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部位骨折

2024-09-01

不同部位骨折(精选8篇)

不同部位骨折 篇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也进一步加大,而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人,从而使股骨颈骨折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股骨颈骨折并发症如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是目前治疗的难点。随着髋部生物力学研究的深入以及内固定物的不断发展,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中,以3枚加压空心钉的应用最为广泛,而空心钉的排列方式一直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争议,所以通过研究得出最佳的入钉方式从而获得稳固的内固定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股骨颈骨折模型的制备

将树脂制成平均颈干角为127°的20具股骨模型,按人体股骨颈骨折时常见的pauwels70°角用电锯截断,模拟常见的内收型股骨颈基底骨折。将股骨颈骨折模型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分别以四种空间排列结构穿入3枚导针(见图1):第一种为正三角形,上1枚,下2枚,入针方式为向股骨颈前方呈平行分布(5具标本);第二种为正三角形,上1枚,下2枚,入针方式为向股骨颈前呈散开分布(5具标本);第三种为倒三角形,上2枚,下1枚,入针方式为向股骨颈前呈平行分布(5具标本);第四种为倒三角形,上2枚,下1枚,入针方式为向股骨颈前呈分散分布(5具标本)。将打好导针的模型用空心钉钻头扩钉道并按导针方向拧入加压空心钉(本实验用空心钉为加压不锈钢空心螺钉,规格为:7.3 mm×75 mm。

1.2 生物力学性能测试

将用加压空心钉按实验要求固定好的模型在外侧大粗隆下方5 cm处以及内侧小粗隆下5 cm处用细砂纸打磨,打磨光滑后用乙醇清洗打磨过光滑的表面,待乙醇完全挥发后用502胶水将应变片分别粘贴在模型外侧大粗隆下方5 cm处以及内侧小粗隆下5 cm处。将粘贴好应变片的模型按股骨纵轴与垂线方向成15°角固定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上(见图2)。将连接应变片的内外侧连线分别连接到应变&力综合测试仪上,并在补偿连接端连接和实验模型做过同样处理的模型,作为应变的温度补偿。将模型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实验机上安置好后,调试机器在加载负荷为0的状态下模型与机器完全接触,分别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安装千分表,读出水平和垂直方向千分表的原始读数并记录。试验时以线性载荷0~500 N分级加载,加载速度为200 N/min。模拟站力时股骨负重力线加载,股骨纵轴与垂线成15°角,每加载100 N时机器暂停加载,读出此时千分表上的水平位移读数、垂直位移读数并记录,直到500 N时结束加载。将模型取下换新模型继续试验,所有试验模型全部按此方法试验并记录数据。在每加载100 N暂停读千分表数据的同时,在应变&力综合测试仪上读出内外侧的应变数据并记录。根据载荷下的垂直位移以及断面张开角(а)=arctan△y/L可间接计算出断面张开角。具体计算方法见图3。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的描述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资料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500 N载荷下,4种内固定结构在水平位移、垂直位移、内外侧应力、断面张开角的数据列表说明(见表1)。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各组各指标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结构中,上2枚、下1枚呈倒三角结构向前分散排列的固定方式在载荷下水平位移、垂直位移以及断面张开角都比其他3种固定方式小,差异显著(P<0.01),内外侧的应变也比其他固定方式小,说明倒三角向前分散结构比其他三种结构固定股骨颈骨折更牢固。

3 讨论

股骨颈由于其解剖的特殊性,骨折发生后股骨头的髓内血流灌注遭到损害,同时随着关节内压增高,关节囊血供也遭不同破坏,因此股骨颈骨折发生后骨折不愈合与股骨头坏死概率也明显升高,这为治疗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方法中,首选经皮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因为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与传统切开内固定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的优点[1]。所以目前治疗股骨颈首选经皮加压空心钉,加压空心钉更符合股骨颈的生物力学特点[2],固定更稳定。目前临床上普遍认同使用3枚加压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3枚加压空心钉在生物力学实验方面的稳定性以及临床实践上都有很深的研究[3,4]。3枚空心钉结构固定股骨颈骨折在三维空间结构里分布更合理,结构更稳定,抗旋转能力更强。在这方面有学者提出2枚空心钉固定对股骨颈髓内血运破坏少,但是在Maurer等[5]的生物力学实验结果表明,2枚空心加压螺钉的抗压能力较差,载荷下股骨头的移位明显大于3枚螺钉固定,就2枚空心钉与3枚空心钉在防止股骨头缺血坏死和骨折不愈合上,2枚空心钉和3枚空心钉无明显差异。总之,排除空心钉对股骨颈髓内血运的破坏,3枚空心钉固定结构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就3枚加压空心钉固定股骨颈骨折,本实验发现,不同的结构下内固定的稳定性差别很显著,3枚螺钉呈三角形状进针已为广大的临床医生所接受,原因就是股骨颈的横断面呈三角形或接近梯形,在这方面有学者已经做过相关的生物力学实验并得出结论,倒三角结构即上2枚下1枚比正三角上1枚下2枚在稳定性上更好[6],正常人体站立时,人体的上半身重力通过髋臼作用于股骨头上。当股骨颈骨折时,作用于股骨头上的负重几乎全部靠内固定来承担,这样内固定的稳定性就决定了股骨颈骨折端的稳定,正常股骨颈外侧有较高的张应力,而内侧有较高的应压力,股骨颈发生骨折时,力通过股骨头作用到股骨颈,由于股骨颈骨折后骨连续性被破坏,外侧骨皮质呈分离状态无法抵抗张应力,而内侧由于骨皮质的相互接触,骨连续性重新建立,可以抵抗一部分压应力,此时抵抗外侧的张应力显得尤其重要[7]。这就更好的解释了加压空心钉呈倒三角结构比正三角结构固定股骨颈骨折更稳定。就本实验而言,当股骨颈骨折时,作用于股骨头上的力分解为两个方向,一个方向和股骨颈平行,这部分力使股骨颈骨折断端更靠近,另一个方向和股骨颈垂直,这部分力是使骨折端移位的主要原因,骨折内固定复位固定后,靠近股骨颈外侧的加压空心钉就起到了抵抗张应力的作用,这样2枚空心钉自然就比1枚稳定的多,而外侧空心钉的走向,呈分散排布时,空心钉与载荷作用力的夹角变小,虽然载荷力作用于股骨颈的方向没变化,但是此时承受载荷的是固定骨折的空心钉,空心钉与载荷作用力夹角的变小使得分解到与空心钉垂直方向的载荷力相应的变小,所以其固定股骨颈骨折更稳定,这正好证实了为什么倒三角向前分散的固定结构比其他三种结构稳定性更好。

本实验通过在股骨模型进行的生物力学测定,得出了通过3枚加压空心钉不同结构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最稳定的方式(上2枚,下1枚向前呈分散排列),为今后在临床使用3枚加压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提供了理论依据,我们在预防股骨头坏死及骨折不愈合方面将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萧枫,杨益宇,李崇清,等.经皮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9):907-909.[1]王萧枫,杨益宇,李崇清,等.经皮空心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9):907-909.

