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信息消费行为分析(共12篇)
网络信息消费行为分析 篇1
摘要:网络消费者在购物中存在信息搜索成本。本文简述了信息搜索成本的经济学解释,构造了基于时间成本、价格成本和风险成本的信息搜索成本公式,并给出了减小信息搜索成本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网络消费者,信息搜索成本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K.J阿罗指出:人们可以花费人力及财力来改变经济领域,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所面临的不确定性,这种改变恰好就是信息的获得。同时,斯蒂格勒教授认为:除非存在完全集中的市场,否则无人能知道各卖主或买主在任一给定的时点所定出的所有价格。上述表明,企业或个人进行信息搜寻成为必须,获得信息是为了改变不确定性,同时信息搜寻必须付出代价。
在电子商务交易环境中,普遍存在网络消费者为减小购物信息不对称以规避购物风险而产生的信息搜索成本。这是因为,网络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何物、何价、何时、何地、何质、何量等)前,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货币、时间和精力去搜索相关信息,以最大消费者剩余价值去获得理想的商品。但为获取最有价值的相关信息,是要付出代价或要产生成本的。为此,对网络消费者在购物过程中为获得信息而产生的搜索成本进行一定研究,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搜索成本及经济学解释
信息经济学认为,信息是有价值的,信息的获取可以增加人们做出有利选择的能力,从而提高经济效率。因此,网络消费者在做出购物决策前会去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信息获取的充分与否也就成为做出购物决策的主要依据。然而购物者的资源(包括时间、精力、货币等)是有限的,在行为理性的假设前提下,他要在有限资源的约束下追求效用最大化。在获取信息初期,随着资源的减少,信息搜索成本的边际效用递增;随着信息量不断增加并达到最高认知收益(价值、效用)后,该种信息对于购物者的边际效用递减。当他们支付的信息搜索成本的边际效用等于获得的信息的边际效用时,他们会停止信息搜索活动,因为他们已经获得了最大化的信息总效用。同时,还要考虑消费者为获取信息的效用而付出资源的机会成本。
举例来讲,网络消费者在购买一本书时,他在网络上进行相关信息搜索,包括选择售书网站、价格、付款方式、邮递方式、书评、售后服务及信用等,在收集有限信息时,他会觉得所付出的搜索成本(包括上网的时间、精力、网费等)是值得的(即感知收益大于感知代价),当随着信息量的不断增大,但信息价值降低时,比如好几个网站中对书的价格、邮递等介绍内容是无区别的,他会感觉对信息获取和处理的代价会越来越大,此时当感知收益等于感知代价(主要是搜索成本)时,他会放弃信息的搜索活动,因为此时消费者的感知收益已经达到他心中的一个平衡点,即:对商品价值和附加值的一个大概标准——内在参考价值,并且在参考价值的变动范围内。
在经济学中,搜索成本指的是在自由竞争场合由于价格离散而产生的搜寻价值。本文中的信息搜索成本定义为:网络消费者在购买决策前,所付出的不但包括货币支出,还包括所花费的时间、感情的投入、为提高认识能力所投入的学习费用等一切有助于搜索信息的支出。网络交易中产生信息搜索成本的主要原因是:第一,其本质原因是网络信息中的不对称性,非对称信息主要分为有关网络消费者个人的信息和有关网店经营方面的信息;第二,根本原因是网络消费者具有感知收益和感知代价相比较的内在特性;第三,直接原因是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信息资源而面临不确定性或风险性,并为规避不确定性所进行的信息搜索、处理和提炼而付出代价。
二、信息搜索成本公式
搜索时间是信息搜索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因为时间具有稀缺性,它既不能积累,也不能保存。同时,搜索时间既影响着感知收益,又影响着感知代价,而感知收益和感知代价共同影响着网络消费的购买决策,所以,网络消费者在决策时间分配方式的时候主要考虑自身的时间约束和时间价值。搜索时间对信息搜索成本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时间成本、价格成本和风险成本上。因此,将信息搜索成本定义为有关搜索时间的复合函数,即:
其中:Cs-信息搜索成本;Cp-价格成本;Cr-风险成本;Ct-时间成本;Cp、Cr和Ct是有关搜索时间t的函数。
将网络消费者投入的信息搜索成本用消费者在搜索时间段内的个人机会成来表示,即消费者的搜索时间成本为Ct=t·w(2),其中w为消费者工资率。
搜索时间的长短决定着获取信息价值的大小和影响着商品价格比较。构造有关价格成本与搜索时间的函数公式为:C(P)=α·P。其中α>0,是价格成本系数。一般来讲,随着搜索时间的增长,交易价格将会降低,设P=P。/t,其中P。为初始价格。因此,价格成本C(P)=α·P。/t(3)
风险是人们在现实中无法回避的异常情况,是一种客观存在,消费者面临的风险主要有可预知的网络支付风险、产品质量保证风险、维护使用产品的风险,以及转移到其他代替品的锁定风险等。这些风险主要是可感知的风险。把消费者的风险同样看成是搜索时间的函数,定义风险成本为:C(R)=β·R。其中β>0,为风险成本系数,令风险R=γ/t。其中,γ>0,为风险削减系数。一般来讲,随着搜索时间的增加购物风险会降低,所以消费者的风险成本C(R)=β·R=βγ/t(4)
根据等式(1)和公式(2)、(3)、(4),消费者总的信息搜索成本为:
在搜索活动中,消费者的决策目标是最小化搜索成本,根据(4)式,
根据(7)式,可以看出网络消费者投入的搜索时间t与工资率成反比,而与初始价格、价格和风险成本系数及搜索时间的风险削减基数成正比。这说明如果消费者的工资越高,则搜索时间的机会成本就越高,消费者就越不愿意投入时间搜索信息。相反地,如果产品的初始价格越高,则消费者就愿意多投入时间去搜集与产品有关的信息。其他各种成本系数对搜索时间也是起到同样的影响作用。
三、减小信息搜索成本的措施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要使网络消费者在尽可能短的搜索时间内获取的最有价值的信息,可行的办法就是减少搜索的时间并且降低购物风险。尤其是在电子商务的B2C模式下,网上购物模式与传统实体购物环境的经验有很大区别,特别是网络消费者在购买决策过程中与传统企业、产品或服务都没有直接的接触,感知风险会明显高于传统消费。所以,企业应通过有效服务降低消费者的感知代价或风险,以有效提高消费者的搜索效率和减小信息搜索成本。建议通过以下措施减小网络消费者的信息搜索成本。
1.建立网站内部搜索和加强网站与外部搜索引擎的连接,并细化内部高级搜索功能,以进一步降低消费者的搜索时间成本,抵消风险成本的影响。各种搜索引擎具有不同的网页搜索策略,而产生不同的搜索结果,充分了解这些外部搜索引擎的搜索策略,会有助于网站调整自己的信息,帮助消费者节约时间成本,从而获得消费者优先选择的机会。同时,根据消费者搜索关键字、常用信息等建立和开发内部搜索引擎,以正确、快速指引消费者收集信息。
2.建立快速、高效、人性化的网站页面,并提供详细的商品信息和售前、售中、售后服务特色,吸引顾客注意力,提高顾客转移成本,以达到顾客锁定和培养顾客忠诚。消费者的感知收益不仅来自自身的资源约束而产生的对商品的感知价值或效用,而且还来自于良好的网络购物环境,比如说网站的页面设计、访问速度、人气量、在线答疑等。网站应充分利用网络正反馈、网络外部性和规模效应的新经济特性,培养顾客基础,并锁定顾客。
3.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以降低风险成本。网络上购物风险的一个来源是支付环节,其中最大的问题是网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问题,包括通信的安全、操作权限的安全可靠性以及在异外情况下正常工作的能力。同时,网站还应帮助潜在消费者对网络支付知识(申请网上支付的相关手续和网上支付流程等)和工具(像“支付宝”)使用的学习和掌握。加强网站的安全建设,可以降低消费者的感知风险。
4.完善物流配送系统,降低风险成本。在电子商务交易中,商品配送过程存在潜在风险。因此企业必须建立适合电子商务需要的物流系统,不但能保证配送的效率和可靠性,而且还应保障消费者对商品信息和物流转递过程中种类信息的及时查取。
四、小结
网络购物的微宏观环境决定了消费者在进行网上购物时存在信息搜索成本。本文简单介绍了网络消费者信息搜索成本存在的经济学解释,构造了基于时间成本、价格成本和风险成本的信息搜索成本公式,并最后提出了减小消费者信息搜索成本的几点措施。
网络信息消费行为分析 篇2
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根据有关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9日下午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具体规范司法机关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刑事案件时的法律适用问题。随后,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部门负责人就《解释》所涉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解释》出台的背景
记者:我国刑法对诽谤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非法经营罪已有规定。请问,对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两高”为何又作出专门解释?
负责人:近年来,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主体的包括通信网、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在内的信息网络日益普及,已成为人民群众工作、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由于信息网络具有公共性、匿名性、便捷性等特点,一些不法分子将信息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犯罪平台,恣意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侵犯公民的名誉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扰乱公共秩序,破坏市场秩序,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人民群众十分痛恨,社会各界反应强烈。为满足同网络犯罪作斗争的需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长期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适时制定出台了《解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是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需要。在信息网络上实施的诽谤、敲诈勒索等犯罪,有的侵害了公民的名誉权,有的侵犯了公民的财产权。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导致网络空间上的信息真假难辨,也妨碍了网民从信息网络上获取真实信息。《解释》依法惩治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等犯罪,能够为受害者伸张正义,恢复名誉,能够保护公民合法财产不受侵犯,也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规范、有序、健康的网络环境。
第二,是明确法律依据有效打击犯罪的需要。当前,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活动猖獗。与采取传统手段实施的上述犯罪相比,近些年来出现的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上述犯罪在客观表现形式上具有特殊性,但此类犯罪毫无疑问具有现实的社会危害性。由于网络信息具有扩散范围广、传播速度快、影响不易消除等特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等犯罪比采用传统手段实施的上述犯罪具有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但由于我国刑法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等犯罪并无具体规定,因此实践中存在着法律适用不够明确的问题。《解释》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有利于统一司法标准、规范司法行为,有助于司法机关依法准确、有力地打击此类犯罪活动。
第三,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的需要。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已经融为一体、不可分割。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寻衅滋事等犯罪,对社会公共秩序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特别是编造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的行为,易引发群体性事件,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解释》严密了刑事法网,依法打击此类犯罪行为,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四,是保障公民表达权和监督权的需要。公民依法在信息网络上发表言论,行使宪法权利,受我国法律的保护。但信息网络上的“言论自由”也并非没有边界。任何一个国家的法律都不会允许有诽谤他人的“言论自由”。《解释》厘清了在信息网络上发表言论的法律边界,公民可以依法充分行使宪法赋予的表达权和监督权。
第五,是促进信息网络健康发展的需要。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使信息网络不再是一方“净土”。甚至还出现一些职业化的“网络推手”,使信息网络造谣、传谣成为一种组织性较强的犯罪活动,导致信息网络秩序“失范”,网络乱象丛生,影响了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解释》的出台,有助于规范网络秩序,强化对信息网络的日常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整治力度,维持正常的经济、社会秩序。
实际上,为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管理,我国立法机关此前出台过相关的法律文件。200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了《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明确指出:利用互联网实施诽谤、敲诈勒索等行为,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在信息网络迅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三网合一”趋势明显的背景下,为统一法律适用,有必要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作出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具体的定罪量刑标准。
综上,《解释》的出台,有助于依法惩治当前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顺应了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对依法惩治信息网络犯罪、规范信息网络秩序的普遍期待和迫切要求。
《解释》制定的原则
记者:“两高”在制定《解释》过程中,遵循了哪些基本原则?
