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费者隐私权

2024-10-23

金融消费者隐私权(精选9篇)

金融消费者隐私权 篇1

一般而言, 隐私权是指个人信息不被非法获悉或公开、个人生活不被外界非法侵扰、个人私事的决定不受非法干涉的一种独立的人格权利。基于隐私权, 个人有权保持其生活的安宁, 保护个人信息秘密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 同时能够自由决定个人生活和个人信息的状况和范围, 并能够对其进行利用。隐私权体现了人生活自主的价值目标。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 人类进入信息时代, 伴随着金融业的高速发展, 个人的金融信息往往也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等进行传输, 金融活动越来越多地依靠网络平台进行, 如何保护个人的金融隐私不被泄露或避免不当使用, 成为保障金融安全的重要内容。

一、金融隐私权的一般内涵

所谓金融隐私权, 一般是指权利主体所享有的支配、控制与其信用状况有关一切信息的权利。金融隐私权的权利主体, 即金融信息的所有人, 是参与银行信贷、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活动的金融消费者;金融隐私权所保护的客体包括金融消费者支配、控制与其信用状况有关一切信息, 具体而言就是在上述金融活动中形成的个人身份信息、账户信息、信用记录和交易信息等金融隐私。金融隐私权内在地包含两项重要权能, 即权利人自主控制其信息的积极权能和禁止他人任意公开金融信息的消极权能。根据积极权能, 权利人可直接控制、支配个人的金融信息, 有权自主决定是否公开、在什么范围、以何种方法公开自己的个人金融信息。金融隐私权的消极权能包括非经权利人明确同意, 金融机构不得向其他第三方主体披露其金融信息, 当权利人的金融隐私权受到侵犯时, 有权向司法机关寻求救济、获得损失补偿的权利。金融隐私权是传统的隐私权在金融领域内的延伸与发展。在社会生活中, 由于金融机构处于优势地位, 金融消费者个体和金融机构之间力量悬殊, 个人金融信息存在这被任意泄露、窃取或不当使用的风险, 隐私权被侵害的案例层出不穷, 而金融机构在这些金融隐私侵权案件中承担程度不一的责任。加强金融隐私权的保护符合金融监管的目标要求, 是金融监管的应有之义。在现代金融监管领域, 除了按照审慎监管原则, 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之外, 还有一项重要的监管目标就是保护金融消费者权利, 通过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的监管, 防止和减少金融消费这受到欺诈和其他不公平待遇。从这个层面说, 保护金融隐私权是金融监管的必然要求。

二、国外关于金融隐私权的保护制度

构建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法律制度, 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现有的立法经验。笔者仅摘取美国和日本在金融隐私权领域的保护制度进行初步研究。

1. 美国。

美国是世界上首个在理论上提出隐私权概念和在立法实践中开展隐私权立法的国家。但是,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前美国法院并未重视对金融隐私权的保护。直到1961年在Peter v.Idaho First National Bank一案中, 才正式确立银行与客户资料的保密义务。该案判决书指出, 银行是客户的代理人, 基于银行与客户缔结的契约关系所包含的默示条款, 未经客户本人同意银行不得向第三人泄露客户帐户的相关信息。若银行违反该项义务, 客户可主张银行违反契约默示条款, 要求银行赔偿损失。1982年在Djowharzadeh v.City Nat.Bank and Trust Co of Norman一案中, 判决进一步指出, 基于银行在间接金融市场的独占地位, 银行应对客户信息负有保密的责任。在司法实践之外, 美国联邦法律和各州立法也对金融隐私权进行专门的立法保护。在上个世纪70年代, 美国制定了《隐私权法》、《银行保密法》、《金融隐私权法》等, 形成了以专门立法的形式保护金融隐私权的体例。1970年, 美国颁布《银行保密法》 (Bank Secrecy Act) , 确立了银行为客户保密的基本原则, 但是同时规定财政部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向金融机构索取与客户相关的金融交易信息。1974年颁布的《隐私权法》 (The Privacy Act) 是隐私权保护方面的专门立法, 该法案虽然并未明确提出“金融隐私权”的概念, 但是规定了联邦政府在收集和使用个人资料的权限。在此基础上, 197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隐私权法》 (Right to Financial Privacy Act of 1978) , 根据这一法案, 政府有义务证明其获取金融信息的正当性, 限制了《银行保密法》赋予的联邦政府获取银行客户资料的权力。1999年, 在金融混业经营盛行的大背景下, 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通过了《金融服务现代化法》 (The Financial Service Modernization Act of 1999) , 该法第五章第A节 (Subtitle A of Title V) 明文规定金融机构有尊重客户隐私的法定义务, 这一义务甚至涵盖客户的非公开个人信息。

2. 日本。

与美国对于金融隐私权的保护模式不同, 日本围绕“个人情报”这一概念开展金融信息的保护。1987年, 日本全国银行个人信用情报中心、日本情报中心及信用情报中心共同设立日本个人金融信用情报网, 其宗旨在于收集、交换和提供银行业、消费金融业、信用情报收集业所保有的个人信用情报, 并防止超贷及多重债务问题。2003年, 日本先后通过《个人情报保护法》和《行政部门个人情报保护法》。根据这些法律, 日本金融厅先后制定了《金融领域个人情报保护方针》、《金融领域个人情报保护方针之安全管理措施十五指南》等行政规范, 作为上述法案适用过程中的实施细则, 进一步规范个人金融情报的收集和使用。这些基于“个人情报”的保护法令, 重点在于限制个人金融情报的使用目的、范围, 明确使用个人金融情报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 日本金融行业通过修订自律规范逐步完善内部规则, 形成了金融领域内保护客户个人情报的完善法律体系。

三、构建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的基本思路

在我国, “金融隐私”这一概念并未纳入法律框架, 在司法实践中往往用“秘密”、“信息”等说法取代“金融隐私”的概念, 更遑论明确提出“金融隐私权”这一法律范畴。长期以来, 我国立法体例中并未将隐私权作为一种独立的权利类型提出, 而是将其置于名誉权的保护围之下。直到2009年我国通过《侵权责任法》, 这才第一次确立了隐私权的法律地位, 但是对于由隐私权概念延伸发展出的金融隐私权, 在立法上尚属空白。在构建我国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过程中, 必须要解决以下问题。

1. 金融隐私权保护模式的选择。

从本文介绍的国外关于对金融隐私权保护的立法来看, 金融隐私权保护的法律制度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通过专门的金融隐私权立法对金融隐私进行保护, 这种模式以美国为代表;一是通过对个人信息数据进行综合保护的模式实现对金融隐私权的保护, 日本的法律制度即在此例。两者相较可以看出, 美国模式是在对案例的归纳总结基础之上形成的法律制度, 由于美国不是统一的成文法国家, 因此美国对于金融隐私权的保护性规范散见于各项法案, 虽有清晰的发展脉络, 但如果就此移植入我国的法律体系, 必然因缺乏系统性而水土不服。日本模式将金融隐私权的保护作为个体信息或数据保护的一部分, 从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角度, 通过对个体信息的维护和合理利用来保护金融消费者的隐私利益。日本的立法沿革与我国有相似之处, 日本模式符合金融隐私保护的长远发展, 因此, 笔者认为, 在对金融隐私权法律制度模式的选择方面, 我们应借鉴日本相对成熟的法律规范, 将金融隐私权纳入个体信息保护的一部分, 移植入我国现有的法律体系。