[2]胡孔足,卜海富.空心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活动加压原理[J].临床骨科杂志,2004,7(4):370-372.[2]胡孔足,卜海富.空心螺纹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活动加压原理[J].临床骨科杂志,2004,7(4):370-372.

[3]陈家禄,彭昊,刘莉,等.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对比及疗效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9,14(5):309.[3]陈家禄,彭昊,刘莉,等.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生物力学对比及疗效分析[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9,14(5):309.

[4]危杰,毛玉江,贾正中.中空加压螺丝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212例[J].中华创伤杂志,2000,16(3):142-144.[4]危杰,毛玉江,贾正中.中空加压螺丝钉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212例[J].中华创伤杂志,2000,16(3):142-144.

[5]Maurer SG,Wright KE,Kummer FJ,et al.Two or threescrews for fixatio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J].Am JOrthop,2003,32(9):438-442.[5]Maurer SG,Wright KE,Kummer FJ,et al.Two or threescrews for fixation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s[J].Am JOrthop,2003,32(9):438-442.

[6]胡丹,范卫民.不同布局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差异[J].江苏医药,2005,9(31):646-648.[6]胡丹,范卫民.不同布局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生物力学差异[J].江苏医药,2005,9(31):646-648.

[7]赵炬才,张铁良.髋关节外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110-120.[7]赵炬才,张铁良.髋关节外科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110-120.

不同部位骨折 篇2

很多人嘴唇周围经常会长痘痘,尤其是在秋冬等寒冷干燥季节,不但会痘痘频繁的发生,同时还会伴有嘴唇周围皮肤干燥,脱皮,剥裂等现象。出现这些症状的患者要注意,秋冬季节长痘多半是因为人体缺少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所引起,如果长期缺乏而得不到及时补充的话,嘴唇周围就会长痘痘。

因为缺乏营养等原因导致长痘的话,在生活中要注意尽量多吃富含有维生素以及维他命b群的食物,比如蔬菜、动物内脏、水果等食物。

2.下颚

下颚周围爆痘也是经常会出现的现象,尤其是女性朋友,每次来月经之前或者是在月经期间,下颚部位的痘痘都冒的非常快。专家提醒女性朋友,下颚这区域的皮肤变化与卵巢有直接关系,如果来月经的时候下颚都会长痘痘的话,就表示卵巢出现问题了,应该尽早的去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以及治疗。除了要及时的检查之外,在平时还可以进行身体按摩或是淋巴引流来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情绪等方面因素都是导致卵巢功能失调的原因,这个时候必须要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此来促进卵巢功能的正常。

3.鼻子两侧

鼻子两侧,长痘痘的几率非常高,专家指出,鼻子两侧长痘的原因多半与血液循环有直接关系,如果血液循环不畅的话就会导致痘痘等情况的产生。

出现有鼻子周围长痘痘等情况时,应该进行适度地按摩,这样便可以有效的加强这部分皮肤的血液循环。除此之在平时生活中还要注意多吃些含锌量比较丰富的食物,长期缺锌的话同样会导致鼻子周围长痘痘,同时对维他命b2及b6也要注意补充。这些营养成分可有效的改善此部分皮肤的血液循环与油腻,从而预防长痘痘。

4.脸颊两侧

骨折部位血肿的应用研究进展 篇3

1 骨折部位血肿的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背景和应用进展

上世纪30年代已有学者从组织学上研究骨折部位血肿, 但直到近30年研究者才发现它有部分生物学效应并将其应用在临床上。日本学者通过实验将鼠骨折部位血肿取出并移植到其他部位的骨膜后出现了软骨内成骨现象, 但这种现象不能排除骨膜作用引起[1]。有学者还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将骨折部位的血肿移植到肌肉, 也能发生软骨内成骨, 其同时提出不同时期血肿的成骨能力是存在差异的[2]。Grundnes等[3]同样提出相同的观点, 通过不同时间点清除骨折部位血肿来观察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 还指出除去骨折后期血肿对骨折愈合影响较大。近年来国内学者们也集中研究骨折部位血肿的功能机制, 它也逐渐在临床手术中得到应用, 但对于利用机化血肿还是未机化血肿, 学者们持不同观点。郭洪旺等[4]术中将骨折断端处性状为凝块性和肉芽性血肿进行再次应用, 术后复查影像学提示骨痂量多且提前出现。褚鹏飞等[5]则创新性地通过凝血海绵将骨折部位血肿由液体转化成固体进行利用。李贵涛等[6]甚至还把骨血肿凝块进行冷藏后再回置入兔骨缺损区。故大多数学者是利用机化后血肿, 但是也有少数学者只收集液性血肿进行应用[7]。目前国内对血肿的利用形式主要通过保存再次利用, 其他形式相对较少, 有些还停留在动物实验上, 国内有学者通过从兔骨折血肿中培养出细胞用于自体移植或异体移植修复尺骨骨折[8,9]。有学者还通过抽取自体上肢静脉血注入患者骨折间隙内, 形成人工血肿, 在治疗骨不愈合上成效显著[10]。但这种人工形成的血肿并不是骨折部位最原始的血肿, 其作用机制可能不太一样。

2 骨折部位血肿相关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目前研究认为骨折血肿中提供了成骨潜力细胞、炎性细胞、免疫细胞等成分, 有骨诱导因子和细胞外基质等提供环境因素及支架功能。事实上, 任何肌肉骨骼组织成功修复离不开细胞、环境和支架。

2.1 骨折血肿内存在成骨潜力细胞

前文所述有学者从骨折部位血肿培养出血肿细胞, 但其未明确指出这种细胞的来源。Oe等[11]利用流式细胞仪对这种细胞表面标志物进行分析, 提示有CD29、CD44、CD105和CD166表达且该细胞在体外能分化成骨细胞、软骨细胞;再通过评价其组化及进行相应的RT-PCR分析, 该学者认为这种细胞表现出的特征类似于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张宪彧等[12]也通过实验证实经荧光免疫组化染色的间充质干细胞在血肿内增多并逐渐具有成骨细胞表型, 且由此类型细胞分化来的成骨细胞均占一半以上。更有研究证实血肿内具有调节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的转录蛋白分子RUNX2及晚期标记基因SPP1表达明显增加[13]。因此, 血肿细胞很可能来源于间充质干细胞, 即MSC。它多来源于骨髓、骨膜及邻近组织, 也可来自骨折部位以外。段小军等[14]通过在兔外周血管给予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MSC, 发现该细胞能从外周血管迁徙到血肿处。然而MSC有多向分化潜能, 在骨折愈合过程中分裂、增殖及分化成各种细胞如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 参与骨痂构建。而SDF-1/CXCR4通路在MSC趋化、增殖及分化这一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

