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消费保障制度

2024-10-27

住宅消费保障制度(精选4篇)

住宅消费保障制度 篇1

摘要:住宅消费保障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质上是对国民收入的一种再分配。这个分配过程对公平与效率具有双重效应,不掌握一定的“度”就有可能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基于公平与效率的视角来探讨中国住宅消费保障制度的完善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对现行的住宅消费保障制度进行完善,如加强对住宅消费保障的法律支持;建立透明的居民财产收入审报体系;建立住房保障配租补贴体系;建立住房保障的动态调整机制等。

关键词:住宅消费保障制度,公平,效率

住宅消费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保障居民基本居住水平的一种制度。它是一种在住房领域内实行的社会保障制度,其实质是政府利用国家和社会的力量,通过行政手段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建立和谐社会,完善公平与效率统一的住宅消费保障制度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公平与效率并重的住宅消费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是各种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这一定义包括了如下三个必备要素:一是具有经济福利性,即从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来看,受益者的所得一定要大于所费;二是属于社会化行动,即由官方机构或社会中间团体来承担组织实施任务,而非供给者与受益者的直接行为;三是以保障和改善国民生活为根本目标,包括经济保障与服务保障等。凡同时符合上述三个条件者均可归入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当中,它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及其他社会保障措施。

住宅消费保障属于社会保障的一个方面。建立住宅消费保障制度,保障人们的基本住房需求,实际上是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它具体包括以下原则:(1)不允许因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导致两极分化的社会稳定原则;(2)社会救济贫困者以维持其基本生存的济贫原则;(3)坚持团结互助,积极扶持贫困者共同致富的扶贫原则;4.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的社会福利原则。

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效率的有效载体,而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只要存在市场经济,就存在竞争。但是,竞争要以一定的公平规则或环境为基础,否则就会产生低效率。理论界关于效率的观点主要有产出效率说、制度效率说和社会效率说等。笔者所讲的效率主要是指住宅消费保障制度在保障人们的基本住房需求时的效率,即如何利用最少的投入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这种保障制度的效率如何,关系到社会全体成员的经济福利,关系到全体成员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

住宅消费保障制度的建立将对公平与效率产生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完善的住宅消费保障制度可以促进公平。这主要表现在:(1)完善的住宅消费保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起点公平和过程公平。住宅消费保障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社会成员不至于因先天不足或某些社会风险的侵害而陷入生存困境。另外,完善的住宅消费保障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任何社会成员,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不论其地位、职业、民族、性别、年龄等,均被强制性纳入住宅消费保障范围,因此,每一个住宅消费保障项目对于其适用范围的社会成员来说,都是一种机会公平的保障。(2)完善的住宅消费保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结果的公平。住宅消费保障实质上是一种再分配政策,它具有调节收入差距的功能,使社会成员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公平缩小。

2.完善的住宅消费保障可以促进效率。这主要表现在:(1)完善的住宅消费保障可以缓解贫困,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调节收入差距,缓和阶层矛盾,解决社会问题,从而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这无疑是提高效率的重要前提。(2)完善的住宅消费保障可以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消除各种社会风险的危害,免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从而调动其劳动积极性。(3)住宅消费保障基金可以促进经济发展,缓解经济波动所带来的危害。在经济萎缩时期,住宅消费保障可以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增加需求,刺激经济增长;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住宅消费保障可以通过收费、增加积累、防止经济过热和发生通货膨胀。(4)发展住宅消费保障事业,可以使更多的人从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职业,创造一些新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同时,我们应当看到,住宅消费保障对公平与效率具有双重效应,如果不掌握一定的“度”或采取了一些不当措施,也可能对公平与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住宅消费保障的某些原则或规定可能因不同社会阶层的收入差距、家庭背景不同而加剧贫富不均与社会不平等的状况;住宅消费保障基金征缴率过高,会使住宅消费保障均衡收入差别的功能滑入平均主义的泥坑;住宅消费保障的税率定得过高也会挫伤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加重企业的负担,导致企业成本上升、利润率下降进而导致效率的降低。为了实现社会稳定,试图以福利扩张来刺激经济增长,使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最终会引发进退两难的“福利病”。

二、中国住宅消费保障制度中有失公平与效率的表现

中国现行的住宅消费保障主要有两种形式: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因此,此处主要讨论的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有失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一)经济适用房有失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1. 分配结果的不公平。

《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第20条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家庭可以申请购买或承租一套经济适用住房:有当地城镇户口(含符合当地安置条件的军队人员)或市、县人民政府确定的供应对象;无房或现住房面积低于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家庭;家庭收入符合市、县人民政府划定的收入线标准;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例如,2001年初,北京市明确规定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家庭年收入应在6万元以下。但是,由于我国缺乏完善的收入核算体系,没有健全的工资制度,因此很难对申请者家庭的收入进行核算,很多即使年收入大大超过此标准的家庭也来申请,而并不仅仅是中低收入家庭。结果经济适用房并不是都用于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许多经济适用房落入到高收入家庭手中,而许多中低收入家庭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分配的结果是不公平的。