2. 以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为中心构建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

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角度看, 金融消费者的金融隐私也属于个体信用信息的一部分。但是, 金融隐私权的内在价值要求与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却背道而驰。金融隐私权重在强调个人私权利的保护, 强调金融隐私的安全;而在社会信用体系构建中, 从社会公益出发, 要进行个体信用信息的收集和信用数据库的建设, 对个人信用数据进行必要的公开和利用, 强调金融安全与金融秩序。这就必然和金融隐私权发生冲突。这个问题实质是个体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博弈问题。笔者认为, 在这一冲突中, 应本着权利本位的价值导向, 以保护个体的金融隐私权作为第一目标, 在不侵害个体金融隐私权的前提之下构建社会信用体系。个体金融隐私作为信用信息被收集、利用和公开应该以法律的明文授权为限, 必须符合正当性原则, 依照法定程序进行, 以避免侵害个体金融隐私权。

摘要:隐私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利。金融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在金融领域的拓展。在信息时代, 个体金融信息通过网络平台传输与共享, 极易发生信息的泄露或不当使用, 从而出现金融领域的侵权案件。本文试从金融隐私权的概念研究出发, 以金融消费者权利为中心, 探讨金融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关键词:金融隐私权,信用信息,权利保护

参考文献

[1]谈李荣.金融隐私权与信用开放的博弈[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2]黄毅, 杜要忠, 译.美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0.

[3]李福隆.“金融危机事件下之金融隐私权与银行监管”[J].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评论, 2011, 3.

[4]谈李荣.银行与客户法律关系[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4.

[5]潘建珊:“欧美金融隐私保护法律制度比较”[J].法学论坛, 2007, (9) .

[6]吴凤琴.“欧美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比较探析”[J].经济与法制, 2011, (6) .

[7]张乐俊.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政法大学, 2012.

[8]张璇.银行客户金融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制度研究[D].广州:广东商学院, 2012.

金融消费者隐私权 篇2

人私有信息属于商业秘密范畴

消费者的个人隐私在商业社会上是一种私有信息。对于私有信息的定义是这样的:只有特定的市场成员和市场运营机构才有权访问的数据和信息,是属于保密信息。我们很容易明白,个人隐私信息的确是这样的私有信息,而且有权访问的特定市场成员常常包括个人、政府组织、公共服务机构,以及个人接受或不得不接受的与其建立了商业交换关系的企业组织。由此可见,个人的私有信息在社会商业环境下具有商业秘密的特征,并且也可以且应该具备了商业秘密的法律要件。商业秘密(Business Secret),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显而易见,消费者或者公众与政府、公共机构和企业间在各种社会交换过程中建立和提供的个人信息(如个人账号、联系方式、数据存取地址、密码、消费信息等)均符合商业秘密构成的三个要件:(1)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即该信息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2)该信息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3)权利人对该信息采取了保密措施。所以概括地说,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信息,即为《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保护的商业秘密。商业秘密是企业的财产权利,它关乎企业的竞争力,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有的甚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这个道理人所共知,也被普遍接受。但是这种私有信息属于个人或者个人与企业共同拥有的时候,问题就变得复杂了。我们必须明确认定,消费者或者公众同样拥有个人私有信息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力。即在商业活动中,其私有信息(商业秘密)依法受到保护。

人交易和社交私有信息也属于商业秘密范畴

当私有信息进入公共领域并能够被许多个人和企业以某种方式获取的时候,问题就发生了。个人的私有信息是指与社会个体和法人相关的可能给相关者带来利益或者损害的信息,一般情况下,信息拥有者并不会或者不愿意将其投入公知领域,但是由于某种需要(如商业行为、社交行为和配合社会管理行为)而不得不将这类信息提供给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有些信息本身就是这些行为所产生的,比如银行开户、购买保险、房屋、车辆、各类民事登记、网络信息注册、各类用户名和密码、联系方式、交易行为数据等。这种情况下,这些信息并不为交易或者交互双方(有限方)之外的人所知,因此并不属于公知信息。作为交易行为中间的其中一方,虽然知晓了这种信息,但是仍然属于共知的私有信息,仍然符合商业秘密的法律要件。因此,依然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但这里应该注意到一个前提,即信息的拥有者需要对信息给予了适当的保护。这是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之一。我们通常在电子邮件中看到的如下提示:

“重要提示:此邮件及附件具保密性质,包含商业秘密、受法律保护不得泄露。如果您意外收到此邮件,特此提醒您此邮件的机密性,请立即通知我们并从您的系统中删除此邮件及附件。如果您不是此邮件应当的收件人,请注意不可对此邮件及其附件进行利用、复制或向他人透露其内容”。仅仅就是这份提示便起到了“对信息给与了适当的保护”的作用,从而使邮件的内容具备了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当我们在进行商业活动时,需要向企业提供相关的私人信息(如向银行、房地产销售商、保险机构、商业网站、市场调研机构等)的时候,应该能够注意到对于该信息的保护和应用方式的承诺。在此保证之下所提供的个人信息同样具备了商业秘密的要件。至于账号密码,本身就自然具备了商业秘密的所有三个要件。

立个人私有信息产权观念

个人私有信息只要不是公众自己自愿公开,那就具备信息产权。通常可以归类到隐私权和商业秘密(知识产权的一种形式)。作为政府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在获得公民或者消费者的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在自身的特定的公务和商务活动中合理使用这些信息,但是不得将其信息本身作为商业标的物进行滥用。这些机构和企业在这时是与消费者共同占有这些信息,其使用权是受到严格限制的。社会机构和企业在对消费者的私有信息合理使用的同时,还负有对其进行适当和有效保护的义务和责任。对于社会组织和企业而言,消费者信息或者称为客户数据涉及消费者信息产权和隐私权的这个观念必须树立起来。一方面是尊重消费者私有信息产权不能侵犯(滥用),另一方面交易行为本身是一种合同行为,客户私有信息产权的保护理应是合同的组成部分,而不能违反。作为消费者而公众也应该加强自身的信息产权和隐私权意识,不仅要对相关的信息实施适当的保护,而且要对侵权行为予以追究。

人私有信息产权保护的关键是制度安排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的个人私有信息迅速、大规模地产生并呈现在网络空间。商家和“黑客”们很快就认识到这些信息的巨大商业价值,他们就像发现了资源的“新大陆”一样开始了对这些信息的“开发”,特别是迅速产生了严重的“恶意盗掘”。去年年底,CSDN、天涯社区等大量知名网站的用户数据库被黑客拖库,据不完全统计,大概有5000万用户信息遭到曝光。一时间,各家网站如临大敌,紧急通知各自用户尽快更改密码以防不测。今年近一个月来,京东商城、当当网也接连卷入“CSDN泄密门”,部分用户账户被盗刷的现象再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金融消费者隐私权 篇3

当前条件下, 在做好反洗钱工作的同时, 为了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的隐私权, 必须完善有关法律规定和采取其他措施, 协调好推进反洗钱工作与保护金融消费者隐私权之间的关系, 使中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更好的保护。构建与完善金融消费者权利保护体系, 特别是对其隐私权加以保护, 已成为完善中国公民权利的迫切需要。

