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检验

2024-10-23

生产检验(共11篇)

生产检验 篇1

0引言

自我国实施改革开放以来, 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生活都有了很大的完善, 生产企业规模和数量随之不断增多, 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也对自然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在这些环境污染中, 水资源污染和水质下降成为其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尤其是生产企业排放的污水占水资源污染的主要部分。所以, 对生产企业水质化学检验的研究, 有利于改善我国的水资源污染情况。

1水质化学检验概况

1. 1水质化学检验概念

水质化学检验主要是指对所检验的水中所溶解的物质含量进行检验和分析, 主要的方式是利用化学分析仪器和理化仪器实施检验工作, 进行水质化学检验的首要步骤就是及时准确地把分析得出的数据汇报出来。水自身所含有的物质和溶解的成分都比较复杂和多样, 所以需要进行水质检验的项目也是多样的。比如在天然水和生产的废水中都含有较多的杂质和物质, 几乎包涵了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所有元素, 既有在水形成过程和大气降水过程中吸收的多种气体 ( 主要包括二氧化硫、氨气、硫化氢、灰尘、工业粉尘、微小颗粒等) , 也有在水流动过程中和发展过程中融入的泥沙、黏土、矿物质等。

不同的生产企业对水质有不同的要求, 而生产企业进行水质化学检验中的主要环节是对水中所含的物质实施监控和检测, 使水质达标, 并满足国家对工业废水排放的要求和企业生产的需要。人类可利用的水在使用过程中会形成两种: 一是生活污水, 二是工业废水。而且在排放和使用的过程中还会融入大量的杂质以及混合物, 如油脂、化学原料、工业成品、洗涤剂等物质。这些污水和废水会通过排水设施排入到江河湖海之中, 进入到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范围内, 接着又会对天然水质产生污染, 这时就需要生产企业做好水质的化学检验工作, 设置废水处置车间并配备专业的水质监测工作人员, 对水中所含物质进行实时检测和检验, 对水质的污染情况有基本的了解, 对污水处理的后期工作进行检测, 由此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1. 2水质化学检验分析

天然水中所含的物质种类十分丰富, 各个行业和生产企业对水质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别, 所以水质化学检验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水中的大部分组分都是溶解性离子, 我们可以依据离子的浓度范围对检验分析方法进行分类, 一种是分析离子浓度是mg/L级试样的微量分析, 其适合一些工艺用水和产生废水中对离子浓度较低的水样; 另一种分析离子浓度是g/L级试样, 也称作常量分析, 这种分析方式适用于天然水质、部分工艺用水和工业废水等较高离子浓度的水质测定。

二者相比较而言, 常量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要保证分析检验的准确性, 微量分析不但需要具备严谨的检测方法, 而且还需要较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和精密的检测设备。水质分析则要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 坚持快速准确的原则, 预防因水样保存时间较长水质发生变化。

2水质化学检验的主要内容

2. 1水质化学检验方法

生产企业的水质化学检验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是化学分析法, 此外还有物理分析法、物理化学分析法等。根据不同分类方法分成以下几类。1根据测量组分浓度不同, 分为常量分析和微量分析。详细的讲, 测定水样中常量组分的常用方法为重量分析法, 而测定水样中的常量和微量组分使用的方法则是滴定分析法, 测定水样中的微量组分使用的是比色法。2根据测定内容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主要指的是对水中所含物质的成分进行检测, 如元素、离子以及化学物的检测; 定量分析则是对水中含有成分所占比重的检验, 通常情况下水质化学检验中水样的成分是已知的, 所以水质化学检验主要是进行定量检验, 定性检验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应用。3根据分析对象分为有机分析和无机分析, 有机分析的客体是有机物质, 属于非电解质, 无机分析的对象是无机物, 大部分属于电解质, 所以可以通过元素和官能团来计算组分。

物理分析法是以水中所含有的物质不会发生化学反应为前提, 采取相应物理方法确定物质及含量的方法; 化学分析法则是通过物质的化学反应来对水样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主要包括滴定分析法和重量分析法; 物理化学分析法简单的来说也就是仪器分析法。

2. 2生产企业水质化学检验的工作内容

在工业企业进行水质化学检验的过程中, 主要的工作内容包括对水质水样的采集, 配置标准溶液和化学试剂, 利用理化仪器等对水中所含物质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 利用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等进行水样的组分含量测定, 对化学数据的记录、判定和计算, 协助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水质化学检验的工作报告, 后期需要对化学和物理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测试和维护, 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以及完成实验室的卫生和安全工作。

3水质化学检验质量控制

3. 1分析过程实施的质量控制

生产企业在进行水质化学检验的过程中, 需要对其检验的质量和标准进行严格的控制和检查, 首先需要进行的就是分析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 可以从5个方面进行控制。

1) 在分析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可以应用平行样分析法, 即在进行水样采集完成以后进行的试验中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由于不同的水质情况会造成检验结果存在一定范围内的偏差, 若水样具备较好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那么检测结果的偏差较小, 反之则大, 所以平行样分析法允许存在一定的差异。

2) 留存样本实施复核检测。在进行水样检测前, 工作人员需要预留一份水样, 以便完成水质检验后, 对副样实施检测。

3) 实施密码样分析。完成水质化学检验以后, 还需要监测样品的质量, 从而获得检测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 从而为水样检验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4) 做好检测质量的过程监控。在实施水质化学检验之前, 需要制定具体的检测计划和实施程序, 由此在实际的检验过程中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 避免出现严重的失误。

5) 重视质量控制图的绘制。绘制质量控制图主要是为检验分析提供依据。

3. 2实施检测环境和检测设备的控制

在水质化学检验的过程中, 为了保证检验的质量, 可以对检测环境和检测设备实施质量控制,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控制。

1) 检测人员的质量控制。参与水质化学检验的人员对化学检验的结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为了提高水质化学检验的质量, 选择一批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员实施水质检验至关重要。检测人员不仅需要具备较为全面的检测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 始终坚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保证水质化学检验工作的顺利完成。

2) 对检验的仪器设备和物质实施质量控制。在水质检测过程当中, 需要对检测仪器予以事先校对, 保证其切实达到国家标准, 在使用前还应当对仪器进行全面整理。

3) 对检测方法和检测环境实施质量控制。水质化学检验需要一定条件的检测环境, 只有在正确且科学的环境下才能保证水质化学检验的质量符合要求。此外, 不同的检测方法有不同的适用标准, 因而在水质化学检测中需要选择最为适合的检测方法。

4结语

水质化学检验在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内容, 对生产企业设备的正常运行具有尤为重大的影响, 同时也会对水资源质量的改善发挥一定的作用。而水质化学检验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 所以, 检测人员务必要充分保证水质监测的质量, 并且在水质检验完成后, 还要做出合理科学的分析, 从而为接下来的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徐维, 杨美玲.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水处理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5 (21) :689-690.

[2]于宝玲.解析生产企业水质化学检验[J].赤子, 2013 (4) :224-225.

[3]许伟军, 高璠, 王家德, 等.多晶硅企业生产废水处理工程实例[J].中国给水排水, 2012 (20) :129-132.

生产检验 篇2

在检测四年来,在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同事的支持帮助下,我不但勤奋踏 实地完成了本职工作 ,而且顺利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任务,自身在各方 面都有所提升。为了更好地做好今后的工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本人 xxxx 年的工作总结为以下几项

一、努力学习,全面学习新知识 检验工作是一个特殊的岗位,它要求永无止境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提高技能, 为达到这一要求,所以我们必须要注重学习。

二、努力工作,完成各项任务 一年中,因休产假未能赶上公司搬新地址的任务,很是遗憾,四月份上班工 作岗位是做业务员。收样录单子盖章打印报告存档案,与同事合作的很愉快。其 实业务员需要的综合素质很强既要了解样品的接受数量,标准规范,价格,也要 了解试验完成时间打印报告,很好的与客户沟通。完成了领导给予的任务。

之后因工作需要调回检验室,负责水泥粉煤灰检测。因在哺乳期公司福利享 有哺乳时间, 特别感谢领导的关心与照顾,在主任和同事的帮助下慢慢熟悉了检 测的过程,认真仔细 重新学习标准,很快掌握了水泥粉煤灰的检测。

三、日常生活,工作态度积极端正 四年以来, 我能自觉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 在工作中, 不迟到、不早退、有事主动请假,尊重领导、团结同事,待人真诚,任劳任怨。努力做到了:一是 按规章自律。领导规定不准做的我绝对不做,领导要求达到的我争取达到,不违 章、违纪,不犯规、犯法,做个称职的检测员。二是用制度自律。我严格按公司 制定的各项制度办事。在质量方面,坚决做不该用的坚决不用。在同部门其他同 事的工作协调上,做到互相理解、互帮互学、真诚相待,建立了友谊,也获得了 许多有益的启示。勇于进取,一如既往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回顾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虽能敬业爱岗、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取得了一些 成绩,但仍然有许多需要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我一直在努力,并且力求做好。

在工作中由于专业知识较少, 经验不足, 对待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过于单纯, 工作方法过于简单;看待问题有时比较片面,以点盖面,在一些问题的处理上显 得还不够冷静。在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的基础上,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加强专业 知识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各项检验技能。

对此我为改善今后工作做如下几点计划

1、认真收集各项信息数据,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 分析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结工作经验, 及时向领导汇报, 让领导尽量能全面、准确地了解和掌握最近工作的实际情况,为解决问题作出快速的、正确的决策。

2、在工作中要有清晰的计划性的工作思路,讲究好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效率,按 时或提前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

3、要认真学习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理论知识。在学习方法上做到在 重点中找重点, 并结合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处理的各种异常, 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办公能力。

4、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任务,要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好每一项工作任务。

五、年的工作规划 在新的一年里,我决心认真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做好本职工作。我要虚心 向其他同行和同事学习工作经验,借鉴好的工作方法;同时在业余时间努力学习业务理论知识,扩大猎取知识的范围,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使自己 的全面素质再有一个新的提高, 以适应公司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要进一步强化 敬业精神,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完成工作的标准。

生产检验 篇3

关键词:(中)关键词 新疆;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预测

中图分类号:(中)中图分类号 F2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49(2015)03-0098-08

DOI:10.3969/j.issn.1000-4149.2015.03.010

Abstract:(英)摘要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service industry led economic growth, promoting the rapid increase employment levels.Using the employment elasticity, employment structure deviation and deviation analysis this paper tests the differences of employment absorption capacity of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Xinjiang, and forecasts the future of the Xinjiang producer services employment absorption capac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employment absorptive capacity of transport, storage, telecommunications, finance, leasing and business services is stronger compared with other producer services.The employment absorption capacity of production and service industry showed a gradual upward trend with output growth.At last,this article proposes some measur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Xinjiang producer services and elevate employment potential.

