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学中心工程

2024-10-27

广东科学中心工程(精选6篇)

广东科学中心工程 篇1

中国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 (以下简称“农行广东分行”) 牢固树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 在农总行2014年综合绩效考评取得了全行第一的历史最好成绩。农行广东分行信息技术管理部认真落实党委各项部署, 服务中心工作, 较好地发挥了科技引领和推动作用, 在风险防控方面, 研发了实时业务监管数据分析系统, 发挥了积极的风险防控作用。

信息科技风险可以说是唯一能够导致银行全部业务在瞬间瘫痪的风险, 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已明确要求将信息科技风险防范作为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任务, 可见科技风险防控的重要性。农行新一代核心业务系统Bo Eing的上线为后续业务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然而新的业务系统可能带来新的风险控制挑战, 主要表现为操作风险和业务风险。

操作风险是农行广东分行需要重点防范的风险之一。由于业务模式的转变, 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 柜员动辄可办理金额非常巨大的业务, 而这些业务完全可能是瞬间到账的跨行、甚至跨国的转账业务, 因此一旦无意差错或者有意为之, 则会给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

业务风险是指交易本身的风险, 被金融犯罪分子利用进行洗钱等犯罪。反洗钱对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维护社会公正和市场竞争具有重大的意义。“了解客户”是反洗钱工作的基石, 因此应重点关注可疑的交易和异常交易行为。

鉴于此, 农行广东分行着手研发一套适应新的业务应用系统的实时业务监管数据分析系统, 从技术层面来对业务交易进行实时有效监测和数据分析, 以便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及时发现可疑交易和违规操作, 而不必等到损失已经造成一段时间后再来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该实时业务监管数据分析平台及时向监管人员提示预警, 减少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一、系统功能

实时业务监管数据分析平台是农行广东分行面向辖内各二级分行及营业机构的业务系统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系统。该系统以网络浏览器的B/S架构和操作模式为主, 分层级管理, 主要是监管业务交易数据, 具有报文智能解析/重组、业务仿真、业务统计、柜员行为监测、报表和实时报警等功能。

(一) 报文智能解析/重组、对账系统业务仿真模块功能

支持报文协议重组、合成报文协议数据包。通过报文协议解析数据包后, 可以完全了解报文数据包数据格式, 支持对账系统业务仿真。该功能的提供, 可以缓解业务人员每天花费好几个小时手工下载对账系统数据, 提高了工作效率, 具体见表1所列。

(二) 柜员违规行为监测模块功能

监测刺探客户密码、刺探柜员密码、非办公时间签到等违规操作, 如监测柜员刺探密码功能。

(三) 业务统计模块功能

能够统计交易错误次数和地市交易次数等, 如统计地市交易次数功能。

(四) 可拓展功能

监测大额资金转账、大额资金汇划、大额资金清算和大额贷款等功能。此外监测异常交易行为, 如频繁地使用同身份证进行当日开户和当日销户等。

(五) 报表和实时报警模块功能

能够通过规则过滤产生报表和实时报警, 这能够立即对可疑行为 (如可疑洗钱行为) 进行响应, 并及时采取措施减少损失。可配置的规则能够在应用级别跟踪操作行为并对异常活动实时产生警告, 能够立即关注可疑行为。

二、服务对象

依据服务对象的不同, 系统划分有5个模块, 即报文智能解析/重组和业务仿真模块, 业务统计模块, 柜员行为监测模块, 反洗钱监控模块 (现阶段没有实现, 可拓展) , 报表和实时报警模块5部分。服务对象是运营中心及业务部门, 系统依照省行中心、二级分行等2个层级管理, 各层级用户可依据操作员的角色配置来设置访问各业务板块的权限。

三、技术实现

经过调研, 目前基于网络监控的成熟产品, Intellinx符合农行广东分行要求。Intellinx基于网络旁路技术收集通信报文数据, 是较为成熟的商业产品, 其架构对正常的IT运作不产生任何的开销, 而且不出现任何风险, 提供了一个最终用户活动记录的完全再现, 它能够完全再现用户任何一个应用操作, Intellinx能够知道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了哪些事情, 所有的应用操作数据被实时监控并且解析。通过规则定义, 将Intellinx收集到的数据进一步细化, 并形成过滤规则, 具备二次开发功能。

结合农行广东分行实际需要, 以Intellinx作为基础, 建立具有交易监控、报表智能获取等功能的平台。Intellinx软件支持集中式和分布式的架构, 农行广东分行根据网络拓扑架构的实际需求, 采用了集中式网络架构:Intellinx服务器连接到农行广东分行核心交换机的Port Mirroring端口, Port Mirroring镜像端口应该被配置为单向, 只能够接收所有发送到主机的网络流量信息, 如图1所示。

此外, 还可采用分布式架构, 即在二级分行下每个支行部署一台专门的Sensor服务器, 用来捕获和记录网络数据流量。多个不同的Sensor服务器捕获和记录网络数据, 可以集中发送到数据中心的Data Analyzer服务器上, 进行统一的数据分析和后续审计处理。数据中心的Data Analyzer服务器用来接收所有Sensor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捕获数据, 经过分析之后集中存储在Backlog database数据库中, 其拓扑图如2所示。

四、主要优点

实时业务监管数据分析平台的开发, 一是有利加强对业务系统实时监管;二是对业务系统的柜员操作风险进行有效防范, 能够有效地规范柜员的操作, 并且有巨大的震慑作用;三是通过对实时交易和历史交易进行数据分析, 能够及时发现可疑的交易。

广东科学中心工程 篇2

这里可真大啊!有几个展馆,还有一个水上总动员。我们先去玩水上总动员。这里有学农民从井里打水,有水力风车,还有脚踏水车,样样我们都觉得新奇,玩得满头大汗。

到了中午,我们到饭堂吃饭。午餐过后,我们来到展馆参观。里面有绿色家园、发现与科学、儿童天地、飞天之梦、数码天地……最刺激的是旋转汽车,它可以让一辆汽车三百六十度旋转,但要一米四以上的儿童才能乘坐。我坐了上去,汽车开动了,我的心好像从口里吐出来一样。转了两圈下来,我的头都晕了,走路踉踉跄跄,像喝醉酒似的,真过瘾啊!

