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隐私(共10篇)
消费隐私 篇1
0 引言
网上购物与传统购物方式完全不同,是一种新的购物方式。一方面,消费者在网上购物,个人隐私信息可能被商家掌握和非法利用。另一方面,消费者网上购物无法亲自体验和挑选产品,消费者对购买商品不满意时,存在退货问题,并且网上购物通常可以跨越国界,消费者的权益易受到侵犯,因此,消费者如何维护自己权益是一个难题和新的课题。为解决这些问题,美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禁止商家利用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信息进行商业活动,侵犯消费者的权益。
1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机构
1914年的《联邦贸易委员会法》(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Act)授权建立联邦贸易委员会(Federal Trade Commission,FTC),作为负责执行各项反托拉斯法律的行政机构。其职责范围包括:搜集和编纂情报资料、对商业组织和商业活动进行调查、对不正当的商业活动发布命令阻止不公平竞争。FTC的目的是确保国家市场行为具有竞争性,且繁荣、高效地发展,不受不合理的约束。FTC也通过消除不合理的和欺骗性的条例或规章来确保和促进市场运营的顺畅。
一般而言,FTC的工作主要是阻止可能给消费者带来危害的行为。当国会、行政机构或其他的独立机构,以及州和地方政府商议政策需要时,FTC会提供相关资料。联邦贸易委员会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调查。来自消费者的信件、商人或国会的要求,或者关于消费者和经济问题的文章都可能使联邦贸易委员会采取行动。这种调查可以是公开的也可以是非公开的。但一般来说,联邦贸易委员会的调查是非公开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公司和调查本身。
2 商业机构隐私保护于1999年纳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监督范围
美国联邦政府于1998年1月发表《有效保护隐私权的自律规范》(Elements of Effective Self-Regulation for Protection of Privacy)草案讨论报告,认为在电子商务兴起之际,贸然制定隐私保护法律规范行业的个人信息收集和处理行为,将会抑制电子商务的发展。并且,商业机构如果能够制定完善的保护个人信息的隐私政策,将可使消费者加强对商业机构的信任,反而可以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经中国软件评测中心调研发现,1999年7月,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在向国会的报告中提出,由于许多商业机构(尤其是中小企业)并未注意到网络侵害消费者的隐私问题,因此建议今后的工作重点是敦促商业机构注重消费者隐私保护,并将之纳入联邦贸易委员会的监督。此外,提议商业机构开发相关应用程序使消费者有能力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并负有教育消费者意识到网络对隐私的侵害问题的义务。联邦贸易委员会在此报告中的主要目的仍是推动商业机构自负其责,实施行业自律,以便为电子商务的成长赢得空间。
3 FTC在消费者隐私保护方面的作为
在过去的40多年,贸易委员会为保障消费者隐私权采取了多项措施来保障消费者隐私权。
3.1 近三年来FTC在消费者隐私保护方面里程碑式的工作
3.2 处理了多起侵犯消费者隐私的案例
3.2.1 谷歌跟踪用户上网行为
2012年初,有用户发现谷歌利用技术手段,绕开苹果浏览器(Safari)的隐私设置,跟踪用户的网络行为。随后,FTC对谷歌侵权一事展开了调查。FTC称,谷歌让数百万苹果浏览器用户误以为,只要不修改Safari的隐私设置,谷歌就无法跟踪他们的在线活动。但实际情况却是,即使用户在苹果浏览器的设置中选择阻止网站对自己的追踪,谷歌仍可以追踪用户行为,包括浏览历史、账户密码等。业内专家表示,为了更好地追踪用户的网页浏览活动,谷歌通过私自绕过苹果浏览器的安全设置,偷偷植入了用户数据包(Cookie)。用户数据包是某些网站为了辨别用户身份、进行跟踪而储存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能够记录用户的行为。为了保护隐私,可以设置不允许网站放置用户数据包,但谷歌利用苹果浏览器的漏洞,在代码中加入一串非标准格式的字符,导致浏览器误以为网站不支持隐私保护的标准格式,于是允许谷歌向用户植入用户数据包,从而就可以跟踪用户上网行为。
2012年8月9日,FTC宣布,谷歌同意接受2250万美元罚款和解苹果Safari用户广告Cookies跟踪案。FTC认为,Google在Safari用户电脑上安装广告跟踪Cookies,违反了隐私保护规定。
3.2.2 Facebook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在社交平台上公开用户个人隐私
FTC于2011年对社交平台隐私权情况进行调查,在调查Facebook的时候,提出七大控诉理由,包括当Facebook过渡转型时,事前未经用户同意便擅自公开他们的相关信息,在用户删除自己的相关照片和视频后,Facebook仍保留相关数据等。最终FTC与Facebook达成协议,要求Facebook必须向广大用户作出公开声明,并把“征得用户同意后方可公开其隐私”的规定纳入Facebook的隐私权管理条例中。在接下来20年里,Facebook所设置的隐私权管理条例也必须接受独立第三方两年一次的审核。一旦违反规定,Facebook将面临高达16万美元的民事罚款,为每一个违例行为买单。
3.3 推动出台隐私保护相关法律
在FTC等机构的推动下,针对儿童信息、医疗档案、金融数据等敏感领域,美国国会采取了分散立法形式保护个人隐私。
3.3.1 儿童网上隐私保护法
出于对未成年人保护的目的,联邦贸易委员会在1999年10月20日公布法令,要求网站想要从13岁以下儿童自身收集个人信息,必需有从儿童家长处获得的书面同意证明。这个法令最后并入1998年通过的《儿童网上隐私保护法》(Children’s Online Privacy Protection Act 1998)。2012年8月联邦贸易委员会更新了《儿童网上隐私保护法》,新保护法规定应用开发者和网站必须获得家长的同意才可以收集13岁以下儿童的照片、视频和地理位置信息。
3.3.2 消费者隐私权法案
2012年2月23日美国政府提出网络用户隐私权利法案,为如何保护用户隐私设定了7项原则,包括网络用户有权控制哪些个人数据可以被收集和使用、企业必须负责任地使用用户信息等,并要求相关利益方商讨制定这一法案的具体执行措施,该法案旨在赋予美国人在个人信息上更大控制权。这项新措施是政府一项更大规模的旨在改善网络隐私的努力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已经督促国会通过这项联邦法案作为支持。报告称,美国商务部将召集网络公司、网络用户团体和其他利益相关机构,依据法案商定网络用户隐私权利法案的具体执行措施。企业可以自愿决定是否接受这些规则。一旦企业承诺遵守,其行为将受到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监督。
4 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4.1 对消费者隐私保护进行立法
对于消费者隐私权益的保护,FTC就该问题制定了四项“公平信息准则”,要求网站搜集个人信息时要发出通知;允许用户选择信息并自由使用信息;允许用户查看有关自己的信息并检查其真实性;要求网站采取安全措施保护未经授权的信息。美国电子前线基金会(EFF)与Commerce.net共同发起成立了以倡导网上隐私为主旨的非盈利性机构Truste,对符合不同自律标准的网站颁发认证证书。但行业自律远远不够,互联网个人信息被盗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些通过Truste认证的互联网络巨型企业的网站都被指控有侵犯用户隐私权的行为,使Truste的可信度大打折扣。与美国相比,我国消费者的信息隐私维权意识较为淡薄,仅仅依靠行业自律无法实现消费者隐私保护,我国可以参考美国法律体系的构建,为消费者提供完善的法律保护,最大程度促进消费者对信息处理的参与度,并且明确电子商务企业的相关法律责任,设置合理的实施机制,从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案(草案)》,增加了消费者信息保护的内容。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
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篡改、毁损,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毁损、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毁损、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电子信息。
目前正在征求意见。
4.2 提高消费者隐私保护意识
消费者自身要不断增强隐私的自我保护意识,意识到对自己的信用、医疗、财产等信息进行保密。政府、行业协会等组织应广泛宣传隐私保护的必要性,使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采取防范措施。
4.3 加强行业自律并建立企业问责制度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指导企业开展行业自律。建立企业问责制度,推动企业自律。对企业违反消费者隐私保护有关规定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参考文献
[1]Elements of Effective Self-Regulation for Protection ofPrivacy January 1998.
[2]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Act 1914.
[3]Protecting Consumer Privacy in an Era of Rapid Changere-commendations for businesses and policymakers FTC reportmarch 2012.