2. 地区之间的不公平。

经济适用房政策虽然很早就出台了,但真正开始建设经济适用房的地方很少,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像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经济适用房虽然也有一定规模,但还是严重不足。事实上,东部某些城市已经停建经济适用房,中西部某些城市的经济适用房项目还停留在规划图纸上。这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的利益观和政绩观错位在做祟。按照政策,政府对用于经济适用房建设的土地将减免土地出让金并给予配套建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由于用于商品房建设的土地利益大于经济适用房用地,许多地方在“经营城市”的利益驱动下更希望高价拍卖土地,从而人为地缩减了经济适用房计划。因此,虽然同为中低收入家庭,但各个地区的住宅消费保障存在着很大差距,造成了地区之间的不公平。

3. 扰乱价格体系,降低社会福利。

在市场机制下,价格的作用之一是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传递信息。生产者和消费者根据价格变化趋势来调整自己的供给或需求行为,以达到优化经济结构的目的。在正常的房地产市场上也是这样。经济学理论早已证明,无论政府采取何种方式干预价格体系,设立最低价格或者最高价格,都会对房地产市场造成不同程度的扭曲,从而带来绝对损失(Dead Lose)。也就是说,会有一部分资源由于政府的过度干预而损失掉了。无论政府、供给方还是需求方都不会从中得到好处。

因此,目前推出的经济适用房政策也会产生一部分绝对损失,降低全社会的福利。政府提供的一些补贴,原意是想帮助低收入家庭,但实际上,这些补贴中有相当一部分既没有转移给消费者也没有给生产者,而是损失掉了。

4.“寻租”引起效率的丧失。

如果让政府用行政权力干预资源分配,那么权力就一定会在市场上寻求自己的价格。由于缺乏合理的分配原则,政府官员手中分配经济适用房的权力越来越大。对于拥有分配经济适用房权力的官员来说,一旦认识到手中权力的市场价值之后,他们就有可能“寻租”。寻租给社会福利造成的损失要数倍于官员贪污的金额,给社会造成的效率损失也是非常严重的。

5. 分配机制不合理,引起效率的丧失。

在经济适用房的分配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的分配机制,分配效率极其低下。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对经济适用房的分配采用“放号”方式,只有领到“号”的家庭才有购买经济适用房的资格。因为经济适用房供不应求,为了取得购房资格,许多家庭只要听说哪里有经济适用房开盘就赶去,通宵达旦地排队。在北京曾经出现成千上万人排队购买经济适用房的盛况。排队是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被逼无奈的选择。排队本身非但不能创造任何财富反而浪费社会资源,带来其他负作用,因此在计算经济适用房的成本时必须要把排队所浪费的社会资源也考虑进去。

总之,我国的经济适用房政策存在着很多不公平的方面,造成了效率低下,没有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因此,不断完善经济适用房政策,切实解决我国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是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二)廉租房制度有失公平与效率的问题

1. 住宅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中国至今还没有出台关于居民住宅的法律、法规。只有建设部颁布的《城市廉租房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我国是法制国家,只有有法可依,才能保证廉租房制度在公平和公正的环境下发挥作用,从而真正解决最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2. 权利的不对等引起的不公平。

所谓权利的不对等,在这里主要是指同为低收入家庭,在有些地区能享受廉租房,而在其他地区则不能,从而造成不公平。这主要是由于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造成的。廉租住房在全国各地的发展极不平衡,有些城市在实践中积累了很多很好的经验,拥有了成熟的制度与配套措施,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由于缺乏充分的交流与沟通,相当多的城市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发展明显滞后。这种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从保障力度看,截至2007年9月底,上海市已累计解决了12 588户双困家庭的住房问题,其中,租金配租家庭12 336户,实物配租家庭252户,占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家庭数的93.9%。北京、长春、武汉、南通、郑州等城市通过实物配租、租金减免和租金补贴等多种方式解决了千户以上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但目前还有相当多的城市,虽然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廉租住房制度,但工作进展缓慢,有些城市解决的住户数量甚至还不到100户。(2)从保障标准看,各个地方在补贴对象的标准与补贴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经济实力较强,保障力度较大的城市已提出把补贴对象调整到12m2以下的住房困难户,而大部分城市只能先行解决6m2以下、甚至是4m2以下的双困家庭住房问题。特别是租金补贴标准差异更大,有些城市只补到每户10m2,有些城市已补到每户近30m2。(3)从保障对象看,一些城市对双困家庭都难以做到应保尽保,保障面不到1%。而有些城市已把保障范围上调到低收入家庭(核定收入线标准),保障比例达到居民家庭总户数的10%左右。

3. 政府缺位,廉租房效率低下。

从目前的廉租政策来看,当面对众多的廉租家庭时,较少的房源供给就形成了轮候排序、甚至采用摇奖等不得已的运作方式。这说明过渡性的廉租房消费保障政策已经无法满足目前迫切的住宅需求。

三、建立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住宅消费保障制度

为了建立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住房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城市低收人居民住房问题,笔者提出完善住房消费保障制度的政策系统构想:

(一)加强立法,使住宅消费保障的实施有法可依

住宅消费保障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政策,需要有效的法律支持。发达国家政府的住宅消费保障制度基本上都是以法律形式存在的,反映在不同时期的住房法规中,不同形式的法律法规在建设住宅消费保障制度方面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公共住房政策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目前,中国还缺乏专门的住宅消费保障法规,应从法律上规定住宅消费的保障对象、保障标准、保障水平、保障资金的来源以及建立专门管理的机构。因此,加强立法,保证住宅消费保障制度的公平与公正,切实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刻不容缓。

(二)建立居民财产收入申报制度系统

明确划分城市低收入及住房贫困居民范围的关键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及住房贫困居民的界定和划分标准问题,即具体原则和现实社会目标定位问题。如果标准太高,则会使其流于形式,而标准太低,又会失去解困实际意义。因此,应建立城市住房贫困评价体系,确定适宜的住房贫困线来明确划分住房贫困者群体。确定城市低收入及住房贫困居民住房贫困线的思路为:(1)先分析申报人家庭收入、可支出能力和财产占有情况,然后按“综合贫困线法”确定其是否为贫困家庭。(2)根据住房占有的实际情况,采用“生活形态法”划分并确定住房标准等级。(3)将前面两种情况结合不同的家庭及其所在的区域加以综合分析和判断,确定其是否为住房贫困家庭。

(三)建立住房保障配租补贴政策体系

结合保障住房供应体制、住房分配机制、住房贫困线标准和城市住房贫困现状,建议采取如下具体政策:(1)配租政策,即通过政府立法,建立各类保障住房租金管制法规体系,规范业主与租客之间的租赁行为,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和住房市场的正常运转。具体程序为:建立法定的保障住房配租中心,对城市住房贫困居民采用封闭式供应控制系统,即由法定配租中心(具有政府职能的办事机构)通过计算机在整个城市建立城市居民的财产收入和住房状况信息网络,按当地的租金标准和住房解困目标,制定适宜的保障住房租售比和住房贫困线标准,实行保障住房的资格和配租级别的认定管理,确定不同程度的城市住房贫困居民的保障住房面积、租金及其补贴标准。(2)补贴政策,即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和税收的转移支付手段给予城市低收入及住房贫困居民住房补贴,提高他们住房消费的能力。然而传统的住房低租金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因此不能采用原有低租金的方式来提高城市低收入及住房贫困居民的住房消费能力,而应由政府采取直接或间接的补贴措施,如税费减免政策等,对城市低收入及住房贫困者实行税收定额或差额补贴,增强政府的贫富调差能力。

(四)建立住房保障的动态调整机制

住宅消费保障对象以及住宅消费保障标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应建立保障住房的动态调整机制。比如英国推行的自有住宅补助和持分所有权政策,就是当承租公共出租住宅的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提高时,政府以现金补助方式鼓励他们退租到市场上购买自有住宅,或是依承租人的承受能力来决定出售公共住宅的产权份额,余下部分继续承租。这种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当已住进保障住房的家庭收入水平提高、有条件进入市场寻求较高标准的住房时,政府应鼓励他们搬出保障住房到市场上选择较高品质的住房,或将保障住房出售给他们,这有利于全体国民的居住品质和居住条件的改善,也有利于减少财政公共支出,使公共住宅资源得到最佳利用,从而实现“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居住目标。

参考文献

[1]李闽榕.关于公平与效率的理论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5,(2).

[2]李勇辉.城镇居民住宅消费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3]邓宏乾.关于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选择[J].中国房地产,2000,(6).

[4]徐滇庆.经济适用房的八大弊端[EB/OL].http://www.house.sina.com.cn,2005-07-14.

住宅消费保障制度 篇2

与传统的物质消费不同,比如生活用品或食物等等,文化消费是指以文化产品为消费品的消费活动。在人类的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今天,便逐渐把目光投向精神世界,以至于产生了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国外对文化消费早有研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国外学者预言,人类将会进入一个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精神层面更多追求的社会。这就是继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后人类所迎来的后工业社会,也就是社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的到来。美国未来学家Adorno和Merck早在1979年使用了“文化工业”这一概念,并认为文化消费早已被写进人类进化的历程中。

文化消费作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对于满足人们的精神世界,维护世界和平,目前的文化体制改革等有着重大的意义。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就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丰富,换言之,人们文化水平也将得到提高,与此同时素质也会因此有所提升,这一系列的发展就会对社会和谐有很大的贡献,因此文化消费的意义重大。但是,目前人类对即将到来或者已经到来的文化消费还未曾有所知觉,甚至不曾听说过“文化消费”这一词。所以,本文通过调查分析,从居民通常消费的角度考虑,对我国居民文化消费进行简单分析。本文从文化消费的概念以及居民文化消费的现状进行分析,并且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意见。

文化消费自古就有,比如学子上私塾受教育,有钱人家会请专门的老师在家里教孩子学习乐器,小孩子从小就有同龄的书童陪读等等,这些都属于早期的文化消费。文化消费一般情况下是指为满足人类的精神世界而存在的文化用品或者文化服务,文化用品一般是指手机、电视、乐器、书、报纸等。文化消费有时是需要支付金钱的,比如我们对文化用品的购买;也有时是不用支付金钱的,比如我们在开放的博物馆参观、在图书馆读书,这些都是支付时间的文化消费。文化服务主要是指服务层次的,消费完以后带不走任何实质上的物品,比如对文化展览的参观、旅游、健身娱乐等。

