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部位

2024-09-20

穿刺部位(精选8篇)

穿刺部位 篇1

摘要:目的 探讨轻拍穿刺部位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择106例住院患者, 单日采用常规法:即按常规护理技术进行静脉穿刺, 穿刺前不轻拍穿刺部位作为常规组;双日采用实验法:即穿刺前 (扎脉压带之后, 常规消毒前) , 轻拍穿刺部位后按常规护理技术进行静脉穿刺作为试验组。静脉穿刺疼痛情况。结果 试验组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 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轻拍穿刺部位有减轻静脉穿刺时的疼痛反应。

关键词:静脉穿刺,轻拍,疼痛

静脉穿刺是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最常用且重要的手段之一, 也是护理人员最基本的一项技术操作。多数住院患者都是通过静脉给药治疗疾病。因此, 如何减轻患者的疼痛和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是护理人员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通过轻拍穿刺部位达到了认准血管和减轻疼痛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月期间意识清楚, 无感觉障碍需静脉穿刺治疗且愿意合作的106例住院患者, 其中男78例, 女28例;年龄10~59岁, 中位年龄34.5岁。

1.2 方法

选择技术精湛、心理素质好的护士进行操作,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选用江西三鑫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 7号头皮针, 遵医嘱用药。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静脉穿刺效果。单日采用常规法:即按常规护理技术进行静脉穿刺, 穿刺前不轻拍穿刺部位作为常规组;双日采用实验法:即穿刺前 (扎脉压带之后, 常规消毒前) , 轻拍穿刺部位后按常规进行静脉穿刺作为试验组。2种方法选用同一静脉观察。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1) 疼痛指标参照国际常用疼痛评分法:马克盖尔法[1], 疼痛的程度分轻、中、重三种, 将无痛、有痛、痛感、轻微疼痛划分为轻度疼痛;疼痛较剧烈划分为中度疼痛;剧烈疼痛划分为重度疼痛。 (2) 一次穿刺成功率。针头一次进入血管, 穿刺部位无红肿, 无药液渗出为成功;否则为失败, 包括因穿刺不到位、退针、穿破血管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程度

试验组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常规组比较, *P<0.05

2.2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试验组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常规组比较, *P<0.05

3 讨论

疼痛机制中闸门控制理论认为粗纤维趋向于抑制疼痛信号的传递。皮肤有许多粗神经纤维, 利用刺激皮肤的措施, 如按摩、冷热敷、触摸、针灸、经皮神经电刺激等, 可增加粗纤维的活动量, 减轻疼痛的感觉[2]。应用此原理, 静脉穿刺时轻轻拍打或按摩穿刺处皮肤, 能起到减轻疼痛的效果。

穿刺疼痛亦受主观因素如性格、对疼痛敏感度的影响, 又受注意力的集中与分散、转移情绪、精神状态等影响[3]。轻拍穿刺部位能通过分散患者对某一穿刺点的注意力提高痛阈值, 使其对疼痛刺激的敏感度降低, 从而使疼痛感觉减轻或无。轻拍穿刺部位还可使局部血液循环加速而加快静脉血回流, 改善血管的充盈程度, 使显现不清的静脉更清晰从而提高其穿刺的成功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现代护理学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护理思想的发展强调以人为本, 把人看作是一个心身统一、内外协调、不断发展的有机整体。静脉穿刺是临床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方法恰当与否, 直接影响患者的舒适与情绪, 减轻患者静脉穿刺疼痛是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通过临床实践认为, 轻拍穿刺部位既可减轻患者穿刺时的疼痛感, 又可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 达到减少组织损伤, 提高血管的利用率, 并达到无痛无创的质量标准, 提高了护理质量, 这与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是一致的,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步新玲, 苏青, 夏美连, 等.无菌包运送途中细菌污染情况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 2007, 13 (1) :88.

[2] 沈丽萍, 边竞杰.护理干预减轻住院患者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4 (25) :204.

[3] 林小萍.基础护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穿刺部位 篇2

李美侦

[摘要]目的:小儿静脉留置针致穿刺部位水泡的预防与护理研究

方法:2012年8-10月所有使用留置针的患儿年龄在1个月~6岁,置管时间为1—4天。穿刺部位:头部、四肢。探讨并消除小儿静脉留置针使用中的不良问题,将使用中发生水泡的问题如何预防及处理。结果:留置针致皮肤破损与护理人员的操作技巧、患儿免疫力低下、留置针留置时间长短、消毒方法及液体的渗透压有关。结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中除了要提高护士的操作水平外,还应加强无菌观念,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培养护士处理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此外,应向患儿及家长做好解释和说明,以取得合作,使留置针的使用得到合理的保护。从而进一步提高套管针在留置中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水泡;预防;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为静脉套管针.它是由不锈钢的芯;软的外套管及塑料针座组成。穿刺时将外套管和针芯一起刺入血管中、当套管送入血管后,抽出针芯,仅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对血管的刺激性小,减少液体外渗,不易脱出血管,减少患儿对输液的心理压力,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有利于危重患儿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点。留置针的诸多优点已越来越被广大患儿家属及护理人员所接受。然而,在应用过程中留置针也常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从而给患儿增加了痛苦、导致留置的时间缩短。其中存在穿刺失败、套管针脱落、阻塞以及局部渗漏、肿胀、穿刺部位水泡等问题。已成为儿科护理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临床问题。目前我们使用的是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型一次性静脉留置针及江西无菌透明敷料,临床使用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并将使用中发生水泡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如下: 我们应用的对象年龄在1个月~6岁,置管时间为1—4天。穿刺部位:头部、四肢,水泡好发部位为四肢,发生年龄为6个月—3岁患儿,表现为在穿刺部位周围出现大小不等的水泡,面积在透明贴膜固定内。2 问题分析