[4]Children’s Online Privacy Protection Act 1998.
[5]Consumer Privacy ActFebruary 2012.
消费隐私 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隐私的含义和内容,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知道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
能力目标:具有辨别隐私与非隐私的能力;能自主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
情感目标:通过日常生活中涉及隐私和隐私权的小事,学会树立人格独立的观念和保护隐私权,培养隐私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隐私和隐私权的内容。
难点:能够准确辨别现实生活中涉及隐私和隐私权的现象。
三、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贴近生活的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案例分析法: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指导学生分析案例,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
3、问题讨论法: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师收集相关案例、资料及相关法律书籍,制作课件学生:通读教材,查阅相关法律书籍及资料。
五、教具运用: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红和朋友QQ聊天诉说的烦恼引入,妈妈想要小红的QQ密码,看她的聊天记录。妈妈的行为是否侵犯了小红的隐私,引入课题《隐私与隐私权》。
(二)讲授新课:
1、人人有隐私
(1)隐私的含义:隐私就是指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
(2)隐私的内容:
私人信息: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家庭关系、财产状况、年龄、储蓄密码
个人私事:日常生活、社会交往 私人领域:住宅、个人行李(小组讨论)隐私是丑事吗?
A.从隐私的内涵来看“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是错误的。隐私简言之就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个人的很多方面,如电话号码、身高、收入等。
B.丑事一般指违反道德或法律的事,它们涉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的利益,不属于个人私事。C.所以,隐私不是丑事(3)保护隐私的必要性? A.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尊严。
B.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越大,人们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
C.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需要。
继续看小红的故事,朋友肖肖告诉了同学关于她的小秘密。肖肖是否侵犯了她的隐私权?
2、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1)隐私权的含义: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
(2)维护公民隐私权的作用:
A.隐私权赋予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界限,维护了个人的人格独立和人格自由。
B.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安定。(3)隐私权的内容:
A.私人生活安宁权: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人员不得无视法律程序非法搜查。
B.个人信息保密权: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
C.通信内容保密权: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自己的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继续小红的故事:心情糟透了的小红忽然想给从未见面的网友“乐天派”发E-mail诉说自己的苦恼,不料“乐天派”也遇到烦心事了。
“乐天派”:我也很苦恼,昨天晚上我们街道的派出所以“扫黄打非”为名,在没有搜查证的情况下,就对我们小区进行了全面搜查,我们小区都觉得很反感。
——侵犯了公民的私人生活安宁权 知识链接:教材P49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住宅。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非法搜查他人身体、住宅,或者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司法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我国法律对搜查权的行使做了规定:P49 继续小红的烦恼:
正是这些事的困扰,第一次月考成绩很不理想,小红整天魂不守舍,引起妈妈的怀疑。恰好一天有一位男生打来电话找小红,妈妈担心她是不是和某位男生早恋,于是拿起客厅的电话偷听„„小红一气之下跑出家门,来到一家网吧,可更倒霉的是她发现网站将她的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等信息公布在论坛上.她郁闷极了„ 想一想: 妈妈和网站的做法合法吗?谈谈你的观点。妈妈的做法不合法,公民享有通信内容保密权。网站的做法是违法的,因为公民享有个人信息保密权。案例分析:
生活中会有这种现象:未经其本人同意,老师拆看学生的信件,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领导检查下属的信件。拆看信件者均认为自己有教育或者管理的权利。假如老师或父母拆看未满10周岁的学生或子女的信件,是否合法?
老师不是法定监护人或者其他监护人,看未满10周岁学生的信件是不合法的。
家长拆看未满10周岁孩子的信件是合法的,因为未满10周岁的子女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所以家长作为监护人可以代拆,但是应保护未满10周岁儿童的隐私权。结论:
未成年人也有隐私和隐私权。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隐私和隐私权予以特殊保护。(4)不得滥用隐私权
A、如果个人的私生活和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社会政治生活有关,则不属于隐私,不受隐私权保护。B、不能为了保护隐私而排斥正常的社会交往。
七、教学反思:
试析网络消费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篇3
关键词:消费者网络隐私权;不足;构想
一、概述
(一)网络隐私权的概念
对于消费者的网络隐私权,笔者认为采用狭义上的概念更为贴切。狭义的网络隐私权指仅限于新型的个人资料(或个人数据)领域的资讯隐私权。具体而言,就是个人对于能够确定或影响其个人形象的资料或数据的收集加以限定,对其资料或数据进行查询及更正,接受资料收集的通知,确知资料是否存在等权利。换言之,资讯隐私权就是每个人对其所有的资料加以控制和支配,决定其是否公开以及公开范围的权利。
(二)网络隐私权的特点
第一,由于网络的流动性和便捷性,使得侵犯网络隐私权的行为更容易发生,且难以得到救济。
第二,侵权主体往往具备一定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侵权手段智能化且比较隐蔽,监管难度大。
第三,网络隐私主要是以数据形式保存的。
第四,网络隐私具有人格和财产双重属性。一方面,侵害隐私权会致使消费者遭受精神痛苦;另一方面,经营者会充分挖掘消费者个人数据的商业价值,并从中攫取利益。
最后,网络的开放性,模糊了国界和地域界限,将促使各国法律适用冲突的发生。而现行各国管辖制度是立足于地域基础之上,便无法有效适用于网络空间,这将加剧管辖冲突。
二、我国消费者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现状
消费者网络隐私权受侵害的主要形式体现在: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任意收集、任意传播和非法转让。这些行为亟待法律加以规制。而我国消费者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之不足主要是由于对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体制不健全所引起的。具体说来:
第一,对于隐私权的保护,我国并无专门立法,只在宪法、刑法等法律文件中有个别规定,内容比较笼统、简单,也缺乏可操作性。况且,宪法中也未将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予以保护。而对于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绝大多数属于管理性的行政立法,立法层次不高,并且较多地体现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大量规章性质的行政立法易产生多头执法现象,出现“踢皮球”情况,不能实现有效保护。
第二,实践中,我国对隐私权是采用间接保护的方法。即由于具体法律条文中未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基本权利,受害人不能以隐私权受侵害作為独立的诉因起诉,而只能依赖其他诉因,比如名誉权受侵害,这不利于保护受害人隐私权,特别是在此权与彼权相交叉又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下,侵权行为难以得到应有惩罚。
三、消费者网络隐私权法律保护构想
具体说来,我们应从以下方面实施保护:
(一)制定专门立法
1.界定网络隐私权的内容
消费者应对与个人信息的一切相关情况享有知情权,并对个人信息享有使用权、支配权、收益权和安全请求权。消费者还应享有私人生活安宁的隐私权,即个人生活不被窥视、侵入和打扰的权利。当消费者网络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消费者应享有请求司法救济的权利,对于不法侵害造成的损失,还有权获得赔偿。
2.明确网络隐私权保护原则
应包括如下原则:
(1)依法搜集和使用原则。特别应注意不应超过合理目的搜集资料,更不得在事先确定的目的范围外使用。
(2)准确性原则。确保收集的个人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及时更新。
(3)限制披露原则。一般来说,个人资料不得披露给任何第三方,除非有事先特别授权。
(4)安全保护原则。收集和使用借助先进技术,确保资料的存储和传输安全。
(5)个人参与原则。个人有权请求更改、删除、补充资料。
(6)责任承担原则。数据的保管机构对个人信息的处理负有责任。
3.实行举证责任倒置
网络信息具有虚拟性,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相对比较被动,实际举证能力也十分有限。因此,依据诚信原则分配消费者的举证责任,进一步扩大举证责任倒置的范围,以实现对消费者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就很有必要了。也就是说,当因侵权纠纷涉及到证据时,应由卖家或网站经营服务商来出示相关证据,如果卖家或网站经营服务商无法出示证据、或出示的证据不足以支持其立场,则应支持消费者的救济请求。
4.规定侵犯网络隐私权的法律责任
首先,侵害网络隐私权的行为属于侵权行为,其责任承担方式应参照《侵权责任法》中的规定。由于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都是公开进行,应当慎重使用。否则宣扬隐私将造成对消费者的二次伤害。所以,停止侵害、赔偿损失是较为合理的民事责任承担方式。
其次,明确惩罚和补偿机制。对于可用货币衡量的利益,应严格按照当事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追究有过错方或推定过错方的责任,包括责任范围;对于精神损害等一些非货币损失,应建立专门的评估部门,制定统一标准,设置详细、合理的伤害等级及相应等级的惩罚措施,必要时可以引入惩罚性赔偿措施。
最后,应规定减轻和免除责任的情形。科学设置免责条款很有必要。主要是针对公共利益,紧急避险等特殊情况。当然,其中对于“公共利益”本身该如何界定,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二)鼓励行业自律
1.成立第三方认证机构——网络隐私保护认证机构
该机构应由商业部、信息产业部及个人隐私保护协会联合成立。定期监督、评估、认证网络经营者对个人隐私保护政策的执行情况,并授权通过认证的网络经营者使用其认证标志。
一旦网络经营者违反了保护隐私权的行为规则,或者被消费者投诉,就可能被取消认证。进而导致其信用水平降低,访问网站的消费者也会随之减少。通过此种方式,就能实现对网站的约束与强制,确保各网站遵守执行个人隐私保护政策。
2.发展网络信息中介机构
该机构的存在,为个人和服务商提供了便利,又能保证对个人信息相对合理的使用。其作用有二:一为收集个人信息资料,并与消费者签订个人资料收集、使用和保护的合同;二则代表消费者,向服务商局部地披露个人信息资料,并为消费者提供符合个人品味爱好的个性化服务。
参考文献:
[1]江桃.由新消保法看网络隐私权[J].商情,2014(6):292-293.