负责人:《解释》是新形势下依法惩治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的重要法律文件。“两高”对此高度重视,非常审慎,经过为期一年多的调研,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其他司法机关、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建议,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和论证,反复修改和完善,现在终于完成。总体上看,《解释》的内容符合立法精神和社会实际情况。在制定《解释》过程中主要遵循了以下原则。
第一,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依法解释。《解释》严格依照刑法所规定的诽谤罪、寻衅滋事罪、敲诈勒索罪、非法经营罪等相关犯罪的构成要件,结合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上述犯罪的行为特征和实际危害,明确了定罪量刑的具体标准。各个条文均有明确的法律依据,符合罪刑法定基本原则,体现了依法解释的基本要求。同时,《解释》对相关犯罪“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共同犯罪的认定标准等也作出了明确规定,确保实践中严格依法办案。
第二,针对网络犯罪特点,系统解释。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等犯罪,只是诽谤罪等传统犯罪在网络时代的新型表现形式,比传统的诽谤等犯罪有更大的现实危害性。实践中,有人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并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诽谤他人;有人编造虚假信息,并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扰乱公共秩序;有人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信息为由,对他人实施威胁、要挟,索取公私财物;还有一些所谓“网络公关公司”和“网络推手”,通过在信息网络上为编造的虚假信息提供发帖等服务,非法牟取经济利益,聚敛钱财,等等。诸如此类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犯罪,与采用传统手段实施的犯罪一样,也应当依照刑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针对当前人民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寻衅滋事、敲诈勒索、非法经营等犯罪,《解释》根据刑法规定,结合上述犯罪社会危害的特点,进行系统化的解释,为依法打击上述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也为下一步深化信息网络犯罪立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第三,立足司法实际需求,科学解释。伴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和普及,近年来已经发生过一些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或者实施敲诈勒索的案件,人民法院已按诽谤罪或者敲诈勒索罪进行了定罪处罚,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因此,《解释》实际上是对司法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在《解释》制定过程中,我们进行了充分调研,在确定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时,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实证分析。《解释》的具体规定符合司法实际,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第四,注重教育宣传引导,充分发挥《解释》的作用。《解释》在制定过程中,坚持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坚持打击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诽谤等犯罪与保护公民表达权和监督权并重,注重运用刑罚手段在预防、规范、教育、指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解释》立足当前实际,依法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的相关犯罪,有助于促进相关部门加强对信息网络的日常管理,完善网络违法犯罪防范机制,教育广大网民自觉规范上网言行,达到“打击极少数,教育大多数”的良好社会效果。由此可见,《解释》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秩序,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犯罪的认定
记者:《解释》第一条至第三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实践中应当如何正确把握?
负责人:《解释》第一条至第三条分别规定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犯罪的行为方式、入罪标准、公诉条件等问题,是《解释》的重要内容。
第一,《解释》第一条分两款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犯罪的行为方式,即“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认定问题。具体包括三种行为方式:一是“捏造并散布”,即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他人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二是“篡改并散布”,即第一款第(二)项规定的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三是“明知虚假事实而散布”,即第二款规定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行为,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上述行为均反映出行为人具有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主观故意,可以认定为诽谤罪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在“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发布者和传播者,每个人都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信息网络不是“法外之地”,那些肆意捏造事实,恶意诽谤他人的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解释》第二条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的入罪标准。由于信息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以及网帖内容不易根除等特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现实危害后果。《解释》第二条从诽谤信息被点击、浏览、转发的数量,诽谤行为造成的实际危害后果,诽谤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等方面,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的入罪标准。实践中,有的不法分子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恶意散布,在短时间内点击量数以万计,传播甚快,流毒甚广,给被害人的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甚至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等严重后果,应当依法以诽谤罪定罪处罚。
第三,《解释》第三条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犯罪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根据刑法规定,诽谤罪是自诉案件,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解释》第三条规定了引发群体性事件,引发公共秩序混乱,引发民族、宗教冲突,诽谤多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等七种情形,应当认定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可以适用公诉程序,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对此类诽谤犯罪适用公诉程序,既符合刑法的规定,也是有效惩治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犯罪的现实需要。各级司法机关要准确理解和把握上述几种情形,既要突出打击重点,依法惩治诽谤犯罪,又要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防止扩大打击面。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犯罪的认定
记者:《解释》第五条对利用信息网络编造、散布虚假信息,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行为规定按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是出于什么考虑?
负责人:《解释》第五条第二款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当前,个别不法分子在信息网络上大肆捏造、散布虚假信息,其信息内容不指向特定自然人,而是以扰乱社会秩序为目的,危害公共利益。这种信息在网络上发布出去,很容易引发社会恐慌,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近期各地发生的多起群体性事件,多由不法分子编造虚假信息并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所引发。
网络空间属于公共空间,网络秩序也是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网络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已经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是全体网民的共同责任。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网络恶意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起哄闹事,引发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具有现实的社会危害性,应以寻衅滋事罪追究刑事责任。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敲诈勒索犯罪的认定
记者:《解释》第六条规定,以在信息网络上发布、删除等方式处理网络信息为由,威胁、要挟他人,索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实施上述行为的,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此类犯罪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司法机关在办案过程中如何正确界定罪与非罪的界限?
负责人:《解释》第六条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敲诈勒索犯罪的认定标准。主要是针对当前一些不法分子在网站上发布涉及被害人或者被害单位的负面信息,或者上网收集与被害人、被害单位有关的负面信息,并主动联系被害人、被害单位,以帮助删帖、“沉底”为由,向被害人索取财物。此类犯罪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即:“发帖型”敲诈和“删帖型”敲诈,前者是以将要发布负面信息相要挟,要求被害人交付财物,后者则先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负面信息,再以删帖为由要挟被害人交付财物。此类行为实质上是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借助信息网络对他人实施威胁、要挟,被害人基于恐惧或者因为承受某种压力而被迫交付财物,符合敲诈勒索罪的构成要件,应当以敲诈勒索罪定罪处罚。
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从两个方面正确界定罪与非罪的界限。一是要求行为人必须有主动向被害人、被害单位实施威胁、要挟并索要财物的行为。如果行为人不主动与被害人联系删帖事宜,未实施威胁、要挟,而是在被害人主动上门请求删帖的情况下,以“广告费”、“赞助费”、“服务费”等其他名义收取被害人费用的,不认定为敲诈勒索罪。二是本条使用了“信息”而非“虚假信息”的表述。行为人威胁将要在信息网络上发布涉及被害人、被害单位的负面信息即使是真实的,但只要行为人出于非法占有的目的,以发布、删除该负面信息为由勒索公私财物的,仍然构成敲诈勒索罪。
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非法经营犯罪的认定
记者:《解释》第七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而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这一规定主要针对什么情况?司法实践中如何正确认定?
负责人:《解释》第七条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非法经营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国务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对通过互联网向上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活动作了明确规定。实践中,一些所谓的“网络公关公司”、“营销公司”、“网络推手”等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许可,在信息网络上向他人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向他人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此类行为违反了国家规定,扰乱了市场秩序,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应当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网络信息消费行为分析 篇3
关键词:网络消费者 特征 购买决策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电脑网络成为这一时代的标志。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营销已成为企业营销活动的重要方式,其对企业的影响不可小觑。而现代企业若要在网络营销上获得成功,就必须深刻认识网络营销面向的消费者,熟悉网络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网络消费者是指通过互联网在电子商务市场中进行消费和购物等活动的消费者人群。他们具有与传统消费者所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影响着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及购买决策,是网络营销人员所必须关注的重点。
1 网络消费者群体的特征表现
1.1 渴望突出自我,追求个性化 目前的网络消费者多以高学历的中青年网络用户为主,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鲜事物,消费需求以突出自我的心理为基础,愈来愈倾向于个性化。传统商业的“大众化”特征已经难以满足这种需求,而网络营销具有产品种类丰富、信息量大等特点,其所提供的个性化产品及个性化服务必将使其成为现代营销的主流。
1.2 追求自主消费,擅长理性分析 现在市场上的产品种类多数量大,俨然成为一个买方市场,消费者占据主动性。再加上网络消费者是以大城市、高学历的年轻人为主,他们习惯于在网上查询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对所购买产品获得最大的满意度。
1.3 追求方便、快捷的消费方式 生活节奏的加快,道路空间的拥挤,使得传统消费模式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成本。网络营销可以使消费者在虚拟空间里挑选所需产品,并可以随时与卖家沟通交流,真正实现“在家购物”的方便与快捷。
1.4 倾心于物美价廉的商品 网络商店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同质产品,消费者可以通过“货比三家”选择适合自己而又物美价廉的商品。
2 消费者购买决策及其特征分析
2.1 消费者购买决策 消费者购买决策是指消费者为了满足某种需求,在一定的购买动机的支配下,在可供选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购买方案中,经过分析、评价、选择并实施最佳的购买方案,以及购后评价的活动过程。
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通常我们将其分为四种类型:习惯性的购买决策行为、复杂的购买决策行为、寻求多样化的购买决策行为、化解不协调的购买决策行为。每种类型的网络消费者具有不同的特征,网络营销人员在制定策略时应充分考虑这些特征。
2.2 网络消费者购买决策特征分析 ①目的性: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就是要实现一个或几个消费目标,网络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同样是为了满足自身的一种或几种需求,这本身就带有目的性。网络消费者在决策过程中,要围绕需求目标搜集信息、比较选择,最后进行购买决策及购后评价,实现活动的目的性。②过程性:网络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是一个行为过程,消费者在受到某种内部生理刺激或外部环境所形成的心理刺激后,会产生购买需求,在进行信息的搜集与对比后做出抉择,并实施购买方案,购买成功后的经验反馈会影响下一次的消费者购买决策,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过程。③复杂性:消费者在进行购买决策时,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不仅要考虑产品是否符合个人的性格、气质、兴趣及收入水平,还要考虑产品的质量、价格、企业的服务及信誉等问题。通过搜集各种信息,考虑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对比,最终产生购买决策是人类大脑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另外,消费者所处的空间环境,例如企业的各种促销形式、周围群体的意见等也会对消费者的决策产生影响。消费者在确定何时何地,以何种价格购买何种品牌的商品等复杂的购买决策内容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体现了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复杂性。④情景性:消费者所处的时间、空间及外部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消费者的心理也会随着时间、空间及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同一个消费者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受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会有不同的购买决策。另外,不同的消费者由于家庭环境、收入水平、消费心理、个性特征的不同,对于同一类型需求商品也可能存在不同的购买决策。⑤理智性:网络消费者大多以高学历的中青年为主,他们目的明确、思维清晰,不易受他人左右,主动进行理性消费——对同质商品进行大范围的选择比较,理智的选择性价比高的商品,主动向店主或厂家表达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以期获得满意的交易。⑥情感性:商家的服务态度会影响消费者的购物情绪,对于性价比类似的商品,多数消费者愿意选择服务态度好的商家进行购买。对于网络消费者而言,商家的信用等级是另外一项消费者进行购买决策时所考虑的因素,网络消费者更偏好信用等级高的商家,以保证购物安全性,提高满意度。
另外,当消费者对于特定的商家产生特殊的信任与偏好后,会在产生需求时习惯性地前往该商家进行商品选购,很难受其他同类商品的干扰。这也是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具有情感性的体现。
网络消费者的这些特点及决策特征,是网络营销发展的研究方向,对于企业加入网络营销的战略决策和实施过程也十分重要。营销商要想吸引顾客,保持持续的竞争力,就必须对网络消费者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他们的需求及心理,制定相应的對策。
参考文献:
[1]吴满意,谢海蓉.论网络消费[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
[2]顾焕.网络消费者心理浅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3).