最神奇的是人体旅行。我们要从“脚骨头”里进去。“脚骨头”里黑黑的,真可怕啊!我心惊肉跳地想:这里会不会有鬼啊?我紧紧拉住同伴的手,一会儿来到了“胃”,这里宽敞多了。突然一些小东西掉到我们头上,我吓得全身发冷,仔细一看,原来是些棉花,代表胃里的食物。我们又来到“肠”,“肠道”弯弯曲曲,像个旋转的滑梯。我马上坐了进去向下滑。这个“滑梯”七拐八弯的,很好玩,我和朋友们不厌其烦地玩了很多次。这时老师叫我们了,我们赶紧穿过“食道”从“嘴巴”出去。我发现“嘴巴”里有一颗“烂牙”,上面还有一条虫。我想:我们可不要有蛀牙呀!

广东科学中心工程 篇3

目前国内三大馆, 即中国科技馆、上海科技挂、广东科学中心, 引领着我国科技馆界的发展, 其中, 广东科学中心 (以下简称“科学中心”) 更是以先进的发展理念, 成为创新的代言词。开馆三年来。科学中心科普志愿服务工作从无到有, 从有到专, 从专到精, 从精到国际化, 为我国科普志愿工作发展指出了两种方向。

一、发挥本地科普资源优势, 科普志愿服务对象精细化

作为广东省首个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示范点, 科学中心积极发掘科普资源优势, 不断创新科普志愿服务形式, 全方位服务社会各界。

开馆三年来, 科学中心立足广州高校资源优势, 招募培养的大学生科普志愿者超过了三万人次, 科普志愿者的专业涵盖了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环境等主要学科。

仅2011年, 科学中心科普志愿服务公众就超过200万人次。同时, 科学中心还启动社会志愿者的招募工作, 组织培训2批离退休干部到中心开展志愿服务, 在离退休科教文工作者参与科普志愿服务领域首开探索。这种以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为基础, 向科教文卫工作者延伸的科普志愿者组成架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为各地科技馆如何发挥本地资源优势, 以点带面发挥科学传播作用提供了借鉴。

除了服务一般公众, 科学中心科普志愿服务已经迈向精细化服务阶段。

1) 2011年, 科学中心启动了“顶天立地”计划:“顶天”———发起成立广东省委党校广东科学中心教学培训实践基地, 成为广东省、市各级领导干部科普素养培养的重要基地, 科学中心紧紧把握契机, 启动针对领导干部的科普志愿服务机制, 组织培训专业科普志愿者, 针对领导干部的科学素养培养需求, 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普志愿培训, 有力的支持了党校在中心开展的领导干部培训工作, 已为1000名领导干部科学素养培训提供了服务, 经历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这也标志科普志愿服务正式走向精细化, 在我国科普志愿服务领域开启了先河。

2) “立地”———中心联合省科技厅、教育厅建成以科学中心为枢纽基地的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平台, 开创了馆校结合科学教育的新机制。为满足“展翅计划”实施需要, 科学中心启动面向青少年学生的科普志愿者服务机制, 培养了一大批专业志愿者, 参与“展翅计划”的实施, 深受青少年学生的欢迎。这也是全新的、专门面向青少年学生开展的针对性科普志愿服务模式。

二、立足科普传播平台, 科普志愿服务资源整合化

作为广东省最大的科普教育基地, 科学中心积极发挥龙头作用, 联合全省40多家市级以上科技馆、科教中心等重点科普单位, 先后成立了广东省科技馆委员会、广州科普基地联盟, 整合了全省科普教育资源, 全面升级我省科学传播能力。这为科学中心科普志愿者提供了新的传播途径:依托省市两级科普组织, 将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真正地推向了全省, 从科普志愿工作主要服务于珠三角城市, 正式转向辐射全省各地市, 为非珠三角城市科普服务工作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科普志愿服务受益面也全面展开。

科普志愿依赖科普传播平台资源的整合, 实现了科普志愿资源的整合, 共用传播渠道, 与科学馆发展相得益彰, 实现了共赢, 达到科普志愿服务“一部分先富起来, 先富带后富”的成效。

三、结语

科普志愿服务是科技馆发挥其科学传播功能的有效推动力, 科普志愿工作的开展应该紧密围绕科技馆的发展进行, 而当前我国科技馆的发展不可避免的出现区域差异性, 如何在各区域协调发展, 科普资源整合过程中, 做到科普志愿工作的同步整合, 进一步发挥科普志愿服务的作用和地位, 满足科学素养的职业差异性需求, 是科技馆发展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科普志愿服务工作的有效战略性协调发展, 一方面可以削弱不同区域在科学传播人才培养、储备上的落差和不足。另一方面, 科普志愿者资源的整合化, 服务对象的精细化, 既满足发达地区公众科学素养提升的需求, 又能满足欠发达地区科普传播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徐善衍.关于科技馆发展趋势和特点的思考[J].科普研究, 2007.

[2]张明生.我国科技馆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通报, 1999.

[3]王可炜, 羊芳明.公众科学素养与职业差异性[J].广东科技, 2011.

游广东科学中心的日记 篇4

今年暑假,我们去了一趟广东科学中心。

刚下车,便隐隐听见哗哗的声音,我快步向声响处奔去,只见科学中心门前正在做喷泉表演,那溅起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地纷纷落着。

走进科学中心,里面有许多展馆,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那些古生物化石。讲一讲我最喜欢的江汉鱼吧。江汉鱼属于硬骨鱼纲,鲤形目,江汉鱼属。江汉鱼头比较小,体型肥宽且短,成熟期鱼身长10-15cm,形态侧扁,纺锤形,类似现代的鲫鱼。产于新生代、第三纪、始新世的地层中,距今36.5-53百万年。

在这里的IMAX巨幕影院看电影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那里高22米,宽29米的巨大银幕,会给你带来全方位的视觉效果,使你感觉仿佛置身于其中。

广东科学中心工程 篇5

在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的计划决策与执行过程中, 政界与学术界都一直在关注讨论这类组织的“公共性”问题。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处于转型时候, 科技体制的改革也在继续进行中, 对这个问题的结论也不是轻易就能作出的。本研究以公共科技管理的观点, 结合国际上对研发机构的研究, 以环境背景数量分析为重点, 研究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公共性”问题。

1 作为公共产品的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从总体上看属于公共产品。但科学技术的公共性应进行具体分析, 可区分为普适性、认知性、隐含性。