2.1 使用的透明贴膜透气性差、局部皮肤长时间处于潮湿的环境中,抵抗力降低,易发生充血、皮疹。

2.2 胶面遇水或汗液脱离皮肤,使汗液或水进入贴膜内时间久浸泡所致。

2.3 护士在固定透明贴膜后,在贴膜外多层缠绕胶布固定使膜内不透气所致使。2.4 患儿皮肤是过敏体质。

2.5 药物因素

输入液体的渗透压及药物的浓度越高则对血管的刺激越大 2.6 护理人员因素 消毒面积不够。3 处理方法及对策

3.1 静脉留置针的穿刺技术起初难度较大,无菌要求严格。因此,护士应熟练掌握普通静脉穿刺。在操作前护士心理应保持镇定,合理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如手背静脉、桡侧浅静脉、颞浅静脉等。避免选择弯曲、细小的血管。对于粗大充盈的血管,在见回血后应顺血管再进入少许,然后再送入套管。送入外套管时动作应缓慢轻柔,以免穿破血管。

3.2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应合理固定透明贴膜,应无张力粘贴在针翼两侧,肝素帽部位应加强看护,避免撕脱;对于烦躁好动的小儿需加强看护,可用弹力绷带将穿刺部位略加固定,使其不会在哭闹中抓落留置针;对于油汗较多的小儿,除了多加长胶布固定外,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情况,发现穿刺部位皮肤发红、水泡发生立即拔掉留置针。

3.3 更换透气性好的且粘度好易固定透明贴膜。透明敷料应3天更换一次,夏天可一两天更换一次。敷料不粘或污染应及时更换。

3.4 患儿皮肤是过敏体质时,应先用输液贴固定好,再用弹力绷带略加固定。3.5 指导家属做好观察和护理,避免水等其它液体流入穿刺部位。

3.6 对于一些容易导致静脉炎的药品,如有高分子性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类;具有外渗性的化学物质:如葡糖糖酸钙、氯化钾、碳酸氢钠、氨茶碱等;静脉高营养性物质:如氨基酸、脂肪乳等;血管收缩剂:如多巴胺留置时间尽量不超过3天。

3.7 发生水泡时要及时拔出留置针,暴漏水泡部位,每日3次用安尔碘涂抹患处后,在外涂烧伤湿润膏,保持患处皮肤干燥。一般3—5天患处皮肤基本愈合。

3.8 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穿刺点必须彻底消毒,即使是头皮静脉穿刺也必须用安尔碘消毒,以保证彻底消毒灭菌。输入刺激性强的药物,要注意配伍时的浓度、输液的速度和温度,注意穿刺部位的保暖。穿刺时尽量避开关节,牢固固定,以减少机械刺激。4 结果

4.1 患儿指导:对于学龄期或年幼儿固定时要适时地表扬患儿勇敢、乖巧,选择患儿喜爱的各种颜色的造型粘纸,如五角星、笑脸等,奖励性地贴在胶带、额头上,鼓励、激发患儿保护好留置针的信心,减少患儿对打针的恐惧感和对留置针的不适感,用通俗易懂的言语告诉患儿不拔针,不玩外露的接头,如果痛、痒告诉护士阿姨或者爸爸妈妈。4.2 常规护理:用生理盐水冲封管[1],每日接补液时观察留置针处皮肤有无红肿、条索状;通管不畅时,观察有无小血栓阻塞,或有无脱管、折叠;观察固定的胶带、贴膜有无浮起、卷边、松脱,夹板四周皮肤有无破损或压疮,如有异常及时处置;视透明敷贴的污染情况(内有渗液、渗血、出汗、空气等情况)随时更换[2]。4.3 日常维护:用药结束后可轻轻按摩四肢末梢血管和轻搓手背、足背,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婴幼儿可用干净小毛巾或宽松棉布袜子包套在留置针外,减轻家长担心患儿睡觉时翻身留置针有摩擦滑出的心理负担,冬天又起到保暖作用;留置针在头部时,哺乳、睡觉避免朝针侧;留置针在下肢时,抱孩子时一手穿过双垮把脚分开,睡时双腿间置小衣服、小软垫分开两脚,避免踢到留置针;告知年长儿留置针留置肢体避免过度活动,诱导婴幼儿留置针留置肢体减少拍打,避免过久站立或爬行;穿脱衣裤时先穿留置针侧肢体、先脱无留置针侧肢体;留置针留置肢体不下水.5 讨论

5.1 静脉留置针可减轻患儿多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又可降低护士反复穿刺的心理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因而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以上提到的问题在临床应用中直接影响静 脉留置针使用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预防。因此,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中除了要提高护士的 操作水平外,还应加强无菌观念,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培养护士处理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此外,应向患儿及家长做好解释和说明,以取得合作,使留置针的使用得到合理的保护。从而进一步提高套管针在留置中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参考文献】

手背静脉穿刺无痛部位的研究 篇3

关键词:静脉穿刺,护理

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我们对200例静脉输液患者手背静脉穿刺部位进行了初步研究,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急诊住院的脑外伤、脑震荡及软组织伤患者200例, 年龄18~70岁, 病情稳定, 意识清醒的普通静脉输液患者, 随机分成AB两组, 每组100例, A组, 男56例, 女44例, 年龄平均42岁;B组, 男55例, 女45例, 平均年龄41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将两组患者按穿刺部位的不同进行自身对照, 两组分别按手背尺侧、手背挠侧, 以中指为界, 选粗、直、弹性好的静脉, 输液器均选潍坊市华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输液器6.5号针头, 长度2.5cm, 静脉穿刺均有两人实施, 其中1人操作, 1人观察进针部位, 并同时观察患者表情, 询问疼痛情况。常规消毒皮肤, 在选好部位的上方约6cm处扎止血带, 穿刺成功后, 松开止血带, 打开调节器, 固定针抦和针头。

