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穿刺

2024-06-05

中耳穿刺(通用6篇)

中耳穿刺 篇1

分泌性中耳炎 (secretory otitis media) 是以传导性聋及鼓室积液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 冬春季多发, 是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1]。其以耳内闷胀感或有堵塞感、听力逐渐减退及耳鸣为常见症状。常于感冒后或无症状中发生。有时患者变动头位可觉听力有所改善, 有的患者自听增强。部分患者还有轻度耳痛。而儿童则主要表现为听话迟钝或注意力不集中。中耳积液可为浆液性分泌液或渗出液, 亦可为黏液[2]。本病的命名除分泌性中耳炎外, 以往还称其为非化脓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浆液、黏液性中耳炎、中耳积液、胶耳, 属耳鼻喉科。鼓膜穿刺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规方法之一, 具有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术后并发症少, 明显缩短患者病程及治疗时间, 且疗效显著, 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同时不耽误儿童学习等特点, 是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特别是基层医院值得尝试的治疗方法之一[3]。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间徐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采用鼓膜穿刺常规治疗的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患者80例, 其中男43例, 女37例, 年龄3~12岁, 平均6.1岁。病程3个月~2年。所有病例符合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

1.2 方法

常规外耳道消毒麻醉, 在光锥下缘距鼓环约2~3mm处进针, 穿刺点切不可过高, 不可过于靠近鼓膜紧张部中点, 缓慢进针后, 左手握住注射器以右手轻轻回抽注射器, 回抽出液后拔出穿刺针, 根据外耳道大小选用合适的接有玻璃管的橄榄头, 塞紧外耳道口, 在橄榄头的另一端连接橡胶管并接电动吸引器, 开动吸引器后, 间断吸引10~20s, 吸引完毕后取出橄榄头, 必要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患者耳内胀闷阻塞及耳鸣消失, 听力恢复到发病前水平, 鼓室导抗图恢复至正常;有效:患者耳内胀闷阻塞及耳鸣明显减轻或部分消失, 听力提高10~15dB, 但未达正常, 阻抗图形接近正常;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 听力无提高, 声导抗图无改变。

2 结果

80例患者均获随访, 平均8.0个月, 患者外耳道、鼓膜反应轻微, 术后耳聋、耳闷塞感、耳鸣症状缓解, 未发现中耳渗液。其中治愈48例, 有效24例, 无效8例, 总有效率90.0%。无鼓膜穿孔、延期愈合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见表1。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可分为急、慢性两类, 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可因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未能及时与恰当地治疗, 或由急性分泌性中耳炎反复发作, 迁延转化而来。本病以冬春季多见, 在儿童及成人间均可发病, 为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4]。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耳聋:可于感冒后、乘飞机下降或潜水时, 突然出现听力下降, 压迫耳屏或头位改变时, 听力可有所改善。耳痛及耳内闷胀。耳鸣:多为低音调“轰轰”样耳鸣, 打呵欠或擤鼻时可闻及气过水声。儿童患者可表现反应迟钝、误听或注意力不集中[5]。耳镜检查:急性期鼓膜充血、内陷、光锥变形或缩短, 锤骨短突外突明显;鼓室积液后鼓膜颜色改变, 呈淡黄、橙红或琥珀色;若病程较长, 则鼓膜多灰暗、混浊。若分泌物为浆液性, 且未充满鼓室, 可透过鼓膜见到液平面, 呈凹面向上的弧形线, 透过鼓膜有时可见到气泡, 咽鼓管吹张后气泡增多;若鼓室内积液多, 则鼓膜外突。听力检查:音叉试验及电测听结果示传导性耳聋, 听力损失平均20d B, 严重者可达40d B。声阻抗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表现为平坦型 (B型) , 但早期可为高负压型 (C型) 。

对分泌性中耳炎宜采取局部、全身及病因治疗, 局部治疗包括咽鼓管吹张及鼻腔使用麻黄碱等减充血剂, 全身治疗包括全身应用抗生素、抗组胺类药及激素, 目前对于保守治疗仍有鼓室积液者, 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鼓膜穿刺抽液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常规方法, 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易行, 手术风险低、费用低廉、术后护理简单、并发症及后遗症少等优点, 适合在各级医院开展[6]。本研究中80例患者均获随访, 其中治愈48例, 有效24例, 无效8例, 有效率达90.0%。

摘要:目的 探讨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方法 对8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行鼓膜穿刺, 观察该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 80例患者均获随访, 平均8.0个月, 患者外耳道、鼓膜反应轻微, 术后耳聋、耳闷塞感、耳鸣症状缓解, 未发现中耳渗液。其中治愈48例, 有效24例, 无效8例, 有效率90.0%。结论 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良好, 治疗过程中熟练掌握穿刺技术, 注意头的位置固定, 针对病因治疗也是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内镜,鼓膜穿刺,分泌性中耳炎

参考文献

[1]于海洋, 毛传远, 瞿冰, 等.鼻内镜下经咽鼓管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J].中华耳科杂志, 2004, 2 (2) :106-108.

