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检验检疫的概述

2024-09-30

动物检验检疫的概述(共11篇)

动物检验检疫的概述 篇1

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概述

2008-11-26 10:31:45 作者:tc001 来源:华人物流网 浏览次数:57

2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是指由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依据我国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以及我国政府所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对进出境货物、物品及其包装物、交通运输工具、运输设备和进出境人员实施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和行政措施的总和。口岸出人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动植物检疫监督管理的方式有:实行注册登记、疫情调查、检测和防疫指导等。

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是指由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依据我国有关法律和行政法规以及我国政府所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对进出境货物、物品及其包装物、交通运输工具、运输设备和进出境人员实施检验、检疫监督管理的法律依据和行政措施的总和。其国家主管部门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出人境检验检疫制度是我国对外贸易管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荣誉和对外贸易有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国内的生产,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保护我国的公共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是国家主权的具体体现。

(一)出入境检验检疫的职责范畴

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制度实行目录管理,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根据对外贸易需要,公布并调整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行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简称法检商品目录该写录定名的商品称为法定检验商品,即国家规定实施强制性检验的某些进出境商品。

对于法定检验以外的进出境商品是否再需要硷验,由对外贸易当事人决定。对外贸易合同约定或者商品的收发货人申请检验检疫时,检验检疫机构可以接受委托,实施检验检疫并制发证书。此外,检验检疫机构对法检以外的进出口商品,可以以抽查的方式予与监督管理。

对关系国计民生、价值较高、技术复杂,或有环境及卫生、疫情标准的重要进出口商品,收货人应当在对外贸易合同中约定在出口装运前进行预检验、监造或监装,以及保留货到后最终检验和索赔的条款。

(二)出入境检验捡疫制度的组成我国出人境检验检疫制度包括: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度、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制度以及国境卫生监督制度。

1.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度

进出口商品检验制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侧的规定,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其口岸出A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口商品进行品质、质量检验和监督管理的制度。商品检验机构实施进出口商品检验的内容包括商品的质量、规格、数量、重量、包装以及是否符合安全、卫生要求。我国商品检验的种类分为四种,即法定检验、合同检验、公正鉴定和委托检验。对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强制性标准或者其他必须执行的检验标准的进出口商品,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检验标准检验;没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强制性标准或者其他必须执行的检验标准的商品,依照对外贸易合同约定的检验标准检验。

2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制度

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制度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及其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出

境动植物、动植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过程实行动植物检疫的进出境监督管理制度。

口岸出人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动植物检疫监督管理的方式有:实行注册登记、疫情调查、检测和防疫指导等。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进境检疫、出境检疫、过境检疫、进出境携带和邮寄物检疫、出人境运输工具检疫等。

3国境卫生监督制度

国境卫生监督制度是指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园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以及国家其他的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在进出口口岸对出人境的交通工具、货物、运输容器以及口岸辖区的公共场所、环境、生活措施、生产设备所进行的卫生检查、鉴定、评价和采样检验的制度。

我国实行国境卫生监督制度是为了防止传染病由国外传人或者由国内传出,实施国境卫生检疫,保护人体健康。其监督职能主要包括:进出境检疫、国境传染病检测、进出境卫生监督等。

四、进出口货物收付汇管理制度

对外贸易经营者在对外贸易经营活动中,应当依照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进行结汇、用汇。我国的外汇管理制度,是国家外汇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及其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依据国务院《外汇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对包括经常项目外汇、资本项目外汇、金融机构外汇业务、人民币汇率的生成机制和外汇市场等领域实施的监督管理制度。进出口货物收付汇管理是我国实施外汇管理的主要手段,也是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出入境检验检疫检验检疫机构进出境监督制度及其法定检验进出口货物中华人民共和园国境卫生检疫法外汇管理条例法检

动物检验检疫的概述 篇2

1 化学性肝损伤

1.1 四氯化碳引起的肝损伤

急性四氯化碳肝损伤动物模型是最经典的试验性肝损伤模型。四氯化碳 (CCl4) 进入体内后, 在肝细胞内质网中经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混合功能氧化酶的代谢, 生成活泼的三氯甲基自由基和氯自由基。这些自由基可与细胞内和细胞膜的大分子共价结合, 使酶的功能丧失, 细胞膜脂质过氧化, 胞浆Ca2+浓度升高, 导致肝细胞损伤, 胞浆内转氨酶渗入血液[2] 。常用大鼠和小鼠, 大鼠体重为200~250 g, 小鼠体重为20~25 g, 常规饲养。大鼠以每千克体重CCl4原液1 mL, 一次性腹腔或皮下注射;小鼠以每千克体重0.1%~1%CCl4花生油或橄榄油溶液10~20 mL灌胃或腹腔注射。急性四氯化碳肝损伤动物模型形态学表现为肝小叶中央区坏死和脂肪变性;血清学指标为ALT、AST升高, 一般给予CCl4 3 h后, ALT、AST开始升高, 12~13 h后达到高峰, 最高可升高到正常值的10倍, 以后呈下降趋势, 90 h后可恢复正常。

1.2 氨基半乳糖肝损伤

氨基半乳糖肝损伤模型是经典的动物模型之一。是目前公认的比较好的研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及有效治疗药物的试验动物模型。反复多次给药能诱发动物肝纤维化的慢性肝损伤及癌变[3] 。氨基半乳糖 (D-gal) 是一种肝细胞磷酸尿嘧啶核苷干扰剂, 能竞争性捕捉UTP生成二磷酸尿苷半乳糖 (UDP-galgctose, UDP-gal) , 使磷酸鸟苷耗竭, 导致物质代谢严重障碍, 引起肝细胞变性、花丝;解毒机制障碍更加剧了D-gal毒性作用[4] 。常用大鼠体重为200~250 g, 常规饲养。将D-gal用生理盐水配制成10%溶液, 并用1 mmol/L NaOH调节pH至7.0。每千克体重一次性腹腔注射600~900 mg, 制作急性肝损伤模型, 24~48 h后处死, 检查肝功能、病理及脂质过氧化等指标[3,5,6] 。氨基半乳糖肝损伤模型的形态学表现为弥漫性的多发性片状坏死, 脂肪变性不明显, 细胞内呈现大量的PAS染色阳性的毒性颗粒, 嗜酸性小体较多见, 与病毒性肝炎造成的肝损伤类似, 因此常用于肝炎药物的研发。

