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的影响

2024-12-20

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的影响(共4篇)

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的影响 篇1

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普通居民消费和理财观念的新变化

调查时间:2009年8月1日

调查地点:B县

调查对象(印章):

调查目的:了解金融危机对中国普通居民消费和理财观念的影响,以

及在当前全球处于金融危机的经济形势下,该如何合理计划使用资金,处理好消费支出和投资理财方面的问题。

为及时反映普通居民在金融危机冲击下的生活消费、投资变化情况,近日就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普通居民消费和理财观念的新变化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此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地居民消费形势

2009年B县全年完成生产总值92.81亿元,比上年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4543元,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43元,增长1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57亿元,增长16.9%,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4.4,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2.7,分别比上年同期上升4.4%和2.7%。在金融危机下,当地居民如何消费呢。通过一些调查,中国老百姓并没有出现所谓的“消费恐慌”,而是对手里的钱怎么花得更有价值变得“计较”起来,也就是消费心理的变化使得消费行为更谨慎,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大多数居民缩减开支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虽然不象国外那么严重,但由于对未来经济形势预期的存在,使得消费者还是心存顾虑。造成开支减少的原因也是因人而异,一些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者的收入减少比较明显,所以造成消费降低,而有一些消费者则是因为心里因素,比如考虑到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或者考虑到物价水平的变化问题等等。

(二)对消费品的投入比例发生变化

2007 年炒股热和炒房热之后,人们对这两种投资方式的热情逐渐下降,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消费者更是捂紧了自己的口袋,现在居民购物一般都会选择实用、便宜及生活必需品,而对于以后的消费主流,则主要集中在衣着,医疗,教育消费等方面,在中国消费者心里,在吃好、穿好,身体好的基础上,教育、住房消费已成为居民消费的热点,人们普遍认识到知识的重要,同时为改变居住环境,住房消费成为居民近几年来乃至以后消费的主要投入。而旅游、家电、家用汽车消费在居民看来还属于比较奢侈消费。

二、当地居民理财观念

(一)以平常心对待当前物价上涨

当问及“金融危机对您的家庭消费有多大影响,是否有缩减开支计划”时,有62.2%的居民认为金融危机对自家的消费影响不大。其中,有60.6%的家庭认为“没有缩减开支,和以前一样”;有1.6%的居民家庭认为“不但没有缩减开支,反而增加了消费支出”;认为“金融危机对其家庭有影响,有缩减计划、减少娱乐活动”的占29.2%;有8.6%的居民家庭认为“有影响,尽量不开车、不逛街购物,缩减开销计划”。由此可见,居民并没有出现消费恐慌,而是对手里的钱怎么花更有价值进行慎重考虑。多数居民认为现在是市场经济,物价有波动能够适应,相信物价上涨不会持续时间太长,在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下会逐渐平稳,虽然物价上涨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但是坚信不久物价将会平稳,生活水平仍会步步登高。

(二)利率下调对个人影响不大

大多数被调查者认为,当前主要生产和生活资料价格增幅减缓,通胀压力有所降低。降低利率对个人影响不大,在当前股市、房市不好的情况下,不会提前支取存款。居民普遍更关心本次调整对股市的影响,因为今年以来股市的下跌对其家庭财产的影响远远大于几次利率调整带来的影响,被调查者普遍希望这次调整能带来股市的大幅上涨,减少其损失。

(三)储蓄的主要用途是防病

在当前股市低迷,房价过高的情况下,居民储蓄的主要目的是为防病。他们认为现在医保限制条款太多,报销的比例太小,所以目前存款就是为了防病。

(四)多数居民消费理性,收入充实

多数居民表示,不管物价如何变化,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不能盲目消费。大多数居民家中有存款。家庭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李女士笑着说,她每月拿出2500元钱足够家用,500元存入银行,这样生活也说得过去,在没有大的支出情况下,每年加上夫妻两人的年终奖将有5000元的存款。

(五)投资风险意识增强

调查显示,六成以上家庭不考虑投资理财。居民家庭财产性收入同比下降了22.0%。主要原因是投资收益减少,特别是居民经历金融危机后,投入股票、基金的股息和红利收入减少,财富缩水,资产折价。在问及“最近您的家庭是否考虑投资理财”时,六成以上居民家庭不考虑投资,其中,认为以前亏损太多的居民占22.2%;对市场没有信心的占40.0%;还有33.4%的居民认为“先储蓄,看情况再投资”;只有4.4%的居民认为“现在正是投资理财的好时机”,由此看出,居民对投资理财格外谨慎。股市低迷,使很多居民意识到投资股票风险大,还是存入银行保险。即使再有钱也愿意将其存入银行,或是投资企业也比炒股风险小

(六)超前消费意愿不足

当问及“您的家庭还会今天花明天的钱吗”这一问题时,有83.0%的居民认为“不会”。其中,认为“不会,而且以前也没这样做过”的占50.2%;“怕压力太大,还不起”的占32.8%;有13.4%的居民家庭认为“会超前消费,但有所控制”,这部分人主要集中在年轻夫妇家庭;还有3.6%的居民家庭认为,“不会改变花钱计划,以前怎么花,现在仍然怎么花”。

