料中主要成分的结构、性质及功能, 加深对《食品化学》理论教学的理解和掌握;二是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 并把这一方法应用于实际生活,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达到上述两个教学目的, 需要高质量的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结合。在《食品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安排上, 不但要避免与前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他实验课程内容的重复, 而且也应避免过难的实验内容和复杂的实验操作, 如色谱联用和复杂的样品分离等。因此, 《食品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应紧扣《食品化学》理论教学的重点, 结合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质的结构、性质来开展相关的实验教学, 并结合这些常见食品组分在加工与贮藏过程中所涉及的一系列的结构变化、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生物变化, 以及这些变化对食品的色、香、味、营养的影响来选择更加适宜的实验内容。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化学》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蛋白质水和能力的测定; (2) 油脂酸败的测定; (3) Lowry-Folin法测定食品中蛋白质含量; (4) 掌握果胶的提取、测定方法, 掌握果胶的结构, 理解低甲氧基、高甲氧基果胶的凝胶机理、熟悉果胶的水解机理, 熟悉通过果胶加工果冻的制作工艺, 建立以水果为典型代表的食品原料的综合利用的观念; (5) 掌握蛋白酶活力的分析测定方法, 熟悉影响蛋白酶活性的因素; (6) 通过对叶绿素的分析测定, 掌握常见色素的结构、性质、功能, 理解不同颜色蔬菜干制过程中的颜色变化原因及采取护色的措施, 熟悉蔬菜加工中常见的护色措施等; (7) 掌握淀粉的结构、水解性质, 理解不同结构的淀粉对其糊化、老化的影响; (8) 不同凝固剂对豆腐胶凝性质的影响和评价的方法。
根据学院学时安排, 我们主要选取前7个实验作为《食品化学》实验课堂基础教学实验, 选取8~10中任何一个作为自主创新型设计实验,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通过上述两个层次的《食品化学》实验课程教学, 使《食品化学》的理论知识与食品原料贮藏、食品原料加工以及食品产品保质过程中的变化及产品的品质改善密切联系, 既有理论知识的教授, 又有实践方面的训练, 可以使学生将学习到的《食品化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食品原料的加工生产,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改变《食品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
江南大学传统的《食品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是实验员提前将实验所需的玻璃仪器、检测器、试剂、溶液都准备好, 学生来到实验室之后, 实验指导教师详细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及实验注意事项, 学生根据实验教师的讲解, 按照实验教材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 再将实验数据进行处理, 撰写成实验报告上交。这种传统的《食品化学》实验教学方式自始至终将学生置于被动状态, 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高, 动手机会不多, 实验报告抄袭严重, 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不仅制约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还限制了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 我们将实验小组细分为两人, 让学生在实验前先预习, 明确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 实验教师随机让实验学生来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仪器操作注意事项等, 并结合课堂提问和教师总结的方法, 调动实验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既减少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盲目性, 又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掌握实验的原理、方法及关键技术,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实验过程中或者实验报告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如仪器操作错误、有效数字的处理) , 实验教师在下次实验课前一并指出。
三、设计《食品化学》自主创新型实验
自主创新型设计实验, 是指学生根据《食品化学》理论课内容, 由学生自己确定的设计创新型实验。我们在前期的自主创新型设计实验中, 没有限定实验范围, 导致学生在确定实验题目时有一定的盲目性, 而且准备的实验器材、原料、溶液太多, 太混乱。为此, 结合具体实际, 我们限定了自主创新型设计实验范围。这种自主创新型设计实验, 使实验教学从单纯性的理论验证和单元性的基本操作训练提高到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与实验技能的有机结合,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全程参与实验, 即实验小组查阅文献资料、讨论实验方案、拟定较为详细的实验步骤并提交给实验教师审阅。实验教师与实验同学共同讨论、修改实验方案, 指出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需要注意的事项, 最后确定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实验方案。这一实验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查阅文献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食品化学》实验课程组在《食品化学》实验课的最后一次实验课中, 安排实验学生在上述8~10中任选一个作为自主创新型设计性实验。通过自主创新型实验, 学生从照本宣科地按照实验教材做实验上升到能运用所学知识创新设计实验, 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能动性和创新能力。通过《食品化学》自主创新型设计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复习《食品化学》的课堂教学内容, 巩固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加深学生对《食品化学》基本理论的认识, 同时还使学生初步掌握查阅文献的方法, 提高分析、归纳和撰写科学报告的能力, 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开发能力以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且, 自主创新型设计实验没有统一的模式要求, 会给学生留下广阔的发挥空间, 富有挑战性和创新性, 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此外,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还通过开展综合实验、构建SRT (Student Research Training,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实践培养模式等多种实验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 通过以上形式对《食品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 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独立思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教师自身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对《食品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有了一定的体会和收获。我们会认真总结这次教学改革的成果, 吸取教训, 采纳学生的中肯意见, 更好地促进食品化学实验教学效果, 培养高素质的食品科技人才, 让食品化学实验成为学生从事更高科学研究的驱动力。
参考文献
[1]王璋, 许时婴, 汤坚.食品化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
[2]许敖敖.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关系, 提高学生素质,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1, 18 (6) :1-3.
