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部位与原理

2024-09-17

发生部位与原理(精选3篇)

发生部位与原理 篇1

龋病的好发部位依次是面、邻面、颊面。统计资料显示6岁~13岁, 面龋、邻面龋、颊面龋的发病率分别为56%, 27%, 17%[1]。但临床上所见中老年龋病患者却以邻面龋居多, 本文对临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以探讨龋病的发生部位与年龄的关系, 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龋病防治提供帮助。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临床患者562例, 其中男271例, 女291例;患龋牙齿1 105颗, 为笔者2007年内收治的龋病和牙髓病患者。

1.2方法

患者年龄10岁~70岁, 以10岁为1组, 将观察病例分为6个年龄组。

1.3标准

将龋病发生部位分为面、邻面 (含近中和远中面) 、颊面 (含颊面和舌面) 。临床检查, 龋损均能确定初发部位, 对牙体损坏范围大, 波及多个牙面, 不能确定初发部位的病例不记录在内。

2结果

龋病发生部位与年龄之间的关系, 见表1。

2.1从表1看出, 562例龋病患者共计1 105颗患龋牙齿, 从10岁~60岁年龄组, 年龄越大, 面发病率所占比例越小;年龄越大, 邻面发病率所占比例越大;随年龄增长, 颊面龋发病率所占比例到20岁以后基本维持在低水平变动不大。

2.2从表1看出, 龋病发病部位与年龄密切相关。面龋的发病率与年龄呈负相关, 在10岁年龄组中为69.57%, 以后逐年下降, 到60岁年龄组下降到6.80%;邻面龋的发病率则呈正相关, 10岁年龄组为11.95%, 以后逐年上升, 到60岁年龄组上升到88.64%;颊面龋10岁年龄组为l8.40%, 以后基本维持在4%左右。

3讨论

3.1从龋病发生部位与年龄的关系可以看出, 龋病的好发部位在不同的年龄段存在明显的差异, 即青少年患者以面龋多见, 但壮年、老年患者以邻面龋多见。

3.2青少年时期面龋、颊面龋患病率较高, 这与该年龄段点、沟、裂、隙容易罹患龋病有关[1], 对此教科书有详尽的阐述, 本文重点探讨邻面龋升高的主要因素。通过询问病史, 凡邻面龋者多有食物嵌塞的病史, 随着年龄的增长, 牙间嵌塞食物的时间越长, 滞留区容易形成龋损;年龄较小的患者, 嵌塞时间短, 不易形成龋损。依据龋病四联因素学说, 笔者以为食物嵌塞在龋病发生中起着主导作用。

3.3对于两牙间食物嵌塞的原因要进行全面检查, 认真分析, 及早解决。文中涉及的病例, 在临床检查中发现, 边缘嵴、发育沟的磨损, 磨损牙冠变短, 邻面磨损以及患者口内不良修复体的存在是造成两牙间食物嵌塞的直接原因, 应引起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卞金有.预防口腔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l987, 122~125

发生部位与原理 篇2

根据本企业特点,以及对施工现场危害因素识别,对以下危险 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制定措施:

一、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预防监控措施

1、支护结构的选型应考虑结构的空间效应和基坑特点,选择有利支护的结构型式或采用几种型式相结合。

2、当采用悬臂式结构支护时,基坑深度不宜大于6m.基坑深度超过6m时,可选用单支点和多支点的支护结构。地下水位低的地区和能保证降水施工时,也可采用土钉支护。

3、寒冷地区基坑设计应考虑土体冻胀力的影响。

4、支撑安装必须按设计位置进行,施工过程严禁随意变更,并应切实使围檩与档土桩墙结合紧密。档土板或板桩与坑壁间的回填土应分层回填夯实。

5、支撑的安装和拆除顺序必须与设计工况相符合,并与土方开挖和主体工程的施工顺序相配合。分层开挖时,应先支撑后开挖;同层开挖时,应边开挖边支撑。支撑拆除前,应采取换撑措施,防止边坡卸载过快。

6、钢筋混凝土支撑其强度必须达设计要求(或达75%)后,方可开挖支撑面以下土方;钢结构支撑必须严格材料检验和保证节点的施工质量,严禁在负荷状态下进行焊接。

7、应合理布置锚杆的间距与倾角,锚杆上下间距不宜小于2.0m,水平间距不宜小于1.5m;锚杆倾角宜为150~250,且不应大于450.最上一道锚杆覆土厚不得小于4m.8、锚杆的实际抗拔力除经计算外,还应按规定方法进行现场试验后确定。可采取提高锚杆抗力的二次压力灌浆工艺。