2.2 骨折血肿内存在多种骨诱导因子

骨折部位血肿存在的骨诱导因子来源广泛, 大多数来源于骨折处骨组织及周围组织变性坏死释放及浸润的炎性细胞, 还有来自血流传递的生长因子和其他小分子如前列腺素。此外, 还有血小板释放的因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 对骨折愈合有协同作用, 可刺激血管新生及MSC聚集、增殖, 使之转化为成骨细胞, 还可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 给骨折愈合提供了必要的生长环境。

2.2.1 TGF-β

研究证实患者骨折血肿内TGF-β浓度要显著高于其血清浓度[15]。它是参与骨改造重建和骨折愈合的调节蛋白, 在骨折血肿内出现早, 但量较少。它能刺激MSC、成软骨细胞等多种细胞迁徙、增殖、分化。TGF-β还能促进破骨细胞凋亡防止骨痂吸收, 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并使其分泌细胞外基质, 但在后期抑制其增殖[16]。研究表明注入外源性TGF-β可使成骨细胞增加Ⅰ型胶原蛋白和其转录因子SP7表达, 而减少碱性磷酸酶m RNA表达[17]。TGF-β通路在T细胞活化和骨代谢中也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雌激素可通过此通路防止骨质丢失[18]。此外, TGF-β还能影响其他生长因子合成。有学者收集不同时期骨痂组织进行TGF-β1与BMP-2免疫组化检查, 发现两者在骨折愈合中可能存在协调效应[19]。

2.2.2 BMP

研究者发现骨折部位血肿的细胞内可检测到BMP4 m RNA, 该基因翻译后表达BMP, 而后者是诱导MSC沿着骨系细胞增殖、发育的始动因子[20]。研究证实TGF-β能增加其诱导能力, 它与TGF-β联合使用比单一使用更能促进骨折愈合[21]。它与其他因子也被制成各种复合物:如BMP/VEGF复合物, BMP/b FGF复合物。

2.2.3 VEGF

在血肿内缺氧条件下HIF-1α可作为调节因子促进VEGF表达, 后者能促血肿内血管新生和长入, 而血管的生成是骨折愈合中极其关键的部分。它也受TGF-β、PDGF、BMP、IL-6等因子调控。它还受外力调节, 机械性刺激可增强血肿的促血管生成能力[22]。

2.2.4 PDGF

血肿内的PDGF是血小板的裂解产物, 它能通过其受体促进MSC增殖[23]。它还能影响胶原蛋白的形成和降解, 与TGF-β联合使用也有良好的协同作用。最新研究证实在骨质疏松的鼠中使用携带PDGFB编码基因的干细胞可增强骨强度[24]。

2.3 骨折部位血肿是骨折炎症免疫反应发生的场所, 内含有免疫细胞及炎症介质

2.3.1 骨折形成的血肿刺激机体产生炎症免疫反应

血肿内早期的炎症反应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 它们能吞噬凝血块、坏死组织和死骨。比如巨噬细胞可分泌多种炎症介质和因子参与骨折愈合过程:Ⅰ型巨噬细胞分泌IFN-γ、TNF-α等促炎介质实现吞噬功能;Ⅱ型巨噬细胞分泌IL-10等抑炎介质, 参与组织修复和抑制过度的炎症反应[25]。最新研究发现它与MSC有密切关系, MSC可显著抑制Ⅰ型巨噬细胞产生炎性介质, 促进Ⅱ型巨噬细胞产生抗炎介质[26]。此外, MSC可能抑制Ⅰ型巨噬细胞上CD86和MHCⅡ类抗原分子的表达, 减弱T细胞对它的免疫原性, 以便它迁移至血肿内[27]。

2.3.2 骨折部位血肿中参与和介导炎症反应的炎症介质也很重要

TNF-α是骨折血肿期最主要的炎症介质, 它促进其他炎症介质生成并导致瀑布式的炎症级联反应。它不仅诱导MSC迁移和分化, 还增强MSC的免疫调节特性并调节软骨细胞凋亡[28]。另外IL-6能促进骨痂的成熟与矿化, 研究表明IL-6基因敲除小鼠会出现骨痂成熟和矿化延迟[29]。

2.3.3 骨折部位血肿存在有调节骨折愈合的免疫成分

近年来研究发现血肿内免疫系统成分在骨折愈合中有调控骨吸收的作用, 如活化的T细胞可以通过RANKL表达促进破骨细胞生成, CD4+CD25+Foxp3+调节T细胞则通过细胞间接触或分泌IL-4、IL-10及TGF-β抑制破骨细胞形成[30]。另外, T细胞上CD80/86分子也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31]。

2.4 机化血肿的骨传导作用

骨折血肿内血小板、有机成分和羟基磷灰石等多种物质机化后形成的纤维网状结构可让细胞、毛细血管及周围组织逐渐长入, 起到了良好的骨传导作用, 这种作用也正是骨折修复过程很重要的方面。

不同部位骨折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病例共135例 (135眼) , 其中男89例 (89眼) , 女46例 (46眼) ;年龄10岁~60岁, 平均35岁;角膜异物感染26例, 角膜炎3例, 角膜溃疡5例,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30例, 结膜注射部位在颞上方。化学性烧伤41例, 结膜注射部位在穹窿部。外伤性白内障并虹膜炎23例, 白内障术后2例, 青光眼术后5例, 结膜注射部位颞下方。

1.2 方法

1.2.1 物品准备

1 mL注射器1支, 注射针头号1个, 洗眼壶, 受水器, 0.5%爱尔凯因, 消毒棉签, 注射用药, 纱布眼垫, 胶布。必要时准备开睑器。

1.2.2 操作步骤

(1) 病人取仰卧位, 结膜囊内分泌物较多者, 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结膜囊内滴0.5%爱尔凯因2次, 每次间隔3 min进行表面麻醉。注射时操作者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病人的上下眼睑固定于相应眶缘处, 嘱病人向注射部位相反方向注视, 以充分暴露注射部位。 (2) 持注射针与眼球呈15°~30°进针, 切忌垂直, 以免误伤眼球, 针尖背向角膜方向将药液注入所选部位.注射量为0.5 mL~1 mL, 最多不超过1 mL。 (3) 注射完毕, 酌情给病人涂眼膏和包眼。

2 护理

2.1心理护理

注射前应向病人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 要详细说明结膜注射的目的及并发症。特别要做好注射部位的解释, 因病人往往误认为结膜下注射是将注射针刺入眼球内而进行注射的, 会感觉非常恐惧而拒绝治疗, 因此必须告知病人药液只是注入菲薄而透明的结膜下。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 以取得病人最佳配合。