一、反洗钱法律制度对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分析

(一) 中国法律保护隐私权的现状分析

1. 隐私权保护的立法层级不高。

中国在《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等法律中对隐私权的保护作了相应的规定, 但在实体法中, 对隐私权没有明确规定。《宪法》没有对隐私权问题进行直接规定。中国《宪法》第38条、第39条和第40条规定, 公民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 公民的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虽然从中可以找到对隐私权进行法律保护的若干精神, 但未对隐私权的法律保护问题进行明确规定, 隐私权立法保护的位阶明显不够高。反洗钱机构很容易凭借其先进的科技手段以及掌握公权力的优越地位, 随时对金融消费者的各种私密信息进行侵入, 甚至侵犯, 而宪法是阻挡公权力侵害公民隐私的最佳盾牌。

2. 隐私权的保护措施过于模糊。

中国有关法律从不同角度或多或少地对隐私权进行了保护, 将隐私权或附属于人格尊严、名誉权, 或附属于通讯自由权, 或附属于居住安宁权。但是, 由于法律未将隐私权确立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 尤其是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和基本法的民法未将隐私权规定为独立人格权, 隐私权保护的方式过于模糊, 不利于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3. 隐私权的保护力度不够。

刑法是公民权利的最后强有力保障。隐私侵权的后果有时并不比其他人身权和财产权侵权后果轻, 有的隐私侵权行为甚至会导致受害人的死亡。世界上很多国家注重以刑法保护公民的隐私权, 如德国刑法、日本刑法、瑞士刑法等均专门规定了侵害隐私犯罪及其处罚[2]。实践证明, 运用刑法调整和保护公民的隐私和隐私权, 可以增强对隐私权法律保护的力度。而中国刑法并没有对隐私权的保护条款, 隐私权的保护力度明显不足。

(二) 现行反洗钱法律制度分析

1. 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与保密义务失衡。

《反洗钱法》第三章规定了金融机构的反洗钱义务, 但对其保密义务, 却仅仅在该章第五条作了简单的规定, “对依法履行反洗钱职责或者义务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 应当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 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这种规定造成金融机构的反洗钱义务与保密义务不对等, 进而对金融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极为不利。

2. 未明确反洗钱调查中须披露的隐私事项。

该法关于反洗钱调查的第23条规定, “国务院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省一级判处机构发现可疑交易活动, 需要调查核实的, 可以向金融机构进行调查, 金融机构应当予以配合, 如实提供有关文件和资料。”该条规定了金融机构负有协助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反洗钱调查的义务, 在必要情况下, 金融机构应当向反洗钱主管部门提交有关文件和资料。但是, 该条并没详细列举所应包括的“文件和资料”, 或者规定“文件和资料”的具体范围, 仅仅笼统的规定为“有关的”。如此的条文界定, 使得“文件和资料”很不确定, 难以排除“公报私仇”的可能性, 会导致公民的隐私权极易受到侵犯。

二、反洗钱与隐私权保护间的矛盾与协调

(一) 两者矛盾的内在机理

首先, 反洗钱的基本要求是大额或可疑交易的透露, 即要求金融机构必要时将金融客户的相关金融信息透露给反洗钱机构, 由相关机构进行金融监控。但实践证明, 进入金融监控的许多大额与可疑交易信息最终又被证明是合法的交易。有统计显示, 欧盟反洗钱工作中, 最后被证明构成洗钱犯罪的案例占上报案例总数的比例不足1%, 而其中99%甚至更多的大额现金交易都是合法的交易[3]。因此, 反洗钱工作和隐私权保护的失衡, 将给金融消费者带来极大的伤害。

其次, 金融消费者作为社会中的个体, 具有自然属性的一面, 也有社会属性的一面。主体的隐私权是在人与人相互联系的社会或者团体中培育出的, 是由社会赋予的, 与社会生活其实是一体两面, 而非对立两极。反洗钱实质就是在私权利和公权力产生冲突时, 公权力限制私权利行使的情形。隐私权具有可克减性, 即在社会紧急状态威胁到国家利益的情况下, 可以对这种权利在一定程度或者一定期限内加以限制, 乃至暂停[4]。隐私权的可克减性, 使得在公共利益处于社会紧急状态情形下, 隐私权极易受到侵害。

(二) 解决两者矛盾的原理

公民的隐私权所对应的是金融机构的保密义务, 反洗钱所要求的是金融机构对国家有关机关的信息披露义务。所以, 处理隐私权保护和反洗钱间的矛盾, 实质也就是处理金融机构保密义务和信息披露义务间的关系。

美国现行金融法制在处理隐私权保护和反洗钱间的矛盾, 已经很完善。但在最初, 法官经常面临这一难题:判断哪一种义务具有优先性, 并在许多判例中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和反思。最终在“派克”案中, 美国法院认为, 隐私权保护义务是普通义务, 银行的披露义务则是在“特殊情势”下存在的义务, 即保密义务的例外, 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三、完善中国金融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措施

(一) 加强和完善立法, 明确反洗钱机构保护隐私权的义务

1. 将隐私权保护上升到宪法高度。

前文已述,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 私人领域正是在与公共领域对立的角度才有存在的意义。因此, “就连照亮我们的私人生活和隐私生活的微光, 最终也是来自于公共领域的更加刺目的光芒。”[5]目前, 公权力已经成为隐私权的最大侵害主体。中国在2004年修宪时把“尊重和保护人权”写入宪法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但这样的规定也过于宽泛和模糊, 不利于公民隐私权的保护, 应该把隐私权独立出来, 在宪法上予以明确规定。

2. 对隐私权进行直接保护。

中国在未来的民法典人身权篇中, 应赋予公民独立的隐私权, 并将隐私权列为与肖像权、名誉权等公民传统人格权并行的权利, 使其真正成为公民人格权的一个独立组成部分。同时, 法律还应对隐私权的保护作出具体规定, 明确隐私权的侵权民事责任, 扩大精神损害赔偿的赔偿范围, 规定侵犯隐私权还需要承担金钱赔偿责任[6]。

3. 加强刑法对隐私权的保护力度。

现行的隐私权保护主要限于民法领域。但是, 随着信息收集技术、监视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2006年, 中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正式运行———该数据库的信息包括个人基本信息, 如姓名、身份证号、婚姻状况及配偶名称等;信用卡信息等。金融部门与反洗钱机构获得金融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渠道更加广阔, 但公民隐私权受到刑事侵犯的可能性也骤增。由于权利的相互性, 一方权利的受保护可能要以他方权利的牺牲为条件, 即某些公民的利益得到更好保护的同时, 另一些公民的隐私权受到侵害的可能性与危害性也增大。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牺牲与很好地权衡两者的得失及预防与惩治隐私权犯罪, 作为最后一道防线的刑法对于公权力———特别是反洗钱职能部门行为的规制就显得尤为必要与有意义。

(二) 完善中国现阶段的反洗钱法律制度

1. 协调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与保密义务的关系。

针对中国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与对保密义务的失衡, 我们可以借鉴金融制度完善的国家的做法。目前, 金融法律完善的国家都有完善的关于银行保密义务的法律, 都明确规定银行要对客户承担保密义务, 并且都规定了金融机构保密义务的例外情形。中国可以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 专门制定一部《金融机构保密法》, 以此来平衡金融机构的反洗钱义务与保密义务, 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的隐私权。

2. 完善反洗钱法。

隐私权是一种需要绝对保护的权利, 反洗钱因为涉及公共利益, 才作为一种例外而需要金融机构披露客户资料。比如, 应严格限定金融机构对金融消费者资料披露的范围, 如果根据已经掌握的信息可以推断被调查者没有从事反洗钱活动, 那么, 金融机构就不应当披露被调查者所有的信息, 即金融机构要严把披露信息的关口。加大对金融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力度, 采用列举和兜底条款相结合的方式, 详细规定金融机构在必要情况下应披露的客户信息的范围和程度, 由金融专家、反洗钱专家和立法专家依据行业惯例和实践操作情况及需要加以确定。

参考文献

[1]王秀哲.中国隐私权保护应该入宪[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5, (4) .