9、采用逆做法施工时,要求其外围结构必须有自防水功能。基坑上部机械挖土的深度,应按地下墙悬臂结构的应力值确定;基坑下部封闭施工,应采取通风措施;当采用电梯间作为垂直运输的井道时,对洞口楼板的加固方法应由工程设计确定。

10、逆做法施工时,应合理的解决支撑上部结构的单柱单桩与工程结构的梁柱交叉及节点构造并在方案中预先设计,当采用坑内排水时必须保证封井质量。

11、基坑支护与降排水措施

坑底面以上土层对基坑边坡的稳定性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实验室土样试验指标,并结合当地经验,综合考虑,须对基坑井进行支护加固处理。

为确保基础施工能正常进行,必须采取降水措施。为防止地表水及雨水流入基坑,坑顶地表水采用明沟排水,沿坑口周围设300×400砖砌排水沟,经沉淀后引至附近下水道排放。

在基坑土方开挖期间施工期间,安排专人用经纬仪、水准仪、目测等方法观测护壁的沉降、裂缝、位移情况,如发现有问题应及时反映,以便采取加固措施。

二、土石方工程预防监控措施

进行土方工程前应已作了必要的调查和勘察工作;在靠近建筑物旁挖掘基坑的时候,应视挖掘深度,作好必要的安全措施。

挖掘土方应该从上而下施工,不得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并应做好排水措施;挖掘基坑、井坑的时候,应视土壤性质、湿度和挖掘深度,设置安全边坡或者固壁支架。

对于土质疏松或者较宽、较深的沟坑,不得使用一般的支撑方法,应按照特定的设计进行支撑;拆除固壁支架的时候,应按照回填顺序,从下而上逐步拆除;更换支撑时,应该先装上新的,再拆下旧的,拆除固壁支架和支撑的时候,应由工程技术人员在场指导。使用机械挖土前,应先发出信号;挖土的时候,在挖土机挺杆旋动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工作;装土的时候,任何人不得停留在装土车上;一切爆炸物的运输,应指定专人负责;雷管和炸药不得放在同一舟车或者同一容器内运输,运送时应妥为包装捆扎,不能散装、改装,也不能震动、冲击、转倒、坠落和摩擦等;运输时不得抽烟。

三、起重吊装工程预防、监控措施

各类垂直运输机械的安装及拆卸,应由具备相应承包资质的专业人员进行,其工作程序应严格按照原机械图纸及说明书规定,并根据现场环境条件制定安全作业方案。

转移工地重新安装的垂直运输机械,在交付使用前,应按有关标准进行试验、检验并对各安全装置的可靠度及灵敏度进行测试,确认符合要求后方可投入运行。试验资料应纳入该设备安全技术档案。

起重机的基础必须能承受工作状态的和非工作状态下的最大载荷,并应满足起重机稳定性的要求。

除按规定允许载人的施工升降机外,其它起重机严禁在提升和降落过程中载人。

起重机司机及信号指挥人员应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操作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每班作业前,起重机司机应对制动器、钢丝绳及安全装置进行检查,各机构进行空载运转,发现不正常时,应予排除。起重机司机开机前,必须鸣铃示警。

必须按照垂直运输机械出厂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性能、使用条件正确操作,严禁超载作业或扩大使用范围。

起重机处于工作状态时,严禁进行保养、维修及人工润滑作业。当需进行维修作业时,必须在醒目位置挂警示牌。

作业中起重机司机不得擅自离开岗位或交给非本机的司机操作。工作结束后应将所有控制手柄扳至零位,断开主电源,锁好电箱。

维修更换零部件应与原垂直运输机械零部件的材料、性能相同;外购件应有材质、性能说明;材料代用不得降低原设计规定的要求;维修后,应按相关标准要求试验合格;机械维修资料应纳入该机设备档案。

四、拆除、爆破工程预防监控措施

建筑拆除施工必须编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其内容应包括下列各项:

1)对作业区环境包括周围建筑、道路、管线、架空线路等,准备采取的措施;

2)被拆除建筑的高度、结构类型以及结构受力简图; 3)拆除方法设计及其安全措施; 4)垃圾、废弃物的处理;

5)采取减少对环境影响的措施,包括噪声、粉尘、水污染等; 6)人员、设备、材料计划; 7)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建筑拆除施工前,必须将通入该建筑的各种管道及电气线路切断。建筑拆除作业区应设置围栏、警告标志,并设专人监护。建筑拆除作业必须有统一指挥人员,施工前应向全体作业人员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定,进行岗位分工和岗位交底,使全体人员都清楚作业要求。

