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市审计局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2024-10-26

宜城市审计局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通用11篇)

宜城市审计局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篇1

宜城市审计局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宜城市审计局 程登如

宜城市审计局把创建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纳入工作目标,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一是加强领导,强化教育。制订了创建方案、规划等,并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个科室。同时,调整了争创省级最佳文明单位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二是完善办公设施,优化工作环境。各科室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和打印机,保证1人1台电脑,1股室1台打印机,同时还配备了数码照相机、投影仪、摄像机等。截至目前,该局各种硬件设施已全部到位,开通了审计内部专网,达到了与上级审计机关的互联互通。在办公环境上,先后投入资金20万元,改善办公条件,购置了整套电教设备和学习光盘。将股室职责和个人职责制成版面悬挂在办公场所,时刻提醒大家认真履职尽责。三是丰富载体,开展各种创建活动。扎实开展“审计质量提升年”活动,认真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和“创先争优”活动,继续开展“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岗位练兵”、“先进科室”、“文明礼仪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全体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宜城市审计局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篇2

背景一2012年11月13日, 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的概念, 这是全国党代会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背景二2013年5月24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以对人民群众、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和责任, 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背景三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为《决定》) 明确提出:加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职责和能力, 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同过去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相比, 《决定》新增了“环境保护”要求。强化政府在环保方面的职责, 有利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美丽中国。

【知识关联】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从地理学角度涉及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和工业生产、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等问题。

【原创试题】

1.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下面与建设“美丽中国”不符的是 ()

A.降低单位GDP能耗

B.大力发展新能源

C.提高化石能源的比重

D.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

《全国地面 沉降防治 规划 (2011~2020年) 》指出, 中国逾50个城市地面正在下沉, 其中长三角、华北平原、汾渭盆地是中国三个主要的沉降区。据此完成2~3题。

2.引起我国上述地区地面下沉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地震破坏

B.过度抽取地下水

C.地质构造不稳定

D.气候变化

3.我国治理上述地区地面下沉最主要的措施是 ()

A.加强地震预报, 提高抗震能力

B.节约用水, 人工回灌地下水

C.加固地质构造, 减少地铁建造

D.植树造林,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4.大力开发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 生能源, 是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和较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三北” (东北、华北、西北) 地区和沿海及岛屿地区 (如图1所示) 。

(1) 据材料一分析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和该地风能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

材料二核能发电能量密集, 地区适应性强, 极少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不产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图2是我国核电工业省区分布图。

(2) 据材料二分析说明我国核电开发省区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3) 据材料二分析C市发展核能发电是否合理, 并说明理由。

5.发展循环经济能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 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甘肃省循环经济示范区是我国首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该循环经济示范区将在2015年建成, 届时将形成覆盖甘肃全省的七大循环经济专业基地。结合下面甲、乙两图, 回答问题。

(1) 在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过程中应重点开发哪些新能源?指出这些能源的共同特点。

(2) 张掖地区制种产业和酿酒葡萄种植发展过程中易导致何种生态问题?为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3) 结合图乙, 分析该地循环经济是如何体现可持续发展内涵的。

6.百度百科介绍, 我国十大环境问题包括大气污染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 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旱灾和水灾问题、生物多样性破坏问题、WTO与环境问题、三峡库区环境问题、持久性有机物污染问题。读“我国主要环境问题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图例A表示的环境问题是____, 其会引发____ (环境问题) 。东北地区该问题较严重, 针对此状况, 你认为应该采取何种措施?

(2) 图例B表示的环境问题是____, 其主要分布 在我国西 北地区的 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 图例C表示的环境问题集中分布在我国____地区, 试简述其原因。

(4) 图中1地区主要 的环境问 题是____, 在其综合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提高化石能源的比重, 会增加碳化合物、硫化合物、颗粒物的排放, 加剧环境污染, 其与建设“美丽中国”不符。降低单位GDP能耗、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均符合“美丽中国”的要求。

2.B材料中的三个地面沉降严重的地区都是我国人口、城市密集且工农业发达的地区, 这些地区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 从而导致城市地面下沉。

3.B针对城市地面下沉的原因, 必然要通过节约用水等措施来解决该问题。

4. (1) 原因:内蒙古地区位于中高纬度, 距冬季风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近;地形平坦开阔, 植被稀疏、低矮, 地表摩擦 力小, 风力强劲。有利条件:内蒙古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地广人稀, 利于发电厂的布局;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本区域能源需求量大, 市场广阔;技术条件 成熟;国家政策支持。

(2) 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省区, 且南方多于北方。原因: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城市集中, 经济发达, 能源需求量大;东部沿海地区常规能源相对短缺;北方常规能源的分布与生产多于南方, 且南方的能源生产无法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政策支持;核电工业 的地区适 应性强。

(3) 不合理。理由:C为重庆市, 其附近有我国最大的水利枢纽, 水电资源丰富且可向外输送;大力发展核电势必造成资源浪费。

合理。理由:人口、城市集中, 经济发展快, 能源需求量大;核能发电能量密集, 地区适应性强, 污染小。

解析:第 (1) 题, 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气候、地形、植被等角度分析风力强劲的原因;风能资源丰富、地广人稀、市场广阔、技术成熟、政策支持等都有利于风能资源的开发。

第 (2) 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 核电开发省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并且南部多于北部, 其原因可从人口和城市的分布、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常规能源分布状况、国家政策、核电本身特点等方面分析。

第 (3) 题, C为重庆市, 联系重庆的实际可回答该题 (可进行辩证分析) 。

5. (1) 新能源:风能、太阳能。共同特点:清洁、无污染、可再生。

(2) 问题:土地荒漠化。措施:合理控制产业规模, 节约用水,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答案合理即可)

(3) 废渣、矿渣、电石渣、盐渣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减少生产过程中废弃物的排放, 减少污染, 改善生态, 体现了生态可持续发展;延长产业链, 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促进经济的发展, 体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产业链的延长增加了就业的机会, 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第 (1) 题, 河西地区位于甘肃西北部, 气候干旱, 风力大, 风能、太阳能资源丰富。这些新能源都具有清洁、无污染、可再生的特点。