1.1 公开的科学技术知识是普适性的公共产品

科学技术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可以通过文字、图像而传播的。显性知识一般是可以公开的, 但也有一些是只能在有限的规定的范围内传播或使用的。我们称前者是全公共知识, 后者为部分公共知识。隐形知识是难以用文字、图形来表述, 难以大范围传播的知识, 如手工艺技术。

显然, 可公开传播的科学技术知识, 具有非排他性, 即某个人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科学技术的消费。同时, 也具有非竞争性, 即某个经济行为人使用科学技术知识生产商品与服务时并不影响其他经济行为人对同一技术的使用。事实上, 关于基础科学研究的成果, 基础性调查资料, 竞争前的应用研究成果, 基础技术研究成果等所形成的科技知识, 可以为广大公众所共享, 甚至为全球人民所共享, 具有普适意义上的公共性。

1.2 某些科学技术的公共性体现在“认知性”

部分显性知识, 可以通过文字、图像来表达, 但并不允许公共传播, 而只在特种群众或特殊范围、特定时间传播, 例如许多内部报告;还有一些是必须公开传播知识, 但必须是有条件地使用这些知识, 例如技术专利。技术专利的申请或授予, 都是公开的, 必须把申请保护的技术内容、方法等向公众公开, 一般都可以供人查阅, 还可无偿用于非营利目的研究教学工作, 但如果要使用这些技术来营利就必须得到专利所有人许可。对于“专利”的这种有限的公开性, 我们称为“认知性”公开, 即从公众认识和知道这种技术的角度上, 来体现“公共性”。认知的过程就是知识传播与扩散的过程。由于可以在研究中无偿使用, 就有可能在这些专利基础上以较低的花费进行新的创新, 获得新的专利。这一点, 对于公众来说是平等的, 即公众可以平等地获得创新的知识与机会。

对于专利技术这种“科技产品”, 我们可以称为“认知性”公共科技产品。那种认为专利技术属于非公共产品的判断, 我们并不赞同。当然, 专利技术的许可是有条件的, 多家许可、独家许可、禁止许可都是现实上存在的, 即公共性是存在很大限制的 。这种限制来自市场垄断与企业利益, 也可能来自政治限制与国家利益。

1.3 某些技术的公共性呈隐含状态

科学技术劳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没有个人的创造性就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即使是需要政府支持的多学科共同研究的所谓大科学大技术, 也不能离开个人的创造力。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创新的劳动性质与劳动过程, 决定了其劳动成果的个人属性。因此, 在研发创新活动中, 必须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充分自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特别是重大技术的应用具有巨大的增值性和扩张性。而这种增值与扩张往往必须要有巨大的资本力量。这就是说, 许多科学技术的应用不是人人可以取得的, 而取决于资本的来源与属性。许多情况下, 有巨大私人资本进入技术领域, 这无疑也使得技术具有私人属性。

由于创造性劳动的个体性和一部分资本的私人性, 使得一部分技术具有强烈的私人性, 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科学技术的公共性。这种情况下, 人们消费与使用科学技术知识可能是很昂贵的, 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在实际上成为不可能。这种情况, 我们认为这些技术的公共性呈隐含状态。在一定的条件, 其隐含性是可以转化的。这种转化只有通过国家法律才能实现。

上述的情况, 决定了科学技术新成就虽然具有普适的公共性, 但并不是天生的、自然的就能成为公共产品。这里, 政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政府的制度、政策、政府公共财政的支持,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公共科学技术的发展, 即从具有公共性到成为现实的公共科技产品。在这种意义上, 科学技术在何种程度上成为其公共产品, 是政府的一种选择。历史表明, 公共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 实际上也是随时代变化的过程。

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形成了相应的制度, 从而决定了科学技术的公共化的程度。我们也看到, 不同的文化传统对科学技术的公共性有重大影响。有的国家崇尚个人主义、自由主义, 而另一些国家崇尚集体主义, 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有关科学技术公共性的不同认识和制度。因此, 我们有时要讨论的并不是科学技术是不是公共科技产品的问题, 而是怎么样或在何种程度上使科学技术成为公共产品问题。

2 科学技术公共产品的供给多元性

公共产品理论是随着西方混合经济理论产生而产生的。这种理论认为现代化市场经济是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的混合物[2]。改革开放以来, 在我国形成的市场经济呈现出混合经济的形态。在这种经济形态下, 科学技术公共产品的供给者也必然会呈现混合的状态, 或称为多元供给。

公共科学技术产品资源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现有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储备, 这是非常大量的, 应公平地为广大公众所利用;另一类是正在研发创新中的源源不断的科学技术新成果, 这些成果是公民与企业了解较少的, 尚未扩散, 尚未为“众所周知”, 蕴藏着巨大的生产力和新的应用潜力。很多场合, 我们讨论的是后者。

2.1 政府是科学技术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

公共服务理论一般将政府的公共服务分为三类, 即维护性公共服务、经济性公共服务和社会性公共服务。我们看来, 科学技术产品具有不同类型, 实际上可以分属上述三类不同类型。从科学技术公共产品的总体上看, 唐铁汉将科技公共服务列为“当代政府公共服务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事实上, 科学技术公共产品是所有公共产品中唯一具有认识自然界、产生智慧、创造财富功能的公共品。

就当代而言, 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和其它重要国家, 不论何种管理模式, 都把提供科学技术公共产品作为其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则分别把科学技术重点放在维护性上, 或经济性上, 或社会性上。经济发达国家政府则更多地把科学技术作为社会性服务公共产品来对待, 在能源、交通、环境、医疗卫生、健康等投入大量公共财政资源。

从我们的国情出发,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政府一直强调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 科技与经济相结合, 把为经济服务的科学技术公共产品的供给放在中心地位。对地方政府来说, 则更注重科技为经济建设服务。

近几年来, 许多重大事件使人深省。SARS事件、众多环境事件、食品安全事件、汶川地震、气候灾害、能源问题、粮食问题等等, 都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我们。可能, 我们已经到了政府必须十分重视社会性服务的时候了。对科学技术公共产品的提供, 政府也须向社会发展领域倾斜, 把为经济发展服务的科学技术公共产品的提供逐步转给企业。即使地方政府, 也至少采取“并重”的方针。我们提倡科学发展观, 也需要考虑科学地提供科学技术公共产品。