消费隐私 篇4
据路透社报道, 美国白宫近日公布了一项立法草案, 将把其2012年出台的自愿性的“消费者隐私权利法案”上升为法律。旨在让消费者能更好地控制他们留在互联网上数据足迹的使用、储存和销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将有权执行该法律, 并可以处予最高2 500万美元的罚款, 同时对违规行为下达禁令。在一些案件中, 美国各州检察长也可能执行该法律。该立法草案将允许各行业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FTC) 的监督下, 自主制定有关保护数据隐私的行为守则。同时, 这些行为守则也为遵守它们的公司提供“安全港”。
这份有关保护数据隐私、长达24页的“讨论稿”一经公布, 立即引起了美国高科技行业的强烈反响, 他们表示该草案将损害创新, 而隐私保护组织则称该草案确定的措施力度还不够。
点评:保护消费者隐私的出发点无可厚非, 不过该法案依赖各行业自己制定行为守则, 难免标准不一。而在该法案中, 高昂的处罚费也可能让高科技公司负担更多压力, 扼杀其创新热情。如何在隐私和企业灵活性间寻求平衡点, 看来并非易事。
消费隐私 篇5
摘要:近年来,金融消费者的隐私权被侵害的事件层出不穷,不论是普通消费者还是学者专家都越来越关注金融隐私权的保护问题。金融隐私权是隐私权在金融领域的体现和延伸,加强金融隐私权的保护是规范金融行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金融法律改革的主要方面。我国应充分借鉴英美国家在保护金融消费者隐私权方面的先进立法经验,从明确金融隐私权的概念、完善金融隐私权立法、构建金融隐私权司法救济机制等方面实现对金融消费者隐私权的全方位保护。
关键词:金融消费者;金融隐私权;金融改革
一、金融隐私权概述
(一)对金融隐私权的界定
我国早在1986年的《民法通则》中就规定了各种具体人格权,如生命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等权利,随后逐渐在司法实践中又产生了隐私的概念,并由法律确认为一种权利[1]。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条第2款将隐私权纳入了具体人格权保护的范畴中,是立法的一个亮点,但是法律始终没有对隐私权给予准确的界定。但根据一般的法学理论认为隐私权是指个人所享有的私人生活和私人信息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金融隐私权”是隐私权的一种,它主要是指金融信息的持有者对其所掌握金融信息的控制权,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它与一般意义上隐私权的区别在于金融隐私权的客体是金融信息,其中包括信用信息、财产信息和投资信息等。金融隐私权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当金融信息成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源时,就应对个人所拥有的金融信息进行保护,免受他人的侵害。
(二)金融隐私权的主体
根据学界对隐私权的通常理解,认为隐私权仅是自然人享有的一项具体人格权,法人等其他组织是不享有隐私权的。金融隐私权由隐私权发展而来,作为隐私权在金融领域的延伸,应当也只是自然人享有的权利。尽管其具有突出的财产权属性,重视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财产权利,但仍不能突破隐私权的主体范畴。因此,虽然广义上的金融消费者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等其他组织,但作为隐私权的延伸,金融隐私权的保护客体应当被限定为自然人,对于法人等其他组织与交易或信用相关的金融信息,如果被银行等金融机构泄露,可以作为商业秘密寻求保护,而不能凭借金融隐私权寻求保护。
(三)金融隐私权的客体
梁慧星教授认为,隐私权的客体是个人事务、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具体来讲,包括合法的隐私、法不调整的隐私、一般违规的隐私和轻微违法的隐私[2]。金融隐私权的客体范围没有这么大,仅指客户个人的金融信息。根据《人民银行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个人金融信息保护工作的通知》(银发[2011]17号)的规定,个人金融信息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开展业务时,或通过接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支付系统以及其他系统获取、加工和保存的以下个人信息: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财产信息、个人账户信息、个人信用信息、个人金融交易信息、衍生信息以及在于个人简历业务关系过程中获取、保存的其他个人信息。由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交易中的优势地位和交易过程的必要性,金融机构可以合法地掌握这些公民个人金融信息,而一旦这些信息由金融机构泄露,被不法分子掌握,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将可能受到重大损失,这其中既包括人格利益,更与财产性利益息息相关。
(四)金融隐私权的权能
学界通常认为隐私权的权能包括:(1)隐瞒权能,是指权利主体可以对自己掌握的隐私加以隐瞒,不对外人告知。(2)利用权能,是指权利主体拥有利用、使用自己隐私的权利。(3)救济权能,是指权利主体有权在自己隐私受到侵犯时,获得救济的权利。(4)处分权能,是指权利主体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分自己隐私的权利[3]。金融隐私权与传统的隐私权有很多不同,有突出的财产权属性,其作为隐私权的下位概念,除了具备以上权能之外,还应当有一项权能被特别保护——知情权能。知情权是普通商品的消费者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虽然我国立法并没有贯彻金融消费者的理念,但是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在实践中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作为金融消费者,其知情权可以作为隐私权的一项权能得到保护,即金融消费者有权知道自己的哪些个人信息被金融机构知悉,金融机构将会怎样处理这些个人信息,如在业务中如何使用用户个人信息、平时如何保护这些信息不被无关人员获取等。由于金融机构在金融活动中的优势地位,在与客户的交易过程中常常签订很多格式条款,造成客户对交易相关信息并不完全了解。此时,处于劣势的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能显得尤为重要。
二、金融隐私权保护的理论基础
(一)个人私生活自由和人格尊严是理论起点和终极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作为一个个体应当享有哪些不被干涉的权利,生活中的哪些行为应当是自由和被尊重的。隐私权这个概念正是在人们权利意识逐渐增强的背景下被提出的。隐私权在法律层面上被固定下来是有重大意义的,它不仅仅是一项普通的权利,更体现了法律对人格的尊重。每个人作为个体的特殊性就在于,人人都有权利在一定范围内自由的生活,有权利排除他人的干涉和侵犯,每个人都应当尊重他人的这种权利。
隐私权保护的发展除了由法律确定之外,始终带有很强的道德属性,每个人都知道窥探他人秘密即使不构成犯罪,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隐私权在很多领域衍生出了其他权利,金融隐私权就是其中之一。窥探他人的个人金融信息依然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个人在金融生活中的自由依然应当得到尊重,个人保护自己金融信息不被他人非法知悉的权利依然应当得到保障。因此,自由和尊严是金融隐私权保护的理论起点,也始终是其追求的终极目标。
(二)财产权是宪法确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隐私权是一种具体人格权,对其保护更多的是强调精神上的利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尽管隐私权中的财产性利益逐渐增多,但侵犯公民隐私权,主要仍是给他人带来精神上的痛苦,主要采用精神损害赔偿的方法进行救济。然而金融隐私权具有强烈的财产权属性,当金融消费者的金融隐私权被侵犯,不仅会带来精神上的痛苦,还会带来财产方面的损失。
财产权是我国宪法确立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对金融隐私权进行保护正是体现了这一权利。经济交往活动的形式日益复杂,对公民财产权的保护方式也在不断进步。保护公民财产权不仅包括对实物财产的保护,公民个人金融信息与公民财产息息相关,金融隐私权被侵犯正是因为不法分子也看到了其背后隐含的巨大经济利益。因此,保护金融隐私权应属于保护公民财产权的一部分。
三、对我国构建金融隐私权制度的设想
(一)在立法中应明确金融隐私权的地位
