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网络隐私权

2024-07-25

消费者网络隐私权(共10篇)

消费者网络隐私权 篇1

摘要:科技改变生活。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促成了网络交易的空前繁荣。然而网络的开放性与虚拟性、即时性使得消费者的隐私权保护面临着各种风险。我国目前尚无一部法律针对此问题作出系统规定, 无法对消费者隐私权提供周延的保护。因此立法完善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已是刻不容缓。

关键词:网络交易,隐私权,立法保护

网络交易是通过信息交流与互动开展和实施的商事活动, 因而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计算机与互联网的烙印。毋庸置疑, 网络交易给消费者带来了多样的选择和快捷的服务, 与此同时, 网络特有的虚拟性、开放性使消费者的隐私权面临更大威胁。网络交易中买卖双方必须凭借电子商务企业的网络平台, 同时依托物流企业方能完成交易。在这诸多环节中, 电子商务企业、网络经营者、第三方物流都会接触到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促成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数字化流转, 提升了公司收集、存储、传送、加工和利用消费者个人资料的能力。个人信息逐渐凸显出的财产属性也使得电商企业倾向于发掘、收集和保存使用处理更多、更详尽的个人信息。有学者甚至认为在第三次浪潮中, 主要财产已经变成了信息。不当收集、不当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用以牟利的现象屡见不鲜。正如美国学者所言:“我们生活在一个透明的社会里”, “每个人所拥有的个人隐私正在消失”。

1 网络交易中消费者隐私权的立法概况

我国目前尚无一部法律针对隐私权作出系统规定。关于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定散见于各种条文之中。如我国《宪法》 (2004) 第38条规定了“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第40条对公民的通信秘密权进行了规定。我国《民法通则》 (1987) 第101条规定, “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 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民事诉讼法》 (2012) 第68条规定, “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证据应当保密, 需要在法庭出示的, 不得在公开开庭时出示。”《刑法修正案 (七) 》 (2009) 中增设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妇女权益保障法》 (2005) 第42条规定, “妇女的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人格受法律保护”, 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提出了隐私权的概念。随后在《侵权责任法》 (2009) 第2条明确规定, “民事权益包括隐私权……”, 同时在第36条中对侵害隐私权的责任做出了认定。《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 (2010) 第46条规定, “通过网络或者采用其他方式侵害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的, 适用被侵权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此外, 在《旅游法》、《统计法》、《社会保险法》、《居民身份证法》、《护照法》等相关法规的修改和制定中都明确规定了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则。2013年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再次确认了经营者应承担保障消费者个人隐私的义务。

关于网络交易中的隐私权的法律规定更是屈指可数。《计算机信息网络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 (1997)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1997)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等规定均要求对网络用户的个人隐私进行保护, 但是均是从政府管理作为出发点, 行政色彩浓厚且年代久远。2012年12月28日起实施的全国人大《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 比较系统地规定了公民网络隐私的保护的措施, 但在适用上存在模糊性和局限性。此外, 工信部颁发了《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 (2013) , 这是我国在保护数据化的个人信息方面的有益尝试。在该指南中根据个人信息的内容提供不同程度的保护, 并由此导致不同的法律责任, 将更有利于分配个人信息保护主体的相关义务。但以上规范性文件仅为技术指导之用, 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这些法律法规、规章或规范性文件固然为我国网络交易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但是由于立法效力等级不高, 法律条文过于粗略, 无法为消费者隐私权提供充分的保护。

2 问题

面对网络技术的冲击, 传统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显示出很大的滞后性和局限性。

2.1 隐私权概念有待确定

我国法律并未对隐私权保护作出直接规定, 仅仅是将隐私权作为名誉权的一部分进行规定。《妇女权益保障法》、《侵权责任法》、《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等法律中使用了隐私权的概念, 但只是点到为止, 其权利内容仍不清晰。

2.2 现有法律还存在效力低、系统性差的缺陷

目前我国尚无针对网络交易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专门立法。2003年起国务院就委托有关专家开始起草《个人信息保护法》, 但历时十年之久, 却仍然是“只闻楼梯响, 不见人下来”。虽然在个别领域内有相关的法律规范, 如我国《居民身份证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中均涉及个人信息的保护, 但此种保护范围并不足以覆盖隐私权之全部内容, 更无法实现对个人信息收集、保管、利用等环节的全程监管。且大多数规范效力层级低下, 缺乏一定的权威性。

2.3 保障措施不明确

我国现存的与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相关的法律规定均采用了十分原则的表述, 用语非常模糊和笼统, 处置措施多是抽象的宣示性的规定, 这样就使法律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效果大打了折扣。在这样的立法状况之下, 消费者的隐私权范围、内容都处于不够明确的境地, 而这显然不利于对滥用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制裁和对个人信息主体合法权益的保护。

2.4 法律责任和救济程序不完善, 事后救济

在我国民法中对隐私权采取的是间接保护的态度, 即通过保护人格尊严、个人秘密等与隐私相关的范畴进而保护其个人隐私, 这就造成隐私权寻求司法救济的可诉性降低, 法律保护隐私权的实际效力减少。2009年刑法修订时增设了“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 但这仅为事后救济, 且适用门槛较高, 而实践中大量的侵害消费者隐私权的普通违法行为都被其排除在外。

3 立法完善

我国属于大陆法系的国家, 习惯采用成文法的法律渊源, 并且通过立法规制也往往能够取得更有效的法律后果。因此本文主张应当尽快完善立法, 保护消费者隐私权。同时也为电子商务行业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3.1 保护方式选择

目前世界各国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有两种模式:直接保护和间接保护模式, 我国法律采取的是间接保护的模式, 即对于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不是直接认定为侵权行为, 而是认定为其他类似的侵权行为, 按照类似的侵权行为承担民事责任。这使得消费者在寻求司法救济时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完善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应该采用直接保护方式, 通过专门立法将隐私权纳入人格权保护范畴, 将隐私权规定为一种人格权, 对消费者隐私权做出直接保护。

3.2 立法原则的确定

鉴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隐私保护与个人数据跨国流通指南》的完善与合理程度, 世界各国和地区及主要的国际组织在制定本国 (地区) 个人信息保护法时都不同程度地予以参考, 我国同样也有必要参考经济与合作组织《隐私保护与个人数据跨国流通指南》确立的基本原则, 并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 确定隐私权保护的原则。

隐私权的基本原则首先是用户同意原则, 电子商务企业收集、适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事先取得消费者同意。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修改、删除其数据信息内容, 用户同意原则赋予消费者更多自由支配的权利, 让消费者可以在个性化收益和损失之间进行权衡并作出决定。

其次是合理利用原则。在某些特定情形下, 电子商务企业基于网络经营管理的需要可以合理利用网络用户的个人数据资料信息, 但这种利用应以合理为限。未经用户许可不能随意将这个数据信息转让给第三方, 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完整性。

最后是兼顾行业利益原则。如果对数据用户收集、利用个人数据信息的行为不加以调整, 会损害消费者的隐私权, 但同时应认识到, 隐私权像其他法律权利一样不是绝对的。保护隐私权亦不可陷入无限保护的误区。在隐私权保护与行业利益之间的确存在冲突, 但二者间也并非绝对的此消彼长的关系。完善的隐私权保障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信心, 也就能间接促进网络交易的发展;而网络交易的发展, 又能促进保护个人隐私技术的研制与应用。因此, 立法规制时应当从兼顾数据用户和消费者利益并使之均衡的角度予以考察, 既要保障新兴产业, 又要维护消费者的隐私权, 并使之尽可能处于动态的平衡。

3.3 立法内容完善

隐私权应当是平行于名誉权的人格权。在现有的法律框架内, 以民法为核心构建完善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制度。在未来的民法典中明确规定隐私权, 已经成为共识。应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予以明确, 即规定这样的条款:“公民的隐私权, 依法受到保护, 非经本人同意, 任何人不得刺探、披露、公开个人隐私。”同时对隐私权的概念、特征、内容予以明确规定, 避免在司法实践中产生模糊不清。鉴于立法所应当具有的前瞻性和公信力, 可在隐私权的法律条款中单列一项, 即“其他导致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以概括性的条款加以规定。这样才赋予了消费者寻求救济的途径, 使其隐私权得到充分保护。

在2013年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已经增加了经营者保障消费者个人隐私的义务, 但其仅为宣誓性的条款, 对如何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权尚缺乏详细具体的规定。因此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特殊保护的规定, 确立消费者隐私权的特殊保护制度。对于保护主体、举证责任分配、经营者应承担何种侵权责任这些问题进行落实。

在此基础上, 再进一步推动适用于普通民众的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则应当从个人信息的采集、保管、利用等各个环节对公民个人信息权的保护进行全面设计。制定该法并不意味着把网络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隐藏于温室之中, 而是寻求一个动态的安全——在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处理和散播等流转过程中的安全, 阳光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何其生.电子商务的国际私法问题[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

[2]孔令杰.关于我国个人资料保护立法的宏观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 2010 (1) .

