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装置

2024-05-14

穿刺装置(通用4篇)

穿刺装置 篇1

1 硬件设计

系统硬件的设计分为:单片机,信号的采集、滤波、放大、A/D转换、显示和控制部分。具体框图见图1。

本系统以单片机以STC89C52为核心,利用mps2108压力传感器对袖袋内的压力进行检测,产生电压信号输出到Lm234放大器进行放大,输出的放大信号再送到ADC0804[8,9]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单片机接收传来的二进制后控制相应的位选和段选将数字信号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控制部分主要是利用继电器,电磁阀来实现充气,放气和紧急暂停三种工作状态。详细电路图如2。

1.1 信号的采集部分

这部分构造比较简单,本设计中采用的是电子血压计上常用的压力传感器mps2108,内部结构图见图3。

1.2 信号的滤波和放大部分

1.2.1 信号的滤波部分

该部分主要是利用电容进行简单的滤波。

1.2.2 信号的放大部分

由于传感器的是双输出信号+output和-output信号,所以采用差动放大电路,又加上传感器的信号输出非常的微弱,考虑到至少用到三运放所以采用四个集成运放芯片Lm324。

1.3 信号的A/D转换部分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转换部分的主要元件是ADC0804。本设计的ADC0804采用单信号输入,差模信号经LM324放大后从LM324的OUTPUT2端口输出后,输入到A/D转换器的6号脚即VIN+,当6号脚有信号输入时,由于CS管脚始终是接地的,A/D转换是可以进行的,这时候WR信号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有效,开始模拟信号到数字信号的转换。

1.4 信号的显示和报警部分

1.4.1 信号的显示部分

本设计采用的四位共阴极SM420564数码管和动态显示的方式。

1.4.2 信号报警部分

信号的报警主要靠软件来实现,具体设计:当数码管的各位为“8”时,红色LED灯开始闪烁,表示充气已经达到预先设置的压力上限,通知工作人员可以关掉气泵,停止充气。

1.5 电磁阀的连接

本设计采用的是的是直动式电磁阀,是电子血压计上最常用的。

2 软件部分设计

用常用的单片机编程软件Keil C51软件进行编程,设计中的部分代码如下:

3 小结

本设计的优点概述如下:

(1)可靠性强,可重复使用;

(2)操作方便,便于推广;

(3)性价比高,降低成本,便于大规模;

(4)精度高,满足不同医用要求;

(5)应用范围广,满足不同的人群,无论胖瘦,高矮。

然而该装置在实际检测压力时不可避免的存在测量误差,外围设备引起的误差也是不可忽视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断来完善,将误差减小。

摘要:胸腹部脏器疾病,比如肝癌等在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影像学检查一般能发现病灶,有时却难以明确定性,对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带来困难。CT导引下经皮肝脏穿刺可获得病理学诊断,对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随访及预测预后等均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肝部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在实际的穿刺过程中,常常由于病人的呼吸导致胸腹部内脏的活动,致使穿刺失败或者是重复穿刺加重病人的痛苦。本设计针对这一问题,以呼吸活动为切入点,寻求解决方案。呼吸活动的外在表现是胸腹部压力的变化,本设计的主要思想是利用STC89C52单片机为核心制作一个装置,第一步利用一个气体压力传感器MPS2108通过包裹在病人腹部的气囊采集压力信号,第二步将该信号在LM324放大器上进行放大,第三步再送到ADC0804进行A/D转换后变为数字信号,最终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定位时在数码管上取一个值,等到穿刺时让病人有意识的呼吸,直到压力传感器感受相同的压力,数码管显示相同的值时,由于内脏的位置大体相似,这时再穿刺时可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现象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

关键词:胸腹部穿刺,呼吸,压力检测

参考文献

[1]窦新民,吴越更.CT引导胸部病灶穿刺术.医药论坛杂志,2004,3(12):231~232.

[2]李成舟.CT引导肝穿刺.中华放射学杂志,1998,24(6):427~428.

[3]杨淑苓,夏东,何明等.两种不同方法肝活检的比较.中国防痨杂志,2002,24(1):21.

[4]曹金华,王宜怀.AD转换的动态在线校正技术.实验室研究和探索,2008,7(4):32~33.