2 药物性肝损伤

扑热息痛又名醋氨酚、对乙酰氨基酚, 小剂量不会引起肝损伤, 大剂量使用时, 在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大量N-乙酰-对苯醌亚胺 (NAPQI) 超过了GSH的解毒能力, 于是未被清除的NAPQI与生物大分子共价结合, 导致蛋白质巯基被氧化和芳香基化而影响它们的功能, 从而导致肝损伤[7] 。造模常用昆明种小鼠, 体重25~30 g, 试验前自由饮水, 将扑热息痛溶于40°C无菌生理盐水, 每千克体重一次性腹腔注射300~500 mg, 也可配制成2.5%的混悬液经口灌胃, 制成急性肝损伤模型, 24 h后处死, 检查肝功能、病理及脂质过氧化等指标[8] 。扑热息痛肝损伤模型是常用的药物性肝损伤模型, 形态学主要表现为以中央静脉为中心的圆盘状大量细胞坏死, 但出血和脂肪变性不明显。此模型对小鼠十分敏感而对大鼠不敏感。

3 免疫性肝损伤

3.1 卡介苗和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

此模型的原理是预先给小鼠注射卡介苗 (BCG) , 激活致敏T淋巴细胞, 尤其是致敏肝内枯否氏细胞和巨噬细胞, 使其聚集于肝脏, 之后再用低剂量大肠杆菌脂多糖 (LPS) 攻击注射, 可激发这些细胞因子释放对肝细胞有毒性作用的可溶性因子, 如一氧化氮 (NO) 、肿瘤坏死因子 (TNF) 、白细胞介素、自由基、白三烯等造成肝细胞损害, 从而导致免疫性肝损伤[9] 。试验一般采用昆明种小鼠, 体重为25~30 g, 用生理盐水配制BCG溶液, 使每毫升含108个活菌, 经尾静脉注射0.2 mL (2.5 mg) BCG溶液。10 d后经尾静脉注射0.2 mL (10 μg) LPS生理盐水溶液。16 h后采血和肝组织进行血清、病理及脂质过氧化等指标检测。此模型可致血清ALT、AST值升高, 注射LPS 12 h后达到高峰, 肝脏病理学变化以肉芽肿性炎症浸润为主, 可见中度或重度炎性细胞浸润, 存在大量的点状坏死、小灶性坏死及灶性纤维化, 还可见细胞凋亡小体。BCG加LPS肝损伤模型造成的肝损伤与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有较大的相似, 因此常用此模型研究病毒性暴发性肝炎[10] 。

3.2 刀豆蛋白A (ConA) 诱导的肝损伤

应用ConA诱发小鼠特异性肝损伤模型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肝损害, 它的建立和应用为深入研究肝细胞损害的细胞学与分子学机制以及进行治疗药物筛选提供了更为方便和理想的试验动物模型[11] 。ConA是植物凝集素, 有促进有丝分裂的作用, 可以引起T细胞介导的肝损伤, 损伤有肝特异性和剂量依赖性。小鼠每千克体重静脉注射ConA 20 mg后6~8 h可见肝细胞凋亡坏死和明显的淋巴细胞浸润, 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等细胞因子血清水平升高[12] 。此模型常用Balb/c小鼠, 体重20~30 g, 将ConA用PBS或生理盐水稀释, 以每千克体重20 mg一次性尾静脉注射给药[13] 。注射ConA 后8 h血清AST明显升高, 病理形态学改变为肝小叶有严重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 炎症病灶在门静脉区和中央静脉区尤为明显, 电镜显示弥漫性肝细胞坏死[12] 。

4 酒精性肝损伤

大量乙醇进入机体后, 在乙醇脱氢酶的催化下大量脱氢氧化, 使三羧酸循环产生障碍和脂肪酸氧化减弱而影响脂肪代谢。乙醇可致α-磷酸甘油增多而促进甘油三酯合成, 致使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 同时乙醇能激活氧分子, 产生氧自由基导致肝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及体内还原型谷胱甘肽的耗竭, 同时乙醇中毒可以直接引起肝脏纤维化[14]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造模用体重200~250 g的大鼠或体重25~30 g小鼠。一种造模方法是用56度白酒灌胃, 大鼠每千克体重每次7 mL, 小鼠每千克体重每次16 mL, 每日两次, 1~10 d。另一种是以50~60度白酒或体积分数为50%~60%的乙醇一次性每千克体重经口灌胃4.0~6.0 g, 4~24 h内取血和肝组织, 检查肝功能、病理和脂质过氧化等指标[15]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以肝脏和血液中的某些化学指标改变为主要特征, 如肝组织中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 血清中甘油三酯明显升高, 但血清中转氨酶和肝组织结构病变却不明显, 其形态学改变为肝细胞脂肪变性、伴轻度气球样变和炎细胞浸润。

临床检验的室间质量评价概述 篇3

室间质量评价(EQA,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是多家实验室分析同一标本并由外部独立机构收集和反馈实验室上报的结果以此评价实验室操作的过程。通过实验室间的比对判定实验室的校准、检测能力以及监控其持续能力。近年来,随着检验技术的发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我省临床化学实验室的广泛应用,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成绩总体稳定,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本文对临床检验的室间质量评价进行概述。

1. 室间质量评价的目的和作用

室间质量评价或简称室间质评(EQA)是为确定实验室能力而进行的活动。是指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两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或类似被测物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进行EQA的目的可归纳为以下六点:①确定实验室进行测量的能力,以及对实验室质量进行持续监控的能力;②识别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补救措施。这些措施可能涉及诸如个别人员的行为或仪器的校准等;③确定新的测量方法的有效性和可比性,并对这些方法进行相应的监控;④增加实验室用户的信心;⑤识别实验室间的差异;⑥确定某种检测方法的性能特征。

2. 室间质量评价的作用

EQA是利用实验室间的比对来确定实验室能力的活动,实际上它是指为确保实验室维持较高的检测水平而对其能力进行考核、监督和确认的一种验证活动。参加EQA计划,可为评价实验室所出具的数据是否可靠和有效提供客观的证据,它的主要作用可归纳为以下四点:a.评價实验室是否具有胜任其所从事检测工作的能力。由组织EQA的权威机构等进行;b.作为实验室的外部措施,来补充实验室内部的质量控制程序;c.是对权威机构进行的实验室现场检查的补充;d.增加患者和临床医生对实验室能力的信任度,而这种信任度对实验室的生存与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3.纠正活动程序

室间质量评价的纠正活动在EQA活动中出现不满意结果(离群值)的实验室,应依照EQA纠正活动的要求进行整改。程序如下:要求实验室尽快寻找和分析出现不满意结果的原因,开展有效的整改活动,并将详细的整改报告以书面形式保存。有效的整改活动包括对质量体系相关要素的控制、技术能力的分析以及进行相关的试验和有效地利用反馈信息等。