1.3 疼痛的判断标

疼痛指标参照国际常用疼痛评分马克盖尔法[1], 根据疼痛程度, 分为不痛;有疼痛但不剧烈, 面部表情有轻微改变的为轻度疼痛;疼痛较剧烈的, 面部表情紧张、皱眉、缩手甚至惊叫的为重度疼痛。

2 结果

两组静脉输液患者输液部位与疼痛程度见表1。

3 讨论

人体的皮肤厚度0.5~2.0mm, 其中神经纤维分布在真皮和皮下组织中[2], 痛觉感受器在表皮成点状分布, 在手背有触点25个, 痛点100~200个[3]。从两组临床观察中可以看出, A组静脉穿刺患者的感受与B组比较具有高度的差异性, 有统计学意义。

本观察结果显示, 不同部位刺痛程度不一样, 手背尺侧较桡侧部位患者对疼痛感受轻, 因此临床上静脉穿刺时应首选手背尺侧静脉。

注:合计两组疼痛比较, 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德屏, 邻锡麟.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2-15.

[2]张小群, 范丽风, 贾爱芹.浅静脉显露方法和穿刺速度对成功穿刺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1) :2.

穿刺部位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门诊输液室输液的350例脑瘫患儿。年龄最小的2个月, 最大的12岁。患儿一般静脉滴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等促神经细胞髓鞘化药物, 10天为1个疗程, 1个疗程结束间隔10天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输液, 一般需连续输注4~6个疗程, 具体由医生开具治疗方案。

1.2 方法

对0~3岁的患儿选择头皮静脉穿刺90例, 四肢静脉穿刺60例。3岁以上患儿选择头皮静脉穿刺80例, 四肢静脉穿刺120例。因为0~3岁患儿头部肌肉相对较少, 血液可通过侧支循环回流, 且易于固定。由于脑瘫患儿存在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等异常姿势, 当患儿因紧张头偏向一侧时, 可造成颞浅静脉和耳后静脉穿刺处的针头滑出血管外, 使静脉输液发生故障。为了保证输液顺利进行, 故首选头部静脉进行穿刺, 有利于家长抱扶。当患儿哭闹时, 因静脉回流压力上升, 头皮静脉血管会短暂充盈, 这时应抓住时机, 助手应将患儿双手轻压于双肋下, 以双肋为支撑点, 双手抱住小儿颊部、颧骨、下颌部, 根据不同部位的血管, 选择适合操作者穿刺的固定方式, 与操作者默契配合顺利完成穿刺[2]。穿刺成功后, 首先用一根胶布粘在针柄的前2/3处, 同时, 左手拇指垫在针柄下方, 食指固定针柄于头皮上, 如针柄悬空可在针柄下垫无菌棉球, 再用第2根带无菌纱布的胶布遮盖在针眼处, 第3根胶布从针柄下呈“V”形固定于针柄两侧, 把头皮针塑料管向上自然折成一个小圆圈后用第4根胶布固定, 用第5根胶布将头皮针塑料管末端固定在患儿左侧或右侧的耳廓或耳垂上。如遇到患儿因哭闹或应用退热药物引起头部多汗而影响胶布固定时, 用头围固定法将输液管固定于穿刺点所粘胶布之上, 可避免因出汗致胶布脱落。指导家长有效的看护, 将患儿的一手夹在家长腋下, 并将患儿的穿刺部位朝外, 家长抓住患儿的另一只手, 呈“喂奶”姿势[3]。

四肢静脉穿刺:3岁以上年龄稍大的患儿由于头部皮下脂肪较厚, 血管显露不清楚, 则首选四肢静脉, 但这类患儿四肢不随意运动较强, 静脉穿刺易刺激患儿引发不良情绪, 使四肢肌张力增高, 穿刺时局部肌肉痉挛, 手部和足部静脉管壁因受牵拉而变形、变薄, 进而导致静脉管腔扭曲、缩小, 影响穿刺成功率, 即使穿刺成功, 液体滴速也易受影响而致输液故障。穿刺前要引导患儿情绪, 使用各种方式吸引患儿的注意力, 可通过玩具、色彩、语言、音乐等手段, 加强对患儿的心理疏导, 以减轻和缓解其对静脉输液的恐惧心理, 这样才能稳定患儿情绪, 减轻肌肉痉挛, 降低肌张力, 增加血管弹性及管腔空隙, 进而保证静脉穿刺过程顺利完成。四肢静脉穿刺时, 切勿强行扶持患儿躯干或拉直手部和足部等处关节, 以防患儿的肌张力增高, 四肢出现不随意运动、前臂旋前、足屈曲内旋等异常姿势, 可固定患儿的肘关节及手臂, 以控制手的不随意运动, 固定患儿膝关节, 被动地拉伸足尖部, 控制足部不随意运动。在穿刺成功后, 应固定患儿穿刺部位的临近关节, 以防患儿不随意运动导致针头滑出血管外。告知家长应保持患儿输液姿势相对稳定, 保持最佳的输液看护体位, 制动患儿输液部位临近关节, 避免不随意运动, 以减少因看护因素导致的反复穿刺现象。

1.3 依从性的评定标准

依从性好:患儿无哭闹, 能配合护士操作。依从性较好:有低声哭闹, 静脉穿刺时的反抗动作不影响操作。依从性差:患儿哭闹较厉害, 静脉穿刺时反抗动作较大, 影响操作, 需旁人协助。我们将依从性好和较好均视为依从性好。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两组间比较, 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0~3岁脑瘫患儿不同部位穿刺依从性比较 (见表1)

