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检验

2024-10-14

科学检验(共11篇)

科学检验 篇1

在心理学界谈到对咨询效果的评估, 学者都有不同的观点。弗洛伊德创造了用精神分析来治疗精神病的方法, 但自从他提出之日起就引起了热烈的争论, 人们认为精神分析法实际上是一种代价极高的治疗方法, 因此往往无效。华中师范大学夏勉, 江光荣提出咨询效果研究有两大主题:一是结果研究;二是过程研究。结果研究顾名思义是研究心理咨询或治疗的结果是否有效。而过程研究则是在结果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心理咨询中起作用的因素和作用机制。总的来说, 咨询效果研究包括三大问题:一是心理咨询在总体上是否有效;二是什么样的咨询和干预是有效的或者说哪些因素对咨询有帮助;三是如果咨询已经有效, 那么哪些因素可以继续增强其效果。第一个问题属于结果研究。后两个问题则属于过程研究。浙江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提出在科学评估心理治疗的标准时, 第一重要的是疗效的标准。有时候会出现“您好——再见”现象, 即来访者在刚来的时候会夸大自己的病情希望得到帮助。随着治疗的进行, 来访者觉得心理咨询师的方法已经用的差不多的时候, 或是产生了怀疑的时候, 会说自己好多了, 得益于咨询师, 但这不一定是真的有效果。疗效标准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标准,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能够在意识领域中意识到原来是潜意识的感受和思想, 行为主义者则设法克服由特定境遇引起的症状, 而不是潜意识与意识的关系。也就是说, 这个咨询效果的评估并不是单一的, 不同学派会有不同的标准。

一、对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依据

至于心理咨询是否真的有效,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首先是来访者的自我评估。比如社交恐惧症来访者不再害怕与人交往, 并敢于在公共场合发表言论。恐惧症来访者不再害怕原来害怕的事物, 这说明心理咨询起到了一定效果。其次是来访者的社会功能有所恢复。比如开始正常社会活动, 正常上班上学, 效率提高。第三是来访者的生理指标有所变化。很多有心理疾病的来访者会伴有躯体上的症状, 如失眠、头痛、濒死感。躯体症状会随着心理问题的解决而慢慢消失。第四是来访者的认知模式, 人格个性特征的改变。这种改变是比较缓慢的, 是难以被察觉的。比如具有非合理信念的来访者慢慢地开始使用比较平和的态度来看待生活。有些有人格障碍的来访者在长期的心理资料后有所好转。

二、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的具体方法

针对以上的心理治疗的效果依据, 我们可以具体化, 成为可以操作的心理治疗效果评估方案。国外曾有学者曾采用随机化临床实验、但个案研究的方法, 设置对照组、选取能力相当的咨询师, 控制其他相关额外变量, 研究心理治疗的效果。

当前我国所采用的评估方法首先是咨询师的评估。根据咨询师的观察, 是否达到了当初的咨询目标, 来访者是否在认知、情绪、行为方面有所改善, 是否具有更积极的生活态度, 更合理的认知, 和更符合社会标准的行为。其次是来访者的自评。是否情绪困扰减少, 行为问题减少。第三是来访者的亲人好友对其状况的评定。比如有自杀倾向的来访者不再那么消沉, 开始将关注点渐渐地转移到外部世界, 并且脸上有了笑容, 愿意与亲人朋友交往。第四是第三方的评估。这个人在治疗初始要与来访者接触一段时间, 对其心理问题的性质有所了解, 在咨询结束后再次接触此人, 看是否有所好转。第五是量表的评估。现在这种方法使用得非常广泛, 在心理治疗中, 常常使用的是SCL-90、Eysenck人格量表等。当前, 我国学者翻译并修订了Lambert在1996年编制的心理咨询效果的工具——效果问卷45。这是一个自陈量表, 包括45个Likert5点计分题, 测量主观不适 (subjective discomfort, 简称SD) 、人际关系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简称IR) 和社会角色表现 (social role performance, 简称SR) 三个方面, 由此得到三个分量表分和总分。此量表中文版信效度检验的结果与Lambert等人英文版报告的基本一致, 能到达测量学的标准。OQ-45的测量结果可以为咨询师提供反馈, 帮助咨询师对当事人的咨询进展情况作出正确评估, 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如果要客观地评估咨询疗效, 需要经过一下几个方面的检验:首先是设立对照组。要有一个未经过治疗的小组作为对照, 要在动机, 年龄, 病情等方面相似。其次是随机安排。来访者要随机的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最好是两个组都不知道到底哪组在接受治疗。第三是客观评估。在评估的过程中, 在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那些关键的变化必须用可靠的指标衡量, 并由客观的观察辅助。第四是考虑胜任能力。要有经验的咨询师来进行咨询。否则会因为咨询师的水平问题达不到效果。第五是进行随访。治疗开始3-6个月后, 治疗结束时, 数年之后, 要对治疗的疗效进行评估, 才能说明咨询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

三、在评估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评估的时候要以咨询目标为重, 目标内容的改善, 是咨询成效的直接表现。如果一个患有特定恐惧症的来访者在接受心理治疗后, 还是回避特定的事物, 但是与人交往方面有所提升, 这时心理咨询对来访者起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并没有达到咨询的直接目标, 但是间接地对其回避社会交往产生了作用。这种情况下不能说咨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对咨询效果的评估, 既要看重咨询总目标的评估, 也要看重阶段性目标的评估。咨询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是一步步提高的。整个咨询治疗过程是由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咨询单元组成的。所以对咨询的评估, 不仅要看最后的结果, 也要看每次咨询的效果。这样可以获得更及时的反馈, 保证咨询有比较好的效果。

摘要:当今在心理咨询过程中, 都非常关注心理咨询效果的评估。传统的观点认为心理咨询的效果是非常主观的, 很难对其进行评估。随着心理咨询学科一步步成熟, 已有一些评估依据与评估方法, 如咨询师评估、来访者自评、来访者的亲人好友对其状况的评定、第三方的评估以及量表评估。在评估过程中主要注意两个问题, 首先是在评估的时候要以咨询目标为重, 目标内容的改善是咨询成效的直接表现;其次是对咨询效果的评估, 既要看重咨询总目标的评估, 也要看重阶段性目标的评估。

关键词:心理工作,效果,评估

参考文献

[1]曾祺.心理咨询效果评估探析.文化研究, 2012.1.

[2]李钰静, 骆宏.心理咨询效果评估量表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9年第23卷.

科学检验 篇2

第一条为奖励全国特种设备检验领域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开发、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等方面取得成果或做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特种设备检验行业的科技进步,促进特种设备检验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是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发起,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批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准予设立的全国特种设备检验行业科学技术奖(简称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申报、评审、授奖等活动的管理。

第四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奖励工作,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规章制度,贯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科学、民主的评审程序,鼓励联合攻关和自主创新,促进中国特种设备检验领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五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边远地区鼓励奖(以下简称鼓励奖4个等级。

第六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每两评审1次,由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向获奖者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原则上不得低于每项(人1万元。

获得一、二等奖的项目,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择优向主管部门推荐国家级科学技术奖。

第七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负责提供与奖励活动规模相适应的资金数额,保证合法的资金来源。使用本会的合法收入作为奖励活动资金,不得利用国家财政性

经费或者银行贷款。奖励活动资金包括奖金和活动经费,资金专款专用,且持久稳定。建立健全的财会制度和财务专职人员。

第八条在评审和奖励活动中,不应当以任何借口或名义向候选人或者候选单位收取任何费用;不应当非法筹集或不正当使用奖励经费和资金。

第九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授奖数占总受理数的比例不得高于50%。

第十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个人的干涉。

第十一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是授予个人或组织的荣誉,授奖证书不作为确定科学技术成果权属的依据。

第二章奖励范围和对象

第十二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奖励范围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一在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创新、发展领域中取得的优秀研究成果,包括特种设备检验领域新科学技术研究,新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研制与开发,特种设备检验方法和内容的重大科学技术创新和改造;(二在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实践和推广应用中取得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组织和个人;(三对推动和实现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进程做出

