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意见(精选6篇)
检验意见 篇1
摘要:痕迹检验鉴定书与痕迹检验意见书在诉讼及审判期间的证据效力存在差别, 只要对其进行深入的了解, 才能合理的加以运用, 确保审判结果的准确性。本文对证据、证据效力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对痕迹检验鉴定书与痕迹检验意见书证据效力进行探讨, 为确保痕迹检验鉴定书与痕迹检验意见书的正确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痕迹检验鉴定书,痕迹检验意见书,证据效力
一、引言
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 痕迹在司法诉讼中发挥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尤其在手印鉴定、足迹鉴定中运用专门技术对痕迹进行检验鉴定, 可帮助司法人员找出犯罪嫌疑人, 以进行正确的责任认定。其中痕迹检验鉴定书与痕迹检验意见书在期间发挥着重要参考作用, 特别是对于痕迹鉴定书, 如果运用不当, 就体现不出其证据效力, 发挥不出证明作用。例如2015年9月5日晚, 在浙江省义乌市苏溪镇人民南路发生一起持刀抢劫黄金店案件。通过现场勘查痕迹检验, 提取到有效手印三枚。通过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比对, 后检验鉴定直接认定嫌疑人张某 (男, 1987年2月9日生, 湖南来凤人) 。2015年9月8日, 张某被抓获时随身物品搜出部分赃物, 案件成功告破。因此, 有必要对两者的证据效力进行研究。
二、证据与证据效力
证据与证据效力之间具有区别, 又有着密切联系, 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痕迹检验鉴定书与痕迹检验意见书的证据效力, 促进两者的正确使用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重要依据, 是诉讼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证据的形成需要经过一定的流程判定且认为是合法的, 才能被认定为证据。证据效力是对某证据能否起到证明作用的认定, 即是否具备法律层面的证明能力及效力, 显然受法律约束。当证据认定合法且真实的状况下, 证据效力强弱受证据与案件关联程度的影响, 即, 证据与案件之间密切程度越高, 证据效力越强, 反之越弱。因此, 案件中收集的材料、信息能否成为证据, 需进行客观认定及鉴别, 确保证据的合法性与真实性, 案件发现的痕迹亦如此。
三、痕迹检验鉴定书证据效力
案件中痕迹是否具备证据效力以及证据效力的强弱, 需痕迹鉴定员对案件中的痕迹进行同一认定检验, 并以书面形式出具鉴定结论, 即为痕迹检验鉴定书。检验鉴定书的产生过程较为严格, 其不仅要求具有明确的目的, 而且鉴定员应具备相应资质, 满足司法程序相关要求, 确保检验结果的合法、合理、公正。另外, 其中的同一认定涉及物与人的同一认定, 人的同一认定需对人身的物质证据加以确定。如案件中判定犯罪嫌疑人是否为某人, 需对现场进行周密的勘查, 找到受害人与犯罪嫌疑人之间的联系, 如通过受害人身上留下的DNA信息与犯罪嫌疑人DNA进行对比进行认定。物的同一认定指对案发现场遗留的相关物体进行认定。如案件中发现了作案人遗留的相关物体, 而嫌疑人刚好存有相同物体的一部分, 物的同一认定需要证明现场遗留的物体与嫌疑人存有的物体曾经为一个整体或存在直接联系。物的同一认定和物的同一认定具有着不同的证据效力, 但却有着一样的法律效力, 即, 均可作为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证据。
四、痕迹检验意见书的证据效力
痕迹检验过程中并非所有案件都能得出肯定结论, 如受检验难度大、检验仪器与设备功能的制约, 只能以书面形式给出倾向性意见, 即为痕迹检验意见书。通常通过案发现场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脚印、或作案工具留下的痕迹, 做出的对嫌疑人体重、身高、性别以及作案工具种类的推断, 因无法获得同一认定的结论, 只能给痕迹检验意见书。如在某案件中, 专家通过勘查现场遗留的痕迹, 对比死者身上的伤痕, 只能出具检验意见书。通过分析不难发现, 痕迹检验意见书并不具备直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效力, 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痕迹鉴定书的补充上, 处于证据链上的某一环, 和其他物质共同发挥物证作用。不过对比其在诉讼、审判中起到的作用, 在提供侦查线索、明确侦查范围以及确定侦查方向上作用更显著。因此, 侦破案件时应认真分析痕迹检验意见书中的内容, 及时调整侦查方向, 确保案件的早日破获。
五、痕迹检验鉴定书与意见书的差别及应用
(一) 痕迹检验鉴定书与意见书的差别
痕迹检验鉴定书与意见书在案件鉴定结果及表现形式存在差别, 而且在诉讼、审判中具有不同的证据效力。其中前者的证据效力由痕迹物证性质与犯罪关联程度决定。依据证明能力可将鉴定结果分为事实程度认定、事实真伪认定、同属认定以及同一认定。总之, 为保证案件侦破工作及审判的正常进行, 应深刻理解痕迹检验鉴定书与意见书存在的差别, 并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加以合理运用。
痕迹检验鉴定书与意见书最大的区别体现在诉讼能力、证明能力上, 其中痕迹检验证明能力主要受鉴定水平、鉴定所用仪器精度、检验技术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一般而言, 痕迹检验鉴定书在满足检验条件要求的状况下, 给出的是否定或肯定结论, 为同一认定结果, 具有科学性、准确性以及客观性特点, 因此可被直接用于案件的证明。而痕迹检验意见书给出的检验结果属于倾向性结论, 用于解决案件中痕迹同属类的一些问题, 无法当做证据直接运用。不过其在痕迹鉴定过程中发挥较好的补充作用, 尤其能对证据的真伪进行验证, 进一步增强相关证据的证明能力。而且其可与一些痕迹证物一起发挥证明作用, 不过证明能力较弱, 在侦破案件可作为参考, 因此, 痕迹意见书并不能用作痕迹鉴定书。
(二) 痕迹检验鉴定书与意见书的应用
案件侦破过程中能否正确使用痕迹鉴定结论, 一定程度上影响案件顺利破获与否, 因此, 应在正确区分痕迹检验鉴定书与意见书的基础上对其合理应用, 尤其应注重以下内容:
1.明确鉴定书类型。痕迹检验鉴定书是对痕迹的同一认定, 得出的鉴定结论倾向于否定或肯定。而痕迹检验意见书得出的结论强调倾向性看法, 不对结论做否定或肯定的判断。因此, 在对案件痕迹进行鉴定时, 应对鉴定的类型加以明确, 确保出具结果的正确性。
2.明确使用范围。痕迹检验鉴定书与痕迹检验意见书有着不同的使用范围, 明确其使用范围才能避免两者的混淆, 其中痕迹检验鉴定书解决的问题是检验中的同一认定, 而意见书倾向于解决检验中同种类属问题, 因此, 在实际应用中注重不可将两者等同起来。
3.明确在诉讼中发挥的作用。痕迹检验鉴定书在司法诉讼中有着明显的科学性、明确性、确定性, 是证明案件的有力证据, 可独立或直接应用。而痕迹检验意见书在司法诉讼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补强与印证上, 即, 对证据的可靠及真伪进行印证, 属于重要的补充材料。不过期具有的证据效力不强, 需要与其他痕迹正确配合使用才能发挥一定的证据作用。
六、总结
痕迹检鉴定书与痕迹检验意见书是司法机关聘请或指派专业的鉴定人员, 根据案件痕迹做出相关鉴定, 以书面形式给出结论、意见, 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是否从事相关的犯罪活动或行为。两者具有的性质不同, 且与犯罪关联程度也有明显的不同, 因此, 两者具有不同的证据效力, 在实际应用中应注重两者的区别, 加以合理、正确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星.论痕迹物证鉴定结论的证据作用[J].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 03:46-48+53.