[2]刘佳辉.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进展[J].河北医药, 2009, 31 (2) :214-215.

[3]汪吉宝.对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工作的几点看法[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 15 (10) :435-436.

[4]黄选兆, 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837-846.

[5]汪吉宝.对分泌性中耳炎临床工作的几点看法[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 15 (10) :435-436.

[6]何江, 韦立国, 徐志文.鼓膜双穿刺加压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4, 18 (1) :51-52.

中耳穿刺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8月—2011年7月耳鼻咽喉科门诊就诊的OME患者。入组的病例均符合以下条件: (1) 具有耳部堵闷感, 听力下降, 自听增强, 有气过水声及嗡鸣音等症状的一项或多项, 病程1周~8周。 (2) 鼓膜完整, 可见鼓膜呈淡黄、橙红或琥珀色, 光锥变形或移位等表现。 (3) 纯音测听提示为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 鼓室导抗图为B型或C型。 (4) 排除鼻腔鼻咽部占位病变及放疗所致者。

本研究共收集63例OME患者, 男33例, 女30例。将全部患者按就诊顺序分配的半随机方法分成双孔鼓膜穿刺组 (28例) 和常规治疗组 (35例) , 2组病例一般情况见表1。经统计学分析, 2组患者在年龄分布、病程及治疗前听力指标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注:*治疗前语频区平均气骨导差。

1.2 治疗方法

双孔鼓膜穿刺组:耳内镜下操作, 使用耳科用细长棉签蘸75%酒精消毒外耳道3遍, 1%地卡因棉片行鼓膜表面麻醉8 min, 以1 m L注射器连接5号针头, 于紧张部前下方刺入鼓室, 缓慢抽出中耳腔内积液。拔出注射器, 嘱患者歪头患耳向下保持2 min, 于紧张部后下方再次穿刺, 缓慢抽出中耳腔内积液。积液黏稠者用9号针头接综合治疗台负压吸引器吸出。更换注射器和穿刺针头, 从一针孔缓慢注入沐舒坦15 mg及地塞米松5 mg混合液, 嘱患者保持患耳向上10 min, 勿做吞咽动作。术后消毒棉球堵塞外耳道口6 h, 嘱患者1周内外耳道内勿进水及滴药。治疗期间给予盐酸羟甲唑林滴鼻, 口服阿莫西林 (按说明书用法使用) , 早晨顿服泼尼松 (5 mg/kg) , 共用7 d。1周后复查, 若未达痊愈标准则再重复上述治疗1次。常规治疗组:仅给予常规单孔鼓膜穿刺, 后辅以同样药物应用, 1周后复查, 必要时重复治疗1次。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 语言频率平均气导听阈恢复如常, 鼓膜正常, 声导抗呈A型;有效:症状减轻, 鼓膜内陷改善, 语言频率平均气导听阈改善10 d BHL以上, 但未达正常, 声导抗图B型转为C型或A型;无效:症状无改善, 语言频率平均气导听阈变化小于10 d BHL, 声导抗无改变, 复发者以无效记。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病例随访2个月, 治疗后开始2周, 双孔鼓膜穿刺组痊愈率为60.7% (17/28) , 总有效率 (痊愈+有效) 为82.1% (23/28) ;常规治疗组痊愈率为34.3% (12/35) , 总有效率为57.1% (20/35) 。2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4.374, P=0.037;χ2=4.487, P=0.034) 。

2个月后复查, 双孔鼓膜穿刺组痊愈率为53.6% (24/28) , 总有效率为96.4% (27/28) ;常规治疗组痊愈率为34.3% (21/35) , 总有效率为85.7% (30/35) 。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40, P=0.025) , 但此时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χ2=2.072, P=0.15) 。

2组治疗及随访过程中均未出现中耳感染、出血、听力下降等严重不良反应。双孔鼓膜穿刺组穿刺注药后出现一过性眩晕4例, 短暂耳痛7例;常规治疗组穿刺注药后出现一过性眩晕5例, 短暂耳痛6例, 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χ2=0.423, P>0.05) 。

