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检验检疫局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

2024-10-03

甘肃检验检疫局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精选6篇)

甘肃检验检疫局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 篇1

甘肃检验检疫局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

发布日期:2011-04-16来源: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核心提示: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关于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的若干措施》,鼓励甘肃省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规范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检验监管工作,提高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管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注册登记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发布单位】 甘肃检验检疫局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关于促进食品农产品出口的若干措施》,鼓励甘肃省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实施“以质取胜”战略,提高国际竞争力,规范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检验监管工作,提高检验检疫机构的监管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注册登记管理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经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卫生注册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出口食品登记生产企业可参照执行)的分类管理。

第三条 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根据企业的生产条件、管理水平、检测能力、产品质量、诚信信誉以及产品的风险程度等,对出口食品的生产企业按照一类、二类、三类企业进行分类并按分类类别实施检验检疫监督管理。

第四条 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法制与综合业务处负责分类管理工作的监督。卫生与食品检验监督处、分支局负责所辖地区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的申请受理、考核以及日常监管工作。

第五条 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与食品检验监督处或分支局对所辖地区出口食品实施风险分析和评估,拟定相关出口食品分类管理的实施细则。

第二章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分类

第六条 列入分类管理的一类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严格遵守《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与出口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

(二)具备健全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并有效实施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评审机构和检验检疫机构在日常监督管理中未提出严重不符合项;

(三)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卫生注册证书在三年以上;

(四)具有一定的生产和出口规模,须经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种养殖基地应当实施备案登记,或已建立对原料基地的监控体系,并能较好地按备案管理和监控体系要求进行有效实

施;

(五)实验室按ISO/IEC17025有效运行和管理,具备对其产品进行安全、卫生、品质等常规项目检测的设备和能力,具有检验检疫机构认可的检验人员。

(六)产品质量良好,企业诚信度高,近3年检验检疫机构对其产品的安全、卫生、品质项目检测合格率达到100%;企业诚信度高,3年内未发生由于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责任引起的退货、索赔或者其他事故;

第七条 列入分类管理的二类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严格遵守《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等与出口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

(二)具备健全的安全卫生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并有效实施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三)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卫生注册证书在二年以上;

(四)具有一定的生产和出口规模,须经检验检疫机构备案的种养殖基地应当实施备案登记管理,或已建立对原料基地的监控体系,并能较好地按备案管理和监控体系要求进行有效实施;

(五)实验室按ISO/IEC17025有效运行和管理,具备对其产品进行常规项目检测的设备和能力,具有检验检疫机构认可的检验人员。

(六)产品质量良好,企业诚信度高,连续3年检验检疫机构对其产品的安全、卫生、品质项目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企业诚信度高,2年内未发生由于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责任引起的退货、索赔或者其他事故。

第八条 未列入一、二类分类管理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归为三类企业。

第三章分类申请与审核

第九条 申请一、二类企业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按照本办法分类条件进行对照检查,自愿向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或分支局提出分类申请。

向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申请一、二类管理的,由卫生与食品检验监督处进行材料审核和企业现场考核。

向分支局申请一类管理的,分支局初审合格后报卫生与食品检验监督处复审,复审合格,由卫生与食品检验监督处组织对企业进行现场考核,企业所在地分支局配合。

向分支局申请二类管理的,由分支局自行完成材料审核和企业现场考核。

第十条 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卫生与食品监督处或分支局收到出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申请材料后,组织评审小组,按本办法的分类条件及分类管理实施细则对企业进行审查、评定,评审中提出的不符合项须在 1个月内完成整改,并经评审组验证确认后,提出分类类别的建议。符合一类管理企业条件的,提交法制与综合业务处审核后报主管局领导批准;符合二类管理企业条件的,由主管业务处或分支局自行确定,报法制与综合业务处备案。

第十一条 分类企业经审查、评定、批准后,企业须向甘肃检验检疫局提交关于安全、卫生质量保证和诚实守信的自我声明,甘肃检验检疫局颁发《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评定证书》,并将批准的企业名单对外公布。企业分类的有效期为三年,一、二类企业应在有效期满前60日,重新办理申请手续。

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企业应当重新提出申请。

(一)申请企业分类管理类别升级的;

(二)企业名称、法人代表或者生产基地变更的;

(三)生产、加工出口的食品种类变更或增加的;

(四)生产加工工艺、场所发生重大改变的;

(五)分类管理有效期到期的。

第四章 分类企业检验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 甘肃检验检疫局对实施分类管理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产品,凡涉及安全、卫生等有关非常规项目实施抽批或批批检验。其他常规项目按照不同类别要求实施检验检疫。