网络信息消费行为分析 篇4
1 影响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主体因素
1.1 信息者需求因素
信息需求,是指信息消费者对消费信息产品及服务的需要与能力,是消费者做出消费行为的主要因素,也是信息消费发生的首要前提。
信息需求是有着多种层次的。在很早之前,科亨(Kochen)就指出,从进行信息消费时直到整个消费的完成,人们的需求会发生三种不同层次的变化。第一是萌生需求层次,也叫被唤起的需求层次。第二种是被认识的需求层次。最后一种是消费者所表达出来的需求层次,如图1所示。在此图中,只有当消费者的潜在需求被激发时,或者是被认识到以后,才能够完全表现出来,从而得到满足。所以如何能够充分挖掘消费者的潜在需求,是构成信息交易过程的关键所在。
消费者对信息的需求程度以及需求状态,决定了所要消费的目标。比如大学生在进行论文撰写或者是实践调查时,首先会对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调查,并会查阅大量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对信息的需求,只有消费一些信息才能够达成自己的目的。根据相关学者的研究,信息消费需求最大的人群主要是大学生,他们所需的信息大部分是学习类的信息、求职招聘类的信息等。
1.2 信息消费偏好因素
信息的消费偏好主要是从消费需求中延伸出来的。人们在拥有多种消费需求时,在心理上会对这些需求进行有序的排列,排在最前面的需求,就是消费者的偏好需求。偏好需求决定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消费者的偏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这些影响因素包括,消费者的教育程度、综合素质、看待事情的态度等等。但不管是个人信息消费者还是团体消费群体,除了自身的因素以外,产品的质量、产品所发生的价值也是影响消费偏好的重要因素。
确定消费偏好以后,一般都会按照这个偏好标准进行产品选择。在通常情况下,在信息消费过程中,消费者的心理变化以及日常的喜好,也会对消费偏好有一定的影响。
1.3 信息支付能力
信息产品虽然和其它产品有着相似之处,但两者又有着较大区别,因此这也给消费人群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比如说信息消费的经济条件、信息判断力、风险识别能力以及时间安排等,都能够对信息消费质量造成影响。经济支付能力决定了网络信息消费是否能够达成。另外,支付能力和消费者之间也存在相互的关系。消费水平的提升,必定会增加信息消费人群的收入,而收入提升了,支付能力也会随着提升。这是一个经济的循环过程。如果消费者没有好的经济基础,经济支付能力势必会下降,当支付能力受到限制时,消费者的收入也会因此而受到制约。
2 影响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客体因素
信息消费的客体主要说的是信息产品,同时包括信息产品服务。除了以上两者,在本文中所指的信息消费客体还包括信息消费所使用的信息获取工具。信息产品主要是以信息为主体,经过数字化加工以后形成的产品。在大学生的信息产品消费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其中应该含有网络信息消费的工具、网络信息消费内容,同时还包括对教育机构网络信息服务设施以及网络产品服务软件的认可程度。
2.1 信息消费工具
网络信息消费工具指的是大学生在实现网络信息消费时所经过的渠道,是如何获取到网络信息的。比如很多大学生在获取网络信息时,通过一些信息服务供应机构的网站;有的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搜索工具,检索出有用的网络信息。这两种方式实用性较强,因此深受大学生欢迎,并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另外还有的大学生会在书店或者是图书馆中的信息库获取信息,通过这种渠道获取到的信息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并且信息的质量是非常高的。
2.2 信息消费内容和数量
通过相关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的网络信息消费内容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对专项知识的研究和探索;通过互联网检索查找,选择自己需求的信息;在互联网上查找一些热门话题信息,丰富自己的校内生活;获取一些考试类信息,比如升学考试信息,考验学习资料等;应届生一般喜欢的信息类型是关于招聘和社会实践方面的。
信息数量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包括信息的传播量、吸收量、自身价值量等,每种不同的因素,都有着不同的信息数量含义。拿传播量来说,一个信息的传播量较低,那么该信息就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也就降低了信息的质量和价值。而那些传播量较大的信息,自然成了人们较为看重的一个方面。还有就是信息量的吸收,在传播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仅能在其中吸收很少的一部分,因此过量传播的信息,也会起到相反的效果。而信息的价值,信息价值不仅是构成消费者消费偏好的重点,同时也决定了信息消费是否能够完成。比如较低价值的信息,本身就不能够给消费者带来任何改变和作用,那么这类信息就不会受到消费者的认可。由此可见,信息数量也是消费者选择消费信息的关键性因素。
2.3 信息服务水平
信息服务的消费是指为满足对信息产品的消费而采用的消费方式,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取信息产品。如果缺少了信息服务,那么信息产品就没法实现。比如学校中的图书馆是否建有专门的信息库、学校的带宽水平等,都会对信息服务产生影响。
2.4 信息服务的满意度
信息消费的满意程度,主要是指所需信息的人群,在完成信息消费以后,对信息质量的一种评价。满意程度越高,说明了信息产品的质量越高,所展现出来的价值也就越大。而满意程度较低的信息产品,说明其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在评估满意程度时,不仅要考虑是否使用了最先进的网络技术、软硬件设施是否具备相应的性能要求,还要对学生的认可程度进行评估,了解他们在使用过程中的综合体验。信息服务的满意程度,是完善网络信息的重要指标。在网络信息服务中,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多数是为了学习和研究。比如在搜寻某个专业的信息时,他们都希望能够找到更具价值更为完整的网络信息。他们的这种特殊的信息用途以及信息化的需求,都对高校网络技术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 影响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的环境因素
人们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和周边信息环境进行接触,不断的获取和供应相关的信息,进行信息交互。信息消费环境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多的信息资源(包括文化、科学、技术、管理知识等),让人们能够感受到信息环境的价值。另外,人们会不断的使用多种方法来对信息环境进行改善。因此人们和信息环境建立起了相互的关系,人们依靠消费信息获得自我提升以及创造价值,同时又会去不断的完善信息环境。所以不难看出,信息环境的好坏能够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对信息消费造成影响。
3.1 信息消费市场
网络信息消费市场是连接信息供应渠道以及信息消费人群的重要纽带。因此消费市场是否完善,是信息消费能否达成的关键。信息消费者和信息供应渠道在信息市场上进行交互,让信息能够快速的传播,共同发挥出信息的最大价值。因此信息市场上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能够对信息消费造成影响。现在的网络市场上,有着非常多的垃圾信息以及伪劣信息。给信息市场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信息市场难以有序的进行,无法发挥出正常的作用,给信息消费者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所以,只有不断的完善信息市场,才能够提升信息消费的整体水平。
3.2 信息消费法律、法规、政策
信息消费市场的发展不仅需要社会公众的努力,同时还需要政府部门进行有力的监管。政府部门应该加大对信息生成者的监管,并制定专项的法规要求。以法律的权威性,提升信息产品的质量。但从目前来看,信息市场不完善,同时缺乏相关政策的监管,但法律的制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需要对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才能够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政策、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都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现在很多信息消费者在进行信息消费时,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网络病毒肆虐、个人隐私泄露、信息被不正当传播等。由此可见,只有不断的完善各项法规,加大对网络信息市场的监管,才能够确保网络信息的质量得以提升。
3.3 信息消费的其它因素
信息的消费水平以及技术水平也对整个信息消费过程有很大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出现,促进了信息消费的发展,也提升了信息产品的质量。另外,信息技术也使得信息化市场更加完善。除此之外,信息消费中的人文环境也会对信息消费产生影响,比如相互比较、追逐潮流等。
摘要:在信息快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无疑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消费品。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在2016年初已经拥有高达七亿的网民,互联网普及率已经接近了55%。其中学生上网人数,占全部网络人口的一半。而在这当中,在校大学生上网率高达99.4%,大学生已经成为如今网络信息消费最主要的力量之一。结合目前我国大学生互联网信息消费的现状和主要特征,对能够影响网络信息消费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全面分析,以求能够为大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网络信息消费观,提高网络信息识别能力,引导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网络信息消费,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和淑萍.我国居民信息消费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J].商业研究,2004,(15):18-19.
[2]周洛华.信息时代的创新及其发展效应[J].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3).
[3]乌家培,谢康,王明明.信息经济学[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101.
[4]王北星,朱丽莉.加快发展长春市信息产业问题研究[J].情报科学,2000,(6):527-529.
高校学生网络消费分析 篇5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快节奏的生活导致了我们处理日常事务的方式向简单化、方便化、高效化转变,在这种势头下,网络消费应运而生并且发展势头迅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网购的主体为企业白领和高校学生,其中高校学生占了大部分。因此对其网络消费行为及其特点的分析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性和现实意义。
0 引言
截止2010年6月,我国网名人数达到3.84亿,网络消费人数超过一亿,网络购物市场交易额接近3000亿,并且呈现出了飞速增长的良好形势。网络消费群体出现高学历化、年轻化变化趋势。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C2C购物网站远远的超过了B2C购物网站,同时在C2C购物网站中形成了淘宝网独占份额81%,品牌认知程度达到93%的一家独大的局面。网络消费的定义及其模式分析
网络消费是指人们以互联网络为工具而实现其自身需要的满足过程,或者说是直接或者间接利用互联网进行买卖商品或劳务的行为。这个不仅包括网购、网上预订,还包括网络教育、网上影视、网络游戏等所有的消费形式的总和。我们日常用到的比如说上淘宝购物,在网上预订飞机票、火车票、宾馆,从网站下载观看电影,玩网络游戏等等都是网络消费。
网络消费和电子商务有很多的类似之处但是也有一定的区别,理解电子商务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网络消费的类型和渠道有很大的帮助。电子商务一般分为B2B\B2C\C2C三种模式,网络消费大多也都是基于这三种模式进行的。
B2B指的是企业对企业模式,互联网只起了一个发布信息的平台的作用,最出名的莫过于阿里巴巴了,自创立以来十二年,阿里巴巴以“倾听客户声音,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迅速的发展成了中国最大全世界第二的网络公司,其成功已经成为了电子商务上的一个典例。
B2C指的是企业对消费者模式,企业通过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产品信息给顾客,让顾客在互联网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对此最好的比喻莫过于“虚拟商店”了。B2C模式的消费额在网络消费总额中占了不少的份额,很多的B2C模式的案例很多,比如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凡客诚品、当当网等。
C2C指的是消费者对消费者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互联网起得作用和前面两张方式都差不多的,只是参加其中的大多都是个人。其中最成功的就是淘宝网了,在目前淘宝网是网络消费最主要的平台,从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各类模式在网络消费中所占的比例。
网络消费的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的数据,在2005年我国总共有1800多万的网民有网络消费记录,而截至2010年,增长到了一亿,占所有网民总数的28%。再从网络消费总额来分析,2005年我国的网络消费总额达到了193个亿,2009年仅上半年我国的网络消费总额就达到了1195.2个亿,其中B2C消费总额131.5个亿,C2C消费总额占了整个消费总额的90%,全年消费总额超过了2500个亿。
从消费人群来看,女性消费者比男性消费者略多,并且有逐步增大的趋势。网购人群的年龄集中在18到30岁,收入一般在1000到3000元,18到24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是网购的主力,占了81.5%,并且正在快速的增长,年增幅达到了15.45。其中本科学历的消费者占了71.5%,其次就是大专学历和高职高中学历。
从消费类别来看,网络消费的生活化比较明显,其中服装家居产品的消费占了整个消费总额的六成以上,其次是化妆品及珠宝,然后是书籍影像产品。服装家居产品是易耗品,其更新换代的短时消费和网络流行时尚、产品多样化结合,能较好地发挥网络购物的优势。服装家居用品具有金额小、易保存、体积小等特点,逐渐成为商家纷纷上架的产品。其三,随着时尚元素向网购市场的渗透,与男性在3C产品上的消费热度对应,女性在服装饰品上展现了强大的购买力。
大学生网络消费的背景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统计中心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已经成为了网络消费的主要群体。中国新闻网在2010年做的中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调查报告中显示,大学生中有超过95%的学生使用网络,有近70%的大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超过了四个小时,60%的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为正常。从大学生喜欢的网站中淘宝在其列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很多人都有上淘宝购物或者上淘宝“淘”商品的习惯。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专业大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问卷星网上对南宁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情况的调查结果,对高校学生网络消费有如下分析。
4.1 消费人数和主要消费网站
从上面的图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驱动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网购的快捷性、灵活性、方便性。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网购与传统的购物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
首先,网上购物品种类多,网络商店中的商品种类多。没有商店营业面积限制。它可以包含国内外的各种产品,充分体现了网络无地域的优势。选择网上购物,我们可以在商品种类、商品价格、售后服务、质量保证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比较,然后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商品。
第二,网上购物无时间限制。网上商店,可以24小时对客户开放随时挑选商品。而在传统商店中,消费者要受到营业时间的限制。尤其高校学生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很少能抽空出去逛街,网上商店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我们真正的享受到了随时随地都能“淘宝”,随时随地都能消费的便捷。
第三,网上消费商品更易被找到,并且网络信息是即时性的,不停的可以更换的,因此我们能在最早的时间里得到我们所需的商品的全面的介绍和发布状态。并且能够很轻松的找到全世界各个地方的商品,可以详细的了解产品。
网络信息消费行为分析 篇6
[关键词]电子商务;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法律规制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也随之不断发展从而逐渐成为当前重要的一种商业模式。根据CNNIC于2015年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3.04亿人。其中,49.0%的网民表示互联网不太安全或非常不安全,在此背景下,网络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个人信息遭泄露和遭遇不法侵害的案件数量也呈递增趋势,个人信息安全及保护问题已被广泛提上议程成为公众日益关注的重点并亟待良策。