较大贡献的项目、组织和个人,包括吸收、消化、采用和推广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四对普及和推广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知识和研究成果做出较大贡献的项目,包括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领域的法规、标准研究和制定,信息化研究等成果;

(五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的监督管理和人员培训考核等方面取得的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的优秀软科学研究成果和理论模型。

第十三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奖励对象是取得特种设备检验领域科学技术成果的个人和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均可申报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

第三章奖励评定标准

第十四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按下列3个指标综合评定:(一创新性、科学技术水平和技术难度;(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对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

第十五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评定标准如下:(一在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创新、发展领域中取得的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创新性强,技术难度很大,对推动特种设备检验方法和设备的改革与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等奖创新性较强,技术难度大,对推动特种设备检验方法和设备的改革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等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技术难度较大,对推动特种设备检验方法和设备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作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鼓励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技术难度较大,对推动边远地区特种设备检验方法和设备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作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在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实践和推广应用中取得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项目。

一等奖推广性很大,对推动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实践和推广应用起到重大作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等奖推广性大,对推动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实践和推广应用有很大作用,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等奖推广性较大,对推动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实践和推广应用有较大作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鼓励奖推广性较大,对推动边远地区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实践和推广应用有较大作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对推动和实现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进程做出较大贡献的项目,包括吸收、消化、采用和推广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

一等奖推广、采用或消化、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在整体上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推动和实现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有重大作用,取得了重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等奖推广、采用或消化、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在整体上技术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对推动和实现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有很大作用,取得了很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等奖推广、采用或消化、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在整体上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推动和实现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产

业化有较大作用,取得了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鼓励奖推广、采用或消化、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在整体上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对推动和实现边远地区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研究成果产业化有较大作用,取得了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四对普及和推广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知识和研究成果做出较大贡献的项目,包括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领域的法规、标准研究和制定,信息化研究等成果。

一等奖创新性强,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技术难度很大,科研成果技术成熟,对普及和推广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知识和研究成果起到重大作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等奖创新性较强,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技术难度大,科研成果技术成熟,对普及和推广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知识和研究成果有很大作用,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等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技术难度较大,科研成果技术较成熟,对普及和推广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知识和研究成果有较大作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鼓励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技术难度较大,科研成果技术较成熟,对普及和推广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知识和研究成果有较大程度的作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五在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以及其他相关机构的监督管理和人员培训考核等方面取得的具有创新性、开拓性的优秀软科学研究成果和理论模型。

一等奖创新性强,具有较高理论和学术水平,技术难度很大,对推动特种设备检验领域改革与发展,为管理和决策起到关键作用,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二等奖创新性较强,技术难度大,符合我国实际,对推动特种设备检

验领域现代化管理或决策起到重要作用,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三等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技术难度较大,符合我国实际,对推动特种设备检验领域现代化管理或决策发挥了作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鼓励奖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技术难度较大,符合我国实际,对推动边远地区特种设备检验领域现代化管理或决策发挥了作用,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第四章评审机构及其主要职责

第十六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设立完善的管理和日常工作机构,明确与奖项管理各部分工作内容相对应的各机构的职能,建立符合要求的能够满足奖项评审需要的权威评审组织;提供必要的、与奖励活动相适应的固定办公场所和设施;保证与奖励活动规模和业务相适应的工作人员数量,保证学历符合要求的专职工作人员数量。

第十七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理事长办公会为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最高管理机构,其主要职责为:

1、负责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宏观管理和组织指导工作;

2、负责审定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

3、负责审定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结果;

4、研究、决定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中出现的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八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为中国特种 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机构,其主要职责为:

1、负责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申报项目的评审;

2、提出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和等级的意见;

3、处理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4、为完善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提出咨询意见。第十九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由73名评审委员组成,评委应为单数,评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若干人。每年根据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申报情况,从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行业专家库中选取。

根据评审工作的需要,可以设专业评审组,负责专业初评工作,并将初评结果报评审委员会评审。

评审委员会委员、专业评审组成员应具有渊博的专业知识,熟悉国内外特种设备检验领域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其中,从事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工作的专家人数占评审组织总人数的比例不应低于70%。评审委员会委员应具备客观、公正、公平、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秉公办事的良好职业道德,有能力全程参加评审会议,对申报项目的技术内容、知识产权负有保密职责。

第二十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秘书处负责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日常工作,其主要职责为:(一负责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申报受理及符合性审查工作;(二负责奖励办法等管理文件制订、修订的起草工作;(三负责选取评审委员会委员和推荐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人选;(四负责评审的组织工作;(五负责向理事长办公会报告评审委员会的评审结果;(六负责与评审有关的其他日常工作。第五章申报条件

第二十一条完成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成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可直接向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申报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几个单位共同完成的项目,经协商一致后,由第一承担单位申报。

申报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时,申报个人和单位应按要求填写统一格式的申报书一式10份,提供完整、真实、可靠的申报证明材料一式4份。

第二十二条申报奖励的项目应根据成果的类别,提供申报项目的科学技术水平、创新性、技术难度、对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证明材料,如:立项批准文件、验收(评审报告、有相应资质单位出具的检测报告、查新资料、应用的证明材料、专利证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证明等。属于新技术的还须具有相关省部级或行业协会组织的技术鉴定或评价。在工程中应用的成果,其应用的工程项目须已竣工验收。

第二十三条凡有知识产权以及有关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方面争议的项目,在争议未解决前不得申报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有隐瞒者,对获奖项目作撤销奖励处理。

第二十四条已申请国家级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学技术奖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或全国性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的项目,不得再申报特种设备检验科学技术奖。

第二十五条获得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后再次申报的项 目,必须在科技创新方面比原获奖项目有明显改进和实质性突破。

第二十六条申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是指对该项目的完成做出重要贡献的主要人员。具备下列基本条件之一者均可作为申报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一提出和确定项目的总体方案设计者;(二在研制过程中直接参与并对关键技术和疑难问题的解决做出重要贡献者;

(三在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者。

奖励的对象主要是在科研、生产实践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项目中仅从事组织管理和辅助服务的人员,不得作为项目的主要完成人。

第六章评审程序

第二十七条申报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应在每年3月底前向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秘书处提交申报材料和光盘,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秘书处每年10月底前公布评审结果。

第二十八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秘书处在收到申报材料后负责申报项目的登记,并对申报材料进行符合性审查。

第二十九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秘书处对符合性审查合格的申报材料,提交评审委员会评审。

第三十条评审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评审委员参加。评审会前,每个项目须指定2名主审委员审阅申报材料,主审委员分别写出书面评审意见,并按评审标准提出奖励等级建议。

第三十一条申报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项目的完成人 不得作为评审委员参加当年的评审工作。

第三十二条评审会议由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主持。申报一等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在评审会上介绍所申报项目的主要技术内容和申报理由,并对评审委员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答辩。由项目的主审委员介绍对申报项目的评审意见,评审委员会对申报项目进行评议。

第三十三条评审委员会对申报项目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一等奖项目须经参加评审的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同意,二、三等奖项目须经参加评审委员半数以上同意。

第三十四条评审委员会根据无记名投票结果提出获奖项目和获奖等级的评审意见。

第七章公示和异议及其处理

第三十五条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实行公示和异议制度。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秘书处收到申报材料后应将申报项目名称、申报单位名称、主要完成人及申报的主要内容及评审委员会通过的评审结果将刊登在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网站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自公示之日起异议期为30天。

第三十六条有异议者,应当在异议期内以书面形式向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秘书处提出。异议材料包括单位名称、联系人姓名、联系电话、通信地址等。异议意见应明确,并提供必要的证明文件。个人提出异议的,应在异议材料上签署真实姓名;单位提出异议的,应加盖本单位公章。

第三十七条异议分为实质性异议和非实质性异议。凡对涉及项目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或真实性等所提的异议为实质性异议;对完成单位、完成人及其排序的异议,为非实质性异议。