(一)一类企业:检验检疫机构按报检批次5%-30%进行抽批检验;其余批次由监管人员实施驻厂检验和过程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凭检验检疫机构认可的企业检验员手签的检验结果报告单审核换证,实施电子监管的企业按电子监管有关要求审核换证。

(二)二类企业:检验检疫机构按报检批次30%-60%进行抽批检验,其余批次由监管人员实施驻厂检验和过程检验相结合的方式,凭检验检疫机构认可的企业检验员手签的检验结果报告单审核换证,实施电子监管的企业按电子监管有关要求审核换证。

(三)三类企业: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批批检验。

第五章后续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甘肃检验检疫局卫生与食品检验监督处及分支局,应对其所辖一、二类管理企业建立质量档案,根据产品的风险程度确定对企业安全、卫生、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日常监管频次,每年不少于两次,并做出监管记录,作为类别是否达标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

第十五条 甘肃检验检疫局对分类管理企业实施动态管理,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监管部门应及时要求企业限期整改,整改期间可采取扩大抽检比例等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检验检疫机构抽查检验发现不合格的;

(二)日常监管中发现有严重不符合项的;

(三)其他应当扩大抽检比例的情形。

第十六条 对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对其作降类处理:

(一)出现第十五条所列情况之一,经整改未达到要求的;

(二)发生重大质量问题造成国外索赔的;

(三)检验检疫机构抽查检验连续出现2批不合格的;

(四)企业检验员在检验中弄虚作假的;

(五)生产工艺、卫生状况发生重大变化,已不具备一类或二类条件的;

(六)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规定行为的。

第十七条 降类的企业须在降类满6个月后方可提出恢复原管理类别的申请,且必须重新经过考核、审批的程序。

第十八条 出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每年12月15日前向甘肃检验检疫局或分支局提交分类管理产品的质量分析报告。

第十九条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分类管理的企业实施差别化管理。一类企业可优先享受各项检验检疫便利措施,包括实施出口免验、过程监管、绿色通道、快速核放、直通放行等便捷的检验监管模式和通关方式。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甘肃检验检疫局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 篇2

近日, 辽宁检验检疫局抽调食品业务专家组, 对全省14家备案的出口鲜禽蛋生产企业进行分类考核, 主要考查了辽宁省出口鲜禽蛋生产企业状况以及出口现状。并对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落实、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卫生要求符合情况、自检自控能力、原料基地管理、召回及产品追溯制度建立等情况进行了考评, 根据评分结果, 进行分类管理。专家组现场给予技术指导, 帮助企业适应外需不足和国内市场竞争呈质量型差异化的新常态, 推动企业实现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生产, 达到提质增效升级目标, 形成出口竞争新优势。

文章来源:中国食品科技网

甘肃检验检疫局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 篇3

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是指由食品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直接或间接对人类生命健康及动植物安全构成危害的事实和潜在的可能性。涉及的内容不仅包括食品生产、养殖、加工、储存、运输过程的农兽药残留、病原体污染、放射性污染、重金属污染等问题,而且还包括类似疯牛病等致病因子以及转基因蔬菜、水果、粮食、油料等新生物资源食品可能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的威胁和影响。

传统的食品安全控制方法主要是依靠对最终产品的检验。因此,“批批检验”已成为出口食品沿袭多年的安全卫生控制模式。由于样品抽取的随机性和食品安全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初检合格的食品出口到国外再次检验未必合格,所以要转变工作方式,把食品安全卫生关口前移,对出口食品由单纯的产品控制逐步转向对出口企业自控体系的监督管理。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引导企业引入ISO管理机制,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并提高企业产品质量,从而提升出口食品检验检疫工作。

本文以无公害蔬菜、水果为例,浅谈出口食品的安全生产及检验检疫工作。

中国是一个蔬菜水果种植和消费大国,种植规模和人均消费水平居世界之首。据FAO统计,2000年我国的蔬菜和瓜类产量为27834.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1.6%。据国内有关部门统计和预测,2002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已达2.4亿亩,产量将超过4.5亿吨。我国用4.4%耕地创造的蔬菜年产值已超过3100亿人民币,仅次于粮食、蔬菜出口创汇总金额20.34亿美元,蔬菜出口顺差达19.67亿美元。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加入WTO,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明显加快,蔬菜水果生产迅猛发展,蔬菜水果在增加我国农民收入和提高农产品出口量占有重要的地位。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优胜劣汰,谁的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谁就能赢得了市场。执行ISO9000将使客户对产品充满信心,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基础,事实上,ISO9000已被一些国外客户列为他们评定合格供方的必要条件,这是因为客户确实需要供方具有一个良好和稳定的品管系统,而ISO9000能够客观地体现这种品管系统,获得国际认可的地位,客户就放心了。