3 讨论

虽然相关学者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及争论, 但OME的确切发病机制仍存在争议。目前得到较多认可的病因学说主要有:咽鼓管功能障碍 (堵塞、清洁和防御功能障碍等) 、微生物感染 (细菌、病毒等) 、变态反应及相关免疫反应等, 大多数学者均认可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其最主要的病因。因此治疗方法也多围绕缓解负压, 减少渗出展开。对OME进行及时诊断和恰当的治疗, 可以缩短病程, 有效避免听力受损, 治疗方法主要分为药物及手术两大类。单纯通过药物治疗, 如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抗病毒药、黏液促排剂等常无法取得理想的疗效, 往往需要更为积极的治疗方法。常规的手术治疗主要有鼓膜穿刺、鼓膜切开和 (或) 置管, 而鼓室内穿刺抽液+鼓室内注射药物治疗OME则是近年来较为流行且取得了较好疗效的一种治疗方法[2]。

常规鼓膜穿刺时因鼓室内存在负压, 鼓室内积液残留较多;鼓膜切开或者置管排液干净, 但创伤较大, 并发症相对较多。而采用双孔鼓膜穿刺+鼓室内注药法治疗OME可以避免常规单孔鼓膜穿刺的弊端, 且其创伤较鼓膜切开小, 术后并发症少。术中第2次鼓膜穿刺并向鼓室内注射一定剂量药液时可填充鼓室腔, 从而减轻甚至消除鼓室负压, 并可使第1次鼓膜穿刺时鼓室内的残留中耳腔积液稀释并可自第1次的鼓膜穿刺孔溢出, 因此起到了冲洗术腔、消除负压的作用。本组病例双孔鼓膜穿刺操作均在耳内镜下进行, 其提供的良好手术视野可有效地保证穿刺操作的准确性, 避免误伤听骨链等重要结构。

本研究治疗OME所用药物有减少炎性渗出和促进已渗出液体的稀化及排出的作用。作为临床常规、便宜的药物, 沐舒坦和地塞米松用于鼓室内注射一方面可稀释中耳腔内残留黏液, 消除鼓室负压从而促进纤毛功能恢复;另一方面具有抑制炎症反应、抑制变态反应、消除黏膜水肿、改善咽鼓管通气引流等功能[3,4]。双孔鼓室内穿刺抽液和鼓室内注射上述药物的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OME治疗的有效率。

我们观察到治疗后开始2周时双孔鼓膜穿刺组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常规治疗组, 同时治疗2个月后双孔鼓膜穿刺组的痊愈率亦优于常规治疗组, 而此时总有效率差别不大, 很可能与OME有一定的自愈率有关。综上所述, 双孔鼓膜穿刺+鼓室内注药法起效快, 疗效显著优于常规的鼓膜穿刺+鼓室内注药法, 且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 易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是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的治疗OME的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Rosenfeld RM, Culpepper L, Doyle KJ, et al.Clinical practiceguideline:Otitis media with effusion[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4, 130 (5 Suppl) :95-118.

[2]刘利敏, 罗军, 董明敏.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耳科学杂志, 2009, 7 (2) :126-129.

[3]张莹莹.糖皮质激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听力学与言语疾病杂志, 2008, 16 (5) :329-330.

中耳穿刺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纯音测听、耳内镜检查以及实验室病理学等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 排除鼻咽部恶性病变、精神病史、心脏病史、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其他疾病史。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患者为60例。对照组的男患者38例, 女患者22例, 年龄为21~62岁, 平均年龄为42.5岁, 体重为42~76kg, 平均体重为58.5kg, 病程为2~38个月, 平均病程为18.5个月。按照疾病类型可分为:单耳发病的患者为43例, 双耳发病的患者为17例, 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耳听力下降、耳闷胀、鼓膜浑浊以及鼓膜膨隆等。试验组的男患者37例, 女患者23例, 年龄为20~65岁, 平均年龄为41.9岁, 体重为41~75kg, 平均体重为58.1kg, 病程为2~38个月, 平均病程为18.8个月。按照疾病类型可分为:单耳发病的患者为42例, 双耳发病的患者为18例, 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耳听力下降、耳闷胀、鼓膜浑浊以及鼓膜膨隆等。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体重、疾病类型以及临床症状表现等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4]