一、个人信息的内涵及外延
1、个人信息的界定
从世界各国立法来看,对个人信息的称谓并不一致,有的采用“个人资料”,有的采用“个人隐私”,有的称之“个人数据”,有的学者认为这些称谓之间可以通用,有的则认为通用会引起不可避免的歧义。我国有学者对“个人资料”与“个人信息”进行了详细的区别,再结合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共识以及国内语言使用习惯等方面的因素来看,将“个人信息”这个名词作为首选是具有可行性的,但在欧盟的数据保护指令中所呈现出的个人信息的定义却采用了抽象概括的方式。这些定义在进行法律认定时可能造成一定难度,所以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在抽象概括的方式下,再进行列举较为合理,这需要立法技术的进一步完善。
2、个人信息的外延
在对个人信息做出阐释后,有学者指出,网络用户的网上行动轨迹是可被记录和收集的,其中包括大量做广义解释的个人信息,而经营者一般都有很好的理由去收集这些信息。经营者可以在网上通过cookies的存取對消费者的购物行为进行信息整合后进行隐蔽营销。在市场经济下,网络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对各种商家而言是可以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的,因此,近年来频繁发生消费者个人信息在商家之间秘密交易的事件,给消费者的工作生活带来困扰,更增加了诈骗等案件的发生几率。
二、网络消费个人信息的安全隐患与法律规制现状
1、经营者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非正当用途
据上文可知,在市场经济下,消费者个人信息对于市场来说是十分具有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的。采集信息的经营者只需利用数据整理软件对信息进行整理就可以清楚掌握每位消费者的性别、年龄、工作等隐私信息。从隐性消费意义上看,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对经营者来说就如同一笔隐形财富,因为它代表着产品的不特定的潜在消费者。由此,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交易市场悄然运行甚至催生出一些专门从事信息搜集交易的公司。从近年来频发的信息泄露事件来看,这种交易行为损害了不特定多数网络消费者的权益,给网络消费者权益造成损失,危害了社会经济秩序和国家经济安全。
2、我国法律对网络消费个人信息安全的保护现状
基于近年来网络安全隐患,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对这些情况或多或少做了规定,加之2013年2月1日起实施的关于保护网络个人信息里程碑式的《信息安全技术、公共及商用服务信息系统个人信息保护指南》。可是,从以上这些零散分布的法律法规来看,其实际操作性与可诉性并不强,内容也较空泛,特别是对于有关网络消费这一块都没有做出较明确的规定,都需要进一步完善。由于网络的虚拟性、远程性等特点,在发生个人信息泄露事件时,消费者的不重视、取证难、维权成本高等问题都造成了网络消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举步维艰。
三、关于完善保护网络消费个人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议
1、立法与司法规制
由于我国有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独特法律文化与历史背景,因此,在完善关于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立法规制时,应当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并吸取世界上先进国家的立法经验。因此,一方面为了我们的长远经济效益与市场的平衡发展,不宜对当今繁荣的网络消费作出严格立法规制,以免打击了相关行业发展的积极性,使其失去发展良机;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对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的做法放任自流,必须建立起关于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如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在此法中除一般的个人信息保护外,还要将以往零散的、分布于各个法律部门中的关于保护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规范进行整合并完善。对采用信息的主体资格、相关权利义务进行规制,明确相关的违反义务的法律责任与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在此引入禁止令与公益诉讼机制,再适当运用刑罚的手段进行威慑。当然,在诉讼程序中也要明确关于侵犯网络消费个人信息的审理程序,尤其是对案件的管辖、立案标准、举证责任、审理方式等进行具体规定。
另外,在如今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尚不完善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先通过司法手段对混乱现象进行规制,用司法推动立法。比如司法机关可以联合行政机关、行业协会、社会媒体等共同树立几个典型案例,一方面可以引起公民注意起到普法作用,一方面可以对信息交易乱象起到震慑作用。
2、建立行业自律机制
在电商行业自律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一下网购发达国家的做法,消费者可以选择有隐私保护标志的网站进行网络消费,隐私标志程序提供了第三方对网络上信息流动的认证和监督,在美国最著名的第三方鉴定隐私保护标志项目由TRUSTe(电子信任)和BBBOnline(商业促进局在线组织)两个机构运作。据美国的成功经验来看,这些措施确实能够加强互联网网商行业自律,增强从业者的守法意识,增加其违法成本。但是,联系实际我们也应当看到,要切实保护网络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仅靠行业自律是达不到目的的,行业自律缺乏外在性的强制力,关于行业自律的形式仅可以对法律规制起辅助作用。
3、培养网络消费者自身保护意识
保护网络消费个人信息安全,除了以上提出的方法之外,网络购物的重要参与者——消费者,其自身信息保护意识的建立也是重要且关键的一环。作为个人信息所有者的消费者,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网络安全购物习惯,事前稍加注意就能避免事后无限困扰。比如有网络消费习惯的公民可以定期修改密码并保管好密码;定时查银行账户或者开通短信银行,资金有异动情况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掌握;选择安全的浏览器进行网上消费并减少非必要的信息输入行为。相信当网络消费者自身保护意识普遍提高时,信息交易以及利用信息进行犯罪的乱象也一定能够得以遏制。
参考文献
[1]叶丽莎.电子商务环境中网络购物个人信息安全现状[J].电子世界,2014年第14期.
[2]朱虹.大数据时代个人数据隐私权的保护[J].中国经贸,2013年第22期.
网络信息消费行为分析 篇7
一、网络广告对受众信息行为影响显著的原因
网络广告作为新兴媒体广告形式, 它更大程度上释放了信息的传播价值, 对消费者的认知和行为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 究其原因, 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从媒体本身来说, 网络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优势
网络广告与大众媒体广告相比, 具有以下特点:传播范围广、交互性强、针对性强、受众数量可以准确统计、实时、灵活、成本低、强烈的感官性。网络广告的个性化服务和良好的互动性很好地满足了大量年轻的、需要张扬个性的消费群体的要求, 并突破了传统广告信息单向流动的特点, 把对广告信息的选择控制权交到了消费者手里。消费者由单一的信息接受者向信息制造、传播和接受者的符合角色转变, 为消费者实现自我意志的充分表达提供了可能性。由此, 网络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趋同使用, 消费者对网络广告产生更大的兴趣和认同, 其消费认识和行为在网络广告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发生变化。
2、从广告受众来说, 受众数量众多、质量高
2009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 截止2008年底, 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98亿人, 说明我国互联网和网络广告的规模价值正日益放大。如此强大的用户群体, 为网络广告影响力的扩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网络所聚集的广告受众往往是白领和青少年人群, 他们要么是消费市场的主力人群, 是企业信息传播中最希望吸引和命中的目标人群;要么是具有极大潜力的消费群体, 是众多品牌竭力培养和吸引的对象。这些教育程度高、收入高的年轻的网络受众是品牌长盛不衰的活力源泉。网络面对如此大量的高质量受众, 日益成为广告受众最容易、最需要获取相关信息的传播点, 对其信息行为和消费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3、从消费者接触媒体的习惯和消费心理的变化来说
从消费者接触媒体的习惯和消费心理的变化来说, 网络广告成为应对这种变化的有效武器。现代社会的消费者呈现“碎片化”态势, 即不同社会阶层、生活方式、职业、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的消费者出现逐步分化离散的状态, 选择日益多元化, 和大众媒体接触的时间减少, 导致大众媒体的影响力下降。同时, 在中国数亿的网民中, 有54%的是24岁以下的青少年, 这些消费者有着新的消费特征, 他们追求品牌, 通过品牌展现个性和价值取向, 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他们在信息沟通过程中参与愿望强, 要求掌握话语权, 消费产品和媒体更多是为了娱乐、放松和感受生活。而网络广告的个性化、精准性、互动性及趣味性很好地满足了消费者以上的需求和变化, 吸引消费者积极参与到企业的营销沟通过程中。
此外, 值得一提的是, 目前经济环境的巨大改变影响着企业的营销策略选择和消费者的消费选择, 网络成为消费者和企业更为理性、经济的选择对象。
二、网络广告对受众信息行为的影响
网络广告和其他形式的广告一样, 其说服影响消费者, 有一个重要的AIDMA法则, 即受众会经历这样一个心理变化流程, 从注意到广告信息, 开始产生兴趣, 广告信息触及消费者的需求或欲望, 相关的感觉和情绪在消费者头脑形成一定的记忆, 并在消费者有相关产品需求时促使消费者采取一定的购买决策行为。
1、网络广告信息内容更好地获得受众关注和理解
网络广告形式多种多样, 越来越追求个性、互动性以及趣味性, 广告信息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精确性, 由此给受众带来了更大的冲击和立体化的信息渗透。此外, 网络广告信息传播中, 受众不是被动的, 受众处于信息传播的中心位置, 具有极强的选择权和主动权。在传统广告信息传播中, 广告受众对于他们不感兴趣的信息, 往往进行“过滤”或“屏蔽”, 广告注意力度差;而在网络广告中, 广告受众充分掌握自主权, 对丰富多彩且针对性强的广告给予更多的关注, 缓解或避免了消费者可能对品牌产生的抗拒心理, 同时网络提供的交流平台, 促进了消费者对于品牌信息的理解和接受。
2、影响消费者消费信念和记忆的形成
在传统广告中虚假广告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 越来越来的消费者选择网络来获取广告信息, 消费者强烈的主动性及强大的信息量使网民能方便、快捷地对网络广告信息进行分类和识别, 从而产生较好的心理反应。互联网承担的是一个小众媒体的角色, 网罗了形形色色有着共同喜好和需求的消费者, 企业在此基础上搭建起的广告沟通平台, 如网络社区、博客等, 迎合了消费者个性化选择的信息需求, 也改变了消费者的信息行为, 强化了消费者比较他人意见的习惯, 并积极传播和分享自我品牌体验。在亲身体验和与众多“同类”及相关产品的意见领袖的沟通之后, 网络广告信息往往可以进入受众的记忆系统和品牌待选范围, 受众由此形成的消费信念会更加清晰、坚定和积极。
3、加速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行为
网络广告的“窄而告之”, 向具有相似的爱好、生活观念和价值观的消费者传递信息, 大大提高了广告信息传播的精准性, 更能打动、吸引消费者, 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激情和购买决策行为。网络广告可以进一步提供品牌、商品的详细信息, 从而吸引人们仔细研究某种产品, 并通过相关链接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购买服务以及售后服务, 弥补了传统广告信息传播中广告信息传递和消费购买行为之间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裂性, 使两者能有效衔接起来, 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行为更为直接、快速、有效。
三、企业应该采取的网络广告策略
综上所述, 网络广告是品牌传播中极具价值和潜力的广告形式, 对于消费者品牌选择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 我国企业应该实施网络广告策略, 从而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 更好地为企业营销目标的实现服务。
1、注意创新和网络广告专业人才的培养
根据摩根士丹利的调查显示, 我国70%的网民是30岁以下的年轻人, 网民的上网动机主要是为了娱乐。我国广告受众的这种消费习惯更要求企业在实施网络广告策略时寻求富有创新和想象力的网络广告形式, 讲求互动和个性化。并根据用户量身定做广告, 大胆采用更具有表现力和亲和力的网络广告形式, 链接广告与广告主网站, 或者把广告投放到特定细分市场站点上, 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如谷歌会不时地对其品牌标识 (Logo) 进行涂鸦修改, 由此我们有时会看到谷歌的Logo中出现了倒挂的“福”字, 有时是和某个节日、科学家、政治家等结合在一起, 出现在谷歌网站的首页。谷歌这样的涂鸦创新只是Logo的变形来应景反映不同的主题, 却成为了谷歌和不同国籍、职业和文化背景的用户之间心领神会的有趣体验, 也提升了品牌价值。
国内网络广告还处于起步阶段, 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是当务之急。应注意网络广告知识的交流总结、宣传和教育, 使企业对于网络广告有一个科学的认识, 增强企业对网络广告投放的信心, 并逐步提高从业人员和监管人员的素质, 实现网络广告服务公司与广告主之间更好的合作, 促进网络广告的良性发展。
2、讲求广告市场定位
网民的兴趣爱好、文化层次、年龄、经济阶层、上网习惯等各不相同, 只有明确了广告对象, 针对不同的目标市场有的放矢地展开广告, 才能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 真正达到网络广告的传播效果。因此在网络广告展开之后、之中之后都要进行注意信息的收集和反馈, 深入了解广告受众的信息接受习惯和需求, 提高网络广告信息的针对性。尤其需要研究的是意见领袖的媒体接触习惯, 他们往往在就业、养生、购物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知识和专长, 能产生数倍于广告传播的效果的影响力。如宝马汽车在深入调查了解网民的基础上发现, 喜爱在网上观看电影的网名与自己的目标消费者出现了很大的重合, 于是邀请了三位著名的风格化导演拍摄了15分钟的宝马汽车短片, 只放在宝马网站上供消费者欣赏, 结果取得惊人的访问量。
3、注重网络广告与其他媒体及沟通手段的整合
网络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但同时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的互补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企业应将网络广告整合到品牌传播计划中, 通过不同的媒体传播品牌的精髓, 达到“多种工具, 一个声音”。根据不同行业、产品性质、企业定位、不同时期的战略目标等, 网络广告与电视、广播、报纸、杂志、户外广告媒体等进行有机整合, 在消费者与媒体接触空间和时间上形成互补, 从室内到户外, 从白天到晚上, 使各种媒体形成联动效应。同时网络广告应与企业的公共关系、促销、人员推销、CI等沟通方式进行整合, 提高企业整体的营销效果。
如万科举办了一个主题为“选美梧桐山”的活动, 号召消费者在周末一起去爬山, 用自己的手机、相机、DV拍下梧桐山的美景, 上传到奥一网的专区公开评比。在线上活动展开之前, 万科在报纸上了做了公关广告, 告知消费者参与活动的方式, 并在活动之后进行了跟踪报道。报纸广告、公共关系、网络广告等多种形式的有力结合, 取得了不凡的营销效果, 在房展上售出多套房, 并为目标人群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加深了他们对万科品牌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4、建设具有黏性的网络社区
互联网上的广告受众更为零散, 呈“碎片化”态势, 但与此同时具有相似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消费喜好的消费者会聚集在一起。网络社区就提供了这样的一个虚拟的在线空间, 使得喜欢同一品牌或产品的消费群体经常联系, 提供自由交流的平台。企业应仔细研究目标消费群体的同质性和意见领袖的舆论影响力, 建设具有黏性的网络社区。具有黏性的网络社区是参与程度高、互动性强、主题特定、具有心理归属感的网络社区, 便于企业运用社交性的方式建立与目标消费者的关系, 向受众传递品牌信息, 而且充分发挥用户间口碑传播的力量和意见领袖的影响力。网站的建设实际上也是一种体验营销, 它为消费者购买和使用品牌的过程增加乐趣和信心。如耐克建立的Nikeplus网站让消费者在此找到自己的“同类”, 不仅将跑鞋用户和品牌联系在一起, 可以促进跑鞋的销售, 更关键的是可以形成持续的品牌吸引力。
四、结语
网络已经走入了消费者的经济与生活, 网络广告已成为影响广大受众认知和行为的重要广告形式。全球经济危机使得消费者和企业信心受到沉重打击, 众多的企业缩减营销成本, 广告主对广告投放成本的关注超出了以往任何时候, 在缩减营销成本的同时, 努力寻求更有效率的传播方式以增加品牌效应, 而网络广告以其低传播成本和高渗透效果等突出优势成为众多企业的选择。我国企业应认真研究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特点, 根据信息传播环境的变化, 及时调整沟通策略, 充分挖掘和发挥网络广告的价值潜力, 提高营销沟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主研究所.新媒体激变[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8.