[2]张德淼.论隐私及其立法保护[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8, (4) .

[3]徐青雅.构建全方位反洗钱体系仍需努力[J].观察与思考, 2006, (23) .

[4]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 1997.

[5][美]汉娜·阿伦特.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G]//汪晖, 陈燕谷, 刘锋, 译.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 1998.

[6]陈玉梅.中国隐私权的民法保护与完善[J].贵州大学学报, 2002, (2) .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篇4

关键词:电子商务;消费者;隐私权;立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60-01

一、电子商务中隐私权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认为,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内容主要包含:

(一)隐私保密权,即公民有使其隐私不为他人所知的权利;公民有权对个人日记、信件、电话、邮件、传真及通话的内容加以保密,禁止他人非法窃听或窃取、公开、利用;有权对身高、体重、收入、家庭电话号码、生活经历、病患经历等个人信息加以保密,不受非法公开和扩大知晓范围①。

(二)自主选择权。消费者要不要公开自己的隐私,以及在何时何地向谁公开,都是有自我自主选择的权利的,当然这种权利可以放弃,不受任何人意志的左右。

(三)隐私收益权。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不但是一种资料更成为了一种商品,具有了商业价值。商家想要获得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并且利用其中的潜在商机。商家会对这些信息进行二次利用,赚取利益。

(四)知情权。经营者搜集个人信息的时,必须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对于信息的用途、目的、范围都应该让消费者知悉了解。

(五)安全保障权。防止隐私信息被不当泄露或滥用,网络用户有权要求经营者采取必要的、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六)救济权。当其隐私受到侵害时,消费者有权要求商家停止侵害,并赔偿损失。

二、消费者隐私权在电子商务中的特点

消费者隐私权具有经济价值。传统的认知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窥探他人的私生活,但是在网络交易中动机和目的已经与此大不相同,一些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对个人信息进行搜集、分析、利用。

消费者隐私权易受侵犯性。在网络交易的过程中,由于网络漏洞、网络黑客的攻击等原因,隐私权更容易受到侵犯。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不能辨别恶意网站和诈骗链接,实际生活中有很多银行电子账户被盗、资金被盗、密码被盗的事件。

消费者隐私权保护受限。网络交易中消费者透漏相关个人信息不可避免,以保护隐私权为借口提供虚假的个人信息显然不科学。要平衡消费者权益与经营者的利益,既要保证交易的方便畅通又对要消费者权益隐私权进行适度保护,这样才能促进网络交易的繁荣发展。

三、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受侵害的现状

第一、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社会经验告诉我们,在网络平台进行交易,首要步骤是进行账户的注册,它虽是我们购物时的一个代号,但是由此带来的后果却是商家会直接或间接地获得消费者的通讯号码、家庭住址、社交网络账号等,为信息的泄露留下隐患。

第二、消费者私人信息被不法地利用。消费者在网络交易平台留下的信息不仅包括个人的基本信息,还包括浏览记录、购买记录等,商家会通过这些信息知悉消费者的喜爱偏好,并未经消费者同意进行广告营销、广告推送,对消费者的生活造成骚扰。

第三、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进行非法买卖。由于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具有商业价值,一些商家除了自己利用外,还会相互共享互换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达到营利目的;其次,一些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将个人信息销售或转让给第三人使用,这无疑是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侵害。

四、完善建议

首先,要完善网络经营者保护消费者隐私权的义务:

(一)告知义务。电子商务中的商家在搜集、利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时应该告知消费者其个人信息被利用的内容、范围、目的,以及相应的后果。

(二)保密义务。经营者对消费者留下的个人账号、证件号、家庭住址、电话号码、邮箱等通讯方式应进行保密,未经消费者同意不得转让、销售、泄露给第三人。如果非法出售、转让、告知第三人,应该承担与此对应的法律后果。

(三)监督与删除义务。网络经营者对网站上有关侵犯他人隐私权、名誉权等内容要进行管理,及时删除以免造成不良影响。管理经营者应该对这些敏感内容进行监督,一旦发现立即删除,并对恶意者进行警告,严重时可以做出相应的惩罚,禁止其发言。

其次要加强行业自律。往往一些社会问题亟待解决,而还没有及时制定或修改法律。此时,一些行业可以先行制订自己的行业规定,确保能够应对已经出现的社会问题。法律的制定历时长、程序复杂,而行业自律相对于立法效率高、程序简单,在一个行业内达成共识,形成统一的规定,可以暂时替代法律进行约束。待法律制定完备,可以将其吸收进法律,作为法律的一部分。

还要加强网络用户的法律意识。如今,隐私泄露、黑客入侵等事件频频发生,普通网民对此类事件没有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因此,国家应该加强公民的法律意识的教育,在学校、社区进行普法宣传,利用网络、电视等途径普及相关的安全消费知识,让消费者提高警惕,谨防诈骗陷阱。在维权方面要告知公民有效的维权途径,可以协商解决、请求相关协会帮助、以及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最后要加强对网络运营商的监管。国家应该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网经营者进行监管,规范他们的行为。网络上个人处于弱势群体,根据经济法的相关原则,经营者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注释:

①王利明 杨立新.侵权行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参考文献:

[1]王利明.人格权法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487

[2]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4:12.

[3]王利民.民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王利明 杨立新.侵权行为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

金融消费者隐私权 篇5

关键词:网上购物,消费者,个人信息,隐私权

网络购物是一种既时尚又便捷的购物方式。网络购物不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购物体验, 更为商品的生产和流通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 在网上购物的过程中, 消费者的个人隐私遭到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早已经成为了网上购物过程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1 网络交易环境下消费者隐私权的新特点

隐私权通常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和私人秘密受到法律保护, 而不得被他人非法收集、公开、利用或者滋扰的一种权利。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和发展, 隐私权也呈现出了许多新的特点。

1.1 个人隐私的范畴不断扩大

传统意义上的个人隐私表现为不愿为他人知悉和干涉的私事。网络购物环境下的隐私则更多地表现为一些个人的数据和信息, 如个人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电子邮箱等等。这些信息在交易过程中被经营者所知悉, 但是经营者负有保密义务, 不得将此类信息擅自传播。因此, 个人隐私的内容和范畴体现出了逐渐扩大的趋势。