与国外不同,我国一直缺乏对隐私权保护的传统,200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将隐私权作为一项具体人格权加以保护,虽然法律仍然没有对隐私权的概念作出界定,但这是我国隐私权保护的一个进步。具体到隐私权延伸的权利,我国也没有金融隐私权的相关概念。实践中金融隐私权被侵犯的案件屡屡发生,立法中却没有相关规定,给法官实际操作带来了很多不便。所以,保护金融隐私权的当务之急,是应当在法律中给与其一个正式的定义。
我国并没有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民事权利予以保护,只是将其规定为一项人格权,对隐私权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上位概念都没有在立法中得到确认,直接在法律中将金融隐私权规定为独立的权利并不现实。因此,首先应在宪法层面对“隐私权”进行原则上的定位,其次在民法等基本法律层面对“隐私权”进行明确的界定,将隐私权视为一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确立。在宪法和法律层面确立隐私权的法律地位,是明确金融隐私权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保护金融消费者隐私权的法律依据[4]。
(二)选择适合我国的金融隐私权保护方式
目前世界各国对金融隐私权保护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分业保护方式,这种保护方式主要基于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行业的特点,分别制定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保护措施,其优点在于保护措施的专业性和针对性,缺点是容易造成不同监管部门之间职责的重叠和空白,尤其是对金融衍生品等创新型金融产品出现监管困难。另一种是以欧盟为代表的统合保护方式,这种保护方式不按照行业属性进行区分,对广义上的金融消费者的隐私权进行统合性的监管和保护,其优点是顺应金融混业经营和创新性金融产品发展的现状,是全球金融监管发展的趋势,但是其发展和成熟的前提是金融统合监管模式。无论是美国的分业保护模式还是欧盟的统合监管模式,都充分地体现了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消费者隐私权的重视,对我国家加强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不同保护方式的选取跟一国或地区的金融发展传统和法律文化传承有着直接的关系,迎合全球金融发展趋势和我国本土现实,尽快制定有中国特色的金融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才是当务之急。
结合我国目前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和法律完善程度,采纳金融消费者隐私权的统合保护方式的时机不够成熟,比较现实的是采用分业保护方式。首先,整合在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信托法等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条例中关于金融隐私权的内容;其次,在《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信托法》及相关实施细则中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分别制定金融隐私权保护内容;再次,各金融机构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机构的自律规章,充分保护客户的金融隐私权。待时机成熟,可以逐步实施金融消费者隐私权统合保护方式,制定《金融隐私权保护法》,明确金融隐私权和金融消费者的法律界定,规范金融机构和消费者在隐私权保护中的权利义务关系,设立金融消费者隐私权保护专门机构,完善侵害金融消费者隐私权行为的法律责任等。
(三)完善相关救济措施
个人金融信息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一旦遭到侵犯会给金融消费者带来经济上的损失,因此,完善相关法律责任,明确金融隐私权受到侵犯的救济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对金融消费者的保护主要依靠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比较忽视民事责任的完善。只有尽快明确金融隐私权民事法律责任,才能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自身利益,激励金融消费者维权的动力和热情。第一,丰富金融消费者民事责任承担方式,除了包括停止侵害、恢复名誉和赔礼道歉等一般民事责任承担方式之外,结合金融行业的特殊性质,可以引入加重责任、惩罚性赔偿等新兴责任承担方式。第二,在面对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竞合的时候,明确赋予金融消费者选择救济的权利。金融机构的不当使用行为可以理解为对合同约定的违反,应承担违约责任;也可理解为对金融隐私权利益的侵犯,须承担侵权责任。对此行为做何解释,即采取何种民事责任进行救济,应赋予金融消费者进行选择的权利。
(责任编辑:陈薇)
参考文献:
[1]王利明.隐私权概念的再界定[J].法学家,2012(1).
[2]梁慧星.隐私的本质与隐私权的概念[J].人民司法,2003(4).
[3]王鸿玲.银行客户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8.
消费隐私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保护,数据挖掘,信息收集
1 引言
随着一切活动渐趋信息化, 人们越来越依赖电脑、手机和网络, 为了申请邮箱、注册个人用户、进行网上交易或是网上购物, 我们必须提供姓名、联系地址等个人资料, 有时甚至涉及出生年月、月收入等各种各样的私人信息。在使用这些网络新技术、享受网络带来的快乐和便利时, 我们却不得不付出信息被记录下来的代价, 平时不愿吐露、不能展现的隐私也可能因此而暴露在公众面前。据普华永道公司的调查, 有81%的网络用户和79%的网上消费者对他们的个人隐私受到威胁感到担忧。更有说服力的是, 有6%的网络用户和9%的网上消费者声称他们曾经成为过侵犯隐私的受害者。在网上从事直邮广告业务的智能邮递公司的一次调查表明, 有75%的本来打算购物的消费者在被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和信用卡信息时改变了主意[1]。
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商务中已经广泛使用, 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供各种挖掘方法使用的数据库中存储了大量的敏感信息, 其中有些信息是在个人无意识甚至是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集的, 而网络及其他媒体对信息的无限制暴露, 已经开始对个人隐私构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 各种数据挖掘方法与工具的不断完善, 也为一些普通用户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隐私信息提供了可能。如何对数据进行有效地挖掘, 并同时保证个人的相关隐私不被泄漏, 成为近年来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2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
个人隐私权是指个人对个人资料拥有民法所规定的权利, 这些权利大致包括:控制权、收回权、知悉权、修改权和请求司法救济权。电子商务中个人隐私权是指网络与电子商务中所涉及到对个人数据的收集、传递、存储和加工利用等各个环节中网络用户的个人和生活不被干扰的权利与个人资料的支配控制的权利。其中个人数据主要指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特征、指纹、婚姻、家庭、教育、职业、健康、病历、财务情况、社会活动、E-mail信息、IP地址、Username与password等资料。隐私权保护主要涉及三方面问题:个人数据过度收集;个人数据二次开发利用和个人数据交易。
电子商务中个人隐私权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 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首先, 从权利形态来分有隐私不被窥视的权利、不被侵入的权利、不被干扰的权利、不被非法收集利用的权利。其中, 隐私不被窥视、侵入的权利主要体现在用户的个人信箱、网上账户、信用记录的安全保密性上;隐私不被干扰的权利主要体现在用户使用信箱、交流信息及从事交易活动的安全保密性上;不被非法收集利用的权利主要体现在用户的个人特质、个人资料等不得在非经许可的状态下被利用上。其次, 从权利的内容分可以有个人特质的隐私权、个人资料的隐私权、个人行为的隐私权、通讯内容的隐私权和匿名的隐私权等。
3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信息收集途径
