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024-10-27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共12篇)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篇1

跨入新世纪以来, 我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 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明显改善。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的出台, 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我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和投入力度, 我区基础设施建设将会再上新的台阶。

一、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就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 我区在交通、水利、电力通道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 交通设施总量大幅增加

铁路方面。区内铁路网密度和国铁干线运输能力显著提高, 已形成一条东西通道 (临策线-京包线-集通线) 、两条煤炭下海通道 (京包线-大秦线-秦皇岛港、包神线-神朔线-朔黄线-黄骅港) 和三条口岸通道 (满洲里-哈尔滨、二连浩特-集宁、策克-临河铁路) , 基本形成了由西向东的区内运输通道和自治区西部地区通往西北、华北的运输主通道。到2010年, 全区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0789公里。

公路方面。建成了国家西部大开发阿荣旗至北海省际通道、京藏高速、包茂高速自治区境内路段和赤峰-通辽、乌海-东胜-呼和浩特高速公路, 已形成由高速和一级公路构成的西起巴彦浩特东至满洲里 (长2760公里) 的自治区东西大通道。全区12个盟市中有8个通高速, 90%的旗县至盟市所在地以二级公路连通, 94%的乡镇 (苏木) 通油路、84%的行政村 (嘎查) 通公路。到2010年, 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7万公里, 高速公路里程达到2365公里。

民航方面。完成了鄂尔多斯、二连浩特机场新建和呼和浩特、包头、乌兰浩特、海拉尔、锡林浩特、满洲里等机场扩建工程及赤峰机场迁建工程, 开工建设阿尔山、巴彦淖尔机场新建和鄂尔多斯机场扩建工程等项目。呼和浩特机场达到4E级, 成为首都的备降机场。包头、海拉尔、鄂尔多斯、满洲里机场达到4D级。全区机场数达到12个。

(二)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全区水利骨干工程和大型灌区工程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 供水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开工建设了海勃湾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 完成了l3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解决了农村牧区581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初步形成了大、中、小工程相结合, 蓄、引、提工程相配套的水利灌溉工程体系, 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500万亩, 节水灌溉面积3500万亩。

(三) 能源输出通道初具规模

电网建设。电网建成了500千伏变电站19座, 500千伏线路5354公里, 形成了以500千伏线路为主架、220千伏为补充的电网结构。全区6000千瓦及以上发电厂装机容量6703万千瓦, 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7.14%;风电装机容量1090万千瓦, 占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的33.1%, 均居全国前列。已建成500千伏电力外送电通道10条 (蒙西地区5条、蒙东地区5条) , 外送电能力达到2500万千瓦, 2010年送出区外电量1064.46亿千瓦时, 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

天然气外送通道。已建成长庆气田经呼和浩特至北京的输气通道, 输气能力8.7亿立方米, 复线工程供气能力40亿立方米。

(四)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全区信息网络覆盖度明显增强, 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行业、社会各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电子政务建设成效显著, 党政机构均接入政务城域网, 区直机关、盟市、旗县基本建立了政府门户网站, 主要城市网上就业、招生录取、金融证券、交通旅游、社保医疗、文化娱乐等方面信息技术应用基本得到普及, 数字小区及家庭上网工程建设在各盟市有序展开, 超过90%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采用了信息技术。宽带网接入和扩容工程加快推进, 通信总户数继续快速增加。2010年全区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2448万户, 全区电话普及率 (包括固定和移动电话) 达到101.07部/百人, 年末全区互联网络用户1271.03万户。

二、我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仍然艰巨

我区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仍然明显, 将影响着我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 交通建设总体水平较低

总体上看, 交通基础设施还相对薄弱, 对国民经济的瓶颈制约还没有根本消除, 不能满足自治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主要表现在:

一是自治区交通现状与全国的差距较大。全区路网规模总量与国土面积相比明显不足, 运输网络覆盖面低, 路网密度仅为全国的一半。重点地区运输紧张。交通瓶颈仍然存在。技术等级不高, 全区二级以上公路、铁路电气化率和复线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公路通达率低。

二是通道运输能力严重不足。铁路运输能力尤其是干线能力紧张, 煤运通道、口岸通道、出区通道不畅。我区铁路年货物发送能力仅为6亿吨, 请车满足率不足40%, 是全国三个没有快速铁路的省区之一。我区与8个省区20多个市相连, 目前仅有五条高速公路与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吉林相联。集运配套设施不完善, 影响了自治区作为国家能源基地作用的发挥。

三是客运系统标准低, 时效差。铁路运行速度低, 时间长, 大部分线路技术标准不能适应提速要求, 群众出行极为不便。机场布点少, 民航支线运力不足, 航线网络不完善。

(二) 水利建设仍然滞后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的薄弱环节, 主要表现在:

一是防洪安全保障程度还不高。防洪建设标准低于国家标准, 应对气候变化和突发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不强。

二是蓄水调水控制性骨干工程少。部分已建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病险, 防洪抗旱安全仍缺乏保障。

三是水资源紧缺与水资源浪费并存。我区水资源匮乏, 且和时空分布极不均衡, 大部分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资源型缺水。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导致农牧业用水效率低下、城市用水存在跑冒滴漏等严重问题。

四是农牧业水利基础薄弱。农牧业生产仍受制于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为耕地面积的40%左右, 草场灌溉面积仅占草原面积的0.45%。

(三) 能源通道建设规模有待进一步提高

能源外送通道不畅已成为我区发挥能源资源优势的关键制约因素, 主要表现在:

一是电网容量小。电网电源结构单一, 供热机组达不到额定供热面积, 特别是进入冬季后, 供热机组不能参与调峰, 制约电网吸纳风电能力, 无法消纳大量风电。

二是电力外送通道不畅。电网结构薄弱, 电网建设滞后于电源建设, 西部电网仍有600多万千瓦电力装机闲置, 窝电弃风现象严重。

(四) 信息通讯基础设施水平较差

我区地域广阔, 电话电视村通工程实施难度大, 一些偏远的行政村、自然村和牧业点, 通信基础设施差, 光缆覆盖不够, 固定电话普及率呈下降趋势, 宽带上网接入困难, 接入率偏低。

三、《意见》明确了自治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和重点任务

《意见》提出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的总体要求。明确到2015年, 交通、能源、水利、农牧业等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明显缓解;到2020年, 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上述要求和目标, 基础设施建设要坚持适度超前原则, 突出重点, 统筹规划, 集约布局, 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水利基础设施、能源输送通道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解决基础设施瓶颈制约问题。

(一) 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1. 发展方向

国家将加快自治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意见》提出了一大批重大交通建设项目, 同时国家还将提高对公路、铁路、民航等建设项目投资补助标准。未来我区基础设施建设将以提高运输能力、解决瓶颈制约为重点, 加快建设出区达海、联接内外的客货运输通道, 不断扩大综合交通网络的总体规模,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 重点任务

铁路通道建设方面。《意见》重点提出了加快煤运通道和快速客运通道建设。一是煤运通道, 推进鄂尔多斯、锡林郭勒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至河北、辽宁沿海港口煤运通道建设, 重点建设鄂尔多斯至曹妃甸、锡林郭勒至曹妃甸两条下海通道, 规划建设内蒙古西部煤炭产地至中部省份的北煤南运新通道, 提升大秦、朔黄等既有煤运铁路集运能力, 我区西部货物外运能力达到6亿吨以上。二是快速客运通道, 重点建设呼和浩特至张家口快速客运专线, 形成呼和浩特至北京2小时快速客运通道;加快建设通辽、赤峰至京沈客运专线, 缩短蒙东地区与北京的联系;规划建设呼包鄂城际、乌兰浩特至白城等连接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快速铁路, 建成呼和浩特-准格尔-鄂尔多斯快速铁路、集包第二双线呼和浩特-包头铁路, 形成呼包鄂1小时快速交通圈。《意见》提出继续实施铁路电气化改造, 重点实施包西、集张、临哈、巴新、蓝张铁路和京通、叶赤扩能等项目, 尽快畅通至“三北”的出区铁路通道。同时, 自治区在国家的支持下, 还将加大口岸通道和东西通道的建设, 口岸通道重点实施策克、甘其毛都、满都拉、珠恩嘎达布其、阿日哈沙特、黑山头等对俄蒙口岸通道建设;东西通道重点加快锡林浩特-乌兰浩特、锡林浩特-二连浩特铁路建设, 开工建设额济纳-哈密铁路, 尽早形成自治区第二条东西铁路通道。

公路通道建设方面。《意见》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设重点:一是快速客运通道, 推进呼和浩特-集宁-张家口、呼和浩特-包头-东胜等高速公路扩能, 重点建设环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一小时、环包头-临河-乌海-银川-鄂尔多斯两小时快速客运圈。二是出区通道, 建设通辽-沈阳、临河-哈密、赤峰-承德和锡林浩特-张家口等连接周边省区的高速公路, 打通旗县与相邻省区的高等级公路出口通道, 全面建成至周边省区大城市的14条高速公路出区通道。三是加大农村公路建设投入, 实现80070通村公路油路化, 行政村嘎查通沥青或水泥路比重达到60%以上。四是加强国边防公路建设投入, 加强国边防公路养护、界河航道维护, 基本形成4000多公里国边防公路主干线。五是加大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投入, 推动我区区域内部通道建设, 重点构建乌海-东胜-呼和浩特-四子王旗-锡林浩特-霍林河-阿尔山-满洲里第二条东西公路大通道, 建设盟市间、旗县至盟市、重点工业园区和旅游景区的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 策克、甘其毛道、珠恩等重点口岸公路提高到一级。《意见》提出推进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建设, 重点建设呼和浩特、包头、呼伦贝尔、通辽、赤峰、鄂尔多斯、巴彦淖尔等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满洲里、二连浩特口岸城市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工程。