[5]寿庆余,黄春化,徐克奇.AD转换非线性补偿实用算法.计算机工程,2002,28(10):27~28.

[6]包旭鹤.便携式电子血压计设计.现代电子技术,2007,247(8):50~52.

[7]袁树烽.电子血压计的工作原理及其故障分析与排除.现代电子技术,2009(3):73.

[8]陆从青,吴键辉.基于CPLD的高分辨率AD转换电路设计.电子器件,2010,1(33):63-66.

[9]张培仁.基于C语言编程MCS-5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穿刺装置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接受中入路右侧颈内静脉穿刺术的患者共96例, 其中男77例, 女19例, 年龄39~87岁, 平均 (63.31±11.79) 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局麻导向组 (A组) , 共39例;常规盲穿组 (B组) , 共57例。

1.2 局麻导向装置的构造

局麻导向装置为穿刺导向局麻针头 (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号:ZL201420163417.5) , 包括针头、针头基座、连接柄和导向标, 见图1。 (1) 针头为空心金属针, 远段为斜面尖端, 近端为针头基座; (2) 针头基座近端有注射器接口与针头内腔相通, 且注射器接口与通用注射器乳头相匹配, 针头基座中部形成凹槽, 与连接柄的转动环实现转动连接; (3) 连接柄中部呈弧形, 弧形凹陷用于容纳血管穿刺针外径, 连接柄一端为转动环与针头基座中部凹槽实现转动连接, 另一端连接导向标; (4) 导向标上印有刻度, 导向标由无弹性的轻质材料制成。该针头可以与通用注射器适配。

1:针头;2:针头基座;3:连接柄;4:导向标;5:注射器接口, 6.基座凹槽;7:转动环;8:弧形凹陷;9:注射器乳头;10:注射器针筒

1.3 操作方法

所有穿刺均由高年资主治医师完成, 患者去枕平卧, 肩下垫薄枕, 头后仰并转向左侧使右侧颈部充分暴露, 操作者站立于患者头部前右侧;右侧颈部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 选取胸锁乳突肌胸骨头的外侧缘、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内侧缘以及锁骨形成的三角区的顶点区域作为穿刺点。

1.3.1 局麻导向组穿刺方案

组合前述导向装置, 先将穿刺导向局麻针头与注射器组合完毕, 使注射器乳头插入针头基座, 导向标与注射器针筒外缘契合良好, 或者将注射器针筒组件与针头组件组合完毕, 使注射器乳头插入针头基座, 导向标契合入针筒凹陷内, 之后吸取适量1%利多卡因, 先在穿刺点皮下注射形成皮丘, 麻醉时操作者左手触及相邻颈总动脉搏动, 在其稍外侧负压下向深部进针, 行皮下局部浸润麻醉, 待麻醉范围达到穿刺要求后, 以针头对颈内静脉区域进行试探性穿刺, 回抽见暗红色血液时, 表明针头尖端已进入颈内静脉, 保留该局麻针头, 此时导向标作为针头的延伸, 与皮下的针头方向保持一致, 并且可以通过连接柄的转动环适当调整导向标的位置, 再在导向标的指示下, 换用血管穿刺针通过连接柄中部弧形凹陷正式穿刺, 待血管穿刺针进入颈内静脉内并送入导丝后, 将血管穿刺针和局麻针头一并移除。

1.3.2 常规盲穿组穿刺方案

操作前准备同前, 局部浸润麻醉完毕后, 拔除局麻针头, 使用血管穿刺针在三角区顶点附近, 右侧颈总动脉搏动的稍外侧, 斜向下负压下进针, 进针时血管穿刺针与皮肤呈30°~45°, 针头尖端指向同侧乳头, 进针深度为2~3 cm, 如未能穿刺进入颈内静脉, 则将针头退至皮下, 略调整角度后再次穿刺。