根据ISO9000的管理要求,无公害蔬菜水果安全生产关键控制技术如下:

1 环境质量:生产基地的周边环境(方圆1Km内)无污染源(主要指无“三废”污染,尤其是无化学污染),农田灌溉水质、大气、土壤必须符合DB31/T252-2000中规定的要求。

2 农药使用:对病、虫、草、鼠、螺等有害生物必须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所使用的农药必须具备“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和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优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与生物农药,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农药使用必须按照国家颁布的《农药安全使用准则》执行使用时必须具备田间使用记录档案。如:病、虫、草害发生的种类与危害的情况,农药使用的种类;农药使用的剂量;农药使用的次数;农药使用的技术;使用农药人员的安全措施等。农药要有专人保管;农药要有流转制度;农药要有固定的安全存放地方(按种类存放并贴有标签);过期、废弃的农药要及时集中处理。

3 肥料使用:根据优化配方施肥技术,科学合理施肥,推广使用有机肥,适当减少化肥使用量。所使用的肥料必须具备三证(生产许可证、肥料登记证、执行标准号)。所使用的商品肥料应符合有关国家、行业标准的要求;对于实行生产许可证、肥料登记证管理制度的肥料品种,必须使用获准企业产品,有机肥要充分发酵、腐熟。禁止使用城市废弃物、泥肥和磁化肥料。控制氮肥用量。使用情况必须具备田间施用记录档案。如:肥料施用的种类、数量、次数、方法等。肥料要有专人保管,肥料进出要有记录,肥料要有固定安全的存放地方。

4 管理:企业是否建立质量和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并层层落实岗位责任制。企业要有一名领导抓农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管理,要有专人负责安全卫生优质农产品的生产与监督。生产过程的关键生产技术要有文字记录并立卷归档。

5 人员素质:所有人员均需理解安全卫生农产品的意义和概念,企业要有一支熟悉农艺、技术熟练的专业队伍,企业生产操作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生产技术操作过程,并能遵守各项生产制度。

无公害蔬菜水果的质量标准与检验检疫:

一.质量标准是由一个指标体系构成的两个系统

生产基地环境检测共有29项。其中农田灌溉水指标9项,它们是PH值、汞、镉、铅、砷、铬、氟化物、氯化物、氰化物;生产加工水质量指标9项;大气指标4项,它们是总颗粒物、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氟化物;土壤质量指标7项,它们是汞、砷、铅、镉、铬、六六六、DDT。

产品卫生质量检测共23项,它们是砷、氟、汞、镉、铅、铬、六六六、DDT、甲拌磷、甲胺磷、对硫磷、辛硫磷、马拉硫磷、倍硫磷、敌敌畏、乐果、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百菌清、多菌灵、黄曲霉毒素、苯并芘、亚硝酸盐。

二.评价标准与检测方法

(一)监测布点、采样和样品处理

1.布点原则

(1)布点要有代表性、连续性。

(2)布点的数量要求经济、科学,以少量监测点而获得最佳的结果。

(3)样品的布设要根据产地环境质量状况、主导风向而合理设置。

2.样品的采集

采集要求为代表性,典型性,适时性。一般在个采样小区内采取一个代表样品,由分布于4-10处,采取4-10个样品混合组成。常以梅花形、对角线、棋盘式和蛇形采样法等采集样品。

3.样品的处理

测定植物中易起变化的物质应在新鲜状态下进行分析,洗净、凉干、匀质后可放入-20℃冰箱保存。用干样进行分析的样品,应经过干燥以免发霉腐烂。干燥后去掉灰尘、杂物,粉碎后过40目筛网。

(二)监测分析方法按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监测分析,质量评价标准采用国家食品卫生标准和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布的农牧食品中农药最低残留量的标准。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评价与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环境质量监测评价并不相同。后者如果某一项环境指标超标,并不意味着该环境下生产的农产品中这一项指标肯定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而前者如果有一项规定指标不合格,就应视为该产品不符合无公害农产品标准。为此,我们认为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评价,在采用单项污染指数进行评价的同时,重点评价农产品的超标情况。

甘肃检验检疫局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分类管理办法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出口工业产品退运货物(以下简称出口退运货物)追溯调查管理工作,及时掌握出口退运货物的质量动态,强化对出口工业产品的风险预警措施,并加强对出口生产企业的后续监督管理力度,进一步提高检验检疫工作质量和依法把关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出口工业产品退运追溯调查工作有关问题的公告》(2012年第82号公告)、《关于加强出口工业产品退运追溯调查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质检检函〔2012〕100号)、《出口工业产品退运货物追溯调查管理工作规范》(国质检检函〔2012〕269号)及《浙江检验检疫局出口工业产品退运货物追溯调查管理工作实施细则(试行)(浙检检〔2012〕289号)等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实施办法适用于台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下简称台州局)对由台州辖区内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生产出口并被境外官方或相关贸易人退回的产品开展信息收集、原因调查、风险研判、信息处置,以及对出口退运货物的责任认定及责任追究等相关追溯调查管理工作。本办法的调查范围为出口退运工业产品的追溯调查管理工作,但不适用于出口食品、化妆品和动植物产品等。

