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检验检疫

2024-07-02

植物检验检疫(精选12篇)

植物检验检疫 篇1

“检疫”一词源于意大利语“quarantina”,意义为“四十天”,亦即40天观察期。14世纪中叶,欧洲大陆黑死病、霍乱、黄热病等流行性疾病肆虐,引起了人口的大量死亡,人口数量急剧下降,欧洲大陆惶恐不安。意大利威尼斯城为阻止这些致命性传染病的传入和蔓延,在1403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检验检疫站,并制定了外来船只和人员的检验检疫规定,规定外来船舶及随船人员必须在海上滞留40天,在此期间如果没有传染病的发生,才允许船舶进港靠岸和人员上岸。意大利威尼斯城早期的这种防止疫病传入的检验检疫方法被称为“隔离法”,随着各国、各地区对意大利威尼斯城这种检验检疫方法的引入,意大利语“quarantine”一词也逐渐发展成为“检疫”。由此可见,动植物检验检疫是为了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植物危险性病害、虫害、外来杂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从一个国家或地区侵入另一个国家或地区,从而有助于保护本国、本地区农、林、牧、渔业安全生产和人体健康,这同时也是在履行国际义务。近年来,动植物检验检疫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包括检验检疫技术的提高和进步,比如引进了分子生物学技术、试剂盒快速检测技术,还开发了系列无损快速检测设备,比如近红外光谱检测仪、X光透射检测仪等,不仅简化了动植物检验检疫的过程,丰富并优化了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方法,而且还有效提高了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效率和准确性,高效、快速和无损已成为当下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技术热点。随着人们对动植物性食品安全的追求,动植物检验检疫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众多超市几乎每天都要公布动植物食材的检验检疫情况。尽管如此,猪流感、禽流感、黄曲霉毒素等常见病毒还是不断地威胁着人们所食动植物源性材料的安全,这些动植物源性疾病还可能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所以动植物检验检疫的重要性及其作用还需进一步的探讨,以为今后动植物检验检疫提供有益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一、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发展

15世纪以来,尤其是在19世纪,世界接连出现一系列动物疫病和植物危险性病虫害事件,破坏了生态环境,并威胁着人类健康,导致重大经济损失。例如,从秘鲁传入欧洲的马铃薯晚疫病,这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会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美国的“舞毒蛾”主要危害叶片,几周内可把树叶吃光,曾给欧洲国家的林业和经济带来极大的损失。此类事件的发生致使各国纷纷立法,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防止动植物疫病的传播与扩散,避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和造成社会经济不稳定等,并由此推动了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发展[1]。1927年,中国最早在天津建立了“农工部毛革肉类出口检查所”动物检验机构;1928年,中国在沿海各地区先后建立了“农产物检查所”,并公布了《农产物检查条例》,这标志着中国史上最早的植物检疫机构成立。中国动植物检验检疫事业发展过程较为缓慢,其主要原因是战乱不断,因此,虽然中国动植物检验检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期间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破坏,所以中国植物检验检疫的发展极为曲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越来越频繁,规模也越来越大,相应的动植物检验检疫事业也发展迅猛,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各种动植物检验检疫规章制度相继被废除,各级动植物检验检疫机构基本陷于瘫痪,无法正常进行工作,这给中国对外贸易设置了很大的障碍,也带来了中国对外贸易经济严重的损失。1980年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对外贸易的迅猛增长,我国已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并颁布了各类法律法规,形成了较完整的动植物检验检疫体系,有些已和国际接轨。如今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贸易也必将迅速增长,动植物检验检疫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但是,我国目前的动植物检验检疫在技术革新和设备开发方面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与国际动植物检验检疫水平存在着一定差距,例如,我国许多地方检验检疫机构的基础检测设施和技术较为落后,使得对于动植物检验检疫结果的准确性有着很大的争议,不被国际所认可;另外,目前我国关于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法律法规与国际水平相比有一些还是处于比较低的标准,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与国际水平接轨。

二、动植物检验检疫相关法律法规

当下国际、国内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动植物疫病的频繁发生和传播,严重威胁到了人类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另外,国与国之间动植物进出口贸易日益增长,国际贸易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国与国之间以及过境动植物检验检疫变得日益频繁和不可或缺。这些现实促使各国政府对动植物检验检疫高度重视,并制定出一系列关于动植物检验检疫的法律、法规和协议等。我国现有动植物检验检疫的主要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植物检疫条例》、《进出境植物检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等[2],其中最为重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其中明确规定了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的目的,即防止有害外来动植物资源传入、传出我国国境。1996年12月发布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中要求对来自传染病疫区动物或者易携带动物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动物原体、易滋生植物害虫或者混藏杂草籽的植物产品以及用作动物饲料的植物产品应实施检验检疫,以保护本国动植物资源免受外来物种侵入。目前,我国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动植物检验检疫法律、法规体系及各级检验检疫机构,保证了我国动植物检验检疫的顺利实施。国际上关于动植物检验检疫的重要的组织、法律法规和协定有:世界贸易组织(WTO)、《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的协议》(SPS协定)、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国际动物卫生法典》、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等。其中《SPS协定》,是WTO在“乌拉圭回合谈判”取得的一个国际多边协议的重要成果,该谈判历时长达8年之久,该协定就是为了确保国家之间动植物食品和动植物资源的安全。目前,《SPS协定》也是国际贸易关系中大部分国家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行为实施的国际准则。我国已于2001年加入WTO,因此,在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中,必然要遵守《SPS协定》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在《SPS协定》要求下加强动植物检验检疫管理与规范,实现国际接轨,保障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

三、动植物检验检疫的作用

动植物检验检疫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外来国家或地区有害动植物资源的传入、传出,以保护本国、本地区动植物资源的安全。具体来讲,动植物检验检疫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保护农、林、牧、渔业安全生产。

动植物检疫在国外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869年动物检疫领域出现最早的法律法规,是由英国制定的《动物传染病法》。此外,1977年英国政府制定和实施了《危害性昆虫法》,随后其他各国也相继颁布各类动植物检验检疫法律法规,有效地防止了动物传染病、寄生虫、植物危险性病害、虫害、杂草及其他有害生物等的传入、传出,保护了本国家、本地区农、林、牧、渔业安全生产,并且对国与国之间检疫协定书的签订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 保护动植物及其产品国际贸易顺利进行。

国际贸易与动植物检疫是相互促进的,但也存在着相互制约的作用。1881年欧洲国家在瑞士伯尔尼共同签订《葡萄根瘤蚜公约》,以防止危害性病虫传播;1924年,巴西、法国等28个国家成立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至今全球几乎所有国家都加入了该组织。动植物检疫有助于促进国家相互之间的动植物及其产品的贸易活动,为产品的进出口开辟更广阔、更规范的贸易途径。例如,2003年世贸组织对“日本限制进口美国苹果”的行为依法做出了相应合理的裁决,制止了日本违反国际贸易规则的行为,世贸组织还解除了日本对我国新疆哈密瓜禁止进口的有意限制,为新疆哈密瓜开辟日本市场保驾护航。由此可见,动植物检验检疫不仅防止动植物疫病的传播,并且能够保护国际之间的正常贸易,阻止不合理贸易壁垒的产生,是国际贸易正常进行不可或缺的技术和法律保障。

3. 防止经济效益的损失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据统计,每年因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其中中国约574亿元人民币,印度约1300亿美元,美国约1500亿美元,南非约800亿美元。爱尔兰曾因马铃薯晚疫病的流行,造成100余万人饿死,人口锐减;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也就是艾滋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世界范围内导致近1200万人死亡,超过3000万人受到感染。由此可见,动植物的检验检疫,不仅能够有效地预防动植物及其产品疫病的产生和传播,并且能有效地保护人民身体健康、防止农林牧渔业产业经济的损失和保护正常的国际贸易。

结论:国际贸易日益频繁,规模日益增大,动植物检验检疫也相应地成为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国应该继续完善国内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国际协定,加强与国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国与各国之间的贸易提供技术性支持,并保障我国农、林、牧、渔业安全生产和人民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蒋书楠.植物检疫应该成为一门新兴学科[J].植物检疫,1987,(2):85.

[2]任荔荔,朱飞,詹国平,等.中国动植物检疫处理体系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植物检疫,2013,(2):38-40.