1.3.3 后续操作

穿刺成功后根据穿刺目的, 进行植入导管、静脉鞘或扩张器等操作, 操作结束后或留置导管拔除后, 穿刺点局部加压包扎。

1.4 观察指标

(1) 患者基线资料, 包括患者年龄、性别、是否抗凝或抗血小板、操作类别等; (2) 操作时间, 指从开始局麻到穿刺成功后送入导丝的时间间隔; (3) 穿刺次数, 观察为一次穿刺成功还是多次尝试后才成功; (4) 操作成功率, 指有效穿刺进入颈内静脉完成操作; (5) 并发症情况, 包括出血、血肿、气胸或血胸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 两组有序变量列联表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抗凝或抗血小板情况及操作类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操作过程比较

A组操作时间显著短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局麻导向装置指引下, 穿刺针一次成功率明显提高, A组与B组的一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B组有两例患者未穿刺成功, 后经颈部超声证实均为右颈内静脉发育性细小, 两组操作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A组患者无出血、局部血肿、气胸或血胸等并发症发生, B组1例患者尝试多针后出现皮下血肿, 置管完毕后给予局部加压包扎, 血肿未进展, B组无出血或血气胸等并发症发生。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颈内静脉穿刺技术最早由Hermosura等于1966年首次报道[4], 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 经颈内静脉途径穿刺置管或作为治疗通路的应用日益广泛。颈内静脉是颈部最粗大的静脉干, 其起源于颅骨的颈静脉孔, 下行后与颈总动脉、迷走神经一同包裹于颈动脉鞘内。颈内静脉位于颈总动脉外侧稍靠前, 行至甲状软骨水平时, 颈内静脉恰好位于胸锁乳突肌后面, 从体表投影上观察, 胸锁乳突肌胸骨头的外侧缘、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内侧缘以及横行的锁骨共同构成三角形, 颈内静脉行至该三角形顶部时位置表浅, 并于此由外上斜向内下方向走行, 至胸锁关节后面与锁骨下静脉汇合成无名静脉, 通常右侧颈内静脉与无名静脉几乎呈一条直线通往上腔静脉, 且右侧胸膜顶较左侧为低, 所以临床上通常选用右侧颈内静脉作为深静脉穿刺途径[5,6]。以乳突尖和下颌角连线中点至胸锁关节中点的连线可以视为颈内静脉的体表投影, 颈内静脉在颈部的走行分为三段, 上段位于胸锁乳突肌外缘, 中段位于前述三角区内, 下段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前缘的背侧及颈总动脉后外侧[7]。颈内静脉穿刺方法有多种, 基本上可以按照解剖学位置分为中入路、后入路和前入路, 由于中入路具有不易误穿颈总动脉、离胸膜顶较远、体表标志清晰等优点, 多数学者推荐首选中入路途径[8], 即穿刺点位于三角区顶部正下方, 进针方向指向同侧乳头。

传统的体表解剖标志法盲穿对于有经验的操作者来说, 成功率高且并发症较少[9]。然而, 据文献统计, 右侧颈内静脉盲穿时, 一次穿刺成功率仅为62%, 部分患者需多次调整进针角度和方向才能完成穿刺[4], 究其原因可能与右侧颈内静脉解剖学变异或患者体位等因素有关。Denys等[10]观察了200例患者后发现, 约8.5%的患者存在右侧颈内静脉解剖学变异, 包括发育性细小 (3.0%) 、完全缺如 (2.5%) 、位于颈总动脉内侧 (2.0%) 、位于颈总动脉背侧 (1.0%) 。同时, 颈内静脉与邻近组织的毗邻关系受患者体位影响也较大[11,12]。另外, Finamore等[13]总结了颈内静脉穿刺困难的主要原因, 包括: (1) 患者肥胖, 颈部粗短, 可能会导致颈总动脉无法触及、胸锁乳突肌标志不清晰等; (2) 患者不配合, 意识不清或者被动体位患者, 可能限制操作者的穿刺手法, 导致操作失败, 且并发症发生概率增高; (3) 颈内静脉解剖学变异, 如发育性细小、闭塞、解剖畸形等, 另外由于手术或放疗引起的局部瘢痕也可能会限制穿刺体位的展开; (4) 患者体质较弱, 对于恶病质患者, 静脉压较低, 静脉壁塌陷, 导致穿刺困难; (5) 穿刺环境影响, 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端坐呼吸时或者心肺复苏时, 使用盲穿法可能导致穿刺失败。