第三条 综合处负责全局出口退运货物追溯调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包括分配任务、审核结果、监督检查和信息系统的技术支持。

各调查部门负责出口退运货物的原因调查、责任认定、风险研判、信息处置、结果初审和后续监管工作。

第四条 各调查部门按规定对出口退运货物调查事项分现场调查、书面调查和备案调查三个类别进行。

调查部门按规定对出口退运货物的调查结果分高风险、较高风险和一般风险三个级别进行。

第五条 为便利出口退运货物追溯调查管理工作,各部门应当采用信息系统来开展对出口退运货物信息收集、原因调查、风险研判和信息处置等管理工作。

第二章 信息收集和传递

第六条 出口退运货物信息通过以下途径收集:

(一)进境货物及其木质包装、集装箱及运输工具报检/申报时提供的有关单证;

(二)相关口岸部门提供的信息;

(三)国家质检总局下发的有关信息;

(四)投诉举报信息;

(五)媒体公布的有关信息;

(六)其他途径。第七条 检务部门在受理进境货物及其木质包装、集装箱或运输工具的报检/申报时,对贸易方式为“退运货物”或“进料成品退换”的,应当要求申请人提供进口货物报关单或海关备案清单,同时提供原出口货物报关单或海关备案清单及其他相关材料、并由申请人如实向检务部门填报《出口退运货物情况登记表》(附件1,以下简称《登记表》)。CIQ2000系统中申报为“退运货物”的信息应当100%录入信息系统。《登记表》应在7个工作日内提交综合处,再由综合处统一提交省局。

各业务部门负责在检验监管中退运货物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并录入出口退货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信息系统)。

第八条 获悉出口退运货物信息的部门应填写《出口退运货物追溯调查信息表》(附件2,以下简称《信息表》),并在3个工作日内将出口退运货物信息录入信息系统,由综合处审核后提交省局。

综合处应当在收到退运信息后的2个工作日内接受信息或退回非本辖区内的信息。

综合处按出口工业产品检验监管职能分配调查任务。

第三章 追溯调查

第九条 出口退运货物追溯调查内容以退货原因、货物检验情况、企业质量体系情况、企业诚信情况和其他需调查的情况等五大调查要素为核心:

(一)退运原因调查: 1.因质量原因而退运:质量问题是否涉及安全、卫生、环保和健康等不合格项目;外贸合同是否订明相关质量条款,且该条款是否与退运原因相关联;是否被境外官方以召回、下架或通报等方式予以强制退回;境外客户退运理由是否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等;质量问题是否发生在商品质量保证期内;是否涉及数量、重量或包装不符等问题。

2.因非质量原因而退运:是否存在运输过程中残损、交货期延误、违反信用证条款等无法履行贸易合同的问题;是否属于超过商品质量保证期的维修行为;是否属于商品质量保证期内的消费者使用不当原因;是否在贸易过程中发生不可抗力事件等。

(二)货物检验情况:

当属于质量原因退运的情况,还应调查:

1.原出口货物是否为《目录》内商品;原出口前是否经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采取何种检验方式,且是否对外出具证书;退运货物涉及的不合格项目是否经过检验,采用的检验标准和方法是否准确;检验检疫机构对该批货物实施的检验监管模式;

2.原出口前是否由第三方检验机构实施检验检测并出具检验报告或证书;退运货物涉及的不合格项目是否经过检验,采用的检验标准和方法是否准确;

3.该批货物在到达境外后是否经境外官方机构或其指定和认可的检验机构实施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或证书。

(三)企业质量体系情况:

当属于质量原因退运的情况,还应调查:

1.出口退运货物的生产企业是否已经建立了与生产规模及能力,以及与产品安全质量特性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该体系是否通过认证;由哪家认证机构实施认证;最近一次的体系复审结果是否与出口退运原因存在相关联系;

2.出口退运货物的产品是否须满足国际市场或目标市场的准入要求且应实施相关产品认证;该产品认证由哪家检验机构实施并许可;认证结果与退运原因是否存在相关联系;

3.出口退运货物的生产企业是否已建立了相关产品输入国家或地区的强制性技术法规或标准的收集制度和渠道,并具有对其更新做出快速应对的能力;

