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检验

2024-07-24

装置检验(通用9篇)

装置检验 篇1

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发展的产物, 其不但具有以前电表的基本的对电能的计量功能, 而且还具有新型的智能功能, 其将支持智能配电网的双向计量的功能、阶梯电价的功能、分时电价的功能和实时的监测及控制功能。其可靠性及稳定性更高, 能够存储的容量更大, 更适应我国当前电网的发展现状。智能电表的主要结构包括数据处理单元、数据处理单元、显示部分等, 其能够对电能信息进行及时的计量和处理, 并且完成智能配电网所要求的双向互动及信息交互等, 能够为分布式电源的并网提供相关的支撑, 并有效实现智能家居用电。由于当前我国智能配电网的技术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因此, 我国急需加强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和建设。智能电表作为当前我国配电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部分, 其建设和发展对整个智能电网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我国电网对电表都采用了集中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 要满足相关的技术要求则需要对智能电表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检测, 这是当前摆在电网企业和智能电表制造企业面前的一个难题。本文对智能电表的检验装置进行了分析。

1 智能电表检验装置构成分析

当前对智能电表进行检验的装置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1) 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系统主要是以可编程FPGA和D S P为基础对输入的信号进行有效的调节, 并实现对量程的有效修改, 还能够实现相关误差计算及与其他系统的通信等。

(2) 功率放大系统。电流及电压的功率放大电路原理是相同的, 其中功率放大电路主要是由反馈电路和主电路所构成的, 利用升流器能够实现输出信号的有效反馈, 这样就能够对输入级进行检测, 确保有效的幅值和相位输出。在功率放大系统中还实现了相关的保护设计, 通常是速断过流保护, 这就大大提高了功率放大系统的可靠性。

(3) 监视仪器仪表。监视仪器仪表主要实现了测量电压幅值和相位的测出, 并能够以扫描的形式在所对应的窗口上进行显示。

(4) 误差计算系统。智能电表中的误差计算系统就是以电能表为脉冲为基础的, 其内部具有锁存电路, 能够有效配合智能电表检验装置其他系统, 对测表的脉冲进行计量, 在通过精准的计算得到相关的误差, 在显示器中进行显示。

2 智能电表检验装置使用的基本方法

对智能电表进行校验主要就是给智能电表两端加上合理的电压和电流, 通过智能电表中对电能的消耗与标准的智能电表所消耗的电能进行比较, 进而得到智能电表的误差。通常主要有两种方法进行智能电表校验, 即瓦秒法和标准表法。

(1) 瓦秒法分析。所谓瓦秒法, 就是利用标准的功率表对智能电表进行校验, 在校验的过程中要保持功率恒定, 同时利用标准的测时器对智能电表的时间进行测量, 将功率与时间做乘积即可得到电能值, 再与整个智能电表所累积的值进行比较, 就得到了智能电表的误差。

(2) 标准表法分析。标准表法是利用标准表对电能进行测量, 然后进行比较来确定智能电表的误差。这种方法能够实现标准电表与智能电表的比较, 大大减少了智能电表的测量误差, 因此, 在实际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

3 智能电表检验装置的硬件设计

(1) 载波通信模块设计。智能电表检验装置的通信模块主要采用载波通信, 这样就能够实现对于不同智能电表生产厂家通信的检测, 利用这种载波的抄控器有效提高了智能电表通信检测速度和可靠性, 可以将A、B、C三相电压分别加在智能电表中, 利用串口通信实现载波抄控器的通信, 有效对智能电表进行检测。

(2) 远程计费功能检测的设计。由于智能电表不但具备传统的电表功能, 而且还具备智能配电网相适应的功能, 如远程的计费及控制等。通过相关的网络可以实现充值及有关参数的有效设置。因此, 对智能电网远程计费功能进行检修也是智能电表功能检测的重要环节, 主要是通过在检测装置中加密卡机进行实现, 系统能够对加密机进行更改, 同时在系统的内部还配置了相关的加密服务器, 实现该功能时, 能够将报文发送至加密服务器中, 再得到加密服务器允许后即可进行通信, 通过相关表计即可对功能实现与否进行判断。

4 检验装置测试功能模块软件设计

(1) 操作系统及程序开发软件选择。本系统主要采用W I N N T系统, 并利用F T P服务器和WINDOWS 2003 SERVER, 该操作系统能够支持多种操作和多任务的操作。选择PB、Dephi及VC++等程序进行编程。

(2) 数据库系统。本设计采用Oracle9i及ACCESS数据库, 实现面向对象的存储和访问, 有效解决了智能电表中数据繁多的问题, 确保了数据的开发性、安全性及实时性。

(3) 方案管理分析。本系统在软件设计中提供了针对用户方案的编辑器和程序测试器, 可以方便用户建立合理的方案, 其中方案信息包括创建时间、检测系统功能及方案的名称等。方案管理分析模块有助于用户方便快捷地对方案进行编辑。

5 结论

智能电表检测装置能够有效实现对智能电表的分析和检测, 该装置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 建立的标准和统一的数据管理与应用系统, 对该装置进行合理的利用能够实现智能电表的有效检验, 为电网企业智能电表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而且能够有效促进智能电表生产检测的自动化水平, 提高智能电表的质量和可靠性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峰.预付费电能表中IC卡技术的初步探讨[J].电力标准化与经济技术, 2006, 58 (4) :22-24.

[2]廖高华, 刘德辉.三相多功能电能表现场校验装置[J].电压电器, 2008, 12 (22) :12-16.