1.2 网络交易环境下的隐私权具有双重属性

依据传统的民法理论和学说, 隐私权一般被看做是一种人格权。然而, 在网络交易的背景下, 消费者不得不将部分个人信息透露给商家。在利益的驱使下, 商家可能会非法收集、使用甚至买卖个人隐私。因此, 个人隐私不仅体现了人格特征, 更具有了经济价值, 个人信息已经成为了一种无形财产。因此, 网络交易环境下的隐私权兼具人格权和财产权的双重属性[1]。

2 网上购物模式对消费者隐私权的影响

2.1 网上购物中个人信息的使用具有广泛性

只要在网上进行购物活动, 消费者都会不可避免的使用一部分个人信息, 这是由网上购物自身特点所决定的。由于网上购物多是远程的交易, 所以邮寄和快递成为了最主要并且最常用的送货方式。因此, 消费者不得不把个人的姓名、电话、家庭住址或者所在单位等个人信息透露给经营者或者物流公司。几乎所有的网络运营商都要求消费者进行信息注册, 注册的内容通常包括姓名、电话、电子邮箱以及消费者的喜好等内容。如果经营者为了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收集必要的个人信息, 并且经营者履行了将个人信息保密的义务, 那么这种信息收集活动就是善意的, 应当为法律所保护。如果经营者强制消费者注册个人信息并将其非法买卖或者公开的, 就属于恶意的行为, 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2 网上购物中消费者的隐私权具有易侵犯性

首先, 网上购物以电脑和网络为平台, 利用这两种高科技手段为媒介的消费方式, 极易遭到他人的侵犯。侵权者往往通过破译他人密码、使用木马病毒、使用伪造网页等方式远程控制他人的电脑、偷窥他人的文件、盗窃他人的个人信息甚至偷盗他人银行密码和财物。其次, 网上购物是一种远程交易, 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了解更多的是通过网页上的广告而得到的, 这个特点很容易被侵权者所利用。例如, 侵权者可能会利用诸如问卷调查、赠送小礼品等具有迷惑性的方式非法索取个人信息, 对个人隐私和网络交易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最后, 互联网的传播速度极快、覆盖面极广。经营者易于利用互联网将其掌握的个人信息非法披露或者转卖给广告商。这些个人信息数据量大, 涉及的人员众多, 一旦被公开将造难以弥补的巨大影响。调查显示, 62.1%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的个人信息曾被在线商家或网站滥用过, 其中41.4%的人遭遇的滥用行为是个人信息“被用来接收垃圾信息”, 20.0%的人是个人信息“被加入到其他列表中”, 26.6%的是个人信息“被泄露给其他人或机构”, 还有12.0%的人是个人信息“别人可以随意查到”[2]。

3 对网上购物过程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3.1 消费者自身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一项名为“网上购物消费者最关心的安全问题”的调查显示, 消费者最关心的个人隐私问题包括“个人资料被卖给第三方、身份被盗、电脑病毒、身份被盗以及收到未经许可的垃圾邮件”这五种类型的侵权。消费者网上购物隐私权的保护必须依赖于消费者自身防范意识的提高。

第一, 消费者要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防范。要在电脑上安全防病毒软件、防木马软件或者防火墙, 并对病毒库及时更新。第二, 消费者应当尽量在私人的电脑上进行信息注册和买卖交易等操作, 避免在公共电脑上使用网上银行等支付工具。第三, 消费者在网络上购买商品的时候, 应选择大型的、正规的购物网站, 并且寻找信誉度较高的卖家。第四, 消费者在网站上进行信息注册时, 要留意运营商是否提供了保护个人信息的声明以及保护隐私等条款。第五, 申请一张专门的银行卡进行网上支付, 使用电子证书、U盾、动态密码或者消费短息提示等服务保障网上银行的支付安全。第六, 针对必须填写的个人信息, 如填写送货地址时, 消费者可以选择使用工作单位的地址接收货物。

3.2 购物网站和商家对消费者个人隐私的保护

加强网络经营者的行业自律是使电子商务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最有效方式。在网络营销活动中, 经营者可能会为了研究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以及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而收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但是这种个人信息的收集必须遵循适当性的原则。收集过多的个人信息会使消费者产生顾虑, 一些用户往往会因为担心个人信息被滥用而放弃注册或者提供虚假信息, 这也会对经营者的正常经营活动产生不利的影响。首先, 经营者应慎重处理好个人信息收集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 尽量减少不必要之个人信息的收集。其次, 经营者应当公开个人隐私保护条款, 切实保护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不得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非法使用和买卖。

3.3 法律制度对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

我国现行的立法当中对消费者的隐私权问题尚没有明确的规定。保障消费者网上购物中个人信息的安全, 规范商家的经营活动需要法律制度的引导和保障。但是, 对消费者网上购物过程中隐私权的保护可谓是一把双刃剑。[3]适当的法律制度既能够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又能够促进电子商务的正常推行;过多的干预经济贸易的自由, 则会打击买卖双方的积极性、妨碍电子商务的发展。因此, 确定法律对网络交易环境下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程度, 做到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共赢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 应当在民法典中明确规定隐私权的相关内容。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司法解释中并未对隐私权的具体内涵和法律地位进行界定, 这对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极为不利。其次, 应制定专门的电子商务法律规范, 注重对电子商务中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现行的司法解释中称:“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 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很显然, 隐私权被看成了一种人格权。但是, 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具有了一定的财产权属性, 因此, 制定专门的电子商务立法乃当务之急。再次, 加大行政监管力度。对于违反保密义务的经营者, 应赔偿其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对于恶意非法获取、非法买卖消费者信息的网络经营者, 还应处以高于其违法所得的行政罚款甚至刑事处罚, 严厉打击和查处非法交易个人隐私的各种行为。最后, 加强网络安全方面的管理。我国已颁布了《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刑法也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情节严重的行为规定为了犯罪。但是, 我国计算机安全方面的立法还比较滞后,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计算机病毒也日益猖獗, 防治计算机病毒方面的法律法规是计算机安全方面立法的首要任务。

消费者的细心防范、经营者的诚信自律加之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为后盾, 才能更加有效地保障网络购物环境下消费者的隐私权, 不断地促进电子商务领域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庞敏英.电子商务中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河北法学, 2005, (7) .

[2]王妍玲, 陈红军.信用是电子商务的重中之重[J].商场现代化, 2007, (3) .

金融消费者隐私权 篇6

关键词:骚扰,商业骚扰,隐私,隐私权

近年来, 由于商业竞争的日益激烈, 一些商家通过打消费者的电话或给其发短信进行电话营销或短信营销的现象十分普遍, 不少消费者不断接到商品推销、房产、婚介、广告等各个服务类行业的电话。电话营销是以电话为主要沟通手段, 借助网络、传真、短信、邮寄、递送等辅助方式与客户直接联系, 并完成产品的推介、咨询、报价、保单条件确认等主要营销过程。这种营销方式出现于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 通过电话与老客户进行定期的回访联络可以密切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 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度, 而且能节约上门回访的人力、交通等各种成本。一般而言, 这种商业性质的电话或短信营销并不会干扰消费者正常的私生活安宁, 也是消费者乐于接受的, 但是如果商家在未征得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 不分时间和场合反复不停的给消费者打促销电话或是发促销短信, 那么, 商家的这种行为就已干扰了消费者的私生活安宁, 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 其促销电话则属于骚扰电话。