植物检验检疫 篇2

一、名词解释题

1.植物产品:是指来源于植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病虫害的产品,如粮食、豆、棉花、油、麻、烟草、籽仁、干果、鲜果、蔬菜、生药材、木材、饲料等。

2.实验室检测:是指借助于实验室仪器设备对动物样品进行动物疫病检查、鉴定的法定程序

3.检疫监管: 检疫机关对进出境或调运的植物、植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等过程实行监督管理的检疫程序。

4.出境动物:

5.过境动物产品:

6.检疫出证:检疫机关根据进出境或调运的植物、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的检疫和除害处

理结果,签发相关单证并决定是否准予调运的法定程序。

7.检疫审批:按检疫法规定,进境植物、植物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办理审批手续。

8.过境动物:

9.动物产品:是指来源于动物未经加工或者虽经加工但仍有可能传播疫病的产品,如生皮张、毛类、肉类、脏器、油脂、动物水产品、奶制品、蛋类、血液、精液、胚胎、骨、蹄、角等。

10.检疫处理:一种采取扑杀即全部杀掉,尸体深埋或焚烧,另一种则退回。对于动物产品也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进行消毒处理。

11.现场检疫:是检疫人员在现场环境中对输入或输出的应检物进行检查和抽样,并初步确认是否符合相关检疫要求的法定程序。

12.检疫申报:是检疫物输入或输出时由货主或代理人向检疫机关及时声明并申请检疫的法定程序。即检疫物在到达前或到达时,货主或代理人必须及时向检疫机关进行检疫申报,以利于办理提货手续.13.隔离检疫:是将进出境或国内调运的有关动植物在检疫机关指定的场所内,于隔离条件下进行饲养或种植,并在其生长期内进行检验、检测和处理的一项措施。

14.检疫许可: 是在输入某些检疫物时,输入单位向检疫机关提前提出申请,检疫机关审查并决定是否输入的法定程序。

12012/11/6

二、判断题

1.入境集装箱可随货物一起在报关后由目的地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疫()

2.对装运出口易腐烂变质食品的船舱和集装箱,承运人或装箱单位必须在装货前申请检验。未经检验合格的,不准装运()

3.法律、行政法规、国际条约规定或者贸易合同约定的其他应当实施检验检疫的集装箱,按照有关规定、约定实施检验检疫()

4.对来自动植物疫区的船舶、飞机、火车等,无论是否装载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在入境口岸均应实施动植物检疫()

5.进境检疫时发现运输工具中装有我国规定禁止或限制进境的物品,应予没收()

三、简答题

1.什么是动植物产地检疫?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派员在动植物、动植物产品生产基地实施的检疫称为产地检疫。产地检疫是动植物及产品在国内进行调运前,由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或生产地进行的检验、检测,以防止管制性动物疫病或植物有害生物在国内传播或扩散的一项措施。

2.哪些货物必须在进口前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哪些情况应重新申办检疫审批手续?《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规定,输入动物、动物产品、植物种子、种苗、其他繁殖材料及部分粮食类必须提出申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必须在进口前办理检疫审批的粮食种类如下: 小麦、玉米、大麦、燕麦、黑麦、大豆、稻谷、大米、高粱、荞麦、麦芽、番薯、木薯、木薯干、谷糠、黍、粟、马铃薯、面粉、麦麸、木豆、刀豆、鹰嘴豆、扁豆、香豌豆、兵豆、羽扇豆、驴豆、菜豆、绿豆、赤豆、豌豆、蚕豆、豇豆、眉豆、豆粕、其它粮谷类和豆类粮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十五条内容规定,办理进境检疫审批手续后,有下列情况之一的,货主、物主或者其代理人应当重新申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

(一)变更进境物的品种或者数量的;

(二)变更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的;

(三)变更进境口岸的;

(四)超过检疫审批有效期的3.出入境伴侣动物的检疫要求是什么?

旅客携带伴侣动物(犬、猫)入境,须持有输出国和地区官方兽医检疫机关出具的检疫证书和狂犬病免疫证书向海关申报,并由海关通知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疫。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犬、猫在指定场所进行为期 30天的隔离检疫。经检疫合格的犬、猫,才准予入境。旅客携带伴侣犬、猫入境,每人限一只。

旅客携带伴侣动物出境,应事先向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报检,报检时须提供狂犬病免疫接种证明。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申报的伴侣动物根据输入国的要求实施检疫,检疫合格的,出具《动物健康证书》,准予出境。

4.产地检验和预检的作用是什么?

植物检验检疫 篇3

摘要:2014年3月1日,《新闻联播》头条播报里一句“跨境电子商务保持30%以上的增速,中国正在和美国一起成为全球跨境电子商务的中心”为跨境电商爆炸式的发展吹响了号角。作为跨境电商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环,检验检疫的职责,除了日常产品安全检验之外,还有其他两个重要职能:第一个是防止人类传染病跨境传播,第二是防止病虫害的跨境传播,也就是检疫。因此,疫病疫情是检验检疫部门在跨境电商管理上防范的重点,如何严格检疫,加强邮寄入境的动植物产品风险控制,确保国家生态安全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入境动植物 风险 防控

一、背景

(一)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已经超过5000家,通过各类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超过20万家,跨境电商交易额达4万亿,同比增长30.6%,占进出口总额的14.8%,增速远超同期外贸增速。据统计,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达到3.75万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我国海外直邮市场交易额达到1290亿元,增速达60%,预计2015年将达到2478亿元。随着国内市场对海外商品需求的增长,跨境电商进口占比将不断提升,到2017年有望达到16.2%。

(二)以江门口岸为例,跨境电商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生态安全隐患

由于跨境电商是以邮包、快件为主进行传递,入境邮件的高速增长导致入境疫病疫情问题愈发突出。其携带的动植物疫情风险呈几何级数增长。江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从去年初开展跨境电商入境快件的查验业务,业务量不断攀升,2015年前5个月,跨境电商快件1146.95万件,与2014年同比增长446.56倍。今年,截获了600多批禁止进境物,其中包括象牙制品、玳瑁标本、穿山甲鳞片、袋鼠爪子、薰衣草种子、咖啡豆、大米、带虫干花、多肉植物、带土新鲜人参、宠物食品、海参、奶酪及各种肉类制品等等。以上这些都是《进出境邮寄物检验检疫管理办法》及《禁止从动物疫病流行国家/地区输入的动物及其产品一览表》明文规定禁止以跨境电商形式入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此外,检验检疫人员还从咖啡豆中检出检疫性害虫咖啡小蠹,从澳洲寄来的菜干和韩国寄来的新鲜人参中捉到活虫,从来自澳洲的快件中截获法国野燕麦杆草。试想,这些禁止进境物如果逃过了检验检疫人员的检查,堂而皇之地进入国门,不但严重影响我国对濒危野生动物的保护,而且外来生物的入侵、生存、定居、繁殖、扩散,其所产生的危害性,也许短期内不会呈现,而是延绵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后人们才能尝到其恶果,后果不堪设想。

二、跨境电商入境动植物产品检疫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制度不健全,监管有盲区

检验检疫对邮寄物执法把关的主要法律依据可以归结为“四法三例”,以及《进出境邮寄物检疫管理办法》、《出入境快件检验检疫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这些法律法规多数历经十多年未修订,无法完全适应跨境电商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日常工作的可操作性不强,使跨境电商入境动植物产品监管欠缺科学性,无法完全跟上跨境电商发展趋势。

(二)执法尺度不一,存在灰色地带

目前,各地检验检疫机构在跨境电商入境动植物产品监管方面因缺乏现有法规和制度的支持,执法的标准不统一,让人抱有侥幸心理,采取瞒报品名、夹带甚至是实报品名碰运气等方式,企图将国家禁止邮寄或携带的动植物产品冲检入境。

(三)动植物产品风险,公众认知度低

人们在轻点鼠标进行跨境网购时,往往都是随着自己的意愿,比如从澳洲购买带有薰衣草种子的小熊,从新西兰购买鹿筋和鹿尾巴,从韩国购买新鲜的带土人参,从美国购买奇亚籽等等,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购买的海淘品未经检疫而直接入境会给国家带来怎样的生态风险。