装置检验 篇2

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安装在曳引驱动电梯上的重要安全部件,当电梯发生传动失效和制动失效等故障致使上行超速到一定程度时该部件动作,保护轿内乘客和财产的安全。它是GB7588-2003中新增加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家强制性电梯标准GB7588-2003已实施一年了,在《电梯监督检验规程》未修订,未对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检验做出统一规定前,各地检验方法不一。笔者结合对GB7588-2003的学习与检验工作实践谈谈曳引电梯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检验方法及检验中发现的问题。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常见型式

GB7588-2003第9.10条对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组成、动作速度、制停减速度、验证触点和作用方式等作了明确的规定。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组成与下行超速保护装置一样,包括速度监控部件和减速元件。其速度监控部件按

GB7588-2003的要求应是与下行超速保护装置一样的限速器,或是满足限速器特性要求、动作要求和选用要求的速度监控装置。目前大部分制造商都采用限速器作为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速度监控部件。

而减速元件则根据其作用部位不同有四种不同的类型。(1)作用于轿厢的减速元件通常是采用上行安全钳(简称轿厢安全钳类)。目前有的制造商推出了双向安全钳,有的上行安全钳则单独装置在轿厢上部。(2)作用于对重的减速元件一般就是对重上的下行安全钳(简称对重安全钳类)。采用安全钳作为减速元件时,其与速度监控部件的传动方式和下行超速保护装置一样靠钢丝绳和拉杆机构机械传动。GB7588-2003第9.8.3.2条规定不得用电气、液压或气动操纵的装置来操纵安全钳。(3)作用于钢丝绳系统的减速元件主要是夹绳装置(简称钢丝绳夹绳器类),该装置可以设置在机房的主机架上或井道内的结构上,可以作用于悬挂绳也可以作用于补偿绳。钢丝绳夹绳器制动力产生的主要元件有液压系统、压缩弹簧、压缩碟簧和楔型自锁等。目前制造商使用最普遍的是装在机房主机架上作用于悬挂绳的以弹簧装置作为夹绳的动力源的夹绳器。根据夹绳器触发装置的不同,钢丝绳夹绳器类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又分为限速器闸线拉动和电磁铁通电触发两种类型。夹绳器夹紧后的复位装置种类也很多,最常见的是螺杆旋转复位,夹紧装置复位后则螺杆应旋松到适当位置。(4)作用于曳引轮或最靠近的曳引轮轴上的减速元件,即直接作用在曳引轮或最靠近的曳引轮轴上的一种制动装置(简称制动器类),目前主要指在无齿轮曳引机、行星齿轮曳引机或带传动曳引机上。若机—电制动器是直接制动曳引轮或曳引轮一体的制动轮(盘),而且制动器又是完全满足GB7588-2003要求的安全制动器,那么此时的机—电制动器就能兼任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减速元件,在监控部件检出轿厢上行超速时动作使轿厢制停或减速。

对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动作的验证,标准只要求整个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有一个电气安全装置,在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动作后切断驱动主机和制动器电源,并防止电梯的启动。目前多数制造商在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速度监控部件和减速元件上均设置了电气安全装置,使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更加安全可靠。

2.电梯监督检验中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检验

2.1资料审查

检验前,首先应核对制造商提供的型式试验报告上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形式、型号与出厂合格证上的型号是否相符。是否有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安装调试说明书,新梯验收检验还应核对出厂合格证上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型号与整梯型式试验报告中的配置是否一致。

2.2现场检验

2.2.1外观检查

现场应核对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速度监控部件和减速元件的型号、编号与出厂合格证上的型号、编号是否一致。同时检查速度监控部件和减速元件的外观是否正常,有无明显缺陷。安装是否正确可靠。

2.2.2动作试验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动作试验通常也可采用与电梯下行安全钳类似的试验方法,即在轿厢均匀布置相应载荷并以检修速度上行时,人为动作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速度监控部件,检查减速元件是否动作,轿厢是否可靠制停。笔者在实际检验中多采取“动态试验法”的方法进行检验。众所周知,曳引驱动电梯现场检验时要达到下行超速难以实现,但轿厢空载时,由于对重比轿厢重,要实现上行时超速却比较容易。因此,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动作试验完全可以使轿厢上行实际超速来进行动态试验。“动态试验法”试验时,轿厢在最低层站时空载,断开电梯总电源,一人用松闸扳手松开制动器让轿厢往上溜车,另一人在曳引绳或限速器钢丝绳处用测速仪监测轿厢速度,当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速度监控部件(限速器)的上行超速开关动作时,记下动作速度,核对此速度是否在规定的动作速度范围内(见附图一)。并观察减速元件是否动作,轿厢能否减速和制停。“动态试验法”应注意的问题:(1)应安排专人观察轿厢的位置,如果轿厢溜到接近顶层站而减速元件仍未动作时,操纵松闸扳手者应立即松开扳手,让制动器制动,避免轿厢冲顶发生事故。(2)当减速元件动作时松闸扳手仍应使制动器开闸,以便完全靠减速元件将轿厢减速和制停来检验其可靠性。(3)实际检验中发现,当电梯层站低于6层时(即当井道高度较低时),此方法难以使轿厢达到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动作速度。此时可采取空载轿厢从底层向上运行时,一人操纵松闸扳手让制动器一直开闸的同时,突然断电,给轿厢一个初速让其加速到上行动作速度。如果仍达不到上行动作速度,则只能采取通常类似安全钳试验的检修速度人为模拟超速试验的方法了。(4)此法不适用于“制动器类”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检验。

“动态试验法”尽可能的模拟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实际动作工况,其优点是既检测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动作速度是否合格,又检测了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在超速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还可以检测夹绳器类上行超速保护装置靠电磁铁触发时在停电情况下电磁铁动作的可靠性。但试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3.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实际检验中发现的问题

3.1认识上的误区

因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在国内是才开始推行的全新电梯安全部件的概念,电梯制造商、安装单位、检验机构和用户的认识还没有完全统一,还有不少人认为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多余的,主要表现在对旧梯进行改造时不安装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新梯安装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后或在验收检验后将夹绳器的复位螺杆旋紧压死夹绳装置使夹绳器不能动作失去作用。还有人认为上行超速保护装置试验特别是动态试验会损伤钢丝绳和电梯而对试验不理解。

3.2装置本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国内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制造尚处于起步阶段,形式多样、种类很多,应该说部分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可靠性并不高,检验时也曾出现有误动作的现象,大多数复位装置复杂费力,应采用专用的复位工具但未配备。有的夹绳器动作后复位时复位板明显变形。

3.3安装过程中的问题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是全新的安全部件,大部分制造商并没有配备详细的安装调试说明书,安装人员又没有进行专门培训,因此检验时发现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安装问题也不少,有的限速器方向装反;有的夹绳器类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闸线松紧不当,调试时将绳头拉断;有的闸线太松或闸线固定时曲率半径太小,当限速器动作时夹绳器却不动作。

柴油机缸体、缸盖气密检验装置 篇3

缸体、缸盖是柴油机的主要零部件之一, 在加工过程中, 检查缸体、缸盖水道有无渗漏, 是柴油机质量检验中不可缺少的工序之一。以往检测方法是向缸体、缸盖内腔灌入高压水, 这种检测方法存在许多弊端: (1) 当缸体、缸盖内腔空气排放不清时, 内腔不能充满水, 空腔部分就检测不出来; (2) 检测时, 有些工件内腔存在极微小的铸造砂粒, 当水慢慢充满内腔时, 这些砂粒就有可能随水跑到渗漏处堵住, 造成误判; (3) 由于水花四溅对微渗无法判断, 易将合格品误判成不合格品。为解决上述问题, 笔者设计了一种气密检测装置。

