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诉讼制度(共4篇)
网络消费诉讼制度 篇1
当代社会面临的纠纷复杂多变, 虽然网络消费纠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通过在线纠纷解决方式来处理, 但由于在线纠纷解决机制自身在法律适用、管辖权以及保密性等方面存在局限, 这就意味着不能通过单一的争议解决方式来处理网络纠纷, 应当给司法审查留取一定的空间。更好的发展模式是, 诉讼制度与其他争议解决机制相结合来保证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终实现。在网络消费解决中, 集团诉讼和小额诉讼制度是主要的诉讼形式, 也是网络消费纠纷领域需要探讨的诉讼形式。
一、集团诉讼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集团诉讼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 在网络消费纠纷领域有其独特的价值和, 其有效运行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特定的政策目标。集团诉讼运用于网络消费纠纷解决的重要目的在于促进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平衡与电子商务经营者之间地位的差距;通过涉诉主体的广泛性影响有利于消费者的新规范的制定, 增强社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意识。
集团诉讼制度 (Class Action) 起源于英国衡平法上的代表诉讼制度 (Representative Proceeding) , 在美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美国1848年纽约州《Field民事诉讼法典》最早规定了集团诉讼制度:“问题是多数人共同的、一般的利益或者能够成为当事人的人数众多, 并且不可能使他们全部出庭, 而由一人或数人代表所有的集团成员的利益起诉或被诉。”1966年《联邦民事诉讼规则》 (Federal Rules of Civil Procedure) 修订后, 集团诉讼制度得以具体化。集团诉讼制度是将具有共同利益关系的不确定当事人拟制为一个群体, 群体中的一人或数人代表其他人提起诉讼, 诉讼判决的效力及于群体中的每个利益关系人。美国学者玛莉·凯·凯恩认为, 集团诉讼是允许一个人或者几个人代表他们自己或那些声称受到同样侵害或者是以同样的方式被侵害的其他人起诉或者被诉的制度。根据《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23条b款的规定, 美国的集团诉讼可以分为必要集团诉讼、寻求禁令的集团诉讼和普通集团诉讼三类, 其中的普通集团诉讼是消费者集团诉讼的法律依据。2005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集团诉讼公平法》 (Class Action Fairness Act of 2005) , 该法案首次确立了联邦法院对集团诉讼的初始管辖权和移送管辖权, 并规定了联邦法院管辖集团诉讼案件的例外。该法案是继1966年《联邦民事诉讼规则》修订后针对集团诉讼做出的最为全面的一次修改, 它是对美国原有集团诉讼规则下原被告之间、原告集团及其律师之间失衡的利益关系进行重新平衡的结果, 法案改变了集团诉讼当时一度混乱的状况, 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集团诉讼成员的合法请求得到公平和及时的救济。
二、集团诉讼制度的运行规则
(一) 集团诉讼的确认
在提起集团诉讼后, 法院需要对集团诉讼是否成立进行审查。美国对集团诉讼的前提要件进行了规定, 具体包括: (1) 集团人数众多, 使共同进行诉讼成为不可能; (2) 集团的所有成员存在共同的法律问题或事实问题; (3) 集团诉讼代表人所提出的权利主张或抗辩具有典型性; (4) 集团诉讼代表人必须合格, 能够公正和充分地保护集团的利益。如果受诉法院经审查将某一诉讼确认为集团诉讼, 受诉法院有义务对这些集团成员进行通知。在消费者集团诉讼中, 对每个可识别成员应当给予个别通知。确认通知是司法程序的要求, 可以最大程度地保障集团成员的知情权和自主选择诉讼的权利。
(二) 选择退出机制
选择退出机制 (Opt-out) 是确认集团诉讼当事人范围的方式, 它的法律意义包括两个方面:第一, 保护集团成员行使自主选择是否参与诉讼的权利;第二, 如果当事人不提出选择退出要求, 即认为其默示授权, 集团诉讼的法律后果直接及于当事人。集团成员可以在确认集团程序阶段和和解程序阶段行使其选择退出权, 在他们收到通知后做出是否退出的决定。集团成员在退出集团后, 还可以以其他救济方式来主张自己的权利。
(三) 案件的解决
在法院确认集团诉讼后, 诉讼双方会就案件的事实与法律进行对抗, 案件一般会以和解或者判决方式解决。多数情况下, 集团诉讼不会以判决方式结案, 往往是以双方达成和解协议的方式解决。法院对和解协议有监督责任, 和解协议必须公正、充分、合理, 法官须对和解协议进行公开听审, 在此基础上做出批准与否的决定。美国法律亦规定, 撤销和解提案应按照法院指示的方式向所有集团成员进行通知;拟议的和解协议必须通知给适当的联邦和州官员, 未尽通知义务则可以不遵守和解协议, 由此可以看出美国法律对于和解协议的谨慎态度。
三、我国网络消费争议引入集团诉讼制度的分析
(一) 我国代表人诉讼与集团诉讼的区别
我国《民事诉讼法》也为消费者群体性利益的救济提供了途径, 其中第55条规定了当事人诉讼人数众多且不确定的诉讼制度 (1) , 在我国, 这一规定被认为是“代表人诉讼”, 但我国代表人诉讼和集团诉讼存在很大区别:第一, 在诉讼标的方面, 美国集团诉讼只须存在共同的法律或事实问题, 而我国代表人诉讼则以当事人一方有相同或同类的诉讼标的为条件;第二, 在诉讼模式上, 美国集团诉讼采纳的是默示授权模式, 即除非明确表示反对, 否则默示者都将认为是做出了授权;而我国代表人诉讼则采取的是登记授权制, 即如果权利人未进行登记且未主张权利, 则不能依据判决得到相应的救济;第三, 在诉讼权利方面, 集团诉讼代表人具有完全的处分权, 不须经过其他当事人的授权;我国代表人诉讼中, 其他当事人在代表人选出后仍对其有监督权, 代表人的诉讼行为须经过其他当事人的一致同意方为有效。
(二) 制度可行性及建议