第 (2) 题, 张掖地区制种产业和酿酒葡萄种植需引水灌溉, 灌溉方式不合理易造成土地盐碱化等, 所以要控 制产业规 模, 合理利用 水资源。

第 (3) 题, 结合图乙从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分析。

6. (1)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或生物多样性锐减) 措施:加大监管力度, 禁止乱砍滥伐;采育结合, 积极营造人工林;进行林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2) 荒漠化气候干旱, 降水少

(3) 南方原因:南方地区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受盆地或低山丘陵地形的影响, 污染气体不易扩散;南方的煤含硫量高;土壤为酸性, 不能中和酸雨。

(4) 湿地破坏加强湿地保护,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采取工程措施, 进行湿地恢复等。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主要环境问题的分布、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图例A表示的环境问题分布在西南和东北地区, 应为森林破坏, 其会引发水土流失, 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并且其防治措施应主要从造林、合理砍伐和综合开发等方面进行分析。图例B表示的环境问题 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应为荒漠化, 其自然原因主要为气候干旱。图例C表示的环境问题主要分布在川、黔、湘、桂、苏、沪等地, 应为酸雨, 考生可结合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酸性土壤及煤炭的含硫量高等特点分析其原因。图中1地区主要位于我国东北平原, 其主要环境问题应为湿地破坏, 对已经破坏的湿地要进行治理, 对没有破坏的湿地要进行保护, 对正在破坏的湿地要逐步退耕还湿。

宜城市审计局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篇3

随着全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创建森林城市已经成为改善全国生态状况,推进全国国土绿化的富有生命力的新生事物和新途径,它必将不断扩大影响力,不断发展壮大。

第一,在解决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途径。创建森林城市要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战略重点相适应,城乡生态一体化是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基础,森林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城乡生态一体化。森林城市不仅要扩大主城区的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而且要大力推动城市郊区、村镇、山区、平原、森林和湿地资源的增长,从整体上提高市域范围内的森林覆盖率。要对城乡生态建设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形成城乡生态和谐发展的局面。

第二,在尊重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特别尊重自然规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认识、把握、遵循自然规律。

首先要把城乡生态作为一个系统来统筹,要把森林为主的各生态要素作为一个系统来统筹,把点、线、面很好地结合起来,把城市和乡村、山区和平原很好地结合起来,把林水很好地结合起来,科学布局、整体推进,力求生态系统供给和经济社会系统需求的平衡,使城乡自然生态系统为经济社会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生态服务。

其次,要尊重以森林为主题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特性,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维护生物多样性,力求城乡森林体系的生态群落结构合理,形成近自然状态,使生態系统也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着眼于促进农村和山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把城市森林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举措。创建森林城市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森林覆盖率,要求山区和平原林业有大的发展,通过创建森林城市,倡导生态经济型、农林复合型发展模式,要加快村屯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和荒山绿化步伐,使农村生态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要因地制宜地促进速生丰产林、珍贵用材林、林产品加工、生态旅游、木浆造纸等生态产业发展,加快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拓展农民增收和就业的渠道。要加大生态文明观的宣传教育,积极繁荣生态文化,树立生态价值观、道德观、政绩观、消费观,提高消费和城市生态文化的水平,促进全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

宜城市审计局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篇4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美丽常熟

常熟市环境保护局

2014年是确保“十二五”环保规划顺利完成的关键之年,全市环保工作要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以及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严守生态红线,狠抓污染减排,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强化执法监测监管,着力提升治污水平,切实解决环境突出问题,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为把常熟建设成为经济发达、生态优美、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现代江南名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重点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抢抓历史机遇,立足部门职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规划引领,统筹推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规划的实施,发挥环保牵头部门作用,明确生态文明示范市的创建目标,着力打造两大体系,即市、镇、村三级联动体系和园区、社区、企业三级共建体系,力争建成1-2个生态文明镇和一批生态文明示范企业,建成一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二是提升理念,营造氛围。以纪念“65”世界环境日为抓手,组织开展层次更高、周期更长、影响更广、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系列宣传活动,建设一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做好先进典型的挖掘宣传;同时,要更加重视畅通公众参与环保的渠道,深化环保志愿者活动,做到公益活动广泛、社区教育常态、生态知识普及。三是突出重点,工程推进。根据苏州市委市政府对2014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的任务分工,编制《“十大工程”2014实 1

施方案》,并推动建设,同时扎实推进我市新一轮生态文明三年(2013-2015)行动计划的重点工程项目,会同市委督查室建立起生态文明工程项目督查机制,切实支撑美丽常熟建设。

二、全面完成污染减排任务。污染减排任务是“十二五”发展的约束性指标。我们将紧扣减排目标,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程建设力度,持续提高减排管理水平。一是抢进度,力争超额完成序时进度。对照“十二五”减排目标任务,在前三年完成削减比例的基础上,明确剩余两年的任务,重新排定剩余两年的减排工程项目并督查实施,力争所有项目在2014年底前全部形成减排能力,超额完成“十二五”减排序时进度。二是抓工程,落实减排“八大工程”。尽快启动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项目进度。结构减排求落实,要加快推进印染行业综合整治;加大热电整合,推进热电厂及燃煤分散锅炉关停;加快清洁能源使用,完成沙家浜区域50台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替代项目建设。工程减排求进度,全面完成全市火电企业机组以及热电企业锅炉的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同步改造,提高烟气工程完成率;加快推进城西污水厂、东南污水扩建工程,完善生活污水收水管网建设,不断提升污水接管率,加快农村分散式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切实提高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率,加快规模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和小规模养殖场的关停并转。管理减排求执行,强化监管效能,不断提升治污设施运转率、排放达标率、黄标车环保检测率,逐步降低煤炭含硫率。三是求创新,突破减排增量难点。积极探索开展排污权交易工作,拟定相关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将总量指标经济化;同时要严格执行建设项目污染物总量区域平衡管理办法,建立总量