[2]林升梁等.网络广告十周年报告[J].广告学报, 2007, (2) :40-44.
[3]赵虎影等.网络广告与网络营销形式初探[J].商业经济, 2007, (9) :69-70.
[4]刘建军.服务其实很简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133.
[5]匡文波.网民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2-78.
网络信息消费行为分析 篇8
关键词:网络学术信息,信息搜索过程,影响因素
一、引言
在当下这个知识社会, 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迅猛发展, 互联网也不断普及;以人为本及以用户为中心的人文理念逐渐被重视, 用户的信息检索行为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
本文探讨的网络学术信息指一种新型数字化资源, 其内容丰富, 种类繁多, 包括各种正式和非正式出版的学术信息。用户信息行为就是指网络用户在信息需求和动机驱使下, 借助检索工具进行网络信息搜寻、选择、利用、反馈、交流和发布的一系列活动。那么在具体的检索过程中用户信息行为对网络学术信息的合理有效获取的影响与作用有哪些以及如何体现?这就是本文想要探讨的内容, 旨在帮助网络用户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尽可能更快速高效地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
二、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
本文在总结分析其他学者理论研究的基础上, 从主体因素, 信息环境因素和其他因素三方面来探讨, 见图1。
(一) 主体因素
1. 知识结构与知识水平
知识结构是指用户经过长期学习积累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与结合方式;知识水平指用户所处现阶段所存储的知识量及各方面知识的权重。
2. 认知能力与行为经验
认知能力是用户通过对信息进行人脑加工、储存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行为经验主要指用户在对以往成功失败经验的长期积累并在自我剖析过程中形成的一种个人体验和能力, 对以后信息行为的有辅助作用。
3. 信息需求与信息动机
信息需求源于信息需要, 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 它产生于用户无法理解某种情境或者背景时, 并且想借助某种方式来填补。信息动机是用户行动的主要动力技能。
4. 信息意识与信息素质
信息意识包含用户对信息及信息环境的认识和态度。 信息素养是用户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 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 如何去获取、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
5. 社会角色
用户作为社会大环境中的主体, 其信息行为也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其个体的职业、地位、地域等因素终会影响信息行为的目标和行为模式。
6. 时间因素
时间因素是一个重要且弹性较大的因素, 用户检索过程中支配的时间既激励行为的发生, 相应的又制约着其相应的操作步骤或选择行为。
7. 理性因素
主要指一切既定的具有稳定性和逻辑性的推断因素。
(二) 信息环境因素
1. 网络信息资源的状况
当前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增长迅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但是网络上也充斥着大量冗余重复、低价值的信息。
2. 网络信息的有用性与易用性
网络环境中的信息资源虽然较多, 但对于特定用户群体来说, 有效的可用信息才能决定其信息行为。 当前, 很多学术网络博客还是存在信息内容少、价值量不高且更新不及时等缺陷。
3. 网络信息工具及设施
网络信息的工具主要指检索系统或者学术网站、数字图书馆等平台, 用户的检索行为与这些检索工具的可用及易用性有着紧密关系。 网络设施指网速、网费及设施安全等方面。
4. 网络安全及隐私举措
网络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措施是用户进行检索行为过程中的最大问题, 在诸多影响因素中, 这两个因素可谓是致命性的, 通过之前一些学者的调查发现用户对于病毒和自身隐私的泄露问题十分看重。
(三) 其他因素
经济因素, 文化因素和政治因素也是对网络用户的信息行为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因素。
三、基于学术信息搜索过程的用户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在Wilson模型]、Kuhlthau模型和Choo三阶段模型的启发下, 再根据相关理论提出新的针对用户学术信息搜索的三阶段模型, 见图2。
三阶段模型主要包括:任务驱动与信息需求阶段、信息搜索与选取阶段、信息获取与反馈阶段。
(一) 任务驱动与信息需求阶段
1. 任务驱动环节的影响因素分析
网络学术信息检索过程的每一阶段、环节都与用户的信息行为有着紧密联系, 因为任一环节的操作都会导致最终获取结果的不同。任务驱动是检索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 用户只有在给定某项科研任务或者突然对某个课题学术点产生探索兴趣时才会激发任务驱动。
2. 信息需求确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网络学术信息检索过程中用户的信息需求主要是在任务驱动下形成的。虽然这是个很短暂且隐蔽的脑力活动过程, 但是主体自身的信息素养、意识及认知能力都发挥着作用。
3. 信息概念鉴别与信源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信息概念的鉴别是在主体的大脑经过思考形成信息需求, 并在各种主观因素影响下确定具体信息需求后, 需要进行的下一步环节。信息源的选择是紧接着信息概念确定而来的, 也是能否快速有效获取正确信息的决定性因素。
(二) 信息搜索与选取阶段
1. 检索平台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检索平台的确定在用户整个搜索过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工具, 用户对于检索平台的选择更多地受到信息环境客体因素的影响。
2. 检索词选取与检索式组合的影响因素分析
检索词的选择与检索式的构建与其选择的检索平台所提供的搜索功能和系统设置有着直接关系, 因为不同的检索系统可能有不同的概念和术语的组配方式, 也与用户的知识结构水平及个人经验等有关。
3. 检索结果浏览与反馈的影响因素分析
当前, 该环节主要取决于用户对于给定课题任务的理解程度和其预先的期待及其自身的经验。 在用户查找过程中, 可能由于自身原因, 只看着标题而忽略对摘要、关键词等的仔细查阅, 因而可能会遗漏有价值的信息。
(三) 信息获取与反馈阶段
1. 检索结果确定的影响因素分析
检索结果的确定是用户检索过程中的最后阶段, 但也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该环节是对检索结果的价值性进行粗略评估后再与其自身预先设定结果进行匹配的过程。 用户的主体影响因素、信息环境的影响因素如其有用性及易用性对其有影响作用。
2.信息获取与反馈利用的影响因素分析
网络学术信息的获取是整个用户行为过程的最后且最重要环节。在检索结果最终确定后, 用户紧接着就会努力获取所需学术信息, 这时网络环境中的网速及上网费用等基础设施对其获取过程也有一定影响。
四、网络学术信息获取的策略研究
为了能够准确、高效地检索到所需学术信息, 在仔细分析了用户获取网络学术信息过程中的每个环节的影响因素后, 很有必要针对每个环节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一) 针对主体影响因素的对策研究
1. 加强信息检索课程的教育和培训
现阶段, 大部分高校均已开设了《文献检索与利用》的相关课程, 但是从反馈来看, 效果不太明显, 所以需要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教程和安排专门教师。
2. 积极参与信息检索的实践活动
“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的知识需要学习和积累, 但是要让其彻底成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还是需要亲身动手实践。用户要积极参与检索的实践活动, 因为不断丰富的行为经验在之后的实践操作中可能上升为一定的认知能力, 用户若是做到这些必定受益匪浅。
3. 丰富知识提升专业素养和检索技能
用户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决定了其自身信息素养的高低, 要注重积累个人的知识储量, 多阅读, 多交流, 开拓眼界, 增长知识。检索技能是用户检索成败的关键因素, 从任务给定开始就要明确理解需检索内容, 才能方便检索技巧的实施。 其次检索词的选择, 尽最大力量找出显性和隐性主题, 尽量选用术语, 多了解同义、近义词以备结果不满意时及时更换。检索式的构建, 要根据基本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利用逻辑运算, 来构造提问式。
( 二) 针对信息环境影响因素的对策研究
1. 优化资源组织, 加强数据库改进
纵观整个互联网领域, 网络用户主要使用通用搜索引擎 (谷歌、百度等) 和专业学术数据库来进行学术信息的检索, 所以改进用户常用的搜索引擎和数据库并优化信息资源配置非常必要。改进检索界面和优化检索功能, 从用户体验角度来讲, 检索界面的设计合理与否将影响检索功能的发挥, 也影响用户的检索行为。
2.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改善网络设施
为了能够有更好的网络环境, 应切实保障网络安全, 国家安全部门应出台更明确的相关法律法规, 管理部门要安排网站维护者定期清理垃圾软件, 并注重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
(三) 针对其他因素的对策研究
在当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环境背景下, 应该更好地顺应发展潮流, 更充分地在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不断发展进步。
五、结语
在网络学术信息资源日益丰富的当今, 用户如何才能快速准确地检索到所需的学术信息并有效利用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基于这一视角, 总结出用户检索网络学术信息的三阶段分析模型, 并深入分析每一阶段的具体环节, 对影响用户进行网络学术信息检索的具体环节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 最后基于此提出优化策略。 但是, 为了能够更深入对用户检索行为进行研究, 需要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 更多地考虑具体细化的影响因素, 并利用实践证明;这将是之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宝强, 崔健, 成颖.促进网络学术信息资源有效利用的对策[J].情报科学, 2010 (07) .
[2]朱宁, 唐娜.网络学术信息获取可信度感知的用户信息行为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 (05) .
[3]姚海燕, 邓小昭.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概述[J].情报探索, 2010 (02) .
[4]Wilson T D.Information Behavior:A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1997 (04) .
[5]Kuhlthau C C.APrinciple of Uncertainty for Information Seeking.Journal of Documentation, 1993 (04)
[6]Choo C W.Closingthe Cognitive G aps:How People Process Information.Financial Times of Lo ndon, Info rmation Management Series, 1999-03-22.