美国学术界对集团诉讼制度毁誉参半, 但不可否认的是, 集团诉讼这种追求诉讼经济的群体性纠纷解决机制, 恰恰符合我国当前构建法治国家与和谐社会的特殊社会转型期的需要, 也适合互联网时代对消费者网络权利进行创新型保护的新形势。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代表人诉讼设计过于原则化, 操作性不强, 而消费者集团诉讼关系到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应该在制度设计上更加具体和细化。在制度设计上, 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要确立消费者集团诉讼的价值目标。消费者集团诉讼不能仅以节约诉讼资源和弥补消费者损失为主要目标, 而应当看到其社会公益价值。消费者集团诉讼为小额受害者的诉讼提供了法律基础, 增加了社会影响力, 给违法者造成一定的威慑性。这些无形的价值远远超过了节约诉讼资源和弥补消费者损失本身的意义。
第二, 要明确消费者集团诉讼的适用范围。我国目前的代表人诉讼并未规定具体的适用范围。在消费者保护领域, 集团诉讼有其特殊性和重要性, 在采纳该制度的同时也应当对其适用范围做出具体规定, 否则将会导致“滥诉”情况发生。
第三, 实施一定的激励措施。集团诉讼的巨大风险意味着其要付出高额的成本。为了鼓励集团诉讼, 可以适当设置奖励制度。美国的集团诉讼之所以能够长期广泛存在, 和其固有的胜诉金制度密不可分。如果胜诉, 律师则可以获取占赔偿额一定比例的胜诉金作为报酬。这一制度极大地鼓励了律师联合当事人积极提起诉讼, 并在诉讼中发挥其主导作用。我国要充分发挥集团诉讼的功能, 就应当合理引入胜诉金制度。在设计具体制度的过程中, 应当对律师胜诉金的比例做出限定, 并配合以司法审查, 这样才能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发挥这一制度的积极作用。
四、网络小额消费纠纷的特殊问题
网络小额消费纠纷是指消费者在网络消费的过程中与经营者销售者或者服务提供者发生的标的较小的网络交易合同或侵权纠纷。根据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和消费水平情况, 小额的标准也有所不同。如在日本小额诉讼程序中, 小额诉讼的标的为30万日元以下;美国小额诉讼法庭受理的小额诉讼案件标的一般在2000美元以下;在英国, 作为简易法院的郡法院主要受理数额不超过3000英镑的民事案件。
网络小额消费纠纷有其特殊性, 第一, 纠纷呈现频发性和普遍性。互联网的发展使网络消费群体日渐庞大, 网络消费在便利性和满足人们基本需求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但由此也导致了小额消费纠纷的频繁发生。但我国目前对小额纠纷的解决缺乏系统的机制, 目前的纠纷体系很难充分满足网络消费纠纷的处理, 也不能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保护。第二, 影响范围具有广泛性。由于网络小额消费纠纷涉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对小额消费纠纷的有效解决成为关系到消费者和社会利益的重要问题。网络消费小额纠纷呈现出更多的社会性和公益性, 如果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 就可能导致消费者对网络消费市场的信心降低。第三, 小额诉讼纠纷的解决更注重成本和效率。对于网络消费者来说, 其对日常网络消费纠纷大都不愿投入太多的成本和精力。此外, 对于纠纷处理的效率也是消费者权利得以实现的重要影响因素, 如果耗费时间太长, 各种投入会相应增加, 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负担, 也会使社会对司法制度的信心受到影响。因此, 从保证消费者权益实质公平的角度出发, 应当对小额诉讼制度予以完善。
五、网络消费领域适用小额诉讼的探讨
我国民事诉讼法在目前没有对小额诉讼制度做出明确规定。虽然我国民事诉讼确立了简易程序, 但对于小额诉讼来说, 诉讼成本相对还是很大, 也没有更多的灵活性。小额诉讼程序, 通常是指从民事诉讼简易程序中单独分离出来的对诉讼标的额更小的案件所使用的更加简易化的程序, 是专门用来对小额诉讼权利进行的司法救济。小额诉讼程序在保护当事人诉权以及提高诉讼效率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如德国、英国、韩国、日本以及我国的香港、澳门以及台湾地区都设立了小额诉讼程序, 这种应用的广泛性可以说明, 小额诉讼程序在不同国家制度和法律体系下都可以适用, 也值得我国借鉴。在具体规范的制定方面, 对小额诉讼适用范围、小额诉讼法庭制度、程序简化、审理机构和审级等方面予以细化考量。
此外, 小额诉讼制度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满足解决既定纠纷的目标, 但在我国建立小额诉讼制度也有不同的声音。如果程序的简易化不仅不能解决司法的固有问题, 则会带来新的问题, 这是小额诉讼制度无法克服的悖论。当事人享有的是打折扣的司法, 其权利也可能受到限制;在某种程度上, 司法资源并没有得到节约, 公共利益也由此受损。小额诉讼还存在执行难的问题, 如果这种情况被利用, 将造成滥用司法制度等问题。因此, 不能仅仅因为小额诉讼的简易化就盲目引入, 必须从当事人权利保护和维护司法资源两方面进行权衡, 考量设立小额诉讼程序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参考文献
[1]王欣新、孙向齐:《完善小额消费纠纷的法律解决机制》[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年第4期。
[2]赵秋雁:《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国际比较研究》[M], 人民出版社, 2010年版。
[3]张楚:《电子商务法》,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M], 2011年版。
[4]Edward E Sherman, Consumer Class Actions:Who are the Real Winners?[J], University of Maine School of Law, 2004, 6.