由于政府是公共科技产品的主要提供者, 我们可以从政府影响的程度来衡量产品或机构的公共性程度。政府影响大的产品或机构, 就称为强公共性的, 政府影响小的, 就认为是弱公共性的。这种判断, 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条件下是特别有用的。其前提是政府影响的大小与个人、企业的公共需求是正相关的。

2.2 大学和专业科研机构应成为科学技术科学知识类公共产品的主要生产者

大学本身是公共性机构, 在我国, 各级政府是主要的投资者, 理应成为科学类和以科学为基础的科学技术类知识的生产者、传播者、扩散者。

专业科研机构的问题比较复杂, 其公共性问题需作专门研究。但有一点是应肯定的, 国家设立专业科研机构的目的是要求提供公共性科技产品。只有在政府改变目标, 或政府无力支持, 或社会缺乏公共需求, 或科研所没有能力提供科技公共品的条件下, 科研机构才转变其方向。因此, 公共科研机构的设置、变更、发展、撤消都比较严格, 要按国家法律或行政规章办事。

2.3 企业是技术类公共产品的主要生产者

政府是科技公共产品的提供主体, 政府属的大学、独立的专业科研机构是科学类、科学技术类公共品的主要生产者与传播者, 但技术类公共产品的主要生产者则是企业。

据米歇尔·克罗等人的研究, 对美国能源相关的829家研究与开发实验室作所有制划分, 政府部门所有的单位为74家, 企业所有的258家, 所有者有一个以上的单位 (简称为混合型) 有497家[3]。其比例分别占8.9%、31.1%、59.9%。政府实验室主要集中处于公共科研环境的有61家, 受政府中等程度影响处于综合科研环境的有183家, 表明企业与混合型实验室有强大的力量从事公共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活动。至于技术类的研发实验室中, 政府属的仅6家, 大学属的仅11家, 而企业属的则达263家。企业属的研发实验室受市场影响的程度较高, 但受政府影响强的与中等的也共有93家, 约占1/3。上述的分析表明, 企业在技术类公共产品的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贝尔实验室是一个典型 (非能源类) 。1925年, 在美国电报电话公司和西部电气公司的工程部的基础上, 成立了贝尔实验室。1937年, 贝尔实验室的克林顿·J·戴维森博士通过证实了电子的波动性质而获得了诺贝尔奖, 随后共有七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1946年, 西部电气公司生产了400万部电话。1947年贝尔发明了第一个晶体管。1995年, 美国电报电话公司重组为三个独立的公开交易的公司, 其中贝尔实验室、网络系统运营商、商业通讯系统、消费产品和微电子技术产品组成了一个系统和技术公司——朗讯科技有限公司。1996年4月朗讯科技有限公司上市。朗讯科技公司的贝尔实验室归一个公司所有, 致力于生产公共科技知识以及商业或面向市场的产品。以非专利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带来的市场突破来看, 这类研发组织所生产的知识产品使整个技术产品也受益。

伟声公司高级产品实验室也是一个例子。在过去的75年中, 伟声公司的产品在业内都被看做可靠性、一流技术及消费者认同的保证。它从一个小店铺起家, 发明了第一台电动电话, 以后电声、电视、彩电、电脑、激光唱片、远程定位等一系列技术都是重要的创新者。伟声公司可以认为是一个以研发新产品为主要任务的研发公司。

在我国社会经济条件下, 企业成为技术类公共产品的生产者是可能的、现实的。首先, 企业中有相当强大的国有企业, 他们固然有研发企业专有技术, 提高竞争力, 创造利润等一般企业的目标, 同时应具有社会责任, 致力于研究开发基础技术与公共技术, 推动与影响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 同时也为公民提供公共科技品。国有企业在其所在的行业内, 往往代表着国家在该行业的最高技术水平, 也往往以其科学技术储备与最新的科学技术成就, 在解决国家重大利益与追求国家战略目标中发挥作用。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 国有企业也发挥引导与纠正作用, 提供市场所无法正常提供的科技类产品。其次, 我们有一批很有创造力的民营科技型企业, 也有能力提供公共科技产品。这些民营科技企业与政府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与大学及专业科研机构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完全可以与政府在广泛的科技公共服务范围成为伙伴。当然, 企业毕竟是市场竞争的主体, 企业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会与公共利益产生矛盾, 这就涉及政府的政策调整与治理策略了。

3 科学技术公共产品的公共性分类

我们对公共科学技术产品进行具体研究, 可以看出其多层次的特点。不同层次的产品具有不同程度的公共性。

所谓“公共性”, 主要是从消费的角度观察与定义的。科学技术的消费者包括人和企业。“人”是指人人, 即每个公民作为个体来说, 人人可以共享科技成果, 共享的程度越高, 其公共性越强。“企业”, 每个企业作为法人, 可以共享科技成果, 科学技术成果能被更多的企业利用, 说明其公共程度越高、其公共性越强。可以认为, 公共性在现实中体现了一个社会制度与政府行为的“公平”、“平等”、“民主”。

消费意义上的“共享”, 并不等同于无偿使用。公共科技品中有些应该是无偿提供的, 例如通过义务教育将公共科学知识传播到广大人民与企业;有些则是政府采用各种方法补贴提供的, 例如气象预报技术、食品检测技术、医药品检测、医疗技术等;更有一些是以市场化的形式提供的。

科学技术发展是一个过程, 任何一项重大的科学技术发展在不同阶段都会以不同的产品呈现在公众面前。一个科学技术研发创新组织, 有可能定位于提供公共性产品, 也可能不作定位, 但都不可能提供一条完整的科技创新链中所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科学技术产品。本研究针对的是依托企业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从总体上看, 我们可以把他们一般性的科学技术产品的公共性进行分类。

3.1 强公共性科技产品

在科技研发创新活动中, 下列科技产品与服务具有强公共性:

(1) 科学技术论文

这是指公开出版物上发布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 可以供全球人民与企业、组织共享。

(2) 科学技术公众性信息的披露与展示

这是指公众性科技信息的发布, 例如灾害性天气研究预报、地震的预测预报、流行性疾病的预测预报、矿产资源的潜力预报、环境安全预测预报等。科学技术成果展示, 包括科普展览、科研及成果推广展览、科技成就展览等。