三、分析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

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有很多,综合起来也无外乎两大类,一类是与消费有关的经济因素,一类是与消费有关的文化因素。

(一)影响居民消费的经济因素分析。

居民经济收入的变化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这种收入的变化包括了绝对收入的变化,相对收入的变化,实际收入的变化,名义收入的变化,预期收入的变化等,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消费者手中持有的货币资金如果相对自己在不同时间有所增加,相对同一时间的不同消费主体有所增加,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以此通过影响总需求的方式影响总供给。那么,在商品价格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比如物价水平下降,在相对收入不变的时候则又可以刺激消费。结合此次金融危机,部分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出现了小幅下降,另外人们由于存在着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稳定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居民的消费。

(二)影响居民消费的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包括了诸如文化环境,社会教育发展水平以及家庭状况等多种,但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结合此次金融危机,人们的心理因素对消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美国居民消费现状以及如火如荼的金融危机的演绎,难免使得消费者改变自己原有的消费计划,而由于存在着对未来工作,收入预期的不确定性等保持一种维持基本生活的基础性消费。

四、如何处理投资理财方面的问题

此外,多数的经济学家和财务分析师们均做出了经济危机触底判断,而且经济复苏的迹象也开始显现。因此,未来的前景肯定是光明的。为了有效度过危机,合理进行居民家庭投资理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减少负债

多数居民在过去十几年里用信用卡和其他负债进行了过多的透支。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减少这种高成本负债,并把其排在为退休储蓄或投资股市之前。居民应该把省下来的钱用于减少信用卡债务。

(二)储蓄

金融危机下,少输就是最大的胜利,今年理财,最重要的事情是“保本”。家庭理财应该结合当前形势和自身情况,坚持安全稳健和长期投资的原则,构建适合自己的理财组合。不管何时投资,都必须坚持安全稳健的投资原则,将保本作为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更何况是经济形势不明朗的金融危机时期。

(三)基金定投

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环境下,要普通百姓自己去判断一个多变的市场,是很难的。因为变化的因素太多,因此,建议居民在做基金定投的时候可以把握几个原

则:一是尽量有一个较长的、中长期的理财计划;其次,锁定一个目标,如用于养老或是子女教育金计划。经济的运行是有周期的,因此在进行投资时,最好坚持长期投资。目前,不少人由于股票和基金的亏损对长期投资产生质疑,但从实践来看,长期投资虽然不能保证不亏损,但亏损的概率随着时间的延长在逐渐降低却是事实。特别是在当前形势下,更应该坚持长期投资。

(四)要保护已有的收益

在当前这个有挑战的时期,拥有一个保护已有收益的战略是谨慎的做法。具体要做好以下几方面:

1、学会节流。工资是有限的,不必要花的钱要节约,只要节约,一年还是可以省下一笔可观的收入,这是理财的第一步。

2、做好开源。有了余钱,就要合理运用,使之保值增值,使其产生较大的收益。

3、善于计划。理财的目的,不在于要赚很多很多的钱,而是在于使将来的生活有保障或生活的更好(所以说理财不只是有钱人的事,工薪阶层同样需要理财),善于计划自己的未来需求对于理财很重要。

4、合理安排资金结构,在现实消费和未来的收益之间寻求平衡点,这部分工作可以委托专业人士给自己设计,以作参考。

5、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考虑收益率。高收益的理财方案不一定是好方案,适合自己的方案才是好方案,因为收益率越高,其风险就越大。适合自己的方案是既能达到预期目的,风险最小的方案,而不是盲目选择收益率最高的方案。

五、保证居民消费水平优质优量的对策建议

(一)居民家庭优质消费对策

居民家庭消费构成:衣食住行(包括教育和娱乐等)。处于经济危机下,居民家庭收入平均水平有所下降(既有因为失业率上升等造成家庭成员就业率低直接影响家庭总收入,也有因为工资薪金降低造成的),而我国近年来的物价指数上涨,造成了居民可支配的实际收入明显下降。如何能够保证家庭优质的生活消费,就要从几个方面入手:(1)消费讲究实用性。无论是穿着还是吃食,(二)国家促进消费稳定增长政策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 年我国 GDP 缩减指数变动率为 7.2%,比上年回落 0.2 个百分点。由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利好效应,使得如果财政金融政策使用不当则有可能出现潜在通胀压力,所以我认为从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消费因素这个角度分析,应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

首先,从收入角度分析。

主要是考虑收入的分配问题。当前经济尚未全面复苏,农民工和大学生两大群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收入增长受到影响。一些跨国公司出现裁员、减薪情况,也制约着居民收入的增长。此外,股市财富效应不明显,也使居民收入增长大打折扣。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从总体上优化国民收入在居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分配,通过减税让利、放松市场管制等措施,进一步激发经济体的活力。那么,在具体实施方面,由于此次危机对中高收入消费者基本影响不大,人们还是可以维持自身消费的基本层面,所以,在着力扩大消费需求方面,首先考虑针对农村低收入户、中低收入户和城镇低收入户的消费鼓励措施,如增加补贴提高收入、扩大消费信贷等,对消费产生直接拉动作用;在此基础之上改善社会保障状况以及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缩小居民收入差距。