网络消费诉讼制度 篇2
一、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概述
(一) 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概况
在所有的纠纷解决机制中, 诉讼是最强有力也是最后的实现途径。然而, 消费者诉讼金额小花费大耗时长, 加之企业力量雄厚消费者势单力薄。多数消费者会选择放弃主张权利, 这样就使企业更加有恃无恐, 助长侵权欺诈之风。这种情况下, 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利益, 整顿市场不正之风, 我国开始了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的探索。
消费者公益诉讼是指由于商品、服务经营者的不法经营行为, 使整个社会的正常商业秩序和消费者公众利益遭受侵害或有侵害之虞时, 法律允许消费者或消费者团体为维护消费者公众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 (1) 这个制度将分散的小额集合起来, 受害者起诉不必事先联合起来, 也不必亲自参加, 从根本上解决了弱势消费者诉讼难的问题;而且不论胜诉还是败诉, 都不需要承担诉讼成本和费用。
(二) 中国现状
在发达国家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一种救济途径, 而我国也在近些年正式将其写入法律。2012年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中第55条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 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至此, 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新的维权方式被正式写入了法律。之后, 2013年12月25日公布、2014年3月15日生效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 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确立了消费维权公益诉讼制度, 进一步规范了主体资格。
然而, 公益诉讼作为一种新兴的, 拥有着一般消费者权益救济途径没有的巨大优势, 却并没有发出它本应该具有的功效。虽然在法律宣传影响下, 部分消费者对于公益诉讼已经有了一定认识。但是, 他们仍然习惯于使用传统的救济途径, 或者宁愿放弃自己的权利。究其原因, 我们必须承认公益诉讼在制度方面还并不完善, 从民诉到新消法, 也仅仅是从适用的大方向和提出主体方面进行了规制, 具体的实施细则并没有出台。中国的消费者公益诉讼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国外立法情况
公益诉讼的确有很多好处, 但是这个制度是从发达国家引进的。要想制定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制度, 就必须清楚的了解外国对于这个制度的规定。在外国比较突出的两种类型, 分别是代表英美法系特色的美国和大陆法系特色的德国。
(一) 英美法系特色
英美法系的代表, 在美国被称为“美国集团诉讼”。这个制度本来是针对反垄断、证券和民事权利而设立的, 后来才出现了消费者集团诉讼。
其特点是:第一, 适用范围。因同样的行为造成的分散的、数额较小的损害, 且这些损害通过一般的诉讼规则没办法得到救济。为了防止滥诉, 《联邦民事诉讼规则》设置了一些措施, 23条 (c) (1) 规定:“对于所提起之集体诉讼, 是否认可继续以集体诉讼方式进行, 应尽速以命令决定。”这样法院可以通过批准的方式允许以集团诉讼的方式审理案件, 也可以拒绝批准。为了防止当事人代表和被告勾结串通获取不正当利益, 第23条 (e) 规定:代表当事人非经法院许可, 并将撤回与和解内容依法院指示之方式通知全体成员, 不得撤回及和解。 (2) 第二, 判决的生效范围。采用“不反对即同意授权”方式, 即在一定期间内如果不反对, 就表示同意代表实施诉权, 并接受判决的约束。也就是判决效力直接及于集团中所有的成员。 (3) 第三, 诉讼费用。通过两种途径来解决的, 一种是胜诉酬金制。即律师只在胜诉的情况下才收取报酬, 而且可以收取较高的费用。一种是不管哪一方胜诉, 双方都是各自承担自己的诉讼费用。提起集团诉讼即使失败了也只需要承担自己一方的诉讼费用。 (4)
(二) 大陆法系特色
大陆法系的代表, 在德国被称为“消费者团体诉讼”, 其发展最为完备。它是通过经济立法的形式直接赋予一定领域中的某些具有法人资格的团体享有作为原告提起诉讼的权利。
其特点是:第一, 诉讼范围。德国规定了禁止令和宣告令等不作为诉讼 (针对经营者或生产者可能造成损害消费者的行为提起的, 目的是通过迫使经营者或生产者终止不法行为达到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目标) , 即消费者组织只能提起不作为请求之诉, 不能提起损害赔偿之诉。此外消费者团体还可以接受其成员的“诉讼实施权”的授予, 以团体的名义提起损害赔偿诉讼。 (5) 第二, 适用领域比较特定:团体诉讼仅适用于误导或者危险的广告、一些商业行为如直销和远距离销售、不公平的合同行为。第三, 判决效力。直接及于该团体, 团体成员可以引用该判决, 而间接地受判决效力的拘束。有利益时为既判力效力所及, 若不利益时, 即为既判力所不及。 (6) 第四, 诉讼费用。在德国, 由于法院的诉讼费和律师费是根据标的比例计算的, 团体一旦败诉其承担的费用将更大, 所以团体诉讼的费用一般都是由公共拨款解决, 此外法院在判决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减少诉讼费用。
三、制度设想
(一) 适用范围及条件
1. 适用范围
解决公益诉讼的制度设想问题, 首先的问题是哪类案件可以使用公益诉讼。然而这个问题在我国的法律中并没有规定。虽然, 个别的消费者诉讼有金额小耗时长的问题, 但是公益诉讼也会因为资金短缺, 信息不畅通和被少数人控制, 与政府勾结等问题。所以, 不能无限制的适用公益诉讼。