电子商务企业通常会利用各种途径对消费者的资料进行收集, 包括购物习惯、消费喜好、经济状况等, 通过加工整理, 获得具有商业价值的资料, 形成比较优势。但这种行为可能会对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构成极大的威胁, 因为有些收集行为是通过正当途径且告知消费者的, 而有些收集行为是利用不正当的手段, 是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电子商务企业对消费者信息收集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网上直接调查法。网上直接调查法根据采用调查方法不同, 可分为网上问卷调查法、网上实验法和网上观察法, 常用的是网上问卷调查法。利用网上调查有很多优点, 例如提高调研效率、调查数据处理便捷、降低调查成本、不受地理区域限制等, 其具体形式主要包括:网上搜索法、网站跟踪法、电子邮件法、在线调查问卷、邮件列表法、对网站访问者的抽样调查和固定样本调查等。
(2) 利用在线注册收集消费者信息。网上消费者为了进行电子商务交易, 一般要求首先进行在线注册, 成为电子商务网站的会员。电子商务网站为了个性化营销, 有时要求消费者填写较为详细的个人信息。例如年龄、性别、出生年月、收入、住址、职业、个人兴趣和爱好, 有的甚至包括身高、体重等项目。
(3) 利用Cookies文件收集用户的隐私信息。Cookies最初的应用是判定注册用户是否已经登录网站, 在征得用户许可下网站保留用户信息以便简化登录手续;另一个重要应用场合是“购物车”之类处理。现在的许多网站在每个访客进入网站时将cookie放入访客电脑, 不仅能知道用户在网站上买了些什么, 还能掌握该用户在网站上看过哪些内容, 总共逗留了多长时间等, 以便了解网站的流量和页面浏览数量。
(4) 利用间谍软件窃取隐私信息。间谍软件是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搜集用户个人信息的计算机程序。间谍软件在用户不知情或未经用户准许的情况下收集用户的个人数据。它可以在用户使用计算机时通过截屏抓取到敏感文档, 登录信息数据库, 或者在用户输入信息的时候捕获敏感的文档。它所收集的数据范围可以很广阔, 从该用户平日浏览的网站, 到诸如用户名称、密码等个人数据。
(5) 利用木马病毒收集消费者信息。木马程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病毒文件, 它与一般的病毒不同, 不会自我繁殖, 也并不刻意地去感染其它文件, 它通过将自身伪装吸引用户下载执行, 向施种木马者提供打开被种主机的门户, 使施种者可以任意毁坏、窃取被种者的文件, 甚至远程操控被种主机。一些黑客或商家利用木马病毒来收集消费者信息。
(6) 利用网络入侵收集消费者信息。网络入侵是指网络攻击者通过非法的手段 (如破译口令、电子欺骗等) 获得非法的权限, 并通过使用这些非法的权限使网络攻击者能对被攻击的主机进行非授权的操作。网络入侵的主要途径有:破译口令、IP欺骗和DNS欺骗。由于互联网的弱安全性和用户防护意识薄弱, 很容易导致入侵者利用这些弱点入侵他人的计算机而窃取隐私信息。
(7) 利用钓鱼网站收集消费者信息。钓鱼网站通过提供错误的网页来模仿正规社交网站、游戏网站、购物网站或网银页面等方式, 骗取消费者在网页上输入账号、密码、验证码等各类个人信息。输入后, 密码就会被控制钓鱼网站的黑客所窃取。另外, 也可以获取用户访问了哪个网页、在网页表格中输入了哪些数据等隐私信息。
(8) 非法转让隐私信息。在互联网免费商业模式下, 网站利用免费服务吸引用户注册, 以组建庞大的用户群体, 形成大数据信息。随着开放平台这种新型网络服务模式的不断发展, 拥有庞大用户基数的网站通过开放平台为第三方网站提供我们的个人数据以获取利益。有数据显示, 开放平台以用户资源进行商业运作的模式, 已经成为主要网络经营模式。大多数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自己的信息就被第三方合作伙伴拿走了。
4 基于隐私保护的数据挖掘技术与算法
现有的一些隐私保护技术大体上可基于下面因素对它们分类:数据分布、隐私保护技术、数据或规则更改方法、数据挖掘算法。不同的分类标准所对应的隐私保护的数据挖掘技术也存在较大差异, 以基本策略为依据, 可将基于隐私的数据挖掘技术分为: (1) 数据扰乱法。通过在研究过程中对数据进行随机变换, 或对数据进行离散与添加噪声, 以达到对原始数据进行干扰的目的, 其代表算法为MASK法; (2) 查询限制法。通过对数据进行隐藏、抽样和划分, 以达到尽量避免数据挖掘者拥有完整原始数据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 借助分布式计算或是概率统计, 获得所需的数据挖掘结果。但在利用查询限制法进行隐私保护时, 经常存在一个问题, 即所提供的数据全部为真实的原始数据, 虽然不完整, 但也会降低对隐私的保护效果。以隐私保护的结果为依据, 又可将相关的数据挖掘技术分为: (1) 启发式技术。又称为扫描技术, 通过将数据挖掘的经验和相关知识移植到检查病毒的软件当中, 进而查找出可能存在侵犯用户隐私的恶意程序或代码; (2) 密码技术。密码技术是研究如何较为隐蔽地传递信息的一门技术, 通过应用分组密码和流密码等相关技术, 从而对陌生的数据访问请求进行拦截, 以达到保护隐私的作用; (3) 重构技术。通过利用数据重构技术, 通过结果转换以及格式变换和类型替换等方式对数据空间的结构和格式做出调整, 在实现异构数据与多源数据有效融合的基础上, 降低隐私数据被篡改或盗用的可能[2]。
目前, 常见的基于隐私保护的数据挖掘算法主要有三类:数据预处理算法、基于关联规则的算法和基于分类的算法。数据预处理算法是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删除数据中最敏感的某些字段, 如姓名和证件号码等, 或在数据集中随机添加、修改和转换某些字段的数据, 这些数据能起到干扰作用, 从而避免隐私泄露。基于关联规则的算法首先在数据集中挖掘关联规则, 然后通过预先设定的学习方法或人工方法区分敏感规则和非敏感规则, 根据敏感规则可以删除其中的部分敏感项或给予较低的权重。基于分类的算法是建立一个没有隐私泄露的分类规则, 用于区分包含隐私的信息和不包含隐私的信息。对于每条数据, 该方法都使用一些字段代替敏感字段, 再进一步计算这种替换对于数据集本身的影响, 从而找出一种尽量少泄露隐私又不破坏数据集完整性的方案。具体算法如文献[3]提出一个多参数随机扰动算法, 文献[4]提出了安全多方计算技术的方法, 文献[5]把密码学中的同态加密和数字信封技术应用其中, 成功挖掘出可用的共享规则, 且很好地保护了参与方的隐私。此外, 匿名隐私保护也是一种常见的隐私保护方法, 它是通过泛化数据标识符来防止隐私数据泄露[6]。
5 结语
面临个人隐私受到严重威胁的现状, 使得电子商务中个人隐私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之一, 同时也使个人隐私安全成为电子商务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许多消费者不愿意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出于对自己个人隐私安全的担忧, 从而丧失了对电子商务的信心。因为个人隐私安全的原因使大批消费者和网络用户远离电子商务, 严重影响了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所以, 保证用户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个人隐私安全不仅能够留住一大批的电子商务潜在消费者和客户, 更重要的是, 能够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对电子商务的信心, 为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石。除了要进行立法保护、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培养, 以及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之外, 企业在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时, 也应该做到:一是要告知消费者, 获得消费者同意;二是根据信息适量原则进行收集;三是保护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参考文献
[1]周水庚, 李丰.面向数据库应用的隐私保护研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 2009, 32 (5) :847-861.
[2]宋金玲, 刘国华, 黄立明, 等.k-匿名隐私保护模型中k值的优化选择算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1, 32 (10) :1987-1993.
[3]王锐, 刘杰.隐私保护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9, 45 (26) :126-130.
[4]周志纯.隐私保护数据挖掘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08.
[5]Cliffton C, Kantarcioglu M, Vaidya J, et a1.Tools for Privacy Preserving Distributed Data Mining.ACM SIGKDD Explorations Newsletter, 2004, 4 (2) :28-34.