机场建设方面。《意见》提出支持内蒙古发展支线航空。重点建设霍林郭勒、鄂伦春 (加格达奇) 小型支线机场, 研究论证扎兰屯、乌兰察布等支线机场建设问题, 到2015年, 全区支线以上机场总数达到16个。考虑到自治区地域辽阔的区情, 《意见》提出支持发展通勤航空, 推进阿拉善通勤航空试点和呼伦贝尔拓展通用航空服务领域试点;支持按照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规划, 研究购置应急救援直升机、建设应急救援基地和部分航空起降点。《意见》提出支持我区有序建设原油、成品油、天然气和煤基燃料输送管道, 争取将煤化工产品和天然气管道建设列入国家计划, 建设一批通往东北、华北、华中等地区的输送管道, 重点建设呼伦贝尔-哈尔滨、赤峰-北京、鄂尔多斯-武汉等煤制天然渠道。

(二)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1. 发展方向

《意见》明确了国家将进一步加强自治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对水利建设项目投资补助标准, 完善防洪减灾体系, 提高防洪能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实施节水灌溉工程, 提高农业节水效益。

2. 重点任务

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方面。为提高自治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 《意见》提出加快黄河内蒙古段防洪工程和海勃湾、文得根和毕拉河口、三座店等水利枢纽工程建设, 实施“引绰济辽”等一批调水工程, 建设扎罗木德、扎敦河等供水工程。

大江大河治理方面。《意见》提出加强黄河、嫩江、辽河等重要江河及中小河流治理, 重点实施病险水库 (闸) 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实施堤防建设和河道整治, 继续推进黄河内蒙古段防洪工程建设, 提高防洪减灾能力。完善防洪工程设施, 切实提高城市防洪能力。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方面。《意见》提出积极推进河套、察尔森等大型灌区、中型灌区和小型微型水利设施建设。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 开展农牧业高效节水示范, 加大对农业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支持力度, 重点实施“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 节水灌溉面积由3500万亩增加到5300万亩以上, 扩大水浇地面积和节水灌溉面积。为了保证流域水资源供给, 《意见》要求严格执行黄河、松花江等重要河流水资源用水指标, 落实黑河流域水资源分水指标。

(三) 加快电力输送通道建设

1. 发展方向

《意见》提出将内蒙古电力外送通道纳入国家电网建设总体规划, 优先安排建设。这将有力促进我区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建设, 建成多条通往华东、华中、华北和东北地区超高压、特高压交直流外送电通道, 构建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

2. 重点任务

电力外送通道建设方面。《意见》提出加快蒙西、呼伦贝尔等煤电基地至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输电通道前期工作, 研究论证锡林郭勒至南京等长距离大容量高电压等级输电通道建设。今后一个时期, 将以建设特高压输电通道为重点, 启动鄂尔多斯至山东和呼伦贝尔至唐山外送电通道建设, 使电力外送能力达到5000万千瓦。为了提高电的综合利用效益, 《意见》明确支持我区利用火电输出通道外送部分风电, 扩大电网接纳风电规模, 配套建设调峰电源, 统筹制定风电消纳方案。

区内电网建设方面。《意见》提出完善区内500千伏主干网架, 扩大电网覆盖范围, 重点加强蒙西电网500千伏主干网架、蒙东电网通道建设, 尽快形成蒙西电网“三横四纵”500千伏主网架结构和蒙东电网500千伏统一电网。《意见》提出积极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工程, 到2015年, 我区将全面实现城乡用电同网同价, 将农村低压电网改造率提高到95%以上。

(四) 推进信息网络建设

1. 发展方向

国家加大了我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 《意见》从政策支持上, 提出推进基础测绘工作, 支持基础地理信息库和测绘基准现代化建设;从重点任务安排上, 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和城市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建立覆盖农牧区乡镇的信息综合服务体系。

2. 重点任务

完善信息服务网络方面。《意见》提出支持我区信息网络建设, 推进宽带、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和广播电视网络建设, 逐步实现城市光纤到户, 行政村 (嘎查) 通宽带, 实现通信信号基本覆盖自然村、居民点、旅游景点和主要交通沿线。《意见》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三网融合试点, 推进电信网、有线电视网、计算机互联网相互融合, 实现网络层互联互通, 形成无缝覆盖。作为全国蒙古民族的主要聚居区, 《意见》提出支持蒙古语软件研发和应用推广, 促进蒙古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意见》还提出支持我区提高信息的公共服务能力, 建立邮政、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 加大农牧区邮政、通信网络建设和运营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加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信息化方面。在国家批准呼包鄂地区开展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点的基础上, 《意见》提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建设呼包鄂乌工业化、信息化融合创新试验区, 重点加强煤炭、电力、钢铁、化工、有色金属加工、装备制造等行业信息技术的应用。《意见》提出加快电子政务网和重点政务信息系统建设, 重点建设自治区、盟市、旗县 (市、区) 三级电子政务网, 开发业务运用系统, 推进各级政府和政府部门间业务协同、信息共享, 逐步实现“网上审批”、“并联审批”、“一站式服务”和档案管理信息化。实施盟市公共服务一卡同城工程,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和城市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开展数字化建设试点, 逐步构建数字内蒙古。

(作者系内蒙古发改委政策法规处副处长)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篇2

-----中共宁河县委党校党风廉政建设调研报告

佟 晓 松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是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也是党建设新的伟大旗臶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腐倡廉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制度、监督多管齐下才能奏效。教育、制度、监督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但三者又各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教育在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保证。党校作为干部培训和理论研究的阵地,在反腐倡廉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为进一步了解我校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充分发挥党校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教育作用,推进我校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根据校教研室的部署,通过座谈、问卷调查、走访等形式做了关于党校党风廉政建设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目前我校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明确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基本要求,以反腐倡廉宣教工作的实际成效为党风廉政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

1.抓廉政教育,促进党员干部廉政意识明显提高

坚持把党风廉政教育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结合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积极拓宽新思路,寻求新途经,努力使廉洁自律的意识在

党员干部中入脑入心。一是把廉政教育内容纳入主体班次教学之中,开设廉政教育课程,在学员中广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学员在党校学习期间,通过听专题报告、观看廉政教育录像片,举行座谈会、讨论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反腐倡廉形势任务,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廉洁从政教育、不断提高了政治理论素质和拒腐防变能力。今年我校教师在校内外培训班次上进行了大宣讲等专题讲座共计28 讲,宣讲活动在全县各个有关单位进行,听众达4000多人次,得到了各有关单位和县委领导的一致好评。二是深入开展严肃换届纪律教育。我们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了学习和传达以“5个严禁、17个不准、5个一律”,确保单位全体人员对“5175”的知晓率达到100%,确保了无缝隙覆盖,我校为换届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三是创新廉政教育方式,在内部网上开辟了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光辉历程等党性教育视频专题,收集了大量的相关视频资料,供广大教职工点播收看;在图书馆建立党风廉政书籍专柜,利用网络和橱窗栏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内容,为营造廉政文化氛围打造良好平台。四是构建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以教育制度化来推进教育常态化,制定了各项廉政建设的规定、意见,把教育内容转化为纪律要求,使教育活动更具体、更有力。学校坚持半年召开一次党风廉政建设会议,定期检查党风廉政责任制落实情况,分析存在的不足,学习有关反腐倡廉工作的文件和学习材料。校领导轮流为全校党员干部上党课,增强党性观念和廉政意识。在教师节期间我校还组织全体教师参观周邓纪念馆,学习了伟人精神,增强了党性教育。

2、抓制度建设,党风廉政责任得到落实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持“党支部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将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统一部署,统一检查,统一落实,统一考核,严格落实和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是健全责任落实制度。明确提出党校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实行“一岗双责”,对反腐倡廉工作负总责。还根据领导班子成员的岗位职责,对责任内容实行分解和细化,明确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和要求,落实具体承办责任人,并定期督促检查落实情况。建立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逐级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形成了人人有责、上下联动的良好局面。二是健全责任考核制度。把党风廉政建设与党校其它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建立激励机制,做到奖惩兑现。一方面是把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容进行分解细化,纳入学校干部目标管理,实行量化考核,年初布臵,年终检查兑现。另一方面是把廉政情况与科室、个人评选先进和干部提拨任用挂钩,廉政业绩成为直接影响科室、个人评选先进、干部提拨任用的重要依据。三是健全责任管理制度。近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廉政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规范管理。先后制订和修订了财务管理制度、招待费管理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并实行了财务公开、政务公开、党务公开等。

3、抓住关键,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教育和监督要双管齐下,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要努力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党组织的监

督就实行到哪里,因此必须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一是坚持对内监督与对外监督并重。对内监督就是班子或部门内部的监督。要充分发挥班子成员之间相互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完善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班子成员合理分工、相互制约等制度。各职能部门要加强自我教育,使职能部门的同志真正自觉按规章制度严格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不走样。对外监督是职能部门对所管辖的人员开展监督,要从“思想圈”、“工作圈”、“生活圈”和“社交圈”的情况入手,着眼于及时了解监督对象的思想动态,掌握监督对象工作作风是否扎实,是否恪尽职守,掌握监督对象生活作风状况,掌握监督对象喜欢与哪些人交往等方面的情况。对内监督与对外监督并重。二是放低监督门坎,加大群众监督的力度。放低监督门坎,是为了方便群众开展自下而上的监督。要坚持“便利、安全、有效”的原则,引导教职工参与监督,宣传教职工应有的权利与义务,注意保护教职工监督的积极性。一是对教职工反映的问题和各种途径征集到的建议和意见,要认真研究、及时处理和反馈,以取信于师生员工。二是要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校务公开一要紧紧抓住教职员工最关心的问题来开展,在内容和方式上要不断拓展和深化,公开那些教职工最为关心又最需要了解的事项。二要将校务活动向广大教职工公开,让群众知情和监督,又要切实加强机关内部监督约束机制,保证公开的内容真实、公正、可信。三是注意做好事前、事中的公开,为有效监督创造条件。要找准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的“结合点”,使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做好群众监督的转化工作,即把群众监