二、城镇文化消费的现状

(一)文化消费支出总体呈上升趋势

在物质生化极其丰富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世界的丰富,追求一种内在美,文化消费如今已经逐渐渗透进每个居民的生活中。根据调查研究,从2005年以来,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几乎呈直线上升的趋势,本文以大同市2013年城市居民的文化消费状况为例(见下表)。

2 0 1 1—2 0 13年大同市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状况

资料来源:根据2011—2013年城镇住户调查资料计算得出。

由资料可以看出,虽然消费群体的文化消费占总消费支出的7%左右,基本上是在这样一个比例徘徊,说明了2011—2013年大同市居民用于文化消费的比重在总消费支出的总量中占的比重还是比较小的,毕竟文化消费在四线城市的消费需求并没有在一二线城市中那么重要。同时,数据表明,文化娱乐服务占文化消费的比重几乎都超过了50%,说明文化消费中还是以娱乐为主。

当然,文化消费已经从一种个性消费方式逐渐演变为一种生活方式,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文化消费作为消费的一部分,也在很大程度上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二)文化消费结构单一

相比乡村居民来说,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更占优势,因为城镇居民可以更快地知道当前社会节奏的变化,比如对于最新社会发展动态可以更快地通过口耳相传而得知;比较接近文化设施,比如博物馆和图书馆等等。但尽管如此,城镇居民的文化消费结构还是比较单一。文化消费结构包括层次高的和层次低的,层次低的也就是我们传统的,包括看电视、看报纸、读书等学习类的,还有就是上网、逛公园、旅游、健身、书法、画画等;高层次的包括动漫、文艺展出、演唱会、展览会等。而城镇居民目前的文化消费结构还停留在传统的文化产品上,对于比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活动参与的人还是少之又少的。

(三)教育消费在文化消费中所占比重过大

在居民的众多文化消费中,教育消费是占比重最大的,教育消费是自古就有的。中国有一种传统的说法:“知识改变命运。”这里的知识通常情况下都会被理解为受教育,因为在人们的观念里知识是通过受教育得来的,也就是在学校里学到的,因此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城镇都比较重视教育。受计划生育的影响,许多80后家庭中只有独生子女,家长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个后代的身上,希望其各个方面都是最优秀的,因此不惜任何代价希望其受到更加全面的教育,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进而也就构成了文化消费中以教育消费为主的格局。有些家长让孩子在学校受教育的同时,还在学校以外为孩子报培训班加强巩固学校所学的知识,各种各样的唱歌、美术、舞蹈、跆拳道等辅导班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教育消费方面的支出会挤占了其他文化消费的支出。据调查显示,在2006年以前教育消费的支出始终在文化消费中占到50%以上的比重,2006年以后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这一比重有所下降,但还是始终在40%以上。在人们传统的观念里受教育这种消费方式是最实用的,因为可以通过受教育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可以改变命运。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以及生活的高压下,人们觉得下一代的受教育一定是最重要的,因此愿意花更多的钱让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但与此同时,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金钱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其他的文化消费支出。

三、提升城镇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对策

(一)保持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为文化消费提供坚实基础

任何的消费都是建立在金钱的基础上,文化消费也不例外,收入高了,有更多的闲钱了,才会考虑在文化方面的消费。保持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尤其是保持中低收入的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会大大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首先,要建立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机制,只有收入高了,“闲钱”多了,居民才会考虑消费水平的多样性,从而带动文化消费水平的提高。其次,要降低居民的消费成本,消费成本的降低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物质消费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是文化消费的降低,人们在物质消费过程中可以省下更多的钱将其投入到文化消费中去。再次,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人们有闲钱了却没有文化设施是不可以的。因此,国家应该投入更多的成本去建设文化设施,比如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的建设,解决居民文化消费基础设施问题。

(二)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净化文化消费市场

在文化消费的过程中,一定要给人们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政府要逐渐健全服务职能,改善对城市居民的物质文化产品的供给方式,吸收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品的供给者,为广大市民提供多元、多层次的文化消费产品。加强文化消费立法,坚决杜绝在文化消费市场的低俗、粗制滥造的产品,净化文化消费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为文化消费市场的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制保障,对于反动、邪教、淫秽、色情、凶杀等低俗文化制品要坚决打击,一定要给居民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文化消费环境。再次,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严格的监管制度以保障文化产品的安全可靠,为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文化消费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消费信贷模式,提供一定的消费贷款,使文化消费像购房和购车一样成为一种常态消费。