2.2 3岁以上脑瘫患儿不同部位穿刺依从性比较 (见表2)

3 讨论

实践证明, 护士在第一次行头皮静脉穿刺时患儿的反抗较小, 以后会越来越恐惧、反抗和哭闹, 甚至一进输液室就开始反抗、哭闹, 有些患儿一摸他的头部就反抗、哭闹, 这可能与人类先天保护大脑的条件反射有关。由于患儿上运动神经元的高度兴奋, 在临床表现出胆小, 稍有一点响声患儿就相当紧张, 稍有一点刺激就引起全身紧张。家长怕吓着孩子, 从小经常抱着, 过于娇惯, 使患儿慢慢地产生了依赖感, 遇见陌生环境和陌生人就产生恐惧感。第一次四肢静脉穿刺时, 患儿虽有恐惧和反抗, 但会在护士的鼓励和爱抚下主动伸出手或足, 配合护士顺利完成穿刺。由于手背、足背皮神经恒定地走行于浅静脉深面, 径直走行, 分支和成袢现象很少, “乏神经区”这个区域内, 神经分布较少, 神经与肢体纵轴呈斜行走向, 与静脉干呈交叉关系, 而不是紧密的伴行关系, 选择这个区域内的静脉干进行穿刺, 刺到皮神经而引起疼痛和不适的可能性较小[4], 故依从性明显高于头皮静脉穿刺。头皮静脉穿刺和四肢静脉穿刺优缺点比较:头皮静脉的优点是显露明显, 易于固定, 好看护, 缺点是头皮静脉本身通透性比较高, 管径细, 容易引起渗漏, 且走行迂曲, 对穿刺技术要求高, 穿刺成功率低于四肢静脉穿刺;四肢静脉的优点是管腔较粗, 走行直, 易穿刺成功, 缺点是不易固定, 需要精心看护等。

4 对策

脑瘫患儿对刺激适应性较差, 大多数患儿在静脉穿刺时会因疼痛、恐惧而导致抵抗和哭闹, 可能引起反复穿刺损伤血管和组织。有研究显示, 人的情绪与疼痛关系紧密, 消极的情绪使机体对刺激的敏感性增高, 痛阈降低, 而积极的情绪则使痛阈增高[5]。因此, 给予患儿关心爱护能减轻疼痛的强度。护士在穿刺过程中首先要获取患儿的信任, 用昵称与抚慰让患儿增加安全感, 与患儿建立良好的友爱关系, 使其愿意接受对其进行的护理措施。在脑瘫患儿静脉输液时对家长进行健康宣教, 取得患儿家长更好的配合也是至关重要的。护士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不断寻求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方法, 这样, 才能以精湛的技术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同时, 还应以不同的情感交流方式, 消除患儿及家长的紧张情绪, 取得他们的配合, 保证静脉穿刺和输液顺利进行。

摘要:目的 探讨如何减轻静脉穿刺时脑瘫患儿的痛苦和恐惧心理, 以及如何减少反复穿刺的次数, 以提高患儿对静脉穿刺输液的依从性。方法 对150例03岁和200例3岁以上脑瘫患儿在分别采用头皮静脉穿刺和四肢静脉穿刺时的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03岁患儿和3岁以上患儿四肢静脉穿刺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头皮静脉穿刺,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应使用各种方法来转移患儿的注意力, 以科学的穿刺方法, 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对静脉输液的依从性, 减轻患儿静脉穿刺的疼痛反应, 并对患儿家长进行看护指导。只有各方面护理措施得当, 才能确保患儿圆满完成输液治疗计划。

关键词:脑瘫,静脉穿刺,依从性

参考文献

[1]曾桂英, 李玉秀.脑瘫患儿输液中四肢浅表静脉的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23) :175-176.

[2]陈翠华.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1997, 32 (6) :365.

[3]潘兆霞.提高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成功率的体会[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 (12) :147.

[4]杨莉.外周浅静脉穿刺技能的探讨[J].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 2011 (9) :530-532.

穿刺部位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1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120例,冠脉支架190例。其中男185例,女125例,年龄35~82岁。所有患者术前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激活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正常。患者的临床用药均不受限制,包括抗凝药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

1.2 手部血管条件观察

1.2.1 选择手部血管条件的原因

手的血液供给主要来自桡动脉和尺动脉,其互相吻合形成掌浅弓和掌深弓。经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一方面要求桡动脉粗、直、弹性好,另一方面置入鞘管会影响到桡动脉血流,因此要考虑到尺动脉代偿功能。术前做Allen试验,判断手部血液循环情况,以免发生手部缺血性损伤或坏死。

1.2.2 Allen试验方法

(1)检查者用双手同时用力压迫患者的桡动脉和尺动脉;(2)嘱患者反复用力握拳和展开手掌5~7次至手掌发白;(3)放松对尺动脉的压迫,继续压迫桡动脉,观察手掌颜色变化。若手掌颜色在10 s内迅速由白变红或恢复正常,则Allen试验阳性,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之间存在良好的侧支循环,可进行桡动脉穿刺;若10 s内手掌颜色仍然发白,则Allen试验阴性,表明尺动脉和桡动脉之间侧支循环不良,不宜进行桡动脉穿刺。本组患者术前进行Allen试验均为阳性。