三、加强跨境电商入境动植物产品风险控制的建议

(一)作为整个进出口贸易中一股至关重要的力量,检验检疫部门对于跨境电子商务能否正常、持续发展拥有决策权

检验检疫部门应顺势而上,在保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前提下,遵循跨境电子商务规律,创新理念和方法,尽快修订跨境电商动植物产品的风险监管的政策法规,规范检验检疫机构对跨境电商的执法行为,为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同时增加法规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如:对跨境电商企业实行“备案+诚信+全申报”的管理模式,实行全备案管理,制定“电商主体责任制度、监督抽查制度、第三方检测结果采信制度、诚信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召回制度”等多项保障制度。对跨境电商入境动植物产品实行全申报及负面清单管理。负面清单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邮寄进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名录(1712号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名录》以及《禁止从动物疫病流行国家、地区输入的动物及其物品一览表》等。通过负面清单管理,将关口前移,管好准入动植物产品,降低检疫风险。

(二)检验检疫机构要充分利用雄厚的技术力量,建立与国内外监管机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统一的安全风险预警平台

定时收集国外有关动植物产品的法律法规以及疫情信息,并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向监管部门、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及公众发出相关预警,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防止疫病疫情传入国境。

(三)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向公众大力宣传检验检疫有关跨境电商入境动植物产品的规定,提高公众对入境动植物产品的风险意识和生态安全意识

让公众明白什么能买,什么不能买;提高公众对检验检疫的认知度,引导社会全员共同监管,共同守法。将跨境电商入境动植物产品没经检疫而进入国内的危害性及风险广而告之,加大查获的案例公开报道力度,使公众能直观生动地意识到动植物产品检疫工作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腾泰翼运营大数据中心.

2015年中国跨境进口电商市场专题研究报告[DB/OL].http://wenku.baidu.

com

[2]梁瑜,王东胜,习清.入境快件检验检疫质量控制政策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2(19):71—72

[3]罗世鹏,叶丽贞.如何防范跨境电商中违禁动植物产品“冲检”入境—兼谈“放管结合”的江门模式[J].南粤国检,2015(62)

[4]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携带、邮寄入境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名录释义[DB/OL].http://www.aqsiq.gov.cn/

[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总局关于进一步发挥检验检疫职能作用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DB/OL].http://www.aqsiq.gov.cn/

植物检验检疫 篇4

受经济全球化、贸易自由化、物流多样化以及气候异常变化等因素影响, 动植物检疫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 责任更加重大, 任务更加艰巨。江苏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 对外贸易发展迅速, 进出口货物、运输工具大出大进、快出快进, 企业和国际贸易要求越来越高, 通关条件也越来越苛刻。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江苏口岸的动植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迫切需要认真研究进出境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的特点, 把握其发展规律, 寻找不足, 提出对策, 提升动植检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 回顾前期工作的经验

1.1 加强交流合作, 推行联防联控

近年来, 通过建立联防联控协作组, 强化区域间、省际间联防联控机制, 促进了疫情监测与阻截防控并重, 加强了技术和学术的交流合作, 有效遏制了疫情的传入蔓延, 大幅度提高了江苏口岸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能力。

1.2 强化制度建设, 规范疫情管理

通过建立疫情应急管理制度, 提升了疫情的应急处理能力;通过建立疫情上报与发布制度, 提高了动植物检疫工作的针对性。科学合理的制度使得江苏口岸的疫情截获率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

1.3 注重人才培养, 提升队伍素质

近年来, 江苏省在人才的培养、选拔和引进上进行了必要的改革和创新, 把激励人才创新、重视人才素质和水平放在最重要位置, 建立了学科带头人制度, 积极引进生物技术领域高端人才, 注重发现和用好现有人才, 加大了对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培养力度, 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人才生存环境和条件, 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科技骨干队伍。

2 新形势下江苏口岸动植物检验检疫面临的严峻形势

江苏省是一个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综合性农业区域, 农业基础薄弱、环境脆弱。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我省对优质种质资源和粮食、木材、羊毛等资源性农产品的进口呈快速增长的态势, 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 抓质量、保安全的任务更加繁重。同时, 由于省内高速公路和各种运输渠道众多, 使应施检疫的植物及植物产品漏检和逃检现象有所增加, 加大了植物检疫防控工作的难度, 也为植物检疫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3 面对新形势江苏口岸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的不适应

3.1 法律、法规的不适应

目前, 欧美及亚洲周边国家农业生产国都相继颁布了植物保护或植物检疫方面的专门法律, 而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 植物检疫工作还主要依据国务院颁布的《植物检疫条例》。该条例已有近20年没有修订, 许多方面都严重滞后, 检疫执法的刚性不足, 自由裁量权过大, 早已经不适应当前植物检疫工作的需要。法律问题事关全局、事关长远, 很多问题归根到底都是法律问题。

3.2 动植物检疫队伍的不适应

江苏口岸进出口植物产品数量巨大, 但部分口岸植检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数量达不到要求, 一些植检人员的专业技术薄弱, 执法服务意识淡薄, 加之检疫手段落后, 这样的队伍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动植物检疫工作的要求。

3.3 工作条件不适应

目前, 全省系统由于缺少动植物检验检疫设施设备的配置标准, 相关口岸开放时难以提出配套建设的依据。有的口岸设施设备非常先进,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的口岸设施设备陈旧或缺乏, 相对落后。尤其在动植检实验室建设上, 一是发展定位不清晰, 二是投入不足, 三是缺乏激励机制。

4 应对新形势江苏口岸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工作思路

4.1 加强动植物检疫队伍建设

动植物检疫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强制性, 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法体系和一支高素质的检疫队伍。在今后的检疫执法培训中, 专业法应作为培训重要内容, 提高检疫法规实施的科学性和管理的有效性。要建立动植物检疫人员考核制度, 强化在岗培训, 提升应对突发疫情和重大检疫事件的能力。

4.2 加强口岸动植检初筛实验室检测鉴定

实验室检测能力是动植物检验检疫的基础。在口岸动植检初筛实验室的建设上, 全省各级检验检疫机构应加强统筹管理, 推动基础建设,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协作机制。一方面, 合理规划、配置, 引进、培养对应的人才, 切实加强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建设。另一方面, 创新思维, 合理利用资源, 通过远程鉴定等, 实现实验室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

4.3 加强动植物检疫宣传普及工作

为使动植物检疫工作让社会了解、让执法对象理解、让相关部门配合、让领导重视, 必须加强宣传普及工作。全省各级检验检疫部门要上下协调配合, 利用多种途径, 如电视、报纸、网络等, 宣传普及植物检疫的有关知识。

4.4 加强动植物检疫法规和保障能力建设

做好动植物检疫工作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作保障。在当前我国动植物保护法规尚不健全的情况下, 全省动植物检疫机构应当借鉴国外检疫管理通行做法, 积极采纳动植物检疫的国际标准、指南, 使动植物检疫更加符合国际惯例。结合本地实际, 加快检疫标准的制定, 构建动植物检疫标准体系, 提升动植物检疫规范化水平。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江苏口岸动植物检验检疫前期工作的经验。对新形势下江苏口岸动植物检疫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形势,动植物检疫,特点

参考文献

[1]冉俊祥.新时期动植物检验检疫工作的新特点[J].植物检疫, 2009 (z1) :4-6.