其次,从支出角度分析。

居民对消费品的需求决定了消费的多少,而决定消费者是否购买商品的因素除了满足消费者自身的基本需求之外,包括了预防性的商品需求、服务需求以及对中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需要,而在消费物价指数的核算过程中,所包含的 8 大类商品中,中高档商品的波动对 CPI 的影响较大,所以,这也成为了分析的一个切入点。政府可以通过一系列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辅助性宏观金融政策,对企业大力扶持,保证价格合适,让利于民,使经济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的影响 篇2

互联网金融依托于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等互联网工具, 以实现资金融通、支付和信息中介为目标, 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科技与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在国外起步较早, 以美国为例, 经历了金融体系的长期发展和变革, 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和服务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1999年美国推出了美版支付宝paypal。在日本、德国、英国等其他发达国家, 互联网金融行业也颇为发达。日本的电子商务平台乐天几乎涵盖日本大半金融行业, 德国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尤为发达, 英国则是P2P借贷的起源地。

相比于国外,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起步较晚。2003年5月阿里巴巴公司投资建成淘宝, 同年10月推出支付宝。2013年6月余额宝的上市, 使各家电商纷纷推出“类余额宝”产品, 如理财宝、活期宝等。2014年余额宝资金规模超过了2, 500亿元。余额宝的发布标志着我国互联网金融进入了新的阶段, 越来越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受到人们的关注, 也使得其他竞争对手纷纷效仿, 互联网金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 其发展可谓欣欣向荣。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大学生这一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庞大群体被互联网金融的业务灵活多变、操作简单便捷以及市场服务面广等优点所吸引。互联网金融产品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消费习惯, 也改变了大学生的理财投资方式。然而,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互联网金融产品虽然种类齐全为生活带来了便利, 但它在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 各种监管制度并不完善, 仍存在安全隐患。

二、文献综述

国外较早就有学者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进行研究, 而对于大学生互联网理财观念的研究较少。国外学者针对大学生进行互联网消费的原因、差异性等方面展开了研究。Donna Mccloskey (2002) 指出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的原因是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Yoo-Kyoung Seock、Lauren R.Bailey (2013) 指出购物乐趣、时尚意识、价格意识、购物信心、方便意识及品牌忠诚度是大学生网络购物的主要原因。

国内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和理财的研究尚不完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王春晓 (2009) 认为性别、网龄和上网时间使用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因素。钦国巍、顾若愚 (2012) 等指出便捷、自由和价廉是影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主要因素。

纵观国内外学者的研究, 对于区域性尤其是皖北地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的研究少之又少, 而不同区域之间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存在差异。因此, 本文就互联网金融对皖北地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进行研究, 可以对大学生消费理财观念的影响、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区域性文献进行补充和发展, 以及指导大学生理性消费、树立正确理财观念, 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

三、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十分广泛, 为了准确地把握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和理财的影响, 本文仅围绕互联网金融消费和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这两方面对蚌埠市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和蚌埠学院三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 本次调查以实地问卷调查方式进行, 设计了《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与理财情况调查问卷》。调查者随机抽查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整理出500份有效问卷。在受调查者的性别分布上, 男生占42.15%, 女生占57.85%;在年级分布上, 大一占16.12%, 大二占23.14%, 大三占34.17%, 大四占26.03%。

(一) 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消费统计分析。

在500名受调查的大学生中, 参加过网购消费的占98.76%, 未参加过网购消费的占1.24%。受调查者去市区消费的频率分布上, 经常去的占6.3%, 一般占29.34%, 不经常去的占37.19%, 很少去的占27.27%。

由受调查大学生月均网络消费和月均生活费图可得知, 大多数大学生的月均生活费为1, 200元以下, 少部分大学生月均生活费超出1, 200元。近乎95%的大学生网购消费为500元以下, 500元以上的消费极为稀少。由此可知, 网络消费深受大学生的喜爱, 大学生会拿出月均生活费的10~30%来进行网络消费购物。又由于受调查大学生去市区消费的不频繁可以得知, 网络消费已经成为蚌埠三所高校大多数大学生的主要消费途径之一。 (图1、图2)

由统计数据可知, 上网时间越长、网购软件数量越多的大学生网络消费越多, 在上网时间为3~5小时的大学生中, 电子设备中的网购软件数量集中分布在2~5个之间, 并且月均网络消费金额较多。据分析得知, 网购软件数量与月均网络消费金额呈现正相关。 (表1、表2)

(二) 影响大学生互联网金融消费的因素。

通过以上调查数据的统计, 我们针对影响蚌埠大学生互联网消费的因素进行分析。由于蚌埠市三所高校地理位置相近, 所以校区与市区距离的因素并不在此次分析之中。

1、性别。

性别与消费是有着一定的联系, 例如女性对于消费偏爱的天性也决定了她们对于网络消费的喜爱。在网络消费中, 女性总是处于主体地位。本次调查中, 57.85%的女性, 占据了网络消费的78.23%。由此可见大学生的网络消费因性别不同而存在差异。