德国对于这个问题采用的是禁令之诉, 再结合中国的情况和热点问题, 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在以下这些领域可以实施公益诉讼: (1) 禁令规定:由于消费领域的霸王条款、霸王交易等垄断性质的行业和领域可以根据其影响的大小由中国消协或者省级消协提出诉讼, 请求法院判令该行业所有经营者不得使用不平等的格式条款。例如, 移动流量包只能当月用完, 不可累积使用;药品生产厂商不能足量装药, 缺斤短两;某些行业收费不明不白, 不开收据等。 (2) 损害赔偿。消费领域中的群体性轻微损害, 可以由消协请求法院没收经营者全部违法所得。德国对于损害赔偿不可以提起, 但是鉴于中国的特殊情况, 卖方的市场秩序尚不完善, 惩处力度不够, 所以, 损害消费者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情况有必要使用公益诉讼。例如, 麦当劳“福喜事件”, 前几年的三鹿奶粉“三聚氰胺”等。
2. 适用条件
在上述构想之下, 只是确定了哪些可以列入范围。但是到底达到什么标准就可以适用, 新民诉和新消法只规定了“侵犯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这一基本条件, 但是使用起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容易出现问题。笔者认为, 应当起码符合下列三个条件: (1) 受害者的众多性。不是所有的霸王条款都需要公益诉讼, 人数众多是开启公益诉讼的重要前提。如果受害者可以确定而且并不多时, 单独诉讼反而更加有效率。 (2) 受侵害法益具有共性。众多受害者如果是不同的法益受侵害, 也不能适用, 这样会使本来就复杂的案件变得更加复杂, 不仅不利于发挥公益诉讼的优点, 反而浪费司法资源, 效率偏低。 (3) 提出主体的适当性。我国现在已经规定了明确的主体, 所以, 提起诉讼的中国消协和省级消协,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级别。
(二) 诉讼费用分配
公益诉讼案件一般涉案范围较广, 涉及的当事人较多, 那么由于权利保护以及诉讼保全等诉讼费用将会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到底由谁来承担是想实现公益诉讼必须解决的问题。
美国的胜诉酬金制和德国的国家支持拨款制我们可以借鉴。在我国, 消费公益诉讼不应该向原告收取诉讼费, 对原告应该是免费的。为了公益诉讼中“公益”的目的, 国家应该相应的拨款制度来保障原告的顺利诉讼。 (7) 但为了增加公益诉讼的震慑力, 我们还要要借鉴美国, 不实行败诉这付费原则, 对被告不能免费, 不论胜诉还是败诉, 被告均应承担诉讼费。
所以, 我国的费用承担设想是, 国家拨款支持诉讼配合被告承担诉讼费用。
(三) 法院判决生效范围
现在已经有的判决生效的类型一共有两种:“退出制”和“加入制”。结中国的国情, 笔者认为我国应当适用“退出制”。
德国这种“加入制”, 即在有人提起集团诉讼或称群体性诉讼时, 受害者必须声明要参加诉讼, 诉讼结果才对其产生约束力, 对没有声明参加诉讼的人诉讼结果对其不产生约束力。这是不适合我国国情的做法。如果使用, 那么就要进行损害赔偿之诉, 必然要进行统计, 到底有多少受害者, 受损是多少, 而我国人口众多, 幅员辽阔, 无法得知到底有多少人受害, 无法通知到每一个人, 那这些人在没有获得通知之下, 不能声明参加诉讼, 这个判决结果就不能被适用, 失去了公益诉讼的价值和目的。
相比之下, 美国集团诉讼适用的是“默示进入、明示退出”制度, 也简称为“退出制”, 就适合我国国情。即一旦有人代表提起集团诉讼, 该案的所有受害人不必声明参加诉讼就均是当然的诉讼当事人, 法院受理、庭外和解、法院判决的结果对所有人均产生约束力, 任何人均不得另行主张权利和起诉, 对结果无条件服从, 除非受害人明确表示退出集团诉讼。这样, 在消协的起诉之后, 如果判决消费者获胜, 就可以对所有的受害者适用, 只要这些受害者知道了这个判决就可以适用结果, 获得赔偿等。使得公益诉讼真正发挥作用, 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
四、结语
公益诉讼作为一个新的帮助消费者维权的方式, 在中国还没有成熟, 只限定了主体, 其他的并没有具体规定。但是其较之传统的诉讼方式, 具有巨大的优势地位,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一定会生机勃勃。在不断完善这个制度的过程中, 我们不仅要借鉴外国的优秀经验, 更重要的是结合我国具体国情, 只有适合中国的才是最好的, 任何的照搬和盲目的设计都是无用的。
摘要:目前, 消费者受损群体事件频发, 而传统诉讼方式因金额小、耗时长、花费大等问题, 已经无法解决此类事件。在此情况下, 新消法规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制度, 但是只明确了主体。本文借鉴国外经验, 结合中国国情, 为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设想了一套方案。此制度受案范围应当包括禁令规定和损害赔偿两大类, 且要求受害者众多, 侵犯同种法益以及主体适当;诉讼费用应该由被告承担, 并与国家拨款支持原告相结合;最终判决效力要适用“退出制”。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制度设想
参考文献
[1]张明华.建立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之构想[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 2003, 03:56-58.
[2]葛傲雪.论我国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的构建[J].研究生法学, 2006, 03:37-39.
[3]吴景明, 任震宇.公益诉讼立法开启了历史之门[N].中国消费者报, 2014 (1) .
[4]程子薇.我国消费者公益诉讼模式之选择与构建[J].滁州学院学报, 2010, 06:12-14.
[5]乔旭.论我国消费者公益诉讼程序的构建[J].法制与社会, 2009, 20:190-191.
[6]侯佩仙.从淘宝“超卖”看我国消费者公益诉讼[J].法制与社会, 2013, 03:121-122.
[7]B·K普钦斯基.美国民事诉讼法[M].江伟, 刘家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1983.