[3]陈英.信息产权与知识产权的内涵和外延的冲突[J].中国知识产权报, 2003 (10) .

[4]美理查德.A·斯皮内洛.世纪道德:信息技术的伦理方面[M].刘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5]柴晓宇.德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特色及对中国的启示[J].人大研究, 2013 (3) .

[6]唐慧俊.论消费者个人信息权的法律保护——兼评我国新修订《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相关规定[J].消费经济, 2013 (12) .

[7]王利明.电子商务法律制度:冲击与因应[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

[8]朱庆华, 杨坚争.信息法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9]陈小飞, 论消费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 2006.

[10]胡延玲, 卢晓帆.电子商务对隐私权的冲击[J].经济论坛, 2003 (8) .

[11]邹卫强.隐私权的利益冲突与法律衡量[J].湘潮 (理论版) , 2007 (5) .

[12]刘映春.电子商务中个人资料保护问题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08 (2) .

论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篇2

关键词:消费者;隐私权;保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D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110-02

美国学者首先提出了“隐私权”这一概念。国外民法综合学说认为,隐私权是个人对其私人领域的一种控制状态,包括是否允许他人知悉自己的隐私事务以及他人利用自己的隐私[1]。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将人格权分为一般人格权和具体人格权,而具体人格权又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隐私权、名誉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对名誉权、人身权等做了详细的规定,却对隐私权没有详细的法律规定,只是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依我国有关民法学家的看法,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空间安宁与私人信息受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2]。

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之前,理论界对消费者的定义有不同的看法。而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条的规定,消费者是指为满足生活需要而购买或使用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人。现行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当中明确规定了有关消费者的九项权利。从历史演进的角度看,消费者保护法中规定的有关消费者的这九项权利在传统上大多属于交易当事人自治地范围。但是,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使得市场营销方式出现了更多的模式,仅仅是这九项权利已不足以保护消费者的权益了,消费者的隐私权更是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3]。消费者隐私权是人格权的一种新类型,它对于保护消费者人格尊严和从事社会活动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一、消费者隐私权的内容

消费者隐私权的核心内容是对属于自己私人生活范畴的事项依法自由支配并排斥他人非法干涉的权利。为了使消费者更广泛地了解隐私权的相关内容,许多国家在相关法律上对隐私权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从而减少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侵害。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项权利。

(一)消费者的隐私隐瞒权

隐私权的客体是自然人的隐私,隐私权的本质在于确保个人远离公众的目光。而消费者有权决定是否将自己的隐私告知他们,这是消费者最基本的自由。每一个消费者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应有不想为他人知晓的消费习惯或是其他。当然,如果消费者的隐私与国家公共利益有关或是有为其他法律行为服务的作用,消费者就应该遵循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的原则,将自己的消费行为告知有关国家机关。

(二)消费者的隐私利用权

隐私利用权是指消费者可以对自己的隐私加以利用。需要注意的是,消费者在行使自己对隐私的利用权时,不应当违反法律及公序良俗。

(三)消费者的隐私维护权

消费者有权维护自己的隐私不被他人非法干涉。

(四)消费者的隐私支配权

隐私支配权是指消费者对于自己的隐私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支配。

二、我国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现状

(一)隐私权的保护

在民法历史上,隐私权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权利。对于隐私权的概念和范围,我国相关法律并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只是有很多学者对此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侵犯隐私权可能同时构成对名誉权的侵犯。最高人民法院也曾有司法解释以名誉权来保护自然人的隐私。比如,1993年8月7日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之七就是关于侵犯公民隐私同时触犯了法律对公民名誉权的保护的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精神损害赔偿解释》中尽管没有明确提出隐私权的概念,但将隐私作为了人格利益,并将侵犯隐私与侵犯名誉严格区分[4]。2002年12月23日,九届全国人大第三十一次会议首次审议的《民法典》(草案)在人格权一编明确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5]。

(二)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我国宪法、法律、部门规章等并没有相应的规定,而只有较少的地方性法规做出了专门的规定。如上海、北京、福建、宁夏、河南等地方都先后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地方性法规基本都赋予消费者隐私权的隐瞒和利用权,并且规定,经营者、服务者等其他接触消费者信息的公民,有不泄露其所知悉的消费者隐私的义务。但是由于上述规定是地方性法规,立法层次较低,作用较小,影响不够大。

(三)消费者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对于消费者网络隐私权,我国法律的保护力度更是不及消费者隐私权的专门性地方性法规。我国是通过一些法律文件对网络隐私权进行保护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58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从事窃取或者破坏他人信息、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活动[6]。

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为隐私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课题,然而我国的法律却没有及时做出相应的规定,这就使得消费者不能倾心所欲地在网络这个大环境下行使自己的权利。因为权利的行使不能得到国家强制力的有效保障。网络是个虚拟的环境,当消费者在网上冲浪时,一般无法隐匿自己的信息,这就使得消费者的隐私更加全面和准确的暴露在社会大众之下。不法分子有可能就会利用此机会去谋取不正当利益,从而侵害了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总之,我国法律在对消费者隐私权方面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可以说,关于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特别是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基本上处于一种无法可依的状态[7]。

三、对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构想

(一)宏观构想

1.引导和形成网络时代的伦理道德

随着科学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普及到了公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网络是个虚拟的社会,它应有比现实社会更高的要求。然而实际却并非如此,正是由于网络交往的不接触和虚拟,才导致了人和人之间的欺骗和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的出现。人肉搜索的恐怖、虚假信息的网络宣传、不健康网站的随意、明星八卦的纷扰等,都严重影响了公民的正常生活,违背了公民从网络得到正能量的初衷。解决这一现象的首要方法就是引导和形成网络时代的伦理道德。道德是最低层次的法律,只有公民自己有了健康网络的习惯和心态,整个网络环境才会有健康发展的前景。网民对于看到的网络信息,应该有自己道德的判断,不能盲目地信任和宣传。

国家有关部门可以把宣传网络道德当作一项指标,在各个地方各个领域有宣传网络伦理道德的建立。青少年是接触网络最多的一类人,因此,网络伦理道德的宣传和建立应从校园抓起。只有树立了良好的网络伦理道德,消费者才会具备和谐的消费环境。

2.消费者自身应提高隐私权的保护意识

消费者不应该随意泄露自己的隐私,加强对自己隐私的保护意识。比如,不随意填写自己的个人信息;网上冲浪时不保留自己的登记信息;身份证、社会保障卡、学生证、户口簿、火车票等要谨慎保管。

(二)具体构想

1.民事立法建议

从性质上说,隐私权为人格权利、民事权利。对隐私权的保护,我国法律可以参照公民肖像权、名誉权等人格权的法律规定,对隐私权的保护做出较为详细的规定。

首先,《民法通则》不能再将隐私权置于名誉权中加以保护,而是将隐私权规定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并行于肖像权、名誉权、生命权等。一方面体现了公民隐私权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加强了我国民法典的全面性。

其次,我国法律可以参照《继承法》、《婚姻家庭法》等类似的民商事法规,制定一部有关隐私权方面的专门法律。这是因为即使将来隐私权在民法通则中得以单独规定,也只是一种原则性的规定,不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因而需要制定专门的《隐私权保护法》,对隐私权的概念、特征、范围、内容、侵权构成要件以及侵权责任等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这对于形成一套完整的隐私权法律体系是必需的[8]。

再次,我国可以借鉴国外针对具体领域制定专门性隐私权保护的做法,在婚姻家庭隐私、网络隐私、学校信息隐私等方面予以专门立法。这样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会更加具体,效果更佳。

2.刑事立法建议

将隐私权保护纳入刑法领域,是世界各国的立法趋向。我国可以参照美国、法国等刑事法规,制定一项专门的侵害公民隐私罪,并建立相应的刑事责任和处罚。

3.建立消费者隐私案件制度

在诉讼法等程序法中应明确规定司法机关在办案中保护消费者隐私权的职责,建立消费者隐私案件制度:即关于隐私权的案件应申请可以不予公开审理;法官自由裁量案件当事人是否有权拒绝回答有关自己隐私的问题;司法调查应有合法依据,不得非法侵犯当事人的隐私。

简而言之,人类社会进步到现在的一个巨大成果,就是每一个人都被当作了人看待。人不再是客体和手段,而被看做了目的。这一进步促进了民法人身权制度的发展。在民法意义上,民事主体之所以成为完整的民事主体,是因为具备了各种人身权。这毫不例外的包括公民的隐私权。科技,尤其是网络的发展,对公民的隐私权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当然对隐私权的保护不仅仅限于民法的范畴,其他相关法律也应做出对隐私权的保护,加大我国对隐私权的保护力度。网络所有人或是使用人负有对其他因使用网络而暴露的信息加以保密的义务。网络所有人或是使用人应当对信息搜集活动加以说明并说明对这些信息的使用途径。未经明确同意,不得将这些信息提供给第三人。只有更加全面的对隐私权加以保护,我国才能真正实现人身权的全面发展,我国消费者才能在轻松而安全的环境下实现自己的权利。

参考文献:

[1]明杰穗,周小芳.论消费者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怀化学院学报,2010,(4).