由于邻近颈总动脉, 右颈内静脉穿刺时多次尝试可能增加并发症风险, 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局部血肿, 当血管穿刺针误穿颈总动脉后未及时压迫止血, 或患者合并有凝血功能障碍时, 就可能会引起穿刺部位局部血肿, 血肿常常为隐匿性, 一旦迟发性颈部血肿形成, 则可能因压迫气道危及生命。Karakitsos等[14]发现, 右颈内静脉穿刺时误穿至颈总动脉的概率约为13%, 约有8.4%的机会形成局部血肿, 因此, 避免穿刺颈总动脉是减少局部血肿发生的前提。气胸或血胸是右颈内静脉穿刺的另一常见并发症[15], 当操作粗暴, 血管穿刺针进入过深刺破胸膜或大的血管时, 就有可能出现气胸或血胸。由于患者吸气时, 颈内静脉接近于负压, 因此, 可能通过血管穿刺针将空气吸入血管, 造成空气栓塞;另外, 多次尝试穿刺也可能造成颈部动静脉瘘或血管及神经损伤, 尤其是当患者接受抗凝、抗血小板治疗时, 更有可能使上述并发症易于发生[16]。因此, 应该改良穿刺方法, 减少血管穿刺针的反复尝试, 降低并发症发生机会。

利用各种导向手段以提高颈内静脉穿刺成功率是至关重要的。超声引导下穿刺是减少颈内静脉穿刺并发症的有力工具, 通过超声可以直观地观察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的关系, 指导精确的穿刺方向, Londrino等[15]对比了超声引导下穿刺和传统盲穿法后发现,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的尝试次数平均为 (1.1±0.5) 次, 而盲穿法则需要高达 (2.2±1.6) 次, 超声引导下穿刺显著减少了多次尝试的可能。有大量研究亦证实, 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既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又可以减少穿刺时间[3,17,18]。遗憾的是, 多数医院无法做到超声设备的床旁普及, 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更是如此。

血管穿刺针直径较粗, 通常为18G, 与细小的局麻针头相比, 使用较粗的血管穿刺针多次尝试势必增加出血、血肿、气胸或血胸的风险。穿刺前, 按照操作常规需进行穿刺点皮下软组织局部麻醉, 当局麻注射器的细针在负压下进针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时, 一旦穿入颈内静脉, 此时就可以记录局麻注射器的角度, 待使用血管穿刺针正式穿刺时再凭借记忆的角度进行穿刺。但是, 单纯凭借记忆, 没有量化指标和特定标记的存在, 穿刺仍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临床工作中, 有时在局麻注射器的细针进入颈内静脉时保留针头, 再按照留置针头的指示进行血管穿刺针正式穿刺, 由于留置针头大部分进入皮下, 体外部分较短, 导向性不强。因此若能够使用局麻注射器的细针探查到颈内静脉后, 在针头的体外部分设置导向标记, 用于指导血管穿刺针的穿刺方向, 就能够提高颈内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减少穿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通过使用局麻导向装置, 利用特制局麻针头来定位颈内静脉方向, 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研究结果显示, A组患者的操作时间和一次成功率均高于B组, 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 本研究采用的局麻导向装置有以下优点: (1) 局麻导向装置既作为局部麻醉注射器针头, 又作为穿刺导向器, 局麻针头基座上通过连接柄配置导向标, 在完成局部浸润麻醉的同时, 利用导向标指示血管穿刺针的角度, 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 (2) 利用本局麻导向装置进行操作时, 不需要改变传统解剖定位法穿刺的操作规程, 只是将局麻针头进行留置, 并不影响局部麻醉时的进针习惯; (3) 局麻针头较细, 待局麻完成时再进行试探性穿刺, 并不增加患者痛苦; (4) 局麻注射器所采用的细针头对血管壁损伤较小, 即使穿刺进入动脉也可迅速闭合, 出血或血肿的风险小; (5) 未增加辅助器械, 术者单人操作即可完成。因此, 通过局麻导向装置进行定位, 既避免了常规解剖定位法穿刺的盲目性, 又不依赖于超声设备, 提高了穿刺的准确性和操作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 局麻导向装置可以对颈内静脉穿刺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 具有简便、安全、成功率高的优点, 可以有效减少盲穿法穿刺带来的并发症, 缩短穿刺时间, 减轻患者痛苦, 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摘要:目的 研制一种新型局麻导向装置, 并观察局麻导向技术指导颈内静脉穿刺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于第二炮兵总医院接受中入路颈内静脉穿刺术的患者共96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局麻导向组 (n=39) 和常规盲穿组 (n=57) , 局麻导向组借助局麻导向装置指导颈内静脉穿刺, 常规盲穿组则采用传统的解剖标志定位法。比较两组的操作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操作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均衡, 局麻导向组操作成功率为100%, 局麻导向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操作时间分别为97.4%和 (2.26±1.16) min, 常规盲穿组分别为82.5%和 (3.11±2.13) min,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24、0.032) 。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局麻导向装置可以为颈内静脉穿刺提供良好的导向作用, 具有简便、安全、成功率高的优点, 可以作为颈内静脉穿刺的一种选择。