[2]郑筱春.论痕迹鉴定结论在司法中应用的困境及展望[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8, 04:29-33.
[3]陈孝晖.论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事故鉴定与处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史志, 2008, 12:94.
[4]吴迪.浅谈如何运用痕迹检验提高证据质量[J].法制博览, 2015, 11:159.
[5]郑筱春.论司法实践中的痕迹鉴定和同一认定结论[J].中国司法鉴定, 2009, 01:26-30.
检验意见 篇2
总则
1.1 为贯彻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63号局长令),确保科学、规范地实施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制定本准则。
1.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对从事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数据和结果的检验检测机构实施的资质认定技术评审活动应遵守本准则。
1.3资质认定评审工作应遵循统一规范、客观公正、科学准确、公平公开和避免不必要重复的原则。
1.4申请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所提交书面申请和相关材料的真实性负责。1.5本准则的“资质认定基本条件”是资质认定评审的必查条款。“管理体系诚信规范”中带有号的条款,检验检测机构在复查评审时,可自我承诺满足条款要求,现场评审时无须考核,资质认定部门将在后续监管中抽查自我承诺的真实性。检验检测机构作出不实承诺的,资质认定部门将相关情况记入诚信记录,并作为分类管理的评价依据,情节严重的,可取消检验检测机构下次评审时自我承诺的权利。
1.6 法律法规或者标准、技术规范有特殊要求的,行业主管部门可制定“资质认定评审补充要求”,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后,与本准则一并作为技术评审依据。
1.7资质认定评审结论根据以下情形给出:
符合:所查条款符合项达到90%以上的,予以推荐审批;
基本符合:所查条款符合项达到80%至90%之间,且检验检测机构承诺按期完成整改,经确认已达到体系合格的,予以推荐审批;
基本符合需现场确认:所查条款符合项达到80%至70%之间,且检验检测机构承诺按期完成整改,经现场确认已达到体系合格的,予以推荐审批;
不符合:所查条款符合项未达到70%的,不予以推荐审批。2 参考文件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63号局长令)《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GB/T 2702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1资质认定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对检验检测机构的基本条件和技术能力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实施的评价许可。
/ 11 3.2检验检测机构
依法成立,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产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
3.3资质认定评审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及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据《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自行或者委托专业技术评价机构组织组织专家对检验检测机构是否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规定的资质认定条件所进行的审查和考核。
3.4 本准则中其他术语和定义引自下列文件最新版本: GB/T 27000 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 GB/T 27020 检查机构能力的通用要求 GB/T 27025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 GB/T 29467 企业质量诚信管理实施规范 4资质认定基本条件 4.1 组织
4.1.1检验检测机构应是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检验检测机构是依据相关标准或者技术规范,利用仪器设备、环境设施等技术条件和专业技能,对产品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特定对象进行检验检测的专业技术组织。
非独立法人的检验检测机构需经上级法人单位授权,独立开展第三方公正检验检测活动,独立实施体系管理,法律责任由上级法人单位承担。
4.1.2检验检测公正性承诺
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开展检验检测活动,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遵循客观独立、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恪守职业道德,承担社会责任;独立于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所涉及的利益相关各方,不受任何可能干扰其技术判断因素的影响,确保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真实、客观。
4.2人力资源
4.2.1检验检测机构应具有与其开展检验检测活动相适应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不得临时借用人员申请资质认定。
4.2.2检验检测人员数量和能力应满足申请开展检验检测工作的要求。
4.2.3从事检验检测活动的人员,不得同时在两个以上(含两个)检验检测机构从业。4.2.4检验检测机构技术主管应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熟悉业务。
/ 11 4.2.5检验检测机构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应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技术职称或者同等能力,熟悉业务,经考核合格。以下情况可视为同等能力:
(一)博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1年以上;硕士研究生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3年以上;
(二)大学本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5年以上;
(三)大学专科毕业,从事相关专业检验检测活动8年以上。
4.2.6从事国家规定的特定产品、项目检验检测的人员应具有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资格。
4.3工作场所
4.3.1检验检测机构应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不得临时借用场所申请资质认定。4.3.2检验检测工作环境应满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检验检测标准要求。
4.3.3环境条件对检验检测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检验检测机构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在非固定场所进行检测时应特别注意环境条件的影响。
4.4 仪器设备
4.4.1检验检测机构应具备申请的检验检测能力所必需的固定、临时或可移动检验检测设备设施;
4.4.2对检验检测结果准确性有影响的设备设施经检定/校准、验证、确认,满足检验检测工作要求;不得临时借用仪器设备申请资质认定。
4.5 检验检测方法
4.5.1检验检测机构应依据现行有效标准申请检验检测能力。4.5.2检验检测机构申请的项目、参数须与所依据的标准一致。4.5.3检验检测人员能够依据标准正确开展检验检测活动。4.6 管理体系
4.6.1检验检测机构应具有并有效运行保证其检验检测活动独立、公正、科学、诚信的管理体系;
4.6.2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在其官方网站或者以其他公开方式,公布其遵守法律法规、独立公正从业、履行社会责任等情况的自我声明,并对声明的真实性负责。
5管理体系诚信规范 5.1 文件化体系
/ 11 5.1.1检验检测机构应将机构诚信基本要求纳入本组织的管理体系,识别质量管理过程及检验检测过程的诚信要素,建立自身诚信保障机制。确保履行对社会、客户及相关组织的承诺。
5.1.2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阐明与质量有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使所有相关人员理解并有效实施。
5.1.3检验检测机构应明确其组织管理结构及其职责、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绘制组织机构方框图(在法人组织中的地位,适用时)。