预警制度,提前告知各板块主要领导区域总量使用情况,提高环境资源意识,形成倒逼机制,提升地方政府减排动力。

三、全面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确保的公共服务,作为环保职能部门,我局始终把持续改善环境质量作为第一要务。一是切实改善空气环境质量。编制《常熟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2014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明确当前和近阶段大气污染防治目标任务;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其他各项重点工作,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及时启动燃煤锅炉整治,重点开展禁燃区建设和建成区、集镇区、开发区10T/h及10T/h以下燃煤锅炉淘汰及20T/h以上燃煤锅炉脱硫、脱硝、除尘提标改造;推进印染、化工、电子等重点行业企业废气污染治理,解决一批废气污染突出问题;强化机动车尾气监管,实施第二阶段高污染机动车限行,会同相关部门共同推进老旧机动车淘汰工作;完成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调查工作,摸清全市涉及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工业源、生活源、流动源以及其他源基本信息和产排污水平,编制出台《常熟市大气重污染应急预案(试行)》。二是切实改善水环境质量。全力做好望虞河和阳澄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工作,及早制订计划,完善推进机制,加强督查考核和技术指导,确保任务完成。增加自动监测的覆盖面,在全市主要河道推行断面长工作机制,定期通报断面水质监测分析结果,使各板块主要领导及时了解各自区域水质情况。开展以印染、化工、货架等重污染行业为重点的综合整治,督促指导两个化工园区对照上级要求以及整改计划,落实相关项目推进,完善监测监控预警体系建设,提升化工园区环境风险防控能力。落实最严格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持续推进饮用水源地预警平台建设,完善水源地巡查联动机制,定期组织开展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污染处置应急演练,提高饮用水源地应急保障水平。三是切实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开展污染场地调查,注重土壤修复。加强与国土、经信、规划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污染场地跟踪管理,建立搬迁、关闭企业场地备案制度,逐步对拟再开发利用的污染场地开展风险评估和场地修复。

四、全面强化环境监测监管。以维护环境安全为核心,保障群众健康为目的,进一步创新监管模式,加大执法力度,实现环保执法新突破。一是专项执法要有创新,明确新的“百千万”目标,即环境标准化企业超百家,环境信访压降1000件,环境监管进厂超过万家。要以集中式污水处理厂、重点排污单位为重点,强化环保后督查,确保污水排放达标;要以环保专项行动为抓手,严格落实“三严”执法要求,对环境违法行为 “零容忍”,营造全社会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的浓厚氛围。二是挂牌督办要有实效。继续会同纪委监察部门,对群众反映强烈、污染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环境问题实施挂牌督办,通过部门联动、板块协同,解决一批环境热点难点问题。三是联动执法要有效果。继续加强与公检法等政法部门的联动合作,做到机制常态化,执法规范化。充分发挥公安局派驻警务室作用,查处典型案件,形成震慑威力;继续加强与法院合作,提高环境执法处罚的执行力;加强与检察部门合作,健全环境执法法律监督机制。四是环境信访要有下降。优化环境信访调处机制,高度重视初信初访,继续实

施环境信访通报制、约谈制、限批制、分流交办制等制度,提高处置的及时能力;加大积案化解力度,提高重大信访处置能力;完善市镇村三级调处网络,提高协调处置能力;力争实现“三下降一提高”,即总量、越级、重复信访数量下降,满意率有提升。五是环境监测要有保障。确保监测数据及时准确、真实可靠,做到实时发布、及时上报、对异常情况进行反馈分析;继续加强饮用水源地、乡镇地表水自动监测以及大气灰霾子站监控系统建设工作,新增一套多参数饮用水源地监测监控系统、建设6个镇域主要河道水质自动监测站;开展大气颗粒物源解析工作,摸清灰霾形成原因,不断完善灰霾监测监控系统监测能力。拓展委托监测业务,加强监测数据审核,积极探索环保业务委托监测新路子。

五、全面加强队伍能力建设。2014年我局将持续推进服务品牌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的环保队伍。一是服务发展创新高。继续畅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实施环保行政审批服务效能改革,服务重点项目,开展服务经济挂钩企业结对服务活动,局领导挂钩分工,提前介入,主动服务;同时严把项目验收关,实现环境监管与服务的高效融合。二是智慧环保再创新。加快推进“智慧环保”云平台建设,完善各类业务系统,开发环保企业服务门户,扩展各类环境和污染源的监控手段,使该平台成为环保管理决策和服务基层企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三是环境信息要公开。做好重点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工作,将40个国、省控重点排污企业的基本情况、环境监测、总量控制、污染防治、等8个方面的环境监管信息在常熟环保网站上进行全面公开,自觉接受公众监督,督

重庆市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篇5

[2012-11-23] ·作者: ·来源:重庆市政府公众信息网

一是大力发展生态林业。改善生态是林业的根本任务,按照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建设生态家园、美丽重庆。着力推进国土绿化、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等工作,实施森林增长和森林经营工程,增加森林和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构筑长江生态防线。实施好荒山荒坡、陡坡耕地造林,封山育林、庭院绿化和重点集镇绿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让山更青、水更绿、空气更清新。

二是切实办好民生林业。改善民生是林业的主要目的。按照全市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大会的要求,在生态优先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效益林业,培育壮大林业支柱产业,不断拓展林下经济,扶持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鼓励农民在房前屋后、田边地角种“摇钱树”、建“致富林”,积少成多,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提档升级森林景观资源,鼓励农户建设星级“森林人家”,繁荣森林旅游经济。充分发挥林业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是培育全民生态观念。通过发展林业引导民众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更加自觉地弘扬生态文化、推动绿色发展。发挥生态协会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开展各类生态创建活动,丰富生态文化载体,增强生态文明教育实效,营造全社会爱绿、护绿、植绿的良好氛围。四是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机制。把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相应的目标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和生态效益补偿制度。

我国“多措并举”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2012-12-17] ·作者: ·来源:中国环境报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地区产生了大量生产、生活废弃物。废弃物被人们随意堆放或丢弃,加之农村种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强化农村环境保护,逐步实现农村生态文明,以此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大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环境意识。农村环境一旦受污染,最终受害者是农民自己。要想恢复受污染的环境,其成本远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所取得的利润高。且环境往往具有不可修复性,一旦受到污染不仅危害当代,还会殃及子孙后代。因此,要大力提高农民环境意识。一方面,利用各种媒体渠道,向农民宣传环境法律、法规,宣传环保的重要性,以及污染防治的方法和措施;另一方面,要重视农村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公共意识和文明修养,使其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进而增强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加强农村基层社会组织建设,选好“领头人”。污染防治工作从根本上讲是公共事务,理应由农村基层社会组织负责。基层社会组织的领导能力、政策水平及带头作用是做好农村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保障。要选配有能力、懂政策,能真心为群众谋利益的基层领导组织,其中主要是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和村委会,最重要的是选配好主要负责人。加大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将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等知识作为重点培训内容,从而提高村干部带领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严格落实考核奖惩制度,将每年的考核层次延伸到村,对各村落实环境保护政策情况进行考核评估。