2.2 出血护理

注射器要选择针尖锐利无钩, 注射时防眼球转动, 进针时避开血管。注射后仔细观察有否结膜下出血, 发现有出血时用棉签按压3 min~5 min[2]。如注射后引起结膜下出血, 告知病人不要惊慌, 并指导病人护理方法:48 h前可做局部冷敷, 以防止再度出血;48 h后可做局部热敷, 使血管扩张, 以利出血吸收;如出血较多, 可酌情服用活血素、维生素C等对症用药, 一般1周余会吸收。

2.3 疼痛护理

由于表面麻醉不充分或对表面麻醉药不敏感或注射药液的刺激, 当药物注入结膜下后病人会出现眼球及头部剧烈的疼痛, 部分病人因忍受不了剧烈的疼痛而拒绝注射, 从而中断治疗使病情恶化[3]。减轻疼痛是使病人接受治疗成功关键。必须掌握好麻醉用药的方法和时间。用0.5%爱尔凯因滴眼, 每3 min 1次, 共2次。如注射药液加入2%利多卡因0.1mL进行注射时, 疼痛明显减轻。与之比较最好能分别先注入2%利多卡因0.1 mL, 再注入药液, 病人基本无疼痛感觉。掌握熟练的注射技巧和要领, 选择正确的进针部位, 进针轻、稳、准、快可减轻疼痛。

2.4 小儿护理

如给患儿结膜下注射前, 做好心理护理和安全护理干预, 取得家属和患儿的主动配合, 耐心解释, 鼓励接受治疗的信心和勇气。同时让家属协助固定其头部及双肩, 必要时可用开睑器或拉钩分开眼睑, 以便操作[4]。持针时避开患儿视线, 边与患儿聊天以分散注意力, 边以迅速、稳妥、轻柔手法, 将药物注入指定的部位, 切不可用力, 进针角度尽量呈水平方向, 注射后快速出针, 以防患儿眼球转动, 造成刺伤角膜、巩膜或结膜撕裂。

2.5 更换注射部位

如多次注射, 可更换注射部位以免形成黏连及结膜硬化。并与病人交代清楚, 由于多次注射刺激, 会较前有轻微不适感, 嘱病人不要因为不舒服而用力挤眼或揉眼, 引起张力性结膜下出血。

2.6 复诊

注射完毕, 遵医嘱上眼膏和包眼, 让病人静卧5min, 继续观察病人眼部及全身情况, 如有结膜下出血要及时止血并更换纱布, 嘱第2天复诊。

3 结果

135例不同病种、不同部位的结膜下注射法及其护理结果:病人取得最佳配合, 无拒绝接受治疗, 无发生并发症, 利于病人的早日康复。

4 讨论

因结膜下注射部位不当会引发不少的并发症。轻者则结膜下粘连、结膜硬化;重者则结膜局限性坏死、损伤角膜, 刺伤巩膜、眼球穿孔等。也有因注射部位过深 (筋囊膜下) 造成病人球结膜隆起, 积血、经久不退, 不仅不利于药物吸收, 且给病人带来不应有的痛苦如眼胀异物感为此认为特别注重掌握结膜下注射操作技巧及护理措施, 充分麻醉, 选择正确注射部位, 是非常必要的。通过135例结膜下注射法的效果观察与总结认为:内眼术前与术后眼部炎症的病人, 结膜下注射部位最好取下方球结膜[5];前者旨在保护上方球结膜完好, 以利内眼手术的实施;后者防止给手术部位结膜造瘘, 以防止创口渗漏, 房水外溢等并发症发生。

化学性烧伤早期的病人, 最佳注射部位取穹窿部结膜:是因其注射量比较大, 且刺激性比较强, 故选择组织较疏松的部位为佳。一方面可减轻病人疼痛。另一方面防止药液外渗, 使注射部位达到有效浓度。

在无上述客观因素的条件下, 多采用的注射部位为颞上方球结膜。其优点:其一不影响下视;其二不影响美观;其三眼胀、异物感症状较轻;其四此部位血管分布较少, 故结膜下出血的机会少, 又远离角膜, 避免了角膜损伤。针对儿童病人心理发育不成熟, 耐性差, 胆子小的特点, 做好解释工作, 讲道理, 稳定情绪, 并给予鼓励, 取得较好的配合, 以快、稳、准、轻、柔的手法, 将药液注入结膜下的指定部位, 如不合作者必须由他人合作协助固定, 主要固定部位为头、双肩及双膝, 使结膜下注射安全顺利进行。

5 小结

结膜下注射是眼科常见局部给药一种治疗方法。但由于病人精神心理因素, 注射疼痛、出血等并发症发生。常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和心理负担, 甚至会拒绝治疗而耽误病情。做好有效的护理干预, 有针对性地预防并发症发生是治疗成功的基础及保障。通过对135例不同部位结膜下注射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认为有目的地, 有针对性地, 根据不同病因, 不同病种, 选择最适宜、最稳妥和最有效的结膜下注射部位和护理方法, 与之比较在注射时随意取结膜下的注射部位, 能有效防止并发症发生, 消除病人恐惧心理, 取得最佳配合, 使药液安全、顺利地注入结膜下结膜下注射达到最佳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结膜下注射最佳注射部位和护理方法。[方法]135例结膜下注射病人, 针对不同病因、不同病种因人而异采取相应、有效的注射部位及护理措施。[结果]内眼术前及术后前眼部炎症的病人, 结膜下注射部位应采取下方球结膜为宜;化学性烧伤早期病人的结膜下注射部位应采取穹窿部结膜为佳;其余病例结膜下注射部位, 最好取颞上方球结膜为妥。[结论]针对性地选择结膜下最佳注射部位和护理, 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发生, 真正达到了结膜下注射的目的。

关键词:结膜下注射法,护理,部位

参考文献

[1]李志辉.眼科护理学[M].北京:化工出版社, 1995:129-130.

[2]陈燕燕.眼科护理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246-247.

[3]刘娟, 朱秀丽, 王瑞侠.球结膜下注射的改进与观察[J].医学创新研究, 2008, 5 (21) :97-98.

[4]贺春萍, 张颜, 张风妍.球结膜下注射的操作与护理[J].中国伤残医学, 2009, 17 (2) :105-106.

[5]毛淑云.球结膜下注射临床应用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 3 (9) :171-172.