5.1.4检验检测机构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者、质量主管及各部门主管应有任命文件。5.1.5检验检测机构应规定对检验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必要时,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
5.1.6检验检测机构应由熟悉各项检验检测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验检测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
5.1.7检验检测机构应由技术管理者全面负责技术运作。
5.1.8检验检测机构应指定一名质量主管,赋予其能够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职责和权力。
5.1.9检验检测机构及其人员应当对其在检验检测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制定实施相应的保密措施。
5.1.10办理变更
检验检测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向资质认定部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a)机构名称、地址、法人性质发生变更的;
b)法定代表人、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检验检测报告授权签字人发生变更的; c)资质认定检验检测项目取消的;
d)检验检测标准或者检验检测方法发生变更的; e)依法需要办理变更的其他事项。5.1.11 信息统计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定期向资质认定部门上报包括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遵守从业规范、开展检验检测活动等内容的报告,以及统计数据等相关信息。
5.2文件控制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并保持文件编制、审核、批准、标识、发放、保管、修订和废止等的控制程序,确保文件现行有效。
5.3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
/ 11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并保持对检验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供应品的选择、购买、验收和储存等的程序,以确保服务和供应品的质量。
5.4合同评审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并保持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程序,明确客户的要求。5.5分包控制
检验检测机构需要分包检验检测项目时,可以将其获得资质认定的项目分包给依法取得资质认定并有能力完成分包项目的检验检测机构。分包检验检测应取得检验检测委托方的同意,并在检验检测报告中标注分包情况。
5.6申诉和投诉
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申诉和投诉处理机制,处理相关方对其检验检测结论提出的异议。应保存所有申诉和投诉及处理结果的记录。
5.7不符合工作的控制
检验检测机构应制定程序,确保检验检测工作的不符合及时妥善处理。5.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
检验检测机构在确认了不符合工作时,应采取纠正措施;在确定了潜在不符合的原因时,应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类似不符合工作发生的可能性。检验检测机构应通过实施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等持续改进其管理体系。
5.9记录
5.9.1检验检测机构应有适合自身具体情况并符合现行质量体系的记录制度。记录的编制、填写、更改、标识、收集、索引、存档、维护和清理等应当按照适当规范进行。
5.9.2所有记录清晰明了,存放设施能够便于记录的存取和防止损坏、变质和丢失。对所有记录安全保护和保密。
5.9.3以电子方式储存的记录应有程序保护和备份,防止未经授权的侵入或修改。5.9.4每项检验检测记录包含充分的信息,确保该检验检测在尽可能接近原来条件的情况下能够复现。记录能按照特定任务分类识别。记录包括负责抽样、检验检测人员和结果校核的人员的标识。检验检测观察结果、数据和计算在产生的当时予以记录。
5.9.5 对记录的任何修改,应在确保修改前内容清晰可辨的情况下进行,并清晰填写正确内容。对记录的所有改动应有改动人的签名。对电子存储的记录是否采取同等措施,以避免原始数据丢失或改动。
/ 11 5.9.6检验检测机构应当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和报告归档留存,保证其具有可追溯性。原始记录和报告的保存期限不少于6年。行业主管部门、法律法规对原始记录和报告的保存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5.10 内部审核
检验检测机构应定期地对其质量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作持续符合管理体系和本准则的要求。每的内部审核活动应覆盖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和所有活动。审核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确认其资格,只要资源允许,审核人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工作。
5.11管理评审
检验检测机构最高管理者应根据预定的计划和程序,定期地对管理体系和检验检测活动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管理评审应考虑到: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检验检测机构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申诉、投诉及客户反馈;改进的建议;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人员培训情况等。
5.12人员
5.12.1制定人员管理程序,确保人员的录用、培训、管理等规范进行。
使用关键支持人员及培训中的员工时,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且受到监督,并按照检验检测机构管理体系要求工作。
5.12.2对所有从事抽样、检验检测、签发检验检测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
5.12.3检验检测机构应确定培训需求,建立并实施人员培训计划。检验检测机构人员应经过与其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并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验。
5.12.4检验检测机构应保存人员的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等的档案。
5.13 设施和环境条件
5.13.1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并保持安全作业管理程序,确保化学危险品、毒品、有害生物、电离辐射、高温、高电压、撞击、以及水、气、火、电等危及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得以有效控制,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 11 5.13.2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并保持环境保护程序,具备相应的设施设备,确保检验检测产生的废气、废液、粉尘、噪声、固废物等的处理符合环境和健康的要求,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5.13.3区域间的工作相互之间有不利影响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5.13.4对影响工作质量和涉及安全的区域和设施应有效控制并正确标识。5.14检验检测方法
5.14.1检验检测机构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实施检验检测活动。如果缺少指导书可能影响检验检测结果,检验检测机构应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5.14.2检验检测机构应确认能否正确使用所选用的新方法。如果方法发生了变化,应重新进行确认。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使用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
5.14.3现场在用的与检验检测工作有关的标准、手册、说明书、作业指导书等都应现行有效并便于工作人员使用。
5.14.4在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国际标准时,可以使用检验检测机构自行制订的方法,经确认后,可以作为资质认定项目。