2、年级。

年级不同, 学生对于消费的需求也不同, 据统计调查发现, 大一与大四学生进行网络消费较为稀少且月均消费额度较低, 大二与大三的学生进行的网络消费较为频繁且月均消费额度较高。统计者认为, 大一新生刚踏进大学校园, 处于适应大学生活中对于网络消费相知甚少, 而大四学生进行过的网络消费较多, 加之实习等原因对于网络消费需求较低, 大二、大三学生正处于对网络消费的活跃期, 相对而言热衷于网络消费。

3、大学生月均生活费。

大学生的月均生活费用是大学生进行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月均生活费用高的大学生生活宽裕, 进行的网络消费也相对较多, 月均生活费用低的大学生则较少的将钱财花费在网络消费之中。大学生月均生活费用与网络消费金额呈现正相关。

4、大学生使用网购app软件的数量。

大学生使用网购软件数量的多少对于其网购消费具有一定的影响。网购软件数量较多的学生更愿意在闲暇时间进行“逛淘宝”、“逛天猫”等行为, 从而有更多的消费机会, 进行了更多的网络消费。网购软件较少的大学生, 所占网络消费的份额较少。网购软件数量与大学生网络消费金额呈正相关。

5、大学校园的快递种类数量。

网络消费依靠着快递实现买卖双方的交易, 因此快递种类是否齐全对于该校学生进行网络消费至关重要。统计中, 93.39%的大学生学校的快递种类齐全, 92.98%的大学生取快递都较为方便。因此快递对于网络消费影响颇大。快递种类的不齐全, 会影响买卖双方能否达成交易, 而领取快递是否方便则影响了消费者继续进行消费的意愿。

(三) 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影响

1、互联网金融使大学生的消费更为便捷。

互联网金融工具作为新时代的新技术, 在社会中应用广泛。逐渐出现的网银、支付宝、百度钱包等使得网络消费有了相对可靠的支付平台。京东、淘宝商城的出现令大学生可以更为方便快捷的找到自己需要的产品, 不必到市区进行寻找。快递行业的迅猛发展, 也使得大学生的网络消费更为便捷。

互联网金融出现之前, 银行对于分期付款支持力度较低, 小宗消费银行并不支持分期付款, 而大学生对于大宗商品的消费能力颇弱。互联网金融的出现, 使得分期付款产品如趣分期、名校贷、学生贷等层出不穷, 大学生在消费中就可以直接进行分期付款, 不需要到银行办理复杂的贷款手续, 极大地方便了大学生的信用消费, 促使更多的大学生进行网络消费。

2、互联网金融激发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

互联网金融消费的便捷极大地激发了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天猫淘宝商城的立即购买, 支付宝的快捷支付, 各种快捷方便的消费通道, 使得离市区较远、消费不方便的大学生获得了新的消费渠道。

网络购物平台的产品种类繁多, 使大学生可以买到在附近买不到的东西, 而低廉的价格也使得消费更为实惠, 这些都大大刺激了大学生的消费欲望。

四、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理财观念的影响

(一) 大学生互联网金融理财统计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发现:74.79%的大学生生活费用有结余, 25.21%的大学生生活费用无结余, 54.96%的大学生知道有理财产品但并未使用过, 29.34%的大学生使用过理财产品, 剩下15.7%的大学生并不知道理财产品。 (图3)

由统计数据可知, 蚌埠市三所高校的大多数大学生理财观念较为薄弱, 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知之甚少, 只有少数大学生进行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理财, 且理财方式相对单一, 近半数的大学生选择余额宝等理财产品, 仅有不到8%的大学生选择股票、基金和P2P平台。 (表3)

据图表可知, 大学生选择互联网理财的最主要原因是其操作的方便快捷, 而非理财收益。

(二) 影响大学生理财的因素

1、月末结余生活费。

是否有月末结余生活费是能否进行理财的前提, 而月末结余生活费的多少则决定了理财的方式, 月末结余生活费较多可以进行的选择也多, 月末结余生活费较少则理财选择也相应较少。

2、理财最低金额。

大学生月生活费有限, 相应的其月末的结余生活费也有限, 理财最低金额则决定了大学生所掌握的流动资金能否进行理财行为。

3、理财收益。

财帛动人心, 收益是影响大学生理财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收益往往能吸引大学生进行理财, 较低的收益则不能有效地激发理财的欲望。

4、理财方式的方便快捷。

大学生都喜爱用方便快捷的方式处理问题, 理财方式是否方便快捷也是吸引大学生进行理财的重要因素之一。快捷的理财方式能使大学生更方便的管理自己的钱财。余额宝等理财产品就是因为其方便快捷的特性吸引着广大的大学生们。

5、理财产品的风险管理。

理财产品的风险大小决定了投资者的投资方向。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大多喜爱低风险的理财产品。