建筑拆除过程中,需用照明和电动机械时,必须另设专用配电线路,严禁使用被拆除建筑中的电气线路。由于建筑改造、装修工程,当涉及建筑结构的变动及拆除时,应由建设单位提供原设计单位(或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的设计方案,否则不得施工。

爆破施工应按批准的允许经营范围施工,参加爆破作业人员应由专门培训考核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人员进行。爆破作业前,应清理现场,并准备现场药包临时存放与制作场所。

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的规定。施工方案中应预估计拆除物塌落的震动及对附近建筑物的影响,必要时采取防震措施。可采取在建筑物内部洒水、起爆前用消防车喷水等减少粉尘污染措施。

爆破时,可采用对爆破区周围道路的防护、避开道路方向或规定断绝交通时间等方法。爆破作业应有设计人员在场,并对炮孔逐个验收以及设专人检查装药作业,并按爆破设计进行防护和覆盖。

爆破时,除对爆破体表面进行覆盖外,还应对保护物做重点覆盖或设防护屏障。爆破时,必须待爆破稳定后,方可进入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研究处理,经检查确认爆破作业安全后,方可下达警戒解除信号。

五、施工临时用电工程预防监控措施 配电箱的电缆线应有套管,电线进出不混乱,大容量电箱上进线加滴水管。支线绝缘好,无老化、破损和漏电,应沿墙或电杆架空敷设,并用绝缘子固定。过道电线应采用硬质护套管埋地并作标志。室外支线应用橡皮线架空,接头不受拉力并符合绝缘要求。现场照明一般场所采用220V电压。危险、潮湿场所和金属容器内的照明及手持照明机具,应采用符合要求的安全电压。照明导线应用绝缘子固定,严禁使用花线或塑料胶质线,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单相回路内的照明开关箱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3m,室内距地面不得低于2.4m,碘钨灯固定架设,要保证安全。钠、铊等金属卤化物灯具的安装高度宜在5m以上,灯线不得靠近灯具表面。

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或脚手架上。

架空线应装设横担和绝缘子,其规格、线间距离、档距等应符合架空线路要求,其电杆板线离地2.5m以上应加绝缘子。架空线一般应离地4m以上,机动车道为6m以上。

电箱应有门、锁、色标和统一编号。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各类接触装置灵敏可靠,绝缘良好,无积灰、杂物,箱体不得歪斜。线箱安装高度和绝缘材料等均应符合规定。电箱内应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极配合。配电箱应设总熔丝、分熔丝、分开关,零排地排齐全,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配电箱的开关电器应与配电线或开关箱一一对应配合,作分路设置,以确保专路专控;总开关电器与分路开关电器的额定值、动作整定值相适应。熔丝应和用电设备的实际负荷相匹配。金属外壳电箱应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开关箱和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保险。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配有380V和220V两种电压等级。

接地体可用角钢、圆钢或钢管,但不得用螺纹钢,其截面不小于48mm2,一组两根接地体之间间距不小于2.5m,入土深度不小于2m,接地电阻应符合规定。

橡皮线中黑色或绿/黄双色线作为接地线,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接地或接零线截面最小不能低于2.5mm2多股芯线;手持式民用电设备应采用不小于1.5mm2的多股铜芯线。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高层配电箱重设接地,必须从地下引入

高压露天变压器间的面积不应不于3m×3m,围墙高度不应低于3.5m,地平整无杂草,金属门应向外开启并接地,配有安全警告标牌,室外有散水坡。单列配电柜(板)通道,正面不小于1.5m,侧面不小于1m,背面不小于0.8m,双列配电柜正面不小于2m.配电间必须符合“四防一通”的要求。交配电间应配有安全防护用品和消防器材,并有各类警告标牌。开关应有编号及用途标记,保持室内清洁无杂物。

一、路基工程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1、当路基施工发生坍塌时,应立即采取措施,防止塌方继续扩大,施工人员应迅速撤离塌方现场。

2、利用施工机械,转移其他要被掩埋的材料,尽量将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

3、当有施工人员受伤时,应迅速抢救伤员,同时做好现场保护工作,立即报告。

4、根据受伤人员的受伤部位和受伤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伤者 出血量无法控制的情况下,必须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止血治疗。如伤者 被压在塌方之下,抢救时不能盲目拉扯伤员,避免伤势继续扩大,如 伤者失去知觉、休克等症状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心胸按摩等急救措施,并立即拨打 120.5、应急小组应立即了解现场情况,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 教训,事故原因没有找到不放过,人员没有吸取教训不放过,上级有关部门没有同意不放过。