[2]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8:17.

[3]丁海防.论消费者的隐私权[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7,(11).

[4]魏振瀛.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78.

[5]杨立新.关于隐私权及其法律保护的几个问题[J].人民检察,2000,(1).

[6]李鸣鸿.我国信用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7,(4).

[7]王利明.民商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134.

[8]赵彦龙.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对策[J].人民论坛,2010,(23).

消费者网络隐私权 篇3

关键词:网上购物,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权

网络购物是一种既时尚又便捷的购物方式。网络购物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 更为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 在网上购物的过程中, 消费者的个人隐私遭到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早已经成为了网上购物过程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1 网络交易环境下消费者隐私权的新特点

隐私权通常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和私人秘密受到法律保护, 而不得被他人非法收集、公开、利用或者滋扰的一种权利。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 隐私权也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1.1 个人隐私的范畴不断扩大

传统意义上的个人隐私表现为不愿为他人知悉和干涉的私事。网络购物环境下的隐私则更多地表现为一些个人的数据和信息, 如个人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电子邮箱等等。这些信息在交易过程中被经营者所知悉, 但是经营者负有保密义务, 不得将此类信息擅自传播。因此, 个人隐私的内容和范畴体现出了逐渐扩大的趋势。

1.2 网络交易环境下的隐私权具有双重属性

依据传统的民法理论和学说, 隐私权一般被看做是一种人格权。然而, 在网络交易的背景下, 消费者不得不将部分个人信息透露给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 商家可能会非法收集、使用甚至买卖个人隐私。因此, 个人隐私不仅体现了人格特征, 更具有了经济价值, 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无形财产。因此, 网络交易环境下的隐私权兼具人格权和财产权的双重属性[1]。

2 网上购物模式对消费者隐私权的影响

2.1 网上购物中个人信息的使用具有广泛性

只要在网上进行购物活动, 消费者都会不可避免的使用一部分个人信息, 这是由网上购物自身特点所决定的。由于网上购物多是远程的交易, 所以邮寄和快递成为了最主要并且最常用的送货方式。因此, 消费者不得不把个人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或者所在单位等个人信息透露给经营者或者物流公司。几乎所有的网络运营商都要求消费者进行信息注册, 注册的内容通常包括姓名、电话、电子邮箱以及消费者的喜好等内容。如果经营者为了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收集必要的个人信息, 并且经营者履行了将个人信息保密的义务, 那么这种信息收集活动就是善意的, 应当为法律所保护。如果经营者强制消费者注册个人信息并将其非法买卖或者公开的, 就属于恶意的行为, 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2 网上购物中消费者的隐私权具有易侵犯性

首先, 网上购物以电脑和网络为平台, 利用这两种高科技手段为媒介的消费方式, 极易遭到他人的侵犯。侵权者往往通过破译他人密码、使用木马病毒、使用伪造网页等方式远程控制他人的电脑、偷窥他人的文件、盗窃他人的个人信息甚至偷盗他人银行密码和财物。其次, 网上购物是一种远程交易, 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了解更多的是通过网页上的广告而得到的, 这个特点很容易被侵权者所利用。例如, 侵权者可能会利用诸如问卷调查、赠送小礼品等具有迷惑性的方式非法索取个人信息, 对个人隐私和网络交易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最后, 互联网的传播速度极快、覆盖面极广。经营者易于利用互联网将其掌握的个人信息非法披露或者转卖给广告商。这些个人信息数据量大, 涉及的人员众多, 一旦被公开将造难以弥补的巨大影响。调查显示, 62.1%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的个人信息曾被在线商家或网站滥用过, 其中41.4%的人遭遇的滥用行为是个人信息“被用来接收垃圾信息”, 20.0%的人是个人信息“被加入到其他列表中”, 26.6%的是个人信息“被泄露给其他人或机构”, 还有12.0%的人是个人信息“别人可以随意查到”[2]。

3 对网上购物过程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3.1 消费者自身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一项名为“网上购物消费者最关心的安全问题”的调查显示, 消费者最关心的个人隐私问题包括“个人资料被卖给第三方、身份被盗、电脑病毒、身份被盗以及收到未经许可的垃圾邮件”这五种类型的侵权。消费者网上购物隐私权的保护必须依赖于消费者自身防范意识的提高。

第一, 消费者要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防范。要在电脑上安全防病毒软件、防木马软件或者防火墙, 并对病毒库及时更新。第二, 消费者应当尽量在私人的电脑上进行信息注册和买卖交易等操作, 避免在公共电脑上使用网上银行等支付工具。第三, 消费者在网络上购买商品的时候, 应选择大型的、正规的购物网站, 并且寻找信誉度较高的卖家。第四, 消费者在网站上进行信息注册时, 要留意运营商是否提供了保护个人信息的声明以及保护隐私等条款。第五, 申请一张专门的银行卡进行网上支付, 使用电子证书、U盾、动态密码或者消费短息提示等服务保障网上银行的支付安全。第六, 针对必须填写的个人信息, 如填写送货地址时, 消费者可以选择使用工作单位的地址接收货物。

3.2 购物网站和商家对消费者个人隐私的保护

加强网络经营者的行业自律是使电子商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最有效方式。在网络营销活动中, 经营者可能会为了研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以及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收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但是这种个人信息的收集必须遵循适当性的原则。收集过多的个人信息会使消费者产生顾虑, 一些用户往往会因为担心个人信息被滥用而放弃注册或者提供虚假信息, 这也会对经营者的正常经营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首先, 经营者应慎重处理好个人信息收集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 尽量减少不必要之个人信息的收集。其次, 经营者应当公开个人隐私保护条款, 切实保护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不得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非法使用和买卖。

3.3 法律制度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我国现行的立法当中对消费者的隐私权问题尚没有明确的规定。保障消费者网上购物中个人信息的安全, 规范商家的经营活动需要法律制度的引导和保障。但是, 对消费者网上购物过程中隐私权的保护可谓是一把双刃剑。[3]适当的法律制度既能够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又能够促进电子商务的正常推行;过多的干预经济贸易的自由, 则会打击买卖双方的积极性、妨碍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 确定法律对网络交易环境下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程度, 做到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共赢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 应当在民法典中明确规定隐私权的相关内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并未对隐私权的具体内涵和法律地位进行界定, 这对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极为不利。其次, 应制定专门的电子商务法律规范, 注重对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现行的司法解释中称:“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 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很显然, 隐私权被看成了一种人格权。但是, 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具有了一定的财产权属性, 因此, 制定专门的电子商务立法乃当务之急。再次, 加大行政监管力度。对于违反保密义务的经营者, 应赔偿其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对于恶意非法获取、非法买卖消费者信息的网络经营者, 还应处以高于其违法所得的行政罚款甚至刑事处罚, 严厉打击和查处非法交易个人隐私的各种行为。最后, 加强网络安全方面的管理。我国已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刑法也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情节严重的行为规定为了犯罪。但是, 我国计算机安全方面的立法还比较滞后,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病毒也日益猖獗, 防治计算机病毒方面的法律法规是计算机安全方面立法的首要任务。

消费者的细心防范、经营者的诚信自律加之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后盾, 才能更加有效地保障网络购物环境下消费者的隐私权, 不断地促进电子商务领域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敏英.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 2005, (7) .

[2]王妍玲, 陈红军.信用是电子商务的重中之重[J].商场现代化, 2007, (3) .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权;立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60-01

一、电子商务中隐私权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认为,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内容主要包含:

(一)隐私保密权,即公民有使其隐私不为他人所知的权利;公民有权对个人日记、信件、电话、邮件、传真及通话的内容加以保密,禁止他人非法窃听或窃取、公开、利用;有权对身高、体重、收入、家庭电话号码、生活经历、病患经历等个人信息加以保密,不受非法公开和扩大知晓范围①。

(二)自主选择权。消费者要不要公开自己的隐私,以及在何时何地向谁公开,都是有自我自主选择的权利的,当然这种权利可以放弃,不受任何人意志的左右。

(三)隐私收益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不但是一种资料更成为了一种商品,具有了商业价值。商家想要获得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并且利用其中的潜在商机。商家会对这些信息进行二次利用,赚取利益。

(四)知情权。经营者搜集个人信息的时,必须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对于信息的用途、目的、范围都应该让消费者知悉了解。

(五)安全保障权。防止隐私信息被不当泄露或滥用,网络用户有权要求经营者采取必要的、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六)救济权。当其隐私受到侵害时,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

二、消费者隐私权在电子商务中的特点

消费者隐私权具有经济价值。传统的认知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窥探他人的私生活,但是在网络交易中动机和目的已经与此大不相同,一些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对个人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利用。

消费者隐私权易受侵犯性。在网络交易的过程中,由于网络漏洞、网络黑客的攻击等原因,隐私权更容易受到侵犯。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不能辨别恶意网站和诈骗链接,实际生活中有很多银行电子账户被盗、资金被盗、密码被盗的事件。