网络用户的信息行为研究综述 篇9
1.1 含义的研究
网络用户是指在科研、教学、生产、管理、生活以及其它实践活动中需要和利用互联网、局域网等网络获取和交流信息的个人与团体[1]。目前, 对于用户信息行为的含义, 比较成熟的主要是针对传统用户信息行为, 主要有以下3种:
⑴在动机支配下, 用户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目标的行动过程[2]。⑵在认知思维支配下对外部环境做出的反应, 是建立在信息需求和思想动机基础上, 历经信息查寻、选择、搜集各过程, 并为用户吸收、纳入用户思想库的连续、动态、逐步深入的过程, 如明确信息需求实质、选择适当的信息系统、制定正确的检索策略[3]。⑶人类运用自己的智慧, 以信息为劳动对象而展开的各种信息活动, 即人类的信息查询、采集、处理、生产、使用、传播等一系列过程[4]。
参照以上定义, 网络用户信息行为, 就是指网络用户在信息需求和思想动机的支配下, 利用网络工具, 进行网络信息查寻、选择、吸收、利用、交流和发布的活动。
1.2 类型的研究
根据网络用户产生信息需求到吸收利用信息的一系列过程, 将网络用户信息行为分为信息需求行为、信息查寻行为、信息浏览行为、信息选择行为、信息利用行为等。
⑴信息需求行为。用户的信息需求是产生信息行为的原动力。⑵信息查寻行为。查寻行为在所有信息行为的研究中占主导地位。曹树金、胡岷等学者对国外的网络信息查寻行为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发现克洛巴斯等学者已经构建出了行为意图模型, 该模型能更好地解释人们对电子信息资源的利用[5]。⑶信息浏览行为。用户的信息浏览行为可以直接地评价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程度。林珊如学者通过实证研究, 提出了一个浏览行为的多面性概念架构和浏览行为的影响因素[6];邓小昭学者总结了浏览行为的方式、目的、优点与局限[7]。⑷信息选择行为。信息选择行为即是依据一定的判断标准对查寻到的信息进行选择。信息选择的判断标准主要有相关性和适用性。⑸信息吸收与利用行为。这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鲁安民学者认为信息行为蕴含着信息吸收, 信息吸收是信息行为的延伸和升华。他探讨了信息吸收的基本形态和本质, 分析了信息行为并建构了它与信息吸收之间的关系, 分析了影响用户信息行为与信息吸收的因素[8]。
2 研究视角
2.1 不同网络用户的信息行为
针对特定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成果有:⑴学术性用户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查找专业信息, 主要是使用互联网的发送电子邮件、查询图书馆目录等功能, 他们对高质量的数字信息资源需求比较大[9];⑵大学生以信息获取行为为主, 而信息发布、交流、咨询的行为较少[10];⑶研究生上网的主要目的是查寻专业信息, 其获取信息的首选方式是数字图书馆, 其次是网络搜索引擎, 且对数字图书馆提供的信息服务评价普遍比网络信息资源高[11]。
2.2 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心理学研究
葛园园学者应用精神分析学说中的核心理论, 从用户信息需求的本能分析、人格三重结构与用户个性分析、潜在信息需求分析、唯乐原则与用户信息行为倾向等4个方面, 揭示其内在本质关联性, 期望为用户心理研究开辟一块崭新的天地[12]。
2.3 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的方法研究
国外的网络用户信息行为研究方法主要是问卷调查法和搜索引擎日志分析法。研究成果如A.Spink等学者利用搜索引擎Excite的查询记录来分析用户的提问式长度、检索词的分布、相关反馈的利用以及用户图像信息需求的表达等[13]。而国内主要是采用实证分析方法, 研究成果如巢乃鹏学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 详细分析了用户的信息查询行为, 对影响用户信息查询行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并构建了我国网络用户信息查询行为的模型[14]。王建勇等学者通过对我国“天网”中英文搜索引擎的查寻日志进行分析得出用户查寻行为的分布特征及启示[15]。
摘要:网络用户信息行为, 就是指网络用户在信息需求和思想动机的支配下, 利用网络工具, 进行网络信息查寻、选择、吸收、利用、交流和发布的活动。
网络社区中信息分享行为研究 篇10
信息分享在日常生活中已无所不在, 通常当人们有信息需求时, 会通过图书、报纸、电视或广播等解决问题, 但许多人最先采取的解决问题方式为咨询身边的人。在日常生活里, 经常有与人交谈的机会, 便有可能分享或获取有用的信息, 信息分享便是将个人所获取的信息再传递给他人的过程。此外, 在学术的环境中, 信息分享对于学者而言是重要的信息获取方式, 彼此合作寻求与分享, 可以将研究成果发挥到极致, 同时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更为信息分享提供了可以向其它网络使用者传递信息的机会。
网络社区并非纯粹只是一个虚构的空间, 它是借助网络或网页来形成、运作与发展的, 与当前的网络信息、媒体及传播科技等息息相关。通讯技术的进步改变社会结构, 使得团体的建立是以共同兴趣而不是地理空间为基础。互联网的兴起, 使得通过网络通讯方式的人际互动关系也日渐频繁, 网络工具的普遍使用让网络使用者互动方式产生了特有的交往行为。网络社区是源自于计算机中介传播所构建的虚空间, 是一种社会集合体, 它的发生来自于虚拟空间上有足够的人、足够的情感与人际关系。对网络社区定义必须涵盖一个重点, 即具备“互动沟通”的功能。网络社区不像传统社区一样具有实体形式, 虽然无法看见但却是真实存在的社交关系, 人们通过网络便能进行沟通。网络上的社区之所以能形成, 前提是要有一群拥有共同兴趣、爱好、话题或特性的人, 彼此对于交换讯息有相同的兴趣。因此, 网络社区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个体, 借助网络信息科技, 在一定的期间内, 在特定的信息空间中, 通过信息交换的模式交流互动及资源共享, 建立人际关系并借此累积知识。整体而言, 网络社区是通过网络与其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彼此分享共同的兴趣, 通过这样的活动, 参与者与社区其他成员建立了关系, 和社区结合为一个整体。
二、网络社区的类型及成员角色
网络社区最主要的意义在于把人们聚集在一起进行互动与分享, 因此, 网络社区按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不同的类型。首先从互动层面而言, 依据人类的四大基本需求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兴趣型社区、人际关系型社区、幻想型社区、交易型社区。其次从消费者环境角度, 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地域型社区、人口结构型社区、主题型社区。每一个网络社区重视的需求程度不一定相同, 然而若网络社区仅重视其中一种需求, 那网络社区的发展成功机会将会微乎其微, 因此网络社区也可能同时包含不同类型网络社区特色, 成为一种强大的混合体型社区, 同时满足多种需求的能力, 让网络社区充满生命力。
虽然网络社区类型依不同的角度看法有所不同, 但从中可以发现, 即便探讨的视角不一样, 社区拥有共同的兴趣仍是每种类型社区构成的主要因素。早期网络社区主要是以兴趣为基础, 现今许多网络社区网站的分类方式根据其它不同的因素, 但其建立的目的和成员讨论的重心多数仍以共同兴趣为主, 也因此在网络社区的定义中, 社区成员拥有共同的兴趣是所有学者都一再强调的概念, 也是聚集成员的最大原因。
网络社区的成员是社区最主要的角色, 成员的角色和贡献是逐步发展的, 其主要有四种角色:浏览者、建设者、使用者和购买者。网络社区应以“会员间的归属感”为中心, 提供珍贵丰富的内容、对品牌 (该网络社区) 有强烈的认同感、对其他成员有强烈志同道合的感觉、可以借助网站产生会员之间彼此的互动、对该网络社区的发展有参与机会、以及会员间借助该网络社区产生或拥有共同利益。由此可以发现, 精确合适的内容和对社区品牌的认同即社区网站需要具吸引力的内容, 此外能与他人互动和找到志同道合的成员增加会员的互动, 进而参与网站发展或成员间彼此互惠是影响会员归属感的重要关键。具有吸引力的内容是网络社区经营的根本, 也是吸引成员加入的主要原因, 如何培养社区网站的会员并增加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便是经营网站最重要的课题。因此, 一般社区网站所涵盖的服务都具有互相沟通的功能, 常见的工具包括:个人电子信箱、电子公告栏、讨论区、BBS自动转信、在线聊天室、在线实时通讯。然而, 这些功能若未随着会员人数的增加或时间的推进有所增强, 社区网站随时都有流失会员的可能。网络社区建立的目的除了吸引成员加入, 更重要的就是要能留住会员, 将社区的访问者转变为登录的会员, 然后将被动的会员转为活跃的会员, 才能让会员成为社区重要的资源, 因此加强与扩张网络社区服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营销策略的角度可以将网络社区成员分为四种类型:积极参与者 (devotees) 、圈内人 (insiders) 、社交型 (minglers) 和观光客型 (tourists) 。积极参与者和圈内人, 有人将这两类型成员合称为意见领袖型, 他们是社区网站最主要的代表成员。现实生活中, 每一个成员可能会混合不同类型成员的特征, 所以网络社区的成员并不一定是属于特定的类型, 成员有可能兼具两种以上的角色, 有时可能会因为时间、讨论环境的改变或是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累积, 让成员角色有所转换。网络社区成员互动的特征是成员由分布在不同地区的个体进行互动, 因此成员间的互动是网络社区重要的基础, 而不同类型成员的特色与变化是增加互动的原因。总之, 网络社区都拥有具有高度兴趣且积极参与的意见领袖型成员, 以及参与程度较低的观光客或浏览型成员。意见领袖型成员是社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也是社区重要的价值来源之一, 不过通常网络社区以浏览者或观光客型成员所占的比例居多, 因此网络社区的经营者必须了解不同类型成员的特色, 以及他们所能贡献的价值, 才能让更多浏览型成员转换为其它创造价值较高的成员, 为社区带来更多的利益。
三、信息分享行为
学术环境中的信息分享, 是一种无所不在的信息获取方法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 信息分享在学术信息寻求研究属于非正式的沟通方式, 不过却是学者倾向取得信息资源和管道的途径, 因为非正式的沟通有时能够节省学者研究的时间和精力。信息分享是信息的获取与分享, 信息分享行为是个人将获取的信息分享给其他人, 所以信息的获取与分享两者是结合在一起的行为。信息的搜集与分享经常是交错进行且互相影响的, 在搜集信息的同时也进行了分享的行为。由上述的定义可以发现, 信息分享的同时, 往往都会伴随着其它行为的发生, 信息分享并非只是单纯的分享而已。在近年许多日常生活信息寻求的研究中都指出, 信息的获取与过滤存在于许多个体当中, 有目的地进行规划彼此共同合作, 因此将这样的行为称为合作性的信息行为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behavior, CIB) 。整个合作性信息行为的过程包括问题定义、信息需求分析、查询制订、检索互动、评估、结果展示以及利用结果解决问题。此外, 研究也提出了合作信息寻求和检索 (collaborative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retrieval, CIS&R) 的观点, 在这个观点中, 信息分享的信息是来自于合作信息寻求与检索, 个人分享已获取的信息给另一方所没有的信息以解决问题。整个合作性信息分享与检索包括以下几个要素:分享相同的信息需求、分享搜寻策略、分享搜寻结果、分享信息检索目标、进一步处理检索到的信息目标以及储存潜在有用的信息至数据库。信息分享行为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信息分享行为是由他人的信息需求所触发的行为、发生于特定的群体之中、是解决问题的一种过程、信息分享是具有策略性的分享、可能具有某些目的存在、信息分享可以让成员间关系更为紧密。
信息分享并不是个人能够独力完成的行为, 至少是由两位或多位参与者共同参与的活动, 因此, 信息分享是重要的社会行为和合作行为, 因为所有的信息分享行为都发生在网络之中。信息分享行为发生在社会网络之中, 不是个人所能独立完成的行为, 个人与其他人通过某种合作关系交换和分享信息, 以便达到个人或彼此的共同的兴趣。信息获取与分享理论是存在于各种信息传播与互动之中的, 个人在网络上进行寻求时所发现的信息, 意识到这些信息对于他人而言可能是有趣的, 随后利用一些方式分享这些信息。所以信息分享这一连串的行为是一项自然且令人感到愉悦的高度社会性的信息行为, 也因此信息获取与分享的研究应该要以信息环境的团体现象为优先, 而非个人特定的信息行为。就个人来说, 在网络环境中经常会偶遇自己或他人所需要的信息需求, 并进一步通过一些方式分享这些信息。在信息分享的过程中可以获得许多附加价值, 因此这是许多人普遍都会选择利用的信息获取方式。信息分享的价值如下:
(一) 维持网络成员的高度互动关系
信息分享具有关系建立的价值, 合作性信息行为的整个系统便是在支持人与人之间的分享, 可以让网络的成员拥有高度的互动关系, 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无论所分享的内容为何, 以及所分享的信息使用结果如何, 都能通过分享建立和维持良好的社区/社会网络关系, 例如建立成员间的信任度与友好度等。
(二) 有助团体合作工作进行
信息分享许多定义都提到共同合作, 尤其是在一个组织当中, 彼此进行分享可以让团队合作更有效率。个人在搜寻相关研究主题的文献时, 将所获取的信息传递给他人, 让整个研究团队彼此受惠于信息分享, 让信息分享成为研究方法的一部分, 可以使研究团队合作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 将不完整的信息趋向完整
个人所掌握的信息经常是不完整的, 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经常会与他人进行交谈与互动, 在每一次的交流过程都会有新的收获, 这些收获可以让原先不完整的信息趋向完整。
(四) 保存重要的信息
信息分享的目的便是将信息传递出去, 通过信息分享让其他人知道这些信息进而达到保存信息的功效。信息分享的结果会储存重要的潜在信息至数据库中, 储存新的信息维持团队的竞争力。
(五) 产生新想法
信息分享除了提供自己分享看法的机会, 也能由此聆听吸收别人的想法, 通过这样的互动过程往往能够产生新的想法。将信息分享内化为生活的一部份, 让分享不仅仅只是分享, 而是制造更多的人生计划, 因此在信息分享的过程中也能让个人产生更多不一样的想法和计划。
四、网络社区的信息与知识分享模式
在信息行为的研究中, 有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即数据 (data) 、信息 (information) 与知识 (knowledge) 的不同。数据代表事实, 但当资料被接收者吸收, 具有意义和价值时, 就变成了信息, 人们是利用信息来做决策, 因此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知识广义而言是人类所知的全体, 狭义的观点是个人对某事、某物或某学科的熟悉程度, 可以是经验知识, 也可能是专门的学科知识, 知识是信息经过人们的筛选、组织和理解所形成的。
数据、信息和知识三者在区分上并不容易, 许多关于网络社区的信息或知识分享的研究也没有刻意区分, 不过从信息分享定义和知识分享定义两者还是有些许的不同。信息分享是将个人所获取的信息传递给他人的一个行动过程, 通过某种合作关系交换信息以满足个人或彼此共同的兴趣。至于知识分享, 知识分享是双方面的, 是其中一方必须向另一方学习其所拥有的知识方能获得, 是一种需要重建 (reconstruction) 的行为。知识分享的研究通常被运用于组织当中, 是知识管理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成为组织中一种具有策略意义的资源, 知识管理的过程包括了知识的获取、储存、分享和使用。信息分享和知识分享都是一种沟通方式, 知识分享的研究多用于有共同目标的组织当中, 信息分享则属于非正式的沟通模式。以下将综合探讨网络社区的信息与知识分享。