Keywords:(英)关键词 Xinjiang;producer services;employment absorption capacity;prediction

二战以后,发达国家金融保险、交通运输和信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上升幅度巨大。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水平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国家为促进服务业发展,颁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6号),进一步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随着西部大开发、新一轮产业援疆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新疆生产性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为就业提供了广阔空间。李克强总理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指出:“着眼于长治久安的发展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保证,而就业是新疆最大的民生问题。”

因此,本文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2003)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在分析新疆生产性服务业特点的基础上,致力于优化新疆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就业贡献率,对其发展与就业潜力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新疆的民生及就业问题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文献回顾

《人口与经济》2015年第3期

慕慧娟,等:新疆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检验及预测

就业与经济发展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生产性服务业与就业的研究成果较为匮乏。而且新疆地处偏远,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相对落后,对于新疆生产性服务业与就业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方面,最早由格林菲尔德(Greenfield)在研究服务业及其分类时提出[1]。我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中将生产性服务业分为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近些年来,贸易视角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的成果愈加丰富,认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贸易在服务业内部贸易的地位逐渐提升,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国际竞争力日益显著[2-3]。有学者对新疆生产性服务业进行研究,得出新疆生产性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进出口结构不合理的结论[4]。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关联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制造业的关联性上,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对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有促进作用,并能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5-6]。还有学者得出生产性服务业只能提升技术能力较强的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对提升技术能力弱的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没有显著作用的结论[7]。在生产性服务业与就业关系的研究层面,以投入产出法和就业弹性研究方法为主,并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对促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就业具有明显作用[8-10]。拜尔斯 (Beyers)的研究也表明,1977-1996 年美国和加拿大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增幅分别是总体就业增幅的2倍和3.7倍,生产性服务业对于新增就业的贡献分别为1/4和1/3,成为就业吸纳能力最强的部门[11]。

上述研究都没有将新疆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与其发展的特殊经济和政策背景联系起来,不能较好地解释影响新疆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因素。特别是没有将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对外通道的核心区域与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就业的关系结合起来。为此,有必要从新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殊经济、政策背景出发,实证研究新疆生产性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并对其进行预测。

生产检验 篇4

关键词:供热生产,锅炉检验,方法,必要性

经济的大力发展, 更加突显了锅炉的社会作用,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锅炉安全。锅炉检验影响着锅炉的实际应用, 关乎着锅炉的整体运行情况。因此, 本文对于锅炉检验相关问题的探究具有巨大意义, 且影响深远。

1 锅炉检验的必要性

锅炉的本质为承压容器, 主要利用水或热载体充当介质, 借助火焰完成加热, 也可利用电进行加热, 且经由蒸汽、热水完成热输出。对于锅炉, 在其实际运行环节, 受压元件经由水汽介质影响, 辅以高温火焰冲刷出现腐蚀和变形等问题, 严重情况可能出现爆管, 若不能马上发现, 立即消除, 可能会对设备造成影响, 出现破坏。简而言之, 旨在通过锅炉检验来减小危险性, 提升运行的可靠性。

2 锅炉检验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1 内部检验

内部检验主要包含下述工作:其一, 准备齐全的技术资料, 具体是指制造生产资料、实际运行记录以及安全事故记录等;其二, 趁早停炉, 保证锅炉内不存在一点水, 开启锅炉内部的所有门孔装置, 让锅炉可完全冷却, 进行通风换气;其三, 利用合理的举措对受检锅炉实际连接于热力系统的每一个管道实施电源切断处理, 而燃油和燃气锅炉应使用优良的隔断油和稳定的气来源实施通风置换;其四, 拆卸掉制约检查工作开展的锅筒内件, 同时, 准备完善的照明电源。

2.2 外部检验

外部检验主要包含下述工作:其一, 外部清理;其二, 确保技术档案资料齐全;其三, 确保各岗位人员拥有资格证件;其四, 在检验环节, 管理人员以及司炉班长应深入现场, 积极配合, 有效落实检验工作。

2.3 方案编制

检验人员应结合待检锅炉的实际情况, 落实检验项目, 明确检验方法。若蒸汽锅炉自身的额定蒸发量超过20th, 要求检验人员编设检验方案, 另外, 若热水锅炉自身的额定热功率超出14MW也要求编设检验方案。

3 锅炉检验方法

3.1 外目观测法

此种方法较为简单, 主要通过检验人员自身的感官辨识问题, 能够确定钢板表面现存缺陷, 较为常见的缺陷有腐蚀、磨损以及变形等。

3.2 锤击法

针对锅炉的每一个部位借助小铁锤实施敲击检查, 参照小锤击打产生的声音, 依照振动情况进行问题辨识, 应用该法前通常要判断锤子手柄是否存在裂缝, 相反, 锤击声音将无法体现, 通常选取重量处于0.5kg的小锤, 且手柄部位不存在裂缝, 若敲击时较为清脆, 则表明锅炉性能优良, 当听到沉闷的声音表明钢板存在夹灰, 当听到沙沙声, 由此判断存在裂纹。通过小锤对铆钉进行敲打时, 则应通过手指对钢板及铆钉的衔接部位进行按压, 按照斜向进行敲打, 发现铆钉头部存在移动, 则表明铆钉出现松弛;利用小锤对铆钉头部进行敲打, 出现沉闷声响表明铆钉存在断裂。

3.3 白粉煤油法

经由锤击法检测表明存在裂纹时, 为明确裂纹的大体走向, 确定长度, 一般可通过白粉煤油法进行检查, 首先借助纱布进行擦拭, 保证洁净, 然后利用硝酸溶液完成浸润, 当完全干燥后涂抹煤油, 停留半小时后把煤油擦掉, 面向裂纹涂抹白粉, 再借助小锤对裂纹进行敲击, 若裂纹内部的煤油完全浸润白粉后能够发现显眼的裂纹形状, 看到具体的破裂范围。

3.4 灯光检查法

该方法一般可确定腐蚀不均以及变形等问题, 在具体的检查环节可让灯管依附金属面进行照射, 当金属表面存在腐蚀, 那么能够看到黑斑, 当存在鼓包, 经由灯光作用, 鼓出部分闪闪发亮, 相反, 凹陷部位则较暗, 当表面裂纹相对偏粗, 便在灯光中呈现出一条黑线。

3.5 钻孔检查法

旨在通过该方法断定金属腐蚀后的实际厚度, 在常规检验环节, 如果在锅炉钢板的某些腐蚀部位, 要求检测钢板的实际残余厚度, 则可通过钻孔法完成检测, 另外, 推测钢板内部存在夹层, 核验裂纹深度, 测量发展方向时, 且不具备零损探伤仪器的条件下, 也能够应用钻孔法。

3.6 拉线以及直尺检查法

主要借助拉直线以及支持对护筒和管子等进行检测, 具体是围绕弯曲及鼓包部位进行检测, 确定对应尺寸, 还可断定炉墙垂直度。

3.7 专用仪器检查

此方法一般被应用在热水锅炉钢板中, 有时也被应用到焊缝中, 通常可发现分层、夹渣以及裂纹等问题, 受压元件在实际运行过程出现裂纹, 可借助超声波探伤以及金相分析等进行检测。

4 结语

锅炉检验可提升常规运行的可靠性, 将危险性控制到最低, 有利于实现锅炉的稳步、有序运行。我们应明确锅炉检验的主要内容, 做好前期准备, 掌握不同的检验方法, 并灵活运用每一种检验方法, 进而保障锅炉的长期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双八.浅谈供热生产中锅炉检验的重要性和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 2015, (34) :916-917.

[2]李令红.浅谈供热生产中锅炉检验的重要性和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 2016, (13) :242-242.

生产检验 篇5

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美国质量管理大师威廉·戴明博士在提出“产品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这一理念之前,早期的质量管理仅限于质量检验,仅能对产品的质量实行事后把关。

威廉·戴明的这句质量名言指出,只有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严格按照生产工艺和作业指导书要求进行,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如果忽略过程控制,只靠检验,是不可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因为质量检验,只能剔除次品和废品,并不能提高产品质量。也就是说,质量控制的重点决不能放在事后把关,而必须放在制造阶段,即生产过程阶段。

日本三菱空调在旺销之季,工作非常繁忙,组装工人下班时在地上发现多了两个紧固螺钉,这意味着当天装配的空调中有1~2台少上了紧固螺钉。尽管此时产品已打包,厂外有排队等待提货的车辆,但车间里的工人还是逐一拆箱检查,终于找到了缺少螺钉的空调。试想,如果操作工人发现了多余的螺钉却隐而不报,这批产品就流通到市场,最后到了用户那里。安装空调时发现少了紧固螺钉,空调没法安稳地固定,给安装工作带来巨大的不便,这一连串的问题出现,将会影响空调在用户心目中的形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质量管理体系的每一环节,都需要进行质量控制,而这些控制显然不是质检部门或质量管理部门能够完全承担的,必须由处于最佳位置的人员来实施这些控制。例如,某些产品的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发现质量问题很容易,但在组装以后却很难发现,此时,该零部件的生产作业者显然比质检员处于更有利的位置,如果作业者不主动控制质量,仅仅依靠质检员把关,产品质量就难以从根本上得到保证。

20世纪70年代,日本质量大师田口玄一博士提出田口质量理论,他认为,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其次才是制造出来的,将质量控制从制造阶段进一步提前到设计阶段。这句经典的质量理念传入中国,对中国企业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质量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质量管理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先后被制定为国家标准。为确保质量,格力公司就有14条明确的总裁禁令,禁令最初由朱江洪亲自起草,并在公司各分厂严格执行,后来经过格力另一位领导者董明珠的补充,演变成今天的“总裁禁令”。“总裁禁令”对最常见、最容易发生的工艺程序做了看似不近人情的规定,对违反操作的员工采取最严厉的处罚方式。例如:违反充氮焊接工艺,伪造质量记录,擅自减少工序和改变工艺,擅自改变技术参数和工艺参数,将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零部件转入下道工序,摔打产品和零部件,强拉电机、电器导线,违反制冷系统防尘防水操作规范,违反真空氦检工艺,擅自改变调整专用工具、检测仪器,违反海绵粘贴工艺,在工作场地追逐打闹,毛细管补焊,因质量问题威胁监督(检验)人员等行为中触犯任何一条的员工,一律予以辞退或开除。这个总裁禁令明显告诉我们,细节决定成败的概念无处不在。