6、救援人员应及时调查事故发生及伤亡情况,初步估算损失,应以最快的速度简明扼要的将事故伤亡情况,初步损失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在事故处理完毕后,再将详细的调查报告以书面形式向上级主管部门补报事故经过和结果。

二、路面工程施工专项安全应急预案

1、路面施工过程中,难免发生安全方面的事情,为了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坦然应对,不至于手忙脚乱,在平时就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那就是防范于未然,对路面施工制定安全应急预案。

2、事故发生后,要立即保护好现场,维持好现场秩序,施救伤员,疏导过往车辆和人员,并设立警告标志和警示标志,及时向上级和交警部门报告,尽快采取措施,防止是太扩大。

3、事故发生后,应急领导小组接到险情报告后应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并立即赶往现场。

4、发生险情后,施工人员应立即抢救伤员,业务部门要立即查明事故原因,上报有关资料。

5、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制定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路段安全、有序、畅通。

6、应急小组应立即现场了解情况,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事故原因没有找到不放过,人员没有吸取教训不放过,上级有关部门没有同意不放过。

7、救援人员应及时调查事故发生及伤亡情况,初步估算损失,应以最快的速度简明扼要的将事故伤亡情况,初步损失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在事故处理完毕后,再将详细的调查报告以书面形式向上级主管部门补报事故经过和结果。

三、桥涵工程施工安全预案

1、根据中小桥工程施工的特点,在桥涵下部施工中,容易在桥梁基础挖方中造成塌方,或在水中施工中,围堰容易被水冲垮等因素,以及在浇筑水泥混凝土时,易造成人身伤害,根据这些已发生的事故特点,制定中小桥涵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2、应惊颤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作业安全知识培训,全面提高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和处理事故的方法,并根据施工现场容易发生事故的部位,采取各种应对事故发生的措施,并进行实战演练。

3、建立健全适用施工安全的规章制度,安全管理方案,配备与施工相适应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施工桥涵的危险点和控制措施。

4、监理健全施工桥涵的突发时间预控、监控机制,建立相应的组织,明确职责,落实到人。

5、标志设置规范,不错设、不漏设、突出重点部位、重点岗位。

6、发生事故后,迅速赶到事发现场,救助伤员,控制车辆,有效疏导交通,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把损失降到最小的限度。

7、当事故发生后,值班人员了解险情后,应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和中心指挥组,要立即保护好现场,维持好现场秩序,抢救伤员,疏导人员,组织人员设立进行禁行标志,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并及时报告上级机关,同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8、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救工作,根据事故情况,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事故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确保事故不在扩大。

四、特殊季节与夜间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1、特殊季节及夜间施工有与其他季节和白天施工的特点,就是施工特殊,需要采取安全措施特殊,因此,需采取特殊的施工安全应急预 案。

2、特殊季节及夜间施工如果发生安全责任事故,施工单位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最快捷的方法,处理事故,并迅速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当地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事故部门必须严格保护好现场,并迅速采取措施,抢救伤员,防止是太扩大一级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时,必须作出标志并拍照,纤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中的重要痕迹、物证等。

3、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人员),(根据事故大小同时向 110、120、119 报告),实施紧急救助和采取有效自救,控制事发现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指挥中心应立即启动,调动各方在最短时间内感到事发现场,到达现场后救助伤员,疏散人员,隔离事故现场,现场勘察,查明事故原因,调查事故伤亡情况,采取措施。事故处理结束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处理全过程,并提出处理和整改意见。

4、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根据事故情况,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事故 采取紧急措施措施,确保事故不在扩大。

5、应急小组应立即现场理解情况,分析事故发生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事故原因没有找到不放过,人员没有吸取教训不放过,上级有关部门没有同意不放过。

五、边通车、边施工地段交通安全应急预案

1、边通车、边施工地点极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以交通事故为多,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施工程序进行施工,不得违规操作,各种警示标志、警告标志按照规范设置,要有专人指挥交通,防治事故的发生。

2、事故发生后,要立即保护好现场,维持好现场的秩序,施救伤员,疏导过往车辆和人员,并设立警告标志和警示标志,及时想上级和交警部门报告,尽快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对国道、省道及重要干道,当发生险情不能通行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以确保施工路段畅通,对于其他道路,要设立绕行标志,使车辆分流。