(三)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满足多元文化消费需求

在经济学中,只有增加了供给量,才可以降低价格,文化产品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文化供给量多了,在可以竞争的环境下导致价格下降,这样一来,普通居民才可以考虑去消费,进而文化消费才会更快发展起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丰富文化产品的供给:从种类方面,针对不同的消费水平的人群提供不同层次的文化产品,这样可以使得大多数人消费得起文化产品,从而考虑去消费。依据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年龄层次,设计不同的文化消费产品,丰富文化消费市场的供给,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每一个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政府采取激励政策,降低文化消费成本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观念与收入都是不相同的,因此要针对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文化产品。通过各种渠道向民众宣传文化消费的观念,最终实现从零消费到单一消费再到多元化的文化消费水平。在如今的城市生活中,随着城市人口的激增和物价的飞涨,文化产品的消费成本也与日俱增。本来就是一个物价水平较高,生活节奏较快的环境,很多原本是想投入更多的金钱与精力到文化消费中的年轻人却因为没有时间和没有更多的金钱对文化消费望而却步。因此,必须尽快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这就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价。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制度的大力扶持。政府部门可以采取财政补贴、减免税收等政策,帮助文化消费市场降低消费成本。文化消费产品的价格降下来,一方面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文化产品的提供者进入供给市场,另一方面激励更多的居民从可支配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投入到文化消费中去。因为价格是消费的最好的指挥棒,只有降低消费价格,在必要的时候对一部分人群进行补贴,以降低城镇居民的消费成本,使更多的人有更多的精力与金钱去参与文化消费。

参考文献

[1]仝如琼,王永贵.城镇居民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发展[J].商业研究,2010,(3).

[2]陈海波,刘晓洋,刘洁.我国居民文化消费特征的关联规则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20).

住宅消费保障制度 篇3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直接影响了农村居民的消费,为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以促进农村消费增长,通过这一举措,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严重落后的局面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农村的消费水平也有了一定的增长,然而,农村社会保障建设落后是长期存在的,我们无法一步解决所有的问题,也不能立刻将农村的消费水平推到理想的水平,因此,在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仍不完善和农村消费增长仍然不足的现状下,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与农村消费增长关系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对农村消费增长关系分析

1.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是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意愿的主要因素。

当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仍然很低,农民收入结构单一,从政府获得的二次分配转移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也很低,因此对于农村居民而言,他们需要面对市场和自然这两重风险,再加上收入增速跟不上支出增速,使得农村居民未来的收入不确定性和风险更大,这些都导致了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

影响当前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主要包括消费能力以及消费意愿,两种共同决定居民的消费行为。其中消费能力是居民消费行为的决定性因素,消费能力的高低取决于居民收入的多少,而消费意愿则是影响的重要因素,其要受到经济形势、消费环境、收支预期、社会保障等的作用,其中社会保障是影响居民消费意愿的主要原因。对于居民而言,当具备了足够的消费收入的情况下,其仅仅具有了潜在的消费需求,只有当具备足够的消费意愿时才能将这种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变为实际行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提升他们的消费能力,而且还可以降低农村居民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和生存风险,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心理的转变,有效地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

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途径。

农村社会保障是国家调节农村居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政策,其主要构成包括救助部分、保险部分以及福利部分,通过救助部分的实施可以达到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的目的,通过保险部分的实施则可以为农村居民未来的养老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因此,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然可以影响农村居民的当前消费和未来消费,其影响的途径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第一,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收入分配效应影响农村居民消费心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给那些中低收入水平的人群提高最低的经济保障,通过收入的再分配,使得一部分的国民收入流向中低收入人群,促进国民的收入分配结构更加平衡。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下,我国国民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根据收入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可以得知,对于那些高收入人群,增加的那部分收入只有极少的部分用于消费,对于那些中低收入人群,在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其通常会将储蓄减少而用于消费。农村居民在这种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再加上缺少基本的保障,会大大抑制他们的消费倾向,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以后,通过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增加他们的收入,减少城乡贫富差距,从而使农村居民的消费心理逐渐发生变化,刺激他们的消费欲望。

第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农村居民消费能力。主要的方式有两种:其一,通过政府救助功能可以直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比如在实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以后,农村年满60周岁的老人在参保以后,其每月都可以领取养老金,政府对于基础要老金部分全额支持,标准是每月不得低于55元,这部分的政府补助成为农村老人的一部分收入;其二,通过多样化就业方式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彻底打破城乡二元格局,为农村居民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保障,减少他们的担忧,从而加速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并且还能加快农村产业化的进程,这些都可以给农村居民带来增收。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随着农村居民的收入增加,其消费能力必然增强。

第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减少不确定性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意愿。农村居民未来的不确定性来源有三个部分:其一是收入来源单一,收入具有不确定性,其二,未来支出不确定,农村居民需要应对未来的医疗、生存问题,其三是未来环境和制度的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使得农村居民不得不做长远的打算,对现有的收入进行储蓄以备自己在未来失去劳动能力时的需要,这必然会使得他们的现阶段支出减少。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自身的保险部分可以为农村居民的未来生活的经济来源提供保障,因此农村居民的收支预期得以改善,未来生活面临的不确定性以及风险都得以降低,从而去除了他们的流动约束,减少了他们的预防性储蓄,大大激发了他们的消费意愿。

第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收入分配效应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通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引发收入再分配,使得农村居民的收入得以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的结构空间。在生存得以保障之后,人们的消费要求就不会仅仅限制于温饱,在收入增加的情况下,人们将对生活的质量提出更高的期盼。由于当前我国的农村居民还处于刚刚解决温饱的状态下,因此他们的消费结构还能得到巨大的优化。通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毫无疑问我们能偶将一部分的低收入人群推进中等收入的队伍,从而推动农村居民消费方式发生改变和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主要分为以下三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从一九九一年开始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国家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给与了重要的关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