如何全方位控制产品质量

产品在设计阶段就基本定位了,然后的质量全靠采购、加工制造、包装、运输来保证了,把这些环节控制好,质量自然就控制好了。所以产品质量是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实现的,质量是通过工艺管理实现的。如何控制产品质量:

第一,树立品质是企业的命脉意识。

要全员认识到:产品的品质不好,产品就没有市场,产品没有市场,企业就失去了利润来源,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倒闭,随之而来的就是员工失业。当然对于我们公司来说,目前产品市场良好,也希望以后更好,但我们要“居安思危”,要把我们的产品品质做得更好。

第二,树立品质的客户意识。

一切以客户为中心,把自己看成客户,把自己看成是下一道工序的操作者,把自己看成是产品的消费者。这样,在工作当中就会自觉地把工作做好,大家都把工作做好了,产品的品质才会有保证,如果在工作中偷工减料,危害的将是自己的切身利益。

第三,树立品质的预防意识。

“产品的品质是生产出来的、设计出来,不是靠检验出来的,第一时间就要把事情做好。”这不是一句口号,这很好地体现了产品质量的预防性,如果我们的品质控制不从源头开始,我们将很难控制产品的质量。即使生产中投入大量的检验人力去把关,生产时由于没从源头去控制而产生的大量次品甚至废品,产品的成本将大大提高。况且有些产品的质量问题可能无法从后道工序发现并弥补,这更要求我们

在第一时间把事情做好,预防品质问题的发生。

第四,树立品质的程序意识。

品质管理是全过程、全公司的,而各个过程之间,全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必须是有序的、有效的,要求全体品质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严格按程序做,如果不按程序工作出错的机会就会增多,产品的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第五,树立品质的责任意识。

质量问题有80%出于管理层,而只有20%的问题起源于员工,也就是说,管理者可控缺陷约占80%,操作者可控缺陷一般小于20%。在管理者完善管理水平的同时,还必须要使操作者明白如下四点:

A.操作者知道他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

B.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

C.操作者知道他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规格将会产生什么后果;

D.操作者具备对异常情况进行正确处理的能力。

如果上述四点都已得到满足以及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件均具备而故障依然发生,则认为是操作者可控的缺陷;如果上述四点中有任何一点不能得到满足或者生产中设备、工装、检测及材料等物质条件不具备而产生故障,那就是管理人员的责任。只有了解品质问题的责任,才能有的放矢地去改善问题将品质提高。

第六,树立品质的持续发送意识。

品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品质改善是一个持续的、不断完善的过程,它遵循PDCA模式,PDCA模式可简述如下:

P—计划:根据产品的要求,制定改善计划;

D—实施:实施计划;

C—检查:根据产品要求,对过程和产品进行检验;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产品品质。

只有这样,我们的产品质量才会不断上升,也只有这样不断地提高质量及创新,才会不断地取胜于市场。

第七,树立品质的成本意识(即品质标准意识)。

保证品质,追求利润是企业永远的目标。企业要发展,不得不注重生产的成本,然而成本与品质息息相关,品质做得好,可以将产品的成本降到最低,如果产品的质量不好,经常遭到客户退货投诉,那么他的成本将会居高不下,甚至将企业逼到绝境。好多企业衰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没有客源、没有订单,而是因企业内部管理得不好,成本降不下来而无法参与市场竞争,我们应该引以为戒。但品质也不是越严对企业越有利。相反,过分地提高产品品质将造成品质过剩,也同样提高生产成本。所以我们在生产时,要求各工序和环节严格按客户标准要求去做,这样我们才会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优势。

第八,树立品质的教育意识。

伴随时代的发展,品质管理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需要学习。二十一世纪成功的企业将属于那些学习成长型企业,加强内部培训,提高全员工作创新能力,将会使企业欣欣向荣,日新月异。所以说,“品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事实证明,那些成功的企业正是按照“产品是生产出来的”理念严格进行产品生产的,他们严把产品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保证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不出差错,一环紧扣一环,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才是合格的好产品,才经得起市场的检验。

生产检验 篇6

摘 要 沿着比较优势原理的思路,从生产效率的视角出发同样能较好解释全球价值链分工,通过两国两产品贸易分工的模型分析,可以从理论层面证明国家间同一部门的相对生产效率差异成为推动该部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倾向于出口相对生产效率较高的产品。通过主要出口国家主要制造业部门的双边出口样本,利用改进后的贸易引力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可以较好地印证上述观点。改变原有的比较成本优势理念,以生产效率导向为原则参与国际分工,有利于加快我国开放型经济转型。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相对生产效率差异 贸易引力模型

分工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及根源,在斯密看来,市场的扩大带来分工的深化,而分工的深化导致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进而推动财富积累及经济发展。当市场进一步扩大,一方面,社会分工突破一国的边界进而成为国际分工,范围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到价值链分工;另一方面,国际分工的领域由制造业部门也扩散到几乎所有的服务业部门。国际分工的演进成为国际贸易发展及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而解释国际分工的形成及国际贸易的流向自然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领域。按照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思路,无论是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还是产品内贸易,出口国应该具备要素禀赋、生产成本等方面的某种比较优势。然而,是否可以从生产效率的视角来分析国际分工及贸易行为?该问题非常值得研究。

一、 相关文献综述

国际分工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从比较优势原理、要素禀赋原理,到规模经济理论、企业异质性理论,围绕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基础及动因,经济学家们从不同的视角给出了答案。主流观点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种观点认为要素禀赋仍然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产生的基础和动因。如Sanyal和Jones把规模报酬不变、完全竞争的中间产品加入到要素禀赋理论中,发现比较优势仍然是分工与贸易方式的基础。Dixit和Grossman、Jones和Kierzkowski、Arndt等均指出生产过程分散化的动因主要是比较优势及规模报酬递增。根据各国要素禀赋优势,产品生产的各个阶段被分配到不同的国家,而规模经济递增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分工形式。Grossman和Helpman认为,要素密集度差异是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基础,如果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实现了要素价格均等化,则没有必要开展全球价值链分工。持类似的观点还有Lall和Albaladejo Zhang,他们认为生产环节的要素密集度差异是导致不同产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差异的重要因素,当要素价格成本优势足以抵消运输费用及交易费用时,价值链分工便有利可图。国内学者卢锋认为,比较优势与规模经济对价值链分工仍具有影响作用,交易成本的降低是开展价值链分工的动力,运输费用的降低使得价值链分工成为可能。曾铮和张亚斌分析了要素结构、技术能力和分工迂回度变动后一个国家嵌入价值链的变动情况,表明根据各国比较优势差异布局价值链环节是国际价值链存在的基础。

第二种观点认为交易费用和制度成本降低是全球价值链分工产生的基础。如Arndt指出,国家之间的优惠贸易协定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某些贸易壁垒并降低交易成本,进而推动国际分工与贸易的发展。Kei-Mu Yi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分工能够解释接近70%的国际贸易增长,而随着经济发展与进步出现的国际运输成本和通讯费用的降低则是国际工序分割和中间产品贸易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国内学者陈菲研究发现,服务外包与人均GDP、服务成本、科技信息发展程度、国际市场开放程度等因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徐康宁和王剑从要素禀赋和地理因素的视角研究决定新型国际分工的因素,表明二者共同影响并决定国际分工的形式。张纪在李嘉图模型中加入交易成本因素,发现产品内国际分工以国际交易成本的降低为前提条件。曾铮和熊晓玲通过以美国对中国和印度离岸外包活动的研究,发现要素成本和交易成本是美国对外离岸外包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第三种观点从企业生产组织选择的微观角度进行研究。Grossman和Helpman研究表明企业选择外包还是对外直接投资主要取决于外包生产时各合作商之间能否达成双赢的合约、对外直接投资国与本国相对工资的高低、各国产业规模大小等影响因素。Antras和Helpman认为企业是否选择外包关键在于进行国际一体化生产的企业组织成本(Costs of Organization)与进行外包的企业代理成本(Agency Costs)的高低。Antras、Garicano和Rossi-Hansberg指出,跨国公司选择对外直接投资、内包或离岸外包是由其自身能力及外包承接国的接包能力决定。其中,外包承接国的接包能力包括通讯科技发展带来信息交流成本的降低,进而降低接包国生产要素成本等各个方面。

第四种观点从全球价值链的驱动力角度进行研究。如Gereffi和Lynn、Gereffi、Bair和Gereffi、Gereffi把全球价值链的运行分为生产者驱动和购买者驱动两种模式,即全球价值链条的驱动力基本来自生产者和购买者两方面,即全球价值链各个环节在空间上的分离、重组和正常运行等是在生产者或者购买者的推动下完成的。

综上所述,围绕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基础及动因,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研究,其共同点在于,无论是比较优势、要素禀赋、交易费用、制度成本还是企业组织成本,大多研究都是沿着成本的视角,认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是开展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基础及动因。这无疑为全球价值链分工做出了很好的解释:相对于国内生产而言,如果全球价值链分工能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进而扩大生产规模,自然会选择开展全球价值链分工。

以Melitz、Baldwin和Okubo等为代表的新新贸易理论进一步打破了企业同质性的假设,提出企业生产率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出口行为。可见,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改变了传统以相对成本优势为分工基础的研究视角,取而代之以相对生产效率的视角来研究国际分工。沿着这一思路,Tybout利用法国企业数据的研究表明,由于出口市场的进入成本较高,法国的出口企业多为大企业及生产效率高的企业,且出口仅占其产出的小部分。Helpman、Melitz和Yeaple通过对美国出口及海外投资企业的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根据生产率的由低到高,企业的行为选择依次为退出市场、国内生产、出口及对外投资。国内以相对生产效率为视角的国际贸易分工研究成果分为两种观点,其中唐宜红和林发勤通过我国2005年工业普查的企业数据,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生产率越高越容易出口。易靖韬基于浙江省的企业面板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市场进入成本显著存在,因而生产率高、规模大的企业更容易出口。另一种观点是中国存在“生产率悖论”,如李春顶通过中国制造业的企业数据分析,实证表明中国行业内的出口企业生产率均值普遍低于内销型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汤二子等利用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检验出口企业的生产率与其出口规模的相关性,结论表明出口企业生产率均值在大部分情况下低于非出口企业。