[3]赵新淮.本科生食品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新分类[J].高等农业教育, 2006, (10) :60-62.
食品包装设计的创新 篇10
一、以保障儿童食品安全为核心,强化主体责任
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在这个发展阶段,法律不够完善,执法不够规范,法律意识缺失,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依然存在,难以完全依法解决所有问题,因此,我们要在尊重法律精神的条件下,必须强化主体责任,弄清监管主体、安全主体、检验主体和消费主体,通过对责任主体的监督和管理,依法监督落实主体责任,达到对儿童食品安全监管的目的,为实现儿童食品安全的科学监管奠定基础。
监管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负总责。
安全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并执行原料验收、生产过程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应当就原料、生产关键环节、检验和运输交付等事项制定并实施控制要求;生产过程中发生不符合控制要求的,要立即查明原因并采取整改措施;并应如实记录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情况,记录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检验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复检机构名录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卫生行政、农业行政等部门共同公布。复检机构出具的复检结论为最终检验结论。
消费主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未提起消费主体的事宜。
儿童食品安全监管实质上就是监督监管主体、安全主体、检验主体的主体责任的落实情况,依法要求它们认真履行主体责任。
二、以方便儿童食品安全监管为前提,搭建网络平台
儿童食品安全监管就是要对食品生产加工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需要监控的节点多、内容多,依靠传统的监管办法,无法真正做到全时段、全过程监管。要想实现监管目标,就必须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技术优势,搭建一个网络平台,用这个平台把监管主体、安全主体、检验主体和消费主体联系在一起,实现互联互通,便于监督管理。
网络平台包括门户网站、数据中心、分级监管、监测终端、检验终端、手机客户端六个部分。通过网络平台
一是让儿童食品安全监管更简单。我们把与儿童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安全标准以及我们通过监测终端、检验终端采集到的食品生产企业的信息数据、视频数据等全部放入数据中心进行管理,监管部门只需要打开自己的电脑就可以对所管辖企业的生产状况、生产车间的卫生状况、产品的销售去向、市场的销售情况等做到一目了然。
二是让儿童食品消费者感到更安全。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儿童食品安全牵扯着许多人的心,面对食品安全事故给人们心灵上带来的创伤,我们没有良药,也无言相劝,我们只有把事实告诉大家,我们要把监管者做的工作、把儿童食品生产企业做得事情、把儿童食品安全监管的措施、把接受监管的企业和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名单如实公布给消费者,让大家感悟,让大家判断,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认知,提升对国产儿童食品的信心。
三是让儿童食品生产企业效益更明显。强化儿童食品安全监管,提升消费者对国产儿童食品的认知度,提高食品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是我们设计儿童食品安全监管系统的目的,我们就是通过实施科学严格的监管措施,让人们从中感悟到儿童食品的安全性、可靠性,了解国产品牌儿童食品的营养配置,促进国产儿童食品消费,振兴民族工业。
三、以新技术综合应用为基础,实现智能管理。
儿童食品安全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核心就是实时性、可靠性,系统在很短的时间内要完成数据采集,分析对比,规范决策,发布命令的一系列动作,这些靠人工是不可能完成的,只有依靠相应的软件系统来完成。
数据采集系统。就是通过监测终端、检验终端将产品从原材料检验,原料、配料数量,生产过程的监测和样品的检验数据等自动上传到监管部门的数据中心。实现数据自动上传,主要是防止企业和检验机构弄虚作假。分析评判系统。将采集到数据中心的数据与儿童食品安全标准、与备案的具体配方进行对比分析,如果采集数据在安全标准和备案配方范围内,则判定为合格,进入下一环节;如果采集数据超出安全标准和备案配方范围,则判定为不合格,责令停产检查。做到产品不出门就能排除安全隐患。
秘钥发布系统。对判定为合格的产品,根据产品生产线反馈的最小单元包装信息,系统自动发布秘钥信息,并植入该包装中,同时系统会自动将产品信息上传到数据中心。如果产品进入市场后发现有质量问题,监管部门可以改变秘钥信息,提示“问题产品”或“召回产品”,同时在门户网站上会自动生成问题产品公告。
追溯查询系统。消费者只要用自己的手机到儿童食品安全官方网站下载一个查询软件,并用手机扫描所购商品的秘钥处,就可以查到关于该商品的信息。如果是假冒产品,系统会提醒您是假冒产品;如果您购买的商品其他人已查询过,系统会提醒您谨防假冒。
视频监控系统。通过网络摄像头将食品生产企业的原材库房、生产车间、产品包装、产品存储等场所实时视频传送到监管部门,便于安全监管。
儿童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非常严肃、非常严谨的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有法律的强力保障,要有政府的严格监督,要有企业的诚信自律,还要有民众的广泛参与。
食品包装设计的创新 篇11
关键词:营养与食品学 通识教育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115-02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传承者,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大学生时代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阶段,膳食营养合理与否会影响其一生的健康。因此,高校的营养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水平,也有利于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学生的营养状况令人担忧。当今大学生存在种种不健康营养行为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这反映出我国营养教育的缺失。该文从课程背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四个方面,探讨了营养与食品学通识教育课程的创新研究,为高校营养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1 营养与食品学通识教育课程的背景