穿刺装置 篇3

皮下植入式给药装置(以下简称“给药装置”)的设计特点是植入患者皮下后,可经皮向其注射座内输注药物,经与之相连的体内植入导管将药物输送至患者所需部位或中心静脉。后者作为一种输液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我国给药装置的生产企业普遍对采用什么针向给药装置注射缺乏足够的认识,注射针制造厂也很少生产植入式给药装置专用针。因此,临床上采用普通注射针向给药装置注射相当普遍。

针对国外给药装置为何要采用无落屑针(Huber针)的注射,笔者用普通注射针和无落屑针进行了给药装置穿刺落屑比对试验,观察两种针穿刺落屑的情况。

2 方法

2.1 试验样品

普通注射针:符合GB15811[1]长刃口型普通0.7 mm(22G)针,如图1所示。

国外指定的专用注射针:Huber0.7 mm(22 G)针:如图2所示。

2.2 试验方案

试验分两个试验组(普通注射针组和Huber针组)各组取相同数量的两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给药装置(分别以代号F和G表示)进行穿刺落屑试验。试验按YY0332-2002[2]定的程序进行(2.3)。各试验组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由同一试验人员完成。

2.3 试验程序

①将给药装置导管末端置于快速滤纸及布氏漏斗上方,使试验中的注入液经过滤纸过滤,以截留因穿刺产生的落屑。

②用丙酮擦拭各试验用针,晾干。

③将1只新的试验用针与公称容量为5 mL注射器连接,充入蒸馏水至注射器公称容量。

④用装配好的试验用针向给药装置注射座的注射区反复穿刺。穿刺过程中要掌握好穿刺深度,既保证针尖刺入注射腔,又避免针尖触及到注射座中的穿刺限位件,以免损伤针尖。穿刺点分布应尽量均匀。每穿刺10次,向注射座内注射1 mL水。共穿刺50次,注入5 mL水。

⑤更换一只新的试验用针,重复③和④。

⑥每穿刺100次,收集滤纸上穿刺过程中所产生的落屑,并在5倍放大条件下对其计数。对识别出的非落屑颗粒不予计数。

⑦重复③和⑥,直至完成1000次穿刺。

3 结果

3.1

两种针穿刺落屑试验结果,见表1。

3.2 观察所见

①图3给出了给药装置经两种针穿刺1000次后的穿刺面比较。可以看出,Huber注射针穿刺后对给药装置的注射区的破坏程度明显小很多。

②图4是用普通注射针对一只给药装置穿刺1000次后的落屑汇总的近摄照片。最大落屑长度约为3~4mm。为了提高反差,照片是将穿刺产生的硅橡胶落屑从白色滤纸上转移到了深色背景平面上,并将其分散后用照像机的近摄功能拍摄的。由于不是在显微镜下拍摄,照片不能清晰显示出细微的落屑。Huber针穿刺1000后没有或只有很少落屑,而且落屑尺寸很小,因此不能提供照片。

上为:普通注射针穿刺后的现象;下为:Huber针穿刺后的现象

Upper:used with hypodermic needles;Lower:used with Huber needles

4 结论

①我们用总的落屑数除以总穿刺次数来表征针的穿刺落屑率,则:

0.7 mm普通注射针的穿刺落屑率为101.25/1000=0.101,即每100次穿刺平均产生10.1个落屑。

0.7 mm Huber注射针的穿刺落屑率为3.25/1000=0.003,即每100次穿刺平均产生0.3个落屑。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与普通注射针相比,Huber注射针对给药装置的破坏明显要小,穿刺引起的落屑数也明显要少。

②表1中的“均值”一行,又可分别表示10个穿刺阶段的落屑率(每100次穿刺落屑数),见表2。

在普通针试验组中,前100次穿刺的平均落屑率,为7.75%。而在Huber针试验组中,前200次穿刺中平均落屑率为零。

因此,我们得出初步结论:分段统计的试验结果不支持“落屑开始少,随着穿刺次数的增加而加剧”的推断。对于实际应用,前100-200次穿刺不落屑更有意义。

③从图4可以看出,普通注射座因穿刺产生的肉眼可见落屑不仅数量多,而且尺寸大(最大的尺寸约为3 mm~4 mm)。

5 讨论

Huber针的头端因向刃口方向弯曲了一α角(等于针尖的第1斜面角),使其由普通针的“斜孔针”成为了“侧孔针”,从而有效地减少了因穿刺而产生的落屑。

国产给药装置的使用说明书上很少有对穿刺针的限制使用给出说明,而且我国也未见有国产Huber针上市,试验结果足以推断在临床上使用普通穿刺针造成的落屑严重。应尽快推广使用Huber针,以杜绝临床中使用普通针对给药装置进行穿刺。

临床上给药装置用于静脉输液的比例很大,因穿刺而产生的落屑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更应强调一定要使用Huber针构型的输液针输液。

建议尽快制定植入式给药装置专用针标准,并施以行政的手段强制推行使用Huber针。

参考文献

[1]GB15811-2001,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针

穿刺装置 篇4

在未来战争中,武器装备高技术化,战伤减员大量发生,医疗救护、后送任务繁重,卫勤保障艰难。颌面部复合创伤、呼吸道吸入性烧伤等伤员大批量发生。平时,咽喉部恶性肿瘤等引起的喉梗阻,均可造成急性的上呼吸道阻塞。病情危急,伤情复杂,不及时处置,患者可因呼吸困难缺氧窒息而死亡。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环甲膜穿刺装置。应用环甲膜穿刺装置穿刺置管,能迅速建立呼吸通道,改善呼吸,纠正机体缺氧状态,是一种有效的紧急救治手段[1,2,3]。

2 环甲膜穿刺装置的组成与结构

环甲膜穿刺装置由不锈钢内芯、外套管和供氧喷针组成。

2.1 不锈钢内芯

由穿刺针头和手柄构成(如图1所示)。其前端穿刺针头由不锈钢材质制作而成,形似皮针针头,三面有刃,具有一定穿刺切割功能;手柄由塑料材质制作。

2.2 供氧喷针

供氧接杆和喷针结成,均由金属材质制作而成(如图2所示)。

2.3 外套管

外套管由金属材质制成,包括管体、固定柄、接头等(如图3所示)。对伤(病)员进行穿刺置管时,由外套管标准接头处接入不锈钢内芯,前管口处露出不锈钢内芯穿刺针头,组合即可使用;如需通气供氧,则将供氧喷针与外套管标准接头处连接固定,即可高频通气供氧。

3 环甲膜穿刺装置的操作方法

(1)伤(病)员平卧位,头后仰,暴露颈部,确定环甲膜处。

(2)有条件可常规消毒、局麻。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环甲膜穿刺(装置)针,于环甲膜标记点垂直刺向气管,当有落空感,拔出针芯,有气体溢出,表明穿刺针已穿入气管内;用布带绕颈后系在穿刺套管两侧孔上(松紧度以带子与颈部间可放入一手指为宜)。

(3)患者需高频喷射给氧,左手固定外套管,右手持供氧喷针一头连氧气导管,一头插入外套管接口。可根据需氧量调节喷针插入深度,达到要求后拧紧固定,然后按压供氧按钮即可。