4.出口退运货物的生产企业是否建立了与出口产品被预警、索赔、退运及投诉相关的信息收集制度和渠道,以及相关处置应对制度;

5.出口退运货物的生产企业是否已经由检验检疫机构实施分类管理,其企业管理类别与商品风险评级是否与其检验监管模式相匹配。

(四)企业诚信情况:在原出口过程中是否存在逃避检验检疫监管的行为;是否存在瞒报、谎报出口退货真实原因的情况;是否与经过认证的产品存在一致性不符的情况;是否以出口退运货物的贸易方式逃避进境检验检疫监管的行为等。

(五)检验检疫机构认为需要调查的其他情况。第十条 以下情况应当列入现场调查:

(一)出口退运货物列入《目录》内的出口法定检验商品;

(二)单批退运货物货值达到或超过10万美元的出口非法定检验商品;

(三)60日内,连续发现五批及以上属同一国内收货人,或同一国内生产企业的同类出口非法定检验商品;

(四)对《登记表》或《信息表》或信息系统传递的退货信息上的退运原因系被境外官方以召回、下架或通报等方式予以强制退回,或境外客户退运理由涉及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出口非法定检验商品;

(五)对《登记表》或《信息表》或信息系统传递的退货信息上的退运原因为出口退运货物存在涉及安全、卫生、环保和健康等不合格项目;

(六)对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与出口退货有关且仍在通报有效期内的警示通报所涉及的出口退运货物。

第十一条 现场调查应当遵循检验与调查岗位分离原则,对原《目录》内产品出口时执行检验监管任务的检验检疫人员实行回避制度。

现场调查至少由两名检验检疫人员组成。第十二条 调查部门应当在受理退运信息后,及时组织调查人员赴出口退运货物的存放地点或者生产企业实施现场调查。如有特殊原因延期的,应当在信息系统结果登记中录入延期原因。

调查人员应当对退运原因进行深入调查,收集必要的佐证材料。现场调查完毕应当填写《出口退运货物追溯调查情况表》(附件3,以下简称《调查表》)。《调查表》应当由出口退运调查业务分管局领导确认。

第十三条 下列情况应列入书面调查事项:

对《登记表》、《信息表》或信息系统传递的退货信息上的退运原因为出口退运货物存在除安全、卫生、环保和健康等项目以外的质量不合格问题,且单批退运货物货值达到5万美元且不超过10万美元的出口非法定检验商品,应当列入书面调查。

第十四条 进行书面调查时,调查部门应当要求收货人或生产企业认真填写《出口退运货物追溯调查情况说明》(附件4,以下简称《情况说明》)并提供相关佐证材料。

第十五条 书面调查过程中发现可能导致行业性、区域性贸易风险的情况,或其他检验检疫机构认为有必要的情况,应当转为现场调查。

第十六条 其余情况应列入备案调查事项,由调查人员直接审核《登记表》、《信息表》或信息系统传递的退货信息,在进行必要的统计分析后予以备案登记。如有必要,可以对退货信息进行现场或书面调查。

第四章 风险评估和信息处置

第十七条 调查完毕后,各调查部门应当依据评估规则(附件5),按评估程序将退运信息初评为高风险信息、较高风险信息或一般风险信息,并对退货信息进行妥善处置,填写《风险评估和信息处置表》(附件6)。评估和处置结果应当由综合处负责人确认。

第十八条 各调查部门应当将初评为高风险信息的退货调查信息及调查资料参照台州局检验监管重大业务事项报告及不合格案件风险预警处置工作的相关规定报送综合处,经分管局领导批准后,由综合处统一上报省局。

第十九条 各调查部门为避免后续因同类原因对辖区内出口贸易造成不良影响,可向生产经营企业、地方政府、相关机构发布风险预警,必要时,也可提请省局发布警示通报。

第二十条 各调查部门应当加强对出口退运货物进境后的后续处置方式的信息调查,避免不合格商品流入国内流通市场或回收利用过程中污染国内环境等情况发生,对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情况应当及时通报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必要时,发布通告,提醒消费者和使用者注意可能流入国内市场的退运货物的风险和危害。

第二十一条 对高风险和较高风险信息涉及《目录》内的产品,经查实因生产企业自身质量管理原因导致的退货,各调查部门根据台州局出口工业产品企业分类管理及灰名单企业管理制度的相关规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第二十二条 对涉及《目录》外的产品,各调查部门每月28日前向综合处报送《出口退运调查中目录外商品数据统计表》(附件7),由综合处汇总上报省局。

第二十三条 各调查部门应当利用退货调查信息加强对国外技术贸易壁垒措施的研究分析,帮助企业做好应对工作,并及时报送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