本组12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均采用我院常规外照射法治疗, 让患者保持平卧位, 头部稍稍偏向健侧, 对患者由外向里从耳廓、外耳道到鼓膜进行消毒处理, 并且对患者的外耳道和鼓膜进行麻醉处理, 在耳内镜直视下, 在患者的鼓膜后下象限用鼓膜切开刀切开2mm左右, 将鼓室内积液尽量吸取完毕。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在完成上述手术操作之后, 将适量的盐酸氨溴索 (天津药业有限公司, 批号:1104132) 注进患者的中耳腔中, 待4~5分钟后, 用吸引器从中耳腔中将溶液尽量吸取完毕, 运用此方法对患者的中耳腔冲洗3次。试验组的治疗方法:在完成上述手术操作之后, 将适量的地塞米松 (天津药业有限公司, 批号:41303271) 与α-糜蛋白酶 (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 批号:1304146) 注进患者的中耳腔中, 待4~5分钟后, 用负压方法从中耳腔中将溶液尽量吸取完毕, 运用此方法对患者的中耳腔冲洗3次。给予患者每天口服抗生素和强的松, 持续服用药物1周, 两组患者均为1个疗程。密切观察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5]

本组120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均在治疗1个疗程后复诊。 (1) 痊愈: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治疗之后, 耳听力下降、耳闷胀、鼓膜浑浊以及鼓膜膨隆等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鼓膜完全愈合, 纯音测听气骨导差低于10分贝, 声阻抗鼓室曲线为A型曲线; (2) 好转: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治疗之后, 耳听力下降、耳闷胀、鼓膜浑浊以及鼓膜膨隆等临床症状减轻, 鼓膜基本愈合, 纯音测听气骨导差超过10分贝, 声阻抗鼓室曲线为As型曲线; (3) 无效: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在治疗之后, 耳听力下降、耳闷胀、鼓膜浑浊以及鼓膜膨隆等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出现恶化, 鼓膜未见愈合, 声阻抗鼓室曲线为B型曲线;总的治疗有效以痊愈+好转之和来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采用卡方检验检查数据显著性。以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之后, 试验组痊愈为39例 (65%) 、好转为15例 (25%) 、无效为6例 (10%) ;对照组痊愈为35例 (58.3%) 、好转为12例 (20%) 、无效为13例 (21.7%)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 (9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78.3%) (P<0.05) , 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与对照组相比, 试验组*P<0.05

2.2 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不良反应相比较

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之后, 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耳聋、耳鸣、耳听力下降以及耳闷塞感等不良反应, 试验组耳聋、耳鸣、耳听力下降以及耳闷塞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5.0%) 均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3.3%) (P<0.05) , 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作为临床上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 该病的及早治疗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否则容易引起进一步病情的恶化, 严重威胁到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身体健康。分泌性中耳炎的手术治疗方法有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以及鼓室置管术等[6,7,8]。大量临床实践证实, 鼓膜穿刺术为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的治疗手段[9,10]。盐酸氨溴索 (分子式为C13H18Br2N2O·HCL) 在临床上可促进呼吸道内部粘稠分泌物的排除及减少粘液的滞留, 促进排痰[11]。有专家研究认为, 盐酸氨溴索结合鼓膜穿刺在耳内镜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近些年来, 地塞米松与α-糜蛋白酶联合鼓膜穿刺在耳内镜下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得到广泛应用, 具有药效作用快、副反应少等优势[9]。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 试验组*P<0.05

本研究表明: (1) 试验组的总有效率 (9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78.3%) (P<0.05) , 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两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经过1个疗程的治疗之后, 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耳聋、耳鸣、耳听力下降以及耳闷塞感等不良反应, 试验组耳聋、耳鸣、耳听力下降以及耳闷塞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5.0%) 均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3.3%) 。提示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与α-糜蛋白酶在耳内镜下对于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更安全、更有效。

综上所述, 耳内镜下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与α-糜蛋白酶具有药效作用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大幅度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福林.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40例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11;13 (7) :1274

[2] Yolanda Escamilla, Anton F.Aguilà, JoséM.Saiz, et al.Tympanostomy tube emplacement in children with secretory otitis media:analysis of effects and complications[J].Acta Otorrinolaringologica (English Edition) , 2009;60 (2) :84~89

[3] Marko Velepic, Radan Starcevic, Marta Bonifacic, et al.The clinical status of the eardrum:An inclusion criter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secretory otitis media in childre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 2011;75 (5) :686~690

[4] 张志飞.浅析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治疗方法[J].中国医药导刊, 2011;13 (7) :1270