通识教育源于古希腊的自由教育,是大学的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通识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是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社会责任感的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有效途径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营养与健康日渐关注,营养通识教育在我国多所大中院校都广泛开展起来了,为大学生的合理饮食营养提供指导。
大学生时代是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形成健康饮食习惯的阶段,在大学时期树立合理饮食的意识,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既能够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又能保证健康的体魄。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肩负重要的使命,拥有健康的体魄,关注自身营养就成为其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通识教育的背景下,我校开设《营养与食品学》通识课程,指导大学生合理饮食,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 营养与食品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与优化
本课程学时为32,适合于非生物学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对大学生如何在大学期间甚至整个人生科学规划营养饮食至关重要。课程组的老师充分讨论和论证,确定了八个专题即营养学学科概述、营养学基础、食物的营养价值、特殊人群的营养与膳食、营养与疾病、保健食品、食品卫生、不同季节的营养与保健,全面解析食品营养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 营养与食品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3.1 启发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采用启发式教学,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启发式教学是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教师采取提问方式引入问题,再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得出答案,最后由老师讲解原因及过程的教学方法。如在讲述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的时候,对植物性食物分类、营养价值、影响营养价值的因素等问题层层设疑,启发学生结合生活中食物思考“植物性食物有哪些?”,“各种营养物质具有哪些营养价值?”,“如何保证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如何进行食物养生?”等问题,从而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学生在通过对问题的积极思考后形成正确的认知,最后教师合理点评与归纳,使学生全面掌握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的各知识点。
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把所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为了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与发展知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的需要,本课程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进行营养与健康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使学生学以致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对日常食物进行分类及营养评价、如何制作自己和特殊人群的营养食谱、宣传食物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学习日常生活中食物选购的窍门、辨别超市中绿色食品及转基因食品、调查中国居民膳食与营养疾病的关系并分析其原因、宣传食物营养与健康的理念等形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是《营养与食品学》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 营养与食品学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创新
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评价标准的确定应受到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制约,服务于教学活动。营养与食品学课教学的基本目的是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选择平衡膳食及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本课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即在学期初(对照组)和学期末分别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由调查对象无记名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当场收回。问卷调查的内容根据健康教育营养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模型自行设计。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通过《营养与食品学》课程的学习,提高了营养知识水平,建立了积极、正确的营养态度。通过课堂学习,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正确率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认为有必要学习一些营养知识,且表示愿意用所学的营养知识指导自己的合理饮食。但在饮食行为方面,课堂教学并没有较好地改变学生的不良饮食习惯。
5 结语
大学生处于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增长才干的最佳时期,合理的饮食与营养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重要。因此,在高等院校内开设营养与食品学通识教育课程显得非常有必要。在充分调研其它高校营养教育基础上,吸取经验教训,本课程组形成了自己特色营养教育教学内容体系,并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面进行了创新,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通过《营养与食品学》课程的学习,提高了营养知识水平,建立了积极、正确的营养态度。本课程组将会继续努力,不断探索《营养与食品学》课程体系的诸多问题,革新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本门课程真正为学生服务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参考文献
[1]曾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改革与开放,2011(11):180-181.