气密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检验技术的不足之处, 适用于内燃机行业较大零件的检验。气密检测装置制造简单, 操作方便, 检验效果好, 且能提高工效。

2 检验方法

(1) 将缸体或缸盖在夹具内定位, 利用油缸或气缸将工件压紧, 同时压紧工件侧面与水道相通的各个窗口; (2) 向工件水道内输入高压气体; (3) 向检验装置内水箱输入高压气体, 水面上涨; (4) 待水面上涨淹过工件观察有无气泡, 根据有无气泡, 判定工件是否合格。

3检验装置结构及工作原理

检验装置分夹具、水箱、管路三部分: (1) 夹具可将工件定位, 并将工件所有与内腔相通的水孔、窗口密封, 仅有一进气口与管路相通。 (2) 水箱为外水箱与内水箱。内水箱反扣在外水箱内, 底部开槽与外水箱相通。 (3) 管路部件主体为水管、调压阀、压力表等, 工作原理见图1。

打开进气总阀, 压缩空气进入管道部件后分为两路。一路高压气进入工件水道内腔。另一路高压气通内水箱顶部。

先打开经调压阀至压力表到达工件水道内腔的管路, 调定好工件内腔压力后, 再打开另一路直接通向内水箱的管路。内水箱顶部充满高压空气, 水面下降, 外水箱水面上升, 将工件淹入水溶液中。如工件存在缺陷, 内腔高压空气会从缺陷处跑出, 在水面形成气泡。检查完毕, 分别打开各路排气阀, 使外水箱的水回落, 工件内的空气排出, 完成一个工件的检验。图1为气密检测装置结构简图;图2为管路部分示意图。

1.外水箱2.内水箱3.夹具底板4.油缸固定板5.压紧油缸6.压块7.定位销8.侧限位块9.支承块10.底面密封板11.端面密封板12.端面限位块13.油缸固定支架14.油缸15.管道部件

装置检验 篇4

1.确保精密压力表标准装置的正确使用,使其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2.本操作程序适用于检定一般压力表、氧气表、乙炔表检定/校准的操作。

3.本检定装置只准予本单位已取得压力表检定员证件并经任命的人员使用。

4.本检定装置的使用人员负责本装置的日常维护和保养。5.本检定装置的使用人员协助做好本装置的周期检定工作。6.监督员负责本装置操作的监督。

7.本检定装置主要由计量标准器和辅助设备两部分组成。8.计量标准器包括0.4级0~60MPa的各量程的精密压力表。9.辅助设备有:压力表校验台

10.本检定装置适用于新制造、使用中、修理后的一般压力表、氧气表、乙炔表的检定。

11.本检定装置使用的条件:环境温度:(20±5)℃;环境相对湿度:不大于85%。环境压力:大气压力。(注:压力表应放在上述规定的环境条件下至少静置2h方可检定。)

12.检定用工作介质:氧气表,工作介质为清洁的水。一般压力表、乙炔表,工作介质为变压器油。

13.先将被检压力表进行必要的清洁。防止被检表弹簧管内的杂质混入检定介质中,避免对校验台的损伤。14.检定介质应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过滤和更换。15.对压力校验台进行密封性检查。

16.根据规定选择与被检压力表相宜的精密压力表作为标准器。17.按JJG52—2013规程规定的检定项目和方法进行检定。

18.若检定过程中检定装置出现泄压或误操作,该项检定的数据无效,待调整好后,对该项重新检定。

19.若标准出现异常,应停止检定,已检数据无效,按异常问题处理的规定上报并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后处理工作。

20.检定结束后,进行清洁等正常维护、保养,并对标准进行全面检查,待用。

电梯安全运行中安全钳装置的检验 篇5

安全钳工作原理是安全钳驱动限速器使用于夹绳钳把限速器绳牢牢夹住, 在轿厢向下运动时, 安全钳的连杆结构会被限速器绳提起来, 同时其工作时会驱动安全钳制动结构接触导轨, 并慢慢夹紧导轨直到轿厢停止为止。安全钳工作原理图 (如图1所示) 。

1.限速器;2.限速器绳;3.张紧轮;4.限速器断绳开关;5.安全钳;6.连杆机构;7.安全钳动作开关;8.限速器绳头

2 安全钳装置的种类和设计

2.1 安全钳装置的种类

电梯安全钳依据工作方式和原理可以分为瞬时型和渐进型两种类型, 其结构图 (图2和图3) 。

1.楔块;2.钳体

1.滚子2.钳体

2.1.1 瞬时型结构

瞬时型结构的安全钳的制动结构是刚性的, 其依据自锁夹紧原理来制造制动力, 夹紧结构主要有滚子型和楔型两种, 夹紧结构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制动非常大, 只要相互接触就能自锁夹紧而不需要外力, 能够立即停止轿厢的运行, 在这个制动过程中, 安全钳的挤压导轨和形体变形消耗掉了轿厢原有的重力势能和动能, 安全钳形体变形能够吸收楔子型安全钳具有能量的80%左右, 挤压导轨则能够吸收滚子型安全钳具有能量的80%。因为瞬时型安全钳能够迅速制停, 电梯减速度很大, 依据电梯运行规范, 速度在0.63m/s的电梯才适合用瞬时型安全钳。

2.1.2渐进型结构

渐进型结构的安全钳制动是恒定的, 其能够利用某些部件根据电梯运行速度而合理控制制动力的大小, 避免了过大的减速度。楔块型和滚子型丝安全钳的两种主要类型, 其结构图为 (图4和图5) 。渐进型安全钳的工作原理与瞬时型不同, 其夹紧结构并不如瞬时型安全钳支承在刚性元件上, 而是支承在弹性结构上, 并且渐进型安全钳的弹性结构的加紧力是不变的, 则引起的摩擦力也是不变的, 所以能够使电梯以恒定减速度制停。渐进型安全钳这种恒定减速能够相对瞬时型安全钳较好的保护电梯运行稳定和乘员生命安全, 适合于所有类型的电梯使用[1]。