第三十八条 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秘书处在接到异议材料后,应当 对异议内容进行审查,如果异议内容属于本办法第三十二条和第三十三条 所述情况,并能提供充分证据的,予以受理。第三十九条 异议由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秘书处组织处理,申报单 位应积极予以协助。申报单位接到处理异议通知后,应在 15 天内完成异议 材料核实、处理工作,并将核实、处理的书面材料报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 会秘书处。对于实质性异议,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秘书处可以组织部分评审委 员委及有关专家进行调查、审议,提出处理意见。申报单位无正当理由逾期未按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秘书处的处理异 议通知要求对异议项目提出核实书面材料或处理意见者,将被视为放弃奖 励。第四十条 异议处理应保护异议人的正当合法权益。参加异议处理的 有关人员,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秉公处理,实事求是地做出公正的结论,并对异议处理内容保密。第四十一条 下列异议不予受理:(1)超过 30 天异议期的;(2)异议未按本办法第三十三条办理的;(3)异议

多重检验折射伟大理论的科学性 篇3

[关键词]理论体系;实践检验;人民检验;历史检验

[中图分类号] D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6)10-0027-03

习近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60多年的实践证明,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习近平曾多次强调,要通过学习了解社会主义发展史,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一、顺应时代逻辑,实践检验彰显创新伟力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我们党创立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既是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和推动改革发展的过程,也是新鲜生动的伟大实践检验着最新理论的过程,理论与实践的充分激荡、互动发展,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令人敬仰、催人奋进的科学性、真理性。

中国奇迹举世瞩目。习近平从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崛起的高度深刻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具有60多年历史的新中国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彻底摆脱被开除地球的危险,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使中华民族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中国力量令人感佩。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这个时代主题正在坚定的战略部署和笃实演进之中。从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到金融改革建立市场化的金融体制,再到市场改革“简政放权”释放制度红利,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的“十三五”发展规划令人耳目一新,激励亿万人民参与,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实践是评价发展的标尺,也是检验理论的标尺。实践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为鲜明的理论品格,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毛泽东的《实践论》从认识和实践的矛盾运动过程,论述了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标准的意义,强调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历经10年“文化大革命”浩劫,一度混淆的思想路线亟需拨乱反正。1978年5月,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光明日报》先后刊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爆了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春雷。实践标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圭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表明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客观真理,坚持认识的实践标准,强调必须在实践中探索真理、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立伊始就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

实践成就彰显理论的旺盛生命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崭新事业,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也没有现成的理论可用,一切都在实践中探索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扣中国发展的时代问题,立足中国社会的现实基础,反复验证、艰难探索、励精图治、应运而生。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坚持“顶层设计”,“敢啃硬骨头”;从安徽小岗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镇化改革道路加速推进;从兴办经济特区、沿海城市开放到中部崛起、西部开发、振兴东北地区;从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到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协调互动发展,等等。

应该说,中国蓬勃发展只有身临实践其境、感触时代脉搏的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中国领导人最有发言权。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中,提到“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尊严,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这不仅体现出中国领导人对于各国发展模式差异的认识和对国际秩序的主张,更彰显了我们党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答卷的自信和决心。中国共产党人不断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阐释新理念、构建新战略,拓宽中国道路,展现中国力量,提供中国方案,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二、把握基本逻辑,人民检验彰显主体伟力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阐释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对于一个政党来说,立场决定方向、立场决定路线、立场决定命运。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前后传承的优良传统,也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又一个胜利最具决定性意义的内在动力。中国共产党从创建成立的那一刻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和世界观写进自己的旗帜。人民,是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推动社会发展,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战无不胜、所向披靡的真正英雄。这就决定了我们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实践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尊重和捍卫人民主体地位。

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导引的最终归宿。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庄严宣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中郑重阐明:“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有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作为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我们党制定、检验各项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

以人民为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要义。履新之初,对人民的责任庄严承诺,体现在习近平同志对民生的深情关注、对群众的热切关心、对困难群体的真挚关爱上,更体现在履行执政使命、制定发展战略,抓住根本、谋划全局、着眼长远,回应和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上。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创新扶贫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中国道路是人民幸福之路。人民幸福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中央的要求与人民的期待紧密结合起来”“人民在期待着我们,历史在期待着我们,世界在期待着我们”。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增加人民福祉的系列制度安排,其背后是执政党的情怀担当,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核心要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95年来的奋斗历程,本身就是一部领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一步一步走向民族复兴的壮丽诗史。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社会变革实践中所形成的组织文化和政治意蕴,构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生态,也是凝聚全党意志、激发制度活力、秉持创新禀赋、注重价值引领的思想主体。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党的十四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载入党章之后,将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相继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号召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全党不断在实践创新、理论创新上取得共识、凝练升华,为我们认识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提供崭新视角,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爱戴与坚定拥护。

三、遵循发展逻辑,历史检验彰显思想伟力

95年党的历史苦难辉煌、雄关漫道;67年共和国历史开天辟地、人间正道;38年改革开放历史闲庭信步、康庄大道。中国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勇担历史重任、敢于做出巨大牺牲,引领中华儿女昂首阔步、铸就辉煌。正如毛泽东思想的诞生和发展、弘扬,使中国人民在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中,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那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已经并正在引航中华民族不断披荆斩棘、驶向胜利的彼岸。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演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真源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就令人瞩目,靠的是什么?其中包含对科学理论资源的汲取借鉴,而在各种思潮和理论资源相互碰撞激荡中,马克思主义无疑具有先导地位、独特贡献。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早期革命知识分子为改变中国命运,找到了“真经”,就是从无产阶级革命中寻找出路,从马克思主义真理中探寻指引。1848年《共产党宣言》所阐发的基本原理至今闪烁着科学理论的璀璨光辉。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吸收人类全部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并且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发展的,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思想体系。”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思想系统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问题,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通过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艰辛探索,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邓小平理论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谛之门。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苦难和考验而越挫越勇、摧枯拉朽,关键在于不断进行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危难时刻,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中国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教训,义无反顾地实现了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转移,提出要“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向世界庄严宣示我们从哪里来、走什么路、往哪里去,自信地回应对中国的成绩、道路和未来的质疑,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依据新的实践确立了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推到一个新境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了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新理论和行动指南。

“不日新者必日退。”从贫穷落后到富强文明,从创新完善到提质增效,从“自我发展”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将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篇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理论的灵魂,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支柱。习近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这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体系,鲜明表达了我们党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立场。奋斗目标上的“两个一百年”以及实现目标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以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文化价值观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建上的反腐与全面从严治党、“一带一路”战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以及围绕强军兴军等重大战略思想和理论观点,雄辩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无比科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随着时代、实践、科学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它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充满憧憬,“中华号”巨轮破浪前行、奋力开辟了通向真理的宽广大道、光明前景;同时不断接受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谱写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这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永葆科学性、真理性、持久性的奥妙之所在。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校委委员、第三分校校长

科学检验 篇4

一、制定计划

一是检验机构制定抽查方案。包括扦样、检验依据、检验项目、判定依据、企业名单、样品来源、经费预算、抽查时间及结果报送时间等。为了避免重复抽查, 抽查计划要科学、切合实际, 具有可操作性和代表性。

二是严格的计划管理。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上级安排的, 下级不再安排。除对用户和消费者反映质量问题严重的产品实行随机监督抽查外, 不得对同一产品 (同一种子批) 安排重复抽检。

三是抽查要突出重点。包括源头企业、主要农作物、做到准确全面。

二、规范检验程序

1. 适合标准

标准包括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两方面内容。操作规程依据“GB/T3543.1-7-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进行, 农作物种子质量按照国家标准执行, 当产品有强制性国家标准时, 应当按照强制性标准进行检验, 无强制性标准的, 按照企业明示的产品标准进行检验。

2. 标识检查

在质量抽查中, 按农业部“农作物种子标签管理办法”规定, 农作物商品种子应当标注种类、种子类别、品种名称、产地、种子经营许可证编号、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净含量, 生产年月、生产商名称、生产商地址以及联系方式内容等关健项目作为是否符合的判定依据。

3. 允许误差

粮食作物种子质量使用允许误差, 这样大大减少了把合格种子判为不合格种子的可能, 避免检验机构成为误判的被告。

4. 结果反馈

在企业仓库抽取的, 检验机构应及时向被抽查企业发送“种子质量监督抽查结果通知书”, 在市场抽查的, 对已确认生产商的, “通知书”还应同时发送生产商。

三、结论准确

1. 应尽量避免抽查经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 企业自检未合格的种子或试验用种也不能列入抽查范围。