3、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根据事故情况,统一部署应急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工作中发生的事故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确保事故不在扩大。

4、当事故发生后,值班人员了解险情后,应立即报告值班领导和中心指挥组,要立即保护好现场,维持好现场秩序,抢救伤员,疏导人员,组织人员设立进行禁行标志,严禁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并及时报告上级机关,同时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5、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人员),(根据事故大小同时向 110、120 报告),实施紧急救助和采取有效自救,控制事发现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指挥中心应立即启动,调动各方在最短时间内感到事发现场,到达现场后救助伤员,疏散人员,隔离事故现场,现场勘察,查明事故原因,调查事故伤亡情况,采取措施。事故处理结束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事故处理全过程,并提出处理和整改意见。触电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1、防范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2)电工、电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取得上岗证方可上岗。

(3)带电设备的防护。对经常带电设备,应保证防止意外情况下的接触,对偶然带电设备应采用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并安装继电保护器。

(4)检修作业防护:应采用文字、符号等标志来区分电气设备各部分电缆和导线的用途、电器装置的运行情况等。向其他人员警告和指示运行和正在检修的情况。

(5)按施工用电安全规范规定,若临时用电设备在5台以上或设备总容量在50KW及50KW以上应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2、应急响应

(1)脱离电源对症抢救

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首先使触电者脱离心源。迅速急救,关键是“快”

(2)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

2)可用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柄的斧头、干燥木把的铁锹等切断电源线。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离电源。

3)当电线搭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为工具,拉开提高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触电者。

(3)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2)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

3)用高压绝缘杆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4)触电者如果在高空作业时触电,断开电源时,要防止触电者摔下来造成二次伤害

(1)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应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送医院。

2)如故触电者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跳动和呼吸还存在,应将触电者抬至空气畅通处,解开衣服,让触电者平直仰卧,并用软衣服垫在身下,使其头部比肩稍低,一面妨碍呼吸,如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迅速送往医院。如果发现触电者呼吸困难,发生痉挛,应立即准备对心脏停止跳动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抢救。

3)如果触电者伤势较重,呼吸停止或心脏跳动停止或二者都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及胸外心脏挤压法进行抢救,并送往医院。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不应停止抢救,许多触电者就是在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的。

4)人触电后会出现神经麻痹、呼吸中断、心脏停止跳动、呈现昏迷不醒状态,通常都是假死,万万不可当作“死人”草率从事。

5)对于触电者,特别高空坠落的触电者,要特别注意搬运问题,很多触电者,除电伤外还有摔伤,搬运不当,如折断的肋骨扎入心脏等,可造成死亡。

6)对于假死的触电者,要迅速持久的进行抢救,有不少的触电者,是经过四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抢救而抢救过来的。有经过六个小时的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挤压法抢救而活过来的实例。只有经过医生诊断确定死亡,停止抢救

(5)人工呼吸是在触电者停止呼吸后应用的急救方法。各种人工呼吸方法中以口对口呼吸法效果最好

1)施行人工正呼吸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妨碍呼吸的衣领、上衣等解开取出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断齿、血块,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扣仰(可用一只于拖触电者颈后),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畅通。

2)救护人员用手使触电者鼻孔紧闭,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内吹气,儿时约2秒中。吹气大小,要根据不同的触电人有所区别,每次呼气要个触电者胸部微微鼓起为宜。

3)吹气后,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并放松触电者的鼻子,使空气呼山,工时约3秒中。然后再重复吹气动作。吹气要均匀,每分钟吹气呼气约12次。触电者已开始恢复自由呼吸后,还应仔细观察呼吸是否会再度停止。如果再度停止,应再继续进行人工呼吸,这时人工呼吸要与触电者微弱的自山呼吸规律一致。

4)如无法使触电者把口张开时,可改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即捏紧嘴巴紧贴鼻孔吹气。

(6)胸外心脏挤压法是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后的急救方法 1)做胸外挤压时使触电者仰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姿势与口对口人工呼吸法相同,救护者跪在触电者一侧或跪在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掌根用力向下(脊背的方向)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成人应挤压3~5厘米,以每秒钟挤压一次,太快了效果不好,每分钟挤压60次为宜。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廓自动恢复,血液充满心脏。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部。

2)应当指出,心脏跳动和呼吸是无法联系的。心脏停止跳动了,呼吸很快会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脏跳动也维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脏跳动都停止了,应当同时进行口对口人工I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如果现场只有一人抢救,两种方法交替进行。可以挤压4次后,吹气一次,而且吹气和挤压的速度都应提高一些,以不降低抢救效果。