(三) 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理财观念的影响

1、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出现使得大学生理财意识增强。

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 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互联网理财, 他们将闲置资金投入其中, 获取收益, 锻炼了理财能力。理财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大学生规划生活, 提高了大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有利于大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掌握理财知识, 形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也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

2、互联网金融让大学生敢于尝试其他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随着大学生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广泛使用, 他们对于理财产品的理解也逐步加深,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敢于购买高风险高收益的理财产品。从赚取微薄的利息变为投资理财高收益, 大学生的理财观念在改变, 不再局限于银行利息, 而是放眼于广大的金融市场, 依靠自己的判断进行理财。

五、大学生进行互联网金融消费和理财对策建议

近年来,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 但飞速的发展必然伴随着法制的不完善, 监管力度的不足。因此, 互联网金融市场的问题较多, 如今网络诈骗层出不穷, 而大学生社会阅历较少, 轻易相信别人, 正是骗子的重要目标群体之一。据本次调查问卷统计, 其中就有24.38%的大学生遭遇过网络诈骗, 因此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和理财时需要更加理智和谨慎。

(一) 加强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教育, 网络消费需谨慎有度。

首先, 学校应当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理财观念, 同时开展防范网络诈骗教育, 防止大学生网络受骗, 降低大学生受骗风险;其次, 大学生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 做到消费有度, 不攀比, 不盲目, 培养自己良好的消费习惯。在进行网络消费时要谨防上当受骗, 在进行交易付款时看清楚交易金额、网站信息等。此外, 家长也要做好对大学生的消费理财教育, 与孩子保持密切联络, 了解孩子的消费支出, 避免不恰当、不合理的额外消费。

(二) 加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网络消费中要仔细辨别商品真伪, 使用第三方支付软件, 不要与商家直接交易, 购买商品时要向商家索要并保管好发票。当权益受到损害时, 主动与商家协商解决, 若解决不了问题, 再向网站服务平台投诉, 对于仍旧未解决的问题, 可以向消费者协会等部门反映。总之, 大学生应当提高维权意识, 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建设和谐的网络购物环境。

(三) 谨慎理财, 接受理财教育, 积极了解理财知识。

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人才, 掌握理财的基本知识是必要的。不应盲目从众, 而是应该建立在理财知识的基础上, 对理财产品进行充分了解, 进而选择购买。盲目的购买理财产品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而合理的理财方式则能够降低理财风险, 增加理财收益。因此, 掌握理财知识至关重要。

(四) 投资理财组合要多样化, 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投资理财皆有风险, 不应只关注收益而忽视风险, 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大学生应该进行多样的投资理财, 在降低风险的情况下, 尽可能的提高收益, 进而培养自己的理财思维和意识。

六、结语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深入发展, 蚌埠市三所高校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行为比较普遍, 但是在互联网金融理财方面却知之甚少。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光明的, 它将成为大学生消费投资理财的重要渠道。互联网金融在刺激着大学生消费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引导着大学生进行理财。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飞速发展, 虽然方便了人们生活, 但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大学生正处于心智发展和成熟期, 不应盲目跟风, 而应多学习消费和理财相关知识, 树立正确的消费理财观念, 提高自身的判断能力, 运用我们所学的消费理财知识, 为自己服务, 为大众服务。相信随着制度的完善, 监管的加强,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会更加健康繁荣。

参考文献

[1]曹素芳, 彭兴富.加强大学生理财观教育构建和谐校园[J].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

[2]胡娟.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J].心理科学, 2003.

[3]谢平, 邹传伟.The Theory of Internet Finance[J].中国经济学人 (英文版) , 2013.2.

[4]赵昊燕.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经济与管理, 2013.

[5]郑晨曦.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分析——以1066名90后在校大学生为样本[J].金融经济, 2015.1.

[6]高静, 李竹欣.互联网金融产品与大学生理财[J].财经界, 2015.17.

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的影响 篇3

【摘要】近年来,以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对大学生群体的网上支付和投资理财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对重庆市永川区964位本专科生支付宝和余额宝了解和使用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找出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支付方式和理财行为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有助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促进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大学生群体。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大学生 支付方式 理财行为