督化为党纪政纪监督。四是加强对领导干部执行《廉政准则》、《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

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校的党风廉政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还需进一步加大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二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新举措新办法不多;三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的制度不够健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四是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和工作的制度不够完善。

三、加强我校党风廉政建设的对策思考

针对存在的问题,按照县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今后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抓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廉洁自律 意识

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教育是基础。我校始终坚持“党校是党性锻炼的熔炉”的指导思想,以教育为内动力。通过各种学习、警示教育、培训班,让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树立“拒腐蚀永不沾”的理念。一是要加强政治理论宣传教育。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纪委全会精神,提高教职工对反腐败斗争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认识。坚持理想信念教育、党风党纪教育、廉政警示教育。另一方面要以提高效能建设、各种学习活动为契机,把理论学习与转变机关作风、推进工作创新结合起来,形成以学习促工作,以工作检验学习的良好机制,把理论学习落到了实处。二是加强思想道德宣传教育。积极开展创建和谐型机关,不断加强思

想道德、理想信念、法律法规、廉洁从政和艰苦奋斗教育;大力开展警示教育,结合党校工作实际,教育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法治观念、纪律观念,坚持廉洁从政、依规办事。三是加强廉政文化宣传教育。以当前开展的廉政文化建设为契机,紧紧抓住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这个中心环节,在机关摆放廉政展板、廉政警言、廉政牌等,充分发挥廉政文化融入渗透的教化作用,提高全校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2、进一步营造廉政氛围,加强党风廉政教育,解决廉政教育不足的问题

结合我们县居住、生产、管理体制的特点,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教育相结合,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开展各种重大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增强教育的效果,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继续抓好党纪党规教育、警示教育、传统教育等。用党的纪律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若干规定来约束各级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用党风廉政建设和学习《党章》,来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队伍素质;用强化制度管理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管好身边的人,做好人民的事,做到自励、自重、自省、自警,警钟长鸣。继续抓好廉政文化“六进”活动(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抓好廉政知识学习,廉政党课教育等内容,扩大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净化美化廉政环境。

3.规范教育内容,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党风廉政教育是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倡导廉洁从政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有针对性地选取材料,规范内容,对于提高学习效果,至关重要。一是突出重点,体现教育的针对性。教育的重点对象,首先是抓党员领导干部。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将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领导干部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自觉地用党风廉政建设的规定来约束自己,真正做到“自励、自重、自省、自警”。其次是抓重要部门、重要岗位上掌管人、财、物和有行政执法权的党员干部,这是贪污、赂贿、以权谋私等腐败问题的易发领域。对这类人员以遵纪守法为重点进行爱岗敬业和廉洁奉公教育,使他们知法懂法,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自觉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二是关注热点,增强教育的有效性。领导干部是否清正廉洁、率先垂范,一直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在实施教育中,要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法制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作为日常教育的主线,并根据领导干部的从政行为,在公务活动和社交活动中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分阶段进行专题教育。在开展教育的同时,还要进行专题检查和专项治理,将自律与他律结合起来,使教育防范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4、打造党校廉政文化建设平台

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篇3

近年来,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党中央站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论断。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这对于推动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努力开创新时期人才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北京市提出了建立人才资源密集、专业结构合理、人事法规健全、市场开放有序、信息网络发达、产业规模宏大的高度现代化、国际化的“人才之都”的奋斗目标。

基于这种发展态势,加强首都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培养,对于首都社会发展与经济繁荣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大力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我们应注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科技人才的培养要与北京城市发展需求相结合。北京基于独特的战略地位和人才资源优势,应该有适合于自身现状和特点的人才战略,其中最重要的是实施人才分层政策,注重高端人才的培养与使用。要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围绕首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2008年奥运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等重大任务,大力培养高层次的创新型的科技尖端人才,造就一批真正能站在世界科学前沿的学术带头人和尖子人才。使他们的研究与北京市发展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以带动和促进首都科技水平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为北京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首都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是要充分利用在京的人才资源。要树立“不求我有,但求我用”的人才培养理念,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积极利用中央在京的科技人才优势,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增强城市吸引力,鼓励各类人才以多种方式为首都经济发展服务。北京尽管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和科技资源,但这些资源的条块分割现象还没有太大的改观,不同的隶属关系和利益关系制约着相互之间的交流、协作与联合。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应探索解决办法,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使北京的科技人才优势得到充分的体现,使科技人才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在这方面,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最近两年做了有益的探索,最重要的一点,是该项计划向中央在京单位开放。这样就将中央单位在京科技人才纳入了首都人才战略的范畴,为首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篇4

1 省会石家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软硬件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设施不配套, 老多新少

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 石家庄市区常住人口为286万, 市区面积为455.8平方千米, 属于大城市, 然而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却少得可怜, 能想起来的也就是省艺术中心、省图书馆、市图书馆、省展览馆、市展览馆及几家电影院等, 除了省图书馆和个别电影院是近两年新建的外, 其他的场馆基本上都是十几年前的, 有的影剧院甚至是几十前年的老古董。无论是设施还是技术都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了, 而今天仍然在使用, 原因就是新的场馆建设跟不上, 新的不来, 旧的不去, 省会都是这样, 省内其他的城市也好不到哪儿去。

1.2 利用率低, 不务正业

石家庄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少, 但利用率却很低。除了几家现代化的电影院门庭若市外, 其他的场馆不能说是门可罗雀, 也得算得上冷冷清清。如市图书馆, 如果没有活动, 周末和节假日的上座率也只有不到一半, 更不要说工作日了。在几家图书商场, 闲看的多过买书的。体育场馆鲜有比赛, 艺术中心鲜有演出, 最后这些地方由于要“养家糊口”只能不务正业:应该是举办比赛的体育场馆却经常举办文艺演出, 应该举办文艺演出的剧场却经常举办各种讲座, 应该举办讲座的学术部门反而没有合适的场所。最后, 艺术中心也就偶尔艺术一下, 平时成了个电影院, 博物馆轻易博不到物, 只能办一些书画图片展, 体育场馆要不就是不让人进, 要不就是挪作他用, 省体育馆基本每年都要举办纺织服装展, 其实就是一个室内的自由市场, 乱哄哄, 脏兮兮。

1.3 收费太高, 让人望而却步

以数字有线电视收费为例。据调查, 北京市有线电视收费为18元/月, 天津为20元/月, 太原为23元/月, 济南为25元/月, 郑州为20元/月, 沈阳为24元/月, 而石家庄为26元/月, 除与呼和浩特市平齐外, 超过了河北省周边的其他全部省市 (省会城市) , 经济不如人家发达, 经济头脑却比人家发达。超高的收费直接导致为数不少的石家庄居民放弃安装数字有线电视, 只“凑合着”看原来保留的6个台, 应享受的文化发展成果在这里大大地缩水。

记得1997年、1998年全国足球甲A联赛八一队主场设在石家庄裕彤体育中心, 当时石家庄的球迷着实高兴了一阵, 但后来到体育场买票时一问, 最低30元最高300多元, 已经超过了当时的北京国安和大连万达的主场票价, 加上八一队“不给力”, 结果看球的人越来越少, 不是大家不想看, 是八一队的比赛不值这个价。省艺术中心无论是外观设计、建设规模, 还是内部设施、服务功能都是一流的, 能够满足高水平的演出, 每年吴桥杂技艺术节都在此举行, 近年来还兴办过交响乐演奏、芭蕾舞和明星专场演唱会等, 但是要想目睹演出的盛况, 那就得花较高的费用——门票太贵, 让人望而却步。体育场馆和艺术剧场是最典型的收费高的, 现在体育场收费低了, 但比赛却很稀少。展览馆国家免费了, 不然也没多少人会去。

此外服务跟不上也是症结所在。想到图书商场买书, 在柜台里却轻易见不到个服务员;开车到艺术中心或剧场看场演出散场半天走不动;宣传跟不上, 八一队来了, 只在体育场周围拉了几条横幅, 香港巨星张学友来石家庄开了三次演唱会, 一场比一场观众少——大家都不知道 (知道的不少人也买不起票) ;当然也有举办得不错的, 比如2003年费翔在省艺术中心的演唱会, 人也多, 票价也不算太贵, 气氛也好, 就是保安没有经验, 现场太混乱……

2 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是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够。2007年全市文化产业投入只有3000万元, 近两年有所增加, 但幅度不大, 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更是少之又少。二是布局不合理。石家庄市区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主要集中在市区东部的中心地带, 西部较少, 老城区因历史原因文化基础设施少而落后, 新城区因规划合理所以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相对集中且发达。三是基层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配套, 维护建设跟不上, 如各区都有自己的少年宫或类似场所, 但基本都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 又老又旧, 维护起来难度大。四是现有各级管理部门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 只顾眼前利益, 缺乏长远规划, 只顾自身的经济收益, 没有把服务群众放在首位等。

3 抓住机遇, 大力开展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3.1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各级管理部门, 要认清形势, 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 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的要求开展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一是以加大财政投入, 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 以全体人民为服务对象, 以保障人民群众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为主要内容, 完善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二是要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并完善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 鼓励其他国有文化单位、教育机构等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 各类公共场所要为群众性文化活动提供便利。三是统筹规划和建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坚持项目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 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享。四是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省会城乡规划和设计, 拓展投资渠道。五是完善面向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