[5] 梁健刚, 陈靖, 黄郁林, 等.耳内镜下鼓膜穿刺与鼓膜置管及盐酸氨溴索冲洗中耳腔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观察[J].中华耳科学杂志, 2009;7 (2) :132~134

[6] 王宇娟.鼓膜穿刺抽液后注药辅治分泌性中耳炎41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1;4 (28) :62

[7] 孙震.鼓膜穿刺灌洗地塞米松联合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11 (18) :4328~4329

[8] 宾翔, 周永, 张诚, 等.鼓膜穿刺与鼓膜置管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Meta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2011;17 (6) :438~442

[9] 祝学成.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4 (17) :113~114

[10] Augustsson I, Engstrand I..Hearing loss as a sequel of secretory and acute otitis media as refected by audiometric screening of Swedish conscript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 Otorhinolaryngology, 2006;70 (4) :703~710

中耳穿刺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院耳鼻喉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患儿108例, 经检查均确诊为分泌性中耳炎。诊断标准: (1) 患儿有耳闷塞感、听力下降、可伴有耳鸣, 无前庭症状; (2) 耳镜检查示:鼓膜呈淡红色、淡黄色或琥珀色, 鼓膜无穿孔, 典型者有鼓室积液征; (3) 纯音测听检查呈传导性耳聋, 气骨导差>20 d B。 (4) 以鼓室导抗测试为诊断标准, 鼓室导抗图为B型, 声顺值≤0.1 m L。随机分为两组, 各54例。观察组中男24例, 女30例, 年龄2~10岁, 平均年龄5.6岁, 病程3 d~2年, 平均病程1.8年;对照组中男28例, 女26例, 年龄2~9岁, 平均年龄5.8岁, 病程4 d~2年, 平均病程1.6年。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给予抗生素、稀化黏素类药物口服, 布地奈德喷鼻剂适量喷鼻, 并用1%麻黄素滴鼻, 同时把地塞米松注射液、糜蛋白酶注入鼓室。注射时患儿采取侧坐位, 常规耳廓消毒后, 用1%丁利多卡因棉片贴于鼓膜表面, 麻醉10 min, 外耳道消毒, 用7号长针头于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 将鼓室内积液彻底抽出再取出针头。术后禁止外耳道进水及滴药。

1.2.2 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橄榄头填塞外耳道口, 采用吸引器间断吸出鼓室内积液, 若未发现鲜血, 重复处理耳道, 清除分泌物, 若分泌物粘稠用长针经穿刺孔向中耳腔注射4 000 U糜蛋白酶和1 m L地塞米松注射液, 同时按压耳屏促进药物吸收, 注射药物后嘱咐患儿头向后仰并偏向对侧45°, 持续30 min。隔日进行1次治疗, 1个疗程为10 d。对于分泌性中耳炎病程较长、病情反复的患儿, 行鼓膜切开置管术, 术后禁止外耳道进水及滴药。术前术后检查患儿鼓膜, 术后随访1年, 复查声导抗及纯音听阈测听, 以观察治疗效果。术前术后检查患儿鼓膜, 术后随访1年, 观察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定标准

(1)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无耳鸣、耳闭, 鼓膜颜色正常、活动良好, 积液全部吸收。鼓室导抗图为A型, 经电测听气导听阀≤20 d B。 (2) 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有轻度耳鸣、耳闭等症状, 鼓膜颜色、活动度较之前有进步、内陷减轻, 鼓室导抗图为C型, 经电测听气导听阀提高10~15 d B。 (3) 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 仍时有耳鸣、耳闭, 鼓膜内陷, 活动度差, 鼓室导抗图仍为B型图, 经电测听气导听阀提高<5 d B。总有效率=[ (治愈例数+好转例数) /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 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 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108例治疗5~6次, 其中33例仅治疗1次即愈。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全身及局部并发症。随访患儿6个月~1年,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分别为94.4%和79.6%,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造成儿童听力损失的常见原因。病因尚未完全清楚, 目前大多认为是由细菌、病毒感染所致。该病可能有多种并发症, 如中耳粘连、鼓膜萎缩硬化、听小骨坏死等, 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儿童语言、智力发育[2]。分泌性中耳炎可能的产生机制是: (1) 细菌产生内毒素, 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加, 同时黏膜纤毛清除系统遭到破坏, 中耳腔内分泌物无法清除。 (2) 细菌内毒素作为抗原激活补体及旁路激活途径, 炎性细胞、细胞因子分泌增加, 中耳黏膜水肿加重[3]。 (3) 病毒感染破坏溶酶体, 细胞自溶, 细胞膜上出现新抗原决定簇, 机体免疫反应被激发, 炎性介质分泌增多, 形成分泌性中耳炎[4]。目前国内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方法统一标准, 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咽鼓管吹张及手术治疗[5]。常用药物有抗生素、抗病毒药、糖皮质激素、鼻黏膜血管收缩剂等;手术方法包括鼓膜穿刺术、通气管置入术、鼓膜切开术等。