一、引言

2013年以来,以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融资等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及其相关问题由此成为炙手可热的焦点,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社会关注。2014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这是互联网金融首次进入中国的政府工作报告,代表着国家对互联网金融的支持和鼓励,是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肯定。具备知识储备丰富、学习能力强、易于接受新事物等特点的大学生群体,是90后中最具活力的群体,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未来未来金融市场主力军。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大学生能更加快速地了解、掌握与使用互联网金融,他们对互联网金融的认识和使用,直接影响着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因此,研究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支付方式和理财行为的影响,为互联网金融在大学生群体中进一步推广及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思路,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关于互联网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探讨互联网金融的含义及发展模式;第二,探讨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监管;第三,探讨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的影响;第四,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小微企业的影响;第五,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居民的影响。近年来探讨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影响的调研文章主要有:郑晨曦(2015)以1066名90后在校本科段大学生为样本,从对互联网金融认知、互联网金融产品使用和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趋势研判等三个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表明大学生正逐步理解和享受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便捷、高效、及公正,互联网金融即将对中国金融现代化、信息化、普惠化和国际化产生巨大的推动力。陈倩文,丁婉兰,刘甜恬,宋婵娟,刘非凡,黄子芹(2015)对武汉市10所高校433名大学生的互联网理财产品投资行为进行问卷调查,基于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对目前影响大学生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意愿的因素进行回归检验。研究表明,大学生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了解程度、可接受亏损程度是对互联网理财产品产生购买意愿主要的影响因素。何雨容,朱如嘉,张煜,谢丹丹,黄冠婷(2015)对304名90后大学生群体进行了互联网金融方面的调研,基于调查数据建立了Logit和Probit模型来研究影响投资互联网金融产品概率的因素,研究表明,其中影响投资者选择的诸多因素中,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态度是影响投资者选择的最显著的因素,其次是对互联网金融公司资产状况的重视程度、对互联网金融了解途径的数量等因素。薛强(2015)对一二三线城市1000名大学生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认知及使用情况进行调研,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大学生使用最多的类型是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近8成的大学生会购买互联网理财产品,近半数的大学生使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频率非常高;同时,有7成多的大学生认为方便快捷是互联网金融产品最大的优势,看好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及对大学生的影响有较强的区域性,目前基于重庆市大学生互联网金融使用情况的调研还未发现。因此,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支付宝和余额宝为例,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对重庆市永川区的本专科生进行调研,找出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支付方式和理财行为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有助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和促进金融体系更好地服务大学生群体。

三、问卷调查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在重庆市永川区各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同时开展,共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72份。本次调查样本男女比例相当,包括大一到大四不同年级,涵盖经济、理工、文史等多个专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一)大学生的收入状况

大学生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父母给的生活费,17.5%的大学生生活费在800元以下(不含800元),60.3%的大学生生活费在 800~1500元,16.1%的大学生生活费在1500~2000元,6.1%的大学生生活费在2000元以上。大多数大学生生活费在800~1500,在满足日常的生活消费后,结余较少。

(二)大学生对支付宝的了解和使用情况

在对支付宝的了解程度上,84.9%的大学生表示“了解,而且使用过”,13.9%的大学生表示“了解,但没有使用过”,仅有1.2%的大学生表示“没听说过”。可见,支付宝在大学生中的极高的认知度,超九成的大学生了解支付宝,超八成的大学生使用过。

在网上购物时,80.1%的大学生使用过支付宝支付,77.1%的大学生使用过网银支付,29.9%的大学生使用过货到付款等其他支付方式。可见,八成的大学生青睐支付宝方式进行网上购物,已经超越了银行的网银支付。

在进行汇款转账方面,65.7%的大学生选择“支付宝”,60.5%选择“网上银行”,62.9%选择“银行柜台”,32.6%选择“其他”。大学生在汇款转账时采用多种渠道,差别不大。

在使用支付宝的大学生中,从使用频率来看,20.4%的大学生选择“每周三次以上”,27.1%的大学生选择“每周一到三次”,31.5%的大学生选择“每月一到三次”,11.6%的大学生选择“半年一到三次”,9.4%的大学生选择“其他”。可见,大学生经常会使用支付宝,使用频率较高。从使用用途来看,94.3%的大学生选择“网上购物”,77.4%的大学生选择“汇款转账”,73.8%选择“购买车票”,87.9%的大学生选择“手机充值”,14.6%的大学生选择“其他”,大学生使用支付宝的用途比较广泛。

(三)大学生对余额宝的了解和使用情况

在对余额宝的了解程度上,49.2%的大学生表示“了解,而且使用过”,43%的大学生表示“了解,但没有使用过”,7.8%的大学生表示“没听说过”。虽然超九成的大学生了解余额宝,但使用过的大学生不足五成。

在使用余额宝的大学生中,从目前在余额宝中投入的理财金额看,10.3%的大学生选择“2000元以上”,23.9%的大学生选择“1000~2000元”,40.2%的大学生选择“500~1000元”,25.6%的大学生选择“500元以下”,由于资金有限等原因,大学生参与余额宝理财的金额有限。

(四)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

88.3%的大学生认为互联网金融的优点是方便快捷,70.3%的大学生选择“手续费低”,63.9%的大学生选择“收益高于银行活期存款”,70.2%的大学生选择“投资门槛低”,13.9%的大学生选择“其他”,方便快捷成为支付宝和余额宝的最大优势。

78.3%的大学生认为互联网金融的缺点是资金不安全,60.3%的大学生选择“容易泄露个人信息”,63.9%的大学生选择“监管不到位”,16.9%的大学生选择“其他”,资金不安全成为支付宝和余额宝的最大劣势。

从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了解渠道上看,82.7%的大学生选择“网络”,30.3%的大学生选择“电视”,63.9%的大学生选择“亲戚朋友介绍”,12.9%的大学生选择“报刊杂志”,16.4%的大学生选择“其他”,网络和亲戚朋友介绍是大学生了解支付宝和余额宝的主要渠道。