3.2 加强对现有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管理

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管理分硬件设施管理和配套软件的管理。硬件设施的管理主要是增强投入, 对现有公共文化场馆进行排查, 去除危险隐患, 对建筑主体进行加固装修, 对老旧设备进行更新, 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 满足群众对不同层次文化的需求。配套软件的管理主要是完善公共文化单位的运行机制, 建设健全适合新形势的管理制度, 增强为群众服务的意识, 提高服务标准和水平。加强人才培养, 引进综合型、复合型的高水平管理人才。提高公共文化单位的市场竞争意识, 加大宣传力度, 丰富服务手段, 听取群众意见和呼声, 改进工作方式, 千方百计将群众吸引到公共文化场所中来, 使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3.3 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一切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为广大群众服务, 满足群众的需求, 才是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最根本动力。要想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必须做到“一个中心, 两个兼顾”。一个中心就是以群众利益为中心,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就是要为广大群众服务, 为基层服务, 否则它就没有存在的基础和必要。两个兼顾, 一是要兼顾普通群众和专业人群。既要阳春白雪, 又要下里巴人, 在开展或举办一些能让普通群众看得明白, 听得懂的大众艺术的同时, 可以适当推出一些专供专业人群欣赏的高雅艺术。二是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些需要收费的场馆, 可以在举办文化活动时收取适当的费用, 不要太高, 要在保障自身收益的同时让普通群众也能进得去、看得起, 用适当的价格和高水平的服务把群众请回来, 群众回来了, 参与了, 得到了最大的精神享受, 反过来会推动省会的文化发展和繁荣, 这就收到了社会效益, 这足够证明我们的服务没有白付出, 我们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了根本目的。

石家庄是河北省的省会, 更是全省的文化中心, 石家庄市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了对全省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有良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有利于全省的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 这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总体要求。

参考文献

[1]石家庄市统计局.石家庄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N].燕赵晚报, 2011-05-13.

[2]李长春.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EB/OL].[2011-10-15].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16033262.html.

各地财政大力加强乡镇财政建设 篇5

各地财政大力加强乡镇财政建设

2011年8月23日 来源:相关省(区、市)财政厅(局)办公室编者按:加强乡镇财政管理,关系到各项民生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各地财政部门积极加强基层财政建设,强化乡镇财政监管职责,确保各项财政政策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

福建:细化监管要求建立有效机制

一是积极推进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细化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要求,规定乡镇财政资金监管范围及资金上报程序。完善信息通达机制,同时,加强乡镇财政监管能力建设。

二是建立乡镇财政资金监管直接联系点制度。设立8个省级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直接联系点,并制定联系点工作规则,加强对联系点的支持指导。

三是完善乡镇财政资金抽查巡查制度。考虑到乡镇财政资金大部分都是涉农资金,出台强化财政支农惠农资金监管工作的意见,在部分市县开展监管试点,并建立对涉农资金的抽查巡查制度。

四是加强乡镇财政机构职能建设。加强乡镇财政基础管理,创新乡镇财政体制机制,积极协调解决乡镇财政机构编制问题,建立对乡镇财政的培训机制。

吉林双辽:确保基础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为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更好地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吉林双辽市财政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双辽市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办法》、《双辽市乡镇财政资金监管三项制度》和《双辽市乡财工作考评办法及考评细则》,就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内容、方式、手段和工作考核等做了进一步明确,采取了四项举措加强了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财政局成立了由分管乡财工作局长任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街也相应成立了由一把手挂帅的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领导小组,并把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办法、三项制度及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制板上墙,充分引起大家对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重视。

二是扩大监管范围。按照“乡财县管”的原则,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监管范围,在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实施监管。

三是加大项目资金监管力度。乡镇财政所对项目申报、工程实施、工程监理、竣工验收、资金报账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监管,把握项目资金监管的关键环节,对工程项目做到及时公开公示、及时验收决算,并就项目运行效果不定期向市财政局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

四是加大涉农资金监管力度。明确补助资金监管工作重点,及时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自觉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各项补助资金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切实将补助资金落实到农户。扎实做好补助信息的基础管理工作,以电脑为平台建立各项补助的分类台帐,及时对变更信

息进行补充、更新,确保基础信息真实、准确、完整。

新疆库尔勒市:事前、事中和事后全面实施监管

为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更好地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库尔勒市财政局根据《自治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办法》的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就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内容、方式、手段等做了进一步明确,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对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

一、加强财政预算资金监管。加强财政资金监管领导,将所有财政性资金纳入监管范围,在资金使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实施监管。实行综合预算管理,对乡镇负责征收的财政收入,按照规定及时、足额缴入国库,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全面清理预算外收入。

二、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加大对纳入镇财政预算管理的项目资金监管力度,从项目申报、工程实施、工程监理、竣工验收、资金报账等各个环节实行全程监管,把握项目资金监管的关键环节,做好项目公示,对工程项目做到及时验收决算,并就项目运行效果定期或不定期向市财政局及相关主管部门报告,同时做好项目建设资金台账的基础管理工作。

三、加强涉农资金的监管。明确涉农资金监管工作重点,自觉、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对各项涉农资金要做到及时公开、公示补助政策和补助对象,各项惠农资金全部通过“一卡通”发放,切实将补助资金落实到户。

安徽六安市金寨县:抓基础 带基层 促强化 提水平

今年,金寨县财政局按照抓基础、带基层的要求,倾力支持乡镇财政

建设,帮助乡镇提高财政财务监督水平,促进了乡镇财政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一是强化预算资金监管。实行县乡预算共编,将乡镇人员支出预算核实到人;建立动态乡镇财政供给人员信息库,实行工资县级打卡发放,严格预算拨款、追加程序,对大宗购买行政府采购;由县财政监督检查局牵头,对乡镇财政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公开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乡镇财政资金管理纳入考核,根据情况给予奖惩,调动乡镇科学理财积极性。

二是强化工程资金监管。对项目的立项政策和条件、真实可行、工程预算等把关,提高项目的科学性;通过有效途径,及时对项目名称、批复、资金、地点等重要信息进行公开公示;定期或不定期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等进行监督;乡镇财政所参与竣工决算验收,并将验收情况上报相关单位。

三是强化惠民资金监管。定期不定期对补助对象进行核查、更新,实行补助对象信息动态管理;严格财政补贴资金管理和发放规程,对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设立举报箱,建立群众举报奖励制度,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补助对象和资金发放进行核实,提高惠民资金监管水平。

四是强化村级资金监管。依托乡镇政务服务大厅,设立“三资”代理服务中心,并按照要求,进一步规范收支票据管理,严禁白条抵支;成立村级财务监督委员会,监督村级资金审核审批;加大村级财务、报账程序、财务公开等工作的检查,定期向村民或村民代表大会公开财务情况,接受

村民咨询和监督。

四川梓潼县:建章立制强化指导 制定计划明确要求

一是建章立制。根据《财政部关于切实加强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财预字[2010]33号)和《四川省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意见》精神,县财政局及时制订并下发了《梓潼县乡镇财政资金监管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乡镇财政资金的监管主体、范围及监管内容。

二是加强指导。为加强财政局与乡镇财政所的直接联系,便于对乡镇财政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县财政局制定了业务股室联系乡镇的制度,要求各业务股室对联系乡镇财政所的监管工作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巡查,督促乡镇尽职履责,确保各类财政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三是明确要求。各乡镇财政所年初要制定乡镇财政资金监督检查计划。每季末将监督检查实施情况报县财政局备案,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县财政局将把对各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工作的考核结果作为县对乡镇转移支付和其他补助的依据。

云南罗平县大水井乡:让农民充分享受民生财政实惠

为进一步发挥乡镇财政职能作用,认真落实好中央各项支农惠农财政政策,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罗平县大水井乡财政所工作人员采取四项措施强化惠农资金监管。

一是主动宣传惠农政策。对中央下达的各项惠农补贴资金及时公开各项补贴政策、信息,确保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并按照相关政策要求把初步核实的补贴对象、补贴依据、补贴标准、补贴金额、联系电话等信息通过

村务公开栏进行公示,加强社会监督。

二是积极做好惠农资金兑付工作。对群众有反映的错误信息、遗漏信息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新,积极为群众服务,确保补贴信息无误,资金兑现客观准确。

三是及时发放惠农资金。对核实无误的补贴对象及时办理补贴发放,2011年共发放补贴资金310.47万元。覆盖补贴面积3.1万亩,惠及全乡5994户农户。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篇6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成果

(一)顺利完成重大活动保障任务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以良好的环境迎接宛平城地区相关纪念活动的顺利进行,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丰台区积极推进宛平城地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区委、区政府拟用三年时间,围绕宛平城及周边地区的整体环境和风貌,着力开展环境整治改造和提升工作。按照工作计划,2015年完成宛平城内及周边环境改造、纪念广场(醒狮广场)改造、东关南路拓宽和晓月湖景观提升等4项任务,资金总投入达4.5亿元。

1.宛平城内及周边环境改造

按照相关工作规定,宛平城及周边环境提升整治项目于今年初确定立项,经过前期摸排与走访,制定了整治方案,经区政府办公会审议通过,2月中旬启动项目预算评审和招投标工作,4月20日正式进场施工,6月20日全部完工。

一是对城内街的环境进行改造。城内街是宛平城内唯一一条贯穿东西的道路,全长710米,主要存在建筑立面破旧、铺装破损、建筑装饰风格不统一、行道树缺少管护等问题。同时,城内企事业单位用地与居民住宅混杂分布,观光旅游与生产生活难以分割,使得景区主题和风格不突出,市容市貌不整洁,影响游客观感。针对以上问题,区市政市容委在现有明清风貌的基础上,以青砖仿古式风格为主基调,对城内道路、沿街建筑立面、广告牌匾进行统一规范和修缮,形成特色院落和胡同,提升整体档次。此次治理共完成道路花岗岩石材铺装1.3万平方米,胡同青砖铺设4500平方米;仿古建筑外立面油饰6370平方米,墙体打磨2100平方米;按照景区标准,对城内市政设施进行专业设计,定制树脂井盖180个、雨水篦子28个、空调外框120个、广告牌匾15块。