4.室间质量评价的基本要求

对参加EQA的实验室有以下三个基本要求:①有明确的职责以确保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②有参加该活动的文件化程序;③执行该程序并提供证明参加活动的记录,以及有效利用EQA结果。必要时应提供出现不满意结果时所采取的纠正活动的证明资料。

5.结语

目前,室间质量评价成绩可做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医院管理者对实验室质量实施监督的重要工具。免疫学室间质量评价采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准则。对于定量的检验项目,采用计算该检验项目的偏倚(Bias,%)的方法,即偏倚(Bias,%) = (测量结果 - 靶值)/靶值 ×100% 。对于定性的检验项目,可接受的预期结果为阳性(有)或阴性(无)。在每次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某一检验项目的得分计算公式为:(该项目的可接受结果数/该项目的总的测定标本数) ×100。并计算出了变异指数得分(VIS)情况。即:首先确定靶值(T)。再计算每一实验室某一项试验结果的百分变异(%, 简称V):V=|(X-T)|/T ×100 X为某实验室测定某一项试验结果。最后计算变异指数得分(VIS): VI=V/CCV ×100, VI超过400时, 令VI=VIS=400, VI≤400时, VIS=VI。CCV为选定的变异系数。全国质评活动中以VIS≤80为优秀,VIS≤150为及格, VIS>150为不及格[2]。

通过总结分析室间质评,对做好临床免疫检验有如下几点体会[3]:(1)做好室内质量控制。要坚持使用低值弱阳性质控血清做室内质控,每口记录质控数据,绘质控图,及时发现、分析、改进实验室存在的问题,既不要漏检也不要误检。只有做好室内质控,保证实验室结果的精密度和可重复性、可比性,才有可能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取得优秀的室间质评成绩。(2)答理和维护好实验室的试剂和仪器。免疫测定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要求高,尤其是感染性疾病的检测多采用FLISA试剂盒结合酶标仪定性检测,对试剂盒的选择应慎重,应综合全面考虑试剂质量,建立酶免试剂的二级评价方案[4、5],定期维护保养仪器,排除系统误差。(3)最重要的是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由于免疫测定通常为手工操作,要得到可靠的测定结果,操作人员需要一定的技术知识和经验。只有掌握了足够的理论知识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维持标准化操作,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可靠,才能更好的服务于临床,让医患关系更加和谐[6]。

参考文献

[1]裴世静,马斌国.2008-2011年山西省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结果分析[J].2013,42(2下):211-212.

[2]李金明.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保证[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11):1053-1056.

[3]胡士玉,王海清,顾修玲,等.2007-2011年临床免疫学室间质量评价分析[J].2013, 10(4): 484-485.

[4]方苓,李晖,邹丽容,等.2006年山东省部分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FLISA试剂的质量评估[J].华南预防医学,2007,33(3):58-60.

[5]黄云英,刘瑜.建立乙肝免疫五项酶免试剂临床二级评价方案的探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2,17(2):31-32.

动物检验检疫的概述 篇4

入境动物检验,产品检验,检验检疫证书,检验检疫证明,卫生证书,检验证书,信用证,发票,提送单,装箱单,入境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入境货物调离通知单。

一、适用范围:

北京地区进境各种肉类食品、水产品的检验检疫。

二、主要办理程序:

(一)办理定点存储冷库、定点加工厂。对申请在北京地区从事进境食用性动物产品销售、生产、加工、存放的单位,必须符合进境肉类产品所要求的兽医卫生基本条件。经动检处负责进行实地考核,审查有关资料,符合要求的给予备案并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予以公布。

(二)检疫审批:是指办理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

(三)报检:在进境前或进境时带有关资料(包括贸易合同或协议、信用证、发票、提送单、装箱单、输出国家或地区政府官方签发的检验检疫证书正本原件、原产地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等单证)到口岸局检验检疫。

(四)与口岸局有关部门联系进行现场查验,运输工具及外包装消毒。

(五)凭口岸局出具的《入境货物调离通知单》第二联,主动与动检处产品科联系(电话67885770-1073),安排现场查验。经感官检查后抽取样品,送检实验室。

1.现场查验包括:

(1)核对货证是否相符。

(2)查验包装。

(3)查验有无腐败变质,有无异味、毛、血、粪污等。

2.感官检查:是指对食用性动物产品的色泽、粘度、弹性、组织状态、气味等,按感官指标进行评价。

(六)实验室检测、检验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

(七)领取单证:合格的领取《卫生证书》或《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不合格的领取《检验证书》(索赔、退货用)或《入境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销毁用)。

(八)检疫监管:指对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所批“在定点加工厂进行加工”的食用性动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过程需接受动检处实施的检疫监督管理。

三、办理时限:

(一)不需进行实验室检测的货物,从在口岸报检到领取单证,一般需5-13个工作日。

动物检验检疫的概述 篇5

1. 多孔动物门

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体形多数不对称,或辐射对称,体表多孔,故名多孔动物,体壁有钙质或硅质的骨针或类蛋白质的海绵丝所支持,无器官系统和明确的组织,具特有的水沟系。全为水生固着生活。如脆针海绵。

2. 腔肠动物门

为低等后生动物。体形辐射对称,具内外两胚层,有原始的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行细胞外及细胞内消化。有组织分化 ,具原始的肌肉结构和原始的神经系统(神经网),有刺细胞。有骨骼时,为钙质或角质。全为水生,营固着或漂浮生活。如海蜇、珊瑚等。

3. 环节动物门

体圆柱形或扁平形,由相似的环节(体节)组成。具三胚层。除蛭纲外有真体腔及闭管式循环系统,多数具运动器官刚毛或疣足,消化道发达,有口和肛门,具有排泄器官后肾管,有链状神经系统。多为自由生活。如蚯蚓、水蛭等。

4. 软体动物门

体形除腹足纲外为左右对称,体不分节而具次生体腔。身体柔软,由头、足及内脏团三部组成,且被体壁延伸而成的外套膜覆盖,并由它分泌出一个或两个保护柔软体部的贝壳。消化道完全,有心脏及血管,除头足纲外为开放式循环,有栉状鳃或类似肺的构造,为专职呼吸的器官。多为水生,少数陆生。如石决明、牡蛎、乌贼等。