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现状探讨 篇5

1 右室心尖部起搏

1959年Furman 等首次应用经静脉置入起搏导线以来, 右心室心尖部因其肌小梁密集、电极易固定成为最常用的起搏部位。

1.1 对心肌细胞电活动的影响

在正常窦性心律时, 激动通过希氏束和浦肯野氏纤维快速、同步激动左右心室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时, 起搏冲动的传导主要是由普通心室肌细胞完成的, 传导系统和普通心室肌传导性的差异, 导致心室起搏后左、右心室的电活动不同步, 进而引起左、右室心肌机械收缩失调[1], 心电图表现为QRS波增宽呈左束支传导阻滞, 增宽的QRS后半部分常由左室除极形成, 使窦性心律时原比右室提前5 ms~10 ms的左室激动反而比右室除极晚20 ms以上才除极, 这便使双室收缩的同步性严重丧失。

1.2 对心肌细胞重塑的影响

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患者安装起搏器8周后, 即发现有左心室重构[2]。长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可引起起搏局部和邻近心肌细胞的排列紊乱、退行性变、钙沉积以及心肌肥厚。Adomian 等[3]先后对犬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心肌细胞的组织病理学进行研究发现, 长期的右室心尖部起搏可导致局部与邻近部位心肌细胞出现排列紊乱、钙化、变性等病理性改变。Karpawich等[4]为心功能正常伴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行心尖部起搏, 一定时间后, 进行心内膜活检, 结果发现心肌细胞纤维化, 脂肪沉着, 肌纤维大小改变, 线粒体形态学改变。慢性长期心尖部起搏可能在细胞及亚细胞水平影响心脏功能, 久之可导致起搏引起的心肌病[5]。长期心室间收缩不同步可导致左心室容积、心肌重量增加, 细胞排列改变、细胞外胶原增加, 左心室非对称性肥厚。

1.3 对心功能的影响

右心室尖部起搏时心室呈非均一性收缩, 一部分心肌处于收缩状态时, 另一部分心肌已进入舒张状态, 甚至出现室间隔及室壁的矛盾运动, 造成了心室收缩和舒张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一致, 导致心室腔内的异常血液分流, 左心室整体射血分数降低, 每搏量下降, 最终导致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恶化。右室心尖部起搏已被公认为是血流动力学效应“最差”的部位。

2 右室间隔部起搏

间隔部心脏起搏的关键技术是右心室间隔部电极的固定。近年来随着主动固定螺旋电极的出现, 使得右室间隔部起搏电极的固定成为可能。采用心内螺旋电极导线行右室间隔部起搏技术日益成熟、普及。根据右室间隔部位的解剖学特点, 右室间隔部起搏可分为直接希氏束起搏、流入道间隔部起搏、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心尖间隔部起搏和右室间隔上部起搏。

2.1 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及流出道间隔部起搏

右室流入道间隔解剖部位是右室流入道三尖瓣瓣环下方三尖瓣隔瓣与前瓣交界处, 圆锥乳头肌的瓣叶侧心内膜部位, 其后下方为膜部室间隔;右室流出道又称动脉圆锥, 位于右室前上方, 内壁光滑无肉柱, 其上端借肺动脉口通肺动脉干[6]。右室流入道间隔部、右室流出道、右室心尖部起搏与正常窦性心律时QRS波时限比较, 各部位起搏时QRS波时限均延长 (P<0.001) , 其中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时QRS波时限延长程度最小, 额面平均心电轴基本接近正常。右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双心室电活动的同步性更接近生理状态。围绕三尖瓣瓣环之上、中、下部位起搏的QRS波窄, 波形相对正常。右室流出道间隔起搏时Ⅱ、Ⅲ、aVF导联的QRS波群直立, Ⅰ导联QRS波呈负相, 由于流出道间隔部接近房室结水平, 其起搏冲动能通过间隔, 同时向双侧心室传导, 使双心室收缩的同步性更接近生理状态, 能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Giudici等[7]研究了89例患者行右心室流出道起搏, 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相比, 并用多普勒心脏超声评价心排出量和心脏指数, 结果发现心排出量增加18.8%, 心脏指数提高21.0%, 平均随访34个月, 急慢性阈值均良好。吴印生等[8]对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的患者应用Swan-Ganz漂浮导管进行了血流动力学研究, 并与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 结果表明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的每搏心输出量、每搏心输出指数及心脏指数均较右室心尖部起搏明显增高。章杨龙等[9]报道22例患者行螺旋电极右室流出道起搏及心尖部起搏血流动力学研究情况, 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比右室心尖部起搏心排血量可增加10%~20%。

2.2 右室间隔上部起搏

这一部位近希氏束旁, 起搏能基本保持左右室间正常的电激动顺序和同步收缩, 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提高心排量。Mera等[10]对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轻、中度心功能不全的10例His束部位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 进行了右室间隔上部起搏和传统右室心尖部起搏的对比研究。 (2~4) 个月后前者较后者的射血分数升高、收缩末期内径下降, 证实右室间隔上部起搏能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

2.3 直接希氏束起搏

希氏束是非常理想的起搏部位, 心肌电激动经希氏束-浦肯野纤维传导, 保证了激动的正常下传, QRS波群相对于心尖部明显变窄, 心室激动和收缩的同步性明显提高。国内外学者进行的希氏束起搏研究表明[11,12], 此部位起搏, 左室电-机械延迟和心室内传导延缓减轻, 有利于保持正常的电激动顺序和心室舒缩协调有序, 使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得到改善。但直接希氏束起搏的定位和电极固定难度较大, 且容易损伤希氏束造成房室传导阻滞, 故临床希氏束起搏很少应用。

3 右室双部位起搏

右室双部位起搏可作为双心室起搏的替代技术, 它将两根电极分别放置于右室心尖部以及右室近希氏束区。右室双部位起搏不仅保持了心室激动的正常下传, 还有助于左右室游离壁除极同步, 减少二尖瓣反流。但是双心室起搏由于技术上的高难度、高风险及高费用问题, 适应证需严格掌握。

4 结 语

不同部位骨折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插穗的采集与处理。

插条采自山东省光合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基地二年生金叶锦带。采集时间集中在9:00以前以及15:00以后。插穗应梢长,注意至少给母株留2对叶[1]。带叶采后立即放入加水容器内,剪口浸入水中。采后枝条不可长时间曝晒,需尽快转移到大棚中修剪,以防插穗脱水而影响插穗生长。

1.1.2 基质的选择与处理。

试验选用草炭、蛭石混合基质,体积比为1∶1。混合基质过程中用500倍多菌灵消毒,消毒后将基质装入4.5 cm×6.0 cm,66孔穴盘中,然后移入大棚,充分浇水,浇透后静置一段时间,控去多余水分。

1.2 试验设计

为了研究不同节间数对插穗生根的影响,扦插试验设为3个处理,分别为:将枝条修剪为单节插穗形式(A1)、双节插穗形式(A2)、顶梢插穗形式(A3),并分别进行处理和扦插。为了研究不同粗度对插穗生根的影响,根据插穗粗度设为3个处理,分别为:较粗,插穗粗度>6 mm(B1);中等,插穗粗度为3~6 mm(B2);较细,插穗粗度<3 mm(B3)。