二是对周边环境进行改造。京港澳高速、五环路、沙岗路、城北街等道路作为进入宛平城的主通道,沿途以及可视范围内不同程度存在道路老化、房屋破旧、绿地斑秃等现象,整体环境品质不高,沿途印象一般。由于以往主要采取遮挡、临时铺装方式,虽然单次成本比较低,但是累计成本还是很高,而且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此次整治立足长远,结合规划、统筹考虑,力争以干净整洁、美观大方、绿不断线为标准,对沿街建筑立面进行粉饰,规范广告牌匾,进行道路硬化,提升沿线环境品质。同时,积极争取市级相关政策,将东关南街、城北街、京港澳高速辅路架空线入地工作纳入市级整治项目中予以实施。此次治理共完成建筑立面粉饰3.6万平方米;道路硬化2.7万平方米;砌筑围栏1275延米;规范广告牌匾620平方米;小广告防粘贴1352平方米;清运渣土12105立方米。

三是提升沿线景观品质。近年来,随着各项活动在辖区举办,道路沿线的整体绿化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缺少景观亮点,缺少“丰台印象”与标志。此次提升工程,在京港澳高速沿线选择了4个节点,以花卉绿植为主体,栽植乔、灌木2.2万株,栽植色带绿篱、花卉2.6万平方米,铺设草坪15.3万平方米,通过设立永久景观节点,不仅为宛平城周边举办活动增加了亮点,也为两区交界、重要桥区建立了常态绿化景观,服务周边居民和单位。

2. 完善纪念广场功能

近年来,宛平城举办大型活动主要在城内抗战馆、醒狮广场举行,承载空间明显不足,接待能力也很有限,难以满足举办大型活动、会议、展览、国际交流等需求。此外,广场文化内涵不足,多为活动期间临时装饰,没有充分体现深厚的历史文化特色,居民的休闲空间也不足,不能满足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需求。此次改造共完成石材铺装5300平方米,地面铺设透水砖3200平方米,绿化2000平方米,扩大了广场面积,增加了使用功能,可一次性容纳2000-3000人。此外,在设计方面增加了文化内涵,提升了景观照明,突出广场的主题性和观赏性。同时,增加献花设施,完善广场的仪式功能,满足活动多样需求,并将广场更名为“纪念广场”。

3. 拓宽东关南路

东关南路是从东进入宛平城内的唯一入口,长度330米,宽度最窄处仅为6米,道路东侧为平房区,沿街商铺较多。由于人车混行、占位停车等情况,上下班高峰经常出现堵塞不畅情况。今年初,张延昆副市长调研时指出,必须下决心对道路东侧的平房区进行拆迁,按照规划红线拓宽道路,改善宛平城东门道路通行能力。

一是完成拆迁。此次东关南街搬迁用地面积约3.06万平方米,搬迁房屋面积约1.7万平方米,涉及宅基地26宗、74个自然户,非住宅10处。为此,区领导先后召开了4次区政府专题会和5次宛平地区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专题调度会,重点研究了服务单位招标、东关南街建设及综合环境整治等问题,通过会议研究确定了搬迁政策和项目搬迁资金。

搬迁工作组于3月16日启动入户调查,4月6日启动搬迁工作,26宗宅基地中已有6宗实现签约并完成拆除工作,面积共1845.29平方米,安置人员52人;非住宅10处已完成6处拆除工作,面积为1823.46平方米。

二是道路拓宽。为避免搬迁工作影响道路拓宽,经市规划委批准,东关南街道路东侧红线不变,向西平移15米,保证道路红线仍为35米宽。按照市领导指示,由市公联公司制定建设方案,5月28日正式进场施工,6月底完工,打通了京石入口通道,提高了通行能力,改善了周边居民的出行条件。

4. 提升晓月湖景观

晓月湖工程是北京市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即“五湖一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配合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相关活动的举行,展现丰台发展的新形象,对晓月湖(卢沟桥橡胶坝-卢沟桥河段)景观进行优化,以期更好地展示卢沟桥沿岸风貌。

nlc202309020313

一是绿化提升工程,以提高绿化品质为中心,优化原绿化设计方案,增加花灌木和地被植物数量和种类,达到绿化景观提升效果;二是工程修复与维护,主要包括仿古建筑粉刷与修复,地板、座椅、围栏修复,以及增加道路指示牌等。5月14日,区长专题会审议通过了晓月湖景观提升方案,力争今年内实施并完成。

对于以上所完成的几项重要活动保障工作,区市政市容委李春滨主任在10月10日的“70周年纪念活动”丰台服务保障工作总结大会上将其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宛平城地区的环境整治和阅兵服务保障工作,主要领导多次带队现场调研,定期听取宛平城各项建设和整治工作汇报,对整治工作的内容、标准、效果、完成时限提出了明确要求。

二是各单位共同协作,勇于担当是关键。全区各部门每日召开工作会,听取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明确下一步工作方向。区审计局对工程项目的前期手续、施工过程、后期验收各环节层层把关,全程跟踪审计,确保了资金落实到位。区财政局资金拨付及时,保证了工程进展。

三是干部职工无私奉献、忘我工作是基础。纪念活动保障工作之所以取得圆满成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全区干部职工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的迸发。在一百多天的保障工作中主动放弃节假日,毫无怨言、不计报酬,保证了纪念活动的正常开展,其精神、其作风,至今回忆起来令人难忘,令人感动。

(二)环境整治稳步推进

一是马家堡西里一社区、卢沟桥青塔区域、右安门翠林小区项目已启动施工招投标;方庄、科技园区项目正在进行预算评审。二是实施背街小巷环境整治,40条背街小巷环境整治项目上半年已启动施工招投标。全区背街小巷建立了市容卫生管理台账,落实了保洁人员。三是对地铁、铁路、高快速路及河道沿线进行环境整治。地铁、河道沿线环境整治项目启动施工招投标;铁路、高快速路沿线环境整治项目全面推进。

(三)强化市容环境管理

一是加强环境卫生专业管理,机械化清扫率达90%,洗地作业覆盖率达90%,道路冲刷率达99%;二是加强门前及其他责任区管理,告知牌签订、悬挂率达到90%以上;三是加强环卫设施管理,建立了全区各类公厕、垃圾收集设施管理台账,开展对旱厕修缮及日常检查考核工作。梳理了400余处垃圾暴露点位,协调相关部门抓紧治理,制定长效管理机制;四是开展违规户外广告、牌匾标识治理,拆除违规户外广告800余平方米;五是推进垃圾分类小区达标工作,完成了268个达标分类小区专业化运行招投标工作;六是开展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工作,完成园博园周边3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深度治理,推进11处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的深度治理;七是加强餐厨垃圾及废弃油脂收运,今年内完成1200家餐饮企业餐厨垃圾规范收运和处理工作。

(四)完善市政设施建设

一是积极改善群众出行环境,提升道路通行能力。财政安排养护资金3500万元,已完成15万平方米的道路养护工作。今年道路大修任务10条,财政安排项目资金7500万元,已完成预算评审、设计、施工和监理招投标工作,8月底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同时启动工程建设,11月底完工;二是缓解区域交通拥堵,改造纪家庙路、丽源路等15处拥堵点;三是开展城市公共空间综合集中治理,对丰管路等14条、18公里道路实施通信类架空线入地工作;四是规范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规范超范围经营报刊亭200余个,清理城市道路非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城市重点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范管理。

(五)强化生态环境建设

一是实施城市河湖水系环境治理,加大消除城市污水水体的工作力度,清理区管河道生活垃圾2000余方。同时,出动人员400余人次,车辆100余车次,对水衙沟、马草河等河道及沿岸居民居住密集区、早市及施工地段加大清理力度,清除建筑垃圾150余方,并在河道外围设立了围挡,做到“大宗垃圾不过夜、零星垃圾随时清”。河道管理部门通过向河道内投放生物制剂,进一步改善河道内水体水质,8个河湖断面补偿额度下降了60%;二是加强大气污染防治,今年上半年,全区细颗粒物浓度同比下降17.4%;三是强化施工工地扬尘和遗撒治理,加大对建筑垃圾非法运输治理和工地环境检查力度,工地门口遗撒现象大幅减少,围挡外堆物堆料现象基本杜绝,工地周边环境明显改善。今年以来,全区建筑垃圾消纳总量204.7万吨;四是实施平原造林工程,完成栽植639亩,绿化代征地建设、城市休闲森林公园建设、屋顶绿化工程已进入招投标阶段。

(六)大力治理环境秩序

开展重大活动保障、大气污染防治、非法小广告、无照经营等专项整治行动,查处各类问题12.5万起,罚款296.75万元;查扣黑车黑摩的1420辆;收缴大量非法“一日游”地图,立案查处无照经营245件,罚没款77.2万元。通过专项整治,解决了9类街面秩序问题,居民群众满意度达93%。

(七)坚决遏制和查处违法建设

一是保持高压态势,采取“五严”措施,确保新生违法建设“零增长”;二是坚决清理整治,严控新增“小产权房”;三是全面梳理排查,坚决拆除违法建设。今年上半年已拆除违法建设267处、62.65万平方米。其中,拆除新生违建105处、3.8万平方米;拆除既有违建162处、58.85万平方米。