本研究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可彻底清除中耳内积液, 减缓积液中细菌、病毒、炎症介质对中耳黏膜的刺激。地塞米松注射液、糜蛋白酶混合液可使微小血管收缩, 减轻毛细血管扩张、黏膜水肿及炎性渗出, 并阻止炎症介质释放, 缓解黏膜充血水肿, 使咽鼓管恢复通畅。另外, 局部用药可促进鼻咽部、鼻腔感染的控制, 本次研究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分别为94.4%和79.6%,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总之, 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过程安全, 操作方便, 效果肯定, 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易于被临床医师和广大患儿接受, 术后无不良反应, 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摘要:目的:研究鼓膜穿刺后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对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耳鼻喉科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108例患儿, 其中观察组54例应用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方法治疗, 而对照组的54例患儿使用其他方法, 对治疗结果进行研究对照。结果:本组108例治疗56次, 其中33例仅治疗1次即愈。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全身及局部并发症。随访患儿6个月1年, 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分别为94.4%和79.6%,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加药物灌洗疗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满意。

关键词:鼓膜穿刺后负压吸引,药物灌洗,分泌性中耳炎,治疗

参考文献

[1]金玲, 张日.鼓膜穿刺灌洗氨溴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 2014, 20 (5) :828-830.

[2]刘飞, 史保轩.鼻内镜下鼓膜穿刺结合咽鼓管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64例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 2012, 39 (9) :2344-2345.

[3]谢华, 孙文忠.分泌性中耳炎的形成机制与鼻咽癌放疗的相关性及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 2013, 19 (9) :1610.

[4]韦木春.分泌性中耳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综述[J].中国医学创新, 2013, 10 (21) :161-162.

中耳穿刺 篇5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冬春季节多发,是小儿和成人常见的致聋原因之一。本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病程延续6-8周,未愈者则转化为慢性分泌性中耳炎。笔者自2005年1月以来,在以往采用药物结合鼓膜穿刺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鼻内镜指使下咽鼓管吹张治疗,取得更好的疗效,现将经验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80例,系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科室就诊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发病时间在3个月以内,主要症状为耳闷、听力下降,部分病人有耳鸣及水波动感。纯音测听:语言频率平均听阈PATH在30~45d BHL,气导>骨导。声导抗鼓室图大多为平坦型(B型图),极少数为高负压型(C3型图),镫骨肌反射消失。鼻咽部检查未见肿瘤,无腺样体肥大、鼻息肉等病变。治疗前纯音测听检查示传导性听力下降73耳,混合性听力下降14耳,7人双耳患病,73人单耳患病,共治疗87耳。

诊断标准:参照樊忠[1]提出的标准:①病史中具有耳闷塞,听力下降或耳鸣;②骨膜完整无穿孔,呈淡红色或淡黄色,或有鼓室积液征;③纯音测听呈传导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④声导抗鼓室图为B型或C型曲线。

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性14例;年龄9-62岁,平均37.5岁,积液量<0.48ml。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11-66岁,平均39.5岁,积液量<0.5ml。病程均选择1-3月,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及鼓室积液量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药物加穿刺治疗的方法:①常规消毒外耳道,用1%地卡因棉片贴敷骨膜行表面麻醉,5min后取出棉片,用针尖斜面较短的7号加长针头连接5ml注射器,在无菌操作下从骨膜前下象限刺入鼓室抽吸积液,然后更换注射器和穿刺针头注入地塞米松3mg及a-糜蛋白酶1500u混合液,注药后嘱患者用手指按压耳屏5次以觉咽部有苦味为佳。②用1%麻黄碱液滴鼻,以保持鼻腔及咽鼓管通畅。③口服克拉霉素0.25g,每日1~2次;地塞米松片0.75mg,每日3次(用药一周后停药)。治疗组在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的同时,加用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治疗。方法:在治疗侧壁腔用2%地卡因及0.1%肾上腺素混合液棉片行表面麻醉,3min一次,共3次。在鼻内镜直视下自鼻腔导入咽鼓管吹张导管,置于病侧咽鼓管咽口,助手持导管另一侧连接波氏球,挤压波氏球吹张咽鼓管,共五次,结束治疗。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语频听力恢复到发病前水平,骨膜正常,鼓室导抗图恢复至A型;有效: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骨膜内陷改善,活动度好,语频听力提高10~15d B,但未达正常,鼓室导抗图为B转C型或C转A型;无效:听力无提高,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鼓室声导抗图无改变,骨膜内陷,活动度差。对复发及无效者改为骨膜切开引流置管术。