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受限。网络交易中消费者透漏相关个人信息不可避免,以保护隐私权为借口提供虚假的个人信息显然不科学。要平衡消费者权益与经营者的利益,既要保证交易的方便畅通又对要消费者权益隐私权进行适度保护,这样才能促进网络交易的繁荣发展。

三、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受侵害的现状

第一、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社会经验告诉我们,在网络平台进行交易,首要步骤是进行账户的注册,它虽是我们购物时的一个代号,但是由此带来的后果却是商家会直接或间接地获得消费者的通讯号码、家庭住址、社交网络账号等,为信息的泄露留下隐患。

第二、消费者私人信息被不法地利用。消费者在网络交易平台留下的信息不仅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还包括浏览记录、购买记录等,商家会通过这些信息知悉消费者的喜爱偏好,并未经消费者同意进行广告营销、广告推送,对消费者的生活造成骚扰。

第三、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非法买卖。由于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具有商业价值,一些商家除了自己利用外,还会相互共享互换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达到营利目的;其次,一些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将个人信息销售或转让给第三人使用,这无疑是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侵害。

四、完善建议

首先,要完善网络经营者保护消费者隐私权的义务:

(一)告知义务。电子商务中的商家在搜集、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时应该告知消费者其个人信息被利用的内容、范围、目的,以及相应的后果。

(二)保密义务。经营者对消费者留下的个人账号、证件号、家庭住址、电话号码、邮箱等通讯方式应进行保密,未经消费者同意不得转让、销售、泄露给第三人。如果非法出售、转让、告知第三人,应该承担与此对应的法律后果。

(三)监督与删除义务。网络经营者对网站上有关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等内容要进行管理,及时删除以免造成不良影响。管理经营者应该对这些敏感内容进行监督,一旦发现立即删除,并对恶意者进行警告,严重时可以做出相应的惩罚,禁止其发言。

其次要加强行业自律。往往一些社会问题亟待解决,而还没有及时制定或修改法律。此时,一些行业可以先行制订自己的行业规定,确保能够应对已经出现的社会问题。法律的制定历时长、程序复杂,而行业自律相对于立法效率高、程序简单,在一个行业内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规定,可以暂时替代法律进行约束。待法律制定完备,可以将其吸收进法律,作为法律的一部分。

还要加强网络用户的法律意识。如今,隐私泄露、黑客入侵等事件频频发生,普通网民对此类事件没有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因此,国家应该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的教育,在学校、社区进行普法宣传,利用网络、电视等途径普及相关的安全消费知识,让消费者提高警惕,谨防诈骗陷阱。在维权方面要告知公民有效的维权途径,可以协商解决、请求相关协会帮助、以及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最后要加强对网络运营商的监管。国家应该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网经营者进行监管,规范他们的行为。网络上个人处于弱势群体,根据经济法的相关原则,经营者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注释:

①王利明 杨立新.侵权行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487

[2]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12.

[3]王利民.民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王利明 杨立新.侵权行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

消费者网络隐私权 篇5

关键词:骚扰,商业骚扰,隐私,隐私权

近年来, 由于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 一些商家通过打消费者的电话或给其发短信进行电话营销或短信营销的现象十分普遍, 不少消费者不断接到商品推销、房产、婚介、广告等各个服务类行业的电话。电话营销是以电话为主要沟通手段, 借助网络、传真、短信、邮寄、递送等辅助方式与客户直接联系, 并完成产品的推介、咨询、报价、保单条件确认等主要营销过程。这种营销方式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 通过电话与老客户进行定期的回访联络可以密切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 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 而且能节约上门回访的人力、交通等各种成本。一般而言, 这种商业性质的电话或短信营销并不会干扰消费者正常的私生活安宁, 也是消费者乐于接受的, 但是如果商家在未征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 不分时间和场合反复不停的给消费者打促销电话或是发促销短信, 那么, 商家的这种行为就已干扰了消费者的私生活安宁, 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 其促销电话则属于骚扰电话。

骚扰电话是骚扰者打给电话机主的、不受欢迎的、不请自来的电话或短信, 根据其主观意图可分为非商业性质的和商业性质的。非商业性质的骚扰一般没有商业营利目的, 大多处于无聊、报复、发泄等目的;而商业性质的骚扰只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就是反复不断地向机主推销商品或服务, 最终达到使消费者购买以获取经济利益, 而不考虑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和接受程度。例如在上海、北京等一些城市, 一些业主经常受到房地产中介公司电话和短信骚扰, 不断地被询问是否需要卖房、出租房屋等。令业主不解的是, 这些中介公司是如何知道自己的电话号码、所购房屋情况的?据一位房产中介公司老板透露, 业主在买房时都会向开发商提供自己相关个人信息, 开发商手中有十分详细的业主个人信息名录, 包括业主姓名、联系电话, 以及购买房屋的楼层、户型等。中介公司就是通过开发商的工作人员, 购买到这些信息的。在一些医院, 患者就诊后莫名的收到很多药品促销的电话或短信,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推销商竟然是从医生手中买来患者的个人信息。类似这样的电话和短信促销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侵犯了消费者及患者的隐私权和私生活安宁权。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 消费者的姓名、年龄、电话、家庭住址、婚姻、健康及财产等个人资料都成为具有经济价值的信息, 是经营者开发产品、开拓市场必须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不少商家不遗余力地收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有的甚至将个人信息当作商业信息进行买卖, 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正常生活, 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利。对此, 除了消费者自身需要增强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意识外, 主要还靠国家立法对消费者的个人隐私进行必要的保护, 在消费者隐私权受到侵害时给与必要的司法救济。

隐私, 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他人非法干扰, 私人信息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刺探和公开。因此又称私人生活安宁或私生活秘密, 主要包括自然人的姓名、电话、住址、身体状态、个人活动、财产状况、私人文件和数据等纯属于私人信息的一些内容。隐私权, 是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生活信息受到法律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主要包括个人生活安宁权、个人生活信息保密权、个人通讯保密权及个人隐私使用权。隐私权是一项为众多国际公约、多边条约确认与保护的基本权利, 其立法宗旨在于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和精神利益, 所以对隐私的保护是维护自然人在市民社会里的资格和尊严所必需的。欧盟早在1998年10月就通过了《隐私保护条令》,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起也相继通过立法对隐私权予以保护, 尤其是美国较早的采取了对公民隐私权进行直接保护的方法, 并制定了专门的《隐私法》和其他保护隐私权的法律进一步强化, 成为国际上保护隐私权的典范。我国由于民事研究起步晚, 加之受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影响, 对隐私权立法保护不够重视, 在我国《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中都没有直接将隐私权写进法律条款中,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九项权益中, 同样也没有关于消费者隐私权的相关规定。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规定, 公布、宣扬他人隐私, 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应认定侵害他人名誉权。但这只是对隐私权的间接保护, 其保护力度和范围远不及直接保护, 可见, 目前我国法律尚不承认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在司法实践中, 遇到隐私权问题时, 当事人不能以侵犯隐私或隐私权为案由诉诸法院请求法律保护和救济, 只能以侵害名誉为案由提起诉讼。由于我国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缺陷, 造成人们对隐私权的内容, 以及是否侵犯隐私权问题认识模糊, 因此消费者在隐私权遭受侵害时如何维权成为难题。

针对我国隐私权保护的滞后状态, 特别是当前消费关系中存在的侵犯消费者个人隐私的现象, 当前应根据我国国情, 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 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有关隐私权保护的立法, 并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隐私权的保护在我国有基本的法律保障。

首先, 隐私权不具有直接的财产利益, 所以它是专属于自然人享有的一项重要的人格权, 因此, 我国《宪法》和《民法》应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直接保护, 让隐私权与其他人格权一样受到重视和尊重。同时, 还应明确规定隐私权保护的具体内容与范围, 这是对隐私权是否被侵害的界定, 以利于人们了解隐私权内容与范围, 减少隐私权的侵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隐私权的内容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侵害隐私权的行为类型也在不断增多, 所以在具体规定隐私权的内容和范围时应采取灵活的方法。

其次, 应明确规定公开或出售他人隐私为侵权行为, 隐私权受侵害可请求民事赔偿。公民享有保护私生活安宁与秘密的隐私权, 任何人负有不侵害该合法权利的不作为义务, 侵害他人隐私权是一种积极的作为行为, 受害人一般没有直接财产损失, 其主要损害后果是精神损害, 这种精神损害如果持续时间较长, 可能导致受害人出现疾病特别是精神方面的疾病而引起间接的财产损失, 所以, 很多国家立法都规定侵害他人隐私权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从我国立法对侵害隐私权的赔偿规定看, 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的赔偿, 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损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的赔偿。

再次, 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了消费者的九项权利, 包括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获知权、受尊重和监督权。但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营销方式的变化, 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出现, 消费者受到损害的权利已经超出了九项权利的范围, 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问题。权利是保护消费者的基本依据, 由于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地位不均衡, 消费者处于弱势的地位, 国家应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因此, 有必要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利的范围, 增加保护消费者隐私权的规定。例如经营者不得要求消费者提供与消费无关的个人信息, 未经消费者本人同意, 也不得将已知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向第三人披露, 经营者对其合法取得的消费者隐私负有保密责任, 禁止经营者非法获得消费者隐私或出售消费者隐私。对于确需知晓、接触消费者隐私的经营者, 应制定相关的禁止性规定以及各不同行业对消费者隐私保护的标准和要求。