3)对于儿童触电者,可以用一只手挤压用力要轻一些免损伤胸骨,而且每分钟宜挤压100次左右。

(7)事故后处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责任人。

2)以书面形式向上级写出报告,包括发生事故时间、地点、受伤(死亡)人员姓名、性别、年龄、工种、伤害程度、受伤部位。

3)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4)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5)向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

6)向所有人员宣读事故结果,及对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火灾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1、防范措施

(1)施工现场应实行严格的明火作业审批制度,明火作业必须经项目负责人审批签字,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方可作业,班组和作业人员不得擅自动用明火。施工现场严禁吸烟。要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管理,线路敷设必须符合有关标准,使用的电线和配电设备必须是合格产品,线路周边不得随意堆放可燃物;要定期对线路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要及时更换老化电线,避免电线、电器设备起火;要处理好施工与焊接、气焊切割等施工工序,杜绝因焊接、电气焊引起的火灾事故。

(2)施工现场必须购置、使用符合消防安全、结构安全规定的彩板房,并附有产品安装拆卸使用说明书。严禁购置无生产厂家、铭牌、无产品合格证书的彩板房。彩板房内应使用36V安全电压电源,电线线路不得随意改动,严禁私拉乱接,不得使用220V电压以上电源。当彩板房内使用空调、油汀式大功率电暖气等取暖设备时,必须单独设置电源线,电源线要做穿管保护,加设符合规定的短路、过载和漏电保护器,按规范标准敷设。

(3)施工现场严禁明火取暖,严禁使用电炉、电热毯和热得快等不符合规范和消防安全的电器产品。农民工宿舍应有专人值班,坚持24小时值班制,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

(4)施工现场所使用的密目式安全网必须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阻燃型安全网,脚手架上不得堆放易燃材料,采用竹笆板防护的,必须配备相应数量的消防器材。

(5)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持证上岗。(6)在进行施工组织时,要对施工现场的平面布局进行合理规划,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在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办公区、生活区建筑要设定防火间距,划分出明确的用火区;易燃、可燃材料要集中堆放,留出必要的防火间距。存放易燃、可燃材料的仓库要作为防火检查的重点部位,加强日常管理。建筑施工现场重点防火部位(电气焊工作点、办公室、食堂、仓库等)必须配备符合要求的灭火器材(临时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水桶、消防沙袋等)。各种消防器材一定要放在明显和方便提取的位置,并悬挂“消防用品,不得挪用”的标志牌,临时用水不能满足消防要求的,应设置消防水池,以便发生火灾时能及时就近取水灭火。

(7)要加强日常安全教育,开展全员消防安全培训,通过授课、培训等形式,对工地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普及防火、灭火和自救逃生知识。

2、应急响应

发生火情,第一发现人应高声呼喊,使附近人员能够听到或协助扑救,同时通知施工管理部或其他相关部门,第一发现人负责拨打火警电话;“119"。电话描述如下内容:单位名称、所在区域、周田显著标志性建筑物、主要路线、候车人姓名、主要特征、等候地址、火源、着火部位、火势情况及程度。随后到路口引导消防车辆。

(1)发生火情后,电工负责断电,值勤人员负责水源,项目经理组织各部门人员用灭火器材等进行灭火。如果是由于电路失火,必须先切断电源,严禁使川水或液体灭火器灭火以防触心事故发生。

(2)火灾发生时,为防止有人被困,发生窒息伤害,由值勤人员准备部分毛巾,湿润后蒙在口、鼻上,抢救被困人员时,为其准备同样毛巾,以备应急时使用,防止有毒有害气体吸入肺中,造成窒息伤害。被烧人员救出后应采取简单的救护方法急救,如用净水冲洗一下被烧部位,将污物冲净。再用干净纱布简单包扎,同时联系急救车抢救。

(3)火灾事故后,保护现场,组织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必须以最快的方式逐级上报,如实汇报,不得隐瞒。

(4)写出书面报告,内容包括: 1)发生的时间、地点、企业名称。

2)事故发生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故的原因判断。

4)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控制情况。5)找出负责人,制定防止火灾发生的预防措施。发生潜在(事故)事件、物质:盲目作业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场所:生产作业区域

发生潜在(事故)事件场所配备器材:防护器材、设施

土方工程作业机械伤害事故的防范措施

应急预案

1、防范措施

(1)工地的出入口应设置安全岗,配备专人指挥进出车辆。(2)基坑开挖应严格按要求放坡。

(3)机械挖土与人工清槽要采用轮换工作面作业,确保配合施工安全。

(4)距基槽边线5米内不准机械行驶和停放,不准堆放其它物品。

(5)在挖土机工作范围内,不许进行其它作业。挖土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先挖坡脚。