(3) 科学技术学术会议报告及资料

(4) 技术标准与科技规制、规范、检测分析方法

这是进行科技研究基础上的成果, 被政府或社会组织采纳并发布, 成为行业的标准、规制或规范。例如环境标准、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检测规范、药品标准、安全生产规范、食品能耗标准、纺织品有害金属含量标准、农产品有害生物检测标准等等。

(5) 科学技术著作

一般是指某一学科, 或某一领域, 或某一专门问题比较系统化的科学技术知识与成果的集成。

(6) 对政府的技术支持与技术保障

政府的许多活动需要公共性科研机构提供技术保障与技术支持, 如应急系统、信息系统、资源调查系统、决策咨询系统以及一些技术性很强的专业技术支持系统。

(7) 基础性技术成果

(8) 跨行业的共性 (公共性) 技术成果

(9) 对公众进行科学技术培训

(10) 为社会提供科学设施仪器服务

3.2 中 (度) 公共性科技产品

(1) 原型设计

一般是指原理性样机、概念性样机、首次创新样机等, 这种原型是科学理论与技术创新的最初结晶, 并不体现生产的经济性与实用性。

(2) 内部研究报告

一般是指公开性有一定限制的研究报告。内部报告的范围较大, 包括企业内部报告、行业内部报告、政府内部报告。许多内部报告会有阅读者限制规定。

(3) 示范论证

指研发组织接受外界委托研究开发, 提供论证结果或示范性成果。

(4) 非保密专利

专利申请是向社会公开知识的过程, 可纳入中公共性的科技产品。

上述所谓中公共性科技产品, 既包含着公共利益, 又包含着私人或单个企业法人本身的“利益”。

(5) 行业性共性技术成果指非垄断性的竞争前的技术

3.3 弱公共性科技产品

这是指私人或单个企业法人为享有利益主体的科技产品。但一般会有某些“溢出”效应。

(1) 企业专有技术

指企业限于自己使用的研发创新成果。这种专有技术的使用有高度的垄断性, 也可能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 并不应用这类新的科技成果而“束之高阁”。溢出程度较低。

(2) 专利实施与专利许可

指企业的技术转让与扩散。这实际上是一种高度商业化的、甚至谋取暴利的行为。国际上的专利转让与许可更是如此。但客观上, 技术转让与扩散带有公共性, 对许可人也带来商业利益, 同时把社会生产力往前推进。因此可认为是弱公共性的。

4 对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公共性度量

对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公共性度量, 首先要确定省级工程中心在广东创新系统中的定位, 然后确定其度量方法与指标。

4.1 对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定位

按当时对广东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在创新系统中定位的设计, 认为应处于科学技术研发过程的中、下游阶段。事实上, “工程技术”这几个字, 是一种定位。即研发的对象是可以工程化的技术, 主要研究的任务是在新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研究将其工程化、产业化所要解决的技术、工艺、装备、标准等科技问题。这也就是以上游的科技成果为基础, 研发中下游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 实现产业创新。

从公共科技管理的观点, 工程中心的研发创新活动是将强公共科技产品向中公共科技产品与弱公共科技产品转化的过程, 是获得企业所需的行业共性技术与专有技术的过程。这种定位, 关系到企业的自身利益, 易为企业所接受。而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也比较弱, 只可能要求以企业为依托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具有某种程度的公共性。

在区域创新体系中, 20世纪90年代初广东省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还未形成, 企业的科技投入少, 研发人力资源弱, 本身缺乏上中游的资源, 通过企业创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 可以较快形成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这样可以大大改善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与功能, 进一步形成企业对上中游科技成果的需求, 并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这从宏观上讲, 也是公众可以接受的结果。

4.2 公共性度量方法——环境背景分析法

对研发机构产出的测度, 正像美国学者埃利泽·盖斯勒所指出的, “科学技术产出不仅一直难以定义, 而且也特别难以测度”。[4]他指出, 至少存在四个妨碍对产出进行测度的关键问题。第一个是处于创新下游的产出是难以描述的, 技术对产业增长的影响便是这样一个例证;第二个是科学技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导致不同阶段与活动之间的间隙与延迟;第三个是科学技术产出有众多的潜在接受者;第四个是对产出进行实际测度相关的难题, 没有多少种产出可以定量化, 大部分产品只能进行一些定性评估。

对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公共性要进行度量, 必然涉及他们的科技产出。我们在上面列举了一些科技产出, 并对公共性的程度进行了分类, 但并不表明我们能对每项产出进行公共性的数量测度及质量评估。况且, 这些科技产出的统计数据也是很难以备齐的。我们必须绕过上述的难题, 限于寻求一种简易的半定量的方法来得出一些粗略的趋向性的评估。

环境背景分析法认为, 组织机构的活动, 总要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并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外部环境广泛地影响着机构的性质与功能, 以至于可以通过评估环境影响来对组织机构的特征做出判断。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作为一种组织机构, 他的存在、发展, 固然有内部动力的推动, 但作为政府来推动的组织机构, 必然会受到外部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征。美国米歇尔·克劳应用环境背景分析法对美国的研发实验室作了新的分类。我们参考这种方法, 运用省科技厅的统计数据, 对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公共性进行分析。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在外部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 一是政府, 二是需求, 包括市场需求与社会需求。政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最主要的是工程中心研发任务与使用资源在多大程度受政府的影响。政府在财力资源上的影响途径包括政府直接拨款、政府采购、政府税收减免、政府资金奖励等。需求的影响带有根本性。这种需求实质上在科技研发创新成果的流向上反映出来。除了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外, 还有政府社会的公共需求, 来自市场的需求。我们提出一种简易的评价模式。

4.3 公共性度量的指标

(1) 任务公共因子

1) 政府科技规划、计划数

2) 政府科技类采购项目数

3) 社会公共组织委托项目数

(2) 资金公共因子

1) 政府科技项目经费

2) 政府科技类采购项目经费

3) 社会公共组织委托项目经费

4) 支持研发创新的税收减免

5) 政府支持的科学仪器、专用设备购置和实验室、公共创新技术平台等专项费用

(3) 科技产出公共因子

1) 强公共科技品当量

2) 中公共科技品当量

(4) 综合公共因子

对于产出各个因子的计算, 按目前的条件, 只考虑:

发表论文数

专利申请受理数

转让技术收入与技术服务收入

参与制订行业标准数

面向社会培训人员数

5 广东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公共性分析

我们研究中使用的数据来自广东省科技厅的省级工程中心调查资料, 报告期为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这些调查资料都是由工程中心负责人签章确认, 并经依托单位负责人认可的, 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调查对象共有296个, 在资料使用中, 由于某些原因, 没有全部采用。另外, 有些重要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并没有调查资料。因此, 我们认为, 我们的分析结果并不是全面的。

5.1 任务公共性分析

任务公共因子的定义是来自政府与社会公共组织的任务占机构所有任务的份额。其度量可以采用项目数、相应的资金投入额、相应的研发人力投入量等指标。我们限于统计资料, 采用项目数来度量。即来自国家级和省级的研发项目与全部项目的比值来度量。由于项目的规模、技术市场、周期、资金与人力投入等相差很大, 这个指标无疑是缺乏“准确性”的, 但可以参考。

分析中, 有5个机构的数据缺乏利用价值, 有效的29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的任务公共因子t分组如下:

从以上数据可以得出:

(1) 任务公共因子0.5以上的机构共46个, 占总数的15.8%

(2) 任务公共因子0.3~0.5之间46个, 占总数的23.4%

(3) 任务公共因子0.3以下的177个, 占总数的60.8%

研发任务完全来自政府的工程中心只有13个, 包括省产品环境适应性中心、冻干粉针中心、多肽药物中心等。其中涉及医药、环保的有6个, 材料科技2个, 机械电子设备类5个。

完全没有政府研发任务的有100个机构, 占总量的34.4%。

5.2 资金公共性分析

资金公共因子的定义:在科技经费筹集额中来自政府支持资金与社会公共组织资金的份额。

省级中心数据有效的机构共241个。其资金公共因子的分组为:

可以看出, 资金公共因子P值在0.3以上的仅有10个, P值在0.2—0.3范围的有43个, 小于0.1的高达188个, 占78%。

5.3 科技产出公共性分析

科技产出公共因子r定义:科技产出的公共性当量与总体产出当量之比。

公共性当量的计算方法是:论文、著作、行业标准等公共性产出定义为1, 专利申请授权为0.3。

省级工程中心数据有效的单位为238个, 其分组为:

(1) 从发表论文来看, 发表论文数在10篇以上的40家, 其中比较强的有:

省水性涂料及聚合物乳胶工程研发中心

省公路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广州建筑重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省韶关钢铁重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省现代计算机工程中心

省电子电路基材工程中心

省广船国际重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省生物质能技术研发中心

省传统中药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

(2) 从发明专利申请量看, 比较强的有:

TCL数字技术研发中心

格力电器重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广州医药重点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有机硅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省智能化家电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海信科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

(3) 从参与行业标准制订情况看, 参与5项以上行业标准制订的有34家工程中心。

其中最突出的是省中药配方颗粒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参加了565项专业标准的制订工作。TCL参加了46项行业标准的制订。

(4) 23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分类

从数据的可靠性考虑, 我们以资金公共因子、成果公共因子两个公共性分类为依据, 前者是从投入资源的角度, 分为强中弱三档;后者是从成果的流向角度, 亦分为强中弱三档。这样分类的情况制成下表:

238个工程中心公共性分类表

从上表, 并考虑工程中心的实际情况, 我们可以看出:

1) 强强类机构仅一个

政府支持强, 工程中心提供的公共成果也强的仅有一家, 即广东省新型电源及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政府资助的经费占中心经费收入的39.5%, 参加制订一项行业标准, 发表了5篇论文。

2) 强中类机构3个

为白云胶粘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蛋白质药物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省交通设施工程研发中心。政府支持因子分别达0.35、0.31、0.34。

3) 中强类机构14个

其中, 属于机械装备的9个, 其中5个属于广东著名的产业技术中心。政府的支持属于中等, 对公共性的贡献很明显。但也必须看到, 这类机构的产业技术创新发明缺乏, 或者说缺乏满足市场需求的自创的核心技术。这反映了机械装备类技术中心创新能力仍然薄弱的现状。

4) 中中类机构共17个

我们可以认为, 这类机构公共性属于中等, 同时满足市场需求能力的技术创新也只能属于中等, 自主创新能力还是有待增强的。

5) 强强类机构5个

6) 弱弱类机构60个

我们对这类机构特别予以关注。这类机构政府支持力度低, 其产出的公共性也较低。这些机构一般而言, 公开论文少, 参与行业标准的制订也少, 但往往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甚至较强的创新能力, 在发明专利数量上有所表现。这类机构属强市场导向型的。

6 对继续发展提高省级工程中心的若干建议

关于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公共性的研究表明:总体上看, 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的公共性状态良好。从面向公众角度看, 有2/3的工程中心公共性在中等程度以上;从面向政府的角度看, 也有20%以上的机构受政府的影响较大;省级工程中心有较强的面向市场的能力。同时, 我们也要看到, 省级工程中心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表现在:有一半以上的工程中心没有发表学术论文;有45%左右没有获得发明专利授权;约有40%左右没有参与行业技术标准的制订;有技术成果转让收入的仅8%, 有对外技术服务收入的仅12%。可以看到, 工程中心在提供公共科技产品方面成绩明显, 而潜力也很大。对今后继续发展与提高省级工程中心的创新能力与服务能力仍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问题。对此, 提出若干建议。

6.1 省级工程中心应成为广东区域创新系统中产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省级工程中心本身是政府与企业合作的产物。既然这样, 政府与企业就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论证来取得共识。这种过程, 从政府方面看就是使得工程中心具有某种程度公共性的过程。从企业方面看, 这过程也是反映企业的利益并获得政府认同的过程。因此, 取得的共识实质上是公共性与私人性的统一。

省级工程中心的组织形态是混合型的。它的名称、方向、任务目标是商定的, 其结构是政府认同的, 其资金来源由政府与企业或多或少共同筹集的。这种情况, 与我国的混合经济形态是一致的, 体现了多元化。只要有必要, 政府可以影响它的任务与结构。

由于上述两种因素的作用, 省级工程中心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有着特殊地位。它可以通过其公共性的一方面, 与公共机构发生广泛的联系;它也可以通过私人性的一面, 与市场发生密切的联系。只要工程中心的领导团队得力, 政府指导得当, 就有广阔的空间, 形成上、中、下游衔接, 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配套, 各种优势汇集, 各种科学人才集聚的产业科技创新团队。省级工程中心的总体就可以成为产业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6.2 政府要集中支持具有应用前景的基础技术与共性技术