最后, 应由信息产业部联合公安部门对商业电话和短信进行一定的规制。对此, 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做法值得借鉴, 那就是在接受方不承担通信费用的情况下, 接受者以适当的形式明确拒绝时 (如发出“取消接收要求”) , 发送人不应继续发送这些信息, 不得用欺骗手段让人必须看这些信息的内容, 否则应当对发送者进行处罚。

综上所述, 消费者权益是关系到社会每一个人的权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消费需求日益增长, 为保护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建立和谐安全的消费环境, 在我国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立法, 并对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内容、制裁措施做出具体规定是十分必要而且迫切的。

参考文献

[1]张新宝著:《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群众出版社, 1997年4月

[2]王利明著:《民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6月

[3]张严方著:《消费者保护法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03年3月

消费者网络隐私权 篇6

一、金融隐私权的一般内涵

所谓金融隐私权, 一般是指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支配、控制与其信用状况有关一切信息的权利。金融隐私权的权利主体, 即金融信息的所有人, 是参与银行信贷、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活动的金融消费者;金融隐私权所保护的客体包括金融消费者支配、控制与其信用状况有关一切信息, 具体而言就是在上述金融活动中形成的个人身份信息、账户信息、信用记录和交易信息等金融隐私。金融隐私权内在地包含两项重要权能, 即权利人自主控制其信息的积极权能和禁止他人任意公开金融信息的消极权能。根据积极权能, 权利人可直接控制、支配个人的金融信息, 有权自主决定是否公开、在什么范围、以何种方法公开自己的个人金融信息。金融隐私权的消极权能包括非经权利人明确同意, 金融机构不得向其他第三方主体披露其金融信息, 当权利人的金融隐私权受到侵犯时, 有权向司法机关寻求救济、获得损失补偿的权利。金融隐私权是传统的隐私权在金融领域内的延伸与发展。在社会生活中, 由于金融机构处于优势地位, 金融消费者个体和金融机构之间力量悬殊, 个人金融信息存在这被任意泄露、窃取或不当使用的风险, 隐私权被侵害的案例层出不穷, 而金融机构在这些金融隐私侵权案件中承担程度不一的责任。加强金融隐私权的保护符合金融监管的目标要求, 是金融监管的应有之义。在现代金融监管领域, 除了按照审慎监管原则, 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之外, 还有一项重要的监管目标就是保护金融消费者权利, 通过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的监管, 防止和减少金融消费这受到欺诈和其他不公平待遇。从这个层面说, 保护金融隐私权是金融监管的必然要求。

二、国外关于金融隐私权的保护制度

构建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 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现有的立法经验。笔者仅摘取美国和日本在金融隐私权领域的保护制度进行初步研究。

1. 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首个在理论上提出隐私权概念和在立法实践中开展隐私权立法的国家。但是,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前美国法院并未重视对金融隐私权的保护。直到1961年在Peter v.Idaho First National Bank一案中, 才正式确立银行与客户资料的保密义务。该案判决书指出, 银行是客户的代理人, 基于银行与客户缔结的契约关系所包含的默示条款, 未经客户本人同意银行不得向第三人泄露客户帐户的相关信息。若银行违反该项义务, 客户可主张银行违反契约默示条款, 要求银行赔偿损失。1982年在Djowharzadeh v.City Nat.Bank and Trust Co of Norman一案中, 判决进一步指出, 基于银行在间接金融市场的独占地位, 银行应对客户信息负有保密的责任。在司法实践之外, 美国联邦法律和各州立法也对金融隐私权进行专门的立法保护。在上个世纪70年代, 美国制定了《隐私权法》、《银行保密法》、《金融隐私权法》等, 形成了以专门立法的形式保护金融隐私权的体例。1970年, 美国颁布《银行保密法》 (Bank Secrecy Act) , 确立了银行为客户保密的基本原则, 但是同时规定财政部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向金融机构索取与客户相关的金融交易信息。1974年颁布的《隐私权法》 (The Privacy Act) 是隐私权保护方面的专门立法, 该法案虽然并未明确提出“金融隐私权”的概念, 但是规定了联邦政府在收集和使用个人资料的权限。在此基础上, 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隐私权法》 (Right to Financial Privacy Act of 1978) , 根据这一法案, 政府有义务证明其获取金融信息的正当性, 限制了《银行保密法》赋予的联邦政府获取银行客户资料的权力。1999年, 在金融混业经营盛行的大背景下, 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The Financial Service Modernization Act of 1999) , 该法第五章第A节 (Subtitle A of Title V) 明文规定金融机构有尊重客户隐私的法定义务, 这一义务甚至涵盖客户的非公开个人信息。

2. 日本。

与美国对于金融隐私权的保护模式不同, 日本围绕“个人情报”这一概念开展金融信息的保护。1987年, 日本全国银行个人信用情报中心、日本情报中心及信用情报中心共同设立日本个人金融信用情报网, 其宗旨在于收集、交换和提供银行业、消费金融业、信用情报收集业所保有的个人信用情报, 并防止超贷及多重债务问题。2003年, 日本先后通过《个人情报保护法》和《行政部门个人情报保护法》。根据这些法律, 日本金融厅先后制定了《金融领域个人情报保护方针》、《金融领域个人情报保护方针之安全管理措施十五指南》等行政规范, 作为上述法案适用过程中的实施细则, 进一步规范个人金融情报的收集和使用。这些基于“个人情报”的保护法令, 重点在于限制个人金融情报的使用目的、范围, 明确使用个人金融情报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 日本金融行业通过修订自律规范逐步完善内部规则, 形成了金融领域内保护客户个人情报的完善法律体系。

三、构建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的基本思路

在我国, “金融隐私”这一概念并未纳入法律框架, 在司法实践中往往用“秘密”、“信息”等说法取代“金融隐私”的概念, 更遑论明确提出“金融隐私权”这一法律范畴。长期以来, 我国立法体例中并未将隐私权作为一种独立的权利类型提出, 而是将其置于名誉权的保护围之下。直到2009年我国通过《侵权责任法》, 这才第一次确立了隐私权的法律地位, 但是对于由隐私权概念延伸发展出的金融隐私权, 在立法上尚属空白。在构建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过程中, 必须要解决以下问题。

1. 金融隐私权保护模式的选择。

从本文介绍的国外关于对金融隐私权保护的立法来看, 金融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制度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通过专门的金融隐私权立法对金融隐私进行保护, 这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一是通过对个人信息数据进行综合保护的模式实现对金融隐私权的保护, 日本的法律制度即在此例。两者相较可以看出, 美国模式是在对案例的归纳总结基础之上形成的法律制度, 由于美国不是统一的成文法国家, 因此美国对于金融隐私权的保护性规范散见于各项法案, 虽有清晰的发展脉络, 但如果就此移植入我国的法律体系, 必然因缺乏系统性而水土不服。日本模式将金融隐私权的保护作为个体信息或数据保护的一部分, 从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角度, 通过对个体信息的维护和合理利用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隐私利益。日本的立法沿革与我国有相似之处, 日本模式符合金融隐私保护的长远发展, 因此, 笔者认为, 在对金融隐私权法律制度模式的选择方面, 我们应借鉴日本相对成熟的法律规范, 将金融隐私权纳入个体信息保护的一部分, 移植入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

2. 以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为中心构建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

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角度看, 金融消费者的金融隐私也属于个体信用信息的一部分。但是, 金融隐私权的内在价值要求与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却背道而驰。金融隐私权重在强调个人私权利的保护, 强调金融隐私的安全;而在社会信用体系构建中, 从社会公益出发, 要进行个体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信用数据库的建设, 对个人信用数据进行必要的公开和利用, 强调金融安全与金融秩序。这就必然和金融隐私权发生冲突。这个问题实质是个体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博弈问题。笔者认为, 在这一冲突中, 应本着权利本位的价值导向, 以保护个体的金融隐私权作为第一目标, 在不侵害个体金融隐私权的前提之下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个体金融隐私作为信用信息被收集、利用和公开应该以法律的明文授权为限, 必须符合正当性原则, 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以避免侵害个体金融隐私权。

摘要:隐私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利。金融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在金融领域的拓展。在信息时代, 个体金融信息通过网络平台传输与共享, 极易发生信息的泄露或不当使用, 从而出现金融领域的侵权案件。本文试从金融隐私权的概念研究出发, 以金融消费者权利为中心, 探讨金融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关键词:金融隐私权,信用信息,权利保护

参考文献

[1]谈李荣.金融隐私权与信用开放的博弈[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2]黄毅, 杜要忠, 译.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

[3]李福隆.“金融危机事件下之金融隐私权与银行监管”[J].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评论, 2011, 3.

[4]谈李荣.银行与客户法律关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5]潘建珊:“欧美金融隐私保护法律制度比较”[J].法学论坛, 2007, (9) .