5.14.5检验检测方法的偏离须经验证其可靠性。检验检测方法的偏离由检验检测机构负责人批准和客户接受,并将该方法偏离进行文件规定。
5.14.6检验检测机构应有适当的计算和数据转换及处理规定,并有效实施。5.14.7当利用计算机或自动设备对检验检测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时,检验检测机构应建立并实施数据保护的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输入或采集、数据存储、数据转移和数据处理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5.15设备和标准物质
5.15.1检验检测机构应配备正确进行检验检测(包括抽样、样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所需的抽样、测量和检测设备(包括软件)及标准物质,并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正常使用、维护。
5.15.2如果仪器设备有过载或错误操作、或显示的结果可疑、或通过其他方式表明有缺陷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加以明显标识,如可能应将其储存在规定的地方直至修复;修复的仪器设备必须经检定、校准等方式证明其功能指标已恢复。检验检测机构应检查这种缺陷对过去进行的检验检测所造成的影响。
5.15.3如果检验检测机构对已经资质认定的项目实施现场检验检测,需要临时租用、借用、或使用客户的设备时,仅限于某些固定的、或不得搬动的设备。
/ 11 5.15.4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有关技术资料应便于有关人员取用。
5.15.5检验检测机构应保存对检验检测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的档案。5.15.6所有仪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都应有明显的确认标识来表明其使用状态。5.15.7若设备脱离了检验检测机构的直接控制,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该设备返回后,在使用前对其功能和校准状态进行检查并能显示满意结果。
5.15.8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
5.15.9当检定/校准产生了一组修正信息时,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其得到正确应用。5.16 量值溯源
5.16.1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其相关检验检测结果能够溯源至国家基标准。应制定和实施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验证、确认的相关文件;确保在用的仪器设备量值符合计量法制规定。对于自行校准,应绘制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量值方框图。
5.16.2检验检测结果不能溯源到国家基标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应提供设备比对、能力验结果的满意证据。
5.16.3对检验检测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检验检测设备,应制定其检定/校准的计划。在使用之前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进行检定/校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5.16.4检验检测机构开展自行校准,应符合我国计量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开展自行校准应该有固定的人员和相应的方法,对所使用的参考标准应实施强制检定。参考标准应妥善保管,在任何调整之后均应校准。检验检测机构持有的参考标准应仅用于校准而不用于其他目的,除非能证明作为参考标准的性能不会失效。
5.16.5可能时,检验检测机构应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没有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时,检验检测机构应确保量值的准确性。
5.16.6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对参考标准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应严格按照使用有效期的要求,按规定条件存储和使用。如在使用过程中受到污染和损坏,需要进行期间核查。
5.16.7检验检测机构应有程序来安全处置、运输、存储和使用参考标准和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以防止污染或损坏,确保其完整性。
5.17抽样
/ 11 5.17.1检验检测机构在为后续检验检测而对物质、材料或产品抽样时制定抽样计划和程序。
5.17.2检验检测机构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样品的抽取、制备、传送、贮存、处置等。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或者标准的,检验检测机构应根据适当的统计方法制定抽样计划。抽样过程应注意需要控制的因素,以确保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5.17.3检验检测机构抽样记录应包括所用的所用抽样程序、抽样计划、抽样人的识别、环境条件、抽样位置的图示或其他等效方法,抽样所依据的统计方法。
5.17.4检验检测机构应详细记录客户对抽样程序的偏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并告知相关人员。
5.18样品处置
5.18.1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按照相关程序、标准、技术规范以及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规定的要求,对其检验检测的样品进行管理。
5.18.2检验检测机构应记录接收检验检测样品的状态,包括与正常(或规定)条件的偏离。
5.18.3检验检测机构应具有检验检测样品的标识系统,避免样品或记录中的混淆。5.18.4检验检测机构应有适当的设备设施贮存、处理样品,确保样品不受损坏。5.18.5检验检测机构应保持样品的流转记录。5.19检验检测结果的质量保证
5.19.1验检测机构应有检验检测结果的质量监控程序和质量控制计划以监控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5.19.2 检验检测机构应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当发现质量控制数据将要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断依据时,应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
5.19.3能力验证
检验检测机构应当按照资质认定部门的要求,参加其组织开展的能力验证或者比对,以保证持续符合资质认定条件和要求。
5.20结果报告
5.20.1检验检测机构应制定和保持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的报告程序,及时出具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并保证数据和结果准确、客观、真实。报告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
5.20.2 检验检测机构出具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时,应当注明检验检测依据,并使用符合资质认定基本规范、评审准则规定的用语进行表述。
/ 11 检验检测机构对其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负责,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接受委托送检的,其检验检测数据、结果仅证明样品所检验检测项目的符合性情况。5.20.3检验检测机构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的检验检测数据、结果的,应当在其检验检测报告上加盖检验检测专用章,并标注资质认定标志。5.20.4检验检测报告至少应包括所有以下内容: a)标题;
b)检验检测机构的名称和地址,进行检验检测的地点(如果与检验检测机构的地址不同);
c)检验检测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系列号)和每一页上的标识,以确保能够识别该页是属于检验检测报告的一部分,以及表明检验检测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
d)客户的名称和地址; e)所用方法的识别;
f)检验检测项目或样品的描述、状态和明确的标识;
g)对结果的有效性和应用至关重要的检验检测项目或样品的接收日期和进行检验检测的日期;
h)如与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相关时,检验检测机构或其他机构所用的抽样计划和程序的说明;