5. 节肢动物门

身体多有头部、胸部、腹部的区分,附肢常分节,体外被几丁质外骨骼,生长发育过程需蜕皮,肌肉为横纹肌,常成束,消化系统完整,口器适于咀嚼或吸吮,形式多样。体腔为混合腔,循环系统为开放式,用鳃、气管或书肺司呼吸。水生或陆生。节肢动物门为动物界中最大的一门,种类繁多,约占已知动物种类的85%,可分为三个亚门、七个纲。昆虫纲种类最多,有近一百万种,药用种类也最多。

6. 棘皮动物门

成体为辐射对称,幼体则两侧对称。体表有许多棘状突起。体腔发达,体腔的一部分形成独有的水管系统,另一部分形成围血系统。在发育过程中有原口(肛门)及后口(口),故属无脊索动物中后口动物类群。如海参、海胆等。

7. 脊索动物门

有脊索,为位于背部的一条支持身体纵轴的棒状结构。低等脊索动物终生存在,高等脊索动物只在胚胎期间有脊索,成长时即由分节的脊柱取代。中枢神经系统呈管状,位于脊索的背面,在高等种类神经管分化为脑和脊髓两部分。牙齿为异型齿。胎生,哺乳。如熊、梅花鹿、牛等。

本纲动物为最高等的脊椎动物,可分为三个亚纲:原兽亚纲(prototheria)、后兽亚纲(metatheria)和真兽亚纲(eutheria)。其中与药用关系密切的是真兽亚纲。

真兽亚纲是高等哺乳动物类群,具有真正的胎盘,胎儿发育完善后再产出,体湿一般恒定在37℃左右。本亚纲的现存种类可分为17个目,其中13个目在我国有分布。

出入境伴侣动物检验检疫指南 篇6

一、我国禁止入境旅客随身携带除伴侣动物(仅限于犬、猫)以外的各种动物入境,且每人每次限带1只。宠物入境时,必须附有输出国家或地区相关部门出具的动物检疫证书和疫苗接种证书(或疫苗注射登记卡),有效期以证书上注明的有效期为准。

二、我国对入境伴侣动物的输出地没有限制;对入境伴侣动物注射识别生物芯片不作强制要求;如果伴侣动物在3个月以下,国外还未注射疫苗,国外官方机构不能出具检疫证书的,不允许入境。

三、伴侣动物作为旅客入境时的“携带物”,必须随旅客一起入境。旅客携带伴侣动物到达口岸后,要主动向所在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书面申报,并提供动物检疫证书和疫苗接种证书作为随附资料。

四、旅客没有入境记录或入境时没有海关签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境旅客行李物品申报单》,直接将猫或狗从国外托运入境的,对其采取的检验检疫措施按照进境活动物检验检疫要求执行。

五、各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对伴侣动物实施现场检疫。伴侣动物经现场检验检疫合格后,转移至指定地点(可在旅客家中)隔离观察30天,伴侣动物在指定地点隔离期间,不允许与其它动物和人接触,如发生异常情况,旅客必须主动和隔离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联系。

六、出境伴侣动物需检验检疫机构出具《动物卫生证书》的,须提交伴侣动物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管理部门出具的《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及疫苗接种证书(须在有效期内)。

住肉孢子虫病检疫技术概述 篇7

1产地检疫技术要点

11.1槟牛发生食欲不振、贫血、发热、消瘦、水肿、淋巴结肿大、尾端脱毛坏死等症状。少数还表现有角弓反张,四肢伸直,肌肉僵硬;孕牛可发生流产,严重者发生死亡。

11.2羊严重感染时,可引起食欲不振、呼吸困难、虚弱以致死亡;孕羊可出现高热、共济失调和流产等症状。

2屠宰检疫技术要点

可见泛发性淋巴结炎,浆膜出血。在动物被屠宰后全身横纹肌,可见颜色为灰白色或乳白色,形状为毛根状或小白点状的肌囊,这种现象在膈肌、肋间肌、胸肌、腹肌、心肌等处最为明显。显微镜检查时可见到肌肉中有完整的包囊而不伴有炎性反应。

22.1样品采集取20~30 g膈肌角肉样。

22.2肉眼观察去肉样肌膜,拉平肌肉,取不同角度于强光下观察。可见呈灰白色或乳白色肌囊,肌囊一般长为0.5~5 mm,呈圆柱形或梭形。22.3显微镜检验顺肉样肌纤维方向剪取12~24粒肉块,并用厚玻璃片挤压至呈半透明状,在60~1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肉孢子虫肌囊,肌囊由较厚的外膜和很薄的内膜组成。肌囊中心为肉孢子虫虫体,虫体后端钝圆并有一椭圆形的核。肉孢子虫感染时间较长后肌囊会发生钙化,钙化体呈黑色小团块,周围有卵圆形透光区。

3实验室检疫技术要点

33.1 3333%硫酸锌离心浮聚法取被检动物粪便1 g,加清水l0 m L充分搅匀,经纱布过滤转入离心管内,2 000~2 500 r/min离心1 min,倾去上液,再加清水混匀,离心,重复3次。弃尽上液,加33%硫酸锌液1~2 m L,调匀后再加此液至距管口0.5 cm处。以2 000 r/min离心1 min,垂直放置离心管。离心机停止转动前,不能用外力刹住,以免使液体表膜震动而影响浮聚效果;离心后应立即取样检查,时间较久则结肠小袋纤毛虫包囊会变形下沉。用金属圈粘取表面液膜2~3次,置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并覆以盖玻片,镜检。观察可见染色后包囊呈黄色或浅棕黄色,糖原泡为棕红色,囊壁、核仁和拟染色体均不着色。

33.2 3535%蔗糖溶液浮聚法取被检动物粪便5 g加2倍的水混匀,经铜筛过滤,1 000 r/min离心5 min,弃尽上液,加等容积35%蔗糖溶液(含0.8%石炭酸)混匀,再以1 000 r/min离心10 min。用金属圈粘取液面2~3次,置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镜检。观察是否有结肠小袋纤毛虫包囊或弓形虫卵囊存在。

33.3直接血液涂片法

3.3.1载玻片的选用制作血涂片的载玻片要求表面光滑,清洁无油。新玻片先用清水冲洗后晾干,再浸泡在稀清洁液中1~2 d。取出后用自来水彻底冲洗干净,最后用蒸馏水冲洗1次,再经95%酒精浸泡后擦干。如系用过的旧载玻片,则应先将玻片逐步投入沸腾的5%肥皂水(或洗衣粉、洗涤剂的溶液)中,浸泡1~2 h,用纱布擦洗,再以清水冲洗。待干后放入稀清洁液中浸泡1~2 d,再用流水彻底洗净,烤干。在95%酒精中浸泡1 d后擦干。已清洗的玻片要用干净无油的纸包好备用。