从生产效率的视角出发,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从微观的层面分析生产效率差异对企业出口行为的影响,表明具有相对生产效率优势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为本文提供了很好的视角和思路。那么,在行业的层面,相对生产效率差异是否对行业的出口行为产生影响,究竟会产生何种影响?围绕以上两个命题,本文可能的贡献有:首先,沿着比较优势的思路,基于生产效率视角分析国际贸易分工,指出相对生产效率差异是影响国际贸易分工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和地区倾向于出口相对生产效率较高的产品。其次,构建基于行业层面研究的贸易引力模型,并利用WIOD数据库的多国行业数据,实证分析相对生产效率差异对双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大多数出口部门的双边出口规模与相对生产效率差异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基于生产效率视角解释国际分工现象是可行的。

二、 相对生产效率差异与国际分工:理论分析框架

假定世界上有两个国家:A国和B国,一个生产部门t,按照附加值高低程度,可以将该部门的产品分为两类:高附加值产品(记为产品1)及低附加值产品(记为产品2),生产要素投入数量为k和k′。在此基础上讨论以下情况:

(1) 价值链分工前,A国和B国各自生产两类产品。

(2) 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两国进行价值链分工,从事专业化生产并进行交换。

(一) 国内生产

价值链分工前,A国和B国各自生产两类产品,其中A国在产品1及产品2的生产效率分别为f1和f2,即单位生产要素投入创造的增加值分别为f1和f2;B国两种产品的生产效率分别为f′1和f′2,即单位生产要素投入创造的国内增加值分别为f′1和f′2。由于产品1的附加值相对较高,对生产工艺及技术装备的要求相对更高,故通常f1>f2且f′1>f′2。

假定相对于B国(发展中国家),A国(发达国家)生产效率相对较高,在两种产品均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即f1>f′1,f2>f′2。进一步假定两国投入两种产品的要素比例分别为α和β,即A国投入到产品1和产品2的要素分别为αk及(1-α)k;B国投入到产品1和产品2的要素分别为βk′及(1-β)k′。因而在产业价值链分工前,两国部门t创造的国内增加值分别为αkf1+(1-α)kf2和βk′f′1+(1-β)k′f′2。

(二) 价值链分工

在A国,生产单位增加值产品1的机会成本为f2/f1的产品2增加值,因而,产品1在A国的相对价格为f2/f1,同理,产品1在B国的相对价格为f′2/f′1。进一步假定f2/f1

从生产效率的角度,在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产品之间、不同的部门之间的生产效率存在着差异,本文把一个国家内部不同产品(或部门)的生产效率之比(如f2/f1、f′2/f′1)称为相对生产效率,用以衡量该国内部的生产效率差异。由于f2/f1f′1/f′2也就意味着,与B国相比,A国产品2的相对生产效率更低,产品1的相对生产效率更高;同样与A国相比,B国产品1的相对生产效率更低,产品2的相对生产效率更高。故按照国际分工理论,A国应专业化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1,B国应专业化生产低附加值的产品2。

生产成本与生产效率如同硬币的正反面,从生产成本而言,比较优势原理强调出口国的单位增加值产出的成本相对更低,而从生产效率角度出发,则是强调单位要素投入获取的增加值相对更高。从而得到命题1:基于生产效率的视角,比较优势原理可以表述为,国家(地区)间同一部门的相对生产效率差异成为推动该部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重要因素,一个国家和地区倾向于出口相对生产效率较高的产品。

进一步分析专业化生产对两国国内增加值的影响。进行价值链分工后,A国专业化生产产品1,B国专业化生产产品2,两国部门t的国内增加值分别为kf1和k′f′2。对于A国而言,由于f1>f2,故有kf1=αkf1+(1-α)kf1>αkf1+(1-α)kf2,即在既定要素投入条件下,专业化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能创造更多的国内增加值;但对于B国而言,由于f′1>f′2,故k′f′2=βk′f′2+(1-β)k′f′2<βk′f′1+(1-β)k′f′2,即在既定要素投入条件下,专业化生产低附加值产品创造的国内增加值相对减少。

因而,从生产的角度,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结果是,发达国家专业化生产并出口高附加值产品,发展中国家专业化生产并出口低附加值产品,相比各自国内生产,发达国家创造了更多的国内增加值,而发展中国家创造的国内增加值反而减少。从而得到命题2:一个国家(地区)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获取的贸易收益取决于其出口产品结构。

(三) 产品交换

假定A国用于交换的产品1份额为(1-α),即用(1-α)kf1的产品1去与B国交换产品2,故剩余的产品1增加值为αkf1,与分工前相同。此外,由于产品1的国际相对价格位于区间(f2/f1,f′2/f′1),因而A国可以交换到的产品2介于区间(1-α)kf1(f2/f1,f′2/f′1)=[(1-α)kf2,(1-α)kf1f′2/f′1)],可见,通过价值链分工及交换,A国可获得的产品1及产品2的增加值总和位于区间[αkf1+(1-α)kf2,αkf1+(1-α)kf1f′2/f′1)],即通过分工及交换,A国获得了更多的收益。

对于B国而言,B国用[(1-α)kf2,(1-α)kf1f′2/f′1)]的产品2换取了(1-α)kf1的产品1,故剩余的产品2区间为[k′f′2-(1-α)kf2,k′f′2-(1-α)kf1f′2/f′1)],因而交换后B国可获得的产品1及产品2的增加值总和位于区间[(1-α)(kf1-kf2)+k′f′2,(1-α)kf1(1-f′2/f′1)+k′f′2)]。

为进一步讨论产品交换对B国收益的影响,需比较价值链分工及交换后的收益下限(1-α)(kf1-kf2)+k′f′2与价值链分工前的收益βk′f′1+(1-β)k′f′2的大小。对于B国而言,收益的改善意味着:

(1-α)(kf1-kf2)+k′f′2-βk′f′1-(1-β)k′f′2>0(1)

为简化运算,假定两国的生产要素投入相等,即k=k′,因而(1)式可化简为:

(1-α)(f1-f2)-β(f′1-f′2)>0(2)

即:

(1-α)β(f1-f2)(f′1-f′2)>1(3)

进一步变形为:

(1-α)βf2(f1/f2-1)(f′1-f′2)>1(4)

由于f2>f′2,则:

(1-α)βf2(f1/f2-1)(f′1-f′2)>(1-α)βf′2(f1/f2-1)(f′1-f′2)(5)

因而只需满足

(1-α)βf′2(f1/f2-1)(f′1-f′2)>1(6)

即可满足B国收益改善的条件,而(6)式又意味着需满足:

(f1/f2-1)(f′1/f′2-1)>β(1-α)(7)

令常数t=β(1-α),则:

(f1/f2-1)(f′1/f′2-1)>t(8)

由于产品1的国际相对价格位于区间(f2/f1,f′2/f′1),则产品2的国际相对价格位于区间(f′1/f′2,f1/f2)。由于A国(发达国家)专业化生产附加值相对较高的环节,B国(发展中国家)专业化生产附加值相对较低的环节,进行产品交换后,B国的收益改善需取决于产品2的国际相对价格的上下区间。

从生产效率的角度,产品2的国际相对价格的上下区间恰好又是两国产品1的相对生产效率f1/f2及f′1/f′2,因而产品交换后,B国的收益改善取决于两国相对生产效率差异f1/f2f′1/f′2f′2/f2f′1/f1,分工前两国相对生产效率差异f1/f2f′1/f′2f′2/f2f′1/f1越大,即B国生产高附加值产品1的相对生产效率越低(或生产低附加值产品2的相对生产效率越高),则价值链分工后B国的收益改善越明显。

由此可得命题3:从收益的角度,由于在价值链分工中占据有利地位,发达国家通过专业化生产及交换能显著改善收益水平,而发展中国家的收益情况需取决于两国的相对生产效率差异。

综上所述,以生产效率的角度出发,同样可以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动因及收益做出较好的解释。

三、 相对生产效率差异与国际分工:实证分析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由于存在国家(地区)间相对生产效率差异,即f2/f1f′1/f′2,从而推动两国开展价值链分工。事实上,在全球价值链生产过程中,不同国家(地区)间同一生产部门之间存在明显的价值链分工及出口行为,这种贸易分工是否与其相对生产效率差异有关呢?

(一) 计量模型

贸易引力模型是研究贸易分工模式、贸易流向及贸易能力的主流模型。该模型由Tinbergen、Poyhonen最早使用来解释双边贸易流量问题,原始模型的解释变量包括两国的经济总量及两国间的地理距离,后经Linnemann、Leamer、Bergstand等经济学家改进不断完善。除了研究国家层面的贸易流量外,Bergstand、Inmaculada、盛斌也先后尝试分析行业层面的贸易流量,但问题在于,GDP或人均GDP仅适合代表国家层面的供给能力,但如果在行业研究层面,用同一数据表示不同行业的供给能力难以反映行业的异质性,另一方面在横截面数据中,出现一组固定不变的数据将造成矩阵不可逆。同样,用收入或人均收入表示需求能力的方法不适合行业层面研究。

借鉴以上方法和思路,本文对贸易引力模型进一步改进,并引入相对生产效率差异(Comparative productivity differences,CPD)变量,以此从行业层面研究贸易分工和贸易流向,改进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如下:

lnEXijt=β0+β1lnCPDijt+β2lnSit+β3lnDjt+β4lnDistij+β5RTAit+εijt (9)

其中,EXijt表示i国的t部门对j国的出口额;CPDijt表示i国、j国的t部门的相对生产效率差异,即i国的t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与j国的t部门全要素生产率之差;Sit表示i国t部门的供给能力;Djt表示j国对t部门的需求水平;Distij表示i国、j国的地理距离;RTA it为i国、j国是否属于签署区域贸易协定。

(二) 指标说明与数据来源

在构建的模型(9)中,涉及的主要变量包括:

1. 双边货物出口额

与货物不同的是,服务商品具有非实物性,不可储存性和生产与消费同时性等特征,其国际分工程度及可交易性与货物有很大差距,故本文仅考虑货物贸易(EXijt)