1.3 试验实施

扦插试验于2009年6月下旬在山东省光合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科研基地冬暖式现代化大棚内进行。先打掉插条顶尖,上端平剪、下端斜剪将枝条分别修剪成单节、双节以及顶梢3种插穗形式,长度控制在7~10 cm,单节及双节插穗顶部保留2~3片叶,顶梢叶片较小,可留3~4片叶。剪好的插穗用800倍的多菌灵溶液完全浸泡3 min进行消毒。消毒后的插穗以30~50枝为1捆,将其基部浸泡在1 000倍的生长素溶液中浸泡10 s[2],尽快扦插。扦插初期喷雾次数较频繁,生根后适当减少喷雾的次数。适当调控湿帘使棚内相对湿度控制在70%~90%,温度控制在25~30℃[3],午间气温较高时要下放遮阳被以降低棚内温度,棚内温度较高时启动东、西两侧风扇以降低棚内温度,通风换气。每隔5~7 d进行1次消毒,喷1次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施肥,杀菌剂要轮换使用;30~45 d后待插穗生根后移到田间进行炼苗。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在插穗移到田间15 d后进行调查,随机抽取部分插穗,分别调查其根数、根长、新梢长度、新梢叶片数、粗细度等生理指标。

1.5 数据处理

通过SPSS 16.0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元方差分析,以确定各生理因素与金叶锦带嫩枝扦插生根之间的关系。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节间数插穗生根差异性

处理单节间插穗时只留1对节间,双节间插穗保留2对节间,扦插深度均控制在2 cm左右。单节间插穗节间不插入基质中,双节间插穗基部节间插入基质中。从表1可知,单节间插穗在3种处理中生根率最高,平均生根率可达93.6%,根量及根长均优于双节间插穗。

通过SPSS单因素方差分析原始数据得出单节间和双节间插穗的根数、二级根数、平均根长、生根率、生根指数的Sig值分别为0.011、0.014、0.008、0.012、0.035,即根数、二级根数、生根率及生根指数P<0.05,说明单节间和双节间插穗扦插生根的根数、二级根数、生根率及生根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平均根长P<0.01,说明单节间和双节间插穗平均根长间存在极显著差异。

注:以上统计数据均为5次重复的平均值。

综上所述,不同茎段插穗扦插的生根率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单节间插穗生长显著优于其他2种插穗,生根率也最高,因此扦插时尽量处理成单节间插穗,以提高金叶锦带嫩枝扦插的成活率。

2.2 不同粗度插穗生根差异性

对金叶锦带3种粗度插穗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见图1。从图1可知,不同粗度插穗长梢率和生根数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以中等粗度插穗的扦插效果最好,其插穗生根率达96.6%,长梢率达97.5%,平均每株根数为12条,明显高于较粗和较细粗度插穗。较粗插穗次之,插穗生根率为67.9%,长梢率为68.4%,平均每株根数为9条;较细插穗最差,插穗成活率仅为15.55%,长梢率为55%,平均每株根数为3条。

因此,金叶锦带扦插穗条以3~6 mm为宜,直径过粗或过细都不利于金叶锦带扦插生根。这是因为插穗过细,水分、养分贮存不足,容易萎蔫死亡;而过粗的插穗,一般位于枝条基部,木质化程度高,插前由于顶端优势,水分、养分大多被顶芽夺走,扦插后造成切口部位水分、养分不足,生根困难。

2.3 地上部分生长状况与地下部位生根关联性

金叶锦带属愈伤组织生根[4],据调查其地上部分的生长与地下部位的生根有着一定的关联性。从插穗的棚内育苗到移入大田的过程中,3种插穗大都是先长芽,后生根,但插穗地上部分长芽、有叶片的下部不一定生根,反之地下部位生根的上部也不一定长叶。但总的来看,随地上部分新梢数、梢长、新梢叶片数量的增多,插穗基部生根数逐渐增加,生根率也逐渐增高。

由于单节插穗生根率较高,特以其为代表,分析金叶锦带嫩枝扦插地上部分与地下部位生根的关联性,结果见表2。通过SPSS多元因素方差分析原始数据得出新梢数的数量与根数、平均根长、生根率、生根指数的Sig值分别为:0.009、0.012、0.024、0.035、0.026,说明不同新梢数量对生根的影响差异显著。不同梢长与根数、平均根长、生根率、生根指数的Sig值分别为0.008、0.010、0.046、0.017,说明不同梢长对生根也有影响,且差异显著。

注:Ⅰ为梢长<5 cm;Ⅱ为梢长≥5 cm。

新梢叶片数量是金叶锦带地上部分生长与地下部位生根关联性的又一体现。就生根的插穗而言,无新芽及芽数小于2个的插穗较少,也有上部无芽下部生根的插穗,但数量极少。

从表3可知,叶片促进生根,叶数增加,生根率、根量及根长均有增加,这是因为较多的叶片数能供给基部更多的养分以促进生根,但叶片数越多,叶片蒸腾量越大,使插条越易失水萎蔫,加速腐烂。

注:Ⅰ为叶片数≤13片;Ⅱ为叶片数>13片。

综上分析得出,随着地上部分新梢数量及新梢长度的增加,插穗生根率也显著提高。这说明金叶锦带地上部分的生长与地下部位生根存在关联性,在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规律,通过观察地上部分的生长状况就可以有效地统计地下部位的生根情况。

2.4 顶梢插穗生根情况

顶梢生根率极低,大部分在移入大田前就已经死亡,很难对其生根情况进行统计。仅有极少量顶梢插穗存活,移入大田主要有以下5种形态:上部有芽,叶片鲜嫩,基部发黑无根;整个插穗干枯无根;插穗中下部绿,上部干枯无根;整个插穗仍保持绿色,有新芽,但不生根;有新芽有根,芽长>2 cm。

顶梢大量死亡可能是受插穗本身木质化程度及混合基质的影响[5,6]。顶梢枝条的木质化程度较低,不能适应大棚内统一管理时所调制的温光水等环境。此外,本次试验选用草炭、蛭石(1∶1)混合基质,这2种基质的保水性都较强,其混合基质更是具有高保水的特点,水分过多造成顶梢插穗根部水分过量而腐烂。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嫩枝扦插试验,对金叶锦带的生根特性有了初步了解,对准确处理插穗、使用生根激素、浓度配比、处理时间等技术要素有所掌握,为在今后制定嫩枝扦插技术方案、提高插穗生根率提供了参考依据。金叶锦带扦插易成活,8月可直接在大田扦插,成活率也较高。研究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单节间插穗生根情况最好,且插穗上部新梢数量多、新梢长度长、新梢叶片数量多;下部主根及二级根数多,根长长。双节插穗生根率稍逊于单节插穗,但新稍数量、新梢长度、新叶数量、根数、根长等指标也很高。插穗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长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总的说来,一般上部新梢长,新叶数多的插穗底部生根情况较好。综合这些规律,生产上可以大量处理成单节间插穗,可提高生产量。另外,选用粗度为3~6 mm的插穗,也有利于金叶锦带生根。对于顶梢插穗,受本身木质化程度及基质的影响生根率极低,如何提高顶梢插穗的生根率有待日后研究。