抽查的样品应当在市场或者企业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抽取, 并保证样品具有代表性。

2. 如果所检验样品不合格, 可以判定该批产 (商) 品不合格;

如果检验样品合格, 但项目不齐全, 因不能保证该批产 (商) 品符合要求, 只能用“产品已检验未发现不合格项或批种子抽检通过”的方式做出结论。

四、强化检测能力

1. 机构资质。

无论哪种商品, 质检机构只有经过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授权并具备相关机构认可的检验资格时, 才有权对该产品实施监督抽查。

2. 检测能力。

种子检验机构必须参加各种能力验证, 以保证实验能力持续稳定提高, 同时提高人员素质, 改善实验设备和环境条件, 正确选择检测方法和程序, 以促进质量体系不断完善。

3. 重点监管。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今后各地的作物类别差异越来越大, 根据本地区域特点, 及时调整检测作物范围, 这样才能使监督管理到位, 不留死角。

4. 提高监督效力, 为了提高监督抽查的时效性, 在完成

科学检验 篇5

科学发展观知识及杭州局检验监管业务改革问答题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实质是什么?

答: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其实质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2.科学发展观最基本的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坚持“以人为本”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4.“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5.“协调发展”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6.“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7.什么是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8.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什么?

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二〇二〇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9.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10.在当代中国,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答: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

11.“公平正义”的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12.“诚信友爱”的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13.“充满活力”的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14.“安定有序”的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15.“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是什么? 答: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16.如何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 答: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是指导我们认识发展的根本观点;科学发展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道路,是指导我们推进发展的根本方法,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

(以上内容均以《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为参考)

17.2009年杭州局检验监管业务改革的工作目标是什么?

答:使检验监管工作更加有效,让行政相对人办事更加便捷,使执法主体能更好地把握执法主动权。

18.检验监管业务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答:按照科学发展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经济工作要求,努力实现检验监管业务工作的三个转变,即:管理对象由监管产品为主向监管企业为主转变,管理方式由验证产品符合性为主向验证产品质量体系符合性为主转变,管理方法由检验为主向监管为主转变。

19.检验监管业务改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把关尺度方面,该严则严,该宽则宽,能宽勿严;工作程序设置方面,该繁则繁,该简则简,能简勿繁;检验检疫周期设定方面,该长则长,该短则短,能短勿长。

20.检验监管业务改革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围绕如何提高业务管理单元的有效性、业务管理系统整体运行的协调性、业务管理信息处理平台的实用性,建立具有杭州局特色的业务运行机制和管理制度,并将业务改革的成果及时运用到“检企通”的研发中,通过推广应用“检企通”为载体,构建“四位一体”检验检疫执法新模式。

21.谈谈你对杭州局检验监管业务改革的想法或建议?

(以上内容参见局内网-检验检疫业务改革专栏)

22.2009年丝检中心的工作要点是什么? 答:

一、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二、开展多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

三、建立并实施内部工作质量控制及考核制度。

四、继续开展科研创新活动,占据检测技术制高点

五、加强品牌宣传

六、继续提高服务水平,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七、努力开发新的业务渠道,进一步拓展检验市场

八、继续抓好党员队伍建设

九、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23.你认为丝检中心今年的工作要点确定是否合适?有什么建议?

科学检验 篇6

【关键词】 林业;木材检验;措施和办法

目前我国林业可开发的资源非常匮乏,近些年又推出了天保工程等一系列政策,与此同时国际木材市场价格飞涨,这种国际国内的形式导致我国林业资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如何有效地利用珍贵的林业资源,并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为林业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木材的检验工作贯穿林业生产、经营、销售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是林业工作重要的关键点,做好木材检验工作不但可以提高林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可以提高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林业工作者应立足于木材检验的基层工作,掌握木材检验工作的相关科学,有针对性地提出做好木材检验工作的措施和办法,有效提高木材检验工作水平,为后续加强木材检验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1木材检验工作概述

在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木材检验管理工作,在近些年推出了《林业法》和《木材检验师国家职业标准》等相关法律和规范,不断强化和规范木材检验工作,为促进林业发展提供制度上的支持。

1.1木材检验工作的意义

首先,提高木材检验水平是在当前我国森林资源匮乏的现实条件下使有限的木材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其次,木材检验是木材生产、加工、经营与进出口贸易等企业,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维护木材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重要手段。其三,木材检验工作贯穿于木材生产经营从原条的合理量材设计开始,一直到木材产品的最后售出的全过程。最后,木材产值、产量、质量、品种以及出材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几乎都需要木材检验技术的支撑。由此可见,木材检验直接影响着森工企业在有限资源条件下的经济效益。

1.2木材检验工作的科学基础

与木材检验工作紧密联系的林学基础理论主要有测树学造材理论、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森林计测学计测方法、森林经理学木材标准理论以及林分生长模型理論。

2应用科学技术做好木材检验工作的建议

2.1 应用测树学造材理论提高造材水平

测树学的造材理论是木材检验人员必须掌握的科学理论,是林业企业如何合理造材来获取最大收益的保证,也是木材检验人员的业务水平高低的标尺,科学运用测树学的造材理论能够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合理预计造林木材的数量和质量,杜绝粗制滥造,杜绝超长短尺和杜绝浪费木材,实现量尺标准准确,做到要材尽其用。

2.2应用测树学树干解析理论提高规划水平

测树学的树干解析理论既是林业科学科研的必要手段,也是木材检验人员必须要掌握的林学理论。测树学的树干解析理论可以提高木材原条的出材率,应用测树学的树干解析理论通过对林层、树种和胸径进行抽样调查,保证和提高造材出材率将有限的森林资源充分利用,做到材尽其用。

2.3应用森林计测学减少木材检验的误差

新时期的木材检验人员应该掌握足够的森林计测学理论,进而提高木材检验工作的水平,应用刚森林计测学把好伐区木材检验关,借鉴伐倒木测定中的各种误差处理方式,对误差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

2.4应用森林经理学木材标准理论节约林业资源

森林经理学木材标准理论既是国家制定林业检验标准化计量的重要依据,也是木材检验工作者必须掌握和学习的林学基础知识,也是林业资源管理部门制定林业资源管理、采伐计划的重要理论依据。作为木材检验人员,一定要熟悉和掌握森林经理学木材标准理论练就过硬的检验技能和综合能力,保证木材检验工作顺利进行,实现低消耗、高质量、高产出的目标,为国家节约宝贵的森林资源。

综上所述,目前紧张的木材资源形势使得林业工作者和木材检验人员必须目光向内,通过木材检验人员的自身努力,不断提高木材检验人员的科学素养和知识技能,通过木材检验工作达到木材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经济价值,同时也给森工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由于研究水平和时间的限制,难免出现各种失误,希望同行对此批判性吸收,让我们共同在此基础上共同努力,为提高木材检验水平、林业企业的质量,林业事业的振兴和国民经济的集约化发展贡献出我们应尽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孙向东.浅谈木材检验工作[J].经营管理者. 2010,19.

[2] 赵宝东,梅相海.浅谈木材检验工作在森工企业中的作用[J]. 林业勘查设计. 2000,03.

[3] 国林海,关海燕.浅谈加强森工系统木材检验队伍建设的重要性[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09,02.

[4] 宫恩敏.如何加强对木材检验工作的有效控制[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08,02.

[5] 王晓莉,李强. 浅谈木材检验在实施“天保工程”中的作用[J].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04,06.