考虑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全球贸易的打击,以及各国贸易保护政策对国际分工及贸易流向的影响,本文采用2007年的多国行业截面数据。利用WIOD数据库(含40个国家和地区,19个货物出口部门),选取全球12个主要出口国家(地区)(依次为德国、中国、美国、日本、法国、荷兰、意大利、英国、加拿大、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以及墨西哥)为i国(出口方)

根据《国际统计年鉴》计算,这12个国家和地区当年货物出口总额的55.39%,因而具有很好的代表性。,而其他39个国家和地区分别作为j国(进口方),把出口国i国t部门对j国的出口作为EXijt

如i国为中国、j国为英国、t部门为纺织业,则EXijt表示中国的纺织业对英国的出口。,以此分析影响一个部门出口规模的主要因素。

2. 相对生产效率差异(CPDijt)

本文把相对生产效率差异定义为i国、j国两国t部门相对生产效率之差,即CPDijt=PitPi-PjtPj,用以衡量两国相对生产效率差异,其中Pit、Pjt为i国、j国两国t部门的生产效率,Pi、Pj分别为两国所有部门平均生产效率。该值越大,代表i国、j国两国t部门相对生产效率差异越大,而且i国(出口国)的相对生产效率越高;反之,该值越小,代表两国t部门相对生产效率差异越小,而且i国(出口国)的相对生产效率越低。考虑到许多数据结果为负数无法取对数,本文在模型估计中以CPDijt+1表示相对生产效率差异,数据根据WIOD数据库计算而得。

以全要素生产率衡量行业的生产效率水平,参照李春顶、郑丹青和于津平的研究方法,具体公式为:TFP=lnQ/L-slnK/L。其中s表示资本贡献度,按照Hall和Jones的方法,设定s=1/3。Q为行业产出规模,K为行业考虑折旧因素的固定资本存量(按当年汇率统一折算为美元),L为行业就业人数,数据来源为WIOD数据库。

3. 出口国行业供给能力(Sit)

传统贸易引力模型多以GDP或人均GDP表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供给能力,在行业层面的贸易引力模型中,为突出行业供给能力的异质性,本文利用多国投入产出表,以i国t部门的行业总产出(包括向本国及他国提供的中间使用品和最终使用品)代表行业的供给能力Sit,数据来源为WIOD数据库。

4. 进口国行业需求水平(Djt)

传统贸易引力模型多以收入或人均收入表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需求水平,在行业层面的贸易引力模型中,为突出行业需求水平的异质性,本文利用多国投入产出表,以行业总消耗(包括对本国及他国的中间使用品和最终使用品的消耗)代表行业的需求水平Djt,数据来源为WIOD数据库。

5. 地理距离(Distij)

现有文献对两国地理距离的度量分为两种方法,一是绝对距离,即两国政治或经济中心的空间距离;二是相对距离,即Distij=(GDPi/GDPw)*Distij,其中GDPi和GDPw分别为i国及世界经济总量,Distij为i国、j国两国绝对距离(ITC,2000; Soloaga and Winters,2001)。在行业层面的贸易引力模型中,为突出不同行业的异质性,本文采用以行业产出占比刻画的相对距离,即Distij=(Sit/Swt)*Distij,其中Sit和Swt分别为i国及世界t部门的总产出,Distij为i国、j国两国绝对距离,各行业产出数据来自WIOD数据库,绝对距离根据距离计算器计算而得

考虑到经济中心与政治中心的不一致,中国和美国取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和纽约。。

6. 区域贸易协定(RTA it)

通过相互减免关税、给予优惠待遇,区域贸易协定对国际分工及贸易流向产生重要影响,该项为虚拟变量,如果i国、j国两国同属某个贸易集团则取1,否则为0。本文考虑主要三大区域贸易集团:欧盟(EU)、亚太经合组织(APEC)及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

(三) 实证分析结果

本文采用FGLS估计方法,使用Stata12.0计量软件,利用WIOD数据库中多国部门的投入产出数据,对两国同一部门的相对生产效率差异与其双边出口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首先利用改进后的贸易引力模型,采用货物出口全行业数据对(9)式进行估计,分析相对生产效率差异与双边出口的关系及其他因素对双边出口的影响。

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所有解释变量具有较好的显著性,且不存在明显的多重共线性及异方差性。在依次加入地理距离(Distij)、区域贸易协定(RTA it)后,仍表现出较好的稳健性,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

1.相对生产效率差异与双边出口额表现为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两层含义:首先,就全球范围内的双边贸易来看,表明贸易分工大多在相对生产效率差异较大的国家(地区)间展开的,两国相对生产效率差异愈大,则贸易规模越大,同一部门的国家(地区)间相对生产效率差异是推动其出口规模的重要因素。

其次,对一个国家(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行为特征来看,相对生产效率差异与双边出口额呈现正相关关系,表明相对于进口国而言,出口国相对生产效率越高的部门出口规模越大,即一个国家(地区)更加倾向于出口相对生产效率更高的产品。

在国际贸易领域中,双边贸易规模最大的莫非中美贸易,中美双边贸易的实证较好地印证了本文的结论。表5显示了以上主要制造部门相对生产效率差异及出口规模的关系。可以看出,中国对美出口主要集中在电子及光学设备、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金属压延及制品、化学原料及制品、交通运输设备等机电产品及重化工产品,同时中美两国以上行业的相对生产效率表现出明显差异,且相对生产效率差异与出口规模呈现出正相关关系。表明机电产品及重化工产品均为中国国内制造业中相对生产效率较高的部门,以上部门同时也成为中国对美出口的主要领域。

2. 出口国供给能力及双边出口额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行业的出口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生产能力,供给能力的增强是推动出口规模扩大的重要因素。

3. 进口国需求能力与双边出口额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进口国的对某个行业产品的需求愈大,则出口国的出口规模越大,表明海外需求是一个行业扩大出口规模的必要条件。

4. 两国地理距离及双边出口额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地理距离靠近有利于开展双边贸易,表明尽管随着全球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发达,交通运输成本不断下降,国家(地区)间地理距离仍是影响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

生产检验 篇7

面向我国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国家测绘局提出了基本建立“数字中国”地理空间基础框架的目标。我国国家级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基地已经建立起来,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中的1∶1 000 000, 1∶250 000数据库已经建成, 1∶50 000数据库正全面展开。各省都正积极采用全球定位系统 (GPS) 、遥感 (R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和现代数据通信技术进行测绘生产技术改造, 大部分形成了规模化的基础地理信息生产体系。以数字高程模型 (DEM) 、数字正射影像 (DOM) 、数字栅格地图 (DRG) 、数字线划图 (DLG) 数据 (简称“4D”产品) 为代表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已作为各省测绘部门近段时期的主要任务。4D测绘产品作为建立国家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基本产品, 作为建立“数字中国”“数字区域”“数字城市”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其生产质量是极其重要的。本文结合江苏省测绘局在数字测绘产品生产与检验中遇到的问题及重点注意事项, 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发展对策。

1 数字测绘产品生产总结

1.1 以DOM生产为例

基础资料直接影响数据采集的质量, 是数据质量的基础, 因此必须对用于数据采集的航摄底片、地形原图等基础资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制作正射影像, 以下数据是必备的:1) 研究区域的航片。2) 地面控制点和检验点。3) 摄影机几何模型参数。在DOM生产之前首先要对上述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

1.2 使用DMC数码影像生产DOM

随着数字摄影测量的迅速发展, DMC数码影像在常规测绘的生产中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作用, 其几何精度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同等比例尺的传统航摄资料, 其几何分辨率及色彩还原比同等比例尺的传统航摄资料 (彩色) 要好。但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发展时间不长, 理论、实践尚不完善。在泉州市DMC数码影像的生产实验及DMC正射影像图的生产中, 我们总结出了使用DMC数码影像生产DOM的一些不足之处:

1) DMC数码影像的数据量极大, 现有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计算机配置及网络存储设施较难适应这种大数据量的生产。2) 由于DMC数码影像在数据生产中幅面小的原因导致了诸多的问题, 譬如工作量比传统的航空摄影测量工作量大量增加, 对航向及旁向重叠度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同时也会对外业像控点的选取造成一定影响。3) DMC数码影像比传统航摄影像对摄区高差与相对航高之比有更严格的要求, 一般同一摄区的高差与相对航高之比不应大于20%。另外, DMC小比例尺影像的色彩还原能力比较低等一些影像问题还需要改进。

1.3 生产方法存在的问题

用地形图扫描法生产DEM, DLG, DRG时, 矢量化过程尚未实现全自动化, 尤其是对于线划密集的彩色图纸, 目前使用的线划跟踪法和数学形态学方法都显得不够强, 对于注记字符识别的智能水平也太低。

基于航空摄影技术生产DEM, DOM时, 航空摄影受天气影响比较大。譬如获取我国西南横断山脉地区航空影像的成本与难度会非常高。另外, DEM高程内插的智能化水平不高, 存在着与地图数字化类似的问题, 即当有若干观测值点后, 如何智能地选择不同的函数来最合理地内插未观测的待定点高程值。

用卫星影像生产的DOM控制点选取误差较大, 因为卫星影像多属非立体影像, 不像航空影像可以立体观测刺点, 目前人工作业中选刺点精度普遍偏低。

2 检验方法总结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的制度、检查方法等方面已经逐步成熟, 各项规范也越来越全面。但是, 在工作中我们发现有些地方还是有进行完善的必要。

2.1 关于质量控制

数字测绘产品已经制定了一些“标准”, 采用了定“缺陷”的方法对产品的一些定性因素进行量化, 以便在各级检验中进行过程控制和抽样检验。但因为数字测绘产品是一种全新的产品, 而反映产品质量特征的因素很多, 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要求, 所以还应根据不同情况来选择关键度量, 或将所选定的众多关键度量适当分类, 设置质量控制点, 在过程控制中分别利用控制图进行质量控制。这也要求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有关标准。

2.2 关于抽样检验

1) 目前抽样检验中一般规定以“幅”为单位产品, 但一幅图包含的内容繁多, 对抽样检验带来诸多不便, 如果根据实际情况选取1/m幅图作为单位产品来抽样检验, 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而在选取1/m幅图为单位产品后, 还需要对抽样检验方案作相应的改进。2) 百分比抽样, 也称简单抽样, 是目前数字测绘产品检验标准中所采用的抽样方法。有必要在数字测绘产品的抽样检验中改变百分比抽样法, 用更合适的抽样方案代替。