[6]吴凤琴.“欧美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比较探析”[J].经济与法制, 2011, (6) .

[7]张乐俊.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 2012.

消费者网络隐私权 篇7

据路透社报道, 美国白宫近日公布了一项立法草案, 将把其2012年出台的自愿性的“消费者隐私权利法案”上升为法律。旨在让消费者能更好地控制他们留在互联网上数据足迹的使用、储存和销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将有权执行该法律, 并可以处予最高2 500万美元的罚款, 同时对违规行为下达禁令。在一些案件中, 美国各州检察长也可能执行该法律。该立法草案将允许各行业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FTC) 的监督下, 自主制定有关保护数据隐私的行为守则。同时, 这些行为守则也为遵守它们的公司提供“安全港”。

这份有关保护数据隐私、长达24页的“讨论稿”一经公布, 立即引起了美国高科技行业的强烈反响, 他们表示该草案将损害创新, 而隐私保护组织则称该草案确定的措施力度还不够。

点评:保护消费者隐私的出发点无可厚非, 不过该法案依赖各行业自己制定行为守则, 难免标准不一。而在该法案中, 高昂的处罚费也可能让高科技公司负担更多压力, 扼杀其创新热情。如何在隐私和企业灵活性间寻求平衡点, 看来并非易事。

消费者网络隐私权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保护,数据挖掘,信息收集

1 引言

随着一切活动渐趋信息化, 人们越来越依赖电脑、手机和网络, 为了申请邮箱、注册个人用户、进行网上交易或是网上购物, 我们必须提供姓名、联系地址等个人资料, 有时甚至涉及出生年月、月收入等各种各样的私人信息。在使用这些网络新技术、享受网络带来的快乐和便利时, 我们却不得不付出信息被记录下来的代价, 平时不愿吐露、不能展现的隐私也可能因此而暴露在公众面前。据普华永道公司的调查, 有81%的网络用户和79%的网上消费者对他们的个人隐私受到威胁感到担忧。更有说服力的是, 有6%的网络用户和9%的网上消费者声称他们曾经成为过侵犯隐私的受害者。在网上从事直邮广告业务的智能邮递公司的一次调查表明, 有75%的本来打算购物的消费者在被要求提供个人信息和信用卡信息时改变了主意[1]。

数据挖掘技术在电子商务中已经广泛使用, 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 供各种挖掘方法使用的数据库中存储了大量的敏感信息, 其中有些信息是在个人无意识甚至是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收集的, 而网络及其他媒体对信息的无限制暴露, 已经开始对个人隐私构成严重威胁;另一方面, 各种数据挖掘方法与工具的不断完善, 也为一些普通用户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他人隐私信息提供了可能。如何对数据进行有效地挖掘, 并同时保证个人的相关隐私不被泄漏, 成为近年来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2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

个人隐私权是指个人对个人资料拥有民法所规定的权利, 这些权利大致包括:控制权、收回权、知悉权、修改权和请求司法救济权。电子商务中个人隐私权是指网络与电子商务中所涉及到对个人数据的收集、传递、存储和加工利用等各个环节中网络用户的个人和生活不被干扰的权利与个人资料的支配控制的权利。其中个人数据主要指自然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号、特征、指纹、婚姻、家庭、教育、职业、健康、病历、财务情况、社会活动、E-mail信息、IP地址、Username与password等资料。隐私权保护主要涉及三方面问题:个人数据过度收集;个人数据二次开发利用和个人数据交易。

电子商务中个人隐私权从不同的角度来划分, 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首先, 从权利形态来分有隐私不被窥视的权利、不被侵入的权利、不被干扰的权利、不被非法收集利用的权利。其中, 隐私不被窥视、侵入的权利主要体现在用户的个人信箱、网上账户、信用记录的安全保密性上;隐私不被干扰的权利主要体现在用户使用信箱、交流信息及从事交易活动的安全保密性上;不被非法收集利用的权利主要体现在用户的个人特质、个人资料等不得在非经许可的状态下被利用上。其次, 从权利的内容分可以有个人特质的隐私权、个人资料的隐私权、个人行为的隐私权、通讯内容的隐私权和匿名的隐私权等。

3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信息收集途径

电子商务企业通常会利用各种途径对消费者的资料进行收集, 包括购物习惯、消费喜好、经济状况等, 通过加工整理, 获得具有商业价值的资料, 形成比较优势。但这种行为可能会对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构成极大的威胁, 因为有些收集行为是通过正当途径且告知消费者的, 而有些收集行为是利用不正当的手段, 是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电子商务企业对消费者信息收集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网上直接调查法。网上直接调查法根据采用调查方法不同, 可分为网上问卷调查法、网上实验法和网上观察法, 常用的是网上问卷调查法。利用网上调查有很多优点, 例如提高调研效率、调查数据处理便捷、降低调查成本、不受地理区域限制等, 其具体形式主要包括:网上搜索法、网站跟踪法、电子邮件法、在线调查问卷、邮件列表法、对网站访问者的抽样调查和固定样本调查等。

(2) 利用在线注册收集消费者信息。网上消费者为了进行电子商务交易, 一般要求首先进行在线注册, 成为电子商务网站的会员。电子商务网站为了个性化营销, 有时要求消费者填写较为详细的个人信息。例如年龄、性别、出生年月、收入、住址、职业、个人兴趣和爱好, 有的甚至包括身高、体重等项目。

(3) 利用Cookies文件收集用户的隐私信息。Cookies最初的应用是判定注册用户是否已经登录网站, 在征得用户许可下网站保留用户信息以便简化登录手续;另一个重要应用场合是“购物车”之类处理。现在的许多网站在每个访客进入网站时将cookie放入访客电脑, 不仅能知道用户在网站上买了些什么, 还能掌握该用户在网站上看过哪些内容, 总共逗留了多长时间等, 以便了解网站的流量和页面浏览数量。

(4) 利用间谍软件窃取隐私信息。间谍软件是在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搜集用户个人信息的计算机程序。间谍软件在用户不知情或未经用户准许的情况下收集用户的个人数据。它可以在用户使用计算机时通过截屏抓取到敏感文档, 登录信息数据库, 或者在用户输入信息的时候捕获敏感的文档。它所收集的数据范围可以很广阔, 从该用户平日浏览的网站, 到诸如用户名称、密码等个人数据。

(5) 利用木马病毒收集消费者信息。木马程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病毒文件, 它与一般的病毒不同, 不会自我繁殖, 也并不刻意地去感染其它文件, 它通过将自身伪装吸引用户下载执行, 向施种木马者提供打开被种主机的门户, 使施种者可以任意毁坏、窃取被种者的文件, 甚至远程操控被种主机。一些黑客或商家利用木马病毒来收集消费者信息。

(6) 利用网络入侵收集消费者信息。网络入侵是指网络攻击者通过非法的手段 (如破译口令、电子欺骗等) 获得非法的权限, 并通过使用这些非法的权限使网络攻击者能对被攻击的主机进行非授权的操作。网络入侵的主要途径有:破译口令、IP欺骗和DNS欺骗。由于互联网的弱安全性和用户防护意识薄弱, 很容易导致入侵者利用这些弱点入侵他人的计算机而窃取隐私信息。

(7) 利用钓鱼网站收集消费者信息。钓鱼网站通过提供错误的网页来模仿正规社交网站、游戏网站、购物网站或网银页面等方式, 骗取消费者在网页上输入账号、密码、验证码等各类个人信息。输入后, 密码就会被控制钓鱼网站的黑客所窃取。另外, 也可以获取用户访问了哪个网页、在网页表格中输入了哪些数据等隐私信息。

(8) 非法转让隐私信息。在互联网免费商业模式下, 网站利用免费服务吸引用户注册, 以组建庞大的用户群体, 形成大数据信息。随着开放平台这种新型网络服务模式的不断发展, 拥有庞大用户基数的网站通过开放平台为第三方网站提供我们的个人数据以获取利益。有数据显示, 开放平台以用户资源进行商业运作的模式, 已经成为主要网络经营模式。大多数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 自己的信息就被第三方合作伙伴拿走了。

4 基于隐私保护的数据挖掘技术与算法

现有的一些隐私保护技术大体上可基于下面因素对它们分类:数据分布、隐私保护技术、数据或规则更改方法、数据挖掘算法。不同的分类标准所对应的隐私保护的数据挖掘技术也存在较大差异, 以基本策略为依据, 可将基于隐私的数据挖掘技术分为: (1) 数据扰乱法。通过在研究过程中对数据进行随机变换, 或对数据进行离散与添加噪声, 以达到对原始数据进行干扰的目的, 其代表算法为MASK法; (2) 查询限制法。通过对数据进行隐藏、抽样和划分, 以达到尽量避免数据挖掘者拥有完整原始数据的目的, 在此基础上, 借助分布式计算或是概率统计, 获得所需的数据挖掘结果。但在利用查询限制法进行隐私保护时, 经常存在一个问题, 即所提供的数据全部为真实的原始数据, 虽然不完整, 但也会降低对隐私的保护效果。以隐私保护的结果为依据, 又可将相关的数据挖掘技术分为: (1) 启发式技术。又称为扫描技术, 通过将数据挖掘的经验和相关知识移植到检查病毒的软件当中, 进而查找出可能存在侵犯用户隐私的恶意程序或代码; (2) 密码技术。密码技术是研究如何较为隐蔽地传递信息的一门技术, 通过应用分组密码和流密码等相关技术, 从而对陌生的数据访问请求进行拦截, 以达到保护隐私的作用; (3) 重构技术。通过利用数据重构技术, 通过结果转换以及格式变换和类型替换等方式对数据空间的结构和格式做出调整, 在实现异构数据与多源数据有效融合的基础上, 降低隐私数据被篡改或盗用的可能[2]。