网络社区网站是许多人分享信息和知识的平台, 社区网站的价值便是提供丰富的信息交流空间。网络社区具有提供信息和知识分享的功能, 并且不是单向的传播或宣传。此外, 从社会交换行为来看, 网络社区的信息和知识的交换可分为两个部分:浏览 (viewing) /接受 (receiving) 和张贴 (posting) /给予 (giving) , 信息和知识分享是通过张贴和回复问题的机制, 分享个人经验、讨论和辩论问题。所以社区内的每个成员可能同时是信息的提供者或接受者, 因此成员是通过社区网站进行双向的互动分享信息和知识。此外, 根据社区成员的互动和参与程度的高低, 网络社区的信息和知识的互动模式可分为主题设定、参与讨论、潜水浏览和退出参与。
信息和知识分享模式根据网络社区类型的不同也会有所差异。会员加入网络社区的时间长短与其分享行为是有所关联的, 当社区成员的资历越高, 其分享行为也越高, 所发表的主题也越多。研究指出网络社区成员彼此都有所互动, 而不同类型成员的特色与变化, 是增加互动的原因, 因为互动关系也存在差异, 所以会产生以下几种模式:
(一) 问题解决模式
问题解决的模式是以问题询问与解答为主。成员领袖和经验意见分享型的成员通常会主动协助解决问题, 也可能是被其它会员指名回答。这两类型的成员常以个人的看法与亲身经验做响应, 并提供提问者相关建议。
(二) 信息强化模式
成员轮番提出各自的经验和看法, 能够带动一连串的讨论, 经过讨论激荡出更理想或适合的答案与建议, 使得成员对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网络社区的成员会对其他成员回答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 并比较他们与其他人响应, 以便更清楚成员的思想和知识。这个过程进一步提升了会员的专业知识, 产生信息强化的现象。
(三) 情感交流模式
借助问题解决和信息强化模式经常会产生情谊和伙伴关系, 情感交流模式便是由会员主动建立友谊, 以情感沟通为主要目的。虽然情感交流模式对社区内的信息和知识分享贡献不大, 但能够维系成员间情感并增加他们对网站的忠诚度, 此外, 会员对彼此的信任度和对社区的归属感越高, 越能促进成员主动分享信息和知识。
(四) 干扰与反制模式
网络社区内经常会出现信息干扰者发表与讨论区或论坛无关的文章、言论或转载, 干扰者的行为可能是无心也可能是有意, 社区成员多半不予理会, 除非干扰者一再影响社区运作, 其它成员便会抗议并请求管理者处理。
综上所述, 网络社区成员可能同时是信息的提供者或接受者, 其分享模式可以简略描述为进入社区后浏览讨论、主题设定、张贴话题、参与讨论、潜水浏览和退出参与等的一个过程, 不同类型的成员会有不一样的特质, 因而其所分享的模式亦可能有所不同, 进而产生多种分享模式。
五、结论
网络环境很容易促使信息偶遇和信息获取与分享的行为产生, 信息分享的重要价值是建立良好的社会互动关系, 让社区成员拥有高度的信任和忠诚度, 以便促进信息的交流。信息分享有助于信息交流, 且能够提升多方面的能力。网络社区的成员产生信息和知识分享时可能会主动参与讨论或是直接参与其它成员所提起的讨论议题, 因而有了问题解决模式的发生。成员间的互相交流与讨论往往能更一进步探讨, 让话题能更加深入, 产生信息强化的行为, 这对于网络社区的信息和知识分享贡献程度较大。借助彼此的讨论响应情形, 对于其它成员有进一步的认识, 产生了于讨论主题以外的友谊, 网络社区有许多参与者在讨论的同时, 会借助先前的讨论对成员过往的发言记录和内容进行了解, 经过交流互相认识, 情感交流虽然无法为社区提供有所价值的信息, 却是促使成员持续为社区贡献信息和知识的动力之一。
网络科技和新媒体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交换和媒体行为的多样化, 也许随着网络日新月异的变化, 人们会延伸出新的行为来满足某种新的需求。网络社区间的信息与知识分享将会有更多值得我们不断探究的地方。
摘要:信息分享是一种信息的获取与分享, 然而有时人们所获取的信息可能为预期外的信息进而分享给有需要的人。现今网络的普及除了带动网络社区的发展, 也增加了信息分享的机会。通过对网络社区的信息分享更进一步的了解与分析, 从网络社区不同的角度入手可区分为多种类型的社区, 然而拥有共同的兴趣与目的是将成员聚集在一起分享的最主要因素。此外, 网络社区成员的互动是社区发展的重要关键, 不同类型的成员因其特质的不同会有不一样的分享动机和模式。
关键词:网络社区,信息分享,行为,互动
参考文献
[1]陈积敏.虚拟社会的特征及状况分析[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 2009 (5) .
[2]丁婉莹, 贺芳.SNS中信息传播特点研究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 2011 (4) .
[3]董志珍.略论网络思维方式在图书馆的运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21) .
[4]胡昌平, 胡吉明.网络服务环境下用户关系演化规律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11 (2) .
[5]李丹.社交网站用户的行为和动机[J].传媒观察, 2009 (4) .
[6]卢安宁.关于网络社会学研究的几点思考[J].前沿, 2008 (6) .
[7]司玲玲.校内网对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影响[J].实验室科学, 2009 (5) .
[8]谢俊贵.网上虚拟社会建设:必要与设想[J].社会科学研究, 2010 (6) .
高校学生网络消费分析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消费 淘宝网
0 引言
截止2010年6月,我国网名人数达到3.84亿,网络消费人数超过一亿,网络购物市场交易额接近3000亿,并且呈现出了飞速增长的良好形势。网络消费群体出现高学历化、年轻化变化趋势。同时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C2C购物网站远远的超过了B2C购物网站,同时在C2C购物网站中形成了淘宝网独占份额81%,品牌认知程度达到93%的一家独大的局面。
1 网络消费的定义及其模式分析
网络消费是指人们以互联网络为工具而实现其自身需要的满足过程,或者说是直接或者间接利用互联网进行买卖商品或劳务的行为。这个不仅包括网购、网上预订,还包括网络教育、网上影视、网络游戏等所有的消费形式的总和。我们日常用到的比如说上淘宝购物,在网上预订飞机票、火车票、宾馆,从网站下载观看电影,玩网络游戏等等都是网络消费。
网络消费和电子商务有很多的类似之处但是也有一定的区别,理解电子商务对我们更好的理解网络消费的类型和渠道有很大的帮助。电子商务一般分为B2B\B2C\C2C三种模式,网络消费大多也都是基于这三种模式进行的。
B2B指的是企业对企业模式,互联网只起了一个发布信息的平台的作用,最出名的莫过于阿里巴巴了,自创立以来十二年,阿里巴巴以“倾听客户声音,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迅速的发展成了中国最大全世界第二的网络公司,其成功已经成为了电子商务上的一个典例。
B2C指的是企业对消费者模式,企业通过在网络上发布自己的产品信息给顾客,让顾客在互联网上选择自己喜欢的商品,对此最好的比喻莫过于“虚拟商店”了。B2C模式的消费额在网络消费总额中占了不少的份额,很多的B2C模式的案例很多,比如京东商城、卓越亚马逊、凡客诚品、当当网等。
C2C指的是消费者对消费者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互联网起得作用和前面两张方式都差不多的,只是参加其中的大多都是个人。其中最成功的就是淘宝网了,在目前淘宝网是网络消费最主要的平台,从下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各类模式在网络消费中所占的比例。
2 网络消费的现状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的数据,在2005年我国总共有1800多万的网民有网络消费记录,而截至2010年,增长到了一亿,占所有网民总数的28%。再从网络消费总额来分析,2005年我国的网络消费总额达到了193个亿,2009年仅上半年我国的网络消费总额就达到了1195.2个亿,其中B2C消费总额131.5个亿,C2C消费总额占了整个消费总额的90%,全年消费总额超过了2500个亿。
从消费人群来看,女性消费者比男性消费者略多,并且有逐步增大的趋势。网购人群的年龄集中在18到30岁,收入一般在1000到3000元,18到24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是网购的主力,占了81.5%,并且正在快速的增长,年增幅达到了15.45。其中本科学历的消费者占了71.5%,其次就是大专学历和高职高中学历。
从消费类别来看,网络消费的生活化比较明显,其中服装家居产品的消费占了整个消费总额的六成以上,其次是化妆品及珠宝,然后是书籍影像产品。服装家居产品是易耗品,其更新换代的短时消费和网络流行时尚、产品多样化结合,能较好地发挥网络购物的优势。服装家居用品具有金额小、易保存、体积小等特点,逐渐成为商家纷纷上架的产品。其三,随着时尚元素向网购市场的渗透,与男性在3C产品上的消费热度对应,女性在服装饰品上展现了强大的购买力。
3 大学生网络消费的背景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统计中心的数据显示,大学生已经成为了网络消费的主要群体。中国新闻网在2010年做的中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调查报告中显示,大学生中有超过95%的学生使用网络,有近70%的大学生每天的上网时间超过了四个小时,60%的大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为正常。从大学生喜欢的网站中淘宝在其列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很多人都有上淘宝购物或者上淘宝“淘”商品的习惯。
4 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专业大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问卷星网上对南宁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情况的调查结果,对高校学生网络消费有如下分析。
4.1 消费人数和主要消费网站
从上面的图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驱动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网购的快捷性、灵活性、方便性。作为一种新兴的购物方式,网购与传统的购物方式有着很大的区别。
首先,网上购物品种类多,网络商店中的商品种类多。没有商店营业面积限制。它可以包含国内外的各种产品,充分体现了网络无地域的优势。选择网上购物,我们可以在商品种类、商品价格、售后服务、质量保证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比较,然后再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商品。
第二,网上购物无时间限制。网上商店,可以24小时对客户开放随时挑选商品。而在传统商店中,消费者要受到营业时间的限制。尤其高校学生大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很少能抽空出去逛街,网上商店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我们真正的享受到了随时随地都能“淘宝”,随时随地都能消费的便捷。
第三,网上消费商品更易被找到,并且网络信息是即时性的,不停的可以更换的,因此我们能在最早的时间里得到我们所需的商品的全面的介绍和发布状态。并且能够很轻松的找到全世界各个地方的商品,可以详细的了解产品。
第四,由于淘宝店面不涉及实体经营中的很多的周转环节,比如说包装打包,中转运输,店面租赁装修等,因此同样的商品的价格会比实体经营的店更便宜,大学生是一个无收入的群体,能以最低的价格买到满意的产品,这个也是很多大学生选择网购的原因。
从上面的图表中我们可以得出,大学生网上消费最多的产品为服装和数码产品,其次为化妆品和虚拟游戏产品,网上充值占了很小的一部分。消费金额来看,一般的消费都不是很贵,大学生的网络交易额一般都在100到300之间。
当代的大学生都喜欢追求时尚个性,而传统的服装销售模式由于其经营规模的限制,很难满足大学生们日益增长的对潮流时尚的要求。购物网上则不同,虽然每个网店经营的商品也是有限的,但是当所有的网络商店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有相当多的选择的余地。大学生们就能在自己需要的所有商品中,挑选出自己喜欢的商品。
电子数码产品由于其更新换代的速度非常快的原因,很多的产品在经过发布、包装、运输、销售几个环节后,顾客刚刚买到手的产品就可能因为科技的发展而迅速被淘汰。在网上商店,顾客能在第一时间看见自己喜欢的产品的最新信息,能够更早的“尝鲜”。同时,绝大部分的数码产品都有全国联保的服务,商店只是一个销售作用,售后服务等都能在全国各地方的客服中心享受,能在网上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同时又不担心售后服务,何乐而不为。
4.4 消费安全和售后服务问题
网络交易由于其特有的虚拟性和产品的不可见性其安全问题一直是大学生们担心的问题,高校学生一般也会挑那些信誉比较高,评价较好的店进行购物。
在付款方式上,83.33%的大学生选择网上银行进行支付,然后有12.5%的选择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网上银行全天对客户开放的,真正让人享受到方便、快捷、高效和可靠的全方位服务。很多大学生会选择“第三方担保交易模式”的支付宝进行付款,目前也有很多的大学生选择的是通过网上银行将钱打入支付宝,然后再用支付宝进行交易。
网购的物品由于色差、商家描述、物流中损坏等问题,往往会给消费者带来一些烦恼,因此网络购物的售后服务问题一直都是让人很头疼的问题。
5 大学生网络消费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网络消费使大学生消费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购物不再是一件既费时又费力的事情,只需鼠标轻轻一点,就能完成从挑选商品、到对比商品、支付等一系列的繁琐事务。同时一些传统的网购方式不能做到的也能通过网购来实现,网络消费的迅速发展显示着其无比的生命力,和对经济发展的巨大冲击力,但是由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大。
首先,消费者的合法权利不能得到保障。网络消费中,店家是虚拟的,整个交易过程也是虚拟的,如果我们的权利受到了侵犯,很难找到有效的办法来保护。我们网上的消费记录,有时候不能成为法律承认的有效证据。还有网络购物是一个全球性的商业活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法律法规,跨地区维权也会有很多的问题。
第二,商品的特殊性,计算机网络技术等影响。虚拟产品比如游戏货币、Q币以及各大网站的会员值等这些商品如果网络故障或者人为操作失误等都会让我们买的产品无法正常收到或者正常使用。
第三,有些商品由于保质期很短,不能曝光,不能重压等条件限制,往往不能在物流的过程中保证商品的安全。这样的话,由物流公司造成的商品损坏究竟该由谁来负责这也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燕平.《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7—900629—88—2/TP·66.