网络消费诉讼制度 篇3
一、消费者群体权益受侵害的状况分析
(一) 消费领域的主要市场主体企业与一般市场主体消费者形成明显的强弱对比
利益是人生存的现实需要, 它构成了人的生命的驱动力。人人都讲利益, 利益冲突不可避免,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中更是如此。本来就处于对立地位的消费者与生产者、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就更加激烈。在这种利益博弈的格局中, 由于消费者与生产经营者信息极不对称, 且多以个体身份进人消费领域, 很难与实力强大的生产经营者相抗衡, 从而造成两者之间实质上是一种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因此, 处于强势地位的生产经营者垄断市场, 频繁侵犯消费者群体权益。
(二) 现阶段我国经济特点加剧了消费领域的利益冲突
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 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的利益格局已被打破, 同时, 由于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 致使在新的利益格局形成中, 不同利益主体发育程度不相同, 争取利益的能力也不同。这种差异, 突出地表现在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之间。在消费领域, 原有计划体制下的经济基础, 造就了一批如铁路、银行、电力电信等具有强大市场垄断能力的国有企业, 它们从自身利益出发, 利用其优势地位垄断市场, 损害消费者群体利益。这一特殊的国情使得本来就处于弱势的消费者权益受侵害的情况尤其严重, 消费领域的矛盾冲突激烈。
(三) 保护消费者群体权益的公益诉讼制度不健全
在消费领域, 相当一部分侵权行为所侵害的不只是某个特定主体的合法权益, 而是涉及整个消费者群体的利益, 许多侵害对于未来的潜在消费者来说也是普遍存在的。我国现有的法律虽然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在很多方面作出了规定, 但从诉讼维权角度来看, 依照传统的诉讼理念和司法制度, 案件原被告都是特定的, 权利受到被告违法行为侵害的主体也是特定的, 这使得现实生活中的消费者群体权益受侵害的案件, 很难通过司法救济的途径加以解决, 从而在纠纷解决的社会机制方面形成了相当大的真空地带, 使得消费者群体利益得不到有效的司法保护。
造成以上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也是非常复杂的。问题的解决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目前, 保护消费者群体权益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我国建立适合国情的公益诉讼制度。
二、公益诉讼的起源与现状分析
(一) 公益诉讼的起源
公共利益是指全社会或某一领域的共同利益。各个国家历来都非常重视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在古罗马时期, 由于当时的政权机构不像现代这样健全, 仅依靠官吏的力量来维护公共利益是不够的, 所以, 就授权市民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 可以代表社会集体直接起诉, 以补救维护公益力量的不足, 这种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诉讼即是公益诉讼的最早起源。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化, 个私行为很容易损害公共利益, 这种利益的损害单靠政府加强管理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救济。作为有助于实现公共利益的诉讼机制, 公益诉讼已在世界许多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采用。近些年来,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在很多的领域尤其是消费领域, 出现了一些典型的侵害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 这使得公益诉讼制度的引入和构建成为我国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
(二) 国外立法和司法制度现状
19世纪末西方国家的立法由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 公共利益的保护受到了特别的重视。于是公益诉讼被赋予了现代意义并引起广泛关注。在现代司法史上, 美国是最先重拾罗马公益诉讼制度的国家。从19世纪末开始, 美国先后制定了《谢尔曼法》、《克莱顿法》等一系列反托拉斯法, 对可能破坏社会经济秩序, 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明确规定, 除了受害人有权起诉外, 检察官也可以提起诉讼, 要求法院追究违法者的责任;而且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以诉请禁止性裁决。二战后, 美国在社会变革中又出现了许多专门保护女性、儿童、消费者等弱势群体权益的公益机构, 公益诉讼制度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现在, 世界其他发达国家也陆续建立了自己的公益诉讼制度。
世界许多国家为了更好地维护公共利益都建立了公益诉讼制度, 赋予诸多主体对侵害公益行为的诉讼权利, 这些制度和经验将为我国在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保护消费者群体权益的公益诉讼制度过程中提供重要借鉴。
三、我国消费领域公益诉讼的制度构建
公益诉讼与我国传统的诉讼制度存在冲突, 所以, 必须转变观念, 构建符合实际国情的公益诉讼制度。
(一) 赋予原告主体资格