目前, 常见的基于隐私保护的数据挖掘算法主要有三类:数据预处理算法、基于关联规则的算法和基于分类的算法。数据预处理算法是在数据预处理阶段删除数据中最敏感的某些字段, 如姓名和证件号码等, 或在数据集中随机添加、修改和转换某些字段的数据, 这些数据能起到干扰作用, 从而避免隐私泄露。基于关联规则的算法首先在数据集中挖掘关联规则, 然后通过预先设定的学习方法或人工方法区分敏感规则和非敏感规则, 根据敏感规则可以删除其中的部分敏感项或给予较低的权重。基于分类的算法是建立一个没有隐私泄露的分类规则, 用于区分包含隐私的信息和不包含隐私的信息。对于每条数据, 该方法都使用一些字段代替敏感字段, 再进一步计算这种替换对于数据集本身的影响, 从而找出一种尽量少泄露隐私又不破坏数据集完整性的方案。具体算法如文献[3]提出一个多参数随机扰动算法, 文献[4]提出了安全多方计算技术的方法, 文献[5]把密码学中的同态加密和数字信封技术应用其中, 成功挖掘出可用的共享规则, 且很好地保护了参与方的隐私。此外, 匿名隐私保护也是一种常见的隐私保护方法, 它是通过泛化数据标识符来防止隐私数据泄露[6]。

5 结语

面临个人隐私受到严重威胁的现状, 使得电子商务中个人隐私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之一, 同时也使个人隐私安全成为电子商务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许多消费者不愿意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是出于对自己个人隐私安全的担忧, 从而丧失了对电子商务的信心。因为个人隐私安全的原因使大批消费者和网络用户远离电子商务, 严重影响了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所以, 保证用户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个人隐私安全不仅能够留住一大批的电子商务潜在消费者和客户, 更重要的是, 能够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对电子商务的信心, 为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石。除了要进行立法保护、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培养, 以及采用各种技术手段之外, 企业在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时, 也应该做到:一是要告知消费者, 获得消费者同意;二是根据信息适量原则进行收集;三是保护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不被泄露。

参考文献

[1]周水庚, 李丰.面向数据库应用的隐私保护研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 2009, 32 (5) :847-861.

[2]宋金玲, 刘国华, 黄立明, 等.k-匿名隐私保护模型中k值的优化选择算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2011, 32 (10) :1987-1993.

[3]王锐, 刘杰.隐私保护关联规则挖掘算法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9, 45 (26) :126-130.

[4]周志纯.隐私保护数据挖掘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08.

[5]Cliffton C, Kantarcioglu M, Vaidya J, et a1.Tools for Privacy Preserving Distributed Data Mining.ACM SIGKDD Explorations Newsletter, 2004, 4 (2) :28-34.

消费者网络隐私权 篇9

【哈弗H2导航问题持续发酵】

本人于2015年11月底购买的16款哈弗H2 自动豪华车型,车载导航在上海经常不显示路段和错误导航,好多已经修建完成2-3年的路段在地图上面没有,上高速行驶经常提示调头行驶和规划路线。高速路的出口也及不正确。 现在美行的官网地图都出来Z17版本的了,车载的导航还是Z15版本的,厂家也不通知升级。免费升级只有一次,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升级,加钱安装的导航就是个摆设。

消费者声音:“在行驶中导航可以说是云里雾里,要不就搜不到地方,要不就路径不行,自己又不能更新,实在闹心得很。”

【点评】汽车导航产品是否可靠主要受到产品自身的硬件、软件和电子地图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产品硬件不稳定、电子地图更新不及时、定位精度误差大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导航不准确。其实,消费者需要的导航是和手机地图一样好用,大屏操作方便,同时又能联网实时路况,躲避拥堵,更新数据也非常方便。

【一加3“盲售”忽悠消费者】

2016年6月6日一加3开展手机“盲售”活动,孙先生成为参加盲售的“全球首批用户”之一。据悉,成为全球首批用户的1000位顾客支付了2999元款项。6月15日,一加手机召开发布会,而盲售的用户却发现在当天境外已经开始发售一加3手机,而15日发布会现场,也进行了100台一加3手机销售,而参加盲售的顾客直至2015年6月15日下午才开始陆续发货。

此外,盲售用户发现,一加使用了顺丰特惠速递,致使盲售顾客收到手机的时间延长至2016年6月17日或18日,而6月16日,京东商城上进行了一加手机3的销售,导致大量顾客先于盲售用户取得手机。 至此,盲售用户成为“全球首批用户”的承诺成为泡影。消费者认为一加手机在此次盲售过程中涉嫌有虚假广告行为。

消费者声音:“虎哥在发布会上说要感谢盲售用户肯花三千支持,说要用户口碑相传,购买发布会门票用户会有99代金券、邀请码、金属肥皂和一加生活单肩包,而我们在没看到产品的盲目情况下6月6号就花三千元拍下的一加3还没到我们手上,而京东上今天下午陆续都拿到新机,并且还有免费送的砂岩后壳,在这样对比之下,我们参与盲售的用户未免有点寒酸?”

“我也是一加盲售的用户,看了很多用户在知乎、社区、贴吧、微博发此类帖抱怨,面对送货慢一拍也很憋屈。但是如果一加官方装聋作哑用户是无可奈何的,1000个用户在几十万用户面前信息自己的诉求很容易就被淹没了,1000个人也不好凑一块儿,一段时间后这个事儿也就平息了,1000个用户也就是一肚子气,气了这一阵儿时间过去了也就没啥了。”

“如果我不通过盲售而选择今天上午在京东抢购一加3,那么我可以:1、今天下午3点一加3新机到手,这个最关键;2、前2000名用户送砂岩黑后壳;3、可以打12期无息白条;4、京东售后服务最方便,这个一加官网是无法比的。”

【点评】一加3的盲售是一场没有充分考虑到盲售用户切身感受的商业营销活动,这一点看出一加有点力不从心。

【拍拍贷发布个人隐私】

汪先生在拍拍贷借贷款项,因没有如期归还本金,电话中已经非常详细说明了原因,愿意增加利息,会尽快还款,但拍拍贷直接公布了他的个人信息,并且发送不良信息到手机里面的所有联系人。给本人造成了极大的不良影响,还把本人的信息公布给旗下的收款公司,并受到了人身威胁。

消费者声音:“我借了钱,我承认,但不是不还款,是推迟而已!利息该多少就多少,但不能以这种黑社会的形式来要债!”

【点评】通过校园贷最近事件的发酵,特别提醒消费者,在筛选P2P产品时,可以从参考以下几个标准:1. P2P平台的规模和信誉度,以及媒体对其报道数量和是否有负面新闻。2. 看其是否有完善的风险控制。有些平台会加入本金保障措施。如:抵押担保、本息垫付或专门设立赔付基金。3. 该平台的团队实力。规模、过往履历、所采用的风险识别技术等。

【帝王浴室玻璃爆炸】

山东菏泽李先生家的玻璃浴房毫无征兆情况下炸裂,玻璃碎片飞溅十几米远。所幸当时浴室没人,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消费者声音:帝王作为中国卫浴知名企业,生产的产品竟然出现这种致命问题。

【点评】2004年1月1日起实施的《建筑安全玻璃管理规定》规定,浴室围栏和屏风必须使用安全玻璃。目前大部分的玻璃淋浴房都是采用或声称采用属于安全玻璃的钢化玻璃。钢化玻璃的质量、安装及养护不当是发生自爆的原因。为了降低淋浴房玻璃自爆伤人的风险,消费者可以选购防爆膜贴上以防万一。

【滴滴司机素质低】

深圳的宴先生前几天早上打滴滴上班,可司机迟迟未来,看手机上路线显示司机离他越来越远(期间司机并未给宴先生打过一个电话)。于是宴先生打了个电话给司机,结果司机理直气壮地告诉他上了高速,现在来不了,也不取消订单。宴先生问他为什么不通知我,司机直接反问:“开车怎么打电话”?