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结构优化。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重点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相关产业链接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制定相应的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工程,如推广秸秆气化、养畜等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和生物材料,培育生态产业等。开展节约化生产,积极发展节地、节水、节肥的节约型农业。

减轻农村工业污染,实现废物减量化。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环保准入门槛,禁止工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加快推动农村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鼓励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等示范工程。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生态县创建为载体,深化环境优美乡镇、生态村创建,有序推进农村环境保护。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生活污染源治理。发挥市场的配置和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金进入污染治理领域,多渠道筹措资金,突破资金制约瓶颈。按照农村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采取分散与集中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因地制宜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居住比较分散、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分散处理方式处理生活污水;人口比较集中、有条件的地区要推进生活污水集中处理。新农村建设规划要有环境保护的内容,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防治设施。采取“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置”的城乡统筹垃圾处理方式,对偏远、不具备条件的乡镇的生活垃圾采取无害化处理方式,下大力气提高村生活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和处理率,同时优化农村生活用能结构,积极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培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

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延伸产业链。对己建成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统筹规划、分期分批进行治理;引导规模小的畜禽养殖企业走污水与粪便混合—沼气池—沼液—农作物的治理路子,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产生的粪便走干湿分离的治理路子,畜禽粪便加工成有机肥,尿液沼气化治理后还田。这样既保持了肥料使用简便、肥效快的特点,又减少了化肥对土壤的不利影响,还较彻底地解决了粪便污染环境问题,最大程度地使农业废弃物得到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强化监督,严厉查处农村环境违法行为。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察体系,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重要农产品产地的环境监察。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防止产生新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立项建设。加大环境监察执法力度,对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违反“三同时”制度,超标排污,向农村倾倒垃圾、废弃物以及违规开采造成生态破坏等环境违法行为,严格依法查处。

宜城市审计局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篇6

合川区通过建设农民工创业示范园、搭建创业实训平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民、大学生、下岗失业人员、退伍军人等各类人员实现全民创业,扎实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

据了解,该区自3月开展国家西部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试点区工作以来,独立设置了草街农民创业示范园作为农民创业促进工程的平台,示范园以制造业、农产品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导向,建成集生产、商贸、研发、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农民创业示范园。力争到,入住企业1000户左右,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8万人,规划区总人口10万人,实现年产值200亿元以上。

据介绍,该区积极搭建创业实训平台,促进大学生创业,在建博城、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和移通学院、涉外商贸学院建立创业就业孵化基地4个,今年预计将新增2个,800多名高校学生参加自主创业,50多个企业已经成功注册微型企业,年度生产总值超过400万元。大力开展“泛海扬帆-重庆大学生创业行动”,资助创立2个创业项目,落实补贴7万元。支持111名高校毕业生创办微型企业111家,落实补贴332万元。举办创业大赛营造创业氛围,合川区人力社保局、团区委、区就业局等单位共同组织举办合川区“诚信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吸引了606名高校大学生以工业制造、创意文化、综合服务、文体综合四大类的创业设计作品参赛。

宜城市审计局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篇7

关键词:城市生态化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特点,目标,规划,进程

在人类的发展中, 城市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 在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化时代城市发展建设更集中于规模与速度, 这虽然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但是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的“城市病”, 成为了社会和经济建设的瓶颈。当前应该将城市生态化作为一个发展的重要理念融合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中, 使城市的建设更加和谐、稳定、高效, 改变那种单纯发展的建设观念, 形成生态化、综合化的生态文明城市。

1 相关概念的论述

1.1 城市生态化建设

城市生态化是当前城市建设的趋势, 是指通过科学地调整与全面地协调使城市建设达到经济、社会和自然的全面发展, 有机地达到生态化目标的进程和状态, 城市生态化已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主题。具体的城市生态建设中可以将建设过程划分为如下几个子系统建设:一是社会生态化建设, 这是人们在生活质量提高、健康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同时, 进行的社会环境建设, 是城市建设必要的保障措施, 创造全面的权利维护系统, 促进教育与自由目标实现的主要建设内容与过程, 是城市生态化的重要基础。二是经济生态化建设, 通过城市中各项经济方式和行为的调节, 使城市生产、城市生活、城市交通更加符合经济规律的需要, 也更加具有经济方面的效益, 形成最少能源、资源和资金消耗下的最大经济效果。三是自然生态化建设, 城市建设应该以合理开发与保护自然为基本出发点, 要在城市建设中充分考虑到环境的因素, 在最大程度地保护环境的同时, 使生态和文明成为城市建设的核心, 达到在建设中保护, 在发展中开发的自然目标的实现。

1.2 生态文明城市

生态文明城市是当前城市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 也是建设未来可持续发展城市的重要途径与方法。生态文明城市是指在城市的运行和建设中以生态系统为基础, 充分考虑系统的支持能力和承载水平, 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社会学和生物学等基础学科知识, 在更好地利用系统工程和环境工程基本措施的条件下, 挖掘出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生态维护的潜力, 通过对城市消费活动、生产活动、环境活动的有效维护, 建立生态文明、经济发达的文明城市, 将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经济发展做到有机结合和高效统一。

2 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特点

2.1 生态文明城市的和谐性

生态文明城市讲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态之间和谐的发展, 要让城市的发展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在浓郁文化气息和人文特点的基础上, 形成生态高度发展的现代型文明化的城市, 在有效实现各种关系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促进城市的和谐、生态、文明等综合发展目标的实现。

2.2 生态文明城市的高效性

生态文明城市的构建过程中要强调对资源的高效利用, 要争取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通过多层次, 多结构的体系使城市的行业、部门达到有效整合, 实现生态文明城市的高效发展。

2.3 生态文明城市的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指导理念, 合理配置资源, 不因眼前的利益而用“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的“繁荣”, 保证其发展的健康、持续、协调。

2.4 生态文明城市的整体性

生态文明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 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 更注重对城市生产和生活的质量提高, 形成生态文明城市的整体发展。

3 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基本方法

构建生态文明城市的过程中离不开城市生态化建设, 为了将城市生态化建设落到实处, 应该对生态文明城市进行全面分析, 实现对城市生态化的全面落实, 这样才能够确保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质量。