1.3 桡动脉穿刺及穿刺局部压迫止血方法

患者仰卧位,手臂自然外展,常规消毒肘关节以下前臂和整个手掌。穿刺点定位于腕第2横纹上0.5 cm处。在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下穿刺桡动脉,有搏动性回血后退出针头,沿导丝插入6F桡动脉鞘管;注入肝素4000 U以抗凝,注入硝酸甘油0.1~0.2 mg或利多卡因50 mg或维拉帕米1 mg以防止血管痉挛。随后行冠脉造影,如进一步行介入治疗前(如球囊扩张、支架置入等)追加肝素2000~5000 U,根据不同部位选用不同的引导钢丝、球囊或支架。术后立即拔除动脉鞘,然后用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止血。1名操作者将动脉鞘退出1~2 cm,将止血器的压板压在穿刺处,1名操作者将固定胶带围绕手腕部箍紧并粘牢,1名操作者顺时针旋转螺旋手柄,通过压板增加对止血点的压力,再拔除动脉鞘,调节螺旋手柄至目测穿刺点不渗血,持续压迫4~6 h,观察24 h。

2 护理

2.1 术前宣教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冠脉造影及介入治疗的目的和必要性,手术操作的大致过程,患者在接受检查及治疗过程中配合操作的方法,术后使用止血器压迫止血的相关注意事项,取得患者与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并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

2.2 术中心理护理

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向患者讲清手术过程,指导患者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术中可能有局部疼痛,导管经过上肢处有轻微不适,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给药,减轻疼痛及不适,消除由于精神紧张而出现的桡动脉痉挛。

2.3 术后护理

2.3.1 穿刺点及末梢循环的观察

血液循环观察指标为指体色泽、指温、毛细血管回充盈实验、指腹张力等[2]。桡动脉介入穿刺部位止血器是由透明材料制成,可直接观察穿刺点是否有出血或血肿,并定时观察桡动脉的搏动情况。术后护十每30 min观察1次穿刺侧手掌有无苍白、青紫、疼痛、麻木及异样感觉,触摸手指皮肤温度。若患者主诉手部发麻,出现手指颜色青紫、手部水肿,提示压迫过紧,可适当减压,以既不出现穿刺点渗血又不引起手部血循环障碍为宜。

2.3.2 穿刺侧肢体护理

止血过程中,嘱患者穿刺侧肢体避免剧烈活动,手掌腕部伸直,腕关节制动4~6 h,术后24 h内禁止术肢测血压及输液等,以免加重手部肿胀或压力,导致穿刺点出血。适当抬高术侧手臂,减少因静脉回流不畅所致手部肿胀及患者的不适。

2.3.3 止血器加压时间

术后手腕部并发症的观察:国外个别报道出院前桡动脉闭塞发生率为6%~10%,部分患者随访过程中发生再通[3]。止血器加压时间:术后2 h若无穿刺点渗血,可进行第1次减压,逆时针旋转螺旋手柄1圈;术后4 h根据桡动脉搏动、末梢循环情况进行第2次适当减压,如未出现穿刺点的出血或渗血,加压固定6 h后拆除压迫装置。根据每位患者情况可适当延长加压时间。

2.3.4 介入术后常规护理

介入治疗时术中造影剂用量较大,患者回病房后,应鼓励多饮水,增加造影剂从肾脏排泄,以免引起肾功能损害。根据病情给予心电监护及氧气吸入,穿刺点保持清洁干燥,防止局部感染。

3 讨论

由于桡动脉内径适合大多数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要求[4],经桡动脉穿刺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具有压迫准确、力度适当、容易止血、出血发生率低、易于操作等优点,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及依从性,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技术在临床逐渐得到推广。以往常规采用自制的弹力粘贴固定绷带对桡动脉穿刺部位加压包扎止血,该方法存在包扎松紧度不易控制、影响静脉回流的缺点,从而引起肢端麻木、肿胀、淤血等不适。由压板直接压在动脉穿刺点上,靠螺旋手柄调节压板对动脉穿刺点处的压力,保持持续均匀的压力,使桡动脉穿刺点闭合止血。桡动脉介入术后采用桡动脉止血器压迫止血操作灵敏,效果确切,能随时观察和调整止血效果。桡动脉压迫器压迫面为一透明面,可直视桡动脉穿刺点,便于观察出血、渗血情况。压迫板为TPE材料制成,无毒且不致敏,质地柔软,不宜滑脱,可最大限度满足患者对舒适度的需求。加压板松紧可用螺旋手柄调节,操作方便,在能有效止血的同时不会出现肢端肿胀、麻木、疼痛等不适,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胡方斌,加藤修.经桡动脉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志,2000,28(6):430—432.

[2]程国良,潘达德.手指再植与再造.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 120—122.

[3]周景昱,占安林,覃国良,等.274例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3,11(3):135—137.

穿刺部位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行动脉留置针的患儿81例,其中男51例,女30例;胎龄26~39+5周,日龄为生后10 min~16 d;平均体重1 640 g(760~3 680 g);剖宫产55例,自然分娩26例;需要动态监测血气分析的患儿77例,其中超低出生体重儿18例,极低出生体重儿24例,呼吸困难30例,新生儿窒息4例,肾衰竭1例;换血4例。

1.2 方法

本组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24GIntimaⅡ型留置针进行动脉穿刺,部位分别为桡动脉、胫后动脉、肱动脉、腋动脉、股动脉,留置后由肝素帽连接7号头皮针,可见动脉血引出,由此判断套管针留置是否成功,穿刺成功后以3M敷贴固定并注明日期、时间,标明动脉字样,动脉标注醒目,防止与静脉混淆,用5号注射器抽取肝素稀释液(10 U·ml-1)0.4~0.6 ml正压封管。

2 结果

不同部位进行动脉置管的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情况详见表1。

3 护理体会

3.1 动脉不同穿刺部位解剖特点及留置方法

3.1.1 桡动脉置管

桡动脉在桡骨茎突与第一掌骨间隙处,皮下脂肪少,不易损伤神经或误入静脉且患儿皮肤暴露少,利于保暖,但桡动脉血管管腔细,软组织稀疏,易滑动。穿刺时采用“十”字定位法,将新生儿