骚扰电话是骚扰者打给电话机主的、不受欢迎的、不请自来的电话或短信, 根据其主观意图可分为非商业性质的和商业性质的。非商业性质的骚扰一般没有商业营利目的, 大多处于无聊、报复、发泄等目的;而商业性质的骚扰只有一个明确的目的, 就是反复不断地向机主推销商品或服务, 最终达到使消费者购买以获取经济利益, 而不考虑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和接受程度。例如在上海、北京等一些城市, 一些业主经常受到房地产中介公司电话和短信骚扰, 不断地被询问是否需要卖房、出租房屋等。令业主不解的是, 这些中介公司是如何知道自己的电话号码、所购房屋情况的?据一位房产中介公司老板透露, 业主在买房时都会向开发商提供自己相关个人信息, 开发商手中有十分详细的业主个人信息名录, 包括业主姓名、联系电话, 以及购买房屋的楼层、户型等。中介公司就是通过开发商的工作人员, 购买到这些信息的。在一些医院, 患者就诊后莫名的收到很多药品促销的电话或短信, 令人想不到的是这些推销商竟然是从医生手中买来患者的个人信息。类似这样的电话和短信促销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侵犯了消费者及患者的隐私权和私生活安宁权。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 消费者的姓名、年龄、电话、家庭住址、婚姻、健康及财产等个人资料都成为具有经济价值的信息, 是经营者开发产品、开拓市场必须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内容。不少商家不遗余力地收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 有的甚至将个人信息当作商业信息进行买卖, 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正常生活, 侵犯了消费者的权利。对此, 除了消费者自身需要增强保护自己隐私权的意识外, 主要还靠国家立法对消费者的个人隐私进行必要的保护, 在消费者隐私权受到侵害时给与必要的司法救济。

隐私, 是指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不受他人非法干扰, 私人信息不受他人非法搜集、刺探和公开。因此又称私人生活安宁或私生活秘密, 主要包括自然人的姓名、电话、住址、身体状态、个人活动、财产状况、私人文件和数据等纯属于私人信息的一些内容。隐私权, 是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生活信息受到法律保护, 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主要包括个人生活安宁权、个人生活信息保密权、个人通讯保密权及个人隐私使用权。隐私权是一项为众多国际公约、多边条约确认与保护的基本权利, 其立法宗旨在于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和精神利益, 所以对隐私的保护是维护自然人在市民社会里的资格和尊严所必需的。欧盟早在1998年10月就通过了《隐私保护条令》,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起也相继通过立法对隐私权予以保护, 尤其是美国较早的采取了对公民隐私权进行直接保护的方法, 并制定了专门的《隐私法》和其他保护隐私权的法律进一步强化, 成为国际上保护隐私权的典范。我国由于民事研究起步晚, 加之受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影响, 对隐私权立法保护不够重视, 在我国《宪法》、《民法通则》等法律中都没有直接将隐私权写进法律条款中,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消费者九项权益中, 同样也没有关于消费者隐私权的相关规定。虽然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和《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规定, 公布、宣扬他人隐私, 致使他人名誉受到损害的, 应认定侵害他人名誉权。但这只是对隐私权的间接保护, 其保护力度和范围远不及直接保护, 可见, 目前我国法律尚不承认隐私权是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在司法实践中, 遇到隐私权问题时, 当事人不能以侵犯隐私或隐私权为案由诉诸法院请求法律保护和救济, 只能以侵害名誉为案由提起诉讼。由于我国隐私权法律保护的缺陷, 造成人们对隐私权的内容, 以及是否侵犯隐私权问题认识模糊, 因此消费者在隐私权遭受侵害时如何维权成为难题。

针对我国隐私权保护的滞后状态, 特别是当前消费关系中存在的侵犯消费者个人隐私的现象, 当前应根据我国国情, 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 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有关隐私权保护的立法, 并修订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隐私权的保护在我国有基本的法律保障。

首先, 隐私权不具有直接的财产利益, 所以它是专属于自然人享有的一项重要的人格权, 因此, 我国《宪法》和《民法》应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直接保护, 让隐私权与其他人格权一样受到重视和尊重。同时, 还应明确规定隐私权保护的具体内容与范围, 这是对隐私权是否被侵害的界定, 以利于人们了解隐私权内容与范围, 减少隐私权的侵害。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隐私权的内容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侵害隐私权的行为类型也在不断增多, 所以在具体规定隐私权的内容和范围时应采取灵活的方法。

其次, 应明确规定公开或出售他人隐私为侵权行为, 隐私权受侵害可请求民事赔偿。公民享有保护私生活安宁与秘密的隐私权, 任何人负有不侵害该合法权利的不作为义务, 侵害他人隐私权是一种积极的作为行为, 受害人一般没有直接财产损失, 其主要损害后果是精神损害, 这种精神损害如果持续时间较长, 可能导致受害人出现疾病特别是精神方面的疾病而引起间接的财产损失, 所以, 很多国家立法都规定侵害他人隐私权应当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从我国立法对侵害隐私权的赔偿规定看, 应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受害人受到的精神损害的赔偿, 二是对受害人因隐私权受到损害而产生的其他损失的赔偿。

再次, 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规定了消费者的九项权利, 包括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结社权、获知权、受尊重和监督权。但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营销方式的变化, 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出现, 消费者受到损害的权利已经超出了九项权利的范围, 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问题。权利是保护消费者的基本依据, 由于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地位不均衡, 消费者处于弱势的地位, 国家应对消费者给予了特别的保护。因此, 有必要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权利的范围, 增加保护消费者隐私权的规定。例如经营者不得要求消费者提供与消费无关的个人信息, 未经消费者本人同意, 也不得将已知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向第三人披露, 经营者对其合法取得的消费者隐私负有保密责任, 禁止经营者非法获得消费者隐私或出售消费者隐私。对于确需知晓、接触消费者隐私的经营者, 应制定相关的禁止性规定以及各不同行业对消费者隐私保护的标准和要求。

最后, 应由信息产业部联合公安部门对商业电话和短信进行一定的规制。对此, 美国和中国香港地区的做法值得借鉴, 那就是在接受方不承担通信费用的情况下, 接受者以适当的形式明确拒绝时 (如发出“取消接收要求”) , 发送人不应继续发送这些信息, 不得用欺骗手段让人必须看这些信息的内容, 否则应当对发送者进行处罚。

综上所述, 消费者权益是关系到社会每一个人的权益,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消费需求日益增长, 为保护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规范经营者的经营行为, 建立和谐安全的消费环境, 在我国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立法, 并对侵害隐私权的行为、内容、制裁措施做出具体规定是十分必要而且迫切的。

参考文献

[1]张新宝著:《隐私权的法律保护》[M].群众出版社, 1997年4月

[2]王利明著:《民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年6月

[3]张严方著:《消费者保护法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03年3月

金融消费者隐私权 篇7

据路透社报道, 美国白宫近日公布了一项立法草案, 将把其2012年出台的自愿性的“消费者隐私权利法案”上升为法律。旨在让消费者能更好地控制他们留在互联网上数据足迹的使用、储存和销售。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将有权执行该法律, 并可以处予最高2 500万美元的罚款, 同时对违规行为下达禁令。在一些案件中, 美国各州检察长也可能执行该法律。该立法草案将允许各行业在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FTC) 的监督下, 自主制定有关保护数据隐私的行为守则。同时, 这些行为守则也为遵守它们的公司提供“安全港”。