1. 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不够。

和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相比较,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比较晚,政府对农村的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较较小,这里的政府支持主要是指资金方面的支持,由于农村经济的落后,因此对于政府支持的需求就更加急切。而根据资料表明,政府对农村的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仅仅是城镇的八分之一,人均占有社会保障额度农村只有城镇人口的三十分之一。一旦缺少可靠的政府资金的支持,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然无法持续发展下去,这对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然产生严重的阻碍。

2.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太小。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第一是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区域覆盖面小,除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与率高于96.4%,其余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的覆盖率很窄,尤其是农村养老保险;其次,农村社会保障的对象选择小,其保障对象只是局限于没有劳动能力、没有工作的人群,然而农村人口中有许多的贫困户,他们的生活、医疗、子女教育等问题都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管理不健全。

管理不健全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管理部门处于分割状态,当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包括民政、卫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众多的部门在内,各个管理机构之间处于分割状态,缺乏统一管理,从而导致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无法实现统一、科学、合理的构建。二是,城乡保障处于分割状态,当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相应的城乡统筹规划,导致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无法很好地进行衔接,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回到农村以后,之前的城镇社会保障无法与农村社会保障进行对接转移,或者是农村人群更换工作城市以后社会保障项目不能对接转移。毫无疑问,这些都将造成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效率低下,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4.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法制不完善。

完善和健全的法律制度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有力保障,然而,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没有相应的健全的法律体系进行支撑,我国对于社会保障的法律制定问题缺乏足够的重视,存在立法主体不明确、相应法律体系不健全、立法层次偏低等问题,使得各层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模糊,项目实施缺少法律依据,除此以外,还缺少必要的法律监管机制,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专门立法,造成已经建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无法实现稳定、可持续的发展,阻碍了农村居民的福利获得。

三、促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消费的改善建议

1. 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比如,对现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每个月55元的补贴进行适当的提高,将更多的疾病治疗和医疗保健纳入到现在的医疗保险报销制度中去,或者增加农村最低保障水平的投入。要进一步采取措施对城乡社会保障资金投入失衡问题加以解决,增加农村社会保障的支出比重,拓宽资金筹集途径,以提高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能力。

2. 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

针对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太小的现状,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以政府为主导推动各个社会保障项目的覆盖人群和区域,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对象,应当做到应保尽保,比如,对于医疗保险项目,除了大病头筹以外,适当将一些小病纳入到医保报销的范围之内,建立一个多层次、多项目的社会保障体系;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的认识,激发群众的参与社保的热情,可以通过多种手段,如借助媒体向农村居民进行宣传,确保农村居民能够正确地理解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各个相关内容、政策、措施等,引导群众自觉参保。

3. 建立统一协调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第一,对于当前社会保障管理体系混乱的情况,应当基于各个相关的机构部门,建立起统一协调、健全有效的管理机构,负责各个区域、各大部门之间工作的统筹安排,保证给类决策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第二,要坚持城乡统筹理念,打破城乡界限,建立一个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系,为农村居民跨城市、或城乡的社会保障创造有利条件。

4.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法制体系。

当前,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最薄弱的一个方面,因此必须从立法角度对其加以保护。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体系,从根本上给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行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完善健全的法律体系应当包括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内容、形式的明确规定,制定有效的管理以及监督机制,依级建立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以及多方监管机制等,通过这种立法的方式鼓励农村居民参与,为保障金支付风险防范打好基础。

四、结论

农村和农民为题依然是我国政府工作的重点问题,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建立科学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树立农村居民消费信心,促进农村消费的增长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赤平,丰倩.动态视角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革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J].消费经济,2014(6):7-13.

住宅消费保障制度 篇4

一、价格听证制度应用于大学生消费权益保障的必要性

价格听证制度是大学生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有效途径, 价格听证制度的效用有利于构建和谐的校园消费环境, 价格听证制度是推进高校管理民主法制化的必然要求。

二、价格听证制度应用于大学生消费权益保障的可行性

(一) 我国现行有关价格听证制度的规范为校内价格听证制度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199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价格法》是价格听证的最高法律依据, 其中要求“制定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公用事业价格、公益性服务价格、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价格等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 应当建立听证制度, 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主持, 征求消费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 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价格法》实施后, 国家计委制定了《政府价格决策听证暂行办法》, 并于2002年12月1日正式实施《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至此, 价格听证制度的具体实施有了较完善的政策法律依据。

(二) 价格听证在部分高校中的应用为校内价格听证制度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经验

目前, 全国已经有部分高校实际应用到了价格听证, 中山大学、海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 价格听证在这些高校中的广泛采用无疑为校内价格听证制度的构建提供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经验。