3.1 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应该以生态产业为龙头走出一条新兴工业化的道路, 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中要以财富、健康、文明为核心, 建立起实现生态文明的城市发展目标体系, 促进生态文明与长远发展的高度统一。

3.2 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的规划

生态文明城市规划包括自然和人文生态规划, 通过有效地规划和科学地设计使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得到有效保障。

3.3 控制生态文明城市的创建进程

一是以水安全为基础, 将生态安全作为重点进行生态文明城市创建的控制, 确保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对水资源的使用, 也达到对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基本控制。二是以产业为基础控制城市的发展速度, 以产业的振兴计划实现企业、产业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4 结语

生态文明城市是城市建设的高级阶段, 也是全面实现城市生态化建设的根本表现, 生态文明城市表现为从系统上、理念上、结构上对生态建设和环境建设的关注, 对于城市未来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生态文明城市是倡导城市生活生态化与发展建设科学化的重要基础。新时期要对城市生态化建设进行进一步解读, 要在生态化城市建设过程中把握生态文明的要点, 形成对生态文明城市特征的有力突出, 探讨出一条目标明确、规划科学的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进程, 使城市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全面、系统的建设轨道。

参考文献

[1]于久宏, 任庆国.浅析城镇的生态化建设与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15) :26-27.

[2]黎海彬, 张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实践研究[J].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09, (03) :89-91.

宜城市审计局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篇8

近年来,随着郑州都市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市区内绿地公园建设也上了一个台阶。随着环境设施的改善和提升,这些绿地公园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相继自发形成了戏曲、歌舞等群众文艺团队。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引导,自发形成的文艺团队初期呈现出无序发展的状态,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和冲突,形成了不和谐音符。1956年,河南省工人文化宫建成开放后,一直是郑州职工群众重要的活动阵地,2002年改建为城市公园后也存在着以上现象。近几年来,从维护公园文明和谐的公共活动秩序,服务、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的角度出发,河南省工人文化宫在规范引导公园群众文艺团队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有益的管理经验,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构建和谐社会

随着绿色生态城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结构、居民生活习惯都在发生着变化,城市公园广场逐渐成为城镇居民生态休闲、健身娱乐的重要公共活动场所。在这样一个多种需求并存的自由空间里,不同层次、不同心态、不同素质的人群聚集到一起,必须需要统一的规定来调和不同需求之间的矛盾,以维护正常制度的公共活动秩序,这也是公园广场管理者的职责所在。

公园广场群众文艺团队由于自发形成、规模较大,且需使用音响设备等进行表演,这在参与者眼里会引起共鸣,但在喜好安静的人群中间,很容易引发矛盾冲突。首先是戏曲、歌舞团队因噪音问题与周边居民、群众的矛盾。近几年,广场舞大妈噪音扰民引发的矛盾冲突时常见诸报端,成为社会不良谈资。其次是文艺团队之间因场地使用、活动竞争引发的矛盾,还有文艺团队自身因为缺乏管理规范而引发的内部矛盾。工人文化宫公园群众文艺团队形成初期,就曾经发生过居民冲下楼打砸乐队乐器、团队之间因恶性竞争大唱“对台戏”、团队内部猜忌纠纷等矛盾冲突,噪音扰民投诉更是屡见不鲜、屡禁不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和谐文明。

因此,无论是站在化解团队与周边居民之间矛盾的角度,还是站在引导团队自身健康发展的角度,公园广场管理者都应该积极作为,对文艺团队进行规范与引导,维护公共活动秩序,减少矛盾磨合的社会成本,推动公园绿地广场生态文明建设。

服务群众文化生活

绿色、共享、和谐的发展理念,就是要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以合理规划引导服务为主。对公园广场群众文艺团队加以规范引导,管理者更不能高高自居,采取硬性管理措施,这样反而会越管越乱,越管矛盾越大。应该破除“让群众服从管理”的陈旧观念,树立“让管理服务于群众”的思想理念,从服务群众文化生活的立场出发,通过服务赢得群众的信任和工作的主动,以实现规范引导的管理目标,这是文化宫在实际工作中最为深刻的经验。

搭建平台。群众文艺团队的成员主要由文艺工作者、企事业单位文艺骨干、文艺爱好者等退休人员组成,他们从家走向公园广场,一方面是兴趣爱好所致,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寻求归属感;同时,戏曲、歌舞等文艺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群体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组织规范下才能正常开展,因此,规范管理也是群众文艺团队内在的客观需求。针对这一特性,文化宫决定成立职工业余剧团,把在文化宫经常开展活动、规模较大的群众文艺团队纳入职工业余剧团的管理序列,实行统一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双方也达成共识,迅速成立了豫剧团、曲剧团、京剧社、越剧社和两个歌舞团共6个文艺团队。之后的实践证明,搭建职工业余剧团管理服务平台,为规范引导群众文艺团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共享资源。公园广场本身就属于公共资源,不能先来先占,谁占谁用,应该在规范有序的状态下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最大效能。群众文艺团队实行统一管理后,文化宫投资兴建了一座露天舞台,建造了音响化妆间,统一调配给6个文艺团队使用;公园中心广场,由两个歌舞团轮流活动;调出会议室,供京剧社、越剧社两个剧团双休日活动,豫剧团、曲剧团也分别拥有自己的活动阵地。这样不仅有效化解了团队之间无序竞争资源的矛盾,也为团队开展活动、组织演出提供了便利条件。

规范秩序。群众文艺团队引发的内外矛盾,归根结底是因为活动秩序和管理秩序不规范而造成的。文化宫从抓团队自身建设入手,指导各团队制定了团队章程,明确了团队负责人产生办法及其职责、团队成员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团队内部管理。同时,出台了文艺团队活动规定,限定活动演出时间和音量大小,要求晚上10点以前必须结束活动,中招、高考前后实行“静音行动”,这样不仅妥善解决了噪音扰民的问题,也化解了文艺团队与周边居民之间的矛盾。