这份有关保护数据隐私、长达24页的“讨论稿”一经公布, 立即引起了美国高科技行业的强烈反响, 他们表示该草案将损害创新, 而隐私保护组织则称该草案确定的措施力度还不够。

点评:保护消费者隐私的出发点无可厚非, 不过该法案依赖各行业自己制定行为守则, 难免标准不一。而在该法案中, 高昂的处罚费也可能让高科技公司负担更多压力, 扼杀其创新热情。如何在隐私和企业灵活性间寻求平衡点, 看来并非易事。

金融消费者隐私权 篇8

网络时代可以说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 深入到我国的各个领域, 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同时, 很多领域的发展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金融领域。经常看到媒体上有关个人信息窃取的案件, 对于人民群众的金融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的威胁。所以, 加强金融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是网络背景下促进金融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保障人民群众金融财产安全的重要途径, 对其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下面就对相关内容进行详细阐述。

二、网络背景喜爱金融隐私权保护的实际需求

( 一) 网络背景对金融隐私权保护的冲击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不断发展, 网络数据时代早已经到来。网络与金融领域进行全面融合, 全面的创建了3A的服务模式。3A服务模式具体指的是客户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安全的、稳定的开展金融服务。不用在受到金融结构业务办理时间的限制, 为人们金融活动开展带来了很多的便利。网络金融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去, 如今受到社会密切关注的就是余额宝。余额宝是一种第三方支付平台, 以虚拟的互联网世界以及流通的货币为基础。这种金融服务模式的本质就是客户应用手中的先进购买基金, 投资金额不在有门槛限制, 而且还能实现随时取现。这种金融业务模式诞生后, 受到人们的一致好评。为了可以应对这种金融模式造成的巨大冲击, 我国银行也在积极的推出相类似的金融服务业务, 打破了以往金融服务时间的限制, 用户通过手机和电脑终端都可以进行操作。随后百度钱包、微信理财等众多以互联网络为平台的金融产品, 通过各种网络社交软件、网络销售平台等进行宣传。虽然, 这些金融服务产品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因为客户门槛非常的低, 客户信息的安全性不能得到良好保障, 导致客户的身份信息和财产隐私被不法份子窃取。当不良侵权事件发生后, 多方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屡见不见, 导致消费者布置该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 二) 网络背景下金融隐私保护权呈现的特点

1. 技术风险对金融信息安全性造成的不良影响

在以往传统类型的金融业务中, 金融业务的开展需要客户到金融机构单独的设置账户, 不同的金融业务需要办理不同的账户, 而且金融业务开展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传统的金融业务活动开展更多的是现金交易, 网络金融业务开展与之相比较, 资金结算业务信息承担的风险较大。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 很多人员为了获得不法利益, 生产各种类型的木马软件、二维码病毒等, 导致众多消费者的金融信息被窃取。经济全球化发展速度较快, 混合经营业务逐渐增多, 众多的交易信息都需要依靠网络平台进行传输, 众多的金融信息在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逐渐流动, 不法人员很有可能通过网络途径对金融信息进行删除、篡改等金融风险。无论是金融产品的推出、客户信息的采集、传输都是依靠网络平台。从中可以看出网络形式的金融业务比较容易受到攻击, 客户的金融信息承担风险较大。

2. 交易者举证越来越为困难

网络金融业务主要是以虚拟货币进行交易的, 客户对于信息的掌控程度较差。调查所显示, 网络金融业务在办理的过程中, 客户点击合同进行交易, 交易信息最终以电子记录的方式进行保存, 以往传统金融业务中盖章办理的形式被取替。需要明确的是电子版的通知或者其它告示性的文件, 保存具有一定的难度性, 而且很难对交易对象进行核实。如果金融机构恶意应用客户的金融信息, 与客户发生不良纠纷后, 很难评判金融信息的应用是否违背了客户的意愿, 使得客户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当金融机构收到黑客攻击后, 导致大量客户的私人信息被窃取, 多方对责任进行推卸。客户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较差, 在不良问题出现后不能找到有效的交易记录, 导致客户举证存在很大的困难。

三、网络背景下金融隐私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网络背景下金融隐私权保护存在的问题众多, 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方面就是立法缺乏系统性。金融机构对于客户金融信息保密需要承担较大的责任, 但是在相关的法律中体现的概念过于笼统化和抽象化。因为立法缺乏系统性, 所以对于一些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金融业务, 从而很难应对。其次就是在不良事故发生后, 落实的救济手段缺乏保护性。因为金融机构和客户并没有处于平等的地位, 客户的金融信息被泄露、窃取, 导致金融财产被不法人员窃取, 客户总是很难找寻有效的救济途径。而且仅为网络具有的特殊性, 客户很难提供有效的证据。虽然我国法律中也有关于金融信息泄露的处罚方式, 但是在威慑力方面还有所欠缺。

四、网络环境下金融隐私权保护的完善措施

( 一) 加强网络金融监管

对于现阶段不断推新的网络金融产品, 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过于金融产品的推出过于自由, 很多并没有经过我国相关部门审核的金融产品就投入到市场中。而且网络金融市场跟风现象严重, 一款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后, 相类似的产品就会逐渐推出。对于网络背景下金融隐私权承担的风险, 需要在于预防。所以我国政府部门需要不断的加强监管力度, 并且设置单独的监管部门, 制定系统的法律法规制度。对于网络平台推出的金融产品需要经过一定的审核程序, 只有经过我国政府部门的审核达到相应标准后才能推行, 同时要求金融机构承担起客户金融隐私权保护的责任。审核程序需要简单化、全面化, 审核的重点需要放在对于客户隐私权的保护方面。

( 二) 明确金融机构承担的义务和法律责任

金融机构对客户的金融信息进行采集的过程中, 需要主动的告知客户信息采集的主要目的, 以及对客户信息的实际应用。因为混合经营业务逐渐增多, 客户的信息会在不同的金融机构之间流通。为了避免客户金融信息才传递过程中, 作为二手资料在业务完成后继续传递, 需要应用法律进行规范。金融机构需要建立云数据库, 并且加强数据库的保密处理, 保障客户金融信息的安全性。对于网络技术风险应用法律进行控制, 为了提升网络金融交易的安全性, 现阶段对通过客户的二次确认。法律上对于金融机构的责任和义务需要进行明确性的规定, 避免不良事故出现后, 金融机构推卸责任的情况存在。

( 三) 建设选择加入和选择退出模式

我国法律中对于选择加入和选择退出还没有明确性的规定, 所以我国需要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并且落实综合性的运行模式。这一模式具体指的就是只要客户选择了退出某一金融机构, 该金融机构就不可以在对客户的金融信息进行应用。但是如果客户并没有选择退出, 客户的金融信息就可以进行流通。这样的模式可以便于客户掌握自身的金融信息动向, 同时, 还能有效的缩减金融领域的运行成本。客户可以选择自己的金融信息在哪些金融机构进行流通, 这样也能够便于金融机构金融信息管理成效的提升, 使得客户对于金融信息的知情权得到有效的保障。

五、结语

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同时, 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在网络背景下不断的加强金融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应用法律的武器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 保障人民的金融财产安全。相关人员还需要不断地加强研究力度, 积极的找寻有效的措施, 使得的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越来越为健全和完善, 为促进我国金融领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凤琴.欧美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比较探析[J].经济与法制, 2011 (6) :77-78.