1.楔块;2.钳体;3.调整弹簧

1.滚子;2.钳体;3.调整弹簧

2.2 安全钳装置的设计规范

2.2.1 安全钳的技术规范

《电梯技术条件》和《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对安全钳装置有如下几条技术要求:1) 轿厢载荷要分布均匀, 并且轿厢底板与安全钳装置的倾斜度偏差应该控制在正常范围的5%之内;2) 应该在安全钳上设置一个电气安全自动装置, 必须在安全钳工作前及时把电动机的电源切断;3) 安全钳在制停有一定载荷的轿厢时, 应该使轿厢减速的平均减速度控制在0.2s/㎡~1s/㎡以内;4) 瞬时型安全钳装置的正常制停距离应该在50mm以内, 而渐进型安全钳的最大制停距离Smax=v1×2/3.924+0.256, 最小制停距离为Smin=v1×2/19.62+0.122, 其中v1为限速器工作速度。

2.2.2 瞬时型安全钳

1) 瞬时型安全钳的制动力

瞬时型安全钳由于具有加大的制动力, 减速度非常大, 所以制停距离一般都非常小, 在50mm以内就能够使电梯停止运行。为了使电梯运行稳定, 乘员感觉舒适, 所以安全钳制停时应该把平均减速度限制0.2s/m2~1s/m2之间, 瞬时最大减速度不得超过2.5s/m2, 瞬时型安全钳的最大制动力计算公式为Fmax= (1.1Q+G) (amax/+1) =3.5 (1.1Q+G) 。其中, Q为额定轿厢载重量;G为轿厢自身重量;amax则是最大减速度。

2) 瞬时型安全钳的制停距离

依据电梯运行规范, 瞬时型安全钳制停距离计算公式为h=v12/2g+0.1+0.03。其中v1为限速器工作速度。

2.2.3 渐进型安全钳

1) 渐进型安全钳的制动力

渐进型安全钳的制动力计算公式为F= (1+a/g) (Q+G) g/2, 其中a为平均减速度, Q为轿厢额定载重, G为轿厢自身重量, F为平均制动力。在电梯运行过程过, 考虑到钢丝载重和自身重量, 安全钳在电梯底层引起的减速度最大, 制停距离也就是最小;安全钳在电梯顶层引起的减速度最小, 制停距离也就最大。

2) 渐进型安全钳的制停距离

根据电梯运行规范和制停距离计算公式, 假如电梯工作速度为1m/s, 限速器工作速度为1.4m/s, 则最小制动距离Smin=v1×2/19.62+0.122=0.265, 最大制动距离Smax=v1×2/3.924+0.256=0.969。

3 安全钳装置的检验

3.1 安全钳操纵机构的灵活检验

电梯运行中, 安全钳的操纵机构必须要能够灵活有效动作, 如果提高其高度大于30mm, 就必须安装防跳器。防跳器能够产生锁紧力来保证操纵机构稳定, 但是锁紧力不能过大, 否则会导致安全钳无法动作。

3.2 安全钳摩擦块与导轨硬度的匹配检验

安全钳和导轨之间的摩擦力是制动力的来源, 因此两种之间必须具有较高的摩擦系数, 另外摩擦块的硬度被要求小于导轨的硬度, 这样可以延长导轨的使用时间。通过硬度计对导轨和摩擦块进行多次现场测量, 以增加对两者硬度的了解。

3.3 安全钳摩擦块与导轨的洁净检验

出于保护的目的, 一般都会将防锈油涂抹在刚出厂的导轨上, 但是必须研究防锈油是否会对安全钳的摩擦性能造成影响。通过试验证明, 安全钳制动过程中导轨与摩擦块之间有非常大的接触应力和比压, 会产生相当多的热量, 往往会火花四溅, 导轨表面就会严重失去光滑, 根本无法形成润滑条件。但是必须要对存在导轨上的锈斑、异物和铁屑进行及时清除[2]。

3.4 安全钳摩擦块与导轨的间隙检验

必须对导轨与安全钳摩擦块之间的缝隙进行检测测量, 一般使用塞尺测量, 间隙为2mm~3mm就算合格。这样做主要是保证轿厢底板的倾斜度偏差能够控制在5%以内。

3.5 安全钳与限速器的联动检验

最后需要对电梯实际额定载荷正常运行进行联动测试, 以检验各个环节能否正常工作。让电梯用检修速度运行, 检修人员控制限速器, 检验电梯能否有效制停。同时, 需要检查安全钳在导轨上的制停痕迹是否一样, 并测量制停距离是否符合规范标准。另外, 需要检查电气开关能否自动启动, 以及轿厢底板的倾斜度是否符合5%以内的标准。

4 结论

总而言之, 安全钳作为电梯的安全保护装置, 其只有工作正常稳定, 才能保证电梯运行安全和乘员的生命安全, 这需要完善安全钳的设计方法和规范, 提高制造工艺, 并加强日常的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林永光.电梯安全钳动作原因分析及检验注意点[J].机电技术, 2009 (1) .

装置检验 篇6

关键词:上行超速保护,试验方法,注意事项

1 引言

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对曳引驱动电梯有装设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规定。该标准于2003年6月16日发布, 2004年1月1日实施, 过渡期为一年, 即对电梯应加装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要求从2005年1月1日开始, 但是其配套的《检规》并没有更新, 所以就没有检验依据。直到2010年4月1日《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 (以下简称《新检规》) 的实施[2], 才确立了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作为检验项目。在之前的五年多时间里, 检验的要求只是现场有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就行了, 并没有确认其是否有效的要求。《新检规》的实施, 就要求检验人员对此项目是否符合要求进行确认。这就涉及到其检验要求及检验方法的具体内容。但是种类及结构多样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 以及个人对检规和标准的理解不同, 给检验员对这个项目的检验带来了麻烦。本文仅就《新检验》实施两年多来, 笔者检验该装置时遇到的实际情况谈一些体会。

2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构成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包括速度监控和减速元件, 应能检测出上行轿厢的失控, 并应能使轿厢制停, 或至少使其速度降低至对重缓冲器的设计范围。而且, 减速元件的动作, 应使一个符合GB7588-2003标准第14.1.2条规定的电气安全装置动作。

其速度监控元件有多种类型, 如限速器、安全绳等。目前限速器作为速度监控元件在电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是因为其结构十分简单、运行安全可靠。