(6)对支护体进行临测,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7)夜间施工要有足够 的照明度,进出口处专人指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挖机回转范围内不得站人,尤其是土方施工配合人员。

(8)坑下人员休息要远离坑边及放坡处,以防不慎。(9)施工机械一切服从指挥,人员尽量远离施工机械,如有必要,先通知操作人员,待回应后方可接近。

(10)做好各级安全交底工作。

(11)土方开挖应沿桩四周平均开挖,不得在一侧开挖,防止土层挤压工程桩,造成断桩。

(12)土方开挖过程中工程桩四周留出30cm用人工开挖以防止挖掘机磁撞工程桩,造成断桩。

2、应急响应(1)事故发生后,第一目击者应快速反应,如第一目击者身持手机(或者周围人持有)应立即拨打医救电话“120”,并通知施工现场所有人员、项目部人员。

项目部经理接到事故通知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赶赴出事地点,第一时间安排人员施救,第一时间电话通知公司领导。

由于工程多位于乡村,交通不便,医疗设放不全。给外援人员到达带来不便函,往往在等待中丧失宝贵时间,对此,项目专职安全员在工程开工准备阶段应于最近的门诊、医务室取得联系,向者索取联络电话,购买必要的药品,器具。

(2)事故发生后,专职安全员同时应联络这些门诊、医务室、要求医生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

同时专职安全员应视为接受过基本的伤员救护,医疗培训,可协助伤员救治工作。

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一定的救援小组人员封闭现场,避免围观者阻碍救护和破坏现场,应控制住当事司机,防止其逃遁。

项目副经理带领其它人员,部门负责人为救援队组成人员具体参与救援工作,伤人应使用担架抬至安静、避阴,便于救护车到达处,由现场医务人员对伤者紧急施救,如人工呼吸、止血、清洗伤口,包扎等。

待救护车到达后,伤员移交救护车。项目经理、项目财务人员陪同伤员至医院。财务人员办理医院有关手续,项目经理负责接待伤者家属,并向公司领导做事故初步汇报。

项目副经理留守现场,向上级领导部门汇报,保护好出事地点原貌,直至事故处理的勘察方对现场勘察取证为止。中暑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1、防范措施

(1)合理安排高温季节施工,做到:“做两头,歇中间”(2)做好防暑降温宣传教育工作,教育工人严格遵守高温作业安全规程及

卫生制度,并在防暑期间,做好工人身体检查工作,发现有不适于高空、高温作业人员,立即调离。

(3)合理安排高温季节施工,做到:“做两头,歇中间”,制订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高温下作业应尽量缩短工作时间,可采取小换班、增加休息次数、延长午休时间等方法。

(4)宿舍加强通风,以降低温度。

(5)及时发放防暑降温等劳动保护用品。合理供应清凉饮料和保健食品,每年署前应积极做好清凉饮料,按时供给工人

(6)加强对工人防暑降温知识的宣传

(7)凡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溃疡、肺气肿、肝病、肾病等疾病的人员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2、应急响应

当高温环境恶劣到一定程度,人机体通过一系列调节尚不能维持自身的热平衡,造成余热大量积累,从而产生中暑,一般当气温超过34℃ 时,就可能有中暑病例的发生,但气温高并不是唯一因素,在同样的高温条件下,如果同时存在高温和地面、周围物体放出的强烈热辐射,特别是风速小的时候,中暑的可能性最大。

中暑发生后,如不及时抢救,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1)事故急救

如发生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应首先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休息,擦去汗液,给予适量的清凉含盐饮料,并选用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一般患者可逐渐恢复。

发生部位与原理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中资料完整的10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 其中男64例, 女37例, 男女比例为1.7∶1。>60岁的老年患者45例和年龄18~45岁的中青年患者56例。排除直径为零的瘢痕期溃疡病例。老年组45例中男27例, 女18例, 年龄60~75岁, 平均年龄68岁。中青年组56例中男37例, 女19例, 年龄18~45例, 平均年龄31.5岁, 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可比性。