根据诉讼法的规定, 在传统诉讼中, 原告必须符合两个条件:法定的主体, 包括公民、法人、其他组织;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二者缺一不可。而公益诉讼权利主体是不特定的, 具有分散性和不确定性, 所以, 在公益诉讼中, 不应要求原告是直接利害关系人, 而应当突破传统诉讼理论中原告主体“一元化”的框架, 允许更多主体提起诉讼, 实现诉讼主体的多元化。就保护消费者群体权益的公益诉讼而言, 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 应将原告资格赋予以下主体:
1. 国家检察机关。
我国宪法规定,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专门法律监督机关, 有权对一切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公民是否遵守法律进行监督。作为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 检察机关负有义不容辞的保护职责。从现实生活来看, 在消费领域中, 侵害消费者群体权益的行为多表现为行业性的垄断, 消费者处于明显弱势。在这种情况下, 检察机关作为国家公益权力适时地介入其中, 以公益诉讼的方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就显得更加必要。
2. 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
在我国, 消费者协会作为专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团体, 代表着消费领域内众多消费者的共同利益, 这种利益虽不同于全社会的普遍利益, 但也具有公共性质。当消费者的普遍利益受到侵害时, 消协和其他消费者组织应有资格以自己的名义提起公益诉讼, 而且作为固定的组织, 它们有专职工作人员, 有一定的资产和经费来源, 具有较强的诉讼能力。然而, 目前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 消费者协会仅能以社会团体身份支持消费者起诉, 这对于消费者群体权益的有效维护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 在维护消费者群体权益的公益诉讼中, 应当赋予
3. 消费者。
目前, 公民的法律专业水平比较低, 而且作为个体来讲财力有限, 这种诉讼力量的弱小会导致诉讼效果不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现实生活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具备了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和相当财力并且具有较高社会责任感的公民。人是理性人, 赋予公民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并不等于每个普通公民都会去随意行使这项权利, 导致滥诉。另外, 在消费领域的侵权案件中, 消费者毕竟是直接遭受人身或财产侵害的受害人, 作为侵权行为的被影响者, 他对案件事实的了解更为清楚, 往往能够及时发现违法行为, 作为个体, 他在诉讼意志上也较少受到干扰, 维权时积极性主动性更高。所以, 应当赋予消费者以公益诉讼的起诉权, 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后, 消费者不仅有权利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提起私益诉讼, 有权利为了维护消费者群体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而在私益诉讼中提出公益诉讼请求的权利。
(二) 建立胜诉奖励制度
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的一个重要区别是以维护公益为目的, 鉴于目前社会公益维护不力的现实, 建立公益诉讼的激励机制是非常必要的。对此, 我们可以效仿英美等国的法律实践, 设立原告胜诉奖励制度。人是经济人, 理性人, 行事多以利益最大化为其出发点, 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对于那些为了维护社会公益起诉并胜诉的原告进行奖励, 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诉讼积极性, 对损害社会公益的行为进行广泛监督, 这不仅有利于维护消费者的群体权益, 而且也利于惩罚不法经营者, 维护公平竞争, 促进经济发展。
(三) 诉讼判决的适用问题
在消费领域中, 受到公益侵权行为侵害的消费者往往是不特定的多数人, 所以, 在相应的公益诉讼中, 享有原告资格的主体通常都会有不特定多数人, 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可能只是其中的某个人或某些人, 其他诉权主体则均有可能在其后针对同一侵权行为提起相同的诉讼。因此, 应当建立涉及公益侵权案件的判决适用制度, 使法院所作判决的效力不仅仅只局限于诉讼当事人, 而是遍及所有享有原告主体资格的人, 使判决效力具有辐射性。这样不仅符合传统的一事不再理原则, 而且还可以大量减少司法资源的耗费, 降低当事人
摘要:从消费者群体权益保护视角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 对于我国法制的完善以及消费者群体权益的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消费者群体权益受侵害的状况主要表现为:消费领域的主要市场主体企业与一般市场主体消费者形成明显的强弱对比, 现阶段我国经济特点加剧了消费领域的利益冲突, 保护消费者群体权益的公益诉讼制度不健全。目前, 保护消费者群体权益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在我国建立适合国情的公益诉讼制度。赋予原告主体资格, 建立胜诉奖励制度等。
关键词:消费者,权益保护,公益诉讼,制度
参考文献
[1]赵许明.公益诉讼模式比较与选择[J].比较法研究, 2003, (2) .