其执行机构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安装在轿厢上, 如上行安全钳;第二种是安装在对重上, 如对重安全钳;第三种是安装在钢丝绳或补偿绳上, 如夹绳器;第四种是安装在曳引轮或者曳引轮轴上, 如制动器。无齿轮或者皮带传动曳引机的制动器一般就装设在曳引轮或者直接与曳引轮连接的轴工作。如其性能能够满足上行超速保护的要求 (GB7588-2003第9.10.2节中制动器的设置具有冗余度) , 则可以认为其制动器就是执行机构。

3 动作速度范围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动作速度也有一个范围。其动作速度的下限是电梯额定速度的115%, 其上限是GB7588-2003第9.9.3规定的速度。《新检规》中规定, 监督检验时要查看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型式试验报告副本以及它的限速器的动作速度调试报告。

4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动作试验方法

4.1 限速器-上行安全钳或对重安全钳

将空载轿厢停于行程下部, 短接限速器和安全钳电气联动开关, 在机房操纵电梯以检修速度向上运行, 人为动作限速器, 使轿厢可靠制停 (检验方法类似限速器-安全钳联动试验) 。

判定方法:制动器处于开闸状态, 曳引轮上的钢丝绳出现打滑现象, 或者是曳引轮和钢丝绳都不动, 轿厢没有被继续提升, 表明安全钳可靠动作。

4.2 限速器-夹绳器

将空载轿厢停靠在基站, 断开总电源开关, 然后人为松闸, 轿厢自由上行, 检查夹绳器是否动作。同时, 测量夹绳器的动作速度, 把它与限速器的动作速度进行比较, 判定是否符合要求。

判定方法:当夹绳器动作时, 轿厢立即停止运行, 或轿厢减速继续运行, 速度降低至对重缓冲器的设计范围或停止, 表明夹绳器动作可靠。

4.3 限速器-曳引轮制动器

首先电梯安装单位应提供永磁同步曳引机的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型式试验报告副本;其次制动器上应设置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铭牌;再通过以下两个步骤来验证: (1) 将空载轿厢停于下端站, 断电, 松闸, 此时电梯发生溜车 (上行) , 当速度超过设定的超速范围时, 观察限速器上的离心块是否打到电气开关 (机械动作) 。 (2) 电梯以检修速度运行, 人为动作限速器上行电气安全开关, 轿厢应能可靠制停。 (3) 在电梯行程上部, 空载轿厢以额定速度上行或者在电梯行程下部载有125%额定载荷的轿厢下行, 断开主电源, 轿厢应能可靠制停。

判定方法:以上三步都符合要求的, 表明制动器动作可靠。

5 检验电梯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时应注意的事项

(1) 电梯应是空载。对装设安全钳的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要以检修速度来实验。

(2) 松闸溜车 (上行) , 一旦开关动作 (指机械动作) , 应立即松手停车。另外要注意的是溜车 (上行) 过程中, 时刻判明轿厢所在的位置, 一旦到达最高层, 机械仍未动作应停车。特别是对于低楼层, 有些由于上行溜车距离不够, 未能超过设定的超速范围 (这种情况比较少见) , 此时应立即合闸, 使电梯停止运行。这时可以考虑用限速器测试仪来验证。

(3) 人为动作限速器开关时, 轿厢不会制停, 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如切断主电源开关或动作急停开关) , 等故障排除后再实验。

(4) 通过限速器动作开关来实现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 可调部件在调整后应加封记, 封记不应有损坏。使用周期达到2年的电梯, 或者限速器动作出现异常、限速器各调节部位封记损坏的电梯, 应当由经许可的电梯检验机构或者电梯生产单位对限速器进行动作速度校验, 并且由该单位出具校验报告。

6 常见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动作速度校验方法

断开主电源开关, 不与轿厢安全钳拉杆连接的一端限速器绳用自制工具钳 (或大力钳) 固定, 送电检修上行或手动微动松闸, 使限速器绳松驰, 检验员在机房将限速器绳脱离开限速器轮。用限速器校验仪测试限速器机械动作速度及电气安全装置动作速度值, 测量三次, 取平均值。具体校验方法类似限速器动作速度的校验方法, 见文献[1]。

7 结语

市场上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类型多样, 品种繁多, 常见的有以上介绍的四种类型。《新检规》的实施, 要求检验员确认此检验项目的符合性, 但是没有具体的检验方法。作为电梯重要的安全部件, 需要检验员掌握上行超速保护装置的检验方法, 才能把好此检验项目的质量关, 才能更好地判定电梯生产单位的工作质量, 才能确保电梯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喻和平.自制工具钳在限速器检验工作中的应用[J].特种设备安装技术, 2007 (2) :55-56.

[2]TSG T7001-2009,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S].

装置检验 篇7

1 防止电梯门夹人的保护装置

水平滑动门是以动力驱动, 在运行时需要设置防止夹人的装置, 在出现人员进入层门被即将关闭的门扇撞击或即将撞击的情况时, 保护装置需要保证门可自动重新开启, 以免出现夹伤人的情况。电梯门入口的保护装置主要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种, 前者称为安全触板;后者依据其功能原理, 分为超声波监控、电磁感应和光电式等保护装置。在现场检验时, 检验人员需要采取模拟动作进行试验的方式, 检验电梯门保护装置的有效性。

2 门的运行和导向

在电梯层门和轿门正常的运行过程中, 二者不可出现机械卡组、脱轨或行程终端错位的情况。为了避免因锈蚀、磨损或火灾等因素的影响, 进而导致电梯层门的导向装置失去效用, 电梯门中需要设置应急导向装置, 保证在遇到类似问题时层门可保持原位。

电梯门导向装置主要由吊板滚轮、反滚轮和门靴等部件构成, 如果这些部件失效, 则极易导致门扇脱轨或错位问题出现, 甚至造成门扇掉入电梯井道。尤其是在遇到火灾时, 滚轮塑料外缘和门靴非金属的外包层容易被烧融。此时, 电梯门主要依靠紧急制导装置保持其处于原位。在检验电梯门的运行和导向时, 检验人员可采用目测的方法检查, 仔细观察电梯门的导向装置是否真正处于导轨中。

3 自动关闭层门的保护装置

在电梯轿门开始驱动层门运行, 轿厢处于开锁的区域之外时, 如果电梯层门突然无故开启, 则很容易酿成安全事故。因此, 电梯门中需要设置保证层门自动关闭的保护装置。如果自动关闭是通过利用重块实现的, 则电梯需要设置避免重块坠地的保护措施。