作者简介:魏秀芝,女,(1974-),中专,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贮木场二级木材检验师,研究方向:木材检验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东京城林业局贮木场)

科学检验 篇7

关键词:手印痕迹,检验,刑事

一、引言

手印痕迹检验是案件侦破的重要手段, 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就是通过技术对案发现场遗留的手印痕迹来进行分析, 从而确定案件与人或物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检验技术, 手印痕迹检验技术的掌握程度影响案件的侦破进度。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应用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可以为案件的侦破提供科学的证据, 是案件侦破的重要环节。

二、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的重要性

在案件侦破中, 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有着重大作用, 它是案件侦破的重要环节, 通过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 可以为案件的侦破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对于犯罪嫌疑人而言, 其在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中, 会在不自觉的犯罪现场留下自己的指纹、掌纹等痕迹。而不同的人其指纹、掌纹也是不同的, 在案件侦破过程中, 通过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 对案件现场获取的收银痕迹进行综合分析, 可以缩小案件侦破范围, 锁定犯罪嫌疑人, 从而促进案件快速侦破。

三、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

(一) 现场手印痕迹的提取

为了保留现场第一手资料, 刑侦人员在进入现场侦查时, 就必须注重现场收银痕迹的提取。在侦查过程中, 一旦发现手印痕迹, 如指纹、掌纹等, 首先要做好现场保护, 要对手印痕迹进行现场固定再对其进行提取。在手印痕迹提取过程中, 要注意保护手印痕迹不被模糊化, 要保证手印痕迹的完整性。而常用的方法就有拍照法、胶带粘取法。拍照法就是用县级将犯罪现场进行拍摄, 通过相片将指纹的清晰度和现场状况直接呈现出来, 这种方法比较常用;而胶带粘取法就是用利用粉末和熏染法将手印痕迹显现出来后用胶带进行粘取, 在利用胶带粘取手印痕迹的同时, 要在胶带纸背面标注好案发的时间、地点等相关案件信息, 避免与其他案件出现混乱的局面。另外, 许多手印痕迹会直接遗留物体上, 针对较小的物体, 如毛巾、杯子等, 侦查人员可以直接提取有手印痕迹的物件, 将这些物件待会检验中心进行检验。另外, 在现场提取手印痕迹的过程中, 有的手印痕迹很容易遭到破坏, 如案发现场中的手印留在了灰尘上, 稍有移动就可能破坏痕迹, 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采用静电复印技术来提取手印痕迹[1]。

(二) 手印痕迹的检验

1. 手印痕迹增强

在手印痕迹检验中, 如果手印痕迹所附着的元物件颜色比较浅, 刑侦人员在进行拍照固定时就难以将收银痕迹清洗的展现出来。为了更好地分析手印痕迹, 提高手印痕迹检验效率, 工作人员就必须对手印痕迹进行增强, 可采用手印反差增强技术对手印痕迹进行颜色反差处理, 从而获得清洗的手印痕迹。常用的反差增强技术有以下几种。

(1) 碘熏法。碘熏法就是在手印痕迹检验中, 在“502”熏胶中加入少量的碘, 通过碘和“502”熏胶混合起来对手印痕迹进行热熏, 从而获得淡黄色的手印痕迹, 与白色相比, 黄色的手印痕迹更为突出。

(2) 粉末染色法。粉末染色法是一种相对于碘熏法而言的反差增强技术。由于碘熏法获得的手印痕迹呈淡黄色, 如果手印痕迹与原物件冲撞, 此时获得的手印痕迹就不能被采用。此时, 选择自主可选的色进行染色, 可以获得可用的手印痕迹。

(3) 真空镀膜显手印技术。真空镀膜显手印技术是在真空环境下的一种技术, 在手印痕迹检验过程中, 将现场提取的手印痕迹壁面上防止一块金属或者介质薄膜镀, 通过薄膜涂料的吸附性状给, 来将原物件表面的手印痕迹清晰的显现出来[2]。

2. 手印痕迹减薄

(1) 加热减薄。加热减薄就是利用电热鼓风干燥机通过加热的方式, 在一定温度下, 对“502”熏胶熏显之后的指纹进行减薄, 从容让手印更加情绪。在加热减薄的过程中, 要注意温度的控制, 温度控制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手印痕迹的显现效果。同时, 在加热减薄操作过程中, 通常在前五分钟内保持电热鼓风干燥机在160℃下进行加热, 然后在调至165℃。同样加热5分钟。

(2) 胶带粘取减薄。胶带粘取减薄就是根据现场所提取的手印痕迹的大小对胶带进行裁剪, 然后将裁剪完毕的适合手印大小的胶带粘到“502”熏胶显现的手印痕迹表面向, 对胶带进行多次轻轻按压, 使胶带与手印痕迹贴合, 在手印痕迹附着在胶带上后揭下胶带, 可通过重复以上动作, 来减薄手印痕迹, 达到刑侦破案想要的效果[3]。

四、结语

在案件侦破中, 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有着重要的作用, 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的出现为刑侦侦查工作提供了便利, 有助于掌握案件线索, 提高刑侦效率, 促进案件快速侦破。

参考文献

[1]柴跟华.关于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的研究[J].法制与社会, 2016, 14:267-268.

[2]刘晓玲, 游浪生.关于刑事电子科学技术痕迹检验的探究[J].通讯世界, 2014, 21:244.

科学检验 篇8

一、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般来说, 手印检验也成称为指纹鉴定, 具体指的是案件侦查员收集作案现场出现的指纹、掌纹等痕迹, 用先进的痕迹检测技术对手印进行固定、提取、分析和对比。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是不同的, 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那样, 因此, 当犯罪嫌疑人在现场留下指纹后, 侦查人员就可以利用指纹上的信息来判断犯罪嫌疑人, 由此说来, 手印痕迹检测技术就成为了刑事侦查案件中的有力帮手。通过手印痕迹检验技术来破案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下面将进行详细讲述。

首先, 手印痕迹检验技术能够对现场的痕迹进行检验, 由此就可得到有关嫌疑人的重要线索。办案人员再得到指纹信息之后, 就可以用检验技术对指纹进行检测, 最后将检测出来的指纹与原有的指纹信息进行对比, 进而就可以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了。

其次, 用技术检测出的指纹信息可以直接作为刑事犯罪案件的证据, 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 犯罪嫌疑人被抓住之后不会直接承认自己的罪行, 此时就可以检验嫌疑人的指纹来确定其犯罪的事实, 让他们受到法律的制裁, 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的平安和和谐。

二、现场手印痕迹的固定和提取方法

在勘察案发现场的时候, 发现手印痕迹或者是手印痕迹显现出来之后, 第一步要固定手印的痕迹, 其次对手印的痕迹进行适当的提取, 只有将手印的痕迹完好无损的保留下来, 才能够发挥起作用, 检测出宝贵的信息, 从而作为破案的直接证据。下文就具体来介绍实际破案过程中常用四种的手印痕迹固定、提取的方法。

(一) 拍照

在侦查案件的时候, 可以将发现或显现出来的手印痕迹用相机拍下来, 这样的话能够保留手印痕迹最初的状态, 一方面能够通过拍照将手印的清晰度呈现出来, 另一方面还可以完整的保留犯罪现场的手印。因此说, 拍照是破案人员在现场检测中固定、提取手印痕迹的首要方法。

(二) 提取印有手印痕迹的原物件

对犯罪现场留下来的手印进行研究, 确定其是犯罪嫌疑人所留下来后, 再勘察现场看有没有手印痕迹显现手段, 与此同时还要将原物件进行良好的保存, 就可以对印有手印痕迹的原物件进行提取。另外, 在提取原物件之前要先得到相关人员的肯定, 办好相应的手续, 才能进行提取。需要注意的是原证物在使用之后要及时的归还。

(三) 用胶带粘取指纹

当利用熏染法使手印显现之后, 就要用胶带粘取指纹, 这是对指纹提取、固定的有效方法。在使用胶带粘取法时要注意在粘取了手印的衬纸的反面写上案件发生的原由、案发时间、案发地点以及手印遗留的具体位置。

(四) 静电复印方式

有时候会发现在案发现场出现的手印被灰尘覆盖住了, 这样的话就无法直接提取原证物, 也不能用胶带粘取, 此时就要用静电复印方式来提取手印痕迹, 并且在提取之后还要对其拍照来固定, 保存的话就可以用塑料薄膜将灰尘手印覆盖着。

对案发现场的手印进行固定、提取的方法取了上面的四种方法外, 还有荧光试剂法、碘熏法以及硝酸银法。

三、利用“502”熏胶显现手印痕迹反差增强技术

一般来说, 由“502”熏胶显法得到的手印的纹线的颜色都是白色的, 如此一来, 就只能对其进行拍照来提取。但是假如手印痕迹的颜色本身就很淡, 几乎看不见时, 那就得对手印痕迹进行反差增强处理, 处理之后才能对其进行拍照固定。