植物检验检疫 篇5

在旅检现场实施动植物检疫的主要手段是:

1.检疫报检

接受携带动植物及产品的旅客的检疫报检,并及时按有关检疫规定进行现场检疫处理。

2.登机检疫

3.现场查验

动植物检疫人员在检疫柜台和查验现场,结合海关对旅客行李检查环节实施检疫,并根据需要对旅客进行询问、抽查,使用X 光机透视检查,必要时开包(箱)检查。对海关截留并移交的动植物及产品和其他检疫物及时作好交接手续,予以登记,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在旅检现场应具备下列条件:

1.在旅客入境现场设立明显的动植物检疫申报台及动植物检疫法告示。

2.检疫人员统一着装,配带标志,仪表庄重,坚守岗位,待命执检。

植物检验检疫 篇6

关键词:外来生物;入侵;植物检疫

中图分类号: S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2-75-2

随着我国植物及其他农副产品进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加大了一些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率,危害我国生态安全,这些问题促使我国必须加强进境检查工作,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保护我国生态健康安全。

1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给我国带来的危害

随着人类活动交往越来越密切,加大了一些外来生物的入侵机率,一些有害生物被人类无意中带到新环境定居,这些外来有害生物的快速生长、繁殖、扩散,威胁到当地的居民是否能健康生活以及是否能继续维持平衡。这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的损失,其中,外来生物给人类带来的危害损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给当地居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近代,随着烟草霜霉病在欧洲的多次流行,给欧洲的许多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橡胶叶病疫的流行也使拉丁美洲等多个国家的橡胶产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的有机农业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来植物的不断引进,我国也惨遭外来有害植物的入侵,给农业、林业等多个产业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例如水稻象甲、美国白蚁及水葫芦等多种害虫及杂草,都给我国农林业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1.2 有害生物的入侵严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随着外来生物的入侵,我国各地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造成了严重的有害生物污染问题,有害生物的入侵导致一些本地的生物灭绝,生物原有的多样性遭到破坏,使人类生活的环境与自然景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水葫芦的引进来说,由于水葫芦的生长速度极快,现已广泛出现在我国的河流与湖泊中,水葫芦的泛滥,直接造成了我国多种生物灭绝,妨碍当地居民生活。

1.3 有害生物的入侵影响各国经济贸易

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今天,各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国际贸易在各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随着有害生物的入侵,各国在进出口贸易中常常出现一些摩擦,这给各国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加强植物的进境检查,限制进出口极为重要。

2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加快,形势严峻

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不断发展,引入植物数量不断增加,为有害生物入侵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外来有害生物随时有可能传入我国,这使得我国农林形势十分严峻。

2.1 经济迅速发展,外来有害生物侵入现象急剧上升

在经济发展的时代,进出口贸易已成为时代必不可少的主角,随着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增加,各个国家的交流越来越密切,为有害生物的入侵创造了有利条件,造成了各国有害生物入侵数量不断增加,传入的时间缩短,频率也大大提高,据调查统计,我国目前入侵的有害生物已经有450多种,并且还在不断的递增,就当前形势来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2.2 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加快的原因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加快,特别是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加快,致使有害生物入侵速度加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由于国际贸易中我国的农副产品进出口贸易活动越来越活跃,引进的种类和数量较以前都有了很大的增长,引进的数量和种类的增加使有害生物更加有机可乘,直接导致有害生物入侵加快。

其次,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在对有害生物的控制管理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于对有害生物的检疫管理困难,导致我国有害生物数量不断增加。

最后,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市场上流通的商品越来越多样化,农副产品贸易市场发展良好,交易频繁,造成了产品的流通加快,流通的渠道也大大增加,这都为当前我国的检疫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不便,检疫工作量的增加,造成了检疫工作中的漏洞增加,使有害生物的侵入可能性增加。

3 防止有害生物入侵的对策及措施

有害生物入侵给我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还直接破坏了我国的生态环境,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所以,防止有害生物的入侵是当前的首要任务。控制其有害生物的入侵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提高检疫人员的职业素质

为了有效的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加强进境植物检疫基础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国政府应给检疫工作提供足够的财力与人力支持,同时,加强检疫工作人员的道德素质和理论知识的培训也十分重要,政府应支持鼓励工作人员继续教育,为我国提供一个高素质的检疫团队。

3.2 必须加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的基础建设

纵观我国整体检疫工作来看,目前我国许多地方检验设施相对落后,检验手段也较差,没有专业的实验室,所以,必须加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的基础建设,提高我国对有害生物的控制及鉴定水平,有效的杜绝有害生物的入侵。

3.3 加强完善我国检疫法律建设

法制是维系社会平衡的有效手段,就我国当前的检疫工作来说,法制系统还有着许多的不足,特别是对于农业、林业等进出口农副产品的检疫,缺乏完整的法制系统,法律法规不够规范,造成了我国对进境植物检疫不够规范,没有完善的法律可作为参考依据。

3.4 提高我国检疫工作人员对有害生物的防范意识

为了创造良好和谐的检疫工作气氛,我国应加强检疫工作人员对有害生物的防范意识,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让国民更加了解有害生物入侵的危害,提高其防范意识,减少公民旅游或者贸易中无意带入的外来生物。

3.5 提早了解获得有害生物的信息

提早获得了解有害生物的信息在防范有害生物入侵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及早的获取这些有害生物的信息,才能及时制定一些相应的防范措施,因此,通过对有害生物监测和其数据的分析而建立起完整的信息系统十分重要。

3.6 应加强开展对有害生物的危害分析活动

由于有害生物危害性特别大,世界各国纷纷展开了对有害生物的危害进行分析的活动,从而作为防范有害生物入侵工作的重要依据,我国在这方面暂时还处于起步阶段,各个方面的分析还不够成熟,因此,有关部门应加大开展危害分析活动,对有害生物进行风险分析,研究出一些可行的控制措施。

3.7 限定其入境口岸,及早预防其有害生物的入侵

由于有害生物的危害十分大,所以我国应及早防范其有害生物的入侵,要对当前国际上流行的一些病疫了如指掌,在检查中限定其入境口岸,加强检查力度,做好紧急预案,一旦发现其有害入侵生物,第一时间控制,扑灭病疫。

3.8 加强对进境植物的检疫工作

为了有效的降低有害生物的入侵,必须在源头严格把关,所以,加强植物的进境检查尤为重要,对植物的引进检疫应严格把关,把引入的植物做详细的风险分析,对进境的植物检疫必须严格的抽样检疫,并在发现后进行严格的后续监管工作,以便发现出现疫情时能快速控制,扑灭。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时代的变迁,有害生物的入侵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主要问题,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使人类生活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不便,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进境植物的检疫相当重要,只有加强进境植物的检疫工作,有效的防止有害生物的入侵,才能为我国人民创造良好和谐的生存环境,使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平清.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风险分析方法与风险管理措施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

[2] 马平.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及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D].云南农业大学,2009.

[3] 孙冠英.基于网络的进出境植物检疫信息管理和辅助决策系统[D].浙江大学,2003.

[4] 吴海波.北仑口岸进境集装箱携带有害昆虫和杂草的调查与分析[D].浙江大学,2012.

植物检疫的现状与技术发展分析 篇7

1.1 林业植物检疫标准的现状

我国的植物检疫开始相对较晚, 1993年才真正意义上拉开序幕, 因为这一年公布了《松材线虫病检疫技术》和《林木引种》, 为植物检疫的发展提供了蓝本。此后直到2005年, 林业植物检疫体系的框架才初步形成。随后的2年, 我国制定并公布了4项检疫标准。这4项标准的设立, 使得我国的植物检疫体系初具规模, 这4条标准主要是针对林业除害处理、林业检疫管理、林业检疫检验技术和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根除等方面进行完善, 对于我国林业检疫系统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1.2 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存在的问题

因为我国的植物检疫起步较晚, 在很多规定和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标准的不完善、数量少、不连续等问题, 极大影响了我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发展, 以后工作的开展也将面临更大的问题。目前, 要改善我国植物检疫标准滞后的局面, 必须加紧制度建设, 不断地创新和学习。

2 推动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的对策

2.1 进一步加大标准的制修订力度和标准公布进程

结合我国当前林业检疫发展的现状, 加大修订标准制度的速度和力度, 对于一些当前比较急需的标准, 要重新开展制定工作, 比如, 检疫管理、除害处理技术等, 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当前林业检疫发展的需要。

2.2 加强疫情监测工作

植物病情的检疫至关重要, 只有及时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根据当前的疫情数据, 做好疫情防范规划工作。各个林业的检疫部门要安排相关人员, 采集数据和分析数据, 定时检查, 发现疫情立即采取措施, 将损失降到最低。

2.3 加强市场植物检疫

已经流向市场的植物和植物产品是检测中最容易忽视的部分, 这类产品的检疫十分重要。当前, 必须要求各类可以种植与繁殖的植物必须持有“三证”, 这是产品流向市场最基本的要求。相关单位一定要执法必严, 姑息无证流通的产品就是在损害消费者的健康, 必须要在这一最后的环节上把好关。