3 产品实际检验中的注意事项

3.1 航空摄影产品

实际的航空摄影产品检查工作中, 重叠度的检查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检查过程中发现同样的空三加密成果在不同的软件中所计算出来的误差是不一样的, 因此项目检查时应使用与被检单位相同的软件。现在福建省测绘局正在做地理信息数据库, 生产DEM时所使用的软件是北京四维公司研制的JX-4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 空三加密部分使用的是北京四维信息有限公司的JX-4下的Pat-B, 因此也要在这个软件下进行检查;厦门银聚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使用的是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张祖勋院士研制的全数字测量系统VirtuoZo, 对其检查也必须在这个软件下进行。

3.2 DEM产品

数据采集是DEM的关键问题, 研究表明, 任何一种DEM内插方法, 均不能弥补由于取样不当造成的信息损失。在DEM数据采集之前, 需要按照所需的精度确定合理的采样密度。

检查基于地形图扫描矢量化法生产的DEM时, 要特别注意人工地物构TIN情况。如:人工堤坝未构TIN, 则会造成水平面悬空;在横过山脊与山谷的铁路、水面上的桥等不构TIN, 则会扭曲变形。

生产单位在DEM接边时可能反复接边改正, 直至接边相对中误差为零, 称为绝对接边。如第一次接边误差在限差范围内, 就可以绝对接边;但如果第一次接边误差超限, 进行绝对接边后, 接边地物就会变形。检查时应当注意这一点。

我们还要特别检查扫描矢量化法生产的DEM在反生成曲线与原地形底图套合时, 误差不能大于1/3的等高距。

3.3 DOM产品

对DOM产品检查验收时, 最主要的是接边的检查。图内接边地带影像模糊有可能是由于绝对定向做得不好导致的。图幅间接边时, 有些产品不能接边时就拉伸影像进行强行接边, 导致影像图幅接边地带模糊, 这对于DOM产品来说是严重缺陷。图幅间的接边是最好先在空三加密后接边一次, 对接边模型进行误差改正, 再生成DOM, 这样误差会比较小。

3.4 DLG产品

检查DLG重点是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属性精度和逻辑一致性, 尤其是逻辑一致性。一定要注意在生产单位构拓扑关系时, 每个地物是不是只有一个标识点, 有没有出现悬挂点, 拓扑面是否正确, 如:以线形地物作为多边形辅助线时, 一定要看线形地物与多边形边界是否完全重合。

检查一个基于地形图扫描矢量化生产的1∶10 000的DLG项目时, 在DRG上坐标定位时的误差并没有超限, 但由于做的是1∶10 000的小比例尺DLG, 像元数目太多, 生产单位所使用的软件中定位坐标的地面分辨率小数点后位数只有三位, 不够精确, 每个像元的偏差累积起来导致矢量化后的图廓坐标偏移较大, 超限。如果是做大比例尺的产品, 软件上定位坐标的地面分辨率小数点后位数有三位已足够。因此, 生产时一定要检查软件的可用性。

3.5 DRG产品

检查DRG最重要的是纠正精度, 包括图廓纠正精度和公里格网纠正精度。我们可以查看有没有局部变形, 然后将内图廓线与公里格网套合, 查看纠正精度。

4 结语

本文对数字测绘产品的作业与检验方法做出总结归纳, 以及提出一些相关意见, 随着现代测绘技术的发展, 产品用户的不同, 相信数字测绘产品的生产与检验的内容、方法以及标准也能得到不断更新与完善。

参考文献

[1]张祖勋.航空数码相机及其有关问题[J].测绘工程, 2004 (3) :1-5.

[2]朱杰.数字测绘产品生产过程中数据质量的控制[J].测绘软科学研究, 2002 (5) :40-43.

[3]林宗坚.我国“4D”产品生产与应用的现状及问题[J].测绘通报, 2001 (8) :7-9.

浅谈鱼粉生产企业检验室的建设 篇8

1 检测项目要求

1.1 强制性标识要求

根据“农业部1773号公告”, 鱼粉的强制性标识要求包括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赖氨酸、挥发性盐基氮。

1.2“GB/T 19164-2003鱼粉”的检测项目

目前鱼粉的国家标准“GB/T 19164-2003鱼粉”中所有检测项目分为感官、理化指标、安全指标和微生物指标。 (1) 理化指标: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盐分、灰分、砂分、赖氨酸、蛋氨酸、胃蛋白酶消化率、挥发性盐基氮、油脂酸价、尿素、组胺、铬 (以六价计) 、粉碎粒度、杂质 (不含非鱼粉原料的含氮物质 (植物油饼粕、皮革粉、羽毛粉、尿素、血粉肉骨粉等) 以及加工鱼露的废渣) 。 (2) 安全指标:砷、铅、汞、镉、亚硝酸盐、六六六、滴滴涕。 (3) 微生物指标:霉菌、沙门氏菌、寄生虫。其中感官、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盐分、灰分、砂分、粉碎粒度等为出厂检验指标 (出厂检验项目由生产企业自行进行检验, 企业生产的每一个批次的产品, 需出厂检验项目全部合格后方能出场销售) 。

2 企业必须配备的检验化验仪器

根据农业部1867号公告、1773号公告、农牧办 (2012) 45号文 (单一饲料现场审核表) 以及“GB/T 19164-2003鱼粉”等的要求, 鱼粉生产企业除配备常规检验仪器外, 还必须“配备能够满足产品主成分、《饲料原料目录》中强制性标识要求所列指标和执行标准中出厂检验规定的检验项目所需的检验仪器”以及“动物源性单一饲料, 还应当配备微生物检验所需的检验仪器”, 也即鱼粉生产企业必须配备检测“感官、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盐分、粗灰分、砂分、粉碎粒度、赖氨酸、挥发性盐基氮”等所有项目的检验设备以及微生物检验所需的检验仪器。各个项目所需设备分述如下:

2.1 感官

通过检验人员查看、感觉、闻气味等进行检测。

2.2 粗蛋白质

粉碎机、分析天平、消煮炉 (或电炉) 、酸式滴定管、凯氏蒸馏装置 (或定氮仪) 。

2.3 粗脂肪

粉碎机、分析天平、水浴锅、索氏提取器 (或粗脂肪测定仪) 、干燥箱 (或真空干燥箱) 、干燥器。

2.4 水分

粉碎机、分析天平、干燥箱、干燥器。

2.5 盐分

粉碎机、分析天平、振荡器、酸式滴定管。

2.6 粗灰分

粉碎机、分析天平、电炉 (或电热板) 、高温炉、干燥器。

2.7 砂分

分析天平、电炉或电热板、高温炉、干燥器。

2.8 粉碎粒度

分析天平、标准筛。

2.9 赖氨酸

粉碎机、分析天平、干燥箱、氮气瓶、氨基酸分析仪 (附带氮气瓶及气瓶柜或气瓶固定装置) , 或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带紫外检测器、色谱柱、最好泵可以梯度洗脱) 代替氨基酸分析仪及其附带设备。

2.1 0 挥发性盐基氮

分析天平、酸式滴定管、凯氏蒸馏装置。

2.1 1 微生物检验所需的检验仪器设备

超净工作台、分析天平 (感量0.001g) 、恒温水浴锅、高压灭菌锅、恒温培养箱、酸度计、冰箱、显微镜、振荡器、微型混合器 (或旋涡混合器) 、电炉、酒精灯、移液器、玻璃器皿 (三角瓶、培养皿、各种试管、量筒、烧杯、广口瓶、刻度吸管等) 等。

3 实验室必备的功能间及设备设施

3.1 天平室

放置万分之一分析天平。设施包括:天平台 (或固定良好的水泥台) 、最好有边台 (可放置干燥器、检测样品等, 天平台的抽屉可归类存放称量纸、手套、口罩、称量勺等物品) 。天平本身对温度有要求时, 配备空调, 要注意气流对天平的影响, 或可考虑在空调的出风处设置隔风板, 同时安放温度计 (或温湿度计) , 并记录温度 (或记录温湿度) 。

3.2 理化分析室或前处理间

有能够满足样品理化分析和检验要求的通风柜、实验台、器皿柜、试剂柜、气瓶柜或气瓶固定装置。干燥箱、高温炉、凯氏蒸馏装置、水浴锅、索氏提取器、粉碎机、标准筛、电炉 (或电热板) 、振荡器、消煮炉等理化分析用设备可以放置在本区域。或是干燥箱、高温炉等高温设备单独存放在一个小间, 本小间为高温室也可以。气瓶柜或气瓶固定装置可以安置在房间的一角, 或是与仪器连用起来方便安全的位置。如果为了室内更好的通风, 也可以在房间的窗户上安装排气扇, 实现室内通风换气。水池可以在试验台的一头设置一个或两头各设置一个, 或是安置在房间的一侧或一角, 总之既能够满足洗涤、回流水等要求, 又能节约室内使用面积, 还能确保安全。器皿柜、试剂柜可以设置一组或多组, 总之能够满足实验所用器皿、试剂的存放要求, 又能保证存取方便、尤其是试剂要分类存放, 如酸与碱要分开、有机试剂要单独、氧化剂与还原剂要分开等, 易制毒品等要上锁, 并建立领用记录。

3.3 仪器室

放置氨基酸分析仪或用高效液相色谱仪, 根据仪器说明书中仪器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3.4 微生物室

包括前处理间、无菌室 (含小的缓冲间) 。前处理间放置的设施设备:设施如边台、专用水池、专用器皿柜、专用试剂柜等, 设备如分析天平 (感量0.001g) 、恒温培养箱、显微镜、恒温水浴锅、振荡器、电炉、冰箱、高压灭菌锅 (器) 、微型混合器 (涡旋混合器) 等。无菌室放置的设施设备:设施如边台、超净工作台, 设备如微型混合器 (涡旋混合器) 、酒精灯、专用移液器等。小的缓冲间与无菌室之间有传递窗, 缓冲间内设有放置工作服、拖鞋、帽子等的挂钩、鞋架等, 方便更换。整个无菌室 (含小的缓冲间) 的墙体、地面光滑无缝隙, 没有窗户, 完全密闭。