[2]颜运秋.公益诉讼理念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2.
[3]黄娟.消费者保护诉讼制度改革刍议[J].河北法学, 2002, (1) .
[4]伍玉功, 刘道远.论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 2004, (4) .
网络消费诉讼制度 篇4
“方便面联合涨价事件”[1]凸显了我国反垄断立法和执法中对消费者利益保护不足的现实问题, 虽然我国的《反垄断法》在实施垄断行为经营者的民事责任方面做了原则性的规定[2], 但具体的制度如何设计并没有相应的规定, 从而缺乏可操作性。所以, 本文试图对我国反垄断消费者诉讼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探讨。
所谓消费者反垄断诉讼, 是指在反垄断行为侵害消费者合法利益时, 消费者根据反垄断法行使诉讼权利, 运用司法途径使垄断行为得到矫正、消费者利益获得救济的法律实施方式。虽然我国的《反垄断法》实施的时间不长, 但是关于消费者反垄断诉讼的探讨已经有一些。这里笔者主要想讨论两个问题:消费者反垄断诉讼中的原告资格问题和赔偿范围问题。
二、消费者反垄断诉讼中的原告资格问题
众所周知, 经营者的垄断行为可能侵害的不仅仅是消费合同中的具体消费者的利益, 而是可能像联合涨价案一样侵害潜在消费者的利益。这就使得反垄断法中的消费者诉讼和消法中的诉讼所保护的利益存在差异, 简而言之, 就是在消费者反垄断诉讼中更多保护的是一种群体消费者的利益而非个体利益。这种差异使得在确定消费者反垄断诉讼原告资格的时候, 不能局限于其必须是具体合同中的消费者或是其权利受到了实际的损害, 而应该对《民事诉讼法》中第108条中的“直接利害关系”做宽泛解释, 即只要案件的处理结果对提起诉讼的人产生直接的影响, 就应该认定原告的主体资格。
另外, 为了保护潜在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可以借鉴美国和德国的做法, [3]赋予消费者组织一定的诉权, 但诉权的范围应借鉴德国《反限制竞争法》的规定予以限制, 即只能允许提起停止或防止侵害之诉, 这样就避免了复杂的诉讼程序和证明责任方面对消费者组织过高的要求, 具有明显的诉讼效率的优势。
三、消费者反垄断诉讼的赔偿范围问题
我国《反垄断法》第50条规定了垄断经营者对受损害者的民事赔偿责任, 但是对赔偿责任的具体范围却未做规定。那么, 到底如何规定才能对消费者进行很好地救济呢?
笔者认为, 要讨论这个问题, 首先要解决好两个平衡:第一, 如果提起诉讼的消费者不只一个, 是否所有的消费者都可以获得赔偿。如果可以, 那么基于个体的趋利性可能会出现消费者滥诉的情况, 即便没有, 巨额的赔偿可能会挫伤企业的经营活力, 对国民经济产生不良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平衡消费者利益和经营者利益就成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第二, 如何平衡提起诉讼的消费者和潜在的消费者 (即未提起诉讼的消费者) 之间的利益?笔者认为, 相关的制度设计要能够让受害的消费者基于理性的判断, 认为有足够的刺激去起诉垄断者;让经营者基于理性判断, 认为有足够的刺激去遵守反垄断法。因此, 确立反垄断民事赔偿的价值取向应当是:兼顾市场主体各方的权
[1]方便面中国分会在2006年底曾三次召开价格协调会议, 商定涨价的时间和实施步骤。自2007年7月26日起, 包括华龙、白象等在内
益, 通过依法追究垄断行为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有效填补受害人的合理损失, 预防和遏制垄断行为的发生。[4]
(一) 如何平衡提起诉讼的消费者和潜在的消费者之间的利益?