不可否认, 目前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从整体上看主要从事技术开发与工程化、产业化工作, 应用研究薄弱, 基础性技术研究更少, 共性与前瞻性技术研究力量薄弱。这种情况, 使得工程中心很难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高端技术。

WTO规则对政府支持科学技术的行为有所约束, 即所谓“红”、“黄”、“绿”规定。对于基础性技术研究, 政府可以100%支持 (即绿灯) ;对于竞争前技术研发, 政府可以30%—70%范围内支持 (即黄灯) ;对于接近生产的研发创新则不得有政府补贴, 否则会遭到“反倾销”起诉 (即红灯) 。实质上看, WTO规则赞同政府对公共性科技的支持, 而不赞同对企业的竞争性技术开发创新的直接资金支持。虽然WTO规则是国际性贸易的规则, 但毕竟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公平性”。而中国的企业本身实力较弱, 劳动力密集, 靠低成本取得优势, 创新能力不足, 真正用于竞争前创新的资金缺乏, 很难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这种起点的不平衡导致规则上的“公平性”而实质上的不公平。

在现实面前, 政府的选择决不是不支持企业的研发创新, 而是集中力量抓住关键的基础技术、前瞻技术与共性技术这些公共性强的科技予以强度较高的支持, 使我们产业的总体技术创新能力获得提高。我省的工程中心中有一批是可以做到的。

6.3 要实行重数量到重质量、重效率的转移

广东省级工程中心数量上已接近300个, 应该说已经不少。在过去的一些年, 我们的目标往往以多少个来反映, 即注重数量, 而现在, 应尽快转移到重质量重效率的轨道上。

现实中企业有开有闭, 有上升有下降, 以企业为依托的工程中心逃脱不了这个规律。某些工程中心发展了, 某些工程中心衰退了, 这不足为怪。但总体上看, 数量上达到稳中有升是有可能做到的, 也是提高广东自主创新能力所必要的。

提高质量, 发挥功能, 其难度就高多了, 就不一定能做到了。我们期望有1/3能达到高质量、高效率就很好了。所谓高质量, 主要是指:能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技术知识与公共技术服务;所谓高效率, 主要是指能为企业的经济增长与发展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撑和导引。前者主要是政府主导的, 后者则主要是市场、企业主导的。两者不是截然分开的, 前者是全社会包括企业增强创新能力基础, 后者则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6.4 政府主导的几件大事

从政府提供公共科技产品与公共科技服务的角度看, 我们认为在推进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政府主导的几件大事是:

(1) 选择政府重点支持的工程中心

重点支持的工程中心应以公共科技产品与公共科技服务为主要判据。名单应是动态的。近两年内没有提供公共科技产品与公共科技服务的, 不得列入重点名录。重点工程中心必须要有技术研发团队, 必须要有带头人, 省委省政府已经出台培养与吸引人才的政策决定, 工程中心在这方面应作出努力。

(2) 制订广东行业基础技术与公共技术清单

一般说来, 一个行业的基础技术与公共技术是可以邀集专家来制订的。制订的过程也是寻求政府和社会共识的过程。当然, 会有一些未能预见的技术出现, 这可以逐年进行补充。

行业的基础技术和公共技术, 不能仅限于产品, 而必须顾及使用安全、环境保护、人与生物的生命与健康三件大事, 即产品的“可用性”。

行业基础技术和公共技术清单可以作为政府工作指南予以公开。其中重大的可选择为重点支持对象。

(3) 抓基础技术与公共技术的传播与推广 (转移、扩散)

技术的传播与推广会有来自两方面的障碍:一方面是来自技术拥有人, 不愿意传播与扩散;另一方面来自接受方, 或不了解, 或不愿意改变现状。这都需要政府的参与。一般传播与推广可以实行市场化运作。大量的研究证明, 技术的传播与推广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同时, 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 技术的传播和推广也不是完全由市场自动完成的, 在许多外部因素的作用下, 存在市场失灵。尤其是企业为依托的工程技术中心, 可以说传播与推广是件难事, 即使是典型市场经济的美国, 也有政府强制传播与推广微电子技术而推进微电子产业的成功案例。我们认为, 在基础技术与公共技术方面, 特别是涉及到安全、健康、环境领域的技术, 应是传播与推广的重点。这在我省当前应特别加以关注的。工程中心应在这些领域发挥领先作用, 通过交流、展览、培训、信息等多种渠道, 扩散自己成功的科技知识。

(4) 抓科学实验仪器的公用

省级工程中心拥有大量的高价值的高端的科学实验仪器, 据统计科学实验仪器总值达75亿元。其中千万元以上的有100家, 其中11家在1亿元以上, 有的高达8—9亿元。我们虽然未作全面调查, 但相信会有一些可提供社会使用的公共科学实验仪器。政府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确定一批科学仪器可提供社会公共使用。公共使用的收费可采取市场加政府补贴的办法。有些国家使用代用券发给要求使用仪器的单位, 提供仪器的单位则收取代用券, 并按代用券的一定比例从政府领取补贴, 既可以节省使用仪器单位的研发创新费用, 又可以使提供仪器单位获得一定收益, 这种方法可以考虑。

(5) 加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管理

对省级工程中心加强管理是非常必须的, 政府应作为向公众提供公共科技产品与公共科技服务的一个重点进行考虑。这种管理决定政府对工程中心的影响程度。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协会作为连接政府与省级工程中心的桥梁, 政府可以把某些政府功能赋予协会, 并影响工程中心的方向、任务、结构、效率。工程中心的依托企业也可以通过协会, 反映企业的利益诉求。一些管理方法和政策, 例如技术路线图、公共科技政策、创造力开发等等, 也应在工程中心传播普及。

(6) 大力培养工程研发中心的科技管理人才

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必须要有—支创新能力强的科技创新队, 同时又必须有—支创新型的科技管理队伍。要制定专业科技管理人员的资质标准, 对科技管理专业人员应进行素质培训。工程中心往往缺乏市场研究与技术预测, 缺乏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分析, 缺乏对科技项目包括对失败的系统管理, 缺乏对相关知识产权的分析、规避研究。当前特别需要培养科技产业分析师、科技项目管理师、知识产权管理师、知识产权分析师。

参考文献

[1]蔡齐祥.对广东R&D资源配置的战略思考[R]//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R&D资源清查分析研究总报告, 2003:298.