在对互联网金融将来的发展情况的看法上,35.3%的大学生选择“非常看好,参与的人数和资金还会迅速增加”,51.1%的大学生选择“比较看好,但发展速度会放缓”,7.8%的大学生选择“不太看好,很快就会被淘汰,5.8%的大学生选择“不确定”。可见,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看好。

从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来看,大学生期望互联网金融能够在保障资金安全、提高收益、加强对个人信息的管理、加强监管等方面进行努力。

四、结论及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分析可知,首先,在支付宝的了解和使用情况方面,支付宝在大学生中有极高的认知度,超九成的大学生了解支付宝,超八成的大学生使用过支付宝;无论是网上购物还是汇款转账,支付宝支付方式都成为大学生的首选;大学生使用支付宝的频率较高,且用途广泛。其次,在余额宝的了解和使用情况方面,超九成的大学生了解余额宝,但使用过的大学生不足五成;由于资金有限等原因,七成多的大学生目前在余额宝中投入的理财金额少于1000元,大学生参与余额宝理财的金额有限。再次,在互联网金融的认知方面,大学生认为方便快捷是互联网金融的最大优势,资金不安全是互联网金融的最大劣势;网络和亲戚朋友介绍是大学生了解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渠道;绝大部分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看好;大学生期望互联网金融能够在保障资金安全、提高收益、加强对个人信息的管理、加强监管等方面进行努力。

为了加快互联网金融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进一步推广及促进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需要政府、金融机构、学校以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第一,加大互联网金融的宣传力度。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应充分利用网络、QQ、微信等移动互联网平台让大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互联网金融。可以开展互联网金融进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互联网金融知识讲解和咨询服务。通过大力宣传和普及,让更多的大学生认识和正确使用更多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第二,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资金不安全是互联网金融的最大劣势,他们期望互联网金融能够在保障资金安全、加强监管等方面进行努力。因此,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应该尽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机制,针对网络安全等制定相应的措施。第三,提高大学生的理财能力。学校可以通过提供理财相关的选修课程、第二课堂等平台培养大学生的理财意识和理财能力,同时,大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学和参加网上虚拟投资等方式学习理财知识和锻炼理财能力。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根据自身的经济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金融理财产品,不要盲目跟风,做到理性投资。

参考文

[1]郑晨曦.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金融的认知分析—以1066名90后在校大学生为样本[J].金融经济,2015,(2):137-140.

[2]陈倩文,丁婉兰,刘甜恬,宋婵娟,刘非凡,黄子芹.大学生对互联网理财产品的投资行为调查研究—以武汉市高校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3):44-47.

[3]何雨容,朱如嘉,张煜,谢丹丹,黄冠婷.互联网金融认知与投资风险偏好:90后大学生的特征[J].金融发展研究,2015,(7):67-71.

[4]薛强.大学生互联网金融产品认知及使用情况调查[J].金融博览,2015,(10):48-51.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新常态背景下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和监管机制研究—以重庆为例》(项目编号:KJ1504102)和重庆财经职业学院科研重点项目《农村居民互联网金融行为调查研究—以重庆为例》(项目编号:2015KYZ002)阶段性成果。

互联网金融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和理财观念的影响 篇4

关键词:大众传媒;大学生;环保观念

1调查的背景、目的及方法

自我国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至今已20年。正在走向利益多元化和价值多元化的中国,环境问题已上升为全民性的社会问题。这不仅影响到我国的农业、工业等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生存环境的恶化对每一个公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对此,我国已经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等硬性要求,但最终解决此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将环保观念融入每一个公民的价值体系,使自觉地保护环境成为一种习惯。

大众传媒在对环保观念的宣传上扮演了“话语权威”的角色,它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趋向和价值取向,尤其对于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表现有着非常突出的作用。大众传媒通过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媒介进行各种形式的宣传,对环保观念的宣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次调查选取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处于从家庭和学校过度到社会的年龄段,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将投身于社会实践活动当中担当重任,对国家的方方面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们是决定一个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砥柱中流。另一方面,大众传媒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他们是大众传媒的主动受众,报纸、电视,电影、杂志和互联网等各种媒介形式无不在各个方面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环保观念。

对于“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环保观念的影响”进行的实证研究,将是我国最重要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中重要的一方面——环保课题,与国家未来发展方向的决策者和实践者大学生联系起来,探求大众传媒对他们环保观念的影响,以期从中发现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并切实提供一定的建议。为此,本课题组组织力量于2009年4月-2009年6月在江苏省南京市进行了一次比较详细的“关于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环保观念的影响调查”的定量研究。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调查对象的媒介接触情况

调查中发现,广播是这几项媒体中使用频率最低的,42.8%的被调查大学生从不使用广播,89.8%的每天使用广播时间少于30min;由于绝大部分高校学生宿舍内并没有配备电视,有26.6%的被调查者在校从不使用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成为了他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最主要手段,对报纸杂志的使用时间基本在2h以下;由于网络集合了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在大学生中应用极为广泛,有97.6%的被调查者每天使用网络;而手机由于随身携带,并且可随时随地上网,加之手机报等形式的信息平台的开通,更使其颇受欢迎,使用频率也较高。见表1。