层门的自动关闭装置主要为重块式与弹簧式两种。在检验其性能时, 检验人员需要选择端站、基站和20%的其他层站层门, 在电梯轿厢运行到开锁区域时打开层门, 仔细观察层门的关闭情况, 以及为避免重块坠落而采取的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从而确保检验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 紧急开锁的保护装置

电梯的每个层门均需要1把可从外面开启的钥匙。紧急开锁后, 层门闭合时, 门锁装置不能保持在开锁位置。

在检验过程中, 检验人员需要选取端站、基站和20%的其他层站层门, 利用专用钥匙检验紧急开锁保护装置, 从而有效验证其功能是否完好。开启电梯层门的专用三角钥匙需要有专人负责保管, 很多电梯事故都是由于开锁人员对三角钥匙不熟悉, 或忽视了层门开启需要注意的事项而导致的。因此, 在检验紧急开锁装置时, 检验人员需要认真核查电梯钥匙的管理制度, 重点检查三角钥匙的管理和使用制度, 并确保三角钥匙由专人负责和使用。

5 门锁的保护装置

每个电梯层门需要设置门锁的保护装置, 层门锁紧的动作需要通过重力、弹簧或永久磁铁等共同产生和保持, 即使在弹簧或永久磁铁失效后, 重力也不会导致层门开锁。电梯轿厢需要在锁紧元件的啮合≥7 mm时才可启动。门的锁紧情况需要通过电气的安全装置验证, 且安全装置需要通过锁紧元件的强制操作启动, 不需要任何中间机构, 以免因操作失误导致电梯门锁紧。

在检验过程中, 检验人员需要目测门锁和电气安全装置的设置情况, 主要内容包括:目测电梯锁紧元件的啮合情况, 如果啮合长度有限, 则需要测量在电气触点开始闭合时锁紧元件啮合的长度;查看触头积垢和烧蚀的情况;锁紧元件和附件的耐冲击性, 确保其为金属材料制成或加固;锁紧装置与安全触点的元件之间需要设置防止误操作连接;检查门锁的锁钩、锁臂和搭接点的动作是否灵活;在电梯处于检修速度运行时, 打开门锁仔细观察电梯是否停止运行;用手将层门扒开时, 如果电梯没有处于运行状态, 则表明其啮合的长度已超出限定值。

6 门联锁的保护装置

门联锁是保证层门不被随意打开的保护装置。由于电梯每次运行时需要开、关门2次, 不但会使门锁的钩子因频繁动作而老化, 而且很容易因动作失灵而造成安全事故。在电梯未运行至停站时, 各层门需要被牢牢锁住, 只有在电梯已经停稳时, 层门才可以被轿门上的开门刀片开启。同时, 电梯只有在各层门完全关好、机械钩子锁紧后, 电气触点才可被接通, 从而保障电梯的安全、平稳运行。

电梯在正常运行的过程中, 层门与轿门不能打开, 只有轿厢在层门开锁区域已停止或停站时才可打开。如果任何层门或轿门处于开启状态, 在正常操作时不能启动电梯或保持电梯的继续运行。每个层门和轿门的闭合都需要通过电气的安全装置验证, 如果滑动门是由许多间接机械相互连接的门扇组成, 则未锁门扇的闭合也需要通过其设置的电气安全装置验证。

检验方法为:保证电梯处于检修速度的运行状态, 打开层门检查电梯是否处于停止状态;将电梯设置为检修状态, 关闭层门、打开轿门, 观察电梯是否处于运行状态;对于机械连接的滑动门, 选取轿门、基站、端站和20%的其他层站层门, 将锁门电气安全装置短接, 保持各门扇处于打开状态, 观察电梯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电梯门系统的保护装置在保障电梯的安全、平稳运行, 以及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检验人员只有掌握电梯门的结构、运行原理和保护装置的检验方法, 才能真正为人们创造安全、平稳的乘梯环境, 避免电梯出现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马艳秋.浅谈电梯门系统的安全保护装置及检验方法[J].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7) :181.

装置检验 篇8

1 综合评估指标体系

从根本上分析了影响电能计量装置工作质量的因素,分别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入手,选取不同的工作指标构建综合化评估体系,以提升电能计量装置的运行效率。

1.1 技术层面

从技术层面分析问题,不仅能明确电能计量装置的工作性能,还能让相关工作人员总结经验,从根本上反映出电能计量装置的实际运行状态。在性能方面,可以将设备分为电能计量装置、电能表、电流互感器等。不同部件的运行情况和电网的运行状态不同,所以,要分别分析它们。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主要的评价指标包括电能表计量性能,电能表元器件性能和输出、控制等诸多内容。CT与PT二次回路周期检验实测值也是可以反馈运行质量的,而主要评价方向是负荷性质和频率波动等。这样做,不仅节省了不必要的电压指标内容,还加大了剩磁高压漏电流对其的影响。在可靠性方面,主要工作是分析电能计量装置的历史运行情况,并根据其实际运行状态来反馈历史错误,明确变化趋势。可靠性指标包括家族缺陷事故记录和历史误差2项,所有的指标都下属了电能表和CT等,要对这些环节进行科学的评估。不同部件对计量装置造成的影响是也不同的,所以,可以设立一些具有差异性的权重系数来完成工作,反映出历史误差造成的影响。家族缺陷事故记录主要考虑的是同一品牌,同一型号、批次计量装置在不同计量点的历史数据。这个指标反映了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厂家的生产水平。也许会因为元器件的选择或厂家生产能力等多种原因使得同一品牌、同一型号的电能计量装置存在同样的技术缺陷。

1.2 管理层面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主要工作是明确电能计量装置中各部件的配置及其实际工作情况等,进而对装置进行全面性评估。在工作过程中,工况环境比较倾向于对外界环境影响的评估,明确突发性电网环境可能会对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状态造成的影响。在部件配置方面,可以将电能表分为二次回路和具体的子指标。电能表评价内容包括错误接线、封闭性问题和表性选择等。同时,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还增加了二次绕组专用指标和二路回路的评价内容。对于次截面面积及其封闭性,工况环境会对电能计量装置的整体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影响设备安装、线路工程等方面的指标。