(4)如有血性分泌物,可用配套的吸管接吸引器吸除。若患者通气好,可开放自然通气;如需供氧通气,可接吸氧管给氧,或在标准接口处接高频呼吸机,喷射给氧辅助呼吸。

(5)环甲膜穿刺置管术的护理:防分泌物阻塞通气口,防外套管脱落,置管留置时间控制在48 h或超过48 h[4]。

4 临床应用及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次操作成功。重建气道,穿刺置管时间不超过1 min,根据情况立即给氧、吸痰、给药。268例患者上呼吸道梗阻能很快得到改善,SaO2≥90%,解决了患者的缺氧问题。由于气管内给药迅速、有效,在院外不能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的情况下,通过气管途径使得药物复苏成为可能。动物实验证明,气管内给予肾上腺素与静脉途径给药的复苏成功率是相近的,这是由于支气管静脉血直接回到心房而不是回到上腔静脉系统[5,6]。33例猝死患者中,除18例院外死亡外,其余患者气管内注入肾上腺素、可拉明等急救药后,胸外心脏按压,能有效地恢复心跳、自主呼吸、维持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对急性喉头水肿、颌面部外伤、胸部爆炸伤、喉痉挛、牙关紧闭(破伤风)、气道烧伤等紧急气道梗阻的伤病员,在现场手术条件不具备、无技术人员和设备而无法进行气管切开插管的情况下,使用环甲膜穿刺装置可立即改善通气、供氧,使高压氧气气流产生脉冲并有节律地喷入患者气道,使患者肺部扩张,达到供氧气体交换的目的,能迅速缓解患者机体缺氧状态,优于传统的环甲膜穿刺针;也可以在分泌物多的情况下进行吸痰,改善通气,防止气道感染。

临床上如遇急性喉头水肿(手术或过敏导致)患者,只需快速置入此装置,用一定药物即可治愈,伤口小、损伤小,避免喉头水肿导致的气道梗阻、窒息死亡等严重后果。

一般医务人员、部队卫生员经过短期临床培训(录像、示教),并在人体模型上进行5次左右环甲膜穿刺训练后,均可掌握环甲膜穿刺装置的操作。据研究证明,在4次人体模型环甲膜穿刺训练后,96%的操作人员均可在40 s内完成环甲膜穿刺操作[7]。

临床证明,利用此装置实施环甲膜穿刺置管,操作快速、简单,是野战或急救现场紧急救治上呼吸道急性梗阻、缺氧窒息患者、实施气道重建的有效救治手段。

5 结论与讨论

医学的进步与医疗装备的更新换代是分不开的,医疗设备研发技术的不断创新,可推动临床医学新技术的发展和医疗质量的全面提高[8]。实践证明,在平战时,对急性上呼吸道梗阻的伤(病)员不能有效实施救治的主要问题,是医护人员到达晚,现场设备器械不足,不能快速重建患者气道,或不能建立静脉通道,以致无法挽救伤(病)员生命[9]。环甲膜穿刺装置的研制成功,能有效解决一个难题。环甲膜穿刺装置应用环甲膜穿刺技术,根据环甲膜局部解剖结构,结合临床救治经验设计而成。该装置由穿刺内芯、外套管、供氧喷针等部件组成,具有设计新颖,针对性强,操作简单、快捷、安全,便于卫生包内携带等优点。

5.1 该装置符合环甲膜的局部解剖结构

5.1.1 环甲膜的解剖

环甲膜位于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之间。环甲膜的上下间距为4.4 mm,环甲膜宽度平均为11.9 mm,皮肤至环甲膜气管面厚度平均为3.9 mm[10]。一般认为,穿刺套管针内径小于2 mm通气量不足,过粗可以引起严重并发症[11]。因此,我们设计穿刺针长为18 mm,穿刺针针头直径为3.6 mm;穿刺针采用三角尖状,易于穿刺皮肤。外套管进入气管的前管口长为14 mm,前管口直径为4 mm。外套管前端两侧开有小孔,便于增加通气效果,注药快速释放,防止被分泌物(痰液)阻塞。