如前文所言, 在认定消费者原告主体资格的时候, 并不以其利益受到直接现实的损害为限, 以此来提高消费者诉讼的积极性;但在进行损害赔偿时, 必须以消费者因垄断行为有实际损害为要件, 这样的制度设计有利于平衡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利益。这样又会产生一个问题:受到损害的消费者获得了赔偿, 那应如何保障潜在消费者的利益呢?笔者认为可以进行这样的设计:如果一项行为被法院确认为侵害消费者的垄断行为, 那么在法院的判决中必须包括以下两项:第一, 给实际受到损害的消费者予以赔偿。 (赔偿数额将在第二点中讨论) ;第二, 判决经营者停止侵害消费者的垄断行为, 这样就保护了潜在消费者的合法利益。此外, 也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提起停止或防止侵害之诉来保护潜在消费者的合法利益。
(二) 如何平衡反垄断诉讼中消费者的利益和经营者的利益?
要平衡这两者的利益, 关键就是要解决民事赔偿的范围问题。事实上, 我国反垄断法草案曾有一稿明确规定了双倍赔偿原则, 虽然最终通过的法律未作此规定, 但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 即关于反垄断民事责任的赔偿责任应有一定的惩罚性而不仅仅是补偿性, 这也符合经济法责任的双重性。另外笔者认为, 赔偿的数额要能发挥以下三个作用: (1) 提高消费者反垄断诉讼的积极性; (2) 使消费者的受损利益得到合理的救济; (3) 使经营者能够因为这种赔偿来选择合法而非垄断的方式进行经营。
美国的《谢尔曼法》第7条规定:“任何因反托拉斯法所禁止的事项而遭受财产或营业损害的人……一律给予其损害额的三倍赔偿及诉讼费和合理的律师费。”《克莱顿法》第15条第3款规定:“依据本条提出的任何诉讼中, 若原告实质上占有优势, 法院将奖励原告诉讼费、包括合理的律师费。”那么, 我国应该如何确定赔偿范围呢?
1、损害赔偿额的确定
关于我国在确定赔偿额的具体做法, 是需要参照美国的三倍赔偿数额吗?笔者认为这一点有待商榷, 主要是损害额应该如何确定?拿引言中的方便面联合涨价案来说, 可否认定损害额就是涨价前和涨价后的差额呢?如果真的如此, 那么, 在“有实际损害才有赔偿”的前提下, 消费者就算买一整箱的方便面, 这种 (差额×3) 的赔偿对于实施垄断行为的经营者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并不能对其产生威慑作用。更何况, 现实的复杂情况, 使得损害额的确定并不像笔者上面提到的那样简单。所以笔者认为, 可以借鉴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中关于惩罚性赔偿的规定, [5]从而确保司法实践的操作性。
2、关于律师费、诉讼费的规定
在美国的两部反垄断立法中对于律师费和诉讼费做了不同的规定, 《谢尔曼法》中将诉讼费和合理的律师费加在了被告的身上, 而《克莱顿法》中则规定由法院来奖励原告诉讼费以及合理的律师费。笔者认为, 由法院奖励诉讼费用, 可以体现出鼓励消费者诉讼的政策导向, 能够激发消费者反垄断诉讼的“热情”, 但是, 这样的制度设计也只是提高了消费者反垄断诉讼的积极性, 并不能使经营者在未来的经营活动中合法经营, 所以, 应该规定消费者的诉讼费用和律师费用由实施垄断行为的经营者承担, 一方面可以减轻消费者在提起诉讼时财力方面的压力, 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经营者的违法成本, 而使其能够基于理性的考虑, 在未来的经营活动中自觉地避免实施垄断行为。这样的制度设计就能从消费者和经营者两个方面通盘把握, 起到填补受害人的合理损失, 预防和遏制垄断行为的发生和依法规范正常有序的市场秩序的作用, 可谓一石三鸟。
在垄断行为肆虐的今天, 完善消费者反垄断诉讼对于从司法层面保护消费者利益、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有重要的意义。需要说明的是, 关于具体的制度规定, 笔者希望能在后续出台的相关司法解释或部门规章中对消费者反垄断诉讼中关于原告资格, 尤其是赔偿范围方面能做出更加细致的规定, 能够使我国《反垄断法》中关于实行垄断行为的经营者的民事责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2]《反垄断法》第1条规定: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 促进市场公平竞争, 提高经济运行效率, 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第50条规定: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 给他人造成损失的, 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3]美国《谢尔曼法》第8条明确规定联合会有权作为原告提起反垄断诉讼;德国《反限制竞争法》第33条规定了具有权利能力的工商利益促进协会可以提起诉讼, 请求违法行为人停止违法行为。
[4]陈建勋.消费者反垄断民事诉讼若干问题的思考.法治研究, 2008年第5期
[5]《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应当按照笑傲飞着的哟哀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 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1]张穹.反垄断理论研究[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7, 9.
[2]孔祥俊.反垄断法原理[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1.
[3]时建中.私人诉讼与我国反垄断法目标的实现.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