的掌心向上,固定患儿手腕,从桡骨茎突向前臂内侧中线作一水平线,再以水平线的中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即成“十字”,十字的交叉点向掌根部约0.5 cm于第一腕横纹或第一腕横纹与第二腕横纹之间定位为穿刺点,操作者的右手食指触及搏动最强点,常规消毒皮肤后右手持针与皮肤呈15°角进针,如有鲜红色血液从针尾涌出,即可左手送软套管,右手拔出针芯。

3.1.2 胫后动脉置管

胫后动脉是腘动脉的延续,其定位准确,但血管较细,血流不及其他动脉丰富,难以保证足够血液采集。穿刺时患儿仰卧,操作者左手固定患儿脚部,暴露内踝面,此处由于皮肤薄嫩,位置表浅,多数患儿可清晰看见其血管走向,将患儿内踝轻柔外展以绷紧皮肤,右手持针在搏动最强点下方0.3~0.5 cm处进针刺入,速度适中,见鲜红色回血后放低角度将套管针完全送入动脉,拔出针芯。

3.1.3 肱动脉置管

肱动脉较粗大,位置相对表浅,可独立操作且易固定,肱动脉虽搏动明显但定位不及桡动脉准确,深浅度较难掌握。肱动脉穿刺点为搏动最明显处,新生儿上肢伸直稍外展,掌心向上,操作者绷紧肘窝处皮肤,松紧适宜,在肘窝内侧横纹上方可触及搏动最强点,用指甲做一压痕,压痕下0.2~0.5 cm处为穿刺点。

3.1.4 腋动脉置管

腋动脉是上肢主要动脉,血流充足,解剖位置易固定,留置时间长,但与腋静脉略有重叠,极易误入腋静脉。腋动脉需要充分暴露患儿腋下,将患儿置开放式抢救台上,穿刺侧上肢外展拉直,操作者左手拇指及其余四指轻握三角肌下缘,动作轻柔避免拉伤患儿,使腋窝处皮肤绷紧,凸出腋窝,使其完全暴露,触及搏动,在搏动点下0.5~1.0 cm处进针[1],见有鲜红色回血后将针芯拔出,软套管轻轻送入,推注药液时腋下局部皮肤呈树枝分叉状苍白,在肝素帽与留置针接头处可看到回血明显波动,表明穿刺成功,手臂恢复自然体位。

3.1.5 股动脉置管

股动脉是下肢动脉的主干,血流丰富且不易堵管,但与静脉及神经解剖位置相近且靠近会阴部,穿刺操作不当会误伤神经及血管,患儿排尿会造成无菌区污染。穿刺时患儿取平卧位,穿刺侧肢体取屈髋、屈膝外展位,与身体纵轴成45°,穿刺点位于腹股沟韧带中点下方1~2 cm处,触及股动脉搏动,常规消毒皮肤,右手持针与皮肤呈45°角进针,见有鲜红色回血再进针1~2 mm,以保证外套管也进入血管。

3.2 导管维护与注意事项

3.2.1 严格无菌操作

穿刺时如局部皮肤被血液污染,用无菌棉签轻轻擦干净,再用爱尔碘消毒液消毒穿刺眼,待干后将透明敷贴固定在穿刺部位,采血前充分消毒肝素帽,肝素帽污染应及时更换,减少细菌滞留。留置时间不宜超过7 d,以防发生导管源性感染,留置时间与感染的发生率呈正比[2],如透明敷贴受潮或卷边,应及时更换。

3.2.2 保持管路通畅

采用正压封管,正压封管即边缓慢推余液边外拔针头,使针头在退出过程中导管内始终保持高于动脉内压力的正压状态,让留置针管腔内充满封管液,可避免血液返流,减少堵管发生率,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3]。本组研究中桡动脉、胫后动脉虽然采取上述维护措施,但堵管率仍然较高,考虑原因为:一是该动脉血管管腔细,二是动脉置管固定后导管易扭曲打折,因此导致桡动脉及胫后动脉留置时间短且堵管率高。

3.2.3 注意事项

避免反复穿刺刺激血管引起动脉痉挛,如果穿刺导致血管内膜撕裂等损伤,则可继发动脉腔内血栓形成,导致组织局部严重缺血[4],发生严重并发症。封管时如遇阻力,切勿强行将血凝块推入动脉,以免发生栓塞[5]。固定肢体时勿将整个肢体环形固定,以免影响血液循环而引起患儿不适[6]。留置期间严密观察患者动脉穿刺侧肢端皮肤、甲床颜色及温度,如出现肢端苍白、肤温凉等肢端血运障碍表现应及时拔针[7]。本研究中股动脉留置时间最长,但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肢端苍白1例,肢体肿胀1例,考虑与血栓形成有关,有研究显示,置管时间越长血栓形成率越高[8],故不推荐常规选用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

4 小结

通过总结不同部位动脉留置的穿刺方法和应用经验,认为肱动脉、腋动脉置管留置时间较长,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可作为首选穿刺部位。而肱动脉相对于腋动脉,有血管较直、易暴露穿刺部位、易于固定等优点,更便于护士掌握,腋动脉穿刺需要一定技巧,需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护士完成操作。

参考文献

[1]杨芹,姜红,范玲.应用Y型静脉留置针进行腋动脉-外周静脉同步换血[J].护理研究,2007,21(4B):1002-1003.

[2]熊小云,石小娟,黄颖穗,等.超微量肝素持续泵入在危重新生儿动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07,14(9):20.

[3]谭维玉.提高新生儿动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操作技巧[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2):1140-1141.