2.2 治疗结果

疗程结束后检查骨膜穿刺全部闭合,无中耳感染、出血、听力下降等并发症发生。仅少数病人鼓室注药后出现一过性眩晕及耳痛,休息片刻缓解。行咽鼓管吹张治疗无任何不适发生,复发鼻内镜见咽鼓管口无损伤、粘连发生。复查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检查,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见表1-2。

注:两组总有效率进行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

注: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冬春季节多发,尤其好继发于感冒之后,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多认为主要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感染和免疫反应有关。但大多数研究结果倾向于咽鼓管功能障碍是最主要病因[2]。由于咽鼓管通气引流障碍,或有感染、变态反应等因素参与,分泌性中耳炎可导致骨膜内陷,鼓室积液形成。若导致咽鼓管功能障碍因素不能去除,骨膜负压持续存在,积液长期得不到引流,久之可发生机化,形成粘连。且该手术术后有较多并发症,如中耳感染或胆脂瘤形成,通气管脱出或掉入鼓室,通气管堵塞,鼓室硬化,骨膜穿孔等并发症。因此提高分泌性中耳炎早期保守治疗的治愈率尤为重要。在咽鼓管吹张前行骨膜穿刺,可避免行吹张治疗时因鼓室内瞬间压力增高造成骨膜气压损伤,出现骨膜充血肿胀、血肿,肾脏骨膜穿孔,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极易引起医疗纠纷。骨膜穿刺后注入a-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液,可使咽鼓管吹通后药液分布于中耳腔而到达咽鼓管。地塞米松抗炎、抗过敏,且可减轻中耳腔及咽鼓管的粘连和水肿,而地塞米松味苦,便于判断药液是否经咽鼓管进入咽部;a-糜蛋白酶是一种蛋白水解酶,具有分解肽链的作用,对于粘稠的胶状分泌物及部分纤维组织有一定的分解作用,利于咽鼓管功能的恢复。

我科在5年以来鼻内镜直视下行咽鼓管吹张治疗慢性分泌性中耳炎80例,经临床观察,该法能预防粘连性中耳炎的发生,改善或恢复听力,缓解耳鸣及耳闭塞感诊治。治愈率及有效率均明显提高,病情恢复快,大多数病人两个疗程即完全治愈,复发率低。

摘要:鼻内镜下咽鼓管吹张及鼓膜穿刺注药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经临床观察,能预防粘连性中耳炎的发生,改善或恢复听力,缓解耳鸣及耳闭塞感诊治。本文主要对这一诊法进行了详细解析。

关键词:鼻内镜,咽鼓管吹张,分泌性中耳炎

参考文献

[1]王政敏,陆书昌主编.现代耳鼻咽喉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488-494.

中耳穿刺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月收治80例腺样体肥大所致的分泌性中耳炎患儿, 所有患儿均行鼻咽部影像学检查示腺样体肥大[2]。经临床观察, 患儿治疗前耳镜检查鼓膜均失去正常光泽, 光锥变形、缩短、或消失, 鼓膜内陷, 听力检查显示患儿均有传导性聋, 气骨导间距10~40 d B。患儿分为两组。实验组的患儿40例, 其中男性23例、女性l7例, 年龄4~11岁, 平均 (6.6±1.2) 岁, 病程8个月~2年。对照组的患儿40例, 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 年龄3~10岁, 平均 (7.2±1.3) 岁, 病程7个月~2年。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情、发病后住院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 。

1.2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鼓膜穿刺治疗, 用鼻内镜撑开患儿外耳道, 将9号长针头从鼓膜前下方刺入鼓室, 当回抽有渗出液时, 将渗出液彻底抽出后拔除穿刺针。根据患儿外耳道的大小选用合适的橄榄头, 将其一端紧塞外耳道口;另一端则通过橡胶管连接吸引器, 通过吸引器将鼓室分泌物吸出, 间断吸引15~20 s, 当有血性渗出时停止吸引。术后1周常规给予抗生素。实验组40例患儿在鼓膜穿刺治疗基础上, 联合采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患儿通过气管插管下、静脉方式复合麻醉。用开口器撑开口腔, 先从双侧鼻腔插入两根细导尿管, 由口腔拉出致软腭处, 再插入70°鼻内镜。在鼻内镜直视下, 从口腔导入弯钻头, 将肥大的腺样体全部切除, 使受压的咽鼓管展开。术后1周常规给予抗生素。观察两组患儿手术后的治疗效果, 并对患儿进行随访。