2.4 建立健全林业植物检疫标准

在信息化时代, 要将电子信息技术和立业检疫管理相结合, 二者相辅相成。在逐步实现网络标准化服务的同时, 为林业检疫系统提供高效、准确、权威的标准信息服务, 为人类的健康和整个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2.5 充分发挥林业植物检疫分委会作用, 加快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 要加大对于林业检疫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完善人才的培养制度和体系, 竭力留住优秀的人才, 并尽量给他们提供更高的平台让他们深造, 使其成为我国林业建设的主要人才。

2.6 加大采标工作力度, 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和交流活动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 拥有更多的国际平台和视野, 我国的林业检疫工作的开展也要抓住这样的契机, 不断地在国际平台上展现自己, 向优秀的国家学习。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深入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 加快国际标准的学习进程, 尽早“为我所用”, 全面提高我国林业检疫标准化的水平。

3 结语

加大宣传力度, 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林业检疫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同时, 加大投入, 改善和优化林业植物检疫的环境, 改善硬件和软件设施, 结合当下的新型媒体以及互联网优势, 让更多人了解关于林业检疫标准化的常识。我国目前的林业检疫标准化还正处在初步阶段, 任重而道远,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结合更多的有识之士, 为我国的林业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不断创新和发展新思路, 找到自己的瓶颈, 克服各种困难。加大人才的培养力度, 完善人才体系, 在自己创新的基础上, 汲取别人优秀的经验, 结合自己的国情和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 相信在未来, 我国在林业检疫管理方面一定会取得更多的成就。

摘要:植物检疫为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农产品的优质安全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与支持。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植物检疫的现状,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 为推进我国植物检疫工作的进步而做出进一步的努力。

关键词:植物检疫,现状,发展技术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与发展评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 李纪汴, 袁德灿, 田光合.森林植物检疫的意义及当前应当加强的几项工作[J].河南林业科技, 1988 (4)

论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 篇8

关键词: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对策

林业植物检疫是由一个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发令, 设立专门机构, 采取一系列措施, 对种苗等繁殖材料和木材的调运和贸易进行管理、控制和检验, 防止危险性病虫的传播和蔓延。主要任务是:防止危险性病虫由国外传入或由国内输出, 将局部地区发生的危险性病虫封锁在一定范围区, 防止它传播到新区, 并采取各种积极措施逐步消灭;当危险性病虫传入新区时, 采取紧急措施, 就地及时肃清。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国际交往、林业生产建设和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林木种苗等繁殖材料和木材调动的数量不断增加, 危险性病虫传播的机会越来越大, 检疫工作的任务愈加繁重。因此, 必须高度重视林木检疫工作, 切实做到“既不引祸入境, 也不染灾于人”。

1 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

1.1 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特殊性的需要。

林业植物检疫是融行业管理、行政执法、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工作, 具有工作程序复杂、内容繁多、技术性和规范性要求高、涉及面广、社会责任大等特点, 是我国控制有害生物传播扩散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植物检疫相关的法律法规只对宏观的工作及主要的方面作了规定, 难以兼顾技术、管理等具体细节问题, 而这些工作则需要一系列完善的标准来补充和规范。

1.2 国际化新形势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 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一个国家保护本国产业, 促进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 直接取决于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和精密程度。当前, 我国参与国际化贸易的程度越来越高, 但一些林产品在进出口贸易时屡屡遭受检疫方面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进口林产品的安全性也得不到保障。要解决这些问题, 必须提高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的技术水平, 完善标准体系,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性的标准化工作, 加强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合作和交流, 以适应国际化新形势的需要。

1.3 当前我国行政管理的需要自《行政许

可法》实施后, 国务院各部委 (局) 出台法律、法规规定之外的强制性部门规章受到限制, 而制定和出台标准将及时补充部门在行政管理过程中需强制性执行的一些法律、法规规定之外的规范、要求。在林业植物检疫工作方面, 《植物检疫条例》修订相对滞后, 一些生产中急需强制性统一的规范、要求很难在短期内实施, 而及时制定和出台林业植物检疫标准, 强化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2 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起步晚, 标准数量少。

我国林业标准化工作开始于1952年, 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直到1993年才起步, 仅于1999年公布了第三项国家标准《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2006年公布了第四项国家标准《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松木包装材料处理和管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起步晚, 工作不连续, 公布标准数量少, 直接影响了我国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开展。

2.2 植物检疫标准体系急需建立和完善标准体系不完善导致标准制修订缺乏系统性。

目前, 林业植物检疫标准体系框架虽已建立, 但科学、系统、适合当前林业发展形势的标准体系还未建立, 以至每年标准的制修订没有“体系”这一纲的规范, 对申报和制定什么标准带有盲目性, 缺乏系统性。

2.3 新标准制定滞后, 已制定标准不能及时公布。

我国加入WTO后, 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制定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全过程的各项标准, 使之连接贯穿并形成系列, 并与国际标准接轨成为当前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一项最为重要的内容。但在这方面我国的新标准制定滞后, 绝大多数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检疫技术标准仍未制定, 基础性、管理性等方面的标准更是寥寥无几。而已制定的松材线虫、美国白蛾检疫技术规程等标准虽已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 但尚未公布。

2.4 参与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人员少, 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 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制修订项目中, 有三分之二是由国家林业局森林病虫害防治总站承担, 浙江、安徽等省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部门的业务人员及中国林科院等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研人员承担了部分项目, 参与标准化工作的人员少, 水平不一, 甚至一些承担制修订标准的人从未参加过任何培训, 很难保证标准制修订的质量。

2.5 标准化工作经费严重不足, 工作举步维艰。

当前, 国家下达的每项标准制修定经费明显不足, 有时甚至连基本的标准调研所需经费也无法满足, 很难保证标准制修订的质量。此外, 植物检疫标准的实施、宣传工作的经费也无任何来源, 相关工作几乎为空白。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正常开展。

3 加快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的建议与对策

3.1 尽快建立和完善林业植物检疫标准体系。

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体系应是在一定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一系列林业植物检疫领域内标准的集合体, 它是按照“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理, 以国际先进标准为参照, 通过制定标准和实施标准, 将林业植物检疫工作的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上来。因此, 我国林业植物检疫部门应根据植物检疫工作的实际情况, 尽快构建包括基础标准、检疫检验技术标准、除害处理技术标准、风险分析及管理等内容的林业植物检疫体系框架, 并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有计划地制定标准项目的规划, 逐步建立起科学完整、层次分明、具有前瞻性、开放性的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体系, 并在“体系”这一纲的规范下, 科学、系统地开展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制修订工作。

3.2 进一步加大标准的制修订力度和标准公布进程。

要针对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起步晚, 标准数量少等突出问题, 全面加快标准的制修订速度, 着力解决当前制修订速度慢、标龄老化的问题, 改变标准数量少, 种类分布不均的现状。应重点应开展基础类、检疫检验技术、除害处理技术、检疫管理等一些急需标准的制修订, 以满足当前林业植物检疫工作发展的需要。同时要加快标准公布的速度, 以发挥这些标准在控制有害生物扩散蔓延中的作用。

3.3 建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数据库, 实现标准管理的网络化, 提高标准使用率。

可利用林业植物检疫分委会挂靠单位的信息网络资源, 建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数据库, 逐步实现标准服务的网络化, 使标准使用者能查得到、找得准、用得上标准, 以进一步推动标准的普及, 为全社会提供及时、准确、高效、权威、便捷的标准信息服务;在经费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还可建立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管理的信息化平台, 实现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制修订项目的网上申报和信息反馈, 优化标准制修订程序, 提高标准化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

3.4 充分发挥林业植物检疫分委会的作用, 加快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

通过分委会组织培训等方式, 吸收一些学习意识强、服务意识强、思想意识超前、专业技术扎实、业务和外语水平高的林业植物检疫领域的工作人员及相关专家加入到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中来, 使其成为我国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主力军。

3.5 加大宣传, 增加投入, 优化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工作的环境。

要充分利用报纸、新闻媒体、互联网、培训班等形式进行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的宣传和引导, 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掌握林业植物检疫标准化的知识。同时, 还要建立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 千方百计地扩大经费渠道, 增加标准化工作经费的来源。

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林业标准化工作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1]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司, 国际竹藤网络中心.林业标准化工作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植物检验检疫 篇9