摘要:选用二年生金叶锦带为试材,处理成单节、双节、顶梢3种插穗形式,在相同的基质及环境条件下待其生根后调查其不同部位的生根情况。结果表明:单节间插穗生根率最高,生根率达93.6%;双节插穗次之,生根率为90.7%;受基质、环境条件及插穗木质化程度的影响,顶梢的成活率极低。插穗粗度、新梢长度、芽片数量等因素亦影响金叶锦带生根。

关键词:金叶锦带,不同部位,嫩枝扦插,生根

参考文献

[1]曲文忠,袁淑琴,王进泉,等.锦带花育苗技术[J].山东林业科技,2004(5):25.

[2]王涛.植物扦插技术[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3]李继华.扦插的原理及应用[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4]周碧彤.嫩枝扦插繁根育苗试验总结[J].山东林业科技,1986(1):3438.

[5]徐兴友,张风娟,王华芳,等.锦带花硬枝扦插研究[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4,24(1):41-44.

乌蕨不同部位的元素的分析 篇7

1.1 仪器。

WND 200A型高速中药粉碎机 (上海微型电机厂) , BS224S精密电子天平 (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 , TU 1900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 , IRIS/AP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 (美国TJA公司) , 全自动回流消化仪 (重庆南岸玻璃仪器厂) 。

1.2 试药。

芦丁标准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批号为0080-9705) ;硝酸、高氯酸均为优级纯,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测微量元素用水为双蒸水。乌蕨药材于2008年10月采于杭州九溪, 经熊耀康教授鉴定为乌蕨Stenoloma chusanum (L.) Ching的地上部分, 阴干, 粉碎, 备用。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总黄酮含量测定。

2.1.1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105℃干燥恒重的芦丁对照品16.50mg, 加60%乙醇溶解定容于50ml容量瓶, 得浓度为0.33mg/ml对照品溶液, 备用。2.1.2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定量称取乌蕨干燥粗粉5.0g, 加16倍量0.1%HCl-60%乙醇回流提取4h, 提取1次, 提取液减压浓缩, 加60%乙醇定容至25ml, 作为供试品溶液备用。2.1.3标准曲线的制作:精密吸取标准品溶液0.5、1.0、1.5、2.0、2.5、3.0ml, 分别置25ml容量瓶中, 加入5%Na NO21.0ml, 摇匀, 放置6min后加入10%Al (NO3) 31.0ml, 摇匀, 放置6min后加入4%Na OH 10ml, 再加60%乙醇稀释至刻度, 混匀, 静置15min, 于510nm处, 以相应试剂作空白, 测定吸光度, 以芦丁浓度为纵坐标, 以吸光度值为横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 得回归方程:Y=2.778X-0.0775 (r=0.9991) , 结果表明芦丁在0.016~0.99m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2.1.4精密度实验:取芦丁对照品溶液2.0ml, 置25ml容量瓶中, 按“2.1.3”项操作, 平行测定5次, 结果其RSD为0.21%, 表明精密度良好。2.1.5重复性实验:取同1份样品溶液5份, 分别按"2.1.3"项操作, 结果RSD为0.72%。2.1.6稳定性实验:取1份样品溶液, 按上述实验方法在显色完全后0、10、20、30、45、60min分别测定吸光度, 结果RSD为1.08%。实验表明:供试品溶液在1.0h内稳定的。2.1.7加样回收率实验:取已知总黄酮含量的乌蕨样品6份, 分别精密添加已知浓度的芦丁对照品适量。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 按"2.1.3"项操作, 测定总黄酮含量, 计算测定回收率, 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9.34%, RSD为1.82%。2.1.8乌蕨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的测定:精密吸取提取液适量, 按“2.1.3”项操作, 测定吸光度A。

2.2 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5]。

2.2.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各取药材约0.5g, 精密称定, 置50ml凯氏烧瓶, 加8.0ml消化液[V (HNO3) ∶V (HCl O4) =4∶1], 静置过夜, 加热回流消化至无色透明, 冷却后, 定量转移至100m L容量瓶中, 加超纯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 备用。取相同体积的消化液, 同法消化, 制备空白溶液。2.2.2混合标准溶液的制备:分别取各重金属元素标准品溶液适量, 用5%硝酸溶液制成混合溶液, 梯度稀释, 作为混合标准品溶液备用。2.2.3测定方法:仪器工作参数:检测器CID的低波段 (<265nm) 积分时间:15s;高波段 (>265nm) 积分时间:5s;进样蠕动泵转速:100r/min;进样雾化器氩气压力:28psi;辅助气流量:1.0L/min;高频发生器功率:1500W;样品冲洗时间:5s;测定波长范围:193.7~407.7nm。

3 讨论

由实验可知, 乌蕨全草、根、茎、叶等不同部位总黄酮含量分别11.89%、4.47%、3.46%和11.75%, 总黄酮含量在叶中较高, 而根与茎中总黄酮含量较低。乌蕨富含黄酮类化合物, 而黄酮类化合物在临床上具有预防血液类疾病、治疗冠状动脉硬化、抗癌、抗菌、抗衰老、抗糖尿病等作用, 食品上作为甜味剂、天然色素等食品添加剂。因此提取乌蕨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不单可以用于临床药物的研究, 也可用于食品与工业方面。

摘要:就乌蕨全草、根、茎、叶等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和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比较分析, 为乌蕨的进一步研究和资源开发提供依据。

不同部位骨折 篇8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

6只发育正常、健康的30月龄雄性北极 (大理石霜) 狐, 体重在7.0~8.5kg, 来源于泰安郊区范镇个体养殖户;采样季节为当年6月中旬。.