(三) 价格听证应用范围的扩大化发展趋势为校内价格听证制度的建立提供了良机

翻开报刊, 打开网页, 经常可以看到全国各地举行各种价格听证会的消息:中国铁路票价听证会, 广州地铁票价听证会, 北京水价听证会, 北京世界遗产门票价格听证会等等。价格听证的应用从中央发展到地方, 从水电、邮政电信、油气、公交价格等领域逐步发展到教育、医疗、旅游景点门票、电影票价格领域, 不断的细化, 不断的贴近生活。价格听证的应用范围有着不断扩大化的发展趋势, 让我们不禁思考是否可以在高校价格决策中应用它。

(四) 大学生消费者维权意识的逐步增强为校内价格听证制度的应用奠定了思想基础

校内价格听证重在民主参与, 这也要求该制度的建立需要大学生消费者拥有一定的维权意识, 能够积极参与到价格听证中来, 否则制度的构建只能是一纸空谈。

三、校内价格听证的制度构建

(一) 适用校内价格听证的范围

合理确定价格听证范围是做好校内价格听证工作的基础。适用校内价格听证的收费项目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与大学生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相关;二是具有经营活动特征, 但不以盈利为目地;三是在学校范围内易于形成的“自然垄断的经营活动”。因此, 适用校内价格听证的收费项目可概括为:国家规定的收费、经营性收费、非经营性收费和其它收费。

1.国家规定的收费是指符合国家及地方政策要求的各项收费, 包括学生学费、学生的住宿、考试费, 以及国家政策允许的学生其它收费。

2. 经营性收费是指学费范围内的经济实体从事经营活动, 向单位和个人提供服务而收取费用。

3.非经营性收费是指学费范围内的各部门从事教学科研活动所发生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各项收费, 包括教学、科研服务收费等。

4.其它收费是指学校范围内的从事经济活动发生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其它各类收费。主要包括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服务性收费指高校在正常教学之外为在校学生提供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学生可自愿选择的非教学服务。如学校在满足正常教学以外为学生提供的网络通讯, 课外计算机上机, 体育及其它活动场馆 (如游泳馆、网球场、娱乐设施) 出租、借的收费。代收费是指为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 在学生自愿前提下, 高校替在校内提供服务的单位代收的费用, 如水电费、保险费等。

高校除了对校内价格听证范围的原则性、概括性的规定, 还可以依据上述划分制作校内价格听证目录, 列入可适用校内价格听证的收费项目, 使范围更加明确具体, 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校内价格听证目录中的收费醒目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与调整。

(二) 校内价格听证的内容

合理地确定校内价格听证的内容是做好校内价格听证工作的中心。《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第2条规定:“本办法所称政府价格决策听证, 是指制定 (包括调整) 实行政府指导价或者政府定价的重要商品和服务价格前, 由价格主管部门组织社会有关方面, 对制定价格的必要性, 可实行性进行论证。”因此, 可以将校内价格听证的内容归纳为:校内各收费主体在制定 (包括调整) 或执行收费项目价格前, 对制定或执行该收费醒目价格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

(三) 校内价格听证的组织

校内价格听证的组织是价格听证活动的起点, 一般主要涉及组织的主体和方式问题。

由于高校中一般没有独立的价格管理机构, 因此, 建立校内价格听证制度迫切需要解决的前提性问题便是学校价格管理听证机构的建立。对于建立学校价格管理机构, 大部分大学生认为是很有必要的

1. 建立学校价格管理听证机构

近几年来部分高校积极召开了各种价格听证会、座谈会。但除了广东中山大学与西南科技大学有专门的听证团和价格管理小组外, 其余的高校并未成立独立、专门的校内价格听证机构。听证会的组织主要由校团委、团委、校行政管理部门组织召集, 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收费主体与学生的沟通, 但对于校内价格的申报、控制、论证工作的管理力度以及所开听证会的实际效用不及专门的价格管理 (听证) 机构。

2. 校内价格听证会的组织主体与组织方式

校内价格听证会的组织一般由设定的校内价格管理 (听证) 委员会组织, 采取自上而下的金字塔组织模式。有两种情形:一是依各收费主体的项目申请组织召开, 另一种是依校内价格管理 (听证) 领导小组的职权组织召开, 领导小组认为有必要公开听证的各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收费项目, 即使收费主体没有申请, 也可依其职权授权校内价格听证委员会召开听证会。这种组织方式有助于提高价格听证会的组织效率。

大学生消费者对校内价格听证会的组织是否也有影响权呢?我们认为是有的, 并且应大力提倡。大学生消费者可委托代表其切身利益的学生组织, 如学生会、维权协会等来向校内价格管理 (听证) 机构申请定调价。这种组织方式是有助于保障大学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但其组织效率和影响力有待提高。

(四) 校内价格听证会的参与

校内价格听证的参与是保障有关利益主体都有平等的代表权, 保障广大学生消费者也能选派相应的听证代表, 扩大参与渠道, 以实现校内价格听证的真正公开透明。听证代表中要有有关的专家技术人员, 以利于价格决策的理性选择;还要注意参与校内价格听证的规范化、制度化。全面地实现校内价格听证的功能, 还要求代表的产生要民主公正和规范。同时也要求听证参与者不仅包括听证代表, 还要在不涉及国家机密和商业秘密的情况下允许媒体介入。