3.5 留样室

有满足产品贮存要求的样品柜。留样的贮存环境应该符合产品标准中“贮存”的要求及标签中的相应规定。“GB/T 19164-2003鱼粉”中“贮存”的要求为“贮存仓库必须清洁、干燥、阴凉通风”, 按照相关要求, 阴凉对温度的要求即为20℃以下。如果企业执行国家标准, 那留样室也需安装空调, 空调的制冷能力应与留样室面积相匹配, 配备温度计 (或温湿度计) , 并对温度 (或温湿度) 进行记录。

生产检验 篇9

关键词:焊接生产检验,一体化教学,改革,实践

《焊接生产检验》是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 也是主干课程, 主要内容包括:焊接结构生产所涉及到的常规检验的内容、焊接试验和检验的方法与步骤、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质量管理方面的内容,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焊接检验与焊接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操作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达到焊工技师国家职业标准的相应要求。在以往的教学中, 由于教学模式和场地的限制, 学校一直采用分段教学法, 即上一个阶段的理论课后, 再上一个阶段的实习课。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暴露了许多弊端, 由于理论课和实习课相隔一段时间, 学生实习时, 前面所讲的理论知识已经忘记, 需要教师重新讲解, 这样累时费力, 效果还不好。

针对这一情况, 笔者尝试对《焊接生产检验》实施一体化教学,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 将理论和实操教学结合起来, 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样学生既可以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训, 同时又可以通过实训来验证理论,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1 一体化教学的可行性

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 学习目标是围绕技能训练的需求, 它打破了原有学科的界限, 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教学环节和进度等均由技能训练的需要来确定, 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技能训练, 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 掌握理论知识就是为了实际应用。应根据学生特点、课程特点将课堂搬到生产现场进行, 教师边讲课、边演示、边指导;学生边学习、边动手、边提问, 实现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融合。在教学中以学生为本, 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决了在课堂上无法讲解生产一线技术的问题, 同时采取分散与集中学习、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采取分散教学方式, 这样便于教学的组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施训则采用集中的方式, 提高学习效率;考试采取反映技能优先的形成性考核方式, 淡化理论考试, 增加职业素养考核, 强化实践技能考核, 考核标准按生产一线的技术要求限定。而《焊接生产检验》课程的目的就是以实际操作为主, 让学生的操作水平和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达到焊工技师国家职业标准的相应要求。因此, 该课程完全具备一体化教学的条件。

2 教学内容的一体化

以往的教材往往偏重于焊接质量管理, 这些纯理论性的知识内容比较陈旧, 繁琐, 学生往往缺乏兴趣, 课堂互动性很小, 经过我们的努力, 终于找到了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编写的一本教材, 该教材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与操作技能一体化, 非常便于我们进行一体化教学的改革。因此, 我们首先以该教材为蓝本, 对课程内容进行了项目化改革, 完成了课程一体化教学的第一步。

3 教学过程的一体化

编制授课计划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第一步, 开展一体化教学必须对原教学授课计划、原课程大纲、原教材、原教学模式和习惯进行改革, 以教会学生实际操作技能为宗旨, 提倡创新务实的教风、勤学苦练的学风。大纲编写力求合理安排理论和实习课时的比例, 突出技能训练。最后授课计划中确定的总课时为160, 理论和实习课时基本按照1:2进行。教学过程中根据“理论教学时间化, 实习教学课堂化”的原则, 以实践为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练为主, 讲练结合。让学生先观察后听课、先动手再分析、先了解操作的方法步骤再讲基本理论和原理, 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一般将学生学习状态较好的一、二节课作为理论教学时间, 三、四、五、六节课进行实操训练。教学过程一体化课型的交叉、学习场所的变换, 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这样, 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习效率, 又使理论和实习紧密结合, 循序渐进, 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焊接生产检验》一体化教学具体的授课计划安排如下:

项目一焊接缺欠识别———理论教学4课时, 实习教学6课时;

项目二外观检验———理论教学6课时 (包括焊接检验概述) , 实习教学14课时;

项目三无损检测———理论教学20课时, 实习教学36课时;

项目四破环检验——理论教学8课时, 实习教学20课时;

项目五焊接工艺评定———理论教学4课时, 实习教学8课时;

项目六焊接性试验———理论教学4课时, 实习教学8课时;

项目七焊接质量管理———理论教学4课时, 实习教学2课时;

考试———8课时;

机动———8课时;

4 一体化教学考核

本课程的任务、特点决定了评价的主体、方法的多元化, 要注重过程评价。所谓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是指通过上课表现、练习过程、实验报告完成情况、检测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考核方法上采用理论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同时还要参考学生的学习态度。理论教学考核采用课堂提问、平时作业、阶段性笔试等方式, 考核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应用所学知识,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环节考核, 通过实验、实训报告、现场操作, 考核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生产中常规检验的能力, 最后再根据学习态度综合评定出总成绩。通过多样化及过程化的评价方法, 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阶段都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成果, 即在“学中做”又在“做中学”。

5 一体化教学改革结果分析

教学改革是否成功, 只有通过具体实施, 并进行比较研究总结, 才能真正得出结论, 一体化教学改革后, 我们和学生一起进行了教学改革座谈, 座谈会结果显示, 一体化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路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 很受学生欢迎;一体化教学具有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特别适合像《焊接生产检验》这种以实践性为主的学科, 本次教学改革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我们将继续努力, 把改革进行下去, 教育工作者所要做的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开拓创新, 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 激发他们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使我们的职业教学在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卫东.焊接检验与质量管理[N].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2]高海云.车工工艺与生产实习的一体化教学[J].科学之友, 2009 (29) :101-102.

[3]肖锡海.汽车电气设备[J].职业教育研究, 2009 (9) :148-149.

[4]陈秀丽.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探究[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报, 2009 (3) :112-114.

[5]庞勇.数控加工工艺及编程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教育创新, 2009 (16) :240-241.

生产检验 篇10

随着传统的测绘产业向以“3S”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现代测绘产业的转变, 以“4D”产品为核心的数字测绘产品已成为我国基础地理信息建设的主流, 并在此基础上生成叠加合成产品, 如三维立体地形模型、三维立体透视模型、综合数字影像图等。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是省级空间数据的基础, 在解决土地及矿产资源、环境、人口、地质灾害、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等一系列的问题中, 描述空间位置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为规划、设计、监测、管理和决策服务时, 提供了地理空间定位和定性的依据。

建设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绝非易事, 首先要求有高质量、规范化、准确、标准统一、完备性、适宜性和现势性强的地理数据, 还要求入库数据在数学基准、地理属性、完整性和正确性、逻辑一致性、拓扑关系等质量因素严格按照技术设计和标准执行。在地理信息系统的几个主要组成部分中, 数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数据采集是空间信息系统建设中最昂贵的部分, 数据质量的优劣将决定整个地理信息系统应用的成败。

数字测绘产品作为一种全新的产品, 其产品质量特性表现在空间位置、属性数据精度、时域、空间数据逻辑一致性、空间数据的完整性及空间数据及地图数据可视化的空间关系正确性等几个方面, 它们之间又相互影响, 空间数据由于随时间而变化, 可能会引起空间位置的变化、空间实体属性的变化以及空间数据间拓扑关系的变化。数字测绘产品的特点和多样性决定了产品生产质量控制和管理的多样性、复杂性。如何更科学、合理地进行“4D”产品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 这些方面的研究将很有意义。

2 生产环节暴露出的问题

对4D产品的质量检验、用户反馈及实验结果表明:4D测绘产品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如外业核心要素调绘过程中不完善, 内业采集过程中存在的编辑不到位, DEM编辑过程中的高程精度问题以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DEM与DLG的数据符合性问题等:除此之外还有生产者、生产管理者、产品检验者之间及外业、内业数据之间存在的不协调问题等。对于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 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产品生产者在质量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部分测绘产品生产者和生产质量管理者对于质量认识方面存在误区, 特别是领导干部的质量意识对产品质量起决定作用。随着传统的测绘产业向以3S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现代测绘产业的转变, 以4D数字测绘产品为核心的新的测绘产品模式在我国推广, 数字化产品是一种全新的产品, 过去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以纸张为载体, 地面上的地物点、线、面等均是独立存在的, 它们之间的关系需要人为进行判读, 才能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地形、地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由于采用手工作业, 出现的各类允许的误差和缺陷, 可以采用缺陷分类的方式进行度量。

而数字产品如DEM, DLG等完全是数字化的测绘产物;对于DEM而言, TIN或GRID中的每一点, 均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任何一点的差异或任何一点的改变均会牵动或改变周围点的拓扑关系和内插精度。对于DLG而言, 任何构成地理空间数据的点、线、面实体均是由拓扑空间关系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的, 任何一个实体的错误, 可能会导致周围实体间空间关系的差异。总之一句话, 数字测绘产品不仅存在几何意义上的精度质量问题:更重要的还有属性意义上的正确性与准确度, 有时传统意义上的一个轻缺陷, 在数字化产品中可能会上升为重缺陷。

2.2 空间数据与地图数据的差别

基础测绘产品生产和管理部门目前生产4D产品的工艺流程可能不完全统一, 实际生产中, 有些是在采集制图数据的基础上, 来建立空间数据库:有些是先采集基本框架要素, 然后再生成符合图式要求的制图数据。实际工作中, 数字化地形图的编辑与传统制图的概念有了很大的区别, 在DLG编辑时要兼顾制图数据与母线数据。面向制图和面向GIS来建立空间数据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制图数据与空间数据由于面向的对象不同, 虽然对于同一区域而言, 二者所表达的内容是完全一致的, 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实现方法不同, 制图数据只是简单的几何模拟, 着重于外在的表现, 而空间数据则是更高层次的空间建模, 强调内在的联系。

2.3 内、外业数据采集时存在的问题

在对数字测绘产品进行检验时经常会发现一些逻辑上的不合理现象, 比如对于水库和河流层的数据采集时经常会发现水库与河流之间没有泻洪渠或排洪道等水系附属设施:水库上的大坝或河堤外业所注长度或高程与内业数据采集时的不一致;对于道路层来说, 经常会出现两条立体交叉的道路出现结点等逻辑上错误的操作现象;有些河流甚至会出现水往高处流等不合理表示现象。所有这些都是作业人员质量意识薄弱的具体表现。