消费隐私 篇7
关键词:网上购物,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权
网络购物是一种既时尚又便捷的购物方式。网络购物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 更为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 在网上购物的过程中, 消费者的个人隐私遭到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早已经成为了网上购物过程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1 网络交易环境下消费者隐私权的新特点
隐私权通常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和私人秘密受到法律保护, 而不得被他人非法收集、公开、利用或者滋扰的一种权利。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 隐私权也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1.1 个人隐私的范畴不断扩大
传统意义上的个人隐私表现为不愿为他人知悉和干涉的私事。网络购物环境下的隐私则更多地表现为一些个人的数据和信息, 如个人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电子邮箱等等。这些信息在交易过程中被经营者所知悉, 但是经营者负有保密义务, 不得将此类信息擅自传播。因此, 个人隐私的内容和范畴体现出了逐渐扩大的趋势。
1.2 网络交易环境下的隐私权具有双重属性
依据传统的民法理论和学说, 隐私权一般被看做是一种人格权。然而, 在网络交易的背景下, 消费者不得不将部分个人信息透露给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 商家可能会非法收集、使用甚至买卖个人隐私。因此, 个人隐私不仅体现了人格特征, 更具有了经济价值, 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无形财产。因此, 网络交易环境下的隐私权兼具人格权和财产权的双重属性[1]。
2 网上购物模式对消费者隐私权的影响
2.1 网上购物中个人信息的使用具有广泛性
只要在网上进行购物活动, 消费者都会不可避免的使用一部分个人信息, 这是由网上购物自身特点所决定的。由于网上购物多是远程的交易, 所以邮寄和快递成为了最主要并且最常用的送货方式。因此, 消费者不得不把个人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或者所在单位等个人信息透露给经营者或者物流公司。几乎所有的网络运营商都要求消费者进行信息注册, 注册的内容通常包括姓名、电话、电子邮箱以及消费者的喜好等内容。如果经营者为了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收集必要的个人信息, 并且经营者履行了将个人信息保密的义务, 那么这种信息收集活动就是善意的, 应当为法律所保护。如果经营者强制消费者注册个人信息并将其非法买卖或者公开的, 就属于恶意的行为, 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2 网上购物中消费者的隐私权具有易侵犯性
首先, 网上购物以电脑和网络为平台, 利用这两种高科技手段为媒介的消费方式, 极易遭到他人的侵犯。侵权者往往通过破译他人密码、使用木马病毒、使用伪造网页等方式远程控制他人的电脑、偷窥他人的文件、盗窃他人的个人信息甚至偷盗他人银行密码和财物。其次, 网上购物是一种远程交易, 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了解更多的是通过网页上的广告而得到的, 这个特点很容易被侵权者所利用。例如, 侵权者可能会利用诸如问卷调查、赠送小礼品等具有迷惑性的方式非法索取个人信息, 对个人隐私和网络交易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最后, 互联网的传播速度极快、覆盖面极广。经营者易于利用互联网将其掌握的个人信息非法披露或者转卖给广告商。这些个人信息数据量大, 涉及的人员众多, 一旦被公开将造难以弥补的巨大影响。调查显示, 62.1%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的个人信息曾被在线商家或网站滥用过, 其中41.4%的人遭遇的滥用行为是个人信息“被用来接收垃圾信息”, 20.0%的人是个人信息“被加入到其他列表中”, 26.6%的是个人信息“被泄露给其他人或机构”, 还有12.0%的人是个人信息“别人可以随意查到”[2]。
3 对网上购物过程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3.1 消费者自身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一项名为“网上购物消费者最关心的安全问题”的调查显示, 消费者最关心的个人隐私问题包括“个人资料被卖给第三方、身份被盗、电脑病毒、身份被盗以及收到未经许可的垃圾邮件”这五种类型的侵权。消费者网上购物隐私权的保护必须依赖于消费者自身防范意识的提高。
第一, 消费者要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防范。要在电脑上安全防病毒软件、防木马软件或者防火墙, 并对病毒库及时更新。第二, 消费者应当尽量在私人的电脑上进行信息注册和买卖交易等操作, 避免在公共电脑上使用网上银行等支付工具。第三, 消费者在网络上购买商品的时候, 应选择大型的、正规的购物网站, 并且寻找信誉度较高的卖家。第四, 消费者在网站上进行信息注册时, 要留意运营商是否提供了保护个人信息的声明以及保护隐私等条款。第五, 申请一张专门的银行卡进行网上支付, 使用电子证书、U盾、动态密码或者消费短息提示等服务保障网上银行的支付安全。第六, 针对必须填写的个人信息, 如填写送货地址时, 消费者可以选择使用工作单位的地址接收货物。
3.2 购物网站和商家对消费者个人隐私的保护
加强网络经营者的行业自律是使电子商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最有效方式。在网络营销活动中, 经营者可能会为了研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以及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收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但是这种个人信息的收集必须遵循适当性的原则。收集过多的个人信息会使消费者产生顾虑, 一些用户往往会因为担心个人信息被滥用而放弃注册或者提供虚假信息, 这也会对经营者的正常经营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首先, 经营者应慎重处理好个人信息收集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 尽量减少不必要之个人信息的收集。其次, 经营者应当公开个人隐私保护条款, 切实保护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不得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非法使用和买卖。
3.3 法律制度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我国现行的立法当中对消费者的隐私权问题尚没有明确的规定。保障消费者网上购物中个人信息的安全, 规范商家的经营活动需要法律制度的引导和保障。但是, 对消费者网上购物过程中隐私权的保护可谓是一把双刃剑。[3]适当的法律制度既能够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又能够促进电子商务的正常推行;过多的干预经济贸易的自由, 则会打击买卖双方的积极性、妨碍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 确定法律对网络交易环境下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程度, 做到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共赢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 应当在民法典中明确规定隐私权的相关内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并未对隐私权的具体内涵和法律地位进行界定, 这对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极为不利。其次, 应制定专门的电子商务法律规范, 注重对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现行的司法解释中称:“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 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很显然, 隐私权被看成了一种人格权。但是, 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具有了一定的财产权属性, 因此, 制定专门的电子商务立法乃当务之急。再次, 加大行政监管力度。对于违反保密义务的经营者, 应赔偿其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对于恶意非法获取、非法买卖消费者信息的网络经营者, 还应处以高于其违法所得的行政罚款甚至刑事处罚, 严厉打击和查处非法交易个人隐私的各种行为。最后, 加强网络安全方面的管理。我国已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刑法也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情节严重的行为规定为了犯罪。但是, 我国计算机安全方面的立法还比较滞后,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病毒也日益猖獗, 防治计算机病毒方面的法律法规是计算机安全方面立法的首要任务。
消费者的细心防范、经营者的诚信自律加之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后盾, 才能更加有效地保障网络购物环境下消费者的隐私权, 不断地促进电子商务领域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敏英.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 2005, (7) .
[2]王妍玲, 陈红军.信用是电子商务的重中之重[J].商场现代化, 2007, (3) .
消费隐私 篇8
关键词:骚扰,商业骚扰,隐私,隐私权
近年来, 由于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 一些商家通过打消费者的电话或给其发短信进行电话营销或短信营销的现象十分普遍, 不少消费者不断接到商品推销、房产、婚介、广告等各个服务类行业的电话。电话营销是以电话为主要沟通手段, 借助网络、传真、短信、邮寄、递送等辅助方式与客户直接联系, 并完成产品的推介、咨询、报价、保单条件确认等主要营销过程。这种营销方式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 通过电话与老客户进行定期的回访联络可以密切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 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 而且能节约上门回访的人力、交通等各种成本。一般而言, 这种商业性质的电话或短信营销并不会干扰消费者正常的私生活安宁, 也是消费者乐于接受的, 但是如果商家在未征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 不分时间和场合反复不停的给消费者打促销电话或是发促销短信, 那么, 商家的这种行为就已干扰了消费者的私生活安宁, 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 其促销电话则属于骚扰电话。
骚扰电话是骚扰者打给电话机主的、不受欢迎的、不请自来的电话或短信, 根据其主观意图可分为非商业性质的和商业性质的。非商业性质的骚扰一般没有商业营利目的, 大多处于无聊、报复、发泄等目的;而商业性质的骚扰只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就是反复不断地向机主推销商品或服务, 最终达到使消费者购买以获取经济利益, 而不考虑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和接受程度。例如在上海、北京等一些城市, 一些业主经常受到房地产中介公司电话和短信骚扰, 不断地被询问是否需要卖房、出租房屋等。令业主不解的是, 这些中介公司是如何知道自己的电话号码、所购房屋情况的?据一位房产中介公司老板透露, 业主在买房时都会向开发商提供自己相关个人信息, 开发商手中有十分详细的业主个人信息名录, 包括业主姓名、联系电话, 以及购买房屋的楼层、户型等。中介公司就是通过开发商的工作人员, 购买到这些信息的。在一些医院, 患者就诊后莫名的收到很多药品促销的电话或短信,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推销商竟然是从医生手中买来患者的个人信息。类似这样的电话和短信促销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侵犯了消费者及患者的隐私权和私生活安宁权。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 消费者的姓名、年龄、电话、家庭住址、婚姻、健康及财产等个人资料都成为具有经济价值的信息, 是经营者开发产品、开拓市场必须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不少商家不遗余力地收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有的甚至将个人信息当作商业信息进行买卖, 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正常生活, 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利。对此, 除了消费者自身需要增强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意识外, 主要还靠国家立法对消费者的个人隐私进行必要的保护, 在消费者隐私权受到侵害时给与必要的司法救济。