[2]焦慧杰.大学生饮食健康与营养教育研究[J].科教导刊,2012(4):91-92.
[3]赵伟明.营养教育对学生饮食行为及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11(26):1780-1782.
食品包装设计的创新 篇12
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集群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响产业集群创新的外部因素上[2], 比如:产业集群所处的空间、区域, 产业集群内的相关制度和政府相关部门等在集群内施行的政策等, 本文将研究视角转向产业集群内部, 从集群内部探索影响因素, 侧重研究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及产品等如何创新, 进而促进产业集群的创新发展, 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一、河南食品产业集群产业链现状
河南食品产业链条较短, 部分企业原材料供应不稳定。例如:漯河双汇、南街村等大型食品企业集团, 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辅助材料等, 由于本地相关食品产业链不完善, 上游产品生产基地不稳定, 仅仅食品类生产原料就有几十种需要从外地购进, 例如:生产火腿肠所需要的玉米淀粉、生产方便面的一些小麦粉等本地都无法保质保量供应, 需要从外地大量购入, 增加了企业生产的成本。
产品结构上, 粗加工产品多, 精深加工产品少, 能供出口的产品更少。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将不利于河南食品企业应对日臻激烈的市场竞争[3]。
二、影响河南食品产业集群产业链升级的因素
影响产业链创新的主要因素有产业及产业链的技术经济及供应、市场、要素、企业和企业家及政府政策。
产业及产业链的技术经济及供应, 反映产业的特点和国家产业基础。产业链不同环节关键要素, 比如:知识、资金、劳动及信息需求、规模经济性等均往往不同。产业的技术经济组织特点及各国的基础是影响产业链创新的基本因素[4]。
市场情况主要是指市场规模的大小以及成长性状况, 市场结构情况等。如果市场规模大、成长性好, 那么有利于企业获得规模经济收益和激励产业链创新。市场结构是指市场的竞争与垄断状况, 如果某国某产业的上游零部件或者原材料供应被别国企业控制, 则本国企业发展和创新成功的难度就会加大。要素及资源禀赋状况包括人、资金、技术等市场的情况。各要素市场的问题往往不相同, 例如:一定时期市场资金供应能力与国家储蓄和供应方式都有关系, 有些产业需要较大的资本投资, 如果该国没有规模较大、获得信息成本相对较低的资本市场, 那么该产业链的创新就会比较困难。
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以及其掌握的企业, 企业家进行创新相关的决策, 企业家控制的企业是实现创新的组织实体[5]。
政府的政策也可以促成产业及产业链创新, 当某一产业链基础较薄弱, 创新所需的协调靠市场机制信息成本过高, 规模经济显著, 存在资源和利益的冲突等市场失效或者部分失效问题的时候, 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显得很重要[6]。
三、河南食品产业集群产业链创新存在的问题
1. 集群内企业分工不科学, 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紧密。集群内企业的“外包意识”普遍较弱, 存在大量“小而全”的企业。
而且, 大部分地区产业集群的核心产业不完整、产业链条过短, 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衔接不紧密, 产业集中度较低, 上下游和外围服务企业配套不紧密, 金融、研发、广告等外围服务业发展滞后, 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 行业协会不够发达, 缺乏为其培养专用性人才的完整培训体系, 导致河南食品产业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
2. 河南食品产业集群产业链各环节关联度不高。
河南省食品产业集群企业众多, 但大多生产的产品雷同, 从一个企业到另一个企业, 它们所生产的食品在种类、生产环节及生产工艺上都很相似, 集群内企业间缺乏有效的分工合作, 整条食品产业链条各个环节之间关联度不高, 造成河南省部分食品产业集群不能算是典型意义上的产业集群, 而仅能算做产业“群”, 即, 这些产业“集群”, 往往是由一个个相互独立的企业在一起扎堆集聚起来。
3. 河南食品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发展滞后, 产业链不完整。
河南食品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这些企业几乎有一条共同的发展轨迹, 即企业往往是虽小而全, 追求“独立自主”, 食品产业链分工合作不深入, 不够细致, 制约了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 导致企业生产效率较低, 相关技术创新滞后。而对于农民来说, 主要是“原料基地—食品工业—食品市场”产业链尚未真正形成。食品企业与农业生产者之间没有建立起稳定的产销关系, 尚未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分散的农业生产提供的原料在品种、品质、规格等方面还不能完全满足食品工业生产的要求。
四、河南食品产业集群产业链升级的措施