2.2大学生接受环保观念宣传的现状

2.2.1

接受环保宣传的途径

在对“您通过哪种途径接受到的环保宣传最多”问题的回答时,42.3%的人选择了“学校教育”,40.3%的人选择了“大众传媒”,10.1%的人选择了“家人及朋友”,7.3%的人选择了“其他”。由此,学校教育和大众传媒是大学生接受环保宣传的最主要途径。

2.2.2

接受环保宣传最多的媒介

2.3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环保观念具体的影响作用

2.3.1

大众传媒较其他影响因素而言作用较小

此外,对于大众传媒的影响,有22.7%被调查者表示“有很大影响”。72.0%的认为“有一定影响,但影响不大”,5.2%的认为“没什么影响”。

而在对问题“在逐渐接受过大众传媒对环保观念的宣传之后,您会”的回答中,36.8%的人回答“做什么事一定要环保”,60.4%的人选择“想起来的时候环保一下”。2.8%的则承认自己仍“想不起来环保”。2.3.2

大众传媒中电视的影响作用最大

在各类媒体对环保宣传作用大小的调查中,电视、网络、报纸名列前三名:78%的被调查者认为电视在环保观念宣传的方面所起的作用最大,34.9%的人认为网络所起的作用排第二,30.2%的人认为报纸作用排第三,而手机作为最灵活的媒体,却有49.1%的人认为手机对环保宣传所起的作用最小,见图3。

2.3.3大众传媒中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认可度高

在调查中,被调查者填写了印象最深刻的环保公益广告。“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的广告在所有被调查者中的提及次数为12次,“超级玛丽”游戏主题的公益广告“你能过儿关”、南京市公交车移动电视播出的倡导“绿色地球”的公益广告在各大省级卫视播出的,女孩帮助没有将易拉罐投进的男生放进垃圾箱等等都被提及了多次。主题上,24人提及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方面的公益广告,10人提及保护森林资源、少用一次性筷子的公益广告,5人提及垃圾分类回收的公益广告;而在所有被调查者有印象的公益广告中,央视的公益广告被7次提及,而没有任何地方媒体被提及。

但有87.8%的被调查者认为在大众传媒中,现有的公益广告很少。

3总结及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总结出部分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建议:

3.1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成就突出,但仍需提升其影响的深度和广度

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是大众传媒宣传环保观念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本次调查显示,它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不少优秀的公益广告已经在大学生受众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这些广告在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对环保的宣传也产生了较好的效果。央视作为国家的领军媒体,对环保的宣传力度更居于各媒体之首。但不可否认的是,大众传媒中环保主题的公益广告宣传在一些方面仍有待提高。

首先,由于大众传媒对于某些主题的强调和突出,受众对于一些提及率高的环保问题,接受程度和记忆程度很高。但对于现状同样堪忧但媒体宣传力度小的环境问题,则缺乏认知和关注。因而,在今后的环保公益广告制作时。可依据我国当时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或针对最严重的不文明行为来设计,使其更符合时代特点,以此来增强受众对一些现状严重的环保问题的重视。

其次,今后可以以央视为领军,各级媒体可在保障媒体收支平衡的条件下,制作大量符合当地实际环境状况的高质量公益广告,最终达到公益广告独具创新性、受众乐意接受、宣传效果好的目的。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才能进一步挖掘公益广告的潜力,扩大公益广告的宣传效力,为形成良好的社会价值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2

进一步加强环保宣传力度,提升大众传媒的影响力

根据本次调查,在所有宣传环保问题的传播途径中,学校教育的接受程度最高,大众传媒其次。而对于大学生环保观念影响作用最大的,既不是“学校教育”也不是“大众传媒”,而是“公民自身”。对于目前“大众传媒在环保宣传上的努力如何”的调查结果显示,95.1%的认为媒体宣传有所缺乏,媒体作用的发挥仍然很不充分。因此,大众媒介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环保的宣传,充分挖掘媒体的社会功能,帮助实现倡导环保的社会氛围的营造。

此外,媒体的公信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影响了价值观传播的效果。调查显示。只有9%的被调查者认为媒体值得信赖,而83%的大学生受众对于大众传媒持“有时可信,有时不可信”的态度,另有8%的人认为媒体是虚假不可信的。

若提高媒体信息的接受和认可程度,需从媒体自身出发。确保信息传播的各环节的真实和高效,树立良好的媒介形象或许是当前的重要任务。因为在任何事业都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只有强大的公信力才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也只有以坚实的公信力做后盾,才能产生更大的媒体影响力。

3.3

网络媒体在环保宣传作用上的缺失现象不容忽视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报告,截止到2005年6月,30日,中国上网用户总人数达到103亿,仅次于美国。而大学生作为进入互联网世界最早的人群之一,互联网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媒体,更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对于价值观尚未完全成型的大学生来说,如何利用网络对他们进行正面积极的引导,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

上一篇:社会保险软件操作指南下一篇:幼儿园教师2016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