隐私, 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他人非法干扰, 私人信息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刺探和公开。因此又称私人生活安宁或私生活秘密, 主要包括自然人的姓名、电话、住址、身体状态、个人活动、财产状况、私人文件和数据等纯属于私人信息的一些内容。隐私权, 是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生活信息受到法律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主要包括个人生活安宁权、个人生活信息保密权、个人通讯保密权及个人隐私使用权。隐私权是一项为众多国际公约、多边条约确认与保护的基本权利, 其立法宗旨在于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和精神利益, 所以对隐私的保护是维护自然人在市民社会里的资格和尊严所必需的。欧盟早在1998年10月就通过了《隐私保护条令》,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起也相继通过立法对隐私权予以保护, 尤其是美国较早的采取了对公民隐私权进行直接保护的方法, 并制定了专门的《隐私法》和其他保护隐私权的法律进一步强化, 成为国际上保护隐私权的典范。我国由于民事研究起步晚, 加之受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影响, 对隐私权立法保护不够重视, 在我国《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中都没有直接将隐私权写进法律条款中,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九项权益中, 同样也没有关于消费者隐私权的相关规定。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规定, 公布、宣扬他人隐私, 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应认定侵害他人名誉权。但这只是对隐私权的间接保护, 其保护力度和范围远不及直接保护, 可见, 目前我国法律尚不承认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在司法实践中, 遇到隐私权问题时, 当事人不能以侵犯隐私或隐私权为案由诉诸法院请求法律保护和救济, 只能以侵害名誉为案由提起诉讼。由于我国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缺陷, 造成人们对隐私权的内容, 以及是否侵犯隐私权问题认识模糊, 因此消费者在隐私权遭受侵害时如何维权成为难题。
针对我国隐私权保护的滞后状态, 特别是当前消费关系中存在的侵犯消费者个人隐私的现象, 当前应根据我国国情, 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 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有关隐私权保护的立法, 并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隐私权的保护在我国有基本的法律保障。
首先, 隐私权不具有直接的财产利益, 所以它是专属于自然人享有的一项重要的人格权, 因此, 我国《宪法》和《民法》应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直接保护, 让隐私权与其他人格权一样受到重视和尊重。同时, 还应明确规定隐私权保护的具体内容与范围, 这是对隐私权是否被侵害的界定, 以利于人们了解隐私权内容与范围, 减少隐私权的侵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隐私权的内容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侵害隐私权的行为类型也在不断增多, 所以在具体规定隐私权的内容和范围时应采取灵活的方法。
其次, 应明确规定公开或出售他人隐私为侵权行为, 隐私权受侵害可请求民事赔偿。公民享有保护私生活安宁与秘密的隐私权, 任何人负有不侵害该合法权利的不作为义务, 侵害他人隐私权是一种积极的作为行为, 受害人一般没有直接财产损失, 其主要损害后果是精神损害, 这种精神损害如果持续时间较长, 可能导致受害人出现疾病特别是精神方面的疾病而引起间接的财产损失, 所以, 很多国家立法都规定侵害他人隐私权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从我国立法对侵害隐私权的赔偿规定看, 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的赔偿, 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损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的赔偿。
再次, 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了消费者的九项权利, 包括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获知权、受尊重和监督权。但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营销方式的变化, 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出现, 消费者受到损害的权利已经超出了九项权利的范围, 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问题。权利是保护消费者的基本依据, 由于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地位不均衡, 消费者处于弱势的地位, 国家应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因此, 有必要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利的范围, 增加保护消费者隐私权的规定。例如经营者不得要求消费者提供与消费无关的个人信息, 未经消费者本人同意, 也不得将已知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向第三人披露, 经营者对其合法取得的消费者隐私负有保密责任, 禁止经营者非法获得消费者隐私或出售消费者隐私。对于确需知晓、接触消费者隐私的经营者, 应制定相关的禁止性规定以及各不同行业对消费者隐私保护的标准和要求。
最后, 应由信息产业部联合公安部门对商业电话和短信进行一定的规制。对此, 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做法值得借鉴, 那就是在接受方不承担通信费用的情况下, 接受者以适当的形式明确拒绝时 (如发出“取消接收要求”) , 发送人不应继续发送这些信息, 不得用欺骗手段让人必须看这些信息的内容, 否则应当对发送者进行处罚。
综上所述, 消费者权益是关系到社会每一个人的权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消费需求日益增长, 为保护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建立和谐安全的消费环境, 在我国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立法, 并对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内容、制裁措施做出具体规定是十分必要而且迫切的。
参考文献
[1]张新宝著:《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群众出版社, 1997年4月
[2]王利明著:《民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6月
[3]张严方著:《消费者保护法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03年3月
消费隐私 篇9
一、金融隐私权的一般内涵
所谓金融隐私权, 一般是指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支配、控制与其信用状况有关一切信息的权利。金融隐私权的权利主体, 即金融信息的所有人, 是参与银行信贷、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活动的金融消费者;金融隐私权所保护的客体包括金融消费者支配、控制与其信用状况有关一切信息, 具体而言就是在上述金融活动中形成的个人身份信息、账户信息、信用记录和交易信息等金融隐私。金融隐私权内在地包含两项重要权能, 即权利人自主控制其信息的积极权能和禁止他人任意公开金融信息的消极权能。根据积极权能, 权利人可直接控制、支配个人的金融信息, 有权自主决定是否公开、在什么范围、以何种方法公开自己的个人金融信息。金融隐私权的消极权能包括非经权利人明确同意, 金融机构不得向其他第三方主体披露其金融信息, 当权利人的金融隐私权受到侵犯时, 有权向司法机关寻求救济、获得损失补偿的权利。金融隐私权是传统的隐私权在金融领域内的延伸与发展。在社会生活中, 由于金融机构处于优势地位, 金融消费者个体和金融机构之间力量悬殊, 个人金融信息存在这被任意泄露、窃取或不当使用的风险, 隐私权被侵害的案例层出不穷, 而金融机构在这些金融隐私侵权案件中承担程度不一的责任。加强金融隐私权的保护符合金融监管的目标要求, 是金融监管的应有之义。在现代金融监管领域, 除了按照审慎监管原则, 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之外, 还有一项重要的监管目标就是保护金融消费者权利, 通过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的监管, 防止和减少金融消费这受到欺诈和其他不公平待遇。从这个层面说, 保护金融隐私权是金融监管的必然要求。
二、国外关于金融隐私权的保护制度
构建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 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现有的立法经验。笔者仅摘取美国和日本在金融隐私权领域的保护制度进行初步研究。
1. 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首个在理论上提出隐私权概念和在立法实践中开展隐私权立法的国家。但是,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前美国法院并未重视对金融隐私权的保护。直到1961年在Peter v.Idaho First National Bank一案中, 才正式确立银行与客户资料的保密义务。该案判决书指出, 银行是客户的代理人, 基于银行与客户缔结的契约关系所包含的默示条款, 未经客户本人同意银行不得向第三人泄露客户帐户的相关信息。若银行违反该项义务, 客户可主张银行违反契约默示条款, 要求银行赔偿损失。1982年在Djowharzadeh v.City Nat.Bank and Trust Co of Norman一案中, 判决进一步指出, 基于银行在间接金融市场的独占地位, 银行应对客户信息负有保密的责任。在司法实践之外, 美国联邦法律和各州立法也对金融隐私权进行专门的立法保护。在上个世纪70年代, 美国制定了《隐私权法》、《银行保密法》、《金融隐私权法》等, 形成了以专门立法的形式保护金融隐私权的体例。1970年, 美国颁布《银行保密法》 (Bank Secrecy Act) , 确立了银行为客户保密的基本原则, 但是同时规定财政部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向金融机构索取与客户相关的金融交易信息。1974年颁布的《隐私权法》 (The Privacy Act) 是隐私权保护方面的专门立法, 该法案虽然并未明确提出“金融隐私权”的概念, 但是规定了联邦政府在收集和使用个人资料的权限。在此基础上, 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隐私权法》 (Right to Financial Privacy Act of 1978) , 根据这一法案, 政府有义务证明其获取金融信息的正当性, 限制了《银行保密法》赋予的联邦政府获取银行客户资料的权力。1999年, 在金融混业经营盛行的大背景下, 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The Financial Service Modernization Act of 1999) , 该法第五章第A节 (Subtitle A of Title V) 明文规定金融机构有尊重客户隐私的法定义务, 这一义务甚至涵盖客户的非公开个人信息。
2. 日本。