第二十四条 各调查部门对辖区内企业出口退运货物追溯调查结果,应当根据出入境检验检疫企业信用管理工作规范的相关规定,及时采集到进出口企业诚信管理系统。

第二十五条 对经查实因检验检疫工作质量问题造成退货的,视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调查中发现退运货物的生产企业、外贸经营单位或其代理人涉及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立案查处。

调查过程中发现退运货物涉及第三方检验机构工作质量问题,或生产企业存在重大管理漏洞且体系已通过第三方认证的情况,应当按照认证有效性检查工作要求开展。

第二十六条 各调查部门应当在调查完成后及时风险评估和信息处置,根据信息系统结果登记的要求完整录入调查结果信息,并审核提交。

现场调查应当同时以附件形式上传《调查表》和《风险评估和信息处置表》。

书面调查应当同时以附件形式上传《情况说明》和《风险评估和信息处置表》。

备案调查应当同时以附件形式上传《风险评估和信息处置表》。

从第六条中除第一款外的其它途径获得出口退运货物信息的,还应当上传《信息表》,能获得《登记表》的情况下,应当上传《登记表》。

各调查部门接受信息后应在13个工作日完成调查并提交审核材料。

第二十七条 综合处在调查部门提交信息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结果审核。

第二十八条 综合处对退运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的派发、调查、审核环节进行不定期监督抽查,并通报抽查情况。

第二十九条 各调查部门对出口退运货物追溯调查单证实施归档管理,档案包括以下资料:

(一)《登记表》或《信息表》或信息系统传递的退货信息表;

(二)《调查表》;

(三)《情况说明》及相关证明材料;

(四)《风险评估和信息处置表》;

(五)原出口前经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相关检验证书或通关证明;

(六)原出口前经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相关检验证书或检测报告;

(七)原出口时的相关外贸单证(包括:原出口货物报关单或海关备案清单);

(八)出口退运货物进境时的相关外贸单证(包括:进口货物报关单或海关备案清单);

(九)其他相关资料。

对调查结果分级为高风险信息的,档案留存期限为5年;为较高风险信息,档案留存期为2年;为一般风险信息的,档案留存期为1年。

第三十条 各调查部门应当于每季度首月7日之前报送上一季度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统计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原因分析、风险评估、信息处置、信息应用、典型案例等要素。

第五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对出口退运货物免于实施检验,对进境时需出具《入境货物通关单》的,应当在通关单备注栏注明“出口退运货物”。

第三十二条 本实施办法由台州检验检疫局负责解释。第三十三条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台州检验检疫局出口退运货物调查工作程序(试行)》(台检综〔2011〕60号)同时废止。

附件:1.出口退运货物情况登记表

2.出口退运货物追溯调查信息表 3.出口退运货物追溯调查情况表 4.出口退运货物追溯调查情况说明 5.风险评估规则 6.风险评估与信息处置表

甘肃检验检疫局 深圳检验检疫局 篇5

为贯彻落实2006年全国供港澳农产品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口岸局和产地局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建立长期协作机制,确保甘肃供港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甘肃优质水果、蔬菜和活牛扩大供港出口,甘肃检验检疫局和深圳检验检疫局经过认真协商,达成以下共识:

一、甘肃检验检疫局对甘肃省内的供港水果果园和活牛育肥场进行注册登记,对供港蔬菜种植基地进行备案登记,将注册登记和备案登记名单,包括品种、产量等通报深圳检验检疫局。

二、深圳检验检疫局对管辖范围内的供港水果包装厂和蔬菜加工厂进行检验检疫注册登记和实施日常监督管理,并将注册登记名单通报甘肃检验检疫局。

三、凡是在甘肃省内进行加工、包装直接出口香港的水果、蔬菜和活牛,由甘肃检验检疫局实施检验检疫。对于诚信企业出口的供港水果、蔬菜和活牛,深圳检验检疫局将设立快速便捷通道,免核查换证放行。甘肃检验检疫局每半年将诚信企业名单向深圳检验检疫局通报一次。

四、凡是需要在深圳加工和包装后再出口的水果蔬菜,甘肃检验检疫局视注册登记果园和备案登记基地管理情况出具产地供货证明,深圳检验检疫局核查后认为货证相符的,方可受理报检,进

行出境检验检疫工作。

五、深圳检验检疫局可商甘肃检验检疫局对甘肃供港水果注册果园、蔬菜备案基地和供港活牛育肥场进行产地疫情和农兽药使用情况的调查,甘肃检验检疫局可商深圳检验检疫局对经深圳口岸供港甘肃产水果、蔬菜和活牛进行跟踪调查。