(一) 通过加碘进行反差增强

通常在用“502”熏胶进行反差增强时, 都会向其中掺入少量的碘, 两者混合着对手印痕迹进行热熏, 在热熏的过程中, 碘会随着熏胶挥发, 如此一来, 得到的手印痕迹肯定是淡黄色 (碘的颜色) , 此时拍照提取就很方便了。

(二) 粉末染色方式

在用熏胶使手印显现后, 可即刻用黑色磁性粉末或者其他颜色的粉末对手印痕迹进行刷显来增强反差效果。

(三) 利用生物染色剂进行手印反差增强

手印被“502”熏显过后, 可将0.3%的龙胆紫或者孔雀绿乙醇溶液滴到手印上面, 待手印干后, 用乙醇将手印的沟里留下来的染色剂冲掉, 这样一来, 手印痕迹就变成了紫色或者绿色的了。

(四) 使用荧光染色剂进行手印反差增强

手印被“502”熏显过后, 可即刻用0.4%的罗丹明6G或者基础黄的乙醇溶液来处理, 处理完之后, 要用乙醇将客体进行冲洗, 少量多次。整个过程完成之后, 再将手印放在紫外灯下照射就可以发现手印痕迹的有一段表现出来的是有荧光显现的。

(五) BBD荧光染色反差增强方式

将BBD (7-苯甲氨基-4-硝基苯-2-氧杂-1, 3二唑) 溶液滴到被熏显之后的手印痕迹上, 使其充分被润湿, 等到BBD溶液都挥发完, 用无水乙醇来冲洗水印纹线, 待其晾干之后放到紫外灯、蓝光灯或者激光下照射就可以看到其有黄色的荧光。这种方法还存在着诸多的优点, 如灵敏度高, 适用范围广;呈现的纹线比较清晰, 有利于观察;操作简单, 所需费用低;

四、“502”熏胶过后的减薄技术

(一) 加热法

优点:减薄过后, 重新熏显仍可使手印显现。

缺点:此方法不适用于不耐热的材料如塑料。

(二) 胶带粘贴法

将胶带剪至合适的大小, 并将其贴在手印熏显过后的部位, 用手指轻轻的按压中间, 注意将边缘留一点, 再小心的将胶带揭下来,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手印变薄了, 如此反复进行, 直至达到要求。

(三) 化学试剂减薄法

通常所用的化学试剂为百分之十的氢氧化钠或者是百分之十的醋酸水溶液。选择这两种溶剂的原因主要是浓度太低的碱所产生的效果不好, 浓度太高的溶液又会和聚合物发生反应, 从而生成了黄色的化合物, 这会严重的影响手印的好坏。具体的操作方法就是用脱脂棉蘸取少量的液体, 然后将脱脂棉放到手印熏显过的痕迹处, 轻轻按压之后用新的脱脂棉吸去残留的液体, 重复操作之后将手印冲洗几遍, 直至无残留液体为止。

(四) 丙酮, 乙醇混合液减薄法

乙醇和丙酮单独作用时都不可使手印减薄, 相反, 单用丙酮时, 会使手印消失不见, 因此, 使用时一定要注意两者的配比。多次实验后得出结论丙酮与乙醇的体积比为1:2时所呈现出的效果最好。

五、结语

随着近几年科学的发展, 手印检验技术也在进步, 不断的衍生出新的方法, 并且大部分在实践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若要使手印痕迹检验技术能够更快更好的服务于刑事科学工作, 那就得深入仔细的了解其中的相关作用机理, 并且从大量的实践素材中总结经验, 使手印痕迹检验科学技术发挥出更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还能够大大的加快其发展进程。

摘要:在勘察犯罪现场时, 现场留下的手印痕迹是嫌疑人作案的关键线索, 它对于侦破这个案件有着很大的帮助。若想深入研究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的科学技术, 就要认真学习并且掌握手印痕迹检验的核心, 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案发现场利用手印痕迹来发现更多有利的线索, 从而加快破案的速度, 将犯罪嫌疑人捉拿归案。本文主要分析了手印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再讨论了手印痕迹在刑事上的应用, 旨在对今后的刑事侦破案件提供有力的依据。

关键词:手印痕迹,检验,刑事科学技术,分析

参考文献

[1]杜克忠, 李绘, 高小峰等.现场勘验检查工作中针对手印痕迹若干问题的探讨[J].法制与社会, 2013 (12) :132, 137.

[2]罗滔滔.现场勘验检查中手印痕迹问题的分析[J].法制博览, 2015 (12) :164-164.

[3]姚树坤.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技术体系中的地位、作用研究[J].法制博览, 2015 (6) :285-286.

科学检验 篇9

1 树立科学检验理念,打造“中国药检”品牌,加快体系建设步伐

让信誉成就未来。随着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中国现有的检验体系已经无法满足国际贸易的需求,难以与国际知名检验机构相抗衡。国家级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的现状不容乐观,检测体系建设任重道远,客观上为国际商业检验机构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截止目前,全世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好坏的判断,仍然还是通过第三方检验报告来掌握。在企业水平高低不等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市场环境下,通过第三方检验报告来确定产品质量,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也是国际上通用的方法。

在国际市场推崇第三方公正商业检验机构作为质量鉴定的中介,认为只有第三方公正检验机构所提供的数据才是权威可信的。就拿我们医疗器械检验机构来说,中国现有的医疗器械检验体系主观上没有真正认识到商业检验的机遇,基本满足于现状,更多扮演着政府技术支撑职能的角色,主动开发国际商业检验权威性的国内机构寥寥无几。同时,现有的医疗器械检验机构仍然无法满足广大企业技术进步的要求。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新原料、新产品,往往没有现成的标准可以参照。现有的标准和检验机构由于与企业相对脱勾,难以适应企业多变的技术需求。医疗器械检验机构不仅应有执行标准的能力,还要有研究和制定标准的能力。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应具有分析生产工艺和帮助企业解决质量问题的能力。树立良好的检验信誉,是我们打造“中国药检”品牌的第一步。

2 树立科学检验理念,打造“中国药检”品牌,加快标准化进程

让标准成就价值。医疗器械产品直接作用于人体,其安全性、有效性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疗器械已成为核物理、激光、超声、材料学、电子学、生物学、化学等涉及多种技术学科交叉领域,新型医疗器械产品层出不穷,这些新型设备对广大人民群众所产生的预期或非预期的危害和风险也在日趋加大,因此必须通过相应的检测和试验加以保证。在最近几年,医疗器械出口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也在不断增多,以至于进口远远大于出口,而破解这些壁垒的秘诀便是在产品出口时出示相应的进口国认可的检验报告。由于目前国内的检验机构与国际驻华公司的检验依据和差距比较大,许多国内企业常常怀着侥幸的心理出口,在产品进入欧盟、美国等国家(地区)后,却由于相关技术指标在临界值或超标而被召回或退货,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跟踪模仿为主转向制定具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技术标准,由系统性不强的转向重点专项的技术标准,积极采用国际标准转向中国标准的国际化,加快标准化的步伐,弥补与国外检验机构的差距。加强标准化研究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建立和完善国际标准化跟踪和推进机制,提升标准化国际竞争力。推进全系统技术标准资源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全系统业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同时也为提高国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国内企业提供质优的技术标准服务,让标准成就企业的价值。

3 树立科学检验理念,打造“中国药检”品牌,加快培训体系建设

让能力成就梦想。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人际互动的社会,是一个团队英雄主义的时代。如何实现团队的整体优势和优势互补?在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分工越来越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与人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困难的竞争环境中,企业、组织和个人需要团队,打造“中国药检”品牌更需要团队。