i)检验检测的结果,适用时,带有测量单位;
j)检验检测报告批准人的姓名、职务、签字或等效的标识;
k)检验检测机构接受委托人送样检验检测的,其针对样品出具的检验检测数据和结果仅证明对样品检验检测项目的符合性情况。
5.20.5需对检验检测结果做出说明的,报告中还可包括下列内容: a)对检验检测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节,以及特定检测检测条件信息; b)符合(或不符合)要求和/或规范的声明;
c)当不确定度与检验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有要求,或不确定度影响到对结果符合性的判定时,报告中还需要包括不确定度的信息;
d)特定方法、客户或客户群体要求的附加信息。5.20.6对含抽样的检测报告,还应包括下列内容: a)抽样日期;
b)与抽样方法或程序有关的标准或规范,以及对这些规范的偏离、增添或删节;
/ 11 c)抽样位置,包括任何简图、草图或照片; d)抽样人;
e)列出所用的抽样计划;
f)抽样过程中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解释的环境条件的详细信息。
5.20.7当检验检测报告或证书中包含分包方提供的结果时,这些结果应予清晰标明。5.20.8对已发出报告的实质性修改,应以追加文件或更换报告的形式实施;并应包括如下声明:“对报告的补充,系列号„„(或其他标识)”,或其他等效的文字形式。报告修改应满足本准则的所有要求,若有必要发新报告时,应有唯一性标识,并注明所替代的原件。
6.附件:《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条款合格判定细则》(李雨田提供的修改稿)《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163号)
检验意见 篇3
运用痕迹检验技术, 可以完成案发现场罪犯遗留的各种痕迹的检验, 从而实现证据的收集和犯罪变化规律的有效推断, 继而为案件的侦查和审判提供更多依据。但是, 痕迹检验人员在完成痕迹检验后会出具两种书面结论, 二者则拥有不同的证据效力。因此, 相关人员还应该加强两种检验结论的证据效力分析, 以便更好的开展相关工作。
二、证据与证据效力
在研究证据效力问题时, 还要理清证据与证据效力之间的关系。所谓的证据, 就是证明案件事实的重要依据, 能够为诉讼开展提供保障。而只有经过一定流程判定, 其才能被认定为合法的证据。对证据能否起到证明作用进行认定, 就可以完成证据的证据效力判定。所以, 证据效力的认定受法律约束, 具有证据效力的证据具有法律层面的证明能力和效力。在证据得到合法认定的情况下, 其证据效力主要取决于证据与案件的关联。如果证据与案件联系密切, 其拥有较强证据效力, 反之则只有较弱证据效力。
三、痕迹检验鉴定书与痕迹检验意见书的证据效力
(一) 鉴定书的证据效力
痕迹鉴定员对案件中痕迹进行同一认定检验后, 其得到的鉴定结论将以书面形式出具, 并被称之为痕迹检验鉴定书。而鉴定书的产生, 不仅需要有明确目的, 还要确保检验结果合法、公正, 所以产生过程较为严格, 能够用于认定案件中痕迹是否具有证据效力及效力强弱。在同一认定检验过程中, 涉及物与人要得到同一认定。在人的同一认定过程中, 需确定人身的物质证据。如果需要对案件嫌疑人的身份进行判定, 就要完成现场周密勘查, 以确定嫌疑人与受害人的关系, 并利用受害人身上留下DNA信息与嫌疑人DNA进行比对。在进行物同一认定时, 需对案发现场遗留相关物体进行认定[1]。如果发现嫌疑人有案发现场遗留物体的一部分, 需证明遗留物体与嫌疑人所有物存在直接联系或曾经为一个整体。
(二) 意见书的证据效力
实际上, 在痕迹检验工作中, 由于一些案件检验难度大, 同时受检验设备和仪器功能的限制, 所以无法得到肯定结论。此时, 检验人员将给出倾向性意见, 并以书面形式出具, 被称之为痕迹检验意见书。根据案发现场嫌疑人留下的作案痕迹和脚印等痕迹, 检验人员将做出作案工具种类、嫌疑人身高和体重等推断。但是由于无法获得同一认定结论, 所以只能出具意见书通常的情况下, 在案件侦查过程中, 专家都会通过勘查现场痕迹和对比死者身上痕迹给出意见书。由此可见, 意见书并不具备直接证明事实证据效力, 仅能对鉴定书进行补充, 是证据链的组成内容, 可与其他证据一同发挥作用。但在确定侦查范围和提供侦查线索方面, 意见书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根据意见书内容, 侦查人员可实现侦查方向及时调整, 以提高案件侦破效率
(三) 二者的差别分析
分析痕迹检验鉴定书与痕迹检验意见书的差别可以发现, 二者在审判和诉讼中的证据效力不同, 在案件鉴定结果出具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而前者的证据效力与犯罪关联程度和痕迹物证性质有关, 可以根据证明能力划分为同一认定、事实真伪认定、事实程度认定和同属认定。想要确保案件审判工作和侦破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还要对二者的差别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运用。除了在证明能力上, 二者的诉讼能力也并不相同。受鉴定水平、检验技术和以期精度等因素的影响, 痕迹检验证明能力会有所不同。在检验要求得到满足的情况下, 鉴定书将给出肯定或否定结论, 能够提供准确、科学和客观的同一认定结果可在案件证明中的直接使用。而意见书给出的为倾向性结论, 无法作为证据直接使用, 但可用于解决痕迹同属类问题。
四、痕迹检验鉴定书与痕迹检验意见书的使用
在案件侦查过程中, 合理使用痕迹检验鉴定书和痕迹检验意见书, 将能为案件侦破提供较大助力。首先, 需对鉴定书的类型进行确认, 确定其提供的结论是肯定还是否定。针对意见书, 应避免对结论进行肯定或否定, 需开展倾向性调查。其次, 应明确鉴定书与意见书的使用范围, 避免二者被混淆使用。利用鉴定书可以对检验中同一认定问题进行解决。使用意见书则能够使同类属问题得到解决。再者, 在诉讼中, 需进行二者的区别使用。在司法诉讼中, 鉴定书具有确定性、科学性和明确性, 能够被当成是有力证明案件的证据, 可以直接使用, 也可独立使用。而在使用意见书时, 需将其当成是补充材料, 可实现鉴定书的补强和印证, 并印证证据的真伪和可靠与否。此外, 由于其证据效力较弱, 因此还要和其他证据配合使用。
摘要:在审判和诉讼工作中, 只有清楚认识痕迹检验鉴定书与痕迹检验意见书的差别, 才能通过正确使用发挥二者不同的证据效力。基于这种认识, 本文对痕迹检验鉴定书与痕迹检验意见书的证据效力展开了讨论, 以期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痕迹检验鉴定书,痕迹检验意见书,证据效力
参考文献
检验意见 篇4
5月16日,公安部、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公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的新措施,包括加快检验机构审批建设、试行私家车6年内免上线检测、推行异地检车等服务、加强对检验机构监管、政府部门与检验机构脱钩、强化违规违法问题责任追究等多个方面。
这些改革新举措对广大车主意味着什么?如何充分享受新规定带来的便利?如何改变以往政企不分的状况?检验过的车辆出了事故,检验机构该负什么责任?对此,相关部门人士及有关专家进行了解读。
“5万辆车VS一条检测线”亟待改变
公安部统计数字显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10年来,车检工作有效开展,全国平均每年检验汽车7000多万辆次,及时发现严重安全隐患车辆300多万辆,对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挥了重要作用。
统计数字还显示,截至2013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5亿辆,汽车保有量从2003年的2421万辆到2013年的1.37亿辆,并继续以每年1500万辆的速度增长。
公安部交管局副局长李江平说,与近年来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势头相对应的,是检验机构数量增长的严重滞后。这在一些大城市表现较为突出,有的地方平均每5万多辆汽车拥有1条检测线,达到饱和或超饱和状态,导致排队长、积压多、检车难等矛盾。
“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加快检验机构审批建设,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检车需求。”李江平表示,对申请设立检验机构的,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均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予以批准,审批过程中要简化手续、提高效率。“6年免检”实为“6年免上线检验”
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根据车辆用途、类型、使用年限等特点,设定了不同的检验周期,小型私家车6年内每2年检验1次,6至15年每年检验1次,15年以后每半年检验1次。
根据《意见》,自2014年9月1日起,试行6年以内的非营运轿车和其他小型、微型载客汽车(面包车、7座及7座以上车辆除外)免检制度,每2年需要定期检验时,车主提供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凭证、车船税纳税或者免征证明后,处理完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后,可直接向公安交管部门申请领取检验标志,无需到检验机构进行安全技术检验。那么,车主如何计算自己的爱车是否属于免检范围?