[4]黄宇霞.新生儿桡动脉置管致动脉痉挛原因分析及预防[J].北方医学,2013,10(4):72.

[5]杨明,孙群.不同静脉营养输注方式对高危早产儿血糖水平影响的比较[J].现代医学,2011,39(3):275-278.

[6]谢晓莉,蒋红霞,陈华琴,等.机械通气新生儿动脉留置针不同部位留置效果观察[J].护理进修杂志,2009,24(15):1410-1411.

[7]吕小红,李志革,张日惠,等.化疗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留置时间与感染关系的探讨[J].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4,4(1):31-32.

穿刺部位 篇7

关键词:人体大腿,代替,患儿头皮静脉穿刺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儿200例, 男150例, 女50例,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02例, 毛细气管炎70例, 胃肠感染28例, 随时分成观察组、对照组, 每组100例, 每组患儿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1.2 方法

观察组患儿家长坐在椅子上, 把患儿放在家长的两个大腿部位, 如吃奶的患儿可以继续吃奶, 断奶的患儿就用双手稍捧住一下, 让家长和患儿交谈, 分散患儿的注意力, 操作者坐的椅子可稍高, 双手位置正好与家长的腿上患儿的头部是平行的, 这时光线最充足, 若患儿很小, 家长可以双腿并在一起, 患儿躺在腿上, 头部对着操作者, 稍大一些患儿, 头部及臀部分别放在家长的大两个腿上即可, 行足部穿刺对患儿的臂部可放在两大腿中间。

2 结果

2.1 有家长在旁, 患儿基本不哭不闹;家长不用按压;穿刺固定后滴速正常;穿刺固定后无液体渗出。

2.2 两组患儿穿刺后固定效果的比较

注:P<0.05

2.3 两组患儿及家长舒适度的比较

注:P<0.05

3 讨论

3.1 观察组的穿刺位置, 运用人“本”原理[1], 重视人的因素, 人性化服务达到深化整体护理内涵, 营造关心病人的气氛, 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就要做到“以人为本, 以仁爱之心对待病人”。

3.2 观察组患儿放在家长大腿部位温暖, 因为没离开家长怀抱, 有安全感又能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 不需要过多的人帮忙, 所以患儿也不乱动。家长坐在椅子上很舒适, 把患儿放在自己的腿上很开心, 也能与护士面对面交流, 对护士有信任感, 也不用看着护士在穿刺自己的孩子, 所以家长无恐惧感, 只需要与患儿交流。护士坐在稍高椅子上不疲乏, 不紧张, 不会由于患儿哭闹而引起烦躁, 在很自然的情况下进行静脉穿刺, 由于患儿不动, 固定顺利, 所以穿刺的效率高, 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需要, 受到患儿家长的认可。

3.3 对照组患儿放在桌子上, 离开家长, 桌子凉硬, 无安全感, 又不能接受家长抚摸。反而家长是按住患儿头部及足部, 增加患儿的恐惧感。所以, 即使后见回血也不能成功, 由于针头来回穿刺已穿破血管壁, 家长由于按住患儿头部时看到护士穿刺, 导致心理紧张着急、不忍心, 结果导致穿刺失败, 并还可能与护士发生争执, 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3.4 由于护士长时间站立, 导致身体疲劳, 患儿哭闹增加烦躁, 又因为患儿活动过度导致眼花缭乱, 深浅度掌握不准, 压力大, 导致穿刺失败, 从而造成医患紧张, 不利于工作完成。患儿躺在家长的腿部进行穿刺, 操作方便, 家长容易接受, 成功率高,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穿刺部位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6月来我科进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病人226例 (300例次) , 男124例, 女102例;年龄26岁~72岁, 平均48岁;伴有下肢色素沉着196例, 小腿部溃疡25例, 两者皆有9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 双侧78例, 单侧144例。将226例 (300例次) 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病人年龄、病情、病程等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操作方法

做好造影前的准备工作, 如备好吸痰器、氧气、气管切开包、血压计、听诊器等抢救器材以及抢救药品 (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盐酸异丙嗪、多巴胺、阿托品等) [2]。对照组:选择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术的常规方法给予静脉穿刺, 常规方法是:选择足足母趾基底部旁侧浅静脉或足背远端浅静脉, 以向心的方向进行静脉穿刺[3]或是在足背中上部的浅静脉, 以向趾端的方向进行静脉穿刺[4]。观察组:选择在病人的踝部上方3cm~5cm处扎上止血带, 在踝部以下选择足背上部充盈明显的浅静脉, 如内侧的大隐静脉、足背正中静脉以及足背外侧静脉等, 用碘伏进行皮肤消毒, 经再次核对后排尽头皮针内空气, 针头的斜面向上与皮肤的角度是25°~35°, 以向心方向刺入皮下, 再沿静脉走向顺行刺入血管, 见回血后再延静脉管径进针少许[5], 固定好针头, 穿刺成功后再系一道止血带, 在膝关节上方1cm~2cm处, 以阻断膝关节上部的浅静脉回流。两组穿刺成功后均在3 min~8 min内以均匀速度推入76%泛影葡胺60mL~100mL, 在电视观察下观察造影剂在深静脉内充盈状况按顺序依次摄取小腿正侧位, 膝关节正侧及大腿正侧位, 并且在Valsalva试验下摄取大腿正位及骨盆正位片, 摄完片后松解止血带, 拔去针头, 按压穿刺处5min~10min。