近年来,标准化进程在加快,每年新出版的标准也不少,而往往只有参与标准制修订的单位熟知,其他的机构都是凭着自身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在检验过程中,未免会出现方法不统一、标准理解不统一的情况。因此,加快培训体系建设,为打造“中国药检”品牌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培训是一种投资,也是一种管理。通过培训,改变我们陈旧的思想观念,提高全员素质。培训更是一种双赢的投资,通过培训使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提高,可增加企业的产出效率,更重要的是也提升了员工的素质和能力。管理者首先要通过培训,具备实施管理的素质、知识、技能和信息,被管理者要通过培训,掌握自身的专长和技能,以适应管理的要求。更为重要的是,培训通过唤起职员的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使“要我做”转化为“我要做”,为自主管理这一管理的最高境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也从根本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根源,达成对检验标准理解的一致性。这样,结果判定就能统一了,为打造“中国药检”品牌打下坚实的基础。

4 树立科学检验理念,打造“中国药检”品牌,完善人才机制建设

让人才成就发展。树立科学检验理念,实现科学发展,就必须创新人才机制。为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化药检系统的战略,从优化人才环境和优化政策开始,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创新人才管理。

打造“中国药检”品牌离不开人,更离不开人才。我们要逐步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以及“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现代人才理念。特别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知识经济观、人才资本观、竞争激励观以及“不求所有,但求所为”的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观念。通过人才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战略创新、人才管理体制创新、人才发展机制创新和人才成长环境创新等方式,创新人事管理工作。按照“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的要求,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部门的自身建设,进而推动人事工作从具体人头管理向人才综合开发转变,从单纯事务性管理向宏观指导配套服务转变,从主要依赖行政调配和公开招录向市场配置人才转变。通过人才工程系统的规划,把“中国药检”的检验人才梯队建设好。

5 树立科学检验理念,打造“中国药检”品牌,服务创新促发展

让创新成就品牌。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起源于拉丁语,原意有三层含义,即更新、创新和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医疗器械检验机构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理论创新。创新在各个领域的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经常用“创新”一词表示改革的结果。既然改革被视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那么促进创新也被视为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

树立科学检验理念,打造“中国药检”品牌,对于我们检验机构来讲,服务创新应该是我们第一要务。服务创新就是要使潜在客户感受到不同于从前的崭新内容,是一些新的设想、新的技术手段转变成新的或者改进的服务方式。服务创新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才能打造好“中国药检”这个品牌,保证检验机构的持续发展。

首先,我们要把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顾客期望上,并善待顾客的抱怨。在竞争对手云集的市场中,我们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顾客期望的把握上,认真对待顾客的意见和提出的建议。另外顾客的抱怨往往表明服务有缺陷或服务方式上应当改进。这正是我们研究服务创新的好时机。要耐心巧妙的办法来解决顾客的问题,这是服务创新的基本策略。其次,我们的服务要有弹性。因为服务对象有不同的期望及需要,因此要做到良好的服务,就需要保持一种弹性。一味追求精确,非但难以做到,反而易作茧自缚。在检验流程的设计中,体现的服务要与建立一揽子服务体系结合起来,把“有求必应”与主动服务结合起来,把无条件服务的宗旨与合理约束顾客期望的策略结合起来,把组织硬件建设与组织文化结合起来。

创新就是打碎一种格局,以创造一种新的格局,以最有效的策略向现有的规则挑战。体现在检验流程中,就必须把客户的需要体现在检验流程的设计上。在检验流程设计中体现服务,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创新策略。要使顾客满意,检验机构必须建立受理业务、检验测试和出具检验报告一系列的服务体系,并对体系中的服务项目不断更新,要求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服务的品质是一个动态的变量,只有不断地更新才能维持其品质不下降。受理业务前的咨询,检验过程中的指导和出具检验报告后的培训等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质的变化,原来属于服务的部分被产品吸收,创新的部分才是服务。所以,检验机构不创新,就没有服务。我们不能停留在检验周期内为客户出具产品的检验报告,就是达到了服务的要求,应主动地探求客户的期望,反复细致地了解客户的业务需求,主动地探求客户需要哪些服务。我们检验服务行业,还应该对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的投资,扩大服务种类,提高服务效率,逐步提高我们的竞争优势,最终成就我们“中国药检”品牌效应。

摘要:通过对目前中国药检市场的分析,以如何树立科学检验理念,概述了打造“中国药检”品牌的意义。

试论如何实现检验科科学化管理 篇10

1 增强服务意识

1.1 观念的转变

计划经济模式下, 检验人员的工作比较懒惰, 思想保守、不思进取的习惯严重影响检验工作的实施与管理[1]。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调节, 必须利用一切机会对全体员工进行教育, 树立“患者第一, 临床第一”的理念, 并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摆正自身的位置。进一步规范行为准则, 对检验科和检验人员的形象进行塑造。取得临床医生的支持和理解, 以此促使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和科室工作的发展。

1.2 建立优质服务

人文服务的创建, 对医患双方不愉快事件的消除非常有利, 患者从中可以感受到医院的优质服务, 并进一步理解、支持各项医疗工作, 使得医疗纠纷问题得以有效控制[2]。①凭借沟通、举止、言谈、交流等方式做出实际行动, 进行优质服务工作, 并最大程度的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②依据临床需要, 对检验项目进行开展, 促使对落后检验方法的改进, 实现检验质量的有效提高;③将门诊采血及检验时间相对延长, 同时缩短报告发布的时间;④对《检验手册》以及相关的法律文件、标本采集要求规范等资料进行编写, 对临床医生科学的选择检验项目进行指导, 促使对患者病症的有效诊治。

2 质量控制小组的建立

检验科对专门的质量控制小组进行组建, 负责科室质量管理监督与质量控制工作, 同时对临床交流的平台进行构建, 使临床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联系得以不断加强[3];作为医学检验人员, 必须指导、建议临床医师对合理检验项目进行选择, 并指导临床医师充分了解检验项目的临床意义, 促使对检验项目的合理选择, 在医疗资源节约利用的基础上, 实现临床检验人员与医生之间的沟通理解和共同提高。

3 管理制度的建立

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建立, 并促使其健全完善是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基础。实践过程中需要对各项规章制度及岗位职责进行严格的制定, 使各级各类人员的相应职责得以明确;对科室各项奖惩制度、考核制度进行合理的制定, 促使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有效实施, 以质量为主进行各种项目内容的考核, 并做好日常监督工作, 定期落实检查制度的有关内容, 促使相关制度作用的有效发挥, 实现制度对人的管理, 以制度为控制手段来约束并激励工作人员。

4 业务培训的组织开展

目前, 我国医学检验的发展十分迅速, 并逐步成为我国医学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在临床工作实践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然而, 比较教学内容与现实问题, 之间存在的差距仍然很大。因此, 需要通过检验科人员业务培训活动的定期组织, 对全体人员的业务水平进行培训。一般情况下, 除上岗前培训工作以外, 依据检验人员自身的特点, 还应注重对检验人员一专多能的培养, 每位检验人员通过培训学习, 必须全面掌握检验项目相关的操作规程, 确保检验工作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 在理论发展方面, 以多种方式鼓励并促进检验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相关课题的学习班, 也可参加进修班进行学习讨论, 促使技术、理论知识的共同学习与培训, 最大程度的提高检验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

5 操作及质量控制手册的制定

对标准化操作手册、质量控制手册进行合理的制定, 使检验工作者能够依据操作手册严格的进行各项工作内容, 确保相关仪器设备能够处于正常状态进行工作, 并对其进行校准, 提高相关检验的精确度。工作内容的实施具体包括[5]:仪器使用、保养维护;试剂配制、标化并定期更换;新设备校准等。另外, 使用的试剂盒需要进行对比分析, 对适宜的试剂盒进行选择并使用。严格遵照“价格合理、质量第一、服务周到”的原则对相关设备物品进行选购。

6 检验与临床探讨的加强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是相对独立且联系紧密的两个学科。临床医师一般不十分熟悉检验情况, 检验人员也不了解临床资料。针对这一现象, 应促使临床工作者与检验人员之间的交流与联系, 并增进双方之间的互动与了解。如果对于患者体征的描述, 检验数据与临床医师的认识存在差异时, 临床医师通常只是将数据作为参考值, 而对于数据不符的原因并未进行过多的探讨, 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也不方面对检验质量的具体情况进行询问;检验科则因为体制的不同, 与临床之间的交流也有所缺乏, 由此一来, 双方之间的隔阂就会随之增加。所以, 应对这种现象进行转变, 促使检验科积极参与到疾病预防工作中, 在临床诊断及治疗过程中, 建议临床对适当的检验项目进行选用, 实现对有关问题的解决与处理。