1.3 重要性层面

在分析工作的重要性时,主要方向是分析电能计量装置计量对象的重要性。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能计量装置需要以计量和对象来划分,实现不同形式的管理。对计量对象的关注程度不同,则对计量装置实际配置的要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为电能计量装置的种类比较多,所以,需要采取设置重要性指标的形式明确计量点的运行状态和计量点的运行顺序。比如,2套位于A点和B点的计量装置,在评估其状态时,可以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获取到相同的结果。但是,因为A点类别要明显超过B点,所以,从根本上反映出了在相同条件下,A点的重要性远超过B点。因此,需要关注A点计量装置的运行情况,设定重要性指标,使其参与到评估过程中,影响估值,进而提升综合评估质量。

2 综合评价

从当前的工作情况看,影响电能计量装置日常运行质量的因素比较多,并且不同影响因素之间的界限也不够明确,部分指标比较模糊,还存在不确定性。这些问题在环境温湿度和外界电磁场干扰等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用模糊数学法进行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基本工作目标是将模糊教学作为基础,综合模糊变换工作原理和相应的隶属度原则来考虑被评价对象的属性等,明确等级和类别评定方式。如果要采取层次分析法分析问题,可以对比不同的工作方式,明确不同要素的影响因素及其重要程度。从层次分析的角度来看,模糊综合评估首先要通过AHP来明确权重矢量,之后通过专家决策明确模糊评价矩阵的情况,再全面预算评价,提升模糊综合评价工作的质量。

2.1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是近年来比较常见的一种定量、定性相互结合的工作模式,是一种多准则决策评价方法。该工作方法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逻辑关系处理被评价系统,将评价指标作为有序层次结构来看待。文中提到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的工作原理就是按照该方式构建出的一种工作模式。在相同层间,不同指标对应的指标影响权重也是不同的。这也从根本上反馈出了不同指标可能对上次指标产生的影响权重也是不同的,存在指标大小不一的情况。

2.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模糊综合评价法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其工作原理也是对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在实际评价过程中,该评价方法隶属度概念具有一定的针对性,通过高精度的数学语言来描述定性和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以解决指标量纲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m=4级法,从正常、注意、异常、严重这4个状态分析问题。在正常状态下,不仅可以表示出电能计量装置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限制,还可以让装置继续呈现出正常的运行状态。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注意电能计量装置单项方面的问题。如果实际检验结果证明装置没有超出标准的限制,则依然可以继续运行,但是,要加大监视力度。如果经过检验发现异常状态已经超过装置的承受范围或者接近标准限值,则必须对其进行监视,适时排查。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则代表了装置自身存在一些问题,要进行必要的检验。除此之外,还要明确综合评价模糊的矩阵问题。对隶属函数来说,可以统计实验数据,采取人工处理等方式评价不同指标,进而提升评价质量。

2.3 周期检验

当前电能计量工作装置检测内容中包括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单位的产品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电能计量装置的稳定性也有所改善,准确性也比前些年要好。所以,按照之前的方法进行周期性检验可能会引发资源浪费等问题,并且现场施工作业的风险也相对较高。针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可以在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状态评估工作的基础上延期检验或者提前检验电能计量装置,减少周期检验需要付出的人力和物力等,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安全防护等级。同时,这样做还可以提升装置运行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技术管理水平。

3 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电力资源的支持,而电能计量装置作为提升电力企业工作效率的基本工作装置,在电力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先综合评估了指标体系,然后分别从技术层面、管理层面、重要性层面进行分析,全面论证了综合评估工作方式。之后分别从层次分析法的应用、周期检验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3个角度阐述了详细的检验策略,希望可以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以提高电能计量装置的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程瑛颖,杨华潇,肖冀,等.电能计量装置运行误差分析及状态评价方法研究[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4(05):76-80.

[2]程瑛颖,吴昊,杨华潇,等.电能计量装置状态模糊综合评估及检验策略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2(12):1-6.

[3]杜卫华,曹袆,厉达.状态评估技术在关口电能计量装置管理上的应用[J].华东电力,2013(10):2107-2110.

[4]范洁,陈霄,周玉.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电能计量装置异常智能分析方法研究[J].电测与仪表,2013(11):4-9.

[5]陈鹏.浅析电能计量装置误差原因及控制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2):121-122.

装置检验 篇9

微机型保护装置因其调试方便、灵活性好、可靠性高、易于获得附加功能等技术特点而被电网优先采用。本文从保护安装、调试、检验到投运的整个过程出发,介绍微机保护装置检验时需要特别注意的环节。

1 绝缘检验的项目及技术要求

微机保护的绝缘检验需测电流回路的绝缘,交、直流电压回路的对地绝缘以及跳、合闸回路触点间的对地绝缘。

1.1 绝缘检查准备工作

用摇表检查绝缘时,应防止高电压将芯片击穿。因此应先断开直流电源,拨出CPU插件、数模转换(VFC)插件、信号输出(SIG)插件,插入电源插件和光隔插件。然后将打印机串行口与微机保护装置断开,投入逆变电源插件及保护屏上各压板,断开与收发信机及其它保护间的有关连线。除此之外,要求微机保护屏可靠接地,接地电阻应符合设计要求,所有测量仪器外壳应与保护屏在同一点接地。

1.2 对地绝缘电阻的测量及要求

对保护屏内部的微机保护装置,用1 000V摇表分别测试交流电流回路、直流电压回路、信号回路、出口引出触头的对地绝缘电阻,要求大于10MΩ;短接交流电流回路、直流电压回路、信号回路、出口引出触点后,再用1 000V摇表测量对地绝缘电阻,要求大于1.0MΩ。

1.3 耐压测验及要求

上述检验合格后,短接所述回路,并施加1 000V工频电压,做1min耐压试验。试验过程中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试验结束后,复测整个二次回路绝缘电阻,应无显著变化。当获得现场耐压试验设备有困难时,也可采用2 500V摇表测绝缘电阻的方法。

2 保护电源的检查内容及标准

2.1 电源的自启动性能检查

试验直流电源应经专用双板闸刀接入,要注意屏上其它装置的直流电源开关(如收发信机的直流电源开关)应处于断开位置。将试验直流电源由零缓慢调至80%额定值,保护的逆变电源插件(+24、+15、-15、+5V)4个电源指示灯应亮。然后断开、合上逆变电源开关,逆变电源指示灯应正确指示。

2.2 检验输出电压值及其稳定性

在只插入逆变电源插件的空载情况下和所有插件均插入正常负载情况下,调节专用直流电源至80%Un、100%Un、115%Un,输出电压应满足表1要求,且各级电源应保持稳定。