临床证明,实施环甲膜穿刺置管后,能够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换气和供氧;间歇性喷射氧气时,每次有足够的潮气量以维持患者机体氧合和气体交换,上呼吸道梗阻能很快得到改善,血氧饱和度监测均能达到90%以上。这将为进一步救治赢得宝贵的早期抢救时间。

5.1.2 环甲膜穿刺装置在平战救治中的特点

宜掌握,宜操作,损伤小,出血小,适应急救现场及野战条件下使用。除通气功能外,也能用于心肺复苏,实施气管内给药,抢救快速有效。能促进院外有效药物复苏方法的提前与改进,提高复苏成功率和改善复苏效果。如能与呼吸机(或呼吸气囊)、电除颤器结合使用,可将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前移到急救、复苏现场[9]。在实施穿刺置管治疗的病例中,环甲膜穿刺创口在拔除管道后,均愈合良好。

因此,环甲膜穿刺装置应用于无条件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建立静脉通道的平战伤(病)员上呼吸道梗阻、心脏复苏的紧急救治现场中,是安全、可行的。

5.2 该装置的使用范围较广

(1)严重的颌面部复合创伤、咽喉部恶性肿瘤导致喉梗阻,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梗阻。

(2)在任何场合遇到心跳、呼吸停止的患者,在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的同时,急救人员可使用此穿刺装置迅速从患者环甲膜处刺入气管内并给药,或接供氧喷针,利用高频供氧吹散进入气管内的药液,利于药液吸收。

(3)可用于重症哮喘等疾病的现场救治,就地实施气管内给激素及相关急救药品。

(4)适用于紧急救治气管切开禁忌或无法进行气管内插管及其他方法开放气道的伤病员。

5.3 该装置的研制符合军队野战卫勤保障的要求

研究开发小型轻便的单兵卫生装备和其他阵地救治器材,从而提高官兵自救互救能力,为从根本上降低阵亡率和伤残率奠定基础[12],这是军队野战卫勤保障的要求。环甲膜穿刺装置的研制符合这一要求。该装置操作简单,易于官兵和急救人员掌握使用,适于携带,可配备于大、中型公共场所,在平战急救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同时,该装置的成功研制,为部队提供了单兵急救装备、急救技术和经验,符合军队卫生装备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Benumof J L.Airway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M].St Louis:Mosby-Year Book,1996:513-530.

[2]陈立,马双玲,邓晓燕,等.早期插管引导环甲膜穿刺配合快速气管切开术救治颅面部多发伤的时机[J].中华现代耳鼻喉杂志,2005,2(2):127.

[3]刘洪.环甲膜穿刺置管术临床应用[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8,15(2):99.

[4]黄迪炎,纪宏志,王学礼.环甲膜切开术的临床观察[J].中华现代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4):240.

[5]McCrirrick A,Kestin J.Haemodynamic effects of tracheal compare with intravenous adrenalin[J].Lancet,2000,356:988.

[6]Prengel A W,Linder K H,Kelle A,et al.Cardiovascnlar function during the post-renuscitation phase after cardiac arrest in pages:a comparion of epinephrine verus vasopression[J].Crit Care Med,1997,23(12):2014.

[7]姚俊彦,王泉云.在人体模型上成功进行环甲膜穿刺所需最少训练次数的研究[J].四川医学,2006,27(2):121.

[8]李大鹏,任红,徐学芳.多功能野战血液加温装置的设计开发[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6):63.

[9]孟庆义,钱远宇.急救现场快速给药新途径经环甲膜穿刺气管内给药法及注射装置的研制[J].医学研究通讯,2005,34(12):7-8.

[10]张国良,郭军,周树夏.环甲膜的解剖学测量及其临床意义[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5):1419.

[11]Cote C J,Eavey R D,Todres I D,et al.Cricothyriod membrane puncture:oxygenation and ventilation in a dog model using an in-travenous catheter[J].Crit Care Med,1998,16(6):615-619.

【穿刺装置】推荐阅读:

麻醉穿刺07-20

静脉穿刺05-23

中耳穿刺06-05

穿刺硬化08-20

血管穿刺08-20

穿刺路径08-21

穿刺通道09-05

外周穿刺09-17

穿刺部位09-20

脑室穿刺09-24

上一篇:中职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下一篇:山区特色农业机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