[2]唐铁汉.中国公共管理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71.

[3]CROW M, BOZEMAN B.美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研究与开发实验室[M].高云鹏, 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124.

[4]GE ISLER E.科学技术测度体系[M].周萍, 等, 译.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4:114.

广东科学中心工程 篇6

“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是201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简称“2011 计划”) 中获批建立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 旨在面向江苏省乃至全国光伏行业高端化发展的重大需求,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 以机制体制改革为重点, 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 大力推动协同创新,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的独特作用, 支撑光伏行业又好又快发展。“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是以“满足国家需求、创世界一流”为根本出发点, 突破光伏行业的重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 建立完善的光伏科学与工程持续创新体系与框架, 优化光伏产品结构, 大幅度提升光伏科学与工程自主创新能力和水平, 增强国际竞争力, 实现由光伏产品生产大国向光伏产品生产强国的转变, 为实现我国光伏科学与工程的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条件和技术支撑。二是以“人才、学科和科研”三位一体为核心, 加快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瞄准光伏科学与工程国家重大需求和共性技术问题, 集聚江苏省和国家重点学科、江苏省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重点、国内外光伏行业的拔尖和优秀人才及团队, 创造一流的成果, 培养一流的人才, 营造一流的创新氛围。三是以协同创新机制与体制改革为重点,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重点推进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人事制度、人才培养、人员考评、科研模式、资源配置方式、国际合作等方面的综合机制体制改革。突破制约光伏科学与工程领域创新能力提升的机制障碍, 打破光伏科学与工程相关高校、科研院所与大型骨干企业间的体制壁垒, 把人才作为协同创新的核心要素, 通过系统改革, 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活力, 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环境氛围。

经过建设, 力争把“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建成集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技术研究为一体的研发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 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形成有利于光伏行业协同创新的科技和文化氛围, 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行业创新的战略融合, 支撑江苏省乃至国家的创新体系建设, 从而推动江苏省光伏产业的跨越发展。

二、构建协同创新的目标体系

(一) 科技创新。

围绕光伏科学与工程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组建了光伏材料与电池器件研发部、光伏组件与系统研发部、光伏装备研发部、测试与标准研发部。

(二) 学科发展。

以高效、低成本光伏发电为主线, 将材料学、化学、物理学、工程学、机械、信息等学科融合、渗透, 构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伏科学与工程学科群。

(三) 人才培养。

根据光伏行业发展需求, 依托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 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国际人才合作交流计划”、“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程”、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光伏材料与器件产业化制造技术”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构建高职、本科、工程硕士、硕士、博士多层次应用型的光伏科技人才的培养体系, 建立人才订单化培养模式。实施好常州大学承担的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光伏材料与器件产业化制造技术”博士人才培养项目。

(四) 队伍建设。

引进千人计划入选者、杰青获得者、长江学者或新世纪人才5~10名、建设一流的创新人才队伍:形成4个协同研发团队, 规模达165人, 其中专职岗位80人、流动岗位65人、客座岗位20人。建设人才队伍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科技创新中心。

(五) 资源整合。

建立独立的事业法人单位, 进行实体化运作。常州天合光伏产业园和常州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将协同创新中心列为创新试点特区, 利用“园区、大学、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组成的联合创新体, 设置政策引领、行业需求、科研创新、技术驱动、技术辐射等功能区, 建立一个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

三、“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建立的基本依据

(一) 顺天时:光伏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光伏产业是一个世界意义上的新兴产业, 更是中国少数与世界水平保持同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因此, 发展光伏产业是适应时代发展、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战略举措。但目前国内光伏产业面临困境, 其根本原因, 还是在于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 核心技术薄弱。光伏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尤其在事关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装备等方面, 与技术领先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正是当前解决伏产业困境的一个非常好的举措。

(二) 乘地利:江苏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光伏产业基础与发展需求。

常州天合光伏产业园是常州市政府顺应江苏省产业发展布局, 为打造光伏优势产业而建设的特区。园区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天合光能为龙头, 集产业上下游、设备、配件和辅料于一体的区域性产业集群, 并被省科技厅确认为江苏省科技产业园。作为园区龙头企业的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是中国光伏产业的先行者, 建有“光伏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除此之外, 园区内还有协鑫光伏、创大光伏、华美正大、晶合光伏、宇邦光伏等20多家光伏制造骨干企业, 形成了较完备的垂直光伏产业链, 与天合光能共同构成了未来常州光伏产业发展的集群优势。而常州大学科技园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综合改革实验区、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两个园区良好的创新载体、产业化基地、优越的政策条件为“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发展基础。

(三) 借人和:中心汇聚了一流的光伏科学与工程人才。

中心汇聚了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检测中心1个、国家技术转移中心1个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省优势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1个, 省科技创新团队5个。集聚了51名全职人员和88名非全职人员的研发队伍, 其中院士2名, 杰出青年3名, 国家百千万人才1名, 千人计划3名, 中科院百人计划7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5名、省333二层次1人、三层次6名、六大人才高峰3名、青蓝计划8名、省双创人才4名、江苏省特聘教授8名。

(四) “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的基础与条件。

中心汇聚了国内一流的光伏科学与工程人才队伍、学科群、科研基础, 为中心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牵头单位常州大学拥有“材料学“、“化学工艺”和“化工过程机械”3个与光伏科学与工程密切相关的江苏省重点学科, 以及“化学工程与工艺 (新能源、新材料领域) ”江苏省优势学科。此外, 常州大学已经获批服务于国家特殊需求的“光伏材料与器件产业化制造技术”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常州大学建有“太阳能电池材料与技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特种工程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心主要参与单位有中山大学、东南大学、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常州亚玛顿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著名高校、研究所、大型企业, 都是国内在光伏科学与工程研究领域具有优势的研究单位, 拥有国家级和省部级学科与科研平台和高端的研究设备仪器。

四、结语

在教育和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 “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 打破传统的教育格局, 有利于培养高端人才, 有利于在光伏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技术开发方面取得原创性的国际先进科研成果, 突破光伏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 提升光伏产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推动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

摘要:光伏产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 江苏省光伏产业的聚集度和产能占全国50%以上。“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中心是201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 (简称“2011计划”) 中获批建立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开展光伏科学与工程协同创新, 是推进光伏产业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 是振兴和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特殊需求。

上一篇: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下一篇:颞下颌关节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