消费者声音:“联系客户本来就是司机应该做的,请问这应该是司机该有的素质吗? ”

【点评】去年10月公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者承担承运人责任,保证运营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权益。”这一条款引起了不同的意见。有关人士认为,简单约定运营者为责任主体过于笼统,不便于责任认定及纠纷调解。不少乘客希望网约车平台进一步畅通反映问题的渠道,相关投诉能及时有效地解决。

法律专家邱宝昌建议,在权责界定尚不明确的情况下,网约车平台可采取赔付先行的措施,切实保障乘客权益。“平台可设立赔付基金,如果确有损害乘客利益,先行赔付,然后平台再来论证它和司机的责任比例,向司机追偿。”

消费者网络隐私权 篇10

一、什么是精准营销?

21世纪的世界经济更网络化、数字化、信息化、知识化和全球化, 使世界经济逐步迈向“无国界”的新经济时代。在全球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推动下, 电子商务已成为众多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进行信息沟通和贸易活动的重要形式, 与消费者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这对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营销方式构成了强大冲击, 以网络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精准营销体系随之产生并在在一定程度上将取代传统的营销方式, 逐步成为现代企业营销发展的新趋势。

世界市场学权威、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精准营销指“就是公司需要更精准、可衡量和高投资回报的营销沟通, 需要更注重结果和行动”精准营销就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的个性化营销活动, 通过市场定量分析的手段 (marketing test) 、个性化沟通技术 (数据库、CRM、现代物流等) 等实现企业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具体来说, 精准营销有这样几层含义:

(一) 精准营销借助先进的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及现

代高度分散物流等手段保障和顾客的长期个性化沟通, 使营销达到可度量、可调控等精准要求。摆脱传统广告沟通的高成本束缚, 使企业低成本快速增长成为可能。

(二) 精准营销就是通过可量化的精确的市场定位技术锁定特定的顾客群体。

(三) 精准营销保持企业和客户的密切互动沟通, 从而不断

满足客户个性需求, 建立稳定的企业忠实顾客群, 实现客户链式反应增殖, 从而达到企业的长期稳定高速发展的需求。

(四) 精准营销借助现代高效广泛分散的物流使企业摆脱繁

杂的中间渠道环节及对传统营销模块式营销组织机构的依赖, 实现了个性化关怀, 极大降低了营销成本。[1]

在传统媒体上投放广告, 往往“有一半的钱被浪费掉了, 糟糕的是, 并不清楚是哪一半。”通过精准营销精准投放, 直达目标客户群,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可以追踪、研究用户的偏好, 这是其精准营销的基础。每个IP背后的网民的上网行为、浏览习惯、注册的个人信息, 都可通过技术手段获取、挖掘, 通过对上述内容的长期积累和深度分析, 广告商便有机会深入了解用户行为和喜好, 按照每个用户的行为特点、地域、兴趣爱好等挑选最匹配的广告信息。一个音乐爱好者与一个美食爱好者, 在访问同一个网站的页面时, 看到的广告并不相同, 因为系统已经记录了他们的行为习惯和喜好, 使得广告的设定不再千篇一律。[2]

互联网精准营销正是以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为基础的, 向消费者个人提供个性化服务为目标的, 但是这些数据也暴露了消费者的隐私, 同时也会被卖给第三方用于另外的营销活动, 因为这毕竟存在巨大的利益诱惑, 因此网络精准营销必然在某种程度上对个人隐私权造成侵犯。

隐私权是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而且权利主体对他人在何种程度上可以介入自己的私生活, 对自己是否向他人公开隐私以及公开的范围和程度等具有决定权。[3]

二、国际对网络隐私权立法保护

由于各国政府对产业利益和个人隐私利益的权衡取舍的不同, 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 存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一为行业自律模式, 二为立法规制模式。美国采取行业自律模式, 而欧盟采取立法规制模式。

(一) 美国行业自律模式

即依靠网络服务者的自我约束和行业协会的监督来实现。美国的隐私权保护法律较为宽松, 为了鼓励和促进网络产业的发展, 一直对网络服务提供商实行比较宽松的政策。不主张通过严格的立法, 对网络服务提供商施加过多的压力和义务。如美国《公正信用报告法》 (Fair Credit Act, 简称FCRA) 规定金融业作为信息使用者收集与获取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均不需要经信息主体授权。

近年来美国政府加大了对网络用户隐私权的保护, 2012年2月23日提出网络用户隐私权利法案, 用户隐私权利法案为如何保护用户隐私设定了7项原则, 其中包括网络用户有权控制哪些个人数据可以被收集和使用, 有权得到易于理解的有关隐私和安全方面的信息, 个人信息被收集、使用、披露的方式必须与用户提供这些信息的背景相一致, 企业必须负责任地使用用户信息等。

(二) 欧盟立法规制模式

由政府通过制定法律的方式, 从法律上确立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各项基本原则与各项具体的法律规定、制度,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司法或者行政救济措施。无论是1995年制定的“有关个人数据处理与自由流通隐私权保护的一般指令”, 即《欧盟数据保护指令》。还是1998年10月制定的《网络私人资料保护办法》。都注重对个人隐私权益的充分保护和尊重, 严格地限定在传递和使用个人数据时必须遵守规则。网络服务提供商在网上搜集用户隐私材料的行为更规范, 网上用户的个人隐私更容易得到保护。

(三) 两种模式的比较

对美国而言, 其采用行业自律模式明显有利于网络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 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 但是, 这一模式对网络服务商的义务规定过于宽松, 扩张了网络服务商的权利而降低了网络用户隐私权的保护程度, 这就容易引发网络隐私权的侵权行为问题。因为这种模式完全建立在行业自律的基础之上, 依靠网络服务提供商和与之有关的其它产业的自觉行动来保证这些规定的执行。[4]

欧盟采取立法规制模式虽然有利于个人隐私权益的充分保护和尊重, 但这种模式无疑增加了网络服务提供商的法定义务, 增加了以网络服务提供商为代表的整个信息产业的成本, 甚至会损害信息产业的利益并阻碍网络的发展。

三、我国对网络隐私权立法保护

我国目前尚无一部系统的、全国性的隐私权法律, 更谈不上网络隐私权的专门立法。目前对隐私权的保护是分散的, 在宪法、刑法、诉讼法、行政法、民法以及各行业的行政规定中的具体条例都有涉及, 尽快出台一部系统的《隐私权保护法》已势在必行。

在网络隐私权保护方面, 目前涉及的规章办法的有:

(一)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中提及“电子公告服

务提供者应当对上网用户的个人信息保密, 未经上网用户同意, 不得向他人泄露”, 违反此规定者, 由电信管理机构

(二)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第7条

规定: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利用国际联网侵犯用户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三) 《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

18条规定“不得擅自进行未经许可的计算机系统, 篡改他人信息, 冒用他人名义发出信息, 侵犯他人隐私”。

这些规章办法都是原则性的, 过于笼统, 不便操作, 也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 对隐私权的保护的力度很微弱。

四、网络精准营销环境下个人隐私安全保护

(一)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为了保护隐私权, 我国应加快对隐私权立法保护进程, 取消现有的过于笼统, 不便操作, 对隐私权的保护很微弱的政策规定, 制定一部专门《隐私权保护法》, 提高隐私权保护的效力和力度。同时建立专属的保护机构, 发挥宣传教育、提供法律救济等重要作用, 以实现我国政府对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保护的系统化管理。

(二) 加强网络精准营销环境管理

在网络精准营销中, 首先准确、明确、详细地规定网络营销中客户的个人隐私问题、用户所承担的义务和用户的权利。规范所有以网络营销为媒介来处理和使用电子商务客户的个人信息的组织和个人对个人信息的收集行为, 明确商家和客户需担负的责任。其次对网络管理人员应该加强管理, 特别是统计数据的负责人应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程序、法律条文和所收集数据的意图、范围等使用, 并且还要对所收集的数据做到保持它的完整性、准确性。对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还要采取相适应的保护措施, 从而确保客户的个人信息免遭侵害。[5]

(三)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

目前网络上有很多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软件, 运用这些保护隐私的软件就可以有效的保护自己的隐私。作为网络个人应及时安装这些保护软件, 同时及时更新软件。因为这样能够真正的运用科技方法来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免受侵害。[6]

由于手机用户的大量增长及网络广告的精准投放, 网络精准营销成必然趋势。如何防止网络行为中的个人隐私受到侵害, 应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 同时也要逐步的完善互联网的安全技术, 加强对互联网营运商道德教育自律教育, 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对隐私权保护的经验, 并在其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国情, 进行相应的个人隐私权保护的探索和实践。使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695.htm.[1]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695.htm.

[2]搜搜百度.http://baike.soso.com/v53575.htm.[2]搜搜百度.http://baike.soso.com/v53575.htm.

[3]王菲.互联网精准营销的隐私权保护[J].国际新闻界, 2011, 12.[3]王菲.互联网精准营销的隐私权保护[J].国际新闻界, 2011, 12.

[4]吕益林, 吴子贵.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探析[J].情报杂志, 2004, (07) .[4]吕益林, 吴子贵.网络隐私权保护模式探析[J].情报杂志, 2004, (07) .

[5]速商网络.网络营销大环境下的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 2013-3-23:3068.[5]速商网络.网络营销大环境下的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 2013-3-23:3068.

上一篇: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下一篇:地区电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