1. 集群内应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拉长产业链条。
促使企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建立既有专业化分工又相互促进的产业网络体系, 提高合作效率, 使企业获得双赢, 通过聚集经济与乘数效应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 推动整个区域经济持续发展。产业集群通过整体运作, 可以大大提升集群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以有影响、有优势的大型食品企业为龙头, 吸纳配套关联企业, 依据个体优势, 合理分工, 使得河南省抱团儿发展的大中小食品企业面对各种不利因素的时候, 能够群策群力显身手, 借力发力谋发展。
2. 不同规模的食品企业之间应建立定期协商机制。
由于进入门槛较低, 造成了河南省食品行业大企业较强, 小企业过多, 缺乏有实力的中型企业的发展现状。如今, 双汇、三全、思念等龙头企业, 通过做大做强占据了行业金字塔的塔尖位置。它们利用自身的资金和技术优势, 努力延长产业链, 增加产品附加值, 提升品牌价值。同时, 大中小企业之间应该定期进行协商, 例如:商讨大企业在做大的同时, 产品结构如何转型, 如何主动把低端市场让给广大中小企业, 快速培育中型企业, 优化食品产业链等, 这对于做大河南食品行业的市场“蛋糕”具有重要意义。
3. 因地制宜, 发挥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 进行区域合理分工。
依托优势龙头企业分别完善肉制品加工产业链、粮食加工产业链、饮料生产产业链以及绿色无公害果蔬加工产业链等, 与此同时, 带动与相关产业链紧密联系的第一、二、三产业迅速发展, 配套功能不断增强, 使得河南食品工业向原料基地化、生产专业化、管理标准化、市场品牌化迈进。例如:对于肉类食品加工业, 要紧密结合各地的产业优势和特色, 按照突出重点, 主攻特色, 拉长链条, 完善体系的发展原则, 大力发展低温肉制品, 并以此为依托, 拉长速冻方便食品、传统肉制品产业链条, 着力打造集养殖、加工、精深加工为一体, 融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保障的肉制品产业生产链。
而对于小麦粉及其制品加工业, 应该引导小麦等面制品加工业向专用化、功能化、营养化和保健化方向发展, 强化纯天然成分工艺, 满足人们对食用品质及营养方面的需要;积极开展小麦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 开发麦胚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拉长小麦加工产业链条。
综上所述, 对于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链创新来说, 第一, 企业之间应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拉长食品产业链条;第二, 在不同规模的食品企业之间建立定期协商机制;第三, 因地制宜, 发挥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 进行区域合理分工, 依托优势龙头企业完善相关食品产业链条。
摘要:河南食品产业需要通过集群创新来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壮大河南食品产业, 为中国的食品生产作出更大的贡献, 着重从产业链角度来研究如何创新发展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对于河南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的产业链创新来说, 企业之间应实行专业化分工与合作, 拉长食品产业链条;在不同规模的食品企业之间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因地制宜, 发挥各个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 进行区域合理分工, 依托优势龙头企业完善相关食品产业链条。
关键词:食品产业集群,产业链,创新发展,河南省
参考文献
[1]刘永奇, 王彦武.2008年河南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7.
[2]腾堂伟, 曾刚.集群创新与高新区转型[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3]王德章, 赵大伟.产业竞争优势模型:基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 2006, (5) .
[4]罗辑, 张其春.区域产业竞争力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
[5]钱志新.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发展新亮点[N].中国经济时报, 2003-10-28.
【食品包装设计的创新】推荐阅读:
有机食品的绿色包装08-03
食品包装的健康学问05-30
食品包装机械的选择05-29
加拿大的食品包装监管05-19
玻璃食品包装的安全性09-08
食品包装设计08-19
食品包装07-14
食品塑料包装食品安全09-25
食品包装与食品安全10-08
糕点食品包装设计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