二、主要举措

成立了由区主管领导任组长的丰台区城乡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环境建设、市容卫生、环境秩序、绿色工地等8个专项工作组分别牵头开展工作。牵头单位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细化、分解任务指标,明确工作标准,指导属地抓好工作落实。同时,对市级考评项目进行责任分解,明确相关单位目标,坚持“月检查、月曝光、月排名”,强化、推进属地检查考评;充实和完善环境志愿者服务队伍,营造全民爱护环境的氛围;动员公众参与环境管理和监督,提高解决环境问题效率。

nlc202309020313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一是个别“城中村”、“村中城”、拆迁工地和拆迁后闲置区域没有进行围挡设置,也没有安排专人管理,形成了新的环境脏乱点,以致多次被媒体曝光,居民也反复举报。为此,建议主体单位严格落实管理责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善区域环境面貌。二是市政府服务热线(12345)和区城市环境热线(96005)接群众投诉举报违法建设、无照游商、暴露垃圾、露天烧烤等市容秩序问题同比增长18.79%。为此,建议各单位要严格落实“守土有责、守土尽责”要求,对暴露垃圾、露天烧烤等问题及时进行清理整治,确保居民群众的诉求办结率100%;对违法建设等问题要做到及时制止、快速拆除,提升居民群众的诉求满意率。三是在建道路(如石榴庄路、康辛路)等,未移交前的管理措施不到位,环境问题突出,居民群众反映强烈。同时,有些脏乱问题整治后反弹严重,成为居民群众反复投诉的热点。为此,建议相关部门和属地加强沟通协调,对未完工的道路要督促建设单位落实管理责任,对完工未移交的道路要及时协调进行移交,明确环境管理责任。

四、全力完成下半年环境建设工作任务

今年下半年,区市政市容委按照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深入推进城乡环境建设的各项工作,努力改善区域环境面貌。

(一)全力做好重大活动环境保障

重点围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做好市容秩序保障工作,加大日常巡控频次,对发现的各类环境秩序问题实施“零容忍”,严格落实严防死守措施,确保活动保障工作万无一失。

(二)完成环境建设重点工作

对已经完成招投标工作的环境建设项目,要尽快组织施工单位进场施工,确保所有项目顺利完成;11月底前完成区域环境提升和胡同街巷环境、地铁、铁路、高快速路沿线环境整治和提升工作。

(三)加强市容环境管理

加大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力度,落实“门前三包”管理工作,提升“一扫两保”质量;推进生活垃圾处理工作,9月底前生活垃圾处理厂和马家楼垃圾转运站全密闭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年底前餐厨垃圾处理厂和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四)深入开展环境秩序整治

严厉查处施工扬尘、渣土运输、露天烧烤、露天焚烧等违法行为;积极开展门前三包、无照经营、非法宣传广告、夜施扰民、非法运营、停车管理等整治工作。

(五)严厉打击违法建设

保持高压态势,对新生违法建设“零容忍”,确保新生违法建设“零增长”;大力拆除既有违法建设,摸排历史遗留,杜绝账外违建,确保年度100%完成上账项目的拆除工作。

(六)加强新建改建道路监管

协调督促建设单位严格落实《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有关“城市道路及其人行地下过街通道等附属设施由道路维修养护和清扫专业作业单位根据职责分工负责;其中新建、改建、扩建施工中的和未验收边施工边通车的道路,由建设单位负责”的规定。同时,协调相关部门,对新建和改建道路移交后进行日常清扫保洁责任主体单位确定(目前,宛平城东门-京港澳高速辅路、西四环路辅路-大兴区界段;石榴庄路:光彩路-中轴路;康辛路:科技园区花园南门-樊羊路)的保洁工作已经按照程序,移交区环卫中心作业。

(执笔人:王令全)

(责任编辑:李静敏)

大力加强保险机制建设 篇7

关键词:保险机制,建设路径,风险管理,经济发展

国发〔2014〕29 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下简称“新国十条”) 重新定位了中国保险业, 着重强调保险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的关键作用, 从国家风险管理手段、社会文明程度、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管理能力的高度赋予了保险业新的内涵。

“新国十条”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根据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作出的重要战略规划, 以国家经济制度建设和社会发展为核心, 从总体上实现对国家治理体系的建设和保险业的布局。“新国十条”指出, 保险可以改善社会公共服务, 加强社会管理, 提高国民生活品质, 它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进入新常态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定位将保险业放在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赋予了保险业新的神圣使命。“新国十条”指明了保险业参与国家经济改革转型发展的全新方向, 而加强保险机制的建设工作也成为了完成这项工作的关键所在。

1 保险机制涵盖的内容

1.1 风险管理机制

保险是风险管理的基本方式, 也是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 即被保险人通过支付保费的方式将风险最大限度地转嫁给保险公司, 而保险公司运用概率原则和统计数据来预测单一风险单位面临的不确定性、相对不确定性和损失的整体风险、亏损的风险, 从而实现风险损失均摊。

1.2 民生保障机制

商业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它是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的一种有益补充, 是保险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养老保险为例, 1994 年, 世界银行首次提出了养老金“三大支柱”模式, 而这种模式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养老金“三大支柱”模式中, “第一支柱”是基本养老保险, 它是提供给所有就业人员的政府公共养老金计划的一部分, 大多数国家都采用这种操作模式达成非共同基金的目标, 它是保证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方式之一;“第二支柱”是一个补充养老金计划, 是指私营和公共部门雇主为雇员补充养老金 (年金) ;“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储蓄金计划。目前, 我国的养老“三大支柱”模式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3 社会治理机制

保险可以简化复杂的问题, 将社会问题转化为经济问题, 让一些责任纠纷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 从而减少社会矛盾, 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新国十条”强调, 要进一步推动旅行社的发展, 提高各类产品的质量, 开发各类专业责任保险、产品责任险和公众责任险, 加强全社会防范风险、控制风险的意识, 充分发挥理赔服务的职能, 利用多样化的经济杠杆化解民事纠纷。

1.4 经济补偿机制

保险业通过创建适合本国国情的风险管理体系, 不断强化事故风险, 特别是巨灾应对能力。“新国十条”强调, 保险业的存在要为改善民生提供一定的支持, 搭建以商业保险公司为主导的风险承担体系, 差异化经营, 个性化管理, 从而推动巨灾保险制度的发展。

1.5 产业链整合机制

商业性养老保险和种类丰富的健康保险是国内保险业发展的优势, 它有利于推动国家养老和健康产业发展。其中, 养老产业是针对老年人的综合服务行业, 主要的服务产品有老年人护理、老年人养护、临终关怀、老年文化教育休闲、老年房产和老年用品销售, 等等。这些是为老年人提供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的特殊行业。目前, 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健康产业是新兴产业, 众多生产领域都会涉及到它, 所以, 保险业也可以积极参与到国家对相关产业链的整合工作中, 利用自有的资金优势, 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参与到这一朝阳产业中, 在支持国家养老、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同时, 实现自身服务领域的纵深开拓。

1.6 资金融通机制

随着保险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和保险业经营规模的扩大, 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因为保险公司的承保能力过剩, 所以, 必须要不断提高保险资金的作用。这样不仅能弥补商业保险的损失, 保证企业的生存, 还能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提升保险业的竞争力, 化解保险经营风险。

2 强化保险机制建设路径

2.1 助力政府管理到位, 放手到位

目前, 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新常态下, 保险业使命艰巨、责任重大。在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中, 政府要逐步实现“该管的管到位, 该放的放到位”, 推动社会向科学化的管理方向迈进。在“管理到位”方面, 保险业可以协助政府在社会风险管控中引入保险机制, 例如在食品安全、药品安全、生产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风险转移, 预防和化解公共危机给国家和人民群众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带来的矛盾纠纷, 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在“放手到位”方面, 要充分发挥保险机制的作用, 将养老、医疗、救灾等公众利益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让其承担风险, 帮助政府提高办事效率, 降低成本。

2.2 发挥优势,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现阶段, 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 确保经济平稳增长, 刺激政策消化”的关键时期, 保险业是经济领域中兼具生产、服务双重性的特殊产业, 它具备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 而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动力皆在于此。在经济发展阶段, 充分发挥保险资金的投资效能, 积极参与重大工程的开发、棚户区改造、城市民生工程建设等, 实现居民稳定消费, 扩大内需, 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

2.3 健全救灾体系, 当好稳定器

2015 年,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 世界经济多元化竞争日益激烈, 而经济复苏之路仍然艰难、曲折, 增长动力明显不足, 而且不确定因素也比较多。目前, 我国正处于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复合型经济稳增长促转型的阵痛期, 内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 各项风险因素直接牵制着国家改革和发展。由此可见, 随着保险业的不断发展和壮大, 它将以一种新的方式成为稳定社会秩序、实现国家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 协助政府维护社会稳定, 助力国家现代化建设, 充分发挥“稳定器”的作用。

2.4 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地位

随着人们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人均寿命逐步延长, 社会保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民众的养老问题、健康保障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新国十条”解答了保险业的定位问题, 将创新发展养老、健康相关保险服务提升到关系民生的高度, 将商业保险明确定位为社会民生保障系统的首要支撑, 大力鼓励保险业参与到社会保障系统的建立工作中。

2.5 积极参与社区治理

要利用保险机制为社区提供优质的服务, 从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方面入手, 利用多样化的保险产品服务、理赔服务等经济杠杆, 充分发挥保险机制的作用, 协助政府治理社区, 化解责任冲突, 维护社区和谐, 减少安全隐患。另外, 要运用保险机制建立以社区为基础的风险监测和管理体系, 进一步优化社区资源。

参考文献

大力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篇8

关键词:群众文化,辅导,队伍,建设

一、目前群众文化队伍的现状

(一)群众文化辅导人员的现状

群众文化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从事群众文化辅导的人才队伍却不容乐观,目前普遍存在着人才年龄老化、后备力量不足的问题。一方面,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年龄偏大,都面临即将退休的情况;另一方面,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年轻人,还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技能和方法,还不能接替老一代工作人员。新老交替问题较严重。

(二)基层文艺团队的现状

基层文艺团队大多是业余艺术团体,这些业余艺术团体在发展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各地区提供了大量的节目源,丰富了各地区的舞台内容。这些业余艺术团体大多来自于基层,因此,更能表演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深受当地人们喜爱的节目。但是,这些业余艺术团体仍然存在着整体水平较低、管理跟不上的情况,需要群众文化辅导人员的进一步参与,使管理跟得上发展的步伐,使业余团体的整体水平上升,打造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团体。