1 植物检疫现状

1.1 富阳市基本概况

富阳市地处亚热带北缘, 属浙西北山地丘陵区, 全市幅员面积1831.21hm2。自然条件优越, 境内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9℃、降水量1461.2mm、日照时间1666.9h、无霜期在257.1d, 土壤肥沃。如此优越的自然环境, 非常适宜水稻、茶叶、水果、蔬菜、蚕桑等作物生长。截止2012年, 全市作物面积:粮食2320hm2、茶叶3820hm2、水果2580hm2、蔬菜1060hm2, 农业生产发展势头良好。为保持我市农业生产健康稳定, 富阳市2003年成立富阳市植物检疫所, 2005年成立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 从事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市场检疫和重大疫情防控等工作。

1.2 植物检疫现状

1.2.1 富阳市疫情监测与防控情况

截止2012年, 富阳市植物检疫所对全市的加拿大一枝黄花、柑橘小实蝇、柑橘溃疡病、稻水象甲等10多种检疫性有害生物在水稻、茶叶、蚕桑、蔬菜、瓜果等领域进行春秋两季普查, 普查面积分别为1980hm2、1840hm2, 全市累计设立监测点达38个。为有效保护农业生产安全, 富阳市植物检疫所、富阳市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加强疫情调查监测与防控, 积极开展植物检疫依法行政, 严历打击农业违法行为, 科学防控外来有害生物。

1.2.2 加强产地检疫与调运检疫情况

2012年, 富阳市植物检疫所受理种子、茶苗、水果苗木产地检疫8项次, 其中产地检疫农作物种子面积83hm2、水果苗木1.5万株、茶苗53.8亩;受理种子、蔬菜调运检疫65项次, 检疫茶苗702万株, 水稻种子1.165万kg, 蔬菜 (毛豆) 10.4万kg, 蔬菜 (小青菜) 5.2kg, 玉米种子0.1万kg。实施调运检疫种子7289.5kg, 苗木2738.8kg。积极开展种子种苗、水果、中药材等市场的行政许可事项事后监督检查工作, 查证验证调运检疫证书。

2 存在的问题

2.1 植物疫情形势严峻

外来植物疫情入侵十分严峻。目前, 由国内传入富阳市的外来有害生物10多种, 其中比较严重的有加拿大一枝黄花, 2012年疫情面积达8.7hm2, 还有柑橘小实蝇等有害生物, 这些外来有害生物传入后, 造成粮食、果蔬减产、旅游景观资源和生态系统受损, 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安全。如加拿大一枝黄花传入后, 它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 对原有植被和植物的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 带来生态失衡。另外, 还有扶桑绵粉蚧、美澳型核果褐腐病等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威胁。

2.2 植物检疫工作机制创新不足

富阳市植物检疫工作机制创新不足, 植物疫情防控工作机制上, 在疫情监测、防治等方面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植物疫情防控地位上, 植物检疫工作存在有被忽视的趋势;植物检疫服务机制上, 服务模式传统、服务对象狭窄、服务层次单一、服务质量不高;植物检疫队伍不够稳定。

2.3 植物检疫覆盖面不够大

富阳市主要对茶叶、水果、水稻种子种苗基地及其大田生育期进行了产地检疫, 但是有部分育苗基地因未申请登记而出现漏检, 对一些大宗农产品也未检疫。

2.4 种子种苗调运不严格执行检疫程序要求

现代物流服务业的方便快捷, 为种子种苗的运输提供了方便, 但是为植检部门的植物检疫增加了难度;有部分育苗单位和个人为了自身的利益, 没经植检机构同意, 自行确定育苗地点组织安排生产后, 才向检疫机构进行检疫申报, 导致植物检疫部门无法查验调入的种子种苗检疫证书或开展复检工作;有些单位为了自己繁育品种的保密, 不如实向植物检疫部门申报苗木名称, 逃避检疫。

2.5 宣传力度不足, 依法行政举措不够有力

有些检疫单位和个人对植物检疫工作的认识不足, 错误的认为植物检疫就是为了收费, 因此逃避检疫, 对植物检疫对象、内容的认识一知半解, 对其传入该地区有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缺泛认识。植物检疫工作存在申请专利渠道不丰富、现场检疫设备不完备、事后监督手段不到位等问题。

3 对策与建议

3.1 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监测体系

富阳市植物检疫所以省、市级植物疫情监测点建设项目为支撑, 建立完善配套十二五农业产业规划布局及覆盖市、乡 (镇) 、村 (基地、大户) 三级的外来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2012年着重完成5个省级、3个杭州市级监测项目工作, 完成省级、杭州市级植物疫情监测点在我市的监测任务;监测作物覆盖我市水稻、梨、蔬菜、柑橘、西瓜、苷薯、葡萄等作物;调整设立15个监测点加强对我市重大植物疫情的动态监测, 监测点动态监测实现全覆盖。争取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项目立项, 做好项目储备, 扶持建设一批符合省、市级疫情监测点标准的监测站, 扩大对粮食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的疫情监测预警范围。进一步完善和创新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监测体系。

3.2 建立健全统一的植物检疫体制

3.2.1 富阳市以规范化建设和制度建设为载体

进一步推进植物检疫依法行政, 建立起一套规范、可操作性的工作程序, 逐步形成制度管人的工作格局。以签订责任书、工作协议等形式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建立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保障和工作追究机制。

3.2.2 进一步创新工作机制

建立完善疫情报告和处置制度, 建立疫情扑杀补助制度, 加强和其他执法力量的执法联合, 建立分工协作、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的机制。

3.2.3 以加强队伍建设为突破口

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疫情普查、监测和防控队伍, 扩充基层重大植物疫情防控力量。建立健全乡镇、街道检疫员队伍, 以大学生村官为主导的村级疫情普查队伍。

3.3 建立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考核制度

以富阳市建立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考核制度为契机, 切实做好我市重大农业植物疫情防控工作, 由市场政府对农业局以及各乡镇、街道进行签定重大动植物疫情防控工作目标责任书;由农业局对市植物检疫所签定防控工作责任书, 植物检疫所对检疫人员签定工作责任书;各乡镇、街道对各行政村签定工作目标责任书。富阳市坚决遏制植物疫情扩散蔓延, 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进一步完善考核目标, 形成三级联动考核制度, 确保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

3.4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 提高执法水平

富阳市把建立一支稳定高效的植检队伍作为重要目标;执法人员素质提升放在首要位置;把创建学习型机关作为推动执法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以利用省、市组织召开的大型会议、现场会、培训班等作为专业检疫员业务技能提升的重要形式。我所积极参加农业局举办的法制培训班、专家讲座、业务技能测试等学习活动, 将植物检疫人员煅炼成懂法律、精业务、执法能力强的综合人才, 及时适应我市随时面临的植物检疫形势以及复杂的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危险。

3.5 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植物检疫疫情防控认识

加强植物检疫工作, 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已刻不容缓。富阳市地处杭州市西南面, 与杭州市西湖区毗邻, 富春江横贯腹地, 地理位置优越。结合杭州市“三江两岸整治”方案, 生态环境建设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 加强植物检疫防控工作, 可有效防控富阳市有害生物的入侵和蔓延, 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平衡和农业生产安全。富阳市植物检疫所在宣传上:采用富阳日报、富阳农业等主流媒体正面报道;结合科技下乡开展咨询活动;开展疫情科普宣传进村、进校、进企、进社区宣传, 发放技术资料和技术光盘等形式, 加大植物检疫疫情防控知识普及。

3.6 强化调运检疫管理

3.6.1 加强源头产地检疫管理

产地检疫是发现和诊断是否带有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基础工作, 直观快捷、经济方便。加强富阳市境内水稻种子和苗木等重点领域的产地检疫;进一步扩大产地检疫覆盖面, 包括西瓜、苷薯等农产品的产地检疫;在形式上可采用网上申报或纸张申报查结合。

3.6.2 加强调运检疫

调运检疫主要是对出、入境的种子、苗木 (包括接穗) 和农业产品进行检疫。在种子、种苗调运旺季, 植物检疫人员应穿着植物检疫服装, 加强开展检疫巡检工作, 发现违法调运应给予行政处罚。

参考文献

[1]陈迎学.江城县农业植物检疫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2) :197-198.

[2]胡建平, 米海宁, 等.关于农业植物检疫工作一些新问题的探讨[J].中国植保导刊, 2011, 31 (7) :49, 35.