[2]帅青红.《网上支付与安全》.北京大学出版社.9787301170441.
[3]葛存上.《淘宝一册通》.人民邮电出版社.9787115223241.
[4]《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
[5]唐德全.《电子商务安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9787560974385.
本文章是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网络信息消费行为分析 篇12
随着互联网普及, 网络搜索成为一种最快捷、最有效的信息获得手段, 用户可以通过登录网络搜索平台, 键入查询关键字搜索和收集需要的信息。在享受网络搜索技术便利的同时, 搜索结果中的大量垃圾信息也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 用户经常需要大量点击搜索结果来获得有效信息[1]。
利用行为模式技术, 搜索平台通过对垃圾信息统计出的不同行为特征, 对搜索结果信息进行过滤, 来增强信息搜索的准确率。
1 网络搜索引擎技术
1.1 搜索器
衡量搜索引擎的一条很重要的标准, 就是搜索到信息的海量性。为了实现这一条标准, 通常需要一种强大的搜索器作为支撑, 一般称为为“网络蜘蛛”。
“网络蜘蛛”即Web Spider, 是通过网页的链接地址来寻找网页, 从网站的某一个页面开始, 读取网页的内容, 找到在网页中的其它链接地址, 然后通过这些链接地址寻找下一个网页, 这样循环下去, 直到把这个网站所有的网页都抓取完为止。在抓取网页的时候, “网络蜘蛛”一般有两种策略深度优先、广度优先。通过内容提取技术获取网页上文本信息[2]。
1.2 搜索结果中垃圾信息
在用户通过定义的关键字实施信息搜索时, 经常会获得大量的搜索结果, 从这些海量信息中提取有效信息经常会浪费用户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用户来说, 没有利用价值的信息可以认为是无效搜索信息, 而在这其中还存在很大一部分由于某些网站为增加点击率而故意篡改信息产生的垃圾信息。
搜索引擎Inktomi认为是垃圾信息的主要内容为:隐藏的、欺骗性的、以及与网页内容不相关的文字;META标签中的内容并非网页内容的真实描述;没有明确的目的有意设计重新指向的URL;利用程序使得在搜索结果中出现大量同样的网页;有意设置让人误解的链接;并不反映网站真实内容的入门网页或者隐藏的网页;自动产生大量无关的垃圾链接。
2 行为模式识别技术实施信息过滤
2.1 行为模式识别技术
行为模式是从大量实际行为中概括出来作为行为的理论抽象、基本框架或标准[3]。行为模式识别技术的思想是通过基于对大量信息样本进行的统计、分析和计算, 建立行为模式数学模型, 利用这种具有极高行为特征的模型, 对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定[4]。
2.2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就是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可能有潜在价值的信息的技术。这些信息是可能有潜在价值的, 支持决策, 可以为企业带来利益, 或者为科学研究寻找突破口[5]。
对于垃圾信息行为模式进行信息挖掘, 主要是针对相关WEB信息的数据挖掘。主要包含WEB内容挖掘, WEB结构挖掘, WEB用法挖掘。
WEB内容挖掘:针对垃圾信息WEB的内容、数据、文档发现共同信息, 从资源查询角度挖掘非结构化的文档。
WEB结构挖掘:Web结构挖掘的对象是垃圾信息WEB的超连接, 即对Web文档的结构进行挖掘。对于给定的Web文档集合, 应该能够通过算法发现他们之间连接情况的有用信息, 文档之间的超连接反映了文档之间的包含、引用或者从属关系, 引用文档对被引用文档的说明往往更客观、更概括、更准确。
WEB用法挖掘:Web使用记录挖掘, 对垃圾信息WEB使用记录数据除了服务器的日志记录外还包括代理服务器日志、浏览器端日志、注册信息、用户会话信息、Cookie中的信息、用户查询、鼠标点击流等一切用户与站点之间可能的交互记录。来发现用户访问Web页面的模式, 分析垃圾信息WEB的规律。
2.3 主元分析
它是一种对数据进行分析的技术, 最重要的应用是对原有数据进行简化。正如它的名字———主元分析,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找出数据中最“主要”的元素和结构, 去除噪音和冗余, 将原有的复杂数据降维, 揭示隐藏在复杂数据背后的简单结构。它的优点是简单, 而且无参数限制, 可以方便的应用与各个场合[6]。利用主元分析技术对于垃圾信息的不同行为模式, 利用应用线形代数知识进行科学求解, 最大程度去掉冗余和干扰, 找到垃圾信息的主要行为模式。
2.4 基于行为模式的垃圾过滤模型
通过行为模式识别技术对网络搜索结果中的垃圾信息进行过滤, 其思想是对大量垃圾信息样本进行分析, 建立垃圾信息行为特征模型, 利用这个特征模型对搜索的结果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过滤其中的垃圾信息。整个垃圾信息过滤模型, 基于信息——知识———智能理论指导,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提取垃圾信息的行为规则, 从而建立垃圾信息过滤模型。信息表示事物状态变化方式, 知识表示事物状态变化规律, 智能表示根据已知事物变化规律指定对未知事物检测的规则。
智能模型建立步骤:
首先大量收集不同搜索结果中包含的垃圾信息;根据Inktomi对垃圾信息定义对搜索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并进行垃圾信息预处理, 通过数据格式和内容调整使数据更符合数据挖掘的需要;根据数据挖掘算法对垃圾信息行为模式进行挖掘;利用主元分析理论, 对垃圾信息的行为特征进行计算分析, 找到数据中最主要的元素和结构;将垃圾信息的主要行为进行知识表示;从生成的知识中生成求解问题的策略和规则;利用生成的策略和规则建立垃圾信息过滤模型, 从而解决所面对的实际问题。
建立模型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垃圾信息的收集是否全面, 能否采集到准确, 真实的数据来是研究基础;垃圾信息中得到的数据适应性, 是否能对这一类垃圾信息真实全面反应;对垃圾信息的行为模式进行数据挖掘时采用的算法;提取垃圾信息各种行为中的主要元素的方法;对垃圾信息的行为模式特征的分析, 产生垃圾信息过滤的规则集。
3 信息过滤系统
如图1所示, 为信息过滤系统结构图, 在原有的网络搜索引擎系统中, 通过将文本索引中包含的索引信息发送给过滤服务器, 通过索引信息中链接查询相关WEB, 分析该WEB的行为特征, 与垃圾信息行为特征库中不同类型的垃圾信息的行为特征进行比较, 清理掉被判定为垃圾信息的搜索结果信息, 将正常行为信息存入索引数据库。
其中, 过滤服务器需要完成4方面的工作, 包括信息采样、行为解析、特征比较、信息过滤。信息采样:提取文本索引中的信息, 包括链接, 文本信息等信息。行为解析:对不同信息进行分析, 提取主要行为特征。特征比较:将不同WEB中信息的行为特征与垃圾信息的行为特征进行比较。信息过滤:过滤到与垃圾信息的行为特征相同的信息。
4 信息过滤系统的特点
提高搜索的准确性:由于垃圾信息和正常信息在特征上存在很多差别, 利用行为模式识别技术实现信息过滤可提高信息搜索的准确性。系统部署方便:对于文本索引中的信息, 进行信息过滤, 不改变原有网络搜索引擎结构, 相对独立, 易于升级维护。搜索结果相对公平:由于过滤系统相对独立, 可由第三方开发商设计指定, 避免网络搜索提供商出于自身利益等考虑而为用户提供的搜索结果。节省用户信息搜索时间:由于垃圾信息减少, 节省了用户需要大量打开不同链接查询信息的时间。先进的过滤技术:传统采用内容关键字过滤时, 由于某些网站随意修改关键词内容, 这样原有的词库不能找到匹配的关键词, 从而无法过滤垃圾信息, 而行为模式识别技术从垃圾信息的特征行为进行判定, 即使进行了关键词内容修改仍可以判定垃圾信息。
5 总结
搜索结果中的垃圾信息, 对于用户和搜索引擎自身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传统的信息过滤技术已经不能满足对垃圾信息的过滤, 通过先进的行为模式识别技术来设计过滤系统, 可以增加垃圾信息过滤的准确性, 提高搜索结果的正确性, 从而满足用户对信息获得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黄晓斌, 邱明辉, 网络信息过滤系统研究, 情报学报, 2004.6 (23) .
[2]金益, 基于网络蜘蛛原理的搜索引擎技术剖析, 电脑学习, 2007.10 (5) .
[3]J.Michael Reed, Recognition Behavior Based Problems in Species Conservation, ANN.ZOOL.FENNICL, 2004.10.
[4]Xuan Zhang, Jianyi Liu, Yaolong Zhang, Cong Wang, Spam Behavior Recognition Based on Session Layer Data Mining,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2006.10.
[5]Andy Tseng Ilias Petrounias, A Complete Framwork for Web Mining, IEEE, 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