1. 校内价格听证会的参与人

校内价格听证的成效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参加听证过程的广泛性程度。目前, 我国部分高校召开的价格听证会或座谈会的参与人主要有校党委、团委负责人、校管理部门负责人 (如计财处、监督处) 校内提供经营或非经营主体代表 (如后勤集团) 。

2. 校内价格听证代表的产生

听证代表的产生是备受关注的焦点之一, 代表产生的式直接决定价格听证会的公平公正与民主参与程度。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选代表:

第一, 大学生消费者代表可以由校内价格管理 (听证) 机构或由其委托中间组织 (如学生会) 遴选;第二, 专家代表由校内价格管理 (听证) 机构聘请, 专家、学者代表以专家库的形式建立;第三, 校内收费主体代表由申请人推荐并由校内价格主管 (听证) 机构审核;第四, 其他人员也可以直接向校内价格管理 (听证) 机构提出旁听申请, 经批准后参加旁听。这里只着重探讨学生代表和专家代表的产生。

(1) 大学生消费者代表的产生

大学生消费者代表的产生办法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产生:

第一, 学院推荐。采取这种“自上而下”的办法的优点在于:一方面可以提高组织效率, 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代表的广泛性, 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学生代表的质量。但是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民主性不足易引起学生的不满, 对听证结果质疑。

第二, 学生组织推荐。学生组织是大学生消费者利益的代言人和维护者, 是价格管理 (听证) 机构与学生间的中间人。学校价格管理机构可以提出遴选的原则性要求, 具体人选授权学生组织选拔, 或由学生组织制定遴选办法, 经该机构认可后实施。

第三, 自愿报名。自愿是代表在听证会上提出高质量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代表要对定价方案进行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研究、调查, 如此繁重的工作如果不是主动承担而是被动接受难保质量。

第四, 随机抽取。这是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筛选方式, 其优点在于可以使代表的产生方式更加透明, 减少人为操作成分, 容易得到广大学生的信任。但其不足之处在于“随机”不论条件和要求的产生的代表不能很好的保证普遍性、代表性, 更不能保证学生代表的质量。

(2) 专家代表的产生

为了更好地实现价格听证“充分讨论、听取意见, 作为价格决策的参考”的作用, 提高听证的质量, 可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有关资质的要求, 选择一部分有关经济、技术、法律、财会等方面的专家、学者, 作为校内价格听证会比较稳定的代表人选, 使他们熟悉听证的意义和程序, 建立起专家学者代表库。但必须注意每次听证会上固定代表的比例不能过高, 具体人选也要经常替换, 防止过于固定的代表影响会议的代表性和公正性。

(五) 价格听证会的程序

价格听证的程序在我国的实践应用中已经比较成熟, 可以参照《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中规定的关于听证的申请与受理, 听证的通知, 听证的具体程序等制定校内价格听证的程序, 这里不再重点论述。

(六) 听证意见对价格决策的影响

这是价格听证制度应用中最核心的问题, 即听证意见在价格决策中的地位和效力及其与最终决定之间的关联性和因果性。价格法的定位就是把听证作为价格决策的一种决策咨询机制。价格听证的主要任务是论证价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为价格制定者提供信息和思考维度, 而不是价格制定。因此, 价格决策所采纳听证意见的程度是关键, 听证意见与定价方案有较大分歧时所采取的措施是保障。

1. 听证意见的效力

校内价格听证虽然侧重民主参与性, 但也不能忽略听证意见的效力, 否则容易让听证活动流于形式。《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中规定“价格决策部门定价时应当充分考虑听证会提出的意见”。我们认为, “充分考虑”在具体落实时的做法可以将听证纪要所记载的听证意见作为价格决策部门定价的主要依据, 即只有完全建立在双方都认可的基础上的事实才能作为价格决策的依据, 价格决策部门只能依据听证意见进行决策。

2. 听证意见的保障

听证意见的保障体现在代表多数不同意定价方案或对方案有较大分歧时的处理办法。参照《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中“再次组织听证”的规定, 我们认为校内价格听证意见的保障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当遇到意见有较大分歧的情形时, 由学校价格管理 (听证) 机构协调申请人调整方案并在必要时组织再次听证。这种做法也得到了广大学生消费者的支持。

组织再次听证在保障听证意见的效力方面是非常有必要的, 可以使价格听证在价格决策程序和制度作用有所加强。

相信有了各地校内价格听证制度的成功经验, 校内价格听证的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 而进一步规范校内价格决策行为, 让广大学生消费者充分参与到价格决策的程序中来, 以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民主参与和客观效率的原则为导向, 让高校价格听证作为一种民主进程, 在高校管理与大学生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中能得到更加深入的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姜明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彭宗超, 薛涛, 阚珂.听证制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3]王名扬.英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7.

[4]吴云.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 2005.

[5]蒋志强.大学生维权运行机制构架与模式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3 (, 11) .

[6]郑焱, 陈英红.听证制度在高校管理中的适用初探[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06, 8 (2) .

[7]严莹.构建和谐高校视角下学生听证制度的思考[J].西南科技大学, 2008 (, 2) .

[8]张义清, 赵晓晓.高校学生听证制度法律问题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 3) .

上一篇:鸡场卫生下一篇: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