3.3.2血涂片的制作取洁净载玻片2张,选1张边缘光滑平整者(最好是磨口边缘)作推片,另1张则平置于桌上,或以左手拇指和食指夹持其两端。从被检动物耳静脉吸取2μL血液,以推片一端的中央粘取1小滴血,并使血滴与平置的玻片接触。血滴沿推片边缘向两侧展开,随即将推片与载玻片保持30°~45°夹角,从右向左迅速推成薄膜。亦可用载玻片直接粘取血滴,然后将推片置于血滴前方,待血液展开后再将推片迅速向前推动。操作时,血量不宜太多或太少,两玻片间的夹角要恰当,否则血膜会过厚或过薄。推片时用力要均匀,一次推成,切勿中途停顿或重复推片。质量好的血膜应呈舌形,血细胞分布均匀。

3.3.3染色血膜用甲醇固定(吸取甲醇的吸管不能有水分)。将姬氏原液用p H 6.8~7.2的缓冲液作1:15~1:20稀释。在血膜上滴加稀释的姬氏染液,染色20~30 min(37℃温箱中仅需15 min),用自来水轻轻冲洗,晾干后镜检。稀释后的染液会产生沉淀,不宜久放,必须现用现配。

3.3.4镜检直接涂片法检查住肉孢子虫时,采用病变组织压碎做涂片,姬氏染液染色,镜检。可见许多肾形或香蕉形,长约10~12μm、宽4~9μm,一端稍尖、一端钝圆,核偏、位于钝圆一端的小体,即为住肉孢子虫的滋养体。

直接涂片法检查结肠小袋纤毛虫时,采用肠黏膜做涂片,镜检。可见结肠小袋纤毛虫滋养体一般呈不对称的卵圆形或梨形,大小为30~180μm×25~120μm,虫体前端略尖,后端略钝。

涂片时,还可选用骨髓、脑脊液、胸腹水、痰液、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眼房水、羊水等作涂片;为了避免漏诊,1张涂片至少要看5 min,才能作出报告。两种染色方法比较,瑞氏染色速度快,适于检验,但较易褪色,保存时间不长;直接涂片法阳性检出率不高。

33.4琼脂扩散试验

3.4.1抗原制备于食道肌内挑取含大量住肉孢子虫包囊部分肌肉,进行组织破碎,破碎后加入胃蛋白酶于40℃条件下消化15 min。消化后用200目滤网过滤2次,取滤液1 500 r/min离心15 min,弃去上清液和上层棕色沉淀,取白色下层缓殖子。并将取得的缓殖子用生理盐水重复洗涤沉淀。缓殖子在洗涤3次后,进行超声波粉碎器破碎和3次液氮冻融,然后在10 000 r/min 4℃下离心60 min,取上清液,即为制备的住肉孢子虫可溶性抗原,置冰箱-20℃保存备用。以751型分光光度计测定蛋白含量。

3.4.2阴性对照血清采用剖检、食道肌肉消化、间接血凝试验均为阴性的牛血清。

3.4.3净化琼脂的制备用磷酸缓冲液浸泡优质琼脂3 d,每天换液2次,浸泡后的琼脂用巴比妥缓冲液洗涤3次。

3.4.4免疫扩散及结果观察p H 8.6巴比妥-巴比妥钠缓冲液制备,加入2%琼脂及0.02%Na N3,用梅花形打孔器打孔,孔内径为4 mm,中心孔与周围孔距离为3 mm。中心孔滴入可溶性抗原,周围各孔分别滴入待检血清及阴性对照血清,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下方垫0.1%石碳酸浸湿纱布,分别于24、48、72 h时观察,凡是能在抗原、血清间形成白色沉淀线者为强阳性。

摘要:住肉孢子虫病是由住肉孢子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本病发生于各种家畜(马、牛、羊、猪、兔等)、鼠类、鸟类、爬虫类和鱼类中,偶尔也寄生于人。我国各地的牛羊,尤其是南方的水牛和黄牛、北方的绵羊和山羊常有发现,有些地区的感染率可达100%。住肉孢子虫寄生于各种家畜的横纹肌,致使肌肉不能食用,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对住肉孢子虫病的产地检疫技术、屠宰检疫技术和实验室检疫技术作以简要介绍。

关键词:住肉孢子虫,产地检疫,屠宰检疫,实验室检疫

参考文献

[1]肖兵南,张长弓,龚振芳,等.水牛住肉孢子虫抗原的制备及间接血凝对牛住肉孢子虫病的诊断[J].中国兽医杂志,1989,(12):21-22.

[2]顾有方.枯氏肉孢子虫抗原的制备及其抗血清诊断牛肉孢子虫病[J].中国兽医寄生虫病,1995,(3):65.

[3]彭仕明.狍子肺丝虫与住肉孢子虫混合感染的诊断[J].中国兽医科技,2004,(11):79-80.

[4]包玉杰,周晓玲,杨丽丽,等.应用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诊断牛住肉孢子虫病的研究[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5):34.

[5]周望平,肖兵南,张长弓.应用快速ELISA诊断家畜住肉孢子虫病[J].中国兽医科技,2004,(1):77-78.

[6]杨俊,肖兵南,谈志祥.奶牛住肉孢子虫病的初步诊断[J].湖南畜牧兽医,2004,(6):27.

[7]王彩茹.一例牛住肉孢子虫病的诊断[J].河北畜牧兽医,1997,(2):29.

[8]黄德生,解天珍,郭正,等.住肉孢子虫病免疫学诊断方法的研究[J].云南畜牧兽医,1992,(1):3-7.

[9]龚振芳,肖兵南,张义生,等.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诊断水牛住肉孢子虫病的研究[J].动物检疫,1988,(4):6-8.

[10]蒲万霞,陈亚民.肉品住肉孢子虫的实验室检测技术[J].动物检疫,1990,(3):13-18.

[11]余尔榕.快速胃蛋白酶消化法检测肉孢子虫[J].福建畜牧兽医,1999,(6):40-41.