[2]李福隆.金融危机事件下之金融隐私权与银行监管[J].中国资本市场法治评论, 20113 (2) :124-125.

信息时代金融隐私权保护研究 篇9

关键词:信息时代;金融隐私权;保护;研究

引 言

随着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金融隐私权遭到侵害的风险不断增加,需要法律的介入对金融隐私权进行保护。对于金融隐私权的保护,“默示条款”理论以及“侵权责任”理论先后占据着主导地位,两大理论的演进为金融隐私权保护的立法提供了理论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扩展了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的范围,金融隐私权的国际化保护业已成为趋势。

1 金融隐私权概述

金融隐私权又称为财务隐私权,是指人们对收集、处理、披露和使用个人的金融信息所享有的权利。在网络和信息时代,客户在银行、证券、保险(放心保)等金融业务中产生了大量具有财产利益的信息,以信用信息为核心,其安全性日益受到关注,金融隐私权问题成为传统隐私权新的实体内容。个人在金融领域中,对其被知悉和掌握的身份信息、交易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等,有隐私信息知情权、隐私隐瞒权、隐私选择权、隐私支配权和隐私维护权。从特点上来说,金融隐私权归根结底是一种人格权,它源自于人的人格尊严和价值要求,具有专属性,与权利主体人身不可分离。因此,权利主体有限制他人非法获取和披露其信息的权利、有自主支配其信息和允许他人使用的权利,当信息被不当泄露或被侵害时有寻求司法救济的权利。

2 信息时代金融隐私权保护面临的问题

我国目前尚无专门的金融隐私权保护法,仅在零散的法律条文中有所涉及;而这些条文仅对金融机构的保密义务作出了原则性规定,且无相应的罚则;缺乏对客户救济手段的规定;就保护的范围而言不够宽广;保障的内容也难谓周延等等。很显然,这样的一个立法状态必然会导致金融隐私权被大批量侵犯且侵权者未能受到应有惩罚,金融隐私权被侵犯的情形随处可见。例如开发、销售信用卡的银行未经客户同意,把客户的资料以各种途径提供给别的公司、企业以谋取私利;再比如银行为催还贷款等不分情形将客户的信用状况随意公之于众等等。

2.1 “高科技”与金融隐私权保护

科技进步与发展的速度超乎我们的想象,与传统的隐私权侵犯相比,现代化信息时代侵犯隐私权的方式更多是通过高科技新技术与网络进行的,行为隐蔽,当前大多数高端且严密数据系统都可能成为黑客的攻克对象,很多人看重金融信息所包含的商业价值,通过非法渠道获得或窃取、泄露金融隐私信息来牟利,侵权情况往往发生在当事人并不知道的情况之下,当事人个人信息以及其惊人的速度被外泄,被侵权的后果无法衡量,补救手段十分困难。组织性团伙侵权犯罪更加威胁当代金融业隐私的安全,例如2005年在美国发生黑客窃取四千万信息卡的案件。由于受到可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对于金融隐私权保护的措施无法避免的出现明显的滞后。

2.2 个人金融信息共享与金融隐私权保护

个人金融信息共享与金融隐私权保护本身就是一個矛盾共同体,存在冲突是必然的。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各国规定多以不损害消费者个人隐私权为前提达到机构间信息共享的目标,允许金融控股公司内部关联公司之间个人金融信息共享,但对于集团外非关联企业对个人金融信息的共享予以严格限制。美国1999年颁布的《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对金融机构如何保护非公共个人金融信息的安全与保密作了详细规定,同时增加了“选择退出”的新规定,将非公共个人金融信息共享必须事先征得当事人同意,未“选择退出”即为同意,说不同意必须明确提出。

2.3 反洗钱与金融隐私权保护

反洗钱基本要求是大面额或者可疑性交易透露,即要求有关金融机构在必要的时候把金融客户相关信息透露给一些反洗钱的机构,并由相关的机构进行监控。但是事实证明,金融监控的多数大面额和可疑性交易信息在最终会被证明为合法交易。统计表明,在欧盟反洗钱过程中,最终被证明构为洗钱犯罪案件仅仅占到所上报的案例总数的1%,其中99%的大额交易都为合法性交易行为。所以,反洗钱与隐私权保护存在着矛盾,会对金融消费者产生极大的侵权伤害。

其次,金融消费者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有自然属性的一面,也有社会属性的一面。主体隐私权是在人和人之间相互联系的社会或团体中培育出来的,是社会所赋予的,同社会生活是一体两面,并非是对立的两极。反洗钱的实质是在公、私权利之间发生冲突时,公权力限制私权利行使的情况。隐私权具有可克减性,即在社会紧急状态威胁到国家利益的情况下,可以对这种权利在一定程度或者一定期限内加以限制,乃至暂停。隐私权的可克减性,使得在公共利益处于社会紧急状态情形下,隐私权极易受到侵害。

3 信息时代金融隐私权保护措施

3.1 出台法律法规让保护金融隐私权有法可依

个人信息泄漏由于个人取证非常困难,维权成本偏高,大多数被侵权人只好忍气吞声;一些违法违规的侵权案件查处不力,制裁不到位,没有起到真正的惩戒示范作用。消费者购买金融产品或接受金融机构服务,同样属于生活消费的一部分,应该受到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保护,问题是,现行的1993年颁布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当时的立法背景是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初期,个人消费主要存在于实体经济中,而对属于虚拟经济范畴的金融消费基本上没有或很少涉及,从而导致目前众多消费者遭遇到高收益误导,存款变性,发生合同陷阱、信息欺诈、幕后交易等侵权时,难以得到有效救助。

3.2 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制度理

法律保护只是一种外部事后惩罚措施,要想真正保护公民金融隐私,还需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运营制度。包括严格征信机构、授信机构及信用评估机构的准入原则,细化其责任与运营机制,清晰定义信用信息并明确其收集和使用方式,建立业内公认的科学的个人信用数据库进而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另外,一并完善对金融业务的监管体制,加强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监管同样必不可少。

3.3 规范立法与加强教育并进

对如何构建金融隐私权保护制度问题,很多学者都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其中大多为立法建议,提出从保密范围、与信息披露平衡协调、侵权法律责任等方面对金融隐私权的法律保护体制加以完善。我们都知道,公民在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中处于劣势,金融隐私的保障更主要地依靠信息掌握方对客户的诚信,在规范和保护的同时,勿忘诚信机制的建设才是根本,这也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消费者必须加强自身金融隐私权的法律保护意识,及时关注、及时救济。加强对法律法规、金融政策、金融产品等知识的学习了解,不断增强对金融产品、服务和相应风险的识别能力,提高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维护好自身的合法权益。

4 结 语

金融机构在行政监管的指导下,通过行业自律对客户隐私进行保护,其深层内涵是在市场机制主导下对保护金融隐私的个人利益与信息利用的行业利益之间进行权衡和调整。监管机构进一步细化、完善金融隐私保护规则,同时完善监管的程序制度建设,这才能保证监管工作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丽娜.金融隐私权法律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

[2]黄家军.金融业务中的隐私权保护研究[D].重庆大学,2013.

上一篇:生产检验下一篇:椎体次全切除减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