7 标本质量的控制

质量管理中, 标本质量的控制是促使项目检验合格的重要基础, 实践过程中需要对临床检验标本采集、送检、接收相关的制度进行科学建立[6]。采集标本之前, 对患者的身份进行确认;采集运送标本的过程中, 按照规范操作, 正确的进行各项工作的实施, 避免污染与交叉感染问题的发生;不合格标本应拒绝使用, 同时对问题原因进行说明, 并建议重新进行标本的采集, 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 使检验结果更为准确合理。

8 检验文书的管理

对检验文书的管理进行加强, 并促使其文书质量的有效控制。规范、整洁的进行检验报告单的书写, 页面上不得随意涂改, 描述检测结果时必须科学严谨, 同时对报告的时间进行注明, 在建议检验报告单上对“本报告仅对所送检的标本负责”进行明确标示, 确保对检验文书收集与管理。另外, 检验结果与原始记录的保存最少时间应为3年以上。

综上所述, 检验科科室管理工作的实施非常重要, 要促使检验质量的提高, 对相关人才进行培养, 增加经济效益, 就必须对科室的管理工作进行科学化制定, 以促使检验科管理水平的提高。另外, 作为管理人员, 促使医院检验科管理工作的发展, 就必须不断的进行学习, 及时转变自己的思想与观念, 对科室各项管理制度、考核奖惩制度进行制定和完善, 以此为手段对检验人员进行约束、管理, 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实现检验科管理的科学化与合理化。

摘要:随着《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的实施, 医院检验科工作的实施与管理显得更为重要。对于行政管理工作的实施, 其主要目的就是对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进行建立, 使各项规章制度得以完善, 最终促使检验质量的提高。对此, 检验科管理工作需要与市场需求相适应, 对新的观念和思想进行转变更新, 于实际工作中对包括仪器校准、维修、维护、标准操作规程、室内质控、记录在内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建立, 做好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及质量评价工作, 在培训学习的基础上促使检验人员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以此促使检验科工作的科学化管理。

关键词:检验科,管理,临床检验

参考文献

[1]刘和平, 宋小兵.加强检验科管理提高检验质量[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 2007, 6 (2) :80-81.

[2]吴辉, 夏寿扬.现代医院检验科管理的综合分析[J].中华临床医学实践杂志, 2003, 2 (1) :77-78.

[3]李峤.加强检验科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附61起检验差错统计分析) [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989, 5 (2) :91-92.

[4]段秀英, 王海青.谈科技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 1999, 12 (1) :54-56.

[5]王益武.检验科管理初探[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30 (15) :4205.

科学检验 篇11

关键词:抽样检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

产品质量抽样标准是根据相关主管部门的要求, 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的标准对产品所进行的市场抽查监督活动, 其主要的目的在于通过行政手段和技术手段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发现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 并且通过有效的手段解决质量问题, 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现在已颁布的用于质量监督抽样的标准, 均把第一类风险, 即错判风险α控制在0.05之内, 也就是说, 通过抽样检验判断监督总体不合格, 其判断正确的把握高于95%, 也就是说做到了“十拿九点五稳”。

1 抽样检验标准的科学选择

在进行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时, 必须要根据质量监督的特点和监督检验的场合, 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抽样检查标准, 并且认真的执行相关的国家标准, 才能保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的有序进行, 保证质量检验监督结果的有效性。国家相关的检验标准为抽样检验的应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因此检验机构在应用抽样检验时, 必须要根据国家标准对抽样检验标准进行科学的选择, 因为是否能够科学和合理的选择检验标准, 对于抽样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同时也关系着检验部门的权威性和消费者的权益。总之, 必须要充分重视抽样检验的科学选择, 才能有效的保证产品质量检验工作的有效性。当前, 适用于监督抽查的标准只有GB/T2828.4《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4部分: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GB/T2828.1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1部分:小总体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GB/T6378.4《计量抽样检验程序第4部分:对均值的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

2 产品质量监督中应用抽样标准的步骤

2.1 监督抽样检验程序

通常情况下, 抽样标准是根据我国《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4部分:声称质量水平的评定程序》中的相关规定, 其中涉及到以下内容:1) 确定需要进行监督检验的产品整体;2) 确定产品个体所包含的质量特征和检验要求;3) 确定不合格的分类;4) 确定声称质量水平;5) 确定LQR水平;6) 根据产品质量检验要求, 选择科学的抽样方法和抽样方案;7) 根据抽样方案选择样本, 对样品进行检验;8) 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处理;9) 根据抽样结果判断进行质量监督检验的产品整体是否合格。在需要的情况下, 按照上述程序对产品抽样检验进行一次复查。

2.2 质量监督检验整体的确定

要保证抽样检验结果的有效性, 首先就必须要确定参与抽样检验的产品整体, 在确定产品整体时, 可以是同厂家、同型号的产品, 也可以是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产品, 在有些特殊的检验要求下, 根据 (GB/T2828.4-2008) 不同类型的产品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抽样检验。选择抽样检验方案时, 可以根据需要将需要检验的产品不同的生产线和库存作为一个整体, 这样能够使检验的结果更具科学性。但是在实际的抽样检验工作中, 通常都是将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型号的产品作为质量监督的整体, 这样的检验结果更具有效性。

2.3 确定声称质量水平

在对监督产品质量总体指标进行判断时, 通常需要通过声称质量水平来实现。声称质量水平的确定是否科学, 对于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声称质量水平过低, 则无法实现对产品质量的科学描述;如果声称质量水平过高, 则容易造成产品的大量泛滥, 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所以在确定声称质量水平时, 一定要确保其与产品实际的生产水平相一致, 才能科学的反映出产品质量的真实水平。

2.4 确定样本量

样本量的确定并不是检验人员随意确定的, 是需要根据样本的数量、风险概率和声称质量水平进行综合确定, 同时也需要严格遵循相关部门在极限质量比例方面的规定。在进行样品的抽取时, 既要保证抽取的样本能够完全满足质量检验的需要, 又要避免造成浪费, 同时也要保证抽取的样本能够真实的反映出产品整体质量。除了要制定科学的抽样方案之外, 也要对抽样方法进行严格的选择, 通常在进行样本抽取时都是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 这也是符合我国GB/T10111标准的规定。需要注意的是, 抽样产品并不能完全代表产品整体的质量, 也不能将抽样结果简单的认为是整体质量, 在进行抽样检验之后, 要根据我国抽样标准检验的相关规定, 如果样本的抽检不合格, 则能够据此判断出产品的声称质量水平没有达到国家质量检验的标准, 可以根据该结果判断产品整体质量不合格;如果抽检的样本合格, 则只能表示对于产品整体中没有发现不合格, 但是只能判断样本合格。

3 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分析报告

根据产品质量检验结果, 制定科学的分析报告, 能够为改进产品质量提供必要的依据, 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生产企业进行产品生产工艺的改进, 从而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在进行分析报告的制定时, 一方面要确定抽样方案的科学性, 另一方面在进行检验结果公布时, 只能公布检验不合格率, 以此判断产品整体质量不合格, 如果公布样本质量合格, 会使信息使用者误认为产品整体质量是合格的。

4 结束语

抽样标准的科学应用直接关系着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的有效性, 因此在进行抽样检验时必须要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选择, 才能保证检验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才能保证抽样检验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 抽样检验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错判风险, 只要风险在合理的范围内, 是国家标准所允许的, 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才能有效的保证抽样检验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陶小星, 胡淑丽.抽样标准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的科学应用[J].安徽科技, 2013.

[2]严珠.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样检验中如何选用抽样检验标准[J].机械工业标准化与质量, 2012.

[3]李健.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有效性研究[D].山东大学, 2013.

[4]李俊美, 余毅.国家抽样标准的比较研究及应用[J].中国纤检, 2012.

上一篇:监控优化下一篇:物资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