六、双方一致同意加强联系与协作,甘肃检验检疫局及时将甘肃水果、蔬菜和活牛产地突发的动植物疫情、农兽药使用情况通报深圳检验检疫局,以便做好出境前的核查和检验检疫。深圳局及时将口岸查验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反馈甘肃检验检疫局,以便做好问题产品的溯源。

七、每年分别在甘肃和深圳各举办一次联席会议,检查以上条款的落实情况,商讨甘肃水果、蔬菜和活牛检验检疫相关事宜,不断完善甘肃检验检疫局与深圳检验检疫局的协作机制,确保甘肃水果、蔬菜和活牛的质量安全,促进和扩大甘肃农产品出口香港。

八、国家质检总局如有新规定,按国家质检总局的新规定执行,对未列入本协议的其他事宜,由双方共同协商解决。本协议自签字之日起执行。

甘肃检验检疫局(签字)深圳检验检疫局(签字)

(盖章)(盖章)

出口电子检验检疫论文 篇6

随着外向型经济和现代物流方式的快速发展,对外贸易关系人对检验检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利用无纸化报检、电子放行等方式,加快检验检疫验放速度已是促进外贸发展的必然趋势;报检单位与进出口货物生产地或存放地不在同一地点,外贸企业要求凭报检人意愿选择报检机构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研究多点报检、属地验放、报检通关便利化是检验检疫信息化今天的发展方向。所以,在“出口电子检验检疫”模式的要求下,对“检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集中审单与风险分析、统一布控与有效监管结合的运筹

在出口电子检验检疫工作日渐成熟的条件下,进出口电子检验检疫工作也提上了日程,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检务区域化管理”工作对原有检验检疫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模式不会产生大的冲击,因为技术的应运始终是为管理服务的,原有的法律法规、业务管理制度都会持续生效,但是先进的电子化技术和管理方式的引用也必将促进工作模式的更新和发展。“检务区域化管理”工作的核心机制,即集中审单工作机制和三集中审单系统、出口电子检验检疫系统、CIQ2000系统等应用系统,以检验检疫资质管理、风险管理和诚信管理为基础,对审单要求进行全面梳理,有效识别和量化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统一审单规则,通过自动审单、专家审单相结合,实现风险预警、自动拦截和统一布控。而针对具体部署和运筹,笔者认为,检务部门应从几个方面来加强:

第一,统一思想、规范做法。对CIQ2000、电子检验检疫系统、诚信管理系统等业务系统中的许多业务内容进行统一设置,这不光是业务问题,同时也是管理上的要求。统一集中的做法,肯定会对原来分布式处理业务带来冲击,各个分支机构都要不同程度地进行调整。因此,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很关键。

第二,多方综合、合理设置。正是由于检务区域化集中管理对分支机构执行的日常业务操作影响很大,检务管理部门在集中前的统一设置问题上一定得慎重,要多机构、多次、广范围的调研并听取意见。

第三,认真筹备、审慎推出。在推出之前要反复推敲,多方征求意见,还应

考虑网络运行速度、数据查询速度等,检务管理的统一操作也会影响原来操作者的思路。因此,为保证正常业务的运行,使集中审单不会造成大塞车或大混乱,认真筹备、审慎推出很关键。另外,加强对各分支机构的业务培训也是不可或缺的,这里的培训既包括与技术有关的相关操作和调试,而更重要的是培训讲解检务环节相关的设置和具体操作。不同部门之间对同一报检单的计收费、结果登记、提交和证稿拟制的操作技巧等,通过培训使不同的操作者对于集中审单有个初步印象,到时候遇到问题不至于手忙脚乱。

第四,应急措施、未雨绸缪。考虑到集中审单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很高,因此一旦网络发生故障甚至瘫痪后,除了技术部门应该建立应急预案外,作为检务管理部门也应该从业务的角度出发,建立相应的应急措施防患于未然。

“低碳”通关更便利:无纸化管理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没有了打印出来的书面证稿使审核把关环节无从着手,这也是推广无纸化报检以来最为棘手的问题。

首先, 针对检验科室审核,笔者认为可以在CIQ2000管理系统中增加审核功能程序, 就是检验检疫人员登记检验结果、填制原始检验检疫记录、拟制证稿后, 先提交给本部门具有审核资格的人员,由审核人员对电脑中的检验检疫结果登记、原始记录和证稿内容逐项进行审核。审核发现存在严重问题的退回重新修改, 错误较少的, 也可以由审核人员直接修改。最后经业务科室确认无误后, 由审核人员向检务提交原始检验检疫记录和证稿。