1.2 方法

(1) 取样:电击处死动物, 选取颈部、背部、前肢、后肢和尾部毛皮4cm×4cm大小区域。用生理盐水打湿, 用刀片将毛皮表面的毛发刮净。采取各个部位的组织块的大小以不超过0.5cm3为宜。按照参考文献所提供的方法[2]分别制作连续纵切切切片和横切切片。 (2) 固定:把毛皮组织样品迅速投入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 室温下固定至少24h。 (3) 脱水:固定后的组织块在进行脱水前用流水冲洗18~24h, 然后用梯度酒精依次处理。酒精浓度分别为:70%、80%、85%、90%、95%、100%。处理时间分别为:过夜、1、1、1、>1、>1h。 (4) 透明:分2次进行:第1次用二甲苯Ⅰ浸泡10 min, 第2次用二甲苯Ⅱ浸泡10 min。 (5) 浸蜡:将透明好的毛皮组织块浸入融化的石蜡内, 停留时间为30min。 (6) 包埋:将浸好蜡的组织放入盛有溶化石蜡的包埋柜里, 使组织块埋于石蜡中。 (7) 切片:将制成的组织块用切片机按需要的厚度 (皮肤组织一般为5~7μm, 切成薄片) 。 (8) 展片、贴片:切下的组织蜡片在相应温水进行展片;在展平的蜡片附近, 取一清洁载玻片垂直插入水中, 然后缓缓上提载玻片, 蜡片会自动附在于载玻片上, 将其置于38℃温箱中烘干。 (9) 脱蜡:取已经干燥的切片, 放于盛有二甲苯I和二甲苯II的染缸内依次脱蜡10min和5min。 (10) 染色:根据参考文献所提供的方法[3]进行。自二甲苯中取出切片, 放在格板内, 滴少量的树胶于组织片中央, 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 (HE) 染色。 (11) 镜检与照相:利用不同放大倍数的显微镜进行比较观察, 并选择性照相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部位毛囊纵截面组织切片比较

成年狐狸背部、腿部及尾部纵切切片经HE染色后, 显示较清晰的毛囊轮廓 (见图1) 。毛囊根部细胞核一般被染成蓝紫色, 其它组织呈现粉红色至桃红色。狐狸皮肤组织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结缔组织组成。表皮为复层上皮, 结构致密;真皮分为乳头层和网状层。典型的毛囊呈漏斗状, 末端膨大部分是毛球, 毛球向内弯曲, 形成一勺状结构, 毛根倾斜与皮肤表面呈锐角, 毛根与毛根呈平行排列。初级毛囊毛球分布在真皮层的底部, 直径较大, 发育较早。次级毛囊直径较小且生长较浅, 分布在真皮层的中部, 毛囊深度变化较大。毛囊从内到外分别为毛干、内根鞘、外根鞘、结缔组织鞘, 初级毛囊的结缔组织鞘和外根鞘较厚, 结构也很致密。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的毛干又由毛小皮、毛皮质和髓质组成。

2.2 不同部位毛囊横截面组织切片比较

对颈部、前腿上部、背部和后大腿部位进行皮下2mm处做连续切片, 选取1~5张进行HE染色, 显微镜观察 (见图2) 。显示颈部和前腿部毛囊密实, 背部和后腿部毛囊较稀疏;颈部皮下是以单毛囊单毛发或双毛发为主的次级毛囊, 在前腿部和背部是以单毛囊多毛发为主的初级毛囊, 在后腿部则是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混合结构。

3 讨论

(1) 狐狸是一种经济价值相对较高的毛皮用动物, 其毛皮发育程度决定毛皮的质量及其经济价值。由于我国对狐狸的科学研究相对较少, 特别是毛皮形态发育方面, 导致对毛皮发育调控和加工利用的技术开发方面缺乏科学依据。 (2) 本研究主要对成年雄性狐狸不同部位的毛皮组织采用常规切片技术和HE染色技术对毛囊结构进行观察。从形态结构来看, 狐狸被毛由针毛和绒毛组成, 皮肤毛囊也分为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 构成复合毛囊, 这与王卓等和Paus等观察到的水貂毛囊结构基本一样[4,5]。狐狸的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内均有发达的髓质, 髓质腔可见大小不一的静止空气层, 这对狐狸毛皮的隔热保温起到很好的保障;毛囊的毛根部呈弯钩状, 这有利于毛根牢固地固着在皮内, 不容易脱落;另外, 比较发现初级毛囊的位置较次级毛囊更深些, 这对针毛和绒毛不同生物学特性的形成可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3) 从横切切片来看, 狐狸颈部、前腿部毛囊致密, 显示更多的毛发数量, 但在颈部主要是次级毛囊为主, 也就是说主要是绒毛较多, 而在前腿部主要是初级毛囊为主, 主要是针毛较多。在背部皮下分布较多的是初级毛囊, 每个毛囊内含有3~5个次级毛囊, 显示背部以针毛为主, 绒毛和针毛之间具有结构上的从属关系。在后腿部显示初级毛囊与次级毛囊不同的结构层次, 意味着针毛与绒毛的比例在发生变化, 这可能与6月中旬狐狸季节性换毛有很大关联。 (4) 在生产中, 狐狸的绒毛长短及其与针毛比例对毛皮的质量、形状及其价格影响较大。绒毛短齐、所占比例大、毛色光亮都会提高毛皮的质量, 这均与次级毛囊和初级毛囊的发育有很大关系[6]。基于初级毛囊和次级毛囊结构的发育调控将是开发提高狐狸毛皮质量技术的科学依据。

摘要:为观察狐狸皮下毛囊形态结构特点, 利用常规组织切片技术对成年雄性狐狸颈部、前腿部、背部、大腿部皮下组织分别制作横切切片和纵切切片, 再经苏木素-伊红 (HE) 染色后显微镜检测发现, 狐狸初级毛囊 (针毛毛囊) 和次级毛囊 (绒毛毛囊) 结构特征明显, 二者粗细分布差别较大;颈部、前腿部毛囊密实, 背部和后腿部毛囊较稀疏, 但在颈部主要是次级毛囊, 在背部和前腿部主要是初级毛囊, 且一个初级毛囊内含有35个次级毛囊。本研究为深入研究狐狸毛皮发育调节技术和加工利用技术提供很好的形态学基础。

关键词:狐狸,初级毛囊,次级毛囊,组织切片,HE染色

参考文献

[1]杨景晁, 曲绪仙, 马泽芳等.山东省毛皮动物养殖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经济动物学报, 2013, 17 (1) :41-44.

[2]梁东, 杨福合, 邢秀梅等.利用冷冻切片法与石蜡切片法对水貂组织切片进行优化研究[J].特产研究, 2011 (1) :5-8.

[3]李红芬, 郑肇巽, 马品耀等.HE染色原理和试剂配制及染色过程中的若干问题的探讨[J].医学信息 (上旬刊) , 2011, 24 (4) :1985-1986.

[4]王卓, 李光玉, 杨雅涵等.初生水貂皮肤毛囊发育组织学观察[J].中国畜牧兽医, 2014, 41 (8) :201-205.

[5]Paus R, Cotsarelis G.The biology of hair follicles[J].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1999, 341 (7) :491-497.

上一篇:冰雪旅游营销下一篇:发展尚需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