动物产地检疫组织实施的新六法 篇8

福建省建瓯市畜禽养殖业比较发达,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动物防疫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动物防疫工作的具体情况,逐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动物产地检疫模式。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乡镇动物防疫监督工作,熟悉了解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组织与开展,并注意总结动物产地检疫工作新做法、新经验,使之得到提高和推广,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驻场监督法

驻场监督法产地检疫是指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派出检疫人员,常驻大型饲养场、养殖小区实施动物防疫监督,从而保证产地检疫的实施和检疫质量的落实。本方法适合经济发达区,适用于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畜牧养殖业,其关键在于健全的防检监督和先进的防检监测手段。

二、监促防检法

监促防检法产地检疫是指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综合运用动物防疫监督法,推动动物产地检疫的开展和落实。

本方法适用于在全面实行定点屠宰和规范的动物交易市场基础上,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统一建立驻场监督办公,对供屠宰和交易出售的动物要查验畜禽标识和《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本方法适用于散养和偏远地区。

三、防检结合法

防检结合法产地检疫是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在开展产地检疫时,以健全的动物防疫档案和防疫责任制为基础,实现防检结合,落实产地检疫工作。

防检结合法产地检疫,适用于分散的小型养殖场和散养户。此法建立在健全的基层动物防疫、检疫站基础上,对防检疫人员实行分工划片,定岗、定责、定人,建立动物产地防检疫岗位目标责任制,使辖区的养殖村、场、户与防检疫人员一一对应。对饲养的动物建立档案,实行一村一场一档案,一户一账页,存档在基层站,由责任区的防检疫人员掌握在手,适时到村入场入户进行动态管理,开展产地防检疫工作。基本方法以防检疫责任制为基础,防检疫人员入场入户监管为措施,建立“户籍式”动物档案,实施“片警式”管理方法,开展防疫、检疫工作。

四、社会自律法

社会自律法产地检疫是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协调畜牧兽医学会、养殖协会和其他经济组织,规范动物防疫行为,推动动物产地检疫的开展。

此办法适用于外地收购和散养动物出售。建立在基层动物检疫站、山区路口、交通枢纽地带和市场等地的动物防疫检疫报检处基础上,组织吸收动物收购贩运经济人和合作组织加入学会和协会,宣传、贯彻、实施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制度,使他们能自觉遵守,积极配合做好防检疫工作。基本方法以“报检报验处”为基础,“社会团体组织”为措施,建立动物防检报告制度,派出人员进行防检工作。

五、行业服务法

行业服务法产地检疫是指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运用畜牧兽医系统专业技术优势,通过开展技术信息服务促进动物产地工作的开展。通过防检疫机关优质、有效、产业化的服务,为经营者提供帮助,解决动物交易活动中的买卖难题,使被管理者自觉服从管理。适用于各种散养动物的防疫检疫管理。

本方法以畜牧兽医服务组织为基础,法制管理与技术服务相给合为措施,建设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服务部,沟通产、供、销市场信息,结合为动物及其产品交易、运输、经营提供服务,开展动物防疫检疫工作。

六、村级防疫员管理法

利用村级防疫员搞好产地检疫。本方法适用于各行政村、自然村,以动物防疫员和动物销售人员为基础,经培训选设1~2名助理检疫员,主要负责产地检疫的基础信息工作,发现在产地有收购、外运、买卖动物的单位和个人,及时向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乡镇站)报告,并协助动物检疫员进行临栏检查。助理检疫员的报酬由检疫收费中给予适当补贴解决。

动物检验检疫的概述 篇9

1.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的难点

1.1部分动物疫病控制力度不够

当前由于我国兽医防疫体系的不健全,导致畜禽疫病一旦出现,就很难实现有效的控制,这就成为制约乡镇基层畜牧业发展的一大因素。尽管近些年来,一些动物疫病已经得到了有效地控制。但是依旧还存在数十种流行面广、危害严重的畜禽疫病。由于控制力度不够,一些动物性食品中还存在严重超标的兽药残留量以及饲料添加剂等危害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的隐患。

1.2乡镇动物防疫检疫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国的动物防疫法律体系的不完善,导致在一些重大的动物疫病以及动物性食品安全问题身上,不存在具有针对性的以及可具操作性的地方性法规供乡镇基层防检人员参考。这就导致在疫情报告以及实现疫情的处理等过程中,出现缓报疫情、瞒报疫情以及一些弄虚作假的现象产生,极大的影响力对疫情的控制与处理。

1.3基层防疫检疫配置落后,工作经费短缺

对于乡镇这样的基层防检部门而言,由于工作经费的短缺,导致防检人员在实施与开展防疫检疫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的障碍。其一是没有良好的试验检测设备,更不用说设置专业的防疫检疫实验室以实现对一些一般病害的诊断与研究;其二是一旦发生紧急的疫情时,扑杀动物的赔偿经费很难在短时间内落实到位,这就对疫情的监测、控制与扑灭等,造成一定的实施困难;其三是工作待遇低、任务重,无法吸引高素质的兽医人员参加到队伍中。

1.4 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

一是一些养殖场的卫生管理方面做得不到位,出现多种畜禽混养的现象,这样就潜藏了病毒变异的隐患;二是养殖场的选址、场地建设等缺乏严格的监管,存在十分严重的场地建设随意化;三是养殖场中缺乏有效的病死畜禽处理、畜禽粪便胡乱堆放的现象;四是部分动物防疫检疫人员自身存在管理不严,不按规定程序执行监管工作的现象。

2.强化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建议

2.1筹措资金,完善相关防疫检疫监督程序

防疫检疫工作要实现有力的管理,最关键的就是从这项工作范围着手进行。只有明确的对动物防疫监管检查工作人员的职责范围进行明确的规范,才能有效的遏制与打击逃避检查等违法行为的发生。但是,实现相关防疫检疫监督程序的落实,需要防疫检疫监督机构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因此,在解决资金短缺这一问题时,我县采取的是收费保工资和运转为第一目的,到确保畜牧业发展和人们身体健康为全部目的的根本性改变,积极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2.2全防疫检疫三级网络,全面开展防疫检疫产地管理

对于基层兽医站的基础设施建设等,除了要完善必要的防疫检疫设施,还应基于基层的发展水平,逐步的加大对防疫检疫实验室以及配套设备的投入。在实际的防疫检疫工作中,还应积极的建立“以县级检疫员为骨干,以兽医站兽医人员为基础,以村级防疫员为辅助”的三级防疫检疫监管网络,有效的针对基层所养的动物,在数量、品种、畜别等实施登记,并进行动态化的管理,对于畜禽等的产地进行有效地认真地监管。

2.3加强基层防疫检疫队伍建设

防疫检疫工作的事实与开展,主要依靠动物检疫员实现有效的展开。因此,基层防疫检疫队伍的建设,对于促进畜禽产地检疫步向专业化与规范化的轨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对于一些文化素质低、防疫检疫水平不高的动物检疫员而言,就要求上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基层动物检疫员队伍的建设,定期举办培训班。经常性地对他们开展技术技能、职业道德以及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他们的从业水平。