植物检验检疫 篇10

关键词:植物检疫,执法,途径,技术

1新形势下植物检疫执法工作现状分析

1.1 植物检疫执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植物检疫执法手段比较落后, 科技含量水平不高, 外来生物、物种入侵现象以及传统病虫害“变异或抗药”现象时有发生, 受到检验仪器、检验技术水平不高等因素的限制, 农业安全生产、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受到影响。 (2) 植物检疫执法体系、植物检疫执法机制有待完善。 (3) 植物检疫执法力度不够, 执法人员数量较少、业务能力水平有待提升。 (4) 植物检疫执法标准不健全。 (5) 植物检疫执法源头管理意识不强等。

2开展植物检疫执法工作的具体对策

2.1 建立、健全植物检疫执法“常态化”检查工作机制

(1) 市场检查执法的常态化, 采取定期检查, 不定期抽查的形式,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种子”进行检查, 创新执法形式、加大检疫执法工作的宣传力度, 增强“种子”销售企业、销售个人的守法意识。 (2) 贯彻落实追溯管理制度, 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发现一处查处一处、曝光一处, 查清违法根源, 使“人为植物疫病”无藏身之地。 (3) 建立多部门的联动执法机制, 植物检疫执法力量不足是困扰植物检疫执法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建立多部门配合的联合执法机制能够形成执法合力, 发挥部门之间协调、配合的同时, 有助于做好农产品生产、加工以及进出口的检验检疫管理、病虫害的防治与监测工作, 避免监管“真空”情形的出现, 实现植物检疫执法的无缝衔接。

2.2 规范植物检疫标准, 提升植物检疫行政执法能力

(1) 完善植物检疫技术标准, 明确植物检疫技术操作流程, 引导植物检疫执法人员运用先进、科学的检疫技术实施植物检疫检测, 提升植物检疫工作的“技术含量”, 达到提前预防、事中科学应对以及妥善处置的目标; (2) 统一植物检疫标准, 当前, 宏观方面存在内地检疫与口岸检疫并行的体制, 微观方面又可分为林业部门检疫、农业部门检疫等, 植物检疫执法部门条块分割现象比较严重, 从而导致执法标准不一、交叉执法现象普遍存在, 这既影响植物检疫执法的效果也降低植物检疫执法的法律效力, 对植物检疫执法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统一植物检疫标准, 有助于提升各个部门的执法水平, 做到有标准可依, 提升植物检疫执法的公信力、效率以及质量。

2.3 规范病疫源头管理, 强化植物检疫审批管理

规范源头管理, 完善、健全植物检疫注册管理制度, 对降低植物病虫害的侵入、爆发具有重要的作用。预防疫病爆发、规范植物“病疫”源头管理, 能够防患于未然, 将潜在的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有助于植物安全生产、管理、执法目标的实现。强化植物检疫审批管理, 重点加强检疫审批审核工作力度。植物检疫审批是一种行政性的宏观管理手段,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加大对通过初审的植物产品的检疫执法工作力度, 避免由于制度、政策、规范落实不到位导致植物疫病爆发情形的出现。

2.4 提升植物检疫、检测技术能力与水平

植物检疫属于典型的“技术性执法”, 是做好植物检疫执法工作的技术性保障, 这就要求植物检疫执法部门必须努力提升植物检疫、检测的技术能力与水平, 以全面推进植物检疫执法向纵深开展。实践中, 要重点提升植物病虫害快速检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植物检疫处理技术等, 以降低疫情病害、虫害乃至于治病有机体的“传入与传播”的几率。加大植物检疫经费投入力度, 装备先进的检疫、检测设施;加大对植物检疫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 使他们能够依据植物检疫标准、规范开展植物检疫工作, 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 为植物检疫执法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智力”与技术支持。

2.5 强化植物检疫执法队伍建设

首先, 加大对检疫执法人员的技术培训力度, 采取集中培训、个人自学的方式, 使行政执法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先进、高效的检疫执法技术, 以促进检疫、检测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 注重对植物检疫执法人员的政策法规培训, 指导执法工作人员掌握好植物检疫法规、检疫政策、检疫标准以及植物疫情变化发展动态, 提升植物检疫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标准应用能力。最后, 加大对违法违纪人员的处罚力度, 严厉查处执法队伍中的“害群之马”, 避免执法人员人浮于事、寻租情形的出现, 切实提升植物检疫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执法的公信力, 促进植物检疫执法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韦国余, 朱建华, 姚红梅, 吕慧, 陈磊, 唐亚芹.上海农业植物检疫的回顾与展望[J].上海农业科技, 2010 (5)

植物检验检疫 篇11

关键词:植物检疫;工作现状;发展对策

连云港市地处江苏省的最东北部,新欧亚大陆桥的“东桥头堡”陇海铁路横贯全境,宁连高速、连徐高速、沿海高速穿境而过,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生产正在向大农业方向发展,形成粮、棉、油、花(卉)、果、蔬、茶、牧全面发展的种植业新格局,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和优质棉基地。下辖四县三区,全市共建有4个具有法人资格的植物检疫站,现有在岗检疫员25人。各级植物检疫站为保障我市的农业生产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植物及植物产品、工业产品的进出口数量迅速上升,不断传入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外来有害生物将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植物检疫工作面临新的考验。因此笔者针对连云港市植物检疫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存在问题及今后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 连云港植物检疫工作的新情况

我市植物检疫工作在当前形势下,出现了许多新情况:一是我市绝大部分繁种单位为个体经营,植物检疫部门对生产和经营植物及植物产品的管理相对人生产经营情况很难摸清;二是应实施检疫的产品数量增加、面积扩大;三是新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和外来有害生物传入几率大大增加,加大了植物检疫防控工作的难度;四是植物检疫公路检查站的作用削弱,应施检疫的产品漏检、逃检数量增加。

2 植物检疫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流通中的检疫问题 一是种子经营单位和个人成倍增加。2012年末我市有各类种子经营单位和个人发展到52家,10年来增加了44家;二是近年来兴办的各种货物托运处、快递公司,都是个体或者个人承包经营,受理货物时基本不履行植物检疫手续;三是农村集贸市场花卉、苗木销售兴旺,一些经营户无产地检疫证书;四是存在检疫的许多盲点,尽管一些地方已发生检疫性有害生物,但应施检疫的粮食、中药材、饲料、蔬菜、瓜果等产品的经销基本都未办理植物检疫手续。

2.2 调运检疫的把关问题 多年来,检疫部门主要依靠铁路、公路、邮政、民航等运输部门的协作配合来开展植物及植物产品的调运检疫把关。

2.3 执法监督机制和植物检疫体制问题 现在我国的植物检疫体制分成内检与外检。在具体检疫业务上存在着脱节和扯皮现象,在政策处理上标准不一,给检疫业务的开展带来很多问题。从当前植物检疫的体制现状来看,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一是如检疫员力量薄弱。二是检疫员业务水平跟不上形势的需要。三是检疫签证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2.4 基层植物检疫站的规范化建设问题 目前连云港市所辖的四个县三个区植物检疫站没有一个检疫实验室,无法提高检疫检验水平,无法适应严峻的疫情检测需要。

2.5 植物疫情的防控问题 随着假高粱、加拿大一枝黄花、美国白蛾等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我市,对我市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尽管各地都建立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疫情监测点,但防控经费严重不足,影响重大植物疫情防控工作的开展。

3 连云港市植物检疫工作发展对策

现阶段检疫工作的对策是充分发挥植物检疫队伍和专职检疫员的专业优势,重点做好一个普查、两个建设、三个检疫和四个加强。

3.1 一个普查 通过疫情普查:一是可以摸清疫情发生的底细;二是有利于及时办理对应检植物及植物产品的调运检疫;三是可以根据疫情发生情况,正确划定疫区和保护区;四是提高检疫员的业务水平。

3.2 两个建设

3.2.1 植物检疫机构建设 基层植物检疫站要创造条件建立植物检疫实验室。

3.2.2 检疫队伍建设 首先是要稳定。每个植物检疫站至少应有2人以上专门从事植物检疫工作的专职检疫员,以稳定植物检疫队伍。其次是要加强提高专职检疫员的业务水平。