二、加强群众文化队伍建设

(一)加强群众文化辅导队伍建设

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倡导者、组织者、策划者、指导者,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集这些责任于一身,就需要群众文化辅导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及文化技能,需要培养出与群众文化发展相适应的专业人才,这样才能确保群众文化辅导工作有效开展,保障群众文化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发挥出群众文化的作用。

新时期的群众文化辅导出现新情况,对文化辅导也提出了新要求。目前新时期文化辅导的新特征主要包括:一是辅导对象的知识层次逐渐提升。接受文化辅导人群的学历不断提升,以前很多群众都是学历比较低的人群,甚至是没有上过学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很多接受辅导的群众都已经具有了较高的学历,并且有不断提高的倾向;二是接受文化辅导的群众的年龄跨度越来越大。从刚刚会走路的小朋友到退休几十年的老人都愿意参与到文化活动中。因此,辅导人群年龄的跨度很大;三是文化辅导种类越来越多,从传统的文化艺术形式到现代的文化艺术形式都成为文化辅导的内容。

由于这些新特征的出现,文化辅导工作人员也就要相应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与技能,迅速适应文化辅导工作的发展。实践证明:一个地区如果具有一个德才兼备的群众文化辅导队伍,那么这个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会丰富多彩、绘声绘色。因此,需要将建立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群众文化辅导队伍作为目前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的重要任务来抓。一是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对目前的群众文化辅导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包括文化管理的组织能力、文化创作的指导能力、文化市场的运作能力等方面,尤其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需要进行重点培养,多给他们提供机会,多让他们进行锻炼,使他们尽早具备较高专业素质、较强的组织能力,从而使他们成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优秀人才,尽早为群众文化事业作贡献;二是引进人才,为群众文化事业注入新鲜血液,不断更新人才库、知识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群众文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起来。

(二)加强群众文化团队建设

群众文化的团队建设是群众文化发展的生命线,也是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源泉和动力,没有群众文化艺术团队或缺乏团队建设意识的群众文化也是缺乏生命力的。

团队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长期的工作。群众文化活动过程就是人们参与的过程,也就是在这个过程中群众接受辅导,激发自身的创作能力,并且得到了艺术的享受和熏陶,使自身的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因此,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比结果要重要,更有意义。群众文化活动表面上展示的表演才能和艺术作品,其背后是群众文化辅导团队的辛勤指导和整个团队的辛勤劳动,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整个团队无论从专业技能上还是从团结合作的精神上都得到了提升。

湖南省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 篇9

一是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2008年8月, 湖南省出台了《关于加强湖南省中小学 (幼儿园) 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意见》, 明确了新形势下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体系构架及政策措施。加大省市统筹力度, 实行分级管理, 整合优化现有师范教育资源, 每个层次以一所省属师范院校为主体, 科学配置和充分利用其他高校的师范教育资源, 为农村补充高素质教师提供保障。

二是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根据新时期教师队伍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特点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优化课程结构,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强化实践环节, 并采取顶岗实习等措施, 强化师范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努力提高师范教育质量。2008年, 湖南省进行了师范生顶岗实习的试点工作, 首批152名学生在农村小学的顶岗实习,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是免费定向培养农村教师。2006年, 启动了“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十一五”期间省财政安排2个亿专项经费, 为全省农村尤其是边远贫困地区农村乡镇以下小学免费定向培养五年制大专层次小学教师1万人。并逐年加大专项经费投入, 扩大师范本科生免费定向培养规模, 力争2015年前后全面实行农村中小学师资以本科师范院校为主免费定向培养。

二、强化教师培训, 着力提高农村教师整体素质

一是强化农村中小学校长教师全员培训。

二是实施农村薄弱学科教师专项培训。

三是建好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平台。

四是保障农村教师培训经费投入。

三、完善体制机制, 着力保障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一是依法理顺教师管理体制。2004年, 省政府发文重申, 中小学教师的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档案管理和考核奖惩等管理职能统一归口到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 并将教师管理体制落实情况列入对县级政府及其党政主要负责人教育实绩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

二是完善落实农村教师扶持政策措施。针对湖南广大农村湖区、库区和山区人员分散、学校点多面广的实际, 在执行国家编制标准的基础上, 专门为农村学校安排了3%的附加编制, 同时规定在校学生不足23人的教学点单独核定1名教师编制。

从1995年开始, 连续五年每年按中小学教师总数增加2.5%的中级职务岗位职数, 专项用于评聘乡镇以下中小学教师。2005年以来, 凡在农村工作满20年、符合规定条件的乡镇以下教师可在3年内获得一次参评中小学中级职务的机会, 凡没有中学高级教师的农村中学可至少允许1名符合条件教师申报中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

三是建立健全对口帮扶的支教制度。多年来, 组织经济较发达的长沙等6个市和8所高等院校对口扶持湘西自治州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1136所欠发达地区学校与民族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开展了结对支教, 7400余名受援学校教师接受了支援学校的培训, 累计选派340多名民族地区中小学校长到较发达地区学校挂职锻炼。还通过巡教、走教、特级教师讲学等多种形式开展支教活动。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篇10

目前,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CCUS) 作为一项在未来大规模有减排潜力的技术, 日益受到各国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的重视。为减缓和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 很多国家的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源来支持这项工作, 很多企业和研究机构也开展了一些跨部门、跨行业和跨国的研究, 这些工作给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振了信心, 向国际社会传达了通过技术的产业化应用, 促进气候变化工作的积极信号。

从客观角度来看, 目前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CCUS) 还面临很多问题, 包括管理与运行的成本比较高, 捕集环节要耗费大量能源和资源, 同时也会带来长期的环境风险的不确定, 而且各方包括公众对它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在这种情况下, 相关政策法规的监管需要进一步加强。从目前来讲, 这项工作还没有探索出一条合适的商业化融资渠道。针对这些技术出现的问题, 我想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从技术本身来讲, 任何一项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示范都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 这个技术在寻求早期机会的过程中, 也面临着一定的“阵痛”。在这种情况下, 就需要各个国家、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断加强技术示范、研发和应用, 通过实际应用找到不足, 找到问题, 寻求低成本的路线不断推进该项技术的发展。

从国际的减排压力来讲, 目前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等研究机构的报告, 按照目前照常情景的排放, 全球可能要达到3度、4度或者5度的温升, 我们很有可能面临这样一种情景:人类在用尽化石燃料之前, 就可能因为气候变化导致的突发事件和缓发事件, 带来对自己生存和发展很严重的影响和损害。在这种情况下,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CCUS) 解决了化石燃料排放中的存量问题, 这项技术的发展是我们未来可以寻求的一个减排的重要路径。

从我国自身来讲, 随着2020年后强化公约实施的强化行动安排的谈判不断加强, 在相关决定中也提到所有缔约方要共同开展行动。我国目前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高, 增量也是居高不下, 占全球一半以上。未来, 我们的排放将很可能超过欧盟和美国的总和, 中国首当其冲要面临国际减排的压力。我们除了采取现有的提高能耗的方法去节能,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增加森林碳汇控制CO2过快增长以外, 我们也需要考虑通过更多技术手段, 增加CO2减排、限排、控排的效果, 展现我们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化解我国的国际减排压力。

讨论CCUS的问题不能简单从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角度考虑, 应该把它放到国家产业发展、落后产业的升级改造这个大格局上来考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CCUS) 实际涉及到的IGCC超超临界、富氧燃烧、火电领域和很多其他领域一系列的先进生产技术, 实际是给高碳化能源提供了低碳化的桥梁和路径, 有助于促进这种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向集约化、清洁化、高效化的方式过渡。我认为, 二氧化碳是一种放错了的资源, 这种资源较好的利用也能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而且CCUS技术本身又涉及到很多不同技术环节, 涉及到化学膜分离等一系列技术, 涉及到高新技术、新材料等相应产业的发展。相信技术的发展一定会产生一定的刺激机制和倒逼机制, 推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从产业角度看待这个问题, CCUS技术给我们带来的是清洁、高效的发展前景。

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 国务院公布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推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CCUS) 的示范工作, 也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按照国务院公布的相应分工, 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 相应部门共同参与, 希望把这个工作推进和落实下去。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作为这项工作具体牵头的业务司局, 在推进示范工作过程中也成立了推进示范工作的协调小组, 由发改委气候司以及委内相关司局、环保部、科技部、财政部等等相关业务司局、能源局的相关司局组成这样一个协调小组, 我们也要建立相关领域的专家组, 为下一步决策提供相应支撑。下一步, 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将在原有工作基础之上着力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 提供相应政策、资金支持。我们也考虑通过申请财政的专项资金, 通过安排中央本级预算内的相应投资, 通过国家重点工程中心等一系列措施、财税、投融资担保, 我们也在探索去提供相应支持。我们知道, 开展CCUS重大示范工程的企业都是“不差钱”的企业, 都是重要的国有企业, 这项工作对于企业来讲, 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履行和践行。我们还想通过相应的政策扶持和引导, 一是给企业提供一个发展这项技术进行产业化示范、去实践的一个信心。二是希望对国际社会传递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信号。三是希望在“十三五”以及未来为这项工作打基础。

第二, 下一步重点推进在煤炭、火电、化工、钢铁、水泥等相应领域, 尤其是在一些高排放领域去推动重点的低成本、规模适度、有推广价值、符合地区和产业特色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一些技术示范, 争取建立一些国家级的示范基地和重点示范项目, 起到对全社会的带动作用。