按照《意见》规定,对于2010年9月1日(含)之后注册登记的私家小汽车,可以享受免检政策;2010年8月31日之前注册登记的私家小汽车,仍执行原检验规定。“需要提醒群众注意的是,检验周期是法定的,此次私家小汽车检验周期没有发生变化,仅是试行对6年内新车免予上线检测。因此,车主还是要每2年申领一次检验标志。”李江平说。
《意见》还规定,如果在此期间车辆发生过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仍需按原规定参加检验;对于交通安全责任大、易引发群死群伤的交通事故的面包车和7座(含)以上车辆,此次暂不纳入免检范围。
在调整私家车检验政策的同时,《意见》要求对大中型客车、重中型货车等重点车辆的检验更加严格,增加检验项目,严格检验标准,推行应用车辆外廓尺寸自动测量仪等科技装备,提高检验专业化水平。
“能够放宽的尽量放宽,应当严格的更加严格。”清华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余凌云建议,在试点的基础上,跟踪评估实施效果以积累经验,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修改相关法律、完善检验制度。
年底前全国完成省内异地检验
针对广大群众反映的检车难、排队长、程序烦等问题,《意见》推出了扩大新车上牌前免检范围、推行机动车异地检验、实行机动车预约检验等便民服务措施。
扩大新车上牌前免检范围意味着所有新出厂的轿车和其他小型微型载客汽车,办理登记前全部免予安全技术检验。但出厂两年内未申请注册登记,或者注册登记前发生交通事故的,仍应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当前,人员和车辆流动性日益增大,一些群众苦于检验车辆往返不便。今后,事先在登记地车管所办理委托检验的环节将取消。除大型客车、校车外,机动车可在全省范围内异地检验。目前已有内蒙古、辽宁、江苏等12个省区组织实施,今年底前将在所有省份完成推广。
李江平介绍,为了避免出现检验把关不严、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必须在建立全省统一机动车检验监管平台的基础上,才能推行省内异地检验。公安部正组织试点应用全国统一的检验监管软件,逐步推行跨省异地检验。
此外,针对有的检验机构排队较长,有的检验机构在部分时间段无车可检等不均衡现象,《意见》明确将推行机动车预约检验,允许车主通过互联网、电话等方式预约检车,开设预约检验通道和窗口,方便车主自主选择检车时间,实现“随到随检”。
政府部门须与检验机构“脱钩”
由于历史原因,目前一些地方的公安、质检等部门及下属单位仍在开办或参与经营检验机构,为群众所诟病。余凌云表示,这影响了公正行使监管职权,不利于形成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甚至成为滋生腐败问题的温床。
对此,《意见》要求全面推进检验机构社会化、市场化,公安、质检等政府部门及下属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一律不得举办检验机构,公安民警、质检部门工作人员及其子女、配偶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检验机构经营。
已经“挂钩”的必须“脱钩”。《意见》给出了严格的时间限定——各级公安、质量监督部门于2014年9月30日前,对本部门及下属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有关人员开办检验机构问题进行一次自查清理,立即停办、彻底脱钩或者退出投资、依法清退转让股份。对拒不停办、脱钩、退出投资或者清退股份的,要移送纪检监察部门从严处理,对发现内外勾结、行贿受贿或者因检车弄虚作假造成交通事故等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谁检验谁留名 建立责任追溯制度
近年来,有媒体曝光或群众反映,一些检验机构工作流于形式,擅自降低检验标准,没有发挥安全检验对保障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要效能。有的检验机构甚至只收费不检车,伪造检验数据,放纵“带病”车辆上路行驶。
“为了遏制这些问题,《意见》进一步强化检验机构的主体责任,使检验机构亮明身份,接受社会监督和责任倒查。”李江平说。
一是强调检验机构对检验结果承担法律责任,在检验合格标志上标明检验机构名称,体现责任的可追溯性。对发生死亡交通事故的,严格倒查机动车检验情况,依法严肃处理违法违纪问题。
二是转变监督管理模式,2015年1月1日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全部撤回派驻检验机构的民警,减少检车人为因素,通过远程审核、现场抽查、档案复核等方式进行监督检查。
检验意见 篇5
一、日常生活中, 铝残留量偏高的食品
1.油炸食品。油条、油饼等油炸食品是中国北方人喜欢的面制食品, 而油饼、油条是铝残留量超标的"重灾区"。因为为了使油条、油饼等蓬松酥脆, 这些面制品里边必须加入一种膨化剂-硫酸铝钾, 俗称明矾。
2.淀粉类食品。一些淀粉类食品如粉条、粉丝、粉皮、凉粉、凉皮等在制作过程当中厂家要使产品耐煮及口感有劲而加入明矾。很多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以为这样的产品才是好产品而长期食用, 导致很多潜在的健康威胁。
3.膨化食品。许多小朋友都喜欢吃膨化食品例如薯片、面包、烧麦等, 因为膨化食品比较酥脆可口, 但对小朋友而言膨化食品可以导致铝摄入过高。膨化食品因加入膨化剂而膨松, 膨化剂顾名思义就是能够产生气体使食品起发, 并产生致密多孔的组织, 从而使食品酥脆、膨松。
膨化剂有两大类, 一类是生物膨化剂:即为酵母。另一类是化学膨化剂:一般由碳酸盐类、磷酸盐类、铵盐和矾类等组成, 又称为复合膨化剂、泡打粉、发泡粉、发酵粉。铝则主要来自于化学膨化剂的矾类里面。其中我们最常见矾类的就是明矾。因为无铝膨化剂的价格一般都是含铝化学膨化剂的价格的三四倍, 因此黑心的厂家往往大量使用化学膨化剂也就是明矾, 这就是为什么膨化食品铝残留量会超标。
4.铝制器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 铝制器皿是比较常见的, 例如, 做开水的铝壶, 熬煮食品的铝锅, 烹饪大饼的铝饼铛, 这些都会增加日常铝摄入量的风险, 因此可以尝试用铁锅或者沙锅等代替。对青少年儿童而言, 最常见的铝制器皿是易拉罐。现在的青少年一般都比较喜欢喝可乐, 而可乐饮料由铝罐包装, 虽然其内表面有保护膜, 但如果存放时间过长, 保护膜损坏, 饮料的酸性就可能从破损处腐蚀铝罐, 使饮料中含有铝离子, 让经常喝饮料的人体内积蓄过多铝离子。
二、加强食品中铝残留量的检验的重要性
铝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元素, 铝在毒理学属于低毒元素, 铝及其化合物很少被人体吸收, 但许多研究表明, 神经系统是铝的主要靶器官之一。过量的铝可干扰人脑的意识与记忆力功能, 可出现视觉运动协调失灵, 长期记忆减退, 严重者可发生如老年性痴呆 (又称阿尔茨海默症, 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变性疾病, 常起病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 年轻人中也有得此病者。患病者会逐渐失去记忆、判断、讲话能力和知觉, 直至最后变成植物状态。这是一种难以治疗的疾病) , 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紊乱性疾病。同时, 铝离子在人体内会妨碍钙、锌、铁、镁等元素的吸收, 容易引起骨质软化、骨折。
青少年儿童因为身体机能不成熟及喜食油炸膨化食品等原因最易受铝超标食品的伤害, 长期铝摄入量过多对孩子的骨骼生长和智力发育会造成不良影响。此外, 铝在人体内蓄积, 还可能对肝、肾、心脏, 以及免疫系统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我国最新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硫酸铝钾 (钾明矾) 和硫酸铝铵 (铵明矾) 可用于油炸食品、水产品、豆制品、发酵粉、威化饼干、膨化食品、虾片产品, 但最终产品铝的残留量要≤100mg/kg。《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中规定:面制食品中铝的残留量要≤100mg/kg。但是由于部分食品检测中, 含铝量检验不是常规选项, 所以还是常常有漏网之鱼。
三、对GB/T5009.182-2003《面制食品中铝的测定》几点修改意见
目前测定铝的方法有分光光度计法、原子吸收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 GB/T5009.182-2003推荐的即为分光光度计法。由于受各种因素限制, 后两种方法很难普及, 尤其对于分布广泛的基层检验机构来说, 分光光度计法因其对人员、设备、试剂、环境的要求不高而被采纳。但目前的GB/T5009.182-2003标准中有些地方不利于操作, 现提出以下几点修改意见。
1.消解方法。GB/T5009.182-2003采用的是湿消解 (硝酸-高氯酸) , 该消解方法有两点缺陷, 一是空白高, 因为硝酸中含有铝;二是高氯酸很难被挥发掉, 高氯酸的存在影响显色反应。
建议采用干灰化法, 使用干灰化法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不能用瓷坩埚, 瓷坩埚因含有铝硅酸盐会带来污染, 可以使用石英坩埚;二是少加或不加硝酸, 降低空白。铝属于高温元素, 提高灰化温度、延长消解时间不会引起铝的损失。
2.缓冲体系。GB/T5009.182-2003采用的是乙酸-乙酸钠缓冲体系, 该缓冲体系下产生的蓝色三元络合物对酸度以及温度有很高的要求, 给实际操作带来难度。
建议采用六次甲基四胺缓冲体系, 该缓冲体系产生的紫红色络合物对酸度以及温度的要求相对不是很高。
3.铝与铬天青S生成的络合物对酸度有要求, 而使用酸对于溶解样品、铝元素的保持都是必需的, 所以在制定标准时, 消解样品、溶解样品、稀释样品所应加入的酸给出明确的量, 便于操作, 避免产生歧义。
检验意见 篇6
财务报告作为企业公开信息披露的最重要方式,成为企业外部人员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和委托代理假说下,为了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公允,公司内外部人员都有动力寻找第三方对财务报告进行鉴证,从而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合作成本。注册会计师发表的审计意见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时,会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风险和战略目标,从源头上分析和评价企业的重大错报风险(谢荣等,2004)。