繁荣发展群众文化事业

公园广场群众文艺团队开展戏曲、歌舞等文艺活动,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自娱自乐、展现个人艺术才能的同时,也丰富活跃了市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属于群众性精神文明实践活动的组成部分,应该积极倡导,并给予帮助引导,促进其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其吸引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扶持帮助。自发性群众文艺团队有其生存发展的社会规律,如果没有外部力量的扶持帮助,很可能会随着团队骨干的自然退出而解体消亡,难以发展壮大。文化宫明确一名班子副职分管负责群众文艺团队管理工作,把团队管理纳入文艺体育科目标管理及考核体系,制定团队活动、演出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每年召开团队专题工作会进行总结表彰,建立起团队管理长效工作机制;从群众文化活动经费中挤出资金,给予团队补贴,调动其积极性;组织专业文艺骨干,对团队进行艺术指导,提高团队艺术成员素养和演出水平。目前,文化宫6个群众文艺团队成员由200多名发展为500多名,其中不乏“梨园春”擂主等票友高手;每年组织广场文艺演出和送戏下乡、文艺进社区等演出500多场,成为郑州市群众文化活动的骨干力量。

打造品牌。打造群众文化活动品牌,是增强群众文化活动吸引力、影响力、辐射力,繁荣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的重要途径。自2015年起,文化宫把广场文艺演出纳入打造中国梦系列文化活动品牌之中,按照“天天有活动、季季有主题、节日有庆祝”的活动原则,在春节、五一、国庆节等重要节日和抗战胜利、红军长征等纪念日,配合地书比赛、灯谜展猜等活动,精心策划“中国梦 民族情”群众文艺联欢活动,组织6个团队轮番登场演出,与市民群众共同庆祝和纪念,打造节日、纪念日文化活动品牌,利用重要时间、节点深化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每年夏季,推出历时3个多月的消夏百场文艺演出活动,丰富活跃市民群众文化生活,打造消夏文化活动品牌,深受市民群众欢迎。

经过近几年的规范与引导,文化宫群众文艺团队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文化宫本身也因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而成为闻名遐迩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不仅吸引了城市居民,也吸引了不少郊区的农民,他们经常自发到文化宫“树下看戏,花前听歌”,不仅增添了无限的生活乐趣,也为构建绿色、共享、和谐的生态文明建设增砖加瓦。

宜城市审计局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篇9

2014年安徽省政法干警十八大报告解读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

作为一名政法干警工作人员,是为人民服务的,必然需要了解当下的时政热点,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所以,时政热点在历年的政法干警考试中都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今天,中公政法干警考试网就为大家分享十八大报告解读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希望帮助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必须珍惜每一寸国土。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更多信息查看:马鞍山人事考试网 马鞍山公务员考试网

马鞍山中公教育

马鞍山中公教育 祝您考试成“公”

地址:安徽省马鞍山市花山区花雨路99号海外海写字楼15A06

中公教育 ·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宜城市审计局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篇10

同志们:

全国文明城市是全面反映城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五个文明建设整体水平的综合性荣誉,是最有价值、也是创建难度最大的城市品牌。自X荣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消息公布以来,全市上下欢欣鼓舞。昨天,我代表全市从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领回了这个沉甸甸的荣誉奖牌。今天,占用大家周末的休息时间召开会议,主要是考虑要在第一时间和大家分享创建成功的喜悦,部署在新的起点上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

刚才和大家共同观看了创文VCR,回顾六年的创建历程,我非常感动。六年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顽强拼搏,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市民群众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认真遵守文明守则、争做文明市民、倡导文明新风;广大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文明劝导员常年坚持在街道、社区、广场,用一言一行播种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乐坪乐”“长青藤”等成了最美的风景;广大公安民警、城管执法人员、新闻工作者、环卫工人、公交车出租车司机、园林工人、快递员、物业服务人员等各行各业人员恪尽职守、提供优质服务;在娄各企事业单位和车站、学校、医院、银行、电信等窗口行业积极响应、共建共创;市、区创管工作人员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付出了艰辛努力。特别是今年以来,大家积极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持在防控中抓创建、在创建中促防控,展现了众志成城、守望相助的良好风貌。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向为X城市文明建设作出贡献的历任市委市政府领导和广大干部表示衷心感谢!向积极参与创文工作的全体市民表示诚挚问候!

刚才大家进行了奖牌传递,表达了继续做好创建工作的决心。创文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首先要坚定作为全国文明城市的自信,看到当前全市上下心更齐、气更顺,干部作风更务实,群众关心的问题正在一个一个地解决,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社会风气健康向上,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治安良好,社会秩序井然,生态环境优良,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正在集聚并逐步显现,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们与先进城市水平相比,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不忘初心、继续奋斗,坚持全面创建、全民创建、全程创建和全域创建,努力推动X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向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更高的水平迈进。

下面,我就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认真学习领会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精神,增强做好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

在这次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忙之中亲切会见参会代表并合影留念,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对精神文明建设战线同志们的亲切关怀,对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殷切期望。王沪宁同志在表彰大会上指出,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入开展党的xxx精神宣传教育,激励干部群众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团结一心奋进新征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培养时代新人,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远大理想。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提升群众参与度和满意度,增强创建工作实效,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形成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

当前,我们正处在重要的历史节点,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我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从明年起将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党的xxx为我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既要看到我国发展总体态势是好的,我们完全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取得新的伟大胜利,也要看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前诸多矛盾叠加、风险挑战显著增多,我国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全市上下要清醒认识到,风险挑战越多,我们越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担负起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增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凝聚起全市人民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进一步激励全市人民坚定信心、顽强拼搏,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上不断开创新局面,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常态长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会议和重要场合,先后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深刻揭示了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科学回答了事关精神文明建设战略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我们做好精神文明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党的xxx将“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确立为“十四五”发展主要目标,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纳入2035年远景目标,强调“我国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xxx的战略部署,立足新起点,把握新要求,不断开创精神文明建设和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工作新局面。

一是突出思想引领,以更强共识把全市人民紧紧凝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市党员领导干部要作表率,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切实提升宣传思想工作引领力,积极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站,“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全市人民紧紧凝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下,步调一致向前进。

二是突出成就宣传,以更足信心汇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精神力量。当前要深入开展党的xxx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的宣传宣讲,充分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明确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目标,激励全市人民振奋精神、乘势而上,在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满怀信心、昂首阔步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三是突出教育教化,以更实举措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市民文明素质是城市文明的核心,是城市文明的关键。要把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常抓不懈。要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加快《X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立法进度,引导广大市民遵守《X市民文明公约》和《X市“十不”文明行为规范》,从细微处做起,做到“大节”不失范、“小节”不失礼。要传承红色基因,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以良好家风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要积极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灵魂铸造、诚信建设、志愿服务、文化传承和文明劝导等文明社会风尚行动,评选表彰“最美人物”“X好人”等,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让身边的人带动身边的人。