与美国对于金融隐私权的保护模式不同, 日本围绕“个人情报”这一概念开展金融信息的保护。1987年, 日本全国银行个人信用情报中心、日本情报中心及信用情报中心共同设立日本个人金融信用情报网, 其宗旨在于收集、交换和提供银行业、消费金融业、信用情报收集业所保有的个人信用情报, 并防止超贷及多重债务问题。2003年, 日本先后通过《个人情报保护法》和《行政部门个人情报保护法》。根据这些法律, 日本金融厅先后制定了《金融领域个人情报保护方针》、《金融领域个人情报保护方针之安全管理措施十五指南》等行政规范, 作为上述法案适用过程中的实施细则, 进一步规范个人金融情报的收集和使用。这些基于“个人情报”的保护法令, 重点在于限制个人金融情报的使用目的、范围, 明确使用个人金融情报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 日本金融行业通过修订自律规范逐步完善内部规则, 形成了金融领域内保护客户个人情报的完善法律体系。
三、构建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的基本思路
在我国, “金融隐私”这一概念并未纳入法律框架, 在司法实践中往往用“秘密”、“信息”等说法取代“金融隐私”的概念, 更遑论明确提出“金融隐私权”这一法律范畴。长期以来, 我国立法体例中并未将隐私权作为一种独立的权利类型提出, 而是将其置于名誉权的保护围之下。直到2009年我国通过《侵权责任法》, 这才第一次确立了隐私权的法律地位, 但是对于由隐私权概念延伸发展出的金融隐私权, 在立法上尚属空白。在构建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过程中, 必须要解决以下问题。
1. 金融隐私权保护模式的选择。
从本文介绍的国外关于对金融隐私权保护的立法来看, 金融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制度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通过专门的金融隐私权立法对金融隐私进行保护, 这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一是通过对个人信息数据进行综合保护的模式实现对金融隐私权的保护, 日本的法律制度即在此例。两者相较可以看出, 美国模式是在对案例的归纳总结基础之上形成的法律制度, 由于美国不是统一的成文法国家, 因此美国对于金融隐私权的保护性规范散见于各项法案, 虽有清晰的发展脉络, 但如果就此移植入我国的法律体系, 必然因缺乏系统性而水土不服。日本模式将金融隐私权的保护作为个体信息或数据保护的一部分, 从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角度, 通过对个体信息的维护和合理利用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隐私利益。日本的立法沿革与我国有相似之处, 日本模式符合金融隐私保护的长远发展, 因此, 笔者认为, 在对金融隐私权法律制度模式的选择方面, 我们应借鉴日本相对成熟的法律规范, 将金融隐私权纳入个体信息保护的一部分, 移植入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
2. 以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为中心构建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
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角度看, 金融消费者的金融隐私也属于个体信用信息的一部分。但是, 金融隐私权的内在价值要求与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却背道而驰。金融隐私权重在强调个人私权利的保护, 强调金融隐私的安全;而在社会信用体系构建中, 从社会公益出发, 要进行个体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信用数据库的建设, 对个人信用数据进行必要的公开和利用, 强调金融安全与金融秩序。这就必然和金融隐私权发生冲突。这个问题实质是个体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博弈问题。笔者认为, 在这一冲突中, 应本着权利本位的价值导向, 以保护个体的金融隐私权作为第一目标, 在不侵害个体金融隐私权的前提之下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个体金融隐私作为信用信息被收集、利用和公开应该以法律的明文授权为限, 必须符合正当性原则, 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以避免侵害个体金融隐私权。
摘要:隐私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利。金融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在金融领域的拓展。在信息时代, 个体金融信息通过网络平台传输与共享, 极易发生信息的泄露或不当使用, 从而出现金融领域的侵权案件。本文试从金融隐私权的概念研究出发, 以金融消费者权利为中心, 探讨金融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关键词:金融隐私权,信用信息,权利保护
参考文献
[1]谈李荣.金融隐私权与信用开放的博弈[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2]黄毅, 杜要忠, 译.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
[3]李福隆.“金融危机事件下之金融隐私权与银行监管”[J].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评论, 2011, 3.
[4]谈李荣.银行与客户法律关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5]潘建珊:“欧美金融隐私保护法律制度比较”[J].法学论坛, 2007, (9) .
[6]吴凤琴.“欧美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比较探析”[J].经济与法制, 2011, (6) .
[7]张乐俊.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 2012.
消费隐私 篇10
关键词 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模式 行业自律 法律规制
中图分类号:D923.8 文献标识码:A
1欧美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模式分析
1.1美国的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模式
作为世界上电子商务最发达、信息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美国认为过度限制个人信息的利用必然会影响到时代经济的发展,故而美国并不主张通过严格的立法实现对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目的,故其采取以行业自律为主、立法为辅的模式来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具体的行业自律形式主要有:
(1)通过网络隐私保护认证:此种方式主要是指授权同意特定隐私规则的企业以标识认证,消费者通过识别此种认证标志达到对经营者信息保护情况的评估。
(2)制定行业准则:自律组织制定相关的指导原则,凡是加入该组织的成员必须遵循该组织制定出的对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原则,为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提供范本。
(3)技术保护:网民在上网浏览网站时,技术软件会提醒网民哪些个人信息将会被该网站收集以及收集后的使用方式和目的,由网民自己决定是否继续进入该网站,此种保护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了很大的自我保护空间。
1.2欧盟的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模式
与美国不同,欧洲政府认为,隐私权是法律赋予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应当通过严格的立法予以保护,因而欧盟主要通过立法来实现对消费者隐私资料的保护。此种保护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旦消费者的隐私权遭到侵犯,有现成可行的法律条文予以援用,方便法官断案,更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便利。
2美国与欧盟保护模式的利弊分析
显然,倡导行业自律的模式更倾向于保护行业利益,行业规范和政策的灵活性使美国经济活动的发展保持者蓬勃活力,避免了严格立法给经营者带来的不利影响。然而,此种模式赋予经营者过度的选择权,如经营者完全可以选择不加入任何形式的行业组织,也不遵守任何组织指定的行业准则,进一步讲,行业自律模式由于缺乏可操作性与强制执行力,往往在效果上差强人意,难以达到保护消费者隐私权的目的。
立法规制模式,侧重于法律的规范和强制作用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有利于在最大限度范围内保护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无疑对消费者而言是有利的。然而过于严格的立法模式往往会提高企业获取信息的成本,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经营者的自由经营,阻碍了经济的活力。
3我国应确立立法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隐私权保护模式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两种保护模式各有利弊,我国学者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模式的确立上一直没有统一的定论,一些学者主张采用立法模式对消费者隐私权进行保护,主张从立法上完善相关制度,实现对消费者隐私权的有力保护;一些学者主张鉴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态势,应侧重于保护经济发展的活力,充分发挥经营者在市场经济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因而应采取行业自律为主导的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模式。笔者认为,单一的模式无法实现对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目的,应结合两种保护模式各自的有点,并采取立法模式为主、行业资料为辅的保护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处于无论是经营者亦或消费者,在我国都处于隐私权观念淡薄的现状,而此种现状并非短期就可以改变。再者,我国目前处于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无论是在法律或是政策的制定上都显现出倾向保护经济发展的目的,这就为经营者为实现营利不惜一切代价提供了温床,因为即时经营者为了实现高额利润弃消费者权益于不顾,也不会付出与其所获利益相当的代价,如近些年来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问题等。因而,在消费者隐私权彰显着巨大经济价值的情况下,经营者必然会为了获取利润而弃消费者隐私利益于不顾。
因此,在我国,单靠行业自律的方式来保护消费者隐私权是必然行不通的。唯有通过严格的立法规制对经营者的行为加以约束才能为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提供有力保障。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放弃行业自律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使用,因为法律的制定必然要给经济的活跃发展保留充足的余地,而不同的行业对消费者隐私信息的使用情况不同,保护要求不同,通过行业自律一方面可以弥补法律规制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会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因而我国必须实行立法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保护模式来实现对消费者隐私权的合理保护。
参考文献
[1] 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2.
[2] 王利明.民法.侵权行为法.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3] 马潇.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制度的立法完善[J].商情,2014.(6).
[4] 张民安.美国当代隐私权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
【消费隐私】推荐阅读:
消费者网络隐私权07-25
金融消费者隐私权10-23
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10-31
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电子商务论文05-21
隐私背后的隐私07-10
《隐私和隐私权》学案分析09-09
隐私公开05-15
金融隐私05-30
手机隐私06-03
隐私传播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