其次是检务的审证环节。无纸证稿审核工作,给习惯了书面证稿审核的审证工作人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过这只是个习惯问题,相信信息化如此发达的年代,他们会很快适应。问题是CIQ2000系统与出口电子检验检疫系统及相关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与交换,目前无法做到这些系统的完全无缝连接,审证人员需要进入出口电子检验检疫系统审核证稿,再返回CIQ2000系统提交审核结果才能完成审证工作,无疑加重了审证工作的风险。区域化管理工作从根本上应该加强CIQ2000系统的升级和优化,并与出口电子检验检疫系统、进出口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及报检员管理系统等紧密连接。提升和更新自动审证功能,以检验检疫资质

管理、风险管理和诚信管理为基础,对审单要求进行全面梳理,有效识别和量化检验检疫业务风险,统一审单规则,通过自动审单、专家审单相结合,实现风险预警、自动拦截和统一布控。

再次是电子数据的归档及数据保存期限。归档是检验检疫工作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随着检验检疫业务量的成倍增长,目前的检务档案管理方式与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电子化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检务档案管理中归档过程较繁锁、归档工作量较大、档案库房占用量较多以及档案利用率较低等方面的问题日渐突出,无纸化的推广也为检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思考。为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对检务档案管理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思考:

(一)参照企业分类管理方式,对企业进行分类建档。结合电子监管工作,对信誉好、进出口量较大且质量稳定的企业进行分类后实行简便建档管理,在CIQ2000系统中电子数据归档不需逐份录入报检号而实行批量归档。例如:对出境货物电子监管企业实行“无纸化”报检后,企业归档时只需提交通关单底联,其他随附单证如厂检单、合同、发票、装箱单及各种注册备案证书等证明文件以上传附件的形式报检时一并提交,由企业根据报检批建立电子监管档案,包括报检随附单证、生产厂检纪录和实验室检测数据,以备核查;检验检疫机构业务部门对电子监管企业档案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确保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溯源性。检务部门对这类报检单在CIQ2000系统中的数据归档环节,根据报检日期、主施检部门、单位注册号等条件进行待归档查询后,对符合归档条件的报检号进行批量归档;对通关单档案只需按企业名称、报检日期简单地建档立卷。

(二)根据出入境货物的报检类别,货物的不同特性、不同风险度对不同货物进行分类建档。例如:对电子转单换证凭条到口岸换发通关单的“验证”出境货物,在CIQ2000系统中的数据归档环节,根据报检日期、主施检部门等条件将其电子数据批量归档,其换证凭条可随通关单存档联一并存档,需要时可根据报检号查找通关单流水号及对应的换证凭条。而对涉及安全、卫生、环保的进出口敏感货物,实施卫生注册登记、质量许可管理等凭证报检的货物,或检验周期较长的大型成套设备,根据需要可较详细地按货物分类或主施检部门分类建立档

案。

(三)控制程序根据目前国家质检总局对检验检疫业务档案管理规定, 出境检验检疫业务档案需要保存2年, 进境检验检疫业务档案需要保存3 年。与此相适应, 为节约服务器内存空间,在归档数据管理上也应该设置保存期限控制程序, 对超过保存期限的归档数据及时自动清除, 实现电脑数据与实际档案保存期限同步。

锐意进取 拓展功能

通关单的签发宜实行两种模式并存,可结合企业诚信管理、企业的产品特性,对不同的企业采用不同模式。对产品无木质包装,并且通关单量较大的企业可实行后台签发的模式,以有效缓解企业排队领单的现象;对有木质包装、通关单量小的企业可采取窗口签发模式。当然,取消书面通关单的电子通关更能从根本上优化通关单的签发流程。只要在电子通关单上利用电子密钥进行电子签章工作,目前的电子通关单联网核查系统就完全具备了在进出口货物通关环节上全面取消纸质通关单流转的功能。此项功能的开通,将全面推进无纸化模式的历史进程,大大提升货物的通检通关速度,也在一定程度上缓释了检务工作者盖章放行的压力。

企业上传附件功能的开发,给无纸化报检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便利,但对日出口量日益增长的企业(如天津三星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每天需准备数百套甚至上千套报检及检验检疫所需的附件数据,不仅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还降低了通关效率。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建议开发出口企业ERP(企业资源管理)检验检疫监管系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远程报检。目前建立ERP系统电子接口的企业寥寥无几,所以实现电子单据申报、传输、储存、浏览、归档等全程无纸化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开发。

开发出口电子检验检疫系统充分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有利于检务区域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一方面严把国门,另一方面开拓新业务,是检务部门必须充分开发的新课题。近年来,检验检疫业务改革成效显著,而其中检务改革又是前沿阵地,可谓任重而道远。出口电子检验检疫模式下的检务区域化管理的开展,也

上一篇:李彦仙字少严其先宁州人也原文赏析及译文下一篇: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渗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