1.2.2 评价方法

(1) 深静脉显影效果:取相同部位摄片, 经2位经验丰富的诊断医师共同阅片, 评定病人下肢深静脉显影的清晰度、管腔的充盈度及深静脉瓣的功能情况。 (2) 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静脉一次性穿刺成功后, 见回血固定好针头, 静脉推注造影剂没有渗漏。 (3) 疼痛反应发生率:完成静脉穿刺后, 由1名护士按一定速度持续均匀的推注造影剂, 另一名护士密切观察病人的面部表情, 造影结束后, 注意询问病人的感觉, 及对疼痛的反应状况。无痛:在推注造影剂的过程中, 病人的面部表情平静, 询问病人, 局部有短暂的轻微疼痛, 疼痛时间不>10s。剧痛:在推注造影剂的过程中, 病人神情紧张、表情痛苦、邹眉、呼吸急促, 有的甚至表现出呻吟, 或有下肢的对抗动作, 询问病人, 局部很痛, 疼痛时间>15s。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例次 (%)

3 讨论

常规穿刺部位为足拇趾基底部旁侧的浅静脉或足背远端的浅静脉, 此处静脉位置比较表浅, 管径非常细, 而且行走弯曲, 加之大多数病人下肢, 特别是足部都伴有色素沉着、水肿、甚至皮肤及皮下溃疡、瘢痕、皮肤失去弹性等, 拇趾基底部旁侧或足背远端浅静脉虽然表浅但不容易暴露, 且行走弯曲, 很难以一次性穿刺成功。观察组:静脉穿刺部位为内踝前方的大隐静脉、足背正中静脉和足背外侧的浅静脉, 位置表浅并且恒定, 管径较粗, 行走较直, 位置恒定, 穿刺成功率高。另外, 造影剂多为油剂, 浓度较大, 必须用较大针头穿刺, 我们一般选用8号~9号头皮针。足背远端浅静脉均较细, 行走弯曲, 大号针头不容易穿刺, 穿刺难度大, 如果反复穿刺, 病人容易出现静脉的局部狭窄和闭塞[6]。而穿破静脉易造成造影剂外渗, 造影剂外渗性损伤是皮下组织的一种非感染性炎性损伤[7]。加重了病人的痛苦。甚至, 往往因穿刺不成功而至造影失败。

由于摄影床的高度, 病人平卧于摄影床上, 护士站在病人的足侧, 对照组行足背中上部浅静脉向趾端方向穿刺, 穿刺体位不方便。另外足背呈弓行, 上高下低, 穿刺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往往因穿刺角度及方向稍有偏差即可刺破血管, 造成穿刺失败, 造影剂渗出到组织间隙中, 从而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局部坏死等并发症[8], 增加了病人的痛苦, 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难度。观察组静脉穿刺部位为内踝前方的大隐静脉、足背正中静脉、足背外侧的浅静脉, 位置表浅而恒定, 向心方向穿刺, 护士穿刺体位得当, 操作顺便,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明显提高。

痛觉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情绪反应, 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情绪现象以及防卫反应。在行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的过程中将静脉穿刺部位改良为足背上方的大隐静脉、足背正中静脉、足背外侧的浅静脉, 不仅增加了护士穿刺的成功率, 而且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消除了病人检查时的紧张情绪, 提高了病人的自愿配合能力, 而且两组均能清晰地显示病人胫前、胫后、腓静脉、腘静脉、股静脉、交通静脉及静脉瓣的结构和病变。两组显影效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足背的血管极为丰富, 在浅静脉和趾静脉之间有着众多的血管吻合支, 相互交叉相连, 对照组向心方向穿刺足拇趾基底部旁侧的浅静脉或足背远端浅静脉, 造影剂经过血管吻合支进入趾静脉, 能良好的显示胫前、胫后及腓静脉。观察组在踝部上方及膝关节上方扎紧止血带, 阻断了浅静脉回流, 向心方向行静脉穿刺, 迫使造影剂通过足背浅静脉弓及其跖静脉间的血管吻合支而进入跖静脉, 从而使胫前、胫后、腓静脉都能更好地显示出来。止血带缚扎的松紧要适度, 系止血带的松紧度, 以足背动脉搏动强度明显减弱即可达到要求[9], 过松则浅静脉不能被阻断, 从而影响深静脉显影, 过紧则在浅静脉被阻断的同时深静脉 (尤其是胫前静脉) 也被阻断, 使部分深静脉显影受阻, 影响临床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静脉穿刺部位和方法对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的效果。[方法]将300例次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用常规方法进行穿刺, 观察组在踝上3cm5cm处系止血带, 选择足背上部暴露明显的大隐静脉、正中静脉和足背外侧的浅静脉进行向心方向穿刺, 选择相同的注射速度、造影剂计量。比较两组病人的疼痛反应程度、深静脉显影效果、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病人疼痛反应程度低于对照组;两组病人显影效果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踝上3cm5cm处系止血带, 选择足背上部暴露明显的大隐静脉、正中静脉和足背外侧的浅静脉进行向心方向穿刺, 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减轻病人痛苦, 深静脉显影效果良好。

关键词:静脉穿刺,部位和方法,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

参考文献

[1]胡雁.下肢静脉溃疡的评估和处理[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2) :99-102.

[2]梁长虹.对比剂使用指南[J].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8, 42 (3) :320-325.

[3]徐惊伯.周围血管疾病诊断及治疗[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8:56.

[4]余春莲, 徐伟, 赵显为.59例下肢深静脉顺行造影术的护理体会[J].当代护士, 2008 (7) :76-77.

[5]崔焱.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310.

[6]程莉芬, 王晓弥, 陈琴蓝.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 2012, 11 (10) :966-967.

[7]毛燕君, 田梅梅, 叶文琴.碘对比剂静脉外渗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 (8B) :41-45.

[8]许丽君, 张贵敏.静脉留置针与头皮针在CT增强扫描病人中的应用比较[J].护理学报, 2013, 20 (3B) :49-50.

上一篇: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变革下一篇:语文知识创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