3.3 三个检疫

3.3.1 产地检疫要重点实施 各地植物检疫站对辖区内所有种苗繁殖单位和个人繁育的种子都要进行产地检疫。

3.3.2 调运检疫要严格把关

3.3.3 要加大市场检疫力度 对调入、调出的各类种苗与繁殖材料要仔细检查“调运检疫证书”、“产地检疫合格证”、“植物检疫要求书”。

4 四个加强

4.1 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政府必须加强领导,狠抓各项植物检疫防疫措施的落实,有效控制重大植物疫情的扩散、蔓延和危害。

4.2 加强宣传培训 植物检疫部门必须加强植物防疫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植物检疫宣传,利用“三下乡”等活动,引导农民主动配合和自觉参与到防控行动中来。

4.3 严格开展疫情监测工作 严格按照《江苏省重点阻截有害生物名单和部分阻截对象监测技术规范》进行监测,采取走访群众与实地调查相结合,大面积普查与系统调查相结合,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封锁、早扑灭,将疫情扑灭在萌芽阶段。

植物检验检疫 篇12

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林业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了环境的急剧破坏。保护林业植物资源对我国来说显得非常必要, 基层林业植物检疫的要求也必须提高标准。

基层林业资源检疫对于保护本地区的林业生产和生态平衡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林业资源的破坏越来越严重, 林业植物检疫的标准也必须要提高。本文介绍了莆田市涵江区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对林业资源发展的有力条件, 涵江区也借此着力打造城市的绿化工作, 但所有的努力必须依靠林业植物检疫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制度保障, 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现有的林业植物不受到破坏。

涵江位于福建莆田中部, 属典型的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这里季风明显, 冬暖夏凉, 气候宜人, 日照充足, 雨量充沛。涵江是莆田木兰溪平原的一部分, 土地膏腴, 物产丰富, 盛产各种农产作物以及各种海产品, 境内非金属矿藏丰富。大自然赐给涵江大地以丰厚的物产, 依托适宜的气候, 涵江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

为了更好地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生态宜居新城, 涵江区注重开展造林绿化工作, 持续推进以绿色城市、绿色村镇、绿色通道、绿色屏障为主要内容的“四绿”工程建设。涵江区着力抓好沈海高速涵江段森林通道建设, 打造“带、网、片”相连的“四季皆绿、四季有花、四季变化”的森林景观通道;突出加强沈海高速、福厦铁路、向莆铁路两侧一重山等“三沿一环”林分补植修复, 提升森林生态功能和森林景观效果。2012年该区共完成造林绿化39445亩, 占省级下达造林任务35600亩的110.8%, 全面超额完成年度造林绿化任务。2013年, 该区计划造林绿化29800亩, 将完成幼林抚育3800亩, 封山育林20000亩, 让城乡绿化美化水平不断提升。丰富的林业资源必须由制度来保证其不被破坏, 涵江区基层林业植物检疫的行政行为与一般的行政行为有相同点, 也有不同点。莆田市涵江区林业局行政执法依据是各种法律法规, 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等。

2 基层林业植物检疫简述

基层林业植物检疫是为了保护本国或本地区林业生产和国土生态的安全, 服务林业生产的发展和商品流通, 由法定的专门机构, 依据有关法规,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对在国内和国际间流通的应施检疫的林业植物、林业植物产品及其它应检物品, 在流通前、流通中和到达新的种植或使用地点后采取包括法制管理、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等管理措施在内的一系列旨在预防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人为传播和定殖的一切官方活动。

基层林业植物检疫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它是技术性与政策性都特别强的工作, 它与其他林业植物保护工作的区别是其有法律特点; (2) 林业植物检疫人员必须掌握相关的技术, 同时也要能正确实施各种行政方面的行为。

3 基层林业植物检疫行政行为实施种类

基层林业植物检疫有以下几种具体的行政行为, 分别是行政受理、行政确认、行政许可、行政监督检查、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

(1) 行政受理。指林业植物检疫机关受理来自公民或法人的有关申请, 并依法进行办理的行政行为。比如上级机关受理公民或法人复议申请或受理报检等。

(2) 行政确认。指林业植物检疫机关按照有关法规确认与公民权利义务密切相关事实的行政行为。比如说在运输检疫时, 检查是否有检疫对象。

(3) 行政许可。行政许可的对象是生产应施检疫的林业植物及其产品的法人、公民或其他组织。

(4) 行政监督检查。指林业植物检疫机关监督、检查公民遵守植物检疫法规情况的行政行为。如林业植物检疫机关在道路检查站上对过往森林植物及其产品实施检疫查验等。

(5) 行政处罚。行政处罚主要是对违反林检法规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给予罚款、没收非法所得、没收违反规定调运的植物和植物产品的处罚。如对违章调运森林植物或其产品进行处罚。

(6) 行政强制执行。行政强制措施有对违反规定调运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查封、扣押, 这些必须由法院进行代理, 因为林业检疫机构没有行政强制执行的权力。如封锁检疫对象的疫区及销毁受检疫对象污染的林业植物等。

4 林业植物检疫行政行为的实施原则

任何法规的实施都有其原则, 林业植物检疫行政行为的实施原则主要有合法原则、适当原则、效率原则和服务原则。

4.1 合法原则

林业植物检疫行政行为的实施必须要符合法律的规定。合法原则是林业植物检疫行政行为实施的最基本要求, 它贯穿于行政行为的全过程。林业植物检疫行政行为的实施的关键就是抓住合法这一原则。

4.2 适当原则

公正合理是林业植物检疫行政行为实施的行为准则。适当原则与合法原相互补充, 最终目的是使行政行为更加合理合法, 无可挑剔。林业植物检疫行政行为实践中, 适当原则比合法原则更难掌握。对于合法原则来说, 只要依照法规照章办事就行;适当原则涉及的多是主观因素, 有时候很难界定其范围。

4.3 效率原则

指在实施检疫行政行为时要讲究效率。执行中要雷厉风行, 少说大话空话;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前提下, 尽量将办事手续简化, 提高办事效率。

4.4 服务原则

林业植物检疫行政行为必须以服务社会、造福社会为基本准则, 同时也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5 基层林业植物检疫具体行政行为的实施

5.1 林业植物检疫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

林业植物检疫行政许可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申请、受理、审查、决定、依法收费和送达。

申请是申请人填写《林业植物检疫报检单》提出申请, 并且提供需要的相关材料, 申请人必须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受理是指对属于职权范围、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申请进行受理。审查是对是否带有林业检疫性等应检有害生物进行现场抽样检查。经过审查, 对带有需要进行林业植物检疫有害生物的, 签《检疫处理通知单》, 依法对其进行除害处理。依法收费是指按照国家物价局、财政部颁发的《国内森林植物检疫收费办法》收取检验检疫费用。

5.2 林业植物检疫行政处罚的实施程序

林业植物检疫行政处罚可以分为以下几部分:立案、调查取证、告知、听证、决定、送达、执行和结案。

立案是指林业植物检疫机构接到举报、控告、上级交待办理等情况, 有证据证明公民、法人违反了行政法规, 这种情况林业机构就有权利对嫌疑人进行立案查处。调查取证是行政处罚实施程序的重中之重, 取证的过程要本着公平公正、全面、客观的原则, 如果证据不足就不能立案。告知是指将调查取证获取的证据、处罚的理由、处罚的程度告知嫌疑人, 当事人有权利进行申辩。决定和送达与行政许可的程序基本相同。执行是指当事人按期履行行政处罚的内容。结案是指案件结束后, 把案件的各种情况归档。

5.3 林业植物检疫行政强制的实施程序

林业植物检疫行政处罚的程序有:内部程序、外部程序、保管与费用承担、处理与解除。内部程序是指必须报送林业单位负责人, 并且获得批准。外部程序是指林业检疫单位对需要执行行政强制的单位、法人交付清单和《林检查封、扣押决定书》。保管与费用承担是指林业单位对保管过程产生的费用和因查封、扣押造成的其他损失进行赔偿。

参考文献

[1]富勇, 黄维正, 张建华.浅谈森林植物检疫行政行为[J].植物检疫, 1997, 11 (1) :45~47.

[2]罗正均, 崔永三.浅议林业植物检疫执法行政处罚程序[J].中国森林病虫, 2010, 29 (5) :44~46.

上一篇:磨粒有序化砂轮下一篇:案例营销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