增长问题是企业所关注的最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它直接决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Robert(1977)认为存在一个有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增长率,并将可持续增长率定义为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公司销售可以实现的最高增长率。按照可持续增长理论,企业增长不一定会带来企业价值的同步增长,高于可持续增长率的增长或低于可持续增长率的增长都会使企业产生持续经营风险,从而损害投资者长期利益。因此,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在发表审计意见时,必然会考虑实际增长率偏离可持续增长率所带来的经营风险,从而使得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成为审计意见的影响因素。与此同时,企业的实际增长率既可能大于可持续增长率,又可能小于可持续增长率,也就是说既可能出现向上的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又可能出现向下的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二者对注册会计师来说意味着不同的审计风险,从而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当前鲜有文献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本文拟实证检验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以及偏差方向对审计意见的影响,以丰富审计意见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
二、文献综述与假设提出
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意见主要基于审计风险,审计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财务报告的重大错报风险,而错报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自身的经营风险(王会金等,2006)。Bulter(2004)也发现企业持续经营存在的不确定性是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重要考量因素。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业绩下滑会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此时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迫于社会各方的压力就有可能利用财务报告舞弊来掩盖经营不善的现状,比如盈余管理。
学术界针对盈余管理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做了丰富的研究。Bartov(2000)研究发现盈余管理程度与非标准审计意见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张长海和吴顺祥(2010)不仅发现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大,还发现注册会计师对向下的盈余管理更谨慎、敏感。
也有学者从法律环境、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公司经营风险和可持续性与审计意见的关系。张俊瑞和刘慧(2015)的研究表明,存在未决诉讼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更大,而且在法律地位上处于被告方的企业更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在诸多类型的诉讼中,注册会计师更注重经济类的诉讼。Brickley(1996)发现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比例越高,财务舞弊可能性越低,获取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越低。刘霄仑(2012)实证发现公司治理好的企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较低,从而证明公司治理是影响审计意见的重要要素之一。
增长是企业的重要战略决策,也是最可能对企业经营风险产生重大影响的关键因素。按照Robert(1977)的可持续增长理论,如果企业的实际增长率远高于可持续增长率,则财务资源紧缺,投融资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增长,资金链断裂,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如果实际增长率远低于可持续增长率,则意味着企业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企业价值将被低估,最终成为被并购的对象。因此,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之间的差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度量企业经营风险的高低,注册会计师基于审计风险的考虑,在发表审计意见时必然会考虑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由此提出假设1:
假设1: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越大的企业越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从企业经营风险的角度来说,在普遍追求快速增长的社会环境下,企业处于向下的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意味着企业增长过慢,经营效率低下,创新能力不足,在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会成为增长过快企业为扩大企业规模而兼并的“猎物”。此外,处于向下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的企业经营业绩不佳,企业战略目标难以实现,管理层存在着较大的财务报告舞弊的动机。而企业处于向上的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意味着企业增长过快,其所面临的经营风险主要是资金短缺,无法满足企业增长的需要。随着现代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多元化,企业所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越来越小,而且增长过快的企业发展前景良好,更容易得到各方资金的支持,因此处于向下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的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较大。
从诉讼风险的角度来看,处于向上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的企业常常容易获得社会的高度关注,并极易成为投资者追捧的对象,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较大。而一旦该公司出现问题,投资者就极可能追究审计师的审计责任,因为相较于因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而错失的投资机会,因注册会计师出具标准审计意见带来的投资失败更容易引起投资人的讼诉。因此,处于向上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的企业使得注册会计师面临的诉讼风险较大。综合上述分析,提出两个备选假设:
假设2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更容易对向下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的企业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假设2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更容易对向上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的企业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
三、研究设计
(一)变量定义
1. 因变量。
根据曹琼和卜华(2013)、吴顺祥和张长海(2013)等对审计意见的计量方式,本文将审计意见(OP)定义为一个虚拟变量。当上市公司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时取值为1,被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即标准审计意见时取值为0。
2. 自变量。
(1)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Dgr)。本文借鉴蒋尧明和章丽萍(2012)对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的度量方法,用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差值的绝对值表示:
借鉴崔学刚和王立彦等(2007)的研究,对可持续增长率的计量依然沿用Robert提出的模型:
Sgri,n=Pi,n×Ai,n×Ti,n×Ri,n
其中:Pi,n为i公司第n年的销售净利率;Ai,n为总资产周转率;Ti,n为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Ri,n为利润留存比率。
实际增长率用当期销售收入增加额与期初销售收入的比值表示:
其中:Sali,n为i公司第n年期末销售收入额;Sali,n-1为i公司第n年期初销售收入额。
当Dgri,n为0时,说明企业实现了可持续增长;Dgri,n越小,说明企业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越小;Dgri,n越大,说明企业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越大。
(2)可持续增长偏差方向(Dirdgr)。借鉴张长海和吴顺祥(2010)对盈余管理方向的研究方法,本文将可持续增长偏差方向设置成虚拟变量,当Sgri,n>gi,n时,企业处于向下的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用Dirdgr-表示,Dirdgri,n=1;当Sgri,n<gi,n时,企业处于向上的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用Dirdgr+表示,Dirdgri,n=0。
3. 控制变量。
根据张长海和吴顺祥(2010)、曹琼和卜华(2013)等的研究,在模型中选取以下变量为控制变量:审计费用(Lnauditfee)、应收账款与资产的比(Rec)、企业资产规模(Lnta)、上市年龄(Listtime)、会计师事务所规模(Big4)、产权性质(Soe)、股权集中度(Top10)。此外,对年度和行业也进行了控制。