四是突出功能配套,以更大力度推动城市品质升级。基础设施建设是文明城市的硬指标、硬任务,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这方面,我们还有不少短板,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以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契机,科学布局城市的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持续推进城市道路交通、公共服务、水景生态、市政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不断塑造城市新风貌。要聚焦短板,注重整合、盘活资源,讲求务实、适用,加快推进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示范性校外实践基地等各类公共场馆场所建设,在解决好“有没有”问题的基础上,逐步提质升级,努力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要建强用好市、县融媒体中心,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为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供有利条件。要不断创新城市管理和服务,认真搞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努力让城市更有序、更干净、更宜居,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身边的变化,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五是突出社会治理,以更高标准优化城市发展环境。文明城市须靠良好的发展环境来承载。要以干部作风集中整治为抓手,全面提升各级各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要加快建设法治X,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要积极开展全民诚信教育,开展金融诚信、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建设,依法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要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整治校园周边环境,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要扎实开展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市场环境、餐饮服务和小区管理等专项整治行动,大力整治城市“十乱”和卫生脏乱差等顽疾,加快解决小区物业管理混乱等问题,营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要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健全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保持齐抓共管、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自觉摒弃“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错误认识,主动克服“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懈怠心理,注重工作实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到领导力量不减、工作队伍不散、投入保障不少,不断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把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要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为创建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各尽其责的创建模式,建立必要的项目建设和工作经费投入机制,推动创建工作常态化开展。要根据《市区两级领导和中心城区单位包联项目帮扶社区创文管卫工作方案》和创管办列出的创建任务项目化清单,层层建立分片分块包干机制,做到工作不漏项、事事有人管,确保“短期见效果,长期不反弹,整体大变样”。

2.进一步优化工作机制。近几年的创建工作,在加强创建调度、强化日常督查、严格测评奖惩等方面,都探索形成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要把好的做法转化为长效机制。要通过“双周督查测评通报”等常态化的调度、督查、测评、通报等手段,压实工作责任,推动常态长效。要进一步推动网格化管理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注重把近年开展的“好人之城”“志愿之城”等城市文明品牌建设串联起来,让创建活动走进群众的内心、融入市民的生活。

3.进一步营造浓厚氛围。各级宣传部门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工作,在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上设立专题专版专栏,及时反映工作动态,宣传工作成果,积极推广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传递正能量、树立新风尚。要围绕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定期开展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精心设计各类宣传载体和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努力让更多的市民参与进来,推动文明创建工作深入人心。

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市级领导干部要当表率、作示范,积极解决文明城市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心声,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广大市民要当好主人翁,不断提升自身文明素养,彰显文明新风。各县市区要积极作为,深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创建更多的文明县城、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让文明之花在X大地处处绽放。

宜城市审计局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篇11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沉淀,特别是在抗击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迸发形成的“不怕牺牲、敢于胜利;坚韧不拔、艰苦创业;自主创新、勇攀高峰”的东汽精神,不仅是东汽人最强大的精神支柱,而且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已成为东汽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导致制造业特别是重型装备制造业进入了转型升级的拐点,企业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改革已势在必行。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东汽顺应潮流主动出击,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从历史使命和未来愿景的战略定位中寻求发展路径,在“东汽精神”和企业文化的落地中寻找内驱动力,充分发挥“东汽精神”在建设一流企业中的强大精神引领作用。因此,东汽组织实施了为期三年的以“弘扬东汽精神推进工作”为载体的企业文化建设活动,创新提出了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行化于品、品化于形”为四个阶段的弘扬“东汽精神”及企业文化建设方法,并充分运用企业文化建设规律,通过文化诊断、理念导入、文化宣贯、文化评估、PDCA循环等,用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系列主题活动推动目标文化的落地,以“东汽精神”的软实力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为东汽全面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内化于心,将文化凝聚力根植于员工理念中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厂史教育,做好文化传承。举办多场次弘扬东汽精神专题宣讲,并组织开展了青年员工“学厂史、知厂情”教育活动,迅速掀起学习、践行东汽精神的热潮。充分利用“文化建设训练营”、企业文化骨干培训、新员工入职教育、新任中干培训等途径,专门设置企业文化和东汽精神的专题课程,加强对厂史厂情、文化理念、核心价值等方面的宣贯,做好文化传承。

通过多种载体推进文化传播,做好文化积淀。注重文化产品对内、对外功能的立体策划,在做好内部宣传鼓动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对外文化影响。一方面,充分利用“三基地一窗口”的独特优势,对新入职的青年员工、新任干部、新党员等进行集中宣誓教育。通过组织观看厂史教育纪录片,广泛开展“弘扬精神、传承文化”集中教育活动,使东汽精神深入人心。积极利用新媒体,把微博、微信、微电影等信息化手段作为传播东汽文化的新载体,在弘扬“东汽精神”的同时进一步传承东汽文化。另一方面,自创“东东、琪琪”卡通人物形象,编制《文化理念卡通画》《企业文化报告》《文化东汽》宣传折页、《文化东汽报》,创作传唱《东汽之歌》,以精炼简洁的方式向社会和用户展示东汽文化的特色亮点。

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意识提升,做好文化弘扬。面对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为树立发展信心,东汽把地震遗址打造为爱国爱厂教育基地,组织开展了“重回汉旺故里、不忘创业艰辛、实现绩效目标”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员工的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还通过策划推出系列形势教育专题片、MV等,进一步加强对员工的思想引导。

通过企业文化内化于心,以新颖有效的形式和载体展示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将“东汽精神”根植于员工心中,使之成为东汽人普遍认同和尊崇的价值观念,并自觉成为“东汽精神”的传播者和弘扬者。

外化于行,将文化影响力体现在管理提升中

变问题整改为主动改善,开展自助式的员工行为辨识。从2012年7月开始,东汽组织开展了“规范员工行为”主题大讨论活动,全公司50多个二级单位3 300余名职工参与其中,提出整改问题项目300余条,掀起了对照“东汽精神”检查、整改的热潮。