3 检验方法研究

地理要素在空间上是连续分布的, 如一条河流、一条公路、完整的一个林场等, 它与工厂中一个单独的产品不同, 对于测绘产品的生产与数据组织是以“幅”来进行的, 虽然在过程质量控制中强调图幅间的“几何”及“逻辑”接边, 但很难保证“批量”产品某一整体实体的数据一致性;再者, 对于一“批”产品来说, 地形类别不同, 图幅中负载的空间地理信息也不尽相同, 事实上, 有时地物要素负载量相差很大。

3.1“4 D”产品生产特点和抽样检验现状

目前, 省级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呈现周期性、分批次、区域性的生产状况, 而各区域地理分布各有特点, 如兴安测区多文物古迹, 桂林测区多河流、山川等, 而南宁测区经济较发达, 交通要素多等特点。目前检查验收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即生产部门小组的过程检查和生产部门专职检查, 质检机构验收制度。一般小组的自查和生产单位一级检查要求100%的覆盖率, 专职检查 (如二级检查) 要求不少于批量 (4D数字产品内业20%, 主要素100%) 。质检机构 (如省质检站) 按批量的10%或20%进行验收, 这种验收方式具体操作实际上是对生产部门专职检查质量评价的客观性的检核。

研究表明:对于不合格品率P相同的产品, 采用百分比抽样检验时, 对小批量过宽而对大批量过严, 造成生产单位愿意以小批量交付检验。在目前产品的几种抽样方案中, 均分别采用不同的产品质量水平, 如目前的军工、日用商品以及工程测绘产品的抽样检验, 一般均采用调整型抽样方案。挑选型抽样检验方案采用极限质量或不合格品率上限。其特点是:能够克服“批量大严, 批量小宽”的缺点。所以对于数字测绘产品的抽样可以尝试采用挑选型抽样方案或调整型抽样方案。

3.2 产品检验的质量水平

不同的抽样方案, 分别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示产品的质量水平。如挑选型抽样方案采用极限质量或平均不合格品率上限, 调整型采用合格质量水平 (AQL) 等。从产品检验的实际工作中, 目前测绘生产单位采用所谓的100%的一级或二级检查, 但具体作业过程中只限制在某些环节或产品的某些质量特性上, 具有不完整和片面性, 这种检验方法并不能客观、全面地评价出图幅的优良品级率。针对目前标准型抽样方案, 生产部门专职检查可采用严于质量验收部门的质量水平, 以保证产品优良品级率不低于质量检验部门的产品质量评定结果。

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控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说, 可以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细分工序, 则可明确设置质量控制点, 如见证点、停止点、质量的薄弱环节等, 实施质量控制, 投资控制以及进度控制, 质量管理和检验部门还可以进一步通过确定投资控制以及进度控制程度来确定质量检验过程中的质量水平。

3.3 关于检测数据的处理

生产单位某些局部数据处理环节需要规范化, 在检测数据的处理中, 经常会发现个别异常数据, 对于异常数据的处理应该取慎重的态度, 从正态分布的规律可知, 其2倍中误差的概率小于5%, 即20个观测值中出现一个, 有时检测值的数量大于20个所以应视为符合正态分布的精度参与计算;但是3倍中误差的检测数据虽然仍可视为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 但其出现的概率很小, 人们有理由怀疑它可能包含了错误大约0.3%的出现概率。在测绘产品质量检验过程中, 对于受检项目, 一般3倍中误差点数大于检测点数的5%, 则视为批不合格, 因此对于大于3倍中误差的数据, 在作业过程中必须加以分析, 找出原因。以DEM高程检测点为例, 生产单位在以模型内业加密时, 这一工序对于加密作业员来说, 并不完全清楚具体的图幅范围, 加密过程中一般高程检测点的数量均多于28个, 对于28个检测点来统计精度往往存在人为的因素, 对于存在较大较差的点, 往往简单剔除。DEM的误差分布并非真正服从正态分布, 只是接近于正态分布, 仍可由均值和方差来衡量DEM高程精度。所以即使中误差相对较小, 对于大于3倍中误差数据也应加以分析, 找出原因, 加以改正。从这一点上说, 多设置高程检测点对于提高DEM精度很有意义。

4 结语

经过数字测绘产品几年的生产运作随着数字产品生产技能和质量控制策略的逐步完善, 偶然性质量缺陷基本上可以得以控制, 系统性质量缺陷是指经常性发生的缺陷, 主要是现有规范或技术上和管理水平的原因而长期或周期内不能解决的缺陷。它需要采用一些重大举措来改变现状, 使产品质量提高到新水平或更加客观的状态。这种缺陷可以一时影响不大, 但长期下去将严重影响产品的使用效能。两种缺陷具有很大的区别, 目前数字测绘产品就具有这样的特点:偶然性质量问题都是引人注目的, 如DLG数据, 水库中出现大量的等高线等严重缺陷, 立即会受到领导的重视。而系统性的问题, 如DEM与DLG局部数据符合性差;较窄的冲沟、雨裂等地形表示效果不佳。质量改进的实质就是要求解决系统性质量问题 (这当然是从改进工作目标、完善质量体系、整体优化、全员参加等方面入手) 。

对于这种情况, 我们可以适当地设置质量检验点, 实施测绘产品全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方法, 对测绘产品进行全程质量控制。质量控制点的正确选择和管理, 是实行质量控制的前提。适当设置质量检验点, 则是实施有效的测绘产品全程质量监督与管理的保证, 目前有些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单位对于外业像控资料、内业加密等资料不进行检验, 单靠下工序对上工序进行检核, 数字产品是一种全新的产品, 包涵多部门、多工序的生产过程, 仅对最终产品进行检验, 对于产品质量评价和产品质量本身来讲, 都是不完整的。

参考文献

[1]樊红.Arc/Info应用与开发技术[M].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9.

生产检验 篇11

本文研究的问题是:信息技术投资是否对公司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即信息技术投资对企业的产出、利润等绩效指标是否具有积极的影响。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公司信息技术投资对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贡献为正;假设2:公司信息技术投资对公司的净利润贡献为正。本研究利用生产函数估计的方法检验假设,投入指标包括信息技术资本(IT)、非信息技术资本(NIT)和劳动资本(L)。产出指标分别为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Y1)和净利润(Y2)。

二、研究数据

本研究涉及信息技术投资和财务绩效两方面的数据,由于我国缺乏公司信息技术投资及效益的专项统计资料,直接搜集相关数据非常困难,基于这一情况,本研究拟从上市公司公开财务报告中搜集相关数据。本文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为研究对象,搜集了200多家上市公司2001-2008年的财务数据。上市公司的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可以直接从财务报告中得到,信息技术投资价值可从信息技术硬件价值和软件价值两个指标反映,其数据可经过计算和分析得到。信息技术硬件价值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网络设备等用于信息加工、处理、存储、传输的各种实物资产的货币价值,软件价值指各种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的账面净值,是原值减去无形资产摊销后的余额。利用以上方法,得到研究样本,样本总量达到1 897个,包括制造业的上市公司和非制造业的上市公司。

三、研究方法

要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在对面板数据模型的系数估计时采用GLS,即广义最小二乘法(Generalized Least)。相对于OLS(普通最小二乘法),GLS能解决由于截面数据导致的异方差问题及时间序列数据导致的自相关问题。和本领域的已有研究相类似,本研究在进行模型检验时选择参数齐性模型。面板数据模型的基本假设可称作参数齐性假设,即经济变量Y由某一参数的概率分布函数p (Y/θ)产生。其中,θ是m维实向量,在所有时刻对所有个体均相等。参数齐性假设是信息技术投资生产率领域常用的基本假设,它意味着回归方程的参数不随截面单元和时期而变化。违背假定的情况通常有参数非齐性偏差和选择性偏差。参数非齐性包括截面单元参数非齐性和时间序列参数非齐性。截面单元参数非齐性是指参数随不同截面单元而不同,同一截面单元各个不同时期的参数相同。时间序列参数非齐性是指参数随时期而不同,同一时期不同截面单元参数相同。选择性偏差主要是因为样本并非从总体中随机选取而产生。如果满足参数齐性假设,也就是假定斜率和截距都相等,则模型为:

式中:Xit=(x1it, x2it,…,xmit),为外生变量向量,m为外生变量个数;n为自变量个数;t为时期总数;α为截距;Uit为随机扰动项,各项之间独立,均值为0,方差相等。

四、数据估计与研究结果

本研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建立线性回归方程,实证检验信息技术投资对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的影响,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系数的估计。在研究信息技术投资对产出的影响时,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产出由信息技术资本、非信息技术资本以及劳动决定,则生产函数的形式为:

式中:K为非信息技术资本;C为信息技术资本;L为劳动;Q为主营收入;A为效率参数;α,β,γ为产出弹性。在利用线性回归进行方程系数估计时,需要对生产函数线性化变换,对以上函数两边取对数,得到

可以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方程系数进行估计,得到各种投入要素的产出弹性。

(一)信息技术投资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影响

以主营业务收入为产出,信息技术资本、非信息技术资本及劳动为投入要素,建立三要素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生产函数对数化,并考虑随机扰动项,得到对数线性生产函数:

这是一个参数齐性的面板数据模型,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得到以下回归结果:

从上表看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非信息技术资本、信息技术资本、劳动资本3个变量的系数都很显著,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存在显著的影响。非信息技术资本对产出的弹性系数约为0.733,信息技术资本对产出的弹性系数约为0.081,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约为0.154。信息技术资本对主营收入有积极的影响,信息技术投入是一种生产性要素。

(二)信息技术投资对净利润的影响

以净利润为产出,信息技术资本、非信息技术资本及劳动为投入要素,建立三要素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对生产函数对数化,并考虑随机扰动项,得到对数线性生产函数,形式如下:

利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得到以下回归结果:

由上表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非信息技术资产及信息技术资产变量的系数都显著,说明自变量对因变量存在显著的影响。非信息技术资本对净利润的产出弹性系数为0.762,信息技术资本对净利润的产出弹性系数是0.034。信息技术对净利润有积极的影响。

五、结论

本文基于信息技术投资和财务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信息技术投资对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贡献。之所以选择这样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观测,是因为信息技术投资不是马上就能看见成效,具有一定的时滞性。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公司信息技术投资对主营收入和净利润的贡献为正,信息技术资本投入是一种生产性要素。检验结果均支持研究假设。这为我国企业信息化投资提供了部分经验证据。

上一篇:探究性实验教学方式论文下一篇:金融消费者隐私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