通过专家授课、现场操作对检疫员进行检疫知识、操作技能、检疫证填写、职业道德的轮训,提高实际工作水平。

2.4强化化验设备管理,健全防检监督机构

为实现与确保群众能够在日常的生活中吃上“放心肉”,就要求防疫检疫人员在实施监管的过程中,能够对由于病变而引起的潜藏病患等能够实现研究,因此就要有完善的实验室以及检疫设施作为保障,进而促使实验室诊断以及防疫工作走向科学化管理。

3.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的亮点分析

在实施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的过程中,我县针对自身发展实际,在人才的引进与管理以及构建联动机制这两方面的工作尤为出色。

3.1加强专业人才引进与在职防检人员培训

在人员的引进方面,采取优惠政策,对于一些业务过硬的人员依据择优录取的原则,并将其充实到动物防疫检疫第一线,以实现基层第一线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的严格与科学化管理;其二是对于现有的防疫检疫人员通过学历培训以及专项的业务培训等方式,对于动物的疫情以及产品的质量安全的新的发展动态进行讲解,以提升基础人员的素质。

3.2强化与工商、卫生以及质检等部门之间联动机制的构建

动物检疫样品的采集与检疫技术 篇10

1 检疫材料的采集原则

1.1 时间性

病死动物需立即采集病料,尤其在夏季不应超过4h。拖延过久,则组织变性、尸体腐败,侵入其它细菌有碍病原检出。而对于初步诊断为病毒感染的动物,如从其活体上采集病料,必须在发病初期、急性期或发热期进行,否则病毒会很快在血液中消失,组织内病毒的含量也因抗体的产生而迅速下降。

1.2 典型性

采取病料的种类应根据传染病的特点,采取相应的脏器、排泄物、分泌物等。

(1)要选择典型动物,即未经药物治疗、病状典型的动物,这对细菌性传染病的检查尤其重要。

(2)要选择典型材料,即采集病原体可能在其中含量最高的材料;在采取病料前,应对动物可能患某种疫病做出初步诊断,侧重采集含病毒或细菌量最多的脏器或内容物。动物濒死期有败血症症状的,死后应采心血、淋巴结、脾、肝;有明显神经症状的应采取脑、脊髓;有黄疸,贫血症状的,应采取肝、脾。

1.3 无菌性

样品采集全过程应无菌操作,尤其是供微生物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的样品。所用器械均应灭菌,包括采样用具、盛放样品的容器等,做到既要避免污染,又要防止病毒被灭活。采取一种病料,应用一套器械,不可再用其采集其它病料。否则,必须经过(火焰,酒精)消毒,才能采取另一种病料。采取的脏器分别装入不同的容器内,一般先采微生物学及血清学检验材料,然后再采病理组织学检验材料。采集完病料后对解剖场地及尸体要彻底消毒。

1.4 安全性

在采样过程中,采样人员要注意安全,防止感染;同时防止因病原扩散而造成环境污染。当怀疑为炭疽时应禁止剖检,可在颈静脉处切开皮肤,抽取血液做血片数张,立即送检。

2 病料处理

要想使试验诊断得出正确的结果,除采取适当的病料外,需使病料保持或接近新鲜状态,为此需对病料进行处理。

2.1 病理组织学检查材料

采用10%福尔马林液(市售甲醛溶液1份加蒸馏水9份)或95%酒精等固定,固定液体积应为病料的10倍。如用10%福尔马林固定组织,经24h必须更换一次新鲜溶液;神经系统组织需使用10%福尔马林,并加入5~10%的碳酸镁。

2.2 细菌检查材料

一般用灭菌的液体石蜡、30%甘油缓冲盐水或饱和氯化钠溶液来保存病料。

2.3 病毒学检验材料

一般使用50%甘油缓冲盐水来保存。需做组织学检查的材料最好使用包音氏液或岑克氏液。

2.4 血清学检验材料

从发病猪无菌采取血液,注入灭菌试管中,室温或37℃放置0.5~1h,然后4℃冷藏。

3 动物检疫的方法

3.1 临场检疫

通过问诊、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和嗅诊等一系列的检查,分辨健康家畜和病畜,是活畜(禽)产地检疫最常用的方法。

3.2 隔离检疫

隔离检疫的期限:大家畜一般不超过40 d,禽类15 d,野生动物25 d,小动物7~10 d。在整个隔离检疫期间,所有动物不得使用抗生素药物和接种疫苗,以免影响结果判定。

3.3 实验室检疫

主要有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等。

3.3.1 病理组织学检查技术

在被检动物中,具有临床症状,一般的检疫方法又不能确诊,或病畜出现死亡,则应进行病理学检查。有些疫病如猪萎缩性鼻炎、马鼻疽、新城疫等通过病理剖检常可获得确诊。病理组织学检查技术弥补了肉眼检查的不足,进一步明确病变性质,常使疫病得到确诊。尤其对肿瘤的定性,脑组织病变检查有极高的价值。常用的有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快速冰冻切片。

3.3.2 病原学检查技术

对于大多数传染病,只有通过病原学检查技术分离到致病细菌或病毒等,鉴定后方能最后确诊。它的特点是较复杂,要求一定的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同原因引起的传染病需采取不同的检查方法。如细菌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微镜检查法、培养检查法、生化试验、动物试验等方法进行检查;病毒性传染病则先要进行病毒分离培养,而后采用包涵体检查、病毒培养性状观察、病毒形态学观察、病毒核酸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即PCR技术,主要用于微量样品和不完整病原的检测,尤其适用于个体极小、难于观察且难于人工培养的病毒的检测);寄生虫病要采用虫卵检查法、虫体检查法。

3.3.3 免疫学检查技术

免疫学检查技术对某些传染病的诊断是必不可少的。因为采用病毒的分离常得不到肯定的结果。由于许多传染病的抗原、阳性血清和诊断液已商品化,只要采取可作为抗原的被检病料或被检血清等便可进行。免疫学诊断具有需时较短、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的优点。

主要方法有:凝集反应、沉淀反应、标记抗体技术、补体结合试验(CFT)。另外,变态反应检测技术主要应用于一些慢性传染病的检疫与监测,尤其适合动物群体检疫、畜群净化。该技术是牛结核病检疫、马鼻疽病检疫的常规方法。

近年来,安徽省桐城市养禽业快速发展,养殖规模日益扩大。免疫预防接种已经成为养殖业中关键的技术措施,是诸多预防动物疫病手段中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免疫接种能否获得成功,不但取决于接种时疫苗的质量、接种途径和免疫程序等外部条件,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这一内部因素。接种疫苗后的机体免疫应答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生物学过程,所以,接种过疫苗的禽群不一定都能产生坚强的免疫力,一旦易感动物经免疫后抗体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就容易导致动物发病,此现象称为免疫失败。也就说免疫没有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