1.2 方法

按胃镜检查常规要求进行准备和实施检查, 受检者禁食12h, 左侧卧位, 仪器使用富士能EG 450电子胃镜, 专人操作, 取溃疡边缘组织送病理活检, 以判断溃疡部位及直径, 与年龄、性别等指标对应记录,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1溃疡中有92例占91.09%为单发, 胃角溃疡占42例 (41.58%) , 胃窦、胃体、幽门、胃底等部位占59例 (58.42%) , 女性患者在幽门、胃体部位病例25例, 男性38例, 男女相比无显著差异 (χ2=0.67, P>0.05) 。胃体及胃角溃疡直径较大, 老年组20例 (44.44%) , 中青年组36例 (62.29%) 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χ2=3.98, P<0.05) 。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临床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 大部分胃溃疡是消化性溃疡, 有文献报告,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致胃炎和胃溃疡的发生, 且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波动, 以冬、春季最高, 这可能与人体在寒冷应激下免疫功能下降有关[1]。机体在急性、亚急性应激下产生的多方面的综合作用, 可能是消化性溃疡冬春季发病比夏秋明显增高的原因。胃溃疡的好发年龄各不相同, 多见于中老年[2], 胃镜检查、胃黏膜活组织检查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首选检查方法, 内镜下溃疡多呈圆形、椭圆形或线形, 溃疡周围黏膜可充血、水肿, 可见皱袋向溃疡集中。溃疡侵及血管或导致黏膜严重水肿, 糜烂、渗血是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的常见原因, 当遇严重的溃疡出血时, 可致失血性休克, 甚至死亡。胃溃疡病程较长, 周期性发作、节律性疼痛, 常伴反酸、暖气、恶心、流涎、呕吐等, 本资料中>60岁的老年患者45例, 占44.55%, 101溃疡中有92例占91.09%为单发, 胃角溃疡占42例 (41.58%) , 胃窦、胃体、幽门、胃底等部位占59例 (58.42%) , 女性患者在幽门、胃体部位病例25例, 男性38例, 男女相比无显著差异 (χ2=0.67, P>0.05) 。胃体及胃角溃疡直径较大, 老年组20例 (44.44%) , 中青年组36例 (62.29%) , 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χ2=3.98, P<0.05) 。胃癌也好发于中老年, 老年胃黏膜供血减少, 黏膜萎缩, 使胃黏膜屏障和营养作用降低, 加之老年人伴发病较多, 常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有助于胃溃疡形成[3]。随着年龄的增加, 胃癌发生率逐渐高于胃溃疡, 主要原因为老年人胃黏膜萎缩伴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细胞增多有关。

在消化性溃疡的预防上, 对高发病率人群检测, 纠正不良生活、饮食习惯。提高胃黏膜的防御机能, 可减少胃溃疡发生。在冬春季应及早防治消化性溃疡发病。对胃溃疡患者无论其年龄大小、溃疡的肉眼形态如何、溃疡部位所在以及处于何期溃疡均应在其边缘取材活检, 根据病理结果追踪复查, 观察是否有恶变趋势, 以便发现早期胃癌[4]。胃癌因缺乏特异性表现, 不易早期发现、诊断, 因此临床上将溃疡型胃癌误诊胃溃疡也时有发生, 所以对发生于贲门、胃体和胃窦部及溃疡, 特别是巨大型溃疡, 应该警惕胃癌发生的可能性。

摘要:目的 探讨胃溃疡发生部位与年龄、性别的关系。方法 本样本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101例胃溃疡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01溃疡中有92例占91.09%为单发, 胃角溃疡占42例 (41.58%) , 胃窦.胃体、幽门、胃底等部位占59例 (58.42%) , 女性患者在幽门、胃体部位病例25例, 男性38例, 男女相比无显著差异 (χ2=0.67, P>0.05) 。胃体及胃角溃疡直径较大, 老年组20例 (44.44%) , 中青年组36例 (62.29%) , 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χ2=3.98, P<0.05) 。结论 胃溃疡好发于胃角, 随年龄增长逐渐由胃角到胃体上移。

关键词:胃溃疡,部位,相关性

参考文献

[1]吴建军, 张馄和.消化性溃疡发病与气象因素的关系[J].国际消化病杂志, 2006, 16 (6) :399~402.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866~1877.

[3]袁晓英, 向明确, 常杭花, 等.老年与中青年消化性演疡病的差异[J].中华消化杂志, 2006, 26:206~207.

【发生部位与原理】推荐阅读:

发生与治疗05-27

发生规律与生态09-16

工程部位07-16

人体部位05-28

梗死部位05-29

卒中部位06-27

功能部位07-07

结合部位07-26

切口部位08-11

留置部位08-17

上一篇:社区计划免疫下一篇:神华新街能源公司