2.3 检验纹波电压

无论轻载还是满载,各级输出电压的交流电压分量应小于30.0mV(有效值)。

3 硬件及开关量输入回路检验

硬件检验在装置初通电时进行,主要包括屏幕与键盘检查,定值修改及固化功能检验,定值分页拨轮开关性能检验,稳定值失电保护功能检验,时钟稳定及掉电保护功能检验,告警回路检查,各CPU复位检查等。

保护的逻辑判断及接线的正确性判断有赖于开关量输入回路检验。实际检验方法是:投退压板、切换开关或用短接线将输入公共端(+24V)与开关量输入端子短接,通过查询微机保护装置来检验变位的开关量是否与短接的端子开关量相同。对每个CPU插件的开关量均要仔细检查,并做好记录。

4 保护交流采样回路的检验

采样回路检验旨在保证模数转换插件正确变换,是在校核本机内部传动定值之前必须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零点漂移、各电流电压回路的平衡度、通道线性度及相位特性的检验。

4.1 零点漂移检验

零点漂移影响保护对外加量的正确反应。零点漂移检验应在微机保护装置开机达半小时、各芯片插件稳定工作后进行。具体做法是:短路微机保护装置交流电流回路,开路交流电压回路,利用面板上的人机对话功能或运行PC机调试软件的电源检查命令,分别检查各CPU的通道采样值和有效值。每回路零漂应在规定之内,若不在则可通过调整VFC插件与相应的电位器来使之符合规定。除此之外,还要求零漂值在一段时间(几分钟)稳定在规定范围内。

4.2 各电流、电压回路的平衡度检验

各电流、电压回路的平衡度检验又称电流、电压刻度检查,其目的是检验电流、电压回路中各变换器极性的正确性。试验时将各电流端子顺极性串接,通入额定交流电流(5A);各电压端子同极性并联接入,两端加50V电压。在“不对应”状态下,打印采样值,查看采样报告,即检查所接入端子的相位与大小是否一致。若采样报告中各电压通道采样值、各电流通道采样值的过零时刻相同,则说明各交流量的极性正确。各通道的打印值与外部表计值的误差应小于2%,否则须调整VFC对应通道的变阻器。另外3U0与Ua的采样值应大小相同、方向相反,这有助于在带负荷的零序功率方向极性试验中正确判断零序功率方向元件的动作情况。

4.3 通道线性度检验

线性度是指改变试验电压或电流时,采样值应按比例变化并且满足误差要求。影响数据采集系统线性度的主要因素有压频变换器、电流变换器和电压变换器等设备。试验接线与检查平衡度方法一致。按照微机保护的适用条件,调整试验电压,分别加入60、30、5、1V,电流则为4IN、IN、0.2IN、0.1IN,监视屏幕菜单中各通道的电压、电流采样值的线性度。要求在1.0A、0.5A和1V时外部表计值与打印值误差小于10%,其余小于2%。

4.4 相位特性检验

试验接线改为分别按相加入额定电压与电流,并改变电压与电流的相角(0、45、90、120°)。在显示屏菜单中查询其相位差值,或用打印波形的方法比较相位,要求与外部表计值误差小于3°。

5 定值与保护逻辑功能检验

5.1 定值检验方法

220kV线路保护主要有高频保护、距离保护和零序保护。考虑到保护定值误差等问题,应分别在距离定值的0.7Zset、0.95Zset、1.2Zset和零序定值的1.2Zset、0.95Zset处检测保护动作情况。

5.2 启动回路的调试

“三取二”原则是微机保护的一个特点。在调试微机保护时,应将保护跳线放在“一取一”回路上,这样,试验时可以逐个调试保护的CPU插件。投运前再接回“三取二”回路。

6 微机保护装置的交流动态试验

保护交流采样回路的检验属于微机保护的静态试验,是为微机保护的交流动态试验所做的必要准备。交流动态试验主要包括整组传动试验、与其它保护的传动联合试验、高频通道联调试验、带负荷试验。

6.1 整组传动试验

微机保护交流动态试验以整组传动试验为主,包括微机保护与所有二次回路及断路器的联动试验,不仅能检查出回路中的不正确接线,而且能检查出微机保护间的配合情况,如双重化微机线路的配合、微机保护与失灵保护的配合、微机保护与收发信机的配合及手合于故障线路后加速的模拟试验。基于尽量少跳断路器的原则,在每个保护的整组传动试验(包括单相、相间、反相故障)中,每块连接片都应准确模拟。

6.2 带通道联调试验

通过单侧通道试验及联调试验检验通道的衰耗及输入阻抗计算,检查高频通道的运行情况(校核收信电平、测定收信裕量、检验3dB告警回路),检查高频闭锁保护区内外故障时两侧收发信机及保护的动作情况。

6.3 带负荷试验

投运时的带负荷试验是利用交流电压及负荷电流对装置交流二次回路接线是否正确进行的最后一次检验,因此事先要做出检验的预期结果,以保证装置验的正确性。

(1)检验交流电压、电流的相序:通过采样报告来判断交流电压、电流的相序是否正确,零序电压、零序电流应为零。

(2)测定负荷电流相位:根据采样报告,分析各相电流对电压的相位是否与反映的一次表计值换算的角度与幅值一致。

(3)根据潮流检查3U0、3I0接线是否正确。对于3U0回路的检验,可在室外电压互感器端子箱和保护屏端子排处分别测定二次和三次绕组的各同名相电压,以此来判断极性端;然后在TV端子箱处引出S-N电压加到微机保护3U0绕组上,打印采样值,判断3U0的极性是否正确。对于3I0回路的检验,则在3I0回路通入Ia电流,若3I0采样值与Ia采样值的相位和幅值相同,则说明3I0回路正确。

7 结束语

微机型保护装置是继电保护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城乡电网技术改造的深化,微机保护替代常规继电保护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与常规继电保护调试相比,微机型保护装置的技术先进性是明显的,但其检验项目、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也有明显的差异。本文只简单介绍了微机型保护装置的常规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具体安装、调试、检验时则要根据不同的保护类型、厂家提供的用户手册或使用说明书、保护的选用情况及技术要求,完成相关的检验项目及试验内容,以确保新投运的保护装置安全可靠地运行。

摘要:介绍微机型继电保护的常规检验项目、试验方法及技术要求。

关键词:微机型保护装置,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参考文献

[1]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规定汇编[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2]GB/T 15145—94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S]

[3]WXH-11、WXB-11、SWXB-11型微机保护检验规程[S]

上一篇:提高焊接质量下一篇: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