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疫苗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很多规模养禽场仍旧常有因免疫失败而导致动物发病的现象发生,这不但给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动物的防疫工作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动物免疫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帮助养殖业者减少经济损失,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1导致免疫失败的可能因素

1.1抗原因素

动物体内的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将它携带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由于有些病毒核酸聚合酶的校正能力较差,使一些部分遗传物质变异的病毒生存下来,产生大量的形形色色的在抗原上稍有差异的病毒颗粒。这种变异正是病毒自我发展,追求生存的一种机制,所有微生物中都存在这种现象。其中大多数病毒粒子被体内抗体所中和,小部分没有被抗体中和的病毒颗粒经过大量的复制,逐步取代了原有的病毒,发展到一定程度引起动物发病。

另外一种病毒的突变是由于病毒的基因组之间发生了交换,从而使包装好的子代病毒发生了抗原变异,这就导致病毒抗原在短时间内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异,致使疾病的突然爆发。这两种情况下,对动物体的免疫都是效率极低或者是无效的。

1.2疫苗的质量

在集约化养殖场中,一个群体有很大的规模,对于鸡来说可达到上万只,疫苗的保护率不是100%的,因此,免疫动物接触强毒后存在少数免疫动物发病的现象是正常的。而且,由于病原本身时刻都在变异,但制作疫苗的速率永远慢于病原的变异,最终导致免疫失败,这也许是免疫失败的根本原因。另外疫苗的制作、保存与运输、使用上还有若干问题造成免疫失败,也不容忽视。

(1)疫苗质量不合格。疫苗的质

导致畜禽免疫失败的原因探索与防范

动物检验检疫的概述 篇11

1 检疫的各项具体措施

1.1 临床检查

临床检查通常是采用感观检查的方式, 查看动物的各项表现是否正常, 体温、脉博、呼吸是否符合标准。检查过程可分为群体检查与个体检查2种。前者主要是将同一地区或同一批的动物进行群体性的检查。后者是将在群体检查过程中所查出的有病或疑似有病的动物进行认真仔细的个体临床检查。经过群体检查判定为无病的动物, 必要时也应抽出一部分进行个体检查, 过程中如发现有动物患有传染病应再进行部分抽检, 或全部进行个体检查。

1.2 流行病学调查

确切的掌握动物疫情会为动物的检疫工作提供依据, 因此, 应做好动物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以掌握当地及邻近地区的疫病发生情况, 进而可综合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对确诊动物疫病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3 病理学检查

动物如果因疫病而死, 其尸体往往会呈现出相应的病理变化, 有时会出现特征性病理变化, 可作为诊断的一项依据。动物如果死因不明, 或在临床中无法判断是否患病时, 可对其尸体进行剖检与病理学诊断工作。

1.4 病原学检查

在诊断动物疫病的过程中可通过兽医生物学与寄生虫学的方法查明动物疫病的病原体, 这也是当前较为可靠的一种检疫方法。在具体的拟定检疫方案与分析检疫结果的过程中应进行综合考虑, 应结合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等方面, 期间可采用3种检查方式, 分别为病料涂片检查、分离培养与鉴定、动物接种试验。

(1) 病料涂片检查这种检查方式主要针对具有特征性形态的病原微生物, 将有显著病变的组织器官进行涂片染色镜检, 采用这种方式会较快的作出诊断。

(2) 分离培养与鉴定采用人工的培养方式可从病料中分离出病原体, 对于病毒可用鸡胚、单层细胞以及各种实验动物等方法进行分离培养, 得到病原体后可进行理化、生物学特性鉴定。

(3) 动物接种试验人工感染实验的实验对象多数都是对相应病原体最为敏感的动物, 进而可依据不同动物的致病力、症状和病理变化特点以协助诊断。在实验动物死亡后或经一定时间剖杀后, 查看其体内病理变化, 接着从已死亡或剖杀的实验动物体上采取病料进行涂片检查或分离鉴定。

1.5 免疫学检查

(1) 血清学实验通过抗原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免疫学反应进行诊断。可用已知抗原来测定被检动物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或是已知的抗体对抗原进行测定。因为血清学实验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而且没有难度, 可以较快的完成, 所以在疫病的实验室诊断中会经常用到这种方法。

(2) 变态反应当动物患有某些疫病时, 一旦该病病原体或其产物再次侵入就会产生强烈反应, 我们将这种反应称为传染性变态反应。这种反应的特异性极高, 在动物检疫中, 多用来诊断马鼻疽、结核病和副结核病等。

2 做好检疫记录

2.1 管理相对人资格及考核记录、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报检登记簿。

当管理相对人拟收购动物时, 首先应向所在地动物检疫报检点进行申报, 期间应严格按照报检工作的相关规定进行审查, 确认无误后应填写相应的资格及考核记录与报检登记簿, 由当事人进行签名, 检疫人员依法出具《动物及动物产品报检证明》。

2.2 拒免户登记记录、兽药使用情况登记记录。

在车辆拟装载动物前, 首先应将车辆开往指定检疫报检点, 由相关检疫人员对车辆进行装前消毒工作, 同时出具相应的运载工具消毒证明。期间检疫人员应随车带上相应登记记录, 并检查动物的健康情况、偶蹄动物的耳标佩戴情况等相关事项, 确认无误后可将相应的免疫证明进行回收, 并出具相应的检疫合格证明。

2.3 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登记记录、回收记录。

在收购动物完毕后, 应回到产地检疫报检点, 由相关的产检人员向当班检疫人员说明检疫情况, 出具相应的免疫证明, 在经过检查后, 证明情况无误时, 可接着查证验物, 收取规费, 出具检疫证明, 予以放行。期间检疫人员应如实做好相应的检疫情况登记记录, 由检疫人员签字, 并做好相关证明的回收归档工作。

2.4 动物屠宰证明与屠宰检疫登记记录。

在动物入场前, 首先应向驻厂、场、点检疫人员进行申报检疫, 在检疫人员到场后, 应检查相关的检疫证明, 并核对动物数量与查验单位免疫标识, 检查无误后可将检疫证明进行回收, 出具动物入场准入证明, 期间应认真做好消毒工作。相关的屠宰管理人员应根据动物入场准入证明与免疫标识进行屠宰工作。

在屠宰动物期间, 相关检疫人员应全程做好检疫工作, 将相应的屠宰证明与免疫耳标进行回收。

上一篇:《欢庆》教学设计(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下一篇:中考化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