1.3疗效评价标准[3]。 (1) 治愈:患儿临床症状以及体征消失, 患儿的听力恢复正常, 光椎正常, 鼓膜颜色恢复, 鼓膜活动度有好转, 鼓室压图测试结果为“A”型图; (2) 好转:患儿的临床症状以及体征均有好转, 患儿的听力有所提高, 光椎未完全恢复正常, 鼓膜颜色出现变化, 鼓膜的活动度相对较差, 鼓室压图测试结果为“C”型图或“B”型图; (3) 无效:患儿的临床症状仍然存在, 患儿的听力也无明显改变, 鼓室压图测试结果为“B”型图。

1.4统计学方法:本次试验数据均使用SPSS19.0软件统计, 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 将检验标准设为0.05, P<0.05时结果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治疗1周后, 经观察得出实验组的治愈率和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 (P<0.05) , 在5个月随访期内, 实验组复发率12.5%, 与对照组复发率指标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穿刺术治疗小儿分泌性中耳炎, 可消除分泌性中耳炎的主要病因, 复发率低, 而采取鼓膜穿刺术治疗的患儿多出现暂时好转, 但复发率较高, 尤其是体质较弱的患儿常因呼吸道感染, 复发率更高, 见表1。

3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多发性疾病, 其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 通常是咽鼓管功能障碍、免疫反应及感染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 腺样体肥大的程度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有正相关的趋势[4]。病情严重的患儿如果延误治疗可致耳聋。由于儿童语言表达困难或初发症状不明显, 此病易被误诊。特别是发生单耳分泌性中耳炎时, 因其一侧听力正常, 早期难以引起患儿的家长察觉。腺样体肥大导致的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的另一重要原因。目前认为, 肥大的腺样体可压迫、堵塞咽鼓管, 同时作为一个感染灶, 可引起咽鼓管的逆行感染。当咽鼓管咽口受压时外界空气不能进入中耳, 中耳内原有的气体被黏膜吸收, 使腔内形成负压, 可导致鼓膜内陷, 引起中耳黏膜静脉扩张、瘀血, 渗出液潴留于鼓室内, 最终导致患儿产生耳闷、听力减退、耳鸣的症状。临床也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置管的方式针对耳室积液进行治疗[5]。另外咽鼓管对中耳有引流作用, 通过咽鼓管黏膜纤毛运动使分泌物自中耳向鼻咽部排除。同时, 咽鼓管是中耳与外界沟通的唯一通道, 在正常情况下, 咽鼓管具有调节功能, 咽鼓管在吞咽或打呵欠时瞬间开放, 使来自鼻腔的空气趁鼻咽和口咽暂时开放而进入中耳腔, 使鼓室内空气得以补充, 可使中耳腔气压和外界大气压保持平衡。

本次研究在对于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治疗时, 采取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穿刺术的治疗措施, 使得实验组的治愈率 (85%) 明显高于常规组的 (60%) , 且实验组的有效率 (95%) 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症状复发方面, 对照组的例数远高于实验组, 差异亦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0.05) 。传统鼓膜穿刺术往往因操作盲目性较大、无法直视而容易造成复发或残留, 术中操作不当甚至可能造成咽鼓管圆枕损伤、咽侧壁或后壁出血等医源性损伤, 而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腺样体手术可具有术野清楚、组织切除完整、操作精确、术中损伤正常组织少等优点, 二者联用可使效果更加显著。

因此, 可以得出结论, 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穿刺术能明显提高在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时的临床疗效, 能够给新生儿提供最为优质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彭丹丹, 朱丽雅, 叶放蕾, 等.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J].中国耳鼻喉头颈外科, 2011, 18 (2) :80.

[2]秦卫红.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治与护理进展[J].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2, 29 (4) :397-399.

[3]严行文, 何月燕, 林燕子, 等.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12, 10 (4) :305-306.

[4]段雪玲, 史海燕, 丁晓兰.波氏咽鼓管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 19 (12) :22.

上一篇:农机维修网点建设问题下一篇:测强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