变公民素养为管理导向,促进员工行为规范体系完善。改变以往重点关注员工岗位行为的做法,把关注维度向员工日常行为及社会行为拓展,分别对员工就餐行为、文明用语、交通出行、文风会风、廉洁从业、控烟禁烟等行为出台了系列行为规范并进行了集中整治,逐步构建起了东汽员工行为规范体系。

变约束导向为价值驱动,用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带动员工。东汽注重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相结合,一方面不断完善员工岗位行为管理制度,做好劳动纪律、质量安全管理定期巡查等,加强对员工行为的规范与引导;另一方面通过自编自演行为规范公益广告、制作播出走基层访谈、举办“东汽大讲堂”“道德讲堂”“争做好员工、实现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编发学习资料等文化建设形式,引导员工自觉遵守管理制度,对规范员工行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应。

通过企业文化外化于行,引导员工自觉将弘扬“东汽精神”转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以“东汽精神”为引领的企业文化建设正在成为东汽员工的行动指南。

行化于品,将文化先导力作用于示范引领中

拓宽企业文化建设视角,在评先推优中体现文化导向。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组织开展了历时一年多的“首届弘扬东汽精神典范人物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彰显典范人物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用文化导向拓展榜样范畴,着力提升员工综合品质。

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内涵,在精益管理中体现文化导向。精益制造是东汽近年来促进提质增效、管理提升的重要载体,同时把精益文化的培育与传播作为新时期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新需要,制定实施生产现场VI和服务现场VI,并推出了以精益文化为主题的文化理念宣传展示牌及卡通画,还以“大讲堂”的形式制作播出了精益制造教学片,录制《东汽精益之歌》,既为精益制造6S管理规范了标准,又为精益文化传播丰富了形式。

细化企业文化建设指标,在绩效考核中体现文化导向。改变传统的生产导向,在对基层单位的考核指标中进一步融入企业文化的导向指标,起草编制了《基层企业文化建设考核评价管理办法》,并广泛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调查分析和基本情况测评,进一步增强文化建设的针对性、互动性和功能性,帮助基层单位查找不足,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改进方向和依据。

nlc202309041332

通过企业文化行化于品,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文化管理导向机制,将“东汽精神”的精髓真正融入到提升员工忠诚度和企业诚信度的行为中,为建设全员性的文化行为和文化品质打下了坚实基础。

品化于形,将文化竞争力贯穿于价值创造中

加强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提升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在加强公司内部企业文化及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东汽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东汽精神”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传承与弘扬》,顺利通过等级鉴定,获得结项证书,并公开出版发行。这既是东汽精神理论研究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是东汽对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先进文化作出的又一积极贡献。

加强感恩文化的感召示范,提升树立社会形象的能力。东汽在震后积极培育感恩文化,把每年的5月12日作为“东汽开放日”,对员工家属及社会公众开放,提升员工荣誉感和社会影响力。积极参与玉树、舟曲、彝良、芦山、鲁甸等重大灾区的救援工作并捐款捐物。组织开展助留守儿童圆梦、义务植树、义务服务社区、资助贫困学生等公益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高度评价。

加强文化建设的战略承继,提升服务市场客户的能力。东汽坚持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备一代、构思一代的发展战略,注重塑造对内感召、对外发力的企业形象,将“东汽精神”体现在质量提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服务转变、团队建设和履行社会责任上。2012—2013年,东汽产品产量分别为2 645.35万千瓦和3 140.75万千瓦,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23.54亿元和131.21亿元,产品产量和工业总产值均实现了增长。2013年3月,东汽发电设备产量累计突破3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设备总量的1/4。

通过企业文化品化于形,进一步展示了具有“东汽精神”元素的文化符号,与产业拓展、技术创新、质量提升、服务优化等工作一道,推动了东汽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公认度的不断提升。

东汽企业文化建设的体会与启示

做“减法”,重“实效”。根据企业文化建设问卷调查与测评的结果,对企业文化建设进行评估分析,形成年度文化建设目标,同时紧紧抓住弘扬“东汽精神”这条主线,专注于关键举措的推进,不贪大求全、不追求形式,做好有用的,省去不必要的,以有效的方式推动文化建设的实效,真正彰显文化的影响力和驱动力。

做“加法”,重“创新”。依托弘扬“东汽精神”推进工作这一有效载体,注重东汽文化理念层面的再“创新”,在企业发展的文化层面寻找创新点,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为基本点和出发点,丰富延展创新文化、精益文化、服务文化、品牌文化,赋予其有时代特征的新内涵,并注重文化建设落地方法和路径的再“丰富”,为文化建设注入了富有时代特色的新思维、新动力。

做“结合”,重“应用”。注重在弘扬“东汽精神”与公司中心工作上寻找结合点,即:与管理提升的结合、与绩效改善的结合、与团队建设的结合、与改革创新的结合,积极引导员工价值观认同和工作行为规范,从而服务于东汽改革发展的需要,树立良好的队伍形象、产品形象和企业形象,以文化的高度去标注东汽品牌的高度。

做“融入”,重“骨干”。开展弘扬“东汽精神”推进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推动企业文化落地,这就需要有一支强有力的文化建设团队。为此,东汽在每个部门和分厂都设置了“弘扬东汽精神联络员”,建立了联络员QQ群平台,定期组织开展企业文化骨干培训、文化建设训练营活动。有了这个文化建设骨干群体,才真正形成了东汽文化建设上下衔接、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实现了文化建设与中心工作的紧密结合,这也是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的有效途径。

回顾近年来的工作,通过文化理念的宣贯与根植、管理手段的转变与改善、员工行为的示范和引领、品牌价值的创造和提升,东汽用丰富多样的文化载体、特色鲜明的“品牌”活动、循序渐进的工作方法、上下结合的互动形式积极推进以弘扬“东汽精神”为载体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既加快了文化落地的步伐,又为生产经营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东汽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2012—2013年度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成果”“中国企业文化管理创新典范单位”“2012年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十大典范案例”“2012年度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2014年度全国机械行业企业文化特色单位”等称号。东汽将继续唱响弘扬“东汽精神”主旋律,以文化落地推动东汽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责任编辑:胡引定)

上一篇:代替报名事业单位委托书下一篇:意境写作技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