(二)模型构建
根据研究假设和研究变量,本文构建了两个Logistic模型。为检验假设1,构建模型(1):
为检验假设2,本文借鉴张长海和吴顺祥(2010)的研究方法,利用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与可持续增长偏差方向的交乘项(Dgri,n×Dirdgri,n)来研究注册会计师对可持续增长偏差方向的敏感性差异,构建模型(2):
四、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2008~2014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初始样本,并剔除ST和*ST公司、金融行业数据缺失样本。为了消除极端值的影响,对样本连续性变量数据在1%~99%分位数进行Winsorize处理。最终得到938家上市公司,6566个观测值。本文研究数据来自国泰安数据库(CSMAR)和万得资讯金融终端数据库(WIND)。本文使用Excel和Stata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
(二)描述性统计
表1列示了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90%以上的上市公司都被出具了标准审计意见。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Dgr)的最大值为7.2759,最小值为0.0022,均值为0.3023,标准差为0.7249,说明上市公司间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差异较大。6566个样本中,有2677个样本处于向下的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Dirdgr-),有3889个样本处于向上的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Dirdgr+),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增长过快状况较为普遍。虽然增长过快企业的均值和最大值都比增长过慢的企业大,但增长过快企业的标准差为0.9191,明显大于增长过慢企业的标准差,说明在向上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的企业样本中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不均衡。
(三)相关性分析
表2显示的是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从表中可以看出,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Dgr)与审计意见(OP)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在不考虑控制变量的情况下,企业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越大,越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初步验证了假设1。可持续增长偏差方向(Dirdgr)与审计意见(OP)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注册会计师对向下的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更为敏感,倾向于支持假设2a。
注:上三角是spearman相关系数,下三角是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代表在1%、5%、10%的水平上显著。
(四)单变量分析
表3 Panel A列示的是不同审计意见下,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Dgr)的均值差异检验结果。从表3可以看出,在非标准审计意见情况下(OP=1)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的均值更大,而且不同审计意见情况下,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均值差异在1%的水平上显著,也支持假设1。表3 Panel B列示的是不同可持续增长偏差方向(Dirdgr)下,审计意见的均值差异检验结果。从中可以看出,当Dirdgr=1时即处于向下的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的企业,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均值较大,而且不同可持续增长实现方向下,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均值差异在5%的水平上显著,也倾向于支持假设2a。
(五)回归分析
表4的列(1)列示的是模型(1)的回归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Dgr)与审计意见(OP)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即上市企业实际增长率与可持续增长率偏差越大,企业面临的生存危机越大,越容易被审计单位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从而验证了假设1。
表4的列(2)列示的是模型(2)的回归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Dgr)与审计意见(OP)依然正相关。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与可持续增长偏差方向的交乘项(Dgr×Dirdgr)与审计意见(OP)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说明相较于处于向上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的企业,处于向下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的企业更容易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从而验证了假设2a。实证结果说明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更加注重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而关注财务报告的重大错报风险,其所面临的诉讼风险的本质还是由企业潜在的经营风险引起的。企业在增长过快而备受关注使得注册会计师审计变得格外谨慎的同时,企业本身在出具财务报告时也会变得谨慎,这降低了向上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企业自身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两个模型中控制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基本保持一致,显著性也基本稳定。产权性质(Soe)与审计意见(OP)之间并没有直接显著的相关性,这与曹琼和卜华(2013)的研究结论一致。应收账款占资产的比(Rec)与审计意见(OP)在1%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赊销销售收入增加,会提高企业经营效率。资产规模(Lnta)与审计意见(OP)显著负相关,说明注册会计师认为相较于小企业,资产规模越大的企业,其经营风险、财务危机越小。股权集中度(Top10)与审计意见(OP)负相关,说明企业股权集中度越高,企业代理成本越低,生存能力越强。上市年龄(Listtime)与审计意见(OP)显著正相关,说明相对成熟的企业,其经营开始走下坡路,发展速度缓慢,经营风险加大。近几年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发展迅速,国内审计越来越规范,注册会计师面临的风险加大,与国际“四大”的差距越来越小,因此在回归结果中会计师事务所规模(Big4)与审计意见(OP)也无显著相关性。
(六)稳健性检验
如果企业上年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说明企业存在着重大的持续经营风险,而这种风险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因此注册会计师在对当年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时,受到上年审计意见的影响较大。本文用上期审计意见替代当期审计意见,重新对模型(1)和模型(2)进行回归,结果依然稳健。
五、结论
本文以可持续增长理论为基础,探讨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研究发现,实际增长率偏离可持续增长率越大,企业持续经营风险越大,重大错报风险也越大,因此更容易被注册会计师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进一步研究发现,处于向下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的企业经营风险较大,战略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注册会计师对向下可持续增长实现偏差的企业更为敏感,更容易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笔者认为,出现这一结果是因为注册会计师认为讼诉风险本质上主要来源于企业经营风险,经营风险越大,注册会计师面临的诉讼风险也越大。同时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注册会计师会更加注重对企业自身经营风险的评价,从而规避诉讼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注册会计师认为,企业增长过慢说明潜存着较大的持续经营风险,进而给予严格的重要性判断标准,最终使得其对向下的可持续增长偏差较为敏感。
注:***、**、*分别代表在1%、5%、10%水平上显著,括号中的数值为Z值。
参考文献
张长海,吴顺祥.盈余管理方向与审计意见的关系研究[J].财会月刊,2010(8).
【检验意见】推荐阅读: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加快推进药品快速检验技术研究与应用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07-13
检验医学与医学检验07-15
温医2012年医学检验检验专业复试真题07-01
检验行为07-15
免疫检验07-20
检验人员07-21
检验真理10-13
科学检验10-14
检验措施10-16
检验程序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