第三, 希望加强相应领域的国际合作。我们希望利用国际组织技术援助的贷款以及一些商业贷款, 推进这个技术的发展。在这次多哈会议召开前夕, 我们也在卡塔尔多哈与欧盟气候变化总司国际司司长首席谈判代表进行了中欧工作组的双边对话, 在对话最后, 欧方也着重强调了明年要加强与中方在CCUS领域的一系列尤其是示范、产业化应用等方面的合作, 我们对欧方善意的信号予以了积极回应, 下一步我们将在这个基础之上加强与各国政府、亚行、世行、澳大利亚全球碳捕集封存研究院进一步深入合作, 争取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推动该项技术的发展。

最后, 我们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推进公众对这个技术的认知。关于CCUS技术的长期环境影响的不确定, 直接影响了公众对这个技术的接受程度, 下一步我们也希望出版一些科普读物和公开发行物, 进一步向大家讲清这项技术长期的潜力、利用前景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 理清公众对这个事情的质疑, 促进公众对它的支持。我们还想通过这一系列工作打通不同产业之间的藩篱, 形成政策的共同努力方向推动这项技术符合国情, 全面、健康、持续的发展。

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 (CCUS) 发展过程中, 它的长期环境的影响、监测和评估包括项目的环境评价, 对这个技术的安全发展至关重要, 技术的安全发展才能促进它健康、有序和长久发展。在环评方面, 我认为, 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包括环保部相应司局都有很多经验, 过去也在其他一些相应领域内开展了一些工作, 这些经验实际上可以平移到CCUS项目的建设当中, 为我们提供这样的支持。所以, 也希望加强兄弟单位、科研机构的合作, 共同促进这项技术的发展。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篇11

特别是今年,在特大冰雪灾害,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等一系列事件中,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体,充分展示了在凝聚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显示了强大的传播力和广泛的影响力。今年6月20日,胡锦涛总书记到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更是指出,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和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促进人们精神生活健康发展的广阔平台。

但近年来,我国互联网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情况。从运用领域看,我国互联网正从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商务服务领域延伸 电子商务迅速发展,互联网逐步深入到国民经济更深层次和更宽领域,这对于优化我国互联网的消费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同时也对网络诚信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服务模式上看,互联网正从提供信息服务,向提供平台服务延伸,以博客等为代表的Web2.0等服务模式,使互联网的服务更加突出,网民也越来越多地成为信息提供者,这也对网民的守法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传统互联网正在向移动互联网延伸,网上信息的获取、发布、利用更加便捷,这大大拓展了网络信息的传播渠道,同时也对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秩序,提出了制度建设的要求。

如何规范好互联网的发展?目前我们首先要在以下6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要大力推动网上内容建设。网站要坚持用高品位、高格调的文化产品,占领网络阵地,大力开发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产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努力在网上形成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主流文化,要关注广大网民需求的新变化,吸引网民,服务网民,赢得网民,要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消费习惯,使互联网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要积极推进网络诚信建设。目前,互联网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失信服务,对公众和社会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随着互联网运用向社会生活深层次领域的推进,必须加快推进网络诚信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说,互联网的前途在于诚信。互联网的发展,依赖于诚信,互联网的各种有效运用都必须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互联网业界要共同努力,将法律法规,公众监督和行业自律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网络诚信体系,形成诚信为本,守信光荣的良好风尚。

三、要认真落实依法办网。网上淫秽、欺诈、赌博、暴力等违法内容屡打不绝,这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格格不入,与构建和谐网络的要求背道而驰。网络形象,关系到国家形象和民族声望,网络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的影响力越大,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越大。各类网络服务单位和广大从业人员,要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增强自律意识,自觉做到不为违法游戏提供生存空间,不为蝇头小利失去公信力,把依法办网,文明办网的要求落到实处。

四、要积极倡导文明上网:近年来,网上恶搞,网上暴力,人肉搜索等情绪化和非理性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这些行为,侵犯和损害他人利益,危害公共利益,应加以引导和制止。建立安全诚信的网络空间是广大网民的共同愿望,需要广大网民的共同参与。网络平台为网民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要多创作高品位、高格调,体现和谐精神的文化产品。要自觉坚持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遵守法律法规,恪守道德准则,规范网上行为。

五、要完善网络治理,建设和谐的网络环境。互联网发展在造福我国经济社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亟待高度重视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相关部门透露的数据显示,在奥运前夕,木马病毒数量猛增,是去年的8倍。所以我们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管理,安全与发展同步推进。但要强调的是,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而不是管死。

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篇12

自1982年国务院公布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至今, 风景名胜区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 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目前, 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达到187个, 还有省级风景名胜区约480处, 风景名胜区总面积近11万平方公里, 约占国土面积的1.13%, 基本形成了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系。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 泰山、黄山、武陵源、九寨沟等16处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或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等30个单位被列入首批中国国家自然遗产、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

李东序指出, 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是加强风景名胜区资源保护的迫切需要,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行动。通过五年的综合整治, 全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体制机制明显理顺、规划监督管理力度明显加大,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保护监管手段明显加强、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整体形象明显提升、风景名胜区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加强部门协调, 体制机制明显理顺。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高度重视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 建立健全综合整治领导组织机构, 发挥各部门的管理优势和积极性, 加强协作, 形成合力, 共同推进综合整治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通过综合整治, 地方主管部门和许多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 逐步做到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有些风景名胜区推行了综合执法, 有效提高了执法效率, 推进了风景名胜区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依法行政水平明显提高。结合各地实际情况, 许多省市和风景名胜区都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法规体系, 对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保护、规划建设、行政管理和旅游服务等发挥了重要的保障、规范和指导作用。

——严格规划建设管理, 规划监督管理力度明显加大。目前, 已有144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完成了总体规划编制 (或修编) 并已上报国务院审批, 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数的77%, 其中97处总体规划已经批准实施, 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数的51.9%。l30多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编制各类详细规划300多项, 指导和保障了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实施。规划建设管理力度加大, 开发建设行为逐步得到规范。

——大力整治违法违规建设, 风景名胜区环境明显改善。五年来, 各地景区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10752起, 拆除违规违章建筑面积140多万平方米;取缔违规商业摊点2.4万处;关闭非法采石场10618处;净化水面、美化水景700平方公里;退田还湖、退地还海1000平方公里。这些举措改善了风景名胜区的优良环境, 保护了风景名胜资源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建设监管信息系统, 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监管手段明显增强。目前, 全国已有27个省级主管部门和14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基本完成了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采购遥感数据8.5万平方公里, 对l5个省的2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进行了遥感监测抽查, 监测面积达到35万平方公里, 共采集变化图斑1000余处, 并对其中500余处有疑问的变化图斑进行了现场核查和处理。风景名胜区监管信息系统建设的运用, 实现了对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情况以及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状况进行定期与不定期的动态监测, 提高了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现代化、信息化的水平。

——规范设置标志标牌, 风景名胜区整体形象明显提升。通过综合整治, 风景名胜区共撤消不规范标牌25万块, 更换和添置新标牌4万块。现在, 绝大多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范设立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标志, 景区标识标牌新颖美观、富有地方特色, 基本形成了“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标志、景观景点介绍牌、古树名木保护牌、公益事业宣传牌、公共设施标志牌, 交通导引牌、森林防火警示牌、游览安全提示牌”等功能齐全、美观大方的标志标牌引导系统, 提升了风景名胜区的整体形象。

李东序重点对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考核验收情况进行了通报。2007年7月至9月, 建设部组织十个检查组, 分赴全国对五年来风景名胜区综合整体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在此基础上, 建设部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 授予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黄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泰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南岳衡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织金洞风景名胜区管理处、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新疆天池管理委员会等10家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十佳单位”的荣誉称号, 授予八达岭特区办事处与十三陵特区办事处等43家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优秀单位”的荣誉称号;授予秦福荣等20位同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优秀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李晓肃等l75位同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同时, 建设部还对25年来对中国风景名胜区事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在全行业有重要影响的谢凝高、陈素伟、姬保山、马纪群、马元祝、张国强、张延惠、李正明、姚国钧、冯关芳等l0名老同志颁发了事业发展突出贡献奖;对网络评选出来的“最受群众喜爱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 (黄山、峨眉山、武当山、武夷山、武汉东湖、庐山、衡山、洛阳龙门、蜀南竹海、八达岭——十三陵) ;“最佳资源保护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 (峨眉山、黄山、武夷山、九寨沟、庐山、崂山、泰山、杭州西湖、石林、天山天池) :“最具特色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 (四川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蜀南竹海、武陵源、三江并流、大理、织金洞、鼓浪屿、华山、方山长屿硐天、黄果树) ;“最具潜力的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区” (三清山、黎平侗乡、麦积山、天柱山、五大连池、腾冲地热火山、河南云台山、荔波樟江、山、本溪水洞) 等四十家获奖单位颁发了奖牌;对在风景名胜区职工、管理、领导岗位上分别工作25年、15年和5年以上的领导、干部、职工颁发了事业发展纪念奖。

李东序指出, 通过综合整治考核检查, 可以看出, 各地风景名胜区综合整治工作开展很不平衡。少数地方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不力, 成效不明显, 对照综合整治工作的标准和要求, 存在较大差距。建设部已对其中存在突出问题验收不合格的十个风景名胜区提出了限期整改的要求, 这十家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分别是:辽宁省金石滩、福建省桃源洞——鳞隐石林、山东省胶东半岛海滨 (成山头景区) 、湖北省大洪山 (钟祥景区) 湖南省猛洞河、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漓江, 长江三峡 (重庆市辖区) 、四川省石海洞乡、贵州省赤水, 云南省瑞丽江——大盈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这些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滞后, 建设项目违规审批和建设, 违反《风景名胜区条例》规定将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划、监督以及门票出售等行政管理职能交由企业经营管理;风景名胜区未实行有效管理, 环境卫生、旅游安全等管理混乱, 监管信息系统建设滞后等。

上一篇:住宅消费保障制度下一篇:广东科学中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